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22:28:33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范文篇1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形式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274.83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机构由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853家,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虽然银行高级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是银行的中层及基层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以存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保险业务并不能增加存款,银行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尽管中国银行保险在崭露头角之初,不乏借力于银行较保险营销员更好的信用和品牌这一因素,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误导等不诚信行为。一方面,大多数的寿险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上,忽视了对银行、邮政网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客观上致使这些代办人员不了解或不甚了解产品的条款内容及宣传要求,在对客户说明讲解的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或误导,导致退保或产生纠纷。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保费规模,而银行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对误导风险的认识不够,也导致误导现象的发生。误导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判断,混淆寿险公司和银行的责任,而且损害了银行渠道的形象,严重时甚至会动摇银行保险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中国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虽然各有其具体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都与目前所采取的初级经营模式有关。Sigma的研究指出,按照银行和保险融合程度的不同,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四种。在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下,国内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中还不涉及资本的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还停留在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这些相对初级的模式上。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浅层次的合作下,协议期限较短,伙伴关系变动频繁,很难保证寿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也无法实现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实际上,银行代售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由于网点的稳定性较差,寿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业务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持续发展。而从国际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共享的关系,其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资本融合。例如,在银行保险发展较快和较好的欧洲,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由紧密的股权纽带形成。

(一)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政策环境

目前,依据中国金融业三部基本法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的规定,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必须实施分业经营,不能从事交叉业务,也不得设立非本行业的附属机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保险法》也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寿险业和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允许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更不允许投资于商业银行。

然而,在实践中,金融集团的存在已经既成事实。在它们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融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已经为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预留了政策空间;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也指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探索和研究银行、邮政投资保险业,不断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政策法规限制的放宽,使得未来中国银行保险的资本融合成为可能。

(二)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可行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银行保险的四种经营模式中,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是较为高级的、涉及资本融合的两种模式,也是银行保险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的模式。针对目前银行保险经营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亟需模式和机制上的突破,寿险公司和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的新模式。

通过资本、股权等形成相互渗透或是建立合资企业即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好符合上述形势的需要。这样做,可以从机制角度解决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利益共享,避免银行业务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现银行向成熟的银行保险制度转变,有助于增强和扩大保险业的实力和影响。

采取金融集团模式则是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另一个可行选择。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借鉴美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经验,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制是较为稳妥的选择。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三)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监管挑战

在国内寿险公司和银行积极探索银行保险业务的同时,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规范银行保险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2003年4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人身保险业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与银行力口强信息沟通和合作,加强寿险业产品的宣传和信息披露管理,客观公正地宣传银行寿险业产品,不把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从加强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七个方面对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行业自律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9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60家保险公司签署的《银行、邮政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世。《自律公约》从销售人员资格管理、手续费支付方式、手续费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银行、邮政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制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信用社合作过程中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商业贿赂,促进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和健康发展。

但是,以上这些监管规定的出台,仍是以中国银行保险采取较为初级的经营模式为背景的。而银行保险一旦涉及资本融合,将产生比分销协议、战略联盟模式下复杂得多的风险,这必然会给监管机构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如产品的界定问题、监管套利问题、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等等。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和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配合,逐步将已经建立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升级为一种正式的监管制度安排,实现双方共享监管信息,建立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的出现,是监管机构在引导和规范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黄金财.欧洲银行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保险研究,2002,(7).

[4]黄金财.法国、意大利银行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3).

[5]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1).

中国银行范文篇2

一、合理延长大堂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较少,是2016年大堂工作中的第一个不足之处,这就直接减少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时间,不能实现我行业务运转效率最大化。为此,在2014年的大堂管理工作中,将对大堂营业时间进行合理延长,保证大堂服务服务时间,提高业务运转效率。

二、加强标准化文明服务建设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服务领先时代”已经到来,银行业的竞争,是一种服务于信誉的竞争,但是我行2016年的文明服务建设却还不够理想,或者说还没有做到最好,所以加强标准化文明服务建设,是2014年中我行大堂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

首先,要求每位员工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在做事、办事、接待客户、办理业务时,必须从为客户服务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第二,做好客户识别、引导和提供咨询服务,对礼仪服务要求尽量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力争为客户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第三,积极主动做好客户的引导和沟通,将客户投诉解决在最前端,力争杜绝有效投诉;第四,对一切客户投诉都严格认真对待,对内部进行严格处理,对外部积极与客户联系,争取客户的支持和谅解。

三、加强6S管理建设

在2016年中,我行大堂的6S管理效果并不非常明显,虽然在安全与环境两个方面,做得较为出色,客户也较为满意,但是在员工素养等方面的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所以在2014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6S管理建设,为我行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提高员工素养、塑造良好的执行文化,提升我行综合服务水平。

四、加强营销力度

中国银行范文篇3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形式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274.83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机构由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853家,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虽然银行高级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是银行的中层及基层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以存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保险业务并不能增加存款,银行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尽管中国银行保险在崭露头角之初,不乏借力于银行较保险营销员更好的信用和品牌这一因素,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误导等不诚信行为。一方面,大多数的寿险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上,忽视了对银行、邮政网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客观上致使这些代办人员不了解或不甚了解产品的条款内容及宣传要求,在对客户说明讲解的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或误导,导致退保或产生纠纷。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保费规模,而银行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对误导风险的认识不够,也导致误导现象的发生。误导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判断,混淆寿险公司和银行的责任,而且损害了银行渠道的形象,严重时甚至会动摇银行保险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中国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虽然各有其具体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都与目前所采取的初级经营模式有关。Sigma的研究指出,按照银行和保险融合程度的不同,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四种。在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下,国内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中还不涉及资本的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还停留在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这些相对初级的模式上。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浅层次的合作下,协议期限较短,伙伴关系变动频繁,很难保证寿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也无法实现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实际上,银行代售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由于网点的稳定性较差,寿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业务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持续发展。而从国际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共享的关系,其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资本融合。例如,在银行保险发展较快和较好的欧洲,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由紧密的股权纽带形成。

(一)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政策环境

目前,依据中国金融业三部基本法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的规定,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必须实施分业经营,不能从事交叉业务,也不得设立非本行业的附属机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保险法》也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寿险业和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允许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更不允许投资于商业银行。

然而,在实践中,金融集团的存在已经既成事实。在它们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融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已经为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预留了政策空间;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也指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探索和研究银行、邮政投资保险业,不断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政策法规限制的放宽,使得未来中国银行保险的资本融合成为可能。

(二)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可行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银行保险的四种经营模式中,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是较为高级的、涉及资本融合的两种模式,也是银行保险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的模式。针对目前银行保险经营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亟需模式和机制上的突破,寿险公司和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的新模式。

通过资本、股权等形成相互渗透或是建立合资企业即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好符合上述形势的需要。这样做,可以从机制角度解决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利益共享,避免银行业务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现银行向成熟的银行保险制度转变,有助于增强和扩大保险业的实力和影响。

采取金融集团模式则是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另一个可行选择。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借鉴美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经验,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制是较为稳妥的选择。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三)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监管挑战

在国内寿险公司和银行积极探索银行保险业务的同时,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规范银行保险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2003年4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人身保险业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与银行力口强信息沟通和合作,加强寿险业产品的宣传和信息披露管理,客观公正地宣传银行寿险业产品,不把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从加强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七个方面对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行业自律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9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60家保险公司签署的《银行、邮政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世。《自律公约》从销售人员资格管理、手续费支付方式、手续费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银行、邮政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制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信用社合作过程中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商业贿赂,促进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和健康发展。

但是,以上这些监管规定的出台,仍是以中国银行保险采取较为初级的经营模式为背景的。而银行保险一旦涉及资本融合,将产生比分销协议、战略联盟模式下复杂得多的风险,这必然会给监管机构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如产品的界定问题、监管套利问题、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等等。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和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配合,逐步将已经建立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升级为一种正式的监管制度安排,实现双方共享监管信息,建立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的出现,是监管机构在引导和规范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黄金财.欧洲银行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保险研究,2002,(7).

[4]黄金财.法国、意大利银行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3).

[5]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1).

中国银行范文篇4

大家*午好!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竞聘平台上,心情十分激动。首先,要真诚的感谢**领导给予我展示、检验自我的机会。今天,我本着参与、锻炼、提高进而推动我行发展的目的,参与支行行长竞聘。下面,作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

我叫**,今年**岁,(党员),**学历,**年进入中国银行满洲里支行工作,先后从事过**、**等工作,现任支行副行长。在我行工作的*年里,在上级领导与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从一个业务新兵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敢反思、珍惜人生价值的责任人。今天的演讲我将从两方面展示自己。

竞聘该职务的优势:

一、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熟练

从*年进入我行工作以来,我先后从事过**、**等工作。因此,对支行的各项基础性工作都十分熟悉。在此期间,无论工作多忙、多累,我都严格要求自己,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交付的相关任务。高强度的工作,正是对一个人能力最大的考验,也是对能力最好的培养。现在我担任本行副行长,积极协助行长处理各项事务,各项工作都比较熟悉,管理经验也颇为丰富。

二、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

作为金融服务行业,银行工作牵涉甚广,关系到国家、群众的经济利益。因此,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对一个银行从业人员的最起码要求。自工作以来,我便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事无巨细均认真对待。因此,在我负责的业务中,从未出现过一点纰漏或任何过错。

三、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工作以来,我一直将“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把责任担在肩上,将事业放在心上,在工作中,敢想敢干,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与高涨的热情。

在工作方面,我有股“钻劲”,坚持学习,将各种业务吃透,并积极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学习,不给自己留疑问。经过多年的积累与锻炼,使我具备了较强的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

未来工作设想:

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没有好的工作态度,就没有好的工作质量。假如竞聘成功,我将以支行的发展为中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个人的价值。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首先,我要带头加强作风建设,自觉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攀比心态。同时,对先进优秀的员工要树典型、立榜样,扩大影响,激发被表彰者内心的自豪感,从而促使其向更先进的行列迈进。其次,为员工营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勇于接受他们的监督与批评,进一步增强员工的集体归属感。最后,要多组织培训活动,加强对新业务、重点业务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

二、维护并拓展新客户,开辟储蓄存款新增点

第一,综合评价现有客户群体,将客户分类,除了维系好老客户外,重点要将精力花费在能为我行带来更多利润的客户身上。第二,要逐渐健全客户档案信息,便于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提升客户维护水平。为VIP客户提供相应的VIP服务,比如,个人理财建议、节日慰问、绿色通道等,力争吸纳更多的VIP客户。第三,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第四,做好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动态,并制定详细的营销策略,主动走出银行寻找客户,将客户带回来。

三、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盈利空间

如今,随着存贷利差不断缩小,中间业务已成为各大银行扩大盈利的主要途径。本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结算收入、银行卡收入和代收、手续费收入,收入来源渠道较窄。今后不仅要加大原有中间产品的营销力度,还应大力开辟新的收入渠道,进一步扩大中间业务的盈利空间。

1.加大营销推广力度,积极营销**产品;

2.加强对全办员工的营销培训,并将部分后台员工充实到营销岗位上。同时,在大堂配备机动营销人员,加大对相关产品的营销力度;

3.抓住存款额较大的客户,向其营销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四、坚持以发展为目标,“抓大放小”

“抓大”即将围绕支行发展目标,抓住中心工作与主要工作,抓住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放小”是指把日常性、执行性、事务性工作交与副职、相关部门和人员,充分发挥副职和中层骨干的作用。这样,行长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处理支行的重大问题或作出正确的决策。另外,还能充实副职工作,给中层干部及普通员工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创造性。

中国银行范文篇5

[关键词]银行保险;经营模式;资本融合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保险的快速扩张逐渐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在银行保险的发源地欧洲,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在部分国家的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达到20%-35%;在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银行保险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香港已经成为亚洲银行保险发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接近25%;新加坡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加权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在过去几年一直稳定在20%左右;而在马来西亚,,2004年银行保险在寿险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人渠道。不仅如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甚至在南美洲、澳洲、南非等地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比银行保险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蓬勃之势,中国银行保险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在迅速成长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也使得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形式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

2000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200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274.83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07%;2003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发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业务部门。

然而,进人2004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发展速度放缓。2005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05年,银行保险机构由2004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853家,银行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06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

二、中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发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

目前,各寿险公司的银行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结构单一,在市场上常见的多是保险责任、保单费率基本相同,保险金额、分红方式等略有不同的五年期、十年期趸缴型分红产品。这些产品与银行储蓄产品较为相似,在业务发展初期,易于为银行客户接受,但从长远来看,此类业务不仅会逐渐给银行施加争夺储蓄存款、分流客户的压力,还可能对寿险公司维持稳定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可能透支潜在的优质保险资源,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国内保险公司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在推出万能保险的同时,期缴业务的比重也大幅提高。然而,与银行业务具有一定关联性和互补性、能充分激发银行分销潜力的银行保险产品,如捆绑销售的住宅火灾保险与银行抵押贷款等,仍属空白。

(二)手续费恶性竞争,导致经营成本增高

目前,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合作缺乏长期利益共享机制,更多的是在手续费上进行博弈。一方面,各银行网点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以手续费的高低作为选择合作公司的标准,而且有的银行网点在手续费的支付上要求寿险公司采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网点资源有限,寿险公司不惜成本,竞相提高手续费率,甚至出现贴补费用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有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加了不少,但利润却反而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手续费要价过高已经使理论上寿险公司通过银行网点降低保险产品分销成本的结论落空。例如,2002年,国内寿险公司营业费用、手续费、佣金分别同比增长了67.45%、212.99%和28.92%。

2002年10月修改的《保险法》取消“11”限制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在实践中,有的银行网点同时与多家寿险公司签订协议,销售多家寿险公司产品,但具体以手续费高低为标准决定推销力度,从而加剧了寿险公司之间的手续费竞争。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手续费率的不断攀升,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寿险公司的经营成本明显上升,制约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激励机制不畅,引发诚信问题

虽然银行高级管理层从总体战略考虑,愿意发展银行保险以拓展中间业务,但是银行的中层及基层管理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多以存款的多少作为考核基层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保险业务并不能增加存款,银行基层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此外,尽管中国银行保险在崭露头角之初,不乏借力于银行较保险营销员更好的信用和品牌这一因素,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误导等不诚信行为。一方面,大多数的寿险公司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处理和维系人际关系上,忽视了对银行、邮政网点业务人员的培训,客观上致使这些代办人员不了解或不甚了解产品的条款内容及宣传要求,在对客户说明讲解的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或误导,导致退保或产生纠纷。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片面追求保费规模,而银行在利益驱动下,主观上对误导风险的认识不够,也导致误导现象的发生。误导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判断,混淆寿险公司和银行的责任,而且损害了银行渠道的形象,严重时甚至会动摇银行保险发展的基础。

三、中国银行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

中国银行保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虽然各有其具体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又都与目前所采取的初级经营模式有关。Sigma的研究指出,按照银行和保险融合程度的不同,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四种。在金融业严格分业经营的制度安排下,国内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中还不涉及资本的融合,银行保险的经营还停留在分销协议和战略联盟这些相对初级的模式上。

在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浅层次的合作下,协议期限较短,伙伴关系变动频繁,很难保证寿险公司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也无法实现银行保险的低成本优势。实际上,银行代售保险产品的技术含量要远远高于传统的保险分销方式,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需要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才能通过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为客户提供方便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由于网点的稳定性较差,寿险公司不愿也不敢加大对银行业务的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开发和创新,进而影响到银行保险的持续发展。而从国际银行保险的成功经验看,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利润共享的关系,其实现的途径之一就是资本融合。例如,在银行保险发展较快和较好的欧洲,银行保险的经营模式多由紧密的股权纽带形成。

(一)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政策环境

目前,依据中国金融业三部基本法规《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的规定,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必须实施分业经营,不能从事交叉业务,也不得设立非本行业的附属机构。《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证券法》第6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保险法》也规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仅限于寿险业和财产保险业务;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仅限于在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不允许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更不允许投资于商业银行。

然而,在实践中,金融集团的存在已经既成事实。在它们当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目前,平安已经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融银行、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紧密型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

实际上,中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已经为中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预留了政策空间;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金融保险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保险资金参股商业银行”。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日前也指出,“鼓励、支持和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各类社会资金投资保险业,探索和研究银行、邮政投资保险业,不断为保险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政策法规限制的放宽,使得未来中国银行保险的资本融合成为可能。

(二)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可行模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银行保险的四种经营模式中,合资企业和金融集团是较为高级的、涉及资本融合的两种模式,也是银行保险较为发达的国家通常采用的模式。针对目前银行保险经营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亟需模式和机制上的突破,寿险公司和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银行保险合作的新模式。

通过资本、股权等形成相互渗透或是建立合资企业即专业的银行保险公司,正好符合上述形势的需要。这样做,可以从机制角度解决银行与寿险公司的利益共享,避免银行业务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实现银行向成熟的银行保险制度转变,有助于增强和扩大保险业的实力和影响。

采取金融集团模式则是中国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另一个可行选择。从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来看,借鉴美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经验,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制是较为稳妥的选择。2006年6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控股(集团)公司”。

(三)银行保险资本融合的监管挑战

在国内寿险公司和银行积极探索银行保险业务的同时,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规范银行保险的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2003年4月,中国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人身保险业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与银行力口强信息沟通和合作,加强寿险业产品的宣传和信息披露管理,客观公正地宣传银行寿险业产品,不把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2006年,中国保监会和银监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从加强机构资格管理、加强业务内部管理、规范手续费管理、规范销售人员资格管理、规范产品销售、加强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内外沟通与交流等七个方面对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行业自律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2006年9月,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60家保险公司签署的《银行、邮政保险业务自律公约》面世。《自律公约》从销售人员资格管理、手续费支付方式、手续费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银行、邮政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制止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邮政储汇局、信用社合作过程中的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防止商业贿赂,促进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和健康发展。

但是,以上这些监管规定的出台,仍是以中国银行保险采取较为初级的经营模式为背景的。而银行保险一旦涉及资本融合,将产生比分销协议、战略联盟模式下复杂得多的风险,这必然会给监管机构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如产品的界定问题、监管套利问题、消费者利益保护问题,等等。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和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配合,逐步将已经建立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升级为一种正式的监管制度安排,实现双方共享监管信息,建立分业监管的协调机制,避免监管交叉和监管真空的出现,是监管机构在引导和规范银行保险未来发展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中国保险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黄金财.欧洲银行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保险研究,2002,(7).

[4]黄金财.法国、意大利银行保险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3).

[5]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1).

中国银行范文篇6

关键词:外汇;外汇理财;中国银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离不开以银行为首的金融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公开或私下的方式发行理财产品,利用吸收到的资金广泛投资到各个市场,增加投资收益率,同时将风险分散到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中国银行在售的不同期限理财产品种类多达145种,其中外汇理财产品9种。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汇理财业务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后,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国内经济经历繁荣发展后迎来了低谷,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量增长缓慢。2015—2018年,银行受到国内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2016—201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停滞,到了2018年有小幅度增长。理财行业发展迅速带来了很多问题,政府对该行业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2015—2018年的中国银行财务数据对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外汇理财业务发展的如下问题。(一)投资收益率偏低。1.不同期限外汇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015—2016年,人民币和外汇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都有上升趋势,收益率差额增加,常年保持在2%左右,说明外汇资金的投资效益不如人民币,外汇资金投资难度更大,面临的风险更多。2018年过后,收益率均呈下降趋势,中国银行整体理财业务资金运营状况不佳,发展趋势不明朗。2.长期外汇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中国银行长期外汇理财产品平均期限逐年减少,2015—2017年产品平均期限维持在430天左右,2018年产品平均期限有较大幅度减少,为407天,流动性风险相对降低,表示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控制加大,但是2016年和2017年相对2015年产品平均期限并无较大变化,而年化收益率有略微提升。2018年,产品平均期限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达到6%,而年化收益率同比下降11%,说明长期外汇理财业务发展质量有变差的趋势。3.短期外汇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短期外汇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也在逐年减少,从2015年的110天减少到2018年的98天,同比下降7.55%;流动性风险相对降低,而收益率从1.45%降低至1.39%。中国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呈递减趋势。由于国内的货币政策,央行多次下调准备金,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并且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5—2018年短期市场收益率持续下降,预测2018年之后的几年会继续下降,也就是说短期外汇理财业务收益率会进一步下降,短期外汇理财业务质量在变差。(二)资产质量变差。1.外币贷款减值损失率。2015—2018年,外币贷款总额逐年增加,外币减值贷款逐年减少,减值损失率在逐渐减小。但2018年后,外币减值贷款大幅增加,同比增加27.38%,遭受更多的信用风险,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中的外币贷款业务发展质量变差。2.外币资产流动性比例。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规定,各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不低于25%,2016年中国银行外币资产流动性比例大幅度降低,同比减少了15%,2017年有小幅度提升,但到了2018年再次下降,流动性比例的反复波动不利于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把控。3.净资产收益率。2016年净利润较2015年有小幅度增加,2017年净利润同2016年基本持平,到了2018年净利润有了较大幅度增加,同比增加4.03%,虽然2015—2018年每股净资产逐年递增,但净资产收益率逐年递减,经营状况有所恶化。(三)理财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小。2015—2017年理财业务收入增长率都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增长率之差扩大,理财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呈递增趋势,说明理财业务发展迅速,对营业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但2018年理财业务收入大幅度减少,收入增长率为-19.61,在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大幅度减少,说明理财业务遇到较大问题,理财业务发展质量在变差。

二、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经济形势不佳。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行各业陷入“寒冬期”,与经济关联密切的银行业发展跌入谷底。同时,国际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衰退导致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大幅度萎缩,外汇市场汇率波动率激增,变数重重,导致外汇理财业务难度加大。投资者投资需求大幅度降低,公司受经济放缓的影响也纷纷缩减支出,导致可用投资资金减少。2.客户理财意识不足。从投资意识的角度看,国内多数人缺乏对资产进行投资保值增值的意识,大都将资金持有在手中或存入银行,获取数额很小的存款利息,导致资产逐年贬值。从知识储备角度看,多数人并未接受过投资理财方面的教育或学习程度不高,对于理财业务运转方式了解甚少。从客户自我认知的角度看,多数客户对理财概念认知度不足,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客户的误解,加上外汇整体运作的复杂性,从而导致了外汇理财业务遭遇“冷场”。3.银行业发展遇到瓶颈。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大型银行纷纷加强成本控制,分支网点的开设数量基本不再增加甚至取消了部分网点。从民间同业的角度来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的旗下金融公司均推出了金融服务业务,业务包含存款、基金、贵金属、保险等,覆盖范围广,且借助了互联网的便利性,客户仅使用移动设备输入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后即可足不出户办理各项业务,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时间成本,并且使用大数据技术,给客户提供最适合客户的多种投资选择,产品创新力和吸引力大大超过银行同类产品。(二)内部原因。1.销售渠道少。中国银行目前销售理财产品主要在银行各个网点进行,客户办理理财业务也需在柜台签署理财协议,效率低,客户覆盖面积不广泛。而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通过其旗下平台推出理财产品,以支付宝、微信钱包、京东金融为代表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其客户数量多的优势,推送理财产品信息,抢占了部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份额。中国银行紧跟互联网发展也推出了手机银行客户端,但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时很少收到理财推送信息,导致客户对手机银行客户端不了解,对在线销售的理财产品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2.投资运作不完善。中国银行理财业务产品持仓规模不足,对各个市场的投资分析不够,面临同等风险时并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分散投资的资产类别数量不足,仅为4种,并且有50%以上投资到了货币基金和货币和债权市场,过于保守,虽能够分散掉部分非系统性风险,但收益率较低、产品吸引力较差。而且银行投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不完整,缺乏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未能够深度挖掘国际资本市场,投资方向局限性较大。3.外汇理财产品创新不足。中国银行目前在售的外汇理财产品种类单一、外币种类少、期限分类少,难以吸引不同需求的客户。在国内同行业间比较,外汇理财产品相似度高,市场定位不明确,产品创新速度不能满足投资者需求的变化;在国外同行业间比较,外汇理财产品资金运作方式单一,资产管理功能落后,理财产品相对于保险、基金功能较少,缺乏独特的吸引力。

三、改善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适当降低起投金额。当前中国尚未完全开放外汇市场,还存在一定的外汇管制,多数小额个人投资者无法购买外汇理财产品。若将外汇积累起来以达到起售金额则会丧失一部分利息,所部分投资者可能会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因此,应降低投资门槛,在起售金额上赢过竞争对手。如果银行能够在理财产品上进行改革,使银行无论在本行外汇理财与人民币理财之间还是同行业之间都有竞争优势,多数投资者将会直接购买外汇理财产品,而不是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进行其他项目投资。(二)加强外汇理财概念宣传。在理财概念方面,银行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客户进行科普宣传。运用手机银行、网上电子银行等方式向客户推送理财运作方式、理财产品种类等,向客户介绍理财的概念,帮助投资者辨别风险高的理财方式和风险低的理财方式,为风险偏好程度不同的客户提供投资策划,帮助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在外汇概念方面,银行可以向客户介绍外汇兑换流程、外汇管制情况、汇率变动情况,对于持有闲置外汇又有投资保值需求的客户,银行应如实地向客户介绍外汇投资保值的方式、汇率变动风险等,科学地引导客户进行外汇理财。在理财风险方面,可对客户进行投资风险宣传,进行风险测试,对风险偏好型客户推荐代客理财业务,对风险保守型客户推荐外汇存款业务。这样就能够从根源上改善客户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客户的投资效用达到最大,有利于培养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三)增加理财产品外币种类。在狭义的理财产品上,中国银行的币种虽比同行业其他银行多出几种,但数量依旧过少,并不能涵盖国际多数主要货币。因此,应该增加外汇理财币种,减少投资者不必要的外币兑换环节,以吸引小额投资者,充分扩大客户覆盖面。同时,银行应尽量避免过多增加理财产品外币种类,倾向于增加邻近区域国家外币,降低运营成本。(四)加强对低风险产品的风险控制。对于风险偏好型客户,中国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收益率过低,达不到风险偏好型客户的预期收益且不承诺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风险偏好型客户将不会购买。对于风险厌恶型客户,中国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风险程度适中,相对应的收益率满足该类型客户的需求,但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仍有本金损失的可能,部分风险厌恶型客户可能会转而将闲置外汇投向存款业务。但目前中国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无保本产品,因此需要中国银行加强对低风险外汇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尽可能做到保本,这样,即使投资失败损失了利息,但仍能获得本金,以此吸引大部分风险厌恶型客户。(五)增加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中国银行应增加风险分级,除低风险产品外,还应推出中等风险和高风险产品,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中国银行可以推出投资于国外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贵金属市场的外汇理财产品,提供高收益来吸引风险偏好型客户;同时,做好风险宣传,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损失。(六)完善内部管理控制。资金的管理并不是将钱放入保险柜里那么简单,银行的资金运转体系很复杂,资金运转对于银行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某些银行曾出现过员工私下收取客户理财金的情况。中国银行应完善内部管理控制,在内部设置独立的资金审查组织,将资金保管责任压力传递到每一个员工,将每一笔资金详细地录入信息系统,对资金的去向、金额大小、时间等信息进行实时记录,警惕可疑现象,做到全方位监控。(七)稳步推进同业合作。各个银行在外汇理财业务上各有优势,有的商业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币种多,有的商业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种类丰富。中国银行应积极拓宽与同业的合作,做到优势互补。目前中国银行与国内大型公司合作势态良好,取得巨大进展,但缺乏与外资企业合作。中国银行应拓宽与外资同业公司的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治理理念。(八)增加长期限理财产品。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期限普遍较短,如中国银行在售外币理财产品9种,其中期限为一年的有3种、半年期有3种、3月期2种、2月期1种,期限均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产品流动性较强,适合短期投资。对于投资期限预期较长的客户吸引力较差,丧失了部分长期投资者。中国银行应增加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给予客户更多的期限选择,以此来更多地满足客户对于不同层次流动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草原.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会学习,2019,(11):203-204.

[2]赵政.新常态下中小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分析[J].河北企业,2019,(4):104-105.

[3]陈雪峰.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发展现状研究[J].中国信用卡,2018,(3):71-75.

中国银行范文篇7

一、有关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影响

基于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现状、实力比较“悬殊”,诸多论述均不约而同地把讨论重心放在其负面影响上,忽视了入世带来的正面效应,未免给人以“狼来了”的恐慌感。实际上,诸如中资银行资本金不足、呆坏帐仍未完全处理,先进技术引进将导致中资银行从业人员大量下岗、优秀人才流失,在缺乏透明度情况下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的集中引爆等“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加入WTO本身带来的,而是中国银长期积累下来的,加入WTO不过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前提上了议事日程。随外资银行涌来的金融产品、管理经验、银行内部的规范和内控机制等等,都将丰富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当然,这其中要有一个“时间”的概念。从短期或中期来看,对于中国银行业可能是成本大于收益;;就长期而言,加入WTO对于中国银于业来说将是净收益。认清入世后的正面影响,将给我们一个光亮的指引方向,并在不少数民族奋进的过程中能怀着希望去把握机遇。具体来看,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正面影响有:

(一)有利于中国银行的改革。在外资银行的压力面前,我国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机构将会鼎力支持中资银行的改革,使银行商业区化改革的步伐得以加快,在外资银行的压力面前,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将会提高,这正如“鲶鱼效应”—大量缺乏活力的国有银行就如悠然自得惯了的“沙丁鱼”,在外资银行这外“鲶鱼”的冲击下,会意识到危机,并开始拼命力争在发展中求生存。还有,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让外资银行进入,不仅会给国有银行起示范作用,促进国内银行业从业人员培养与成长,而且会引进先进的银行制度、技术、新的金融产品等等,给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二)增加外部资金进入的渠道。外资银行的进入增加了外部资金进入中国的渠道,有利于加强中资银行市场的实力,为中国境内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到1999年8月底,中国批准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达33.55万家,已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0万家。毫无疑问,如果单靠几家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很难满足数额巨大的金融需求的。

(三)有利于中资银行扩展海外业务,促进其向国际标准接轨。根据WTO的互惠原则,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同时,中资银行开展海外业务将会较少受到市场准入的限制,为中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同时,中国的银行业也必须遵循国际“游戏规则”,即要按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惯例来运作。这必然促使中国的银行业加快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及提高监管力度和有效性。

二、有关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的负面影响

在加入WTO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者之间,似乎后者更受人关注。这主要基于以下事实的对比:外资银行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程度深、社会信用发达、法律环境较为健全等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下,形成了灵活的经营机制、先进的营销技术和超前的服务理念,以及完善的风险控制及监管系统,并拥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上的优势,而中资银行的外部环境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资本金不足,不良贷款比例高、税赋重、内控机制不健全且监管乏力等状况。在如此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加入WTO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哪些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一)对中资银行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的冲击

首先,从业务上来看,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无论存、贷品种,中资银行均远远不及外资银行。在美国,除了我国现有的所有存款品种外,还推出了与投资相结合的存款(与日经225股票指数挂钩的2年期定期存款在存期内,日经股票指数每上升1000点,存户即可赚取年利率2.6%的回报)及外币定期存款户头,允许存户在16种外币中免费随意转换品种。同样,中国的消费信贷和分期偿还还贷款等业务还尚待拓展;而美国消费待款已占整个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20%,包括汽车、住宅、小额生活贷款,度假旅行贷款等。从表外业务(担保业务、贷款承诺、金融工具创新、中介服务)来看,西方银行的中间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始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而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金融市场尚需完善,表外业务品种少,档次低开办面窄、收益差,而且在我国曾经出现过的国债期贷、外汇期贷、股票指数期贷,都因投机过度、交易不规范而停办,只剩下中国银行的外汇交易市场,同样,我国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也非常缓慢。据此,有人预计在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外资银行在外币存款和人民币存款的市场份额将分别升到15%和10%左右;外资银行的外币贷款和人民币贷款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1/3和15%左右;外资银行中间业务则可能超过50%且将获得绝大部分金融生产品交易业务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

另外,外资对优质客户和人才的争夺也将削弱中资银行盈利能力。外资银行的目标客户是跨国公司、国有企业、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公司等潜在的优良客户。一方面这些优良客户可能会“易主”,使中资银行增加出现不户资产的可能性,降低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又将增国中资银行维持与开拓优质客户的难度,增加成本。对人才的竞争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面临严峻考验

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银行业结构复杂化,并将呈现混业经营发展趋势,这都对我国的监管体制及水平提出了挑战。

首先,由于中国金融监管水平较低,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若对外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不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金融体系风险。

其次,外资银行进入带来的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使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进一步增加,使得对这一体系的监管将变得更困难,谨慎性监管成本将大幅度增加。

(三)加大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

首先,货币政策控的难度加大,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对中国货币政策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因为外资银行可以通过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来抵制货币政策的影响,从而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应。而且,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货制市场将可能强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传导机制,这将进一步加大中央银行的调控难度。

其次,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由于外资银行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低成本融资,中国加入WTO之后将逐步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的各类企业都可通过外资银行融资,这就意味着本币与外币的融通、国际资本的流出入将更加频繁,因此中央银行对资本流动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

再次,在短时间内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后,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因素。中国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且经常项目下人民可自由兑换,而外资银行已于1994年开始,被允许在外汇交易市场,从事自营或代客外汇与人民币的买卖转换。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迅速增长,并持有较多的人民币资产。在中国金融业监管措施尚不够严密和完善的情况下(据估计近年来每年约有上百亿美元的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外逃),当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时,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外资银行将是一个十分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推波助澜,加剧汇率波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三、有关对策分析

加入WTO后,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一方面国内银行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机制转变,促使中国银行业走上稳健发展的轨道,使加入WTO的积极作用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对外资银行采取有效监管和控制策略,以维护民族银行业的利益。

(一)关于中资银行自身的改革与完善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应及早完成职能上的转变,真正摆脱政策性银行的束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在摆正了位置之后,才能正确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一个企业的身份,将获得利润作为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目的。

其次,要加快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进程。加入WTO后,面临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国银行业实力明显薄弱,若中国国有银行继续维持国有独资形式,其资本充足率不仅得不到提高,甚至将会进一步下降。解决国有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无非三条途径,一是由财政继续注资,但近期来看可能性不大;二是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的方式,但受巴塞尔协议有关条文的限制不可能随意发行;看来只有实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实行产权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金不足问题。另外,产权多元化之后,外部监督的加强,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发挥效益。

第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负债管理。其具体措施有:(1)实行分局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制约、加强监督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强有力的稽核监督系统,可实行客户经理和信贷报告制度,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加强对客户的动态考察;(2)优化资产结构,把住资金的“出口关”,把有限资金投入到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3)实现资产负债规模的总量均衡遵循资产负债的期限匹配和结构对称的原则;(4)全面推行抵押贷款制度,通过一定的担保来防范风险,抵押贷款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形成银行与工商企业紧密的联系方式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

第四,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力求聚集一大批素质好、经验丰富的人才。对人才短缺、流失的问题,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有强烈的危机感,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广泛吸纳和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搞好在职员工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体现优胜劣汰法则的用人机制,从制度上激励员工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拔和利用有真才实学的员工,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第五,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完善中央银行监体系。需要特点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在监管内容上必须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与违规经营区分开来,在监管方式上,以合规性监管和非现场检查为主;在监管效率上,应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在监管力度上,真正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对中、外资银行一视同仁。

(二)关于对外资银行采取有效监管和控制策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中国银行范文篇8

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二战后至80年代初期,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约翰·格利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等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欠发达”出发,认为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府财政赤字政策实际上是在浅化和抑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活动,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金融深化。二是90年代初期以麦金农和马克威尔·弗莱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次序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方法即金融自由化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金融自由化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就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健性。金融自由化理论是因为金融抑制限制了竞争而导致金融的低效率,金融自由化先后次序理论说明金融深化是以发挥市场作用的一个有序过程。进一步地说,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性和金融主体的脆弱性必须以管制为基础,如何体现管制基础上的适度竞争,充分获得经济效率,是金融发展的关键。在监控每个机构运作方面,存在着有关管制体系和市场力量作用这两个主要问题。(注:参见Vittas,D.,1991:FinancialRegulationChangingtheRulesoftheGame.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规管——变化中的游戏规则》,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中文版。P4.)

中国金融改革和转轨指的是将金融压制、限制性竞争以及资源直接配置的体制,转变为稳定、结构良好的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运作体制。因此,一方面要进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另一方面要进行金融微观主体的构造,克服原国有主体的低效和脆弱性,加强金融管制。这两个方面的集合或者说金融自由化次序的基础就是实现管制与竞争的均衡。易纲、赵先信(200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竞争。第一次竞争发生在1984年至1997年间,以机构扩张为主要竞争手段,依托的是行政层级;第二次竞争发生在1997年之后,以金融工具为主要创新阶段,主要是对西方现代银行已经发明的金融产品的模仿。认为中国银行业必须过渡到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以制度创新为依托的竞争阶段,实现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混业经营是西方国家放松管制后80年代以来的新趋势,中国加入WTO,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显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银行是以专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混合型形式存在?那一个更好?即是否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二是金融业改革的次序问题;三是混合型金融中介是否会对金融体系稳健和安全造成威胁,即管制重建的问题。从美国经营模式的演变看,21世纪模式是新的自由主义哲理为基础,尊重和鼓励竞争。政策重点是消除竞争壁垒、防止风险扩散、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竞争与创新;二是控制风险扩散。(徐诺金,2001)

本文通过对放松管制下商业银行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SCP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规模不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以及垄断程度高,说明竞争的不充分要求分业经营;而表现出来的范围经济对混业经营产生需求;在上述基础上决定了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次序。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这是影响金融业实行混业与分业的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中国金融深化的次序;第四部分是结语,并给出管制重建的建议。

二、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绩效分析

我们将从银行自身、银行业和宏观经济中金融市场化程度三个方面对中国银行业的金融深化绩效进行分析。

1.从银行本身角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分析。

(1)规模经济。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2002)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基础上按照“中介法”(Ashton,1998)建立成本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较弱的规模经济,绝大多数银行的E值小于1;但是,引入不良贷款与放款的情况,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呈现出规模不经济性。张健华(2003)对1997-2001年“14家商业银行和37城市商业银行,采用非参数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间。同时分析表明银行业存在较大的X-无效率。

(2)范围经济。杜莉、王锋(2002)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ranslogcostfunction)分析表明,在国有银行中,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并且范围经济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较强的范围经济性或较弱的范围不经济性。四大国有银行的范围经济性明显高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赵一婷(2000)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现状,指出,分业经营使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2.从产业的角度,银行SCP分析。于良春、鞠源(1999)运用哈佛学派的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对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结构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银行业存在高度集中和国有银行垄断低效率问题。刘伟、黄桂田(2002)对运用SCP框架及其从行业结构的角度揭示中国银行业主要问题的思路及政策含义提出了批评,认为,国际上各个银行在努力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保持一定程度的集中率是符合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单一,而不是行业集中的问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在经历一种从高度垄断到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的变化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该市场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叶欣、郭建伟、冯宗宪,2001)。具有政府控制与卡特尔式的垄断市场,无论服务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银行业的高成本都说明绩效不佳。

3.从宏观经济进程角度,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金融市场化采用两项指标来衡量各地金融市场上竞争程度(樊纲、王小鲁等,2003),一是金融业的市场竞争。使用非国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比重来反映这一状况。二是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目前非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了大半壁江山,但非国有企业得到的贷款还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一个相当小的部分。因此,我们采用较易取得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中向非国有部门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贷款、外资企业贷款)的比例来近似反映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分析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业的全面市场竞争尚未形成。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仅没能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的国有银行部门,而且没有产生强有力的、能够与国有银行竞争的非国有银行部门。(赵志君等,2002)中国金融机构大约有25%的不良贷款,如果把无法回收的贷款从总贷款中剔除,则调整后的贷款—存款比率从1987年的102%下降到2001年的63%,远低于人民银行要求(75%)。该比率显示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利用的无效率非常严重(赵志君等,2002)。另外过多的不良贷款、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解决。(赵志君,2002)

总之,中国金融业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同时,在银行业中存在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共存现象,而范围经济与资产规模成正相关性。中国银行业存在较强的垄断现象;且经营绩效也支持这一点。RafaelLaPorta,FlorencioLopez-De-SilanesandAndreiShleifer(2002),通过对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中的政府所有制银行,从1960-1995年的发展分析,发现在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国家中,政府所有制银行更为优越。其经验表明,政府所有制中银行是制度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产物。

三、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导向:管制的次序分析

从规模来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SCP范式分析也说明了银行业较高的垄断程度和经营绩效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些都说明要进行放松管制。同时范围经济分析说明混业经营对资源配置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次序的基础。

(一)建立以竞争为基础的管制。

中国金融业竞争的不完全性,与由于竞争的压力产生的混业经营的生成基础不同。放松管制、证券化、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影响太快了,增大了金融体系及单个机构的集合风险。政府作为风险吸收者(如风险社会化)以及司法当局在合同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结构转变。另外就是汇率和国际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相伴随的资本跨国界的大规模的转移。这些,都会使混业经营的风险加剧。因此,要进行金融微观主体的构造,克服原国有主体的低效和脆弱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

首先,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管制的实际方案主要有管制机构和公有企业(Viscusietc,2000)。国有银行就是对银行业管制的一种实践。由于明显的委托问题。加上银行业强烈的外部性,如特大银行难以破产,使得国有银行缺乏市场约束,从而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化与民营化。或许更重要的是,增强国有银行的外部竞争,从而提供激励管制是我国国有银行业提升绩效的先行改革次序。

其次,适度竞争下民营银行的发展。金融深化就是要在金融自由化前提下形成市场竞争,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民营银行的生成应是金融深化的重要举措。关于民营银行的生成,樊纲(2002)认为,通过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的地区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将有望解决金融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钱小安(2003)认为,金融民营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成立新的民营金融机构;二是对已有的金融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实行金融民营化,就是要吸收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重组,从公平、竞争、效益的原则出发,采取适当方式,引导民间资金流动,实现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发展。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金融领域,均应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投资进入。(1)在现有银行的基础上,把中小银行商业化,把它们改造成民营银行。尤其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金融机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由国家控股转变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金融企业,重建金融体系,(2)在商业银行法的框架下,允许民间资本组建区域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同时要加大试点力度和对试点总结。浙江台州商业银行以私人控股的形式组建即是重要尝试,常熟、张家港、江阴相继成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而且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全都是由当地民营企业、信用社社员和职工入股,没有政府股份。对于这些新建军民营银行,应在鼓励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发展。(3)对于四大国有银行,可以在不动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民营化发展。即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效率的分支机构,进行区域式的业务退出,引进民营银行参与。或者对于不良资产进行资产剥离。资产剥离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子公司出售给其他公司、分拆、股权分离、管理者杠杆收购。通过并购或增资扩股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再次,注重金融结构的发展。包括股市的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等。“好的”金融系统应具备有效的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FranklinAllen,DouglasGale,2002)

最后,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加强跨业合作,探索金融业混业经营。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探索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探索混业经营。一些银行先后与证券公司联手推出了“一卡通”等存取款和证券投资业务、股票质押贷款等带有明显银证业务交叉性质的业务;保险公司除了为银行提供信贷保险、按揭贷款,还与银行共同开发了银保合作的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逐步构造范围经济特征明显的全能银行。混业经营是很多大型银行的战略选择。但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混业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获得范围经济优势;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家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缺乏竞争优势,或者银行实行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进入不太熟悉的领域,反而会加大风险。因此,混业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业务优势,即使同为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其资源优势特征、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金融机构,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的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成为该方面业务的佼佼者,没有必要进行混业经营;而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金融机构,就应该在单一业务专业化的基础上,开展混业经营,逐步构建全能银行,发挥范围经济优势。

(二)放松管制与管制重建。

金融机构的适度竞争问题只能由市场或以市场为前提来选择和决定。这既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也包含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放松管制与管制重建尤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只能由市场竞争来选择和决定。但并不意味政府不进行扶持。按照现代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组建的法人组织,必须具备规范的市场准入和完善的退出机制,并接受严格的外部监管。民营银行在定位上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与保持自由竞争活力之间,发挥民营银行灵活有力的经营态势。(1)建立专门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规。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要根据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特点和金融集团化发展现实,制定适当的市场准入规则和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规则,政策环境有待改进。合理制定民营金融准入规则,发展民营银行,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提高金融效率。同时,要有有效的退出机制,防止银行太多也无法退出,造成银行过度。(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于民营银行的特殊性,为了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及风险防范,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以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

2.银行监管内容的加强与透明化。导致银行体系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二是银行自身管理以及银行经营的结构性环境的弱点。因此,健全金融体系必须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主要是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品格;提高民营银行业的透明度。包括现实地评估银行资产、公开披露、审慎报告等;通过监管控制风险,包括审慎管理和审慎监督。

中国银行范文篇9

关键词:中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国民财富持续积累,这一背景给中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人们的储蓄投资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客户需求的增加带动供给的提升,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将会给中国银行带来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监管加强,逐渐与市场接轨,这对于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无疑不是很大的冲击。因此,为了能在全球金融市场有一席立足之地,中国银行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业务领域。在此背景下,中行研究的业务重心应转向抢占市场、占领客户资源并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上来。中国银行作为大型的国有银行,强调个人业务也是它的发展策略。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个人金融业务的成本低、风险不集中、有潜在的增值力,银行同业间对于个人金融业务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提高效益是一家银行的目标,在这一方面,中行可以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这一角度考虑。在银行的所有业务中,个人业务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其发展不可小觑。随着国内市场深化改革,存贷款间的利息差额不断减少,这可能导致银行的利润下降,因此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是必然之势。个人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改善银行的服务质量。把客户需求摆在重点,给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这是中行的核心理念。如今,客户个人理财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这对于中行的要求更高,促使其不断发现潜在市场,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发展个人业务,还可以优化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经济全球化不断打开国内金融市场的大门,使之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这会加剧银行之间的竞争,因此调整业务结构使其合理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二、中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存在的不足

(一)个人存款业务营销策略尚待提高

1、营销策略对产品的销售十分重要,但中国银行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虽然说中国银行个人存款业务的营销核心已经从“以产品为中心”转换为“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它还没有完全将这一观念落实到位。所以说,中国银行的个人存款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还不够全面,这会导致营销行为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2、在个人存款业务的市场定位、控制工作和综合分析方面,中国银行做得还不够好。市场定位是一家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这有利于银行特色产品的建立,但是中国银行的市场定位还不够明确。开展个人存款业务的后续控制和综合分析可以促进该业务更好地发展,然而中国银行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

(二)个人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内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149,526百万人民币,占个人贷款总额的69.22%;然而,信用卡贷款总额为256,911百万人民币,其他类个人贷款总额为408,081百万人民币,分别占比11.90%和18.89%。所以,显而易见,在个人贷款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个人住房贷款比例过高。当前,个人住房贷款占据个人贷款的比例相当高,中国银行长期以来存在这一严重问题。从最近几年来看,商品房价格的上涨引起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如果商品房价格剧烈下降,中国银行必然面临资产风险、贷款无法收回等一系列风险。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比例过高会使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会加大不良贷款出现的概率。如果较多的不良贷款出现在贷款业务中,其安全性将会受到很大波动,可能会引起较大的信用危机。

2、个人消费贷款比重较小,发展较慢。中国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中,与住房贷款相比,消费类贷款所占总额的比例明显偏小,这是由我国人民的消费意识和思想观念决定的。例如,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在刚结束的上海2015中国汽车行业论坛峰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在2015年的中国市场上,汽车总销量可能会达到2,500万辆。这是一组庞大的数据,但是这么多辆的汽车中有多少是由人们通过个人汽车贷款买到的呢?一般消费者不会选择利用贷款消费购买汽车。由此可见,中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缓慢。

(三)个人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中间业务的定价体系还不够合理。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公布的办卡手续费、年费和跨行转账手续费为例。中国银行的收费标准还不是很合理,借记卡年费和同城跨行收取的手续费都略高于其他的一些银行;同时,中行在办理借记卡时还要收取一些工本费。个人中间业务想要更好地发展,应该将一些业务的手续费适当调低一点,健全个人中间业务的定价系统。在产品定价的过程中,不仅要遵照国家政策,还要兼顾本行业竞争状况、成本情况以及客户情况等。一个健全的中间业务定价体系,不是将价格定得越高越好,而是要充分考虑银行的利益以及客户的价值。中国银行在一些业务上的定价不是很合理,缺乏灵活性,这会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2、创新的时效性差。中国银行在某一地区的网点对该地区的需求状况最为清晰,网点工作人员根据该地区的客户群和他们的需求创造出新的产品。但是,这不能立即开始开展推销,还要报到上级审批,然而在所有手续完成时,便会很大程度上降低中间业务的效果。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中行的个人中间产品的创新不能跟上网络和客户需求发展的步伐。

3、高素质的客户经理数量还不够多。我国经济不断向全球化趋势发展,国内居民参与国内外的经济贸易往来活动增多,他们对投资理财知识技能掌握的越来越多,这就告诉我们,必须要提高专业人员的理财技能。居民对于资金保值增值、投资融资、本外币往来的综合理财需求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国银行不仅需要单一的具备专业理财的人才,更需要兼理财、具有一定知识广度于一体的客户经理队伍。中国银行的个人客户经理是在基层岗位中选拔出来的,很多员工对于金融理财业务很熟悉但不专业,知识、观念还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缺少综合专业化的人才储备。目前,客户经理大部分还处于以销售为目标的阶段,尚不能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理财服务,这可能会对中国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一)加强个人存款业务营销工作

1、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1)不断开发出新的个人存款组合项目。首先,中国银行要增强账户类产品的创新力度,加大创新投入,在原有账户管理套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改革推出多种新套餐,如家庭账户管理套餐、个人资金管理套餐、亲情套餐等,创造出特色存款产品,为本行树立专业的理财形象;其次,中国银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带来超乎预想的理财体验,吸引他们成为本行的忠实客户;最后,中国银行要根据客户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偏好能力,细分客户群,为不同的目标客户提供适合的理财产品,不断优化个人存款业务结构。(2)提高服务质量。在进行个人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中国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有些客户对理财的关注度不够,针对这些客户,中国银行要做好宣传工作;对于缺乏理财知识的顾客,中国银行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来普及基本理财知识,同时推荐收益稳定的金融产品;对于理财经验丰富的顾客,中国银行客户经理可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为其设计更加灵活的金融理财产品。

2、做好个人存款的截流工作。如今,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大额资金流失的这种现象,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中国银行应做好以下措施:第一,要做好存款客户的营销工作。想要客户的货币资金尽快回流到中行,中国银行应该及时掌握客户的消费动向,提前做好营销工作,为客户推荐合适的金融产品,满足其理财需求。第二,如果客户取出大量的现金时,行内的工作人员要做一些挽留工作。中国银行不仅要挖掘潜在客户,还要重点开展客户取款的挽留工作。柜台工作人员可以询问客户取款的用途,针对转至他行的资金要尽量挽留,向客户介绍本行的特色产品,要千方百计地防止资金的非正常外流。

(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对策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中国银行开展个人贷款业务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源头就是个人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因此中行要不断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具体来说:首先,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应该协助建立个人资信的登记系统,这是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其次,中国银行应该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信用等级进行划分,并将其与借款限额挂钩,这可以为个人贷款的发展提供动力。

2、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中国银行要注意以下几点之间的联系:第一,不仅要重视发展,还不可以忽视规范的重要性。由于中国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正处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发展阶段,同时还存在放松风险管制、盲目扩张等现象,所以我们不可以忽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要兼顾效益性和安全性,在规范、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竞争精神,切不可减轻监管力度;第二,要兼顾实时监测和资信评估。一旦发现异常、不良情况或者未能履行契约偿付款项等现象,中国银行应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第三,在竞争客户的同时要减少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并加强违约处罚程度。根据违约产生的危害程度,可以实施不同策略:(1)对于危害程度轻的违约行为,可以采取电话短信通知、发邮件等方式,追索其还款;(2)对于危害程度较严重的违约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协商和当面协商结合的方式,扣押资产进行偿债;(3)对于危害程度严重的、可能产生不良资产的违约行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3、加强个人贷款营销工作。中国银行应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客户群,给其提供不同贷款业务,可以将客户分为待提高忠诚度的客户与忠诚客户。针对忠诚度高的客户,中行可以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给他们推荐循环贷款。循环贷款就是银行为客户设立一个资金池,规定其贷款额度,客户可以在该限额内自由还款,自由借款。针对忠诚度比较高的顾客,中国银行可以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获得较高利润。对于忠诚度低的客户,银行及时跟踪了解他们潜在的金融需求,培养他们的忠诚度。对于普通客户,中国银行应力争留住他们。同时,中行要不断创新出个人贷款产品,更好地迎合客户需求。

(三)个人中间业务发展对策

1、完善定价体系。在营销中,产品定价是其基础环节,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中国银行可以根据开展产品的进程进行分类定价,对于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缺乏竞争优势的个人中间产品,应考虑同行业产品的竞争环境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适当降低价格,吸引客户。对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个人中间业务,中行在优化客户结构的基础上获得最大效益。中行在抢占市场的同时,要综合考虑成本以及风险,同时在满足各监管部门的要求下,给予各分行一定范围的自由定价权,以便于更好地开展营销活动。

2、进行优化创新。银行作为服务机构,营销和创新是两大基本任务,有效的营销创新可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创新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于任何一家机构来说,经常搞创新,成本大且不容易。因此,中国银行应在原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组合创新。行内工作人员可以定时开展市场调查,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在不同时间推出适合市场需求、优质的个人中间产品。然后,中国银行要完善产品创新机制,减少个人中间业务的审批程序,提高金融创新的时效性。最后,建立产品创新奖励机制,对个人中间业务创新业务良好的个人或者单位进行奖励,激发行内自主创新精神。

3、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首先,要健全个人中间业务的考核体系,并且提高该业务的考核权重,以此引起各客户经理的重视;其次,建立专业的客户经理的准入、退出机制,对服务态度较差的工作人员给予处罚,并淘汰业绩不达标的客户经理;最后,在全行进行选拔,建立储备客户经理仓库,对一些负责、进取心强、有能力的人才进行培养,作为专业客户经理的后备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傅慧平.中国银行绍兴分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拓展策略研究[D].2013.

[2]周芳.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34.6.

[3]田义栋.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发展战略研究[D].2009.

[4]李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

中国银行范文篇10

对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二战后至80年代初期,罗纳德·麦金农、爱德华·肖、约翰·格利和雷蒙德·戈德史密斯等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欠发达”出发,认为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府财政赤字政策实际上是在浅化和抑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活动,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金融深化。二是90年代初期以麦金农和马克威尔·弗莱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总结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次序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方法即金融自由化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金融自由化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就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健性。金融自由化理论是因为金融抑制限制了竞争而导致金融的低效率,金融自由化先后次序理论说明金融深化是以发挥市场作用的一个有序过程。进一步地说,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性和金融主体的脆弱性必须以管制为基础,如何体现管制基础上的适度竞争,充分获得经济效率,是金融发展的关键。在监控每个机构运作方面,存在着有关管制体系和市场力量作用这两个主要问题。

中国金融改革和转轨指的是将金融压制、限制性竞争以及资源直接配置的体制,转变为稳定、结构良好的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运作体制。因此一方面要进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另一方面要进行金融微观主体的构造,克服原国有主体的低效和脆弱性加强金融管制。这两个方面的集合或者说金融自由化次序的基础就是实现管制与竞争的均衡。易纲,赵先信(200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竞争。第一次竞争发生在1984年至1997年间以机构扩张为主要竞争手段,依托的是行政层级;第二次竞争发生在1997年之后,以金融工具为主要创新阶段主要是对西方现代银行已经发明的金融产品的模仿。认为中国银行业必须过渡到以投资收益为目的以制度创新为依托的竞争阶段,实现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混业经营是西方国家放松管制后80年代以来的新趋势,中国加入WTO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显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银行是以专业的形式存在还是以混合型形式存在?那一个更好?即是否具备混业经营的条件?二是金融业改革的次序问题;三是混合型金融中介是否会对金融体系稳健和安全造成威胁,即管制重建的问题。从美国经营模式的演变看,21世纪模式是新的自由主义哲理为基础,尊重和鼓励竞争。政策重点是消除竞争壁垒,防止风险扩散、实施有针对性的监管。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竞争与创新;二是控制风险扩散。(徐诺金2001)

本文通过对放松管制下商业银行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SCP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规模不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低,以及垄断程度高说明竞争的不充分要求分业经营;而表现出来的范围经济对混业经营产生需求;在上述基础上决定了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次序。本文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效率现状进行了分析,这是影响金融业实行混业与分业的条件。第三部分分析中国金融深化的次序;第四部分是结语,并给出管制重建的建议。

二、中国银行业放松管制的绩效分析

我们将从银行自身、银行业和宏观经济中金融市场化程度三个方面对中国银行业的金融深化绩效进行分析。

1.从银行本身角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分析。

(1)规模经济。徐传谌,郑贵廷、齐树天(2002)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基础上按照“中介法”(Ashton,1998)建立成本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较弱的规模经济,绝大多数银行的E值小于1;但是,引入不良贷款与放款的情况,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呈现出规模不经济性。张健华(2003)对1997-2001年“14家商业银行和37城市商业银行,采用非参数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间。同时分析表明银行业存在较大的X—无效率。

(2)范围经济。杜莉、王锋(2002)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ranslogcostfunction)分析表明,在国有银行中,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范围经济并且范围经济性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规模较大的银行具有较强的范围经济性或较弱的范围不经济性。四大国有银行的范围经济性明显高于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赵一婷(2000)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经济的现状,指出,分业经营使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过窄,是造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2.从产业的角度,银行SCP分析。于良春、鞠源(1999)运用哈佛学派的SCP(结构一行为一绩效)范式对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结构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银行业存在高度集中和国有银行垄断低效率问题。刘伟、黄桂田(2002)对运用SCP框架及其从行业结构的角度揭示中国银行业主要问题的思路及政策含义提出了批评,认为,国际上各个银行在努力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保持一定程度的集中率是符合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单一,而不是行业集中的问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正在经历一种从高度垄断到竞争程度不断增强的变化过程,但到目前为止,该市场垄断程度仍然较高(叶欣、郭建伟、冯宗宪2001)。具有政府控制与卡特尔式的垄断市场,无论服务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银行业的高成本都说明绩效不佳。

3.从宏观经济进程角度,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金融市场化采用两项指标来衡量各地金融市场上竞争程度(樊纲、王小鲁等,2003)一是金融业的市场竞争。使用非国有金融机构吸收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比重来反映这一状况。二是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目前非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了大半壁江山但非国有企业得到的贷款还只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一个相当小的部分。因此,我们采用较易取得的金融机构短期贷款中向非国有部门贷款(包括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贷款、外资企业贷款)的比例来近似反映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程度。分析表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金融业的全面市场竞争尚未形成。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不仅没能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的国有银行部门,而且没有产生强有力的,能够与国有银行竞争的非国有银行部门。(赵志君等2002)中国金融机构大约有25%的不良贷款,如果把无法回收的贷款从总贷款中剔除则调整后的贷款一存款比率从1987年的102%下降到2001年的63%,远低于人民银行要求(75g6)。该比率显示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利用的无效率非常严重(赵志君等,2002)。另外过多的不良贷款,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没有解决。(赵志君2002)

总之中国金融业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同时,在银行业中存在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共存现象,而范围经济与资产规模成正相关性。中国银行业存在较强的垄断现象;且经营绩效也支持这一点。RafaelLaPorta,FlorencioLopez-De-SilanesandAndreiShleifer(2002)通过对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中的政府所有制银行从1960—1995年的发展分析,发现在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国家中,政府所有制银行更为优越。其经验表明,政府所有制中银行是制度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产物。

三、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导向:管制的次序分析

从规模来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不经济SCP范式分析也说明了银行业较高的垄断程度和经营绩效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金融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些都说明要进行放松管制。同时范围经济分析说明混业经营对资源配置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次序的基础。

(一)建立以竞争为基础的管制。

中国金融业竞争的不完全性,与由于竞争的压力产生的混业经营的生成基础不同。放松管制、证券化、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影响太快了,增大了金融体系及单个机构的集合风险/政府作为风险吸收者(如风险社会化)以及司法当局在合同方面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结构转变。另外就是汇率和国际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相伴随的资本跨国界的大规模的转移。这些都会使混业经营的风险加剧。因此要进行金融微观主体的构造,克服原国有主体的低效和脆弱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

首先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管制的实际方案主要有管制机构和公有企业(Viscusietc2000)。国有银行就是对银行业管制的一种实践。由于明显的委托问题。加上银行业强烈的外部性如特大银行难以破产,使得国有银行缺乏市场约束,从而不能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是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股份化与民营化。或许更重要的是增强国有银行的外部竞争,从而提供激励管制是我国国有银行业提升绩效的先行改革次序。

其次适度竞争下民营银行的发展。金融深化就是要在金融自由化前提下形成市场竞争,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民营银行的生成应是金融深化的重要举措。关于民营银行的生成,樊纲(2002)认为,通过在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的地区大力发展民间金融,组建地方中小银行,将有望解决金融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钱小安(2003)认为,金融民营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成立新的民营金融机构:二是对已有的金融机构进行民营化改造。实行金融民营化,就是要吸收民营资本参与金融重组,从公平,竞争,效益的原则出发,采取适当方式,引导民间资金流动实现民间金融的合法化和规范化发展。凡是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金融领域均应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投资进入。(1)在现有银行的基础上,把中小银行商业化,把它们改造咸民营银行。尤其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改组为民营金融机构,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由国家控股转变为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金融企业重建金融体系,(2)在商业银行法的框架下,允许民间资本组建区域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同时要加大试点力度和对试点总结。浙江台州商业银行以私人控股的形式组建即是重要尝试,常熟、张家港、江阴相继成立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而且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全都是由当地民营企业、信用社社员和职工八股,没有政府股份。对于这些新建民营银行应在鼓励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发展。(3)对于四大国有银行,可以在不动内核的基础上,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民营化发展。即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效率的分支机构,进行区域式的业务退出引进民营银行参与。或者对于不良资产进行资产剥离。资产剥离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子公司出售给其他公司、分拆、股权分离、管理者杠杆收购。通过并购或增资扩股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再次,注重金融结构的发展。包括股市的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等。“好的”金融系统应具备有效的法律体系、良好的会计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FranklinAllen。DouglasGale,2002)

最后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加强跨业合作,探索金融业混业经营。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探索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已经开始在不违背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探索混业经营。一些银行先后与证券公司联手推出了“一卡通”等存取款和证券投资业务、股票质押贷款等带有明显银证业务交叉性质的业务;保险公司除了为银行提供信贷保险、按揭贷款还与银行共同开发了银保合作的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逐步构造范围经济特征明显的全能银行。混业经营是很多大型银行的战略选择。但混业经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混业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获得范围经济优势;但另一方面如果一家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达不到有效的经济规模,缺乏竞争优势,或者银行实行无关联的多元化经营,进入不太熟悉的领域,反而会加大风险。因此,混业经营必须建立在专业化经营的基础上。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具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和业务优势,即使同为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银行,其资源优势特征、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一种“最优“的模式。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金融机构,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的业务在国内同行中成为该方面业务的佼佼者,没有必要进行混业经营;而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金融机构,就应该在单一业务专业化的基础上,开展混业经营逐步构建全能银行,发挥范围经济优势。

(二)放松管制与管制重建。

金融机构的适度竞争问题只能由市场或以市场为前提来选择和决定。这既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改革,也包含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外资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当前放松管制与管制重建尤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只能由市场竞争来选择和决定。但并不意味政府不进行扶持。按照现代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组建的法人组织,必须具备规范的市场准入和完善的退出机制并接受严格的外部监管。民营银行在定位上是为中小企业服务。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与保持自由竞争活力之间,发挥民营银行灵活有力的经营态势。(1)建立专门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规。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要根据不同种类金融机构特点和金融集团化发展现实制定适当的市场准入规则和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民营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规则,政策环境有待改进。合理制定民营金融准入规则发展民营银行促进金融同业竞争提高金融效率。同时,要有有效的退出机制,防止银行太多也无法退出造成银行过度。(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于民营银行的特殊性,为了保护广大存款人的利益及风险防范,需要存款保险制度以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

2.银行监管内容的加强与透明化。导致银行体系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二是银行自身管理以及银行经营的结构性环境的弱点。因此,健全金融体系必须加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主要是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品格;提高民营银行业的透明度。包括现实地评估银行资产、公开披露。审慎报告等;通过监管控制风险,包括审慎管理和审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