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0:38:38

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范文篇1

关键词:激励兴趣中学数学学习效率

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高。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学生,发挥其能力至关重要。以下内容详细介绍如何运用激励手段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们的关系可表现为: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从式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数学教学中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丧失进取心;对成绩差的学生会来说或许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无精打采、开小差、不交数学作业等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应为好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励要注重时效性。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比如某某同学在数学全国竞赛中获得名次,应即使表扬,不要等到该比赛过了几个月了才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对于表扬无所谓了。

第三.激励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运用

第一,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不能单纯地讲授课本“死”知识,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课堂精心设疑,一题多解及灵活多变的等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去深入探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在数学教育中采用——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过榜样〔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有了榜样,使得大家学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号召力大。教师要善于发现榜样,积极扶植和培养榜样,宣传榜样,组织大家学习榜样。

第三.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课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适度的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第四.激励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习效率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习是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数学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函数、立体几何、平米几何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探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而零碎,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仅学生认真学习,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总结,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在巨大知识量的灌输中,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一、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在课程的难度上差别比较明显,初中数学的课程比较浅显易懂,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接受,而高中数学则全然不同,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很强,知识体系很庞大,非常能考验学生的认真程度和意志力。由于高中的教学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学生一开始可能难以适应,这就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下面具体论述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现状,并对它们进行分析。

(一)数学基础不牢固,效率低下

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连贯的系统,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函数这一部分可能的时候,没有打好基础,那么后面的可能就极有可能被耽误。尽管高中数学的学习题型千变万化,复杂多变,但是,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不能总是追求偏题、难题和怪题,难题总是以最基本的基础题型搭建的,因此要夯实基础,不可以好高骛远,以免因小失大。如果数学基础都没有打好,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太高。

(二)学习热情不高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无法适应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变,所以许多学生初次面对高中数学就体会到学习的困难,从而产生了厌倦心理,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学习效率非常低下。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学生要积极地从枯燥的理论知识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积极适应老师的授课进度和授课方式,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配合老师,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

(三)学习方法不恰当

许多学生认识不到高中学习方法和初中学习方法的差异性,依然采取初中时死记硬背的学习策略,走题海战术,这样只会造成基础知识不牢靠,体会不到题目的内在规律,理解的不够深刻。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是完全行不通的。

二、高中数学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独立思考能力差

高中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课堂上,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们学习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许多定理和公式的证明过程很可能就被老师忽略了,让学生在课下自主证明,因此,在证明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解题思想和证明的思路也就没有被发掘,造成学生对定理理解不够深入,记忆模糊,不能灵活解题和随机应变。因此,学生必须自主探讨,自主证明,要避免不求甚解,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二)学习习惯差

学习习惯涵盖了学习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听课习惯,解题习惯,思考习惯。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课,认真听课堂上老师多次强调的重点内容;解题时,要认真审题,谨慎答题,养成验算的习惯;解题后,要对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反思自己在解题中的不足,还可以与老师进行交流,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答问题,不仅发散了思维,举一反三,还能提高分析能力。

三、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对策

(一)提高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时期和初中时期,老师一直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大多数学生只要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去学习,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高中不同,在高中的学习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也不再像初中那样手把手地去要求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不能凡事都依靠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懂就要问,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前课后进行预习、复习和总结

学生应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总结的学习习惯。预习可以让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以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复习使自己对知识进行巩固,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由于高中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对知识进行总结尤为重要,因此总结可以使自己对知识的结构体系更加清楚,让知识不再是凌乱的一团。(三)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学生必须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积极赶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学生要学会自己去摸索,结合自己的情况,形成自己的有规律的学习体系。学生上课时要积极回应老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进行积极思考,最好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得到老师的意见和指正,修正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对问题理解地更深刻。

(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格

学习高中数学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尤其万万不可以自暴自弃,且过且过,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直面困难,越挫越勇,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很大的帮助。四、总结总而言之,要提高高中数学学习的效率,必须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格,同时也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解题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集中注意力,要下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性思维,激发自己的潜能,达到提高自己学习效率的效果。

作者:高磊 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

参考文献:

[1]蒋小勇.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3(13).

[2]张荣华.提高高中生数学审题能力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5(11).

学习效率范文篇3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看出.阅读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心智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认为是浪费时间.或者有畏惧心理.这是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产生思维理解的障碍或者阅读理解能力弱的原造成的,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考试内容的重头戏,往往占到46分左,并且题型灵活多样,内涵丰富深刻,试题除考查学生对阅渎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以外.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表达观点的能力的考查也成为明显的趋势此.提高阅读理解能已成为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效率.考Ⅲ好成绩的关键之中学语文的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和文文.现代文的阅读理斛文章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一般以教材为主,或者加上简单的煤外阅读此.学生除了把课本的名家篇读懂读透外.还要多看课外的书籍.尤其是家散文、游记、说明文等。具体来说:

1.现代文的阅读关键是渎懂文本和作者记叙文要知道作者表达的主旨是什么.传达什么思想感情:说明文要判断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议论文要知道作者的观点和证明观点的论据、使用的论证方法以及论让思路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同绕文章的核心理解和同答问题.在考试答题时,必须要先弄清楚是什么文体.使用符合文体特点的词语规范答题。

2.诗词赏析必须掌握作家、作品:划分朗读的节奏:欣赏词语和句子: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3.文言文阅读要重视课堂教师讲解以及课下的知识整理扎实落实字词含义、句子翻泽、内容理解,并在整理的过程中注意归纳总结.积累必要的文言文词汇和文言语感以解决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另外.存平时做练习的时候.把有价值的题日积累在本上.最后总复习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方便查找。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存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建构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凶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如果教师的教主宰了学生的学.学生只是在模仿学习.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知识.没有自己的创新学习能力.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不利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教知识变为教学牛如何学知识.实现学生南“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想转变.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1.学生课前预习.进行自主学习叶圣陶先生曾谈到:“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课最初的认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式有的学生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只要课上认真听讲就行.对预习不够重视.而这也是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一个主要凶素.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做到课上学习有的放矢。预习能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避免了听讲的盲目性.同时,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自己解决.比如,用工具书、查找旧的知识点等,形成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自己不能解决的要做标记.在课上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事半功倍实践证明,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就是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存这一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干扰”,学生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价值观直接去理解课文,进行情感的体验、价值的判断,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地理解课文、钻研课文,主动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带着问题和信息走进课堂.带着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走进课堂。

2.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对新的教学理论没有吃透.就是雾里看花.不能真正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让学生自主学习.所以.教师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指导课堂教学、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绝不能放任自流.要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思维探究的能力教师的指导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需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接纳自己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学习效率范文篇4

关键词:器材选择;“四性”;体育教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非常广泛,其中体育器材的合理利用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彰显了教学设计的智慧与匠心,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科学合理地选择器材,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运动技能。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材内容,小学体育课器材的合理选择应遵循趣味性、实效性、安全性、多用性等原则,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一、趣味性:由外而内的器材价值

例1:在教学水平二(四年级)“滚筒上的平衡”一课时,教师将废旧的下水管切割成60厘米的小滚筒,再在滚筒用色彩绚丽的海绵带包裹,形成彩色的软性滚筒。学生一见立即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地用滚筒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并期待着不断挑战有难度的动作。本课借助自制的彩色滚筒开展平衡类教学,滚筒立起来,学生可以坐上去,保持坐姿平衡;滚筒放平在地面,学生可以合作站立于滚筒上,通过两脚行走,控制滚筒前后移动;滚筒还能首尾相连,形成一座“彩虹桥”,学生可以像走独木桥般地走过滚筒。本课充分利用滚筒突破了日常体育课中平衡类教学枯燥单调的练习形式,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平衡能力。【案例分析】第一,小学生对可以滚动的球、筒状物等活动的物品有着天生的兴趣,教师利用自制滚筒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兼顾了体育技能的培养。第二,小学生对鲜艳的色彩非常感兴趣,在滚筒外包裹五彩的海绵带,让原本单调黑色或白色的下水道变身为五彩的体育器材,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第三,本课器材可以自由组合,单个器材可以竖立或平躺;多个器材可以连接成直线状或几何图形;滚筒能固定静止也可以前后滚动。因此,器材的多变可以形成不同的练习难度,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学生在完成各类活动后体验到了浓浓的乐趣。综上所述,器材的应用从外部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学生使用器材运动的欲望,忽略了运动项目原本的特性,提高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无痕学练中掌握了动作技术,由外而内地体现了体育器材的价值。

二、实效性:由内而外的器材价值

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实际能力,体育器材光有“华丽的外表”是不够的。在器材的制作、选择与运用上,教师还要追求简便实效性,新颖奇特且切合教学内容的器材可以赋予体育教学更多的内涵与功效。例2:如果没有游泳池能否让学生体验游泳呢?解决的方案就是选择自制器材,使学生在陆地上体验和学习游泳基本动作:漂浮和滑行。在教学水平三(五年级)“游泳陆上模仿课——漂浮与滑行”一课,教师利用现有的滑板改制成具有一定高度、便于学生手臂划动的“万向轮滑板车”器材,教学环节分坐姿滑行、静态俯卧模拟游泳、慢速滑行游泳、快速滑行游泳到最后模拟多种游泳姿势。教学环节层层推进,学生利用器材在体育馆内学习游泳的漂浮和滑行动作,学生在滑板上像在水中游泳一样开心,对游泳姿势进行了练习。【案例分析】第一,本课器材虽没有华丽的外表,却非常实用,解决了常规游泳课需要在游泳池教学,以及上课时教师指导面窄、有安全隐患的问题,让游泳课在陆上执教的可能成为现实。第二,自制万向轮滑板车非常结实耐用,承载力大,即使是载成年人也完全没有问题,对模拟游泳时的控制身体平衡滑行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三,本课器材设计合理,万向轮的滑板好似在水中,可以前后左右自由滑动,学生只有控制好用力方向,才能达到行动的目标。当学生利用胸腹俯卧在滑板时如身临其境,手脚都能解放出来练习游泳的各种动作。器材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总之,体育器材的制作、选择与运用必须切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凸显器材的内涵与功效。

三、安全性:从上而下的实际需求

安全是体育课堂的教学之本。无论是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上层需要)角度,还是从体育教师、学生角度(下层需求),体育课的安全性都至关重要。在选择开发体育器材,尤其是自制器材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不断更换、调整和改造体育器材,确保教学万无一失。例3:在教学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时,教师创设“海绵宝宝”的情境,并用醒目的黄色海绵块作为辅助器材。在热身活动中,让学生进行自抛自接海绵块活动。在基本部分开展夹海绵各种方式跳,解决双脚同时起跳同时落地的问题。接着,通过横向和纵向拼接海绵块,形成不同距离,让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拓展练习时,教师利用海绵拼接成标尺,并利用海绵块垒成一定高度的障碍,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行挑战。最后,教师利用海绵模仿各种动作,开展“模仿秀”游戏。器材应用一气呵成,教学效果明显。【案例分析】第一,海绵块柔软轻便,学生进行抛接、夹球跳和越过海绵块等活动时非常安全,即使落在身上或踩到海绵,也不会发生危险。第二,海绵块取材方便,学生可以人手一块、自主练习,这不仅提高了练习密度,还减少了因为器材不足产生的等待、无事可做的情况,杜绝了安全隐患。第三,海绵块可以自由拼接,形成不同远度和高度的障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设定远度目标,不断挑战自己。这种教学模式不会因为统一标尺造成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不会因为统一高度超出学生能力范围而引起的运动损伤。笔者认为,体育器材的使用或开发应该时刻关注安全性。一方面,对于常规器材的使用,教师要通过细致的教育和科学的组织,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选择开发或自制器材,只要是安全可靠,且利于教学开展的器材就是好的器材。

四、多用性:从下而上的实际操作

器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体育器材的选择与运用要具有多用性,即一物多用、物尽所用,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1]。例4:在教学水平三(五年级)“蹲踞式起跑”一课时,教师整堂课都充分利用体操棒帮助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动作,并一用到底。在热身活动中,教师融入游戏“谁的反应快”,让学生两人一组相隔1.5米,听到口令后错肩换位接棒,为起跑进行反应练习;在基本部分,在“各就位”环节用体操棒做起跑线,让每位学生充分利用场地在安全的距离内进行练习;在起跑“预备”环节,为让学生体验重心前移,应让学生两人合作,合作者双手持体操棒,一端落点在起跑线上并垂直于起跑线,对准练习者的双肩,让起跑的学生前移用双肩触碰体操棒,形成臀部略高于肩、肩部超过起跑线的身体姿势;在最后的游戏“赶小猪”环节,让学生通过体操棒击打实心球进行联系。体操棒贯穿于教学始终,并且能突破重难点,教学效果明显。【案例分析】第一,体操棒是器材室常见的器材,但是大多数时候被闲置,利用率不高。本课一“棒”到底,充分挖掘体操棒的功能,解决蹲踞式起跑的教学重难点,器材的使用率极高。第二,本课使用的体操棒,既有单棒的使用,也有双棒的使用;有个人的使用,还有同伴之间的合作使用,体操棒串联了人与人、人与教材、人与器材的关系,教学结构更紧密。第三,在“预备”环节中,体操棒的作用尤为突出,教师把“蹲踞式起跑”中的关键动作通过体操棒全部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可以自查和互查动作学习情况,及时纠正与完善。这是用其他器材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一节优秀的体育课,从头到尾要用足、用好体育器材,不提倡将器材使用一两次后就闲置。运用器材需要精心设计,教师应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五、作为建议的补充

体育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助推器,合理选择体育器材可以丰富体育课堂,激发学生运动的热情,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演绎精彩的体育课堂。但体育器材的运用,教师需要周全考虑每一个环节,预设到位,否则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例5:在教学水平一(一年级)“立定跳远”一课时,教师在立定跳远拓展练习环节,安排了“越过一定高度”海绵砖的练习,由于海绵砖竖起后又高又窄,以至于部分学生在跳跃时双腿分开,从海绵砖的两边骑过,没有达到教师要求的越过一定高度的练习要求。【案例分析】第一,方块海绵砖,有三个高度,即平放的最矮高度、侧放的第二高度和竖放的最高高度,教师可以递进式让学生进行越过一定高度的练习。其中,平放和侧放,高度不高且有一定的宽度,当海绵砖竖起后,高度增加明显,宽度明显变窄。第二,立定跳远,主要动作是在起跳时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促使学生起跳后能够向前上方跃起,可以借助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海绵砖),让学生从上越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但是在练习时,竖起的海绵砖高度明显增加,部分学生担心碰倒海绵砖而形成恐惧心理,跳跃时双腿分开,从海绵砖的两边骑过。第三,建议,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的学习小组,将每人一块海绵砖竖起排成一横排,有了一定的宽度再要求学生越过,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投机取巧的行为,又促使学生真正跃过竖起高度,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信心,达到教师的预设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利用器材设计教学手段时,首先必须思虑全面,关注细节;其次,还要做到现场随机应变,发现问题及时全面;最后,拓宽体育教学的外延与内涵,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学习效率范文篇5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土建类、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在工科各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源于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生产实践与科学实验,并广泛应用于各类科学实践中;力学的熟悉遵循着“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法则,实践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手段就是实验室中的实验。实验在工程力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的情况下,忽略了实验课时的增加,许多沿用本科院校甚至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出现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室得不到充分利用,实验室成了器材室的资源浪费状况,因此提出实验化教学模式。

一、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职教育本身的特色和目标决定了教学实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它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源参差不齐,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近几年来职业学校录取分数的下降,生源素质呈下降趋势,绝大多数的学生具有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爱好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又在现有的招生制度下,造成学生力学基础参差不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适应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必须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

二是教育目标独特性,决定教育手段的变通性。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治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种规格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课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在中职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在大多数院校依然注重理论公式的推倒,注重书本上知识的讲述,造成学生感觉难学,老师感觉难教,最终学生感到学这门课结果只是记住了几个公式,仅会套公式解题的情况。这样的人才到工作岗位以后不会应用力学的方法处理问题,更不会自己设计实验研究问题,动手能力及应用能力没有很好的锻炼,达不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三是中职教育现存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职业教育的力学实验仍采取统一的、大班式的“先学习理论,后理论验证”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力学实验在教学计划中占有很少的一部分,凸显其不被重视,笔者认为这是教学误区,需要改革。

二、实验化教学改革具体内容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是必要的、紧迫的。要注重实验、加大实验在教学中的力度,在教学环节,实验方法上作出大胆创新,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以下教学改革:

(一)实验化教学有两层含义:一是上课的地点:在实验室中上课:另一种就是上课的方法:遵循“实验——理论——再实验”的顺序。即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分离、先课堂讲解理论再实验进行理论验证的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互渗透,交互进行,先实验操作,再理论讲解。笔者认为在理论讲解之前的实验应采取演示的形式,以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为主;在学生学完理论知识后,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或验证实验,实验中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发现新问题,锻炼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得效果,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小班化、层次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是实验化教学对教学规模提出的新要求。实验室兼做教室,空间受到限制。同时为了达到较好得教学效果,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要求一个班的人数尽量的少。层次化教学,即根据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科目,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根据学生力学基础的好差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分成各个小班进行教学。层次化教学体现了教学的人道主义,满足每个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欲望,避免出现学生饥饱不均的现象。同时,层次化教学是分班的依据,也是实验化教学取得理想效果的有力保证。

三、实验化教学具体保证新时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充足的资源为工程力学实验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硬环境建设力度大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使职业教育资源相对稳定,并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规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治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资金的支持为实验化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硬件环境,体现在大力建设实验室、更新实验器材、购买实验设备等为实验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二)软环境资源丰富,发展硬环境的同时,软资源也不断丰富。教师的资源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条件。

(三)争创示范性学校的大好形式,为改革提供了平台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水平及现状,已经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学校建设计划,在整合资源、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为达到创建示范性学校的目的,鼓励教学改革,寻找适合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道路,为中职工程力学实验化教学模式提供了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四、结语

小班化、层次化、实验化教学模式冲破了以理论为主教学的束缚,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力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学习效率范文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效率;高考

在任何学科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语文学科学习同样如此。在高中学习阶段,各个学科内容均比较多,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因此提升学习效率也就十分必要。在高中语文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清楚认识到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并且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及方式提升学习效率,从而使我们在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1提升高中语文知识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为能够使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一项必要任务就是应当提升自身语文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真正喜欢学习语文知识。在实际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之所以学习效率比较低都是因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认为语文知识比较枯燥,最终导致学习效率比较低。在笔者看来,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为能够提升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十分必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应当积极发现语文的魅力,要意识到语文语言的美感,为能够使这一目的得以实现,我们可将语文知识学习与一些我们比较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联系。比如,在可观看电视及电影过程中,通过演员台词体会汉语语言的魅力,感受汉语吸引力,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使我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奠定较理想的基础[1]。

2系统整理语文知识内容

在高中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为能够使语文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我们应当积极转变以往学习方法,应当对语文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对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这样才能够保证将语文知识更好掌握,才能够使自身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对议论文进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归纳总结出相关议论文表达方式,整理相关论证方法,从而将高中阶段相关论证方法均能够较好掌握,在进行议论文学习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理解相关论证方式,才能够更好对议论文进行学习,从而将议论文相关知识更好掌握,使自身学习效率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再比如,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过程中,可对相关的一些文言词语进行总结归纳,将这些文言词语的用法系统掌握,从而在对文言文进行学习时能够更好了解文章内容。特别是对于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用法,更加应当注意对其进行总结,主要是因为这些虚词就有多层意思及多种用法,在不同课文中表现出不同意思,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这些词语意义及用法更好掌握。除外之外,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诗词鉴赏往往属于难点内容,在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中,为能够使学习效率提高,可系统归纳诗词鉴赏中常见问题及鉴赏方法,这样才能够将诗词鉴赏技巧掌握,从而更好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学习[2]。

3增加自身知识储备

对于高中语文而言,其实质属于一种语言学科,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除掌握一定技巧之外,增加知识储备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我们语文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在高中语文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积极掌握课本中相关知识,同时应当掌握更多相关的课外知识,从而使我们的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展,使自身知识储备量能够得以增加,从而为更好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奠定比较理想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利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中外名著,增加我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更多表达方式及描写方法,这对于我们作文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另外,在对高中语文课文进行学习过程中,也可了解更多同一作者其它文章或者相同类型文章,这对于我们更好进行语文知识学习十分有利。比如,在对李清照的词进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在课外了解李清照的其它词以及其生平,这样一来可更好掌握李清照的词的风格,对我们更好理解她的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从而可使教学效率得以提升[3]。

4结语

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升语文学习效率具优势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及途径使自身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更好进行高中语文学习。笔者希望本文所阐述学习方法能够对大家有一定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探索更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进行语文知识学习。

作者:胡水灵 单位:沂南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润土.初高中语文区别与学习方法指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

学习效率范文篇7

一、现阶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被运用到其中,并且也产生了一定的教学效益。但是,小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效率却始终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状态,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论在哪种模式下,始终具有较为优越的解题思想,能迅速准确地进行数学解题。而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即使教师加大对其的鼓励,并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却依然很难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导致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出现片面的发展趋势。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长期未曾得到改善的原因,很多教师将其视为教学模式上的失误,也有的认为是部分学生本身对数学不感兴趣,强行督促他进行学习,也不会有太大的效用。其实,现阶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十分透彻,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冲击中,他们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案,并改进了以往的教学内容,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的引进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适用性,很多时候,某种教学方法虽然在几所小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作用,但是,并不代表其他学校也有相同的适用性。要知道,不同地区的小学生,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观念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盲目地引进教学方法,并不能产生较为优越的教学效果。其次是小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虽然教师给予了一定的自主学习权利,并为自己设立了数学上的学习任务和成长目标,但是在小学生的眼里,依旧对这些内容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在他们的世界里,数学教学的长期不变,依然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今虽然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并不是以自己的兴趣所设定的,因而还是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进而导致整体的学习效率严重下降。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策略

1.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打造独特的教学课堂在时代的发展中,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然引入了相当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不妨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创新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内容,还要改变数学的教学体制。在具体的创新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当地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因地制宜地选取几种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在学习“锐角与钝角”的时候,教师可以优先采用提问教学,以趣味性的问题向学生提问,以“大家知道三角形的角该怎么分类吗?为什么有的角那么大?而有的那么小呢?”为例,问完之后,教师可以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三角形的角”进行讨论,对学生给出来的答案,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认可和尊重。接着,在各个小组代表讲述完小组的意见以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讲解,图文结合,提高大家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最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他们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可以要求他尝试发现锐角、钝角和直角存在的关系。对于学生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积极合理地掌握锐角与钝角的认识和运用。2.以学生的兴趣创设新型数学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其的优化,改善其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虽然是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但充斥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参与兴趣,也没有将其视为活动,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处于较低的水平。不可否认,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有着最为直接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活动兴趣出发,创设新颖的数学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九九乘法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将1到9的9个数字依次循环地分发给班上学生,班上的每个学生分别代表一个数字。紧接着,教师可以随机点名,抽出其中的两位同学,由其他学生对他俩所代表的数字进行乘积的计算,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其他学生的回答可以用抢答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竞争意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学习效率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科学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积极创设新型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施菊香 单位:福建大田城关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戴贤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J].学园,2014(19).

[2]杨巧婧.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学习效率范文篇8

高中数学已经不再处于基础阶段了,此时,部分数学知识点已经上升到了“抽象”的这个概念。例如: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等等都已经不再是基本初等函数,简单的平面几何那样简单了。所以,对于数学来说,预习首先就是通过自己阅读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对于一些不能明白的知识点,此时,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就要细心聆听教师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不预习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有着非常大的阻碍。那么,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在预习方面就输给了别人。如果对教师讲解的一些重点和难点没有及时的消化,怎么能高效地完成课后练习。这样的恶性循环也最终会使学生的对数学的学习效率呈下降的趋势。

二、数学教学内容的板块分析

1.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分为几个大的板块来进行。将数学中的这几个核心的知识掌握好了,提升学习效率就不成问题。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吃透”其核心概念,任何疑难问题方可迎刃而解。例如:就以函数这个大的板块为重点分析对象,高中数学的函数涵盖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等,对于不同的函数进行一个总结与归纳。将每一种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定义域,值域,极限以及其函数的图象都进行一个板块性的分类。这是对于高中阶段中的难点也就是最为抽象的知识点的分割式解析。通过这样一点一点地吃透,进而征服整个函数这个板块。

2.以上是针对高中数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具体的细分。那么对于数列这样需要进行不断的推倒,不断地探索的知识点来说,只有从不断地列、算中推出各种面对许多数据时的一些定理与公式。又如,数列这个大板块,他并不抽象但是需要学生有极大的耐性去不断地列数据,再从其中发现规律。对于数列的通项的求法,有时甚至还要分奇数项和偶数项进行讨论。像前项和的求法中,拆、并、裂项法;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等等的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大量的数据相加,进而寻找出其中的共同点。所以,通过这样的板块分割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让学生从无止境的习题中脱离出来,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效率。

三、关于课后练习的巩固与强化

学习效率范文篇9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其中找到兴趣,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直观思维与内地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对新知识同样也有很强的好奇心。激发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魅力,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且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利用好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开设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并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可以诱发学生的灵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2)改变教学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多年来使用粉笔和教鞭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模拟动画,都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3)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培养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高中化学教学中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讲座,介绍化学发展史上的名人;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薄弱,也不敢提出问题,学习效率很低。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和探究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为重要。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思维。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多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课堂教学,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究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感受成功,增强自信,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选修四第四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中,教师在上课时把课前准备的一把因铁芯锈蚀膨胀使木制刀柄开裂而不能使用的菜刀,一个因锈蚀穿孔的铜壶,一口锈渍斑斑的铁锅,一个半截锈蚀的锌皮电池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就会自然地产生许多感慨和疑问“:锈蚀的破坏作用这么大!为什么会发生锈蚀呢?怎样才能防止金属锈蚀呢?”这就为学生创设了探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原理”的问题情境。又例如,在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中“盐类水解”的教学中,教师先提出:“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能否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呢?”学生会用已有的知识判断回答“不会”,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演示实验证明他们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发现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同样是这个内容,也可以设计成教师在盛有碳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石蕊试液,试液的颜色分别为蓝色、红色和紫色,学生对这样的实验事实产生了强烈的思维冲突“:为什么有些盐溶液呈现中性,有些却呈现酸性或碱性?”这些实验的“奇怪”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很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设计多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告诉我们: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学习比较懒惰,学习比较被动,如何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个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形式是课堂组织形式的表现,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点,边疆地区的化学教学应该加以重视。常见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形式有师生交流、分组讨论、实践活动和独立探究等,师生谈话是一种师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一问一答或讨论或启发,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了解思维的过程。分组讨论,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活动形式,活动中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指导,学生参与的机会大,这种形式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学科能力和协助能力。实践活动,这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习、实践、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独立探究,这是学生通过阅读、独立思考、操作、练习等活动进行参与的形式,这种形式以学生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总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具体内容的限制,只要与课堂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作为课题参与,教师要有计划地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要求和愿望得以实现,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丰富多样的教学参与形式中,学生为了在参与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培养能力,就会纷纷查阅资料,就会尝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调动学生边听课、边思维、边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的观察、动口、动脑、动手、质疑、总结反思等科学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方法的指导更重于知识的传授,学习方法是学习效率提高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而落后的学习方法则会让学习变得事倍功半。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方法一般比较死板,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过分依赖教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和总结学过的知识点,经常出现刚学就忘的情况,学习效率很低。因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1.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方法

在高中化学的预习过程中,并不是看一遍书就可以,也不是只看书就可以,而应该在看书的过程中边看边想,边想边写,做好相应的勾画与批注,大体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找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尝试做好预习笔记。

2.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的方法

听课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预习笔记来听,还要跟着教师的思路来听,养成边听课、边总结、边做笔记的习惯,还要在有问题的时候大胆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3.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做实验前应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不仅仅依靠眼睛观察来完成,还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只要这样,才能全面获得感性的材料。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还要克服下列不良习惯:(1)只注意强烈刺激作用的现象,而忽视其他现象;(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现象;(3)只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而忽略对实验操作顺序、装置特点的观察;(4)只观察不思考等。

4.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作业写完后,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高效复习方法

学习效率范文篇10

关键字:乡村学生英语水平学习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社会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英语学习风。然而,这股英语学习之风却在乡村势力弱小,许多乡村的初中学生英语水平仍然较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我们必须了解其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原因,然后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其英语水平。

一、乡村中学学生英语水平概况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主要要求掌握四种能力——听、说、读与写。但是,乡村的中学生大部分是“英语盲”,既听不懂英语,也说不出几句英语,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拿着英语课本朗读也做不好,更何况是阅读理解与写作。面对英语,许多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因此,在英语考试中及格人数极少,许多学生不会答题,即使答题也只答有选项可供参考的客观题部分,因为这些题目可以乱猜A、B、C或D。但对于无选项提供的主观题,则基本空白。

二、乡村中学学生英语水平低的成因

正所谓“事出有因”,乡村学校中学生的英语会如此差,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可以从乡村环境、乡村观念、经济收入与英语基础等方面去分析。

(一)从乡村环境看中学生英语水平低的成因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贫穷、文化素质最低的人群,他们所生长的环境——乡村,学习风气不浓。很多学生不想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因此,上课时不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下课后又根本不学习,就连作业也或抄袭,或不写。这样不仅导致了学生们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外,还使课外的英语学习效率基本为零。此外,他们所生活的日常环境中,除了在英语课堂上能听到、接触到英语,其他时间根本就与英语无关。因为,当地方言基本上是乡村生活唯一的交流语言,学生们与家人、朋友、邻居等交谈也都只说方言。所以,英语在他们的印象中,仅是英语课堂上的玩意儿,生活中根本用不着它。于是他们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也仅限于那每日的四十分钟。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它。可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无心学习,也无法在课外接触到英语,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对英语一窍不通。

(二)从乡村观念看中学生英语水平差的原因

在我国,乡村是较偏远、贫穷和落后的地区。绝大部分农民世世代代都以耕田为生,虽然也有不少人外出打工,但是都无法令家庭富裕起来,有些农民工甚至在外头混不下去又返回家种田。正是由于祖辈、父辈都是农夫,都生活贫困,于是不少乡村孩子变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在当地农村,不论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句土话“读不读都三斤六,考不考都是耕田佬”。我曾经跟不少学生谈话,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可他们给我的答案却是“学不好”、“不想学”以及上述那15字“格言”。在乡村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在他们心中已经认定了自己是怎样也学不好,不论怎样学也难逃耕田或打工的命运了。因此,学生们对学习毫无积极性,他们呆在学校只是为了等待自己长大,等待初中毕业证书,然后走上与祖辈、父辈同样的道路,或耕田、或打工与婚嫁。这样一种自卑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情绪,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收入微薄是乡村学校中学生英语学习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乡村人们的谋生手段主要是靠种植,农民们辛苦的耕种往往只够全家人该年的口粮,腾不出更多的粮食用来出售挣钱。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农民外出工作,但他们那微薄的工资也仅能维持全家的温饱而已,他们没有更多的“闲钱”用来支付学费之外的开销。所以,学生们除了学校发的教科书外,就再也得不到其他的学习工具与资料。在乡村学校,你会发现学生们除了英语课本外,就再也找不到另外的英语参考资料了。此外,许多学生家中都没有可以用来播放英语磁带的录音机等工具。因此,他们的英语知识只能从书本上、课堂上、老师口中学到。然而每日四十五分钟的英语课堂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还有许多的英语知识必须通过课外自学才能习得。

这与城市相比,城市的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学生们有足够的金钱购买大量的参考资料,并通过自身学习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所以,城市的学生英语水平与考试成绩普遍比乡村学生高许多。

此外,经济条件不仅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与资料缺乏外,还造成了亲情之间的冷漠。由于家庭经济不好,不少学生的家长只顾着忙于应付生活与挣钱,却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有的家庭则是父母外出打工一年都难得回家看望孩子一次,于是这些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父母已经不爱我们,全世界都已经放弃了我们的感慨,他们开始变得消极、对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学习与前途)都不抱希望。

(四)英语基础差导致英语水平不高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连贯性,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前一部分的知识没有掌握,那势必影响对后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我国各门学科教科书的知识点基本上是按“浅——深;简单——复杂”来编排的,然而不少的乡村中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学过英语或没有学会简单、基础的小学英语。因此,乡村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连小学的英语也没有掌握,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上了初中后,开始学习较小学更为深奥、复杂的英语,于是他们越学越感觉吃力,越学越多疑问。这样日积月累,不懂的英语知识堆得像山一样高,面对一座山的难题,他们彻底崩溃,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在乡村学校的办公室里,经常可以听到各个学科的老师在感慨“学生基础太差,以前的东西没有学会,现在的知识当然学不好”等话语。的确,我也对我所教的学生有不少这样的想法。学习英语就像爬楼梯,应该一层一层,一级一级阶梯慢慢向上爬。而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是从音标开始,然后是单词,再过来是词组、句型和语法,接着是句子,最后是整一篇文章。可绝大部分乡村中学生在初中前甚至是现在仍然不懂得音标的发音,也有许多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等不明白。于是,在念初中时面对一整篇几十成百字的文章就完全不知所措,最后甘愿做一名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想,也不能写的“英盲”,拒绝学习英语。

三、如何帮助乡村中学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通过对乡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了解到乡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切实有效地帮助乡村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乡村学校里,许多学生都不热爱学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少接触、使用到英语,在这样一个学习风气不浓的氛围里学生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好呢?因此,要想改善乡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第一、充分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听英语

每日四十五分钟一节的英语课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足够的,然后乡村的学生们由于受所处的环境的限制,在课堂外很难再接触到英语了,因此校方必须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一周至少应安排两日英语早读课。并且因为乡村的孩子英语水平与自制力较差,所以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们应该坚持下到班级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多听多读英语,以提高语感。就我自身而言,刚参加工作时我教的那些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十分的差,简短的句子也读不顺,更何况是一篇文章。经过调查才知道,以前的早读课极少能有老师到班上指导,学生们自己又不会读,于是把大好的早读时光给浪费了,英语朗读水平却一点也没有得到提高。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我频繁地出现于早读课上,领着学生们大声朗读,听英语磁带。一年后,虽然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大幅度提高,但朗读和听力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二、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

学校与英语教师们应在课堂内外都定期开展一些大大小小的英语活动与比赛,如第N届全校英语演讲、朗诵或书法大赛;N年级讲英语故事大赛;某班英语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进行的英语作文比赛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重视英语,享受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

上个学期,我针对八(2)班的学习情况:学生懒、不肯做课后作业、不爱学英语等,决定在班上展开一系列的《英语速抄风云榜》活动。首先,打印一张包括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在内的《英语速抄风云榜》,将其贴在班内显眼处。其次,将每一次的速抄比赛都当成作业,要求将所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下课后全班同学都必须交上作业本。接着,即兴选择所抄的内容,可以是某页的单词,也可以是课文的某一段或几句话,让同学们同时开始进行抄写,从中挑选出抄得最快最好的同学作为本次的优胜者,并在《风云榜》上记录其成绩。最后,每星期总结一次,看上周谁获胜次数最多,下周上课时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口头与物质奖励。每次颁奖完都不忘说几句“获奖的同学要继续努力,没有获奖的同学可要加油了,特别是那些到现在为止一次奖都没有得到的同学更要努力了,可别一个学期过去了,可风云榜上你还是半点成绩也没有啊”。就这样《英语速抄风云榜》在八(2)班开展了大半个学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些不爱英语的、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为了奖品和荣誉也积极参加活动,逐渐喜欢上英语。

第三、学校与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都应关爱农村孩子,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

乡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除了学校发给的课本外,很难再获得其他的学习资源。然而中学所学的知识难度与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没有一定的参考资料予以辅助学习,成绩将难以提高,特别是有着大量的语法、词组与搭配的英语科目。因此,学校应与社会各界人士合作,在中学建立图书馆、多煤体电教室与电脑语音室等方便学生学习。此外,除了在学习资源上给予帮助外,乡村的学生们也同样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关爱。有了大家的关心与支持,他们将学得更好。例如:现已搬到惠州居住的李观兰老先生连续十年都拿出子女付给他的赡养费来我校奖教奖学,他的这种热心教育的精神鼓舞着我校每一位师生,鞭策着我们要积极进取。

(二)帮助学生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多数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都有着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于是无心学习,学校必须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以“成人、成长、成才”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改变观念,让学生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例如:定期举行一次关于“学习与前途”的主题班会,举办一场关于名人成长、成才为主题的黑板报大赛,以及在校园各处贴上励志性的标语、在校会上请一些成绩优异或学习进步较大的同学上台发言、组织大家观看一场关于先进人物走向成功之路的电影并写观后感,也可以是各科任教师在上课时穿插地讲一些与德育思想相关的内容。经过多次的思想教育,以达到让学生明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有信心,肯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

某次单元测试之后,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因为成绩差而沮丧,没有心听课,于是那节课上得很糟糕。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们,我决定了明天的英语课先不急着上课,而是先和他们说一个我从《魏书生讲座》里知道的故事。“济南一位老战士参加抗美援朝,在战争打得惨烈的时候,他昏死过去,醒来后干渴难熬,但又没有东西可吃,他突然觉得有个湿东西,他就吃下去了,同学们猜猜他吞下去的是什么?是他自己的左眼球,战争结束后他做了50多次手术生存下来,双臂没有了,双脚也没有了,但就是这样一位失去了四肢的老人,却还不肯吃闲饭,还在锻炼、学习,完成了一本以他自己为原型的小说,并且还在写第二本。同学们啊你们觉得那位老人厉不厉害?……既然一位失去了四肢与左眼的老人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是不是更应该努力?虽然我们生活在乡村,学习生活条件都不好,并且目前我们的英语基础和成绩都很差,但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希望了,只要我们肯努力,我们还是能够成功的。所以听了那位老人的事迹后,在坐的各位同学有没有信心把学习搞好?”结果全班同学都高喊着“有信心”,低落与自卑的情绪被一扫而空。

(三)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双方共同努力用爱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学校领导、班主任与各位科任教师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如开展家长会、亲自上门交流、电访和信访),及时向家长们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多了解、关心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只有加强沟通,教师与家长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共同用爱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与生活上的难题,让学生能安心地学习。

如在上英语课时,我发现李小凡同学总是上课睡觉,课后又不交作业,我与他的班主任便找他谈话,他说家务事太多所以干活干累了,晚上我们打电话到家里询问情况,他母亲说由于夫妻俩每天都很忙,并没有留意儿子的事,只知道吃过晚饭后儿子就被几个同学叫了出去玩,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家。于是,我们再次找小凡谈话,才知道他最近迷上网游,每晚都到网吧去玩。接着我们告诉了他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学习的重要性,并再次打电话给他父母,告诉他们要好好教育孩子,多关心孩子,经常跟孩子沟通,别让孩子晚上跑出去玩却也还不闻不问,并强调千万别打骂孩子,应该耐心教育。或许是小凡感受到了父母与老师对他的爱与关心,几天后他开始改变,上课认真了许多。

(四)、面对基础较差的乡村中学生乡乡村英语教师必须要有更多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

对英语基础差的乡村学生,英语教师更要有强烈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绝不可轻易放弃每一位学生。在面对英语基础差这一问题上,英语教师们不要急于赶课程,应该先帮助学生学习或复习音标,语法等,让其弥补上过去空白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保证今后教与学双方都能轻松和谐的相互学习。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