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21:55:11

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范文篇1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即人为的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后造成一种无序的局面。近年来,“破窗理论”在我国作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由于信用破坏者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惩罚,搭失信便车的事屡见不鲜:经济纠纷和债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断翻新的假货迫使百姓选择超前储蓄放弃即期消费,由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劣质假冒等失信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率。

从整个社会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信用仅为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手段,造成信用制度基础薄弱;经济转轨初期的信用微观主体在法律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格化;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直接诱导失信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市场经济中揭出的大案、股市中现出的黑幕、安然公司的破产等无疑都与信用问题直接有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看,构筑信用经济关乎市场经济的成败。随着改革的深入,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边际效应进入加速递减阶段,集约式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已经能够承担起解决信用问题可能付出的高成本。因此,政府不能再忽视社会生活中日益严重且影响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信用缺失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决策,同时诱导其他相关因素改变博奕结果。

二、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

第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欧美国家,信用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发达国家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大量富余资金提供了最佳投向,同时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个人信用的漠视,我国虽然从1999年起在上海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很多地区公民的信用记录仍为零,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成为制约消费贷款的“瓶颈”。

第二,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是向社会提供劣质假冒商品,拒不履行合同承诺,侵犯他人商标权。二是利用变更法人代表、资不抵债、兼并、解散、破产、多头开户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在破产时采取“大船搁浅,舰板逃生”先分后破;否认抵押贷款中“抵押”的法律效力;借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前的“真空时空”,隐蔽、私分或转移财产;资产评估不实,职工安置费用高,破产费用开支大;拍卖不规范,低于评估价出售破产财产的方法,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银行信用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足、指标数据来源有缺陷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第四,体制改革中信用问题突现。随着乡镇机构的撤并、人员精简等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旗县区银行在金融债权管理方面存在清收难、转化难、保全难的问题。其一,基层机构撤并后承贷主体发生变化,原借款凭证失去原有法律效力,致使金融部门讨债无门。

第五,信用缺失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利益主体不可回避的一个商业命题,由于缺乏与信息产业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致使网上金融发展缓慢。就信用卡而言,其业务在制度法规、核算手续、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健全,而且信用卡作案的频频发生使人们怀疑其“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安全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传统结算方式。与实体经济一样,离开信用这一基础,会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缩减、交易成本增加、发展难以为继。电子商务系统的特性表现出虚拟经济对信用的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引导社会信用。首先,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领导变更而推卸政府承诺,要切实有效的维护产权。其次,要明确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制范围和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秩序。加大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教育。第四,应协调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资信数据库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网络交易的安全与信用,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网络经济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稳步发展。第五,增强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失信档案共同纳入法律管理办法。第六,要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城市市场,创造诚信的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健全信用法制,确保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我国应在信用立法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现有的维护信用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被涉及的现状,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有效的评级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平的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以诚信为重要的经营理念,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新型资本的重要性。其次,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把信用贯彻到内部管理、客户服务、员工教育、同业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有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建立“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3”指企业内部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指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四)建立健全信用中介组织。一方面要发挥中介组织评审、仲裁、公证等作用,把规范行业行为、监督执行行规行约的行业自律职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健全信用中介服务中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机构。

(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系统。一是利用高科技建立专业化的资信信息机构和组织系统,客观、公正、独立地为企业和个人传导信息。二是采取会员制解决信用问题,可借鉴环球金属网的会员制操作方法:在硬件上构建CA认证系统,采用IBM公司的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站安全;制定整套网上交易规则和会员章程以确保交易的有序性和可信度。三是实行IC卡式的数字身份证,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四是建立高科技平台上的电子化监管系统。

信用经济范文篇2

2001年4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对今后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提出了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法制并举的指导思想和标本兼治、边整边改、着力治本的指导方针,着重指出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防止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避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应该说,完善法制与建立企业信用,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治本之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与成,立足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建立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上的思考。

一、我国企业信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我国当前信用缺失主要集中表现在企业层面。商品市场领域,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金融市场上,企业之间三角债近年呈蔓延和越演越烈之势,企业逃债、废债的现象也不罕见,形成国有银行体系中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致使国家不得不采取核销坏账的措施,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所谓的“赖账文化”;在信息市场上,各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蝇头小利,不惜损害“公众委托人”的声誉,公然违背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和相应的法律规范,出示虚假审计报告,误导投资者,造成投资者财产的损失。据财政部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显示,在被抽查的157家企业中,竟然有155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虚报利润现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看到,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既没有事前得到警示,也常能逃避事后的惩罚。而诚实守信的市场行为的好处则得不到充分显示,认为既然可以通过弄虚作假轻而易举地圈钱,何必苦苦经营?虚假无信的事情太多了,广大投资者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于是只能寄希望于投机,消费者的信心也备受打击。

企业信用的缺失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交易效率,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健康成长,加剧了市场失灵的程度,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据报道,我国每年因市场信用问题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5855亿元人民币,其中,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因为产品质量低劣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建立在非信用基础上的我国经济运行成本越来越高。中国科学院《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我国就需花费1.25美元”,比世界平均成本高出25%。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总额的10%,我国为16.7%。当前,大量失信行为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利益驱动的结果,但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及历史根源。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缺乏信用传统、或者说缺乏信用约束的传统社会。虽然中国古代留下了商鞍变法“一诺千金”的故事以及“言必信、行必果”等名言警句,但从整体上讲,中国古代的社会仍是一个“人情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信用的约束机制主要是公众舆论和道德。当改革开放的实践使“利”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范畴时,传统与现实便在这里发生了强烈冲突。由于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没有合同、贷款,也就无所谓信用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也并未立刻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性,因此,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于改革的进程,由此出现信用约束的真空,致使信用问题凸现出来。再加上这几年忽视了信用教育,引发信用秩序的危机便不可避免。

(二)企业管理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企业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和强烈的维权意识,内部缺少信用管理。据有关部门对数千个企业拖欠款项和亏损案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于政策性原因导致企业拖欠款的尚占不到20%,80%的拖欠款源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机制上缺乏信用管理。二是社会信用管理体制混乱,管理部门职责末清,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司法部门对欺诈、赖账等行为惩治不力,工作效率不高。比如债权人对逃废债务者进行了诉讼,虽然多数取得了胜诉,但诉讼费用高(占收回贷款本身的20%~30%),执行难,债权人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立法和制度方面的原因。一是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保障不得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银行没有办法处罚,最后只有划为呆账、坏账一笔注销。显然,这种不守信的企业如果能从中获利,那么别的企业就会竞相仿效,这样就会从制度上对人们的不守信行为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而这些债务的逃废,不仅是法律对不守信者的放纵,也是对守信者的打击。二是我国信用中介机构不够规范,各项信用制度很不完善。由于缺乏相应的信用评级机制,信用好的企业与信用差的企业无法区分,这就会出现经济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优良主体退出市场或自动放弃优良原则。目前,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技监等不同部门,难以形成权威、统一的检索平台。这样既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此同时,社会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甚至扭曲的现象,而一些企业和个人则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特点进行种种欺诈活动,进一步助长了种种失信行为的滋生。

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优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就工作职能而言,具备了掌握企业部分信用状况的客观条件,因此,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一)具备建立各类经营者基础数据的信息资源优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利用对各类企业核准注册的职能,可以实现对企业从出生到死亡(即设立一变更一注销)的全程情况作出记录,了解掌握各类企业的基础信息,这一优势是任何政府部门或单位所不具备的。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已通过建立“经济户口”的形式全面整合经营者基础信息资料,这就为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奠定了基础。

(二)对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搭建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具有一定优势。企业信用在经济活动中都有明显体现,如企业准人阶段,注册登记不能搞“三元”,不能虚假出资涉及信用问题;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做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合同欺诈等都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在企业退出市场时做假账、搞假破产,也是不讲信用的表现。这些均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的内容。近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违法经营者,这为建立信用监管体系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对这些信息的采集、收录并加载于该企业基本信息之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占有优势。同时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息平台征集分散于法院、税务、银行、质监等部门的经营信用信息并加以整合即可形成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资源。

(三)初步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为信用管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大量实践探索,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注重信用意识的培养,如开展“重合同、守信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认定,创建消费者满意街区、消费者信得过企业等活动,研究和制定了一些涉及企业的信用标准及失信行为警示制度,这些工作为下一步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做了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经验。

鉴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方面,工商部门至少可以做好以下一些基础性工作:

1.建立“经济户口”管理制度。“经济户口”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改变监管执法方式,强化对企业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经济户口”就是要将辖区内各类性质的企业基本情况搞清楚,并按户建卡建档,包括监督管理卡、静态档案和动态档案三个部分。监督管理卡,主要用于巡查人员在动态巡查中使用,其内容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静态档案的内容包括各类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情况;动态档案包括各类企业注册登记的基本情况的变动事项及监管记录(包括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处理、处罚材料),达到对企业的动态监管,从而切实发挥经济户口在监管执法以及信用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2.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针对信用缺失问题,通过立法,确立行政、司法管理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制度,为健全有权威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提供保证。对工商部门来讲,工商系统内部可以抓紧使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信用资料得到归纳整合并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之动态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信用情况,建立综合、全面、权威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向社会提供涉及企业的信息。在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加强与司法部门、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沟通,打破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垄断,尽早制订企业信用数据标准,为信用体系基础平台的建立、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工商部门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系统信息的气互联互通,信息传递的多向反馈。通过计算机网络汇总各类企业的登记、年检(验换照)、商标、广告、合同、违法违章处理、缴费等资料,反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各类企业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管理过程和管理状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起登管衔接、上下衔接、左右衔接的监管玉作流程。

3.建立市场主体失信惩罚机制,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对失信行为要加大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失信违法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企业违法经营成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理应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和权限,做到对违背信用原则的企业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信用好的企业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确保市场经济秩序健康、有序的运行,真正实现守信获益、失信受损的目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必须建立完备的市场主体失信惩罚机制。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的处罚应具有持续性的特征,这些记录要伴随企业直至规定的期限结束。

4.推行预警制度,建立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所谓预警制度就是对一些不合格的企业或者经营不正当的企业作提示的制度,对企业的资信不够好、经营状况不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经过多次检查都查无下落等情况,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作出提示,记录上述情况,提醒与其有经济往来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加以注意。所谓警示制度就是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制度,一般可以把警示分为一、二、三级警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企业违法违规的严重程度,对其行为作出相应的限制,如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年检时定为B级企业,限制办理增设分支机构、增加经营范围等。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建立企业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系统,对实施了严重危害交易安全、严重扰乱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交易对象合法权益等不良行为的市场主体,锁进“不良行为警示记录管理系统”,列入“黑名单”,被锁进“黑名单”的企业将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出资办企业、不得成为已设立企业的股东或出资人等。只有在规定期限届满后才对有关限制予以解除,但其违法违章的不良记录要作永久性记载。

5.建立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加大综合监管的力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发挥职能作用,利用企业信用登记、备案和评价系统汇集信息,允许社会公众通过网站,随时查询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企业登记及其他有关信用信息(如企业违规受到处罚、资质、资信等信息)。可以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信息平台向社会公众公布和推荐信誉好的企业、商标及产品,暴光信誉差的企业及产品,鼓励和扶持名优产品,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以加大全社会对企业的监督,引导企业开展信用建设,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全面建立经济户口,对企业实行动态监管

(一)经济户口的含义与容所谓“经济户口”,是一种借喻的说法。一个企业一但依法设立,就好比一个人出生后公安机关即为其建立了户籍档案一样,登记机关也为企业建起了书式登记档案和数字登记档案(计算机记录)。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和登记机关对其进行的监督管理,档案的内容在不断地增加和变化,我们将这样包含静态和动态的内容,包括书式和数字形式的档案,称为“经济户口”。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现有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情况来看,企业经济户口管理的类别,在坚持“一户一档”原则的基础上,应相应建立三大管理系统,即登记注册系统、监督管理系统、企业信用系统。每一个大管理系统分三个小类,分别将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管理的档案材料按相应大小类别分类归档。概括起来如下:

1.登记注册系统:①设立登记材料;②变更登记材料;③注销登记材料。

2.监督管理系统:①年度检验材料;②回访检查材料;③行政处罚材料。企业受行政处罚的材料按办案程序单独另行建档,但必需将以下书式副本归入行政处罚材料类别: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责令改正通知及其他需归入行政处罚材料类别的档案材料。

3.企业信用系统:①提高企业信用的记录材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材料、企业本身每年度参评重合同守信用的情况材料、驰名著名商标材料、文明经营户材料、企业受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奖励,包括有关认证或评比等材料。②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材料:包括企业违反工商登记法规而受到行政处罚的材料、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三年的企业名称、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定代表人的“黑名单”、“12315”举报中心或消费者协会接受投诉的材料及处理结果的副本。

“经济户口”记录了市场经营主体依法成立和存在的主要信息,同时也记录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如年检、处罚等)的信息。如果我们以“经济户口”为核心,以企业的动态信息和被行政执法机关监督管理的信息为全貌,以社会公众的监督、投诉和举报为补充,以中介机构的评价为参考,以向社会公布其信息为手段,就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较理想的市场经营主体信誉体系的管理框架。

(二)“经济户口”对宏观经济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托经济户口,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经济户口的功能及作用看,经济户口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各类登记档案由闲置资源向促进市场监管要素转化的过程。从深层意义上说,它是引发日常监管深刻变革的助推器。其功能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真正掌握各类市场主体的“底数”。即,能够基本达到“八清”:企业和法定代表人的自然状况清、生产经营的基本状态清、区域经济结构清、企业信誉清、广告清、商标使用清、合同鉴证清和违法案件清。

2.有利于更准确地抓住市场准人、交易和竞争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有力地打击违法经济活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3.有利于促进监管方式由单项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同时也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和利用效率。

4.有利于督促执法人员忠于职守,对执法人员能够产生警示的约束作用,促使他们增强工件责任感并大大减少日常监管偏位、偏浮、偏软和滞后的失职现象。

5.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经济户口含有大量的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景气状况信息。从政府宏观决策来说,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从工商机关开展职能服务来说,可以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从社会投资来说,可以通过查询相关信息,做出适时的投资决定。

其次,依托“经济户口”能够尽快创建“企业信用公示制”。这最起码能够解决四个问题:

1.培育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使他们明白,信用其实就是资本,这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因为中国消费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信用消费,缺少信用消费,消费质量和消费规模都上不去。

2.各类信用主体可以在讲信用中做强、做大、做实。企业有了信用,就有了扩大投资的资金,信用贷款可以解决各类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这个难题解决了,各类企业特别的中小企业就会活起来,而中小企业一旦被信用所激活,就业问题、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等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3.可以有效地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市场主体信用体系,让信用在经济领域中起到杠杆作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使市场经济进入有序的轨道。

4.促使各类企业在以讲信用为美,没有信用为耻的理念中,真正达到遵循“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经营原则。

(三)建立经济户口的基本原则

1.综合与便捷相统一的原则。建立经济户口制度是为了便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企业在市场准人、市场交易、市场竞争等各环节的表现情况进行汇总。不做综合化处理,就无法掌握企业的总体情况,但一味强调综合,又必然带来信息量和工作量的大幅增加,使工作人员产生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所以,建立经济户口必须既体现综合,能够及时了解市场主体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又能注重化繁为简,在技术手段的设计上做到方便、快捷。

2.公开与保密相统一的原则。建立经济户口后,应当将“户口”的有关情况在“工商红盾信息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确立公开原则,对企业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都有好处。如,将一些依法经营表现好、信用好的企业名录公开,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加快发展;反之,将一些严重违法违规、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企业名录公开,则会达到让这类企业无立足之地的效果。因为,公开市场信用状况,对存在违法经营行为的企业来说,是一种致命的“杀手铜”。所以,坚持公开的原则,不仅有利于弥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强制手段的不足,增强政府对经济秩序的控制力,而且也将促进企业严格自律。在坚持适当公开的同时,也必须对企业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情况予以保密,注意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哪些应该公开,哪些不宜公开,都要慎重确定,有所选择。

3.局部探索与整体联动相统一。建立经济户口这一举措应着眼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从整体上增加监督管理的力度,提高市场规范的工作效率。同时,经济户口的本质属性在信息共享方面是开放性的,在实践运用方面是统一性的。因此,建立经济户口不能局限于各省、市、自治区工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应尽快制定统一标准。否则,经济户口的建立不仅难以实现整体效果,而且也容易造成标准不一、模式混乱以及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4.建立“经济户口”应科学实用。目前,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正掀起建立企业“经济户口”的热潮。在暂时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各省的这项工作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没有充分调研、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匆匆上马建立的“经济户口”,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实用性差。其原因:一是各类企业“经济户口”设置的内容不统一、不完备、不科学,不能适应动态监管的要求。二是各类企业“经济户口”管理模式配置繁杂,给登记和巡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三是各类企业“经济户口”电脑管理软件缺乏,各地自行研制的软件在进行相关的统计、汇总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四)“经济户口”与企业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

首先,经济户口的建立和管理是实施企业信用工程的基本依据,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实施企业信用体系工程的基本要求之一。该数据库具体包括:①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企业注册号、企业名称、企业代码、经营地址、行业分类、企业性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公司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信箱、网址、公司简介、设立分支机构情况、对外投资情况);②企业良好行为记录;③不良行为记录等三方面主要信息,即静态数据(企业基本数据)税动态数据(企业良好行为和不具行为记录)两大类。而企业基本数据即工商登记注册数据要依靠建立企业经济户口来提供,企业动态数据需要通过市场巡查掌握企业具体市场经营行为,需要通过经济户口管理来及时更新和充实。因此,不建立起企业经济户口、实现对经济户口的有效管理,企业信用系统工程就是空中楼阁。

其次,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可以更好地实施“经济户口”管理。“经济户口”管理就是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主要由基层工商所来完成对各类企业主体资格的监管。因此,各地正在改变过去“谁登记谁管理,谁发照谁管理”的级别管理做法。要真正实施“经济户口”管理,亟须解决的是增强基层工商所对企业管理的权威性,提高企业对基层工商所监管的重视程度。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在日常监管信息中记录企业的诚信状况、奖惩资料等,逐步形成准确、权威的登记监管数据库并作为企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基层工商所监管的权威性。

再次,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可以进一步增强执法效果。目前,工商登记数据库大多只是记录企业的原始登记资料和变更登记资料,对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却没有记载。通过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将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一并记录,建立企业守法经营数据库,并将该数据搬上网络平台,将有利于提高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的透明度。显然,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企业的自律,特别是使企业承受来自市场的约束力,可以较好地增强执法效果。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现有数据库的整理,可以同时进行数据更新,对原始的登记资料、变更登记资料进行重新审查,确保企业数据的有效。要加强各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特别是企业的守法经营状况、商标使用、合同履行、依法接受检查等情况的收集与整理。

总之,建好管好“经济户口”是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必须依赖于“经济户口”的建立。

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持与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离不开网络技术支持

1.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广泛的网络互联和数据共享,可以随时记载企业产生、存在、变化、发展的各种信息,可以随时记录下市场经营主体的守信情况和不守信情况。几乎在瞬间,这些信息就可以提供给他人做为某个企业可信度的判别依据,因此信息技术为随时监督企业的信用行为提供了切实的可行性。在一定条件下,政府几乎是只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当然,政府同时也要重视和研究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信息架构必然会遇到的责任问题。如披露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合法性、被披露者是否会因此受到不合法或不合理的伤害,社会对披露信息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情况等等。这时,就需要回到法律框架内,对信息的披露也加以法律的规范。

2.信息架构中的数据指标体系。数据指标体系的设置,关系到对企业的准确描述和评价,关系到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到信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权威性,因此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根据我们在实践中的摸索,这个指标体系应该是一个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留有发展余地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要能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企业从出生(设立)到生长(经营、变化、发展)到死亡(解散、终止、停歇)的全部情况,全面反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监督、管理、评价、惩处的全部情况。具体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信息:

(1)企业基本情况类信息。主要包括其名称、住所、注册资本(金)、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股东(合伙人)及其出资情况、注册号、统一代码、开户银行账号、前置审批或特许经营情况、邮政编码等基本情况。

(2)企业基本情况的变化类信息。主要包括上述基本情况的变更信息(如分立、合并、增减资、搬迁、股东变更等)、注吊销信息等情况。

(3)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类信息。主要包括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产值、销售额、营业额、纳税额、利润额、亏损额等)、主要产品及其产量、商标使用情况、广告登记和情况、有关部门对其生产经营资质的评定情况、贷款及抵押登记情况、投资情况、上市或融资情况、合同履约和合同纠纷情况等信息。

(4)监督管理情况类信息。主要包括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行政管理机关对企业进行检查、巡查、年检、年审的记载情况和变动情况、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和被处罚的情况、消费者对其投诉的情况,政府对其表彰或批评的情况、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对其评价的情况等信息。

3.数据指标体系中数据的生成。

上述四类信息综合起来,基本上完整地勾勒出了企业的诚信状况,而第(1)、(2)类信息由于其基本性和产生的原生性,构飞成了整个数据体系的核心部分。

从这些信息的生成来看,上述四类信息中,第(1)类属于相对静态的信息,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企业登记注册时生成,并由此导出了后三类相对属于动态的数据。其中,第(2)类信息主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登记过程中生成,第(3)类信息由工商、税务、银行、行业协会、企业在各自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中生成,第(4)类信息由政府及其各行政管理部门、消费者、行业协会、群众团体、中介组织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评价中生成。

4.尽快建立以核心数据采集为基础,政府各部门、银行、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分工负责采集相关数据的数据采集体系。

数据库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耗时长,是整个信息架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由政府督导,各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下大力气尽快干起来。根据我们的经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整个数据库建设的难中之难。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关注这个问题,要尽可能杜绝人为错误和疏漏,加强对数据的检查。

由于建立数据采集体系涉及面太广,不可能齐头并进,一瞒而就。因此政府应该按照一家为主、各家建库、数据共享、政府的思路,分轻、重、缓、急,逐步建立这个采集体系。

5.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加强协调,在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信息架构中牵头做好这项工作,而且也只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才能牵头做这项工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理由:

一是从数据的量上看,50%以上的信用信息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集和,抓住了这一块的工作,等于就抓住了面上工作的二分之一,有利于整体的推进。

二是离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集的核心数据(基本情况及其变化信息),其他部门采集的数据在合法性和有效性上缺乏映证,这是由于了解一个企业的信用情况时,首先必须知道它是否存在和合法这一客观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三是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使我们已经聚积起一批网络、设备和技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商系统现有PC机38665台,服务器2386台,小型机79台,局域网络1350个。国家工商总局与各省、市、自治区和副省级城市之间的广域网已经全部开通,各地的登记数据库(即第(1)、(2)类信息)已基本建成,许多省市工商系统已在开始着手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信息架构;为开展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建立企业“经济户口”的做法,无论从目标、内容、形式上看、还是从数据指标体系上看,都符合建立企业信用体系信息架构的内在要求,而这项工作正在全国工商系统迅速展开。

五是机构改革后开展综合监管、推行“小局大所”和巡查制的做法,使工商所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直接贴近和面向市场经营主体,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的格局在全国工商系统初步形成,既强化了行政执法,又为动态采集信用信息提供了条件。

另外我们也还必须要看到,仅有核心数据的是不够的,还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因此,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通过共享、链接等方式,把各种信息整合起来。

(二)建立市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离不开电子政务和CA认证

1.政府要进行信用监督和信用管理必须实现政府管理的信息化。

离开信息化的手段,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就无法接收和整理越来越大量增加的各种信息,更无法向社会提供准确的信息,这已是不真的事实。而现在提出的推行电子政务,如果把信息化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来看,就不难发现,电子政务只不过是站在新的要求和高度上,对政府管理信息化的新的诠释。电子政务的本质,就是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施行政府管理。只不过这时的政府管理已经被赋予了新的信息化的含意,政府的业务和信息资源、已经按面向对象的信息化要求进行了重新整合而已。

2.政府管理的信息化要达到实现电子政务大致要分成三步完成。

根据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专家们的看法,在我国实现电子政务,大致要分成这样三步完成。

(1)实现内部事务处理计算机化与对外提供信息服务。这一步的特征是各单位开始建设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内部局域网络,建立一些基础性的数据库,逐步由静态到动态,由动态到单向交互方式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2)实现内外交互(双向)信息化的事务处理与信息服务。这一步要逐步由离线双向服务到半在线双向服务到网上办公,最终要把许多政府部门或一个部门内的许多单位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在线双向服务。

(3)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和信息服务。由于这一步很大程度上还是明天的奋斗目标,这里不去再赘述。

3.从上述实现电子政务的步骤可以看出,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信息架构,必须要求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说只有把许多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在线双向服务的时候,政府提供的企业信用信息才是较为完整的,具有较大可判别性的,较为客观、公正、可信的信用信息。这样的信息架构,才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架构。

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东部地区已经在跨电子政务的第二西部大多数地方才在跨第一步,个别地方甚至刚刚起步,这就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信息化发展的不平衡将直接导致信息资源的不完整,一个不完整的信息资源既无法整合同时也失去了可信度,这就会使整个信用体系的建设拖上几年甚至十几年(东部地区当初走完第一步就花了十多年时间)。因此,国家必须从加大投入和加强行政命令两个方面着手,来缩短这个差距,赢得时间;否则国家因市场经济混乱造成的损失和用于整治市场经济的投入也不会是一个小数字。这样既不利于发展经济,又不利用维护社会稳定。

4.CA认证的必要性。

按照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走向,如果政府要在网上向社会公布相关信用信息,要从网上接受公众的办事请求,要接受各种审批核准事项,要在政府各部门之间通过网络交换各种信息,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只有通过CA认证方式才可能实现。即只有以数字签名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电子加密、解密和识别方式,才能确保对方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才能保证获取电子文档的法律有效性。当然,这里面还有立法的工作需要做,自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电子商务示范法》后,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国已先后制定了有关电子签名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则显得滞后。

当克林顿以数字方式在美国《电子签名法》上签下自己的数字签名的时候,实际上是标志着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的诞生。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国情,我们也不必去照搬那种对经济运行过度放纵的模式,但是做为在虚拟空间中保证一种行为、一个身份或一份文档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手段,国外的做法还是值得借鉴的。

5.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态势和对策。

从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情况看,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部署和要求,各地正在向电子政务第二步的目标推进,东部发展得快的省市,已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开展建立CA认证体系的工作,为网上办公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西部地区虽然发展较慢,但比起大多数的政府部门来,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要小得多。

从数据库的建设情况来看,各地都已完成建库工作,实现了登记信息的计算机管理。大多数企业的信用信息资源,掌握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于里,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网络建设的情况来看,各省、市、自治区和副省级以上的城市已经全部联网,省以下直到工商所的网络正在加紧建设,许多地方已经完成,只需要再努一把力,网络平台的建成已是指日可待。而且由于我们坚持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较高的起点,再加上遍布全国城乡的工商所节点,这个优势也是几乎所有政府部门无法可比的。

信用经济范文篇3

第一条为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规程(试行)》《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担保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向借款人发放的专项用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建设的贷款。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并取得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辖内农村信用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

第二章贷款条件、期限、利率及相关规定

第五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条件:

(一)借款人已取得贷款证(卡)并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

(二)借款人产权清晰,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管理规范,财务状况良好,核心管理人员素质较高。

(三)借款人实收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信用良好,具有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建设项目已列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投资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能够进行实质性开发建设。

(五)借款人已取得建设项目所需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

(六)建设项目资本金(所有者权益)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0%,并在贷款使用前已投入项目建设。

(七)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八)农村信用社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必须专项用于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七条农村信用社发放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严禁以流动资金贷款形式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

第八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九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执行,可适当下浮,但下浮比例不得超过10%。

第十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应以项目销售收入及借款人其他经营收入作为还款来源。

第十一条农村信用社必须依法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业务。

第十二条农村信用社必须对借款人和建设项目进行调查、评估,加强贷款审查。

第十三条农村信用社必须要求借款人提供农村信用社认可的有效担保。

第十四条农村信用社必须与借款人签订书面合同,办妥担保手续。采用抵(质)押担保方式的,必须及时办理抵(质)押登记。

第十五条农村信用社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应实行封闭管理,与借款人签订资金监管协议,设定资金监管账户,通过资金监管账户对资金的流出和流入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控管理。

第十六条农村信用社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使用情况必须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供项目建设进度、贷款使用、项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财务会计报表等有关资料。

第三章贷款操作程序

第十七条操作程序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的基本操作程序:申请和受理→贷前调查、评估→贷款审查、审批→办理保险→贷款发放→贷后管理→贷款收回。按照信贷业务先客户评级、后额度授信、再具体支用的原则,借款人在农村信用社办理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业务时应对其先予评级,然后审批其授信额度。

具体操作参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冀信联发[2008]28号)执行。

第四章档案管理

第十八条经办县级联社应以借款人为单位建立和保存贷款档案。

档案内容参照《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冀信联发[2008]28号)执行。

第五章附则

信用经济范文篇4

1.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运行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以信用制度的发展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虚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虚拟经济的运行领域就是资本市场。其实,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的结构组成和运行机制原理相同。在资本市场中,市场的主体是资本持有者和资本需求者,交易的对象是资本,那么交易媒介是什么呢?在商品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媒介是货币,而在资本市场上,这个媒介应当是信用。只有有了信用这个媒介,它才能够真正运转起来。

2.虚拟经济在信用扩张中产生和演变,虚拟经济的产生是信用膨胀的结果

商品交易产生了信用关系,当以物易物的交易进化到以实物—货币—实物为主要运行方式的早期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的赊销和货币的借贷行为便逐渐普遍化,信用关系就成了商品交换行为的常见伴生物。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那时货币只是起到一个中介作用,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通量的价值乘以流通速度于实物的价值是完全相等的。这便是“完全实体经济”。随着经济发展,货币在以货币—实物(服务)—货币为主要运行方式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过程。货币的信用化表现为自身完全没有价值的货币符号(纸币或票据)取代了自身具有价值的金属货币,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但在金本位制中,不足值金属币和有含金量的信用券以足够黄金储备为担保的,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流量依旧受到实体经济的严格限制而与实物流量保持一致。在信用参与下,货币具备了支付手段的职能,开始了单方面的转移。信用产生后,无价值货币符号为脱离于实物流量的虚拟经济的扩张提供了可能。

3.信用滞后对虚拟经济发展产生制约

我国当前虚拟资本还不发达,信用制度的滞后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1)信用恶化引发信用过度膨胀,信用的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而泡沫经济加剧银行企业的困境,甚至使经济衰退。首先由于企业信用低劣,造成银行贷款质量低下,存在大量呆账、坏账,银行大量资金无法按时收回,资金周转速度滞缓,相应加剧资金的需求,诱使银行寻求高利率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高利率促使银行扩大信贷,从而放松对信贷质量的审查和可行性研究,贷款抵押品手段也非常软弱,许多贷款以被高估的股票和房地产作抵押,实体经济由于无法承受过高的银行利率而使其正常资金需求受到极大抑制,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是产生泡沫经济的重要原因。当泡沫经济迸裂时,又沿着相反的方向互动。当广大民众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失去信心,便会发生挤提,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抗风险能力减弱,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致使经济衰退。

(2)虚拟经济的重要载体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信用环境不佳的制约。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是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债券的市场小得微不足道,市政债券市场还是空白。然而,社会的信用环境破坏使债券发行者不能取信于市场的投资者,债券市场更加难以发展壮大。我国的基金产业也因没有完善信用保障的法律和制度体系难以成功发展。

(3)信用制度的空白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动荡。虚拟经济中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因此,没有现代完善的信用制度,虚拟经济的发展更加脆弱。尤其在我国,完善的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在没有完善信用制度的保障的条件下,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膨胀,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市场动荡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作用,严重时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特别是当金融市场积累了大量泡沫时,其动荡会导致对整个经济的灾难性后果,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4.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紧密结合。在现代经济中,商业、银行、企业、国家信用的发展为虚拟经济提供了不断增长的货币支持,并为虚拟经济的多倍膨胀提供了可能。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商业信用是生产资本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形式或预付货款等形式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银行以一定自有资金为信用保证,通过自己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及银行网络间非现金划拨结算等基本业务使货币大大虚拟化、扩大化。在纯粹信用货币本位制下,货币发行量更容易为中央银行所控制,成为政策性的外生变量,国家通过货币政策通过实施通货管理来促进本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货币的过量发行更为可能。货币脱离了经济运动中实物流量的限制,甚至突破了国家发行纸币数量。这正是虚拟经济实现虚拟增长的货币制度前提。随着资本市场和信用的高度发展,大量的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单、承兑票据等也被人们接受参与流通,成为更广义的货币。由于整个信用体系的高度发展和相互渗透,货币开始演变为一种代表一定价值、变现力较强的资产,而这种资产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只是代表可以取得收入流量的权益凭证,日益无形化、虚拟化。货币范围的日益扩大,使这些票证的发行者已参与到货币发行与创造过程中来,此时,银行、国家已丧失了货币数量决定的垄断权。加上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将信用资源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通过保证金资金杠杆将投资多倍放大,信用作为买卖中介的牟取价差者有抵御买卖期间市场风险的能力充分利用。投机交易额的巨大虚拟膨胀使得其所产生的虚拟经济远远超越了实体经济的规模,这就形成了“虚拟经济”,而且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虚拟经济的发展使信用更加扩大,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信用扩大、资产价格上升使实体经济的融资尤其是抵押贷款融资或直接融资更为方便,这将为实体经济尤其是有发展潜力的实体经济领域提供较好的资金支持,从而促其发展。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现代经济中虚拟经济发展使金融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活跃和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一个重要领域。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会极大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但若虚拟经济发展规模过大,完全脱离实物经济而极度膨胀的时候,引发泡沫经济,造成经济衰退。

二、建立健全中国的信用制度

1.营造信用制度的软环境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和监督者,在信用制度的建立中,自然而然要承担起培养国人信用意识、制定法律规则、监督市场行为和培养相关人才的职责,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一是尽早制定、规范相关法律法规,为中国信用体制构建总体框架。由于当前这方面经验上的欠缺,可以先用条例、规章的形式予以颁布。二是加速培养诚信文化。在美国和欧洲,信用体系建设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诚信作为道德诉求也贯穿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有信用畅通无阻,无信用寸步难行”的信用价值观已经深入每个人的生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有形的制度建设与无形的制度安排不可偏废。在建立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法规、程序等有形制度,而且也要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等无形制度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影响。三是要研究国外发达工业国家市场信用体系建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四是要大力培养相关人才,使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更加科学、规范。2.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诚信的基础是产权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诚信原则。当产权不清晰或保护不充分时,人们则可能选择做出利己损人的经济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出现必然导致诚信成本的上升。因此,必须加快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而推动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力量应当是市场。要通过构筑多元化产权格局与市场竞争格局,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更广泛的市场主体和市场参与力量,通过多元化的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来推动产权制度改革,从而促进信用建设。

3.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如果把信用体系比做一条链的话,那么信用评级制度就是这条链的最后一环

这最后一环应由谁来建立呢?笔者认为应当依靠市场的力量,让市场去选择。有人曾经建议让政府成为信用评级的主体,笔者认为有以下弊端:(1)政府和市场相比的低效率性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2)政府作为主体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行为。(3)政府对市场信息有迟钝性和滞后性。信用评级体制并非政府或某位经济学家所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或条例,它会随着市场发展状况、消费者消费能力等一系列市场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它是在资本市场中由信用需求双方决定的,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肯定,美国现今的信用评级制度较20世纪80年代肯定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非无事可做,它要做的就是为信用评级市场制定进入门槛、行为规范,保障这个新兴市场稳定、有序地发展。

4.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是政府管制功能的延伸,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可以实现官方与民间优势互补。行业协会通过制定本行业的“行约”、“行规”和“行业标准”,在维护本行业内各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起到规范、控制和约束行业信用的重要作用。同时,行业自律管理还具有低成本管理、管理专业性强和管理具有时空优势的特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与行业协会的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欠发达国家之所以信用缺失,则与行业协会不发达有关。

【摘要】信用是虚拟经济的制度基础,信用制度是人们对信用关系的理论、道德、政策、行动的规范。信用制度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信用制度的缺失不利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发展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健全信用制度。信用是价值的有偿运动,虚拟经济在信用关系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信用关系的恶化以及信用制度的缺失又给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作用;选择和设计能够推动我国虚拟经济发展以及防范其风险的信用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虚拟经济信用制度信用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

一、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喻敬明,林钧跃,孙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刘峻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信用经济范文篇5

信用价差(creditspreads)是指为了补偿违约风险,投资者要求公司债发行人提供的高于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的收益。从理论上来讲,信用价差是由债券发行人可能发生违约而出现的,它反映了公司债的风险状况,因此信用价差常常对应着公司债券的预期违约损失。总体来说,公司债券预期违约损失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好,违约的概率低,信用风险小;而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违约概率高,信用风险随之加大。因而,信用价差实际上体现为宏观经济预期的显示器,即信用价差小时,意味着预期宏观经济向上,反之当预期信用价差大时,即意味着宏观经济向下。由于宏观经济预期必然对宏观的实际波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利用信用价差中所包含的信息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实际上,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利用债券市场的信息把握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做出了许多探索性的工作。比如,Harvey(1988),Estrell和Hardouvel(1991),StockandWatson(1989)等认为,长短期利率差不但包含了未来通货膨胀的信息,还包含了货币政策的信息,因此能有效预测宏观经济的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长短期利率差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确有一定的预测能力。BernankeandBlinder(1992)等用商业票据的溢价来解释未来的产出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商业票据的溢价对未来产出波动的预测能力较弱。事实上,商业票据溢价为信用价差的一种,其为商业票据相对国库券的溢价。商业票据溢价对未来的产出波动预测能力较弱是因为其仅包含了短期的信用风险信息,无法反映长期的经济周期变化预期。国内学者利用债券市场信息预测未来产出波动也依循利率期限结构与信用价差两条线索而展开。如,于鑫(2008)利用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额解释中国未来的宏观经济波动,其实证结果表明5年期与1年期的国债利率差对未来的产出波动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特别是对中长期的产出波动预测效果较好;然而其对短期产出的预测效果较弱,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不高。徐爽(2010)用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主成分作为因子,预测中国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等经济变量,其实证结果表明主成分模型相对简单利差模型有着更好的预测效果。张燃(2010)利用10年期信用价差数据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预测研究,其实证结果表明利用信用价差对未来宏观经济变量中的消费、出口、投资、工业增加值与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利用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长短期利率差的预测效果。然而其对信用价差的度量是直接基于企业债收益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而得出的,这种度量方法忽略了各企业债券的个体波动信息,将对真实的信用价差产生较大的测度误差。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尽管债券市场上的信用差价包含着丰富的宏观经济预期信息,其对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但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是基于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波动进行预测。仅有少数学者利用信用价差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状况,但其对信用价差的测度存在较大的偏误。为此本文将对信用价差的测度方法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其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预测能力,其结构安排如下:在第2部分,本文基于Gilchrist(2009)提出的“自下向上”方法,构建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价差指数GZ指数。在第3部分,本文构造实证模型对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并将其与忽略信用价差变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进行对比。第4部分是结论。

二、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的构建方法

Gilchrist(2009)提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自下向上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构建了测度信用价差的GZ指数。其具体的构建方法如下所述:假设在时期t由企业i发行的公司债券k所承诺的现金流序列为(C(s):s=1,2,…,S),这里的现金流包括了按期付息与到期时的本金偿付。那么该债券价格可描述为:Pit[k]=ΣSs=1C(s)D(ts)(1)此处的D(t)=e-rtt为在时刻t的折现函数。为了计算与之相对应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我们利用时刻t连续复利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对现金流序列(C(s):s=1,2,…,S)进行贴现。按此方法所得的无风险债券价格Pft[k]将被用来计算假定国债的收益率yft[k],该国债产生的现金流序列同样被假定为(C(s):s=1,2,…,S)。用yit[k]表示企业债券k的收益率,那么信用价差则可表示为Sit[k]=yit[k]-yft[k]。通常使用的计算信用价差的方法为将企业债券收益率减去与该企业债券到期日相同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的收益率而得到的,而本文所采用的度量信用价差的方法与通常的方法相比将大大减少信用价差的计算偏误。按上述方法,我们将得到微观层面各个时期各种债券的信用价差。将微观层面的信用价差进行简单的综合,就可得到各个时期的信用价差指数。具体计算方法可表示为:此处的Nt指时期t的样本观测数,式(2)即为各时期度量信用价差的GZ指数。从式(2)可以看出GZ信用价差指数实际上是各微观个体债券的信用价差的简单算术平均值。

三、数据描述与实证分析

(一)数据描述

在计算信用价差指数的时候,我们利用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中心的企业债收益率数据、国债收益率数据以及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数据。由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中心的利率期限结构数据最早开始于2006年3月,因此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数据频率为月。在利用上述原始数据计算GZ信用价差指数的时候,为了保证计算结果不受极端观测值的影响,我们将个体信用价差低于5个基点以及高于3000个基点的观测值进行了删除处理。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所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则主要包括产出、出口、投资、消费与通货膨胀。其中的产出用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速来代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出口用出口总额的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投资则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消费则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通货膨胀则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当月同比增速来表示,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为与上述信用价差指数相对应,本文对宏观经济变量所选取的样本区间也为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

(二)实证分析

为检验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本文所建立的实证模型如下:Yt+h=α+Σpi=0βiYt-i+γ1TSt+γ2RFFt+γ3CSt+εt+h(3)此处的Yt+h指在时期t+h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取值;h指预测期数,其为大于0的整数;TSt指利率期限价差,具体为从国债的收益率曲线中得出的5年期国债收益率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RFFt指无风险的货币收益率,用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表示;CSt则表示信用价差;εt+h指预测期的随机扰动项。需要注意的是式(3)中的滞后期数p,我们用AIC信息准则来确定。在模型(3)中,我们首先令Yt代表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简要描述如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为简化起见,我们忽略了对常数项与Yt滞后价值的回归系数的报告。由表1可见信用价差对宏观产出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1内,我们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也在增长,这表明信用价差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长期预测能力要优于短期预测。为了对比反映信用价差对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能力,我们将在模型中不考虑信用价差只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与无风险利率,那么此时的实证结果将如表2所示。将表1与表2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在各种预测期内都显著高于不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令模型(3)中的Yt代表出口总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对出口总额同比增速的预测能力整体上比较差,在各个预测期的拟合优度都比较低,这显示出出口变量是外生变量,利用国内债券市场的信息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令模型(3)中的Yt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的预测能力整体上也比较差,在各个预测期的拟合优度都比较低,这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政府人为控制的变量,政府通过控制投资增速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因此利用债券市场的信息对投资变量进行预测的效果并不理想。令模型(3)中的Yt代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见信用价差对消费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5内,我们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预测期数为6时,拟合优度达到最高。这表明信用价差对未来消费的中期预测能力最强,短期预测能力次之,而长期预测能力最弱,这与对宏观产出的预测效果恰好相反。此外,为了对比反映信用价差对消费的预测能力,我们同样在模型中不考虑信用价差只考虑利率的期限结构与无风险利率,那么此时的实证结果将如表6所示。将表5与表6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在各种预测期内都显著高于不考虑信用价差的预测模型,这也充分显示出信用价差变量的重要性。最后令模型(3)中的Yt代表通货膨胀变量,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相关实证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可见信用价差对通货膨胀有着较好的预测效果。更具体的在表7内,我们也发现随着预测期数的提升,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先上升后下降,当预测期数为6时,拟合优度达到最高。这表明信用价差对未来通货膨胀的中期预测能力最强,短期预测能力次之,而长期预测能力最弱,这与对消费的预测效果高度相似。

信用经济范文篇6

[论文摘要]信用是随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从2002年“信用提案”第一人童石军提交《关于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提案》到今天,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向我们透视信用一旦恶化将应运而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失信行为一旦持续下去,信用问题将会套牢整个社会。

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范满志,成员:范满志,成晓玲,刘雅琴,执笔:刘雅琴

一、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即人为的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后造成一种无序的局面。近年来,“破窗理论”在我国作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由于信用破坏者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惩罚,搭失信便车的事屡见不鲜:经济纠纷和债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断翻新的假货迫使百姓选择超前储蓄放弃即期消费,由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劣质假冒等失信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率。

从整个社会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信用仅为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手段,造成信用制度基础薄弱;经济转轨初期的信用微观主体在法律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格化;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直接诱导失信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市场经济中揭出的大案、股市中现出的黑幕、安然公司的破产等无疑都与信用问题直接有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看,构筑信用经济关乎市场经济的成败。随着改革的深入,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边际效应进入加速递减阶段,集约式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已经能够承担起解决信用问题可能付出的高成本。因此,政府不能再忽视社会生活中日益严重且影响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信用缺失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决策,同时诱导其他相关因素改变博奕结果。

二、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

第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欧美国家,信用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发达国家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大量富余资金提供了最佳投向,同时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个人信用的漠视,我国虽然从1999年起在上海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很多地区公民的信用记录仍为零,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成为制约消费贷款的“瓶颈”。

第二,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是向社会提供劣质假冒商品,拒不履行合同承诺,侵犯他人商标权。二是利用变更法人代表、资不抵债、兼并、解散、破产、多头开户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在破产时采取“大船搁浅,舰板逃生”先分后破;否认抵押贷款中“抵押”的法律效力;借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前的“真空时空”,隐蔽、私分或转移财产;资产评估不实,职工安置费用高,破产费用开支大;拍卖不规范,低于评估价出售破产财产的方法,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银行信用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足、指标数据来源有缺陷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第四,体制改革中信用问题突现。随着乡镇机构的撤并、人员精简等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旗县区银行在金融债权管理方面存在清收难、转化难、保全难的问题。其一,基层机构撤并后承贷主体发生变化,原借款凭证失去原有法律效力,致使金融部门讨债无门。

第五,信用缺失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利益主体不可回避的一个商业命题,由于缺乏与信息产业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致使网上金融发展缓慢。就信用卡而言,其业务在制度法规、核算手续、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健全,而且信用卡作案的频频发生使人们怀疑其“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安全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传统结算方式。与实体经济一样,离开信用这一基础,会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缩减、交易成本增加、发展难以为继。电子商务系统的特性表现出虚拟经济对信用的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引导社会信用。首先,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领导变更而推卸政府承诺,要切实有效的维护产权。其次,要明确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制范围和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秩序。加大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教育。第四,应协调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资信数据库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网络交易的安全与信用,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网络经济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稳步发展。第五,增强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失信档案共同纳入法律管理办法。第六,要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城市市场,创造诚信的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健全信用法制,确保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我国应在信用立法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现有的维护信用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被涉及的现状,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有效的评级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平的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以诚信为重要的经营理念,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新型资本的重要性。其次,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把信用贯彻到内部管理、客户服务、员工教育、同业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有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建立“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3”指企业内部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指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信用经济范文篇7

[论文摘要]信用是随着商品生产和货币流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被称为信用经济。从2002年“信用提案”第一人童石军提交《关于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提案》到今天,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向我们透视信用一旦恶化将应运而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失信行为一旦持续下去,信用问题将会套牢整个社会。

人民银行包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课题负责人:范满志,成员:范满志,成晓玲,刘雅琴,执笔:刘雅琴

一、信用环境亟待改善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即人为的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后造成一种无序的局面。近年来,“破窗理论”在我国作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由于信用破坏者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惩罚,搭失信便车的事屡见不鲜:经济纠纷和债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断翻新的假货迫使百姓选择超前储蓄放弃即期消费,由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劣质假冒等失信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率。

从整个社会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信用仅为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手段,造成信用制度基础薄弱;经济转轨初期的信用微观主体在法律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格化;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直接诱导失信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市场经济中揭出的大案、股市中现出的黑幕、安然公司的破产等无疑都与信用问题直接有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看,构筑信用经济关乎市场经济的成败。随着改革的深入,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边际效应进入加速递减阶段,集约式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已经能够承担起解决信用问题可能付出的高成本。因此,政府不能再忽视社会生活中日益严重且影响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信用缺失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决策,同时诱导其他相关因素改变博奕结果。

二、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

第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欧美国家,信用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发达国家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大量富余资金提供了最佳投向,同时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个人信用的漠视,我国虽然从1999年起在上海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很多地区公民的信用记录仍为零,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成为制约消费贷款的“瓶颈”。

第二,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是向社会提供劣质假冒商品,拒不履行合同承诺,侵犯他人商标权。二是利用变更法人代表、资不抵债、兼并、解散、破产、多头开户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在破产时采取“大船搁浅,舰板逃生”先分后破;否认抵押贷款中“抵押”的法律效力;借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前的“真空时空”,隐蔽、私分或转移财产;资产评估不实,职工安置费用高,破产费用开支大;拍卖不规范,低于评估价出售破产财产的方法,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银行信用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足、指标数据来源有缺陷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第四,体制改革中信用问题突现。随着乡镇机构的撤并、人员精简等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旗县区银行在金融债权管理方面存在清收难、转化难、保全难的问题。其一,基层机构撤并后承贷主体发生变化,原借款凭证失去原有法律效力,致使金融部门讨债无门。

第五,信用缺失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利益主体不可回避的一个商业命题,由于缺乏与信息产业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致使网上金融发展缓慢。就信用卡而言,其业务在制度法规、核算手续、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健全,而且信用卡作案的频频发生使人们怀疑其“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安全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传统结算方式。与实体经济一样,离开信用这一基础,会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缩减、交易成本增加、发展难以为继。电子商务系统的特性表现出虚拟经济对信用的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三、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引导社会信用。首先,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领导变更而推卸政府承诺,要切实有效的维护产权。其次,要明确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制范围和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秩序。加大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教育。第四,应协调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资信数据库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网络交易的安全与信用,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网络经济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稳步发展。第五,增强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失信档案共同纳入法律管理办法。第六,要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城市市场,创造诚信的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健全信用法制,确保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我国应在信用立法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现有的维护信用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被涉及的现状,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有效的评级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平的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以诚信为重要的经营理念,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新型资本的重要性。其次,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把信用贯彻到内部管理、客户服务、员工教育、同业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有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建立“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3”指企业内部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指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信用经济范文篇8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推定,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规范、简明、易于操作,且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严厉,威慑作用强大,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易于辨析,使守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使失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这样,就促使交易主体优选守信行为取向;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繁琐、难以操作,且对守信行为的保护性差,对失信行为的惩罚不力,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难以辨析,使守信者的风险确定性大于其收益,使失信者的收益确定性大于其风险,甚至守信也会面临一定风险,且失信的风险小,在这种扭曲的情形下,交易主体就会优选失信行为取向。

2、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人们在最终决策时依赖于信息显示,尽管这些信息对决策并非真正有用。由于人们对信息处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这可能导致其偏好与选择的不一致,即产生所谓的分离效应。如抛硬币就表明了分离效应对决策的影响:在第一次抛硬币打赌的结果出来以后,问所有参赌的人是否愿意再赌一次,大部分的回答是“第二次赌取决于是否赢了第一次赌”,尽管第一次赌的输赢与第二次赌的实际结果的影响不大;若第一次赌赢了,大多数人愿意再赌一把,否则,大都不愿再赌。

当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受前期决策实际结果的影响,前期盈利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以平滑当期的损失;前期损失会加剧以后损失的痛苦,人们的风险厌恶会增强。如果失信者在前期的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违规成本,利润颇丰,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造假违规的专业人士。股市中因不诚信而造假的触目惊心的案件,在初期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造假案例;相反,若伸手必捉、严惩不怠,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守信行为就会受到弘扬。

3、从众行为。

不守信用的从众行为源于行为主体的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内因看,行为经济学由心理角度分析得出,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从众行为。我们可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说明。有两家饭馆相互紧挨着,每个顾客都要从中选择一家来就餐。第一位顾客选择在哪家就餐是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而下一位顾客除了按他自己的喜好来做决定之外,还可能受第一个顾客的影响,如果前两个顾客的选择相同,则第三个人看到其中一家饭馆有两个人在用餐,而另外一家却没有顾客,也可能会选择人多的饭馆。最终的结果是,很可能所有的顾客都会选择同一家饭馆就餐。但是实际上,选中的那家饭馆很可能是差的。上述理论可用来分析信用问题,失信者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或通过不合理的推理认为他人选择失信行为而获得了利益,并且看到失信后被惩处的代价低于失信所获得的收益,即使被惩处,大多只是被要求弥补对方成本或罚点款了事,个人受到制裁甚少,这样,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消费者个人或企业管理者们产生了“法不责众”、“跟风无过”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的,周围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根据行为经济学家的观点,人的行为不仅仅受到自私心理的支配,而且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价值观是用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是浸透于个性之中支配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内心尺度。市场经济下,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各种诱惑随之产生,相应地,一些丑陋现象也相伴而生。一部分人以个人的利益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不守信用而欺骗另一方交易者。

从外因看,产生这种从众行为的外部原因在于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太小。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人们作决策、作判断时并非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违法必定要受到惩罚。如果在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触犯法律。失信者之所以“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大于所付出的成本。正是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判断时,不会是完全理性的。正如一个小偷在他第一次行窃“成功”后,发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尝到甜头后胆子会越来越大,罪行也会越来越严重。同理,当交易一方发现不守信用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失信行为暴露后所付出的成本,那么非完全理性的一方交易者会为了收益而放弃诚信操守。另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太低,这就诱致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社会信用普遍较差。三、基于行为经济学的信用问题治理

信用问题治理是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不断探索并力求予以解决的课题,构建合理的信用制度是解决信用问题的主题。笔者根据以上对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从三个层面提出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1、第一层面是根据确定性效应,构建规范、简明、易于操作的信用体系,交易主体易于辨析守信或失信的风险和收益,把自己规范在自觉守信行为层面。按照前景理论中的确定性效应,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所以,应创造条件,增加人们面临“获得”的概率。为使守信的“获得”概率增加,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会征信机制,使人们易于获得全社会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降低单一行为主体之间的信用信息获取成本;二是在操作上,尽量使社会征信机制和信用交换机制在规范的基础上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引导尽量多的大众在社会经济交往过程中,尽量通过正式规范信用体系渠道获取各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减少通过非正式渠道获取信用信息,如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或道听途说。

2、第二层面是根据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使交易主体之间一对一的失信行为演变为失信者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通过与整个社会的信用对抗机制把失信者的失信行为强化为守信行为,使介于失信后至法律惩罚之间的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得以递减。培育发达的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是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能够中断的关键,也就是在征信制度基础上,生产出可以交换的市场能够接受的信用产品,同时建立规范的信用产品交易市场。这样,一旦某一交易行为主体不守信用,其失信行为很快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和扩散机制,也即通过信用产品在信用交易市场上交换并扩散出去,导致失信者对交易另一方的失信行为转化为对整个社会的失信行为,失信者将会丧失与社会中任一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机会,作为他不守信用的代价,这种代价会伴随他较长时间甚至一生,其惩罚和威慑作用是很显著的。这样就能中断失信者的这种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3、第三层面是根据从众行为特性,完善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强化失信行为的法律惩罚力度,弱化失信行为的示范作用,使失信的跟随者摄于法律的严惩,而由失信行为取向转变为守信行为取向。行为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在非理性的情况下,人们面临“获得”,倾向于“风险规避”,故处罚比奖励对人的“刺激”更大。根据该理论,让失信者彻底放弃侥幸心理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要加大惩罚力度,让违法者们意识到不守信用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为此,一是要加快我国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业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以解决行业中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二是要加强执法机关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到“执法必严”,对违反法律的失信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

目前国内加快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如上海、北京、深圳的个人征信系统运行,浙江、江苏、湖北等省市的区域信用体系构建等,随着信用制度的完善,失信所获收益的成功率逐渐变得更为不确定,客观上强化了交易主体守信收益的稳定性,引致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中个人、企业守信行为趋于强化。

摘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是一个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及对前期决策的依赖、从众行为的原理,对信用的有限理性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参考文献】

邱曙东《灰色经济造成信用缺失潮汕背上假货标签》新华社通稿2001年11月7日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75页

阮德信《区域信用体系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求实》2005年第6期

薛求知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1-79页

信用经济范文篇9

【关键词】信用;确定性效应;分离效应;从众行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好坏是衡量、制约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针对信用的经济学分析,传统主流经济学已有诸多的阐述,笔者在此首次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遇到的信用问题进行诠释。

一、信用问题概揽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我们的交易各方,都在抱怨别人信誉差,希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使得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能在一个有序、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但对自己这一方是否会遵守约定、恪守信用,却并不严格要求,甚至自己在交易时就预留了不守信的伏笔。也就是说,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均希望别人守信、社会诚信,而惟独自己可以不完全诚信。当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思维时,整个社会信用状况差也就成为一种自然的普遍现象了。北京市工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被列入“黑名单”的个人及企业近七万,其中,自然人占两万七千八百七十六人,企业有三万九千两百七十五户,这些个人及企业,因为失信,被锁进“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他们将为各自的欺诈、哄瞒等失信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国各地,因失信而导致的经济纠纷,甚至恶性案件,拾俯皆是;有些地区因信用度普遍低下而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汕头经济特区因90年代以前不太重视经济活动中的契约信用,甚至在90年代末因国税部门开出的增值税发票可信度低,而被国家税务总局通报不能作为出口退税之用,致使汕头特区1000多家外向性企业不得不外迁,严重影响了汕头经济发展。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的分析,“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其核心内容是:人是“理性经济人”,“经济人”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揭示了市场利益原则,把道德、情感等因素排斥于经济动机分析之外,使“经济人”成为纯理性的人,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经济主体行为中的作用,“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市场利益原则,并以此作为行为(包括信用行为)的动机。信用是商品货币交换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行为作为“经济人”的市场行为,其出发点是利益预期,利益成为信用行为的经济杠杆,“商人是否愿意使用信用,则取决于他对赢利的预期。”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特别是行为主体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从理论上归纳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信用的成本收益核算。行为主体(个人、企业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恪守信用契约,关键在于守信或失信可能给他带来的成本收益预期,当经济主体守信的收益大于守信的成本,则优选守信,反之,则失信;当经济主体失信所得到的收益大于失信的成本(包括受到惩处的成本),则优选失信,反之,则宁愿守信。如医疗行业中,正规大型医疗机构中的少数医务人员做“医托”,把来就诊的病人介绍到私人机构就诊,从中提取回扣,这种现象一经发现,在西方国家则是吊销医疗执业资格而永不能从事医疗职业,失信成本远大于收益;但在中国则是通过一番教育或罚款惩处后,仍继续原医疗职业,失信成本小于收益,并有机会在以后的继续失信中弥补失信成本。这就是同一事件采取不同的惩处方式,导致行为主体选择守信或失信的不同行为取向。二是信用行为的“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二手车市场或柠檬市场)现象。“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结果,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人们采取“舍优取劣”的行为取向以保证经济交易时收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在实际经济交易时,假设有甲、乙两方,尽管双方均深知守信是一种美德,若双方守信都会带来各自效益最大化,但因信息不对称而不知对方会采取守信还是失信的行为取向,为防止对方失信并规避己方守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采取失信的行为取向是己方的较优选择;假如甲方决定采用失信行为,交易的可能性是:乙方若守信,则损失;若失信程度与甲方一致,则双方各不沾对方便宜;若乙方失信比甲方更甚,则甲方损失。此后,甲方再与乙方或其他人交易,则会以失信行为为优选。市场交易的结果是失信行为获得较大收益,守信行为遭受损失,其导向是守信者逐渐减少,失信者逐渐增多,失信者逐渐把守信者驱逐出市场。三是信用行为的重复博弈减少。交易主体的重复博弈是诱导人们采取守信行为的有效机制之一,重复博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农耕自然经济社会是诚信维护的最有效机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经济活动范围扩大、交

易对象众多,交易主体之间重复博弈次数减少,甚至由重复博弈向一次博弈演变,在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之前,优选失信行为是相对“明智”之举。

二、信用问题的行为经济学诠释

传统主流经济学对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取向的解释是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常呈有限理性状态。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信用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

1、确定性效应。

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是厌恶风险的,与可能的结果相比,人们更青睐于确定的结果,既便可能的结果有更好的预期价值。例如在以70%的概率获得300元和100%概率获得150元之间选择,前景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后者;又如,纳税人在分项扣除和标准扣除之间选择时,预期效益理论认为人们会选择节税最多的结果,而前景理论认为,在风险与安全之间,纳税人更应选择后者,尽管两种都节税,但与标准扣除相比,分项扣除更缺乏保障、更不确定,故更有可能选择标准扣税。对信用问题的分析,也存在确定性效应。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是优选守信还是失信行为,关键在于哪一方的收益更有保障就易于选择哪一方,假如当选择守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选择失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失信行为,因为守信时有30%被蒙骗的可能性;当选择守信时收益300元的概率是100%,选择失信时收益500元的概率是70%,此时,该交易主体会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因为失信者有30%被惩罚的可能性。

信用经济范文篇10

现代市场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具有扩张性质的经济,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任论何企业想要通过自身的积累来投入都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一个经济单位的货币收支都会出现不平衡状况。有些经济单位由于收入与支出不同步或收入流量持续大于支出流量而盈余,同时生产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也会形成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有些经济单位由于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与销售的季节性影响或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修建厂房等,使资金需要超出供给能力而产生资金赤字,便形成了双方借贷关系的基础。这就需要借助负债去扩大生产规模、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推销产品。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商品日益丰富,住宅等不动产以及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个人客观上也需要借助负债去消费。

2、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剩余者和资金短缺者是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这就决定了资金余缺的调剂不能是无偿的,而必须是有偿的,即资金剩余者暂时让出资金是以在约定时期收回资金并索取代价为前提的,资金短缺者也是以暂时使用并支付报酬为条件的,这就产生了信用关系。

3、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无处不在,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是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下,不论是个人、企业、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需要利用信用来满足各自不同的需求。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信用活动来保持生产连续进行或扩大生产;政府几乎没有不发行债券的,利用信用关系生产公共产品,调控经济活动;银行通过办理个人储蓄,吸收企业、政府存款,发放贷款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个人一方面通过银行存款或购买企业、政府债券成为债权人,另一方面也通过消费信贷、分期付款等方式获得信用而成为债务人。发达国家更是普遍。这些信用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联结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和一切经济环节的纽带。经济越发展,债权债务关系越紧密,信用越成为经济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一旦遭到侵害,就易引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今年,在经济信用高度发达的美国发生的由次债危机引发的信用危机进而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造成美国历史上的再一次经济危机就足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4、从信用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作用来看,虽然有时会有副作用,比如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而引发泡沫经济,但主要还是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信用解决了资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使经济部门协调发展;通过信用可以把社会上一切闲置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从而大规模地迅速扩大资本量;通过各种信用工具结算手段的运用,加速了商品流转,缩短了流通时间,节约了流通费用;通过消费信用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总效用。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到商品经济时期后,经济领域的信用关系也就相伴而行。只是在以物易物的交易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的商品经济时期,信用关系即信用交易并不普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赊销和货币借贷行为等债权债务的逐渐普遍化,特别是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信用关系已无处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丰富多彩,而所有信用形式的采用和信用工具的使用都是建立在信用提供者和使用者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信用成为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可称作信用经济。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信用信用经济

论文摘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现代的市场经济又是信用关系最普遍的一种经济,即信用经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和信用经济?二者有怎样的关系?最终又如何理解现代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信用经济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