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融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4:59:26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范文篇1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信息融合;增量学习

SVM[1,2]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类方法。它基于统计学习理论,根据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在经验风险和模型的复杂度之间折中,有较强的泛化能力,且具有全局最优、与维数无关等特性。当数据线性不可分时,通过核函数,将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使得数据线性可分。它本质上是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当训练规模很大时,求解此最优化问题要占用很大的内存空间,会因内存空间不够而导致无法训练。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大规模数据进行分块,然后将各模块的信息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信息融合[3]又称数据融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获得的若干节点的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以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文献[4]提出了用神经网络的方法来实现信息融合,在预测精度上获得较好的效果。SVM是继神经网络后,分类性能较好的一种技术。它在信息融合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文献[5~7]提出了多种基于SVM的信息融合方法,用各模块训练得到的模型对测试集进行判别,然后融合各模型的判别结果。但这些方法不适合增量学习。当有新的数据源加入时,融合模块需重新执行。

决策输出融合方法和投票数融合方法用各模块训练得到的分类器对测试集进行判别,再根据判别结果进行融合,分类精度上不如后两种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也较多。而且这两种方法在增量学习中要对信息融合模块重新处理,不能有效利用已有的信息。

对支持向量直接融合的方法在精度、漏报率和误报率上均与在所有数据集上得到的结果相接近。说明在分类中起作用的只是其中占少数的支持向量,如表3所示。每个模块得到的支持向量是很少的,大约占0.6%。所以信息融合模块的规模相对较小,花费时间少。本文提出的方法预测精度甚至超过了对所有支持向量融合的结果,与在所有数据集上得到的结果最接近。说明本文方法在增量式学习中是有效的,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4结束语

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本文在研究了现有的基于SVM的信息融合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SVM融合的模型。通过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入侵检测问题中得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与在所有数据或所有支持向量上预测得到的精度相当,而且与其他信息融合方法相比,能利用已经融合的信息,进行增量式学习。但如何使数据分解后仍保证它的全局最优及如何推广到分布式应用仍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VAPIKV.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M].张学工,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BURGESCJC.Atutorialonsupportvectormachinesforpatternrecognition[J].DataMiningandKnowledgeDiscovery,1998,2(2):121-167.

[3]HALLDL,LLINASJ.Anintroductiontomultisensordatafusion[J].ProceedingsofIEEE,1997,85(1):6-23.

[4]WANGMei,HOUYuanbin.Neuralnetworkmodelbasedonanti-errordatafusion[C]//Proc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achineLearningandCybernetics.[S.l.]:IEEEPress,2005:18-21.

[5]YANWeiwu,SHAOHuihe,WANGXiaofan.Paralleldecisionmodelsbasedonsupportvectormachinesandtheirapplicationtodistributedfaultdiagnosis[C]//ProcofAmericanControlConference.Denver:[s.n.],2003:1770-1775.

[6]ZHAOShuhe.Remotesensingdatafusionusingsupportvectormachine[C]//Procof2004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Symposium.Anchorage:[s.n.],2004:2575-2578.

[7]HUZhonghui,CAIYunze,LIYuangui,etal.Datafusionforfaultdiagnosisusingmulticlasssupportvectormachines[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2005,6A(10):1030-1039.

[8]PLATTJC.Fasttrainingofsupportvectormachinesusingsequentialminimaloptimization[C]//ProcofAdvancesinKernelMethods:SupportVectorLearning.Cambridge:MITPress,1999:185-208.

[9]HSUCW,LINCJ.Acomparisonofmethodsformulticlasssupportvectormachines[J].IEEETransactionsonNeuralNetworks,2002,46(13):415-425.

信息融合范文篇2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策略

现阶段医院建设也有了新的格局,已经进入到“智能医院”时代,基于档案数据整合医院的相关信息数据,构建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也是当前智能医院的发展重要内容和趋势。医院信息一体化平台,就是指以电子病历系统以及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和中心的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体化,还包括很多其他系统,比如,财务成本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和实验室检验管理系统等,可以有效的把医院的各个管理软件实施整合,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是对不同架构软件和数据库进行的整合,可以有效的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管理程序进行简化。

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1.加强医院各类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现阶段国内很多医院信息数据都不够集中,普遍存在分散问题,医院档案也分成不同的门类,比如,科技档案、病史档案、会计档案、文书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很多档案的管理都不够集中,比如,人事档案管理内容就较为单一,交给人事部门进行管理,和医院的有关管理、业务、医疗工作有紧密联系的很多重要档案都是分散的,如,医院综合档案室相对来说较为集中,负责对很多档案进行保管,比如,行政档案、实物档案、党群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等等,然而还是有一些档案没有包含其中,散存在一些部门以及人员手中,还有病史档案是医疗的重要依据,但是却交给业务部门实施管理。就整体上而言,医院档案管理还是不够集中,导致医疗科研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信息数据在采集以及利用上会受到消极影响,效率不高,且相关系统的不集中,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问题。所以,对当前信息实施整合和统一管理就很重要,基于全面整合信息,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让档案信息得到更好的利用,充分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价值。2.推动医院档案工作与医院信息化建设融合发展。档案信息是医院整体信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具有特殊的功能以及作用,在医院管理、业务等相关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医院信息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医院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也包含档案信息在内,这样就能够推动信息系统融合发展,所以,当前医院就要重视这项工作。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很多医院档案工作还是独立的,并未和医院的相关业务工作进行结合,未和信息化建设实施融合,档案工作与医院重点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不统一,甚至在一些单位存在这些工作边缘化的问题,档案信息化落后,无法跟上医院信息化整体发展。所以,当前就要推进档案工作的同步发展,将其和医院信息化实施融合,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对服务以及管理空间实施拓展。3.推进数字档案室建设。近些年来,国内档案信息化在不断的发展,而数字档案室建设就是一个关键任务,也是医院档案工作的核心。其建设要积极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手段,改变以往的操作模式,对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都要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档案室工作水平的提升。其是基于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上发展来的,主要就是对纸质形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还有接受管理电子文件,也就是增量档案电子化,只有加强这项工作,才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以及利用的要求,且信息化环境下还存在安全问题,做好这一工作,可以对相关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安全性提供保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这对数字档案室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档案信息整合以及管理的发展,让管理实现统一化。

二、医院档案资源整合和信息化建设现状

国内档案部门一直在努力加强档案集中管理,对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这也为相关方面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比如,国内已经建设完成了几千个国家档案馆,在各地都有规模化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基于有效的整合,能够为档案的利用提供极大的便利。医院档案工作也一直在发展,在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然而就整体情况而言,还是存在较多的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发展。1.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重视,规划落后。当前医院系统中,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这方面的意识也不足,并未全面意识到档案的信息作用、价值以及意义,这就使得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够,工作规划存在问题,无法满足工作发展需要。尤其是医院档案管理受到分散体制的影响,文件材料都是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比如,病史档案就是由医疗业务部门进行管理,信息化是专业部门实施归档,档案工作通常是行政办公室负责管理。在管理体制分散的背景下,一般没有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整合以及统筹规划。这就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带去了影响,对于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容易被忽视。除此之外,办公自动化工作上也较为滞后,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国内还是有很多的医院没有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这就让我国医院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受到了限制,还处在初步阶段,限制了档案一体化的发展。2.档案部门的整体水平存在不足。档案管理部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部门,但是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却存在不足,并没有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其工作能力也造成了限制。档案信息化是一种新的工作理念,要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情况是,部门中的计算机以及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现有的档案人员的知识比较滞后,虽然有培训,但是和档案信息化内容有关的培训内容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些都对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带去了消极的影响,无法掌握话语权,在工作中并未深度的进行思考以及探究,无法提出有效的技术路线以及工作方案,甚至还没有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以及功能。很多档案部门以及人员的专业知识都不足,缺乏较高的业务素养,这就让他们的工作信心不足,进而出现不敢作为和难以作为的问题。有部分医院也意识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一般都是让外包专业公司来负责,简单的照搬其他单位做法,或者是运用通用软件,部门并未积极的参与其中,让信息化建设和医院的情况不是很符合,导致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变,就需要档案部门以及人员能够积极的学习和更新专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管理的转型,进而促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3.档案信息化技术选择存在不合理问题,功能滞后。当前信息化在高速的发展,然而档案信息化却要相对稳定,注重民效机制,这由档案工作特点决定,对投资效益提升也具有积极影响,由于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如果在技术的研发以及运用上出现问题,就会对数据安全带去消极的影响。很多医院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系统软件的研发以及选择不合理,运用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易出现过时问题,很难找到转换以及升级的有效方法;还有部分医院会直接照搬照抄,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因为仓促以及毛糙,这就会导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及发展的策略

1.提升思想认识水平,注重开展和促进医院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在医院也需要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这就需要促进档案以及医院信息化的融合建设发展。第一,要注重提升思想认识水平,这就需要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工作来实现,让相关人员能够认识到档案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档案是医院信息中的一部分,注重宣传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发展,让各个业务部门、领导、医院内人员都能够提升思想认识,树立信息化发展理念,给档案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要对医院组织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以及创新,设置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实现档案和医院信息化融合建设、文档一体化,或是清楚规定负责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进而将信息管理都集中到一起,形成管理合力,给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机制。第三,要注重构建信息一体化管理以及利用的技术平台,这关系到信息一体化的达成。现阶段已经有一些医院运用了信息一体化平台,然而对于信息的整合还不够全面,一般是对电子病历、医疗需要的信息进行整合,而档案信息则不包括在内,医院整体上档案信息被边缘化,并没有真正达成信息一体化。所以,现阶段就需要改变理念,树立信息一体化整合的总体理念,促进研发以及推进满足需求的系统平台,真正做到信息一体化,包含医院的主要业务信息,还要融合医院管理,特别是档案信息系统,让医院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实现高度聚集,可以做到相互间的共享和沟通。2.注重推动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是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通过运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之前的纸质档案实施数字化,形成的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和原始档案中的信息都是一样的。这项工作是档案部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信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基础。要想促进档案数字化发展,就需要在工作中把握好重点:首先,要清楚了解档案数字化中的重点内容,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防止出现一刀切和大而全的问题,医院中具有大量的档案,每个类型的档案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先有效的对档案进行筛选,选择出有重要作用的档案实施数字化,还需要合理的制定规划,依照重要程度分布开展工作,不要只看重数量而不注重效益。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标准,确保质量。通常都要让专业公司负责档案数字化工作,所以,要慎重的选择包公公司,挑选有资质、有责任心的公司。虽然将工作内容外包给专业的公司,但是也需要注重责任,要对工作的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要依据有关的标准,加强核查工作的质量,要注重把控档案扫描、数据挂接以及信息著录工作的质量,确保工作满足有关的要求以及标准。最后,需要注重对数字化数据的维护。要做好数据备份工作,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异地异质备份工作。还要对经常性数据进行核查,避免因为操作不合理导致数据发生丢失、损坏等问题。维护数据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提升工作的规范性以及效果,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提供依据,因此,需要对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清楚规定责任情况,通过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构建长效维护机制,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为档案信息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3.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对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优化和健全。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这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档案医院档案部门就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以及知识能力,为有效的将档案工作加入到医院信息化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对于档案部门信息化工作能力需要进行提升,首先,要提升整体人才水平,就需要积极的引入专业人才,包括信息化、计算机等专业人才,优化档案工作人员结构以及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能力水平,满足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其次,要对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育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档案信息化的需要。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就国内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要促进建设进程,就要构建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各个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分散的问题,没有统一的要求以及标准。因此,第一,要构建信息管理统一平台,为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提供途径,这对信息共享以及开发有重要意义。第二,应该出台有关的法规,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规范依据。最后,医院要构建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系统性以及规范性。要就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层面上清楚档案信息化建设方向以及步骤,进而促进信息化建设发展。

综上所述,将档案信息化和医院信息一体化实施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促进融合建设和发展,就需要做到标准化建设,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资源的整合就是基于各组织间合作以及协调,运用有关的方法以及技术,整合各个系统、分散存储及管理的信息资源,让管理实现一体化,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融合建设工作可以把信息资源和档案、管理等系统实施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统一标准,不然就会影响到系统的整合以及共享。因此,这就需要提升融合建设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要强化档案信息系统自身的标准化,还有档案系统和医院信息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档案部门要积极的关注信息一体化建设规范,就系统架构、数据库以及软件等角度注重档案工作的适应性,满足一体化建设需要,进而促进档案工作和信息一体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程华.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J].兰台内外,2020

[2]张红,沈亮.档案信息化与医院信息一体化融合[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

[3]黎莎.医院信息化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9

[4]杨丹婷.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8

[5]宋明春.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初探[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9

[6]金鑫.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资讯,2018

[7]彭彦权.医院档案信息与数字化管理初探[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5

[8]程妍,李晓涛.新时期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创新[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

[9]刘晓方,时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方向[J].西部医学,2004

[10]叶荣,郑中华.医院信息化与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

[11]李萍.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

[12]刘皓.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档案室管理中的应用及对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兰台内外,2019

信息融合范文篇3

本仿真系统的模型定义为导弹打击飞机的过程,导弹从发射起,经过目标定位、目标识别、态势评估、威胁估计等。JDL三级多源信息融合模型[1,2]为军事领域的信息融合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通用的框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采用。但是位置估计与身份识别无论从研究特点和所采用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把它们放在一级不合适。因此又提出了另一种信息融合的功能分级模型,如图1所示。第一级——位置级融合,针对实时获取的信息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融合,建立目标航迹和数据库,获得目标位置和速度。第二级——目标识别融合,它是指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目标识别数据进行组合,以得到对目标身份的联合估计。信源信息融合领域信源预处理第四级威胁估计第三级态势估计第二级目标识别第一级位置融合人机交互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数据库融合数据库图1多源信息融合四级模型第三级——态势估计,态势是一种状态,一种趋势,是一个整体和全局的概念。态势估计是对战斗力量部署及动态变化情况的评价过程,从而分析并确定事件发生深层原因,得到关于敌方兵力结构的估计,推断敌方意图、预测将来活动,最终形成战场态势图,提供最优决策依据。第四级——威胁估计,威胁估计的任务是在态势估计的基础上,综合敌方破坏能力、机动能力、运动模式及行为意图的先验知识,得到敌方兵力的战术含义,估计出作战事件出现的程度和严重性,并对作战意图做出指示与告警,重点是定量表示敌方作战能力,并估计敌方企图。多源信息融合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与具体的技术相结合,即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决策层融合[1,2]。信息融合的层次化模型如图2所示。制导武器信息融合系统是应用信息融合的基本知识,如:融合功能模型、层次模型、融合算法、以及融合知识库,对目标信息进行融合。目标信息这里我们主要考虑目标位置信息和目标身份信息。目标位置信息,包括目标三维坐标、速度等,应用贝叶斯估计、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进行融合,而目标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图像信息和位置特征信息,应用贝叶斯估计、D-S证据理论、BP神经网络推理得到。多源信息经过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融合得到准确的目标信息,为态势评估与决策提供依据。制导武器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如图3所示。图3制导武器多源信息融合系统框架位置信息融合子系统是对目标位置信息进行融合。通过弹载GPS接收机、雷达、红外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经过预处理、配准和数据关联,应用卡尔曼滤波、加权平均法等得到目标精确地位置信息。图像信息融合子系统是应用于目标识别部分的,对红外和CCD获取的图像进行融合,经过像素级、特征级、决策级融合,对目标进行准确的识别。信息融合理论有信息融合系统的模型和结果,主要包括功能模型、信息融合层次模型和多源信息融合算法。针对多源、异类数据特点,系统采用分层多级融合结构,将多源信息进行分类,在融合黑板完成多源的信息融合。多源信息获取由传感器来完成,本系统采用的传感器有GPS、雷达、红外和CCD等。GPS获取导弹信息,红外、雷达、CCD等获取目标信息,导弹与目标信息进行坐标系转换、滤波等预处理,然后进行航迹关联、目标识别。通过数据层、特征层和决策层融合得到准确的信息,为制导系统提供决策依据。整个系统的信息流程图如图4所示。黑板结构是专家系统常用的结构,也称为黑板系统,是一种多专家合作系统。适合于多源信息融合。黑板结构一般有知识源,黑板和控制机构三部分组成。黑板结构是系统中的全局工作区。它对于判断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控制结构,黑板就是要把获取信息不同过程注解集合写在黑板上,然后再由黑板读出,其特征是具有一个共享的数据区,或者说黑板是作为存储信息数据和知识源集合的相互作用的共同媒体。融合知识库描述某个独立领域的知识和知识处理方法,每个融合模型可完成某些特定的解题功能,各融合模型之间相互独立,通过融合黑板进行交流,合作完成。

目标识别的融合算法分析

作为信息融合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融合目标识别又称身份融合,根据目标识别理论,应用D-S证据理论在一维距离像和二维图像联合对目标进行识别。3.1目标识别概述目标识别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识别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经典统计判决、主观Bayes推断、D-S证据理论模糊集理论、专家系统理论等。目标识别信息融合通常包含3.2D-S证据理论证据推理最初是由Dempster在1967年提出,用多值映射得出概率的上下界,后来由Shafer在1976年推广形成证据理论,成为D-S证据理论。下面介绍D-S证据理论基本知识[1,2]。D-S证据推理流程图如图6所示。

实例分析

应用红外成像和CCD图像融合结果对目标形状进行识别,同时根据GPS、雷达、红外等估计的目标速度和高度来综合识别目标。系统的特征值是目标速度,目标高度和目标图像边缘。选择按欧氏距离度量的方法来实现信任度分配。结合导弹打击目标的过程,应用D-S证据理论识别目标[5]。假设要识别的目标可能是为导弹和飞机两种目标类型,U为不确定性,目标识别框架为Θ={飞机、导弹、U}。系统使用红外和CCD融合后得到目标的图像信息,得到判断目标的证据1为图像。GPS、雷达、红外得到目标的速度和高度分别作为判断的证据2和证据3。通过目标匹配,由欧式距离法按照距离大小进行概率分配,得到需要的可信度函数mass函数。图7为目标库,图8为红外与CCD在相同时刻和空间获取的目标图片融合后的图片。经过与目标库匹配,得出与飞机相似的占0.6,与导弹相似的占0.2,剩下的分辨不出飞机或导弹。同理可以得出目标速度和高度的匹配概率。如表1所示。和证据2进行组合,然后计算不一致因子:k0.10.240.3412mmm0.696969,0.272727,0.030303第二次应用D-S证据理论,将组合结果和证据3组合,计算不一致因子:。k0.0820.3480.433mmm0.62766,0.36172,0.010638用D-S证据理论算法进行了信息融合。三种证据融合后计算得出的不一致因子K=0.43,可以看出目标为飞机的概率为0.62766,概率值最大,从而可以决策目标为飞机。同时可以看出U即不确定性的概率也下降到0.01638。识别结果不确定性概率从0.1下降到0.01638,同时使融合后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值比融合前的基本可信度函数值具有更好的可区分性。本实验所用的机器是一台Intercore2CPU,2.93HZ,3G内存的WindowsXP系统台式机[7],本实验等间隔时间采样,获取100组目标数据,试验中它们的平均识别时间以及准确率见表2。表2可以看出,本算法已经达到实时即识别时间小于67ms的要求,虽然D-S算法的用间稍微多一点,但是对于精确制导武器来说,准确识别是最重要的,所以它在满足实时的条件下,损失时间换取准确率,这是合理的。

信息融合范文篇4

要实现两大系统的有效结合,必须处理好数据采集和数据查询利用两大环节。数据的采集和融合。一是征信系统数据的采集。目前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主要来源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收录的信息包括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等。信息主体的不良记录产生后,经金融机构甄别整理后传输到征信中心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二是外汇违规信息的采集。外汇违规信息采集使用了外汇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纸质报表和系统传输两种形式采集数据。外汇局分支机构外汇检查人员,在外汇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外汇违规信息并传输到总局外汇案件信息管理数据库汇总,经整理维护后,按照金融机构传输征信信息的方式通过专线接入征信中心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三是两者的结合方式。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到上述信息后,按信息主体(即企业和个人)对数据进行匹配、整理和保存,如将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和企业机构信用代码,个人的身份证号码设为关键字段合并信息源,将属于同一主体同一时段内的所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该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档案,并在金融机构查询时作为信用报告输出。此时的信用报告就应该同时反映了征信基础信息、不良信贷信息、外汇违规信息等。征信中心和外汇局统一建立数据报送、查询、使用、异议处理、安全管理等各种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建立完善的用户管理制度和信息交流机制,对用户实行分级管理、权限控制、身份认证、活动跟踪、数据主体(企业和个人)监督。数据的查询和利用。以外汇管理部门与金融机构为例,两部门为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主要查询使用部门。查询目标指向同一信息主体同一时段内的整合后的信用信息。目前的征信系统是一个多口径的综合信息系统,有成熟、完备的数据生成格式,能够为包括外汇管理部门在内的其他部门分配查询权限,不需要通过重新构建信息检索数据库来搭建查询使用数据的桥梁。各数据使用部门可通过征信部门分配的查询权限,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直接查询和利用数据。

融合的难点

融合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融合之前必须确保各系统基础数据经过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融合也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让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形成完整而权威的征信报告。而目前各系统数据库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成为后续系统融合的一大障碍。数据生成机制不同决定采集时间存在差异。一笔不良信贷信息从行为发生到生成信息入库一般需3个工作日,而一笔外汇违规信息从违规行为发生到生成外汇负面信息录入外汇案件信息管理系统的时间往往是一个季度(目前外汇局按季度统计外汇违规信息)。由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有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某信息主体在同一时段内既有不良信贷又有外汇违规,但由于数据采集的时间差,导致其征信信息中只反映了不良信贷信息而没有反应外汇违规信息。这就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主体征信状况,系统融合的意义也无法得到体现。争议信息的处理程序有差异。目前,征信信息管理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争议数据处理流程,但是外汇违规信息披露工作则尚未建立对应的处理机制。这不利于实现数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如果系统输出的信用报告中仍包括存在争议的数据,那么征信系统的实用价值将大打折扣。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与外汇违规信息数据库之间缺少规范的接口程序。为了两系统后续能够方便快捷地共享数据,编写规范的接口程序是十分必要的。外汇违规信息披露的信息量还十分有限。目前,纳入外汇违规信息数据库中的信息只有检查部门立案处罚的违规信息;今后,包括涉汇主体未登记备案信息、外资企业未参加年检信息、个人因多次购汇或结汇进入关注名单等其他重要信息,也应该采集入库。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相关主体未来的信用趋势状况。

破解困境

信息融合范文篇5

1目前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院开设该课程已经有10年,信息安全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实践教学效果看,应用型信息安全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绝不能单靠高职院校自己独立完成。学院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1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一般是协议合作,也有少量是口头合作等其他形式。合作的方式,大多是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际情况是,有些企业为学院提供几个实践岗位,有些是学生偶尔去企业参观学习,学生对就业定位不够明确,很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不能很好的投入,也包括一些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导致信息安全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越来越少。个别学校与企业之间有“合”无“作”,流于形式。内容单一、形式单调,加上诸多条件的限制,学生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非常少,实践教学不能完全的跟企业接轨,而企业也很少主动参与学校实训中心建设。企业与学校之间很难进行真正的融合,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实效性,有违初衷,不能达到预期效果。1.2企业积极性不高,院校能力不够强大。高职院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点对口实习机构,实现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但是,由于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校企文化和价值冲突使得部分企业缺乏校企合作的动力;还有些企业对校企合作缺少实践经验和远见,不了解学院人才培养情况,在校企合作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2]。另一方面,学院自身合作能力不强,学院不能及时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社会用人需求,导致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实践操作等方面缺乏核心技术与实践经验,制约并束缚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导致学生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也没有形成校企合作实践机制。有些老师的科研能力与技术操作等方面相对较弱,很难在信息安全校企合作中发挥实践和创新作用。1.3校企合作中双方师资严重缺乏。校企合作师资方面,其一,企业要配备信息安全课程的兼职老师和实训指导老师。有些企业安排的老师是最有名气或学历最高的高级工程师;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安排“一师兼多职”。他们往往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无法保障学生的课程实践与职业素养的提高。其二,通常情况下,一名带队教师指导数十名、甚至几十名学生,无法保证指导的全面性,不能实时地掌握企业的需求及学生表现情况。学院的专职教师大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有系统性专业知识,做过理论研究,但也大都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与经历,缺乏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2]。“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

2高职信息安全课程校企开放合作式实践教学

2.1开放理念促进高职信息安全课程校企合作。开放理念的本质是开放性,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放理念在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企业的实践条件和其他有利因素转换为信息安全课程的学习优势,与企业构建并保持长期的、稳定的、互利的合作关系。对高职信息安全课程来说,校企合作教学要坚持开放理念。开放理念必须突破传统思维的课程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成主要任务,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3]。2.2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基础。为了加强学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出专业教师必须参加行业实践。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参加行业实践,需建立教师到企业学习与实践的管理制度,将具体情况作为教师聘任、考核和晋升的重要指标[2]。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教师每五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与专业对口单位或企业参加行业实践,让他们有机会切身了解信息安全第一线的实际应用情况。学院还聘请有经验的信息安全专家到学院开展讲座,与教师一起讨论教学方法、交流专业学术研究;鼓励专业教师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提高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积极引进高层次信息安全人才,加固师资队伍力量,并培养和带动其他年轻教师。2.3与企业共建校内开放性信息安全实训区。我院与蓝盾信息安全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蓝盾公司”)合作建立了校内开放性信息安全实训区。⑴为学院的硬件设施提供后备资源开放性实训区是实践教学的生命源泉,其基于学院现有的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环境,改善运行管理模式,校内外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高效的支撑平台[4],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企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高需求。⑵完善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网络和信息安全飞速发展,高职信息安全课程的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很容易与社会需求脱节,达不到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4],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信息安全的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校企合作建立开放型实训平台,能完善授课计划和课程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学院可根据蓝盾公司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通过渗透、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攻防等模块搭建云平台,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也能得到较大的提升。⑶信息安全专家和企业工程师走进校内实训区2014年起,本院从省政府涉外安全处、司法厅、监狱管理局、信息安全公司等单位聘请8名专业实务人员作为兼职、兼课教师,对信息安全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合作方蓝盾公司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CEO来院开设信息安全讲座,2名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信息安全校企合作课程的兼职教师,进行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期间从课程内容及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修正,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⑷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校企合作建立的开放性信息安全实训区,学生接触到企业中的先进理论和实际操作流程,避免了传统实验课的枯燥和无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观察、思考、发现新问题,并能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适应了信息安全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企业开展工作。2.4深入企业,实现开放式融合。学生经过学院的开放性信息安全实训区两年的锻炼,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后进入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有利于引导学生加强专业实践,为学生就业与企业用人实现零距离对接[5]。依托蓝盾公司的资源,发挥双方的优势,改善信息安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企业,学生有机会参与信息安全实验或平台的开发、设计信息安全攻防方案、制定详细的信息安全规划手册,这样就能更加快速的熟悉企业流程、感受企业氛围、丰富实践经验,再将这些有利因素融入到校内,更好的实现开放式融合。

3结束语

校企合作是工程实践教育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经过两年多的改进,我院基于开放校企合作式的信息安全课程实践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院和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互利,高职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生受益匪浅。未来发展中,企业要更多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中,不仅要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也要关注人才培养过程,真正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学院要加大信息安全场地和设备的投资,专业教师明确在实践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加强信息安全平台和实训中心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信息安全课程改革,还要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方法,校企双方加强责任分担的管理机制,以取得进一步双赢的效果。

作者:李玲俐 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供需缺口高达95%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亟需重视[EB/OL].[2016-11-29]news.163.com/16/1129/11/C71M60EJ000187V5.html

[2]宋萌.基于开放理念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69-71

[3]彭芳,缪礼鸿,陈新等.开放性实验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7.20(1):151-153

信息融合范文篇6

关键词:产教融合;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互联网+”、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行业的“二次革命”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也为各个行业带来了机遇和希望。企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繁荣已经和信息技术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当前条件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如何在“互联网+”思维下制定校企合作发展计划,实现校企协同、合作育人,是紧跟时展的重要举措。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学校、教师、学生整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打开产教深度融合的新格局[1,2],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途径,产教融合是终极目标。实现“双赢”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和学习资源。但现实中,由于校企双方的关切不同,校企合作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这五者有效的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偏面的去审视自身利益而弱化了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关注度;学校在合作中仍然处于弱势一方,没能够真正的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大多数校企合作还是采用以“订单培养”“双选会”为主的浅层次的传统合作模式,或者是利用校友资源,请校友所在企业回到母校进行宣讲招聘。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出口”,企业只是关注学生企业实践成效,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明显滞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是学校在主导,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甚至是仅仅停留于企方在用工时人才需求信息,校方组织学生参加筛选的阶段。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缺乏相互沟通的平台,经常出现企业对学校教学过程、学校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相互不了解,学生对企业岗位职责不了解、企业对学校教学效果不肯定等问题。校企合作资源各为其主、资源难以共享。学校与企业相互需要,却又相互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导致由于各自关注点的不同而形成的误解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合作成效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而挫伤了双方积极性,制约了合作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搭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的必要性

在校企合作的双方需求、合作方式选择、人才培养、岗位与专业的匹配度等方面,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现象,往往是由于双方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这样以来,不但学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度提升有限,而且职业院校的资源也不利于与企业实现共享,最终影响学校专业与行业企业的契合度。搭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基于互联网的优势,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接职业院校、共享教育资源,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让企业可以更多的参与大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零距离”对接、资源共享,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的困境,同时可以开拓出一条学校师资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的新路子来;职业院校可以基于平台支持实现学生高质、高效就业,并逐步形成学校教育大数据和行业企业大数据。与此同时,大数据的积累还可以为学校优化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升级提供数据支持。校企合作平台基于“互联网+”、大数据、APP等新技术手段搭建,可以促使校企合作运转更加高效,双方信息交互更加透明,双方的优势可以更加充分发挥。从而使得校企合作信息更丰富、合作空间更广泛、合作更深入。将完全由学校难以实现的“零距离”培养推进落实,使得校企合作围绕人才培养的共生关系进一步深化,使得跨国、跨地域的校企合作变为可能,[4]有效促进产教双方实现供需对接。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员工培训逐步走向精细化和系统化,校企的互助关系更加紧密。

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搭建“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的实施路径

学校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人才供给侧,应深度参与到整个产业中,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服务作为融入产业链的切入点,将学生培养的单一性逐步多元性拓展,以适应产业链职业能力需求。一是通过整合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工作任务数据;整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实训设备数据;整合学生、学习过程数据实现多方互联互通。[3]实现企业岗位需求、工作内容与学校人才培养、课程内容的真正对接,设计符合企业需求、学校教学、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通过“互联网+”,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将企业、学校、学生整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的无缝链接,打破专业之间、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做到生产过程与学习过程的对接,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真正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基于“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各方信息的实时和共享,为校企双方开展多层次的线下校企资源实体对接活动提供可能,实现企业服务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合作对接。学校能够准确、及时的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发展方向,及时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培养定位做出有效的调整,[5]逐步将学校做成企业人力资源的摇篮和培训基地,深度融合到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三是基于“互联网+”校企合作平台,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一体化考核体系。将技术标准、教学标准、岗位需求、教学内容融于一体,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教学资源与生产设备、共管教学过程、共监教学质量。建立校企双方认可的一体化测评体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整合,实现双方信息、资源共享,从而避免各方信息滞后的问题。总之,基于信息技术打通当前校企合作中的瓶颈,有助于促进产教融合的契合度,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度,提高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蔡昶文.互联网+职业教育[Z].

[2]王艳.“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16.

[3]孔原.基于互联网思维的产教融合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8).

[4]文慧.“互联网+”时代如何破解校企沟通不畅难题[N].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1-06.

信息融合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新闻信息;广告信息;融合;心理

在现代社会,“新闻”与“广告”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无所不在,使得传播亦无所不在,而新闻信息和广告信息是传播信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信息融合于新闻信息之中,这种传播现象对广告信息的传播有什么心理优势?其心理原理是什么?其受众的接受心理有什么变化?这种融合于新闻传播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形式有哪些?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新闻与广告的传播心理比较

1、新闻与广告具有共同的传播模式,但其传播五要素存在较大差异性。

著名的“拉斯韦尔公式”,提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五种基本要素,即将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而转变为大众传播中的基本概念:传者、信息、媒介、受者、效果。下面我们来比较新闻与广告在这五个基本概念中的内涵:

传者:在新闻学中传者指称新闻的传播者,现在通常将新闻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如记者、编辑等,称作把关人。因此,在新闻学中,把关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指组织团体。他们负责从新近发生的社会事实中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新闻媒体以新闻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广告中传者指称广告主、广告商及广告策划者,他们负责把有关商品与劳务的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大众进行有偿的传播。

受者:受者在传播学中指信息的接受者即受众,指的是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他们既是新闻受众又是广告受众。受者与传者都是大众传播活动的主体。

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都是当代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它们是传者和受者之间的通道,承担着传递信息的职能。新闻与广告有着相同的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大众传播媒介既可以传递新闻信息,又可以传递广告信息。不过,传播广告信息需要收取客户相当丰厚的费用,带有商业性;而传播新闻信息则不收取任何费用,因为“有偿新闻”是一种违背新闻原则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信息:广告信息与新闻信息有重要的区别:首先,广告信息多数为商业经济信息或服务信息,而新闻信息除此之外还包括时事政治、文化艺术、体育文化、科学技术、生活风情,自然灾害等。由此看来,新闻信息较之广告信息,其内容要宽泛得多。其次,广告信息可以重复播出,以加深消费者对它的印象,而新闻信息则忌讳较多的重复(同时强调时效性)。第三,广告信息的传播方式可跟艺术性结合起来,而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则以准确性为原则。

效果:新闻信息效果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媒的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和影响。广告信息效果是指广告作品通过广告媒介传播之后对消费者、企业经营及对社会的影响,其中包括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消费者对广告的心理态度及心理评价,还包括广告的经济效果。

从以上大众传播的五要素分析,新闻与广告虽然存在相同的传播模式,但也存在较大差别,这种差异性极大地影响广告受众的接受心理。

2、信息真实性是新闻与广告共有的受众接受心理基础。

不论是新闻受众还是广告受众,由于生活阅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个人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对于传者和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或广告信息,常常表现不同的旨趣,形成了不同的反应。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是受众对于传者所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在多大的程度上接受。受众接受一个信息,不仅意味着这个信息存入自己的头脑中,成为自己头脑中储存信息的一部分,而且确信它,把它作为自己正确认识外界的知识的一部分。受众视听大众传播,接受许多信息,但并不一定都确信它。要使受众接受信息,关键在于要受众确信传播的内容,这就是说,要使受众确信,最根本的是要传播的信息是真实的。信息真实性是新闻与广告共有的受众心理基础。

新闻必须真实,真实反映客观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播者首选需要的是事实,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搞清楚事实真相,他们往往积极主动地去采访信息源,调查核实信息,然后再加以报道。新闻的真实是提高受众可信度的前提。每个受众都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鉴别,逐渐积累经验,成为一种定势心理。他们认为可信的,就接受;不可信的,就排斥或反对。因此,可信或不可信是受众主观上对新闻是否真实的一种判断。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和新闻权威传播人都能增强新闻受众的可信度。新闻媒体常常被用来表达社会舆论,或者也常常运用自身的力量形成某种舆论。围绕近几年中国所发生的许多大事,社会上活跃着许多公众舆论。这些舆论在新闻媒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达,而形成了强势舆论,而新闻媒介传播了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信息,相应地树立了新闻媒介的权威性,从而提高了受众对权威的传播媒介的可信度。

信息的真实性在广告中同样重要。商业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是指企业传播商品、劳务信息和获取市场信息的一种形式,也是广大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的一种途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之前,都必须对商品的有关信息加以了解和认识,只有弄清了特定商品的性能、特点、优势、质量等问题,才会在内心激发起购买或参与消费的冲动。消费者可以通过广告了解商品信息,而企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广告获取市场需求信息,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信息过程。广告的目的是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有针对性的介绍各种商品信息和劳务信息,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判断和选择。但是如果传递给消费者的广告信息缺乏真实性.就会同时直接误导消费者,而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因此广告信息必须是客观实在,以事实为根据,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广告实质上是一种说服,广告信息本身就应具有可信度。广告主的利益必定注重产品的推销,同样,消费者亦关心自己利益免受损失。他们既期望于广告信息,又害怕上当受骗。因此广告信息源一定要真实可靠,才能拥有广告受众较高的可信度。否则,虚假新闻或虚假广告会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

二、融合于新闻传播中的广告信息的形式

1、以新闻人物专访而凸现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许多报纸开辟专栏,专门报道企业的“带头人”。如,《长江日报》整版刊登题为《新东方的“武汉速度”》的人物专访写道:“校长陈向东这样解释新东方的用人理念:一个具有优秀品牌的新东方,永远是一座吸引杰出人才的大磁场,良好的品牌加上优秀的人才就能产生强大的生产力。”在这里,宣传了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以及企业服务宗旨。同时,作者还通过视点的小专栏写了名为“呼唤新东方的武汉速度”进行导向评论。新闻价值与导向价值的交叉表现,不禁跃然纸上!但同时蕴含着明显的广告信息,新东方的广告品牌和广告形象留给受众以独特鲜明的记忆印象,而取得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与商品形象的认同。当现代广告进入“形象广告”时代,广告宣传已不再以商品宣传为主,而是以事业为主,通过广告,宣传一种精神、一种事业、一种未来追求;而企业形象,是指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各种活动成果、企业行为所给予的整合评价与一般认定,它往往指“肯定和支持性的感情和评价”,它包括企业的知名度、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企业精神等。企业形象是潜在性的资产,一个成功的企业形象的塑造,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创立,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这篇人物专访进行新闻报道时的确也融合了关于企业形象或者品牌形象的广告信息。

2、以经济新闻宣传企业的市场销售理念,而提高商品的可信度?《长江日报》刊登的《扬子江靠质量打出市场》,新闻提示:率先使用DHI技术,两年淘汰两千头母牛。文章中从近期统计资料显示其扬子江自营牧场的规模以及扬子江企业的优势分析到扬子江牛奶理化指标的具体数字测算,销售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强。充分的论据必然得出可信的结论使受众提高了对结论所融合的广告信息的可信度。

3、以新闻通讯的体裁写商业人物而融于广告信息。《长江日报》都市新闻皈登载的《打工妹当上商城“副总”》的通讯,新闻提示为“招来近百商家卖灯饰”报道了一位洪湖妹子招商引资艰苦创业,最后成长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某商城副总经理的过程。通讯中隐性的广告信息明显地凸现出来,如灯饰商城的店牌、地点、规模等,会引起消费者注意和兴趣。

4、巧借名人效应.造成社会影响。《武汉晚报》头版头条新闻《600万打造130座名人雕像》引人注目。报道说:去年新批准成立的武汉商贸学院,属民办性质,该校在江夏流芳征地1200亩。一所新的学校如何与百年老校抗衡?院长涂宏斌认为必须以最快速度提高学校的文化底蕴。他突发奇想,制作130座世界文化名人雕像,与学生朝夕相处。

通过这个“新闻事件”,这所新组建的大学由此引起社会的关注。

5、新闻热点蕴含商机。导读充满广告信息。《武汉晚报》头版头条新闻题为《教育消费成为房价新引擎》,导读:名校成为售楼卖点,看房专车开进校园。现今,在营销界和广告界流传着一个概念“卖点”,即指独特销售主张或销售点。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力地把“满足需要”的口号推向了可操作化。卖点与消费者的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

6、以新闻图片(照片)附加说明解读而作广告导向。最近由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拍摄的新闻图片真是生动有趣。题为“大哥,凉快凉快!”的新闻图片的说明是:“4日,在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内,一只“演员”黑猩猩在演出之余为另一只黑猩猩摇扇驱暑。虽然近日广州持续高温天气,但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的野生动物在饲养员的悉心照料下仍生活得十分舒适自在”。不论谁见到这张新闻图片都会被黑猩猩认真摇扇的样子逗笑,真想去现场一睹为快!

7、借用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形象。题为《AB公司捐20万美元抗非典基金》的新闻赫然在目。它这样报道: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酿运商AB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昨日向武汉捐赠20万美元(约合166万元人民币)抗非典基金,用以帮助我市购买先进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AB公司1995年进人中国市场,百威(武汉)国际啤酒有限公司是其在海外的两家生产厂之一。目前,百威啤酒已发展成中国销售额领先的外资啤酒品牌,占据了国内高档啤酒市场的半壁江山。

首先通过AB公司捐赠的公益活动、省市领导人出席捐赠仪式并会见AB公司一行的新闻报道,给受众与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而广而告之公司的商品品牌与在中国的销售额排名领先的经济成果以及发展规模。这些给消费者认牌购买有一个潜意识的暗示。

8、报道科研成果,蕴含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广告信息。《夜光花卉闪亮登场》在《长江日报》头版刊登。报道了科研成果的神奇效果,配有彩色图片,使这种神奇效果得以验证,真是引人人胜。

三、融合于新闻传播中的广告信息的心理分析

1、接受融于新闻中的广告信息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一:潜意识地接受融于新闻传播中的广告信息。传播新闻信息是非功利性的,有“无偿新闻”之说,而广告信息传播是带商业性的。有的消费者对广告认识带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有逆反心理,认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使受众浪费时间,特别是报刊中刊登许多广告,电视里不断插播广告,因此,这些受众遇到报刊的广告就翻页,遇到电视中的广告就换台。但是绝大多数受众对新闻信息都没有逆反心理,因为新闻信息内容很广泛,知识层面与涉及领域多,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新闻信息中所蕴含的广告信息也不知不觉地被接收了。潜意识信息以一种接受者没有意识到的方式进行传播。研究表明:潜意识刺激会引起一些小的反应,比如:“喜欢——不喜欢”的反应。然而,关键问题在于一条潜意识信息能否影响公众的购买行为。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一般不购买他们不需要或买不起的产品,不管这些广告信息是潜在还是直接地展现出来。比如,《新东方的“武汉速度”》这篇人物专访,正值暑假期间见报,大中小学生、研究生根据自己所需想报名暑期英语培训,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家长在众多林立的英语培训班广告面前踌躇不前犹豫再三,如果这些受众看到关于新东方的人物专访,岂不是欣然前往?受众表面接收了新闻信息.而潜意识地同时接收了融合于新闻信息中的广告信息.接受了“新东方”的广告品牌宣传。

心理优势二:由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的晕轮效应定势思维认为新闻报道中附着的其它信息都真实。众所周知,在新闻工作中常常有“把关人”、“守门人”之说,这通常是对新闻媒体有关组织团体或者是对记者、编辑的指称。“把关人”或者“守门人”负责从当天发生的社会事实中选择合适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再通过新闻媒体以新闻的形式传播出去。在人们心目中,越是权威性的媒体新闻的真实性越有保证。当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过程中,主观上确信权威媒体发出新闻信息是真实的,则也确信新闻信息中所融合的其它信息也是真实的。《扬子江靠质量打出市场》一文宣传了扬子江企业使用先进技术,淘汰奶质不高的奶牛两千头,而科学地扩大自营牧场,正因为优质奶源保证产品新鲜、天然、纯正,而且有保证。真实是可信度的客观基础。受众视听信息都有一个对信息的判断过程。只有当受众对信息所表征的事实的可信度有了肯定的判断后,对信息的可信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心理优势三:由新闻价值导向受众潜在需要。有专家认为:新闻价值是具有特殊潜在素质并能构成新闻的事实在传播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果。《AB公司捐20万美元抗非典基金》的新闻报道应当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跨国公司捐巨款的公益活动无益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何况2003年上半年全国都在抗非典,这是国际国内都很关注的大事,自然捐巨款也是~件大事。当受众看到新闻标题,顺理成章要看下去,于是,文章后面关于百威啤酒的品牌与发展规模、投资计划等广告信息潜意识地被受众所接受,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商品品牌给受众留下记忆,也激活了受众对此品牌商品的潜在需要。

2、接受融于新闻的广告信息的心理原理。

心理原理一:暗示。暗示现象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到武展看“恐龙”复活》的新闻报道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新闻传播者通过形象的语言把知识科普展描述出来,非常吸引人,并提供了展出地点、时间,显然这是一种融于新闻中的广告信息的间接暗示。在这里,新闻传者凭借新闻报道为其中介,将知识科普展这一事物的意义间接提供给受众,使受众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而避免产生抗拒心理或者逆反心理。

心理原理二:受众的信息需要。信息需要是受众的基本的需要,在受众的需要系统中,信息需要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是认识的中介,没有信息作用于主客体之间.人就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信息的功能是可以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获取信息,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不仅对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是重要的,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月饼大战提前一月开打》的北京消息就是很典型的案例。

信息融合范文篇8

纵观人类历史,可以把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师徒教学阶段、班级教学阶段和开放教学阶段。师徒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一阶段的所有教学行为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做的,其优点是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缺点是效率低;班级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这一阶段采用的是一齐化教学模式,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按照班级的整体情况设计的,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其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开放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是多对多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能够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学习任何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兼顾师徒教学阶段和班级教学阶段的优点,同时克服它们的缺点,既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也提高了效率。当前虽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们的教学模式大多都还处在第二阶段,即以牺牲学生个性发展为代价,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应该用新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来创新教学方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1]

好课的标准

关于传统好课的标准可能教育学中大家都学过,但大家对那个标准是莫衷一是,因此到现在大家都还一直在探索。这里给出的好课标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好课的标准。在分析了人类的学习阶段划分后,为我们应用信息技术找到了方向,那就是尽量利用技术支撑学生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学习,也就是让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最大限度地得到个性发展。这一时期采用的多对多的教学模式,具体要体现以下几个多。

1.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

在第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多对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在第二阶段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整个课堂教师是主导,尽管也让学生自主学习或探究,但大多是形式多于内容,学生根本就没有主动权,学习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无法从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从多种方式获取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个性,也能各取所需,分类推进。①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取知识,如人文社会学科,教师特别要落实好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可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搜集大量的资料来进一步感悟和经历,而不是教师不断地强行灌输,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有兴趣地学习。②可以向同伴获取知识,如通过活动让学生实践或探究学习,学生可以获取到生成性的知识,而这种经验性的知识是一般课堂中很难得到的。③可以从学习设备中获取知识,如学生可以利用PAD等电子书包设备、移动终端设备来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方便学生获取知识,而不过多地受教师的主导,进行各取所需的学习。④可以向专家学习,如利用网络与专家进行交流,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知识,这些知识很有可能作为教师的也未必完全知道。可见,教师应尽量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的学习方式多

在第二阶段,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依靠教师讲授,尽管也采用探究、协作等学习方式,但因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撑环境往往难以真正开展,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尽量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1)自主学习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来获取教材中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然后在课堂上主要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表演、绘画、歌唱写作等形式对课文进行二次加工。这样的学习过程,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思想、有能力,全面发展。这样的课也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实现对学习的革命性影响。(2)探究学习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第三阶段学习,是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一种颠覆,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可现在有些教师虽然用了先进的技术但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路,既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例如,有的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室或电子书包(PAD)环境上课,可教学结构却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一齐读,一齐学,一齐算,总之,大家采用一样的方式学习一样的内容,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依然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需要彻底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的方式,使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学伴,同时准备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3.获取的资源多

进入信息技术支撑的第三阶段时,应发挥信息技术的检索功能,对知识进行模块化分割处理,[2]便于使用者查询。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资源,而不应该让所有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书包把课文内容做成电子教材,里面的生字、生词、段落大意等基础内容应有尽有。学生学习生字、生词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学习,想学多少生字就学多少生字,想学多少生词就学多少生词,不像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就准备那么多内容,学没学会学生都得在教师的控制下学。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评价的方式多

信息融合范文篇9

论文摘要:网络招生信息融合系统是一个应用于考生填报志愿活动,完成招生信息采集、整理、存储、分析、查询等过程的完整系统。论文针对现在高考考生报考高等学校填报志愿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全、估计分析不科学以及同类系统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等等问题,设计出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完成了网络的招生信息融合系统的整体设计以及各个模块详细设计。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有几百万的高考考生和上千万的考生家长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活动,关注高考录取。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的时候,因为信息收集不足,导致分析出现偏差太大,造成志愿填报失误。这种失误对考生造成许多不利的结果,如:自己的高考分数够外地的本科线,但却填报本地的大专;或者被录取到的专业自己不喜欢,甚至落榜、重新复读等。对学院和各地市招办也带来诸多不便,如:安排调整考生的录取专业困难,甚至要一次又一次重新组织征集志愿等,耽误高考录取进程,耗费人力财力。

目前,全国多数省份都有自己的招生信息网,每个省招生信息网的招生信息主要是公布本省、本地区、本年度的招生信息、招生政策、招生学校的简介及招生计划等。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所有这些网站为考生提供的招生信息都是孤立的呈现,简单的信息汇总,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融合性比较差。

二、系统工作数据流程

招生信息经过招生信息搜索引擎的搜索,从网络进入招生信息数据库中,然后经过数据验证、清洗、提取、融合加工后装人到数据仓库中,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用户查询接口,被用户从数据仓库中查询出来,为填报志愿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搜索,验证,清洗,提取,融合加工,分析处理查询是系统所做的工作。招生信息从网络中被搜索出来,进入数据库,装入数据仓库,从数据仓库查询出来是系统数据的流动过程。系统工作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系统工作数据流程图中数据库存放从互联网中以及互联网外搜索到的招生信息数据,是经过验证、辩识、结构统一化后的招生信息数据。系统数据仓库存放是以院校和专业为主题而组织起来的格式一致、描述方式统一的事实表等数据集和经过分析处理的多维数据集。

三、系统体系结构

本系统运行在Windows环境下,系统要求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因此本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客户端为IE浏览器,服务器端包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包含存贮原始网络招生信息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用于进行数据融合分析的数据仓库服务器。信息采集子系统将通过ADO组件与后台的数据库进行数据传输;数据融合子系统将通过ADO与数据仓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信息查询子系统通过ADO与数据仓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通过ADO.MD与Mi-crosoftAnalysisServicesed进行信息传输,ADO.MD是ADO对多维对象的扩展。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四、系统功能模块框图

网络招生信息融合系统主要功能分成三大部分:网络招生信息的采集和网络招生信息的融合、网络招生信息查询显示。数据录人主要在网络招生信息的采集中,数据的存贮和分析主要在网络招生信息的融合中。避免了同类系统中,数据的录入、存贮和分析集中在一个程序中完成,导致数据格式固定,难以增加或修改数据项,系统缺乏灵活J吐和开放性的问题。系统功能模块框如图3所示。

(一)信息采集子系统

网络招生信息融合系统的信息采集子系统包含有三个功能模块:搜索网络招生信息、输入招生信息、招生信息维护。招生信息搜索引擎从各个网站搜索到招生网页后,对网页中招生信息进行结构化信息抽取,如抽取出:院校名称、地址、属性、办学类型、联系电话、所开设的专业名称、专业招生计划、往年的录取人数、录取分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学费等信息;将非结构化招生信息数据抽取成特定的结构化招生信息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然后对信息数据去重、分类、分析比较,为信息融合做好准备。

(二)信息融合子系统

数据融合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招生信息数据,按照规则提取、清洗、转换,形成以相关主题组织起来的招生信息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然后利用MicrosoftAnalysisServices提供的功能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形成多维数据存放在数据仓库中,为信息查询子系统查询信息做好准备。

根据对招生信息融合系统用户的需求分析,可以确定出信息融合子系统的数据仓库是以院校主题和专业主题来组织招生信息,主题内容和边界划分如图4所示。

(三)信息分析查询子系统

信息分析查询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对信息融合子系统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查询显示。系统提供对所有用户开放的招生院校、招生专业信息,用户在任何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的接点均可登录系统查询信息。信息分析查询子系统包括按院校名称查询、按专业名称查询、按地区名称查询、按分数查询四个功能模块,用户分别从院校、专业、地区,分数角度查询分析近几年以来各个高校招生的实际招生信息数据。通过输人一个检索条件,系统自动在数据仓库中查询相关事实表、相关的多维数据集,并将结果显示给用户。

五、总结

本系统将为用户提供一个网络招生信息查询平台,能够为用户填报志愿提供有力的帮助,提高志愿填报的科学性、合理性。本系统的特点是:

(一)实用的信息采集子系统

本系统成功研究开发了一个高效实用的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这个信息采集子系统,可以将网络上的招生信息搜集起来存储到预定的数据库中,同时也可以由用户采集非网络上的招生信息完成信息数据录人、修改、删除等一系列任务。

(二)高效的数据转换及加载功能

通过使用MicrosoftSQL数据仓库平台系统提供的DTS服务功能,并在DTS中加人含有数据转换、清洗规则的脚本程序,系统实现了将信息采集子系统中采集的招生信息数据高效的进行清理、转换格式并加载到以院校和专业为主题组织构造的招生信息数据仓库中去。

信息融合范文篇10

关键词:STEM理念;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STEM教学理念是将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融合应用于教学的理念,可以是某一学科与教学的融合,也可以是所有学科的整合,意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初中数学教学最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进而通过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的培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STEM教育理念基本一致[1]。在STEM理念背景下推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互联网为支撑,其中教学资源丰富,对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增加知识认知深度和广度均有重要作用。另外,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体现,其通过视频、动画、图片等将晦涩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合作意识有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通过更多途径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网络探索资源、获取新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探索,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优势,革除传统教学弊端,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主动学习,拓宽认知渠道和眼界,吸收多方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提升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灵活性不强

当前,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仅局限于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认为在课前从网站上下载所需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就是信息化教学。但这种单一的方法并未融入教师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未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考虑在内,忽视了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理解能力。学生的知识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接受新知的能力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先了解班级学生的学情,对下载后的课件予以有针对性的改善,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充分融入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内容,“一刀切”式的课件教学无法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存在形式主义倾向

我国的教育改革虽已深入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存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存在中考的压力,而信息技术作为非考试科目在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也流于形式,数学教学也不例外,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更是如此[3]。教师较少探究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有效方法和意义,多将信息技术作为形式辅助,并未实现两者的真正融合。

(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若想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主要有两个方面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掌握信息教学相关理论知识,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求选择最佳信息教学方法,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掌握信息操作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制作高质量课件并实现有效教学。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当前,仍有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无法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根本不使用信息技术,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影响正常教学程序及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形式

(一)与教学理念的整合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传统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将传授教材知识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理念,即“教书”。但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均受到信息技术的极大影响,信息获取更加便捷,学生处于良莠不齐的爆炸性互联网信息中。而学生此时并未形成成熟的三观,社会价值观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4]。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教书”工作,还需要重点承担“育人”责任。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的数学知识更为抽象复杂,教师在教学理念整合影响下不仅要教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学习意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做题上,还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做到“育人”,让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二)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输出学科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5]。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行多媒体教学或者通过网络平台监督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课后教学等都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融合的结果。多媒体教学方法实施的基础是传统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减少在课堂上的板书书写时间,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而音乐、图片、视频等的运用又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具象化,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课外教学则是传统教育的拓展,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同时与教师沟通,解决学习难点。

(三)与教学评价的整合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传统教学评价以作业、课堂提问、考试等形式进行,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未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不利于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6]。现代化教学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还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对教师的评价,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评价整合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限于对最终卷面成绩的评价,还要从学生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学习方法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则是对教师评价的补充,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生更容易发现自身和对方存在的问题[7]。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授课模式的多元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教师更直观地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予以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四、基于STEM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一)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当前,中学教师在信息化背景下呈现出两种较为极端的状态:老教师数学教学经验丰富,自身教学能力突出,但是旧有教学理念已经不符合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且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和接受度较低,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年轻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相对而言信息技术能力也更强,但是教学经验相对缺乏,难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学校要通过两方面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其一,新老教师互补,相互帮助。年轻教师要帮助老教师了解现代化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帮助老教师完成观念更新和课件制作,提升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8];老教师要向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顺利处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难题,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二,学校应予以资金和设备支持。学校要引进和配备多媒体设备,同时定期展开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会涉及较多数学定理,而定理的论证需要大量实验的支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通过实验向学生验证定理的真实与否,学生仅能够靠死记硬背理解定理[9]。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进行实验的播放展示,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了解数学定理成立的前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10]。教师要紧抓信息技术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丰富性以及生动性特点强化数学知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准确获取有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较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多媒体自主学习,更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

(三)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怎样使学生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是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为这一工作提供了强大助力[11]。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具象的优势,对数学知识进行动态讲解,帮助学生完成从形象认知到初步理解再到逻辑培养的学习过程,这既能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