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3:13:19

语言文化

语言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俄语;语言文化特质;语言文化单位;分析

一、“语言文化特质”释义:

所谓特质(личность,或译个性、人格)是个人或民族行为、准则和制度等诸成分的综合体,受制于社会文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开发和改造世界,含有交际间性、认知间性、规范间性、“设塑”间性(разрядка);其与特质直接相关的功能有:人类化(гоминизация),社会化,“文化间化”和个性化。它是语言民族文化价值的主核。

“语言的文化特质”(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是揭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和辩证发展的核心词。特质和文化的联系极为密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特质由文化来支撑,文化由特质来实现,特质愈多样,文化愈繁荣。在语言与文化的互动作用中,语言文化特质作为其枢纽,既用语言(文本)表述,又是语言物质。

在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中,宗教性十分明显,基督教像一股溪流注入其间。俄语语言文化特质的完整性表现在它的精神性(духовность),而它的多样性、可分性、可测性和稳定性则表现为实体性或物质性,其外在表现是它与社会文化个体和物质文化的关联,存在于待人接物和语言场景之中。每一个元素都展示着整个特质。

俄语语言文化的典型特征(доминанты)表明,可以利用“俄罗斯语言民族特质”(русская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личностьязыка)的概念来论析语言呈现出的俄罗斯语言的文化特质。

作为民族的一分子,人“沉溺”于文本,尤其是民族性文本,文本充当人的独特的语言文化标签,即所谓“潜在文本”(прецедентыетексты),包括:(1)认知和情感义素,(2)超个体性,(3)在语言个性中常常被新化的话语。

俄罗斯语言民族特质可归结为русскость,包含русски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личность和язык等四层意义,它是若干相距甚远的个性元素的融合体(единствопротивоположностей),无法用共同符号标识,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有机体,构成一个椭圆型的两级:AB。比如:русский本是形容词,却可充当名词,既指俄罗斯人,又指俄罗斯语言。俄语的文化特质成为俄罗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及其概括性的语言化身(обобщённоеязыковоевоплощение)。

二、语言文化特质的呈现:

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由“语言文化单位”(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ема,即反映民族人格和精神的基本语汇——吴国华,杨喜昌,2000年:14)组构而成,表现在物质文化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它可由一个词的聚合关系、组合关系构成的语义场及搭配范围来分析。

<!--[if!supportLists]-->(一)<!--[endif]-->物质文化领域。它是语言文化特质的外在表现,在三个方面引人注意:

<!--[if!supportLists]-->1.<!--[endif]-->它是需要作相应注释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尤其是对学习俄语、俄罗斯文化和文明的外国人。

<!--[if!supportLists]-->2.<!--[endif]-->它是处于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事物和现象。

<!--[if!supportLists]-->3.<!--[endif]-->它是某些价值观内涵的载体。

这里可用表示“货币单位”(русскиеденежныеединицы)的语言材料的“语言文化单位”组成的聚合体为例。请看货币名称构成的聚合体:копейка,грош,aлтын,гривна\гривенник,рубль...

在此,钱的价值不重要,而对语言文化单位的相应定义——价值称谓才是关键性的。有时价值变了,称谓未变,它在语言表达式中的地位也不会变。如грош起初等于两戈比,但1837~1917间降到半戈比,“Небылонигроша,давдругалтын”(本来两戈比也没有,可突然有了三戈比/喻事情发生了变化),在绝对值上грош和алтын区别不大。

货币种类中,每个货币聚合体的语言文化单位聚合价值在文本间众词位的组合关系中实现。在谚语、俗语中,用货币价值对立的方式来评价俄罗斯人的生活情景、行为及性格特征十分常见,如:

(1)价格评价:Заморемтелушка–полушка,дарубльперевозу。

(2)道德评价:Унегонинаполушкусовестинет。

(3)人品评价:Убогатогодаскупогорубльплачет,аубережливогодаубогогополушкаскачет。

语言文化单位копейка常用于:(1)评价经济困难,如:никопейкиденег,последняякопейка;(2)对资产创建的态度,如:Копейкарубльбережёт;Беречьнароднуюкопейку;(3)进行道德伦理的评价,如:Егокопейканищемурукупрожжёт。

语言文化单位гривна也有类似的评价功能:Ктогривнунебережёт,тамрублянестоит;Рублюгривнанеродня。

语言文化单位алтын用于评价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群、强调金钱的重要性,价值色彩丰富,如Счастьебедномуалтын,богатому–миллион。

语言文化单位рубль没有特别的文化内涵,常表示经营智慧,如:Былбыум,атобудетрубль,небудетума–небудетрубля。

题外说一句,俄罗斯人对钱的态度很淡:Денежкамаленькая,даимявелико。

(二)精神文化领域:在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中,语言文化单位的本质可以用由五个主导因素构成的聚合体和具体形成的言语组合体中来分析:1)宗教性(религиозность或православие),2)合聚性(соборность),3)国际情怀(всемирнаяотзывчивость),4)高级体验愿望(стремлениеквысшимформамопыты),5)心灵两极性(поляризованностьдуши)及其他。虽然其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因时而变,但它们仍组成一个以宗教性为轴的相对稳定的示意图(схема):

3

<!--[if!supportLists]-->2<!--[endif]-->14

5及其他

Религиозность(православие)及其对绝对善的追求是俄罗斯民族最深层的特征。俄语语言文化特质属宗教精神范畴,是超个性价值的承载者、创造者和实现者,由其如此,才能创造出它的完整性和恒久意义。它反映在语言作品的组合关系中,如:

(1)《圣经》:ЛюбиБогабольшесебяиближнего,каксебя。

(2)作家作品: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Можетбыть,единственнаялюбовьнародарусскогоестьХристос»;

С.Н.Булгаков:“РоссиядолжнаявитьмирусвятуюРусь”。

(3)民间谚语:Жить–Богуслужить;УБогамилостимного。

(4)固定结构:Богдал(даст);дайБог;Богмиловал。

Соборность指个体因爱上帝,爱彼此而形成的自愿而和谐的联合。它是一种协调活动,整合天地经验,整合言语与行动,是智慧和心灵的综合物,俄罗斯人与自然的关联,即人与民族,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它就是俄罗斯思想(русскаяидея)。其实质表现为协作精神(чувстволоктя),亲和力(артельность),集体亲近性,互帮互助。这也呈现在语言单位中,如доброебратствомилеебогатства;своилюди,сочтёмся。

Всемирнаяотзывчивость指俄罗斯人心中常怀有的好客心态,自我牺牲,利他主义,对全球命运的优伤和宇宙意识。它表现为国际主义,人类的相互尊重;对民族风格,文化的尊重;反映在语言组合关系中,如政治口号:Борьбазавсеобщиймир;Пролетариивсехстран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Стремлениеквысшимформамопыта与纯粹的经验主义(эмпиризм)和日常需求(потребностидня)相反,它包括宗教体验,道德体验,审美体验,对他人的精神生活的感悟,理性直觉等。这些行善、求真、审美的追求都反映在作家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之中。如Достоевский主张:“美拯救世界”(Красотаспасётмир),Н.К.Михайловский说:“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是俄罗斯人的典范”。

Полярзованностьдуши(поляризациядуши)包含着对立的特征,使俄罗斯民族成为最含两极性的民族,如勤劳与懒堕、求智与愚昧、善良与凶恶、慷慨与自私、自卑与沙文主义、神圣性与桀骜不驯、自由与臣服、果敢与侥幸等等揉在一起,所谓Щелкщелкуведьрознь.\Дапонадеялсяоннарусскийавось(А.С.Пушкин)。

三、语言文化特质的形成方式:

语言文化特质的形成方式,可以用函数式Y=F(X)来考察,其中F表示Y和X的变化规律。俄语的民族语言文化单位可以表述为:Y(F)X1X2X3。如:中心词русский与其相关词русский(名词),великорусский,российский等,从两方面相连接:(1)组合性复合语言文化单位,(2)自变量X与函数F构成的聚合关系。

其组合关系可用下列的“形+名”(AN)结构来作分析案例,如:русскиеблины,русскаяженщина,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其中,定语A强调俄罗斯的典型特质,突出某个物体(现象、概念、人),以区别于其他语言文化单位。俄语“блин”源自共同斯拉夫语mliпъ,后变音为блинъ--приготовленныйизмуки(Воробьёв,1997:108),直译为:面饼。它以尺寸大、佐料咸、腻而丰富,花样繁多著名,童话中说:Сколокольниотцаблиномубил,可见其大;种类有小麦面的,燕麦面的,荞麦面的,加鸡蛋和牛奶的等,可见其品类之繁。它是传统送冬节、谢肉节的标志性食品。可以说,它是最俄罗斯化的,因此,成为русский函数中的首项。

语言文化单位русскаяженщина主要展现在俄罗斯文学的语言描写中。对此冈察洛夫在《Обломов》中有句著名的描写:“Влюбвионатакнежна;вовсехеёотношенияхковсемстолькомягкости,ласковоговнимания–словом,онажанщина!”。普希金笔下的Татьяна是其典范,她爱俄罗斯的冬天,爱诗人;她不追求财富,而是追求心灵的体验,追求真理、朴质、人性;她心地善良、充满宗教虔诚和道德感,她总守候自己(остатьсявернойсебе)。

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作为语言文化单位是俄罗斯人精髓的浓缩,以A.Толстой重要的“潜在文本”《Русскийхарактер》为标志,其本质特征是人性、心灵美、深沉的道德感和精神力量。他写道:“Да,вотони,русскиехарактеры!Кажется,простчеловек,апридётсуроваябеда,вбольшомилималом,иподнимаетсявнёмвеликаясила–человеческаякрасота”。

一般而言,在“形+名”(AN)的组合关系中,语言文化单位的特点通过其成分的线性关系来揭示,在聚合关系中,语言文化单位通过函数对应关系来揭示。比如хлеб-соль是俄罗斯待客食品,所谓(1)Безхлеба-солиобедатьнесадятся;(2)хлеб-сольешь,аправдурежь。

хлеб-соль及其聚合性词语的函数表达式为:

хлебосольство=Fрусс.(гостеприимство)

相应的词还有хлебосольный,хлебосол,хлебосолка等。

由此可见,俄语的语言文化特质丰富而深邃,难以述说,需要去体验、感知和悟入。诗人И.Северянин在《Предгневье》一诗中说得好:

Родитьсярусским–слишкоммало,

ИмнадоБЫТЬ,имнадоСТАТЬ!

语言是了解“社会现实”,认知语言社会义素的形成过程及其本质,理解语言文化特质的象征性指南。俄罗斯语言的文化特质丰富语言的文化内涵,又由语言来表达呈现,揭示其互动的基本规律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一个尝浅和新径。

参考文献:

<!--[if!supportLists]-->1.<!--[endif]-->ВоробьёвВ.В.,Лингвокульрурология[M],Москва,Изд.Российскогоуниверситетадружбынародов,1997г.

<!--[if!supportLists]-->2.<!--[endif]-->СапроновП.А.,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я[M],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Изд.“Союз”,1998г.

<!--[if!supportLists]-->3.<!--[endif]-->Введениев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ю[M],Москва,Изд.“Владос”,1996г.

<!--[if!supportLists]-->4.<!--[endif]-->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语言文化范文篇2

要了解文化与语言的关系,首要解决的是文化的概念,文化涵义深广,与社会的物质、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笼统说来,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具体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文化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社会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风格与内涵。

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鉴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紧密的关系,教师作为语言的讲授者在平时分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对以英语为语言的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学习、理解、传授。我们虽然不能单纯地把语言视为一种交流工具,但不可否认,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最重要功能之一,而我们的语言教学也通常会把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那么怎样才算是成功的交际呢?是不是学生只要掌握的词语的准确意义、用法、句法功能,能够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英语语句就算成功了呢?笔者认为,这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的交际对象,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如果我们的学生只懂得如何用英语表达,却对英语社会的文化了解甚少,那么在交际过程中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英语准确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难以避免误会的出现。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询问英美人士的年龄是一种禁忌,在我们的文化中却不是很重视这一点,如果我们只告诉给学生询问年龄用“howoldareyou?”却没有告诉学生不能随便问英美人士的年龄,那么在实际的交际中就很可能出现尴尬的情景。可见,在语言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把文化教育与单纯的词汇、句法教学等结合起来,真正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另外,这些年来的大学外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存在误解或偏见,或者学生仅把语言视作交际工具时,学习兴趣会降低,语言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反之,那些对以英语语言国家和社会感兴趣,更愿意了解和接受英语语言文化的学生,会对学习其语言具有更加浓厚的兴趣,随之而来的则是英语水平的提高。可见,语言与文化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教育。

三、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教学形式

作为英语教师,不论讲授何种课程,针对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应该不失时机地进行英语文化教育。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有助于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英语文化学习,但绝不能把文化教育的任务全部交给一名教师、一门课程来完成;而对于数量更多的非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就目前而言并不现实,那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时机、手段、材料、设备等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就是在公共外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都包含哪些内容呢?这一问题离不开文化的涵义,即我们提到的“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由此可见我们语言教育本身就是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关于英语国家的文化的教育应该涉及到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像是希腊罗马神话、圣经故事、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民间故事与民俗、节日、生活方式、影视文学作品等。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首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留心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知识,从教材中的一个小的知识点,扩展出更多的文化知识。比如讲到了单词wedding,那除了讲解本词的意义“婚礼”,我们还可以为学生简单地介绍下英语国家的婚俗,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的内容进行讲授,例如,“约会、求爱与订婚”的婚前三部曲,或者婚礼的形式,如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也可以选取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婚礼誓词、抛花束或者撒米的习俗、结婚纪念日等。有时候,还可以依据教材和教学时间进度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专题,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主要是介绍西方的节日,情人节、愚人节和万圣节,节日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那么除了课本内容,还可以介绍一些其他的节日,假设讲授这个单元时刚好是在12月左右,就可以给为学生介绍一下圣诞节的由来、习俗等。第二,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文化学习。现代校园建设为学生带来了许多学习上的便利,不论是图书馆还是网络,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来源,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比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1》(全新版)中,第三单元以“探索”为主题,课文A《麦哲伦的疯狂》主要讲麦哲伦航海的故事,对西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麦哲伦航海并不是偶然事件,其中有很多的历史原因,也涉及到一定的地理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查阅关于麦哲伦航海背景的作业,这样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大航海时代、奥斯曼帝国、文艺复兴、地圆说等等。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扩展更多的课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健康有趣的影视作品、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内容丰富的报刊杂志、风靡全球的畅销书等,只要学生感兴趣,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先来谈谈英文报刊,报刊因其时效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一份难度与学生水平相当、内容新颖的报刊,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多多鼓励学生阅读英文报刊,我们可以选取英语报刊的部分内容为学生导读,也可以推荐学生自己阅读。以2014年9月17日的《21世纪英文报》为例,其中有一篇文章名为“Festivitiesworld-wide”,文章主要介绍了英美国家的大学生是怎样举办聚会的,我们可以在为学生讲授大学生活时,加入此文章,介绍下英美国家的聚会,也可以在介绍各类节日时,与学生一起阅读这篇文章,比起单纯的文字介绍各类聚会,这种由英美人士写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说服力,也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无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我们未必一定要为学生放映一整部影片,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教学需要的一小段,比如前文提到的我们在为学生讲解婚礼时,就可以选择几段经典的婚礼片段进行欣赏;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选择适合学生观看的整部影片,通过影片赏析为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以经典影片《阿甘正传》为例,其中就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历史只是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美国文化。

语言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文化传播;

翻译策略作为茶叶发源地,中国是茶文化最早出现的国家,随着后来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茶叶作为中国出口货物被运往世界各地,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饮茶风。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饮茶人数越来越多,饮茶逐渐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英国茶文化,并在世界茶文化领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今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下午茶、茶话会就是从英国茶文化演变而来的。从目前的调查来看,提到茶文化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日本的茶道精神以及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中国茶文化,由此可见,我国茶文化无论是在影响力还是在知名度方面都急需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文化全球化随之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茶文化英语语言特征,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推动我国茶文化对外传播。

1中西方茶文化比较

作为产茶大国,中国进出口贸易中茶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茶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来都是备受国人喜爱的饮品,进入到西方世界后也广受欢迎。随着茶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各种形式不一的茶文化纷纷涌现,其中英国茶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并且发展良好,在世界茶文化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中国茶文化要想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通,就需要解决语言上的障碍,通过翻译打破语言的藩篱,让茶文化更好地进行流通。

1.1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早在春秋时期,茶就作为一种饮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开始研究茶,进入三国后,关于茶的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人们对茶的作用的挖掘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入唐代后,出现了专门研究茶的文献——《茶经》,对茶的类型、制作、烹煮等都有着详细的介绍,无形中提升了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传入日本后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石。在中国文化中,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茶相关的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数不胜数,在不同的时代都印刻着明显的时代特色。茶文化还与我国儒家的“仁善明德”、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家的“修身悟道”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性。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感悟生活的道理,衍生出茶道,通过茶道,人们不仅有效促进了彼此的友谊,还能够达到修身养性、学习礼法的目的,喝茶品茗中都能感受到深刻的文化内涵。发展到今天,中国茶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文化的重要成分。

1.2英国茶文化的历史及内涵.英国人在茶叶传入后表现出对茶极大的喜爱,并将喝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常见的生活方式。英语单词“tea”是英国人结合闽南语变形后衍生出来的。与中国人随时都能喝茶的习俗不同,英国对于喝茶有着明确的时间规定,在品茶时配备相应的甜点,甚至专门为饮茶设定了“茶休时间”,下午茶成为英国独特的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越,虽然人们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喝茶,但是茶文化对英国人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甚至在路上都能经常看到端着茶杯的行人。对于英国人来说,茶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味道苦涩的饮品,更代表了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样作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美国也有茶叶贸易流通,但是高节奏的发展让美国人无法在茶文化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美国人来说茶就像咖啡、可乐一样是一种饮品,茶文化在美国整体文化中无法产生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影响。

2茶文化英语语言特征

2.1专业性高.由于茶文化英语大多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对自身茶文化范式的一种语言展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比如英语单词“liquo”一般都是用来指液体物质,也表示烈性酒,但是当它与“tea”组合成“tealiquor”后,却表示的就是与传统“juice”所代表的“汁液”完全不同的“茶汁”。在英语中还有很多的词汇仅仅只在茶文化领域中使用,属于专有名词,比如很多人都将“teamaker”误解为茶艺师,而事实上它所代表的却是在泡茶过程中往茶中添加其他物质的一种茶具———沏茶匙,“teaservice”则表示着与“teaset”相同含义的茶具,而不是直接的茶服务。

2.2涉及面广.茶文化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具有物质与精神两种层面的含义。从物质层面来说,它包括茶叶、饮茶、茶具以及与茶相关的活动等具体的、物质性的东西;从精神层面来说,它包括与茶相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茶道以及与茶相关的习俗等等。综合来看,茶文化涉及的内容范围广,茶类可以细分为红茶(blacktea)、绿茶(greentea)、黑茶(darktea)等不同的种类,泡茶的茶具可包含茶杯(teacup)、茶叶罐(teacaddy)、滤茶器(teastrainer)等不同的物件。

2.3内涵丰富.茶文化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形式,不仅涉及内容多,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茶文化不断被引用,在引用过程中内容得到丰富,茶文化英语语言本身的内涵也得到不断扩充。最早的“pinktea”在英语中表示的是女子间进行的午后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延伸出正式的社交活动、宴会等更广阔的含义。从字面来看,“foralltheteainChina”意思是为了中国全部的茶,但实际上由于在英国,早期茶还属于稀有物品,“alltheteainChina”意味着极为庞大的财富,因此这个短语表达的含义是“我有再多的钱我也不会……”,也就是“无论如何”的意思。

3基于跨文化思想的中国茶文化翻译策略

3.1综合考虑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进行翻译.虽然中国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对西方茶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中西茶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差异性,要想确保中国茶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兼顾英语语言体系中翻译的习惯性,更好地表现中国茶文化。如果翻译中不考察英语语言文化,很容易出现翻译错误。比如很多中国翻译家将黑茶翻译成“DarkTea”,然而dark在英语中却带有消极意义,会影响到西方人对黑茶的内在理解。

3.2应用合适的翻译技巧和方法.翻译工作的有效开展与翻译技巧、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英语语言翻译时要合理选择翻译技巧与方法,确保翻译不仅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还能够将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容展示出来。一般来说,我国茶文化英语翻译中常采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3.2.1直译法。通常为了保持中国茶文化原有的独特性,直译法应用得比较多。中国武夷岩茶的茶树长在岩石上,具有坚强的品格,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直接翻译成“RockTea”,这样不仅更有助于理解,而且将茶本身所具备的深刻文化意蕴给表现出来。

3.2.2音译法。为了更好地激发西方人的探索精神,让茶文化进行实效性的传播,确保中国茶文化在英语国家传播的影响力,在翻译过程中也会采用音译的方式,比如“XihuLongjingTea”与“AnxiTieguanyinTea”就是对名茶西湖龙井与安溪铁观音的音译。

3.2.3意译法。意译法是语言翻译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在对中国茶文化进行翻译时,需要翻译者对中英文化间存在的差异进行重点把握,分析原语与目的用语受众之间对茶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借助更好的方式来展现茶叶的特性,以便于中国茶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传播。

4结束语

茶文化英语翻译能够让我国茶文化更好地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魅力。这就需要把握好茶文化语言在翻译中的准确性,尽量避免由于语言造成的交流隔阂。从目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翻译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地域文化的进一步深化交流,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玉龙,詹建英,姜欣.语篇分析与古茶诗翻译的理性阐释———以《七碗茶歌》的英译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54-360.

[2]柴文倩,龙明慧.变译理论视角下茶文化典籍翻译研究———以FrancisRossCarpenter和姜欣等《茶经》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7(6):78-79.

语言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全民终身学习;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意识

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终身学习能够帮助所有学习者拥有时时处处都能学习的权利。语言文化教育所面向的群体正是所有学习者,只有当对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其教育价值才能最大化体现。为了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成效与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优化学生语言文化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全面地把握终身学习时展的脉搏,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全方位构建语言文化教育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提升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质量以及整体水平。

一、语言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终身学习是全体公民个人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群体及学习需求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化教育的积极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公民的语言文化素养。比如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引导人们学会礼让、谦虚,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充分注重礼仪教养等,这些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认知,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史为鉴,以古人为榜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全面提升学习者的人文思想。语言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人文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价值。语言文化教育是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将语言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的途径之一。未来终身学习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求学习者能够进行不同语言文化教育的渗透,未来终身学习社会的语言人才,不仅仅要具有语言的自如运用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还要求是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国际化语言人才。而语言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和加强学习者的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适应能力。此外,在终身学习活动实践中,充分全面地融入语言文化教育,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各个层面学习者的学识修养,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认知,全面拓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语言文化教育的构建,不仅可以促进学习者素质和意识的全面发展,提升学习者的核心修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得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事业锦上添花。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能让学习者学习到丰富的民族精髓,也能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语言文化教育是传播、传承、交流的途径,随着国家对语言文化传承的重视不断加大,积极构建语言文化教育愈来愈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

了解语言文化发展,加强语言文化交流是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其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基础。语言文化教育依赖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如果不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历史,就不会意识到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更不必谈及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文化都经过历史的积累,都具有其长期演化的特征,因此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要遵循语言文化长时期形成的语言规则。另一方面,就是要依照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进行适应性交际。此外,许多节日也是培养语言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各国都有与本国文化息息相关的节日,可以借助节日面向所有学习者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加强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宣传语言文化教育重要性。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为语言文化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语言文化教育是各国进行沟通交流的友好桥梁,因此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语言文化意识是语言文化教育的首要教育任务。学校是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单位,政府应给予学校更多语言文化教育资源上的支持,帮助学校之间建立起语言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良好的学习平台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语言文化教育的资源投入不仅仅限于传统学校,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型社会,资源和教育需面向所有学习者,积极融合终身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才能使两者的教育效果最大化。公民的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能促进语言文化教育传播,帮助国家提高国际地位。

三、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构建

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是教育体系质量保障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最关键的保障。国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有利于解决政出多门、政策法规不配套的问题。语言文化教育政策制定是国家相关机构对语言文化教育所做出的肯定,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是国家和群众从法律上确保语言文化教育的地位,也是对语言文化教育的教育价值肯定。语言文化教育的整体政策由国家和政府领导与建设,整体政策不单指某一个方面的政策建设,也不是某个单一的政策,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政策体系,通过层层递进的法规政策强化和完善其规范作用。政策法规制定首先要构建一个总体支架性的蓝图,这种宏观规划必须由在地方范围的微观规划来修改增补;其次,应该周全地寻求对政治支持和公众支持方面的动员,而且各语言文化教育利益相关者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规划和实施阶段中来。政策法规应该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便语言文化教育实施过程中留有修改的余地。为了保证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的实用性,每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颁布都要经历一段长期的酝酿过程。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通盘考虑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的众多影响因素。地域文化差异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制定政策时不应该随便地引进某种政策法规,也不应该未经仔细考察就随意放弃,应与国情相适应,并扩大政策法规的包容性,以便面对不同的地域语言文化差异能够灵活面对;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赋予地方政府对政策修改增补的权力,保障政策法规的实施。除此之外,国外的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有其特殊的结构与范畴,有许多值得我们引鉴的地方。国家就必须从国际视野的高度,用动态的眼光来制定实施及评估语言文化教育政策,结合自身国情进行借鉴完善,建立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四、结语

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也意味着人才需求量的增加,语言文化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的构建不仅影响着语言人才培养,也加强了不同学习群体的语言文化意识。我们在探索语言文化教育与制定语言文化教育政策时,必须充分认识本国的语言环境,以及全球化的语言大环境;创造性借鉴他国的经验,不断调整本国的语言教育政策,以语言文化教育全面服务于国家战略,发挥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提倡鼓励全民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冯广艺、张春泉2006《和谐社会与和谐语言建构》,《湖北社会科学》第4期。

陈国华2006《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的语言和谐支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烈琴2013《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外语教学》第9期。

赵世举2015《语言与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张治国2017《新中国成立初期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其启示》,《外语界》第2期。

张治国2018《语言安全分类及中国情况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阿尔文·托夫勒1996《未来的战争》,北京:新华出版社。博纳德·

语言文化范文篇5

广义上的“茶文化”指的是一种与茶有关的任何文化符号;狭义上的“茶文化”主要指作为一种核心价值体系的茶文化、作为一种行为实践的茶文化和作为一种器物文明的茶文化。例如有学者提出就核心价值精神而言,茶文化的主要精神指向是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尚中贵和的基本精神、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相对应的,“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表达,这既是一种语言符号的对应性转化,也是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转换。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成为语言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和发展趋势,这种语言学的分支很大程度上拓展和颠覆了传统的客观语言主义的一些主张,认为语言作为一种概念体系,发挥价值和意义的中介是人的主观认知,而在特定的语言背景下人的主观认知受到多样化的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经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即便是同样的语言或者概念,在不同的共同体或者语境背景下也会存在着人的主观认知的差异。所以,包括乔治•雷可夫(GeorgeLakoff)、马克•约翰逊(MarkJohnson)及朗奴•兰盖克等认知语言学家在内的学者们都提倡,我们对一个特定语言表达符号或者交际理念的意义要理解透彻,这就需要将意象和隐喻等方面纳入考虑范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语言的交际桥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加强对茶文化英语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的茶文化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将我国茶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到一个重要的水平。

2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本内涵面向

总的来说,认知语言学不是一种统一的学说体系,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范式,这种语言学上的新型范式将我们对于语言的本质、语言的认知、语言的把握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总的来看,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包括“认知语法”的派别、“认知语义学”的派别、神经“认知语言学”的派别等方面。从共同性角度看,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流派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2.1语言的本质是一种非客观主义的概念符号

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语言学家就提出“语言是一种客观的存在”的观点,事实上这正是“语言客观主义”的一种直观表述。因此,语言作为一种客观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不受人的感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所制约的交往体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诞生,这种新的趋势纠正了“客观主义”的一些弊端,认为语言作为一种人的实践理性、交往理性的产物,事实上这与人的生理基础是分不开的。因为本质上,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是区别于动物交往的一种显著特征,因此我们对于语言的表达和解释都应当遵从人的认知过程。换句话说,语法和句法在语言中并非独立,二者与更为基础性的语义、词汇等存在着一种紧密相连的关系。

2.2理解概念隐喻是理解语言语义的一个重要逻辑前提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对应着一定“隐喻体系”的交际符号,而所谓的“隐喻体系”是深层次上存在于人的意念之中、文化价值之中的隐性存在,或者说它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集中代表着语言背后的价值认知和思维方式,它赋予了语言何种程度的合理性和价值性。Lakoff和Johnson在其《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专著中对“隐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其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样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在认知语言学家们看来,理解语言“主观认知”含义的关键就在于洞察语言背后的“隐喻体系”,破解语言背后的价值逻辑和思维认知方式等。

2.3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理解语言内涵和意义的主要渠道

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作为知识论基础,它明确地反对将语言作为一种可以自然存在的客观体系。袁雪梅曾提出:“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作为人的认知规律和思维逻辑惯性的一种表现,认知语法、认知语义是促成我们理解语言正确含义的主要渠道。认知语法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的合乎常理的解释;认知语义则旨在对语言的特殊情境进行分析。

3认知语言学对于当前茶文化英语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茶文化英语泛指那些与茶文化交际有关的词汇、语句、语法和表达形式的综合。以“茶艺英语”这个分支为例,茶艺英语主要是包括茶具介绍、茶叶介绍、水的介绍、接待礼貌用语、咨询服务用语、茶馆实务、茶与养生、茶艺解说等内容的英语表达,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加强利用认知语言学对于茶文化英语的传播具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促进作用:

3.1有利于促进中华茶文化更好地被国际主流社会认可

我国茶文化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集中承载着我国传统社会中对于人生信仰、价值哲学、社会交往、伦理道德、政治统治等方面的观念认知,具有明显的东方文明和儒家思想的韵味。作为农耕文明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我国茶文化一直是一种“内敛式的文化形态”和价值理性文明形态存在的,它内嵌于人的社会生活细节当中,成为中国人国民性格和思维认知方式的一种模型。但是在国外,茶文化更多地是一种消费文化和速食主义文化,而不是一种生活教条。因此,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体系”,我们需要对这种茶文化的相对重要性价值进行转换和翻译。

3.2有利于促进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教育模式,主要是存在于部分高职院校、大专院校或者中专院校中,多年以来这种茶文化英语的教学和科研存在着普遍的“中式英语泛滥”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进行语言的、认知的、思维的转换和换位思考,从而造就了我国茶文化英语整体水平较低,在与国外茶文化进行对话交际的时候处于一种无效交流的状态。然而引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后,我们要努力培养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将我国的茶文化英语从“专门用途英语”适当地与“通识英语教育”进行融合。

3.3有利于促进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近些年来,我国茶文化产业在逐步从传统的产业形态朝着“二次创业”的方向在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国际茶文化旅游”、“茶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业态都在朝着“知识集成”、“文化集成”、“国际化渠道”等方向在发展。由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不同的茶文化认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何有针对性地围绕着这种语言认知的差异开展针对性的翻译和营销、整合传播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情境。

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我国茶文化英语的发展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分析范式和应用框架,认知语言学将语言的本质认识拉回到了“人的主观认知”这种层面上,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对此,我们建议尝试这样几点策略:

4.1隐喻挖掘策略

认知语言学界定的语言隐喻主要是语言背后的认知逻辑和背景性的伦理教条知识等。在这方面,我国茶文化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价值体系,承担着修身、养性、尊礼等社会价值功能,这些宝贵的隐喻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开展跨文化交际时,茶文化英语要向国外受众阐释出这种文化隐喻。为了更好地向国外受众传达我国茶文化的内蕴,我们在翻译涉茶类外宣资料、茶文化宣传单、古代茶学典籍等文献资料时,需要加上注释对此类隐喻进行解释,帮助外国受众更好地认识我国茶文化内涵。

4.2语言顺应策略

语言作为一种人的主观的认知和逻辑思维的延伸,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不同的认知语法、认知语义等,因此我们在开展茶文化英语的交流中要适当地进行语言顺应,用国外受众习惯的语法结构、词汇组合、衍生词等进行表达,使我们的茶文化英语能够顺应其阅读习惯。在语言顺应理论的基础上,茶文化英语可以更好地得以传播,并使国外受众对我国茶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张大海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晖.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英语隐喻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160-161.

[2]Lakoff,G.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preface.

[3]袁雪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235-236.

语言文化范文篇6

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

基于上述比较,我国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等制约因素。首先是语言障碍。知识是人类具有的经验和理解能力,语言是体现知识的工具,语言对知识进行分离、表现和解释,知识借助于语言才得以主观和客观的存在形式[5]。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规则、语言结构、思维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加之我国英语运用的环境支持较差,所以,我国双语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一方面,教师理解英文原版教材往往并不十分困难,但是用规范的英语讲解、组织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在思想表达的准确度和游刃度上均受到限制,影响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面临着阅读大篇幅英文原版教材、理解教师课堂语言、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等一系列问题。在双语教学中,既不能为了用外语上课而忽视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不能为了专业学习而把外语看做教学负担[6]。因此,要正确把握教学语言的运用,清除语言障碍,探究专业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以及外语水平提高的契合点。其次是文化障碍。语言与文化紧密交织,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国语言学家盛炎指出,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在社会文化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和习得的母语文化知识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前提[7]。我国的双语教学由于英语运用环境的缺失,英汉民族间文化的差异往往被忽视,师生往往无意识地以汉文化为基准理解、套用英语。这种文化迁移无疑给双语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造成理解偏差和语用失误。师生很难摆脱母语的思维定势,习惯性地按照母语思维方式去组织英语语言,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负向迁移。在动词使用上,按照汉语习惯使用行为动词而不是英语中表示状态的动词。在写作上先用汉语构思,再翻译成英文,按照汉语习惯采用层层论述螺旋式(Circular)的方式组织文章,与英语直截了当(Linear)地表达思想,再分层次对主题论述的表现手法相去甚远。在书面用语上往往不能把握英语客观性强的特征,明显多用立场表达,主观立场过多,文章主观性强,表现出一些口头语的特征。也就是将汉语的主体性、形象性特征迁移到了英语的表达中,使得英语本身的客体性、逻辑性特征消失。

双语教学的策略

针对以上制约我国双语教学的障碍,笔者提出以下教学策略。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Krashen提出第二语言监控模式,其核心是输入假说(Input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输入假说提出,可理解性的输入(Com-prehensiveInput)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对于学生而言,不可理解的输入等同于噪音,因此语言习得的关键是提供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8]。可理解性的输入指为学习者输入的信息应该略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1”的输入方式,“i”表示学习者现有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当输入信息和学习者现有水平之间出现了一个差距,并被学习者自身意识到,语言习得才能发生。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输入有着过滤和制约的作用,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动力、情绪、自信心等因素。当情感过滤弱而语言输入可理解时,语料可以顺畅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于是就产生语言习得[9]。因此,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必须适度,学习者在焦虑程度低、自信的情况下容易习得语言。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实践这些理论呢?Krashen指出:“给外语学习者好的语言输入应当把学习者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内容上应有所选择,形式上和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变更。结构上倾向于简单,重复多。”[10]也就是说,双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输入材料和输入对象的控制,给学生提供大量可被理解的信息,使学习者处于焦虑程度低的情境之下,从而实现外语与学科知识的同步获取。否则,学习者就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的获取上,而只能关注语言的形式。美国语言学家WongFillmore研究发现,与语言学习者进行沟通时,成功的教师调试他们的语言,倾向于使用各种各样的经过加工的语言[11]。因此,教师要将原版教材中严谨冗长的书面语言调试为简洁易懂的课堂语言,即teacher-talk或languageforeducationalpurpose,减轻学生焦虑,增加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的语料输入。原版教材用语多见繁复的介词搭配,这需要在课堂中调试为简洁的词汇。例如,forthepurposeof调试为for,withreferenceto/withregardto调试为about,inthecaseof调试为if,aswellas调试为and,intermsof调试为in,take…intoaccount调试为consider,refertto…as调试为call,inaccordanceof调试为accordingto,onaccountof调试为because。原版教材中多见正式词、古体词,这需要在课堂中调试为口语化的词汇。例如,terminate调试为end,commence调试为begin,specifications调试为standards,supplement调试为addto,certify调试为prove,inform调试为tell,purchase调试为buy,pro-cedures调试为steps,category调试为type或kind,therefore调试为so,expertise调试为skill。原版教材中同一语义在上下文中往往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这需要在课堂中将多样性的词汇调试为单一性的词汇,并重复使用以便理解。例如,将charter/grant/authorize/delegate/franchise(授权)调试为authorize,assets/properties/possessions(财产)调试为properties,promote/enhance/buildup/im-prove(促进)调试为promote,liability/obligation/re-sponsibility(责任)调试为responsibility。原版教材中长句、复合句的使用频率高,句式结构比较复杂,句中常常用插入语、从句等限定说明成分,多用倒装句、被动句等句型,形成冗长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增强逻辑的严谨。但这种句子结构在课堂语言中是不合适的,教师应弄清原句结构各层意思,分析各层之间的逻辑关系,调试成短小的句子进行表达。例如,Behavioristssuggestthatthechildwhoisraisedinanenvironmentwheretherearemanystim-uliwhichdevelophisorhercapacityforappropriateresponseswillexperiencegreaterintellectualdevelop-ment.调试为:Behavioristssuggestthatthechildwillexperiencegreaterintellectualdevelopment.Ifthechildisinanenvironmentwithmanystimuliwhichdevelophisorhercapacityforappropriateresponses.(如果儿童的成长环境里有许多刺激因素,这些因素又有利于其适当反应能力的发展,那么,儿童的智力就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原版教材的英语篇幅大,内容发散、跳跃,知识点多而重点不突出,往往使学生感到茫然、难以适应。在此,教师应对原版教材进行加工整合使之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可以对原版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知识框架这些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和浓缩,编写出一个简要、系统的讲义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课程的重点和内在逻辑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把握,帮助其树立学习原版教材的信心。

Swai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出的假设理论指出:仅靠可理解性的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成功的学习者既需要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又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单纯的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应该有机会使用语言,输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习得[12]。在输出压力下,学习者不得不反复检验和调整,这样推动了学习者做出尝试以便准确适当地传递信息。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从关注语义理解过渡到关注语义表达、输出,继而,通过大量的输出实践实现准确流利地使用语言。可理解性的输出具有三大功能:注意功能,指输出促使学习者注意到自己的语言输出与输入间的差异;检测功能,指输出促使学习者主动检测并修正自己的输出;元语言功能,指输出促使学习者反思和分析,获得语言形式、结构及语言系统方面的知识,从而加强语言知识的内化。在双语教学中输出问题尤为明显,在单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下,学生难以获得“输出”的机会,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难以发展。教师囿于某些教学理论和常规,往往把语言操练形式化。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脑子里就只剩下一些词汇短语和基本概念,运用外语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根本没有培养起来。因此,语言输出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理解性输出给学习者提供机会进行对比、检测、反思并发现问题,找出自己输出的信息和所表达内容间的差距,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强化专业知识。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做好相关内容的语言输入,再围绕着核心知识设定内容复述、口头陈述、回答问题、演讲、辩论等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好课前阅读及相应准备。再在双语课堂上,设置交际情境,促使学生将新输入的语言与课前阅读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输出表达。这一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预备工作,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功底,在课前必须把专业知识浓缩为一些简要的问题或小组讨论题目,设计内容必须一环扣一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对于单个学生来说存在困难,甚至会无话可说。组织小组活动则能通过成员互动,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成员共享,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再由小组代表将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以实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小组活动比大班教学提供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而且促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不仅如此,教师设定任务后,学生通过阅读原版教材、有关资料再进行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当学生不再躲藏在群体之中时,他们的参与会更积极,教师会更多了解他们在语言、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同临场发挥式的训练相比,小组活动减轻了学生的焦虑感,确保了输出的可理解性。对于学生的表达,教师应与之平等交流,而不应扮演评判者的角色,即使学生在表达中有语言错误也无须立即指出。当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再巧妙地引入新词、新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Spokenlanguageisthelanguage,通过师生间双向互动,使学生构建系统的双语知识架构。

中西文化间存在着深刻差异。中国文化主张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合一和和谐,“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将人视为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着综合性、主体性的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就是不重视形式的精确,而重视内心的领悟,追求含蓄的意境美,具有主体性、直觉性的特点。如同国画多为写意,而西方古典绘画多为写实。西方文化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对立和二分的,因而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要认识世界就要追求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确定性,这种认识一定是形式化的[13]。因此,西方语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关系大都有形式上的标志,语法精确,语言有着客体性、分析性的特点。例如,汉语说:“我病了,没能参加这次英语考试。”而英语说:“MyillnesspreventedmefromtheEnglishexam.”以下常用句型的主语是表示客观对象的there,it,可见英语的客体性特征:(1)存在句(existentailsentence),结构模式是:“There+be+NP+LocativeExpression(+TemporalExpression)”,表示某地、某时存在有某人、某物、某事等。(2)“It+take(一定形式)+somebody+some-time+todosomething”,表示花费某人、某些时间做某事。(3)It为引导词的被动句,如Itmustbepoint-edoutthat…(必须指出……),Itcannotbedeniedthat…(不可否认……),Itwillbeseenfromthis(由此可知)。(4)It为引导词的强调句型,其结构模型是“It+be+被强调部分+that/who/whom+其他”。汉语是高度依赖环境的高语境语言,英语是较低依赖环境的低语境语言[14]。低语境文化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语言本身表达出来,因此人们重视表达形式的准确性、完整性,也相信听者能从语言形式“下载”完整无缺的含义,交流直白坦率,不在意虚礼,不忌冲突。而高语境文化的很多信息不通过语言形式,而是通过语境传达,对非语言行为、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和依赖,要求听话者有很高的领悟能力。重视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角色关系,注重礼貌、顾全面子、回避冲突。因此,在表达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结论在前、事实或描写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事实到结论,由假设到推论,由因到果,重心在后。例如,Iwasallthemoredelightedwhen,asaresultoftheinitiativeofyourgovernmentitprovedpossibletoresinstatethevisitsoquickly.用汉语表示则是: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这使我感到非常高兴。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带来的民族语言形式和运用上的差异不可忽视,理解文化间的差异与内涵,培养跨文化意识,遵循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语法特征进行双语教学非常重要。否则带有中式词汇、语法、思维特色的英语将使得双语教学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行动与目的背道而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融入双语教学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对涉及到英汉文化差异的词汇、句子的讲解中,应特别注意其文化内涵;也可以充分利用影像、音乐、PPT资源,为学习者创建真实的双语教学环境;还可以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外教从事双语教学。通过多渠道、多感官地接触英语文化,使学生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逐渐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逐渐加强跨文化意识,尽量消除语言沟通中的文化差异,尽量避免母语文化的负向迁移。

语言文化范文篇7

建筑无论大小,必有整体与局部之分,而建筑文化语言中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语言文化中的字、词、句、段、文章之间的关系一样体现着一种协调、统一的思想关系。一句话只有放在一个段落中才有意义,而一段话同样是为了表达整个文章的主题思想而服务的。整体与局部是相互的,按照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内容。字、词、句、段、文章体现的是一种递进的、层次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而建筑文化语言中不同的建筑元素同样可以组成不同的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即建筑中的每一个建筑元素都不是独立、分割地存在着,而是作为整个建筑作品文化语言表述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句子而存在的,是为整个建筑的文化语言表述而服务的。语言文化中的“断章取义”是无法准确、完整地反映出一个语言要素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样对一个建筑元素地分割看待同样无法理解该建筑元素所要表述的情感。中国建筑文化语言十分讲究整体与局部的协同关系,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又一特征。中央电视台的《交换空间》中有一期节目,设计师将窗框设计成黑颜色,如果孤立地看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失败的,但由于居住者是一个书法家,因此设计师将整个墙壁设计成宣纸的样式,而黑色的窗框以及窗中的景物便好像宣纸上一个个鲜活的文字又仿佛一幅幅流动的中国水墨画。这正是设计师将整体与局部协同表述的最好例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和”思想的本质便是不同的局部之间彼此协同共同服务于整体的思想。因此,我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建筑设计者用于处理建筑元素同整体建筑主体之间的主要关系。

在不同的整体中,局部有着不同的表现。例如,对于一座空间广袤的园林,则每一处景物,每一栋建筑都可以看做是园林整体的一处局部。而在单一的一栋建筑之中,局部便可以看做是门、窗线脚等建筑体内的一些具体部件。但无论怎样,一座整体建筑内部的局部建筑元素彼此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的风格表现和主题表达。例如,暑期度假胜地北戴河,若将北戴河的建筑群体看做一个整体的话,北戴河每一处具体的建筑便都可以看做是这个整体之中的一处局部。北戴河所有的建筑屋顶都是统一的红色的屋顶,就是这样一处细节为北戴河整体建筑群形成了喜庆、热闹的主题风格。无论你是坐火车还是登高远望,一簇簇的红色仿佛这个海滨小镇一朵朵盛开的牡丹,而北戴河每年暑期开放的季节便是从牡丹花盛开的时候开始的。中国建筑文化语言的整体与局部的表述在这里被做了最好的注解。

二、设计与施工的制约表述

任何一件建筑作品都是一个由设计到施工的过程。而设计与施工之间在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上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建筑设计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指导性的设计表述,因为有了设计,施工的表述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而是遵循一定的顺序和原则进行。没有设计的施工是无法想象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同样是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方式,设计为施工注入了灵魂,设计指引着施工一步一步用建筑语言书写各具艺术风格的建筑艺术;施工则为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表达平台和手段,没有施工的设计只能是停留在图纸上的一幅幅绘画作品,无法转换成建筑艺术作品,也称不上绘画艺术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施工,设计中的建筑文化语言才有了表述的手段和平台。设计好比是一个演讲者心中的腹稿和思维,而施工则是演讲者演讲时脱口而出的一句句话。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我国很早便有效仿西方先进国家设计和建造摩天大楼的计划,但受制于当时的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甚至无法设计,正如一个传统的水墨画画家是无法绘出西方抽象画派的油画作品一样。而由于没有了设计,施工观念、方法的进步更是天方夜谭一般。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为两者的建筑文化语言表述设立了一个死结。由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谁制约谁的问题,而是一个共同制约,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两者共同进步才能打开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各种死结。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赶上了这样一个文化交流日益广泛的时代,正如季羡林先生在他的《糖史》中所总结的“文化的交流是世界进步的基础也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表述能力。两种表述方式的共同发展终于使得我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有了质的飞跃,其中对于摩天大楼的表述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今世界十大最高的建筑,中国独占其四,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表述制约终于因为两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而创造了建筑文化史上的奇迹。文化发展的背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体现,建筑文化语言在设计和施工上进步的背后同样是我国国力日益昌盛的支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中国建筑文化语言的表述能力将日益强大,表述范围将日益广阔,表述色彩将日益丰富。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发展表述反映的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不断进步,因此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一大特征。

三、表述信息内容丰富

表述信息内容的丰富是我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中的又一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建筑文化语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有着那个时期、那个地域特殊的文化痕迹。因此,中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总的来说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来表述。在时间的横向上,不同的建筑可以从建筑文化语言的角度表述那个时期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即使从近代开始看,在近一百年的时间内中国的建筑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也有着巨大的差别。例如,在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建筑从风格上更多秉承西方建筑设计思维的影响介于中国传统和西方建筑风格之间,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不但具有西方建筑的形式还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样式,表达了那个时期中国和西方以冲突的方式进行着文化交流。而在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新中国对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所以中国的建筑除了更多发扬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以外还加入了更多苏联的建筑思想,其建筑特点是主体建筑为垂直三段作法,大型建筑水平五段作法。屋顶用钢结构或木结构制作,檐口用木料或木模浇混凝土照法式做斗拱和檐椽,混凝土作为传统的木构件形式,并用油漆彩画装饰。

这种加了大屋顶的“中国固有之形式”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约定含义。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到现代,中国的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内容则更加丰富,风格更加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民族的具体风格,多元化是这个时期中国建筑文化语言表述的主题。例如,鸟巢、水立方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我们看到的是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表述,而这也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题。从空间的纵向上看,不同地域的建筑明显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从建筑本身来讲,每一个建筑所表述的不仅仅是其时代特色还有起深厚的地域特点。例如,中国中原地区的建筑,由于地势平坦,土地富饶,所以其建筑往往以面积广大、装饰华丽而著称,例如,北京的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等;而江南地区的建筑则往往更加讲究江南水乡风情的写意性表达,一步一景,设计别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例如,苏州园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大漠,所以建筑通常依山而建,其实磅礴、棱角分明,显示出那个地区文化中豪迈、率真的一面,例如,布达拉宫、敦煌石窟等建筑。中国的建筑文化语言所能表述的信息记载着建筑本身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四、结语

语言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翻译研究中西文化思维差异

如果说翻译学较其他学科而言,还属于一个年轻的学科,那么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语言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翻译研究中西文化思维差异

如果说翻译学较其他学科而言,还属于一个年轻的学科,那么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语言文化范文篇10

(一)二元思维原生一致与世界的二元分野。《蜘蛛侠:英雄归来》在其开篇即道出“世界真的和以前不同了”,这种言语道断的不同,立即为影片中的对立建构划出了一道正邪之间的清晰边界。而旋即与政府勾结起来的垄断集团,即霸占了据正规合同处理外星垃圾的企业,这也间接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家地下企业作恶的客观推手。影片中的语言艺术显现出了典型的西方式的“幽默为显、针贬为隐、指涉为主、观照为辅”的语言艺术表达特质。这种语言艺术表达特质,与西方文化价值之源,巴门尼德的“能被”和“能存”思维等,有着惊人的原生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更易快速揭示出感性世界的真理性。这种语言表达特质,远比东方式的层层叠叠式的暗喻来得更加切近且直接,而这也恰恰是东西方语言艺术的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化分野的根本性原则。这种快速切入的语言艺术,针对西方既得利益与黑恶势力的隐性权力进行了无情的指涉,并由此开始在影片中建构西方文化价值的正确表达。(二)以真善相契表达的西方文化价值进阶。作为西方文化源流创制者的巴门尼德,以其对于感性和理性的先验性擘划,而为人类建构出了一个,具足自足完满与纯一永恒的二分世界。此后的柏拉图更以理性真实与感性虚幻而在2000多年前即造作出了概念相系的辩证法的世界,这种造作令思想获得了概念导引与概念理性。西文文化价值的这种逻辑辩证与东方文化价值的传统因果辩证相比,显然既符合科学精神,亦符合人文精神,更符合人类社会根性灵魂,因此,才成为了西方由意识后发式快速崛起,进而成为由经济而文化地向第三世界行规训教化的元动力。《蜘蛛侠:英雄归来》一片,由语言艺术进行了一种走偏锋式的人物塑造、社会塑造、世界观塑造,影片多重表达的戏谑方式,与影片中的表象化人物形象若合符节,同时,来自泛社会化的肯定更为世界观的塑造提供了契合亚里士多德的由“本善”而“真善”,由“真善”相契而“至善”的西方文化价值的进阶。(三)“三善”作为终极表达的西方文化价值标准界限。从西方文化价值的客观本质而言,巴门尼德擘划了显在性的感性与理性分野,柏拉图推进了理性逻辑本根,亚里士多德则确立了逻辑聚合为知识的形而上学,由此,西方文化价值得以实现了聚变式的复兴,从而以世界主导者的地位,引领了整个20世纪乃至21世纪。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本善”“真善”“至善”的“三善”寻根,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以蜘蛛侠为代表的二元对立中的正义势力,有着“能力越大责任越重”的“三善”进阶式的正螺旋递进,这种正螺旋式递进基于真善相契的正确理性。[1]影片中的针对蜘蛛侠这一形象的演绎,亦由小事件逐渐升华为大事件,而影片中的语言艺术亦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升华嬗变。蜘蛛侠是所有这一系列影片中语言艺术表达最切近于一个高中生的,而且其行为亦符合不刻意而为之的“善”,这种真善相契,为影片划下了一道靓丽的西方文化价值标准界限。

二、西方二元价值主体嬗变制衡

(一)实在本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的语言艺术有着西方文化价值中的实在本质特质,蜘蛛侠的语言有着这一系列影视艺术作品中的最为直接的表达,以及最为个性化的表达。例如,影片中所采用的语言艺术,即营造出了西方语言、思维、意识中十分典型切近的直通式的泛文化价值理念,诸如蜘蛛侠与其密友的对话中的充满童稚意味的问题“蜘蛛咬你的时候会痛吗?”“你会产卵吗?”“你能召唤来一大群蜘蛛吗?”“你能射多远?”这些问题的直接表达,直指西方文化价值中的直通式文化,这种直通式文化体现了西方文化价值中的二元价值主体嬗变中的实在本质,这种实在本质具有客观问题、思辩维系、精神实质的三位一体的最大限度的一致性,这也恰恰是苏格拉底所宣称的“认识自我”,由“认识自我”这一实在本质出发,才能够进而实现更加形而上的认知层次。(二)名义本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的实在本质,建构了一种符合现代精神的西方文化价值,然而,与这种实在本质不断地构成冲突的则是名义本质。在影片中,以斯塔克工业集团的斯塔克为男主角所提供的那件蜘蛛侠的最新款式的战衣,其实就是一种名义本质的抽象化象征意义的表达,同时,斯塔克与梅姨分别以长者的身份向影片中男主角不断进行的各种规训,其实也是一种名义本质的自上而下的表达。这些名义本质不断地与实在本质建构着冲突,不断地形成一种二元价值围绕着一元主体的嬗变。在这种嬗变的过程之中,男主角不断地获得了成长,同时,亦不断地获得了作为二元价值主体的实在本质与名义本质之间的制衡。这种二元价值主体嬗变制衡,才是影片所欲表达的核心主旨,这种核心主旨就是,二元价值主体制衡下的正邪二元对立中的正义一方终将实现“三善”的嬗变,而邪恶的一方终将受到来自正义的制裁。(三)嬗变制衡。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属于一种直击心灵的艺术形式,在这种形而上的艺术形式之中,以影像所表达的内容更易实现其意象化主旨表达初衷,而以语言艺术所表达的声音,则无论是作为一种实在本质,还是作为一种名义本质,在其二元价值主体的意象化实现过程之中,都较难达致意象化的升华。同时,语言艺术的升华亦是助力于影像表达的强有力的手段,因此,致力于语言艺术表达的升华,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影视创制单位,所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从西方二元价值主体嬗变原理而言,为达致这一目标则,必须依托于实在本质与名义本质二者的深度融合,从而由语言艺术这一看似简单的表达,形成一种形而上的令语言成为与影像同体的感觉复合体,这种进阶技法以休谟的表述加以形象化表达就是令观众感觉“整个世界就是一束光影知觉”存在。

三、西方形而上的价值架构空间

(一)文本的基本架构建构支撑。《蜘蛛侠:英雄归来》虽然并非纯粹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但却是一部以文本彰显西方文化想象的影片,同时亦是一部显性上继承了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影片。影片中的文本,有着源自西方精神家园的元语言的典型性特质。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有着极大的本质区别,东方文化价值更崇尚反求诸己的群体无意识的内敛式文化价值,这种强内敛性使得东方文化价值更加追求着一种群体整齐划一性、个体同一性、个性一致性,而西方文化价值则更崇尚着一种外求诸人的外延超越性,这种外延超越性价值体系更崇尚个体的向外延展放射状的心灵生活,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安身立命的局限性恰恰相反,这种强外延性使得西方文化价值反而更具形而上学性。从这部影片来看,这种形而上学性主要体现在整个西方社会对于英雄的期待、理解、支持上,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价值的基本架构建构在形而上的外延文本支撑之上。(二)文学语言技巧的支柱支撑。西方形而上学的文本想象、文本支撑、文本弘扬,以其强处延性而由其文本基本架构生发成了支柱性的价值体系支撑。这种支撑小而言之对于个性张扬、个性期待、个性勃发有着强烈的驱策性,大而言之则对由个性心灵生活而整个西方价值体系精神世界等,都有着强烈的本根性。这种本根性恰如柏拉图所言,不同地域的人类天性之中其实早已经具足了哲学的成分,这种哲学的成分以康德表述即如“吾之能知者何?”“吾之应为者何?”“吾之所期者何?”进而由此进阶统摄“能知”“应为”“所期”三者,从而形成了一种强力支撑着西方文化价值的永恒根基,而这也同样是斯宾诺莎社会价值空间架构的理论栋梁。当然,亦与海德格尔这位大哲的“基本本体”“无根本体”中的形而上的支柱支撑如出一辙。[2]而《蜘蛛侠:英雄归来》这部影片中的语言深意亦恰在于此。[3](三)文艺艺术化形而上的支撑。《蜘蛛侠:英雄归来》由针对西方既得利益阶层的辛辣嘲讽开篇,将黑恶势力与既得利益两种反社会力量并列加以剖析,由灰色势力针对黑恶势力的反击制胜,而将这部影片一显一隐的主题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影片之中,语言艺术成为支撑这部影片意象的强有力的支柱,形诸于文本形式的剧本的基本架构,与诉诸于文学语言技巧的大量剧情对白表达,成为了影片意识流的主干部分。与传统的英雄建构的动作基础有所不同的是,影片中的英雄建构大量以对白方式进行,反而以这种文艺艺术化表达而实现了影片的意象化升华。由上述分析可见,文本支撑是这部影片的四梁,而文学语言技巧支撑则是这部影片的八柱,文艺艺术化支撑则为这部影片提供了形而上的升华,正是这种由文本而文学,由文学而文艺的全方位的语言艺术支撑,才使得这部影片具足了形而上的价值架构的四梁八柱的意象化完形。[4]

《蜘蛛侠:英雄归来》中的语言艺术,为影视艺术作品赋予了基于语言艺术的质的飞跃,同时,更为深入研究语言艺术提供了文本解构、文学建构、文艺重构等的全方位的支撑。影片中的形诸于语言艺术的真善相契与二元价值,最终在形而上的主体价值制衡下,进化至形而上的价值架构空间,实现了西方文化价值的全球显效灌输,同时,更以其强大的普世价值的普适性,而建构起了高据于文化壁垒之上的21世纪由文化先导的无往不利的文化软实力,同时,这种形而上的文化价值隐性驱动,与文化软实力的显性驱策,更形成了一种正螺旋式的递次推进机制,使得西方文化价值正在成为一种全球通行的价值话语体系。

参考文献:

[1]马玉红.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中语言艺术特性赏析[J].电影评介,2017(10):98-100.

[2]杨文波.《童年往事》:“从电影到小说”——兼谈“生”“死”意向及其语言艺术[J].电影评介,2016(4):25-30.

[3]陈莹.喜剧电影对言语交际基本准则的使用——《人在囧途》的语言艺术[J].电影评介,2010(10):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