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管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5:16:50

造价管控

造价管控范文篇1

1水利工程前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1.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关系着后期阶段能否有效地进行控制,所以,造价人员必须要对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优方案,以便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造价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认真调查清楚工程项目实质所需的资源及环境要素的基础之上,并对所调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第二,在水利工程项目投资预测前,必须收集好有关工程材料采购地、主要材料与设备及其价格、施工用水与用电设备等基础资料。

第三,根据相关的行业资料及国家、政府的规定,进行有效的市场预测与投资估算,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一些必要依据。同时,在完成相关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例如,对工程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时,要确定项目的主要风险源及抗风险能力,水利工程造价人员要根据市场预测和投资估算进行项目决策。

最后,为了防止盲目投资,在进行决策时,通常采用“集体决策制”,或投资方、决策人与专家组三者相结合的决策方式。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注意技术、经济、实际与设计的关系。而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所以为了实现设计的合理性与经济性,建设单位要与设计单位积极配合,避免出现设计和施工脱节,或施工时出现大量设计变更等问题。因此,为了控制好设计阶段,一般有这三个方向需要注意。

首先,利用设计招标形式选择采用先进技术、工程造价低的较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其次,根据技术经济指标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评价,选取相对合理的方案。

最后,在整个设计阶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贯彻“先做预算,再计划”的方针,实行限额设计,并杜绝一些设计过程中“不算账、不计划”的不良现象。

2水利工程中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2.1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所以在招标阶段,施工合同中必须明确可操作性强、清晰明了、有制约性的,且与价款、责任、义务等有关的法规条款。

其中,施工价款合同包括了固定总价合同、固定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为了招标的公正与严肃性,一般工期短、规模小的施工项目,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工期长、规模大的施工项目,宜采用可调价格合同。而工程造价计价方式条款包含了本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一经签订,一般不允许随意更改。但由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多样而不确定,想要完全不出现变更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些条款就约定了在发生这类情况后的工程价款处理与结算的方式。

在施工期间,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工程款拨付的控制。所以,为了维护双方利益,保证资金在工程上的及时供应,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工程款拨付方式条款应该是在总合同价款控制前提下的多节点进度款控制,明确规定进度款的提交、核定、拨付时间。

2.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工程阶段所占时间最长的阶段,而工程投资也主要发生

在施工阶段。所以,为了避免投资的浪费,除了要求建设单位方加强对工程造价合同管理,注意工程结算管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上的问题。

一是,工程造价材料费的价格的举足轻重,占总的工程预算费的70%左右,为此,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施工合同中的材料用量确定材料价格。

二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具有易变性,一旦设计时不注意,很容易出现设计变更。所以,施工之初,一定要严把设计关。如果实际情况需要设计变更;那么,在变更时,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代表共同签字后方可执行,且要尽量使设计赶在施工之前(有些设计变更不是要有批复才行吗?)。

三是,规范施工阶段的现场签证管理,做到随做随签。同时,为避免给今后竣工结算时带来不利影响,签证时一定要有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共同签宁后才生效(因为有批复概算的制约,有一些签证是否也需要批复?)。

四是,招标方要与承包商、供货商签定相关合同,或预留足够的风险费用(现在水利工程计价中有一项叫暂列金额,是否等同于此费用?)等措施来实现最低化回避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风险。

3水利工程后期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水利工程竣工与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往往会有投机倒把的侥幸心理,过于夸大工程量与工程难度,将一些莫须有的工程量加入最终的结算,或是对同一项目进行重复结算。这时,造价人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依照施工合同办事,认真审查图纸与核实实际工程量,根据先前收集的工程资料及竣工资料正确计算工程造价,进行工程结算;同时,必须要合理套用定额或选用单价,注意费用性质,完成对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造价管控范文篇2

(一)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不够。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二)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当前,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中,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以施工企业自主定价为特征的工程计价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我国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并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

(四)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不成熟。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普遍实力薄弱,规模偏小,技术力量不强,改革也没有完全到位,还无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五)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制定了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不够健全。

二、强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工程建设前期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1.立项阶段的造价管理。立项阶段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分析,详细的估算,科学的论证,从而把握准方向,确定好规模,使投资既正确又合理。

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通过招投标,业主可以择优选择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或设备及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进造价管理制度也有积极作用。

3.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尤为显著。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工程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确保质量的重要保证。设计单位必须要积极推行“限额设计”方法并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工作。

(二)设法提高工程造价的竞争性

在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政府的具体干预,政府要进行宏观控制、原则指导;应鼓励企业加强造价管理,提倡工程造价竞争,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真正实行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报价;要根据市场改革的要求,真正实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措施,使工程造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控制、公平计价、合理竞争;要做好执业资格制度的管理工作,真正实行资格考试、注册管理、持证上岗等。

(三)大力培养造价管理人才

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发挥好政府、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的宏观控制、原则指导的作用,建立国民教育机构和行业管理机构,构成完备的教育体系;要加强工程造价专业高等教育及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对目前已经获得造价工程师资格的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及培训;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实际广泛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技术专业的知识。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工程造价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及其发展动向,扩大内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性或区域性工程造价组织的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目前从业人员在智能结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诸方面都能满足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积极发展造价咨询业

造价咨询业是搞好造价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力量,需要大力发展,同时要注意其规范和提高。第一,政府主管部门要减少对其的制约,使其真正步入社会,真正自我发展:第二,造价咨询单位要广纳贤才,培养和重用造价人才,设法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程造价咨询队伍;第四,加强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协会的建设,使其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第五,咨询单位要多领域延伸,全方位发展。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的力度。应进一步广泛调查现状,分析原因,制定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实施细则等。尤其是如何规范市场、激励机制、制约机制等方面的内容。使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更适应我国的国情,提高其管理水平并尽快与国际接轨。

(六)严格实行监理制度。

实践证明,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对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但在很多工程建设中并未真正实施,多数情况下只在施工阶段才能看到监理的身影,而且还很少有权进行投资控制。应该在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就必须实行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通过对可行性研究、确定参建单位及设计过程等重要阶段的监理,使立项更科学,队伍更可靠,设计更合理,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从而,严格控制和管理好工程造价。

造价管控范文篇3

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的特点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工程造价是整个项目中预计支出与实际支出的总投资费用;其二是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而言,是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价格。在实际生活中,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于工程造价的认识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土建工程项目的实施主要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几个主要环节。由于工程造价存在大额性、个别性和差异性、动态性、层次性、兼容性等特点,所以在不同的环节中造价控制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其中项目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造价前期管控的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项目造价管控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初步估算编制,并形成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但这一阶段的项目造价特点是进行估算,准确度不高,与最终的成本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此时的造价管控主要是确定项目资源是否充足和完善;而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的技术资料,通过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特别是采用BIM技术进行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编制和审核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在实际生活中,土建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其前期造价管控工作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整体的技术性与经济性需求,然后结合相关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设计图纸及施工方案,明确相关的技术标准文件。通过这样对前期造价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明确后续造价管控工作的重点,同时,还能从更科学的角度对土建工程项目本身的经济性进行优化。因此,在土建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中,虽然前期管控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对后续的造价管理及施工建设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建设单位,必须重视土建工程项目的前期造价管理工作,才2020.10施工企业管理65能有效开展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问题

目前我国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重视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的管控工作。对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而言,加强前期造价管控工作,不仅能规避前期各种风险的发生,同时还能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土建工程项目的各种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从而选择出综合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方案予以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建设单位并没有意识到前期造价管控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导致前期造价管控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造成工程造价管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完整,进而影响到了整个土建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准备工作不充分,影响到了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在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工作中,对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十分重要,是前期造价管控工作重要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前期造价管控工作开展的质量。但目前我国很多建设单位开展的项目前期调查工作,内容十分单薄,而且信息不对等,甚至还存在着一部分虚假的数据。此外,部分土建工程项目为了尽快完成施工,回收投资资金,尽可能地缩短了设计环节的时长,同时对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分析及前期规划工作都进行了一定的省略和缩减,甚至还有部分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严重影响到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工作并不严谨。近年来,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工作并不严谨。例如在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并未对获取资金的各种方案进行认真的计算与比较,也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新的思想和方法辅助土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再如,设计阶段是土建工程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体,但目前,很多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都错误地把设计工作看成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没有严谨地开展这一环节的造价管控工作。

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的管控策略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控策略。首先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规模。在工程项目施工中,项目规模是指项目的施工量,而施工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造价的高低,两者之间在绝大多数都呈现出正比的关系。但工程造价除了受施工量影响以外,还会受到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纵观大量的土建工程项目时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项目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对项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在土建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建筑单位必须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规模,从而有效控制项目的总造价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其次,在项目决策阶段,建筑单位还必须科学确定建设的标准。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建设标准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总投资,如果建设单位设定的建设标准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影响到造价控制工作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建设标准主要包括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技术标准、工艺技术标准、定员标准以及设备使用标准等相关的内容,只有这些标准的设置达到了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的合理性,从而提高建设单位及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策略。一是科学设置前期造价管控目标。为了提高土建工程项目前期造价管控工作的成效,就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积极融入动态化的管理理念,科学预测实际施工中各方面成本费用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然后结合不同阶段施工活动的特点,细致分析各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实际施工中及时跟进,从而提升成本管控目标的执行效果。二是合理调整施工设计方案。设计环节,建设单位出具施工设计方案后,还要同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联合起来,共同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在保证整体工程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调整、优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促使整体造价得以降低,从而提升相关企业整体的利润。三是合理改善招投标的方式。

造价管控范文篇4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总承包企业;造价成本;管控

近年来,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EPC模式是EPC总承包企业根据和建设单位的施工承包合同约定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进行全过程承包管理。总承包企业对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造价等全面负责。目前,国内EPC项目的合同模式一般有三种: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以批复概算为上限的EPC合同模式和成本加酬金合同模式。其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采用较多,因为这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业主的风险,将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全部转嫁给工程总承包企业。而从施工总承包企业角度来看,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不是根据竣工图纸按实结算,如因设计优化不足、施工管控不到位,很可能导致项目的最终造价超过合同额,造成亏损。因此,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如何找到有利的控制造价和成本的方法变得刻不容缓。

1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造价和成本存在的问题

1.1合同签订不当而引起争议

EPC模式下总承包企业会签订各类合同。如与建设单位的施工合同、设计合同、勘察合同以及各种下游成本支出合同。由于各类合同服务内容不同,合同文件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瑕疵,如合同条款描述不清晰、未约定双方风险承担内容或不可抗力发生时的双方风险分担范围、双方发生违约时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等。上述这些问题会引起发承包双方存在分歧或一方执行合同时费用增加从而造成工期延长。因而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应严把合同关,减少风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1.2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约

EPC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完成履约尤为重要。由于EPC项目施工时图纸还未完善,所以施工过程会遇到很多不可抗力的事件发生。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建设单位提出变更,如工程范围的增减,项目标准的提高或降低,尤其是后期进入装饰装修阶段;第二类是国家法律或是法规变更,在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企业签订合同后,政府颁布实施了新的法律、法规,或出台国家政策性文件。由于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可能造成合同无法履约,从而增加成本。

2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和成本管控

2.1工程招投标阶段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商务标多采用费率招标,工程项目涉及报价内容很多,且注意事项也比较复杂,在没有施工图纸的情况下,做好工程报价并不容易。且大部分EPC项目都是总价合同,概算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基准线,重新调整概算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总承包人在招投标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报价机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降低风险。首先,EPC工程投标报价需要经验丰富的造价团队,团队中有土建、安装、市政、精装修等各专业的优秀造价人员,熟悉同类项目的成本及造价情况,并且能预测部分可能发生的风险费用,为项目决策者提供相关数据,结合项目测算结果及市场行情做出合理费率报价。投标报价人员可将可研估算中所含土地补偿费(通常归建设单位)、勘察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监理费、招投标费用、节能编制费、建安费、设备费、家具购置费、电力改迁费和预备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解。将报价的一、二类费用划分,考虑哪些部分属于建设单位,哪些属于承包人。属于建设单位的费用报价时可不考虑。其次,明确承包人的费用及每项费用的总价后,将这些费用按照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按照常规经验估算实际成本指标,汇总初步计算成本价格。依据测算数据,进行投标报价。工程总承包合同是项目建设各方的指挥棒和指南针。施工项目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该合同开展,也是合同履约的过程。工程总承包合同是所有下游合同签订的基础,其决定了项目总体效益。依据建部颁布的GF-2011-0216《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发改委等九部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2012年版)及山西省住建厅《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总承包的指导意见》要求,施工合同中,工程建设内容及承包范围、合同工期、合同签约总价、发承包人的权利、义务、不可抗力、质量要求、变更与索赔、结算办法、材料价格调整、进度款支付条件等条款都是EPC总承包合同的核心内容,签订时要字字斟酌,充分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公平合理签订施工合同。

2.2工程设计阶段

在项目开工前的众多环节当中,设计环节是重中之重,设计决定造价,对造价的影响能达到75%,如图2所示。因此,为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必须对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控制项目投资。图2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EPC总承包项目可采用限额设计。EPC总承包模式中,承包人的结算总价不能突破概算,因此,建设项目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外形观感、绿色节能等要求,同时在保证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以及投资估算,严格控制项目设计。在控制总价的前提下,施工图设计依据投资估算中设定单位面积造价指标进行限额分配;群体工程设计,需找出亮点单位工程和一般工程,打造局部亮点,采用不平衡设计,整个项目的费用投入重点和利润点应明确,限额设计需提前对该项目进行策划。设计时还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结合施工情况,综合考虑工期和资金回笼等因素,调整出图顺序。如以施工单位为牵头人的联合体中标,联合体牵头人应在设计单位签订联合体协议书中,明确设计人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约束其进行设计优化,并对优化部分进行奖励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合理采用优化设计。如合同是固定总价合同,工程造价既不能超出概算,也不能低于概算,且每个子项目都必须合理,经得住审计,所以一味的优化设计,降低造价,对承包人而言不一定是有利的。图纸优化可采取的方法是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利用概算分项指标,每个单位工程严格控制在指标之内,施工图设计完成后,造价人员要立刻测算,进行指标对比。建筑材料选用尤其是装饰材料,应选择常用品牌和熟悉价格的材料,尽量不要使用不熟悉的材料,避免超过概算价格;如果合同是固定单价,所采取的策略与固定总价类似。这两种合同形式如采用清单计价方式,在清单编制时应仔细研究,尤其是对项目特征要准确描述。如合同是可调价,虽然这种合同模式降低了双方风险,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情况对于EPC工程来说也不一定有利。对于这种合同在设计时,就要注意设计性价比问题。在概算控制的前提下,造价人员应和设计人员充分配合,在套用清单或定额时,成本低、利润大的部分要多采用,相同造价下利润低或者亏损的项目尽可能少设计,最好不设计,可从结构形式、平米含量、建筑材料(尤其是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等诸多方面优化。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纠正设计失误的有效方法。项目不同建设阶段的设计变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设计变更越早,所造成的损失越少。由于EPC项目不同以往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变更不会单独增加造价,而设计失误则会增加项目返工成本。因此,应该尽量将设计变更控制在工程项目设计初期,避免返工和材料浪费等情况的发生。设计对于EPC工程尤为重要,做好优化设计更是重点,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设计优化是成本管控的终极目标。

2.3工程施工阶段

EPC项目具有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长、管理难度大、物资采购品种繁多、体量较大、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特点,所以EPC项目中另一重要环节是物资采购,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占到工程造价的65%以上,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大。加强采购管理,是确保项目造价满足预算要求的重要手段。做好采购管理一般从物资采购、运输、出入库、使用、回收五个环节的管理。首先是采购。大中型货物集中采购是EPC工程通常的采购方式,集中采购可以使供货商薄利多销,从而降低了承包成本,也便于各标段统一管理,尤其对于装修材料,以便于达到整体装饰效果的一致性。集中采购的关键是做好采购招投标工作,承包人应综合考察供货商的整体水平,通过招投标选择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和可靠的供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制定成本管控机制,以便有效达成造价管控目标。运输费用一般包含在材料原件中,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在运输过程中运输风险的划分。材料入库时要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合格证等资料收集,做好入库台账、并对材料分类存放,防止材料发生破损,降低材料使用量。出库做到限额领料,使用过程的防止材料浪费、丢失。最后做好剩余材料、周转材料的盘点工作。EPC模式下物资采购与设计、造价、成本的关系如图3所示。采购部门要为设计、造价提供材料的基础价格,以便使用性价比高的材料进行设计。对比工程预算价,采购会产生利润较高的材料。图3采购与设计、造价、成本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业主也会增加一些项目,如场地内假山、雕塑等增加观感的项目,或在场地内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如拆迁遗留建筑、清除场地内植被或一些社会问题,这些都会增加造价,所以一定要在问题发生时和建设单位增加造价批复。EPC项目施工中还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如合同风险、设计风险、造价结算风险、质量、安全进度风险。众多风险中如把控不利,很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防范风险发生,也是EPC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3结语

EPC项目具有涵盖范围广、建设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的特点,相比传统的施工总承包而言,EPC项目对承接方全过程造价管控要求更高。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对投标、设计、采购、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都要采取相应的造价控制手段,才能将不可控风险降到最低,争取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汪和青.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及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4):207-208.

[2]罗迪.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和成本管控[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33.

[3]张璐,唐文冬.解析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造价和成本管控[J].数码世界,2020(4):264.

造价管控范文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公建项目;造价管控

一、引言

随着各级政府为民谋福祉工作的不断深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各类公建项目投入不断加大。以江苏省扬州市的公建项目建设为例,其承担平台多,例如扬州城控集团、扬州交投、扬州旅发、扬州教投等;投资金额大,扬州城控集团2018、2019年在建项目中公建项目投资占总投资预算的比例分别为75.48%和76.83%;投资项目广,既有城市建设与环境提升工程,也有民生幸福工程等。公建项目总体表现为参与方众多、投资金额大、工期紧、公益性强等特点[1]。公建项目工程造价相对较高,具有内在的严审需求。如果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还有资源能源的节约考核要求;如果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的PPP模式的项目,另有达到投资各方资金回报率的要求等,但不可避免的是,公建项目通常也会出现投资项目的“三超”现象。因此,在我国公建项目投资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为实现公建项目投资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必须加强公建项目造价管控研究。

二、内部控制理论应用于造价管控的可行性

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成果影响并激发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热情,目前全国已形成将内部控制手段渗透于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良好氛围。公建项目建设作为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虽然不是纯粹的追求经济效益,但也有绩效考核和评价的要求,其中工程造价就是关键考核点之一。而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价值增值,可见造价管控和内部控制具有共同的目标。进一步梳理内部控制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思想及表现,内部控制系统具备应用于造价管控的可行性。1、提高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全过程造价管理依次经过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等阶段,所涉及造价数据繁多,除此之外,还有一整套的设计图纸、招标投标资料、工程变更记录等,任何一个缺失或不实都会影响着最后的决算价。而内部控制最初应用于财务会计活动的实践,成功控制了财务会计活动面临的操作风险,查错和防弊功能提高了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造价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2、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内部控制是通过风险控制来实现价值增值的基本目标的。在风险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要求企业在将内部控制五要素渗透到每一个业务活动中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过程[2]。该指引有利于化解公建项目作为一般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因为投资大、项目有特色、又有政府参与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特色风险。将内部控制应用于公建项目的投资决策论证、招标投标、工程变更等重要环节,能更加有效地理顺关系、合理牵制、职责明确、彰显特色,使得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造价管控目标实现。3、促进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明确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实现操作层面的企业造价管控等业务控制目标,促成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的安全完整等一般控制目标实现,进一步上升到董事会视角,实现企业的战略控制目标,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最大化。因此,将内控手段贯穿公建项目建设始终,创新管理理念,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有利于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实现公建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控目标。

三、基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公建项目造价管控现状

公建项目涉及多方主体,包括政府、平台公司、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金融机构、使用者等,发起方大多为政府,它们分别适用于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内部控制规范。为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造价管控中的作用,本研究综合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指引,多维度分析公建项目内控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可能对工程造价管控的影响。1、单位层面,总体表现为重视度不够。(1)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我国较多的公建项目实行“代建制”,代建制下的项目实施主体较多的是新组建的项目公司。应任务而生的公司事务千头万绪,缺少内部控制建设意识和经验。虽然设置了组织机构、明确了领导业务分工,但疏于内控职责的明确。或者空有组织架构,但未实质性开展内控工作,员工缺少内控业务培训,内控能力不强。(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备。公建项目公司有些自行编制一整套内控制度,但存在着内容不全或不细的现象。例如预算管理制度,经费预算仅仅关注单位层面,缺少项目主体预算内控制度,会因为项目预算不准连带财政部门预算误差。再如资产管理,一般会有现存资产从采购到报废一整套流程的管理制度,但往往缺少PPP公建项目资产移交和运作的一套制度。还有的项目公司直接采用上级公司或借用其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切合本项目的特点,内部控制管理的针对性不强。(3)内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偏低。现有项目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低不一,从而影响工作成效。大多数公司财务都有操作系统,但缺少宏观管理层面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有的公司虽然花费较大代价购置了系统,但部分业务控制及流程未得到开发应用,部分不相容岗位未能在系统中体现。2、业务层面,管控水平参差不齐。(1)项目经费预算未得到有效分解。项目经费预算仅仅是以整个项目为主体进行预算下达,并以项目为主体计算年度预算执行差异率,不利于预算控制和考核。由于预算分解不到位,不利于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相关部门的经费预算,因而影响拨款进度。(2)未建立相对完整的全程观念。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工程立项直至决算审计每一个环节都对总造价产生影响。除了占绝对比例的土地费用和工程费用,还有前期设计费用、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以及不可预见的费用等[3]。大多数项目较多的关注施工过程,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对造价的影响,忽略决策和设计环节。(3)“三超”现象时有发生。“三超”是指工程造价“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3]。“三超”现象的成因涉及多方主体,不同阶段表现为:决策阶段,可研深度不够,工程标准估计不足;设计阶段,缺少技术经济分析,过于超前或保守设计;施工阶段,料工控制不力,或虚报工程价款;监管过程,各自为政,缺少监管合力等,上述因素都会导致工程造价超标,根源在于缺少有效的工程造价管控思路和办法。

四、基于内部控制要素的公建项目造价管控思路

基于公建项目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和造价管理的存在问题,文章综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等主要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制度,探讨以内部控制要素为框架的公建项目造价管控思路。多方投资主体应树立造价战略管理思维,即以低投入、高回报的理念,追求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该项目未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关注点,摒弃传统的造价控制就是纯粹降低造价的观念。优化造价管理,应充分认识到不同的管控理念与经济附加值的关系,见图1。1、优化内外部环境,确保责任主体有效实施项目控制权。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是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在参与方多、投资规模大的情况下,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强化监控,净化干预项目公司履行职能的外部力量,保证公建项目在“代建制”下项目公司对项目的控制力,其他投资方在招标投标、大额资金使用等造价重大影响领域只能在其职责范围内行使自身权利。另一方面,项目公司自身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职能设置的基础上,各机构致力于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各部门既要充分发挥职能,在权利上又要相互制衡。项目公司要充分认识到承建公建项目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纯经济层面“少投入、多回报”的管理目标,而应赋予公建项目更加丰富的经济内涵,以实现公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为宗旨,确保社会公众得到安全有效的长期性服务。2、细化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实施有效的控制活动提供依据。公建项目除了具有建设项目具备的共性风险,例如可研流于形式、造价信息不对称等常规风险,还会因为有特色化主体参与、生命周期长、经营模式复杂等带来的特色化风险。(1)项目前期风险。①决策风险。研究表明,决策对项目造价的影响高达80%~90%,公建项目决策较多的受制于行政命令,决策的独立性不够而导致投资失误的风险较大。②初步设计风险。依决策而实施的初步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达70%~80%,传统的造价控制侧重于工程实施阶段,放松了前期控制,造成整体造价控制效果不佳。例如有的项目任意超标准,设计深度不够,进度设计考虑不周,或者是工程设计和造价控制联系不够,造价人员无法准确计算工程概算。(2)项目建设期造价管理风险。①技术风险。公建项目投资项目广,有城市建设与环境提升工程,也有民生幸福工程,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必须体现城市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要求,施工技术要求高。有些还是本地区未见的新技术,例如2019年扬州市运河南路快速化改造先导段工程运用的顶撑技术,由于本地区首次采用,给工程项目带来了挑战和风险。②招标投标风险。公建项目建设量大、投资金额大,为满足建设进度要求,往往分标段进行招标投标,标段衔接处工程量计量清单可能出现误差。公建项目涉及主体众多,受关注度也高,公开招标投标的独立性会受到影响等。招标投标的复杂性给合同管理增加了难度,可能会存在签订的不严密,从而削弱了对工程结算的约束力,增加结算投资。③支付风险。a.政府支付风险。按照规定,政府的资金必须纳入财政当年预算才能支出。政府预算一年一批,而基建项目付款期长达几到十几年不等。立项时列入财政预算的项目资金承诺函是否长期有效,后续政府预算资金能否落实,构成了政府支付的风险。b.社会资本提前退出风险。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参与方预期收益得不到满足,资本方资金链不能及时有效保证,政府关注度调整,补偿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社会资本提前退出。c.信贷资金安全性风险。项目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本的本金和利润基本上可以在建设期获得偿还。漫长的付费期风险其实主要由贷款银行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产不得抵押,未来收益不具备应收账款特征,因而使得项目的风险缓释条件欠缺[4]。(3)竣工结算管理风险。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利益主体必然会尽一切可能争取利润最大化,使得施工结算审价难度大、结算风险大。为达到增量、增价的目标,重复或虚高计算工作量,套用高定额等现象经常会发生。除此之外,因政府工程的特殊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也会经常存在。项目公司应以整体战略为出发点,进一步细分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5],逐一分析各项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设计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内部控制手段,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与调节机制,为公建项目造价控制提供支撑。3、强化控制活动,防范化解可预见风险。公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共有的和特色化的造价管理方面的风险识别与分析,为企业实施相应的控制活动指明了方向,企业应遵循“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原则[6],根据政府各部门(例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审计、建设管理等部门)的管理要求,按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思路[7],设计有利于公建项目造价控制的各类业务的控制措施与流程。(1)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前期管理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建设项目立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公建项目发展战略关乎民生,初期立项要求高,过程监管方多,因此要建立严格的动态绩效评价机制。①实行重大公建项目储备制度。对于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拟建项目,必须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且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对即将实施项目的选取严格审批,审查内容视投资额大小确定,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等。②实行设计和咨询双院制。为提高设计质量,规范审查规程,公建项目应另有一家具备审查资格的设计院参与项目设计审查。设计和审查单位共同工作,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到施工图审查止。两家设计院共同努力,能够更全面地审查设计方案和图纸、文件等,促进设计文件的深化与优化。通过优化设计成效,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基础。(2)项目建设管理。①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每个项目应当有依法组建的项目法人实施管理,并在立项审批时明确项目监管部门,项目法人和项目监管部门要能相互牵制。如果实行“代建制”,则由政府指定或者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代建单位负责。项目法人应承担项目的投资控制、质量标准和建设工期等责任。②严格项目招标投标。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选定,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招标规模标准的都必须进行招标,招标程序、文件等严格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如果按PPP模式实施的项目,还应严格按照行业部门文件规定执行。③规范工程预算编制和审核。工程预算编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造价咨询服务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根据施工图、勘察报告、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概算等相关资料进行。预算审核除了运用常规技术,还应该高度关注工程预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无误,并注意相互间比对和稽核。④严格合同执行。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组织项目实施,工程变更按规定进行。为加强造价管控,总造价应适度分解,可参考设计“项目总造价分解及执行进度表”,见表1。将总造价按组成大项先行分类,再按单项工程或费用名称进行经费预算分解,分月(季、年)的经费预算支出数结合合同和财政批复的经费预算制订。通过预算执行差异率指标的计算,将非常清晰的反映预结(决)算的差异。进一步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及时进行整改,既有利于造价控制,也有利于项目竣工决算后的绩效考核。⑤规范工程变更及签证管理。作为工程完工后的结算、审计的依据的工程签证,是基于在项目变更的前提下对变更事实的记录和核定。施工过程中涉及合同价款之外的责任事件如合同内隐蔽工程、拆除项目等事项需要签证[8]。所有签证,必须真实,必须是在允许项目实施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必须经甲方代表、监理单位及跟踪审计单位实地查验、确定工程量后,签字确认。签证单据完整,包括签证单要素填写完整、办理依据(变更图纸、技术核定单、补充协议、监理出具的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书面委托等)齐全、签证内容详实。签证内容要有项目信息、签证主题、签证总量,签证总量必须附上详细的计算公式和说明,标明几何尺寸、标高、面积或体积、工程量计算式等,重大隐蔽工程签证要附简图和照片复印件等。(3)项目竣工管理。①结算编制。工程完工后,应按规定组织建设、施工、监理和业主等单位和部门进行竣工验收,主要验收施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工程质量等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并结合工程中标价、签证等编制工程结算。为保证造价结算的准确性,在资料审查的基础上,审查人员要善于捕捉工程价款结算中的如下敏感问题。a.计量错误。审计人员要亲临施工一线,核查工作量并由经办人签章留存。对于较大的公建项目的不同施工标段,不同建设项目的审计人员,相互之间要加强沟通、衔接,要互相复核结算资料,避免不同的结算中重复计算的现象。必要时对复测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异常情况实施联测。b.计价错误。一些施工单位凭借对定额了解和材料市价等熟悉的优势,在签证上做文章,即要么在工程签证中既签工作量又签材料价,要么在合同外的一些零星工程事项上,不表达操作细节只反映费用结果等,从而达到虚增造价的目的。因此,希望在现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相关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共享计价依据,进一步规范全国工程计价规则,服务全国统一建筑市场,为工程建设领域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9]。②绩效评价。项目建成后,应对公建项目实行绩效评价。评价建成项目是否达到立项要求,实际投入资金和预算的差额及原因。论证选择政府投资模式的正确性,是政府公建公营模式成本低,还是PPP模式成本低,为其他公建项目建设提供参考。项目运行后,实行动态绩效评价。评价项目是否达到建设目标,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否在不断提高。③责任追究。对工程建设期间有违规、违纪、违法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和法规给予相应的处罚。4、注重信息与沟通,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加强项目管理,应关注信息的及时、准确和适用,注重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时代,有效造价控制需要按照信息化管理的思路,设计业务、财务等共享互通的工程投资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见图2。在项目全过程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强化目标成本确定、动态成本管控及造价确认的整个过程的内部控制,获取收入、合同、结算、付款等业务数据,智慧集成为会计原始凭证,支持引出到财务管理软件,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控成效。5、以内部监督为主体,形成监管合力。(1)挖掘内部监督潜力。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督首先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各项目公司应独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明确职责和职能,并指定专人负责。内部审计人员应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题培训,促进专业知识持续更新,以具备胜任本职工作的较高的技术水平和高超的职业素养。(2)政府全程监管。政府作为公建项目的一方主体,应全程参与项目的业务和资金管理,建立政府财政和审计的双审核机制。财政和审计监管项目立项、预决算、资金管理和投资效益等情况。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按合同约定和审核结果,依工程进度办理拨款手续,由国库支付中心直接向设计、施工、监理或设备供应等单位拨付建设资金[10],可有效控制投资额,节约财政资金。财政、审计全程参与重大公建项目,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重大工程建设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实现造价控制目标。(3)中介机构支持。除了财政和审计部门的全程参与监管,公建项目还必须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造价审核[10],对重大项目甚至可以聘请两家社会中介机构,“一主一辅、相互监督”的模式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真实可靠。

五、结语

文章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从内部控制评价的角度识别公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建构内部控制要素框架下的造价管控思路,有助于公建项目造价控制的目标实现。通过造价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推动企业全面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助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然而,内部控制的固有缺陷决定其不能绝对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建项目造价管控目标实现除了强化内部控制手段的运用,还需要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需要参与各方以高度的责任心、大局意识投入到项目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造价管控目标,实现投资各方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振飞.大型公建项目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12(09):68-69.

[2]方红星,池国华.内部控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3]肖品强.大型公建项目的代建制投资控制研究[J].福建建材,2017(08):111-113.

[4]高永娜,詹德平.对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贷后管理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7(06):143-144.

[5]叶陈刚,裘丽,张立娟.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J].审计研究,2016(02):104-112.

[6]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财政投资评审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OL/N]

[7]陈雨,陈世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8]黄瑞华.在建工程转增固定资产核算技巧与风险防范[J].审计与理财,2016(11):14-16.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造价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N].中国建设报,2017-08-10(005).

造价管控范文篇6

关键词:湿软土质;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管控措施

在湿软的土质上建设公路,需要对土层地基进行额外处理,否则就会影响公路区域内甚至整体上的质量水平.而额外处理,就需要对工程造价投资估算和工程概算进行修改,也会增加最后的工程决算.最优的解决渠道就是对湿软土质下公路建设工程造价进行管控.

1湿软土质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地基不稳,这是对于公路建设行业来说的大忌.不稳带来的后果就是公路路面的开裂甚至塌陷.而造成地基不稳的原因有很多,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地下水的冲刷腐蚀等等.区域范围内的土质湿软也是造成不稳的重要原因.

1.1湿软土质对公路结构的影响

对湿软土质如果处理不好,其最终的恶果会在上面修筑的公路上体现.例如,某条公路修筑在了一段没有处理好的湿软土质之上,不同的湿软表现,则会有不同的路面效果.在第一段公路区域中,在公路上庞大的车流量的负重的影响下,加上自身的重力作用,湿软土质开始出现下沉.铺在地基上层的公路就缺少了支撑,随着地基的下降而下降.表现在公路上,就形成了一个个大坑.车辆过往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坑底施加超重力,加剧大坑的坑距扩大.在第二段公路区域中,同样是由于湿软土质的下沉等位移作用,路面也开始产生沉降变化,但由于路面的整体性较好,所以就会出现变形,整体性地向一个方向进行倾斜.第三段公路区域中,同样受到湿软地质的运动影响,整体性遭到了破坏,路面开始四分五裂,出现了缝隙和开裂.

1.2湿软土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要想让湿软土质对公路工程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就必须在公路建设之初对土壤处理得当.而处理的方法、措施、设备、人员等一切支出,就构成了处理湿软土质所需要的工程造价部分.例如,某公路建设工程需要穿越一段湿软土质路段,对于不同的湿软程度,要采取不同的施工处理方法.对于没有再次导致湿软原因的土质,可以采取夯实和添加土方量的措施.对于面积较小的湿软区域可以使用夯土机,对于面积区域较大的则需要使用压土机.在使土层更加紧实后,对于因土层压缩而减少的土层,则需要额外添加土壤进行填充.而对于有反复造成湿软土质的原因,则需要利用钢筋混凝土,在湿软土质中进行深入性立庄,然后进行土层掩埋,在区域内构建坚实的人造地基.所有的处理过程中,无论是夯土机、压土机还是混凝土搅拌机,都需要额外支付机器租赁费用,人工费用,对于耽误的工期有可能还要增加其他项目的人工支出.这部分支出就构成了对最终工程造价的增加.

2湿软土质下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管控分析

对于公路建设经过路段湿软土质的处理不可避免,所以相关的工程投入和成本肯定要对最终工程造价的决算产生影响.关键是采取合理的方法,对处理的过程进行合理排序和选择.主要的方法有三种.

2.1价值工程分析法

价值工程分析法的应用,是根据公路的最大功效,来实现最少成本投入的管理技术.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功效和投入之间的关系,衡量两者之间的变量走向,可以表示为V=U/A.其中,V表示公路工程的价值,U表示公路所承担的功能,A则表示公路建设的成本投入.其中,功能U与成本A成比例关系.例如,某段公路需要对湿软土质层进行处理,要想控制工程造价,只有提高价值量V.提高V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功能U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压缩成本,减少支出A;二是在成本A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此路段所承载的功能U;三是成本A增加,但是功能U增加的速度更快;四是成本A减少,但是功能U减少的速率更慢;五是成本A降低,而功能U却增加,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2.2层次权重分析法

层次权重分析法的核心是将定性的问题,建立矩阵关系,通过赋值,转变为定量问题的讨论.根据得出的矩阵关系,分析出谁是主要因素,谁是次要因素.例如,在某湿软土质地段,若想使土质进行硬化加工,需要收集该地段土质的主要数据,通过对层次的检验排序方法,得出该地段造成土质湿软的所有因素.这就是将一个湿软土质地段的定性问题,转化为所有因素及各自所占的比例这样的定量问题.下一步就是针对定量分析,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经过加权分析,从数据矩阵中得出各原因的分布.假如该地段湿软的主要原因的本就土层松软,占据60%的原因;附近有河流湖泊的作用,占据25%的原因;地下水流的作用占据15%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土层松软是主位因素,需要在治理过程中重点对待.可能会将更多的工程造价投入放在此阶段.

2.3限额设计分析法

限额设计就是在限定的公路工程投资估算和概算的前提下,通过严格控制和分解资金投入和工程施工过程,实现工程资金投入的合理利用.例如,在某湿软土质地段,在投资估算阶段给的是100万元的治理费用.要预留出15万-20万元的膨胀空间,即拿出80万-85万元的工程概算,作为湿软土质的治理成本.然后再进行工程的细致分解,尽可能控制工程量和工程投入.直至把这80万或85万元甚至是全部的100万元全部花完,这样才能保证对湿软土质的硬化处理不超出整个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估算和概算.但是限额设计分析法在单独使用时也有局限性,因为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投入不是人为可控,因此要做到合理概算的难度较大.

3工程造价管控方法在湿软土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

对于湿软土质下公路建设工程中,管控工程造价的问题,可以适用前文所述的三种通用方法.我们可以从实际案例中窥探其在降低公路工程造价上的能力.

3.1工程造价管控方法案例

陕西省境内除了渭河平原,大部分的土壤为黄土,属湿软土质的情况.土壤的不稳定性对建成后的公路破坏性较高.为了克服这类现象,陕西着重提高了在工程造价管控条件下在湿软土质上建设公路的研究.以西(安)宝(鸡)高速为例,其在设计之初,需要跨越大量黄土湿软土质地段.通过层次权重分析,得出了在湿软土质中路面、路基等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系数,如表1,分析得到了公路的强度为本路段的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稳定性、成本、排水工程等.通过对各系数进行加权分析,得到最优化的方案.但此时最优的方案工程造价比整个西宝高速的工程投资估算超出了一部分,这是就要启用限额设计的分析方法,根据加权得出的因素层次,再次重新排列了成本分配,适当降低了非重要因素的成本投入,使所有的投资得到优化和发挥最大效益.

3.2公路工程造价管控方法在未来的延展

本文所研究的对湿软土质地段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的管控方法,都是基于在工程量不变、各类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对工程估算进行合理安排,优先投入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类方法是在投入不变、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最优组合,因此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非常有限.在未来,对工程造价的管控方法将更多地将目光放到项目本身的成本投入上.特别是随着大型机械、互联网等智能设备的出现,传统的湿软土质处理方法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处理,同时治理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这才是最终实现大幅度管控公路建设工程造价的根本方法.

4结论

湿软土质对公路建设的地基产生影响,因此成为破坏公路设施的一大“杀手”.其已经成为许多公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公路工程造价估算确定的情况下,对湿软土质的处理权重越大,意味着最后工程造价的决算将会超出估算和概算.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找出治理湿软土质的因素层次排序,根据重要性合理安排有限的成本概算,实现公路建设工程造价估算和概算的合理管控,降低成本额,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在未来的发展中,处理湿软土质的方法和材料的革新,才是管控工程造价的最合理的因素,也是降低最终工程造价的最大的因素.

作者:伍廷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永华.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7):20-20.

造价管控范文篇7

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一般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从字面上理解:建筑工程的所有施工价格就是工程造价,它包括估算和概算,而预算不是。因为它只包含商品价,所以不具有价格意义。所以,建筑工程的预算不属于工程造价的范围,没有指导价格、计划价格和最高限价。因此,只有建筑工程项目中以商品进行进入到承包商的承包合同中的才能算是工程造价,也可以说工程造价就是市场交换价格。而在工程造价的理解意义中,这样理解的人都希望工程的价格是可以对外开放的,是与市场中的商品一样的,它的定价可以由企业负责,而对建筑进行投资的部门将不被记录到工程造价的范围内。而另一种理解是,建筑工程在建造时的总花费就是工程造价。它包括建筑工程前期的工作费用、安装费用、勘测设计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用和设备器具的购置费用等。这种概念所理解的人认为,工程造价的价值工程需要不断的加深建设的设计环节,强化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现状

2.1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动态现状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上,工程造价作为一种通用名称,在不同的场合理解的意义不同。而工程造价的建筑动态管理是指它是完成一个建筑工程所有项目的全部花费的总费用,它的费用包括了设计单位、业主、承包商、分包商的费用。从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项目费用的相关规定来看,它又包括了建筑设备费用、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工程费用、建筑安装费用和工程建筑其他费用等。对于建筑工程的动态管控应对工程造价中的动态因素进行管理,而这些动态因素就是那些能影响工程造价增减的变化性因素。它可分为三大类:价格因素、量变因素和定额取费的变动因素。所以,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就是对建筑工程中的造价进行全过程的跟踪调整,从而及时地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建筑工程就开始像国外的建筑学习,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标承包,以此来结束了多年的实体经济计划下的建筑工程的任务分配,也是我国建设管理体制的重要改革。它也从此成为我国建设市场中的主要形式。如今,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和造价的控制管理主要是以招标和实施阶段为主,招标制度也是公开的,从而就增强了企业施工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努力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又要尽可能地减少造价资金。在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也要以承包商的合同为依据,根据合同的内容完成合同约定的相关内容,从而对工期质量、造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有效地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控。

2.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

建筑工程中的法定价已逐渐变为指导性,而其根本则是建筑工程价的定额。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定额也逐渐地失去了法定价格的主要地位。但在建筑工程的计价实行方面,定额还是必不可少的,它仍然可以被认为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和依据,所以要合理准确地对建筑工程的造价和动态造价进行管理和控制,就依然离不开定额的关系。在建筑工程中,在设计规划和质量都标准的情况下,对定额的消耗量进行控制,就是控制量。而工程造价中最重要的基础和因素就是消耗量,只有把它控制好,才能合理准确地确定建筑工程的造价,所以工程量计量的统一规则就包括控制量。在建筑工程的价格开放后,政府对工程不再直接定价,而是定期地对工程价格进行公布,从而预测工程价格变化的系数来管理和指导经济市场价格的行为。这种引导企业自主定价的表现可确定企业经营的策略和效益目标。根据经济管理和市场信息进行建筑工程的自主定价,因为价格是动态的,它的变化就应该随着市场走,才能及时地反映市场的信息。竞争价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的竞争策略自主确定的费用,政府部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标准和供双方参考使用,从而引导企业进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模式。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控制

3.1动态管理横向控制的主要方法

3.1.1经济方式:首先,可采用有效的技术经济分析,对施工方案进行监控,并严格地对各个专业、各个设计方案进行监督。其次,与设计的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领域研究,寻找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3.1.2组织方式:首先,要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明确施工时的职能分工。其次,在建筑工程造价的项目管理工作人员中,落实企业投资控制的管理人员,并对其相应的职能和工作任务进行详细的分配。最后,对建筑施工的编制和阶段性的投资控制做详细的计划,完善工作的流程图例。

3.1.3合同措施:首先,要做好合同的结构,提出承发包模式等专业性的建议。其次,要参与合同的谈判。最后,正确地对发生的索赔进行处理,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3.2动态管理纵向控制的主要方法在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模式上包含了事中控制、事前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部分。

3.2.1事前控制方式。建筑工程中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就是招投标,这个阶段的工作可以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效果,并且它的工作内容包括材料招标、施工招标、设计方案招标等。设计招标是选择优秀设计方案的基础,设备材料招标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招投标的工作上要合理地明确工程的造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并加强对其的监督,不断提高标底编制的质量和评价人员的思想素质,防止压标现象的发生。另外,还要严格禁止招标人员利用施工的特点要求企业压价、让利。因此,在评标的过程中,要以低价合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对投标企业的社会信誉、施工能力、资源情况和设备情况、市场业绩等方面做充分的考虑和综合的评定,从而可以选择出一个工程造价成本低,又能按时、安全完成工作的企业中标单位。

3.2.2事中控制方式。可以说工程施工的过程是直观性投入最多的一个阶段,是可以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费用和竣工结算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在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前,要按照时间、项目对投资进行合理的划分,对建筑施工的设计和方案进行认真的监督检查,从而认真地做好事前的经济分析。并且还要按照市场的经济要求合理地搞好项目投资的动态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第一,加强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如果在建筑进行施工时,建筑的施工质量不合格,就会给企业和使用者带来非常多的麻烦。对工程建筑的费用也会造成浪费。并且,还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和分布工程,重视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施工的工序,按照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节省人力、物力的消耗。第二,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筑市场的供求比例过度向买方市场倾斜,就会造成施工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压价、抢标现象层出不穷,使施工企业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建筑的施工中,就要加强现代化管理,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从而不断提高施工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使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3.2.3事后控制。这个步骤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工程项目在竣工以后要严格地将工程结算整理好,认真地对工程量和各部分之间的费用进行审核,并及时准确地上报竣工结算的内容,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从而反映出建筑工程造价本身价格。

4结语

造价管控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管控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有其鲜明的目标与具体实施要求。对于造价而言,合理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工程造价管控的基础。但从当前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管控做的并不够好,对整个造价过程埋下隐患。

一、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工程造价管控存在的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工程造价管控十分必要,但表现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工程造价管控效果并不理想,具体工程造价管控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机构缺乏合理性

建筑企业在开展工程造价的控制过程中,主要将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放在施工阶段与材料方面,对设计阶段的管控工作重视度与关注度严重不足。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整个工程造价无法直接表现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控制机构的设计过程中并未设立专门的工程造价控制机构,严重影响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优化,即便设立了工程造价管控机构,但权威性与独立性严重不足,与其他职能部门处于一种平衡的运行状态,在实际运行中造价数据不全面、不准确都成为关键问题,影响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效果[1]。

2、控制目标不明确

工程造价的管控目标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重视程度不足,只能够以较为笼统的条款作为基本的参考依据,并未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控制目标。结合在控制目标方面,具体表现在控制目标不明确、控制目标并未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融合、控制目标在完成性方面的难度较大,统一性不强。3、内控执行力不足工程造价管控执行力度不足成为制约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发挥实效的根本影响因素。内部控制执行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管理人员对于工程造价管控的认知度不足,在一开始则为整个工程的顺利竣工带来影响;其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管理方法,导致传统的观念与思想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程造价管控的执行力;其三,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成本控制的针对性不强[2]。

二、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工程造价管控策优化策略

1、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建立工程造价管控制度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应该加强对于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视程度,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具体策略如下:其一,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对当前已经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制度内容进行完善,增强其在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可执行性,让工程造价管理成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经济效益的基本衡量标尺;其二,优化绩效评价体系。想要全面去检验制度的具体落实情况,需要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涵盖整个工程造价的多个环节,落实责任制,真正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进行联系,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挥实效奠定坚实基础。工程造价管控制度的约束,在全面提升制度的执行力的同时,能够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投身于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当中。

2、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确定工程造价管控目标

从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控的现存问题可以发现,管控目标并未建立。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确定工程造价管控目标,对发挥出工程造价实效作用显著。可以说,控制目标是否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则需要根据造价控制的具体效果作为判定标准。因此,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确定一个准确的控制目标,并不断优化目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

3、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优化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优化,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为最终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现阶段,高效的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已经有所呈现,即充分运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完成对方案的具体设计过程,通过限额方式做好造价的控制工作,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形成一个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提供指导。但在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的多元化应用过程中,应该做好设计概算、整体评估、预算编制等多项工作内容,不断提高该阶段的控制方式有效性与科学性。

4、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

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传统的管控方法适应性明显不足,信息化建设则成为工程造价管控的重要途径之一。伴随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各项先进技术得以应用。比如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有效促进工程造价的发展并提升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平台,及时了解市场当中有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动与信息内容,掌握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应该充分借助计算机的便捷性特点,做好评估与计算工作,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做出及时的纠正处理。总之,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性构成环节,在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环节进行工程造价管控,有助于从整体上保证建筑工程所能够发挥出的经济效益,为顺利施工提供保障。笔者提出有关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工程造价管控方法,旨在为整体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舒文韬 单位:四川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寿成.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J].信息化建设,2016,02:64-65.

[2]袁云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6,07:241-242.

造价管控范文篇9

1工程概况

福州区域长乐丽景湾项目总用地面积24356m2,总建筑面积63451m2,除住宅建筑外,含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站、居民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社区卫生服务站、三合一环卫设施、通信机房、广电机房、消防及安防控制室、公共电房以及其它设备;该项目累计共采购11个种类(含14个子项),共计22个品牌机电类相关材料,可见机电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为了保障机电工程投资,能够满足建筑工程造价的标准要求,另基于造价管控上的不断优化理念,故先对造价管控内容予以分析,并对工程造价进行阶段性考核,从而保障整体建筑在工程竣工阶段的最终收益,机电工程管控及对应考核项目详见图1。

2造价管控

机电工程造价管控内容,同建筑工程土建部分类似,均分为目标成本管控、招标采购管控以及变更签证管控、竣工结算管控等四个主要方面,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各项管控内容均发生变化。

2.1目标成本管控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基于前期目标成本展望,通过适度严控固定成本以及暂定成本,在其编制阶段,优化无效成本,坚持合理投放、释放结余,严禁机电专用款项挪作他用的情况发生;在保证成本控制的基础上,陆续弹性适配优化客户敏感区,对于其中的不敏感区、弱敏感区进行减配,例如:机电用大型设备的附属构件,可采用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的附属构件代替原装高额配件,从而做到材质上的优化;由于该项目涉及的客户面较广,上至住宅用户、下至物业管理,还包括通信、广电、环卫、消安等,故对应该类客户的敏感点取值为“高”,在所有机电项目的投入上应当保证该项目标成本的控制,规避掉无效成本的投入,机电合约成本造价规划见图2。依据资料可知,土建以及机电部分划分为总承包,故应当考虑土建部分对于机电部分的约束,特别是机电安装领域穿插作业范围内的土建施工,应当作为目标成本控制的首要管控方向;应将独立分包的变配电工程以及专业分包(总包照管)中的电线、电缆成本管理控制在目标成本额定范围内;目标成本在实施期间由多单位共同操作,应当紧密联系各单位管理人员共同实现目标合理规划。

2.2招标采购管控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起于施工招标采购阶段,通过引入众多合格施工班组进行挑选,不断拓宽总承包单位的施工作业能力,另对主要采购物质进行比对,选择最佳供应厂商团队;推广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提升自身机电领域的施工效率。管控队伍必须摸清队伍实力,考察施工班组以往项目的实际施工效果,具体考察内容主要切入点为:施工初始阶段、施工运作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并与施工作业班组主管人员进行约谈。与施工作业班组以及材料供应厂商,及时签订合同协议书,合同协议书中应根据建筑工程自身特色列明项目专用条款,并划分好施工班组作业内容,同时遵守相关施工规范标准要求,确保各道工序衔接顺畅,工程量清单定价明确,确保材料供应厂商的权利以及自身利益;合同内应进一步明确付款方式、甲供材料以及其它材料供应情况。通过规模化采购招标,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的同时,统一产品硬性标准,陆续培养出长期合作供应商;原则上,项目应当采用集中采购模式进行材料采购,若是由于固定供应商方面供货渠道出现短缺或者批次产品由于生产机械原因,造成短期无法正常供应合格产品,应当进行阶段报备;从而避免另行采购差价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阶段性管控,同时应当避免出现过量采购造成材料浪费[1]。

2.3现场签证管控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重点之一:变更项目签证流程,通过机电施工管理人员与合约造价管理人员共同完善,对施工现场变更项目,联系各方参建人员到场确认,并提交费用增减预估明细表,待设计单位出图后,对该项目予以立项,由监理单位出具工程指令单,按照立项内容由机电施工作业对应班组实施,完工之后在现场办理签证手续,交由合约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实际费用核算,并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附相关影像资料,核算完毕之后进行最终结算审批流程。施工单位应当核对好签证工程内容以及数量,并附预算书以及计算过程、实施金额,现场实测记录应当现场填写之后进行各方签认并作为附件,若是数据较多则应当由施工作业管理人员绘制草图说明;监理单位进行签证要求其认真核对施工数量,不得随意减少工程发生数量;造价管理人员则应当对于该变更项目实际情况经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予以闭合,从而合理管控变更签证造价流程。

2.4竣工结算管控

机电项目正式进入竣工结算阶段,目标成本也由于工资发放、采购清算以及签证齐全等原因可较为清晰地进行金额对比,因此竣工结算的管控显得至关重要。竣工结算当中机电部分的材料清算,基于机电设备的大额投入,应对机电工程类采购内容予以分类统计,确保各单项工程均符合管控目标,对于其中重复或者漏算项目,单独罗列成册,在结算期间另行予以增减,从而保障竣工结算关于采购部分的闭合;而对于施工班组的工资发放则应根据该班组的实际参建人数以及完成数量进行分解统计,保证在工程造价的累加上,能与工程量清单的数量进行对比核算,最终通过变更项目的竣工成本核算,得出实际机电单项对于建筑成本造价的影响;并通过竣工结算控制,提升造价管理人员对于整体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的考核制度运用能力。

3阶段考核

建筑工程造价阶段考核,是为了确保阶段目标成本能够及时闭合,促使工程事项、变更项目合理化,由于机电工程工期较短,故应以月度考核为基准进行阶段性评估,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划分多节点考核事项,以便于更好的指导建筑工程造价的实时管控。

3.1施工准备考核

机电施工准备阶段,应当对当前阶段土建部分施工情况予以事先调查,从而更好配齐施工作业人员以及相应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特别是针对预埋件的安装情况进行图纸闭合,另需做好以下工作:针对项目重难点内容进行分析,要求施工作业队伍能够及时有效提供相应处置措施;现场材料堆放、生活驻地都应部署合理,做到简易优化;针对机电设备的吊装,应确保机电安装设备的专项使用,避免由于机械设备调配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最后,由于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紧凑,故要求在机电班组进场之后及时编制施工倒排计划,保障施工进度满足预期施工计划需求。

3.2施工阶段考核

不同于前期施工准备考核,施工阶段的考核内容,更加侧重于动态操作实施,故应做好以下工作:由于变配电工程项目属于非总承包协调工程,故在实际施工阶段,机电管理人员应当积极与项目部以及独立分包管理人员进行磋商,从而保证变配电安装位置能够最优化;作为甲供材料的电线电缆,由总包单位进行管理,期间应做好相应的仓储工作,避免电线电缆由于受潮、老化、破损而造成额外耗损;智能化系统网络安装阶段,机电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整体机电网络优化。施工阶段应依据工程规模,以施工速度、质量水平、人员配置,安全状况、现场形象等内容,对施工班组进行阶段性考核。施工过程当中,在各项新工序出现时,应就当前工序施工内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条件、工期要求、安全文明要求以及施工项目重难点予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作业人员不能满足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生产的行为,根据相关管理规范严肃处理。

3.3变更手续考核

为确保变更项目能及时予以支付,故在施工期间对于项目变更签证应确保其程序正确、理由充分,变更签证要素齐全[2](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变更签证证据齐全(含:照片、图纸、方案)及整改变更签证流程清晰。凡是可明确计算工程量的不能签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如:公共电房设备增幅更新安装等,在工程量清单中已明确定价的项目内容,可查询类似施工单价予以套用,不再计量额外人工工资以及台班时间;凡是无法计算工程量的内容,则可直接记录该变更项目所发生的人工工日以及机械台班时间。而对于拆除以及临时性保障措施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应当根据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说明。考核目的在于要求建筑工程机电造价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把握实际发生变更数额,避免重复计量造成造价成本的差异。

3.4月度周期考核

月度阶段考核,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以月为划分段落进行考核,仅是基于正常分段考核内容,进行月度或者周期闭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较小的,可将考核缩短至以周期为单位进行。每阶段(月度或周期)考核应当上报现阶段施工单位完成数量,按照机电工程所占比例估算其百分比值,并对剩余工作量进行倒排,从而确保施工实际进度满足技术进度要求。阶段考核主要参评系数包括目标成本偏差分析,变更项目执行情况、动态管理下个阶段工作内容及材料采购数量、实际使用数量,另对该当前阶段完成造价金额与实际投资比例进行复核。

4结语

随着工程项目的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在建筑领域的机电工程投入也随之增加,故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应侧重于机电方面,该考核办法同样适用于建筑工程土建领域的运作,望各参建施工作业人员能够相互参考借鉴,将各自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阶段管控相关施工实践经验与考核办法进行融会贯通,共同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杰.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四川水泥,2017(12):80.

造价管控范文篇10

1施工导流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1施工导流方式的选择

施工导流方式的选择应遵守“尽量结合、利用永久建筑物,减少导流工程量和投资”的原则。如分期围堰导流方式:纵向围堰可利用闸墩、导墙等永久建筑物,同时考虑一、二期纵向围堰合二为一。厂房度汛围堰:上游横向围堰可利用拦沙坎加高至度汛高程,纵向围堰可利用闸墩、厂坝导墙等永久建筑物,下游横向围堰可利用分期横向围堰加高至度汛高程。隧洞导流方式:可结合永久隧洞进行导流,但如果是长隧洞方案,考虑到施工工期长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则不宜采用永久隧洞进行导流。

1.2施工导流布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布置应遵守“结合现有地形地质和水力学条件、施工场地及进入基坑的交通道路等因素确定,尽量减少开挖、填筑量”的原则。如,导流明渠应布置在较宽阔的台地、垭口或古河道一岸。导流隧洞布置时,应尽量使洞线最短,当坝址位于河湾地段时,宜将隧洞布置在凸岸,呈直线布置;如果没有河湾,利用冲沟布置进口,也能使洞线顺直。

1.3围堰形式

围堰形式也是影响导流投资的重要因素,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和开挖料,认真做好土石方平衡计算。围堰形式应遵守“施工方便,易于拆除,堰基易于处理,堰体便于与岸坡或已有建筑物连接”的原则,以达到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中,堰基处理方案往往是控制围堰投资的关键,堰基覆盖层防渗处理宜优先考虑开挖齿槽,修建截水墙这种较为经济的方案。

2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土石方开挖开挖方式、挖装及运输设备的选择、弃渣场的布置等决定土石方开挖的单价。为降低工程投资,在施工方案确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结合施工总布置和施工总进度做好整个工程的土石方平衡,宜与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尽量减少弃渣的二次倒运。

(2)据开挖出渣强度,按设备额定生产能力或工程实践的平均先进指标配置设备数量。

(3)钻孔和挖掘机械的生产能力应协调;当钻孔、爆破和挖装工序之间插有其他工序时,需考虑对生产率的影响。

(4)设备与挖装设备应匹配;运输设备容量可为挖掘设备斗容量的3倍,运距选用大值。

(5)出渣道路宜短、平、直,减少平面交叉,行车密度大的道路宜设置双车道或循环线。

2.2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方案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个方面:(6)混凝土综合生产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单价的高低,这就要求施工工艺先进,施工设备配套合理。宜通过比较选定混凝土运输方式和浇筑设备布置方式、型号、数量。混凝土浇筑设备选择的规律通常是:缆机适用于河谷地形较窄的工程,平移式缆机在峡谷中的重力坝施工中利用率较高,辐射式缆机更适用于拱坝施工;门机、塔机适用于河谷较宽、混凝土工程量较大、浇筑强度较高的大型闸、坝工程,但塔机更适用于高陡建筑物;对于高度较低的建筑物,包括低坝、护坦及各种导墙,可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长臂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胶带机等作为主要的运输浇筑机械。值得提出的是,长臂反铲挖掘机在混凝土浇筑入仓的施工中具有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的特性。混凝土运输设备类型不宜过多,应尽量减少中转次数,缩短运输时间;在确定运输设备数量时,运输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大于浇筑设备的生产能力,保证主导机械生产能力的发挥。当地形条件合适,工程量比较集中,采用门塔机栈桥或蹲块浇筑混凝土或数量不多的缆机浇筑混凝土时,可选择有轨运输方案,并应优先选择与起重机吊罐不摘钩作业方式相配的侧卸式有轨混凝土运输车。坝外布置的无栈桥门、塔机浇筑入仓和混凝土浇筑初期,常使用无轨运输方式运送混凝土,无轨运输具有速度快、运输量大,能与多种浇筑设备配套等特点,其准备工作简单,爬坡能力强,可利用开挖出渣道路,并可以与场区道路相结合。

(1)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的投资在混凝土工程总投资中占一定比例,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温度控制设计。为降低投资,温度控制措施宜简易、可靠,并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施工。

(2)混凝土施工与金属结构、机电安装之间的干扰将影响混凝土生产的综合效率,间接影响工程造价。为此,应妥善安排厂房混凝土浇筑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避免或减少相互干扰;与第3台机组发电有关的混凝土宜先浇筑。

3土石方平衡设计

认真做好整个工程的土石方平衡设计,不仅对降低主体工程造价有很大的作用,对控制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也起关键性的作用。土石方平衡设计主要通过尽量利用开挖土石方、减少总挖填工程量,正确处理开挖、利用、暂时堆存、废料处理之间的关系,合理选择堆料、弃料场地,合理调配运输方案、减少运输工作量等,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1导流工程、主体工程土石方调配导流工程、主体工程填挖土石方量大,是进行土石方平衡设计的重点,设计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各种开挖料的利用途径及数量;

(2)专用料场与利用开挖土石方的比较;

(3)开挖和利用在时间上的配合;

(4)为提高利用系数和保证利用料的质量要求,水工设计、开挖施工方法设计的配合;

(5)堆、弃料场选择和运输线路配置、调配方案等。

3.2开挖料的利用

(1)施工过程中的开挖料可用作工程建材。如砂砾石开挖料可用作混凝土骨料,土方开挖料可用作工程土方回填,石方开挖料可为砌石工程提供块石料或用作人工碎石的原料;但值得注意的是,用作工程建材的开挖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需比较采用天然建材与采用开挖料作工程建材的综合单价,二次转运的距离,再次利用开挖料的间隔时间以及临时堆场对主体工程施工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