资源型城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08:06:37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1

摘要: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回顾资源型城市及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以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验证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在此基础上得出资源型城市应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的结论。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实证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资源开采为主体,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因矿而生”。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拥有矿业城镇426座,承载的人口达3亿多。在我国现有的矿业城市中,矿业经济处在成长期的有82座,处在鼎盛期的有292座,处在衰退期的有54座,分别占19.25%、68.07%和12.68%[1]。

美国地质学家胡贝特把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我国处在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大多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不少城市由于资源储量不足,生产规模下降,城市的GDP急剧下跌。这些城市在成长和成熟期没有抽出财力和物力把替代产业发展起来,没有实现城市的转型,这就造成了目前地区经济复苏乏力,人才匮乏问题突出的局面。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省份,这种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状况,有利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战略与经济增长和人才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为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战略定位和政策规划提供决策借鉴。

二、文献回顾

有关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对其概念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对资源型城市究竟包括哪些城市,它到底属于哪个分类体系,至今没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其它一些类似概念,比如矿业城市、工矿(业)城市、专业性工矿城市、采掘业城市、工矿区城市等等,分别出现在不同领域的文献中,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有很多重叠之处,目前还没有见到关于它们之间区别与联系的认真讨论。此外,对于国外资源型城市与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概念比较,也没有人做出更多的研究。

国内外对资源型城市概念大致有以下一些界定:C.D.Harris认为资源型城市为资源开采业职工占城市全部职工总数的15%以上,或产值占城市总产值10%以上的城市[2];张米尔、武春友认为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3];张以诚认为矿业城市的概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界定:从质的方面看该城市所执行的职能,即矿业经济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所占的地位,从量的方面看矿业产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

因此,笔者认为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等等,而在资源型城市一词中却只是自然资源。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以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发展、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的城市,资源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其在区域分工体系中主要倚重资源贸易,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资源型产业及其相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形成的。

从国内研究情况看,学术界对人力资源开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人力资源开发等问题上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具体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上还有不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考虑较少,且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引进被看成是内外两种不同工作的进行。有关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雨潼、王海红提出资源型城市存在下岗职工规模庞大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第三产业[5];胡礼梅提出资源型城市具有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就业困难,失业率高,而出路就在于如何实现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6];富童瑶认为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健全导致资源型城市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和社会文化观念落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依靠科技、发展教育、培育人才[7]。由此,资源型城市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层面共同关心的课题,对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甚至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软着陆,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模型、数据与方法

(一)模型

虽然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文献都很多,但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研究却很少,而重点研究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学术成果更是鲜见。基于此,笔者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界定为: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成果、经济效益创造出的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其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与人才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建立起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

依据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理论,资源型城市分为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四个阶段,由于各阶段的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制定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而对于一个资源型城市而言,人力资源绩效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经济效益,即人力资源是否能创造经济价值,使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增长;二是知识效益,即人才资源创造出大量的知识成果,支持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型,最终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按照人力资源经济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任务型和持续型两类,按照人力资源知识效益可将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分为集聚型和均衡型。

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战略导向以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以长期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为目标。任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引导资源型城市加大资源开发型人才的投入力度,同时以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来评估人才,以实施奖惩和晋升机制;持续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将使资源型城市着重于未来经济增长,引导资源型城市进行人力资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

集聚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在引进、培养、开发人力资源时,重视资源依赖型人才的开发,使资源型城市的人才聚集在重点资源领域,产生核心竞争力,缺点是不利于经济增长平衡和第三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是指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结构向其他科学发展的城市靠拢,人力资源结构趋于平衡状态,优点是有利于经济均衡发展和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缺点是不能在有优势的资源开发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一般而言,预备期和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可采取任务型与聚集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应采取持续型和均衡型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目前,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都处于成熟期或衰退期,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是资源过度开发而即将出现资源危机。但这两种混合战略是否对我国现阶段的资源型城市适用,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混合,就是本文要验证的命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就是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模式,以实现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二)数据

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和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8]。目前黑龙江省共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伊春、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等资源型城市13个,由于矿产开发时间长短不同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异,各地区采用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模式。因此,研究不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问题,黑龙江省是一个极具典型的样本。

针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设计调查问卷,由黑龙江省的10个专家进行填写,在数据收集后,通过了问卷的信度与数据的效度检验。其中,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采用1-10级打分法确定。最后综合10个专家的打分,得到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类型和人力资源绩效状况如表1所示。注:经济效益战略中,1表示任务型,2表示持续型;知识效益战略中,1表示聚集型,2表示均衡型。

(三)方法

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确定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混合的“配合”效果。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ANOVA)可用于分析两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形,如笔者用于分析任务型或持续型、聚集型或均衡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二因素方差除探讨两个个别因素的影响,即A因素的方差(SSA)与B因素的方差(SSB),称为主效应外,还考虑其对应变量的交互效应。交互效应越大,两因素的合力对因变量的作用越明显。二因素方差分析不一定有交互效应,当Two-WayANOVA考虑交互作用项时,总效应可分解为SST=SSA+SSB+SSAB+SSE。通过验证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的“配合”对人力资源绩效的影响,从而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寻找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组合模式。本文的所有数据处理过程采用SPSS软件完成。

四、实证

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可以得到经济效益战略与知识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两条线的延长线明显交叉,交互效应显著。

当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采用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当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时,应辅以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但是无论资源型城市采用何种经济效益战略,选择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都能获得较高的人力资源管理绩效,即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具有较强主效应。

同时,可以得到二因素方差分析的各种检验参数,从中可以进一步验证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的存在性。如表2所示,模型各项参数都在正常区间内,且显示知识效益战略的主效应要比知识效益战略和经济效益战略的交互效应还要强。因此,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优先制定知识效益战略,然后制定经济效益战略,而最佳的战略混合方案是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

通过SPSS软件可以进一步应用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种战略组合情况下的人力资源绩效进行预测,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预测值如表3所示。由表中“均值”项可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能产生最高的绩效水平,其下依次是单独的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与任务型经济效益战略的混合战略等;而聚集型知识效益战略则表现出明显的劣势。由此可知,我国资源型城市应注意人力资源结构的均衡性发展,降低人力资源对资源的依赖性,提高人力资源柔性。

五、结语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很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难以持续,需要进行经济转型的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转型是重中之重,也是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黑龙江省13个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和人力资源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资源型城市应该采用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和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战略,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结论,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决策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家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分析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安徽省淮南市为例[J].鸡西大学学报,2008,8(4):41-43.

[2]C.D.Harris.AFunctionalClassificationofCitiesintheUnitedStages[J].GeographicalReview,1943(5):86-99

[3]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4]赵海云,李仲学,张以诚.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J].中国矿业,2004,13(12):14-19.

[5]李雨潼,王海红.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探析[J].人口学刊,2008(4):55-59.

[6]胡礼梅.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的比较[J].资源与产业,2008,10(1):4-7.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2

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布局指向,随之形成城市。这种区位优势所决定的产业分工强化了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单一产业结构,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资源型产业盛,城市盛;资源型产业衰,城市衰。由于新材料新能源广泛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和市场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影响,我国目前已有51个资源型城市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未来20年还将有近百个城市成为资源型枯竭型城市。在社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曾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巨额利润和税金的资源型城市面对世纪之交资源短缺状况进一步加剧的新态势,其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新挑战,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大局。因此,及时研讨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分析

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建国以后建立的,一般都具有如下特点:1.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受计划经济影响很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因而计划经济的色彩极为浓厚。我国有名的资源型城市,基本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从规划、建设、投产到销售都是国家一统到底。因此计划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和渗透远远超过综合型城市。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枯竭了,国家会安排新建设项目,以使城市继续发展。正因为国家统一计划安排,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积累了许多问题。在工业化初期,我国资源型城市与农业一样,承担起社会经济建设原始积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仅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截至到2001年,累计上缴国家利税3165亿元,此外,国家还拿走了矿产差价4000多亿元。由此可见,我国资源型城市从产生到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正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目前除了乡镇以下的一些小煤窑,县级以上的煤矿,都归国家所有。2.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由于计划经济,完全靠国家指令,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基本上等于采掘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以湖北黄石市为例,在煤炭发展鼎盛时期,采矿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4%;其他大多是围绕矿业服务的产业。其次,经济结构低效化。建国以来,我国资源产品和加工产品之间实行价格剪刀差,造成矿业资源型城市比较利益下降、利益流失,在计划价格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家首先放开了加工产品的价格,而煤炭、电力等能源产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由国家计划控制。价格体系扭曲和价格改革的不同步,不仅维持了原来的剪刀差,还导致了加工产品按市场形成的高价值向工矿城市返销的局面。3.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经济的效益较差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度的进程。(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缺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是遵循“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和受到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因此,及时转变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是资源型城市的出路之一。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3

论文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1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2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

当今各类评价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报告很多,在世界范围内较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技术指数。该指数由创新能力,信息与通讯技术扩散指数,工业品的出口和调查数据三部分构成。②联合国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的技术成就指数。该指标由技术创造、新技术的扩散、老技术的扩散和人类技能四方面构成。③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报告》。它的指标体系分经济绩效、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部分,报告中的多数指标为各国进行横向国际竞争力比较提供了一个参考。④欧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创新综合评价表。该表由人力资源、新知识的产生、新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以及创新的投入、产出和市场17项4类指标构成。

2.2国内评价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

国内对RIS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在RIS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占很大比重,但区域创新能力实际上只是RIS效能的内在依据和潜在基础。②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工业技术创新力的评价。这几种评价实质上都是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③对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评价。徐建国认为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可由科技资源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四个部分综合表征。④对区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刘国新等在测度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时主要强调了三方面:一是创新创业要素投入,二是创新创业产出及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程度,三是创新创业潜力。⑤对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在国内文献中,目前对RIS整体效能测度的研究非常少。李子彪等认为RIS的效能测度包括对RIS的创新发展能力评价,R]S对区域经济作用和贡献的测量,R]S自身演化的测。

2.3对指标体系的简评职称论文

由于国内外对RIS整体效能的评价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开拓阶段,对如何测度RIS的整体效能至今仍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尽管国家具有区域的一些共性,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本研究有较大参考价值,但它毕竟是一个具有国家主权的特殊区域,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区域层次。而且,本文的资源型城市特指我国的一些区域,诸多国家层次的特征在这一区域没有体现。所以,尽管国外NIS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对建立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宜直接套用。

国内现有的RIS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是对RIS某一方面的评价,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学者们的意见存在一定分歧,而且缺乏RIS对某地区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每年编著《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作为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绝大多数指标都具有连续性,而且其中的部分指标能够反映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部分内涵,对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把该报告中的指标体系作为构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主要参考之一。

3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3.1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本文利用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初步设计为四个层次,即总指标层、类指标层、组指标层和初级指标层。很明显,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就是设计指标体系的总指标层。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创新体系效能的含义,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和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作了一定的修改和调整,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应体现的四个维度:知识创造、创新资源流动、创新环境、创新体系的经济社会绩效。这四个维度构成了本文设计指标体系的类指标层。相对于一般RIS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将更侧重于资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主导产业的能源生产量和能源消费量,以及城市的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等与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密切相关的指标。

3.2效能测度指标体系的理论预选及优化

经过理论预选,初步确定了23项组指标和78项初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选取7位富有经验的专家对所预选的组指标和初级指标进行十分制打分,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隶属度分析。通过对回收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与整理,剔除隶属度较低的指标,再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评价科技创新的统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较为困难,所以对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难以取得数据的指标,暂不纳入指标体系,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一系列筛选,确定了14项组指标和47项初级指标。经过优化最后确定的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公务员之家

4部分指标的解释

4.1知识创造

创新是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知识创造能力是一个区域创新的基础。企业是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尽管当前资源型城市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和关键作用,但是长远来看企业仍将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在知识创造指标中从创新体系基本构成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两项组指标来体现资源型城市知识创造能力。

4.2创新资源流动

我国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转型时期,依据目前的现实状况只能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合理、高效地利用有限的创新资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突破。在创新资源流动的类指标中,主要考虑了技术转移、科技合作、人才流向、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五个方面,最后由于数据的可操作性选择了知识传媒和外国直接投资。

4.3创新环境

由于创新外部环境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无法纳入评价范畴,在此只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的内部环境进行评价,这包括对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的评价。本文根据效能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选取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两项组指标为代表对创新硬环境进行评价,选取劳动者素质和政府创造创新环境为代表对创新软环境进行评价。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4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政府管理创新

资源型城市通常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在推进工业化建设、繁荣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与布局、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为国家和地区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受其发展背景与成长模式的影响,也积累了自身难以解决的大量矛盾。随着资源开采期逐步终结,城市单一资源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不仅将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间题,同时也必然激发诸多历史矛盾。因此资源型城市迫切需要实现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以实现经济结构上的和谐与发展上的可持续。本文拟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转型过程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一资匀咬裂城市转刃巴的内刁七要求

资源型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支柱产业往往只是对资源进行采选和初加工的资源型产业,其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城市经济高度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相对脆弱。由于资源赋存的有限性和支柱产业的单一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使这些城市的资源赋存逐渐萎缩,开采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主导产业的停滞甚至衰退,危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一些情况严重的城市甚至陷人了举步维艰的困境,面临着经济发展衰退、就业压力巨大、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发展资金匾乏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矿竭城衰”和资源开发已进人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建和转型压力。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有着比发展接续或替代产业、完成支柱或主导产业的转换更为丰富的内涵。它要求:

1.在城市定位与功能上.实现由生产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变。我国的资源型城市大多兴

建于建国初期,其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自然形成的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由于这些城市基本上是由进行资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在城市的形态、设施和功能上存在着先天不足。例如,自然资源赋存的分散性和工矿区临近资源而建的方式,使资源型城市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出组团式的分散辐射格局,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难以获得聚集经济和社会效益。即使在建市之后,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总体定位仍是矿物资源及其初加工品的生产中心,城市建设主要围绕资源型产品生产与职工基本生活的需要而展开,无法依据城市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建设,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基本格局没有多大改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过多、城市功能不够健全的实际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善。因而,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要求资源型城市在定位上实现从生产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的转变,并依照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内在要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

2.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实现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由于矿物资源为国家所有,

资源型城市的核心企业在所有制上是国有企业,在规模上是大型企业,在行政隶属上是“中直”与“省直”企业,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基础与结构上普遍存在着“一枝独秀”的状况。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即资源型产业总量较大,其它产业则普遍欠发达,导致城市经济的弹性相对较差,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即城市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就业趋向过于集中。即集中于资源型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也使城市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不仅要大力发展替代及接续产业,实现由依赖自然资源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的转变,也要求继续深化国有大型资源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促进其他经济类型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努力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并转变人们的择业观念等,以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由一枝独秀向多头并进的转变。

3.在经济体制与政策上,实现由重取轻予向适度援助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受经济体制与

政策的影响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政策造成初级加工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较大的价格剪刀差,直接带来经济利益初次分配上的不平衡。“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与政策则使资源型企业创造的利润及所提的折旧大量上缴国家,造成资源型企业及城市的积累较少、建设资金短缺。“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政策,使资源型城市只重视生产性建设,而压低一切生活性建设。这些政策长期共同作用,使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够健全、文教事业发展滞后、高级人才短缺与专业结构不合理,核心企业设备老化、企业技术进步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体制转轨时期,价格改革的不到位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无法通过市场补偿资源型城市的损失;同时,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削弱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负担。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要求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并重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缓解资源型城市自身财力的严重不足。

4.在主体意识与行为上,实现由工矿社区向现代城区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大多由进行资

源开发的工矿区转化而来。由于生产方式、行政隶属关系等多种原因,城市中各行为主体在意识与行为上仍有浓厚的工矿社区色彩,难以适应向综合型城市转变的实际需要。就城市政府而言,地方财政对资源型企业生产状况的严重依赖,使政府将为资源型企业的发展和资源型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作为其主要职能。其结果往往是,不仅没有较好履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创造就业岗位和完善社会保障方面的职责,发挥政府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主导作用;也使企业难以摆脱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承担的多种责任,改变企业办社会和大而全的局面。就企业而言,企业办社会的长期结果是企业功能取代了社会功能,阻碍了企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即不仅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负担、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也使城市服务产业的发展滞后、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足。就城市居民而言,由于多数居民的就业岗位、经济来源、社会地位、生活福利系于资源型企业,在社会归属上认同的往往是企业与单位而不是城市与社区,这样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就业观,需要实现从工矿职工向现代市民的转变。同时为应对城市竞争的需要,城市还需要从矿区文化向有特色的现代先进城市文化转变。

二、城市牛令型过程中的政府管国绝创新

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政府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建设和谐社会为政府管理创新明确了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以公共利益的和谐为基准,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调整不适应的管理制度与政策,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方式与行为,并着力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完善协调机制,整合发展规划。统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各方面,制订适宜的转型与发展规划,是确保有效转型的必要条件。然而,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状况,往往使资源企业与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上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迫切需要建立两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大型资源企业是资源型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但它们多数由中央或上级有关部门直接管辖,其所从事的城市建设主要根据企业需要而展开,目的在于便利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受自身财力不足的限制,往往难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城市建设。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建立城市地方政府、中央或上级政府、大型资源企业之间常设的协调与决策机构,由其统筹城市转型的各个方面,整合企业、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各种规划,指导城市的有效转型和持续发展。当然,实现城市的转型是政府与资源开采企业的共同责任与义务,对于资源开发尚未进人末期的资源型城市协调机制尤为重要。应努力协调好企业与政府财政的近期利益与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利益关系。包括在资源开发进度规划应考虑适当拉长,以给发展接续产业与城市转型预留更多的时间,使发展资源的深度加工产业、发展多元产业、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建设等重大决策协调一致。

2.实施财政援助,重建转移支付。现时期,资源型城市面临着市场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缺位,造成其自我积累不足、建设资金匾乏。因而,完全依靠资源型城市的自我积累实现城市转型是不现实的,需要国家实施适度的财政援助政策,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并重建转移支付制度。根据资源型城市的不同情况,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包括:重整资源型城市的市级财政,完善其自我积累机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或采取税收返还方式,增强其自我积累能力;允许资源型城市有针对性地发放地方建设债券,改善其吸收社会资本的能力;在资源型城市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试点,促进区域外资金流向资源型城市;在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以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立资源型城市转型基金、地区开发投资基金等多种基金,以及进行必要的直接投资等。

3.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资源型城市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至今仍然带有显著的计划经济烙印。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企业办社会、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陈旧,其他经济类型的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因而,资源型城市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推进制度创新,尽快形成新体制、新机制,以释放被原有体制所束缚的经济潜能。在推进制度创新的同时,还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职能的重心逐渐转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在强化社会管理与优化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应把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加强职业培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完善城市功能等作为重要目标,为有效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5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6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主权极校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7

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关于资源型城市的定义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判断资源型城市的标准尚未得到统一的度量。本文根据国内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文献中,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本质和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将资源型城市理解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利用生产技术将城市与资源连结而形成的统一体,既体现了资源的特殊性,又具有城市的统一性。资源型城市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当资源枯竭,城市就可能面临衰退或者被其他发展模式取代。资源型城市形成于某个特殊的阶段,所以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同时资源型城市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是,因此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性。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20世纪中期制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而重工业的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为了满足工业基地建设的需求,围绕资源的开发逐渐形成了一个资源开发型群落,而资源型城市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计划性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面,更多倾向于中西部沿海地区,但是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都集中在西部内部陆地区,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西部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加之不断加大资源开采的力度,使得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将直接导致资源型城市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日益恶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也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中受到极大关注的难题。随着环保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矛盾点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资源的损耗方面,已经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不理影响,所以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因地制宜地促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大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研究探索矿山开发的新模式”。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内容,将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上。总之,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要正确认识资源型城市的内涵,客观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同时着手,以系统的理论结构做指导,才能保证实践工作的有效性。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的实现,需要着手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主要有:

2.1实现经济转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以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所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需要依靠资源产业的发展,而资源产业的发展效益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当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就会导致资源产业的效益下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现,需要以产业转型为基础,实现经济模式转型,才能为城市转型创造足够的动力。

2.2转型动力机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其当前所面临的资源枯竭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顺利的转型与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同时影响,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新的外部推动力,加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以在促进其转型速度的同时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而这种新的发展机制对于转型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动力机制,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文化创新等内容为基础,形成新的推动力,可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步伐。

2.3转型保障与支撑体系。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体系的建设,应当以“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推进”为主要目标,同时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各方面政策以及相应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才能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如今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与发展的困境,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资源型城市转型更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快速走出资源枯竭的困境,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才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奠定成功的基础。

3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必须要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着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基本框架,坚持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环境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力度,才能探索出符合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需求的路径。具体的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大政府生态经济管理力度。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地位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并且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战略中,从而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进程。在资源型城府生态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对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的统筹,包括城乡结构的合理规划、城市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等内容;另一方面要对城市的用地结构进行优化,增加绿化面积,使绿化面积与工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和谐的状态,有利于增强城市环保水平的提升。另外,城府要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促进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建设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提供更多保障。

3.2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代价,实现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可以满足城市生态转型需要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节能减排为目标,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第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降低对石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争取利用最小的资源成本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减少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第三,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资源耗费模式,减少由于生产活动而引起的垃圾,倡导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使资源和产品之间形成良性的再生循环系统,这也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四,绿色消费型经济发展模式。要彻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必须要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完全创新,对现有的资源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3.3推进生态经济发展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为其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在环境技术的开发与发展方面的投资力度大幅增加,加大了太阳能、立体绿化建筑技术、地热采暖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增强了可再生建筑能源技术的科学性与标准性;同时针对碳排放实施动态的监测和分析技术,可以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

3.4加强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如今,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性问题,而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间生态经济合作,增强与国际先进的城市转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共同建设生态型城市贡献一份力量,也有利于促进生态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促进我国城市向着低碳、绿色、生态的方向健康、持续的发展。

4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标准和重点领域,提出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综合确定今后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重点应集中在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最后,作者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型城市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目前,中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座,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涉及总人口1.5亿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深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和标准,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出未来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对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科学基础

从发展转型面临的问题看,资源型城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处于成长期的资源型城市,其资源储量仍较丰富,面临的问题较少,完全有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发展限制;二是处于成熟或衰退期的资源型城市,虽然其资源性产业出现了衰退迹象,但是其接替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或者已经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这些城市也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援助;三是那些资源型产业出现衰退,或者资源面临枯竭,其发展遭受到瓶颈制约,而依靠自身力量又无法走出困境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应该成为国家援助的重点对象。

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学者仅仅从资源枯竭角度来探讨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问题,将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援助视为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援助,而资源枯竭只是衡量是否给予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不能作为是否给予援助的全部内容。从理论上讲,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国家都需要给予支持,也并非只要资源枯竭就必须对其进行援助,国家援助的只能是那些处于相对衰退或者面临资源枯竭和诸多困难、自身无力持续发展下去、确实需要国家帮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二、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标准

既然并非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需要国家援助,国家援助的重点主要是那些问题型资源型城市,这样就需要制定科学的标准来确定问题型资源型城市,并以此作为国家援助对象的依据。根据问题型资源型城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认为,对于已界定出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今后一定时期内国家支持或重点支持的资源型城市,以此作为国家实行政策支持的依据。

1.资源枯竭标准。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城市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当地资源开采、加工,资源性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弱。资源枯竭将直接引致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滞缓甚至停滞,使整个城市陷入经济衰退局面。因此,资源枯竭程度是确定是否实行国家援助的主要标准之一。例如,关键矿产资源开采年限的长短、因资源枯竭导致矿井关闭的数量多少等,应该成为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重要标准。

2.相对衰退标准。经济衰退直接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是考虑是否给予国家援助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资源型城市,要重点考察其资源性主导产业和总体经济是否处于相对衰退状态。主要指标有:资源性主导产业多年平均增长速度;近年来地区生产总值(GRP)或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人均GRP或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的变化。如果增长速度持续较低,且低于全国各地区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说明资源型城市增长处于相对衰退之中,其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和人均GRP或人均工业增加值相对水平将趋于下降。

3.接替产业发展难度标准。资源型城市多以资源性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少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资源枯竭现象严重,但是如果接续替代产业发展较好,也没有必要对资源枯竭的城市进行援助。关键是那些资源枯竭,但是接替产业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发展起来的城市,尤其是因矿业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城市,由于矿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的采掘业与配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产业关联度大,配套产业的依附性强,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城市产业结构难以对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产生缓冲作用,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以找到能有效利用原有产业基础发展地方经济的接续替代产业,由此出现资源性产业的衰退与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困难并存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建立起接替产业,则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将陷于困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

根据以上6个标准,在资料可得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估。表1列举了国家援助资源型城市的主要判别标准。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问题型资源型城市。

当然,由于各个资源型城市情况差别较大,一些城市可能在某些方面问题比较严重,而在其他方面可能问题不太突出。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应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一些关键性指标应设计出临界值(阈值),作为入选的门槛。

三、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的重点领域

国家对问题型资源型城市给予援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政府调动资源的能力和作用已日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区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间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因此,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实行援助必须建立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之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向产业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倾斜。

1.支持产业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随着资源开采殆尽,资源型城市传统资源性产业将趋向衰落,企业关闭破产现象将日益增加,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积极发展接替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强地区经济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支持接替产业发展。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增加就业岗位为中心,实行产业链延伸战略,国家在资源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向资源型城市倾斜,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接替产业,以项目带动企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促进接替产业快速发展。(2)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2.支持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下岗、离退休人员比重高,历史遗留包袱重,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突出,今后改革开放的任务仍十分繁重。为此,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国企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和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自我发展机制。(1)支持深化国企改革。(2)支持进一步扩大开放。

3.支持居住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支持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环境。重点支持连片分布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一是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覆盖范围,将东北三省的棚户区改造经验扩展到中西部资源型城市;二是建立稳定的改造资金来源渠道,制定合理的改造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如商业开发、小区建设、联合开发等,分阶段、分类型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四、未来资源型城市国家援助政策的调整方向

1.制定合理的资源型城市援助规划。目前国家的援助对象主要局限于列为试点的44个城市(地区),而从长远来看,需要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范围还较宽广,因此,在现行的对试点城市进行援助之外,很有必要对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进行全面规划。

(1)合理确定援助对象。目前国家确定的44个资源枯竭城市主要是依据资源枯竭单一标准来界定的。显然,仅仅依据资源枯竭标准来确定国家援助的对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目前资源未面临枯竭,但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却较为突出;有些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枯竭了,但由于顺利实现了发展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应根据资源枯竭、相对衰退、接替产业发展难度、社会负担、生态环境压力、地方财力等标准,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需要国家援助的资源型城市。

(2)清晰定位援助目标。充分提供就业岗位,保障民生,促进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对资源型城市进行援助的主要目标。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确定的援助目标也应有所侧重。比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地面塌陷现象普遍,居民住宅安全隐患较多,援助政策的目标可适当考虑向住房和塌陷地治理方面倾斜;森工类城市则是砍伐现象严重,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就要考虑向林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倚重。

(3)适时调整援助政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面临的问题也并非一成不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城市,国家的援助政策也应有所不同,即在横截面上,应考虑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而在某类或某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纵断面上,应考虑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援助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资源型城市自身的发展潜力。

2.加快建立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1)将资源型城市纳入资源税改革范围。根据目前情况,可以考虑将资源税的征收比例提高到销售价格的5%~10%左右,或者根据不同资源产品具体确定税率,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力,又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2)加大资源型城市税收返还力度。

3.加大对产业转型的援助力度。(1)增强对衰退产业退出的援助力度。(2)加大对接续替代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接续替代产业。当前,可以考虑通过财政专项拨款、财政参股、财政贴息、项目投资等方式扶持接续替代产业发展。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9

资源型城市(包括资源型地区)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长期以来,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当前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以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为基本目标,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拓展资源型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实现资源产业与非资源产业、城区与矿(林)区、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是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着眼于解决资源型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抓紧构建长效发展机制,同时加快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解决好民生问题。四是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活力;政府要制定并完善政策,积极进行引导和支持。

工作目标:**年前,资源枯竭城市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基本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二、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引导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明确企业是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责任主体。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和原中央所属矿业、森工企业,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补偿社会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欠账。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资源型城市要统筹规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积极转移剩余生产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各种职业培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解决资源型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资源枯竭企业平稳退出和社会安定。对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各级人民政府要施行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源枯竭矿山(森工)企业破产引发的经济衰退、职工失业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要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制定资源性产品成本的财务核算办法,把矿业权取得、资源开采、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安全设施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退出和转产等费用列入资源性产品的成本构成,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防止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私人成本社会化。

三、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协助资源型城市寻求切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对资源开采处于增产稳产期的城市,要制订合理的开采计划,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采收率,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对资源开采开始衰减的城市,要加强资源综合评价,开发利用好各种共伴生资源,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潜力,拓宽资源开发领域,重视开发利用区外、境外资源,为本地资源型企业寻找后备基地,同时抓紧培育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接续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城市,要选择好产业转型方向,重点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地制宜,尽快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有关部门在规划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时,要适当向资源枯竭城市倾斜,帮助其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有条件的资源型城市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流通业,支持将具备条件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

四、着力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努力为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创造条件。资源型城市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认真执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要向资源型城市适当倾斜,中央和地方设立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要对资源枯竭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倾斜支持。大力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优先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以及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大中型资源开采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渠道,妥善分流安置职工。鼓励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的企业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其他地区开发新资源,带动本企业职工异地就业。鼓励承载现有人口确实困难的资源枯竭城市的居民易地就业或迁移到其他地区,迁出、迁入地人民政府要积极为移民的搬迁、生活和就业等提供便利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消除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对资源枯竭城市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保证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群按规定及时给予救助。防止在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发生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抓紧改造棚户区。继续支持东北地区加快完成棚户区改造,同时研究解决其他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问题。对难以实现商业开发的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主要用于新建小区内部和连接市政公共设施的供排水、供暖、供气、供电、道路的外部基础设施,以及配套学校、医院的建设。棚户区的拆迁安置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考虑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地方人民政府及企业给予适当补助。切实加强改造后住宅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巩固改造成果。

五、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

加大资源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创造宜居环境。对政策规定的环境补偿和整治资金,企业要足额提取和安排,政府要足额征收和安排,并确保专款专用,管好用好。做好土地复垦规划,从征收的土地复垦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加大矿山废弃土地的复垦力度。科学编制水资源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有关部门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时,适当向资源型城市倾斜。

加强深部采空区、特大型矿坑对地质结构、地下水文造成危害的基础性研究,制定治理办法。继续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抓紧组织治理废弃的露天矿坑、矸石山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效预防矸石山自燃和坍塌等事件发生。加大对石油开采造成的水位沉降漏斗、土地盐碱化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继续巩固“天保”工程成果,调减木材产量,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公益林和商品林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矿山环境治理。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业可研究组建专业化矿区治理公司,依托其研究制订矿山治理规划并组织实施。

新建矿区要认真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界定生产和生活区。加强对矿山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订资源开发环评内容、标准和规范。资源开采前必须进行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专项评估,对可能造成严重生态破坏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应禁止开采;经评估可以开采的,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加强对资源开采活动的环境监理,切实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推广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及劳动生产率,减少物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推进共伴生资源和尾矿、废弃物综合利用。在油气开采与加工、煤炭采掘与转化及其他矿业开采与加工企业中,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各级人民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投资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

六、加强资源勘查和矿业权管理

加强对资源型城市现有矿区周边及深部矿业权的管理,根据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矿区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原矿区深部及周边的资源勘查,经批准可由原矿业企业中技术装备先进、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的大型矿业企业以协议出让方式获取矿业权并进行勘查。允许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勘查支出计入矿产品成本。进一步做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加大对矿业企业接替资源预查和普查的支持力度,引导矿业企业出资完成详查和勘探,增强危机矿山的资源保障能力。

对于新发现矿区,在以市场竞价方式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的原则下,优先支持资源枯竭城市的矿业企业开发。省际之间的异地资源开发,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省(区、市)内的异地资源开发,由省(区、市)人民政府协调。

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20**—**年,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增强其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重点用于完善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贷款贴息等方面。具体方案和首批资源枯竭城市界定名单分别由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振兴东北办另行上报国务院。

改革资源税制度,完善资源税计税依据,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加强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

结合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试点,研究建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由资源型企业在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专门用于环境恢复与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企业所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的原则,加强对准备金的监管,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鼓励金融机构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设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资源型城市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东北地区是资源型城市较为集中的区域。要把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内,安排一部分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扶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项目。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城市解决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

八、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转型试点市人民政府要抓紧做好转型规划,提出转型工作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要把解决失业问题、消除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棚户区搬迁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等工作情况,作为今后一段时期资源型城市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帮助资源型城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紧研究落实配套的政策措施;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协商机制,发挥合力,共同推进。

资源型城市范文篇10

一、资源型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我国资源型城市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通常是在某地区拥有某种或者多种资源之后,在该地区设立资源型企业,有效吸收人员,推动人口集聚而产生城市。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资源进行开发,推动国家更好地对资源进行运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政府会对这些资源行业较为注重,因此会为这些行业投入较多的资金,而并不注重其他行业的发展,这就导致这些城市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集中度高等现象。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中加工业和资源型产业的产值都达到了30%以上,甚至部分地区高于50%,这就可知其产业结构存在十分不均衡的现象。2.人力资源缺乏。从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这些城市的产业大多都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其工作通常对人力资源没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与其相适应的员工也往往技能较低。而在产业转型或者升级的时候,由于需要引入新技术和新设备,因此会导致人力资源无法适应升级需求,这就会导致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无法良好进行。并且,我国多数资源型城市都位于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没有十分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没有足够的优势来引入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甚至,由于地区经济不发达,加之城市发展空间较少,一些本地区的高技能人才还会出现外流的现象,这就不利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对其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3.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是存在于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中的问题,在建国之后,政府为了能够短时间内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工业发展方面提升了重视度,使得我国经济按照“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发展,尤其是对于资源型产业而言,“重建设轻环保”的现象更为明显,这就导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由于在实际发展中不注重环保,从而使得粉尘颗粒污染严重,雾霾较多;重金属超标严重,地表水被大量污染,人们用水成了问题;煤炭大量采集,导致地表沉陷,引发大量地质灾害等。这种模式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虽然后来进行了治理,然而需要花费较多的资金,并且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直接影响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4.城市失业问题严重。由于资源型城市通常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这就对于职工需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很多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资源开采的时候都需要招收男性矿工,而对女性矿工的需求量较小,这就使得女性人员的就业受到了影响。也正是这种原因的存在,导致很多资源型城市的女职工就业比例较低,就业的性别比例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并且,我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资源会被开采殆尽,而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一旦其资源被开发殆尽或者面临枯竭,那么就会出现劳动力需求萎缩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很多劳动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

1.提升财政对资源型城市转移支付的力度。我国资源型城市通常经济并不发达,没有较强的财政实力,加之国家长久对资源型城市实行原材料低价政策,导致这些城市很少有自身的资源积累,因此其长远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而为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应当加大财力支持,不断提升财政补贴力度,给予资源型城市适当的转移支付,一方面是对其贡献的有力补偿,另一方面是推动国家整体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一,合理采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专项拨款等形式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进行扶持,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保障。由于资源型城市往往没有较大的优势来参与国债项目遴选,所以政府应当在中央预算资金或者国债内专门安排一部分支出,以便将其运用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同时相关的金融机构以及国家政策性银行也应当积极为资源型城市提供金融服务。另外,国家在布局生产力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适当向其倾斜。第二,提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国家要不断提升对资源型城市下岗职工专项补助资金的标准,同时提升对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第三,要将政府信用作为基础有效筹集资金,构建科学化的财政投融资体系,全面推进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想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良好发展,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出发提升扶持力度,要加大通讯、道路、环境、科学、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更好地吸引接续企业入驻。2.提升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由于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人才层次低、数量少的问题,尤其是缺乏地区主导产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因此政府应当对这一现象提升重视度,不断加大该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质量和数量的全面提升。比如,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对现有人才的潜力进行科学化挖掘。另外,还应当对资源型城市的整体环境进行改善,为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更好地体现人才价值,推动人才更为主动积极地为资源型城市贡献自身的力量。3.科学化调整资源税费,切实减轻资源型城市税负。当前我国专门针对资源所征收的税费主要有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等,为了推动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从这些税费入手对其进行科学化改革,向资源型城市倾斜。比如,可以实行弹性化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率,由于资源开采企业通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所以应当针对资源型城市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进行费率的确定,如此将量能负担体现出来。再比如,还可以增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地方留成比例。国家应当在当前的分成比例上适当上调省级政府的留成比例,以便其能够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来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第二,做好资源税的改革与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源税的征税范围进行调整,有效将森林资源纳入到资源税中,推动环保的有力开展。还可以改资源税的定额税率为累进税率,并合理进行免征额的设定,促进资源型城市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4.设立地方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对自身的财政资金进行运用,全面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发起设立地方性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就原有的资源型主导产业而言,产业引导基金采用直接性投资或者贴息等形式支持其技术改造,促进资源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水准全面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还可以对发展前景好、地方特色明显的产业进行扶持和引导,培养新兴的多元化主导产业,使得资源型产业的比重得以降低,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另外,还应当构建有效地方财政投资体系。首先,合理进行财政资金的运用,构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中的软硬件设施投入应当从财政资金中出,确保基地能够快速投入使用。其次,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各项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促进城市转型。最后,要提升财政资金对各个社会发展领域的投入力度,做好资源型城市环境建设,为其更好地转型和升级营造较好的环境条件。

三、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着自身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而且还关乎着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推动资源型城市更好地发展,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支持的积极作用,为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房红,于嘉.论资源型城市财政支持的原则与措施[J].学术交流,2017(01):128-132.

[2]周民良.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5(08):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