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0:57:50

增加值范文篇1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企业价值理论;管理模式现代国企研究

一、企业价值理论介绍

(一)企业价值的内涵。从价值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企业的价值主要有市场价值,管理价值和内在价值,其中,企业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企业未来的资金流量等进行测算,企业的市场价值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价格,企业的管理价值则是使用(EVA)经济增加值的理论进行衡量。(二)企业价值理论的实践。首先,最早的企业价值理念是财务的理念,主要是财务的价值问题,MM理论的诞生是我国最早的企业价值理论,企业的价值被称之为未来企业经营的活动所能创造的先进的数量,理论的诞生为未来企业价值管理模型结构的创建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价值的评估是价值管理的根本,必须创建一种较为综合性的管理模式,其中一价值管理为根本,企业的价值相对来说丰富度较高,相对较为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认知,有着不同的企业价值观,其中,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观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管理模式首先,EVA是一种管理理念,相应又作为一种指标,对所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了全面有效的衡量,最终成立了相应的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的管理步骤。

二、EVA对企业价值管理的制约与驱动

(一)EVA介绍。EVA的内涵主要是对于企业来说的,进行贸易的交流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其中之后将成本扣除,最终得到的利益才是属于企业的真实价值,才能为每一个股东带来价值,另外,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至少应该拿回自己的成本。EVA是一种评判的标准,如果其数值是正值,则说明公司的企业价值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公司为股东创造了一定的财富,如果数值为零,则说明公司的利润仅仅能够满足经营人和投资人的预期价值,如果相应数值是负数,则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的经营正在处于亏损的状态,对企业的经营者也要一定的损害。(二)EVA的计算方法与调整方式。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其中,EVA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与企业的整体利润进行计算的,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我们往往需要对一些资本的成本率进行有效的调整分析,使EVA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EVA可以进行以下的调整:资本=债务资本+权益资本+约当权益资本。EVA归根结底是一种财务的利润。而不是一种会计的利润,在进行有效评估计算时必须充分体现经营者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三)EVA对企业价值管理的制约因素。首先EVA过渡的依赖于公司的财务报表,但是公司的财务是对于经营的后续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严重的影响了公司的决策。另外,EVA只是使用计算的数据进行过程的评估与指导,对公司的其他方面关注力度不够,往往无法对公司的整体价值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EVA对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但是对公司存在的风险等没有全民的评估,更没有方法去解决相应的风险,因此,公司往往会因为EVA数值太高,而产生更高的风险。(四)EVA对企业价值管理的积极作用。首先较为真实,相对传统会计计算中对经济价值的扭曲化处理,能够准确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再者能够在全公司的范围内,建立全过程的价值评价理念,可以确定公司共同努力的目标,公司的各个部门也可以全面分析自身优势劣势,提高价值水平。最后,EVA的价值评价方式可以充分的协调企业与企业投资者的关系,能够更好地保障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另外可以通过对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的平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三、如何建立EVA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

(一)树立正确理念。首先,必须树立EVA的价值管理理念,现阶段的实践已经表明,EVA的价值管理方式可以对公司的价值和经营业绩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挖掘并创造EVA的管理方式。(二)完善价值管理流程。在EVA的背景下进行价值的管理,首先需要对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对各级的业务单位按照业务的链条进行逐级的分析,另外,确定不同业务的价值水平,通过具体的估算,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落实管理的责任,更好的对行业的分工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三)探索增加EVA措施。建立EVA的管理模式,必须提高公司的价值,首先必须保证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有效的加强公司的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开发新的客户,将市场进行有效的扩大,最后,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EVA的有效进行创造更多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的持续性增长。(四)推进EVA长效管理。推进EVA的长效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企业的特色文化,必须加强EVA的管理,对企业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另外,必须建立以EVA为主体的企业价值评估体系,并建立企业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对企业中的优秀人员进行奖励,促进其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四、总结

EVA的提出为企业的管理指明了方向,虽然EVA的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有利于公司价值的实现,我们必须树立相关的观念,创新管理制度,促进EVA的长效发展。

作者:林振民 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增加值范文篇2

内容摘要:本文着力对作为价值创造的衡量及管理指标的经济增加值与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比较分析。价值创造管理模式中比较好的衡量与管理指标就是自由现金流量作为价值创造的衡量及管理指标,经济增加值在适用范围、价值评估、价值驱动等方面存在缺陷,而自由现金流量在这些方面均具有优势。

衡量价值创造的指标有多种,包括剩余收益、经济利润、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现金增加值(CVA)、投资现金流量回报率(CFROI)、自由现金流量(FCF)、总股东收益(TSR)、超额回报(ExcessReturn)等等。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价值创造管理模式缺陷分析

(一)适用范围的缺陷

一般认为,经济增加值只能用于有限的企业,而不适用于金融机构、周期性的电器业、新成立的资源公司等企业。金融机构有着特殊的法定资本金要求,不适用经济增加值,而且,把贷款总额作为使用资本将高估资本成本,会导致结果扭曲。分析周期性企业时,由于利润波动太大,也可能引起经济增加值数值扭曲。新成立公司利润波动也较大,并且,使用经济增加值的公司必须是一家持续经营的公司,而新成立的公司在创立初期还无法为市场带来新产品。资源公司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识别和取得“资源库存”,无论发现矿藏与否,经济利润法都将所有的勘探费用资本化,但是资本化费用并不必然与勘探价值相关。另外,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很难适用。

而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的一般公式虽然在对特殊的企业,如对收益呈周期性变化的企业、部分资产未被利用的公司或正在重组的企业等进行评估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调整现金流和收益率的方法还是能得出正确的公司价值,因此该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泛。

(二)价值评估时存在的缺陷

1.折旧影响导致的缺陷。经济利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任何一个不规则的投资模式都存在的问题。随着资产可使用年限的减少,经济利润会上升,这是因为资本费用是根据资产的净账面价值(NSV)计算的。在传统的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的情况下,这个净账面价值在资产的寿命内逐渐降低(如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则上述问题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得到不合理的结果;即资本化的经济利润在重置周期的前期一般是负值,而在重置周期的后期一般是正值。由于经济增加值模型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经济利润资本化,并且将其与经营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加,因而经济增加值模型会错误地计算公司的合理价值。而且,在该模型下,有着大量新投资的公司反而比拥有旧资产较多的公司经济利润低,这显然不能比较出公司实际盈利能力。

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则是基于自由现金流量计算公式的价值。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在满足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之后的剩余流量,即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纳税付息前盈利×(1-所得税率)+折旧-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变动,因此,在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的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流量会随着资产使用年限的减少而下降,即资产的贡献是呈下降趋势的,因此,企业的价值也会下降。要提高企业价值,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就要不断地增加资本支出,提高资产的使用率。

2.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计算缺陷。由于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基础仍然是会计数据,因而会计数据本身存在的缺陷也必然“遗传”到经济增加值身上来。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经理可能通过各种方法操纵会计数字。除了正常的加强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降低资金成本外,经理可能走捷径,直接在账面上操控会计数字。另外,经济增加值无法说明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但这些资产在信息时代的许多高科技企业(如Microsoft)的财富创造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使用资产历史成本,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如资产重置价值等。这样,经济增加值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收益水平。经济增加值数值的扭曲程度也因公司资产结构、投资周期、折旧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别。资本成本波动也影响经济增加值的稳定。在公司实际运营中,高管层可能出于战略需要改变资本结构或业务选择,这将使不同时期的资本成本成为经济增加值计算中最不稳定的变量,从而引起经济增加值的被动。此外,Stewart提出经济利润的会计调整高达160多项。虽然根据经验,大多数公司需要调整的项目不超过25个会计科目,但这一调整仍然相当复杂。在某些情况下,调整需要大量内部信息,除非得到公司管理者或内部人员的支持,否则外部分析者无法实施。

相对于经济利润模型来说,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则简单得多,它是以自由现金流量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基础,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可以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取得。在直接法下,通过计算与现金收支相关的项目可以得出企业最终的现金流量;间接法虽然也是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即调整非现金项目,但调整的过程较之经济利润模型要简单得多,并且调整的项目也比较确定,通常为折旧。由于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密切相关,通过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定义为企业的息前税后利润加上折旧,大大方便了估价人员以及分析人员的理解和计算。

(三)价值驱动因素缺乏前瞻性

经济增加值是历史性的而非前瞻性的,它无法衡量一家公司在行业创造财富中的相对地位。也就是说,它无法提供公司在行业新增加财富中的份额。公司可能有着相对健康的经济利润,但和竞争对手相比在逐渐丧失“财富份额”。而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法采用的则是预期的现金流量,是对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的合理预测,是一种持续的价值评价,能有效地估算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价值创造管理模式优势分析

(一)考察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可行性指标

首先,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企业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以调节利润的手段,对自由现金流量来说毫无影响,保证了现金流来源的真实性。其次,自由现金流量还考虑到了企业存货增减变动的影响,而这并没有反映在会计利润的计量上。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反映企业实实在在、可以支配的现金流。如果一个企业有足够的自由现金流量,那么从还款能力的角度来看,它的信用水平应该是较高的。相反,如果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比较匮乏,那么,其还款能力就值得怀疑,企业价值必将随之降低。

(二)企业价值模型中的基本变量

传统意义上财务的许多估价模型都以未来股利作为未来现金流量的代表。但是实际上,由于一些公司并不支付股利,因此股利并不是未来现金流量的唯一和最好的代表。由美国西北大学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创立的财务估价模型就是建立在一个公司的价值等于其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这一假设之上的,这一模型的优越性体现为:自由现金流量能更合理地评价企业业绩,有效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自由现金流量不仅考虑企业过去的获现能力,还考虑企业未来营运的变化,把企业未来创现能力纳入考核中,更具有发展的眼光。而且,公司不必派发股利,只要产生自由现金流量即可。

(三)连接企业投资决策、筹资规划和股利政策的决策变量

只有通过自由现金流量,才能把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等这些财务核心问题联系起来,统筹规划,而不是孤立地考虑公司筹资、投资及股利分配决策。因为经营现金流量和自由现金流量越稳定,发生财务困难的概率就越小,发生破产和重组的概率也越小,外部筹资的成本就越小,所以,企业更倾向于提高财务杠杆,增加外部筹资。反之,自由现金流量为负数和现金流量不稳定的公司则会降低外部筹资,降低股利分配比率,提高权益筹资的比重。

(四)评价企业风险的重要指标

从对经济增加值、自由现金流量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价值创造管理模式中比较好的衡量与管理指标就是自由现金流量。

一般情形下,指标越稳定企业风险越小。在考察自由现金流量是否稳定时,应剔除经营政策变化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在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调整的情况下,选择最近四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量作为基本标准是比较合理的。若企业四年的平均自由现金流量始终大于零,且呈上升态势,则可以基本确定该企业具有投资价值。此外,某个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和市值连续几年保持增长状态,表明该公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比较稳定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小兰.企业价值创造的内涵及其衡量指标分析[J].美中经济评论,2008(6)

增加值范文篇3

关键词:分享经济;卫生账户原理;分享经济产品;分享经济增加值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效连接,能够充分利用或盘活经济体系中的“闲置”资源,挖掘现有资源的价值,低碳环保,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力释放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利于解决产能过剩与结构性失业难题,因此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在政策的鼓励推进下,各分享经济平台从起步期走向成长期,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分享经济活动中,形成了从交通出行、房屋住宿、生活服务、医疗分享、知识技能、生产能力到金融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快速发展。然而,从统计核算的角度,如何将分享经济的成果以科学的方法纳入我国GDP核算中,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统计难题。由于分享经济是新经济模式,国内外对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统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统计数据无法准确量化分享经济对GDP的真实贡献,鉴于此,本文运用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结合卫星账户法,针对如何核算分享经济增加值进行探讨,以期为分享经济统计核算提供有益的借鉴。

1分享经济与分享经济产品的概念及分享经济行业划分

明确界定分享经济与分享经济产品的概念,明确划分分享经济行业范围,是核算分享经济增加值的前提。1.1从统计角度界定分享经济。自Felson和Spaeth(1978)[1]首次提出“SharingEcono-my”一词后,研究者们便纷纷展开探讨,并将其翻译为“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协同经济”等,本文称之为分享经济。有关分享经济,至今在国内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主要有:Botsman(2015)[2]认为,消费者通过合作的方式与他人共同享用产品和服务,而无须持有所有权,使用但不拥有。该概念指出,分享经济的本质是分享,分享的对象是产品和服务。英国商务部(2016)[3]认为,分享经济由各式各样的交易平台构成,在这些交易平台上,人们将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和自身技能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利。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4]将分享经济定义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尽管不同的学者、研究机构与政府部门对分享经济概念的理解不同,但从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统计角度,本文将分享经济、共享经济及协同经济等不同的术语统一界定为“分享经济”,并从统计的角度给出的概念是,分享经济是指由各种各样的社会化网络交易平台组成,参与者利用这些平台将闲置、分散与海量的资源进行交易,从中获取收入,实现供求高效匹配、资源优化配置等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这一概念明确了分享经济的四个核心构成要素。一是社会化交易平台,它是连接资源供应者与资源需求者的网络平台,如滴滴出行、口碑网,平台充当第三方中介的作用。由于在网上平台交易,节约了需求者的搜索与下单时间,实现了供求高效匹配。二是参与者,包括资源供应者和资源需求者,参与者可以是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是闲置资源,分享的产品是大量分散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闲置资源,这些闲置的资源可以是资产、知识,甚至时间。四是收入,资源供应者从所参与的分享经济活动中获取相应的收入。这一概念有利于确定分享经济的统计口径范围和核算的方法。1.2分享经济产品的概念及分享经济行业分类。在现行的分享经济活动中,闲置的资源大量分散在各个经济领域中,它们构成了分享经济的产品。分享经济产品是指分享经济相关行业所提供的产品,主要包括约车服务、旅游出行、生活服务、住宿、餐饮、单车、知识技能、医疗服务、金融(资金)、教育、生产能力(生产设备、厂房、科研设备及实验室)、办公场所、数据、娱乐服务、仓储服务及其他分享产品[5]。分享经济活动主要出现在第三产业,带动服务业结构与数据的变化,对服务业的影响较大,因此参照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划分分享经济行业,如表1所示。分享经济关联行业是指支持分享经济特定行业发展的行业,如共享单车活动中专业制造生产单车、单车锁等的行业,未在表1中反映。

2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方法:SA方法

2.1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方法。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等(2008)[6]的界定,SA(Satel-liteAccounts)原理是围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中心框架建立其附属核算体系,对中心框架中的某些概念和范畴进行修改并建立新的核算框架,这种框架称为卫星账户。建立卫星账户[7]是在不过分加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负担或打破该体系的前提下,针对所选择的社会关注领域如分享经济领域,以灵活的方式扩大国民经济核算的分析容量。有关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本文借鉴SNA2008中所采用的SA原理,即按照国际统一的国民账户的分类和核算要求,将分散在国民经济各产业内的分享经济业务剥离出来,进行独立统一核算,以测度分享经济对GDP的贡献。本文借鉴卫星账户原理而衍生的账表称之为分享经济卫星账户。分享经济卫星账户的编制就是将分散在互联网服务平台、住宿餐饮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网络借贷服务业、教育业、租赁业等及其他和分享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有关的行业活动产值计算在一起,得到分享经济的增加值。根据核算的需要,分享经济卫星账户系统主要由分享经济支出统计表、分享经济供给统计表、分享经济比重统计表与分享经济增加值统计表这4个统计账表构成。2.2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步骤与过程。本文分别运用4个统计账表,来说明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步骤与过程。限于篇幅,在以下4个表中本文只列举分享经济部分重点领域的项目。由于无实际数据,故均用字母代替,具体见表2至表5。2.2.1分享经济支出统计表。在一定时期内按现价计算分享经济产品需求者的支出总额。分享经济支出是计算闲置资源需求者在约车、旅游出行、生活服务、住宿、餐饮、知识技能、医疗服务、资金、设备等及其他分享产品中的消费金额。分享经济消费支出可分为国人国内分享、国人出国分享与外国人国内分享这3种不同性质的分享经济活动消费支出的统计,其中,国人出国分享消费支出方面仅计算在国内消费部分,国人在国外的分享消费支出对我国经济并没有直接影响,故不纳入我国分享经济活动消费统计内。如表2所示。t1=a1+b1,t2=a2+a21+b2,t3=a3+b3,t4=a4+b4,t5=a5+b5,t6=a6+b6,t7=a7+b7,t8=a8+b8,t9=a9+b9,t10=a10+b10,x1=a1+a2+...+a10,x2=a21,x3=b1+b2+...+b10,x=t1+t2...+t10或x=x1+x2+x3。从表2可以看出本国闲置资源需求者与外国需求者在我国的分享经济领域消费支出的情况。比如,在某一年度分享经济支出总计是x亿元,其中,外国需求者的分享经济消费支出达到x3亿元。也可以将历年支出进行比较。2.2.2分享经济供给统计表在同一时期内按现价计算分享经济产品供给总额。分享经济供给统计表是用来统计国内分享经济行业对分享经济支出统计表中各项分享产品的生产供给状况,如下页表3所示。表3中,s1=c1+c12,s2=c5+c6,s3=c9+c13,s4=c1+c2+c3,s5=c4+c5,s6=c12+c13,s7=s1+c2+c3+c4+s2+c7+c8+s3+c10+c11,s8=c7+c14,s9=c9+c15,s10=c14+c15,s=s4+s5+c6+s8+c8+s9+c10+c11+s6,分享经济供给总额为s亿元。2.2.3分享经济产品比重与分享经济行业比重由表3可以发现,一种分享经济产品可能会由两种以上行业供给,典型的如餐饮(s2),可以由专业餐饮业提供(c6),也可由住宿业提供(c5),不同行业所生产的产品销售额提供给分享经济中资源需求者的比例是不同的。并且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供给的产品并不是全部都只为分享经济资源需求者生产的,比如生产设备也会供资源供应企业日常使用,所以需要了解分享经济产品中用于分享活动消费支出的比重,需要将分享活动消费支出剥离出来测算。因此,需要计算分享经济产品比重和分享经济行业比重。分享经济产品比重是指分享经济支出占分享经济供给的比例。分享经济行业比重是指分享经济行业的总供给中销售给闲置资源需求者的销售额占总供给的比例。将所计算出的分享经济支出金额除以供给金额,即得到分享经济支出占分享经济供给的比值,见表4。为了解各分享经济行业的产出中有多少是消费给分享经济资源需求者,需要将表5中各项分享产品的供给乘以其分享经济产品的分享比重后,再按行业类别加总其销售给资源需求者的总额,即可得到行业类别的分享经济销售值。分享经济行业的产出中销售给闲置资源需求者的比例计算方式,是将该销售值除以该行业的总供给。如表4与表5所示。表5中,t5=d1+d2,t12=t8+t11,t13=t2+o1,t14=t4+d1+o2,t15=d2+o3,分享经济销售值SV=t1+t2+t3+t4+t5+t6+t7+t12+t9+t10,或SV=t1+t13+t3+t14+t15+t6+t7+t8+t9+t10+t11。行业总供给中ts1,...,ts11的各数值均大于表3中相对应的数值。行业比重分别为,r1=t1/ts1,r2=t13/ts2,r3=t3/ts3,r4=t14/ts4,r5=t15/ts5,r6=t6/ts6,r7=t7/ts7,r8=t8/ts8,r9=t9/ts9,r10=t10/ts10,r11=t11/ts11,r=sv/ts。2.3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相关统计分析指标。分享经济增加值是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出来的分享经济货物和分享经济劳务的市场价值,也就是分享经济生产总值扣除中间投入的金额。由于分享经济指标体系的编制原则与国民经济指标体系一致,因此,分享经济增加值即分享经济生产总值扣除中间投入金额的附加价值。如表6所示。表6中,行业中间投入intermediateinputs用ii表示。分享经济生产值用pv表示,分享经济中间投入用scii表示,分享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SharingEconomyAdd-ed-Value,SEAD),为节约表6中的字符空间,本文将SEAD均写成AD形式,用ADm表示,m=0,1...,11。(1)计算分享经济生产值分享经济生产值(4)=(1)×(3)。其中,pv1=ts1×r1,pv2=ts2×r2,pv3=ts3×r3,...,pv11=ts11×r11,pv=pv1+pv2+...+pv11。(2)计算分享经济中间投入分享经济中间投入(5)=(2)×(3)。scii1=ii1×r1,scii2=ii2×r2,scii3=ii3×r3...,scii11=ii11×r11,scii=scii1+scii2+...+scii11。(3)计算分享经济增加值分享经济增加值(6)=(4)-(5)。AD1=pv1-scii1,AD2=pv2-scii2,AD3=pv3-scii3,...,AD11=pv11-scii11,AD0=AD1+AD2+AD3,AD=AD0+AD4+...+AD11。即,将按行业分类计算出来的分享经济供应总额,减去分享经济相应行业的中间消耗,最后将它们汇总就得到分享经济总的增加值AD亿元。

3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的注意事项

本文尝试运用SA方法核算分享经济增加值,但在核算时需要注意几个事项。3.1核算范围限定。核算范围的限定对分享经济增加值大小产生重要影响。分享经济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原则上应涵盖分享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交通出行、房屋住宿、金融分享、生活服务、知识技能、医疗服务、生产能力、物流仓储、能源分享、通信分享、农业分享等。然而,在核算整个国家的分享经济增加值时,因受数据来源的限制,可能将核算范围限定在重点领域内。3.2核算数据资料的采集。分享经济数据资料的采集的信度与效度,其关系到分享经济增加值核算是否精确。鉴于分享经济活动是通过各个社会化的分享经济平台运行的,统计部门对数据采集可将分享经济平台企业名录纳入其联网直报数据库中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分享经济数据都能借助平台企业获得,统计部门还需要对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资源供需者进行重点调查获取相关的真实数据。3.3核算过程中可能的估算。由于可能会受到分享经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在核算过程中需要用到估算的方法。由于分享经济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即便是处于大数据时代的统计部门,同样面临暂时难以获得分享经济实际发展数据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分享经济增加值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估算问题。

4结束语

增加值范文篇4

关键词: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基层统计

服务业作为直接或间接为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沧州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占GDP比重逐年提升。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服务业比重要达到50%,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因此,新形势下完善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十分必要。

一、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的重要意义

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准确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成为摆在统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案仍存不足,而服务业专业的设立,可以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提供依据。因此,探索利用服务业调查结果,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一)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助于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服务业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助于准确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满足社会各界需要。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助于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措施。沧州的服务业发展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高端辐射能力,发展潜力巨大。而服务业涉及行业多,迫切需要一套完整、规范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掌握各地服务业发展情况。因此,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助于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经济快速发展。探索利用服务业调查结果,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可以实现服务业调查结果使用价值最大化,能够调动各县(市、区)扎实推进服务业调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推动县级统计工作顺利开展。面对沧州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升,也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经济快速发展。(二)当前核算方法仍存不足。自1985年首次制定《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案》到2016年建立《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案》,30多年来历经多次变革和持续完善,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基本确立,但对于县级核算来说仍存不足,主要是部分基础数据取材难度依然较大。根据河北省统计局下发的《地区生产总值季度核算方案(2016)》(以下简称《核算方案》)要求,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中,部分行业增加值核算依据的基础数据无法直接取得,只能使用全市平均水平或者利用相关指标进行推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三)服务业调查可提供依据。服务业专业的设立,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提供了坚强的统计保障。尤其近几年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逐步完善,县级服务业企业入统个数不断增加,服务业调查结果的代表性不断增强,服务业调查与服务业核算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根据《核算方案》,营利性服务业中除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行业以外的三大门类和两大行业增加值,就是依据服务业调查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进行推算。服务业调查结果为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总之,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对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提出了新要求。将服务业调查结果应用于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可以更加准确的反映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体现服务业发展新动能。因此,进一步完善适合服务业发展实际的核算方法意义重大。

二、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的理论探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大胆探索,稳妥推进。首先,确定指导思想;其次,在理论层面对现行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和服务业调查制度进行研究探讨;第三,经过多次试算,选择最佳方案,并逐步应用到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中。(一)指导思想。通过将服务业调查结果应用到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中,实现服务业调查结果使用价值最大化,推动县级服务业统计工作扎实开展,实现县级服务业增加值的精准核算,促进县域服务业经济发展。(二)现行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1、行业分类。三经普以后自2014年始,服务业在原14个门类的基础上,保留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5大门类单独核算,其余门类均划为其他服务业进行核算。其他服务业分为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2、核算方法。根据《核算方案》要求,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主要采用速度推算法,即利用相关行业指标的增速推算该行业增加值的增速,再乘以上年同期行业增加值,得到当期行业增加值。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主要依据铁路运输周转量增速、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速、水运周转量增速、邮政业务总量增速进行核算;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主要依据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进行核算;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主要依据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进行核算;金融业增加值主要依据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证券交易额增速、保费收入增速进行核算;房地产业增加值主要依据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房地产从业人员和工资增速进行核算;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主要依据电信业务总量增速和服务业调查中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核算;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主要依据财政支出中八项支出合计增速核算。(三)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主要内容。2012年,为了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状况,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国家统计局建立了规上(重点)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规上(重点)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的调查对象是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三、完善县级服务业增加值核算方法的工作实践

增加值范文篇5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治理领域逐渐形成1种主流观点,就是管理的首要职责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要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管理,也就是进行价值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VBM)。所谓价值管理,就是按照1项业务只有在它的回报超过它的资本成本时才属于创造了价值这一标准进行管理。而要对价值进行管理,首先要能够对价值和价值增值进行科学度量。于是需要找到1个指标,该指标既要和企业价值存在天然联系,能够说明价值来源,同时又能对期间经营质量做出判断、对经营活动提供支持,从而便于依据该指标建立价值管理。这个指标就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本文从介绍EVA相关理论入手,探讨央企所属研究所如何有效开展EVA管理,实现研究所价值最大化问题。

2EVA相关理论

2.1评价原理

EVA的评价原理就是公司的剩余收益(即投资人获得回报)必须大到能够弥补投资风险。如果经营利润刚好等于补偿风险的必要回报,公司的剩余收益就是零;当EVA>0时,说明企业当期创造了股东财富,在满足股东期望收益基础上获得了超额收益;当EVA<0时,则说明企业获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企业损耗了股东财富,或者说企业使用资本付出的代价未从经营中得到补偿。

2.2计算及调整

2.2.1计算

EVA是指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扣除企业全部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

EVA=NOPAT-C×KW

式中:NOPAT为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C为全部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债权资本)的经济价值;KW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2.2调整

EVA不鼓励以牺牲长期业绩的代价来夸大短期效果,而是鼓励企业进行能够带来长远利益的投资。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凡是对公司未来利润有贡献的现金支出都应算作资本,而不是费用。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以切实反映考核对象的真实业绩。调整后的净营业利润,不同于利润报表列示的税后净利润,是在对税收净利润进行一系列调整(一般要进行5~15项的调整)后得到的。常见的调整项目为研发费用、广告营销支出、培训支出、无形资产、战略投资、商誉、资产处置损益、重组费用、收购、存货估价、坏账准备等准备金、经营租赁、税收等。

2.3管理理论

(1)EVA是1种理念。EVA不仅仅是1个财务考核指标,更为重要的是强调企业全员全面、全过程地参与经营活动,才能实现经济增加值,使股东财富、企业价值或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

(2)EVA是1种组织保障。作为绩效管理的基础,EVA有1套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以可控责任为对象、以其活动是否能增加EVA为指导思想,来建立EVA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根据管理权限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能够反映其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企业内部单位。为了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有必要将企业逐级划分为许多个责任领域,即责任中心。

(3)EVA是1种战略管理。EVA测算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企业战略决策的基础,旨在创造一个长期的功能,防止短期行为,使企业的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处于平衡状态,进而持续健康发展走内涵扩张式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竞争优势。

3央企所属研究所经营特点和EVA增长途径

3.1科研经营特点

与国资委考核中央企业相同央企对下属的研究所也要进行业绩考核。考核指10%科研收入是研究所的主要营业收入,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其收益是固定的占科研成本的3%。也就是说央企所属研究所的净利润为科研成本×3%。

3.2价值增长途径

(1)加大有效科研成本,提高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从EVA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要实现EVA最大化,就要开源(多收入)和节流(降低成本)。而科研收入是研究所的主要营业收入,民品创收只占很少部分,要实现净利润最大化,就要加大科研成本。这里的加大成本,不是无谓地增加无效成本,而是要增加有效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同步降低管理等相关费用,这样可以提高净利润,增加EVA。

(2)关注细节,提高设备利用率。由于历史原因,研究所固定资产一般比较庞大,并且由于专用性强,通用性差,使用率和周转率不高,导致EVA基本上为负值。而近期国家投入不断加大,研究所科研任务空前饱满,因设备资源相对紧张而致的冲突多起来。应当关注细节,合理调配,挖掘潜力,以提高设备利用率。较高的设备利用率,不仅能够满足科研任务需求,还可以有效提高EVA指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在发展主营业务同时,发展非主营业务。收益率提取指标是固定的,并且营业总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因此,要在有效加大科研成本,满足营业总收入和利润率的考核指标要求的同时,遵循EVA原理,扩充EVA为正值的非主营业务。

增加值范文篇6

(一)新增投资方面。带来预期的收益回报,如果收益回报量大于付出的资源和资金成本,则说明新增投资能够创造经济增加值,商业计划具有实施的可行性。反之,如果新增投资不能够创造经济增加值,将会产生“协同效应”,则新增投资的商业计划有待进一步商榷。(二)现有业务方面。在业务决策当中,现有业务在带来现金流量的同时,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成本,如果该业务所创造的回报小于资金成本,则企业需要重新调整定位该业务,或者考虑退出这个业务。现有业务的决策,受到资金成本率的影响,我们需要找出主要的责任者和二级的责任者,驱动他们进行增加经济增加值的决策。(三)资本结构方面。资金成本率影响经济增加值,而企业日常业务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资金成本率会随着变化,则创造的经济增加值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关于资本结构的决策,需要确定企业最佳加权资金成本率,保持债务成本率的恒定,综合负债和权益比率,控制资金成本。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借债增加企业负债水平,提高资产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率,但需要同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提高。

二、基于经济增加值的激励系统

激励系统包括激励和报酬两方面内容,以业绩评价为基础,根据企业价值的创造导向,正面激励评估的对象,其中激励和报酬都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一)激励报酬模型。企业管理者只有确保经济增加值为正的情况下,才能够创造出企业的价值,企业的激励系统,对经济增加值的保持和增长部分进行分开衡量,给予增加值保持业绩者保守奖励和给予增加值成长业绩者超额激励。这种报酬激励系统,最大限度统一了企业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让前者能够以长远的眼光关心企业的管理,从而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薪酬方案,是根据与业绩无关的股东收入、预期经济增加值增长水平固定奖金、评价期实际经济增加值增量、评价前预期经济增加值增量和激励比率等,计算出管理者年度激励报酬总收入。(二)奖金银行方案。奖金模型包括奖励和惩罚两个功能,将当期的奖金分为多期发放,建立激励奖金的蓄存制。具体的做法是虚拟一个奖金银行,集中管理管理者的奖金收入,确定蓄存的年限,作为约束管理者的年限。在实际操作当中,奖金的具体发放额,需要根据收支平衡确定,剩下的部分继续存在奖金银行。如果发现经营业绩变差,导致经济增加值下降,则视经济增加值下降程度取消相应比例奖金银行余额,作为对经营者的惩罚。(三)部门激励。部门激励有事业部激励和职能部门激励,其中前者是根据事业部创造经济增加值的总量确定相应奖励金额,进行业绩评价。后者则包括具体职能部门如:采购部门、客户服务部门、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研发部门等,而且不同的部门驱动经济增加值的关键指标不一样,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分设不同的考核指标,譬如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订单成本降低率、单位原材料成本降低率、合同违约率等进行评价。

三、基于经济增加价值的沟通系统

沟通系统是容易被忽略的整合价值管理的子系统,很多企业没有兼顾内部企业文化建设和外部公共关系传播,而这两点恰恰是沟通系统的重点,需要同时加强整合,方可实现有效沟通。(一)内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部核心企业文化,需要以经济增加值进行整合价值管理,引导员工认识整合价值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包括关于权益资金成本的评价尺度、经营决策的管理体系、与经济增加值挂钩的激励制度、便于员工沟通教育的理念体系、具有高回报率的高附加价值投资、能够增加税后营业利润的收益改善和整顿回收等。(二)外部公共关系传播。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外部公共关系传播系统,要求企业与投资者针对价值保持、价值创造、资本结构,进行良好沟通,让投资者更加了解现有价值创造的情况和未来经济增加值的创造方向,属于企业公共关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稳定增长。

四、结束语

增加值范文篇7

【正文】

为使工业经济在上海新一轮的大发展中得以健康发展,许多学者都针对当前上海工业经济的现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上海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做详细分析。在理解指标与因素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把上海工业各个行业中诸如经济规模、产出效率、财务状况、能耗水平和科技开发等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类,从整体上对如何促进上海工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上海35个工业行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对象,从《2002年上海工业交通能源统计年鉴》中获取截面数据作为样本(原始数据略),参考了国经委提出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选取了15个观测变量,分别为:从业人员数a[,1]、工业总产值a[,2]、工业增加值a[,3]、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a[,4]、存货a[,5],、利润总额a[,6]、基本建设a[,7]、更新改造a[,8]、产值能耗a[,9]、成本费用利润率a[,10]、工业增加值率a[,1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a[,12]、全员劳动生产率a[,13]资产负债率a[,14]、科技开发支出a[,15],等。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主成分特征值及其贡献率,提取了6个公共因子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组合指标计算(过程略),如果如上图。这6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始指标91.8%的信息量,构成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

附图

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构成图

一、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1.经济规模因子

第一因子主要与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存货、利润总额、从业人员数等反映经济规模的变量密切相关,可称之为经济规模因子。该因子的贡献率达43.6%,在六因子中占突出地位,显示出上海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主要由经济规模因子所决定。另外,该因子与更新改造、科技开发支出两指标的关联度也很高,体现出上海工业已经开始注重科技创新,利用科技成果,通过对原有设施的技术改造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扩大再生产,做大经济规模。

从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看,基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这类行业一般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集中度应该较高,生产要素应较多地集中于专业化的大型企业。但实际上,这些行业的生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都不够高。钢铁,化工等适合大规模生产,但这些部门的企业规模却具有小型化,分散化趋向。上海市2001年特大型工业企业有39个,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0.21%;从业人员数19.4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数的10.43%,平均职工人数为4997人;工业总产值总计2019.39亿,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71%。而日本在1985年占企业总数比重0.5%的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就达45.1%,就业比重达25.7%。因此上海市要想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发挥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另外,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大型或超大型骨干企业很少,以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落尚未形成。从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来看,除外方独资、合资的几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初具规模以外,其他高新技术企业均规模较小。2001年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总计1671.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2.99%;工业增加值为441.2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21.40%;利润总额为147.7亿元,占全市利润总额的32.54%。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其利润总额所占比重明显超过增加值所占比重,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利效率较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已露端倪,这就说明上海工业发展走依靠科技创新,向高科技要效益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2.产出效率因子

第二因子的贡献率为19.6%,主要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率等变量密切相关,可称之为产出效率因子。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上海市2001年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6676.01元/人,其中大中型企业为140241.30元/人,较之平均水平高出71565.29元/人,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规模经济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了工业投入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高水平的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是决定企业是否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上海市2001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43%,其中中央工业为7.99%,地方工业为5.97%,虽然中央属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仅129.2亿元,比地方工业企业的324.9亿元少了195.7亿元,但其成本费用利润率高出地方工业2.02个百分点,看来地方工业企业要努力控制成本费用,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才能在创造高利润的同时真正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增加值率反映了企业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上海市2001年工业增加值率为42.8%,2000年为43.0%,比2000年稍微下降了0.2个百分点,必须引起适当的重视。

3.财务风险因子

第三因子的贡献率为10.8%,主要与资产负债率相关,可称之为财务风险因子。由因子负荷阵(具体计算过程略)可知,资产负债率的因子负荷量为-0.94,而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率的因子负荷量分别为-0.43、-0.60,可见高资产负债率必然影响企业的产出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海市2001年资产负债率为46.96%,根据实证经验,一般比较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可见上海市的资产负债情况良好,对企业所有者而言,既充分利用了较少量的自有资金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又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对企业债权人而言,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资金实力强,债权人承担的坏账风险较小。不过对于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而言,在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5.35)远远高于平均数(150.65)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却低于平均水平,仅为42.31%,因此对于大中型工业企业而言,在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形势下扩大融资力度,利用负债经营的杠杆作用,做大企业规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4.能耗因子

第四因子主要与产值能耗、固定资产净值相关,称之为能耗因子,该因子的贡献率为8.0%。降低能耗是当前全球各行业共同的目标。上海市2001年平均每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0.53,其中非金属矿采矿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得分最高,而这三行业的产出效率因子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对这三个能源消耗密集的行业,要特别注重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充分依靠科学技术,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想尽办法大力降低能源消耗。

5.营运能力因子

第五因子的贡献率为5.5%,主要与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高度相关,称之为营运能力因子,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投入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水平,是反映企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指标。周转次数越大,资金流动就越快,于是在有限的资金总量下,便能获取更多的销售收入,资金的利用水平就高。另外,当企业的负债利率一定时,较高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将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因此其亦可作为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辅助指标。上海市2001年工业企业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1.53,但大中型工业企业仅为1.36,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长期以来的三角债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何解决好企业间三角债问题,提高企业营运能力值得关注。另外,合理的存货也是值得企业关注的问题。

6.基本建设投资因子

第六因子主要与基本建设、科技开发支出相关,称之为基本建设投资因子,贡献率为4.3%。基本建设投资属于外延性扩大再生产,是产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增长的一个重要数量特征。企业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基本建设投资,粘合诸生产要素,推动资源存量的优化,才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从科技开发支出0.31仅次于基本建设的因子负荷量来看,即使不能说2001年上海市基本建设已经完全按照科技含量的高低进行合理投资,但基本建设中的科技含量正逐步提高,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

二、产业综合评价

1.因子得分及其分类分析

通过因子负荷矩阵利用回归估计法求得因子得分模型,得到如左表所示的结果。

35个行业的因子得分

附图

由表可知,经济规模因子得分居前三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对上海市来说是个可喜的现象。虽然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初创期,大型或超大型骨干企业很少,但其总体发展方向正朝着扩大规模前进。产出效率因子得分情况也很符合上海市现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5.1的高得分位居第一,烟草加工业则位居第二,这两行业的产出效率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以1.5的得分居财务风险因子得分榜首。联系产出效率因子得分情况可知,虽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但由于其产出效率很高,且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大量资金,因此仍可以通过大量融资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更多的利润。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相反的是,虽然烟草加工业的产出效率也很高,但其财务风险因子得分最小,这也体现了烟草行业高利润、低风险的特征。能耗因子得分最高的是非金属矿采选业,其次是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显示出这三个行业高能耗的特征。另外,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两产业的营运能力较好,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因子得分较高。

由于公共因子有6个,不可能在6维空间标出该35个行业,而且前3个因子的贡献率较高,因此只做出前3个因子的因子得分图,并标出特殊值。

附图

图1

图1是由经济规模因子与产出效率因子组成的坐标系。由图可以看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加工业均属于规模不大但产出效率很高的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则产业规模很大,但产出效率较低。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产出效率较低与其大量业务为来料加工与装配有关,因此在发展该产业时,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提高产业效率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附图

图2

图2是由经济规模因子与财务风险因子组成的坐标系。从图可以看出,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采矿业、烟草加工业属于低资产负债、低经济规模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较高资产负债、经济规模大的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低资产负债、高经济规模产业。

附图

图3

图3是由产出效率因子与财务风险因子组成的坐标系。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属于高资产负债、高产出效率产业;烟草加工业属于高产出效率、低资产负债产业;煤炭采矿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均属于低资产负渍、低产出效率产业。

2.前景预测

上海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城市,工业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应当合理布局上海工业,充分利用上海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建立最佳的地区工业经济结构。

(1)上海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而采掘工业受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影响很大,因此,上海应减少采掘工业的规模,对破产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政策。如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业等。另外,加工工业只是间接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影响,且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约束力越来越小,因此上海可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

(2)出于上海劳动者综合素质、劳动生产率、劳动技术水平较高等因素的考虑,上海应注重发展新兴工业,把技术创新作为建设工业新高地的关键环节。如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而传统工业部门,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其转移到内地或临近地区,利用这些地方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延长上海产品的生产周期,如纺织业等。

(3)对于关系国民日常生活的行业,应努力弥补行业缺陷,加强改革,发挥其应有作用。如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要注意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煤气生产和供应业,各因子得分都不行,要彻底改变现行运行、管理机制;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另外,通过节能降耗,提高产出效率。

(4)对于经济效益好、盈利能力强的行业,要重点培养。如烟草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产出效率很高,耗能又少的产业,可适当加大规模,利用规模效益,获得更多的利润。

三、对策与建议

1.发展特大型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创造名牌效应

在新型支柱行业中,通过市场选择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法加速几个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在资金方面大幅度倾斜于经营良好的大企业,加速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迅速使企业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形成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同时在有利于大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推进经营良好的大企业兼并其他企业,实现资产重组,从而发挥大企业的重要作用,形成专业化产品和劳务的规模供给,以本市的资源优势形成战略产业,创造名牌产品,提供规模供给,占领上海市内外市场。大企业自身形成勇于创新的企业文化,组建利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企业组织和结构,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把科技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对科技人员开发的新技术和拥有知识产权的项目,实行技术入股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主创新,从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大企业的增加值率、利润率。另外,构造与大企业配套的专业化中小产业,让大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集中发展,而让中小企业形成以依赖大企业,以订单、承包合同为核心,灵活调整的专业化生产。最终产生资金、产品和劳务等各方面的经济联系,在生产、销售、社会服务等方面互为依赖,形成一张巨大的经济网络。

2.推行目标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首先,大力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通过改进生产设计,改变材料加工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利用废料和代用料等,降低材料消耗量;通过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来降低原材料的买价,选择适当运输方式降低运费,并注意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加强能源管理,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其次,加强期间费用的预算管理,减少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期间费用的数值变动对成本费用利润率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提高效率就要节约所费,各企业可将一些可控费用如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等量化到各部门,将期间费用与责任人挂钩,从而加强期间费用的管理。

3.权衡财务风险与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金结构

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在较少自有资金的情况下扩大再生产。对于经营状况良好;负债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杠杆作用,获取更多的投资利润。同时也要把握好负债规模,过多的负债必然增加利息等固定费用的负担。另外,财务杠杆的作用会增加企业破产的机会,并出现企业“给银行打工”的现象。因此,企业要运用一定的办法寻找最优的资金结构,使企业通过负债取得最大收益,保证资产负债率恰到好处。

4.依靠科技,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依靠科技进步,改造高耗能工艺和设备,用现代技术武装传统设备,降低能耗;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创造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以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加快开发新能源技术;以环境保护为核心,重点开发洁净生产技术,等等。如能耗得分很高的电力工业,可利用清洁能源,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污染和排放;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武装电力工业,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电力供求协调发展。

5.进行理性基本建设投资

在进行基本建设投资时,把加大投资力度与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结合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市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以此提高其硬件水平,提高竞争力。把启动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是全面启动上海市投资需求的前景所在。目前,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的投资领域非常广阔,且将为全社会带来高额的长期投资回报,不仅近期有利,也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发展。

6.加强经济合作

牢牢把握国内市场,加快实施工业产品向内地转移的战略,推动经济合作。上海市的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中的一些产品,只要是有市场、有质量的,都要大胆的与内地企业实行经济联合,把这部分产品下放到内地去,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及一定的资本支持,延长上海产品的生命周期,用低劳动成本来相对增加经济效益。将传统工业行业有效地转换出来,根据上海市发展的战略重新选择新的行业,以此走一条产业升级换代的新路子。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采用多种联合方式开发新行业、拓展新领域,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战略联盟”,通过兼并、购买、合资办厂等密集型联合方式和联合开市、市场合作等松散联合方式,组建若干较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实现国内外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的结合,提高产业能级。

【参考文献】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2.柯惠新、黄京华、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6

增加值范文篇8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国企业绩考核;经营管理理念;资本市场

企业传统的业绩考核方式主要追求会计利润,关注企业的历史价值,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重视不足,缺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考量,考核中可能出现会计利润虚增现象,难以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对此进行了有效弥补,剔除了债务成本,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考虑了进去,有利于国企完善业绩考核体系[1]。

一、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即EVA,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把会计基础和价值基础结合起来的评价方法,能更全面评价企业经营者有效使用企业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不仅剔除了债务成本,而且考虑了股权投资的机会成本,克服了会计利润难以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和忽视权益资本成本的缺陷。EVA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指标的最大不同,就是充分考虑了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

二、经济增加值在国企业绩考核应用中的不足

(一)国企经营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国企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其会计税收核算具有重要影响。经济增加值核算方式的建立将权益资本成本考虑进了企业利润核算之中,是修正之后的会计利润,能够较为精准地反映国企的经营业绩与价值创造能力。目前国企在对其的运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业绩考核运用层面,而在经营业绩的考核层面上则考虑不足。因此在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层面不足。目前国企建设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理念依然不够先进,企业经验依然主要停留在扩大企业规模、追求规模效应等层面,对企业自身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视不足[2]。(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与资本市场发展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国外由于资本市场发展较为完善,因此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空间。而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资本市场发展依然不够成熟与完善,因此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难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准确衡量,因此在国企中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推广难度较大。经济增加值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国企融资成本远低于市场融资成本。(三)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运用技术不足。目前我国已经引入了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但是对其运用依然主要停留在学术层面,对其研究的理论性建设不足,缺乏专业的经济增价值管理培训机构,在国企运用中主要停留在文件层面,缺乏对其运用层面的有效指导,因此导致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难以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过程之中,实际的执行效果较为有限[3]。(四)国企治理结构不完善。目前国企虽然经历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在公司的体制建设上依然具有一定的行政因素,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国企管理理念依然不够先进,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不足。国有资本依然在企业中具有重要比重,对企业经营发展以及各项决策的提出具有绝对的主导权力。同时企业经营的管理人员多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虽然具有长期工作经验,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层面的掌握上存在不足,与职业经理人相比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短视现象,缺乏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决策。给经济增加值的运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4]。

三、经济增加值在国企业绩考核中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在目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求企业积极优化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更新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利润的发展理念,而逐渐转变为追求价值,要求企业积极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为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积极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及时转变传统单纯追求发展规模的方式。追求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建立良好的企业氛围。要求国企能够正确认识到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重要作用,在将其作为考核业绩的同时能够认识到其也为一种价值管理体系。在国企中能够积极推广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加强企业员工对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正确认知,在国企管理中积极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企业决策、战略制定以及企业职位晋升中均涵盖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国企内部构建经济增加值方面的企业文化。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需要逐步推进,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在实行过程中要求国企对其有正确的认知,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有正确的认知,同时结合国外经济增加值的运用方式,指定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运用策略。并为其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以此提升国企的价值创造能力。(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背景下,经济增加值运用中容易出现误差,难以对资本运用成本进行正确估量,因此在国企业绩考核运用中难度较大。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存在,导致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资本市场完善过程中应当做多方面努力,首先要求加强资本市场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为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提供专业法律层面的支持。其次,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对各个经济主体进行有效约束,维护金融秩序,避免出现严重的金融犯罪现象。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引入竞争机制,放开资本进入门槛,增强资本市场活力。最后,构建良好的资本市场竞争体系,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为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创造条件[5]。(三)加强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运用的技术推广。目前国企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其实际运用,因此可以考虑建立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专业培训机构,对国企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引进关于经济增加值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此对企业经济增加值运用方式的培训过程提供指导,为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国企中的运用制定工作流程。(四)积极完善国企治理结构。国企自身治理结构建设情况与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具有紧密联系,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进行,目前我国国企正在向着股份制改革推进,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进行治理,在国企内部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企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独立运行,互不影响,采用专业管理方式加强公司治理。但是国企改革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目前改革方式依然不够彻底,并未实现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为此要求国企加强治理结构改革。采用制度规定的形式明确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的职权范围,加强各个部门运行的独立性,提升国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了增强国企发展的活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提升中小股东的参与力度,为其提供参与企业经营的途径,以此保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为了促进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可以在国企中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以此践行经济增加值的管理文化,以此提升国企的资本创收能力。

四、结束语

目前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在国企中的运用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要求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的市场实情相符合,以此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重要补充,而不能照搬西方的运用方式。并为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的运用制定详细的执行步骤,以此有效提升国企的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姝,杨守杰.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L化工公司经营业绩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7):52-55.

[2]张诺涵.经济增加值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应用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7(46):87-93.

[3]来岩坤.经济增加值理论基础下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会计师,2018,302(23):20-22.

[4]卫秋转.国企EVA业绩考核体系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J].金融经济,2018,498(24):60-62.

增加值范文篇9

1.1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发展规划为指标。我国现行的企业运营,多数是将企业的发展规划与预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能够为企业后续的发展做出了明细的规划,还能明确企业的盈利情况,体现了全面预算对企业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给经济增加值的企业提供了发展战略,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使得预算管理人员有根据的开展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导向性,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1.2全面预算管理以绩效考核为动力。根据预算管理的情况来看,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以绩效考核作为标准,根据企业每个阶段的情况做出相应地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以带动企业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员工有一定的约束感,提高员工的时间观念,有明确的工作态度,全方位体现全面预算在经济增加值的企业中的价值。1.3全面预算管理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企业运营最终的目标都是以高收益为目标,如何判断预算管理是否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操作,不能盲目预算,要从长远的利益出发,谋求可持续盈利的发展计划,切勿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长期高效地发展策略,否则这也将是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败笔。

2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

2.1使企业全面预算编制有据点。在企业的全面预算中,除了预算支出的费用之外,还要根据支出的费用预判能回收的份额,企业的运转就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所以每一笔支出都是需要有回报的,如何以低支出创造高收入是预算工作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有了目标,全面预算的编制就有了出发点,为企业在下一周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方案,使得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盲目支出,节省了经费,提高了收益。2.2推动企业的战略管理。企业的运营是否成功,取决于企业的管理,企业发展得好坏,与企业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经济增加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企业内部员工的惰性,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能够带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实际中贯彻落实具体工作。将经济增加值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从全面预算着手,采用经济约束的方式管理企业员工,形成统一制度化,使企业长期高效率的运转。只要经济增加值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有了统一规范化的战略管理模式,企业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3使绩效考评更科学。全面预算能展示企业未来的一个周期年度中的发展规划,但是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就会对企业的内部有着很大把关和监控,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上升一个台阶。企业想走出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就必须重视企业的绩效考评,而对于员工绩效惩罚与奖励都属于全面预算的范畴,融入了全面预算的绩效考评,使得全面预算更为精准。

3试论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3.1强化基于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的执行力对于企业而言,有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全面预算还不够,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全面预算管理形同虚设,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问题,因此,在执行经济增加值全面预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预算工作人员对企业未来发展的认知,对企业的经济增加值有明确的判断,企业的各个部门互相配合,完善全面预算的工作,才能催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3.2实行信息化的全面预算机制。企业的运营,需要依靠信息化机制,将全面预算搭建网络平台,对于企业管理中的数据信息,利用EVA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将预算管理人员、EVA评估人员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地公布平台评估的结果,确保评估结果具备合理合规的性质,精细全面预算的计划,借助网络平台,实时的与各个部门联系,有效地下达工作任务,以及通过平台向管理人员传达各项工作完成的情况,为企业搭建一个上传下达的桥梁,方便企业对员工管理及时做出调整,也根据EVA评估结果,对全面预算做出调整,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完成战略规划工作。3.3完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基于经济增长值的企业前面预算管理的方法,首要条件是对企业用人的把关。全面预算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且合理配置企业员工。全面预算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员工对EVA的认知,让员工在实际工作当中,能够科学的做出全面预算,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3.4科学编制预算。首先,在编制企业全面预算时,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科学编制业务预算以及资本预算。其中在编制业务预算时,需要单独预算企业的生产、费用以及销售,保证能够科学编制业务,方可更加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编制资本预算时需要强化对投资资本的投资成本、资本增加与收益等内容,并且在此环节增加以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利润表,并运用经济增加值来对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判断。需要注意是在编制预算环节,因为企业内外部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所以必须要根据具体环境变化来科学调整企业的年度经济增加值预算指标。3.5合理开展预算调控。实施预算调控的目的在于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并实现对企业预算的管控。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采取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预算,重视预算的刚性。不过如若太过注重刚性,同样会阻碍到预算指标的调整,因此务必要遵循特定的规律来调整预算指标,以达到对企业生产和运营进行约束的作用。其中预算控制主要指的是对企业管理成本投入产生的风险、成本投入的控制以及资金运转的控制这几方面内容,不过其并非规定的模式,应当是要结合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来合理调整预算编制,保证具体预算和企业实际情况相一致。3.6正确分析预算差异。预算差异分析是对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的总结,同时根据全部数据编制的经济增加值预算差异分析表,基于现有预算表内,增加计划落实后的数据,能够让分析人员直接的发现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同时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对比。在经济增加值预算表内,部分项目预算结果和具体执行后的结果出现的差距较大,所以要求企业能够安排专业的人员来开展分析与评估,将其中差异出现的原因找出,同时予以解决。不过若预算表中的数据与具体情况不相符,那么就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来对预算实施调整,确保其合理性,同时能结合过往管理经验来保证其与企业的发展相符。不仅如此,在开展预算调控时,还要求对成本投入产生的风险,如外部风险与内部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在运营环节可能会出现存货损失、坏账等内部投资风险,所以要求企业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实现风险的规避。而外部投资风险,则是根据分析经济增加值可行性的基础上与企业具体发展情况来科学地进行决策,同时,密切关注企业注入资金或技术后的情况,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潜在的风险找出,降低损失。

4结语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关系到企业正常的运营,企业任何一项活动支出的经费,在企业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能够给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能够带动企业内部员工的能动性,积极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把经济增加值的理念全面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就能够为后续企业的发展指一条明路,让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少走弯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多一些垫脚石,少一些绊脚石,使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因此,强化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潘瑞.基于经济增加值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7(11).

[2]基于经济增加值的F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7.

[3]陈华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

[4]夏宝晖,梁颖.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3).

[5]王向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情,2017(29).

增加值范文篇10

【关键词】产业增加值;居民消费水平;关系

1引言

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一国的总产出于与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正向相关。可见,消费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消费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产业的增加值反映产业发展情况。生产决定消费,当产出增加,可以提供更优消费品,刺激消费,反之,消费也可以促进生产。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可以选取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衡量生产的指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与城镇之间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选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作为指标,比直接选取总体的居民消费水平更具现实意义。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消费仍然集中在衣、食方面。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2数据的选取与录入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选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x2),第一产业增加值(x3),第二产业增加值(x4),第三产业增加值(x5),2005年-2017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回归分析。2.1描述统计分析。如图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均值分别为6507.46,19822.20。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均值约等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3倍。可以得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落后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均值分别为44609.98,211173.73,227851.88。可知,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远超第一产业。发展较为不平衡。将五个变量的线图绘制在一起。由图2可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总体缓慢上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在2005年-2017年间,均领先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观察三产业增加值的折线图可知,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均高于第一产业,且差距较为悬殊;在2005年-2011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略微高于第三产业,然而在2011年之后,转变为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高于第二产业,且差距逐年扩大。2.2回归分析。研究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利用SA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R2越大,表示回归效果越显著,调整后的R2为0.9979,远大于0.8,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得出的回归方程为:X1=491.71896+0.02640x5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x5(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x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加0.02640个单位。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居民增加消费。研究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调整后的R2为0.9997,远大于0.8,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得出的回归方程为:X2=2656.78969+0.20772x3+0.03467x5若其它因素保持不变,x3(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x2(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加0.20772个单位;x5(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x2(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加0.03467个单位。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结论

由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我国2005-2017年,第三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第二产业发展较为平稳。同时,可以得出,虽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缓慢上升,但是和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悬殊,因此,要缩小城乡差距。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例如加大扶贫力度,健全收入保障制度等,另一方面,由于交通不便,信息渠道有限等因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单一,应在农村加大消费宣传力度,改善消费环境,进而优化其消费结构。通过回归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俞琴.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