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风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0:16:21

证券投资风险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1

关键词:证券;证券投资;投资风险;风险防范

一、导语

证券投资是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买卖有价证券的经济行为。证券投资本身属于一种风险性投资它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财务(更直接地说是资金)交易。相对于实际资产而言,证券投资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运作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上市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而政策投资风险,就是投资者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自身投资本金与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证券投资风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而言,投资者持证券的期间越长,影响证券的因素就越多,且各种因素对证券的影响程度越大。

二、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分析

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证券投资风险来源也比较复杂,它包括货币市场风险、市场价格风险、企业风险与购买力风险等。就目前而言,投资者区分证券投资风险,一般是根据证券投资风险产生的根源,以及该风险的可控性程度来将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系统风险;第二类是非系统性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之所以成为市场风险,是因为它通常是由某个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整个投资市场波动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发生后,投资者无论如何分散投入资金,都不能规避它。这是因为,系统风险与整个证券投资市场的波动紧密相连的。系统风险影响的是投资者所有证券的收益。产色系统性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国家经济、产业政策发生变化;二是市场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三是本币贬值,降低了本国资产价值;四是银行上调了上司公司的贷款利率,给上市公司增加了经营成本;五是证券市场联系过度上涨,存在证券价格大附下跌隐患;六是国家政局或社会动荡。与系统风险相比,非系统风险通常由非市场外的因素导致,是整个证券投资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如上市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财务制度等。非系统性风险偏向于企业主体,而不是市场主体。非系统风险影响的是投资者某种证券的收益,而不是投资者所有证券的收益。当非系统风险发生后,投资者可以通过更改投资标的,或采用投资组合的方法减少或避免这种风险。无论是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它们都有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可测度性、相对性、危害性与可防范性。投资者应当承认证券投资风险的这些特点。

三、证券投资中风险的防范对策

针对证券投资运作中遇到的风险,投资者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从而避免或减少风险带来的资金损失。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项策略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一)投资理性化,切忌冲动性投资。证券市场风云变幻,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运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因素,让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时无所适从,容易被市场环境或他人所左右。尤其是看到其他投资者投资收益后,很容易盲目地跟风投资,从而打乱预订的投资计划。为了避免盲目投资,投资者除了全面了解当前的证券投资市场发展现状之外,还需要充分调查与了解所投资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为了及时、全面掌握投资信息,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即持证券期间),应当持续开展对证券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工作,避免冲动性投资。另外,面对突如其来的投资机遇,投资者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客观分析当下国家政策、证券市场,以及投资的上市企业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投资计划,切忌盲目投机。在具体操作中,投资者应当避免“炒新”、“炒差”、“炒概念”,切忌盲目跟风炒作、跟热点炒题材,也不能简单地通过国家政策“炒地图”,而是在投资时落地到实体经济、产业和个股本身。投资者应当从宏观把握大方向,从长期利好角度,根据上市企业的基本面,筛选出实实在在的“价值证券”,即坚持证券的价值投资。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很多投资者热衷于在“炒新”,冲动性投资问题较为严重。一些新股被爆炒后积聚市场风险和泡沫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资金损失。对此,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炒新”并非只赚不赔,其中蕴含较大投资风险。一般情况下,新股、次新股流通盘较小,容易成为庄家控盘对象,股价波动较大。因此,投资者应当逐步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与理想投资的理念,面对新股和次新股时,切忌冲动性投资。另外,对于一些独角兽企业,投资者也应当具备冷静的头脑,切忌盲目跟风,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这些企业,要警惕这些企业上市后的估值泡沫。当然,投资者若想长期持有独角兽企业的证券,需要认真搜集、分析该企业的财务报表,同时还要详细调查该企业的研发能力、市场能力,以及企业的产品线、治理结构等。虽然独角兽企业估值巨大,但估值与实际利润还是有区别的。对此,投资者应多关注独角兽企业的实际价值,做理性的投资者。(二)对购买的证券进行风险度量。证券风险度量,是投资者针对某一证券分析其风险程度的基本方法。投资者购买某种证券后,要习惯对证券进行风险度量。所谓证券风险度量,是指投资者能够依据概率分析原理,计算出该种证券可能受益的方差、标准离差或标准离差率。其中,方差是投资者用以判断证券可能的收益率与期望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标准离差是方差的开方值,它虽然与方差在表达风险性质相同,但它能更清晰地表达证券投资风险的实际程度;标准离差是投资者用来比较不同期望收益率的证券的投资风险程度。以上几种数据计算结果越大,就说明该种证券投资风险越高;反之,计算结果越小,则说明该种证券投资风险越低。以方差计算为例,其公式:σ2=Var(r)=∑(rj-μ)2Pj上式中,σ2为方差;rj为第种结果的可能收益率;μ为投资者对所购证券的期望收益率;Pj为第j种结果可能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运用风险度量时,计算出的方差与标准离差只能用来比较期望收益率一致的证券投资风险程度,而计算出的标准离差率用来比较不同收益率水平的证券投资风险程度。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者往往会购买不同种类的证券,且这些证券的收益率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投资者经常采用标准离差率来对购买的证券进行投资风险程度测量。经过周密计算,对于风险程度高的证券,投资者应当谨慎选择,若已购买应适时出售,从而减少、避免风险。另外,投资者应对所持有的证券机制实施监控,定期运用多种定量方法对其进行风险度量,包括用VaR指标来测试所持证券面临的潜在价格风险,减少与避免投资风险。(三)重视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不能将全部资金购买一种证券。若这样操作,一旦该种证券发生风险问题,势必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投资者应当购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证券,然后将他们按照不同的比例额度构成一个组合进行投资运作。证券投资组合的目的不单单是“预期收益最大化”,而且是追求“收益不确定性程度最小”。从这个角度而言,证券投资组合更多的一种减少、分散与规避风险,扩展与保障收益。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在购买一些免税的政府债券,也可以购买一些付息债券、优先股、避税债券,还可以购买一些高收益的成长股,还可以购买一些国库券与商业票据等。若投资者熟悉国外上市企业,还可以购买一些不同国家的证券,避免金融风险。证券投资组合方法看似简单,但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上的证券类型成千上万,若没有相关的辅助工具,投资者根本无法快速地筛选出最适宜的对象构成投资组合。庆幸的是,当前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证券分析。投资者可以借助这些技术快速计算出不同类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不确定性程度,从而做出最佳的选择。证券投资组合的投资收益用公式表示为:E(Rp)=∑i=1MXiRi上式中,E(Rp)为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Xi为投资者投向这个证券i的资金比例;Ri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四)做空机制,对冲证券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在证券市场上,当投资者预测某股股价会下跌时,他可以先借入标的股,然后卖出获得收益,待股票下跌后再买入标的股归还。做空能够让投资者有效防范股票下跌带来的风险。通过做空机制,投资者可以对资金进行套期保值,从而化解投资风险,大大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当然,投资者也可以灵活运作,获取股价下跌可能带来的收益。做空机制的存在,让投资者的头脑更加冷静,不再盲目地跟风与炒作,而是更为看重股票的真实价值,减少过度投机行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相反操作,来规避股票下跌带来的风险。做空机制的建立,不仅证券市场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有力工具,而且也给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在熊市与牛市中都有获利的机会。当前,境外资本市场相对完善,境外投资者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做空获取收益。在做空操作时,投资者投资者应选择AH溢价过高、业绩较差及前期涨幅过快而面临高估的股票,另外一些业绩较差的蓝筹股也可以作为做空标的股。

四、结语

当投资者遭遇证券投资风险后,要分清楚该风险是系统风险还是非系统风险。在理清之后,再采取相对应的风险防范对策。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市场繁荣发展,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但是,依然有很大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运作中遭受到了很大的资金损失。对此,投资者应当投资理性化,切忌冲动性投资;对购买的证券进行风险度量;重视证券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做空机制,对冲证券市场价格下跌所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潘邦贵.证券投资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7,31(1):41-43.陈竞.我国证券市场开放面临的潜在风险——基于深港通的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7(3):55-58.

[2]陈志明.证券市场风险分析的基础结构[J].现代商业,2017(21):118-120.

[3]马亦戈.证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及规避[J].现代经济信息》,2017(5):307-307.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2

关键词:证券投资;风险;规避

我国证券市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证券投资作为可以通过证券产品交易获取相应经济效益的金融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参与。但是,证券投资活动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做好针对证券投资风险的规避,关系到投资者和经营者、证券市场以及整体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证券投资及其风险分析

企业或者个人为了获取经济收益,进行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交易活动,就是证券投资,也是进行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由于环境和社会经济体制的特殊性,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具有很大的独特性,且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也比较大,包括政府干预过度、投资者投机过度、监管不足、监管政策不当失效等,都会导致证券市场出现严重的不良波动,进而让投资者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风险,同时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另外,证券投资风险是具有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以及可预测性的。首先,部分投资风险是投资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因为影响投资经营的因素很多,随着时间推移累积,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收益。其次,由于投资者在各方面的差异,其对于投资风险的抵抗能力也不同,再加上面对投资风险时采取措施的不同,最终就会导致产生的效果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最后,虽然证券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但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能够对这些风险进行相应的估计和预测。通过就证券投资过程的历史发展情况和具体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就能够对投资过程的收益情况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增加投资收益,或者降低投资过程的损失。

证券投资的具体分析

1.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属于能够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加以规避的投资风险类型,是在个别行业证券或者企业中发生的安全风险,常用的风险规避措施是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散。非系统风险的类型主要有两种,首先是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因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监管失误,影响经济效益,最终使得投资过程发生安全风险。经营风险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创新性的缺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仅关注当下效益,导致整体发展缺乏进步,进而引发的风险问题。第二是缺乏对于新市场的足够重视,导致发生一定的投资风险。第三是融资过程不合理科学,导致企业经营过程发生财务风险。其次是信用风险,该种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经营投资过程中,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完成还本付息的操作,使得证券市场发生安全风险。这种信用风险债券投资活动中的主要风险,针对其的规避可以通过评级信用进行评估。

2.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也被称作不可规避风险,这种类型的投资风险受投资企业和宏观行业情况影响,会对全部证券造成一定的投资效益影响,很难第一时间实现针对风险的规避调控。系统风险主要有三证券投资风险及规避首先是购买力风险,也叫作通货膨胀风险,这种风险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物价的上涨,从而大大降低货币当下的购买力。除此之外,也会使得企业和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受到不良影响。其次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市场发展的趋势变化造成的,而这种行情变化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特别是经济周期变化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证券市场处于上涨变化阶段,股票价格会出现上涨,而市场处于下跌变化阶段时,股票价格就会呈现下跌状态。最后是利率风险,这种风险来源于债券、贷款等付息资产的价值变化。利率变化会对价格造成很大影响,资金的流动方向会导致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如果市场利率提高,资金就会部分被引导流入储蓄金融或银行票据中。如果债券市场的需求降低,价格会相应下跌,导致成本发生变化。利率的上升会使得融资成本大大提高,影响企业的效益和股息降低,最终影响股价出现下跌现象。

证券投资风险的规避措施

1.加强投资的理性化

在进行证券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投资过程的高风险性,千万不要冲动投资,只关注证券投资的高收益性。在面对证券市场分析结果时,要做好确认工作,防止出现盲目投资的问题。冷静是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的首要原则,要理智分析思考后再采取投资行动,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信息的传递极其迅速,基本不存在所谓的信息差。市场变化瞬息万变,投资者切忌盲目追高,以防出现被套牢的情况。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依据国家政策进行炒地图式投资。总之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理智,在把握住宏观发展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基于长期利好的投资角度,落地实体产业经济与个股,参考行业的财报预期和发展性,坚持价值证券的投资原则。

2.加强制度的完善与监管

基于目前证券市场的整体现状,缺乏针对不法行为的严格监管是目前最为显著的行业危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有权利获取一定的证券公司信息,同时,证券公司也有义务披露公布最新的证券市场信息数据。但是就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由于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的不力,使得部分证券公司肆意妄为,故意隐瞒部分事实,严重者甚至向投资者些虚假不实的信息,使得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判断的时候出现误差,进而产生巨大的投资风险。相关主管部门必须主动采取相应的行动,以保障证券投资者的权益。要全面对信用监管系统加以应用,使针对证券发行者的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于上市公司,要加强债券发行的门槛监察确认,做好源头把关。一旦投资市场发生投资者和证券发行者的利益纠纷纷时,监管部门要积极进行协调,确定最佳的利益分配平衡点,令双方都实现最大化的投资收益。政府部门要健全完善现有的证券市场体系,加强对于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制约监督,杜绝不良企业的恶意操作,令其无法再钻法律空子。要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理财进行适当的权限开放,就证券投资机构的相关管理进行适当的放手,加强证券投资管理的细化管理。第三,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自律组织的建立至关重要,要加强行业内部的自主监督,对证券交易会员要进一步加大考核的强度,督促证券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营造具有更高透明性和公开性的证券市场大环境。

3.加强风险管控机制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3

关键词: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证券市场风险;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1.引言

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2.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5.结束语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微视角;风险管理

微观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机性,这些风险属于非系统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往往不具备外部波动性和延展性,仅对风险主体造成影响,但是对证券投资的整体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公司技术研发失败、员工罢工、企业败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证券投资中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多有人为因素造成,因此具有一定的防范性和可控性,因此也被成为“特有风险”。以下将这就微观风险进行逐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一、微观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类型及特点分析

1.1偶然事件风险。对于证券投资者来说,突发性偶然事件所造成的风险是不可回避的,其风险程度和影响力也会由于事件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如战争、气候灾害等可能对期货价格造成影响;国家政策变动、汇率变化、外交环境变化等有可能造成汇率波动;高层重组、诉讼失败、信用等级下降、贸易壁垒等则有可能造成股票及债券等价格变化,这些都是投资者不可控的风险因素。1.2破产风险。对于新创企业、股票类投资者来说,破产风险影响重大,如果企业管理不科学、盈利能力下降、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信用危机等,都可能使其做出破产申请,或者策划重组,如果干预不力则有可能直接宣布破产。公司破产会造成股票债券价格暴跌,如果公司真的倒闭,那么投资者将本利俱失。1.3流通风险。证券投资中流通风险的形成与偶然事件有重要关系。如果与公司相关的负面信息四处流通,则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动摇人心的同时也会使投资者失去信心,进而低价抛售公司股票,还有部分股票则无法脱手,最终造成公司股价暴跌,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公司则会因为流通风险陷入破产倒闭的境地。1.4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一般存在于“固定收入有价证券”的投资群体中,此类证券在发行之初就会投资者收益做出承诺,并保证到期之后一次性发放投资收益,或者在预定阶段内若干次发放。但是由于公司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陷入财务危机,则无法承诺当初的收益价值,进而形成违约风险。

二、证券投资微观风险的特征及防范原则

2.1证券投资微观风险的特征。一是微观风险的诱发因素较为特殊,多为管理、劳工、消费偏好等因素的变化所引发。二是仅对某种证券交易造成影响,其风险集中在某一公司或行业内,尤其是非耐用消费产品的生产行业如食品、通讯、共用事业等,都是微观风险因素存在较多的领域。三是微观风险具有一定的可控性,通过分散投资即可有效控制,其风险波及范围较窄。2.2微观视角下风险控制的原则。微观视角下的风险控制首先要遵循“充分准备,充实知识”原则,在投资前做好功课,对证券投资特点、预期收益、风险因素、流程操作、风险规避等有提前认识,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基础,做好理性投资准备。二是“慎重选择,分散投资”原则,通过分散投资有利于降低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采取谨慎态度更有利于风险控制。三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原则,投资者切不可贪图一时收益而孤注一掷,特别的在短线投资者不能有赌徒心态,而是影响量力而行,多留投资余地。四是“目标适度,力戒贪婪”原则,要有理性客观的投资目标,谨记“贪婪生祸害”,避免产生盲目投资行为。

三、微观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的防范控制对策

3.1通过投资组合实现风险控制。投资组合的核心作用在于实现风险分散,这样的投资方法操作灵活,投资者可以将资金投放于不同风险等级、不同收益价值、不同投资期限的产品中,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操作分散单一性投资的风险,从而降低整体风险系数。投资者要有组合投资意识,认识到不同证券产品的风险差异和各自的优劣特点。在投资过程中选定不同种类、差异系数较大的证券产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资金,这样的投资形式能够使收益价值较高的证券拉动整体投资价值的提高,同时,不同证券的风险对冲、抵消作用有利于提高证券投资的安全性,以保证其整体收益价值。从当前证券投资实践来看,组合投资更有利于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因此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3.2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控制。证券价格的变化往往与政治、国际环境、市场因素有密切关系,同时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益、技术、信誉等对于股票的价格也有很大影响,是造成证券价格波动的微观要素。基于此,在探索证券市场宏观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也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以选择更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对策。首先投资者要对股价变化趋势有所掌握,选择收益较为稳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证券。在购入和卖出时要找准时机,如果证券价格低于标准差下限,则可以考虑买入,如果高于标准差上限,则可以考虑卖出。在投资期限的选择上要主张经济周期因素,从而减少风险控制压力,提高对抗通货膨胀能力。一般来说,实质性资产尤其是不动产,其抗通胀能力相对较强。结合利率政策制定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调整自身投资行为。3.3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造成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违约风险、管理不善风险、亏损风险、倒闭风险等。对于这些风险因素投资者必须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对企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购进证券前要多方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其生产经营和后续发展情况有所了解,对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做出客观判断。此外,还需要结合企业既往的经营和盈利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更精准的收益价值差。如果企业所提供的预期收益价值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就会吸引投资者涌入。如果企业盈利引力有所下降,投资者则考虑及时转让证券,以减少风险因素干扰。从企业财务风险形式来看,其风险成因与自身融资操作有很大关系,如果企业负债过多、缺乏偿债能力,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将大幅增加。这就需要投资者更多关注企业的负债和偿债能力,以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判断。在投资过程中要选择偿债能力强、股息收益较高的企业,从而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3.4投资者自身风险控制。从投资这自身而言,由于证券投资知识不足、对金融政策掌握不灵、操作技能缺失等,这些都是造成证券投资风险的主观因素。这就需要投资者苦练“基本功”,多学习关于证券投资的专业知识,对市场行情多加关注,并通过市场变化进行推断分析,从而具备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对投资环境有客观认识,能够选择更科学的投资方式,找准投资时机。同时还有具备良好的证券操作素养,保持头脑清醒,投资过程中不盲目、不贪婪、不跟风、不急躁,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提高投资行为的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微观视角下的证券投资风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多,如偶然事件、企业破船、流通不利、违约等都是形成微观风险的主要因素,这就需要投资者关注宏观证券投资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微观环境,提高自身投资技能水平,慎重选择证券类型,采取分散投资形式,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贪婪,要做到量力而行。通过微观投资风险的风险,有利于构建起更客观理性的自主投资环境,提高正确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杰.浅谈我国证券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J].武钢大学学报,2015(03)

[2]马红烨.企业证券投资风险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31)

[3]游星,朱红霞.证券投资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5(06)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5

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小失误可能会引起一场金融风波。1995年初,英国巴林银行由于交易员的失误,使得亏损近10亿美元而濒临破产。1996年10月,纽约一家银行因为工作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而对美国债券进行投资,造成亏损达数10亿美元。通过这些失败的投资事件,人们应当重视如何去防范投资风险。然而,相对来说我国国内证券公司开始发展起来的时间是较晚的,故证券公司自身的控制方式及建设环境都存在不足的现象。从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至今,快接近30年左右的时间。从第一家证券公司注册那年起,在接下来的10年里,证券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在快速增长的阶段中,证券公司的数量达到了成倍增长,证券中的资产也以不可估量的速度在进行扩张,但证券业务类型并没有进行更好的发展还是亦如以前单一。并且,政府部门对执行监督证券业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而且内部人员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这样是十分难以发现的,所以单位就选择回避内部风险防范的问题。但若不想办法对内部风险进行防范,那么可能会产生无法预知的危害。随着我国的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证券业务类型越来越多,证券品种也琳琅满目,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风险。为了我国证券行业能够健康发展,应该找到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证券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证券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就像人与心脏一样永远是同时存在的。而能够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尽其数。这其中的大致原因可能是由证券投资的运作过程十分复杂引起的,还或许是因为投资者盲目进行投资并没有去考虑风险问题。不过,无论是哪些因素引起的,只要是引起原由的因素都会相互影响,这样就造成了证券市场的高风险。

(一)增多的投机行为使得市场十分不稳定

目前,证券投资行业存在着许多的投机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得到短期的差价,从而获得差额利润不管会遇到多大的风险。这种投机行为的本质就是根据证券价格的波动性来进行的,所以这样肯定会让证券价格的波动愈发强烈,从而加剧了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虽然,投机者可能会因此得到一定的收益。但一直存在这种过度的投机行为的话,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二)证券管理者自身素质的风险

在证券市场里面,我国的证券经纪人和持有人仅仅是法律上的关系,经纪人的道德风险无法通过法律手段来防范。证券经纪人没有履行义务时,持有人不可避免会损失利益。而且,我国证券从业人员还不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投资技巧,在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这些都对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三)个人投资者盲目投资扰乱环境

很多个人投资者连基本的政策都不了解,并且没有学习过专业的证券投资知识,进而只能够盲目地跟随其他投资者进行投资。而且,个人投资者分散广,想法多,这样就会被利用其特点,制造出使个人投资者产生冲动情绪的市场氛围,致使个人投资者全体蜂拥而上。或者被一些负面的消息所影响,跟随大众群体抛之。证券市场环境就被弄得一片混乱,投资者也深受其害。

(四)部门执行监督和管制的力度不够

从开始制定与颁布证券法律法规以来,我国为维护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已经颁布的法律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执行方面力度不够。这样不仅会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同时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防范证券投资风险的建议措施

证券投资过程中,防范与管理投资风险是尤为重要的,特别是在防范的同时如何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是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下面的几点措施,是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加以总结,在对其结构优化后提出的,因此可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抑制过度投机,控制价格风险

过度投机会破坏证券市场的环境,使得中国经济不能稳定增长。防范投机行为应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应该建立严密的宏观监管体系,并对所违规的处罚措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强化客户管理,对投机者行为加以规范。

(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及职业道德

招揽人才是证券公司的重大目标之一,而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证券行业中。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道德操守,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证券经纪人。专业水准高的证券经纪人,能够使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利益。而遵守职业道德才能推动证券市场良性发展。

(三)加强证券投资者的防范意识

证券投资者应当树立政策与法制观念、市场与信息观念、风险观念。证券投资者的观念是主观方面的要求,在这一些方面如果能够很好地执行,将起到更加惊人的效果。并且,投资者应该具备许多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投资者根据有效信息,提炼充分材料,并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决策。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拥有好的心态和强大的承受力,冷静的头脑和良好的自我约束力都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忌冲动投资,赌气选择股票,只有拥有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当今市场中占据优势。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6

关键词: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划分

证券投资风险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系统风险对所有公司、企业、证券投资者和证券种类均产生影响,因而通过多样化投资不能抵消这样的风险,所以又成为不可分散风险或不可多样化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由非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受其自身因素(如决策失误、新产品研制的失败)的影响,这些因素跟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关系,只会造成该家公司证券收益率的变动,不会影响其他公司的证券收益率,它是某个行业或公司遭受的风险。由于一种或集中证券收益率的非系统性变动跟其他证券收益率的变动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而可以通过证券多样化方式来消除这类风险,所以又被称为可分散的风险或可多样化风险。

证券投资的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总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二、系统风险的表现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引起的可能性。市场行情的变化一般为周期性的,其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盘整期、转势期、高潮期和低潮期。在市场行情走底时,证券的价格普遍下降,在高潮期,价格普遍上扬。影响市场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为经济的周期循环。此外,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市场的季节变化、市场预期等也都影响市场行情走势。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周期大体包括四个阶段:复苏、繁荣、危机、萧条。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总投资旺盛,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业率和个人收入水平也有较大提高,适应这种经济气候,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十分活跃,证券投资收益看好,然而在经济萧条、特别时经济危机事情,整个社会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于萎缩和倒退状态,经济秩序不稳定,证券市场业必然受到冲击。一方面,资金需求减少,市场交易规模之缩小;另一方面证券价格大幅度波动并呈现跌势,投资者实际收益下降,甚至蒙受亏损。“股市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这是对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高度概括。据统计,美国股市行情走势仅仅比经济周期运动平均时滞四个月。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利率水平的波动而带来的投资收益风险。当利率水平上调时,一般会引起:(1)银行存款者的机会成本下降,部分潜在投资者将钱存入银行,或原有的证券投资者移资存入银行,从而降低对证券的需求导致证券价格下降;(2)货币供应量减少,造成证券交易规模缩减从而影响证券价格下降。(3)公司贷款成本上升,或投资预期减少,利润下降,股价下跌;或影响债息的支付、到期债券的兑现。

3.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而对投资收益带来的风险:(1)国家产业政策对支柱产业和限制产业进行确定与调整。并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调整行业收益水平。导向市场行为,使限制产业的公司盈利水平受到影响;(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力度过大,或操作不当,经济可能大起大落,市场波动随之升降。

4.贬值风险(收入或购买力风险)。贬值风险是价格持续普遍上涨,货币贬值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投资的名义收益率不变,则实际收益和价值下降。虽然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商品价格的上升,公司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上升,股价随之上扬,但是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将使公司成本加大,利润下滑,同时投资者对市场预期看跌,股价可能会随之暴跌。

5.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汇率水平波动而对投资收益带来的风险。这里所谈的汇率风险并不涉及国际投资。汇率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汇率变动将影响与进口产品相关联的经营性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和产品销售收入,从而影响这些公司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价格;其二,对于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动可能引起资本的输入输出,进而影响国内货币资金供给和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在我国,汇率变动对“三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影响。

6.市场组织风险。市场组织风险指由于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使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组织包括:(1)法律体系是否完整、完善,市场监管是否有力;(2)交易制度、信息系统和清算方式是否科学合理;(3)硬件设施的配置是否齐全、先进。市场组织水平高低通过影响证券的流动性、交易成本、市场效率和证券价格波幅等影响投资收益。

7.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一国政治局势的变动而使证券市场发生震荡,从而影响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这里的政治风险同样不涉及国际投资,仅指一国政局的变动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如政府更迭,国家首脑的健康状况不佳,群众性大规模示威运动爆发,对外政治关系发生危机等。此外,政界人士参与证券投机活动和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一类的政治、社会丑闻,也会对证券市场构成很大威胁,往往丑闻一经披露,市场价格马上下跌。

三、非系统风险的表现

1.违约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指一个公司不能按时向证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能性,他主要针对债券而言。证券发行者不能履行对其债务所承担的义务,主要是因为财务状况不佳,他的性质属于债务者失信,因此也称之为信用风险。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公司经营业务所需的资金,从直接融资角度来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筹措: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由两者的所得款组成公司的资本结构。股票需要分配一部分净利给股东作为股息,但不固定,可以时多时少,也可以暂不支付,完全根据盈利情况而定。债券则不同,不管公司当年有无盈利或盈利多少,必须按期付清债息,成为举债公司的固定开支。倘若在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集资方式的比重较大,可以据此推断其财物风险较大,因为:(1)如果债券集资的数额增加,而盈利因种种原因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则有可能连固定的债息都无法支付,因而使这个公司的债券持有人承担损失债息收入的风险;(2)即使这个公司由一定的利润,但因需支付固定利息的数额增加了,留作股息分配的数额就会减少。同时,公司盈利状况每年各不相同,当利息支付是固定的,这样,普通股票的持有人每年能得到股息变动性不大,不能预先确定。

3.经营性风险。经营性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变动而导致盈利能力的变化,造成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减少或损失的可能性。影响公司经营情况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1)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引起公司收益的变动;(2)竞争对手条件变化,若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收益率下降,会使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下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3)公司经营决策和管理的水平,公司经营决策失误,会导致产品的挤压,管理不善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涨从而引起公司盈利变化。

4.产品风险。产品风险是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的产生到消失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和收益是不一样的:(1)产生期。产品发展的初期由于新技术本身的不成熟,市场前景不明朗。需要投入较大的研究发展费用,而且获利较少。此时,投资者往往要冒失败的风险;(2)发展期。当产品进入发展期,新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销售量急剧上升,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将吸引众多企业投入研究,更多产品投入市场。在这阶段,投资者往往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3)成熟期。在这一阶段,销售量只缓慢增长,行业内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企业纷纷以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利润也随之下降。进入这一阶段,企业大多表现出稳健发展的特征,收益增长虽不及发展期,但风险却更小;(4)衰退期。产品进入衰退期,利润下降,规模会逐渐缩小,竞争将主要来自新产品的成长。此时,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增大,应密切注意证券价格的变动,适时调整相应的投资组合。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即技术开发方面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技术难度、成果成熟度、与商品化的差距、开发周期与技术寿命期。其主要风险因素有:(1)技术开发难度大,关键技术预料不足;(2)技术知识无法获得;(3)关键技术难以突破;(4)存在技术障碍和技术壁垒;(5)试验基地、设备和工具缺乏。当今世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新技术转瞬间就可能过时,造成无形损耗,这将降低产品附加值,减少科技含量,降低产品质量和档次,削弱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市场占有率,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这对证券投资市场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证券投资市场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许多情况下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我国证券市场自2001年6月份以来股市一直处于“熊市”,起因是当时国务院出台的国有股减持办法,这是一个典型的政策性风险,但随后的发展就变成了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等。所以我们对证券市场的分析不应仅采取一因一果的分析方法,而应当采取一因多果或多果多因的综合分析方法能找准市场运行的脉络。

参考文献:

1.尹建国,汪涛,岳桂宁.证券市场运行与风险管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7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2.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3.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证券投资行为对于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和模仿从众传染机制。它们都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可能存在独立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必定存在模仿从众传染性,因此,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主要是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无论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投资证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以及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更合理、更科学的经济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客观信息对称性假设、预期和决策信息非对称性假设以及简化问题的一系列假设组成。本文在上述经济假设体系中,仅对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作了定性的研究和阐述。更具有科学性的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8

关键词: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

一、证券投资风险的划分

证券投资风险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不确定性。系统风险对所有公司、企业、证券投资者和证券种类均产生影响,因而通过多样化投资不能抵消这样的风险,所以又成为不可分散风险或不可多样化风险。非系统风险是指由非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资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在现实生活中,各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会受其自身因素(如决策失误、新产品研制的失败)的影响,这些因素跟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关系,只会造成该家公司证券收益率的变动,不会影响其他公司的证券收益率,它是某个行业或公司遭受的风险。由于一种或集中证券收益率的非系统性变动跟其他证券收益率的变动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而可以通过证券多样化方式来消除这类风险,所以又被称为可分散的风险或可多样化风险。

证券投资的总风险是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总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

二、系统风险的表现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引起的可能性。市场行情的变化一般为周期性的,其周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盘整期、转势期、高潮期和低潮期。在市场行情走底时,证券的价格普遍下降,在高潮期,价格普遍上扬。影响市场行情走势的主要因素为经济的周期循环。此外,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市场的季节变化、市场预期等也都影响市场行情走势。一般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周期大体包括四个阶段:复苏、繁荣、危机、萧条。在经济复苏和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总投资旺盛,经济增长率上升,就业率和个人收入水平也有较大提高,适应这种经济气候,证券市场筹资与投资十分活跃,证券投资收益看好,然而在经济萧条、特别时经济危机事情,整个社会活动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于萎缩和倒退状态,经济秩序不稳定,证券市场业必然受到冲击。一方面,资金需求减少,市场交易规模之缩小;另一方面证券价格大幅度波动并呈现跌势,投资者实际收益下降,甚至蒙受亏损。“股市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这是对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高度概括。据统计,美国股市行情走势仅仅比经济周期运动平均时滞四个月。

2.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银行利率水平的波动而带来的投资收益风险。当利率水平上调时,一般会引起:(1)银行存款者的机会成本下降,部分潜在投资者将钱存入银行,或原有的证券投资者移资存入银行,从而降低对证券的需求导致证券价格下降;(2)货币供应量减少,造成证券交易规模缩减从而影响证券价格下降。(3)公司贷款成本上升,或投资预期减少,利润下降,股价下跌;或影响债息的支付、到期债券的兑现。

3.政策性风险。政策性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而对投资收益带来的风险:(1)国家产业政策对支柱产业和限制产业进行确定与调整。并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调整行业收益水平。导向市场行为,使限制产业的公司盈利水平受到影响;(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力度过大,或操作不当,经济可能大起大落,市场波动随之升降。

4.贬值风险(收入或购买力风险)。贬值风险是价格持续普遍上涨,货币贬值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投资的名义收益率不变,则实际收益和价值下降。虽然在通货膨胀时期,由于商品价格的上升,公司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上升,股价随之上扬,但是持续的高通货膨胀将使公司成本加大,利润下滑,同时投资者对市场预期看跌,股价可能会随之暴跌。

5.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汇率水平波动而对投资收益带来的风险。这里所谈的汇率风险并不涉及国际投资。汇率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汇率变动将影响与进口产品相关联的经营性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和产品销售收入,从而影响这些公司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价格;其二,对于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汇率变动可能引起资本的输入输出,进而影响国内货币资金供给和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在我国,汇率变动对“三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影响。

6.市场组织风险。市场组织风险指由于市场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使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组织包括:(1)法律体系是否完整、完善,市场监管是否有力;(2)交易制度、信息系统和清算方式是否科学合理;(3)硬件设施的配置是否齐全、先进。市场组织水平高低通过影响证券的流动性、交易成本、市场效率和证券价格波幅等影响投资收益。

7.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一国政治局势的变动而使证券市场发生震荡,从而影响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这里的政治风险同样不涉及国际投资,仅指一国政局的变动对本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如政府更迭,国家首脑的健康状况不佳,群众性大规模示威运动爆发,对外政治关系发生危机等。此外,政界人士参与证券投机活动和证券从业人员内幕交易一类的政治、社会丑闻,也会对证券市场构成很大威胁,往往丑闻一经披露,市场价格马上下跌。

三、非系统风险的表现

1.违约风险(信用风险)。违约风险是指一个公司不能按时向证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能性,他主要针对债券而言。证券发行者不能履行对其债务所承担的义务,主要是因为财务状况不佳,他的性质属于债务者失信,因此也称之为信用风险。

2.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因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而带来的风险。公司经营业务所需的资金,从直接融资角度来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筹措: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由两者的所得款组成公司的资本结构。股票需要分配一部分净利给股东作为股息,但不固定,可以时多时少,也可以暂不支付,完全根据盈利情况而定。债券则不同,不管公司当年有无盈利或盈利多少,必须按期付清债息,成为举债公司的固定开支。倘若在公司资本结构中债务集资方式的比重较大,可以据此推断其财物风险较大,因为:(1)如果债券集资的数额增加,而盈利因种种原因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则有可能连固定的债息都无法支付,因而使这个公司的债券持有人承担损失债息收入的风险;(2)即使这个公司由一定的利润,但因需支付固定利息的数额增加了,留作股息分配的数额就会减少。同时,公司盈利状况每年各不相同,当利息支付是固定的,这样,普通股票的持有人每年能得到股息变动性不大,不能预先确定。

3.经营性风险。经营性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经营状况变动而导致盈利能力的变化,造成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减少或损失的可能性。影响公司经营情况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1)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引起公司收益的变动;(2)竞争对手条件变化,若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收益率下降,会使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下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3)公司经营决策和管理的水平,公司经营决策失误,会导致产品的挤压,管理不善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涨从而引起公司盈利变化。

4.产品风险。产品风险是指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从产品的产生到消失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和收益是不一样的:(1)产生期。产品发展的初期由于新技术本身的不成熟,市场前景不明朗。需要投入较大的研究发展费用,而且获利较少。此时,投资者往往要冒失败的风险;(2)发展期。当产品进入发展期,新产品得到社会的认可,销售量急剧上升,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将吸引众多企业投入研究,更多产品投入市场。在这阶段,投资者往往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回报;(3)成熟期。在这一阶段,销售量只缓慢增长,行业内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企业纷纷以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利润也随之下降。进入这一阶段,企业大多表现出稳健发展的特征,收益增长虽不及发展期,但风险却更小;(4)衰退期。产品进入衰退期,利润下降,规模会逐渐缩小,竞争将主要来自新产品的成长。此时,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增大,应密切注意证券价格的变动,适时调整相应的投资组合。

5.技术风险。技术风险即技术开发方面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技术难度、成果成熟度、与商品化的差距、开发周期与技术寿命期。其主要风险因素有:(1)技术开发难度大,关键技术预料不足;(2)技术知识无法获得;(3)关键技术难以突破;(4)存在技术障碍和技术壁垒;(5)试验基地、设备和工具缺乏。当今世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新技术转瞬间就可能过时,造成无形损耗,这将降低产品附加值,减少科技含量,降低产品质量和档次,削弱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市场占有率,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这对证券投资市场来讲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证券投资市场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许多情况下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我国证券市场自2001年6月份以来股市一直处于“熊市”,起因是当时国务院出台的国有股减持办法,这是一个典型的政策性风险,但随后的发展就变成了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经营性风险等。所以我们对证券市场的分析不应仅采取一因一果的分析方法,而应当采取一因多果或多果多因的综合分析方法能找准市场运行的脉络。

参考文献:

1.尹建国,汪涛,岳桂宁.证券市场运行与风险管理.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2.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9

关键词: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证券市场风险;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1.引言

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2.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5.结束语

证券投资风险范文篇10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2.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3.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证券投资行为对于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和模仿从众传染机制。它们都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可能存在独立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必定存在模仿从众传染性,因此,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主要是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无论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投资证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以及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内在机制更合理、更科学的经济假设体系应由有效市场假设、有限理性假设。客观信息对称性假设、预期和决策信息非对称性假设以及简化问题的一系列假设组成。本文在上述经济假设体系中,仅对形成证券市场风险的内在非线性机制作了定性的研究和阐述。更具有科学性的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