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民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09:21:04

驻村民警范文篇1

人口3766人,村目前共有1060户。街道目前共有656户,人口900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第二季度来我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驻村民警范文篇2

第二季度来我在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我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村目前共有1060户,人口3766人,街道目前共有656户,人口900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提出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驻村民警范文篇3

第二季度来我在村委会、单位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履行社区民警职责,较好地完成了社区民警各项工作任务。我就三个月来的社区工作情况向大家做述职:

村目前共有1060户,人口3766人,街道目前共有656户,人口900人。根据街道人口流动量大,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工作中我能够深入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并协调村居委会等部门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宣传工作和治安防控打击工作:

一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不定期在街道组织治安防范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有效扩大了宣传的受众面,使每个居民都能看的到。

二是有效整合村和街道资源,建立了由村委会、社区积极分子参加的治安群防会组织,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职责和任务,要求齐抓共管。我针对街道和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召开有居民、单位组织代表参加的社区治安座谈会,目地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

三是发挥积极分子和村居委会的作用,在辖区内及周边进行巡逻、防控,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我结合街道和村流动人口大,对责任区的人、地、物、事、组织,有可能对社区治安造成隐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责任区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所里并提出建议。所里根据我反馈的情况和建议,通过加强巡逻、主动出击,有效降低了发案率。

我在第二季度的社区警务工作中,能够主动受理居民群众咨询、求助。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居民办好事、办事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中能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责任区内存在的违法问题和影响社区治安的情况敢于大胆管理。

驻村民警范文篇4

1、辖区的治安状况、特点,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2010年我责任区治安状况良好,未发生恶性群体性事件和治安案事件,也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刑事案件。总的来说,我们社区是平安稳定的,为了保持责任区的和谐、稳定和安全。我作为驻村民警,联合村干部组织义务巡逻队,不间断的开展巡逻。并不定期的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在入户调查中,给群众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并在辖区的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这些措施也都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辖区治安状况持续好转。

2、结合服务,为辖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过去的一年是企业服务年,我辖区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村内的企业进行走访。在了解企业内部发展情况的同时,积极摸排辖区企业内部存在的治安隐患。

在辖区内组织义务巡逻队,由我带队组织治安巡逻,加强对警务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巡逻控制,指导辖区单位建立健全治保组织,落实群防群治力量,发现打击现行犯罪,对辖区内的人员、场所、行业、物品实施严格治安管理。

3、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大力加强巡逻队等社会面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清理整治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房屋出租、暂住人口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在责任区将实有人口的管理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来抓,以“三种模式”来强化人口管理。一是对实有人口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将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监管对象、纳入视线人员的相关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并做到随时录入、随时更新,确保各类信息的准确鲜活。二是推行“以房找人、以房控人、以房定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方法,对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分层次、分类型确定管理措施。严格落实消防制度,防消结合,努力做到了平时防范与严格检查相结合,发现隐患与限期整改相结合。

4、认识不足,深刻剖析明确方向

不足之处:

一是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缺乏长期钻研、仔细推敲的精神,存在钻得不深、研究不透、不全面的现象。

二是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各种知识的积累还很浅薄,工作技能还很薄弱。

5、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努力做到

一、加强学习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要注意总结、积累学习和工作经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

二、加强工作主动性。要自觉消除思想顾虑,提高工作责任心,树立“大胆、创新”的工作意识,坚持在实践中提高自我,坚持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自我。

驻村民警范文篇5

××*年10月以来,××县逐步在全县村镇实施村级警务战略,在74个行政村建起了警务室和警民联系点。一年多来,全县74个行政村有69个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灾害事故、无越级非法上访、无×××等邪教组织”的五无目标,可预防性案件同比去年下降41%,群众满意率在95%以上。农村警务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保持农村治安的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主要做法是:

一、搞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村级警务室建设

××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县域面积1377平方公里,人口13.8万,设有11个乡镇74个行政村。2006年10月,该县在2个社区和10个相对偏远、人口相对集中、治安相对复杂的行政村进行试点,建起了标准化中心警务室。每个中心警务室设有纠纷调解室、民警休息室、办公室;统一设置了警民联系箱、宣传栏、公示栏和醒目的警务室外观标识;将驻村民警照片、联系电话、警务承诺等张贴上墙。按照“诚实可靠、办事公道、业务精通、反应敏捷、谦虚心细”的用人思路,选调了23名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民警驻村开展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警民关系明显改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在此基础上,该县在其余64个村也都建立了警务室和警民联系点。

二、规范运作,“四项机制”确保农村警务运转畅通

一是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警务室工作规范》和《警务室民警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纠纷调处登记簿》、《群防群治队伍登记簿》和《警务工作登记簿》等一整套工作台帐,明确农村警务工作以“入户走访调查和组织治安巡防”为主要形式,要求民警每周驻村工作3天以上,每月走访30户群众和1次重点对象,及时收集各种情报信息,发现治安热点问题,把握工作主动权。二是考评机制。把熟悉辖区程度、信息收集情况、辖区治安状况、群众见警率和群众满意率作为考核主要内容,采取每季一评、半年一考、年终总评的方法,排出名次,并与政治、经济待遇直接挂钩,及时兑现奖惩。三是培训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和民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县公安局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轮流授课,让警务室民警真正掌握收集信息、盘问查缉、巡逻防控等实战技能,提高民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保障机制。全县有23名驻村民警兼任辖区村委会副书记(党员民警)或村主任助理(非党员民警),为警务工作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县财政按人均1.9万元标准落实公安公用经费,基层一线民警人均公用经费达到1.5万元。提高驻村民警津贴、补助标准,配齐警用装备。各乡镇、村也都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村警务室的建设。

三、注重实效,全面推行“五勤五小”工作方法

驻村民警始终坚持“认门头、熟人头、暖心头”的工作思路,以“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为工作要求,全面推行“五勤五小”工作方法(五勤,即勤走、勤看、勤问、勤记、勤做;五小,即做小辈、转小巷、帮小企、办小事、进小学),保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有民警在身边,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积极开展“四个一”活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群众,每周为辖区群众做一件好事、实事;开展一次为群众上门办、送证服务;在辖区开展一次警情、社情通报活动。村级警务战略实施以来,驻村民警先后走访群众7800多户,和群众谈心24000多人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54户,捐赠钱物价值26000余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17件,上门办送证7608件(身份证等),开展警情、社情通报516期,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民警进村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4月20日,该县仁首镇棠港村发生疯狗咬人事件,先后有8名村民被咬伤,引起群众恐慌。驻村民警发现该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查清疯狗分布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将村内6条疯狗全部捕杀,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辖区群众拍手称快。在近期组织的两次民意测评中,群众对驻村民警工作满意率都在98%以上。

四、整合资源,着力构建“六位一体”的基层治安防控网络

在农村警务工作实践中,该县从加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出发,整合村综治工作室、警务室、治保会、调委会、民兵应急分队等综治资源,实行统一办公、统一调配,使之形成合力,初步构建了一张遍布乡村、以“治安、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

驻村民警范文篇6

建立新型农村警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密切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建设好农村警务室。

二、工作计划

2007年,建成1个农村警务室。

2008年、2009年按市上安排进行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工作机构

成立以党委委员、副镇长、武装部长何勇为组长,派出所长李贵军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警务"进村工作组,负责“警务”进村工作的落实和日常工作。

(二)警力配置

农村警务室实行一室一警、并配备一名协警员负责信息、流动人口、消防、治安、行业场所管理。

(三)监督、管理和考核

1.派出所要加强对驻村民警的日常管理,及时了解、掌握其工作、生活情况。农村责任区民警每周到派出所报告一次工作情况,遇有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2.以“三懂五会”为主要内容,每年对驻村民警进行15天的集中培训。

驻村民警范文篇7

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2010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设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为每个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

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突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入落后地区进行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突破五大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突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源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从警务室建设、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设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务员之家

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发展。

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

驻村民警范文篇8

我市把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三基一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总体战略部署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今年市政府把社区农村警务纳入2010年“十件实事”之一,市里拨款,为县以下级别每个警务室划拨专项建设经费2.2万元,每个乡镇投入3.5万元用于配套建设,为每个警务室配备了电脑、摩托车、工作包。

与此同时,市里还充分运用公安机关综合考评和“三基一化”验收考核手段强力推动社区农村警务建设,各级公安机关党委纷纷把做好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作为改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形象的重大突破口,增强了抓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今年5月份开始,市公安厅坚持每月对全市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进展情况打分排名,直接通报到各市州公安局,抄送各级党委、政府,强力推动落实。针对每月通报反映出的问题,实行带队分片包干的做法,重点深入落后地区进行督导,并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纳入治安业务工作考评,推动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发展。

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突破五大难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里各级公安机关借鉴外省市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突破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缺人干、无阵地、怎么干、考不实、留不住”五大难题。

去年以来,按照省公安厅机构改革方案,对一些机构进行了清理,精简下来的警力全部下放到派出所,用于充实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同时规定新进民警一律先到派出所和社区、农村从事基层基础工作,较好地解决了警力来源问题。同时,公安厅制定出台了《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从警务室建设、工作制度、民警的职责任务等七个方面对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对各市如何开展警务建设和民警怎样开展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务员之家

工作中,严格考核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并严明奖惩,将全市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考核以群众见警率、情况熟悉率、信息提供率、辖区发案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和群防群治组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把考核重点放在社区和驻村民警工作的实效上。各地公安机关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办法,全面推动全省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发展。

在见实效、上台阶、可持续上狠下功夫

驻村民警范文篇9

须水镇位于中原区西部,辖22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常住人口6.1万人,暂住人口3万余人,民营、集体企业3300余家。由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量大,治安十分复杂。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成功创造了“镇有联防队,村有治保会,组有巡逻队,家有巡逻员,警民联动,十户联防,轮班义务巡逻”的“须水”防范模式,在维护农村治安稳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地域的不断变化,原有“须水”防范模式局限性逐渐显现,刑事、治安案件出现反弹。为此,今年,我们在区综治委的指导下,认真分析形势、查找原因,多策并举,打造出了“专职为主、义务相辅、三级巡逻、十户联防、点线面结合、综合治理、区域控制、重点防范”的“须水”新型防范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5、6月份,辖区刑事案件与4、5月份相比下降了21%,“须水”模式已重现生机。主要做法是:

一、从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入手,做到“四加强一落实”,进一步完善综治领导组织体系

(一)加强镇综治办建设,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将镇综治办由原来的与信访办、稳定办、司法所联合办公单设出来,配备5名专职人员。办公用房由1间增加到4间,充分发挥了其在治安防范组织、协调、指导的职能作用。

(二)加强对巡防工作的领导,成立专职巡防机构。重新组建了22人的专职巡防队,人员由镇政府统一招聘,工资由镇财政统一发放。为巡防队配备了1个大院、5间办公室和4辆巡逻车,主要负责全镇主要路段、案件多发区域的巡逻防范,对村组巡防队进行监督、指导,参与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

(三)加强村治保、民调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充实基层防范力量。村“两委”换届选举一结束,镇立即要求各村迅速调整充实治保、民调、法制宣传、帮教等群防群治组织,镇举办了基层综治干部培训班。目前,各行政村群防群治组织依托民警驻村工作站,工作已全面铺开。

(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促进综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镇建立健全了每季度镇综治委全会、每月14日治保主任例会制度和一系列巡防队伍管理制度;各行政村也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群防群治工作有章可循、遵章理事。

(五)落实工作经费,为治安防范提供强有力保障。将综治经费、巡防队员工资列入了财政预算,综治经费每年不低于10万元,巡防队员工资每人每月500元,视情况随时追加。如治安联防警亭建设就追加了10万元,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二、从发展专职巡防队伍入手,坚持多种形式巡逻,进一步完善镇、村、组三级巡逻体系

(一)发挥镇专职巡防队作用,加强重点区域和部位防范。镇巡防队建立了巡防指挥中心,分成两个中队,各配备2辆巡逻车,依托治安联防警亭,重点围绕5大治安责任区,加强路面及重点区域防范,改变了过去路面巡逻力量不足的局面,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也增添了一支强有力队伍。

(二)完善村级专职、义务巡防队伍,实行多种形式巡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8个村,雇用素质高、责任心强的青壮年建立专职巡逻队,由村委会支付工资,归镇专职巡防队统一领导,开展昼夜巡逻;在经济条件差的村,由村两委干部带头组织青壮年,依托民警驻村工作站和治保会,开展义务巡逻;在有企业的村,由村两委督促各企业每天出人参加村里的巡逻。

(三)在各村民组坚持“十户联防”和轮班义务巡逻。各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将村民参与巡逻情况与年终分红及“文明户”评比挂钩。村治保会统一排班,巡逻班次张贴在村组出入口,督促每户出人参加义务巡逻。从5月份开始,全镇的义务巡逻已经全面恢复。

三、从预防震慑犯罪入手,加强区域控制,进一步完善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

为强化社会面控制,预防抢劫、抢夺等案件的发生,我们规划在全镇重要路段、部位建设4个治安联防警亭,配备专人,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对可疑车辆、人员的盘查,震慑犯罪,并随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目前,已投入10万元,建成两个。剩余两个正在筹建当中;在各村出入口建立治安室,加强对进出可疑人员的监控、盘查,接受群众报警、救助。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预防和减少了案件的发生。

四、从化解矛盾纠纷入手,运用“四种工作法”,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

为切实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我们运用四种工作法,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一是定点调解工作法。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坚持镇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各村民警驻村工作站的治安、民事纠纷联合接待室对民事纠纷和轻微治安案件开展现场行政调解,当场解决。二是巡回下访工作法。镇成立流动调解中心,由镇综治办、司法所牵头抽调人员,下村、下组、下单位现场调解、解决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三是专题解决工作法。镇领导班子成员在每周一例会上汇报管区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对重大矛盾纠纷,召开“五长会”和专题协调会重点解决。四是宣传教育工作法。镇成立了依法治村工作队,抽调2辆宣传车,印制宣传资料,巡回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并多次邀请区政法部门深入村庄以案说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

五、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筹建企业自治安防协会,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企业治安防范体系

为解决全镇33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被盗案件突出的问题,我们依托“须水”商会,正在从4个方面筹建须水镇企业自治安防协会。一是向企业大力宣传成立自治安防协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二是按企业分布区域,划片成立若干分会,定期召开各分会长会议和成员单位会议,共同研究治安防范。三是通过政府投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专款专用,保证协会的正常运转。四是由企业出资,通过聘请联防队员,建立巡逻队伍,落实人防、物防、措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驻村民警范文篇10

三农问题仍将是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主要问题。农村和谐与否,当前和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村治安形势好坏是和谐农村的一个首要标志。当前全国正在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潮,新形势、新条件下,如何建立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防护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公安机关当前面对的一个首要的紧迫任务。下面就推行农村警务改革,打造适合新农村的警务机制进行浅尝探讨。

当前我国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无庸讳言。特别是农村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有的地方已经达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非整治不可的地步。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要因素。客观上,改革开放以来,国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从贫穷的国家快速向小康社会过渡。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国家的gdp达到人均1000美元时,整个社会正处在从贫穷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激化,导致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中,特别是社会治安会处在一个不稳定期。具体典型例如巴西。国当前正处在gdp达到人均1000美元时期,各阶层、团体、个人对利益的追逐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整个社会正处在利益重新分配的关键时期,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壁如在农村,以前丢荒无人理彩的土地、山林,由于经济发展造成升值,加上村民的思想从以前小农经济的追求衣食无忧向求富心态的转变,现在则变成了香饽饽,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土地、山林纠纷和宅基地纠纷。有个人对个人的有小集体对小集体的甚至有村对村、乡对乡、县对县的以前以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国家、集体的决定,现在则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服从国家、集体的决定,漫天要价,胡纠蛮缠,甚至激烈、暴力对抗,造成现在大量的征地、拆迁纠纷。城镇,以前汗涝保收的工厂、企业,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企业重组、改制、倒闭,引发了许多的利益纷争。加上社会生活保障体制不健全,下岗职工、失业城镇居民的生活保障无着落,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维护等等引发众多的社会问题。

国进入改革开放以后,主观上。国家处在经济上追求高速增长而不计其他个人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不顾一切的氛围中,一些需要坚持和加强的制度和方法没有坚持,甚至放异了而一些要坚持不懈地禁止和打击的东西地放松了或任其泛滥。壁如公民的法制教育,道德建设,不是加强而是放松了仅有的也形同虚设。比如以前的违法分子公开处理大会,公判大会,处张贴法院审判公告等做法,既有力地震慑违法犯罪,也对人民群众起到强大的宣传教育作用。改革开放后,由于考虑到违法分子的人权问题,这些过去行之有效的手段取消了但却没有其他办法来代替。壁如社会治安管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扩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而我对各种社会治安形势的针对性研究却未得以加强,甚至出现脱节的现象。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要求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研究投入,但目前却非如此。以某县为例,从1980年至今,社会生产总值增长近二十倍,财政收入增长近18倍,案件发案率增长近二十倍,而公安局的民警编制从八十年代至今还是维持不变。八十年代公安民警是满编的而随着民警队伍的退休、减员,至尚缺编18人,至今尚存在只有2位民警的派出所。经费投入上也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需要。增加警察编制上,由于警察编制是由中央管理的中央政法编制,二十多年来无法增加一个警察编制。录用警察方面,由于受财政困难制约,多年来虽屡次招收民警,却未有一次一次性录满编制额。而其他一些部门,有的干部职工整天一张报纸,一杯茶,下乡检查检查,其编制有增无减,人员满编甚至超编。从这些现状可以看出,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重视不够。

各种思想、思潮兴起,正是由于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交织缠绕,无法理清,对立法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致使执法活动受到各种影响。如执法与人性化问题,执法与对待弱势群体问题,严格执法与人权维护问题,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权益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平衡,执法中就出现偏差。比如目前全国关注的同命不同价”问题。交通事故处理中,现实上不同国家,不同地方,不同人群的收入是不一样的对事故伤亡人员的损害赔偿在不同国家,不同省市,农村与城镇居民的赔偿额也是不同的最高人民法院12月4日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了明确规定。但从理论上讲,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交通事故人员死亡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同命不同价”就显得不公平。那么在执法上该如何平衡这个问题。比如在当前的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一方面是公共设施用地征地,标准是政策规定的一方面是国有土地、集体土地承包方高价索偿,而社会舆论大多倒向承包方的权益维护,而忽视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法律权威。又比如,陕西汉阴县的邱兴华杀害10人案,满天铺地的都是同情邱兴华和家属的报道,都是为邱兴华家属捐款和为邱兴华做法医鉴定以求为其免责的呼声,而忽视被害10人的无辜生命和遗属的孤苦无助,轻视司法机关在审理此案上的专业精神,给司法机关施加了强大压力。虽然邱兴华最终被依法执行死刑,但给司法机关造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当前全国社会治安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农村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缺失,农民的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意识退化

以前在农村的电影巡回宣传,法制宣传窗,农村文艺巡回演出等农村法制、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今已了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充斥暴力、黑恶英雄主义文化的电视、录像等。以前、等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在农村深入人心,他们报效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影响了农村的几代人。记得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广西各村动员支前民兵时,老少青年踊跃报名,到处涌动着一股保家卫国,为国捐躯的热情。而如今,在农村,金钱至上,谁横谁是老大的思想泛滥横流,到处是黄发、黑风衣等一些港台黑恶势力影视上的黑恶老大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有矛盾、纠纷,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是打架斗殴,逞凶斗狠。一些土地、山林纠纷经法院一审、二审、再审也不服,自以为人多势众,集众毁坏他人庄稼,公然与政府、司法机关暴力对抗。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农村治安状况逐步恶化。

二、农村基层治安组织面临崩溃的边缘,大多数已名存实亡

以前不涉及到杀人、强奸、故意伤害等恶性案件一般不会报到乡镇派出所,对于打架斗殴,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宅基地纠纷等大量的民事纠纷,基本上都在村一级的基层组织解决,由村治保主任、村干部等出面调解。如今,村一级的治保主任一职大多已没有人愿意做,有治保主任的也难以发挥作用,形同虚设。一方面近年来农村的民间纠纷大量增多,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治保主任的素质、水平、能力已无法适应需要。另一方面许多纠纷的当事人把不利于自己的调解结果迁怒于治保主任和村干,产生了很多报复村干的行为。而绝大多数报复村干的偷砍村干果树,毁坏庄稼,给村干的牲畜投毒,往村干田地倒玻璃碎片等案件由于取证难而无法破获,村干又无法得到应有赔偿,致使村干承受巨大风险和压力而不愿意当。或即使当了也好事才做,难事则避开或不理。对民间纠纷的不及时调解处理,就会使矛盾纠纷激化,酿成激烈的冲突和严重后果。

三、农村的宗族势力有抬头的趋势

解放后,为维护本宗族利益,处理本宗族内部事务,等同于农村小王国的农村宗族势力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为维护群众权益,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基层政权。但随着近年来农村大量的土地、山林纠纷,民间纠纷的产生,而农村基层组织在经济大潮中逐渐弱代,一些村民为争取本人或本村的最大利益,利用祭祖、聚会等一些活动,把村民聚集起来,逐渐形成新的有组织的农村宗族势力。宗族势力一形成,为本身利益,他们聚众械斗,哄抢土地、山林,甚至集众闹事,暴力抗法。近年来,许多的农村群体械斗、抗法事件就是由这些宗族势力组织发动和操纵的。逐渐抬头的农村宗族势力正在成为农村治安的一大毒瘤。

四、农村恶势力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当前,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发展失衡,大量农民工往前城市、东部打工。由于这几年读书无用论又在农村抬头,许多的农民父母认为与其花钱让子女上学后也难以找到好工作,不如读完小学、初中就让子女外出打工。有的父母则是否读书随子女的意愿,造成农村许多小学毕业或初中未毕业的少年缀学。这些少年缀学后,外出打工年龄不达到法定打工年龄,达到年龄了由于无知识文化,没有技能,难以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既辛苦,待遇又低,也不愿意做。加上现在农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不愁吃穿,所以这些不读书又不打工的少年在农村逐年增多。通过对农村的观察,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除了老人,女孩子绝大部分外出打工,而整天在乡村闲逛的绝大多数是十几至二十岁左右的少年。这些不读书、不打工、不干农活的农村的少年整天无所事事,逐渐就纠集在一起,有的以村为单位,有的以屯为单位,有的多个村屯联合起来,结成团伙,逐渐成帮成派。他们学习影视片的黑恶势力的做法,实施盗窃,打架,斗殴,开设堵场,放高利贷,敲诈勒索,欺行霸市,收取保护费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农村恶势力逐步蔓延,有的甚至插手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利用村民委民主选举等机会,通过非法手段当上村干部,进而利用村委和村民掩护从事违法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违法犯罪活动中,未成年人和二十岁左右少年作案的比率大幅增长,他们已成为农村违法行为的重点人群。

五、农村中违法活动日益猖獗,有的成为违法活动的根据地,有的成为违法分子的藏身地

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山深林密的特点,农民法律意识、道德观念淡薄,以及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和害怕报复的心理,一些农村正逐步成为违法分子活动的天堂后。他们利用农屋、山林开堵场,放高利贷。他们从城市或其他地方犯案,藏身到农村。在农村,当警方打击的时候,他们方便躲藏,逃避打击。村民对于打击违法活动不配合,甚至为违法分子通风报信,打掩护,公然阻碍民警执法。由于线索少,取证难等因素,警方对农村违法活动的打击也一直处于难以开展之中。

六、农村的治安难点乱点增多,有的甚至成为一些村屯效仿的典型

一些地方由于历史的原因,村民团结,民风强悍,屡屡公然聚众抗法;一些地方由于多年来土地、山林纠纷,使村民聚在一起,结成一块,抱成一团。这些村屯自行约定了一些规矩,有事召之即来。比如,谁不参加村屯里的行动,全村人就孤立他,以后该户村民有红白喜事全村不帮忙等,以此要胁村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这些村屯各级政府部门无法进村开展工作,比如税收、计生、牲畜防疫等,公安部门无法进村抓捕违法嫌疑人,如进去,则群起围攻。由于历史、地域的原因,以及各级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层层顾虑,使这些管理失控的村屯得以长期存在,其他一些村屯也竞相前去取经效仿,在农村逐渐形成一些村中村,国中国。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下去,将成为中国农村治安的重大隐患。

七、农村群众对农村公安机关的信任感和依存度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升高

面对当前农村治安形势复杂,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着警力严重不足,经费无保障的窘境。农村群众报警后,热切盼望的就是公安机关能及时出警,能为他们作主,讨回公道。但大量的警务却依赖仅有的几名民警来解决好是不现实的。比如一个乡镇派出所同时接受几起报警,出警的警力就调配不过来。有时旧警情未解除,新警情又来。能及时出警了,但天天时时忙于出警,没有时间调查处理案件,群众同样心中有怨气。有限的警力,还要应负各种各样的教育,检查,评比等,有永远做不完的台帐,永远整不完的档案,令民警不堪重负。据基层民警反映,多年来,年年有教育,有活动,动则要求三四万字的读书笔记,多少篇不下多少字的心得体会,有多少个学习会议记录。年年有建设,有检查评定,几十本的工作台帐,令基层民警望而生畏。一个一般的治安案件,那怕是处罚一、二佰元,也要整二十多份材料,花费大量的精力。基层民警说,不但工作累,心也累。农村群众说,报警了也处理不了,不如不报警,求警察不如求自己。甚至一些群众说民警收了别人的好处,不为他们主持公道。同时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安民警被袭击事件,也让一些村民感到公安民警连自己也保护不了,更不可能保护到他们。长此以往,农村群众对基层公安机关失去信心和耐心,信任感和依存度逐年下降,不满情绪也日益升高。

对当前农村日趋恶化的治安形势,我们公安机关必须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农村警务机制改革,主动出击,对症下药,全力以赴地扭转这种局面。

一、全面改革农村警务机制,将公安机关的触角延伸到村、到屯。当前公安机关在乡镇所在地设立公安派出所总揽全乡镇的治安管理的模式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现在人口流动快,信息传播快,交通快捷的时代,掌握信息,掌握先机,快速反应,就会取得掌控治安管理的主动权,大大提高破案的成功率。我们要提前掌握农村的治安动态,就必须把我们的力量布署到农村一线,布署到村、到屯。按照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在社区、在村中设立农村警务室(警务站),派出包村(社区)民警定时到警务室办公,下各屯专访,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及时调解各种纠纷,化解各种矛盾,随时掌握各村屯的群众思想动态和治安动态。警务室民警只负责日常的接受报警,调解纠纷等活动,不参与案件的调查侦破工作,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下沉到农村一线。同时在村(社区)警务室设立法制宣传栏,利用案例、法律知识等进行法制宣传,重新占领农村法制、道德教育阵地。

二、整合农村基层组织的治保力量,建立农村治安管理的统一战线。在设立驻村警务室(站)的情况下,重新建立农村的治保力量。每村设一名治保主任,两到三名治安员。警务室与村治保员各隶属于不同部门,但共同办公,村治安力量在警务室指导下开展工作。这样既能壮大警务室的力量,警务室又可以给村治保组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条件的村(社区)还可以建立隶属于村委的村治安巡逻队,在警务室的指导下负责本村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三、开展打黑除恶活动,彻底铲除农村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严厉打击设场开赌、敲诈勒索等农村违法行为。面对农村日差猖獗的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公安机关要组织精干警力,采取各种手段方法,从挖积案入手,摸底排查,逐个打掉盘踞于农村的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当前农村群众对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虽然深恶痛绝,但由于害怕打击报复或不相信公安机关能除掉他们,在此类案件中不配合公安机关破案,也不出来指证,甚至自身受到伤害也不敢出来举报。因此,必须从多方面入后,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寻找突破口,力争突破一些案件,进而扩大战果。盘踞于农村的宗族势力、黑恶势力不铲除,农村便无宁日。

四、调动一切可用之警力,对农村的治安难点乱点进行声势浩大的整治行动。一些治安混乱的村屯逐步成为与法律、与政府对抗的恶势力堡垒,他们把自己当成独立王国,抗税抗法,在村中肆意进行各种违法活动,独霸一方。他们的存在不仅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甚至危害农村基层政权,危害党的执政地位。对此类村屯,要先从外部入手,秘密调查取证,把首要分子,中坚分子,有案底的违法分子先行抓捕,而后动用一切可用之警力,进村开展声势浩大的整治活动。整治要不留死角,不成功不收兵,向农村群众表明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

五、加大农村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投入和经费投入,简化办案程序,减轻农村基层民警的负担。推行农村警务制度改革一个成功的关键是警力和经费投入。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完美的设计,再精密无隙的方案,没有警力和经费支持,农村警务改革开展不了,开展了也不会有任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