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07:53

信用风险论文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信用评级风险防范议题

一、引言

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内部评级,包括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由于数据都来之外部资本市场,而且方法成熟,需要我们自行研究的较少;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还不够成熟;信用风险,虽然方法成熟,但是需要使用内部数据,从而更多的需要我们自行开发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传统的信贷业务仍是比重最大的业务,所以信用风险评级是目前我国银行研究的重点,也是内部评级的突破口。

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从已有信用表现的历史数据中提炼信息,得到客户属性和行为变量与客户违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来预测未来的客户信用状况。这种函数关系,是广义上的对应关系,并不一定存在显式的表达。

尽管信用风险计量有很多领域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过信用风险评级发展较早,从1968年奥尔特曼(Altman)引入的Z-score模型开始,到现在的logistic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在发达国家,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信用风险评级都已经相当的成熟。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直接搬来使用呢?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模型,方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是好的方法并不一定对应好的结果,实际上模型表现更多的决定于问题本身情况和问题解决的处理细节。我国的银行业进行信用风险评级,虽然在技术上的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绝对不是简单的“直接拿来”。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工作需要根植于内部数据,来开发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评级模型。本文从银行内部评级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评级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适当的处理方式。

二、数据特性

不同的数据特性适用不同的模型。例如,判别分析要求自变量符合多元正态分布;而Logistic回归对于数据的分布要求比较低,而且在处理纲目数据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越性。在变量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情况下,Logistic回归优于判别回归;但是如果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那么线性判别规则是最优的。而机器学习类的模型,对于分布要求不高,而且处理离散变量也有明显的优势,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

模型没有绝对的最优,必须按照数据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模型。数据情况的统计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国外已经有经验表明某种模型表现优异,也有结合实际的建模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我国的数据情况与国外不同,不符合该模型的假定,该模型就不可取。

所以,建模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分析数据情况,讨论各种可能模型的适用性,初步确定符合数据情况的模型框架。

三、分布的变化

既然信用评级的基本思想是从历史数据中提炼信息来预测未来的客户信用状况。那么,即使我们从历史数据中提炼出了完整的信息,如果历史数据与未来情况不同,预测的可信度也会成为问题。

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宏观经济的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于整体违约概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图1所示,美国历年来的公司违约情况。公司客户的评级往往主要依据公司的财务数据来得出结论,而实际上,即使是相同的财务比例,在不同的宏观经济情况下,也有不同的表现。公司类客户同样还要考虑整体行业的演变过程,根据经济学理论,行业生命周期往往经历萌芽期-扩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周期。

在消费者评分模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人口漂移。我国目前正处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口特性变化很快,如打工族的出现、贷款购房的增加、家用轿车消费增加等。这些变化会导致潜在信用消费人群和信用观念的变化。这种随着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使样本人群的范围和特质发生变化,一般被称为人口漂移。人口漂移会使原有评分标准下的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不符,这时就应适当的调整权值修正人口漂移带来的偏差,并不断更新作为训练样本的数据。

在宏观经济的变化引起的违约概率的整体变化,需要建立宏观经济模型来调整客户评级;而类似人口漂移等问题,数据结构都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经常的更新训练样本,升级评级模型。评级模型有个别模型本身对于分布变化的这类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例如最近邻法,它可以直接加入新的申请者或删除老的用户的方式动态升级系统,从而克服人口漂移带来的问题。

四、拒绝推断

当我们使用训练样本进行模型研究的时候,所有训练样本都是已经有信用表现的客户,即都是曾经被授信的客户,而申请被拒绝的客户不在其列。但是当我们使用模型的时候,却面对了所有的可能客户(即包括了按照以前的标准被授信或者被拒绝的客户),既然我们模型从来就不认识被拒绝客户,又如何对他们作出判断呢?所谓“拒绝推断”(refusereference)是指如何从被拒绝的申请人中鉴别出应向其授信的申请人的问题。模型开发者面临的情况如图2。

在完全不准确(近乎随机)的信用评分的情况下,跃为较为精确的评级模型,“拒绝推断”造成的影响不是很严重。当然实际情况不会如此,即使是简单的专家选择,也会使得训练样本有偏。而开始使用模型后,由于人口漂移等诸多因素,原有的信用评级模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失效,从而需要不断地更新。“拒绝推断”是信用操作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有部分接受法、混合分解法等。

1.部分接受法

这是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较理想的方法,但是却不会受到经营者的欢迎。部分接受法就是在未被授信的客户集中进行随机的取样,批准他们的贷款申请,然后观察其以后的行为。这些申请者,被

(图2“拒绝推断”的图例)

赋以相应的权重,然后和那些通过原有规则获得批准的客户(或者是它们当中的随机取样)联系在一起,这将会带来完全随机的人群样本,可以用来创建新的评级模型。但是经营者往往不愿意这样做,他们的理由就是既然那些客户已经被认为是没有好的信用质量,批准他们的信用申请会带来损失。但是,如果授信方接收了当中一些人的申请,那么就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具有预测能力的模型再长期获利。在任何情况下,授信方的利润都不会因为这些取样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取样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关于部分接受法的研究还需要更加广泛的工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方法需要前台经营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和预先的计划。

2.混合分解法

这是一种在没有任何关于人群信息的情况下,估计两种人群比例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关于好坏人群的性质分布的假设。特别是,必须假设知道这些分布就等同于知道一些参数的值,而这些值是可以通过数据估计的。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于将假定的优质客户分布与假定的劣质客户分布的加权平均作为观察值的分布与整体样本分布的匹配。如此得到的整体样本分布称为“混合分布”。

这一方法可以让人们能够利用已知分布的一些优异性质,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关于好坏分布的假设必须是准确的。不幸的是,信用数据的特征非常复杂,想准确的得到它的分布往往是很困难的。

五、数据真实性

这是一个比较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虽然发达国家也有财务欺诈,但是绝对没有中国的严重。由于制度的缺失,或者制度执行的乏力,在中国,即使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来的数据可能也是不可靠的。所以反财务欺诈,对于模型开发者是面临的严峻问题。但是模型开发者能做的只能是发现在统计意义上或者逻辑关系上出现的异常现象。

六、数据缺失

我国银行建立评级模型,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数据缺失。在数据缺失非常严重的情况,建立一个优秀的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此讨论在能建模的前提下,数据缺失问题如何处理。

如果一个变量缺失一定比例(例如50%)以上,只有放弃该变量;如果从经济学含义上,该变量确实非常重要,那么只有通过专家的经验来寻找可替代的变量(或者变量组合)。例如,家庭地址的所属区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变量,但是并没有被记录,或者建模人员无法从家庭地址中提炼出区域,那么可以通过邮政编码和电话号码结合表征区域变量。

在数据缺失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缺值替代的方法,例如均值替代、同类均值替代等,或者在不影响数据量的前提下也可以直接删除数据缺失的记录。

以上讨论的都还是完全随机缺失,这类缺失是完全随机发生的,不影响样本的无偏性。但是缺失更常见的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所谓随机缺失是指该变量的数据缺失与其他变量有关,例如财务数据缺失情况与企业的大小有关;非随机缺失是该变量的缺失与本身取值有关,如高收入人群的不原意提供家庭收入,财务情况差的公司不提供财务报表。

对于随机缺失和非随机缺失,删除记录是不合适的,随机缺失可以通过已知变量对缺失值进行估计;而非随机缺失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总结而言,缺值问题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七、过度拟合

由于样本中存在噪音,所以模型的拟合优度只能达到一定程度,这是理论能达到的最优拟合度。有些时候,当模型把噪音当成了信息进行拟合,使得拟合优度超过了理论的最优拟合度,过度拟合的模型实际上包含了错误的信息,预测能力很差。如图3是一个过度拟合的简单例子,对于图中的点,我们通过线性拟合和非线性拟合得到拟合曲线a和b,显然的曲线b的拟合优度要高于曲线a,但是如果本质上y和x之间是线性关系,那么非线性拟合的模型假设是错误的,较高的拟合优度实际上是过度拟合造成的。

过度拟合可以通过评价样本等方法来解决,如图4,当训练不断进行,训练样本的误判率不断降低,而评价样本则呈现先降后升的情况,那么当评价样本的误判率到最低时,我们就应该停止训练。

八、指标选取中一些问题

信用评级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备的标准,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已有成果,但我国的文化习惯和道德标准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选取指标时应注意国情和评估的具体目的。具体评价指标的选取各国具有不同,如美国法律不允许将性别、年龄等个人属性作为指标列入消费者信用评估体系,但这显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且我国目前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德国将是否服兵役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意大利将出生省份和婚约中对共同财产的要求作为重要指标;而日本则将供职公司是否上市以及公司的雇员数作为重要指标。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2

交易成本指履行一个合同的成本,它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同的执行而发生的成本;它区别于生产成本,即为执行合同本身而发生的成本[1]。交易成本的特征:交易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利益冲突与调和过程中浪费的资源;是无法彻底消除的;由于事件的概率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对于任意一项经济活动,人们只能在事前根据不完备的知识和信息对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估计,准确的计量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2]。

商业银行信用交易成本指商业银行(贷方)为和客户(借方)达成借贷协议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它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发生的费用支出。

2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包括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如图1所示。

2.1贷前调查的信息成本

即寻找借款伙伴并调查借款人财务状况、信誉状况、经营状况的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既包括信息本身的成本,也包括商业银行为取得信息而付出的寻找成本;由于事前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的情况要进行彻底的了解。如:银行要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资金用途、还贷能力等进行调查,对银行客户进行筛选,搜集相关资料,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才能够取得的。

2.2贷中审查的成本

即签约过程讨价还价的成本,拟定合同条款所发生的成本,如落实担保物、抵押登记、抵押物保险等。首先是合同拟定成本,主要指商业银行事先拟定信贷合同所支付的成本;其次是谈判和决策成本,主要是银企双方就信贷合同的某些内容进行协商而支出的成本;最后,在信贷合同起草时,要确定出各种情况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贷交易合同的执行办法。这些工作的进行都会使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变的更加复杂,更加费时费力。

2.3贷后检查发生的成本

即监督合同签署方,看其是否遵守合同条款,防止挪用资金、督促按期还款等活动发生的成本。在贷款出现逾期后,催收不良贷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起诉还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产权登记和财产保全费等。

2.3.1合同交易的执行成本

指在信贷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在合同签订以后,只要整个交易还没有完成,就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还要监视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合同的执行人任何可能的违约行为,这也会引起更大程度上交易成本的增加。对商业银行而言,主要有:按期缴纳贷款时的交易成本;合同存续期间对贷款实施风险管理的成本;事故发生后通知银行客户的成本;以及讨价还价时的交涉成本。

2.3.2监督成本

即在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情况下发生的成本。由于事后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违约,这就必须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监督。商业银行必须对客户的贷款用途进行跟踪监督、对客户的信用水平、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实行全程监督,并对其违约行为进行公示等,这也会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2.3.3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

指使产权交易得以有效进行的必要成本支出。产权不清就无法进行交易,交易成功后产权又要重新界定和保护,任何银行业务的交易都离不开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贷款合约签订后,银行的货币资金进入了企业的账户,归企业支配;企业的抵押物过户到银行名下,产权归银行所有。破坏产权的行为需要制裁,这些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的交易成本。

3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成因分析

企业失信以及交易成本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形成根源,是银行和企业两方面因素导致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的发生。

3.1借款人机会主义行为

在金融市场交易中,作为贷方的商业银行要随时注意、提防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借款人存在着缺乏诚信道德的现象[4]。现在的经济领域,不讲信用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信用卡常被恶意透支,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有些银行贷款被想方设法逃废,这些违约行为,都是缺乏诚信道德的表现。不佳的信用环境,是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发生的源泉。机会主义的存在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

3.2维护产权在交易成本中核心地位需要

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借款人违约的情况,在借款人违约时,银行需要用法律程序来进行索赔,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花费交易成本的,我们也称之为维护产权而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有效的银行借贷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不仅“界定产权”本身需要花费成本,而且起草和制定有关银行借贷方面的产权法律,也是要花费交易成本。商业银行要想保护产权,及时获取一切关于借款方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就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3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缺乏信息对称。在银行的贷后管理上,由于借款人在信息对称方面占据优势,还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还款意愿,因而银行仅能对借款人的收入、家庭状况及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所掌握,局限性很大。就借款企业来说,由于其报送的报表数据并非一成不变,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可信度都存在隐患,大量信息分散于多种渠道,因而银行无法正常获取,无从得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此种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银行在贷款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而形成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成本。

3.4借款人经营中的缺陷

银行与借款人订立借贷合同后,由于借款人经营上的困难和失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不能按时履行合同规定的还款指标,从而造成商业银行资产信用风险的加大和资产的损失。此种情况下,借款人不是不想履行合同而是无力履行合同,由此作为贷方的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来对借方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做跟踪评估[5]。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

论文摘要: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银行为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作为代价。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岳志.论金融交易成本[J].深圳金融,2001,5.

[3]李家军.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M].西安:西北工大出版社,2006,4.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3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租赁业务由于涉及交易环节较多,交易结构较为复杂,不但面临客户(承租企业)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也存在供货商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其信用风险更大。

遗憾的是,很多金融租赁机构依然照搬商业银行机构那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在按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基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羊群行为以及公司的资本结构均没有涉及。但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表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就不能回避这些因素了,这既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租赁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指明了方向。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公务员之家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5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金融租赁业务由于涉及交易环节较多,交易结构较为复杂,不但面临客户(承租企业)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也存在供货商不能按时履约的信用风险,因此,相对于商业银行传统信贷,其信用风险更大。

遗憾的是,很多金融租赁机构依然照搬商业银行机构那套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在按传统金融理论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基于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羊群行为以及公司的资本结构均没有涉及。但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表明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存在的,这就启示我们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就不能回避这些因素了,这既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租赁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指明了方向。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6

信用风险,也称违约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是指信贷资金安全系数的不确定性,表现为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使银行贷款无法回收,形成呆帐的可能性(Murphy,2003)。具体的讲,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称为违约风险。信用风险根据其定义,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非系统性与系统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债务人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策略和经营能力等因素决定了其能否按期履约还款。而另一方面,除了借款人自身的非系统风险之外,系统风险的也会对债务人违约产生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状况、行业发展状态和政策法律等因素。

第二,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对信用风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信用交易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进行的。债权人经常对债务人的信息掌握缺乏或者掌握错误信息,在信息掌握失衡的情况下,债务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即产生违约倾向,最终形成信用风险。

第三,信用风险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收益的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分布的偏峰厚尾特征决定了简单的应用均值和方差来衡量风险的大小是不充分的。

第四,信用风险作用于银行信贷经营的全过程,只有及时、准确地发现信用风险的诱导因素并系统、连续地掌握信用风险的特征、大小、属性及变动趋势,才能防范和化解风险。

二、信用风险四个量化因子

第一,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lt,PD),是指银行的交易对手(债务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对违约概率进行量化,需要我们对违约进行具体的界定。长期以来对违约的定义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用途有时会采取的不同的违约定义。新巴塞尔协议提供了违约的参考定义,违约是指以下两种情况的一种或者两者同时出现:一是银行认定除非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质押品(如果存在的话),借款人可能不能全额偿还对银行集团的债务;二是借款人对银行集团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对于“不能全额偿还”,新协议又进行了六点详细阐述:一是银行停止对贷款表内计息,即借款人的贷款转为表外计息;二是由于信贷质量大幅下降,银行核销了贷款或计提了专项准备;三是银行将借款人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经济损失;四是银行同意对借款人进行消极债务重组而发生本金、利息或费用等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造成债务规模的减少;五是就借款人对银行集团债务而言,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或类似状况;六是借款人破产或申请破产或处于类似保护状态,由此不能履行或需要延期履行银行集团债务。

第二,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银行(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的百分比,它衡量了损失的严重程度,并且有违约损失率=1-回收率。对违约损失率进行量化需要我们对损失进行具体的界定。损失的界定即损失计算的范围,对此银行业实际业务中缺乏统一定义,往往根据具体目的和需要确定,一般损失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本金的损失、利息的损失、违约债务持有成本和清收费用(如托收费、律师诉讼费)等。

第三,违约风险暴露(ExposureAtDefault,EAD),也称违约敞口,指信用暴露中面临违约风险的部分。关于违约敞口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未来的敞口,即在将来面临信用风险的头寸规模。由于提款和还款的方式不同,加上存在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在贷款到期之前信用敞口经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第四,有效期限(Maturity,M),是指当前与贷款或债券到期偿还日的时间间隔。向企业放贷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与其他形式的投资一样,银行这一投资的收益受其时间价值的影响。贷款的期限越长,债务在到期之前面临的不确定性越大,风险自然也就越大。在最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的提到了期限的处理问题。

三、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

对信用风险的四个量化因子进行研究,主要目的是对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计量。对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标准有两种方法,一是基于违约式模型下的损失,即债务人已发生的违约行为而给债权人(这里主要说的是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二是盯市模型下的损失,即除了违约行为之外,债务人信用等级的降低或资信质量的恶化导致的潜在损失,这是因为即使在借款人信用状况恶化的情况下并没有发生违约,但是信用资产的经济价值也会因借款人信誉发生变化而受到影响。目前,对于信用风险损失的计量主要考虑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损失不足三种情况。

1、预期损失(EL)。预期损失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以预期到的损失。银行在事前计提损失准备金来抵御预期损失,或者在贷款定价时将预期损失作为成本(如通过贷款利率)予以考虑。预期损失是损失的期望水平,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银行须将预期损失视为经营的成本,在贷款的定价或事前损失拨备中予以考虑。预期信用风险损失率等于违约损失率和违约概率的积。进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测度,可以有效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2、非预期损失(UL)。又称意外损失,非预期损失是指因经济环境或市场状况异常波动等非预期事件造成的实际损失对预期损失的偏离。如果组合损失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分布将与组合信用损失分布一致,因为已知一阶矩和二阶矩即可确定正态分布,那么非预期损失一般可以用预期损失的标准差来描述。但信用风险的损失分布并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具有明显的有偏和非对称性特征。此时非预期损失对应于在险价值(VaR)与期望损失之差。

3、损失不足(ES)。意外损失不包括极端事件,极端事件指VaR置信水平以外的概率发生的损失,尽管股市崩盘、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其造成的损失是投资者不能忽视的,而一般的统计规律不能估计极端损失,这需要采用压力检测分析这一问题,相应的提出了极值理论和一致性风险度量。损失不足即是度量超出VaR置信水平下最严重损失的平均值,它能够满足对极端损失的关注,在连续分布下,还满足次可加性、齐次性、单调性和无风险条件四个公理,是一致性风险度量手段。

四、经济资本与经风险调整收益率

以经营信贷资产为主要业务的商业银行,始终面临着风险和潜在损失问题,为了抵御这些损失的影响,银行必须配备一定的准备或者资本,又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其资产资本构成与一般工商企业有较大的差异,银行的资本仅占其资产总额的很小一部分,同时银行除了自身主动提取风险准备以外,还要满足外部监管当局的资本要求。

第一,经济资本(EC)。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用以缓冲风险损失的权益资本。巴塞尔资本协议将经济资本笼统的定义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所必须持有能够覆盖所有可能风险的资本数量,经济资本的数量由金融机构自己估计。经济资本的概念与在险价值(ValueatRisk,记为VaR)的概念实际上一致的。在险价值刻画了损失分布的尾部风险,其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的最大可能损失。事实上,银行内部测算的经济资本与外部监管当局所要求的监管资本常常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既可能是经济资本高于监管资本,也可能是经济资本低于监管资本。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为抵御风险而主动配备的资本,实际上是指所“需要的”资本或“应该有的”资本,不是银行已经拥有的资本,它不同于帐面资本和监管资本。虽然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都起到风险缓冲的作用,但前者是由银行管理者从内部来认定和安排的缓冲,它实际上反映了股东价值最大化对银行管理的要求;而后者则是银行业监管部门从行业监管的角度对银行资本金水平所做的要求。在风险定价方面,监管资本无法有效的区分暴露的风险差异,而经济资本做到了这一点,经济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监管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所以,从理论上经营稳健的银行需要动态监测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并保证经济资本大于等于监管资本。当经济资本高于监管要求的资本时,银行为了提高资本金的利用效率,会将超额的部分通过资本充足率的杠杆效应,扩大信贷投放;或者通过增加表外业务实现资本金的投资收益。最终使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趋于一致。当银行内部计算的经济资本要求,大大低于监管所规定的监管资本要求时,银行就会倾向于监管资本套利。监管资本套利的主要做法是通过资产证券化或其他金融创新工具将低风险资产从信贷组合中稀释出去,而从中获得收益。

第二,经风险调整收益率(RAROC)定义为净收益减去预期损失后与经济资本的比。该定义与资产组合理论中的风险收益比率即Sharp比率相似。银行除了重视估计风险潜在损失和进行经济资本配置以外,对银行的收益能力也十分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信孚银行提出了RAROC,目的是为了度量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和计算在特定损失率下为限制风险暴露必须的股权数量。后来许多大银行在此基础上纷纷对RAROC模型进行开发,从而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以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为中心的业绩考核和管理体系,将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到银行的经营业务考核中。20世纪90年代,这项技术在不断完善的同时在国际上大银行间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逐渐成为当今金融理论界和实践中公认的最核心、最有效的经营业绩考核管理方法。我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中指出,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和服务的高风险企业,必须将风险因素引入到经营管理和绩效衡量中。实践表明,银行业要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就必须以经济资本为基础,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MurphyA.:AnempiricalanalysisofthestructureofcreditriskpremiumsintheEurobondmarket[J].JournalofInternationalMoneyandFinance,2003(22).

[2]Stiglitz,J.E.,A.Weiss: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71).

[3]李志辉:中国银行业风险控制和资本充足性管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4]孟庆福:信用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行为金融;信用风险;金融租赁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款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许多金融机构和研究者对信用风险管理作出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计量模型和支持工具,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来研究信用风险管理。

1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20世纪50年代,冯·纽曼和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m)在公理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对理性人(rationalactor)选择进行分析的框架,即期望效用函数理论。阿罗和德布鲁(Arrow,Debreu)后来发展并完善了一般均衡理论,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从而建立了经济学统一的分析范式。这个范式也成为金融学分析理性人决策的基础。1952年马克威茨(Markowi)发表了著名的论文“portfoliosdeefion”,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金融学的诞生。此后,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Miller)建立了MM定理,开创了公司金融学,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上个世纪60年代夏普和林特纳等(Sharp-Limner),建立并扩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至布莱克、斯科尔斯和莫顿(Black-Scholes-Merton)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OPM),至此,现代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学科。

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20世纪80年代,通过对传统金融学的反思和修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MP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经济学接纳之际,对人类个体和群体行为研究的日益重视,促成了传统的力学研究范式向以生命为中心的非线性复杂范式的转换,使得我们看到了金融理论与实际的沟壑有了弥合的可能。1999年克拉克奖得主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和弗农·史密斯(Vemon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为这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外将这一领域称之为behaviorfinance,国内大多数的文献和专著将其称为“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会受到过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锚定和调整、损失规避等信念影响,出现系统性认知偏差。而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严格依照贝叶斯法则计算的期望效用函数进行决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这种非理性也是非系统性的,会彼此抵消,从而在总体上是理性的;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完全相互抵消,套利者的套利也会淘汰这些犯错误的决策者,使市场恢复到均衡状态,达到总体理性。

2行为金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

2.1风险偏好

根据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同于传统金融学理论下风险偏好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会随着绝对财富等一些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的。因此,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借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借款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投资,也是众多投资者中的一部分,他们的风险偏好也会发生改变。风险偏好的改变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临的风险,最终会影响贷款方面临的信用风险。

2.2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或许是人类最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人们在作决策时,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过于自信。投资者可能对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过于自信,在投资决策中过高估计自己的技能和预测成功的趋势,或者过分依赖自己的信息而忽视公司基本面状况从而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这种过度自信完全有可能导致大量盲目投资的产生,盲目的多元化和贪大求全。公务员之家

2.3羊群行为

企业决策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并涉及较多的技术环节,其决策往往由决策团体共同协商作出,主要属于群体决策,而群体决策有可能导致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的发生。羊群行为主要是指投资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而模仿他人决策的行为。在企业决策中,羊群行为的表现可能是决策团体中多数人对团体中领导者的遵从,也可能是领导者对决策团体中多数人的遵从,而且是一种盲目的遵从。决策中的羊群行为可能造成决策失误。

2.4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朗哥·莫迪格里安尼(Franeo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erton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主要内容是:在市场完全的前提下,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如果证券价格准确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收入流量的值,那么不管发行的是什么类型的证券,只要把公司发行的所有证券的市场价值加在一起,一定等于这个公司未来利润的现值。无风险套利活动也使得资本结构无关紧要,如果两个本质完全相同的公司因资本结构不同在市场上卖出的价格不一样的话,套利者就可以将更便宜的公司的证券全部买下,然后在价格相对较高的市场上卖出。因此,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不再是不相干的问题。不同的现金收入流量对不同的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各不相同,这些投资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现金收入流量愿意付出高价。特别是由于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套利仍充满风险。所以,不同的资本结构,其公司价值显然是不同的,其信用风险必然不同。

3行为金融对金融租赁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8

交易成本指履行一个合同的成本,它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同的执行而发生的成本;它区别于生产成本,即为执行合同本身而发生的成本[1]。交易成本的特征:交易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利益冲突与调和过程中浪费的资源;是无法彻底消除的;由于事件的概率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对于任意一项经济活动,人们只能在事前根据不完备的知识和信息对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估计,准确的计量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2]。

商业银行信用交易成本指商业银行(贷方)为和客户(借方)达成借贷协议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它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发生的费用支出。

2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包括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如图1所示。

2.1贷前调查的信息成本

即寻找借款伙伴并调查借款人财务状况、信誉状况、经营状况的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既包括信息本身的成本,也包括商业银行为取得信息而付出的寻找成本;由于事前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的情况要进行彻底的了解。如:银行要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资金用途、还贷能力等进行调查,对银行客户进行筛选,搜集相关资料,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才能够取得的。

2.2贷中审查的成本

即签约过程讨价还价的成本,拟定合同条款所发生的成本,如落实担保物、抵押登记、抵押物保险等。首先是合同拟定成本,主要指商业银行事先拟定信贷合同所支付的成本;其次是谈判和决策成本,主要是银企双方就信贷合同的某些内容进行协商而支出的成本;最后,在信贷合同起草时,要确定出各种情况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贷交易合同的执行办法。这些工作的进行都会使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变的更加复杂,更加费时费力。

2.3贷后检查发生的成本

即监督合同签署方,看其是否遵守合同条款,防止挪用资金、督促按期还款等活动发生的成本。在贷款出现逾期后,催收不良贷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起诉还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产权登记和财产保全费等。

2.3.1合同交易的执行成本

指在信贷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在合同签订以后,只要整个交易还没有完成,就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还要监视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合同的执行人任何可能的违约行为,这也会引起更大程度上交易成本的增加。对商业银行而言,主要有:按期缴纳贷款时的交易成本;合同存续期间对贷款实施风险管理的成本;事故发生后通知银行客户的成本;以及讨价还价时的交涉成本。

2.3.2监督成本

即在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情况下发生的成本。由于事后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违约,这就必须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监督。商业银行必须对客户的贷款用途进行跟踪监督、对客户的信用水平、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实行全程监督,并对其违约行为进行公示等,这也会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2.3.3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

指使产权交易得以有效进行的必要成本支出。产权不清就无法进行交易,交易成功后产权又要重新界定和保护,任何银行业务的交易都离不开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贷款合约签订后,银行的货币资金进入了企业的账户,归企业支配;企业的抵押物过户到银行名下,产权归银行所有。破坏产权的行为需要制裁,这些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的交易成本。

3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成因分析

企业失信以及交易成本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形成根源,是银行和企业两方面因素导致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的发生。

3.1借款人机会主义行为

在金融市场交易中,作为贷方的商业银行要随时注意、提防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借款人存在着缺乏诚信道德的现象[4]。现在的经济领域,不讲信用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信用卡常被恶意透支,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有些银行贷款被想方设法逃废,这些违约行为,都是缺乏诚信道德的表现。不佳的信用环境,是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发生的源泉。机会主义的存在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

3.2维护产权在交易成本中核心地位需要

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借款人违约的情况,在借款人违约时,银行需要用法律程序来进行索赔,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花费交易成本的,我们也称之为维护产权而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有效的银行借贷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不仅“界定产权”本身需要花费成本,而且起草和制定有关银行借贷方面的产权法律,也是要花费交易成本。商业银行要想保护产权,及时获取一切关于借款方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就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3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缺乏信息对称。在银行的贷后管理上,由于借款人在信息对称方面占据优势,还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还款意愿,因而银行仅能对借款人的收入、家庭状况及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所掌握,局限性很大。就借款企业来说,由于其报送的报表数据并非一成不变,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可信度都存在隐患,大量信息分散于多种渠道,因而银行无法正常获取,无从得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此种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银行在贷款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而形成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成本。

3.4借款人经营中的缺陷

银行与借款人订立借贷合同后,由于借款人经营上的困难和失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不能按时履行合同规定的还款指标,从而造成商业银行资产信用风险的加大和资产的损失。此种情况下,借款人不是不想履行合同而是无力履行合同,由此作为贷方的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来对借方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做跟踪评估[5]。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

论文摘要: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银行为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作为代价。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岳志.论金融交易成本[J].深圳金融,2001,5.

[3]李家军.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M].西安:西北工大出版社,2006,4.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理念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重视。金融机构评估对手方信用风险的方法、模型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估结果的优劣。本文概要阐述了银行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相关理论依据和基本做法。并对银行间市场完善授信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信用风险评估理论

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大致有统计模型、CAMEL模型和专家判断模型等三种理论依据:

(一)统计模型

利用统计模型进行信用评估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的数据积累,一般至少需要连续3年的相关数据。

1.违约概率(ProbabilityofDefauh,PD)理论

违约概率是预计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评估结果与违约率的对应关系是国际公认的事后检验评级机构评估质量标准的一项最重要的标尺。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违约概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要。不同评级机构所设定的违约定义可能不同,所反映同一等级的质量也因此而不同。只有违约定义相同的评级机构,其评级结果才可以进行比较。有了对应违约率的资信等级才能真正成为决策的依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常用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内部信用评级历史资料的测度方法;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测度方法。

2.违约损失率(LossGivenDefault,LGD)理论

违约损失率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占风险暴露(债权)的百分比,即损失的严重程度。在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加大和创新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银行对资产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因过于简单、缺乏现代金融理论基础等原因已经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和银行监管的需要。以独立身份服务于全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公开上市债券为主的外部信用评级对银行内部以信贷资产为主、与银行自身有着特定联系的资产组合的适用性也越来越小。因此,银行开始开发类似外部信用评级但又反映内部管理需要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以适应上述市场和内部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LGD在全面衡量信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评级体系的结构开始由只注重评估违约率的单维评级体系向既重违约率又重违约损失率的多维评级体系发展。历史数据平均值法是目前银行业应用最广泛最传统的方法,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的许多规定也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以其简单易操作而获得欢迎。

(二)CAMEL模型

CAMEL评级体系是目前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信用状况等进行的一整套规范化、制度化和指标化的综合等级评定制度。其有五项考核指标,即资本充足性(Capital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和流动性(Liquidity)。当前国际上对商业银行评级考察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未跳出美国“骆驼”评级的框架。“骆驼”评级体系的特点是单项评分与整体评分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评级风险管理能力为导向.充分考虑到银行的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层次,是分析银行运作是否健康的最有效的基础分析模型。在具体CAMEL模型的指标及其权重选取及校验过程中,大多采用了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

(三)专家判断模型

银行信用评估的起点是对其财务实力的综合判断。应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综合评估。经营战略、管理能力、经营范围、公司治理、监管情况、经营环境、行业前景等要素,无法通过确切数量加以计算,而专家打分卡是一种更加偏向于定性的模型。在缺乏外在基准值,如信用等级、违约和损失数据等的情况下,开发专家判断模型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专家判断模型的特点是:符合Basel要求.具有透明度和一致性:专家打分卡建模时间短,所需数据不需要特别的多:专家打分卡可充分利用评估人员的经验。

二、信用风险评估的通常做法

(一)信用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

评估方法应充分考虑风险元素的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引入大量的精确分析法,并尽可能地运用统计技术。另一方面,不浪费定性参数的判别能力,并用以优化计量模型的预测效能。除CAMEL要素外,还需考虑更多更深入的风险因素。评估要素主要包括品牌价值、风险定位、监管环境、营运环境、财务基本面。

(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造

数据准备是模型开发和验证的基础,建模数据应正确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特征以及评级框架。定义数据采集模板。收集、清洗和分析模型开发和验证所需要的样本数据集。影响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要素主要有非系统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非系统性因素是指与单个交易对手相关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财务风险、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能力、基本信息等。系统性因素是指与所有交易对手相关的共同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商业周期等。既要考虑交易对手目前的风险特征,又要考虑经济衰退、行业发生不利变化对交易对手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影响.并通过压力测试反映交易对手的风险敏感性

(三)变量选择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Theanla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层次分析法的内容包括:指标体系构建及层次划分;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相对优势排序;比较矩阵一致性检验。

2.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保留原始变量主要信息的前提下起到降维与简化问题的作用,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更容易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从多个原始指标的复杂关系中找出一些主要成分,揭示原始变量的内在联系,得出关键指标(即主成分)。

3.专家判断

关键指标权重和取值标准设定是通过专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共同讨论确定,取值标准是建立指标业绩表现同分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取值标准的设定应能够正确区分风险,取值标准应根据宏观经济周期、行业特点和周期定期调整,从而反映风险的变化。

(四)模型校验修改

模型构造完成后.需要相应财务数据的不断校验修改。财务数据可直接向对应机构索取,也可通过第三方数据提供商获得。直接获取数据的方式准确性较高,但需对应机构积极配合.且需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数据录入、核对和计算。通过第三方数据提供商获取数据效率高,但需支付一定费用,且面临数据不全、数据转换计算等问题。在违约概率模型的开发过程中,通常遇到模型赖以建造的数据样本中的违约率不能完全反映出总的违约经历,需进行模型的压力测试,确保模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获得合理的结果.并对模型进行动态调整。

(五)引进或自主开发授信评估系统

根据完善授信评估模型,撰写授信评估系统业务需求书.引进或自主开发授信评估系统,提高授信评估效率。授信评估系统还应与会员历史数据库、限额管理系统、会员历史违约或逾期等信息库无缝连接,避免各个环节的操作风险。

三、对银行间市场完善授信评估的启示

(一)完善授信评估可积极推动银行间市场业务发展

银行间市场会员信用评估水平的提高。可有效防范银行间市场系统性风险。为防范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市场成员需及时、合理、有效地对相应会员银行或做市商进行信用评估,并根据会员或做市商资信状况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为其设置信用限额。

(二)引进成熟的授信评估方法、模型和流程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有关监管要求,国内大中型银行都已经或正在国际先进授信评估机构的帮助下,开发PD或LGD评估模型。银行间市场参与者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授信评估方法和模型。在消化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国际先进咨询机构作为顾问,构建授信评估方法和模型。

(三)引进或自主开发授信评估系统

为防止操作风险,提高授信评估工作效率,实现授信评估与机构内部相关系统的连接,银行间市场参与者需根据授信评估方法、模型、授信资料清单、分析报告模板、建议授信计算公式等内容。撰写系统开发业务需求书,或引进先进的授信评估系统并进行客户化改造.或选择系统开发商进行自主开发授信管理系统。

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银行为控制信用风险的发生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作为代价。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交易成本理论在经济学界引起极大反响,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中心议题。交易成本概念不仅作为一个范畴,而且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被频繁地用于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从交易成本角度去研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也会获得耳目一新的成果。

1交易成本概述

交易成本指履行一个合同的成本,它包括事前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项合同的执行而发生的成本;它区别于生产成本,即为执行合同本身而发生的成本[1]。交易成本的特征:交易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是经济主体之间知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利益冲突与调和过程中浪费的资源;是无法彻底消除的;由于事件的概率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对于任意一项经济活动,人们只能在事前根据不完备的知识和信息对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估计,准确的计量只有在事后才能进行[2]。

商业银行信用交易成本指商业银行(贷方)为和客户(借方)达成借贷协议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它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发生的费用支出。

2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分析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构成包括信息成本、审查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等内容。如图1所示。

2.1贷前调查的信息成本

即寻找借款伙伴并调查借款人财务状况、信誉状况、经营状况的信息成本。信息成本既包括信息本身的成本,也包括商业银行为取得信息而付出的寻找成本;由于事前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的情况要进行彻底的了解。如:银行要对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资金用途、还贷能力等进行调查,对银行客户进行筛选,搜集相关资料,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才能够取得的。

2.2贷中审查的成本

即签约过程讨价还价的成本,拟定合同条款所发生的成本,如落实担保物、抵押登记、抵押物保险等。首先是合同拟定成本,主要指商业银行事先拟定信贷合同所支付的成本;其次是谈判和决策成本,主要是银企双方就信贷合同的某些内容进行协商而支出的成本;最后,在信贷合同起草时,要确定出各种情况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贷交易合同的执行办法。这些工作的进行都会使合同的起草和谈判变的更加复杂,更加费时费力。

2.3贷后检查发生的成本

即监督合同签署方,看其是否遵守合同条款,防止挪用资金、督促按期还款等活动发生的成本。在贷款出现逾期后,催收不良贷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起诉还要支付诉讼费、律师费、产权登记和财产保全费等。

2.3.1合同交易的执行成本

指在信贷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在合同签订以后,只要整个交易还没有完成,就不可“掉以轻心”,因为还要监视和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防止合同的执行人任何可能的违约行为,这也会引起更大程度上交易成本的增加。对商业银行而言,主要有:按期缴纳贷款时的交易成本;合同存续期间对贷款实施风险管理的成本;事故发生后通知银行客户的成本;以及讨价还价时的交涉成本。

2.3.2监督成本

即在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情况下发生的成本。由于事后机会主义的存在,要求对交易对手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违约,这就必须花费大量成本进行监督。商业银行必须对客户的贷款用途进行跟踪监督、对客户的信用水平、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实行全程监督,并对其违约行为进行公示等,这也会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2.3.3界定和保护产权成本

指使产权交易得以有效进行的必要成本支出。产权不清就无法进行交易,交易成功后产权又要重新界定和保护,任何银行业务的交易都离不开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贷款合约签订后,银行的货币资金进入了企业的账户,归企业支配;企业的抵押物过户到银行名下,产权归银行所有。破坏产权的行为需要制裁,这些活动产生的费用都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的交易成本。

3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成因分析

企业失信以及交易成本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形成根源,是银行和企业两方面因素导致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的发生。

3.1借款人机会主义行为

在金融市场交易中,作为贷方的商业银行要随时注意、提防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借款人存在着缺乏诚信道德的现象[4]。现在的经济领域,不讲信用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信用卡常被恶意透支,部分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承兑,有些银行贷款被想方设法逃废,这些违约行为,都是缺乏诚信道德的表现。不佳的信用环境,是信用风险交易成本发生的源泉。机会主义的存在加大了银行信用风险交易成本。

3.2维护产权在交易成本中核心地位需要

交易过程中,存在着借款人违约的情况,在借款人违约时,银行需要用法律程序来进行索赔,这个过程也是需要花费交易成本的,我们也称之为维护产权而斗争时所付出的成本。有效的银行借贷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不仅“界定产权”本身需要花费成本,而且起草和制定有关银行借贷方面的产权法律,也是要花费交易成本。商业银行要想保护产权,及时获取一切关于借款方破坏产权行为的信息,并对破坏产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就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交易成本。

3.3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缺乏信息对称。在银行的贷后管理上,由于借款人在信息对称方面占据优势,还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还款意愿,因而银行仅能对借款人的收入、家庭状况及提供的相关信息有所掌握,局限性很大。就借款企业来说,由于其报送的报表数据并非一成不变,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可信度都存在隐患,大量信息分散于多种渠道,因而银行无法正常获取,无从得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此种信息不对称,容易造成银行在贷款管理决策上的失误,从而形成难以避免的信用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成本。

3.4借款人经营中的缺陷

银行与借款人订立借贷合同后,由于借款人经营上的困难和失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不能按时履行合同规定的还款指标,从而造成商业银行资产信用风险的加大和资产的损失。此种情况下,借款人不是不想履行合同而是无力履行合同,由此作为贷方的银行需要花费大量的交易成本,来对借方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做跟踪评估[5]。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2]岳志.论金融交易成本[J].深圳金融,2001,5.

[3]李家军.信用风险控制的博弈[M].西安:西北工大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