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权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7:12:14

执法权力范文篇1

一、抓好执法责任制规范,筑牢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的基础。首先,按照工商部门为主实施的执法依据、工商机关协同其他部门实施的执法依据和行政执法共同依据_个层次,梳理出××市工商机关执法依据共计___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执法主体、岗位职责、执法标准、执法流程、执法责任,使每名执法人员对执法“家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其次,按照新的“三定规定”,对职权进行重新配置,强化了市局机关的决策指挥和监督规范职权,强化了区局机关的组织协调职权,强化了基层工商所的属地综合监管职权,解决了市局与区局机关职权交叉重叠和工商所职能不清等问题。第三,规范权力监督,健立完善执法责任评议考核标准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与年终考核相衔接的考核、评比和奖惩机制。

二、抓好“职权清单”运作规范,构建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的根本。为解决规范执法权力的细节问题,该局按照“理权、确权、亮权、督权”四个步骤开展了“执法职权清单”运作规范工作。通过理权,从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调解等_大类行政行为入手,摸清了共计____项具体执法职权的底数。通过确权,将这些具体职权分解到市局机关各业务处室、直属机构、区局各业务科室和基层工商行政管理所,__个执法机构和对应的___个执法岗位上,基本做到科学配置职权。通过亮权,即以“上网络、上墙面、上手册、上媒体”等渠道,以账簿清单的形式,公开工商执法职能职责和职权范围,使权力“暴晒在阳光之下”,广泛接受监督。通过督权,落实执法职权评议考核_项标准和执法职权监督__项制度,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工商行政执法权力规范运行。

三、抓好执法裁量权规范,把握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的关键。该局在原工作的基础上,制发了《深化执法裁量权规范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扩大了规范裁量权适用范围。不仅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权,还将行政决策、行政监督和行政调解纳入规范执法裁量权的范畴《方案》规定了工商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涉及的_大行政执法行为的裁量标准和幅度。同时,在执法中严格落实裁量标准,裁量理由说明制度等。该局制发了《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创设性地制定了听证论证、甄别、会审、报备等相关制度,提高了机关干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主动性,确保了各种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合理。目前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该局已经梳理修改了__项相关制度规定,正在制定__项配套制度。

该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规范,执法职权清单运作规范,执法裁量权规范共同组成了工商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了“谁做什么”、“怎样做”、“如何做到合理合法”、“做得怎么样”、“做错了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该局的做法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好评。

执法权力范文篇2

关键词:垄断法;执法权配置;反垄断委员会

一、对我国现行反垄断执法权力配置的辩证分析

纵观各国反垄断执法实践,一个独立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反垄断法得到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与前提。反垄断法本身不能创造一个公平和自由的竞争环境,而是得借助一个有效的反垄断执法机关。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率的执法机构,如果反垄断机构不能独立地审理案件,不能独立地选任自己的工作人员,就是有了反垄断法,这个法律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然而我国目前设定的反垄断执法权配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将无法保证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权威性、独立性和高效性的实现,进而直接影响《反垄断法》实施的预期效果。这也是我国反垄断执法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难以逾越的瓶颈。

比如,在独立性方面,其致命之处就是级别设置比较低,易受行政权力的制约或控制。三家具体执法机关是作为工商总局、商务部和发改委的下属机构而存在。这样的设置,级别低,在执法中极容易受到部领导和其他平行机构部门的干扰,很难做到独立自主地立案、调查、处理。更重要的是,《反垄断法》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型至市场经济进程中为保证市场竞争有序进行而制定的,其与传统反垄断法不同之处在于其更具中国时代使命——须调整规制由计划经济遗留下的“行政垄断”。但由于现三家执法机构都隶属政府职能主管部门,其位低权弱、受制于人,缺乏与其执法权限相应的独立性,且其他行政部门或利益集团容易控制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具体执法工作。由此看来,独立性,作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显着特点,在我国却难以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和实践落实。又如,在高效性方面,多家执法机构为了寻求各自部门利益不可避免地争取得到、扩展自身的执法权或管辖权,从而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有利大家争、无利相互推”的低效、无序之执法恶果。即便有反垄断委员会出面进行组织、协调、指导,也因为其缺乏实质性权力而终将在具体执行上难除恶瘤,从而降低了执法力度、极大地减损了执法效率。

尽管现行的反垄断执法模式确实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但这些弊端是源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正如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盛杰民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表示,建立一个独立、权威的执法机构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在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上,目前还无法实现。目前我国保持三个部门共同执法,从行政执法体制来讲,是一种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模式。笔者认为该权力配置模式至少在以下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首先,多元执法保持了现行反垄断执法体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发挥长期以来各个执法机构执法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特长,有利于反垄断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迅速运用和实施。其次,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设立,既维持了分散执法的现有格局,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留有余地,是一种务实和稳健的立法策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部门利益之间的平衡,对创造反垄断执法的大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这种模式的建立有利于缓和作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巨大冲击力。因为在中国现有政治、经济、社会、和人力资源制度下,完全借鉴西方国家反垄断执法权配置模式设立即意味“这既有的行政权力结构要被彻底的打破,整个国家的政策框架要重新建立,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执法模式不应当成为一种长期的解决方案。除了美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需求所产生的“双头执法”体制之外,世界上将反垄断法的三大制度分割开来由三个执法机构管辖的并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大特色,而这种特色却与当今世界反垄断单一专门主管机构的发展趋势不符。因此,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仅仅是反垄断法”中国化”的一小“跬步”。我国现行模式只是为了反垄断法的早日颁布和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设计的权宜之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反垄断执法机构会应时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权威并且高效的执法机构,这也是大势所趋。

二、顺应政治经济改革,适时重构执法权配置模式

“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但不能是停滞不前的,一部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其精神和价值取向会不断的发展变化”,并且“一般性准则的确立会随着社会的变迁、时空的转换而有所不同”,我们应当在“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由此对不确定加以确定,使之符合立法宗旨。”垄断的特征决定了反垄断法是一部变化性很强的法律。因此,反垄断法必须在其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价值目标作出不同的反应。具体反映到反垄断执法权力,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经济要求和政治形势来合理配置不同的执法权。因此,我们只有理性地面对现实,客观地立足我国国情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尊重市场规律和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来合理地改善我国目前反垄断执法体制、科学配置反垄断执法权,惟有此方能建立起一个高效而权威的执法机构,进而确保市场竞争的有序进行。

如前文所述,我国目前的反垄断执法权配置模式不可能成为长期的解决方案,必须根据具体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要求作出灵活性的变化,以适应不同时期的反垄断任务;同时,建立独立、权威、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是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历来的立法趋势和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不妨朝着这一个思路去努力,即将反垄断委员会适时地发展成为我国独立、权威、统一的并且拥有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其他条件成熟时取消工商总局、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执法权。

此设想,首先是源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依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步骤的行政机关“大部制”改革方案已经付诸实施,以重点解决政出多门,政府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虽然大部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可以预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趋势。这一趋势为将来把工商总局、商务部和发改委的反垄断法执法权统一到反垄断委员会提供了可能,进而解决多头执法的现状。

执法权力范文篇3

第一条

工商部门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行政执法权力,严密执法程序,公开权力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加大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使行政相对人充分享有和行使知情权,使行政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开展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监督制约对象是机关执法业务股(统称执法机构)和所有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三条

开展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要工作内容是清权确权、分岗定责、制作流程图、规范自由裁量权、公开透明权力事项、健全运行考核体系和实施运行考核工作等。

第四条

认真做好工商部门清权确权工作。将工商现行诸多部法赋予的行政权力,通过全面、彻底的清理工作,分别编制内容详细、职责明晰的《行政职权目录》和《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目录》及《编制说明书》、《导读表》。做到内容合法,形式简明,一目了然。

第五条制定分岗定责流程图。

(一)将工商部门行政执法权力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权力层面,按照局长和副局长、股长、股员的三个行政级别,依据《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目录》,结合各级人员的职责,按照由高级权力至低级权力的顺序,采取以图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绘制权力分岗定责流程图和制定《分岗定责规定》。

(二)在制作中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行政权限的规定,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第六条制作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和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及其他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图。

(一)在制作中应当按照工商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要求,做到形式简单明了,内容合法合理,方便行政相对人充分行使知情权。

(二)各项流程必须与现行的工商业务信息系统的登记、案件和监管等子系统流程保持绝对一致。

第七条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将工商现行诸多部法的罚则,分为行为情节阶次和罚款幅度阶次,制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便于执法机构和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各个阶次对应处罚。尽量做到从大自由裁量缩小到小自由裁量,将来拟选择一二部具有代表性的工商法律,将自由裁量权规范到无自由裁量空间程度。同时,拟定编制说明书。

在行政执法办案中对构成减轻、从轻处罚法定情形的,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切实做好公开透明工作。

(一)全面公开。将清权确权、分岗定责、流程图、规范自由裁量标准等权力事项面向社会各界,尽量敞开、主动公开、真实公开,做到清澈透明,家喻户晓。

全面公开知晓率要达到__%以上。

(二)定向公开。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公开方法。印制若干《温馨提示卡》,定向发放。在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设置专人负责,向步入工商窗口的行政相对人发放《温馨提示卡》。提示公开网站网址、触摸屏位置和投诉举报电话及联系人。

县局公开办设置专人负责,在行政处罚案件网上立案申请文号时,用手机短信、发放《温馨提示卡》或直接接待等方式,告知行政相对人需知的一切事项。

定向公开知晓率要达到___%。

(三)确定公开载体。要在县政府网站、县局内网和外网、相关报刊、公告牌(栏)上公开。在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位置设立触摸屏,在县局和直属分局设立公告牌,并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在适当位置投放。

(四)公开透明工作由县局公开办负责组织实施。各执法机构负责物品保管。全面公开与定向公开要紧密结合,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务必做到真公开不是假公开,真透明不是假透明。

(五)按照有关规定不得公开的事项不能公开。

第九条县局公开办对新出台、修订和废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分岗定责人员变化等情况,负责及时更新工作。

第十条对即时性专项执法整治行动的权力运行内容,也要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和实地督察考核内容等,选择适当方式适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一条保障权力运行处于最佳状态。

(一)必须按照既定的各项规定和流程,保质保量按时地完成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工作任务。

(二)运行方式要以网上审批为主,书式审批为辅,复杂卷宗同步审批,书式卷要定期审批。不得进行网上受理,书式审批。

要继续做好工商所只审行政处罚电子卷的试点工作。

(三)确保网络和数据库安全,防止黑客和病毒袭击和入侵。

(四)加强电子卷和书式卷统一归档管理,二者缺一不可。

(五)必要的权力运行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特别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要求向司法机关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的事项。

第十二条做好运行督察考核工作。相对集中执法监督和执法监察职权,由县局公开办组织实施电子(实地)督察考核工作。确定运行督察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运行督察各项制度,特别是电子和实地督察记录等。

第十三条运行督察考核结果要与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和人事机构的公务员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相结合。建立运行督察考核百分扣分制度,实行日常分数累计制,当分数不足一定值时,暂扣执法证件;日常考核单项构成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情形的,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年度累计分数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以“块块为主,条条为辅”,对加强对各股室、工商所业务指导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五条注重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总结、宣传和资料归档。

执法权力范文篇4

一、梳理行政执法权力工作的主体

(一)市政府所属各行政部门;

(二)受垂直领导的行政部门;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对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和行政部门设立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梳理工作,由该行政部门统一安排部署、上报和公示。

二、工作步骤、方法和程序

梳理行政执法权力工作采取全面推进、分步进行、统一行动、相互协调、部门梳理和政府法制机构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一)动员准备(4月28日—5月10日)。市政府各部门各自进行动员安排部署,明确责任机构、责任人。

(二)梳理行政执法权力(5月15日—6月5日)。在2011年行政权力梳理的基础上,由各部门业务科、室、局、队、办按各自分工,分别填制表1、表2、表3(样表附后),经部门法制机构审核、部门领导签字后报市政府法制办。

(三)市政府法制办审核(6月6日—7月6日)。对部门填制的统计表内容、依据不准确或不明确的,应当要求相关部门补正或补充材料。

(四)向社会公示(7月9日—7月29日)。对重新确认的执法主体和权限以政府公告形式对社会,并同时在各部门政务公开网站、办事窗口公示。

三、工作要求

执法权力范文篇5

第一条

工商部门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行政执法权力,严密执法程序,公开权力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加大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使行政相对人充分享有和行使知情权,使行政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开展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监督制约对象是机关执法业务股(统称执法机构)和所有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

第三条

开展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主要工作内容是清权确权、分岗定责、制作流程图、规范自由裁量权、公开透明权力事项、健全运行考核体系和实施运行考核工作等。

第四条

认真做好工商部门清权确权工作。将工商现行诸多部法赋予的行政权力,通过全面、彻底的清理工作,分别编制内容详细、职责明晰的《行政职权目录》和《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目录》及《编制说明书》、《导读表》。做到内容合法,形式简明,一目了然。

第五条制定分岗定责流程图。

(一)将工商部门行政执法权力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权力层面,按照局长和副局长、股长、股员的三个行政级别,依据《行政执法权力公开透明目录》,结合各级人员的职责,按照由高级权力至低级权力的顺序,采取以图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绘制权力分岗定责流程图和制定《分岗定责规定》。

(二)在制作中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行政权限的规定,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第六条制作企业(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和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简易程序)及其他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图。

(一)在制作中应当按照工商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要求,做到形式简单明了,内容合法合理,方便行政相对人充分行使知情权。

(二)各项流程必须与现行的工商业务信息系统的登记、案件和监管等子系统流程保持绝对一致。

第七条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将工商现行诸多部法的罚则,分为行为情节阶次和罚款幅度阶次,制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便于执法机构和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各个阶次对应处罚。尽量做到从大自由裁量缩小到小自由裁量,将来拟选择一二部具有代表性的工商法律,将自由裁量权规范到无自由裁量空间程度。同时,拟定编制说明书。

在行政执法办案中对构成减轻、从轻处罚法定情形的,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切实做好公开透明工作。

(一)全面公开。将清权确权、分岗定责、流程图、规范自由裁量标准等权力事项面向社会各界,尽量敞开、主动公开、真实公开,做到清澈透明,家喻户晓。

全面公开知晓率要达到__%以上。

(二)定向公开。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公开方法。印制若干《温馨提示卡》,定向发放。在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设置专人负责,向步入工商窗口的行政相对人发放《温馨提示卡》。提示公开网站网址、触摸屏位置和投诉举报电话及联系人。

县局公开办设置专人负责,在行政处罚案件网上立案申请文号时,用手机短信、发放《温馨提示卡》或直接接待等方式,告知行政相对人需知的一切事项。

定向公开知晓率要达到___%。

(三)确定公开载体。要在县政府网站、县局内网和外网、相关报刊、公告牌(栏)上公开。在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位置设立触摸屏,在县局和直属分局设立公告牌,并将所有资料汇编成册,在适当位置投放。

(四)公开透明工作由县局公开办负责组织实施。各执法机构负责物品保管。全面公开与定向公开要紧密结合,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务必做到真公开不是假公开,真透明不是假透明。

(五)按照有关规定不得公开的事项不能公开。

第九条县局公开办对新出台、修订和废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分岗定责人员变化等情况,负责及时更新工作。

第十条对即时性专项执法整治行动的权力运行内容,也要明确权力、运行流程和实地督察考核内容等,选择适当方式适时向社会公开。

第十一条保障权力运行处于最佳状态。

(一)必须按照既定的各项规定和流程,保质保量按时地完成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工作任务。

(二)运行方式要以网上审批为主,书式审批为辅,复杂卷宗同步审批,书式卷要定期审批。不得进行网上受理,书式审批。

要继续做好工商所只审行政处罚电子卷的试点工作。

(三)确保网络和数据库安全,防止黑客和病毒袭击和入侵。

(四)加强电子卷和书式卷统一归档管理,二者缺一不可。

(五)必要的权力运行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特别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要求向司法机关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的事项。

第十二条做好运行督察考核工作。相对集中执法监督和执法监察职权,由县局公开办组织实施电子(实地)督察考核工作。确定运行督察对象、内容和方式方法,建立健全运行督察各项制度,特别是电子和实地督察记录等。

第十三条运行督察考核结果要与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和人事机构的公务员年度考核及评先选优相结合。建立运行督察考核百分扣分制度,实行日常分数累计制,当分数不足一定值时,暂扣执法证件;日常考核单项构成暂扣或吊销执法证件情形的,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管理办法》;年度累计分数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以“块块为主,条条为辅”,对加强对各股室、工商所业务指导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五条注重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总结、宣传和资料归档。

执法权力范文篇6

关键词:交警执法权;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世界上无论哪种体制下的国家,只要有高速公路的存在,就需要有高速交警的存在,因为社会及民众都需要高速交警来维护人们的权利。然而,人们又担心高速交警的权力太强大会强大到不受控制,而反过来侵害社会或人民的权益,因此期望对高速交警的权力给予限制和约束。这种矛盾心态是人民大众对高速交警的一种真正反映,在维护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的良好秩序时,人民大众强烈需要高速交警,去维护高速公路的安全和人们的各种权益,从而达到各种社会秩序的安定甚至国家的安全的要求;在保障自身各种权益的同时,人民大众又希望高速交警的这种权力是有限的、受到制约与监督的,不希望高速交警成为不受控制的侵害人民大众利益的一种公权力。这种矛盾心态,事实上,也正是依据这样的心态我们来研究高速交警执法权执行中要遵循的原则,也正是我们探析高速交警执法权所关注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行使高速交警的执法权,首先要保证高速交警执法权的行使必须及时、高效和合法,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高速交警时,能跟得上问题的发展,能真正解决掉人民大众的麻烦;其次,我们要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对这种权力进行管理,要能控制住权力往好的方面前进,不能失去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作为高速交警执法权的有关原则既要能遵循宪法思想的理念精神,又要成为高速交警执法权合理执行的根本依据。高速交警的这种执法权,也是一种公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具体体现,它必然要符合现代法治化国家关于公权力的思想原则。宪法中的重要问题就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问题,无论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制定了宪法,所维护和保障的无非是这两种权益关系,至于哪种关系的权益受到了更大的保护,那是因国家和制度的不同而差异。高速交警的权力是一种国家公权力,公权力理所当然是国家意识的具体体现,体现的是国家的职能,核心思想在于控制各种公权力,以防权力被少数人滥用,侵害人民的合法利益。高速交警的执行权主要以行政权为主,承担着保护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维护广大高速公路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代表国家执行各种治安行政管理和侦查犯罪、制止犯罪的任务。当然,高速交警权力合理运行与合法性、公正性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何保障高速交警执法权的正确运行,成为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成为高速交警所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法必须是使用法律工具防止这种执法权的滥用,依据法律法规对它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起到约束的作用。因此,高速交警执法权的有效运行必须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执法时要遵循合法性原则

所谓高速交警的合法性原则,也是法治原则在高速交警执法工作的主要体现。它主要包括执法权的由来、执行、使用等一定要遵循宪法、法律的要求,符合法治化原则的要求,而不能与法律产生冲突,否则就造成违法行为。作为违法主体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去执行权力,而不能超越法律法规规范以外的行为,更不能使用规定以外的为自己所私有的特权。当权力主体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行使权力时,就造成违法行为,理所当然要承担违法责任,受法律制裁。这种公权力的合法性原则有很多不同的要求,在世界上各个国家是不相同的,主要是因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差异而产生的。而在我国,依照我国当前法治化进程的发展程度,应该包括下列几种情况:

首先,不管国家制定何种执法权,都应该有合法的根据,这种依据主要就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只有依照法律而制定的具体权力,才有存在的价值所在,如果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就没有制定的根据,结果可想而知,就是非法的。

其次,权力实施的主体要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执法主体需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成立,在如何确立主体时也要求合法。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依据,不能强加给当事人其他义务或者侵害他自身的利益,也不能自作主张减少当事人的义务或者是当事人特有的权利。再次,执法权的授权要求合法。工作中,如果有授权的必要时,作为执法主体的高速交警,把自己的部分职权或者全部职权委托给其他单位行使的时候,也要按照法律规定行事。

最后,作为执法主体的高速交警来讲,凡是公务中的事情都要按照法律规定执行,自己不能有凌驾和超越法律之上行为,更不能作任何强权的东西,一旦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负相应的责任。

合法性原则是公安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对于高速交警来说,也是主要的工作基础。高速交警在实际的工作中,凡是涉及到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都要符合合法性原则。

从更高的层次来讲,高速交警的执法权力来自于法律,代表着人民大众的基本利益,行使着法律赋予的各种维护人民利益的各种权力。正因为高速交警的各种权力来自于法律,所以其权力必须符合法律优先的要求。行使任何权力的同时,首先就要满足这个条件,一旦违反就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就要付出相应的责任。

2执法时应遵循比例性原则

比例性原则主要是指作为执法主体来讲,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执行具体的行为达到执法要求和维护当事人的各种利益,如果在实现这些功能的时候,出现了侵害当事人的权益时,应把这种危害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让维护和侵害达到一定的比例,成为适当的平衡。比例性原则是一种法律中具有强加意思的规定,是以维护人民的权利为基本要求的制度。比例性原则最早出现在德国,具有非常广泛的定义,高速交警执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很多。主要是高速交警作为人民警察职责的最低限度是在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在具体执法行为时,具体保护的东西和侵害的利益要适当,体现一定的比例性。

在执法权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广义上的比例性原则主要体现为适应性、必要性、平衡性等特点。适应性是说在高速交警执法时,要采用与工作相适应的方法来实现其目的。必要性是说高速交警在维护高速公路安全畅通的情况下,要有选择的使用最有效、侵害公众利益最少的方法来实现具体行为的目的。平衡性是说高速交警在具体执法时,对人民大众的利益侵害的程度,要适当相称。

比例性原则对制约高速交警执法的行为方面有很大帮助,它能有效制约高速交警执法权的自由裁量程度,更能合理限制高速交警日益扩大的各种公权力。因此,只有明确这一要求,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既能有效维护高速公路的良好秩序,同时在出现侵害当事人具体权利时又可保证最小限度。

3执法时应遵循平等性原则

平等性主要指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国家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关系法律上是平等的,地位显现上是平等的,是不能存在歧视行为的,这是所有民主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现代法治民主国家里,权力是国家的,也是全体人民大众的。所有的人民大众在本国内都应该享受到这种权力,每个人民大众的地位应该和其他人是相同的、平等的。因此,对于高速交警而言,在执法行为中,要依靠法律给予的权力,依靠人民赋予的各种权力,去维护人民的利益。在我国宪法中,一直严格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说,无论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平等地对待,在法律范围内行为。具体工作中,高速交警在处理同一违法行为时,针对不同的当事人,要同样对待,平等对待。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歧视态度和各种具体行为。

4执法时应遵循程序性原则

执法权力范文篇7

(一)主体地位不明确

城管在法律上是否拥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能独立承担因权力而衍生出的相应法律责任和后果的组织。行政主体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件:第一,具有行政职权;第二,是依法拥有部分国家行政执法权力的组织;第三,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第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若城管部门的设立,有一条不符合上述要件,则城管不是合格的行政主体。[1]从《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来看,行政处罚权是根据国务院或者是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由某个行政机关集中行使,可见,具有合法性的是集中处罚权,但没有赋予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合法性。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组织法经由报批备案和审批等法定程序,以规范其权力、职责、行政事务和工作制度等。城管部门的成立若没有经过这些程序则不能够认为是合法的行政主体。事实上,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城管的设立不通过立法程序的现象,只有少数大城市成立城管执法局这样的一级单位,大部分还是受政府或行政机关委托成立城管监察大队或支队。即使是受委托的事业单位,也必须要有严格的行政委托程序和制度,否则不具有城市管理执法的合法性权力。

(二)执法程序不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出台有关城管综合执法的法律和法规。《行政处罚法》作为现在城管执法的主要依据,其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第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2]我国是法治社会,法律、法规是保证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最佳工具,在此过程中,程序公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严格规范城管执法程序,控制执法权力行使过程,是完善城管执法路径之一。我国很多地方,城管在执法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的执法程序进行执法,他们的执法过程却会直接影响着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在现实社会中,城管和行政相对人对于处罚金额讨价还价,在没有相关法律文件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情况下,城管就可以对行政相对人的私人财产乱罚乱扣,这些现象时有发生。这表明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程序违法、人为剥夺当事人财产的权利具有随意性,严重损害了我国城管的社会形象。我国许多城市对城管的执法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法制长期动态建设的过程中,依然不能避免“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表现为:缺乏严格规范程序意识,执法程序立法不足。在整个行政执法过程中,涉及到行政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除此之外,在已有的立法方面也存在不足。例如,《行政处罚法》在处罚程序上有两个缺陷:一是暂扣或没收行政相对人的私人财产后,是否开具清单没有严格规定;二是对没收的财物如何进行处理,也没有加以规定。[3]

(三)执法权力依据不明确

城管的大部分执法权力主要依据散落于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之中的相关条文,且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地位又远远低于宪法和法律,而对于处在执法最前沿的城管队伍,其执法依据显然存在问题。由于缺少一部相关的正式法律来约束其执法行为,人们对城管人员执法的权力来源不禁产生质疑,尤其是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城管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其授权由国务院或由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罚权。仅从条文字面意思上思考,并不能认为国务院可以决定或授权其他部门来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机关来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理论上可以由一个新设的行政机关来行使,但依据《立法法》的法律解释,认为该授权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而国务院对此进行的合法性解释尚值得怀疑。在这种执法法律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仅存的法律依据也是零散于各个法律中,缺少一部针对于城管执法权力的法律。所以,要明确城管执法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制定一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四)职权范围不清

行政法赋予行政主体行政权,旨在保护公共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从古至今,行政权力的易腐性、扩张性和对个人权利的损害性,客观上存在,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行政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相关的范围、程序和法律责任等,这样既可以有效监督行政主体,又可以避免和防止违法滥用行政权力。在规范行政主体执法的法律职责的同时,也是在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城市执法机构的首要任务。因此,行政主体执法的职责范围模糊不清,则不能为行政管理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公民、法人提供最为有效的权利保护。我国城管拥有比较集中的混合型行政处罚权利,各个部门的处罚权集中在一起交由城管部门来行使,有关行政机关则不再行使已经统一由城管行使的行政处罚权。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的有关相关规定,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原有行政处罚权力的行政机关不再拥有已经被一个统一的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城管在履行执法职责的活动中,原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4]目前,在我国城管执法职责缺乏一个统一的职责体系,尤其缺少一个职责的顶层设计,以致城管部门与各部门之间会出现职权分配不清的情况。例如,在城市管理中,环保局将企业乱排乱放的处罚权力转交给城管,但在行政管理中自身却依然拥有这些权利,最后导致职责的推诿和扯皮。

二、城管执法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城管执法主体资格合法化

执法主体是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即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权力,并对行为效果承担责任的组织。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程序和依据,有自己明确的权责范围,并能够为自己做出的行政行为承担最后的法律责任。符合以上要求必须有一部针对性的法律来规范和支撑它的主体地位。如果在法律上都存在模糊性,那么执法主体的合法性必然让人们产生怀疑和争论。城管执法部门的法律地位模糊,执法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执法标准和体系,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化存在阴影,所以出台一部有关城管执法的具体法律迫在眉睫。只有从法律的角度来确定城管的行政主体资格,才能使行政相对人从内心认同,有利于执法过程顺利地进行,因为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和基于这种信仰而产生的对法律自觉地服从。城市执法部门在法律上获得认可,有法律依据作为支撑,这样与其他部门在法律地位上处于平等状态,部门间的推诿扯皮会大量减少,也能保证自身权责的统一和执法的自主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我国在不断贯彻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保护公民的权益,如果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何以维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所以,破除城管执法的困境首先必须使行政主体资格合法化。

(二)明确城管执法程序

作为行政行为的过程,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必须遵循法定程序来控制行政行为的产生。行政执法程序的法定性意味着无论是行政执法主体还是行政相对人,在进行行政活动时,都必须遵守预定的行政程序,违反行政程序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城管在执法时,必须有事前的准备程序、执法过程程序和执法后的救济程序。第一,城管执法要坚持执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尤其是涉及行政相对人的切身权益时,需要及时告知行政相对人有辩护和防卫的自由和权利;第二,城管执法要坚持执法的公开性,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检查,公开执法行为和过程;第三,城管执法要坚持执法的救济性,做出行政执法行为时,行政执法主体需要告知行政相对人有相关的救济权利和具体的救济程序等。相关的行政程序必须在产生行政活动之前明确,不能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或过后产生和制定,这样行政执法主体可能会产生独裁和专横的行为,很容易发生行政纠纷。在行政法框架中,程序法是实体法的保障,程序合法才能保证实体性行政行为的合法,继而才能保证行政主体自身执法行为的合法,进而才能从法律上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的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执法主体需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我国部分城市都在积极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办法和制度,《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宁波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的决定》已经于2013年10月2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4年2月1日起施行。2014年1月,河北省政府下发《关于同意平泉等八县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这些规范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践对其他各省市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界定城管执法权力

有职责必有相应的权力,权力是职责的支撑。城管部门的权力主要是其他行政部门的一些权力的集合,属于一种聚合性或者说是混合性的权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执法权力的不明确,与原拥有该权力的执法部门产生权力行使的纠纷和冲突。权限界定本身复杂、混乱,而执法的依据,又散落在20多部各种法律和法规之中。由于城管执法的复杂性,目前没有一部全国性的城管法规,少数省市近年来出台了相关法规,但其科学性、认同度、有效性还有待实践检验。城管的权力需要从源头界定,肃清权力的来龙去脉,理清权力和职责的框架,要变“借权”为“授权”。目前,城管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的一线城市行政管理的执法工作,但执法都是间接借用各职能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程序,即城管执法靠“借权”。放眼世界,德国在行政处罚权的安排方面做得比较好。德国的行政处罚权主要由警察、秩序、税务三个部门实施,但只有警察局和秩序局能上街执法。秩序局是除警察局之外的主要行政执法部门,相对集中行使规划、卫生、工商或者环保等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发现违法行为后,可以调查有关事实,获取相关证据,但最终都应将案卷移送秩序局,由该局统一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德国对行政处罚权的控制和安排类似于“三权分立”,可有效避免行政处罚权的不合理使用和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在界定执法范围和依据的基础上,应赋予市城管执法总队、区(县)城管执法大队(支队)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可以使执法行为权力主体和责任主体相一致。以往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多头执法、重复处罚、交叉管理等一系列越位、缺位、错位的秩序紊乱问题,主要是由各机构职权界定不严格、不准确和界定边缘不清晰造成的。只有严格界定包括城管执法机构在内的各部门职权,才能保证这些部门在实现行政管理价值目标的过程中有条不紊、各尽其职,从而消除推诿、扯皮的弊端,避免行政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等消极现象的发生。清楚界定城管的权力是公正公开执法的首要保证,也是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四)规定城管执法的法律责任

城管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终究原因是没有明确规定城管自身执法的法律责任。行政法职权法定原则要求,政府在设立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明确界定行政机关执法的法律职责范围,作为该行政部门合法行使行政权力、依法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只有在部门执法职责范围明确界定的情形下,才能精确地判断它们是否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真正为人民服务。法律职责和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在未来,各地方政府不应把一切权力交给城管,城管不是各职能部门相关职能的简单叠加,更不是相关法律职责的大一统。其次,要理清各职能部门的法定职责,进一步相对集中执法权,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权责交叉等问题,真正建立起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从而提升城市执法的效能。最后,各职能部门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能把所有职责全部交给城管,应该把和城管执法最相关的法律职责转让给城管部门,其他方面还得相互配合。城管部门只有清楚自己的法律职责,才能知道在执法过程中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在执法中有信心地进行行政活动。

三、结语

执法权力范文篇8

一、国税部门腐败犯罪的原因探析

国税部门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税收执法权的异化。可以说,无权力,则无腐败行为,而税收执法权的异化主要是权力失控(权力过程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引起的,正所谓“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当前,导致国税部门腐败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

(一)思想方面的原因

一些不良思想和特权思想仍在左右着国税部门一部门人员的处理方法。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权力商品化经济化。国税部门或多或少的掌握着一定的税收执法权。当在失控或约束不力的情况下,受钱权互惠效应的诱导,国税部门的部门人员便会把手中的权力作为私有化了的商品进行交易,进而产生腐败。

(二)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

一是财政体制方面。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体制,导致税收工作陷入“计划或任务治税”,在税收工作中,主权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将收入计划作为考核、评价国税机关工作的首要甚至唯一的条件,当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相矛盾时,依法治税反而服从于税收计划,致使收过头税、贷款缴税、虚报虚收,或者有税不收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依法治税。二是国税部门的体制方面。我国目前国税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容易引发税收执法随意性和权力滥用。三是权力体制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权力过份集中。四是税制的方面。主要表现为税负不均。评税标准掌握在国税部门少数税务干部手中,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捞取个人好处产生腐败。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约束和预防腐败的发生

从上述分析来看,权力缺乏监督,必将产生腐败。在新的形势下,要从源头上约束和预防腐败,减少国税部门腐败犯罪案件的发生。应加大各项制度建设。

1、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推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实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依法治税的具体要求,也是堵塞征管漏洞,促进廉政建设预防腐败的客观需要,按照管事要求明确每一个税收执法岗位和每一名税收人员的执法责任,包括工作职责、办理规则程序、权限范围、具体标准、处理时限,明确部门和个人工作职责,细化工作考核指标,通过CTAIS系统、金税工程加强执法岗位责任制考核,增强国税部门严格执的责任心,克服当前税收征管改革中出现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弊病。

执法权力范文篇9

一、人大个案监督的必要性

人大个案监督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肯定论和否定论两者截然不同的看法。否定论认为,人大监督确有必要,但应当是整体、抽象和一般的监督,即通过一个时期、一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发现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进行专题调查和监督,以求纠正和解决,而不是对具体案件进行的直接监督。笔者不赞同这个观点,认为人大个案监督无论在法理上、宪政上,还是在执法、司法实践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人大个案监督符合权力制约权力的基本法理。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古今中外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只有运用权力制约权力,才能在权力相互制衡的动态过程中保障各项权力正确行使和不被滥用。应该看到,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是国家权力中的一种强有力的权力,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权力对经济资源的确认和分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在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时候,执法不公、司法不公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大量存在。这就需要对行政执法权、司法权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制约,这种监督理所当然地包括对某一具体案件的关注和调查。人大的一般监督与具体事项监督是辨证统一的,作为权力机关,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不能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那么这种权力监督就是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泛泛而谈。舆论监督尚可以就某一具体案件进行调查和评论,更何况拥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权力机关?

(二)人大个案监督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

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进行个案监督具有充分的宪法和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2条、第3条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它处于所有国家机构的中心地位,行使统一的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由它产生,对他负责并受它监督。上述规定表明,我国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派生于立法权,行政执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设立的行使国家执行权的特殊机构,它必须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事实上,人大常委会受理申诉、控告、检举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可能不涉及对具体案件的监督。也就是说,人大的“个案监督”是处理公民申诉、控告、检举的一种必要形式。地方组织法第44条在列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时,也规定了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之一,是“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人大对司法机关进行“个案监督”的直接依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监督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委员长会议可以交由专门委员会或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当向委员长会议报告,委员长会议可以根据情况,要求有关机关限期处理,有关机关应及时报告处理结果。必要时,委员长会议可以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对特别重大的典型违法案件,常委会可以依法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这是人大对法检两院进行“个案监督”的最直接依据。

(三)人大个案监督适应了当前我国的司法状况

我国当前的司法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在某一地区、某一部门和某一时期出现的司法不公、司法擅断、司法腐败等问题还相当严重,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长期以来法治传统不足,人治传统浓厚,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法律概念模糊笼统,法律的伸缩性很大,给司法擅断大开方便之门。此外,我国当前司法体制中出现的司法权地方化、司法机关行政化、司法人员大众化、司法权威软弱化的“四化”现象也是导致我国司法状况令人堪忧,司法消极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的制度性原因。在此情况下,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个案监督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与西方的国情不一样,三权分立下的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是平行的制衡关系,立法机关不能监督司法机关的个案处理,否则就是干涉司法权,属于违宪行为;而西方的司法权也的的确确在长期的分权制衡中发展完善起来,司法人员的违法犯罪和司法腐败现象微乎其微,因而立法机关也没有必要对之进行个案监督。中国则不然,中国的司法机关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离不开权力机关的监督,权力机关对其监督的目的,是促使和保障司法权健康发展,不断完善,最终帮助司法机关树立司法权威,实现司法独立。

二、人大个案监督的合理限度

在肯定人大个案监督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个案监督与行政执法权、司法权的权力界限。也就是说,人大个案监督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才能不至于侵犯行政权,干预检察权、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只是执掌国家的主权和统治权,而不具体执行国家的行政司法权力。为了使人大个案监督权与行政权、司法权之间互相协调而不致发生冲突,笔者认为人大个案监督应坚持以下四点原则。

(一)依法行使个案监督权原则

现代社会权力法治化原理要求任何机关行使职权的内容和程序都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尤其是人大权力机关,本身就拥有着制订、修改和废除宪法和法律的重大权力,如果这些权力没有得到认真和审慎的行使,而出于部门本位主义随心所欲创设出新的权力,那么就会违反权力分工和权力制衡的基本要求,与法治社会的宪政理念格格不入。人大和司法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不是任意的、无限的,而是有着严格的法律界限,这个界限就是不能妨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因此,人大开展个案监督必须在现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权力,包括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工作评议或述职评议、受理人民群众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等柔性监督手段,也包括法律规定的询问、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罢免和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无论是何种监督手段,都是依法有据的,那些缺乏具体法律依据的探索性监督方式,尽管可以在法理上探讨,但如果要在实践中正式操作实施,就必须通过一定的立法形式将其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

(二)集体行使个案监督权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包括个案监督权在内的各项监督权,但需要明确的是,监督权的主体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或个人。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原则,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个案监督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的关键。监督事项的确定,监督行为的实施,监督结果的形成,都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坚持集体行使职权的方式进行,避免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以个人特殊身份影响和干涉案件。从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人大的个案监督往往集中在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办事机构手里,或者更确切地说,人大的个案监督实质上就是由个别领导人和少数工作人员去监督,使个案监督变成一种“个人监督”。再加上个案监督工作中缺乏一套完善的程序作保障,某些案件的个案监督也出现了人情案、关系案,有的甚至还诱发了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损害了权力机关的形象。一些司法部门的同志之所以对个案监督有抵触情绪,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接受人大的监督,而是他们反对人大内部少数人不经法定程序随意干预具体案件的做法。因此,必须坚决杜绝个案监督中个人行为,才能使个案监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事后行使个案监督权原则

坚持事后监督原则,是避免人大个案监督干扰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正常办案的重要保证。人大监督权不同于行政执行权、司法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监督权的事后性,即是对行政执行权、司法权行使完毕以后已经产生法律效力而又确有错误的决定、判决进行监督。如果正常的司法、执法程序没有结束,案件尚没有正式结果的情况下,人大的个案监督无从谈起。即使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如果通过正常内部司法纠错程序,已使违法行为得到纠正或者正在纠正,人大也没有必要再行监督。人大个案监督一旦不适时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提前介入,一方面必然使人大陷入具体的办案事务中去,而人大立法工作任务繁重,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处理具体案件;另一方面,也造成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法定职能的混淆,导致办案工作政出多门,干预甚至剥夺了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法定的职权。当然,对法、检两院在工作中存在的严重超期办案、超期羁押、越权办案等情形,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后,有关机关仍未依法纠正的,可以在适当时候采取法定形式进行监督,如要求报告处理结果、提出质询、组织特定问题调查、作出决议决定、对违法人员予以罢免或撤职等,以达到有效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目的。

(四)监督而不包办代替原则

人大进行个案监督,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具体案件的事实、情节、程序和法律适用的判断和认定,但这些调查了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发现办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和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纠正错误和不足。个案监督不等于也决不能等于包办代替,人大本身不具备司法功能和专业优势,因而对于具体案件不可能象司法机关了解的那么清楚,有时甚至会听信一面之辞,作出错误判断。如果人大可以对案件处理的最终处理结果提出带有法律约束力的意见,实质上就意味着人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预办案或直接办案,这样,人大就成了“准司法机关”,也可以行使司法权,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分工原则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法治建设就会面临一个非常危险的倒退境地。当前个案监督实践中存在着个别包办代替的现象还是需要引起充分重视的,如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领导直接对案件作出批示,要求司法机关严格照办,有的人大工作人员甚至直接会见案件当事人,查阅卷宗,强令司法机关更改判决结果,并美其名曰“现场办公”。这种走样的个案监督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极大地损害了人大的社会形象和对人大个案监督的社会认同。因此,李鹏委员长多次强调,人大监督个案不包办代替,人大不代行行政、审判、检察的职权,而是督促和支持这些国家机关更好地行使职权。

三、人大个案监督与检察机关弹劾监督的结合行使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对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由于这种监督主要是一种宏观上的、指导性、权威性的监督,所以称之为权力监督,人大个案监督就是权力监督中的一种具体方式。人民检察院则是宪法明文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主要是对包括国家公职人员在内的公民、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以及对司法机关在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的一切违法现象进行监督。检察监督在理论上包括两个主要方式,一是纵向公诉监督,以维护国家公益为目的,对一切违法犯罪的私权以刑事公诉(侦查)、民事行政公诉(应诉)、宪法公诉的形式进行监督,实现对私权利的控制性监督;二是横向弹劾监督,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的,对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一切违法现象以违法(违宪)弹劾的形式进行监督,实现对公权力的制约性监督。弹劾监督由于主要监督对象是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的诉讼职权行为,又被称为诉讼监督。通过对上述人大和检察监督的分析比较,不难发现,人大权力监督中的个案监督与检察监督中的横向弹劾监督的目的、性质是基本一致的,而且两者在权力行使的方式方法上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一个是宏观的、权威性的,一个是具体的、操作性的,因此,笔者认为,将人大个案监督与检察弹劾监督结合行使,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在两种监督权结合行使的制度设计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建立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和检察长组成的司法监督联席会议制度

既然人大的个案监督和检察机关的弹劾监督的目的都是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监督对象也都是在行使侦查、起诉、审判、执行权力的司法人员,那么,人大监督机构与人民检察院监督机构在工作上有必要建立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互相交换信息,共同研究监督措施。考虑到人大常委会开会的频率较低,一般两个月才举行一次,而且会议时间不长,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又较多,因此,可以建立一种由人大常委会主任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组成的联系会议制度,一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分析司法工作和司法队伍的形势,明确需要监督的个案的内容,听取检察院关于个案调查的汇报,部署个案监督的方式措施,等等。从长远来看,可以在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专司个案监督的司法监督委员会,与人民检察院诉讼监督机构建立更加密切的工作联系。

(二)建立人民检察院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门弹劾制度

如前所述,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中有一类专门以制约司法权力滥用的横向弹劾监督。弹劾监督在诉讼法中表现为抗诉、纠正违法、要求说明情况等等。上述几种弹劾方式本质上都是面向被监督对象的劝阻式、建议性弹劾,弹劾的效果如何,取决于被监督对象对自己违法行为的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决心,在实践中往往成效不大。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往往将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意见或者束之高阁,或者消极应付,甚至采取驳回抗诉的不理睬措施,检察监督的权威性得不到保障,监督者经常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旦检察机关的弹劾监督与人大权力监督结合起来,建立面向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门弹劾制度,双剑合璧,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检察监督的操作性的双重优势即可充分显现。可以设想,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对于检察机关提起弹劾的具体违法现象(如超期羁押、有罪判无罪、有案不立等)和具体弹劾要求(如追究违法行为的领导责任等)可以以决议、意见的方式进一步加大纠正力度,对于其中有明显违法违纪行为的司法工作人员,可以依法罢免和撤消其职务和职称。人民检察院面向人大及其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弹劾监督还包括对司法机关的违宪监督,尤其是司法机关在解释和适用宪法等国家根本法的过程中出现的违宪行为。这种违宪的审查启动程序在目前尚没有任何机关主动提起或承担,一旦赋予人民检察院面向权力机关的弹劾监督权后,这一职能缺位将迎刃而解,人民检察院以其弹劾监督的法定身份成为承担这一职责的最恰当角色。

(三)建立人大个案监督的案件由检察机关先行监督的制度

执法权力范文篇10

当前税收执法监督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干部税收执法监督内容的教育不到位,教育具有片面性。实施税收执法监督并非一劳永逸,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必须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其它措施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取得好的效果。特别是必须把监督与教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教育是一项很重要的预防措施,教育搞好了,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税务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强了,很多问题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2、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不到位,税收执法内、外部监督不平衡。部分人员偏重于对税务执法行为完成后的监督,以追究了税务执法人员多少过错为体现执法监督工作成绩的主要衡量标准,而对于执法主体资格、执法权限、执法目的、执法证据、执法程序、适用法律法规等并不明确,对执法依据是否充分、准确,岗位职责是否明确,工作规程是否详细、具体等问题忽视,由此造成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不到位。另外,有时只采取内部考核评议等内部监督行为,没有正确地开展社会监督和纳税人监督等外部形式,没有纳税人的参与,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税收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执法效果等情况,考核结果难以做到真实和全面。在税收执法监督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人为干预。如在税收处罚方面,来自政府部门的干预和方方面面的“说情风”应接不暇,由此令执法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3、税收执法监督力度欠缺,惩罚机制有待改进。在税收执法监督过程中,上级对下级的层级监督做得较好,但深度和广度不够,同级执法监督力度也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监督主体、监督权力、监督客体、监督内容、监督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而执法检查作为执法监督日常化的重要形式,也没有真正做到日常化、随时化,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落实是整个执法责任制取得成效理想与否的重要保证。但目前大多数的责任追究仅限于警告或扣发奖金,对执法过错人员和其他执法人员的震动并不大,影响了执法责任制的实施效果。

4、部分税收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低,依法监督意识差,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税收执法工作专业性强,标准高,要求严,但部分税务人员执法思想落后,执法随意性大,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依法监督意识差,特别是在处理有自由裁量权的税收执法事项中,容易出现滥用职权收“人情税”、“关系税”、“态度税”等问题,从而大大削弱了税收执法的权威。

因此,不断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进一步完善税收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其对规范和约束税收执法权力、保证执法权力的正确、合法和有效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建立廉洁、高效、高素质的税收执法队伍提供坚强保障,并对实现依法治税,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税收执法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加强教育,引导税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和按程序办事意识,促使税收执法人员转变观念,增强执法工作中的责任意识,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执法行为,杜绝随意执法行为的发生。一是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提高执法道德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二是对税务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勤政廉洁教育,使税务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把权力当作责任,谨慎行使权力,不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要利用正面典型来教育干部,用反面典型来警示干部,提高执法能力,树立廉洁从政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三是加强业务和计算机知识培训,特别是对民族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工作,尽快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