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4:39:26

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范文篇1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普鲁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牺牲,反对利己主义;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一切为了自我,呼吁个人利益;空想共产主义者也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国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滋养下,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

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页)

在对人生和社会历史作了主观虚构之后,施蒂纳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思想扩展到道德领域。他认为,在道德生活中,现实主义的儿童或古代人表现为“庸俗的利己主义者”,理想主义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现为“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这两类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具体例证,前者如资产者,后者如吝啬者。庸俗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不符合利己主义者的理想、概念、本质、使命,不是作为自己的绝对否定来对待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页)他们是个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则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个意志、一个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牺牲掉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页)他们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个人利益由于一种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这种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施蒂纳这是从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他把对立的根源归结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摆脱两者的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全面的、开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义。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面对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对立而感到束手无策时的救命稻草。在他看来,无论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都不仅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典范,甚至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某种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克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与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的对立统一。他有着这两者之长,而无这两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社会历史领域唯一者的化身,实际上已成为他的理想人格。

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施蒂纳继承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辩形式,套用黑格尔哲学正反合三段式的方法来建构了一个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为目的与归宿的伦理体系。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只注重个人利益。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是对前者的否定,能为普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可是,这种普遍利益却是从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形式的,并与个人利益相矛盾。于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有局限的。克服这种局限就是对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再一次扬弃,实现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统一,其结果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施蒂纳的这个历史目的却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缺乏具体规定性。他只是把一个作为语词或概念的存在呈现到人们的面前。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万物的尺度、价值的标准、真理的准绳。因此,施蒂纳其实是对早已为众多思想家认识到了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矛盾及其根源做出了自己的哲学解答。我认为,施蒂纳思想中极有意义的一点正是他明确地把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同个人自我实现相联系。他指出:“在当代的入口处铭刻着的不再是阿波罗的‘认识你自己’,而是实现你自己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6页)可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343页)问题提出以后,就应寻求方法去真正解决它。施蒂纳能否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个人的自我实现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而非大脑中的玄想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了一半多的篇幅来讨论施蒂纳的思想。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1845-1846),他们已经走到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对共产主义作出唯物主义论证这一历史过程的终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已使道德理论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他们就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来对待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个人自我实现问题。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是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理论发生与发展的基石。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学说依附于他关于个人生命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但他的历史观用概念决定事实,用思想支配生活,用精神统治世界,而不是观念来源于客观具体事物的本性及其关系。这种唯心史观与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构造历史、费尔巴哈用类人来构造历史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产物,都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其次,他们肯定施蒂纳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相伴生,同时指出施蒂纳未能认识到这两者对立的真实根源。“他非常不愉快地发现,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即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像通常一样,他发现这一事实是在错误的形式、神圣的形式下,从理想的利益、圣物、幻觉的角度去发现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2页)“他先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斗争变成斗争的幻相,变成宗教幻想中的简单反思,然后以他们的宗教信仰来解释他们的宗教信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个人利益向普遍利益(普遍利益通常以阶级利益的形态出现)转化的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必然被打上阶级、民族、国家的烙印,被物化与异化。普遍利益发展成为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处在这些关系网中,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施蒂纳所难以解释的那种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不过是社会关系体现出来的力量。而所有社会关系中,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也最具有力量。因此,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在于物统治人的异化现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不在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生产方式这一物质根源所决定的。施蒂纳不从处于一定生产方式内的现实个人出发,即看不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的物质根源,而从抽象的个人出发。那么,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两种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与自我牺牲的——引者注)范畴和现实人的现实关系的一种错觉上面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6页)施蒂纳也就只能在思辩王国里兜圈子,用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外在尺度去批判客观世界,以原则创造生活,而非生活创造原则。他所企求的自我实现就因为幻相式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可能性,沦为道德说教。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他们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与边沁、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作了比较。他们认为,边沁、爱尔维修等人的功利论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理论武器,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爱尔维修证明资产者就是利己主义者,主张一方面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促进了公共利益也就促进了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追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施蒂纳企图以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来代替这种积极的资产阶级的功利论,就比资产阶级功利论后退了一步。功利论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即剥削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有联系。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理论却抽掉了一切现实关系,完全变为主观的自我意识,变为空洞的词句,就表达了想成为真正资产者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

自我实现范文篇2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普鲁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牺牲,反对利己主义;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一切为了自我,呼吁个人利益;空想共产主义者也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国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滋养下,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

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页)

在对人生和社会历史作了主观虚构之后,施蒂纳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思想扩展到道德领域。他认为,在道德生活中,现实主义的儿童或古代人表现为“庸俗的利己主义者”,理想主义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现为“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这两类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具体例证,前者如资产者,后者如吝啬者。庸俗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不符合利己主义者的理想、概念、本质、使命,不是作为自己的绝对否定来对待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页)他们是个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则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个意志、一个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牺牲掉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页)他们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个人利益由于一种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这种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施蒂纳这是从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他把对立的根源归结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摆脱两者的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全面的、开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义。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面对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对立而感到束手无策时的救命稻草。在他看来,无论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都不仅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典范,甚至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某种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克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与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的对立统一。他有着这两者之长,而无这两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社会历史领域唯一者的化身,实际上已成为他的理想人格。

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施蒂纳继承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辩形式,套用黑格尔哲学正反合三段式的方法来建构了一个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为目的与归宿的伦理体系。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只注重个人利益。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是对前者的否定,能为普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可是,这种普遍利益却是从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形式的,并与个人利益相矛盾。于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有局限的。克服这种局限就是对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再一次扬弃,实现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统一,其结果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施蒂纳的这个历史目的却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缺乏具体规定性。他只是把一个作为语词或概念的存在呈现到人们的面前。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万物的尺度、价值的标准、真理的准绳。因此,施蒂纳其实是对早已为众多思想家认识到了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矛盾及其根源做出了自己的哲学解答。我认为,施蒂纳思想中极有意义的一点正是他明确地把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同个人自我实现相联系。他指出:“在当代的入口处铭刻着的不再是阿波罗的‘认识你自己’,而是实现你自己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6页)可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343页)问题提出以后,就应寻求方法去真正解决它。施蒂纳能否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个人的自我实现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而非大脑中的玄想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了一半多的篇幅来讨论施蒂纳的思想。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1845-1846),他们已经走到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对共产主义作出唯物主义论证这一历史过程的终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已使道德理论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他们就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来对待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个人自我实现问题。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是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理论发生与发展的基石。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学说依附于他关于个人生命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但他的历史观用概念决定事实,用思想支配生活,用精神统治世界,而不是观念来源于客观具体事物的本性及其关系。这种唯心史观与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构造历史、费尔巴哈用类人来构造历史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产物,都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其次,他们肯定施蒂纳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相伴生,同时指出施蒂纳未能认识到这两者对立的真实根源。“他非常不愉快地发现,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即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像通常一样,他发现这一事实是在错误的形式、神圣的形式下,从理想的利益、圣物、幻觉的角度去发现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2页)“他先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斗争变成斗争的幻相,变成宗教幻想中的简单反思,然后以他们的宗教信仰来解释他们的宗教信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个人利益向普遍利益(普遍利益通常以阶级利益的形态出现)转化的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必然被打上阶级、民族、国家的烙印,被物化与异化。普遍利益发展成为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处在这些关系网中,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施蒂纳所难以解释的那种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不过是社会关系体现出来的力量。而所有社会关系中,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也最具有力量。因此,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在于物统治人的异化现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不在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生产方式这一物质根源所决定的。施蒂纳不从处于一定生产方式内的现实个人出发,即看不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的物质根源,而从抽象的个人出发。那么,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两种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与自我牺牲的——引者注)范畴和现实人的现实关系的一种错觉上面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6页)施蒂纳也就只能在思辩王国里兜圈子,用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外在尺度去批判客观世界,以原则创造生活,而非生活创造原则。他所企求的自我实现就因为幻相式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可能性,沦为道德说教。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他们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与边沁、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作了比较。他们认为,边沁、爱尔维修等人的功利论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理论武器,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爱尔维修证明资产者就是利己主义者,主张一方面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促进了公共利益也就促进了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追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施蒂纳企图以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来代替这种积极的资产阶级的功利论,就比资产阶级功利论后退了一步。功利论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即剥削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有联系。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理论却抽掉了一切现实关系,完全变为主观的自我意识,变为空洞的词句,就表达了想成为真正资产者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

在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中,马克思、恩格斯借用施蒂纳的概念,如利己主义(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指个人利益)、自我牺牲(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指普遍利益),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其一,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是有矛盾、存在对立的,但并不拿它们互相反对。对立的根源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造成对立的物质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关系都会自然消亡。这时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也不存在了。其二,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普遍利益,都与具体的人相联系。追求个人利益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而个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集体,尽管集体可能是虚假的,集体所要求的普遍利益有时会损害个人利益,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遍利益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都从否定的方面去说明了这个道理。其三,共产主义者不向人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不是说共产主义者没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和理想,而是指不提施蒂纳之类的“自我牺牲”、“利己主义”等脱离现实的道德要求。道德要求应当建立在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我认为,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完成,比如上午打鱼、下午打猎、晚上进行理论批判。它是指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如此潇洒地生活,具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里并不否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个人由于一些特权而有可能完成自我实现。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不仅是为了廓清理论迷雾,而且是为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大脑,联系实际,剖析生活中诸般矛盾,求得认识上的深入与行动上的果决。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直接激活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它对一个长期盲从某种理论权威的民族来说,实在具有启蒙的积极意义。但人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常常又忽视了普遍利益。此外,由于过去长期为一些虚假的集体利益所迷惑,许多人在觉醒之后,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问普遍利益的实质内涵,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对立,以之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所有这些反映到理论领域,就表现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权力至上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形形色色理论学说甚嚣尘上。它们极大地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不少人脱离这些理论的历史生成环境而不问皂白全盘接受,无疑会贻害非浅。所以,辨证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把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冲突,在为社会履行义务的过程寻求自身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个人生活进程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个人自我实现在我国现有社会条件下才会成为现实,而非黄粱一梦。这是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批判得出的必然结论。

【参考文献】

[1]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自我实现范文篇3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普鲁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牺牲,反对利己主义;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一切为了自我,呼吁个人利益;空想共产主义者也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国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滋养下,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

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页)

在对人生和社会历史作了主观虚构之后,施蒂纳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思想扩展到道德领域。他认为,在道德生活中,现实主义的儿童或古代人表现为“庸俗的利己主义者”,理想主义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现为“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这两类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具体例证,前者如资产者,后者如吝啬者。庸俗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不符合利己主义者的理想、概念、本质、使命,不是作为自己的绝对否定来对待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页)他们是个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则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个意志、一个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牺牲掉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页)他们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个人利益由于一种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这种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施蒂纳这是从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他把对立的根源归结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摆脱两者的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全面的、开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义。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面对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对立而感到束手无策时的救命稻草。在他看来,无论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都不仅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典范,甚至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某种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克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与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的对立统一。他有着这两者之长,而无这两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社会历史领域唯一者的化身,实际上已成为他的理想人格。

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施蒂纳继承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辩形式,套用黑格尔哲学正反合三段式的方法来建构了一个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为目的与归宿的伦理体系。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只注重个人利益。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是对前者的否定,能为普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可是,这种普遍利益却是从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形式的,并与个人利益相矛盾。于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有局限的。克服这种局限就是对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再一次扬弃,实现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统一,其结果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施蒂纳的这个历史目的却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缺乏具体规定性。他只是把一个作为语词或概念的存在呈现到人们的面前。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万物的尺度、价值的标准、真理的准绳。因此,施蒂纳其实是对早已为众多思想家认识到了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矛盾及其根源做出了自己的哲学解答。我认为,施蒂纳思想中极有意义的一点正是他明确地把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同个人自我实现相联系。他指出:“在当代的入口处铭刻着的不再是阿波罗的‘认识你自己’,而是实现你自己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6页)可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343页)问题提出以后,就应寻求方法去真正解决它。施蒂纳能否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个人的自我实现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而非大脑中的玄想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了一半多的篇幅来讨论施蒂纳的思想。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1845-1846),他们已经走到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对共产主义作出唯物主义论证这一历史过程的终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已使道德理论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他们就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来对待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个人自我实现问题。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是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理论发生与发展的基石。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学说依附于他关于个人生命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但他的历史观用概念决定事实,用思想支配生活,用精神统治世界,而不是观念来源于客观具体事物的本性及其关系。这种唯心史观与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构造历史、费尔巴哈用类人来构造历史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产物,都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其次,他们肯定施蒂纳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相伴生,同时指出施蒂纳未能认识到这两者对立的真实根源。“他非常不愉快地发现,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即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像通常一样,他发现这一事实是在错误的形式、神圣的形式下,从理想的利益、圣物、幻觉的角度去发现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2页)“他先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斗争变成斗争的幻相,变成宗教幻想中的简单反思,然后以他们的宗教信仰来解释他们的宗教信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个人利益向普遍利益(普遍利益通常以阶级利益的形态出现)转化的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必然被打上阶级、民族、国家的烙印,被物化与异化。普遍利益发展成为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处在这些关系网中,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施蒂纳所难以解释的那种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不过是社会关系体现出来的力量。而所有社会关系中,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也最具有力量。因此,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在于物统治人的异化现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不在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生产方式这一物质根源所决定的。施蒂纳不从处于一定生产方式内的现实个人出发,即看不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的物质根源,而从抽象的个人出发。那么,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两种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与自我牺牲的——引者注)范畴和现实人的现实关系的一种错觉上面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6页)施蒂纳也就只能在思辩王国里兜圈子,用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外在尺度去批判客观世界,以原则创造生活,而非生活创造原则。他所企求的自我实现就因为幻相式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可能性,沦为道德说教。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他们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与边沁、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作了比较。他们认为,边沁、爱尔维修等人的功利论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理论武器,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爱尔维修证明资产者就是利己主义者,主张一方面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促进了公共利益也就促进了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追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施蒂纳企图以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来代替这种积极的资产阶级的功利论,就比资产阶级功利论后退了一步。功利论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即剥削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有联系。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理论却抽掉了一切现实关系,完全变为主观的自我意识,变为空洞的词句,就表达了想成为真正资产者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

在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中,马克思、恩格斯借用施蒂纳的概念,如利己主义(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指个人利益)、自我牺牲(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指普遍利益),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其一,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是有矛盾、存在对立的,但并不拿它们互相反对。对立的根源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造成对立的物质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关系都会自然消亡。这时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也不存在了。其二,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普遍利益,都与具体的人相联系。追求个人利益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而个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集体,尽管集体可能是虚假的,集体所要求的普遍利益有时会损害个人利益,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遍利益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都从否定的方面去说明了这个道理。其三,共产主义者不向人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不是说共产主义者没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和理想,而是指不提施蒂纳之类的“自我牺牲”、“利己主义”等脱离现实的道德要求。道德要求应当建立在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我认为,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完成,比如上午打鱼、下午打猎、晚上进行理论批判。它是指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如此潇洒地生活,具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里并不否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个人由于一些特权而有可能完成自我实现。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不仅是为了廓清理论迷雾,而且是为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大脑,联系实际,剖析生活中诸般矛盾,求得认识上的深入与行动上的果决。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直接激活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它对一个长期盲从某种理论权威的民族来说,实在具有启蒙的积极意义。但人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常常又忽视了普遍利益。此外,由于过去长期为一些虚假的集体利益所迷惑,许多人在觉醒之后,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问普遍利益的实质内涵,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对立,以之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所有这些反映到理论领域,就表现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权力至上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形形色色理论学说甚嚣尘上。它们极大地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不少人脱离这些理论的历史生成环境而不问皂白全盘接受,无疑会贻害非浅。所以,辨证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把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冲突,在为社会履行义务的过程寻求自身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个人生活进程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个人自我实现在我国现有社会条件下才会成为现实,而非黄粱一梦。这是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批判得出的必然结论。

【参考文献】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自我实现范文篇4

实际上,《自我实现的人》这本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科学地分角度地详细地论述了有关“自我实现”的心理知识。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主要增长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对“自我实现”含义的进一步理解。

这本书主要围绕“人的自我实现问题”这个中心来论述,马斯洛——本书的著者,对“自我实现”有特定的含义。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自我实现,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后,其优势才一般会出现的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自我实现大致可以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也就是说,“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基本需要,要在其它相对低级的基本需要得以实现后,才有实现的可能。

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从自我实现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劳动者创造性的发挥,也可以说是劳动者自我需要被激励时所表现的特征。自我实现状态,是劳动者能力发挥的最佳状态。那么,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必须适应劳动者的基本需要,促进劳动者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我们的工作单位可以借鉴这一点,要想让员工更好地工作岗位上服务就必需先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尽可能地提高一个档次,效果更佳。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幸福,而人的幸福莫过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因此,重视人的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是有意义的。

二、自我实现的方式。在实际的行为中,自我实现是怎样体现的呢?也就是引导自我实现的种种行为:

1、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这种时刻就是自我实现的时刻。

2、让我们把生命看作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每一个选择前进与倒退的冲突关头实现自我。

3、在拿不准的时候,要诚实。

4、自我实现不仅是一种终极状态,而且是随时随刻、点点滴滴地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5、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自我实现范文篇5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辩友陈词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情绪起伏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你在陈述的过程中实现了作为一个辩手吐气如兰的辩才,展示了一个青年昂扬的风采,也向在座的各位传递着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也与你侃侃而谈的观点相悖。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更高的需求,对自身能力的实现有着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自我实现。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对过程和结果是这样解释的,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序,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后状态。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最终结果,可是完成这一个结果的过程却是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漫长过程,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理由有三:

其一,过程是结果的必要条件,过程是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计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积”字道尽了过程对结果不可忽略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对自身期望取得结果的预期目标,而决定这个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是一个人成长各个阶段的过程而非那一个个零散的毫无联系的结果。

其二,人的自我实现本身含义决定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马斯洛的理论当中,对自我的定义是一种扩大的、超越个体范围的,超越动机的。我们不难想象,奥运会作为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盛会,在白色的会旗上五环紧紧相连,所昭示的精神是重在参与,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同样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自我价值!

其三,人的自我实现由不同的许许多多的过程组成,每个过程的完结都对下一个过程的开始起着修复和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结果直观地告诉我们输赢成败,就像色彩绚烂的影像永远替代不了字里行间涌动和流淌的丰富内涵,不能对人的自我实现起决定性作用。让我们走出输输赢赢的怪圈,直面成成败败的世界,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而永不噬氖侨俗晕沂迪值娜诵怨饷ⅰH说淖晕沂迪止讨赜诮峁?

谢谢大家!

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一而再再而三自地告诉我们结果对自我实现的影响,其孜孜以求的过程充满了执着,这正是让我方感动的精神,不管对方辩友今天到底是输是赢,都给在场的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方辩友,难道你还能坚持辩论赛最终的结果会证明你们是否实现了本次来参加辩论赛的初衷?如果你们还坚持一定要以成败来论英雄的话,那么就对场上的评委有些苛求了!我方对在辩论赛上你来我往思想的撞击,情感的交流过程非常珍惜!思辨使人睿智嘛!在这里,我想奉劝对方辩友,千万不要被结果所迷惑,一定要抓住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那才能疏而不漏!我方的观点正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孙中山先生为了建立民主国家穷其一生,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他建立富强、民主国家的夙愿,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的遗愿。他的爱国热忱、领袖风范、不屈不挠屡摧不倒的人格魅力在他的革命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难道,孙先生没有实现自我吗?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都是在告诉你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因为,任何结果都是由过程一点点构筑而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没人会否认他实现了自我,但在牛顿之前那些毕生研究地球引力而没有什么突破的科学家,他们尽自己毕生精力,兢兢业业地为科学而奋斗的一生不也是自我实现吗?连牛顿都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学发展这个大过程中正式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科研人员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有一个又一个科学硕果的质的飞跃。

在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全过程中,努力的过程占据绝大多数时间。换句话说,在人的自我实现的任何一个时刻,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比如参加奥运会,有多少运动员为之奋斗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拼到这个入场券,如果没有多年磨砺、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能获得参加奥运盛会的资格吗?05年春节晚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舞蹈“千手观音”,如果没有台下演员们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长期艰苦训练、持之以恒的过程,能有台上那美妙绝伦的千手观音吗?

要想知道荔枝的味道,先要尝尝!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四辩辩辞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受我方辩友委托,我在这里做总结陈词。

我首先反驳对方辩友将结果作为衡量人自我实现与否的标准是不准确的,是急功近利的。从表象看,人的自我实现通常以一个结果表现,但是我们只要透过自我实现本身,可以发现,自我实现是人作为高级动物,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服务社会的本能需求,自我实现的各个细节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整个过程的把握和控制就成了能否自我实现关键之所在。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一、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含义决定了过程重于结果。“自我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人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对社会做出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个自我,不仅仅局限于作为“小我”的个体存在,而是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各个方面在内并超越了自我与非我的“扩大了的自我”。这种超越性的动机的根本内涵是受存在价值的激励。自我实现与自恋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倾向于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专注于自我。因此个人意义上自我实现的终极目的是价值的实现,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时间中,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在潜能的开发、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精神上的感受和升华等在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验,过程的完结也意味着自我的实现。而对方却对结果孜孜以求,实在是有悖马斯洛老先生的本意。

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也向我们说明,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过程是因,结果是果。“因”是“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重视过程,把事情向自已设定的方向引导,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帷幕已经落下了,结果也早已人人皆知了。但是,不管是女单得主张怡宁、男单冠军王励勤还是热爱乒乓运动的热心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决不是历史定格的那一瞬,而是在比赛中奋力搏杀,推挡拉削的每一个过程他们一路走的好辛苦,过关斩将终于实现了梦想。除此之外的选手,他们没有拿到冠军难道就没有自我实现了吗?否也。马林起初是领先的,但是最终败北,不是他没有实现自我,而是在过程的控制和把握上稍逊王励勤一筹。对方辩友你还能说,结果比过程重要吗?在赛后对刘国梁教练的采访中,刘国梁的一句话至今在耳边回响,那就是王励勤和马林都是超一流的选手,他们的实力相当,对于最后的结果就看在发挥中谁控制的更好。

过程与结果是一对矛盾,但不是对立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重视过程而不顾结果是纯粹的体验主义,是盲目的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唯结果论则是功利主义,目光短浅的,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具有破坏性的,特别是对自我实现这个需求来说。因此上,我方认为,对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这个动态关系的把握对人的自我实现非常重要。我方再次重申: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自我实现范文篇6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辩友陈词时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的情绪起伏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你在陈述的过程中实现了作为一个辩手吐气如兰的辩才,展示了一个青年昂扬的风采,也向在座的各位传递着这样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就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也与你侃侃而谈的观点相悖。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对自身的发展有着更高的需求,对自身能力的实现有着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自我实现。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对过程和结果是这样解释的,过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序,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后状态。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最终结果,可是完成这一个结果的过程却是充满了酸甜苦辣的漫长过程,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理由有三:

其一,过程是结果的必要条件,过程是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计小流无以成江河;一个“积”字道尽了过程对结果不可忽略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对自身期望取得结果的预期目标,而决定这个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是一个人成长各个阶段的过程而非那一个个零散的毫无联系的结果。

其二,人的自我实现本身含义决定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马斯洛的理论当中,对自我的定义是一种扩大的、超越个体范围的,超越动机的。我们不难想象,奥运会作为全世界各色人种的盛会,在白色的会旗上五环紧紧相连,所昭示的精神是重在参与,推动世界的和平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没有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同样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自我价值!

其三,人的自我实现由不同的许许多多的过程组成,每个过程的完结都对下一个过程的开始起着修复和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结果直观地告诉我们输赢成败,就像色彩绚烂的影像永远替代不了字里行间涌动和流淌的丰富内涵,不能对人的自我实现起决定性作用。让我们走出输输赢赢的怪圈,直面成成败败的世界,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肯定和超越,而永不噬氖侨俗晕沂迪值娜诵怨饷ⅰH说淖晕沂迪止讨赜诮峁?

谢谢大家!

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辩友一而再再而三自地告诉我们结果对自我实现的影响,其孜孜以求的过程充满了执着,这正是让我方感动的精神,不管对方辩友今天到底是输是赢,都给在场的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方辩友,难道你还能坚持辩论赛最终的结果会证明你们是否实现了本次来参加辩论赛的初衷?如果你们还坚持一定要以成败来论英雄的话,那么就对场上的评委有些苛求了!我方对在辩论赛上你来我往思想的撞击,情感的交流过程非常珍惜!思辨使人睿智嘛!在这里,我想奉劝对方辩友,千万不要被结果所迷惑,一定要抓住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那才能疏而不漏!我方的观点正是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孙中山先生为了建立民主国家穷其一生,虽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他建立富强、民主国家的夙愿,才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须努力”的遗愿。他的爱国热忱、领袖风范、不屈不挠屡摧不倒的人格魅力在他的革命过程体现得淋漓尽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难道,孙先生没有实现自我吗?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都是在告诉你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只看结果而忽视过程。因为,任何结果都是由过程一点点构筑而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没人会否认他实现了自我,但在牛顿之前那些毕生研究地球引力而没有什么突破的科学家,他们尽自己毕生精力,兢兢业业地为科学而奋斗的一生不也是自我实现吗?连牛顿都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科学发展这个大过程中正式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科研人员的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有一个又一个科学硕果的质的飞跃。

在一个人自我实现的全过程中,努力的过程占据绝大多数时间。换句话说,在人的自我实现的任何一个时刻,绝大多数人都处于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比如参加奥运会,有多少运动员为之奋斗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拼到这个入场券,如果没有多年磨砺、坚持不懈的奋斗过程,能获得参加奥运盛会的资格吗?05年春节晚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舞蹈“千手观音”,如果没有台下演员们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长期艰苦训练、持之以恒的过程,能有台上那美妙绝伦的千手观音吗?

要想知道荔枝的味道,先要尝尝!我再次重申我方观点: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四辩辩辞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受我方辩友委托,我在这里做总结陈词。

我首先反驳对方辩友将结果作为衡量人自我实现与否的标准是不准确的,是急功近利的。从表象看,人的自我实现通常以一个结果表现,但是我们只要透过自我实现本身,可以发现,自我实现是人作为高级动物,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服务社会的本能需求,自我实现的各个细节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整个过程的把握和控制就成了能否自我实现关键之所在。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一、人的自我实现的本质含义决定了过程重于结果。“自我实现”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需求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人可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和才能,对社会做出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个自我,不仅仅局限于作为“小我”的个体存在,而是已经扩大到包括世界各个方面在内并超越了自我与非我的“扩大了的自我”。这种超越性的动机的根本内涵是受存在价值的激励。自我实现与自恋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倾向于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专注于自我。因此个人意义上自我实现的终极目的是价值的实现,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时间中,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在潜能的开发、对社会的贡献以及个人精神上的感受和升华等在一系列的过程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体验,过程的完结也意味着自我的实现。而对方却对结果孜孜以求,实在是有悖马斯洛老先生的本意。

因此,我方认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也向我们说明,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过程是因,结果是果。“因”是“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重视过程,把事情向自已设定的方向引导,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帷幕已经落下了,结果也早已人人皆知了。但是,不管是女单得主张怡宁、男单冠军王励勤还是热爱乒乓运动的热心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决不是历史定格的那一瞬,而是在比赛中奋力搏杀,推挡拉削的每一个过程他们一路走的好辛苦,过关斩将终于实现了梦想。除此之外的选手,他们没有拿到冠军难道就没有自我实现了吗?否也。马林起初是领先的,但是最终败北,不是他没有实现自我,而是在过程的控制和把握上稍逊王励勤一筹。对方辩友你还能说,结果比过程重要吗?在赛后对刘国梁教练的采访中,刘国梁的一句话至今在耳边回响,那就是王励勤和马林都是超一流的选手,他们的实力相当,对于最后的结果就看在发挥中谁控制的更好。

过程与结果是一对矛盾,但不是对立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只重视过程而不顾结果是纯粹的体验主义,是盲目的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唯结果论则是功利主义,目光短浅的,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具有破坏性的,特别是对自我实现这个需求来说。因此上,我方认为,对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这个动态关系的把握对人的自我实现非常重要。我方再次重申: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

自我实现范文篇7

(一)需求层次理论对教育管理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很多调整,当前需要对教育体制中不适合教育发展的问题进行消除,从传统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改变教育管理观念,用创新思维去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环境高校的教育管理存在不同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激化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转变,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校需要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积极研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方式,从教育管理的规律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育管理的价值。从需求层次理论角度看,需求要按照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方式,按照低级逐步向高级过渡。因此,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设置不同的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要求,从而能够促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高校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生最高级别的需求,因此人的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高校教育管理中需要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培养自我实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需求层次理论下高校教育管理对策

需求层次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管理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不动摇,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平台。学生需求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管理的要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探索教育管理规律,引导教育管理方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教育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需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不断实现自身需求。在需求层次理论的引导下,学生需要创造性的学习,不断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客观地掌握各种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为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需求层次理论下高校自我实现教学管理应用研究

(一)需求层次理论与教育自我实现管理的关系

虽然需求层次理论本身并不是专门为教育而提出来的,但是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从教育不同理念方面进行需求层次方案分析,可以保证教育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教育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更多的价值。实践教育与需求层次理论教育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教育理念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动需求层次教育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需要从学习规律出发,保证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保证教育模式能够符合教育管理的具体要求,实现教育管理的全方位突破,保证教育能够在教育管理应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主体性的要求,同时需要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提升学生自我实现的能力,为学生多方面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应该在哪个方面完成自我实现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相应的权利,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管理是个系统化工程,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习的任务进行探究,通过学习任务的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提高教育水平。

(二)需求层次理论在学生自我实现中的应用

自我实现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自我效能感

引言: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及能力养成的黄金关键期。自我控制能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和自我监督等方面的能力[1]。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能力主观判断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通常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事务[2]。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均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为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展开研究,通过数据揭示二者间的关系,具体研究思路为:①对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选定测量工具及研究对象,提出研究假设。②根据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27.0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研究假设是否成立。③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研究假设

对象及工具假设1: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假设2: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效能感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随机抽取1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38份,其中男生占44.90%,女生占55.10%;大一学生占25.40%,大二学生占24.60%,大三学生占26.80%,大四学生占23.20%。采用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3]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4]开展问卷调查,其中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包含4个要素和对应的10个因素。问卷采用五级计分标准,得分越高代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越好。

2研究结果

2.1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现状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验证假设1,说明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其中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及自我实现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分值从高至低依次为自我反思(34.4855)>自我实现(34.3261)>自我判断(34.2681)>自我观察(33.3913)。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反思均值较高,说明其在生活和学习期间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和回顾,有利于根据反思结果采取补救性措施。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观察能力有待提升,说明其在计划性、坚持性及自我认知能力方面还有上升空间,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学习目标规划和监督执行能力不足,且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英语学习的坚持性,见表1。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现状,对其自我控制能力的10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计划性、坚持性、任务效能感、自我监督、总结性、补救性、环境控制及求助策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总结,并在自我监督和总结反馈结果的基础上采取补救性措施或求助他人,意味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在这8方面付出较多,且回报率较高,但在自觉性及情绪控制方面还有待提升,原因可能在于:想要实现自我情绪控制,就需具备足够的专注力,大学生因受到周围环境、同伴、教师等因素的影响,专注力不足,易出现情绪波动。

2.2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现状

表3结果显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验证了假设1,说明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能够对自身能力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对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较高[5]。2.3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如表4所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其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自我实现维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即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自我实现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这一研究结果与假设2相一致。

2.4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线性回归分析

以自我控制能力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自我实现维度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如表5所示,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的自我实现对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值达到75.20%,且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建立回归方程y=0.936x+1.366,其中y表示自我效能感,x表示自我实现,说明自我控制能力的自我实现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

3结论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及其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思、自我实现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自我实现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建议:1)引导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知自我情绪,提高情绪控制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完善心理咨询体系,定期开展以情绪认知、情绪表达、情绪控制等为主题的英语团队辅导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通过问卷的形式实时监测大学生情绪控制情况。可以利用游戏兼知识传授等形式,如英语对话或英语话剧等向大学生传输“有情绪很正常,一会儿就过去”的情绪特性,使其认知情绪的种类、表达情绪的方法、控制情绪的技巧,能够释放消极情绪,体验积极情绪,避免因情绪不佳而出现过激行为。2)引导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认知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可以采用英语演讲和英语口译竞赛等形式,制定适合大学生且难度适宜的题目,使大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就感,以此提升自我效能感。还可以邀请优秀的英语专业成功人士分享英语学习技巧和工作经验,使大学生能够重新审视自我,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和学习目标,并不断为此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慧妍.内蒙古地区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2]李思婧.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3]李京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控制与焦虑之关系———以成都市大学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3.

[4]许馨方.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拖延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自我实现范文篇9

【关键词】施蒂纳/利己主义/自我实现

【正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75页有这样一段话:“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而是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地进行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己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己主义还是自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

这段话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施蒂纳的思想时所说的。因此,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应了解施蒂纳及其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思想。

施蒂纳是德国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的年代主要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当时,普鲁士官方共和派要求一切人自我牺牲,反对利己主义;新兴资产阶级主张一切为了自我,呼吁个人利益;空想共产主义者也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的关系。一言以蔽之,那是普鲁士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运动发生、发展并走向反面的年代。受德国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且在黑格尔哲学的滋养下,施蒂纳写作并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它集中反映了施蒂纳的社会历史与伦理思想。

施蒂纳从人性出发去认识人生过程及社会历史。他认为,自保、自爱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性。一个人自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力图从混乱的世界中找出自己、获得自己、保卫自己。他把人生分成儿童、青年和成人三个阶段。施蒂纳认为:“儿童是现实主义的,拘泥于这一世界的事物,以后儿童才渐渐洞悉事物背后的情况;青年是理想主义的,为思想所鼓舞,以后他在工作中成长为成人,随心所欲地处理事物和思想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20页)可见,他的人生三阶段对应着三种处世态度,即儿童——现实主义、青年——理想主义、成人——利己主义。在此,现实主义的儿童缺乏理性,为事物世界所束缚。理想主义的青年拥有精神,却又在精神世界作茧自缚,把自己的思想作为行为准则而教条化地丧失了自我。只有利己主义的成人才是事物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真正主人。他把个人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并以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则,达到了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与人生过程相类似,社会历史也可分成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三阶段。施蒂纳指出,古代人是人类的儿童时期,近代人是人类的青年时期,而现代人则是人类的成人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利己主义的过程。所以,施蒂纳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就得出了利己主义的成人(他的术语为唯一者)不仅是个人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真正的利己主义者是过去全部历史的目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69页)

在对人生和社会历史作了主观虚构之后,施蒂纳把自己的社会历史思想扩展到道德领域。他认为,在道德生活中,现实主义的儿童或古代人表现为“庸俗的利己主义者”,理想主义的青年或近代人表现为“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这两类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有具体例证,前者如资产者,后者如吝啬者。庸俗的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不符合利己主义者的理想、概念、本质、使命,不是作为自己的绝对否定来对待自己”。(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1页)他们是个人利益的代表。而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则是“为了一个目的、一个意志、一个欲望而把其他一切牺牲掉的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0页)他们是普遍利益的代表。个人利益由于一种神圣的力量而不得不屈服于普遍利益。这种神圣的力量在于普通的利己主义者“感到自己太微不足道”。(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施蒂纳这是从情感的形式去理解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他把对立的根源归结为宗教的、神秘的力量。要摆脱两者的对立,关键在于找到全面的、开展的、非局限的利己主义。而它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以说,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面对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对立而感到束手无策时的救命稻草。在他看来,无论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还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都不仅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典范,甚至还是个人自我实现的某种畸形。只有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才能克服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普通的利己主义者与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的对立统一。他有着这两者之长,而无这两者之短,既占有事物世界又占有精神世界。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施蒂纳社会历史领域唯一者的化身,实际上已成为他的理想人格。

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施蒂纳继承了黑格尔的抽象思辩形式,套用黑格尔哲学正反合三段式的方法来建构了一个以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为目的与归宿的伦理体系。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者只注重个人利益。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是对前者的否定,能为普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可是,这种普遍利益却是从个人利益转化为普遍形式的,并与个人利益相矛盾。于是,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有局限的。克服这种局限就是对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者再一次扬弃,实现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对立统一,其结果就是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施蒂纳的这个历史目的却没有任何实在的内容,缺乏具体规定性。他只是把一个作为语词或概念的存在呈现到人们的面前。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万物的尺度、价值的标准、真理的准绳。因此,施蒂纳其实是对早已为众多思想家认识到了的社会生活中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矛盾及其根源做出了自己的哲学解答。我认为,施蒂纳思想中极有意义的一点正是他明确地把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同个人自我实现相联系。他指出:“在当代的入口处铭刻着的不再是阿波罗的‘认识你自己’,而是实现你自己的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6页)可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343页)问题提出以后,就应寻求方法去真正解决它。施蒂纳能否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使个人的自我实现在现实中成为可能,而非大脑中的玄想呢?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花了一半多的篇幅来讨论施蒂纳的思想。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1845-1846),他们已经走到了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对共产主义作出唯物主义论证这一历史过程的终点。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已使道德理论建立在科学世界观基础上,他们就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唯物主义眼光来对待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特别是个人自我实现问题。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唯心主义是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理论发生与发展的基石。施蒂纳的利己主义学说依附于他关于个人生命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理论。但他的历史观用概念决定事实,用思想支配生活,用精神统治世界,而不是观念来源于客观具体事物的本性及其关系。这种唯心史观与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构造历史、费尔巴哈用类人来构造历史并无本质的不同。它们都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产物,都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其次,他们肯定施蒂纳认识到了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相伴生,同时指出施蒂纳未能认识到这两者对立的真实根源。“他非常不愉快地发现,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即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像通常一样,他发现这一事实是在错误的形式、神圣的形式下,从理想的利益、圣物、幻觉的角度去发现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2页)“他先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斗争变成斗争的幻相,变成宗教幻想中的简单反思,然后以他们的宗教信仰来解释他们的宗教信仰”。(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3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个人利益向普遍利益(普遍利益通常以阶级利益的形态出现)转化的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必然被打上阶级、民族、国家的烙印,被物化与异化。普遍利益发展成为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处在这些关系网中,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施蒂纳所难以解释的那种神秘的、宗教的力量不过是社会关系体现出来的力量。而所有社会关系中,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使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是最基本的,也最具有力量。因此,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对立的原因,在于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在于物统治人的异化现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不在于人的主观意识,而是生产方式这一物质根源所决定的。施蒂纳不从处于一定生产方式内的现实个人出发,即看不到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对立的物质根源,而从抽象的个人出发。那么,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两种利己主义者(通常理解的与自我牺牲的——引者注)范畴和现实人的现实关系的一种错觉上面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76页)施蒂纳也就只能在思辩王国里兜圈子,用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外在尺度去批判客观世界,以原则创造生活,而非生活创造原则。他所企求的自我实现就因为幻相式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缺乏可能性,沦为道德说教。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史的角度批判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他们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与边沁、爱尔维修的功利主义作了比较。他们认为,边沁、爱尔维修等人的功利论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的理论武器,起着积极的历史作用。爱尔维修证明资产者就是利己主义者,主张一方面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促进了公共利益也就促进了个人利益;另一方面追求个人利益不应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施蒂纳企图以他的“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来代替这种积极的资产阶级的功利论,就比资产阶级功利论后退了一步。功利论表明了社会的一切现存关系即剥削关系和经济基础之间有联系。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理论却抽掉了一切现实关系,完全变为主观的自我意识,变为空洞的词句,就表达了想成为真正资产者的德国小资产阶级的一种幻想

在本文开头引用的那段话中,马克思、恩格斯借用施蒂纳的概念,如利己主义(通常理解的利己主义,指个人利益)、自我牺牲(自我牺牲的利己主义,指普遍利益),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其一,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是有矛盾、存在对立的,但并不拿它们互相反对。对立的根源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造成对立的物质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产关系都会自然消亡。这时个人利益和普遍利益之间的对立也不存在了。其二,不管是个人利益,还是普遍利益,都与具体的人相联系。追求个人利益是自我实现的途径之一。而个人总是离不开一定的集体,尽管集体可能是虚假的,集体所要求的普遍利益有时会损害个人利益,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普遍利益仍是个人自我实现的途径,而且还是极为重要的途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都从否定的方面去说明了这个道理。其三,共产主义者不向人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不是说共产主义者没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和理想,而是指不提施蒂纳之类的“自我牺牲”、“利己主义”等脱离现实的道德要求。道德要求应当建立在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我认为,个人真正的自我实现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才完成,比如上午打鱼、下午打猎、晚上进行理论批判。它是指社会上每个人都能如此潇洒地生活,具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但这里并不否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某些个人由于一些特权而有可能完成自我实现。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不仅是为了廓清理论迷雾,而且是为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大脑,联系实际,剖析生活中诸般矛盾,求得认识上的深入与行动上的果决。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直接激活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利益。它对一个长期盲从某种理论权威的民族来说,实在具有启蒙的积极意义。但人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常常又忽视了普遍利益。此外,由于过去长期为一些虚假的集体利益所迷惑,许多人在觉醒之后,在行动上和思想上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问普遍利益的实质内涵,把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对立,以之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障碍。所有这些反映到理论领域,就表现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权力至上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形形色色理论学说甚嚣尘上。它们极大地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不少人脱离这些理论的历史生成环境而不问皂白全盘接受,无疑会贻害非浅。所以,辨证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地把握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冲突,在为社会履行义务的过程寻求自身更加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历史和个人生活进程的必由之路。惟其如此,个人自我实现在我国现有社会条件下才会成为现实,而非黄粱一梦。这是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的批判得出的必然结论。

【参考文献】

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自我实现范文篇10

高校的水平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历来是学校管理的重点。教师管理的根本追求是,引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能和智慧,使教师积极、主动地为学校的存在、发展与繁荣尽心尽力。高校是一个特殊组织,高校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所以高校管理中激励教师的手段和方法必然有别于其他组织和群体。

关键词自我实现人激励理论高校教师

一、从人性假设的角度认识高校教师的特殊性

任何管理都要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对人性的不同假定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出发点、管理方式和手段,也是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基本出发点。人性假设在任何一个单位的管理体系中均居于基础性地位,高校当然也不例外。

在西方管理中,对人性的假设主要有四种观点,分别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自我实现人”假设更符合高校教师特性。高校教师是拥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明确的规划,不仅希望自己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而且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学校、社会的认可,渴望被关注,期望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很显然,高校教师不是只追求物质报酬的“经济人”,而“社会人”虽然表达了高校教师社交和尊重需要,但无法表达高校教师注重个人发展、实现自我的特性,“复杂人”因其复杂性,从理论上看更为科学合理,但是过分注重人需要的多样性、动态性、交互性,原则性有余,指导性和操作性不足。“自我实现人”不仅体现了高校教师社交、尊重需要,而且更加体现了其追求自我实现的特性,所以应该从“自我实现人”假设角度认识高校教师特性。

“自我实现”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在有自己目标并负有责任的工作中能够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富有进取心。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没有矛盾。“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相应管理方式更为人性化。这种管理方式要求管理者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发挥组织内个人的潜力,并使其在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力量的同时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对“自我实现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与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其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工作做出成绩,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给予个体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其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二、激励高校教师的理论选择

管理的基本点在于激励。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激励理论中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以及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强化理论、挫折理论)都侧重于组织中的个人处于被动状态,不适合用于激励作为“自我实现人”的高校教师。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有四个: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其中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激励理论只是分析出人的各种层次需要,并未说明如何利用这些需要达到激励目的。双因素理论将满足人的需要的因素分为两大类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可以有的放矢的预防个人的不满情绪,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对实际工作中如何激励个体有很强的指导性。

双因素理论将组织的政策和管理制度、上级监督、与主管的关系、薪水、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个人生活、地位、安全等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不具备或强度太低,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即使充分具备、强度很高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通常是成就、认可、赞赏、工作本身、责任感、发展、成长、奖金等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具备了这些因素,可使员工感到满意,但员工不满意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激励因素能直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积极效果。

双因素激励理论之所以适合应用于激励高校教师,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形成理论之前所作调查的被访者是工程师和会计师。高校教师与工程师和会计师在工作环境、社会地位、个人素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均为具有一技之长的脑力劳动者,所以对一些“满意”或“不满意”因素的感觉基本类似。二是双因素激励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增加工作中的激励因素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型、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内在激励,指工作本身或工作取得的结果会对人起激励作用。这种激励理念适合“自我实现”欲望高的高校教师。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激励因素”很重要,但“保健因素”是基础,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之间寻找激励平衡点,恰到好处地预防教师的不满情绪,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是高校师资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

1.针对需求差异,预防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满情绪

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不同,对工资、福利、晋升机会和声誉等的需求不同。在利用双因素理论激励教师时,应充分注意到不同年龄段教师对“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感觉差异。对作为“自我实现人”的高校教师来说,对“激励因素”的感觉差异不大,但对“保健因素”的感觉差异较为明显。“保健因素”中“薪水”问题更为直接、现实而且敏感。青年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经济基础薄弱,对“薪水”更为重视。这个因素也极易引起他们的不满,对他们来说“薪水”属于强“保健因素”。但是对于中老年教师来说,“薪水”可能对他们已不重要。他们可能更看重“人际关系”、“地位”、“声誉”等,所以“薪水”对他们而言属于弱“保健因素”,而“人际关系”、“地位”、“声誉”属于强“保健因素”。

针对上述不同年龄段教师对“保健因素”的感觉差异,学校可以推出对青年教师的温情关怀政策,对吸引和留住青年人才有积极作用。比如允许青年教师在工作前五年可以提前消费其将来的部分工资,提前消费部分在将来予以扣除。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的生活之忧,使其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体现了学校“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这既增强了学校的主动权,又增加了留住青年人才的砝码。

随着青年教师逐渐步入教学科研正轨,各方面水平都有所提高,逐渐拥有获得荣誉的机会,正好迎合其各阶段的个人发展需求。

在教师经济困难时,给予金钱资助,预防青年教师的不满情绪。在需要荣誉的时候给予其获取荣誉的机会,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既有利于吸引青年人才,又有利于留住人才,稳定教师队伍。

2.急教师之所急,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生存和安全需要是教师最基本的需要。作为“保健因素”,这两种需要易引起教师的不满情绪,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这一点在引进人才问题上更为明显。拟引进人才往往来自于外省市,配偶工作在外省市,年幼子女处于中小学阶段。如果配偶及子女问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人才引进也会遇到很大困难。相比配偶的工作问题,子女上学问题可能更被关注。高校应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积极帮助拟引进人才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师范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与重点中学建立互助关系,订立一个“互助计划”。师范院校每年根据中学所需教师为其选拔本校优秀毕业生,中学每年接纳一定数量的引进人才子女。配偶工作问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适当帮助。这样既可以表现高校爱才之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又可以稳定已引进人才。

3.心系教师成长,为教师发展创造机会

“认可、赞赏、成长”属于重要的“激励因素”,任何年龄段的教师对这几个因素都很重视。目前高校开展的奖励计划多为市级和部级的,要求高,涉及人数少,很多高校缺乏本校范围内的教师奖励计划。大多数教师感受不到学校的关注,得不到学校对其工作的认可,感觉自己置身学校之外,学校发展与自己不相干,无法将学校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起来,导致工作积极性不大,缺乏创造性。尤其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工作的前几年在获得各种市级、部级和部级的奖励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但这几年是其融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阶段,如果没有得到相应关注和赞赏,缺乏归属感,就会失去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也很难从招聘来的教师中发现可塑之才,缺乏可一手培养的人才。从外界引进人才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重视从本校青年教师中培养有发展潜力的教师,最初的招聘就显得毫无价值,而且增加了学校的办学成本。为了激发处于发展初期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制定校内青年奖励计划,奖励力度不需要太大,但可以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刺激工作积极性,激发创造力。

个人发展是高校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学校是否关心教师发展,是能否使教师将学校目标跟个人目标统一起来的关键。比如可以定期选拔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这既是表现学校关心教师发展的一种途径,又有利于学校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4.给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定期访谈、座谈,听取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主人翁精神。这种“下沉管理”会使教师感觉被重视,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发展息息相关,自发地将学校发展目标与自己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5.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吸引、培养优秀人才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高校的灵魂所在,对吸引、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校声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环境,教师不得不周旋在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甚至将精力耗费在勾心斗角上,导致人力资源的内耗、学术水平下降,严重阻碍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学术环境,有两点必须做到:一是树立正确的大学办学理念,二是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使教师认可学校,对未来充满希望,干劲十足,挖掘自己的潜力,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晓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