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20:50:24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范文篇1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2001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2001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目前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缺少一门课程,专门教学生关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小学生乃至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化较强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既研究方法问题,又研究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假设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是:提出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假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得出肯定的结论。旨在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认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传授学习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习能力基本途径;启发自我教育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习能力培养有赖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深化;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觉地投入。我们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学生常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与传授;

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等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

③学生应用电脑、因特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

此项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结论。通过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自觉地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丹东市第十五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丹东市六纬路小学、丹东市金汤小学等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每所学校各选定2~3个班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实验学校具体确定。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配合个案研究法。

2.研究步骤

第一步:通过向学生、家长、教师宣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改变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们的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认识,其中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和认识:

①重视学习知识而轻视学习能力的观念;

②重视学习成绩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

③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④重视"勤学"、"苦学"而不重视"巧学"的观念和认识,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步: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主要传授以下几种方法:

①传授实用学习、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强化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机关锁定记忆法等。

②传授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单元网络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体输入法等。

③传授资料的查阅方法和检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利用Internet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等。

学习能力范文篇2

【关键词】学习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培养

本报告主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结果,四怎样进行研究。

一、学习能力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广泛使用的能力。职业或作业的水平越高,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高。学习能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行为水平提高的能力。如小孩模仿大人使筷子;被热水壶烫过以后,再不让身体接触热壶表面;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适应那里的环境等。狭义的学习能力,是指与学生学业相关的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语言、注意、记忆、推理、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它包括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培养,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解决问题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包括培养常规的学习能力,运用图书、资料和录音机、VCD、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面对知识的海洋进行选择和对知识进行管理、加工的能力。

二、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的意义

人的学习能力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社会迈进知识经济时代门槛的时候,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理论意义

研究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学习的方法论。目前,知识经济已见端倪,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学习方法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传统的"勤学"、"苦学"固然还应该提倡,但是,相比之下,"巧学"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研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学习方法及其传授问题,重点是研究"巧学"问题,无疑对于丰富新世纪的学习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各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这里所说的学习方法,除了常规的学习方法以外,还要掌握面向未来的学习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电脑,如何使用因特网,面对知识的海洋如何选择,对形形色色的资料如何检索,如何加工和再生信息,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等。这种时代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必须具备搜集、检索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要知道学什么,知道怎样学,知道到哪里去学。同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巧妙、高效的学习方法,用以提高学习效率;要求教育必须由传统?quot;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因此,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方法传授型和能力培养型转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2.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的实践意义

研究学习能力培养问题,是我国教育实际的需要。学会学习,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传统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普及功能,但事实上人们更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由于教育的评价机制过分偏重于精英,家长、学校、政府都以考试成败论英雄,因此,教师和家长也往往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会念书的,于是加以重点培养;另一类是不会念书的,于是对他们采取放任态度,有的甚至把这些学生当成累赘,当成反面教员,对他们采取歧视态度,动辄贬低、挖苦、漫骂、斥责。结果是,许多会念书的由于过度劳累、单调乏味,而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许多不会念书的由于屡屡受挫,造成了心理性厌学。近年来,心理学界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问学前儿童,你将来做什么?绝大多数孩子都

挺着胸脯回答,将来上大学。可是,当这些孩子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以后,却只有16%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了,其余的人或者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感,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几乎把全部注意力都指向学科内容的灌输和答题能力的训练上;学校、教师的战略战术就是"灯光加月光",中学生每天要学习15~16个小时。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学生每天浸泡在题海之中,整天疲于奔命,机械地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受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许多教师都表现出短期行为,每天忙于给学生灌输知识,忙于出题考试,忙于批卷评分,没有时间学习新知识,因而也没有精力研究学习方法,没有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长远打算和动力。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偏低,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更谈不上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得不到推广应用。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学生身体状况滑坡,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厌学已经不是少数个别学生的专利,而具有普遍性。2001年,我到一所很不错的城市初中给教师讲课,学校领导都反映,约有一半学生有厌学情绪,不仅是"差生",学习好的学生也厌学。一位省实验中学的高中生写文章发泄内心的感受:我们同情孔已己,我们同情范进,然而在我身上已经没有什么同情心,有的只是孔已己、范进的影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一项调查,样本是选自北京、河北、重庆、浙江、新疆等地40所中小学1.6万多名学生。有58.9%的学生选择"假如我可以不上学的话,我会不去上学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尽管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法国的高中生一般会三四门语言,马来西亚的高中生一般也懂得三种语言,他们全然不像我们的学生这样累。2001年底,我在香港的街头上看到许多中小学生不慌不忙地走着,看一看表,已经快到9点了。心想,这些孩子是上学呢还是放学了呢?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们是9点上课,下午1点放学。然而,那里的孩子一般要懂得几种语言,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并不比我们的孩子少。

这种教育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有必研究学习策略,研究学习方法,研究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

三、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动态

在当今世界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学习方法的研究,并且有一部分研究成果相继问世。诸如迟雅著的《治学》,聂立珂著的《四轮学习方略》,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张文华、赵臣著的《名人学习方法》,桑新民著的《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学生不懂得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近几年来,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虽然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但多数研究成果尚未引入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考虑如何通过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致使目前学习方式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模式都比较落后,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比较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种状况在我国表现得很突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然而,目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众多课程中,缺少一门课程,专门教学生关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提高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效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致使目前中小学生乃至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而不会学习,在自主化较强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被动。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切入点,既研究方法问题,又研究学生学习能力问题。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四、研究假设与预期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是:提出学习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假设,然后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这个假设,得出肯定的结论。旨在总结经验,推广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提高认识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传授学习方法,优化多媒体教学是提高学习能力基本途径;启发自我教育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与管理的全过程;学习能力培养有

赖于教学与管理改革的深化;学习能力培养需要教育工作者高度自觉地投入。我们进行学习能力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学生常规学习策略、方法、技巧的研究与传授;

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利用报刊杂志、书籍等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

③学生应用电脑、因特网检索、处理、管理、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培养。

此项研究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得出学习能力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作用的结论。通过研究,使受教育者、教育者和教育决策者都能认识到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课程改革实践,自觉地将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丹东市第十四中学、丹东市第十五中学、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丹东市六纬路小学、丹东市金汤小学等学校作为实验学校,每所学校各选定2~3个班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等量的、具有可比性的班级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由实验学校具体确定。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测验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配合个案研究法。

2.研究步骤

第一步:通过向学生、家长、教师宣传研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改变学生及其教师、家长们的一些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认识,其中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和认识:

①重视学习知识而轻视学习能力的观念;

②重视学习成绩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观念;

③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观念;

④重视"勤学"、"苦学"而不重视"巧学"的观念和认识,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二步: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主要传授以下几种方法:

①传授实用学习、记忆方法,包括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串联记忆法、化简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强化记忆法、重复记忆法、逻辑记忆法、机关锁定记忆法等。

②传授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包括单元网络法、段旨句法、分解法、整体输入法等。

③传授资料的查阅方法和检索方法,包括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利用Internet网查阅资料,利用图书馆、资料室查阅资料等。

学习能力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等倡议的逐步实现,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日益重要。自主学习包含学习者的态度、能力以及为实现学习的终极目标而采取的计划制定、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学习能力[1]。网络的普及增加英语自主学习的便利,尤其是翻转课堂理念的出现以及慕课[2]、优质公开课的建立,更方便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也造成英语学习资源的泛滥、良莠不齐,学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英语资源的筛选,影响自主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与教材过度依赖,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导致很多学生步入大学后,面对更加宽松自由的氛围与环境反而无所适从[3]。而学术界与教育界虽然认识到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有促进作用,但较少意识到网络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的消解。对此,要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扬长避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新时代需要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与外国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日益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受到沿线国家的支持,我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开展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我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走向世界,肩负推进经济全球化、环境保护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并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使得英语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国家为视角,外宣英语翻译要维护好国家形象,准确表达“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于人才来说,具有娴熟的英语表达与翻译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具有更加远大的前途。新时代对英语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英语学习为突出竞争优势,需要关注跨文化交流。这种跨文化交流是全世界性的跨文化交流,尤其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这些国家的文化进行熟悉,成为英语学习的题中之义。其次,还应该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多熟悉专业词汇。如财会专业的,要多熟悉财会英语、商务英语以及法规英语等。农林院校的应当尽量多地熟悉农林英语词汇与知识。在这样的格局下,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英语教学需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当前高校仍然有部分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不重视英语等各种原因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自我约束机制,缺乏明确的英语自主学习计划与目标。其次,学生应当具有媒介素养,利用网络环境筛选高质量英语教学资源,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率。只是学生们虽然天天都在用电脑、智能手机上网,但对网络学习的规律、特点不够熟悉,对网络学习资源不能够精确查找。最后,英语自主学习的效果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英语,那么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怎么样,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效果评价分为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学生需要开展自我评价,通过网络教育资源随机测试或同学互助的方式来进行评价。另外一方面,英语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考核与督促,阻止学生的懒惰怠倦行为。这需要考验教师的智慧,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与英语平时成绩考核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二、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与消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媒体传媒的运用,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既有促进作用,也产生一定程度的消解。(一)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表现1.网络环境提升英语自主学习的便利。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学习资源,还需要知道应当学习什么。通过网络环境,学生可以找寻到合适的英语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经验,尤其是优质公开课,获得与教学名师接触的机会。网络环境使得英语自主学习有针对性,不再盲目。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先进教学理念的结合,网络环境下创新英语教学模式,如局域网教学、在线学习、远程教育、微课和慕课等[4]。通过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突破时间、空间、教师、教学资源等的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需求。2.网络环境提升英语自主学习的质量。衡量英语自主学习的质量,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名师以及先进的教育方法。随着翻转课堂观念深入人心,优质公开课纷纷上网,如网易公开课等。这些公开课由名师教学,教学内容充实、思想深邃、语言风趣,学生学习容易理解,能有效提升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率。3.网络环境促进个性化英语自主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因为愿景与职业理想的不一致,英语自主学习有自身的特殊需求。如有些学生需要考国家一级、二级笔译,有的学生倾向学习旅游英语,还有些学生锻炼英语听力与口语。这些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学习资源。而课堂教学标准化、无差异化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化的需求。通过网络,学生可搜集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能依托网络环境提供的考核进行自主学习评价。(二)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消解表现1.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资源存在差异,良莠不齐。网络环境的便利,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资源的提供者、传播者,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这样造成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海量呈现,英语学习资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有些还存在明显的错误。如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网分享英语学习资料,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慕课平台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还有知乎这样的在线问答平台,英语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困惑可以在上面提问,等待解答。这些共享的资料、公开课以及知乎的回答等,有些质量很高,满足学生的需求,但那些错误的资源或解惑会将学生引入歧途。而学生对这些资源质量缺乏辨别能力,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2.网络环境增加信息资源的筛选成本。因为网络环境下的资源众多、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学生若想获取高质量的英语学习资源,需要在网络中不断地搜索、辨别并进行资源质量确认。这样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筛选信息的成本。筛选信息成本增加消耗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虽然不少学生经常用手机、电脑上网,但媒介素养能力不高,对专业性教育资源的搜索不够熟悉,并不知道哪些网站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对中国知网等学术资源网不知道如何使用,同时不清楚通过学校图书馆可以免费在中国知网下载论文等。3.网络环境消解自主学习的动机与动力。英语自主学习需要有目标、实现目标的计划、学习中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等。网络的便利很容易消解学生学习的信念、动机与动力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如现在流行的王者荣耀等手游,学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游戏练级上。另外有些学生长期只关注韩剧、美剧、言情小说、网络交友等,就是不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可见,英语网络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律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多将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少些时间打游戏、适当看电视电影等。

三、网络环境下促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

(一)教师利用翻转课堂提供英语自主学习教育资源。网络环境下促进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应当是高质量自主学习资源提供的主体。教师具有较高的资源整理、辨别能力,提供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减少信息搜集的时间、降低筛选成本,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尤其是充分利用好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模式重新分配了课堂时间,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翻转课堂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习自由,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自主学习[5]。对于教师来讲,一方面要规划好英语自主学习的资源。综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际化趋势以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师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可包括这些:一是涉及全世界主流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英语跨文化学习资源。提供的学习资源应当系统化、完整化。二是提供专业化的英语。如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等。对于这些学习资源的提供,有些英语教师自身能够整理,但英语自主学习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需求,教师未必能全部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共享共建的原则,力争在外语教学界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另外一方面要充分提高慕课视频的制作技术,做到精益求精,让自主学习的学生看的清晰、听的明白、易于理解,以便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二)灌输英语自主学习理念。学生通过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关键。只有学生切实树立英语自主学习理念,才有动力,与此,要充分发挥灌输教育的优势,加强灌输讲解。学生尚未真正就业与社会化,对于将来的职业能力、知识构成不够熟悉,加强灌输讲解,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积累未来工作知识储备。灌输讲解主要包括:第一,英语自主学习应当学习什么。教师要将多样性需求与个性的差异化有机结合,既要突出英语自主学习的共性、共同方向,又要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自主选择个性化学习内容。第二,引导学生间合作互助学习。合作能相互帮助,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困惑;合作也是一种督促,避免学习懈怠。第三,加强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资源筛选质量。要教会学生如何用网络搜集高质量的英语学习资源。首先,可以进行一般性讲解,即进行关键词搜索,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搜集想要的学习资源。其次,告知学生重要常用的英语自主学习网站,如中国大学生慕课、网易公开课、豆丁网等,知乎这类咨询平台。另外,对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龙源网等重要的学术论文网站,要让学生清楚并知道如何使用。尤其是在图书馆免费下载论文的使用。(三)完善英语自主学习监控机制。对英语自主学习进行监控,确保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与计划逐步完成。监控要避免网络环境对自主学习动机的消解。英语自主学习的监控分为自主监控与外力监控。自主监控是指学生自己监督自己,每天完成既定的学习计划。自主监控可以使用计划学习表、学习日志的方式,采取每天记录的方式。外力监控包括同学互助监控以及教师监控等。自主学习离不开同学的监督与互助,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勉励,及时相互检查学习情况,若有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学习计划,另外一方应该提出批评意见等。教师监控是指教师定期抽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找学生谈心、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坚持自主学习。(四)完善自主学习自主评价与课堂评价机制。英语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督促学生坚持学习。这种评价分为自主评价与课堂评价。英语自主学习的评价应当坚持自主评价为主,课堂评价为辅。毕竟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学习更多是建立在兴趣爱好等个性化需求上,只能靠自主评价来实现。对于自主评价,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在线学习平台的随机测试,进行一课一测一练,学习的同时及时进行巩固。通过公开课、豆丁网、中国知网等学术文献学习资源,遇到的难题可以借助同学、知乎、教师的帮助。课堂评价要有效地融入到英语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督促,毕竟放任学生自主学习,往往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学生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言情小说等无力自拔,不学无术。课堂评价对共性学习的学生进行随堂考核。教师可以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天、按周学习,在课前随机抽取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平时成绩。结语本文提出新时代需要加强英语自主学习,分析网络环境对英语自主学习的促进以及消解,提出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的研究可对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自主学习进行实证分析,审视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芳,周维.论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4):78-80.

[2]王艳辉.对MOOC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思考[C].跨语言文化教学,2016(2):342-350.

[3]冷兆杰,于志涛.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训练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00-104.

[4]张丹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8):88-91.

学习能力范文篇4

【关键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主客观条件

护理学是一门融自然、社会、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护理专业又是一门实践性、直观性、规范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熟练而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是将来迅速进入临床护士角色至关重要的一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己成为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就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客观条件做如下探讨。

1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观条件及其措施

“自主学习”是指护生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自主确定学习目标、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正确选择学习方法、自觉控制学习过程、科学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力[1];是一种自我鼓舞、自我监督、自我向导的学习方法。它的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1.1确立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就是他的能动性的表现,是行为的目的性、选择性和自我调节性。要让护生认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意义和实用价值,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而激发起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护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2让护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护生参与制定学习计划、参与每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练习、参与每个教学环节的活动、参与讨论考核方式及评估指标,使师生之间始终保持联系和互动状态。1.3培养护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要善于发现护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树立护生的自信心。这种前进的内动力会驱使护生不断追求、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也培养了护生的创新能力。1.4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刻苦钻研的精神、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教学中给护生提示一些科研课题,让其设计研究计划和方案,并在科研中引导护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护生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开发学习资源并对信息和资源进行积累和整理的能力,这将有助于护生独立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1.5培养和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一个内涵与外延很大的概念。广义地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能力、知识积累、知识结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等。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只能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客观条件及其措施

2.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现代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中,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很少花精力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能力差[2]。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3]。鉴于此,应当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慕课、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同时引入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构建高效的网络平台,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更直观化、形象化。2.2转换教师角色,教会护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将教师从传统的学习控制者和主导者转化为护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指导者、点拨者;二是对教学任务从“传授知识、教会知识”转化为既教会知识,更注重“教会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强调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护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有限,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深造[4]。所以,一定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会学”。2.3开展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竞赛活动。护理知识和技能的竞赛活动是以考察护生专业基础知识、护理操作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及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护生通过赛前准备和刻苦训练,不仅可以充分提高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可激发和提高学生的进取心。2.4构建科学、先进的护理实验室。保证实验室有足够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例如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实验室(内含基础护理学、人文护理两个实验区);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实验室(整合内、外、妇、儿各专科实验室,组建社区护理、康复实验室);中医护理技能训练实验室(以中医辨证思想为主线,构建中医护理辨证施术、辨证施护、辨证施食、体质辨识为主体的中医护理养生体验区);综合模拟仿真训练平台(内含模拟护士站、模拟手术室、模拟监护室);多媒体示教室等。同时还需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高级模拟人、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设备、虚拟操作计算机系统等,并配置护理专业及其相关教科书、工具书、报刊、参考资料。2.5开放实验室,为护生创造自主训练技能的条件。利用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实行护理技能开放教学管理模式:1)开放时间可以是全天候的,也可以是只在节假日、双休日、课余时间开放;2)开放项目除基础常规项目,也可以有科研项目和自选项目;3)配备教师随时巡查、指导和监管;4)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开放后,定会遇到管理上的很多问题,需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实验教学管理规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协议及程序、实验室开放及学生练习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低值易耗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护理实验室开放技能训练中,建立“自主学习”模式的护理学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和质量追踪方案,以提高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2.6加强护理校园文化建设。护理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护理院校的表现,是护理院校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的总和[5]。护理专业是一个依赖道德而存在的专业,它以助人为乐为目的,以维护生命、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为职责、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专业价值体系。护理教学不应忽视精神文化为核心、环境文化为基础、管理文化为保障的塑造,并要遵循高尚的道德精神。护理校园文化以体现与护理有关的特色内容为主题,突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对学生从仪表、言谈、操作等细节入手,培养护生强烈的责任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目前,国外众多护理院校己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目标范围,而影响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众多。因研究者精力和学识的限制,本文仅从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客观条件及措施角度进行探讨,未涉及对护生评判性思维、教育环境和心理自立等方面因素分析,今后的研究可以综合选取多种因素进行更为全面的影响路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美娟,顾婷,陈露露,等.新课程改革下我国自主学习研究进展[J].职教通讯,2016(3):27-30.

[2]付显华.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4):13-14.

[3]杨耀光.在高职护理学专业医学基础课教学中引入自主性学习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68-69.

[4]王海燕,范琳琳.浅谈FCM教育理念下护生实习期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6,8(34):68-69.

学习能力范文篇5

一、转移教学重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一味地给学生传输一些纯理论的知识,并不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和消化,这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重心,使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此,根据当前新课标所提出的‘转移教学重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我校就在坚持做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教学法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时,我就会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上。课前我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继而让学生与我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我能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然后课堂上我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知识进行强化,以达到为即将要开展的政治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二、丰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有着脆弱的心灵和自尊心,而且还有着比较强的好胜心。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投其所好,就要针对初中生的特有心理来进行政治教学。例如:在期终考试的复习阶段,我就会使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政治小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和课堂的沉闷氛围。学生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就会积极回答,积极参与,这种主动动脑、主动作答的状态对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十分有利。所以,我认为应该丰富教学形式,多开展政治竞赛,以达到为提升学生积极性和思维能力添砖加瓦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由于初中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但是他们喜欢看动画,喜欢听声音。基于此,在政治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它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学习《了解祖国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主题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们感兴趣的《长征》、《建国大业》等红色影片,以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意识,增强知识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再通过相关政党问题的提问,让学生探究和讨论如何爱国,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党的宗旨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创新思考,以此丰富接受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最后留出一些时间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所展示的生动画面不仅比传统的粉笔、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吸引力,还会使学生们的思路跟着老师的问题和节奏走;这不仅能带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还能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欲望,这种知识的渴望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有裨益。

四、加强小组合作,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科学、合理的小组分设不仅有利于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快乐学习,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学生性格具有多样性,这样活泼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能够有效带动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各个小组明确每位组员的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课时,各组就要明晰谁查阅‘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谁找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措施’,最后又由哪位组员进行归纳和总述。

学习能力范文篇6

关键词: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终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关于终身学习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其解释也不尽相同。最具权威的“终身学习”定义,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定义:“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偷快地应用它们。”

从众多的理解和定义中可以归纳出终身学习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连续性。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包括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第二,多元整合性。终身学习不仅是纵向地贯穿人的一生,而且也是横向地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空间,是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及其它场合学习的统一,是立体的多元的整合。

第三,目的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即有需求、有意识的学习更有价值,是个体有意安排的。

第四,公平性。学习不再是部分人的特权,而成为人们普遍的权利。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保障这一基本权利的实施。

第五,开放性。终身学习强调除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情境中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的范畴与时空范畴,同时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整合。

第六,主体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它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

二、终身学习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能力是调用知识、运用智力、借用技能,顺利完成某种实践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终身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终身学习活动效率,使终身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分析,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今后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即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观点分析,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独立获取新知识,不断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能力,是个体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随外界环境和时代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往范围、思维习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指的是积极的适应能力。

第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第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就是指个体运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处理、传递、应用的能力。

第五,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一种社会活动能力。它包括计划、决策、协调、合作、交往等多种能力。

第六,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指完成学习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实践中各种智力的、技巧的具体运作能力,它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现代科学上许多重大突破都得益于高超的实验技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手脑并用、体智结合的人才。

第七,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借助各种形式,如语言、文字、图表、数理符号等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本领,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图表表达能力和数据表达能力等。

第八,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善于独立思想,敢于提出新间题、设想新方案、作出新创造的能力。它是智力效能的最高表现,是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度结合。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学科和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要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就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立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如果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脱离时展的潮流,从而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学校教育应坚持适应性原则,善于把社会需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正确确定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二,前瞻性原则。教育工作者要对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基本正确的预测和判断,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在信息社会,知识的发展、社会的变化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发生的。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看到眼前的一些问题、工作岗位、就业门路等,这样当学生毕业时,尽管自己的学习目标按计划圆满的实现了,但时过境迁,社会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时,应有长远的眼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

第三,超越性原则。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决心克服这些缺点,才可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果认为自己现在的情况非常完美,当然也就觉得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也就不可能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在科技、社会、经济和人类都处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第四,方法性原则。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等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要成功地做到由教向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一种“自充电”系统,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

学习能力范文篇7

一、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但却伴随着一切认识过程而发生,并贯穿于过程的始终。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或想象着什么。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1.注意的特点

注意的对象是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当你对某一刺激注意时,对选定的刺激可以获得清楚的知觉;而对注意目标之外的刺激的反映则模糊不清,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注意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选择性。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巴甫洛夫认为,人在发生定向反射的时候,在大脑皮层上会出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优势兴奋区域,这个兴奋区域就是兴奋中心。这个兴奋中心就像黑暗中的手电筒光束一样,始终对准注意对象。兴奋中心的周围区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诱导规律。如果把优势兴奋中心看成是一个“发光点”,那么,周围区域则是围绕着它的“阴影”。

优势兴奋中心的存在以及诱导规律的作用,说明在人所遇到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中,有许多刺激物是被抑制起来了,未受到注意;而另一些刺激物则被加强,形成注意的中心。加强优势中心的兴奋,也就加强了皮层其他区域的抑制。因此,一个人对于某个对象注意越集中,那么,对于其他对象也就觉察得越模糊。这就像我们去火车站接人一样,当你注意力全集中在所要接的人身上时,成百上千的旅客尽管从你眼前路过,你却不在意。这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

2.注意的种类

注意通常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随意的,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比如,听到消防车的笛声,就不由自主地去看。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是也决定于人的本身状态。一切事物,如果它们跟满足需要有关,如果它们跟人的兴趣相符合,如果人对它们抱有积极的、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态度,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成为人们无意注意的对象。其中,兴趣是无意注意的源泉。可见,一个一心向学的人,一个对求知抱有积极态度的人,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无意注意随时随地摄取知识。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人的这种有意地集中和保持注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对待事物的兴趣,特别是稳固的兴趣,也支配着有意注意,但是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常常是间接的。人对于活动的直接结果可能没有兴趣,但是对于活动的最后结果有兴趣。这种间接的兴趣,即关于结果的兴趣,几乎存在于自觉进行的每一件工作中。只靠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是不可能进行长期学习和工作的。越是不感兴趣的事,有意注意就越显得必要。有意注意的特点和作用,对于学生所进行的艰苦的、单调的、重复性的学习具有特殊意义。

3.注意与学习的关系河南安阳小屯村,是殷代的都城。以前,这里的农民在耕地时经常发现一些骨头和龟甲,称其为“龙骨”,作为中药出卖。1899年,在北京清政府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一次服中药时发现“龙骨”上有类似篆文的刻画,大为惊讶。他是金石专家,精通铜器铭文之学,知道其中有名堂,于是到药铺查问“龙骨”的来历,并选了一些研究,成了鉴定、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

同为“龙骨”,为什么农民注意到的是它的经济价值,医药商注意到的是它的药用价值,而王懿荣却发现了它的考古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人的注意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人对某一事物是否注意以及注意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

一是熟悉度,即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亲合心理的外现,某些老年人喜欢看京剧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新奇度,即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好奇心的外现,人们愿意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重要性,即重要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兴趣、爱好、情感、需要在发挥作用,科技工作者能长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研究工作就是这个道理。所谓重要与否,不在于刺激的本身,而在于其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或动机。凡是你有强烈动机追求的对象,当其出现时,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在上述与注意相关的三种因素中,“重要性”对于研究注意力与学习的关系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不熟悉的,并且也不像电视节目那样具有诱人的新奇感。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高度注意,关键在于自己的学习动机。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要通过提高注意力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必须对所学内容保持高度注意(选择),而要始终对所学内容保持高度注意,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认真制订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动机),通过自我约束使注意的中心始终指向学习,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注意能力。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主要是对学习的注意力差。课堂上老师讲课他精神溜号儿,课后看书、做习题、想问题总是走神儿,往往表现为愿意发笑,愿意接话乃至于抬杠,愿意做鬼脸或耍怪态,试图以此来表现自己的聪明,赢得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的欢心,到头来落得个“浮精神”的下场。这样的学生,尤其应该在锻炼注意力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自己与学习好的同学比赛、自己与自己比赛、自己与时钟比赛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还可以把自己分成两个自我,一个是学习的自我,另一个是监督的自我,时刻让那监督的自我去检查那学习的自我,看他是否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久而久之,注意力必将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会因而大有长进。二、观察力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之所以能在科研中不断有所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曾经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观察力是在感知能力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正因为观察中有思维参与,所以有人将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并把观察中的思维能力称做整体观察力的核心。

1.观察的作用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感知的高级形态,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源泉。只有对事物观察得全面、精确,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和本质。描写景物的诗歌、散文,解说事物的说明文,叙述真人真事的记叙文,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物理课、化学课中的实验,离开了观察几乎就失去了意义。

观察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当科学家,首先要当观察家。华佗看见被蜂子蜇了的蜘蛛到青苔上去蹭而发现了治疗蜂毒的方法;弗来明看到实验的碟子里长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而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部死亡了,因而发现了青霉素;伽利略靠观察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发现了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发现了金星、水星的盈亏现象,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银河由无数恒星所组成;魏格纳靠观察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仿生学中的发现、发明,无一不得益于观察……

2.观察的方法

(1)比较观察法:比较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事物,如果孤立地看,往往不能深刻、全面地认识,但与同类事物一比,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远近、高低、厚薄、深浅、真假、善恶、美丑等等,都可以通过对比观察来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区分双胞胎的长相可以用比较观察法;在自然科学中大量的实验,如生物学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实验,化学中催化剂的作用实验,物理中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都是用比较观察法;医学中药物的作用、疗效实验一般要用比较观察法;心理学、教育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用比较观察法……

(2)依序观察法:客观事物无论是动还是静,其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我们观察事物按照这种顺序进行,容易把握,表述时也容易被别人所接受。人们已经认同的观察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物的总分顺序。时间顺序如:从过去到现在,从早到午到晚,从白天到黑夜等等;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仰视到俯瞰等等;总分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从全景到特写,从群体到个体等等。在依序观察过程中,物可以是静的,也可以是动的,观察者也可以或静或动。

比较观察法和依序观察法,是两种主要的观察方法。在实践中,不论采用哪种观察方法,都要与观察任务相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思维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3.注意培养观察能力观察力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培养才能增强。除了教师、家长给出题目、下任务注意培养外,学生自己也应该注意培养观察力。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1)树立观察意识,随时随地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事事有学问,细心观察,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而且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下面这9个问题,你细心观察了,就可以回答上来,否则,就说不到点子上。没有细心观察过的同学可以用心去观察,锻炼观察能力。

①什么样的发型适宜于什么样的头型、脸型?

②什么样颜色的衣服适宜于什么样的肤色?

③胖人与瘦人的神态、体态、动作有什么区别?

④男人和女人骑自行车时最主要的体态差别是什么?

⑤什么样的举止大方?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丑陋?(各举出三例)

⑥什么样的动作潇洒?(举出三例)

⑦把一杯水倒入一杯食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⑧早晨初升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⑨班级里学习好的学生有什么缺点,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什么优点?

(2)把观察与学习文化课结合起来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如果把观察与学习文化课结合起来,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仅上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可以通过教具演示和实验来进行观察,培养锻炼观察能力,上语文课同样可以学习、锻炼观察能力。

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为他穿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把父亲的穿着、动作如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读来如临其境,颇受感染。文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出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段文字,是用白描的手法表达父子亲情的。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一下当时是怎样观察“父亲”买橘子的情景的。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课堂上讲这篇散文,一般多从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情景交融这三个方面来总结它的特点。如果我们从审美观察这一角度去看待这篇文章,就会学到作者观察景物的经验。作者来到梅雨潭边,一眼望去,首先得到的是对梅雨潭绿整体特征的直观感受:“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种感受有颜色、有质地、有形状。梅雨潭的绿为何如此“醉人”、“奇异”?作者很自然地在思维的导引下由概括走向具体,由综合进入分析,引起更细致的观察:一是着眼于波纹,“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从中看出绿潭波纹涟漪之美;

二是着眼于波光,“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从中看出绿潭波光亮、滑、软、嫩之美;

三是着眼于绿潭波色,“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中看出绿潭波色纯、深、温润之美。

(3)把观察与写作文结合起来在整个学生时代,作文课是伴随学习生活始终的,如果能把观察与作文写作结合起来,不仅

会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还会使作文写得有血有肉。

有时尽管你对某方面的生活已经很熟悉了,但你再仔细观察,还会有新的发现,启发新的灵感。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学习写作,便是从学习观察入手的。他的老师让他同时观察10个车夫的动作,以此为内容,写10篇各100字的文章。莫泊桑经过一番训练之后,文思大进,后来常常举以教人。

写“小兔”就去观察小兔,写“柳树”就去观察柳树。这样带着任务和目的去观察,去写作,比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省时省力,比直接参考别人现成的文章印象深刻。

三、记忆力

记忆是学习的表征,没有记忆便无从肯定是否学习了。记忆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忆力。如果把人的综合能力比作一根锁链,那么,记忆力便是这锁链上的重要一环,如果把人的能力比作一座宝塔,那么,记忆力便是这座宝塔的塔基。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

1.记忆的分类记忆主要以回忆和再认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以前听过的歌曲,若能不看歌词、乐谱把它唱出来,便是回忆;若别人唱出来时才能确认是以前自己学过的,便是再认。考卷中填空、概念解答等,是测试回忆能力的;判断、选择等,则是测试再认能力的。再认要比回忆容易些。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记忆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接触事物时体验的情绪,经过练习做过的动作,都可能记忆。就内容来说,记忆可分为感知形象记忆、语词概念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四种类型。例如,游过北海公园之后,可以想起白塔的形象,就是形象记忆;对抽象的概念——“心理”、“理性”等意义的记忆,就是语词概念记忆;入学的第一天,特别兴奋,开学典礼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这是情绪记忆;多年前学过的游泳、骑车、溜冰等现在还都会,这是运动记忆。

人偶然感知过的事物,阅读过的文献,在一定情况下体验过的情绪,仓促间做的动作,当时并没有意图记忆它,但是有不少可以记住,事后可以回忆或再认,这叫做无意识记。人有许多知识是由无意识记积累起来的。比如,关于居住地点附近的情况,日常生活经验、谚语、传说、笑话、故事等。在接触时多数没有意图记忆它们,却无意中都记住了,而且成了人的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所接受的教育活动中的许多内容,也是通过无意识记来实现的。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无意识记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作用的结果。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在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目的和任务适合的事物,能激起情绪活动的事物,常常容易记住。这类事物常常是只要经历一次就可牢牢记住。对于大多数复杂、单调、枯燥的文化知识来说,单靠无意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重点依靠有意识记。

有记忆的意图或任务,因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识记,称为有意识记。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记是更重要的,对于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都必须进行有意识记。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率要高得多。

2.怎样提高记忆力

人们几乎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沙滩上用干燥的沙子堆土堆,一边往上堆,一边往下流,风儿略微一吹,土堆就变得又矮又平。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知识的积累。如果记忆力不好,自己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便会像沙堆一样,尽管做出了努力,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人学外语,学了几年乃至十几年,而单词量总是停留在5000左右的水平上,是何缘故?主要是记忆力较差。中小学阶段,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绝大多数学生为记忆上的压力而苦恼。前边学的知识记不住,后边的学习就会遇到障碍。表现为反映迟钝,老师讲课有些听不懂。如果记忆的欠帐太多,再听老师讲课就难以听懂。怎样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呢?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调好光圈。照相机只有对准物体,调好光圈,才能摄出清晰的像来。记忆也是如此,要想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必须明确记忆任务,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心想把它记住。为什么司机的记路能力特别强?就是“光圈效应”。

二是不要欠债。一个企业,如果债务太多,就会被债务的利息给压垮;一个学生所欠记忆的债务过多,也会令其感到学习任务特别繁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归纳整理,该记忆的尽快记忆,使之化为内储知识。不要等到总复习时再去突击记忆,因为突击记忆不仅不利于提高记忆效果,而且还会使平时的学习障碍重重。总的原则是:学习知识要做到记忆先行。课堂上能记住的不要等到课后,课后能记住的不要等到单元复习,单元复习能记住的不要等到总复习。平时要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对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反复循环记忆。

三是要保持和增强大脑记忆机能。作为学生,要保持和增强大脑机能,首先要科学地安排饮食、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其次是经常坚持记忆锻炼,每天都记一些新东西。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记忆效果,使内储知识的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还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记忆能力。

四是要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种事物如果成为智慧活动的对象,它就容易清晰地被感知,深刻地被理解,与其他经验形成联系,因而被较好地识记。系统地记忆所学知识的最基本方法是“单元网络法”,即把那些相互联系的内容看成是一个单元,归纳整理成知识的网络。然后,采用一些巧妙方法灵活记忆。例如,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类书刊中有各种各样的提法,但只要你注意分析归纳,就会发现素质教育的内容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旨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国进行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步骤。

二是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些中小学提出了“七会一有”的口号,即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这正是对素质教育有关内容的具体表述。

三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求发展的意识和求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求得自我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最佳效益和个人的最大效能。这些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全一发展”,即:第三次全教会,又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容,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想象力

1.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脑的思维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科学的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因此说,想象力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不仅如此,想象力也是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力,怎么能知道分子、原子的构造?怎么知道电子在金属中流动?怎么凭一本教课书来学习几何学?

2.想象的分类想象通常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类型。没有特殊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例如,随着别人的讲述而不由自主地想象故事情景,看到天上的云朵而想象那是什么动物在奔跑等。带有一定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例如,按课堂教学要求,想象地球怎样绕太阳旋转,月球怎样绕地球旋转;想象三个平面怎样相交于同一条直线等。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是有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按想象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类。再造想象的特点是根据词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图样、图解、说明书等),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创造想象的特点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例如,画家、演员根据《西游记》这部书中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其再现于纸面和舞台上,靠的是再造想象;《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以前的民间艺人对上述人物的塑造靠的是创造想象。

3.想象的形式

(1)现实事物的拼合。比如,从人物性格来讲,《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人与猴的拼合,猪八戒是人与猪的拼合。

(2)现实事物的变形。比如,《聊斋志异》里的许多情节,虽然人鬼狐妖变化无穷,但都与现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考试、着装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当时或前朝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

(3)集中共性典型化。比如,诸葛亮是聪明人的典型,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典型,理想武将的化身;包公是清官的典型,人间正义的化身。

4.怎样开发想象力开发和培养想象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遵照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原则进行想象。比如,学习电压、电流的概念,先想像水位、水流是怎样一种情形。

二是要加强想象训练。想象力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训练才能增强。同学们在平时可以做如下一些想象:

①想象自己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修养;学生调皮、不听话、故意气你怎么办?

②想象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已上初二了,就是不愿意学习,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你怎么办?

③想象自己早恋了,并且不能自控,最后造成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后果怎么办?

④想象自己因为贪玩儿或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最后没有考上高中或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家里很落魄,同学见到你很冷淡,社会上的人也瞧不起你,怎么办?

⑤想象自己像比尔·盖茨、葛鲁夫一样,凭借自己所具备的别人难以与之相竞争的能力、特长,创办了一份实业,向国家纳税,向母校捐款,得到家庭、社会的拥戴和赞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满足?

⑥想象30年之后,别的同学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倡议搞一次同学聚会,自己却衣不入时,言不得体,接到请柬后进退两难的情景。

⑦想象自己参加了一个科学家大会,出席会议的全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有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笛卡儿、沈括、张衡、居里夫人等,他们都在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你该说点啥?

⑧想象你父母很有钱,可以够你吃穿用好几辈子,并且全部由你继承了,你不想吃苦了,不想念书了,宁愿当一个“饭桶”,饱食终日。整日出没于酒馆舞厅,吃想吃的,穿想穿的,玩想玩的,尽管有人骂你是“白吃饱”、“废物”、“多余人”、“公猪”或“狐狸精”,你全不在乎。突然间战争爆发了,一卷子钱买不了一卷子手纸,你家的所有不动产也变成了废墟。战争结束了你还要继续生活下去,怎么办?

五、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凭记忆和想象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所以通过思维,人就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比如,人不能直接感知光的运动速度,但通过实验可以间接地推算出光速。由此可见,思考的领域要比感知的领域广阔得多。

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都离不开思维;因此,人们称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事理的分析与判断,问题的推理与求解,文艺的创作与制作,科学的创造与发明,无一不依赖于思维。

1.思维的分类

通常把思维分成复制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类型。数学家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的算术题是:1+2+3+4+5+6+7+8+9+10=?同学们都采用教师教过的传统的累加方法,惟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1+10=11,2+9=11,3+8=11,4+7=11,5+6=11,然后将5个11加起来,结果与别人相同。在这里高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创造性思维,而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则属于复制式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它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形式: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是指对多个可能的结果进行比较作出最佳选择的思维过程。它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产生一个答案。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出各种各样新的信息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是从多方面寻找一切可能的答案,它往往不遵从常规,没有范围限制。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同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而逆向思维又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森和欧内斯特·卢瑟福一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关键因素在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们知道如何运用思维方法。

2.思维的作用

人们所学的知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性知识,就像实用技术一样,可直接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另一类是功能性知识,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间接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后者与人的思维能力的增长密切相关。教科书的绝大多数知识属于功能性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这些知识。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锻炼思维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思维品质的优劣。优良的思维品质,具有深刻、灵活、独立、批判、敏捷、广阔、严谨等特性。高品质的思维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也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同理,善于思维的学生,会使看似复杂的学习内容变得简单;也会使看似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如果不是通过思维,去认真分析、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学习内容,很难有好的学习成绩。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用6根火柴作出4个等边三角形,使其每边都由一根火柴构成。”思维较肤浅的同学会拿出6根火柴在平面内摆来摆去,结果还是摆不出来。善于思维的同学就会想:三角形有3条边,4个三角形有12条边,火柴只有6根,这就意味着每条边都是共用的。这样一分析,思维就打破了在平面内寻求答案的定式,而从立体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一个“三棱体”就出现在脑海中。通过思维,还可以将各学科知识的“点”、“线”、“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时的知识不再支离破碎,而是像一株株小树一样,哪是主干,哪是支干,哪是树枝,哪是树叶、花朵和果实,清清楚楚。

3.怎样训练思维能力

除了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外,作为学生本人,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思维训练。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方法。其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另外,由于学校教育偏重于传输固定的、惟一答案的知识,学生习惯于由给定的已知条件去寻找惟一的结论,思维的方向上偏重于求同思维,偏重于复制式思维。因此,学生有必要重点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上,在创造性思维上,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上多做一些训练。

独立地给文章分段,找出文章的层次,并且表述出每一意义段的段落大意,可以直接锻炼分析与综合能力。

给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改题目、改开头、改结尾,对每篇文章进行缩写或扩写,指出文章的总体结构,修改文章;给各种事物下定义、命名改名,都可以直接锻炼抽象与概括能力。

归纳出物体的多种用途,是训练发散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一类物体常有一般用途,如砖用做建材,硬币用于购物。回答这些并不难,难的是突破头脑中的思维框子,想出一般用途之外的更多、更新、更奇的用途。如砖除了砌墙之外,还可以垫床腿、砸东西、打狗、磨红粉、制砖雕、压东西……硬币除了购物外,还可以打投币电话、当圆规、占卜、当导体、收藏、考古……

学习能力范文篇8

关键词: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终身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终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两者相结合的产物。关于终身学习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组织对其解释也不尽相同。最具权威的“终身学习”定义,是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定义:“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偷快地应用它们。”

从众多的理解和定义中可以归纳出终身学习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连续性。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包括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第二,多元整合性。终身学习不仅是纵向地贯穿人的一生,而且也是横向地贯穿于学习的各个层面、各个空间,是学校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及其它场合学习的统一,是立体的多元的整合。

第三,目的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即有需求、有意识的学习更有价值,是个体有意安排的。

第四,公平性。学习不再是部分人的特权,而成为人们普遍的权利。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保障这一基本权利的实施。

第五,开放性。终身学习强调除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情境中学习的重要性。不仅拓展了学习内容的范畴与时空范畴,同时强调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整合。

第六,主体性。终身学习强调个体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它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

二、终身学习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能力是调用知识、运用智力、借用技能,顺利完成某种实践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终身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终身学习活动效率,使终身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分析,终身学习能力是指今后社会所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即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观点分析,终身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第一,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独立获取新知识,不断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能力,是个体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一种能力。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人随外界环境和时代变迁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往范围、思维习惯、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指的是积极的适应能力。

第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第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利用现代化学习工具的能力就是指个体运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存储、处理、传递、应用的能力。

第五,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要是一种社会活动能力。它包括计划、决策、协调、合作、交往等多种能力。

第六,实际操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是指完成学习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实践中各种智力的、技巧的具体运作能力,它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现代科学上许多重大突破都得益于高超的实验技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手脑并用、体智结合的人才。

第七,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借助各种形式,如语言、文字、图表、数理符号等交流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本领,它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图表表达能力和数据表达能力等。

第八,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善于独立思想,敢于提出新间题、设想新方案、作出新创造的能力。它是智力效能的最高表现,是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度结合。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学科和人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以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要使学生能够对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就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立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如果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可能使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脱离时展的潮流,从而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学校教育应坚持适应性原则,善于把社会需要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正确确定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第二,前瞻性原则。教育工作者要对社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基本正确的预测和判断,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在信息社会,知识的发展、社会的变化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发生的。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看到眼前的一些问题、工作岗位、就业门路等,这样当学生毕业时,尽管自己的学习目标按计划圆满的实现了,但时过境迁,社会需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时,应有长远的眼光,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前瞻性。

第三,超越性原则。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决心克服这些缺点,才可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如果认为自己现在的情况非常完美,当然也就觉得没有继续学习的必要,也就不可能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在科技、社会、经济和人类都处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第四,方法性原则。俗话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成功地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品德等转化为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而且要成功地做到由教向学的过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一种“自充电”系统,使教学最终达到“不教之境”。

学习能力范文篇9

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基础是成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要以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加强法律实务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法学院系应当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校内外主体的优势,以多种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主体

任何平台的运作都离不开一定的主体,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主体是学习能力实践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各种学习小组、班级、党支部、学生社团是学校内部能将学生整合起来的主体,且对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运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专业兴趣学习小组。专业兴趣学习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而自由结成的、自主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专业兴趣学习小组避免了普通学习小组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弊端,通过组员按照自身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重点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发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促进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二是班级。班级因其具有较为完备的机构组织而使其成为重要的主体:班级具有较为固定的班、团委组织,可做到随时召集、商讨;班级有固定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班主任与指导教师的长处,适时给予学生切合实际的理论及实践指导;班级是专业学习兴趣小组组建的重要场域;“优良学风班”、“优秀班集体”等班级建设活动为你争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的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三是学生社团。实践证明,如法律援助社、青年法学社、学生会学习部等学生组织在组织学术报告、模拟法庭竞赛、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演讲赛、法律调研实践等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主体作用。四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是优秀学生的聚合体,具有完备的领导体系和明确的组织纪律,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对党员和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引导力。学生党支部可以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召开党支部生活会、吸收优秀青年学生入党、进行实践调研等学习实践活动对法学本科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实践学习等。五是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监狱等司法机关因兼具专业性和实践性而成为卓越法律人才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重要主体。除了专业毕业实习之外,实践基地还可以作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业调研的重要场所。目前,笔者所在的法学院已经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合作建立了50多个专业实践基地,成为法学本科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主体。

(二)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载体

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载体是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法学院系要遵循学习规律,开展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一是专业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以专题形式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学习交流形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对个别专业问题难以深入探讨的弊端。法学本科生可以通过听取专业学术报告拓宽学习视野,把握学术前沿,加深对专业问题的深入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二是科研课题。科研课题是法学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而申报的,一项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实践活动,科研课题的选题、论证、课题调研、写作是一个反复的搜集各种信息资料,汇总提炼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三是专业研讨活动。定期举行的专业研讨活动既是法学本科生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也是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交换学术思想,取长补短,自由争辩,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重要平台。研讨活动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深入学习有重要作用。四是法学专业辩论赛。较强的批判能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法学学子的必备技能,而在法学专业辩论赛中,在模棱两可的辩题下,双方辩手通过快速的思考、犀利的批判、严密的逻辑、良好的表达来获得评委的认可,为法学本科生批判能力、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五是法律实践活动。法学本科生利用假期到专业实践基地进行系统观摩、学习,了解法律职业环节,将所学法律知识与法律实践相对应,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促进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参加对象

法学专业学习能力的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的参加对象可以结合学习实践载体的多层次性和本科生年级的多层次性来确定。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法学本科生由于对法学专业学习的时间尚短,有限的法学专业知识积累使他们难以进行科研课题、专业研讨、专业辩论赛等活动。鉴于此,应多鼓励一年级、二年级的法学本科生多参加法学专业学术报告,从专业学术报告中吸收法学专业知识营养,打下较好的专业知识基础。同理,本科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是科研课题、专业研讨、专业辩论赛等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参加对象。期限较长的寒暑假期是法学本科生到法律实务部门参加法律实践的最佳时间,较长的时间段为学生充分、系统了解法律实务部门的具体运作情况提供了可能。在为学生分配科室时要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低年级学生可到综合部门学习实践,高年级学生可到业务部门学习实践。

二、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

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是培养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平台。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应以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掌握外语学习技巧、提高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目标,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主体、载体、参加对象都应围绕该目标进行。

(一)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主体

一是外语兴趣小组。法学院系要积极引导学生创建外语兴趣小组,除了英语之外,还可以酌情引导学生组建其他语种的外语兴趣小组。二是班级。班级要积极营造外语和法律外语学习的氛围,班干部起带头作用,班主任、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外语兴趣学习小组,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对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的外语学习能力的增强。三是学生社团。法学院系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成立法律外语协会,为学生提供外语和法律外语学习的平台。此外,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系还可以充分利用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引导法学本科生参加外国语学院或其他学院的与外语学习相关的学生社团。

(二)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载体

要培养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首先要跨越语言障碍,这就对法学本科生的外语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法学院系可以结合学生特点积极搭建多样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如外语写作比赛、翻译比赛、外语演讲比赛、辩论赛、外语话剧比赛、法律外语竞赛等,有条件的法学院系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外语晨读,并对坚持不懈地进行外语晨读的学生给予奖励。

(三)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参加对象

外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但外语学习能力平台建设应该在法学本科生不同年级的外语学习能力培养中有所侧重。刚刚经过高考洗礼的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英语知识最为清晰,趁热打铁、延续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即将面临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做好准备是很好的时机。但在大学一年级时期更要注意将学生外语学习的热情引导到法律专业外语学习上来,且通过各种外语学习实践活动和专业外语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活中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三、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

建设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在法学专业学习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很有效的研究手段,在法律职业的执业过程中会经常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内容。这就要求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除了具备法学专业知识之外,更多地涉猎其他学科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主体

一是兴趣学习小组。院系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创建兴趣学习小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小组。二是班级。班干部、班主任、辅导员积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组建其他学科兴趣学习小组,发挥组织优势,定期开展活动,在班级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学生社团。法学院系引导学生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法律外语协会、辩论队、舞蹈队、礼仪队、文学社、演讲社等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其他院系的学生社团。四是校内外其他主体。为了弥补师资在指导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实践中的能力缺陷,法学院系要多途径建立与校内外其他学习平台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内外其他院系、机构学习资源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服务,如可以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监狱等司法机关为法学本科生提供法学专业或非法学专业的调研实践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或联合心理学院系和校内外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组织心理学学习能力实践活动;联合就业指导中心帮助学生进行法律职业生涯规划。

(二)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载体

法学院系可以结合学生及办学实际开展如讲坛、读书会、征文比赛、社会调研比赛、演讲比赛、摄影、DV、绘画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赛等活动,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参加校内外其他学习实践活动的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服务。

(三)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的参加对象

其他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持续的学习实践过程,法学院系应鼓励各个年级的法学本科年级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他学科学习实践活动,并为学生参加校外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积极引导法学本科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各学习能力培养平台运作中的互动

三个平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三个平台在法学本科生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各有侧重点,分别为提高法学本科生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外语学习能力、其他学科学习能力,但三个平台均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指向。可以说,法学专业学习能力培养平台是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外语学习能力培养平台、其他学科学习能力培养平台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三个平台之间的联系性使得它们在具体运作中均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注意。

1在平台的主体方面。

因为学习能力的提高只能在反复的学习交流中实现,所以,形成学习兴趣浓厚、交流互动便宜、先进带动后进的多层次主体是必要的。多层次的主体在平台中作用发挥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如兴趣学习小组在连接组员的兴趣点上具有明显优势,班级在鼓励后进、集体能力提高上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学生社团在较大范围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习实践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台的主体还可以依据学习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来确定,如法律职业道德的学习实践活动可以由学生会团委、党支部来推动;调研、挑战杯等学习活动可以以兴趣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演讲、辩论活动在班级内由小组进行,在学院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要强调的是,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身主体内在能力的提高,任何主体都无法直接赋予学生学习能力,将个体学生纳入不同的主体是为了便于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行反复交流。所以,学习能力培养的各主体虽然对活动的进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他们仅仅是活动的“推动者”,而非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的“决定者”。

2在平台的载体方面。

由于学生自身才是学习能力的主体,这就要求能力培养平台的载体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评价学习实践活动也应当以是否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为标准。另外,三个平台中都有辩论、演讲、调研等载体,如何在三个平台运行中使得具有相通性的载体不各自为政,而是加以融合,做到事半功倍之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在平台的参与对象方面。

学习能力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

反思性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大量反思,总结经验提高学习能力。它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回望学习经过,而是对学习的大纲知识脉络加深理解的策略、手段和思路[1]。利用反思性学习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在学习道路上的分析性、探究性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发展[2]。

一、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现状

(一)反思意识略微淡薄。培养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水平和学校的教学水平十分重要。研究发现,学生的反思意识较淡薄,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学习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对学习进行反思的意识不足。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掌握不全、重难点理解不透等问题,这不利于初中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二)反思能力较弱。通过对目前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调查,笔者发现即使一些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意识进行反思性学习,但反思能力特别弱,学生都把反思性的学习体现在错题本上,期望利用错题分析深化对课上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因为对知识的记忆深度会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化,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原来深深记在脑海中的知识越来越不容易理解。一旦缺少连续时间的反思,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学生的反思能力较弱。(三)反思性学习习惯较差。通过对初中生反思学习习惯进行调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初中生没有反思学习的习惯,尤其是课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特别差,反思性学习不能落到实处。好的反思学习习惯的缺失,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原因

(一)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通过对目前初中生反思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现在初中生在反思性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反思意识特别淡薄、反思性学习习惯较差和反思能力较弱等,这对初中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从根本上讲,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课堂活动都是集中开展,极少关注初中生的课下学习情况,导致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自觉性差,各种问题不断出现。(二)没有全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反思性学习主要是把学习作为主要目的,目前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初中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仍然十分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上讲授的知识内容,导致他们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意识初中阶段,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意识。教师应该足够重视学生的课下学习情况,使课下这个第二课堂能真正地与课上教学相联系,能反映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具体表现。同时,对学生素质建立个人档案,对学生在课堂外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利用这一方法,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反思性学习特别有意义,而且非常重要。教师还应要为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上,为了能够让学生踊跃参加到课堂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年纪、特点进行分析,然后与课堂教学目标相融合,创设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参与课上组织活动。在培养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要细心指引学生将某阶段的内容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在日积月累中,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通过亲身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实践,使个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大幅度的彰显,进而激发初中生反思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奥秘,一步步地加强和提高他们的反思性学习能力。(三)重视培养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习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本身的态度。初中数学教学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提升,这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尤其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反思性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反馈。(四)针对教材相关内容增强学生反思的可能性。课程标准中,学生除要记忆和掌握知识概念外,还要学会反思教材内容。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一些情境,使学生学会反思,这样可以使学生牢靠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日常现象日落进行引入,使学生掌握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个内容。接下来,让学生拿着直尺练习,做平移,摸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给出自己的定义,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后得到直线和圆相离、相切、相交的结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太阳和地平线相交、相切和相离的三张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反思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五)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反思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刚开始不能做到深入的理解,对知识重难点都是一知半解,所以解题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使学生从知识概念以及原理公式方面对错误进行分析,对书本基础知识进行二次理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学习“y=ax2+k、y=a(x-h)2”的性质和图像过程中,想要学好这节课的前提是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然后,画出y=ax2+k和y=ax2的图像,相互对照,找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一节课上想要同时学好两种函数具有一定的难度,时间有限,结果很难理想,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时间紧张的因素,让学生提前画好图像,节约课上画图时间,处理没画出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联系,结合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联系新旧知识的能力;画图像的过程中,因为要注意函数的对称性,又复习了之前学习的方法步骤,可以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对图像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熟悉使用公式法求顶点坐标以及对称轴,使学生的做题准确率得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他们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进而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只有落实合作、自主和探究的学习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本领。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这一做法可以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能力产生很大影响。作为初中数学发展的重要出路,对初中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李迎清.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探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12):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