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6:11:18

中药研究所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深层次的矛盾已逐渐凸现出来。在资源药物领域内,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证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地发展,以便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的发展宗旨。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近年来,由于人们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剧增,世界各国都开始将天然药物作为研发新药的一个重要方向,使得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和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在短短的10年内翻了3番。但是这种超常规的增长方式,却导致了对中草药资源的过度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中草药是人类的宝贵资源,能否对这种资源加以有效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种中药资源的蕴含量都在下降,有的甚至耗竭,一些种类濒临灭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使医疗、保健等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研究难度逐渐增大,研发成本不断增加,而从药用动植物中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和新结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一些地区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采集、捕猎,加上盲目垦殖等原因,致使我国的一些药用动植物丧失了原有的合适的生态环境,中药资源的再生能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资源的不断减少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如果不迅速解决这个矛盾,势必会使中医药的发展陷入困境,加强对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

三、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药资源野生抚育和新品种选育、濒危中药资源的代用品研究、种质资源评价、道地药材研究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不断引入和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较好,这也是中药现代化进展中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中药资源的规划与保护,目前不仅有国家层面的战略研究,还有省以及地方城市对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性质规划,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对中药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进而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新的资源观,把保护自然资源放在战略高度。根除过去那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祖先留下的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制地索取的错误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中药自然资源。

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要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宣传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提高人们自觉保护意识的同时,严格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做到保护与计划收购相协调。在资源调查摸清各类药用生物蕴藏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掌握中药资源的更新速度及可利用程度,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购计划,杜绝竭泽而渔。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和我国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启示。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学发展观作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包括了系统而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发展观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观,它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

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和社会承受力;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互动,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深层次的矛盾已逐渐凸现出来。在资源药物领域内,重视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证中药资源与生态环境和谐地发展,以便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的发展宗旨。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近年来,由于人们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剧增,世界各国都开始将天然药物作为研发新药的一个重要方向,使得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和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在短短的10年内翻了3番。但是这种超常规的增长方式,却导致了对中草药资源的过度的、甚至是掠夺式的开发。中草药是人类的宝贵资源,能否对这种资源加以有效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种中药资源的蕴含量都在下降,有的甚至耗竭,一些种类濒临灭绝。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不懈追求使医疗、保健等的需求量增加;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研究难度逐渐增大,研发成本不断增加,而从药用动植物中寻找新的先导化合物和新结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国内市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一些地区对中药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采集、捕猎,加上盲目垦殖等原因,致使我国的一些药用动植物丧失了原有的合适的生态环境,中药资源的再生能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资源的不断减少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如果不迅速解决这个矛盾,势必会使中医药的发展陷入困境,加强对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

三、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实现中药资源保护和持续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资源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药资源野生抚育和新品种选育、濒危中药资源的代用品研究、种质资源评价、道地药材研究等多个方面,近年来不断引入和运用当代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较好,这也是中药现代化进展中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参与中药资源的规划与保护,目前不仅有国家层面的战略研究,还有省以及地方城市对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性质规划,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对中药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进而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新的资源观,把保护自然资源放在战略高度。根除过去那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祖先留下的自然资源可以无限制地索取的错误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中药自然资源。

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要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宣传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提高人们自觉保护意识的同时,严格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做到保护与计划收购相协调。在资源调查摸清各类药用生物蕴藏量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掌握中药资源的更新速度及可利用程度,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购计划,杜绝竭泽而渔。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3

1中国中药新药开发政策[1]

中国是传承并不断发展其传统医学的典型国家之一。但是,在世界传统医药市场上中国所占据的比重却很少,部分传统药物还需靠一些跨国企业倒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实施了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尤其加强了中药现代化工程。1996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九五”计划的重要内容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之后,1998年实施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得到了“九五”计划的优先支持。1999年,国家科技部发表了中药现代化研究和产业化实施方案,同年仿制领域的基础研究项目也被反映到“973”计划里面。200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表了现代中药产业化专项实施方案,后来此专项被选定为“十五”计划优先扶持项目。2002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个部门联合发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把中医药产业视为了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医药走向世界需得到包括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等的中医药现代科学证明,为此,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发表了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标准化等计划。

2韩国天然物新药开发政策[2]

韩国从制度上同样重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并重视天然物新药的开发。韩国的天然物新药开发政策是在如下情况下实施的:第一,在传统医药领域拥有相对的优势;第二,相比新药开发主流趋势的化学合成,基于天然物成分物质的新药开发成功率更高;第三,利用天然物的新药开发属于高附加值领域,有利于确保国家竞争力。韩国的天然物新药开发主要在天然物科学研究所、药学大学、企业研究所里进行,最近,韩医科大学和韩医学研究院也开始了部分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然物研究得到了政府的经费支持,科学技术部的“G7项目(先导技术开发事业)”和保健福祉部的“保健医疗技术研究开发事业”等成为了其典型。韩国政府发表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2000.1.12)和相关实施令(2000.8.17),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2000-2005)”。

韩国的“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至2010年开发5种以上的天然物新药,实现天然药物国家战略层次上的产业化。其最核心内容还是天然物新药开发,而天然药物产业升级为国家战略产业是新药开发的最终目标。“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确定了第一阶段(2001-2005)、第二阶段(2006-2007)、第三阶段(2008-2010)、最终(2010以后)等4个阶段性目标,见表1。表1“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的阶段性目标(略)

韩国“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领域重点课题可以概括为培育天然物科学、促进天然物新药开发、开发世界级天然物新药等。其中培育天然物科学部分包括人才培养、扩建设施、挖掘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天然物成分D/B、制定政府相关制度、实施国际规格化等建设天然药物平台相关的领域。促进天然物新药开发部分主要集中于实现产业化、提升产业体研究能力、毒性试验、临床前试验、创新新药开发技术等实质性的新药开发技术和产业化。开发世界级天然物新药部分包括持续开发新药候选物质、剂型研究及具体的工程研究、临床试验、新药开发、开拓世界市场等新药产业化所需的具体程序。

以上天然物新药开发工作主管部门为保健福祉部,而合作部门包括教育人力资源部、产业资源部、科技部、海洋水产部、农林部、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等。实质性的研究参与机关包括各级大学、研究所、企业研究所等;专门研究机关包括汉城大学天然物科学研究所等;事业管理机关为韩国保健产业振兴院。

3中国和韩国的相关政策对比

中国的中药新药开发通过中药现代化工程来实现。这个工程是一个巨大的平台建设事业,它贯穿GAP-GLP-GCP-GMP-GSP等认证体系,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相关领域。在这种巨大的平台建设过程中,中药新药开发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因此,中国的中药现代化过程远远超过了单纯意义上的中药新药开发。

韩国尽管发表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法》,制定了“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却不像中国系统规划的发展计划,只是聚焦于新药开发;也没有像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那样独立的政府部门,只是在韩国保健福祉部内设立了韩方政策处,因此,大部分的天然物政策包含了很多一般性新药开发的概念。在韩国,实质性的新药开发事业由汉城大学药学院下属的天然物研究所主导。

中国和韩国各自制定了符合国情的政策,一般情况下,中国的计划都能如期推进下去,相关政策的适用也非常活跃;相反,韩国的考虑因素太多,很难按照计划完成。实际上,韩国“天然物新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如期完成率仅为整个计划的32.7%。

SWOT分析是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先行工作。从两国天然物新药开发SWOT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传统知识,国家也大力支持中药新药创新;韩国则善于利用IT、BT等相关技术进行融合研究和产业化应用。见表2。表2中国和韩国的天然新药研究开发SWOT分析对比(略)

4结语

目前,世界大部分的传统医药市场被拥有跨国企业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占据着。中国和韩国在传统医学领域有很多的共同点,这不仅形成了竞争关系,也意味着诸多合作的可能性。虽然中国的研究开发规模比较大,但其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品化能力比较差,所以很难开拓市场。相反,韩国拥有应用化、产业化优势。所以,两国应更进一步加强传统医学领域的合作关系。最近,中韩两国政府在天然产物新药开发领域开展了一些示范性的合作项目,这预示着双方合作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4

一是最近几年来我市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药物创新与中药现代化”《紫菀等三个品种规范化种植项目的研究》,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菊花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的研究》,承担了省科技攻关指导项目《市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承担了保定市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1项,争取国家星火计划三项,国家火炬计划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及国家重大专项中药材种植研究项目两项。2006年我市承担的省政府项目“一县一业一园”工程建设模式,受到了省专家验收组的肯定和赞誉,2007年3月市中药产业园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部级火炬基地。2008年药都制药有限公司承担了省重大科技专项市道地中药材脱毒复壮、提纯选育及组培工厂化种苗生产与应用示范。近几年我市药业企业承担国家、省药业科研攻关项目8项。我市药业企业承担国家、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5项。我市药业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我市药业企业荣获省科技成果15项。市惠农中药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和昌达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承担了省中药材三大基地建设。我市科技部门承担了省财政项目整合农业财政资金发展中药产业项目。

二是搭建了产业科研平台。一是按照五个一的要求采取专家+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搭建了保定市中药材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二是为提高我市道地中药材GAP种植技术,搭建了省中药材技术传播站和省中药材GAP研究中心。三是为促进制药企业的发展,我市搭建了市药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四是积极引导药业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科研机构,我市规模药业企业均设有厂办科研机构。在逐步完善现有厂办科研机构建设基础上,组织药都集团、金木集团申报保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两家企业的技术中心2011年通过验收成为保定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在“十二五”期间,组织药都集团的中药材产品检测服务公共平台积极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三是建立了省级中药材科技示范园。核心区5000亩,示范区50000亩,辐射区15万亩。200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一县一业一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四是通过大力支持和扶助以农技协、研究所、专业合作社等为主要形式的中药材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目前,已建立中药材研究所4个,中药材专业协会6个,中介组织8个,科技进村服务站6个,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信息指导,为广大药农提供种植信息和技术支持,平均每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8项以上,在药农种植、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中药材产业化进程。

五是中药材产业科技培训体系健全。建科技培训基地。我市建立了部级中药材星火培训学校、省级中药材技术传播站、省级中药材GAP研究中心、保定市中药材产业专家工作站。同时建立了县级科普示范村15个,保定市级科普示范村4个,科普示范企业12个。

二、影响市中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1、在中药材生产上,受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药材生产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上,与中药现代化的需求远不相适应。

2、中药材栽培技术不规范。对大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不够,中药材生产尚处于自发、分散、粗放、无序的状态。中药材种植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缺乏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质量控制标准,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3、中药材种植区域混乱。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滞后,对地道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缺乏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随着国家《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实施,推行药材规范化、规模化、基地化生产,药材质量要求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满足《中国药典》和国家《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要求。中药材产业是药业第二、三产业的基础和依托,推行药材标准化生产已成当务之急。

4、科技支撑力薄弱、服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科研基础薄弱、缺乏规范化生产技术、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材规模化生产的实施,制约着中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特别是科研落后于产业发展,起不到应有的科技支撑作用,需要加强科技投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5、药业科技投入不足,制药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低,全市制药企业除药都集团每年的科技经费投入达到了年度销售收入的6%以上,其余其余不足3%,企业的厂办科研机构不健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

三、建议

(一)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与药业经济的紧密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技术推广等上下结合、纵揽关联的服务网络,逐步形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贮运、技术培训、技术服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加快药业业产业发展。

(二)开展科技攻关,围绕制约我市中药材种植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组织开展科研攻关。继续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在成功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祁菊花进行组培脱毒的基础上,逐步对紫苑、地黄、南星、白芷等16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培脱毒,以提高我市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培育知名品牌。

(三)搞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继续抓好中药材科技示范基地1000亩核心区和万亩示范区建设,到“十二五”末期中药材核心区达到1万亩,中药材向规范化种植达到18万亩,推进我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进程。

(四)加快科技兴药步伐,抓好科技成果推广。搞好中药材优良品种的开发、引进和现代农业技术在中药材种植上的推广应用。重点抓好中药材多发病的防治技术、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20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绿色种植。

(五)、进一步搭建和完善药业产业发展科技平台,推进全市药业产业的整体升级。采取专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科技种植园区)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完善省中药材技术传播站、保定市中药材科技专家工作站及市药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实现专家与制药、加工企业、药业流通企业、中药材GAP种植园区的有效对接,整体推进产业升级。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5

我们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绛县,成立于1997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474万元,全部资产3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65万元,流动资产1678万元。公司拥有华北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法植物有效成分多功能提取生产线、固体制剂生产线和口服液生产线各一条。(来自)主要产品有原料药山楂叶总黄酮和益心酮片。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山楂叶总黄酮4吨,年产益心酮片4亿片。2004年,公司实现产值9643万元,完成销售收入8386万元,实现利税1416万元。我公司是国家计委立项的部级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山西省1311工程项目实施企业、山西省政府《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化学和医药产品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实施企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山西省科技厅火炬计划实施单位、山西省劳动模范集体、运城市优势企业。2001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民营科技企业。

下面,我代表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将绛县道地连翘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关情况向各位评委和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资源优势

1、充足的连翘自然资源

绛县国土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0%,达600余平方公里。在长达50公里的山区,广泛分布着连翘和200多种中药材。绛县的山区农民历来就有采收野生药材的传统。全县年收购连翘在一千吨左右。年产量约占全省的1/3左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连翘的品种选优提供了可靠的基地。

2、良好的环保条件

绛县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无煤矿、铁矿、炼铁、炼焦等污染企业。相对来讲绛县的水、土、大气等均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均处于原生状态,非常适宜发展绿色农业和药材种植。绛县绿色基地认证面积已达2万亩。中国农科院专家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我县的自然环境为:“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绛县平均海拔600公尺,山区一般为800—1000公尺。年降雨量630毫米,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1.4℃。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度适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利于植物营养成分的积累。有着发展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技术优势

1、绛县是中国农科院的第二个科技示范县,与全国三十多个科研院所和153名专家建立了广泛、深入和持久的联系。近四年来,全县共举办专家讲座达一百多场,直接接受专家培训的人员达到了万余人次。其中,药材种植培训二十多场,专门针对连翘种植的培训十多场,参加培训的农民达到了三千余人。农民种植连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技术素质得到了提升。

2、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是全国技术权威机构,在专家指导下,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组装绛县连翘技术链。为了加大连翘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延长连翘生产的产业链,我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引进前沿技术,解决连翘种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环节难题。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合同引进连翘种植和加工项目。经过认真筛选,综合配套,将现代技术装配到连翘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连翘生产的为主导产业的技术链。以驱动技术链、认真修补产业链不断开发新产品,扎扎实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便延长连翘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3、具有一定的连翘人工栽培技术经验

绛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药物培植场的带动下开始了连翘种植,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栽培面积和育苗水平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每年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连翘种苗3000余万株。连翘育苗和栽培成为绛县苗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4、绛县连翘产业技术链(见附表)

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推广示范服务体系

1、县、乡、村建立健全了完整的组织体系

绛县是中国农科院的第二个科技示范县,绛县成立了中国农科院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成员由科技局、农业局等涉农部门领导组成。办公室设在绛县科技局。各乡镇都有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县上确定了连翘示范重点建设项目,任务责任全部量化、细化。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领导牵头,一班人马负责、一套机构组织实施,一条龙提供服务原则,把连翘产业落实到县政府班子和成员身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推广示范服务体系。以科技调产为中心,由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统一进行协调、安排。通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形成了行政干预和市场引导的双重保障体系。对各乡镇的工作实行科技示范县领导组一票否决制,有力地促进了绛县连翘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在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模式,将连翘生产渗入到科技示范县的各个环节。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就是: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抓药材产业,就是抓连翘产业。

2、企业完善了连翘基地建设的组织体系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了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的大力支持,并已经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绛县科技示范县的整体工作当中。组成了一套班子,引进了一批专家,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制订了一套技术操作规范,配备完善了一整套硬件和软件设施,建成了一个基地。

第一是强化连翘生产的技术培训;

一年来,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共邀请5名专家来绛县进行讲座和培训,共举办连翘生产技术培训班8次,参加培训的药农达到3000余人次。跑遍了重点乡镇和村,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万余份。和4千余户药农达成种植协议。

第二是落实技术依托;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多次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与院所领导和专家就绛县的连翘产业发展多次进行咨询和探讨。经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领导同意,合同引进连翘种植和产品加工技术。

第三是技术责任落实。

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是连翘基地成败的关键。基地建设不仅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开拓市场人才,而且更需要示范园乃至其周边劳动者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为了使连翘示范园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知识创新组。由一名公司副总负责,每个示范园都和专家及技术员以合同形式签订了培训和技术服务协议。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保障措施:

1、明确任务,倒排工期;

根据连翘生长周期,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统一制定专家、技术员的职权和职责、任务目标、进度要求。编排出工作日程进度表。

2、保障工作时间;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抽出三名技术骨干脱岗从事连翘基地的经营和管理。工资待遇不变,停发部分补助。专家平均每月在基地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天,技术员在基地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5天。

3、工作进度质量考核;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成立督察考评组,组长由公司纪检组长担任,副组长由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项目部部长担任。详细规定验收日期和标准。根据进度安排,每月不少于两次进行抽查和验收。

4、工作效果奖惩兑现;

根据督察排队情况,对工作突出、指导有方的专家和技术员进行奖励,对指导不力的技术员予以辞退。对管理不善的基地领导根据不同情况停发奖金乃至工资。

四、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关键技术

1、方案操作性强、技术先进

根据技术链形成产业链,结合绛县实际,利用依托单位的先进技术,制订出了绛县地连翘生产发展的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先进的生产技术渗透到了连翘生产和加工的每个环节。

在中国农科院科技示范县领导组领导下,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标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组装技术链、强化责任链、完善科技服务链、形成产业链,以规模求效益。

在南樊镇建立10亩种子田和40亩育苗田,生产优质种子和健壮高质量的苗木。再在南樊、陈村、古绛三个乡镇各建设100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园。以示范园为辐射点,大力推广示范园经验,强力推动规模化种植。根据区域布局,将在南樊、陈村、古绛三个乡镇各形成三千亩高标准人工规范化种植基地。(来自)结合退耕还林,在冷口乡中条山前沿建设1000亩人工种植基地。同时利用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现有的植物有效成份多功能提取技术和设备,进行道地连翘产品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分离,实现连翘产品的高值化。

2、保障措施:第一,加强领导,县上成立连翘产业领导组、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一个连翘生产的专门领导班子,培养一支技术专业化队伍、制定一套技术操作规范、配备一整套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第二,明确责任链。1、县上由产业领导组组织负责确定产业发展战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连翘生产实施措施,负责种子、种苗的繁育,种植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技术指导;3、有科技示范县领导组负责组织发展连翘生产的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土地规划,本地区农民的宣传发动、土地面积的落实等工作;4、由村委会具体做好地块调整,专业户、重点户的确定、周边环境整治,保证面积落实到户;5、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成立连翘生产销售协会。第三明确产业链。1、由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根据绛县连翘生产的实际,依靠技术优势组装绛县连翘生产技术链;2、建立种子繁育和种苗繁育基地,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进行种植栽培和管理的技术指导;3、建立示范园,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向每个示范园选派一名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规范管理和生产过程监督及产品收购等事宜;4、成立由会员选举,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特聘的由专家担任会长的绛县连翘生产销售协会,负责面积推广。

3、创新点: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供种;二是统一供苗木;三是统一技术标准指导;四是统一规范管理;五是统一收购。

4、关键技术:组装技术链、形成产业链、规范化人工规模种植,达到优质高产目的。

五、前期工作

1、委托科研部门进行绛县连翘有效成份化验。绛县连翘生产地历史悠久。为了科学地证明绛县连翘的特性,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聘请了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春江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朱承伟高级工程师,于2004年8月上旬到我县中条山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采收青翘15公斤带回浙江,以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的名义送呈上海药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检验。检验结果,绛县连翘含连翘苷为0.54%,是国家标准的三倍。高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有效地证明了绛县连翘是优良品种。

2、金甲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各种渠道,现已整理出有关连翘生产和开发的各种资料近3万余字,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3、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已经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绛县的连翘野生资源进行了普查,并进行了不同产地连翘品种试验和不同采收期连翘种子的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绛县连翘的有效成份含量多,是药典标准的3.6倍。产量高,适应性强,属优良品种,非常适宜推广栽培。在绛县,连翘种子采收以九月上中旬为宜,8月18日采收的连翘因种子尚未成熟,出苗率极低,仅为0.07—0.27%;9月1日采收的连翘,种子已基本成熟,出苗率为2.87—3.05%;9月15日采收的种子已基本成熟,出苗率为9.46—39.8%。9月份以前采收的连翘果实不可作为种子使用。

4、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委托绛县农业局利用他们先进的土壤、大气和水的监测设施,对种植基地的水土气进行了测试。监测结果表明,基地的水、土、气均符合国家标准。

5、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拥有一套先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设备,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连翘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案。随着基地的建立和研发的进展,可随时进行连翘的深加工和连翘系列药品的生产。

6、在中国农科院植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家指导下,组装了连翘产业链。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综上所述,连翘是绛县的道地药材,绛县适宜发展连翘的生产。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有能力承担连翘基地建设,并能按GAP要求建设好基地。请各位专家和领导审查批准。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附件

关于(2004)沪药研发414号测试结果的说明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6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我们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地处山西省绛县,成立于1997年8月,公司注册资本474万元,全部资产33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65万元,流动资产1678万元。公司拥有华北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大孔树脂吸附法植物有效成分多功能提取生产线、固体制剂生产线和口服液生产线各一条。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主要产品有原料药山楂叶总黄酮和益心酮片。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山楂叶总黄酮4吨,年产益心酮片4亿片。2004年,公司实现产值9643万元,完成销售收入8386万元,实现利税1416万元。我公司是国家计委立项的部级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山西省1311工程项目实施企业、山西省政府《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化学和医药产品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实施企业、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生物技术中试基地、山西省科技厅火炬计划实施单位、山西省劳动模范集体、运城市优势企业。2001年,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民营科技企业。

下面,我代表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将绛县道地连翘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关情况向各位评委和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资源优势

1、充足的连翘自然资源

绛县国土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0%,达600余平方公里。在长达50公里的山区,广泛分布着连翘和200多种中药材。绛县的山区农民历来就有采收野生药材的传统。全县年收购连翘在一千吨左右。年产量约占全省的1/3左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连翘的品种选优提供了可靠的基地。

2、良好的环保条件

绛县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无煤矿、铁矿、炼铁、炼焦等污染企业。相对来讲绛县的水、土、大气等均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污染,均处于原生状态,非常适宜发展绿色农业和药材种植。绛县绿色基地认证面积已达2万亩。中国农科院专家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我县的自然环境为:“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绛县平均海拔600公尺,山区一般为800—1000公尺。年降雨量630毫米,无霜期200天,年平均气温11.4℃。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度适中,矿物质含量丰富。利于植物营养成分的积累。有着发展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技术优势

1、绛县是中国农科院的第二个科技示范县,与全国三十多个科研院所和153名专家建立了广泛、深入和持久的联系。近四年来,全县共举办专家讲座达一百多场,直接接受专家培训的人员达到了万余人次。其中,药材种植培训二十多场,专门针对连翘种植的培训十多场,参加培训的农民达到了三千余人。农民种植连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技术素质得到了提升。

2、依托单位技术力量雄厚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是全国技术权威机构,在专家指导下,利用他们的先进技术组装绛县连翘技术链。为了加大连翘产业的整体科技含量,延长连翘生产的产业链,我们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引进前沿技术,解决连翘种植和加工关键技术环节难题。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合同引进连翘种植和加工项目。经过认真筛选,综合配套,将现代技术装配到连翘生产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连翘生产的为主导产业的技术链。以驱动技术链、认真修补产业链不断开发新产品,扎扎实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便延长连翘产业链,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3、具有一定的连翘人工栽培技术经验

绛县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药物培植场的带动下开始了连翘种植,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栽培面积和育苗水平在全省均处于领先地位,每年为全国各地提供优质连翘种苗3000余万株。连翘育苗和栽培成为绛县苗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4、绛县连翘产业技术链(见附表)

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推广示范服务体系

1、县、乡、村建立健全了完整的组织体系

绛县是中国农科院的第二个科技示范县,绛县成立了中国农科院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副组长由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成员由科技局、农业局等涉农部门领导组成。办公室设在绛县科技局。各乡镇都有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县上确定了连翘示范重点建设项目,任务责任全部量化、细化。按照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领导牵头,一班人马负责、一套机构组织实施,一条龙提供服务原则,把连翘产业落实到县政府班子和成员身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推广示范服务体系。以科技调产为中心,由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统一进行协调、安排。通过几年的实施,现已形成了行政干预和市场引导的双重保障体系。对各乡镇的工作实行科技示范县领导组一票否决制,有力地促进了绛县连翘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在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模式,将连翘生产渗入到科技示范县的各个环节。用一句简洁的话说就是: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抓药材产业,就是抓连翘产业。

2、企业完善了连翘基地建设的组织体系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了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的大力支持,并已经将自己的工作融入到绛县科技示范县的整体工作当中。组成了一套班子,引进了一批专家,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制订了一套技术操作规范,配备完善了一整套硬件和软件设施,建成了一个基地。

第一是强化连翘生产的技术培训;

一年来,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共邀请5名专家来绛县进行讲座和培训,共举办连翘生产技术培训班8次,参加培训的药农达到3000余人次。跑遍了重点乡镇和村,发放各种技术资料3万余份。和4千余户药农达成种植协议。

第二是落实技术依托;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多次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与院所领导和专家就绛县的连翘产业发展多次进行咨询和探讨。经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的领导同意,合同引进连翘种植和产品加工技术。

第三是技术责任落实。

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是连翘基地成败的关键。基地建设不仅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开拓市场人才,而且更需要示范园乃至其周边劳动者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为了使连翘示范园得到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知识创新组。由一名公司副总负责,每个示范园都和专家及技术员以合同形式签订了培训和技术服务协议。责任到人,落实到户。

保障措施:

1、明确任务,倒排工期;

根据连翘生长周期,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统一制定专家、技术员的职权和职责、任务目标、进度要求。编排出工作日程进度表。

2、保障工作时间;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抽出三名技术骨干脱岗从事连翘基地的经营和管理。工资待遇不变,停发部分补助。专家平均每月在基地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天,技术员在基地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5天。

3、工作进度质量考核;

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成立督察考评组,组长由公司纪检组长担任,副组长由绛县科技示范县领导组项目部部长担任。详细规定验收日期和标准。根据进度安排,每月不少于两次进行抽查和验收。

4、工作效果奖惩兑现;

根据督察排队情况,对工作突出、指导有方的专家和技术员进行奖励,对指导不力的技术员予以辞退。对管理不善的基地领导根据不同情况停发奖金乃至工资。

四、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关键技术

1、方案操作性强、技术先进

根据技术链形成产业链,结合绛县实际,利用依托单位的先进技术,制订出了绛县地连翘生产发展的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把先进的生产技术渗透到了连翘生产和加工的每个环节。

在中国农科院科技示范县领导组领导下,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标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组装技术链、强化责任链、完善科技服务链、形成产业链,以规模求效益。

在南樊镇建立10亩种子田和40亩育苗田,生产优质种子和健壮高质量的苗木。再在南樊、陈村、古绛三个乡镇各建设100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园。以示范园为辐射点,大力推广示范园经验,强力推动规模化种植。根据区域布局,将在南樊、陈村、古绛三个乡镇各形成三千亩高标准人工规范化种植基地。结合退耕还林,在冷口乡中条山前沿建设1000亩人工种植基地。同时利用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现有的植物有效成份多功能提取技术和设备,进行道地连翘产品有效成份的提取和分离,实现连翘产品的高值化。

2、保障措施:第一,加强领导,县上成立连翘产业领导组、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一个连翘生产的专门领导班子,培养一支技术专业化队伍、制定一套技术操作规范、配备一整套完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第二,明确责任链。1、县上由产业领导组组织负责确定产业发展战略,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连翘生产实施措施,负责种子、种苗的繁育,种植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技术指导;3、有科技示范县领导组负责组织发展连翘生产的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统一组织、土地规划,本地区农民的宣传发动、土地面积的落实等工作;4、由村委会具体做好地块调整,专业户、重点户的确定、周边环境整治,保证面积落实到户;5、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负责组织成立连翘生产销售协会。第三明确产业链。1、由中国农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根据绛县连翘生产的实际,依靠技术优势组装绛县连翘生产技术链;2、建立种子繁育和种苗繁育基地,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具体负责进行种植栽培和管理的技术指导;3、建立示范园,由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向每个示范园选派一名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规范管理和生产过程监督及产品收购等事宜;4、成立由会员选举,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特聘的由专家担任会长的绛县连翘生产销售协会,负责面积推广。

3、创新点: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供种;二是统一供苗木;三是统一技术标准指导;四是统一规范管理;五是统一收购。

4、关键技术:组装技术链、形成产业链、规范化人工规模种植,达到优质高产目的。

五、前期工作

1、委托科研部门进行绛县连翘有效成份化验。绛县连翘生产地历史悠久。为了科学地证明绛县连翘的特性,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专门聘请了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春江制药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朱承伟高级工程师,于2004年8月上旬到我县中条山区进行实地考察,并亲自采收青翘15公斤带回浙江,以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的名义送呈上海药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检验。检验结果,绛县连翘含连翘苷为0.54%,是国家标准的三倍。高标准有效成分含量,有效地证明了绛县连翘是优良品种。

2、金甲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各种渠道,现已整理出有关连翘生产和开发的各种资料近3万余字,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3、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已经组织专门技术力量,对绛县的连翘野生资源进行了普查,并进行了不同产地连翘品种试验和不同采收期连翘种子的发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绛县连翘的有效成份含量多,是药典标准的3.6倍。产量高,适应性强,属优良品种,非常适宜推广栽培。在绛县,连翘种子采收以九月上中旬为宜,8月18日采收的连翘因种子尚未成熟,出苗率极低,仅为0.07—0.27%;9月1日采收的连翘,种子已基本成熟,出苗率为2.87—3.05%;9月15日采收的种子已基本成熟,出苗率为9.46—39.8%。9月份以前采收的连翘果实不可作为种子使用。

4、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委托绛县农业局利用他们先进的土壤、大气和水的监测设施,对种植基地的水土气进行了测试。监测结果表明,基地的水、土、气均符合国家标准。

5、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拥有一套先进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设备,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连翘有效成份的提取方案。随着基地的建立和研发的进展,可随时进行连翘的深加工和连翘系列药品的生产。

6、在中国农科院植物所、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专家指导下,组装了连翘产业链。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综上所述,连翘是绛县的道地药材,绛县适宜发展连翘的生产。山西金甲药业有限公司有能力承担连翘基地建设,并能按gap要求建设好基地。请各位专家和领导审查批准。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附件

关于(2004)沪药研发414号测试结果的说明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7

学校具有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完整的教育体系,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办学的格局。设有药科学院、中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基础学院、医药商学院、临床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院系部,本科教育共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是全国同类院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设有药学、药剂学、中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57个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其中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为省级名牌专业。研究生教育有中药学、病原生物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内科学等8个硕士点;现有在校生2.5万人,其中普教生1.5万多人;教职工1800多人(含第一附院),专任教师5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约占34%,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60%。

学校具有较强的新药研究开发实力,设有**省药物新剂型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局二级实验室、**省科教兴医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以及药物研究所、中药开发研究所、生物制药研究所和三所附属医院,积极承担国家、部、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并获得丰硕的科技成果,积极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为医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服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药学为特色、药医结合、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思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我校现设有中药制剂、中药分析鉴定、中药保健产品、中药现代化技术、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西医结合医学、医药贸易等中医药专业方向。1952年第一届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1981年第一届药学本科生毕业。2005年招生960名,招生数量居全国之最。目前在校为1800多人,到2008年在校中医药学生数将达3840名。近几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本科超过95%、专科超过85%,毕业生以良好的素质和实用性专业技能,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省医药和卫生行业的主要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为**省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在中药新药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色

我校具有良好的新药研发条件和实力,积极响应**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召,大力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从中药规范种植、道地药材质量标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特别是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平台建设及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和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

(一)中药新剂型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中药新药研发。

我校大力开展中药缓控释制剂技术、中药速效制剂技术、中药靶向微粒技术、中药透皮给药技术、中药粉末吸入剂技术、中药口服释药技术、中药复方复杂成分均衡释放技术等研究,已经形成中药制剂释药技术研究的优势与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成功开发了茶碱控释片、复方丹参缓释、辣椒碱传递体透皮剂、片石杉碱甲透皮贴剂、参芎心舒滴丸、双姜止痛软胶囊、灯盏花素口腔崩解片、三七总皂苷口腔崩解片、胃灵胃内滞留(漂浮)缓释片等新药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在开展的项目“齐墩果酸口腔崩解片”、“葛根黄豆苷元口腔崩解片”、“天麻素缓释片”、“大黄游离蒽醌系列单体注射液”、“中药速效止喘新药”、“肺靶向聚乳酸微球注射剂”、“复方降脂胶囊”等,有望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中药。

(二)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我校通过产学研结合与制药企业开展横向联合,充分发挥我校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的优势和实力,运用现代新剂型、新工艺,对市场前景较好、具有疗效优势的已上市中成药品种进行二次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将中药推向国际市场,如将“小儿惊风七厘散”开发研制为颗粒剂和口服液,“喉疾灵胶囊”开发研究为“喉疾灵口含片”,“炎热清胶囊”研究开发为“炎热清颗粒”等,从而提升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开展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技术研究,实现中药现代化。

我校专家根据新药的组成与配伍、制备工艺、剂型等特点,利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和分析测试手段,选择适合本制剂的最佳提取分离条件、制备工艺及分析方法,并按照《新药研究技术指南》进行规范化条件筛选,制订出适合中药新药的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中药新制剂的安全有效。目前我校建立了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技术平台,完成了一批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为完善我省中药质量控制及评价技术体系起到指导作用,提升我省名优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利于我省的名优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四)加强中药和天然药物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大力开展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

中药化学成分是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我校在全省最先开设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经过20多年的建设,在中药的作用机制、方剂理论、配伍规律,优化制剂工艺、制定中药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实力。目前重点开展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和抗糖尿病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开发,如“植物雌激素抗老年痴呆成分研究”、“紫茉莉根抗糖尿病成分研究”、“枳椇子保肝成分研究”和“水蛭抗脑缺血成分筛选研究”等项目均有希望获取知识产权,为开发新药奠定基础,有望通过中药治疗攻克临床重大疾病。

(五)开展中药规范化种植及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促进中药资源合理利用及产业化。

我校立足于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展了中药材栽培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构建南药资源库,为南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提高技术基础;同时加强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量化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高中成药、中药炮制、中药饮片等的质量控制水平及行业标准化水平;此外开展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及植保技术研究、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等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中药生药学学科带头人罗集鹏教授是国内知名生药学专家,他率先提出“以多学科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系统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并且建立新兴学科--分子生药学,完成了专著《粤、桂、港、澳四地中药材习用品种考评与鉴别》,该书对澄清粤、桂、港、澳四地中药品质混乱现象,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有效及上述中药与习用品的准确鉴别、正确应用均有较高的价值。

(六)推广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开创中药研究新领域。

我校发挥生物制药学科的优势,利用微生物酶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及基因转接技术,对稀有中药化合物进行转化和结构修饰,获得一些结构更合理或活性更好的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目前已经完成了六大酶类部分酶活性中心的数据库,构建了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化合物数据库及相关的转基因动物药物筛选模型。正在与企业进行聚酮类降血脂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转化研发工作。

三、在中医药临床方面的优势

我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和三所附属医院(其中两所为三级甲等,一所为二级甲等),拥有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不仅在中医中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方面形成特色,获得良好疗效,而且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专科已存在近15年的历史,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代谢性和免疫性疾病、肿瘤协同治疗、不孕不育症等方面疗效独特,令人满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纯中药治疗发热等急症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的优越性,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不乏远道而来(港澳、全省各地、甚至美国、新加坡等地)的求诊患者。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8

一、会议内容

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座谈讨论,并就县今后5年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技术支撑、产品营销、保障措施等展开讨论。

二、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5年8月3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政协常委会会议室。

三、会议主持

县政府副县长主持。

四、会议议程

(一)由县科技局同志简介规划内容;

(二)请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专家就我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与相关工作给予指导发言;

(三)参会人员就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县如何发展中药材产业发表意见建议;

(四)帅县长就我县下一步中药材产业发展讲工作意见。

四、参会人员

一是省农科院专家3人。具体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实习研究员;二是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相关领导;三是县委农工办、县农业、林业、科技、科协和县老科协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农业局具体服务于中药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四是乡领导;五是公司、公司和县药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等中药产业企业负责人。预计约30人。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9

【关键词】速效烧伤油镇痛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heanalgesiceffectofSuXiaoShaoShangYouwasstudied.MethodsMethodsofhot-plate,swingingtailandtwistingbodywereusedtostudytheanalgesiceffect.ResultsSuXiaoShaoShangYouimprovedthepainthresholdofmiceandinhibitedtheswingingtailsofratsandtwistingbodyresponseofmice.ConclusionSuXiaoShaoShangYoupresentsapparentanalgesiceffects.

Keywords:SuXiaoShaoShangYou;Analgesiceffect

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烧伤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研究领域,愈来愈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重视。“速效烧伤油”是以民间验方为基础,由大黄、冰片、赤芍等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祛淤、杀菌消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用,经过多年临床应用研制而成。为了更好地提高速效烧伤油的的疗效,笔者对速效烧伤油的镇痛作用进行探讨,从而为其在战争急救和临床推广应用中奠定基础。

1材料

1.1药物及试剂速效烧伤油,由海军医学研究所新药中心自制,批号050918。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产品,批号010218;硫化钠,广东番力强化工厂产品,批号010813。

1.2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雌雄各半(热板法用雌性小鼠)由海军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沪2002-0002)。SD大鼠,180~220g,由海军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CXK沪04056)。

2方法与结果

2.1热板法[1]将500ml的烧杯置于(55.0±0.5)℃的恒温水浴中,使烧杯触及水面,加热后即作为疼痛刺激之热板。依次将雌性小鼠放在烧杯内,小鼠从放在热板上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鼠的痛阈值,凡舔后足时间少于5s或多于30s或跳跃者弃之不用。筛选痛阈不超过30s的小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速效烧伤油组、京万红软膏阳性对照组,共3组,每组10只。对各鼠测其正常痛阈两次,取两次平均值作为该鼠给药前痛阈值。

给药方法:小鼠腹部用10%硫化钠脱毛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0.1ml滴于脱毛处。实验组给以速效烧伤油;阳性对照组给于京万红软膏;空白对照组给于麻油。各组用药均1次/d,各鼠单笼饲养,连续用药3d后开始模型建立。分别给药后0.5,1.0,2.0h测各鼠痛阈值。如给药后痛阈值超过60s,则停止测试按60s计算。将各组给药后的痛阈值和给药前的痛阈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明速效烧伤油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热痛阈值。

表1速效烧伤油对小鼠痛阈的影响(略)

与空白组比较,*P<0.05

2.2大鼠甩尾实验取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分组同小鼠实验,单笼饲养。将已剪好的胶布浸透在速效烧伤油中,阳性对照组将胶布浸于京万红软膏;空白对照组将胶布浸于麻油中。各组用实验药品浸透的胶布在离开鼠臀部约0.5cm处绕贴鼠尾2cm,换药1次/d,连续4d,第5天去掉胶布,用聚光灯产生光束,经凸透镜会聚,照射于大鼠尾贴胶布处,记录从开始照射到出现尾移动的时间。结果见表2。

表2速效烧伤油对大鼠热痛甩尾出现时间的影响(略)

与空白组比较,*P<0.05;n=10

2.3化学刺激法(扭体法)[2,3]雄性小鼠30只,分组及给药同热板法。

给药后30min,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观察10min内小鼠产生扭体次数,计算各药的镇痛率。镇痛率(%)=(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给药组平均扭体次数)/对照组平均扭体次数×100%。结果见表3。

表3速效烧伤油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

与空白组比较,*P<0.01

3讨论

速效烧伤油以中药理论为基础,按照“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基本原则而制成,本实验研究选用大鼠、小鼠,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观察了镇痛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速效烧伤油是以大黄、赤芍等中药为主,并辅以冰片、蜂蜡等,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上述实验表明,该药能明显延长小鼠的热痛阈,提高大鼠的甩尾时间、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

中草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中药镇痛作用的多靶点、多层次机制,在疼痛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故加强镇痛中药的研究开发有利于疼痛的治疗。本实验的研究为速效烧伤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学依据,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为今后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H.G.沃格乐,W.H.沃格尔.药理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91.

中药研究所范文篇10

有野生中草药1206种,载入中华药典196种,蕴藏量达500万公斤,年产10吨以上的大宗药材60余种,素有“秦东药乡”的美誉。近年来,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建设陕南药源基地及列入全省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等机遇,按照“建园区、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的思路,不断完善医药产业体系,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着力打造“秦巴现代药苑”,医药产业发展成为县域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全县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4.6亿元,人均增收300元。

1、中药农业:发展中药材28.8万亩,其中木本药材24万亩、草本药材4.8万亩。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农户达2.19万户,建成10个规范化种植和野生抚育改造基地、50个药材种植专业村,产量累计2.7万余吨,产值超过1.3亿元,结合退耕还林创建的“林药结合”模式在全国推广。

2、中药工业:建成了盘龙生态产业园,引进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9.1亿元,发展企业19家,产能达到16亿元。盘龙、欧珂等医药企业生产水平达到省内领先,11个剂型180个品种通过GMP认证,盘龙七、食道平散等产品全国知名,“盘龙牌”盘龙七片(酒)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辐射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从事保健药酒、药膳药浴、养生茶等系列产品开发。2010年,中药工业实现产值3.4亿元、税金1800万元。

3、中药科技: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所和秦岭特效药材研究所,引进了陕南唯一的骨伤及肿瘤工程研究中心,地道品种保护、野生药材训化、医药品种研发均位于全省前列,培育主导品种4个,筛选地道品种50个,保护频危品种8个,为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秦岭中药材打下了坚实基础。

4、销售体系:建成药材交易市场5个,成立药业协会33个,发展购销大户48家,营销网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销售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药材、药品销售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规划滞后。医药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不明确,优势品种确定和布局不合理,严重制约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组织机构不完善,乡镇没有专门的医药产业发展机构。二是统一组织协调不到位,中药现代化、医药工业管理、中药材种植等职能分属科技、经贸、林业和药办等部门,产业发展协调不力。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省市没有专门的中药产业发展机构,中药实验示范、科研培训、补贴奖励、培育扶持等无稳定投入来源。四是专业人才缺乏,基层药业技术干部流失,医药企业缺乏高层管理和科研人才,不适应现代医药发展的需要。

3、产业链条薄弱。一是中药材基地规模小,市场批量供应能力不足。二是中药生产与加工、销售与市场脱节,农户、基地、公司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三是产业化发展龙头带动效果不明显,品牌效应较弱,市场份额低,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4、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中药材引种试验示范和野生品种的驯化保护工作开展不足,新科技、新品种转化和运用慢。中药材资源的研究、保护、宣传、引导不到位,滥挖乱采野生药材现象严重,大量野生药材资源遭到破坏。

三、建议与对策

目前,医药产业发展还处于外延扩张的初级阶段向加工研发等内涵提升的中级过渡期。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应以外延和内涵扩张并举为重点,以打造关天经济区中药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围绕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中药产品品牌化和医药市场国际化的思路,加快医药产业扩张升级步伐,形成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先导、中药科技为支撑、中药销售为纽带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格局。

(一)修订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县“十二五规划”,修订完善医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壮大医药产业规模。重点是:做强一个园区。大力引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研发、流通项目,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转化和运用,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把盘龙生态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现代医药科技示范园区。打造两大基地。做大作响“盘龙”牌盘龙七片等优势品牌,着力打造全国风湿及骨伤科产品研发基地和关天经济区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壮大三个龙头。狠抓传统骨干产品二次开发和系列产品开发,壮大盘龙、欧珂和植物药业三大医药企业规模,带动发展一批中药饮片、中药萃取物、配方颗粒、药膳汤料和中药保健品开发企业。形成四大产业带:按照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培育主导产品的原则,形成乾佑河流域五味子、红豆杉、银杏等木本药材抚育改造产业带,社川河流域丹参、荆芥、板蓝根等草本药材种植产业带,金井河流域猪苓、天麻等菌类和桑葚等特色中药材开发产业带,秦岭沿线高山乡镇秦艽种植及盘龙七、扣子七等地道药材保护开发产业带。发展五大品种:以五味子、金银花、红豆杉、秦艽、猪苓5大品种为重点,建设2万亩GAP药源基地,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规模达到60万亩。培育六大市场:壮大石镇、县城、柴庄、凤凰、曹坪、营盘等6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带动发展一批中药材流通中介和大户,完善医药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陕南中药材交易市场。

(二)聚集医药产业发展人才。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支持盘龙公司申请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加强中药领域的科研创新;招聘一批省内外中药高级科技创新人才,加强医药产业开发科技力量。二是开展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本土科技种药人才,加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三是支持各类人才向医药产业流动。鼓励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到医药企业挂职锻炼,在乡镇农林水牧中心设置药业专干岗位,对医药产业干部队伍按干部年轻化、技术化、全面化和专业对口的要求配强、配硬、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