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区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07:18

信用社区建设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1

为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9〕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云政发〔2009〕47号)精神,逐步建立完善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小额担保贷款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支持我省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构建和谐云南建设的要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选择符合条件的社区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简称信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信用社区,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规范和强化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应。二、信用社区的标准(一)社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在5人以上(含5人);(二)社区推荐小额担保贷款获贷率达到70%以上;(三)社区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四)社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率达到100%;(五)社区内失业人员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知晓率达100%。三、信用社区的工作任务(一)做好创业培训与服务工作积极向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候选人,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对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且创业计划书通过专家认证的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给予重点推荐。(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信用档案建立辖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档案,包括贷款申请表、参加建立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创业培训记录、贷前调查(家庭现状和借款人品行情况)记录、贷后回访记录、到期还款记录、就业再就业情况等。组织贷款申请人签订《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见附件1)(三)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卡,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开展创业过程的跟踪调查、指导服务,每半年至少对借款人回访一次,督促按时还款,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创业成功,降低贷款风险。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承贷金融机构通报。(四)

大力开展个人信用知识宣传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承贷金融机构在社区内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对借款人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自主创业和按期还款的典型。四、信用社区的评定程序和优惠奖励政策(一)信用社区的评定1、评定。信用社区实行一年一审的原则,每年年初由社区向街道(镇)办事处提出申请(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申请表见附件2),街道(镇)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报承贷金融机构,承贷金融机构核查后,向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联合会审,对达到信用社区标准的予以确认,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2、撤消。一年一审时,对评定的信用社区因情况变化为不再具备信用社区条件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审核后,取消其信用社区的资格,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被撤消的信用社区两年后又达到信用社区条件的,可重新参加评定。(二)优惠政策1、提高贷款额度。经过信用社区推荐的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可以提高到3万元。2、取消反担保。承贷银行和信用社区共同对辖区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进行贷款审查后,承贷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信用社区贷款担保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取消反担保。(三)奖励政策建立信用社区激励机制,奖励标准按云财社[2009]79号文件规定的贷款回收比例对应奖励标准执行,即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按不超过回收贷款金额1%的比例奖励。五、工作要求(一)建立创建信用社区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建立由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组成的共建信用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辖区信用社区创建工作。(二)承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金融服务,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核查和监督工作。同时,主动在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对信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三)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安排创建信用社区的工作意见和收集的经验情况,及时报送省劳动保障部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六、本实施意见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附件:1、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略)2、创建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申请表(略)3、贷后回访记录

表(略)《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就业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意见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2

第一条为不断改进和完善我省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促进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推动创建信用社区建设,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建立以"个人信用评价为龙头、部门协同联动为模式、贷款信用户为示范、奖惩制度为鞭策"的管理机制,在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功效的基础上,开展信用社区试点工作,探索发放部分免除反担保小额担保贷款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和信用社区建设进度。

第三条采取"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既注重正向激励,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又关注风险,化解风险,保护好各方的利益,稳步扩大政策的受益面。根据我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现状,在西宁市所属的四个城区分别选择1-2家社区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和评定的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到全省。

第二章创建信用社区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社区内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各种台账齐全、数据准确并建立了社区内居住人口失业情况的基本信息档案。

第五条社区工作人员熟悉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以及小额贷款操作规程,对已发放和即将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能及时跟踪管理和建立信贷台账,并与社区内借款人签订借款承诺书。

第六条社区工作人员能积极参与和协助经办银行,对社区内贷款申请人员进行审核、推荐;对到逾期小额担保贷款进行催收,确保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即将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确保回收率能够达到90%以上。

第七条经办银行承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规范的金融基础知识(小额贷款政策)、贷款操作流程以及贷款表格填写方法的培训,使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第三章信用社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期限和利率

第八条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原则上以2万元为限;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开办经营实体,同时吸纳下岗失业人员2人以上并且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最高可放宽到5万元;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合伙经营实体或开办小企业的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后,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可按人均2万元累计,但原则上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财政贴息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九条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期限为二年。借款人如特殊原因确需延期使用贷款时,应在贷款期满前30天向所在社区提出延期申请,经社区和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送经办银行审核,经办银行同意延期后于6个工作日内通知借款人办理相关手续,展期贷款财政不予贴息。

第十条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申请的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利率不上浮。

第十一条信用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担保仍由财政出资设立的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承担。借款人向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反担保,可以其30%-50%的有效资产作为抵押,也可由收入稳定的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担保。

第四章奖励政策和标准

第十二条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审核、管理和催收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对推荐、审核并协助经办银行回收贷款且贷款回收率达到95%以上的(含95%),由同级财政按贷款回收额的1.5%给予信用社区工作经费奖励;对贷款回收率超过95%的部分,贷款回收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奖励标准相应提高0.5个百分点,每年奖励一次。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从再就业资金中列支。

第十三条鼓励经办银行积极开展信用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对经办银行在信用社区内当年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由同级财政按当年新增贷款额的1%给予手续费补贴;对经办银行自主回收的贷款,回收率达95%以上(含95%)的,按回收额的0.5%给予奖励;补贴和奖励时间为次年1月31日前。

第五章奖励资金的审核与拨付

第十四条小额担保贷款奖励资金,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信用社区对参与和协助经办银行回收的小额担保贷款在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汇总统计造册,并向区劳动保障部门提交奖励资金申请报告及统计表册一式二份进行初审。初审完成后报市劳动保障局、担保机构和经办银行审核并盖章确认,并由市劳动保障局提交同级财政审查。

二、财政部门收到奖励资金申请后,经审查无误,自接受申请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拨付奖励资金。

第十五条经办银行贷款手续费补贴和奖励资金,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经办银行对信用社区内符合贷款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应在每年12月31日前提出手续费补贴申请并附贷款合同复印件,报承诺担保的担保机构审核并盖章(担保基金存放经办银行承担担保职能的应由信用社区所在区、市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审核并盖章),担保机构与劳动保障部门对经办银行的手续费补贴申请审核盖章后报同级财政部门。

二、财政部门在收到经担保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来的经办银行手续费补贴和奖励资金申请,经审查无误后于15个工作日内拨付。

第六章信用社区的评定和考核

第十六条试点信用社区要在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领导下,以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站为主,由社区居民代表,工商、税务、就业、公安等部门的基层单位,经办银行和创业指导专家组成,参照信用社区的基本条件和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及回收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七条信用社区的综合评价分为A级(优)、B级(良)、C级(合格),具体的评分标准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确定,原则上每年评比一次。被评为A级的信用社区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人员,经办银行可以其30%的有效资产作为反担保抵押;被评为B级的信用社区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人员,经办银行可以其40%的有效资产作为反担保抵押;被评为C级的信用社区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人员,经办银行可以其50%的有效资产作为反担保抵押。

第十八条对信用社区当年的考核,由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负责,于次年一季度完成。考核结果由经办银行认可后,报市劳动保障局备案。

第十九条选择试点的信用社区在完成基础工作后,由街道办事处和区劳动保障部门向市劳动保障局提出开展创建信用社区试点的申请,由市劳动保障局负责认可。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为试点信用社区挂牌。

第七章附则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构建"和谐云南"建设的要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选择符合条件的社区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简称信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信用社区,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规范和强化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应。

二、信用社区的标准

(一)社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在5人以上(含5人);

(二)社区推荐小额担保贷款获贷率达到70%以上;

(三)社区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四)社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率达到100%;

(五)社区内失业人员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知晓率达100%。

三、信用社区的工作任务

(一)做好创业培训与服务工作

积极向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候选人,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对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且创业计划书通过专家认证的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给予重点推荐。

(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信用档案

建立辖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档案,包括贷款申请表、参加建立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创业培训记录、贷前调查(家庭现状和借款人品行情况)记录、贷后回访记录、到期还款记录、就业再就业情况等。组织贷款申请人签订《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见附件1)

(三)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卡,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开展创业过程的跟踪调查、指导服务,每半年至少对借款人回访一次,督促按时还款,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创业成功,降低贷款风险。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承贷金融机构通报。

(四)大力开展个人信用知识宣传

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承贷金融机构在社区内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对借款人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自主创业和按期还款的典型。

四、信用社区的评定程序和优惠奖励政策

(一)信用社区的评定

1、评定。信用社区实行"一年一审"的原则,每年年初由社区向街道(镇)办事处提出申请(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申请表见附件2),街道(镇)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报承贷金融机构,承贷金融机构核查后,向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联合会审,对达到信用社区标准的予以确认,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

2、撤消。一年一审时,对评定的信用社区因情况变化为不再具备信用社区条件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审核后,取消其信用社区的资格,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被撤消的信用社区两年后又达到信用社区条件的,可重新参加评定。

(二)优惠政策

1、提高贷款额度。经过信用社区推荐的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可以提高到3万元。

2、取消反担保。承贷银行和信用社区共同对辖区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进行贷款审查后,承贷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信用社区贷款担保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取消反担保。

(三)奖励政策

建立信用社区激励机制,奖励标准按云财社[2009]79号文件规定的贷款回收比例对应奖励标准执行,即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按不超过回收贷款金额1%的比例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创建信用社区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建立由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组成的共建信用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辖区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二)承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金融服务,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核查和监督工作。同时,主动在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对信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

(三)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安排创建信用社区的工作意见和收集的经验情况,及时报送省劳动保障部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本实施意见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1、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略)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构建"和谐云南"建设的要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选择符合条件的社区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简称信用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信用社区,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规范和强化小额担保贷款管理,进一步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效应。

二、信用社区的标准

(一)社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在5人以上(含5人);

(二)社区推荐小额担保贷款获贷率达到70%以上;

(三)社区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四)社区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率达到100%;

(五)社区内失业人员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知晓率达100%。

三、信用社区的工作任务

(一)做好创业培训与服务工作

积极向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创业培训候选人,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对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且创业计划书通过专家认证的失业人员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给予重点推荐。

(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信用档案

建立辖区内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个人信用档案,包括贷款申请表、参加建立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创业培训记录、贷前调查(家庭现状和借款人品行情况)记录、贷后回访记录、到期还款记录、就业再就业情况等。组织贷款申请人签订《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见附件1)

(三)建立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卡,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开展创业过程的跟踪调查、指导服务,每半年至少对借款人回访一次,督促按时还款,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创业成功,降低贷款风险。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承贷金融机构通报。

(四)大力开展个人信用知识宣传

积极配合人民银行、承贷金融机构在社区内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对借款人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自主创业和按期还款的典型。

四、信用社区的评定程序和优惠奖励政策

(一)信用社区的评定

1、评定。信用社区实行"一年一审"的原则,每年年初由社区向街道(镇)办事处提出申请(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工作情况、申请表见附件2),街道(镇)办事处审查同意后报承贷金融机构,承贷金融机构核查后,向所在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推荐,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联合会审,对达到信用社区标准的予以确认,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

2、撤消。一年一审时,对评定的信用社区因情况变化为不再具备信用社区条件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审核后,取消其信用社区的资格,并报州(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备案。被撤消的信用社区两年后又达到信用社区条件的,可重新参加评定。

(二)优惠政策

1、提高贷款额度。经过信用社区推荐的小额担保贷款,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从事个体经营的贷款额度可以提高到3万元。

2、取消反担保。承贷银行和信用社区共同对辖区的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人进行贷款审查后,承贷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信用社区贷款担保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取消反担保。

(三)奖励政策

建立信用社区激励机制,奖励标准按云财社[2006]79号文件规定的贷款回收比例对应奖励标准执行,即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按不超过回收贷款金额1%的比例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创建信用社区协调机制。各州(市)、县(市、区)要建立由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和承贷金融机构组成的共建信用社区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辖区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二)承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的金融服务,做好小额担保贷款的核查和监督工作。同时,主动在社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对信用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

(三)各州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安排创建信用社区的工作意见和收集的经验情况,及时报送省劳动保障部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本实施意见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附件:1、创建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略)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5

小额担保贷款是由财政提供贴息支持,银行提供小额贷款,政府导向型的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用于支持和扶助下岗失业人员及弱势群体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的贷款,它是现阶段我国货币信贷政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人民银行直接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1.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人民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合理协调各方面利益,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党和国家关心下岗失业人员,扶助弱势群体的具体措施,也是落实人本思想的政策体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导向,金融政策的制定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又要从全体人民的需求出发,使政策涵盖和受益于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人民。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从弱势群体的需求出发而制定的金融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因此,作为基层银行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以实际行动贯彻好、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2.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小额担保贷款是帮助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实现创业和再就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因此,作为基层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金融服务,积极配合政府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各方沟通和联系,合理引导信贷投向,贯彻好、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3.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要求。同志在《就业是民生之本》一文中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执政水平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又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实践。”[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所在。因此,作为基层银行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增强贯彻好、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要以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积极推动创业和再就业

最近,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了有关部门参加的“落实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座谈会,刘士余副行长在会上作了《发挥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作用,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小额担保贷款的作用,配合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创业促就业,这既是政策和形势的要求,也是银行系统的责任。同时提出,稳步推进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其着眼点是要努力放大和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拉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并积极推动银行小额担保贷款逐步向商业可持续的个人创业贷款平稳过渡,逐步实现银行用利率溢价覆盖贷款风险,稳步建立金融支持创业促就业的长效机制。这对当前基层人民银行贯彻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落实总行会议精神,探索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推动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不断创新贷款模式。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相结合,是国际上许多国家促进就业的通行做法。而把小额担保贷款和信用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则是中国特色的探索创新。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最低生活费发放、流动人口管理和社区安全服务等,主要依靠社区平台。把小额担保贷款和信用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就是要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掌握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个人信用、就业能力等方面的信息优势,同时,结合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有效降低银行管理小额担保贷款的成本和风险,完善银行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2]因此,要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必须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首先,人民银行要积极做好政策的“窗口指导”和宣传发动工作,使商业银行适时调整信贷结构,使贷款对象正确认识和理解政策,以此推动信用社区建设。其次,各商业银行要按照小额担保贷款的新政策及时调整和完善各自的贷款管理办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再次,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推进创业培训和就业协调,并努力使之与小额贷款有机结合起来;财政部门要做好担保基金的设立和财政贴息资金的划转拨付工作,以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街道社区要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工作,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为创建信用社区提供必要的条件。只要各方配合,形成合力,“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有机联动机制就会扎扎实实地建立起来,并且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6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008]5号)精神,进一步改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

(一)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规定实施上浮。自2008年1月1日起,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其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其中,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所有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如遇基准利率调整,均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本通知之日以前已经发放、尚未还清的贷款,继续按原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二)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在现行政策已经明确的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的基础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均可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具体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其中,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中央财政给予贴息。具体贴息比例和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三)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为5万元,还款方式和计、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商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四)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创新、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各经办金融机构在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失业人员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借款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并在资信审查、贷款利率、贷款额度和期限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

二、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拓宽财政贴息资金使用渠道

(一)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以下简称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各省级财政部门(含计划单列市,下同)每年要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不断提高担保基金的代偿能力。中央财政综合考虑各省级财政部门当年担保基金的增长和代偿情况等因素,每年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省级财政部门的担保基金实施奖补,鼓励担保机构降低反担保门槛或取消反担保。

(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有效奖补机制。中央财政按照各省市小额担保贷款年度新增额的一定比例,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业绩突出的经办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等单位的经费补助。具体奖补政策和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政策由财政部根据小额担保贷款年度发放回收情况、担保基金的担保绩效等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各省级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保证贴息资金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和专款专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拨付审核权限下放至各地市级财政部门。各地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贷款贴息情况报告制度由按月报告改为按季报告。

三、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扩大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

(一)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

(二)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负担一半。经办金融机构的手续费补贴、呆坏账损失补贴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

(三)鼓励各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部门利用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具体管理政策由各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四、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工作机制

(一)各地要积极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做好创业信息储备、创业培训、完善个人资信、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对经信用社区推荐、参加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完成创业计划书并经专家论证通过、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要细化管理,积极推进降低反担保门槛并逐步取消反担保。

(二)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2006〕[2006]5号)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和严格信用社区标准和认定办法,加强对信用社区的考核管理工作,及时总结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具体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由各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制定。

(三)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进一步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当地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用社区建设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综合个人信用评级—信用社区推荐—经办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信用社区定期回访”的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7

一、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

(一)允许小额担保贷款利率按规定实施上浮。自****年*月*日起,小额担保贷款经办金融机构(以下简称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其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个百分点。其中,微利项目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所有小额担保贷款在贷款合同有效期内如遇基准利率调整,均按贷款合同签订日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本通知之日以前已经发放、尚未还清的贷款,继续按原贷款合同约定的贷款利率执行。

(二)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在现行政策已经明确的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范围的基础上,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均可按规定程序向经办金融机构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借款人的具体条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其中,对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中央财政给予贴息。具体贴息比例和办法,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三)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为5万元,还款方式和计、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商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四)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创新、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各经办金融机构在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时间,为失业人员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对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小额担保贷款的借款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并在资信审查、贷款利率、贷款额度和期限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

二、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拓宽财政贴息资金使用渠道

(一)完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以下简称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机制。各省级财政部门(含计划单列市,下同)每年要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不断提高担保基金的代偿能力。中央财政综合考虑各省级财政部门当年担保基金的增长和代偿情况等因素,每年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对省级财政部门的担保基金实施奖补,鼓励担保机构降低反担保门槛或取消反担保。

(二)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有效奖补机制。中央财政按照各省市小额担保贷款年度新增额的一定比例,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业绩突出的经办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社区等单位的经费补助。具体奖补政策和担保基金的风险补偿政策由财政部根据小额担保贷款年度发放回收情况、担保基金的担保绩效等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改进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各省级财政部门要管好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保证贴息资金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位和专款专用。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拨付审核权限下放至各地市级财政部门。各地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审核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贷款贴息情况报告制度由按月报告改为按季报告。

三、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对扩大就业的辐射拉动作用

(一)放宽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0%(超过***人的企业达*5%)以上、并与其签订*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年。

(二)经办金融机构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部门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给予贴息(展期不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负担一半。经办金融机构的手续费补贴、呆坏账损失补贴等仍按现行政策执行。

(三)鼓励各省级和省级以下财政部门利用担保基金为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具体管理政策由各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制定,并报财政部备案。

四、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工作机制

(一)各地要积极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进一步做好创业信息储备、创业培训、完善个人资信、加强小额担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等工作,促进“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有机联动。对经信用社区推荐、参加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完成创业计划书并经专家论证通过、符合小额担保贷款条件的借款人,要细化管理,积极推进降低反担保门槛并逐步取消反担保。

(二)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银发〔***6〕[***6]5号)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和严格信用社区标准和认定办法,加强对信用社区的考核管理工作,及时总结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好经验、好做法,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具体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由各省级财政部门牵头制定。

(三)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进一步密切协作,充分利用当地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用社区建设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健全和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创业培训—信用社区综合个人信用评级—信用社区推荐—经办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信用社区定期回访”的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8

一、加强窗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实施效果

1.加强政策传导。坚持定期召开行长联席会、金融专题汇报会,不定期召开经济金融形势综合分析会,按季编写《金融运行报告》,不定期编制《金融专报》,及时转发上级行货币信贷政策文件,向地方党委政府、各银行机构通报形势、宣传政策,正确把握和传导金融宏观调控意图,引导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结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出台的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有关精神,会同市财政局、劳动保障部门提高出了十点贯彻实施意见,引导相关银行以再就业贷款助推下岗职工再就业。根据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分行有关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制定《淮安市金融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引导金融部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找准支持方向和信贷增长点,加强信贷产品和业务创新,加大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加强目标引导。对各银行机构20****年信贷投入情况进行了统计核实,报请市政府落实奖励兑现政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以及金融业发展状况,测算提出20****年“5351”金融目标,将全年信贷投入目标逐一量化、分解。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我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初步制定2007年全市金融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85亿元、贷款50亿元的目标。

3.加强正向激励。协助市政府重新修订《淮安市金融机构信贷投入考核奖励办法》,建立更为科学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建议书代替责任状,以指导性目标代替指令性计划,以正面激励代替督查督办,并按照这一修订后的办法,对各银行机构20****年度信贷投入情况进行了统计核实,报请市政府兑现,充分体现以市场手段引导和调动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的目的。

二、强化沟通协调,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1.深化银企合作。先后于3月和9月两次举办全市银企签约大会,两次举办了全市银企签约大会,为各金融机构自行举办银企对接起到了示范作用,促成369户企业与银行成功对接,签约金额达67.83亿元,签约户数、金额为历年最高。11月末,对接资金到位率已达到98%。在我中心支行的引导下,辖内各金融机构自行开展各类银企对接活动37次,促成560户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协议46.88亿元,11月末资金到位率达到99%。组织25户企业参加省级工商企业融资洽谈活动,主动加强与各县区政府合作,多范围、多形式加强政银企合作。依托政府网站,构建网上融资信息平台,建立连续动态的银企信息沟通机制,实现贷款业务网上申报和对接。积极协调推动辖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市县为主体,乡镇为补充的市县乡三级中小型信用担保网络体系,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问题。11月末,全市建立信用担保机构34家,信用担保基金总额达到2.9亿元,担保贷款余额达到8.32亿元。

2.优化信贷服务。积极参加全市全民创业调研服务和企业服务月活动,深入宣传发动,明确目标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牵头组织全市金融部门,先后两次共成立20个调研服务工作队,深入11300多家企业走访调研,零距离、面对面地了解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困难。在此基础上,新建信贷档案4200多户,建档总数达7400多户,部分金融机构的开户企业建档面已达100%,累计向2000多户中小企业和8000多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52亿多元。根据充实20****年新增信贷产品等内容的要求,重新修订《中小企业融资指南》,印刷10万册发放到全市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高企业金融认知水平和申办贷款的效率。此外,与市经贸委、外经局建立联合推进机制,指导民营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进行融资,筛选47户优质企业进行专项辅导,并成功设立1家境外公司。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会同市银监、工商部门及淮阴区政府,制定、修改、完善《淮安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实施方案》,由市政府向省政府申请报批,积极做好小额贷款公司一旦获批后的相关准备。

3.强化结构调整。一是制定实施促进小企业贷款“十个一”活动规划,缓解小企业贷款难。通过会议沟通、加大宣传、组织调查、信息交流、搭建平台、加强监测、创新产品等活动,分层推进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此外还积极促成政府财政还出资800万元,为银行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基金。至11月末,全市仅通过“两通”、速贷通、贷捷通等信贷产品发放的小企业贷款就较年初净增了近10个亿。二是放大提升“信用一证通功能”,缓解农村经济贷款难。会同淮安银监分局制定了信用一证通增量扩面实施方案,印发了《淮安市放大农村信用社“信用一证通”贷款功能指引》,贷款对象由一般农户、种养大户扩大到农村乡及乡以下个体工商户和规模以下私营企业主(年销售售入500万元以下),单户最大授信可达到50万元。11月末,全市新发放功能放大后的“信用一证通”227本,累计向中小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种养加大户发放贷款15.5亿元,同比增加6.3亿元。三是多方协调发动,缓解弱势信贷群体贷款难。根据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与劳动保障、商业银行沟通协调,充分利用省级专项担保基金以及部分市级解困基金,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业务开展,至11月末余额达到1079万元,比年初增加664万元,同比增加724万元。加强与院校、教育主管部门、经办银行的协调配合,推动银、校合作,推动助学贷款业务健康较快发展。1-11月份为2351名学生发放助学贷款1314万元,同比增加403万元,11月末余额达到4475万元,较年初增加477万元,确保了一批贫困大学生及时顺利入学就读。

20****年,淮安辖区金融形势运行良好,11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1.6亿元,比年初增加90.9亿元,增长21.1%;各项贷款余额346.2亿元,比年初增加64.8亿元,增长23.04%;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经营效益明显提高。

三、维护金融稳定,优化辖区金融生态环境

会同市银监部门、银行同业公会对历年评选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淮安市信贷诚信企业评选办法》作了修改、完善,进一步规范评选工作,并据此开展了20****年度诚信企业评选活动,评出全市20****年度信贷诚信企业175户,较好地发挥了当选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在金湖县试点实施金融法律协作制度,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负责人、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与当地司(执)法机关参加的金融法律协作小组,明确各方面职责分工,加强在金融债权维护、金融案件治理、金融法制信息交流等五方面的法律协作,提高维护金融债权、共同打击金融违法犯罪行为、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效率。开展金融生态建设宣传活动,全市金融机构悬挂横幅150条、发放宣传手册10万份,设立了现场咨询点;召开信用社区建设典型推动会,介绍楚州区信用社区建设经验,部署各县区信用社区建设工作,争取各县区尽快成功建成1个信用社区;继续在农村深入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创建活动,11月末信用乡镇达34个,占辖内乡镇数28%,信用村613个,占辖内村数43%。制定全市20****年征信管理工作意见,重点对数据质量、系统运用、贷款卡管理、征信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征信市场监管协作机制,加强对贷款担保公司、资信评级公司以及市场监管、征信宣传的规范管理,促进征信市场健康发展。举办“征信进社区”、“征信进校园”、“征信进乡村”宣传周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积极参加企业改制工作,支持企业依法合规改制,参加企业改制方案论证会20次,审查市区改制企业12户,开出“债权保全证明”12份。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及时监测风险苗头。制定《反洗钱工作合作与可疑交易线索协查实施办法》,开发反洗钱监测检查程序,建立反洗钱人才库,提高可疑资金交易的分析水平和发现违法线索的能力。加强对银行业反洗钱的监测分析和合规性检查,规范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健全反洗钱工作制度。

四、推动金融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1.从改革经营机制上推动。积极倡议、提请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意见》,从资金支持、减免税费、业务推动等多方面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措施,努力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实施专项央行政策为契机,全力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实效,先后3次举办县(区)支行和农村信用社分管领导、主办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学习把握总分行专项票据政策精神;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中心支行专项票据评审委员会,健全相应工作制度;规范专项票据监测考核机制,形成“按季核查,一次见底,动态监测,整改结合”的核查机制,并按照“一社一策”方案,制定全辖各农信社专项票据兑付核查计划,会同银监部门制定《淮安市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联合验收实施细则》,成立了专项票据联合检查组,以不良贷款及降幅、增资扩股、资本充足率、法人治理结构、内控管理、信息披露、委托处置不良贷款、经营财务状况及成本检测、支农服务等9个工作项目在全市开展核查工作。12月7日,我市市区、楚州、洪泽、金湖四家农联社1.74亿元专项票据成功兑付,并于当日认购8740万元特种存款。

2.从提高管理水平上推动。围绕提高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水平,增强利率市场化适应能力的目的,制定下发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一般性模板和实例模板,引导信用社确立风险定价意识,加快制订、完善人民币贷款定价管理制度,深入开展贷款风险定价工作。在洪泽县农联社集中开展利率定价试点,及时召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全辖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制定《关于开展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定价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调查摸底、完善制度、精心试点、适时推广的基本程序,全面推进贷款风险定价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区别对待,分类定价”为核心原则,以贷款基准利率加点浮动为基本方法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定价意识淡薄、定价方法单一、管理呆板滞后的状况有较明显改变。

3.从增强融资能力上推动。在认真稳妥地做好再贷款指标核减工作的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发放中的合理资金需求做好计划、统筹安排,确保改革与发展两不误。至11月末,全市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5000万元,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贷款9亿元。推动邮储资金回流,促成金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省邮政储汇局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1亿元的邮储资金存放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合作协议,协议存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3.6%,目前该笔协议存款已全部到位。这是建立农村外流资金回流机制、多渠道筹措农村信贷资金的重要突破,在我市尚属首次。

五、改进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我中心支行努力完善各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1.进一步改进结算服务。成功完成小额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工作,确保各系统平稳运行和结算资金的安全。认真开展会计联行工作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严格执行联行工作相关操作规定。制定账户管理操作程序,强化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确保核准类账户入库不错不乱不漏。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大力推动辖区银行卡产业良性健康。全市已发展银联特约商户579家,银联POS机793台,MIS商户1家,MISPOS终端50台,刷卡交易额达14.5亿元。

2.进一步完善国库管理。继续完善财税库行横向联网系统,认真做好国库会计核算系统(3.0)版本的升级以及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参加小额支付系统运行工作。加大国库资金监督力度,开展国库“三项制度”执行情况和国库业务实地检查,切实规范国库会计核算。成功开发国库资金收支对账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准确率达到100%。在辖内楚州区积极实施财政国库资金管理向人民银行国库直接集中支付转轨的试点工作,于5月上旬进行试运行并取得初步成功,分批将全区201家预算单位的预算内资金拨付全部纳入国库直接支付,进一步提高国库服务水平。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9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信用社区(以下简称信用社区)是指以街道(乡镇

)辖区内失业人员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行记录和个人信用承诺的方式申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的社区。

第三条信用社区的标准

(一)辖区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全部建立信用档案;

(二)辖区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全部签订《建立信用社区个人承诺书》

(三)辖区内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率达到100%;

(四)辖区内失业人员按时归还小额信用贷款的还款率达到90%以上。

第四条信用社区的组成信用社区以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以下简称社保所)为基础,以社区就业服务组织为依托,吸收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为成员,在区县主管部门、担保机构、小额贷款经办银行的指导下创建。

第五条信用社区的申请,评定信用社区由社保所提出申请,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向区县

劳动保障局推荐,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同区县财政局、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对符合信用社区标准的予以确认,并报市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信用社区的撤消

每个自然年度内,信用社区内失业人员按时归还小额信用贷款还款率未能达到90%的,由区县劳动保障局会同区县财政局、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取消其信用社区的资格,并报市劳动保障局、财政部门备案。

担保机构有权对信用社区办理的小额信用贷款的项目资料及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违反信用社区小额信用贷款规定的或有关资料不真实的、或在保项目发生经营危机的笔数占该信用社区小额信用贷款项目总笔数10%以上的,担保机构可建议取消该社区的信用社区资格,并停上对该社区的小额信用贷款担保,被取消信用社区资格的街道(乡镇),不能再采用信用担保的方式申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被取消信用社区资格的街道(乡镇),经过改进,需要重新申请信用社区的,按本通知的规定程序进行。

第七条2005年底前,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承担没有建立信用社区的街道(乡镇)信用社区的职能,在社保所的配合下,协调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开展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工作。此后,各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及相关社保所承接并做好信用社区跟踪服务工作。

第八条创业培训

(一)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失业人员应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二)市劳动保障局将定期向社会公布本市承担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的机构名录,供失业人员选择。

第九条小额信用贷款的申请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应向本人户籍所在地的社保所提出申请,提交下列文件一式三份(信用社区,担保公司、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各一份),并保证其真实性。

(一)小额信用贷款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再就业优惠证》原件及复印件:

(四)创业培训的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五)个体经营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六)申请人创业(贷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七)申请人自有资金证明;

(八)经办银行需要的其它资料。

第十条小额信用贷款资格审核

(一)申请人填写《信用社区小额贷款人情况调查表》

(二)信用社区对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失业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就业情况,自谋职业的经营项目、经营地点、经营状况,还贷能力,信用程度等),如实记录其有关情况,并建立信用档案。

第十一条小额信用贷款推荐

(一)信用社区根据申请人小额信用贷款的申请材料及实际调查的结果等情况,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向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出具推荐证明。

(二)2005年底前,未被认定为信用社区的社保所,受理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申请并经初步审核合格后,可将有关材料转至市创业指导中心。

市创业指导中心委托相关社保所及创业培训机构,根据小额信用贷款的要求,调查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并建立信用档案.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向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出具推荐证明。

(三)担保机构与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签订担保协议,为小额信用贷款提供担保。

第十二条小额信用贷款审批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负责小额信用贷款的审批,发放。经办银行对借款人的申请进行最终审核,对符合贷款规定的,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协议,发放小额贷款。

第十三条信用社区应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人的登记管理,定期了解借款人的情况,对可能出现的贷款风险应及时向担保机构、经办银行进行通报,并协助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的工作人员,做好小额信用贷款的到期清偿工作,第十四条信用社区在日常工作中,在做好诚实守信教育,小额信用贷款有关政策宣传的同时,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信用社区建设活动,树立社区诚实守信、自主创业和按期归还贷款的典型。

第十五条信用社区与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应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小额信用贷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六条各区县应按照银管发[2004]172号文件的规定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并将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开展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工作情况,按照再就业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考核,纳入再就业政策实效行动的整改措施。市财政局根据各区县建立担保基金的规模给予适当的支持。

第十七条区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专门的指导、协调工作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信用社区给予表彰。

第十八条担保机构、小额信用贷款经办银行及信用社区,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小额信用贷款借、贷,还的核查和监督工作,对到期违约不能按时归还贷款的,由担保机构按有关规定负责其到期代偿工作。信用社区负责协助担保机构开展追偿工作。

第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状况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恶意拖欠贷款的人员在金融机构之间予以通报。

信用社区建设范文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36号)精神,逐步建立和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长效机制,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办法

(一)扩大贷款对象范围。持有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持有军人退出现役的有效证件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证明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如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均可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银发〔200****〕394号),向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二)完善财政贴息管理。对持《再就业优惠证》及军人退出现役有效证件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中央财政据实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对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证明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2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确定微利项目的范围,并于20****年2月10日前报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三)探索贷款管理模式创新。在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探索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的管理模式,研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经办银行的新模式。

二、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带动个人就业的倍增效应,推进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

(一)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该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其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财政贴息、经办银行的手续费补助、呆坏账损失补助等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二)推行创业培训与开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模式。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积极开发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项目。对参加创业培训、完成创业计划书并经过专家论证通过的人员,在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可进一步降低反担保门槛。对经创业培训后获得小额担保贷款的人员,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了解其经营状况,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加快信用社区建设,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小额担保贷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信用社区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已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社区各种台账齐全、数据准确并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熟知政策并能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社区与借款人签订《借款承诺书》;社区建立跟踪服务卡,并能积极参与欠款追索工作;社区单独或联合开展创业培训并有一定成效;社区内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具体信用社区的标准确定及认定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制订。

(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信用社区贷款考核奖励试点。将试点信用社区当年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即当年实际到期贷款回收额/当年应到期贷款总额×100%)作为考核依据,对小额担保贷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信用社区,可按社区内当年实际发放贷款金额或当年实际回收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补贴和奖励,用于经办银行的手续费补贴和信用社区的工作奖励。信用社区考核奖励具体办法和补贴、奖励资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确定。

四、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对自愿到西部地区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其自筹资金不足时,也可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的,贷款利息由财政承担50%(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25%),展期不贴息。

五、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的有关财政贴息资金的管理办法按财政部、人民银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省级财政部门应在上一年年底前做出贴息资金预算并报财政部。财政部在每年年初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预拨贴息资金,各城市财政部门按季向省级财政部门申请贴息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贴息审核办法,以保证贴息资金及时划拨到位。

六、相关金融机构应建立区别于其他商业性贷款考核制度的小额担保贷款单独考核制度。在操作规范、勤勉尽责的前提下,经办银行的小额担保贷款质量考评情况可不纳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考核体系,不影响经办银行和信贷人员的年终评比、奖励和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