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41:53

新闻业

新闻业范文篇1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网站。

本规定所称登载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和转载新闻。

第三条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国家保护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照本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互联网站(以下简称新闻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其他新闻单位不单独建立新闻网站,经批准可以在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建立的新闻网站建立新闻网页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第六条新闻单位建立新闻网站(页)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应当依照下列规定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批准:

(一)中央新闻单位建立新闻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审核批准。

(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建立新闻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三)省、引台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建立新闻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新闻单位在中央新闻单位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网站建立新闻网页从事登载新闻业务,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批准,并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以下简称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具备本规定第九条所列条件的,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的业务,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

第八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依照本规定第七条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应当经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审核同意,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第九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宗旨及规章制度;

(二)有必要的新闻编辑机构、资金、设备及场所;

(三)有具有很关新闻工作经验和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负责人,并有相应数量的具有中级以上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专职新闻编辑人员;

(四)有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的新闻信息来源。

第十条互联网站申请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应当填写并提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统一制发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申请表》。

第十一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的业务,应当同上述有关新闻单位签订协议,并将协议副本报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

第十二条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应当注明新闻来源和日期。

第十三条互联网站登载的新闻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

(三)损害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宣扬封建迷信;

(六)散布谣言,编造和传播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七)散布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互联网站链接境外新闻网站,登载境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的新闻,必须另行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

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已取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资格的,情节严重的,撤消其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资格:

(一)未取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资格,擅自登载新闻的;

(二)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或者登载不符合本规定第七条规定来源的新闻的,或者未注明新闻来源的;

(三)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未与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签订协议擅自登载其的新闻,或者签订的协议未履行备案手续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链接境外新闻网站,登载境外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站的新闻的。

第十六条互联网站登载的新闻含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内容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互联网站登载新闻含有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内容之一或者有本规定第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责令关闭网站。并吊销其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新闻业范文篇2

关键词:网络新闻业传媒网站市场竞争

I.网络新闻业在美国的发展及其态势

网络新闻业(网上新闻业),顾名思义,即基于电脑联网技术、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新闻(事)业。根据2000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新闻事业”概念的释义,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传播活动,有如下特征:(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将这一释义延伸至“网络新闻业”,我们可以说网络新闻业指网络新闻媒体及其运用网络进行的新闻传播(核心业务)及其他各项业务活动。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正像新闻传播活动并非都是通过职业新闻传播机构展开的一样,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也并非都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展开的,甚至并非是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后才出现的。网络新闻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新闻传播。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之前,电子邮件的群发、电子公告牌、新闻组等,即曾经成为一些网络用户传递新闻的工具。但是,就像当年新闻传播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和新闻事业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职业新闻传播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的出现一样,网络新闻业也是伴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出现、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活动走向职业化而开始形成的。网络新闻媒体,主要可以归为两类:由传统的传媒机构建立的传媒网站(包括以传媒机构为主并同信息业等相关行业的公司合作建立的网站),以及参与或转发新闻的以门户网站为主的商业网站(雅虎、Google、新浪等网站的新闻、转发,就是很好的实例)。但是,后者的核心业务,并非新闻传播。此外,在网上还有原生的网络版新闻报刊,但此处不将它们单独立为一类,一是因为这种原生的网上新闻报刊数量甚是有限,二是因为创办这种原生网络版新闻报刊的网站,可能只是将此作为其综合的网上服务一个部分的商业公司,后一种情况可以归入上述第一类。而真正称得上以网上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业务的,是传媒网站。因此,限于篇幅,本文中所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基本上是指传媒媒网站及其以新闻传播为核心业务的业务活动的考察。

国际上传媒上网建立新闻网站的实践和网络新闻业的兴起,从世界上出现第一批报刊网站算起,始于因特网在世界范围走向千家万户的20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已发展成为将世界范围众多的电脑联结在一起的全球最大的开放型电脑网络。此时,它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既具有同传统的传媒竞争市场份额的实力又具有可用于大众传播的潜力的双重特点。而传统的传媒业在新传媒介入竞争的压力之下应变求存的必然规律,又使采纳网络技术作为传媒生存与发展的策略,成为充满魅力的选择。传媒加盟网络,网络介入新闻传播向新闻业渗透,可以说是势所必然。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就网络新闻业的主干——传媒网站来说,最早出现的是报刊的网站。在美国,这发生在1994年,当时,一批敢于领先一步创新冒险的美国报刊在网上建立了网站。但是,一些报刊在开始上网电子版时,并非马上单独建立网站,而是依托一定的联机网络系统、别的网络服务主站。据说,全球第一个在网上电子版的,是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但关于该报电子版的起始时间,不同的著述中说法不一,一说这发生在1992年,[1]还有一说是该报于1987年开始在网上发行。[2]尽管如此,笔者从美国的《编辑与出版者》网站、欧洲的Nua公司(以开展网络调查著称)等若干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表明,1994年才真正称得上网络新闻业兴起之年,因为在这一年,出现了作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核心力量的传媒网站中的第一批。此后,美国很快形成了传媒上网热。不论是一些财大气粗的大型传媒集团,还是中小型的地方性的媒介公司,无不纷纷争先恐后加盟网络,唯恐行动迟缓会使之丧失新一轮竞争的先机。传媒建立网站的实践并且开始向全世界扩散。伴随着世界范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滚滚热浪的掀起和此起彼伏,传媒上网建立新闻网站提供网上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领域的新景观。

就广电传媒来说,世界范围内最先走上网络的也是美国。1995年8月,美国ABC公司首先利用网络“进行全球播音”。[3]广电传媒上网的实践很快在美国风行。到1998年,美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均已上网。就报刊来说,2002年7月以来美国网站上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6月,美国上网的报纸已达4,000多家。[4]就广播电视上网的进展来说,至1998年底,美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已设立了网站。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5]到2000年,美国在因特网上进行广播的广播台已达1,914家。[6]美国因特网委员会的网站上提供的《2001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至2001年4月,世界上进行网上播出的广播台已超过5,000家,其中一半以上在北美洲。

在1994年美国第一批报刊网站建网之初,其思路和做法主要是为了把网络作为报刊间竞争的新战场,将其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美国街头的报刊亭/报刊摊上展开的争斗搬上网。这些网站当时的,是报刊的电子网络版。当然,利用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网络作为复合型媒介的融合性特征,美国报刊上网后迅速发展到除了在网上提供印刷版的内容外,还通过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并开辟电子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列表等服务,再进而发展到网络版与印刷版相对独立。但是,一个更具实质性的、打破美国报刊网站建设的最初思路的变化,是新闻媒体建立的地区性网站/综合信息平台(新闻门户网站)的出现。《波士顿环球报》率先于1995年创建了这样一种地区性网站():它并不仅仅只是在万维网上建立该报的品牌,而是提出让所有波士顿的传媒成为其一部分。该网站几乎连接波士顿地区的所有传媒公司,其中包括6家电视台、12家广播台和8家杂志社;一站“网”尽60多家“伙伴”。[7]这种创新的建立网站的做法,同最初的报刊网站各自留神戒备地守护自己的网络上的“空间”的思路,显然是有差异的。这种创新的做法在出现之初,尚无专门的术语可以对之进行描述。不少人对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然而,若干年后,鉴于根据尼尔森网站用户率调查和MediaMetrix公司的调查,10家最受欢迎的网站均是门户网站,一些传媒网站开始对此砰然心动。1999年,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和奈特–里德公司等,曾分别宣布了其转变为新闻门户网站的意向。其原因,是这些公司感到,建立地方性门户网站提供足够充分的网上服务,能够使其网上受众规模扩大,这会吸引广告商掏钱购买更多的篇幅空间。在当年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年中传媒评论会议上,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总裁指出,“消费者想要并需要一方便的入口通往整个地方上的网上信息和商业市场。我们希望成为所有人前往华盛顿的电子旅途上的第一站。我们期待《华盛顿邮报》的翻新改版的网站将扩展,并将使得用户寻找诸如网上零售、娱乐列表、街道新闻、分类广告和《华盛顿邮报》内容之类更为方便简易。”[8]有分析家认为,美国报刊网站卷入建立门户网站热之中,是因为它们意识到,在网上它们需要“跨跃新闻前进”;用户不仅想获得新闻,还想获得更多的娱乐列表和其他服务;网上报纸要办得成功,就不能仅仅只是搬上网的报纸而已。[9]

美国网络新闻业兴起后,很快出现了传媒机构联手和传媒机构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1999年,A.H.Belo公司的《Dallas晨报》和奈特–里德公司的《沃思堡明星电讯报》宣布它们将联合其资源创建一家地域性/地方性门户网站,该网站将刊载这两家报纸双双的分类广告,提供通往6000多家当地网站的链接,并提供网上购物服务。最近两三年来,传媒机构联手和传媒机构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是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传媒业与信息技术业联手的最大实例,只是,迄今为止的合并效果使业界人士将之称为最失败的合并范例。(但这厂合并的问题并不属于此处的讨论话题。)此外,《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

美国传媒机构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这种合作,或具有跨地域性的特征,或有助于小型传媒机构挂靠知名度很高的网站,利用后者的品牌效应,或有利于整合文本和视频文档信息资源。

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中显示出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最新动态:美国的商业刊物出版公司VNU自2003年4月起同英国路透社网站的媒介服务部(ReutersMedia)联手合作,共同创建了综合性的娱乐服务网点Reuters/VNUEntertainmentService。此举有利于将VNU公司的来自《好莱坞报道》、《广告牌》(Billboard)、《幕后》(Backstage)等业界新闻渠道的娱乐新闻中的最精彩部分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丰富资源和广度结合起来,有关网络新闻报道指出,它们的新的伙伴关系将给娱乐新闻报道和这方面的服务带来种种改善。娱乐新闻报道和特稿的量将会增多,内容的范围将会拓展,个别部类会有很大的扩展。新的部类将扩大娱乐服务,新闻报道和特稿将会通过自动链接的图片、说明和著名的路透社照片而增添吸引力。[10]

此外,近来在美国还出现了如下相关动态:电信(电讯)公司同有线电视公司竞争宽带市场的争夺战掀起热潮。2003年4月底开始,美国电信业巨头Verizon公司宣布,将全面下调其因特网宽带接入费用:该公司的ADSL上网服务费由原来的每月45美元左右下调到34.95美元;如果用户同时选择该公司的本地电话服务,则其ADSL上网服务费更可进一步优惠至每月29.95美元。对该公司的这一举动,华尔街的行业分析师们评论说此举拉开了美国因特网宽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的序幕,也吹响了电信业巨头们抢夺宽带市场、向有线电视挑战的号角。[11]

II.“快”、“新”、“特”——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作为世界上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尤其是传媒网站的发展,常常因其在世界上领先一步而产生广泛影响。美国网络新闻业的特点,可以用“快”、“新”、“特”三个字来概括。“快”,即快速上马,是美国网络新闻业的第一个显著特点。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第一个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方案的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因特网用户普及率方面,长期遥遥领先。这些都是传媒上网的技术条件。此外,就决策、管理方面来说,美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环境宽松。对于传媒建立网站,美国并不要求其为此申请新闻许可证,这同其对广播电视业的管理实行的审批制不一样。这些条件,使美国网络新闻业具有上马迅速的特点。自1994年美国出现第一批报刊网站后,传媒上网之风迅速刮遍美国。如前所述,到1998年主要的美国传媒公司均已建立网站。美国的著名媒体如《波士顿环球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均是较早建立网站的媒体。

“新”,即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是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另一重要特点。美国是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国家,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美国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寻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策略,早在传统大众传媒在大众传播中独领风骚的时期就已十分重要。而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创的风格是美国媒体长期以来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在积极探索创新方面,也就分外注意。在网上新闻传播作为因特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创建地域性新闻门户网站、传媒网站涉足电子商务、手机短讯等实践,最初都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创新之举。不仅美国网络新闻业作为整体始终追求在其传播活动中形成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服务的新颖独创的内容和服务,而且美国各传媒网站都刻意追求形成不同于其他传媒网站的新颖独创的风格。由于美国在电子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走在前沿,所以其传媒在建立网站后,在提供丰富的信息检索、网点链接等等传统的传媒所没有的服务中,可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美国各家媒体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早已形成的自己的特色、优势,又为他们上网后形成自己网站的新颖独特的内容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现成条件。在美国,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经传的传媒机构的网站,在这方面,都煞费苦心。

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的全国性日报之一、经济信息的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既进一步发挥其在经济信息传播方面的权威性,又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容量无限的优势,更好地打出经济信息服务的王牌,以迅速快捷的经济信息、股市行情和有助于研究经济性势的内容,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登记付费用户,从而形成了传媒网站经济运作的《华尔街日报》在线模式。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近年来频频获奖、受众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该网站1999-2001年连续获得数项《编辑与发行者》杂志Eppy奖(该奖旨在鼓励报刊业在网上传播中的最佳成果),2000-2001年度连续获得“数字化优势奖”(DigitalEdgeAward),2001年获美国传媒全国传媒基金会“网上新闻业优胜奖”,……还在1998年12月,该网站每月唯一用户数(Uniqueusers)即已达到190万,到2002年,其每月唯一用户数已达500多万。[12]努力开拓创新,是该网站成功的的一条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大量的原创性内容和内容不断充实的一整套给用户以有关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的指南的文化、社区和商业服务;(2)采用实时播出的“广播模式”运作;(3)精心设计网站内容板块/频道,尽力使之与同类相比有一定的与众不同之处。刊载原创性的内容早在1998-1999年,就已成为该网站赢得赞扬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该网站更是注意扩大原创性内容的比重。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期,《华盛顿邮报》网站即通过开发称为“StyleLive”的服务娱乐性内容,提供有关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些指南,其中包括称为“商业中心地”的购物指南和哥伦比亚特区观光者指南等集服务与娱乐为一体的内容。如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更新,该网站的内容板块、栏目中有“娱乐指南”(EntertainmentGuide)、“工作”(Jobs)和“市场”(Marketplace)下的“当地工商行名录”(LocalBusinessDirectory)、“社区”(communities)等信息内容,为用户提供哥伦比亚特区的文化娱乐、商业机构、工作机会等方面的指南。关于采用实时播出的“广播模式”运作,该网站设有“直播在线”(LiveOnline)板块,它提供各种网上直播讨论节目,题目范围广泛,由重要新闻人物、娱乐明星、定期邀请的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该网站声言,其“直播在线”同许多网站上的“聊天(室)”不同,它提供的是“理智的、有主持的讨论。”就尽力使自己的内容版块/频道与同类相比有一定的与众不同之处而言,该网站目前共提供“新闻”、“我的华盛顿邮报”()(个性化内容服务)、“直播在线”、“论政治”(OnPolitics)、“娱乐指南”、“工作”、“市场”和“摄像作品”(CameraWorks)八大板块/频道。这些板块/频道都堪称精心设计,其中“新闻”频道以即时更新、报道迅捷可靠、重视原创新闻为特点,“论政治”频道是互动式的频道,并围绕政治,融新闻、直播讨论、网上独家专栏和分析为一体;“摄像作品”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作品使用户进一步了解新闻和事件、人物及世界各地风光,其中不少是获奖作品;……

“特”,即传媒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第三个显著特点。与追求开拓创新相连的是,美国网络新闻业还显示出不同的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虽然在一些大的倾向方面,如拓展内容范围,追求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等,美国传媒网站具有共性,但与此同时,各网站在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的过程中,又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美国传媒网站,都追求自身有一定的与众不同的立足市场的优势,这种市场竞争策略,又使它们的发展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美国网络新闻业的不同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根据笔者最近采用网上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归纳而言,目前美国传媒网站的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以打母体传媒的既有品牌为主,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互动式传播等优势,不同程度地提供超越印刷版(传统版)内容范畴的网上服务。《纽约时报》网站和《华尔街日报》网站是两家很好的例子。《纽约时报》网站全称为“(万维)网上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ontheWeb),它以在网上打《纽约时报》的品牌为主,但提供一定的发挥互联网特色的、印刷版母体没有的服务,如“个性化的气象信息”、互动式特写稿、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新闻简报等。《华尔街日报》网站以“华尔街日报在线”(WallStreetJournalOnline)为名,名字折射出其在网上烙下《华尔街日报》品牌之印的特征,但与此同时,如前所述,该网站还把一些印刷版由于其篇幅等限制无法使用而对研究经济形势非常有用的稿件搬上网。此外,该网站上还有互动式特写稿、编辑与专栏作家同网站访问者的网上讨论等内容。(2)传媒网站办成地区性综合信息平台(新闻门户网站)。上面曾经提到的《波士顿环球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网站除了提供其母报《波士顿环球报》的内容外,还囊括了60多家其他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内容,其中除了几乎所有的当地新闻传媒公司外,还有其他机构如图书馆、地区气象台等。(3)传媒机构联合或传媒机构与网络服务商等其他相关行业的机构联合创办专业性的信息服务网站/站点。例如,美国的“考克斯互动媒介”网站()由美国考克斯报业集团联合考克斯通讯公司、考克斯通讯公司、考克斯电视公司、考克斯广播公司、Manheim拍卖公司经办,共设7个站点,其中“汽车贸易”、“Manheim拍卖”和“Manheim互动”这3个站点是提供汽车贸易、二手车买卖的专门信息服务和汽车方面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又如,《今日美国》与交互汽车网合作在网上开设了“汽车”站点,专门提供汽车信息和网上汽车买卖服务。

III.市场竞争逻辑——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不同传媒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是其理念、实力和风格的反映。而在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快”、“新”、“特”特征表象的背后,则是深深埋置于美国社会背景之中的市场竞争的逻辑,这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传播学者、《数字资本主义》一书的作者丹·席勒曾经通过深入研究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发端的因特网的兴起史,揭示美国的市场体系、市场自由竞争逻辑的作用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包括网络向传播业渗透的过程中的影响。美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数十年来在追求不断扩大生产和商务活动规模及拓展业务范围乃至走向全球化的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积极采纳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这是作用于网络发展的一系列因素中一项重要因素。也是它们,在市场商机的驱动下,试图通过在国会游说等活动对美国政府关于电信业发展的决策施加影响,以便使美国政府这方面的政策为它们按其意愿发展公司服务网络化提供最大的自由度。在美国私有制、商业化传媒体制下,美国传媒公司同其他企业一样,其成败兴衰的生存过程始终主要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抢滩网上大众传播领地的争夺对于参与其中的美国传媒公司和其他公司来说就是为了捷足先登抢夺网上蕴含的市场商机,是为了在对于传媒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发行/发送渠道的控制权争夺战中先发制人地进入网上崭新的发行/发送平台的新一轮竞争。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靠市场竞争的推动。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快速上网的特点同参与其中的美国传媒公司和其他公司希望先发制人抢占数字化市场的动机有关,而且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特的内容与服务以及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也显然同其市场竞争策略分不开。市场赢利的目标和动机,始终是支撑美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努力的主要动力,而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起伏、波折,也始终同实现这种目标的状况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美国是网络新闻业最先兴起的国家,也是迄今传媒网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和传媒实行商业化体制的国家,美国的网络新闻业伴随着网络股在市场上的沉浮经历了起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生命力经受住了考验,已出现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并且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点,主要有:上马迅速、势头强劲,积极创新、采用遵循“差别化”原则的市场竞争策略,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等。而在这些可用“快”、“新”、“特”三字概括的特征表象的背后,则是深深埋置于美国社会背景之中的市场竞争的逻辑,这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深深发映出美国网络新闻业同其社会背景的互动。

注释;

[1]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3]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4][/cgi/findcgi?3=&2=&1=news]。

[5]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

[6]出处同上,第33—39页。

[7]Carlson,David.MediaGiantsCreateWebGateways.PublishedonthewebsiteofAmericanJournalismReview(网址:).1999年9月。

[8]Ibid.

[9]Ibid.

[10][/media/products/on-vnu-us.html].

新闻业范文篇3

网络新闻业(网上新闻业),顾名思义,即基于电脑联网技术、以电脑网络为媒介的新闻(事)业。根据2000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新闻事业”概念的释义,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新闻事业区别于人际传播活动,有如下特征:(1)有合法的新闻传播机构;(2)采用各种新闻传播手段;(3)拥有以新闻为职业的专业人员;(4)面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将这一释义延伸至“网络新闻业”,我们可以说网络新闻业指网络新闻媒体及其运用网络进行的新闻传播(核心业务)及其他各项业务活动。

当然,从广义上来说,正像新闻传播活动并非都是通过职业新闻传播机构展开的一样,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也并非都是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展开的,甚至并非是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后才出现的。网络新闻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新闻传播。在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之前,电子邮件的群发、电子公告牌、新闻组等,即曾经成为一些网络用户传递新闻的工具。但是,就像当年新闻传播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和新闻事业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面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职业新闻传播机构及新闻从业人员的出现一样,网络新闻业也是伴随着网络新闻媒体的出现、伴随着网络新闻传播活动走向职业化而开始形成的。网络新闻媒体,主要可以归为两类:由传统的传媒机构建立的传媒网站(包括以传媒机构为主并同信息业等相关行业的公司合作建立的网站),以及参与或转发新闻的以门户网站为主的商业网站(雅虎、Google、新浪等网站的新闻、转发,就是很好的实例)。但是,后者的核心业务,并非新闻传播。此外,在网上还有原生的网络版新闻报刊,但此处不将它们单独立为一类,一是因为这种原生的网上新闻报刊数量甚是有限,二是因为创办这种原生网络版新闻报刊的网站,可能只是将此作为其综合的网上服务一个部分的商业公司,后一种情况可以归入上述第一类。而真正称得上以网上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业务的,是传媒网站。因此,限于篇幅,本文中所讨论的网络新闻媒体,基本上是指传媒媒网站及其以新闻传播为核心业务的业务活动的考察。

国际上传媒上网建立新闻网站的实践和网络新闻业的兴起,从世界上出现第一批报刊网站算起,始于因特网在世界范围走向千家万户的20世纪9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已发展成为将世界范围众多的电脑联结在一起的全球最大的开放型电脑网络。此时,它不可避免地显示出既具有同传统的传媒竞争市场份额的实力又具有可用于大众传播的潜力的双重特点。而传统的传媒业在新传媒介入竞争的压力之下应变求存的必然规律,又使采纳网络技术作为传媒生存与发展的策略,成为充满魅力的选择。传媒加盟网络,网络介入新闻传播向新闻业渗透,可以说是势所必然。

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就网络新闻业的主干——传媒网站来说,最早出现的是报刊的网站。在美国,这发生在1994年,当时,一批敢于领先一步创新冒险的美国报刊在网上建立了网站。但是,一些报刊在开始上网电子版时,并非马上单独建立网站,而是依托一定的联机网络系统、别的网络服务主站。据说,全球第一个在网上电子版的,是美国《圣何塞信使新闻报》,但关于该报电子版的起始时间,不同的著述中说法不一,一说这发生在1992年,[1]还有一说是该报于1987年开始在网上发行。[2]尽管如此,笔者从美国的《编辑与出版者》网站、欧洲的Nua公司(以开展网络调查著称)等若干信息源获得的信息表明,1994年才真正称得上网络新闻业兴起之年,因为在这一年,出现了作为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核心力量的传媒网站中的第一批。此后,美国很快形成了传媒上网热。不论是一些财大气粗的大型传媒集团,还是中小型的地方性的媒介公司,无不纷纷争先恐后加盟网络,唯恐行动迟缓会使之丧失新一轮竞争的先机。传媒建立网站的实践并且开始向全世界扩散。伴随着世界范围“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滚滚热浪的掀起和此起彼伏,传媒上网建立新闻网站提供网上信息服务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领域的新景观。

就广电传媒来说,世界范围内最先走上网络的也是美国。1995年8月,美国ABC公司首先利用网络“进行全球播音”。[3]广电传媒上网的实践很快在美国风行。到1998年,美国主要的新闻传媒均已上网。就报刊来说,2002年7月以来美国网站上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6月,美国上网的报纸已达4,000多家。[4]就广播电视上网的进展来说,至1998年底,美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已设立了网站。1999年美国已有800多家电视台,1,000家广播电台提供网上信息服务;[5]到2000年,美国在因特网上进行广播的广播台已达1,914家。[6]美国因特网委员会的网站上提供的《2001年因特网发展状况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至2001年4月,世界上进行网上播出的广播台已超过5,000家,其中一半以上在北美洲。

在1994年美国第一批报刊网站建网之初,其思路和做法主要是为了把网络作为报刊间竞争的新战场,将其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美国街头的报刊亭/报刊摊上展开的争斗搬上网。这些网站当时的,是报刊的电子网络版。当然,利用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网络作为复合型媒介的融合性特征,美国报刊上网后迅速发展到除了在网上提供印刷版的内容外,还通过超链接提供新闻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并开辟电子论坛、聊天室、电子邮件列表等服务,再进而发展到网络版与印刷版相对独立。但是,一个更具实质性的、打破美国报刊网站建设的最初思路的变化,是新闻媒体建立的地区性网站/综合信息平台(新闻门户网站)的出现。《波士顿环球报》率先于1995年创建了这样一种地区性网站(Bos

):它并不仅仅只是在万维网上建立该报的品牌,而是提出让所有波士顿的传媒成为其一部分。该网站几乎连接波士顿地区的所有传媒公司,其中包括6家电视台、12家广播台和8家杂志社;一站“网”尽60多家“伙伴”。[7]这种创新的建立网站的做法,同最初的报刊网站各自留神戒备地守护自己的网络上的“空间”的思路,显然是有差异的。这种创新的做法在出现之初,尚无专门的术语可以对之进行描述。不少人对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然而,若干年后,鉴于根据尼尔森网站用户率调查和MediaMetrix公司的调查,10家最受欢迎的网站均是门户网站,一些传媒网站开始对此砰然心动。1999年,道·琼斯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和奈特–里德公司等,曾分别宣布了其转变为新闻门户网站的意向。其原因,是这些公司感到,建立地方性门户网站提供足够充分的网上服务,能够使其网上受众规模扩大,这会吸引广告商掏钱购买更多的篇幅空间。在当年召

开的一年一度的年中传媒评论会议上,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总裁指出,“消费者想要并需要一方便的入口通往整个地方上的网上信息和商业市场。我们希望成为所有人前往华盛顿的电子旅途上的第一站。我们期待《华盛顿邮报》的翻新改版的网站将扩展,并将使得用户寻找诸如网上零售、娱乐列表、街道新闻、分类广告和《华盛顿邮报》内容之类更为方便简易。”[8]有分析家认为,美国报刊网站卷入建立门户网站热之中,是因为它们意识到,在网上它们需要“跨跃新闻前进”;用户不仅想获得新闻,还想获得更多的娱乐列表和其他服务;网上报纸要办得成功,就不能仅仅只是搬上网的报纸而已。[9]

美国网络新闻业兴起后,很快出现了传媒机构联手和传媒机构同相关行业的公司联合共建网站的现象。1996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就和微软公司联手创建网站。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所属的各家杂志社,较早就联手建立了网点Pathfinder。1999年,A.H.Belo公司的《Dallas晨报》和奈特–里德公司的《沃思堡明星电讯报》宣布它们将联合其资源创建一家地域性/地方性门户网站,该网站将刊载这两家报纸双双的分类广告,提供通往6000多家当地网站的链接,并提供网上购物服务。最近两三年来,传媒机构联手和传媒机构同相关行业联手营建网站的态势,在美国又有明显加强。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美国在线合并,是炒作得沸沸扬扬的传媒业与信息技术业联手的最大实例,只是,迄今为止的合并效果使业界人士将之称为最失败的合并范例。(但这厂合并的问题并不属于此处的讨论话题。)此外,《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ABC)联盟,《华盛顿邮报》公司同(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合。……

美国传媒机构网上联手中还出现了地方报刊同全国性的网上新闻网络如MSNBC网站、CNN的网站、美国在线的“数字城”等签约合作的新动态。这种合作,或具有跨地域性的特征,或有助于小型传媒机构挂靠知名度很高的网站,利用后者的品牌效应,或有利于整合文本和视频文档信息资源。

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中显示出了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最新动态:美国的商业刊物出版公司VNU自2003年4月起同英国路透社网站的媒介服务部(ReutersMedia)联手合作,共同创建了综合性的娱乐服务网点Reuters/VNUEntertainmentService。此举有利于将VNU公司的来自《好莱坞报道》、《广告牌》(Billboard)、《幕后》(Backstage)等业界新闻渠道的娱乐新闻中的最精彩部分同路透社新闻报道的丰富资源和广度结合起来,有关网络新闻报道指出,它们的新的伙伴关系将给娱乐新闻报道和这方面的服务带来种种改善。娱乐新闻报道和特稿的量将会增多,内容的范围将会拓展,个别部类会有很大的扩展。新的部类将扩大娱乐服务,新闻报道和特稿将会通过自动链接的图片、说明和著名的路透社照片而增添吸引力。[10]

此外,近来在美国还出现了如下相关动态:电信(电讯)公司同有线电视公司竞争宽带市场的争夺战掀起热潮。2003年4月底开始,美国电信业巨头Verizon公司宣布,将全面下调其因特网宽带接入费用:该公司的ADSL上网服务费由原来的每月45美元左右下调到34.95美元;如果用户同时选择该公司的本地电话服务,则其ADSL上网服务费更可进一步优惠至每月29.95美元。对该公司的这一举动,华尔街的行业分析师们评论说此举拉开了美国因特网宽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的序幕,也吹响了电信业巨头们抢夺宽带市场、向有线电视挑战的号角。[11]

II.“快”、“新”、“特”——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作为世界上网络新闻业最早兴起的国家,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尤其是传媒网站的发展,常常因其在世界上领先一步而产生广泛影响。美国网络新闻业的特点,可以用“快”、“新”、“特”三个字来概括。“快”,即快速上马,是美国网络新闻业的第一个显著特点。美国是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第一个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方案的国家。在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在因特网用户普及率方面,长期遥遥领先。这些都是传媒上网的技术条件。此外,就决策、管理方面来说,美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采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环境宽松。对于传媒建立网站,美国并不要求其为此申请新闻许可证,这同其对广播电视业的管理实行的审批制不一样。这些条件,使美国网络新闻业具有上马迅速的特点。自1994年美国出现第一批报刊网站后,传媒上网之风迅速刮遍美国。如前所述,到1998年主要的美国传媒公司均已建立网站。美国的著名媒体如《波士顿环球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均是较早建立网站的媒体。

“新”,即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创的内容与服务是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另一重要特点。美国是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国家,新闻传媒业也不例外。美国传媒业高度发达,竞争极其激烈,寻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策略,早在传统大众传媒在大众传播中独领风骚的时期就已十分重要。而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创的风格是美国媒体长期以来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策略。美国传媒开始上网后,在积极探索创新方面,也就分外注意。在网上新闻传播作为因特网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创建地域性新闻门户网站、传媒网站涉足电子商务、手机短讯等实践,最初都是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创新之举。不仅美国网络新闻业作为整体始终追求在其传播活动中形成不同于传统新闻传播服务的新颖独创的内容和服务,而且美国各传媒网站都刻意追求形成不同于其他传媒网站的新颖独创的风格。由于美国在电子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走在前沿,所以其传媒在建立网站后,在提供丰富的信息检索、网点链接等等传

统的传媒所没有的服务中,可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美国各家媒体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早已形成的自己的特色、优势,又为他们上网后形成自己网站的新颖独特的内容和服务,提供了一个现成条件。在美国,不论是传媒界巨头的网站,还是名不经传的传媒机构的网站,在这方面,都煞费苦心。

试以几家美国媒体网站为例。美国著名的全国性日报之一、经济信息的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建立网站后,既进一步发挥其在经济信息传播方面的权威性,又利用网络的瞬时传播、容量无限的优势,更好地打出经济信息服务的王牌,以迅速快捷的经济信息、股市行情和有助于研究经济性势的内容,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登记付费用户,从而形成了传媒网站经济运作的《华尔街日报》在线模式。美国报界巨头《华盛顿邮报》的网站,是近年来频频获奖、受众数量很大,影响甚广的传媒网站。该网站1999-2001年连续获得数项《编辑与发行者》杂志Eppy奖(该奖旨在鼓励报刊业在网上传播中的最佳成果),2000-2001年度连续获得“数字化优势奖”(DigitalEdgeAward),2001年获美国传媒全国传媒基金会“网上新闻业优胜奖”,……还在1998年12月,该网站每月唯一用户数(Uniqueusers)即已达到190万,到2002年,其每月唯一用户数已达500多万。[12]努力开拓创新,是该网站成功的的一条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迅捷的重大新闻报道、大量的原创性内容和内容不断充实的一整套给用户以有关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的指南的文化、社区和商业服务;(2)采用实时播出的“广播模式”运作;(3)精心设计网站内容板块/频道,尽力使之与同类相比有一定的与众不同之处。刊载原创性的内容早在1998-1999年,就已成为该网站赢得赞扬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该网站更是注意扩大原创性内容的比重。另外

,20世纪90年代末期,《华盛顿邮报》网站即通过开发称为“StyleLive”的服务娱乐性内容,提供有关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些指南,其中包括称为“商业中心地”的购物指南和哥伦比亚特区观光者指南等集服务与娱乐为一体的内容。如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更新,该网站的内容板块、栏目中有“娱乐指南”(EntertainmentGuide)、“工作”(Jobs)和“市场”(Marketplace)下的“当地工商行名录”(LocalBusinessDirectory)、“社区”(communities)等信息内容,为用户提供哥伦比亚特区的文化娱乐、商业机构、工作机会等方面的指南。关于采用实时播出的“广播模式”运作,该网站设有“直播在线”(LiveOnline)板块,它提供各种网上直播讨论节目,题目范围广泛,由重要新闻人物、娱乐明星、定期邀请的嘉宾亮相登场,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该网站声言,其“直播在线”同许多网站上的“聊天(室)”不同,它提供的是“理智的、有主持的讨论。”就尽力使自己的内容版块/频道与同类相比有一定的与众不同之处而言,该网站目前共提供“新闻”、“我的华盛顿邮报”()(个性化内容服务)、“直播在线”、“论政治”(OnPolitics)、“娱乐指南”、“工作”、“市场”和“摄像作品”(CameraWorks)八大板块/频道。这些板块/频道都堪称精心设计,其中“新闻”频道以即时更新、报道迅捷可靠、重视原创新闻为特点,“论政治”频道是互动式的频道,并围绕政治,融新闻、直播讨论、网上独家专栏和分析为一体;“摄像作品”提供的照片和视频作品使用户进一步了解新闻和事件、人物及世界各地风光,其中不少是获奖作品;……

“特”,即传媒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第三个显著特点。与追求开拓创新相连的是,美国网络新闻业还显示出不同的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虽然在一些大的倾向方面,如拓展内容范围,追求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等,美国传媒网站具有共性,但与此同时,各网站在追求新颖独特的风格的过程中,又必然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美国传媒网站,都追求自身有一定的与众不同的立足市场的优势,这种市场竞争策略,又使它们的发展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形成了美国网络新闻业的不同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根据笔者最近采用网上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归纳而言,目前美国传媒网站的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1)以打母体传媒的既有品牌为主,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互动式传播等优势,不同程度地提供超越印刷版(传统版)内容范畴的网上服务。《纽约时报》网站和《华尔街日报》网站是两家很好的例子。《纽约时报》网站全称为“(万维)网上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ontheWeb),它以在网上打《纽约时报》的品牌为主,但提供一定的发挥互联网特色的、印刷版母体没有的服务,如“个性化的气象信息”、互动式特写稿、多媒体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新闻简报等。《华尔街日报》网站以“华尔街日报在线”(WallStreetJournalOnline)为名,名字折射出其在网上烙下《华尔街日报》品牌之印的特征,但与此同时,如前所述,该网站还把一些印刷版由于其篇幅等限制无法使用而对研究经济形势非常有用的稿件搬上网。此外,该网站上还有互动式特写稿、编辑与专栏作家同网站访问者的网上讨论等内容。(2)传媒网站办成地区性综合信息平台(新闻门户网站)。上面曾经提到的《波士顿环球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网站除了提供其母报《波士顿环球报》的内容外,还囊括了60多家其他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内容,其中除了几乎所有的当地新闻传媒公司外,还有其他机构如图书馆、地区气象台等。(3)传媒机构联合或传媒机构与网络服务商等其他相关行业的机构联合创办专业性的信息服务网站/站点。例如,美国的“考克斯互动媒介”网站()由美国考克斯报业集团联合考克斯通讯公司、考克斯通讯公司、考克斯电视公司、考克斯广播公司、Manheim拍卖公司经办,共设7个站点,其中“汽车贸易”、“Manheim拍卖”和“Manheim互动”这3个站点是提供汽车贸易、二手车买卖的专门信息服务和汽车方面的电子商务服务的。又如,《今日美国》与交互汽车网合作在网上开设了“汽车”站点,专门提供汽车信息和网上汽车买卖服务。

III.市场竞争逻辑——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不同传媒网站各具特色的发展,是其理念、实力和风格的反映。而在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快”、“新”、“特”特征表象的背后,则是深深埋置于美国社会背景之中的市场竞争的逻辑,这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传播学者、《数字资本主义》一书的作者丹·席勒曾经通过深入研究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发端的因特网的兴起史,揭示美国的市场体系、市场自由竞争逻辑的作用在网络发展进程中、包括网络向传播业渗透的过程中的影响。美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数十年来在追求不断扩大生产和商务活动规模及拓展业务范围乃至走向全球化的商业

利益的驱动下积极采纳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这是作用于网络发展的一系列因素中一项重要因素。也是它们,在市场商机的驱动下,试图通过在国会游说等活动对美国政府关于电信业发展的决策施加影响,以便使美国政府这方面的政策为它们按其意愿发展公司服务网络化提供最大的自由度。在美国私有制、商业化传媒体制下,美国传媒公司同其他企业一样,其成败兴衰的生存过程始终主要受市场利益的驱动。抢滩网上大众传播领地的争夺对于参与其中的美国传媒公司和其他公司来说就是为了捷足先登抢夺网上蕴含的市场商机,是为了在对于传媒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发行/发送渠道的控制权争夺战中先发制人地进入网上崭新的发行/发送平台的新一轮竞争。美国网络新闻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靠市场竞争的推动。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快速上网的特点同参与其中的美国传媒公司和其他公司希望先发制人抢占数字化市场的动机有关,而且积极探索创新、追求新颖独特的内容与服务以及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也显然同其市场竞争策略分不开。市场赢利的目标和动机,始终是支撑美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努力的主要动力,而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过程中的起伏、波折,也始终同实现这种目标的状况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美国是网络新闻业最先兴起的国家,也是迄今传媒网站数量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和传媒实行商业化体制的国家,美国的网络新闻业伴随着网络股在市场上的沉浮经历了起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生命力经受住了考验,已出现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并且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点,主要有:上马迅速、势头强劲,积极创新、采用遵循“差别化”原则的市场竞争策略,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等。而在这些可用“快”、“新”、“特”三字概括的特征表象的背后,则是深深埋置于美国社会背景之中的市场竞争的逻辑,这是美国网络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深深发映出美国网络新闻业同其社会背景的互动。

注释;

[1]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杜骏飞著《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3]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4][/cgi/findcgi?3=&2=&1=news]。

[5]胡正荣《产业整合与跨世纪变革——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方向》,载《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四期,第33—39页。

[6]出处同上,第33—39页。

[7]Carlson,David.MediaGiantsCreateWebGateways.PublishedonthewebsiteofAmericanJournalismReview(网址:).1999年9月。

[8]Ibid.

[9]Ibid.

[10][/media/products/on-vnu-us.html].

[11]《环球时报》2003年5月23日。

[12]这两个数据,分别获自MediaMetrix网站()和《华盛顿邮报》网站[]。

新闻业范文篇4

[关键词]入世新闻业对策

Abstract:China''''saccessionintoWTOwilldefinitelyhavegreatimpactuponitsmassmedia.Theauthoranalyzesthesituationandthenputsforwardsafewsuggestionsastohowtofacethechallengeandseizetheopportunities.

Keywords:AccessionintoWTO;Countermeasures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业蓬勃发展,在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中功不可没。我国新闻业外延变化不小,但内涵改革深度还很不够,很难应付诸多挑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入世”),以及“入世”对互联网发展的推动,会给我国新闻传播带来挑战。认真研究和迎接这些挑战,积极主动地顺应这些变化;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是我国新闻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入世”对我国新闻业的挑战

本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几个协定和一些国外材料来分析入世对我国新闻业的影响。

一、服务贸易范围内的影响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显著影响,但对新闻业直接影响看上去不是很大。因为新闻业从总体上来说,属于非物品贸易,系服务贸易范围。《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成员方要就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及其他相关问题,与别的成员方进行谈判,将达成的承诺逐项列入该成员方的具体承诺表。其中的内容为:a.有关市场准入的条件、限制等;b.享受国民待遇的条件和资格;c.其他承诺,包括有关标准和资格等方面的承诺,实施承诺的时间框架等。而且,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别待遇”的原则,在发展中国家少开放一些部门、少放宽一些交易种类、逐步扩大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可根据它们的发展情况,予以适当的通融。由此可以看出,作为服务业之一的新闻业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的程度如何,暂时可由成员国本身决定。①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显然暂时不会全面开放新闻业。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少数成员在2005年以前,可以存在与最惠国待遇不符的暂时性措施。②换句话说,在“入世”的头几年,国外传媒打入我国并享受国内传媒相同的待遇,还不可能成为事实。但是,关乎2005年以后新闻业开放的承诺表,终归要制定出来。

尽管如此,我国已确定开放发行业、广告业。发行业“入世”后,传媒销售渠道会增多,竞争性会增强,垄断保护程度会降低。上海一家发行公司已有德国资本进入。德国贝塔斯曼出版集团在上海的合资企业办读者俱乐部,到1999年在中国已有150万会员、2千多万元的年销售额。某些境外刊物,如时尚、休闲的刊物已开始在我国发行,渐渐还有其他非新闻类报刊也会准许在中国发行。原版杂志、期刊、非新闻类报纸也将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出版中文版,直接供中国读者消费。入世后国外发行公司会凭借其实力和经验进行运作,会使受人们欢迎的报刊占领比现在更大的读者市场份额。

另外,“入世”后,广告的数量和种类、广告质量、广告载体、广告业务运作都将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外资广告机构会增多和加强。外商的广告也会明显增多,据有人估计,在到中国来投资的国外大企业中,有81%的企业每年要拿出1亿美元左右的费用进行广告宣传。而且,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透明度原则,或许有一天会要求中国各报纸也加入像ABC这样的专门定时统计和公布报纸发行量的组织。因为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做法,符合广告商和广告客户的利益。可想而知,在定期公布发行量的条件下,发行量小的报纸所得广告将会越来越少。

不难想到,发行、广告两项都会使那些受读者欢迎的报纸走向良性循环,那些发行量小的报纸,如果没有新招就会走向恶性循环。如果说报纸发行还可以在“公费市场”那一部分借助于“红头文件”,那么对广告收入来说,“红头文件”则是无济于事的。

“入世”以后,电视业与报业差不多,暂时不向国外开放。但是,与新闻传播机关密切相关的电影服务,则是我国承诺开放的领域。在这方面我国作了两项承诺。第一项,“入世”以后,我们进口的外国影片从现在的每年10部增加到20部。第二项,外资可以参与改造中国影院,但是它的股份不超过49%③。

此外,中国将开放因特网服务的全部领域,并允许外商在所有电讯服务领域的投资项目中占49%的股权。图文电视、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在我国“入世”后两年内、传呼服务在3年内可达到50%,4年内可达到51%。中国还承诺,将在3年内分阶段取消在流通服务上的一切限制,开放运输、批发、零售、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的货物流通分销权。这无疑将包括音像制品、娱乐软件在内。

二、货物贸易范围内的影响

新闻业发展所需的物资、设备,则受有关货物贸易规定的制约,所以,还需要把新闻放到货物贸易范围内来研究。《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要求,根据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切实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根据“国民待遇原则”,进口产品在进口国享受的待遇,要不低于那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除了几项例外)。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在货物贸易中,给予一成员方的优惠、让步,应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方(也有一些例外)。

根据以上精神,物资和设备进口关税将大大降低,有的全部取消,同时将逐步取消所有的进口配额。如木材和纸张的关税目前分别为12-18%和15-25%,将降至5-7.5%。对于半导体、计算机、计算机设备、电信设备和其他信息技术的关税,将从目前的平均13%多降至零,大部分削减将在2003年前实现④。

随着这些电信设备、器材等进口关税的降低或免除,电信业的成本和服务收费都会降低,再加上中国将开放因特网服务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也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激烈的竞争。其结果必然会促进网民数目迅速、大幅度地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业虽然暂且不会完全开放,受“入世”的直接影响不会很大,但间接影响是存在的,而且是不小的。

以上所谈的媒体开放程度,是就我国加入世贸所做出的承诺而言的。实际上,为了增强我国媒体的实力,更好地参与国际传播的竞争,我国已有在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吸收社会资金和外国资金,把媒体集团(包括报刊业和广播电视)做大做强的准备。并且在过去两年内,已有某些地方在不作张扬地开始着手实行股份制的做法(如哈尔滨报业集团、湖南卫视),还有在保证编辑权和终审权的前提下吸收国外资金的做法(形式多达一二十种)。发展跨地区的媒体集团(特别是广播电视集团),也将成为可能。

我国已经制订了多个涉及互联网的法规性文件,如国务院2000年9月25日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新闻办、信息产业部2000年11月7日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3200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问世。这一法律文件比上面所提到的管理互联网的法规和规章的涵盖面更广,除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的规定(第一条)以外,主要仍是管理传播内容的。该法律的第二条、第三条都与新闻传播内容有关,分别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上述法规与决定对于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站的建设和活动,对于防止和剔除有害的信息、言论,对于保护网络安全,都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我们还应注意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迎接挑战,寻找对策。

“入世”对策的几点思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服务贸易范围内的互联网服务的全部领域都会开放;作为信息技术所需的物品贸易,其进口关税不超过3年就会降至零。这些重要许诺,将使我国互联网事业飞速发展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条件,也会使网络新闻的发展变得更加不可抗拒。

事物有一利必有一弊。网络媒体在具备优越性能的同时,也使我们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困难。比如,各种真真假假的新闻,各种有害的信息和言论。为了克服这些弊病,我们努力发展“防火墙”技术,积极创建“网上警察”。与此同时,我国加快立法速度,据了解,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以全面立法来管理网络新闻传播的国家之一。

一、不能立足于堵

运用法律去防止和限制互联网上的消极有害的东西,这是必要的、有益的,但是远远不够。一方面,过严地立足于堵,有可能削弱网站的活力,削弱国内与国外网站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境外网站的防范,频繁地使用防火墙技术,就等于在互联网上搞自我封闭,大大削弱了互联网的信息公开性、共享性等正面作用。

任何国家都是世界体系中的国家,为了防止外来的消极影响,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保证自己的体制不受任何防碍地运行,历史经验证明,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我们可从原苏联解体以前10年左右时间里,中苏两国对于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不同态度、做法和产生的不同效果中,得到启示。从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多次向苏联提出学生交流计划,都被历届苏联政府拒绝。直到80年代末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在美国的留学生一共只有经过严格挑选的几百人。那样严防“和平演变”,结果竟是国家解体,红旗落地。而同一时期,中国在美国的公费、自费留学生多达4万人左右。到1997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累计向美国派遣了13万留学人员。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多达30万家,分布在全国各地。海外企业家分布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穷乡僻壤都有他们的踪迹。每年中国接待的海外游客加上港、澳、台回乡探亲的同胞,多达5000万次以上。这么多的外部影响,并没有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解体⑥。这证明,顺应民心、合乎时代潮流的路线、方针、政策,才是第一位起作用的。而对外开放正是正确的制度设计的一部分。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有哪个国家想继续在信息上闭关锁国,至少在技术上也无法做到了。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所具备的强大功能,推动着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迅速发展。网络媒体集合了传统媒体所有的表现形式,成为真正的多媒体传播手段,它使新闻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同时实现。它具有许多优良特性。首先是容量大。其二是速度快且具有流动性传播的特点。其三是超链接,网民可以浏览无穷的信息。其四是交互性,网络媒体的读者既可以是受众,也可以是传播者。其五是可检索。只要在网站上输入一个或几个词后,网络会自动会将相关内容的文章一一列出⑦。面对这样的现代媒体,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利国利民的巨大作用。

[page_break]

二、减小信息落差

前面分析了互联网对我国新闻的挑战,以及“入世”对我国的挑战。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以低信息量新闻、单向度舆论应对国内受众的做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快新闻改革。

1.高原盆地理论的启示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恶意煽动的反动信息、故意捏造的谣言信息、诱导人们堕落的色情信息等,我们要依法采取措施,坚决防止和杜绝。但是,并不是要设法避免人们接触所有的敏感信息或负面信息。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信息量,还是很小的,前者犹如高原,后者犹如盆地,落差很大,前者对后者存在的潜在冲击力自然就很大。巨大的信息落差,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是不言而喻的。何不考虑大幅度地减小这种落差呢?减小落差的办法,简而言之就是要逐步加大输入的社会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所谓逐步,就是开闸放水,逐步提升,而不是等到迫不得已,失去控制的时候炸坝泄洪。这需要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抓住指定承诺表以前的5年时间,减小与发达国家的信息落差。

2.广东经验的启示

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接受负面信息增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期间,历来接受香港电台和电视台信息最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倒是非常平静,广州、深圳的秩序比北方和东南沿海的大城市都要稳定。因为在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人们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方方面面,至于那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更容易在人们心目中减少对资本主义媒体的可信度和神秘感。

在2000年8月于北京召开的“WTO与中国传媒研讨会”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黎元江对上面谈到的例子,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材料。他说,“广东这个地方,香港电视是家家户户都看……从来没有断过。”“我们华南地区,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香港4个电视台,两个是中文,一个翡翠台,一个明珠台,一个国际台,还有凤凰卫视。还有各种广播,美国之音,这个之音、那个之音很多,还有各种渠道、传到广东华南来的各种报纸、杂志、书刊,还有每天几十万人进进出出带来各种各样的观点,有反动的,有反华的,有反对改革的,什么话带不进来?香港人进来,外国人进来,什么观点带不进来?何况咱们还公开批准在宾馆销售的海外一些报纸,大公、文汇等。还有英文的南华早报,现在懂英文的也多了,有反共反华的,什么都有。”“最后也没有因为一天到晚看香港电视就反社会主义。也不见得特别多的上街游行,有游行,也有上街,但是不多,是细水长流,平均每天有五六十人,一天到晚在广东省政府门前要求这个,要求那个,都是经济要求,什么滥尾楼,土地纠纷,没落实政策等,真正是政治性的基本没有。也不见得看完以后大家都支持‘两国论’,相反更气愤,恨不得把李登辉扔到台湾海峡里。”⑧

从广东的经验我们得到的启示很多,最主要的是人民群众具有对多元信息的承受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锻炼越强。

另一个启示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舆论导向,到底是要在正视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不分国界地把大量信息推到人们面前这个事实的基础上去导向呢,还是无视这一切做一厢情愿的“导向”呢?答案当然是前者。现在许多人并不费力地在使用服务器技术和链接技术,去接受境外媒体的信息。听任这种状况,而不去冲破一些禁区,扩大我们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的范围,那就无异于在网络传播中实行“驼鸟政策”。

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网站上增加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供给量。本人认为,在扩大公民社会信息量的过程中,在网上领先放开一些,让一部分人先增强对负面信息的承受能力,有其积极意义。“据调查,中国互联网最主要用户的特征是:30岁以下;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中高层次收入;学生、自由职业者、合资企业管理人员、国家机关干部和办公室职员。”⑨不难看出,这些群体是负面信息承受能力较高者,也是能够使用各种技术找到信息者。利用5年左右时间,减少信息落差,可以从国内网站扩大覆盖面、加大信息量做起。

三、逐步走向法治

我国虽然现在有各种管理新闻和信息传播的法规性文件,但就传播内容的管理上,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些法规性文件中禁载规定作衡量标准。

现以国务院1997年8月11日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为例。该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禁止制作、播放有下列内容的节目:(1)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2)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3)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4)泄露国家秘密的;(5)诽谤、侮辱他人的;(6)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我国其他涉及新闻与信息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国务院的《出版管理条例》(1997)、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0),其中关于禁载的规定,都基本相同,差别很小。

在实际新闻工作中,除了上面第5款不时有触犯以外,其他款,特别是前3款,很少有违背的。我国新闻工作者长期的党性训练使他们通常不会违背它们,而最令他们担心的是违背宣传口径、宣传纪律。

笔者并不是主张现在完全取消所有宣传纪律、宣传口径。有些现在还是必须要遵守的。特别是我国仍处在改革攻坚战的时期,有些困难和问题还是艰巨的、复杂的。所以有的纪律和口径还不可不要。但我们要认识到,那些比法律更严的限制,毕竟不是常规,是应该逐步减少的。漏报重要新闻,历来被视为媒体之大忌,是重大失误,有损媒体之声誉。我国媒体积累声誉很不容易,可是经常因为不得报道某一重要事件,被国内外所讥讽。因此漏报一次重要新闻,对我国媒体的损害也远比过去大得多。基于以上理由,我们提出几条新的思路,也算是本文的总结。

1.我们要正视未来几年中推动新闻改革的重要因素:一是“入世”对新闻出版的巨大推动力;二是互联网传播对我国媒体的巨大压力;三是我国新闻立法,已经呼吁一二十年,在全国人大中联名提出提案的人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而新闻立法,意味着我国新闻业真正走上法治轨道。

2.为了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来媒体的冲击,应抓紧从现在起的5年多的时间,在遵守有关法规性文件的禁载规定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我国媒体自由活动的空间。

3.探索让一部分人先增强对于敏感信息和负面信息的承受能力,继续在广东、华南,让较多的境外新闻信息和娱乐节目落地;扩大网上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做到中国发生的事,除了国家秘密以外,国外网站报道的,国内网站也有报道。逐步带动报纸等传统媒体也扩大覆盖面和信息量。

注释:

①谢金文《“入世”对上海新闻出版业的影响及对策》,打印稿。

②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刘习良《加入WTO中国电视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传播论坛(之三):WTO与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研究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合编,2000年8月。

③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杨步亭《中国电影如何面对“入世”挑战》,《中国传播论坛(之三):WTO与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研究委员会、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合编,2000年8月。

④同①。

⑤《3千万人上过网》,解放日报,2001年1月8日。

⑥《苏联曾高度警惕“和平演变”》,中华读书报,1998年3月25日。

⑦唐胜宏《试论网络媒体对传统报纸发展的影响》,2000年3月,打印稿。

新闻业范文篇5

关键词:美国社会文化/新闻媒体/"9·11"后

虽然美国的各种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但是报纸享有的自由最为确定。美国政府对广播和电视进行监管,为它们指定广播频率、颁发执照。虽然因特网很可能提供了最为独立的新闻报道,但它享有的根据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自由尚未明确界定。

相比之下,美国报纸则几乎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尽管如此,新闻界还是必须遵守其他组织和个人须遵守的各种刑事法律和大多数民事法律。如果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触犯刑律,他们也可能受到起诉。如果记者刊发文字诽谤他人,则有可能被告上法庭,支付巨额赔款。曾有一些报纸因为这类事件被迫停业。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处罚的存在并不妨碍新闻界刊发有可能冒犯政府当局的文章。

在美国,新闻审查制度(即可以合法地禁止刊发某篇文章)极为罕见。

美国的报纸都是私人所有的,以营利为本。政府不为报纸颁发执照,也不向报纸提供补贴。

目前,多数大报由股东拥有,其股票在华尔街上市交易。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报业连锁

集团的趋势。规模最大的一个集团是甘尼特报业集团(Gannett),它拥有《今日美国报》和

近100种其他报纸。

新的所有制结构给新闻业带来的影响正日益凸显出来。这种变化对传统的新闻价值观

产生了重大影响。所有制结构从私人(常常是家族)所有制转变为公众所有制,使报纸更加强

调娱乐性、市场营销策略和所谓的软新闻。来自公众持股的压力和某些记者捍卫新闻业老传

统和老原则的决心正在导致一场为美国新闻界良心而战的斗争。

一美国新闻业的若干趋势

此时此刻,美国的记者们正在就新闻业的确切目标进行一场深刻的辩论。人们曾经对这

一问题有过非常明确的看法。

有人认为我们不再属于新闻业,而属于资讯业、娱乐业、讲故事的行业,或是越来越属

于一个与读者互动的行业。我认为,记者属于以上所有行业,但主要还是属于新闻业。不过,

即便是这一说法也会引起争论。我们是属于硬新闻业、软新闻业、还是实用新闻业?是属于

本地新闻业、全国新闻业,还是国际新闻业?

美国新闻界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广告、读者群、传统和公众信任这些曾支撑过报纸

发展的力量正经受压力。这些曾发挥过作用的力量不再起作用,或作用大不如前。旧日的辉

煌已经不再,而我们对自己的目标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1970年时,美国报纸的总发行量超过6200万份,而今天则大约是5500万份。也就是

说,在美国人口增长大约9000万人的同时,美国报纸失去了600多万名读者。在这段时期

内,美国日报的数量从近1800份跌至不足1500份。

随着报纸发行量持续下滑,对广告收入的竞争就变得愈发激烈。在一个典型的大都市区,

一家主要报纸会得到20%-40%的可用广告收入,换言之,该报的竞争者能得到其余60%-80%

的收入。

谈及报纸对股票市场的依赖时,我们并不仅仅局限于报纸之间的竞争,报纸还要与其他

行业展开竞争。如果加州教师养老基金投资于一个啤酒公司或日用品公司能获得更高的收

益,那么它为什么要投资于甘尼特集团或是奈特-里德集团(KnightRidder)呢?

来自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导致报纸管理出现短期现象。实际上,在市场受到关注时,新闻

似乎没有成为关注点,甚至新闻机构自身也如此行事。2000年12月,当甘尼特集团的主管

们在波士顿媒体大会上面对股市分析师的时候,新闻这个字眼根本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讲稿

中,这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美国报业编辑协会(AmericanSocietyofNewspaperEditors)前不久委托进行了一项

关于公众对报纸看法的研究。结果发现,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认为新闻界已经与美国主流社会

脱节。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美国新闻界今天所采用的策略,这个词就是"重新贴近读者"。

各家报纸正在想方设法重新贴近其读者。

其中的一项策略就是大量报道本地消息。市场调查显示,读者最关心他们所在的社区,

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报纸刊登大量高质量的本地消息极有意义。但是,这一策略的缺点是报纸不再强调本州

的政治新闻和国内外大事。许多编辑认为,对政府的报道涉及复杂的政策问题和政府机构的

运作,肯定十分乏味。

相信在座各位对此不会感到惊奇:美国报纸上外国新闻报道已经减少--当然是在冷战

结束后,而在冷战期间,各家新闻机构曾积极关注过两个超级大国间暗中进行的殊死竞争。

报纸编辑们宣称,各种调查均显示读者对外国新闻不感兴趣。

另一项策略是加强软新闻而不是硬新闻的报道力度。市场调查同样表明人们喜欢与自己

的生活相关的报道。

我相信刊登贴近读者日常生活的文章是有益之举。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有关人际关系、

个人理财、健身、保健和隐私技术的文章已经挤占了传统新闻的版面。

实用新闻已经成为今天的时尚,这就意味着有一类新闻--如法国大选或亚洲货币稳定

--读者无法使用,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报导。

报纸采用的第三种策略是尝试与读者互动。过去,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几乎完全是单向的:

报社印制报纸,读者要么读它,要么不理它。报纸最多也就是刊发一些读者来信。

在因特网和传真机流行的今天,报纸要做的事就多得多了。报纸可以刊发读者通过网络

发来的信件,还可以设立网上聊天室。实际上,所有的报纸都有网络版,邀请读者参与讨论、

分享体会、提供新闻和意见。其目的是使大众更方便地接触报纸。

在重新贴近读者的尝试中,从新闻角度看,最为重要的是公民新闻运动(civic

journalismmovement),有时也称为公众新闻运动(publicjournalismmovement)。这一运

动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那时记者们开始注意到他们所看到的公众与新闻界脱节的现象,

他们也看到人民与政治进程日益脱节的情况。合法选民实际投票的比例在不断缩小。

《华盛顿邮报》的戴维*布罗德(DavidBroder)这样的大牌记者发现,记者们已经不仅

仅是政治体系的一部分,而且主要是在为这个体系写作--为政客、顾问、职业党棍、分析

家和记者自己写作--为除了选民以外的所有人写作。

一些记者将"还政治进程于民"视作自己的使命。他们通过调查和直接询问的方式,试

图测定公众的想法,并以此作为报道内容。

公民新闻运动的主导思想是,新闻界有责任推动人民重新参与政治进程。为了达到这一

目的,新闻机构与市民组织开展合作,制定社区日程。新闻机构还参与改善所在城镇生活的

各类计划。它们的记者走出办公室协助选民登记,编辑们则担任改善本地经济委员会的委员。

通过这些举措,公民新闻运动成了一种积极新闻运动。过去,报纸可能就质量低劣的公

共住房问题刊发许多文章,或者发表大量社论呼吁提高学校质量。从本质上看,报纸以前是

从侧面发挥其影响力的。

现在,公民新闻运动的记者不仅做这些事情,而且还积极参与整个过程。报纸和记者已

经从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公民新闻运动为它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当然,这也引

发了一系列关于新闻的客观性、报纸与特殊利益集团结盟,以及允许公众领袖、公共官员和

社会活动家影响新闻决策等问题。

下面,我想简单谈一谈我称之为"新传统主义"的理念。

新传统主义认为新闻业如今已经偏离了其基本原则--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和全面

性。它认为如果新闻业不坚持上述基本原则,人们就不会重视它。

论坛公司(TribuneCo.)总裁杰克*富勒(JackFuller)是一名新传统主义者。这家公司

拥有《芝加哥论坛报》,杰克曾经担任该报主编。他说:"整个新闻文化必须变革,使不折不

扣的准确性重新成为新闻业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请注意"不折不扣的准确性"这种说法。新传统主义者不是在谈论市场调查或社会科学

研究方法。他们是在谈论恢复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就是这样。他们说,如果不能恢复报道的

准确性,在其他方面的成功都是虚的。

新传统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热心记者委员会"(Committeeof

ConcernedJournalists)的成立,它源于几年前一些资深记者为讨论公众信心下降而召开的

一系列会议。该委员会主席比尔*科瓦奇(BillKovach)曾任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Nieman

Foundation)主管,正如他在一篇文章中所写道的:"我们如果不能领会并恢复新闻自由理论,

记者就有可能断送新闻业的前途。"

科瓦奇和杰出新闻项目(ProjectforExcellenceinJournalism)主任汤姆*罗森斯蒂

尔(TomRosenstiel)合著了一本《新闻要义》(TheElementsofJournalism),我认为这是

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本有关媒体的书。两位作者阐明了他们对新闻业如何重新赢得信任的一些

观点。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观点均涉及新闻的基本原则。

书中总共归纳了九个要点:

1.新闻的首要义务是真实。(当然,没有准确性就没有真实。)

2.新闻首先要忠实于百姓。(也就是说要忠实于公众。新闻首先并非忠实于记者,而是

忠实于新闻的消费者。)

3.新闻的精髓是核实的准则。(准则与核实,都曾是每个新闻记者必备的素质。)

4.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独立于他的报导对象。(这一点可视为对新兴的公民新闻运动及其

理论的直接批判,这种理论认为新闻界必须成为公民事业的参与者。)

5.新闻必须成为权力的独立监督者。(新闻界必须监督政府行为。)

6.必须为公众提供一个批评与和解的讲坛。(换言之,新闻界必须承担责任,而不能仅

用"我们忠实于我们的报道"来搪塞批评。)

7.必须努力使重要报导变得有趣而贴切。(这是对有关严肃问题的新闻报道的高质量要

求。)

8.必须使新闻内容全面而比例得当。(这是对追求轰动效应的否定,这种新闻哲学不顾

比例地报道犯罪、性和名人轶事。)

9.最后,必须允许新闻从业人员凭良心行事。(这一条朴实无华,却又含义深远,我不

想补充什么了。)

你们一定已经发现我属于新传统主义一派。但实际上,我倒自认为是一个从未失去信念

的旧传统主义者。

如今,前些年奉行的新闻理念有许多已经销声匿迹了。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值得保留,

如果新闻业不能植入新的理念,我们必将灭亡。

但我要说,多年来支撑新闻业的原则和传统,即对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原则的关

切,仍然必须成为新闻业未来的基石。这些原则和传统是有责任感的新闻业赖以生存的基础。[page_break]二新闻界与政府的关系

在某些人眼里,美国的报纸似乎是美国政府的仆从--它们报道并刊登反映政府观点的

消息。而在某些美国记者看来,新闻界的独立性似乎是绝对的--它与政府毫无瓜葛,揭露

水门事件、刊发《五角大楼文件》等就是例证。

两派针锋相对、争论不休。自伯纳德*科恩(BernardC.Cohen)于1963年出版《传媒

与外交政策》(ThePressandForeignPolicy)一书以来,一些分析人士就断言新闻界不过

是政府外交政策部门的一个小跟班。比如,我在香港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就对美国报纸2001

年初报道间谍飞机事件的做法颇为反感。他们说这些报纸毫无批判地接受了华盛顿的观点,

并把它们报道出来。

当然,所有的机构都想利用新闻界。私人企业有自己的公共关系专家。当一家工厂的工

业废料导致环境污染灾难时,这些公关专家就会一显身手,这叫做损害控制。

政府也是一样,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它们都希望向公众传递某些信息而隐藏

另外一些信息。政府与私人企业使用的手段是相同的:举行记者招待会、新闻会、透露

消息、刊登专栏文章、有意安排的参观、背景会议、与编辑委员会见面、文字和音像新

闻稿,当然还会利用骗人的学者。有一点是政府和私人企业都做不到的,那就是命令新闻界

以某种方式报道新闻。实际上,新闻界发挥其独立性的最稳妥的方式,是让政府来威吓媒体。

上述列举的方法实际上常常颇为成功。之所以常常成功,是因为信息本身真实可靠。并

非所有透露出来的消息都是谎言,也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是虚构,或所有的编辑委员会会

议都是密谋。

政府能否左右新闻报道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信息来源的多寡。如果政府或企

业是惟一的信息源,就很可能使报道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如果存在其他信息源,结果就可能

大不相同。

刚才我提到了间谍飞机事件。但我还想请你们关注一下有关波恩会议的新闻报道和社

论,当时美国一意孤行、成为拒绝接受就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达成的《京都议定书》的惟一国

家。这次的情况与间谍飞机事件的报道大不相同。

在这次报导中,美国记者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问题非常精通。负责环境问题的记者对

这两个问题已经报道了很多年,社论作者也对这些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与提议

的解决方案大家都很熟悉。此外,在波恩也不乏来自其他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和官员,

他们能摆事实、讲道理,并反驳美国政府的诉求。其结果是,新闻报道将美国描绘成一个局

外人,而整个世界则弃它而去。大部分社论都对美国政府持批评态度。如果这算不上是一次

公共关系灾难的话,至少这件事表明美国政府没有能力让新闻界按照它的想法报道新闻。

媒体对间谍飞机与京都议定书这两条重要国际新闻的报道侧重点迥然不同。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新闻界完全独立于政府,在这方面当然有重要的历史实例。我刚

刚提到了水门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新闻界(主要是《华盛顿邮报》)的调查在把总统拉下台

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这次事件中,政府动用了一切权力也没能阻止记者的

调查。

我也提到了《五角大楼文件》。那次,政府无力阻止媒体刊发这份详细描述美国深陷越

战过程的机密官方文件。在美国的许多城镇,报纸也成功地挑战过当地政府的权威。

当尼克松政府面临来自各方越来越多的攻击时,总统本人和他的助手们草拟了一份白宫

政敌名单,列出了白宫准备攻击的约500个机构和个人。我所在的《圣路易斯邮讯》报也是

黑名单上三份报纸之一,另外两份报纸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我的四位同事被

列为总统的政敌。

这样看来,那些认为新闻界完全独立于政府的人是有一定道理的。新闻界可以是独立的,

它有合法的权力这样做。新闻界发表不同于政府的意见有深厚的传统。除了新闻界自身以外,

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它的独立。但事情并非总是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新闻界似乎是与政

府同路。对此,我想谈几点原因。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主流媒体大多走中间道路。美国最著名的新闻

学家沃尔特*李普曼很久以前就说过,报纸可以是中间偏右一点,也可以是中间偏左一点,

但是如果朝左或右的方向走得太远,它就会失去读者。从根本上说,美国政府也是一个中间

派政府。共和党偏右而偏左,但两党间的差异并不很大。

当出现外交政策危机时,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美国有句老话:政治斗争止于水边,意

思是说当出现重大国际事件的风浪时,两党大多会朝同一个方向划桨。媒体既然走中间道路,

自然要反映这个特点。当然,媒体未必总会这样做。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报道的数量及质量

提高后,或是可以明确表述政策选择时,媒体可能采取与政府截然相反的立场。

在越南战争初期,仅有少数几家报纸反对美国的军事干涉,我效力的《圣路易斯邮讯》

报(St.LouisPostDispatch)是这少数中的一员。后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反对这场

战争。不过,我们的确可以说美国报纸多年来一直支持政府的政策。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媒体倾向于反映正统观点。很多人都提出过这个看法,比如约翰*洛

夫顿(JohnLofton)就发现,在历史上,媒体并不积极支持宪法第一修正案,除非它自身的

利益受到威胁。杰克*卢尔(JackLule)在其新著《新闻与神话》(JournalismandMyth)

中也指出,新闻报道倾向于肯定现状和维护当前的社会共识。

这种状况不难理解。这些报纸的记者和编辑们通常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传统教

育,认同大多数人持有的社会理念。美国记者中很少有激进分子。报纸可能批评布什总统的

经济或国防政策,但不会谴责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或是要求解散军队。

也就是说,我们的活动空间比较狭窄,而政府也是如此。如果说媒体与政府似乎经常步

调一致,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点,新闻界存在某些人所谓的从众心理,而我认为是存在着支配报道的势力。也就

是说媒体有一批舆论领袖--如《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全国性报纸和几大电

视网--其他新闻机构有时则学它们的样子。所谓支配报道,我是指新闻报道以某种特定的

方式定下基调并固定下来,而不管事件如何。

当比尔*克林顿和莫尼卡*莱温斯基的报道成为头条新闻时,你会发现,媒体断言克林

顿的总统任期受到了致命伤害,克林顿将被迫离职。这就是支配报道。没有人报道在民意调

查中克林顿的声望很快就达到了历史高峰。因为这不是支配报道的内容。

报纸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个极其重要而又极为复杂的话题。新闻界的独立性对其可信度

而言绝对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可信度,我们就注定灭亡。

然而,认为新闻界与政府的利益永远对立、从不重合的看法是错误的;而认为美国媒体

是政府的仆从或小跟班--或认为媒体运作的根据是统治者永远正确、媒体必须给予支持的

看法同样不正确。[page_break]三调查性新闻

伦敦《泰晤士报》很久以前就宣称:新闻靠揭露真相为生,而我们已将这一理念应用于

调查性新闻。美国著名新闻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曾说:新闻是"四处搜索、永不停息的探照

灯,它将一幕幕的黑幕曝光。"

当然,黑幕中的事情常常是故意隐藏的,以使公众无法在白天看到它。从事调查工作的

记者职责永远是将某些人的秘密行动曝光。

调查性报道具有光荣而悠久的历史,这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早期。当然,近代最著名的

例子就是《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调查,它导致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美国总统

的辞职。

顺便提一句,水门事件一方面推进了调查性报道事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给这项事业

造成了损害,其影响力可能比其他任何事件都大。尼克松辞职后,美国所有的年轻记者似乎

都希望成为像《华盛顿邮报》的鲍勃*伍德沃德(BobWoodward)和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那样的调查性新闻记者。

水门事件第一次证明了调查性报道在揭露政府最高层的不法行为方面的可能性。这是好

的一面。但坏的一面却是某些记者抱着追踪大猎物的心态从事调查性报道,希望获得战利品

--权势人物的头和皮,却对报道的可靠性满不在乎。

不过,由于"调查性新闻记者和编辑协会"等机构的存在,以及相关经验和公认的从业

准则日益健全,现在的调查性报道比水门事件后的那段鲁莽时期要负责得多。调查性报道的

潜力很大,但它损害无辜对象及其名誉的风险也很大。因此,从事调查性报道时必须十分谨

慎。

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特征是什么?下面就此做一些解释。

调查性报道是一项原创性工作。它不是简单地刊登执法机构等部门泄漏出来的调查结

果。当然,调查性报道通常会涉及泄漏出来的信息,但是这类资料仅仅是调查的起点而不是

终点。

通常,调查性报道要揭示问题的原型,而不是针对某个单一事件。比如一次空难发生后,

高质量的传统报道可能会揭示事故本身的原因,但高质量的调查性报道则可能揭示导致航空

安全问题的设计失误或长期缺乏维修,这样就比单纯的事故报道走得更远。

调查性报道通常侧重于合法性。它试图纠正失误,让公众关注犯罪、腐败和权力的滥用。

调查性报道可能解释一些复杂的社会或政治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涉及违法行为,但却可

能对公众造成伤害。它可能深入到盘根错节的立法机构内部,揭露那些有利于一小部分人的

法律是如何通过的。当本应保护公众利益的机构或其他部门未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它还可能

揭露某些重大的体制失误。

一个好的调查性新闻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这类记者应能够在他人看来是毫不

相关的事件中发现其中的关联,这就需要耐心。为了找到对报道进展有用的每一条线索,他

都需要去审查上百条报道或计算机磁带。他们必须细致、刻苦,因为调查性新闻需要详尽的

文件证据。

我所见过的优秀调查性新闻记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最好的调查性新闻记

者都非常公正,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他们是在寻求真理而不仅仅是在发掘一份报道。

至于工作特性,由于经常需要长时期地与其他记者同伴分离,因此他们需要有自立更生

的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们需要具备主动精神和进取心。他们要去寻找消息而不是等待

消息送上门来。他们的采访技巧应该十分老道。虽然必须要问一些令人不快的问题,但如果

像检察官那样提问的话,就有可能碰钉子。他们还需要有自我批评精神,也就是说,他们在

新闻的追求上必须诚实。当然,他们还需坚韧,不易气馁。[page_break]四21世纪美国新闻界面临的挑战

如今,美国的报纸面临一系列挑战。它们面临周期性的经济挑战,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

所未有的大量记者遭到解雇。

美国报纸也面临结构性挑战,这包括新技术的挑战以及如何驾驭新技术或如何在它的冲

击下得以生存的挑战,也包括影响传统报业市场的人口统计变化和社会变革的挑战,还包括

美国人看待新闻界的态度方面的挑战。

美国报纸还面临心理上的挑战。我认为在这些挑战中,心理上的挑战最深刻,因为它影

响并卷入了上述两种挑战--周期性经济挑战和结构性挑战。

美国已经变了,在许多方面,今天的美国与我最初成为记者时的那个国度相比已经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报纸而言,最深刻的变化在于美国人获取消息和见解的途径,这些信

息曾经属于印刷媒体的领地。竞争在从未想象到、也很少认识到的形式中进行。

从表面上看,多数美国报纸享有一种垄断地位,但这并不正确。一个只有一家报纸的城

镇并非只有一个印刷新闻和广告载体。几乎每个城市都有社区报纸和专门出版物。

许多报纸的盈利压力是很大的。产生这种压力的原因不仅仅是报纸老板们希望保持他们

的生活方式。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甘尼特报业集团股票上市交易以来,多数报纸和报业

连锁集团也走上了公众所有的道路。一家报业公司在华尔街的命运不仅取决于能否持续获

利,还要看它能否很好地控制成本、能否积极地运用现金储备--即取决于许多与能否出版

一份优秀报纸(记者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报纸的成败)毫不相干的因素。

于是,报纸越来越关心管理方式和市场营销问题。焦点问题小组讨论会、调查、读者态

度研究、读者心理和人口统计图表--所有这些都需要主编过问。市场营销人员和顾问们推

动创立的新理论开始出现,它们涉及读者的需求以及如何在不明朗的情况下发现读者的需

求。

这一切都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今天报纸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恢复昨

日的辉煌?

前面讲过,报纸面临周期性经济压力和结构性压力。其中,周期性经济压力表现得最为

明显,它反映在发行量下滑、广告收入减少、利润率降低等方面。报纸的人力成本状况在当

前美国报业解雇人员的浪潮中反映出来。报业成本状况则可以用报道范围和内容的缩减来衡

量。我后面还会讲到,报纸面临的结构性压力更为凶险和复杂。

顾名思义,周期性经济问题一直是报纸发展环境的组成部分。当经济全速发展时,报纸

像其他行业一样也发展较好。一旦经济放缓,或是进入衰退,报纸的收入就会减少。

当前,成千上万名记者正在因为所谓的公司成本削减而失业。仅在《纽约时报》、奈特

-里德集团、道-琼斯公司(它出版《华尔街日报》)、论坛公司(出版《芝加哥论坛报》及《洛

杉矶时报》)和《今日美国报》这五家公司中,就有大约5000名记者被解雇。可以想象,对

士气的打击是沉重的。

的确,新闻机构正在经历前些年未曾面临过的问题。2001年前3个月,报纸的广告收

入比去年下跌了4.3个百分点。发行量也在持续下滑,尽管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一个时

期以来,发行量以每年约1%的速度下滑。利润率也在降低。

这便是周期性压力,但这些压力须用一种全局观点来看待。虽然人们听到的麻烦不少,

但报业自身依然是强壮的。报业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虽然低于去年,但仍比工业平均水平高

出许多。

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报纸面临的结构性挑战或压力。报纸目前面临三类竞争。一是对

读者时间的竞争,包括休闲、双职工做家务的时间等;二是报纸需求下降方面的竞争,包括

读者人数和文盲率的变化、对新闻的漠不关心、阅报习惯的缺乏等;当然最明显的一种竞争

来自那些希望成为新闻和广告主要载体的其他媒体。

大家知道,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邮购、电话或因特网购物方式,这都减少了他们对报纸

的依赖。

在对网上用户的竞争方面,报纸做得也不好。虽然美国250份大报基本上都有网络版,

但几乎没有一家盈利。即便如此,还是没有一家报纸敢放弃这块阵地,因为网络版具有潜力,

报纸也要保护其分类广告市场不受网络竞争者的冲击。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习惯

了在因特网上获得免费服务的人们为信息支付费用。

另一个结构性挑战是美国报纸读者群的年龄老化,而新的年轻的读者群又形不成气候。

最近由权威业界杂志《编辑与发行人》(Editor&Publisher)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阅

报人群中很大一部分人在45岁以上,其中最忠实的读者则超过65岁。

报纸读者群年龄的老化反映了美国的变化。自1980年以来,出生于外国的美国居民数

量翻了一番。美国的家庭也发生了变化。1980年以来,未婚同居者家庭的数目增加了两倍。

家庭中子女的数量则有所下降。美国的工作场所和工作者也有变化。自1970年以来,女性

职工的数目增加了一倍多。公众受教育的程度有所提高。

美国人购物和休闲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习惯于去市中心的百货商店购物,来自

百货商店的广告收入支撑了现代报纸的发展。今天,人们去沃尔-玛特超市购物,而沃尔-

玛特不在大型日报上登广告。

这些发展都会对报纸产生影响。采用何种营销手段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群体?

应该为读报时间越来越少的读者提供什么样的内容?读者是否比几年前受教育程度更高也

更老练?他们的民族背景是否越来越多样化?利用何种技术来吸引不读报的人并保住现有

的读者群体?

此外,报纸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即公众的信任问题。没有公众信任,新闻界就无法生

存,更别说蓬勃发展了。25年前,盖洛普的调查者发现70%的美国人对媒体表示信任。

但最近一次卢*哈里斯的调查却发现:只有不到半数的美国人认为媒体的报道是真实的,

2/3的人认为媒体不公正,3/4的人认为媒体有偏见。顺便提一句,这些数字表明,无论

记者的报道和写作质量多么高,还是可能会有很多读者不相信你。

这些就是美国报纸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这些挑战很隐蔽、相互关联而又极为复杂。人

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编辑们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容易感到变化、混乱与迷茫。

这些挑战十分严峻。正如我刚才所讲,这是美国报纸经受的一次考验。但我还是对报纸

的未来保持乐观,尽管我并没有解决它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良方。

虽然多年来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在下滑,但5500万读者(即每三名成年人中有一名读者)

对报业而言仍是一个强大的基础。报纸并非在接近消亡。其次,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但报纸是由一个悠久而光荣的传统支撑的。这是我们力量的丰富源泉,即使最奸诈的投机商

也承认它的重要性。

实际上,今天的报纸比过去办得更好、管理更专业。它们正在使自己的产品多元化,它

们并未固步自封。美国经济是否会出现衰退?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是报业已经经受过风雨,

它仍将经受住考验。经济衰退会周期性出现,但是报业等稳定行业能够安然度过。

报业没有停滞不前,这有助于报纸迎接上述种种结构性挑战,即来自一个不断变化的社

会的挑战。当然,在线或网络新闻尚无一个成功且广泛采用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所有的报纸

都在投资搞网络新闻。令人欣慰的是,报业公司已经认识到,不能继续免费提供服务。整个

业界都在进行使网络版报纸盈利的实验,有些实验将会取得成功。

人口、工作和就业模式、休闲活动以及家庭结构等社会变化的确给报纸带来了难题,但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在我居住的地区有大量越南裔居民,《圣何塞信使报》(SanJoseMercury

News)最近出版了一份越南语报纸《越语信使报》(VietMercury)。

我想说的是,如果报纸通过改进内容、投递方式和版面设计来应对这些变化,那么它们

就将抓住新读者,同时留住老读者。如果报纸通过创造向公众传递信息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创造与读者互动的新方法来应对技术发展,那么它们就会吸引新读者,同时巩固与老读者的

关系。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干事业的意志和决心,这使我最后再次回到心理挑战这一问题。我

认为它是三种挑战中最深刻的一种。我讲到过变化、混乱与迷茫。人们无法抗拒变革,但却

可以适应它并利用它。如果我们坦然面对并清楚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够在混乱中找到

秩序。如果我们重建我们的目标与使命感,就能够驱散心灵的迷茫。

我们从事的是采集新闻并以清晰、公正、全面和睿智的方式报道新闻的职业,像《纽约

时报》自己宣称的那样,无所畏惧、不加偏袒。我们的职业要求对哪些新闻重要、哪些不过

是肤浅、哪些是哗众取宠、哪些是低级趣味做出职业的判断。我们的职业要求保持品位,并

在碰到糟粕时能够加以区分。我们的职业要求恪守职业道德,不去利用或欺骗他人。我们的

职业要求独立、与权力保持距离--不论是政府权力还是公司权力。[page_break]五公共危机下的媒体

在公共危机中,新闻界的职业水准和能力所经受的考验比任何时候都要严峻。

职业水准包括报道、写作、摄影及画面展示。

职业水准包括新闻判断--能够把握什么是公众需要知道的,什么是公众想要知道或感

兴趣的。

职业水准还包括新闻责任--保持报道的适当比例、避免谣言、避免追求宣传和轰动效

应,而且在事实真相弄清之前,避免暗示、揣测原因或指责。

职业水准也包括公共服务--尽一切努力披露信息以使人们了解时局。

我在网上阅读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报纸,而且几乎每天都看CNN。我认为至少在初期阶段

新闻界在对恐怖主义袭击美国事件的报道上经受住了考验。

公共危机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激烈的突发性危机,如恐怖主义对纽约和华盛顿的袭击、

在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市哥伦拜因高级中学发生的枪击事件,以及俄克拉荷马城联邦机构大

楼的爆炸事件等。立即报道这些事件是极端困难的。因为可靠的信息也许很缺乏,而谣言却

无处不在。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有素以及我们的新闻自由和新闻公开的传统就至关重要。

第二种公共危机是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长期危机。越南战争和美国民权斗争均属此

列。这时的难题在于如何持续报道,使公众保持对局势的关注,以及提供分析、解释和负责

的社论引导。

今天我主要想谈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正面临的这场突发性的激烈的公共危机。如果说美

国人吸取了什么教训,那就是恐怖主义最终并毫无疑义地是不尊重国界的。

一旦发生像这次这样的突发性激烈危机,我们新闻界的首要原则就是将消息尽快发出

去。美国的电视网现场直播了事件的最新发展。报纸也发行了号外。

如果对报道内容进行了讨论,这种讨论也只是在新闻编辑室内。没有因为政府或公司权

威部门开会讨论公众应该看到或读到什么而耽误报道。公众期望得到及时、全面的报道,而

新闻界的传统和冲动也要求做到这一点。

在新闻界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主要事件(即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同时,主编和新闻主管们

正在尽力发掘报道的各种可能的角度。虽然有些报道可能没有占用太多的播出时间或报纸篇

幅,但各种可能的角度都被涉及,例如:本地机场正在发生什么事情?驾机冲撞世贸中心需

要什么样的特殊技能?

即便是在最初阶段,记者们对美国的国家体制及机构的失误和脆弱也有所察觉。一天之

内有四架飞机遭到劫持。很显然,每年数百万人依赖的美国机场安检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被那

些决意破坏、技巧高超的恐怖分子突破。在美国的情报收集机构和我们根据这些情报采取有

效行动的能力方面,这次袭击事件说明了什么?假如一群持刀歹徒能杀死的人与几枚战术核

武器杀死的人一样多,这在我们的国防政策方面又说明了什么?

在即时报道中,新闻机构不能回避提出类似问题,不论政府当局会多么讨厌这种问题。

不过在初期阶段,这些问题只可能是蜻蜓点水式地提到,不可能全面地展开。此时,这些问

题不是报道的重点。

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机构不会匆忙作出判断。如果收看CNN的报道,你看到的内容是这

场悲剧的大量细节,它们发生在那四架飞机坠毁的纽约、华盛顿和宾夕法尼亚州。

此外你也会发现,记者们在小心地避免报道超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能证实的事情,以

及目击者或负责官员所说的话。他们仅仅报道了发生的事实,这是多么克制啊。

最初的舆论和社论的调子可能只是表示同情、悲痛,甚至愤怒。因为掌握的事实不多,

所以我们很少能发现详尽的分析。在初期的社论中,我们也很少发现指责或有关责任的言论,

因为(1)社论作者此时了解的情况很少;(2)社论作者知道,在无以名状的痛苦和悲哀面

前,人民不需要说教和指责,他们需要得到保证和可能的各种安慰。还没有到进行冷静分析

的时候。

新闻界与政府的关系在初期阶段也不可能是敌对或对立的。双方都有意向公众提供充分

的信息,这是美国社会中双方的传统,也是双方的责任。

当然,出于安全或其他考虑,政府不能把一些问题或信息公之于众。乔治*布什从佛罗

里达州(他在那里得知恐怖袭击一事)绕道返回华盛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统绕道路易斯安那和内布拉斯加州返回。他的路线是保密的,以使恐怖分子无法了解

总统行踪。即便事先知道总统的行程,在他安全抵达首都之前,新闻界也不会这条消息。

但是,一旦初期阶段结束,一旦眼前的安全问题成为历史,新闻界与政府间通常的那种

紧张关系就可能重浮水面。新闻界可能会调查机场安检体系的漏洞,而那些可能感到难堪或

可能遭受追究的官员也许就不愿合作。或者由于外界对此知之甚少,这些官员可能拒绝向记

者提供帮助。而他们对此可能比记者了解得更多。但是,一旦初期阶段结束,将曝光作为使

命的新闻界与有意操纵信息流动的政府之间的老矛盾就会重新显现。

六"9·11"事件对美国新闻界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

美国记者大多认为近年来美国新闻机构对国际新闻的关注越来越少。如果说美国公众对

与"9·11"事件相关的问题一无所知或感到困惑,那么责任大多应归罪于媒体。

电视网播出国际新闻的时间只占其全部新闻报道的20%。美国报业编辑协会报告说,报

纸上国外新闻的栏寸只剩微不足道的2%。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广播媒体都裁减了驻外记者。

虽然发生了"9·11"事件及在阿富汗等地进行的反恐战争,但公众对国外新闻的兴趣

依然很低。1996年,民意调查显示仅有16%的美国人说他们密切关注国外新闻。"9·11"事

件过去九个月后,这个百分比缓缓增至21%。

美国新闻界如何才能改进国际新闻报道,并使美国人民认识国际新闻的重要性呢?在

《尼曼报告》(TheNiemanReports)2001年冬季号中,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讨论这个问题。

在征得哈佛大学尼曼新闻学基金会(TheNiemanFoundationforJournalism)的许可后,我

将该文重新刊登于此。文章的题目是《严肃地报道国际新闻》:

当记者们反思"9·11"事件的教训时,他们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必须改进对国

外新闻的报道。CNN董事长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Isaacson)曾对《洛杉矶时报》的戴

维*肖(DavidShaw)说,恐怖袭击帮助CNN重新认识到"严肃地报道国际新闻......至关重要"。

但是,严肃报道国际新闻到底意味着什么?报道国外新闻的开销大,但这只是国外新闻

报道确实在不断缩减的部分原因。新闻主管们也认定人们对新闻不感兴趣,除非它涉及到他

们的切身利益。按照这种思路,如果人们不感兴趣,那么投入金钱、时间和版面来报道国外

新闻的机构就会发现它们的受众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闻机构认为让受众更好地

了解世界是有价值的,那么它们能报道什么样的国外新闻呢?

如果新的国际新闻报道模式仅仅更加关注无所不在的恐怖主义,那将是错误的。如果仅

增加对战争、社会动乱、渡船沉没等消息的报道,新闻机构还是省点儿钱为妙。

在美国国内,当记者向读者和观察家介绍美国基督教的情况时,他们并不局限于对大卫

教派和其他极端教派的报道。有关教育的消息也不只报道孩子们枪击同学,而对令人深切关

注的堕胎报道也不局限于报道上帝军(ArmyofGod)的活动。

记者要有广为开阔的眼界。这是我为国外新闻报道提出的建议。我们的国际报道应让美

国人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怎样生活、为什么那样生活、这些生活方式是如何形成的,经

过较长时期后,它就会体现出与国内报道同样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摒弃这样一种观念,即凡是报道战争以外的消息都必须与本地读者有一定关

系。由于这种观念,我们错过了很多重要事件的报道。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在危

机广泛蔓延之前,我们基本上没做什么报道。将泰铢初期的波动与美国的老百姓联系起来报

道,的确超出了新闻界的能力。

我告诉我的学生要谨记约翰*多恩(JohnDonne)的训诫,他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也就是说,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无论这个人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千里之外一个我们连名

字都念不准的国家--迟早会影响到我们。我告诉学生们说,优秀的记者要与人类的命运休

戚与共。不这样做,他们就永远写不出打动读者的国际报道,也不可能了解他们自己。

新闻业范文篇6

通过实习我们更能接触到我们生活种种,而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通过实习我们更能够体会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在法治快报实习,感觉很多都是陌生的,不在想学校学的那样的简单,也不仅仅是处理新闻业务那样的理论化,在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是出于大学生的自傲,总是会碰很多的壁。不过还是还好的适应了过了,期间就是学会怎样处理与同事之间,与我们所接触的受众之间的关系。和为贵,不仅仅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还有与我们接触的受众保持一种亲近关系,导师作为你工作中的指引者,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在避免如何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如何让自己的导师更为真心的想代你。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导师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与导师和睦相处,在同事眼中,你的分量将会又上一个台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性格。

有过于死板的,有好胜的,有城府较深的,很多,面对他们的同时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不过一定要尊重对方。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工作交接问题。我们开始出自己的新闻,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辛苦的工作都被人所忽视,看着自己的作品没有上报有着很大的触动,而自己的积极性也在这样的失败中逐渐的消磨。我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都是选择坚持,坚持自己一定能成功,不管以后有怎样的困难。接下来就是学习,不断的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学习,也在不断的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同。学校现在也不能给与自己太多的帮助,在这里一切都是要靠自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至少我知道,我只能是做的更好,学的更多,让自己的砝码更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要出校门了,面对未来,面对工作有很多的压力,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点紧张,有点郁闷,也有点不知道干什么,貌似我们的所学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而现在很多的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也有点无奈。经过这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我的心态更加平和了。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许多才毕业的大学生总是希望一出社会就能找一个好工作,又舒服又找钱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我觉得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你现在所看到的拥有令人羡慕工作的人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爬上来的,正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理念不成熟造成了大学生在单位的流动性大,许多企业都指明不要应届毕业生,只要有工作经验的老手,结果形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人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到企业基层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怕辛苦,现在是在为自己积累资本,积累的经验越多,你以后在工作中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新闻业范文篇7

1800-1860年无论对于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确立,还是其国内新闻力量的成长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它甚至也是世界新闻事业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

本文通过对当时英国新闻事业在宏观背景、业界格局和现代报业雏形形成等方面的总结论述,描绘出逐渐摆脱新闻税束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新闻税;职业理念;大众化报纸;现代报业

1800—1860年是英国最终夺取世界霸权的年代。

与这一时期的国家形势相比,新闻业的发展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发生速度极快的膨胀。然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增长,《泰晤士报》作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大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了声誉,其左右舆论的力量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欧洲的政局;经济和军事上的安全使得以往加于新闻业的各种限制失去现实依据,在压制和反抗的交锋中新闻业不断取得胜利——新闻税最终不得不废止;随着各种限禁的放开,新闻业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以往逃税的无印花报纸开始以合法的形式大量创办,大众化报纸蓬勃兴起,《每日电讯报》等著名大报也在这一时期出现;随着新闻实践的不断丰富,报业经营的大多数理念和要素都已具备了现代色彩,英国报业站到了现代报业的门槛上。

一、宏观层面的开拓——新闻税的废止与新闻职业理念的初步形成

(一)新闻自由高奏凯歌的年代

要理解这种情况必须从头回顾整个新闻税体制。

新闻税(NewspaperTax)又称知识税(TaxonKnowledgeAcquisition),是对书报出版所征收的附刊税、印花税、纸张税、发行税、广告税等税种的总称。其中的印花税(StampDuty)为荷兰于1624年首创,此后成为各国新闻税中的主要税种。

国会还于1712年5月16日通过了印花税法案,“印花税法案实行不到1年,报刊停刊一半。其后,印花税法案之执行时紧时松。1794年、1804年、1815年税率上调了三次。”①

在这样一种体制下,《泰晤士报》售价每份7便士,到1815年时销量仅为5000份;而到第一次新闻税削减以后的1850年,《泰晤士报》的售价降到5便士,发行量猛增到5万份,超过伦敦所有早报发行量的总和,由此可见新闻税加于英国报业的重负。②

就是这样的一种严重阻碍了报业发展和言论自由程度的税收制度,在1800—1860年之间,被逐渐的废除了。最后的一项是纸张税,于1861年废除,而该年也被公认为是英国最终确立出版自由的一年。

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33—1836年。首先是1833年使广告税削减一半,然后1836年纸张税又削减一半;而最重要的还是印花税的从4便士降为1便士。第二阶段是从1853-1855年。先是广告税和附刊税于1853年废除,然后是印花税于1855年废除,最后才是纸张税于1861年废除。

每一个阶段都对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阶段也都开启了一个政治上的重要时期。

第一阶段的减税是英国议会内外的激进分子作用的结果,他们提出:知识应当能被自由的获得。著名小说家和政治家布尔法·李顿(Bulwer---Lyton)1832年提出了废除知识税的议案。他的议案得到了议会外激进分子的行动支持:“1831年到1835年间,出现了数百种不贴印花的报纸,它们的态度,大多是很革命的。(政府)一再严加限禁,但终无效验,无法阻止这种违法出版物的不断出现。”③而当时的弱势政府也正需要激进主义者的选票支持——这一历史后来在1853-1855年间又重演了,当时的政府为了获得国内对于克里米亚战争的支持,不得不对激进主义分子让步。第二阶段的废税运动还因为国内对克里米亚战争新闻的渴求而得到了公众们的支持。

同样重要的是,一大批职业记者已经在无印花报纸的运作中磨练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二)令人陶醉的职业气息

伦敦以及外省的主要报纸从1850年以后就形成了严肃报纸的风格。

他们将新闻和评论分开,尽管通过表明报纸的政治立场可以使新闻表述的感情色彩大大增强。同样的,他们的广告和报纸的其它内容之间也是界限分明。他们在本土和国外也都有着自己的信息来源,因此可以不依赖于政府的暗示,也不需要从别的报纸上抄袭新闻,

就可以组织自己的海外要闻版。在版面安排上,它们的手法已经十分成熟,国内新闻,国际

要闻,体育新闻,以及案件新闻都已分别集中在固定的版面上,并以比较稳定的风格出现。

相比之下,19世纪之初的报纸却并不拥有这种形式。它们版面更小,评论的范围也很狭窄,同时缺乏职业气息。因此1800—1860年是英国新闻职业化的重要阶段。

在滑铁卢之战以后,报社开始更多的雇用专业的新闻记者。对新闻报道进行修改润色也有专职的文字编辑;最高层的总编也不一定就是业主。这些职权明确的专业分工在这一时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的走向了成熟。

讨论报纸的经营状况必然会涉及广告问题。19世纪初创立的报纸中,它们从一创办就面临着财政上的压力——它们必须从广告中收入预算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当时的广告问题又与今天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19世纪早期,知名并能行销帝国各地的商品并不很多,而只有它们才会在一份全国性大报上刊登广告。

19世纪早期的广告大部分是小型的分类广告,其中某些是介绍新到商品的,而这些商品更大量的是通过读者之间的人际传播销售出去的。因此,在当时让一份伦敦报纸挤进地方报纸的地盘与它们竞争是不现实的。大部分情况下,商家们都满足于在地方报纸上作几行字的小广告。由于这个基本情况,各家报纸间广告费率(ADVERTISINGRATE)的差别并不很大,同时同一家报纸在一定时间之内的变化也不会很大。这种情况有利于大量的小型刊物的生存。

二、业界发展的基本格局——《泰晤士报》的独霸报业和期刊杂志的多样繁荣

(一)《泰晤士报》的独霸

当时的报刊发行量都很小。1835—1855年之间,伦敦的日报大多数只能达到5000—6000份的发行量,而地方报纸可能只有2000—3000份的发行量。但《泰晤士报》却是个特例。对这段时期进行描述的最佳标题就是“《泰晤士报》的独霸时期”。在1800年的时候,《泰晤士报》的发行量并不比《信使报》(THECOURIER),《纪事晨报》(THEMORNINGCHRONICLE),《晨邮报》(THEMORNINGPOST)和《先驱晨报》(THEMORNINGHERALD)这些日报高。但是在1800—,1860年之间,《泰晤士报》的确建立起了它的优势地位,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它的发行量甚至一度从5万份升到了6万份以上。

它的成功也许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以伦敦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主干道大致是在1835-1850年间完工的,这就使得首都的报纸能通过其它国家,比如说意大利、美国或是德国的报纸所没有的途径统治整个帝国的报业。而《泰晤士报》这一时期的著名主编巴恩斯(THO—MASBARNES)和德莱恩(JOHNTHADEUSDELANE)始终坚持捍卫公众的权利以及独立的办报方针,集结了一大批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固定读者群,《泰晤士报》的业界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政治家们的必读刊物。

19世纪30年代,印花税的下调和读者政治信息需求的扩大,给了报业充分的发展机遇,但是伦敦的报业市场上已经容纳不下其它报纸了,其它日报的发行量始终维持在5000—6000份,利润微薄。

[page_break]

《泰晤士报》则凭借其庞大的读者群,实现了报业主们梦寐以求的广告和发行量的良性循环,这种良性循环同时也可视为是报纸政治上的独立性与经济上的成功互为保障,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有人认为,《泰晤士报》在19世纪中期的经济成功和政治独立性应归因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它的老板是印刷商,他们对技术革新的兴趣远胜于对社论内容的兴趣。事实上,报纸的独立是它们在财政上安全无忧的产物。《泰晤士报》作为英国报业史上第一份取得空前独霸地位的报纸,其意义并不仅限于巨大的发行量,更在于指出了一条现代报业商业化运作的道路:采取多种手段迅速扩大发行量,巨大的发行量即意味着广告的丰盈和财政的独立,而财政的独立在民主国家中,则意味着它可以就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自由的发表属于自己的见解,而无需听命于政党或任何利益集团——这一点又能够在已有的受众中建立起牢固的阅读忠诚,稳定甚至继续扩大发行。所以即使在后来大众化报纸蓬勃发展的时期,《泰晤士报》这样一份独立大报也仍然占据着主流报坛的霸主地位,并成为现代报业的重要组成。

(二)伦敦其它重要报纸与外省报业状况

在这一时期,伦敦的其他重要报纸还有《每日新闻》(DAILYNEWS)(创办于1841年,非狄更斯创办)、《纪事晨报》(THEMORNINGCHRONI—CIE)、《晨邮报》、《旗帜报》等,但很明显,这些报纸都有着明确的政治忠诚:如果没有外来的资助它们能否长期生存下去,这是很值得怀疑的。而《泰晤士报》虽然先是支持帕麦斯顿,后来又支持狄斯累利④(DISRAELI),但是在经济上,它始终是独立的。

伦敦以外的大城市一般也会有几份不同的报纸。但这些报纸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方新闻、地方广告,以及某个与它们的立场相一致的政治团体上。这些地方报纸鲜明的政治倾向主要归结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如果连伦敦也只可能维持一家繁荣的日报——《泰晤士报》,那么外省根本就不可能做得更好,除了政治和经济上的对外依赖,别无它法。

外省报业最辉煌的发展主要是在19世纪下半叶中来到的,部分的是由于迅速增长的需求,部分的是由于通讯社组织的完善。

(三)杂志

日报和周报在当时的整个定期出版物发行量中只占了一个很小的份额。而各种杂志,包括综合杂志和专业杂志在创刊数量和发行范围上都有了巨大发展。杂志的成功得益于印花税的执行——这一税收政策规定按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的类型来征税,评论类的文章是免税的。而这些杂志上最多的正是评论文章。

流行的季刊中,最为著名的是辉格党的《爱丁堡评论》(EdinburghReview,1802年)和托利党的《季度评论》(QuarterlyReview,1809年),它们验证了广大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们的适应力和耐久力。因为季刊的文章每篇字数大约都在1万字左右甚至更长,然而早“在1810—1820年的10年中,《爱丁堡评论》的发行量就已经达到了1.35万份,而《季度评论》甚至达到了1.4万份。这个发行量实在大的令人惊讶,因为这种至少能够流行3个月的出版物,它的实际读者因为有着许多文学社团及图书馆的存在而还要多好几倍。”⑤随着季刊的发展壮大,曾风行一时的不定期的政治小册子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还有许多种其它类型的期刊。其中有一类是专门为中产阶级准备的家庭读物。这种期刊甚至早在19世纪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但它们的流行还是在19世纪中期的事。维多利亚早期几乎没有专门的妇女读物,作为对这一空白的填补,《家常话》(HouseholdWords,1850年),《一年四季》(AlltheYearRound,1859年)这类出版物上提供了许多这一题材的文章,它们的作者队伍包括了从自由投稿人到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如狄更斯等的广大知识阶层。

相对更接近于当时报纸的主流作品是一些半政治性的杂志。其中有一些还在新闻界建立起了稳固的地位。《笨拙》(Punch,1841年)和《经济学家》(Economist,1843年)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后来还曾在反对“谷物法”(CornLaw)的斗争中并肩作战。1842年率先出现的《伦敦新闻画报》(1llustratedLondonNews)凭借其对包括海外要闻在内的时事简明迅速的图片报道,在新闻界建立起了它独一无的地位。

三、现代报业的曙光——大众化报纸的兴起

(一)大众化星期日报纸的兴起

最后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大众化报纸获得了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比其它的任何情况都更足以说明减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大众化的星期日报纸在1840年代的报刊出版业中获得了最为显著的发展。在很短的时间里,有四家报纸相继成立:1842年是《劳埃德新闻》(Lloyd’sNewspaper),1843年是《世界新闻》(NewsoftheWorld),1847年是《每周时报》(WeeklyTimes),1850年是《雷诺兹新闻》(ReynoldsNewspaper)。它们的发行量发展得很快:“1855年印花税废除的时候,其中的两家,《劳埃德新闻》和《世界新闻》已经达到了10万份的发行量,而《雷诺兹新闻》也达到了5万份。”⑥

它们使用的模式老套而实用,内容包括案件报道,内幕揭密,对某种流行的政治观点的评论,对富人、贵族政治和君主专制的批评。这是一个不需要太多花费就可以提供的“大杂烩”:它既不需要在欧陆各国首都派驻记者,也不需要负担他们从那儿发回的急件的费用(在电报发展的初期,这是采集新闻费用中的大头)。因此这些星期日报纸的成本也就相当的低了,由于它们所用的素材多不注明日期,因此也就可以在下半周才刊登出来,而日报得赶着截稿时间印报纸,这使日报花费在机器设备上的资金要多得多。

(二)《每日电讯报》与《旗帜报》的创办与崛起

1855年6月,就在印花税废除后的1个月,《每日电讯报》(DailyTelegraph)创立,它是一份廉价报纸,每份售价2便士。但它很快便负债累累,最大的债权人是它的印刷商,利维(JosephMosesLevy),随后利维接管了报纸,将它的价格降了一半,从此它的发行量便一路攀升。两年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了《旗帜报》(TheStandard)身上,它被会计师约翰斯通(JamesJohnstone)收购,并将价格从2便士降到1便士,从此开始了它的急速扩张时期。

每一次进步,都不是由于政治性资助的作用,而在于有一个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业主。虽然这两家报纸都没有将读者群定位于普通大众,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看作是现代报业——大众化报业的开端。

新闻业范文篇8

通过实习我们更能接触到我们生活种种,而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通过实习我们更能够体会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在广西法治快报实习,感觉很多都是陌生的,不在想学校学的那样的简单,也不仅仅是处理新闻业务那样的理论化,在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是出于大学生的自傲,总是会碰很多的壁。不过还是还好的适应了过了,期间就是学会怎样处理与同事之间,与我们所接触的受众之间的关系。和为贵,不仅仅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还有与我们接触的受众保持一种亲近关系,导师作为你工作中的指引者,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在避免如何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如何让自己的导师更为真心的想代你。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导师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与导师和睦相处,在同事眼中,你的分量将会又上一个台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性格。

有过于死板的,有好胜的,有城府较深的,很多,面对他们的同时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不过一定要尊重对方。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工作交接问题。我们开始出自己的新闻,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辛苦的工作都被人所忽视,看着自己的作品没有上报有着很大的触动,而自己的积极性也在这样的失败中逐渐的消磨。我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都是选择坚持,坚持自己一定能成功,不管以后有怎样的困难。接下来就是学习,不断的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学习,也在不断的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同。学校现在也不能给与自己太多的帮助,在这里一切都是要靠自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至少我知道,我只能是做的更好,学的更多,让自己的砝码更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要出校门了,面对未来,面对工作有很多的压力,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点紧张,有点郁闷,也有点不知道干什么,貌似我们的所学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而现在很多的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也有点无奈。经过这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我的心态更加平和了。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许多才毕业的大学生总是希望一出社会就能找一个好工作,又舒服又找钱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我觉得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你现在所看到的拥有令人羡慕工作的人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爬上来的,正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理念不成熟造成了大学生在单位的流动性大,许多企业都指明不要应届毕业生,只要有工作经验的老手,结果形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人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到企业基层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怕辛苦,现在是在为自己积累资本,积累的经验越多,你以后在工作中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新闻业范文篇9

关键词:美国新闻业私营企业制度经济学

众所周知,美国新闻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私营企业。以严肃反思和剖析“新闻自由处于危险中”而著称的哈钦斯新闻自由委员会就把美国新闻业的私人所有作为美国新闻传播制度的一大特点,并羡称美国新闻界恰恰因为私营企业制度而在“技术设备上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它在引进显著增加传播速度与种类的许多新技术方面占有领先地位”,“美国新闻界的主要喉舌达到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超越的高水准。”甚至在强烈呼吁新闻界负起“对共同体的责任”时,仍然主张“美国的传播产业现在是,而且应该继续是私人企业”,“新闻界必须是私人性质的和自由的。”1

一定意义上,私营经济制度是理解和认识美国新闻业的前提和基础。但恰恰这一重要基础,似乎并未引起一些文章的重视;不少论著由于研究取向、研究重点的不同,对美国新闻业为什么采用“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这一新闻生产方式语焉不详,使得美国新闻业的私营经济制度特征成为一个尚未深入说明的前提。由于能力和篇幅的限制,本文拟从经济学和新闻传播学角度进行一个初步的尝试。

新闻媒介:作为信息组织和利益组织?新闻媒介的属性,一直是一个人言人殊的问题。社会学家罗伯特•E•帕克就曾经指出过20世纪初期流行的各种不同说法,如人民的讲坛、第四产业、公民自由的保障、创造广告价值的手段、一种机构形式等,“报纸是什么,或者它看起来像什么,这对我们任何时候来说,都是以我们各自的观点为转移的。”2美国新闻教育家弗林特所著的《报纸的良知》一书也曾经在报纸是商业机构、公用事业还是一门专业之间做过仔细的分析3。

德弗勒认为,大众传播的显著特征是“稳定”和“变化”相统一。尽管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急剧升级,传播的形式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媒介系统仍将以较为稳定的方式生存下去,因为它所提供的功能仍然存在。这意味着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判断:大众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一种“体制化”的系统;大众传媒为社会稳定地提供一系列功能即所谓环境监视、协调社会、传播文化、消遣娱乐;大众传播在形态和手段的变化中具有稳定的系统特性;大众传媒在不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存在,但作为一种系统,具有最基本的共性特征4。黄升民、丁俊杰以德弗勒的理论为基础,“将探讨大众传播媒介根本属性的基点定位于探究更为具体的、将大众传播媒介与其它社会系统相区别的、更具媒介系统‘个性’的特征”,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信息组织、利益组织和控制对象三重属性5。其中信息组织属性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具有的收集、加工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决定;利益组织属性由其作为这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生存并且由此产生占有更多物质财富的欲望这一基本的生存规则所决定;而生存于一定社会环境且以信息传播为功能,就决定了它必然作为国家、政党、意识形态的控制对象而被制约和监控。

从普适性意义上而言,黄、丁二人的论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可以作为本文追问美国媒介属性的基本立论出发点,但是其论证中的局限也是明显的,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信息组织’和‘利益组织’的概念是一种主动语态的陈述,而‘控制对象’的概念却变成了被动语态的陈述。从理论术语的规范性上讲,显然有待斟酌。”6

其实,“三重属性论”除了语态上不妥之外,更重要的是,媒介本身处在一个广泛的社会系统之中,不仅受国家、政党、政府、意识形态等的制约和监控,而且时时刻刻还处于广告商、受众、利益团体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影响之中,“作为控制对象的传播,其社会控制的实质是指社会大众或有关部门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传播事业施加压力和影响,使之所传播的内容符合社会或控制者自身的利益和愿望的过程”7。在这个意义上,控制和影响传媒的观念、体制、法律、政策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媒介生存和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没有必要过分突出媒介的受控属性,因而媒介组织的基本特征可以由此界定为信息组织和利益组织。

当然,强调媒介之信息组织、利益组织属性,仍然有一个理论难题:信息组织和利益组织这两种属性之间有何关系,它们之间又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关系?宋建武认为,这个问题“之所以一再被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媒介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对人们的社会意识,并进而对社会选择和社会决策具有深刻影响,而且这种活动消耗大量的各种资源。因此,人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这种重要的活动该由谁、以何种方式、为什么目的来进行。”8

新闻与广告服务:媒介双重属性的根本原因?宋建武主张,从媒介资源的补偿机制出发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分析,媒介双重属性的问题实际上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之下,才附着于媒介之上的,并且来自于现代大众媒介以广告收入作为资源补偿和价值增殖的手段。

在他看来,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产品属于一种公共物品:其一、在自然形态上,新闻作为信息具有共享性,不具备消费中的争夺性;其二、对于现代社会成员来说,新闻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状态描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态度和社会选择,原则上,任何社会都不能允许社会成员因为经济原因而被排除在外,限制以至消除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经济上的排除性是必然的;其三、在消费过程中,新闻具有极大的外部影响,一个人的决策及其行动,常常会影响其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因而根据现代经济学上“公共物品”的界定,新闻传播产品理当归属于“公共物品”之列,理当由社会管理机构动用公共资源来进行生产和分配。

与新闻传播产品的公共属性相反,广告服务则是一种非公共产品。从根本上说,广告服务是一种使用者必须付出使其提供者满意的价格才能获得的使用价值,正是这一具有排他性使用价值的存在,才使得现代市场经济中媒介的产业化运作成为可能。媒介实际上是把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免费或半免费地向社会大众提供,媒介在此过程中获得传播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以广告的形式转化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广告服务实际上是经济学意义上新闻媒介产业的最终产品,媒介只有通过广告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其劳动价值和资本增殖。

因此,在宋建武教授那里,媒介的两种主要产出物“新闻”(公共产品)与“广告服务”(非公共产品)的不同社会经济性质,是造成媒介“双重性质”的根本原因9。

应当说,宋建武的论述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几乎囊括了一切以商品经济为基本资源交易体系的媒介运作特征,一定意义上与美国媒介批评家欧内斯特•海因兹(ErnestHynds)的观点相似。他提出:“美国商业部用商业行话来划分报纸。报纸出版是美国第十大产业、第五个从业人员最多的工业。美国宪法和宪法解释者视报纸为信息和言论的传递者,而信息和言论对治理国家和维护自由是至关重要的。尽责的报纸经营受美国第一修正案保护。千百万报纸读者认为,报纸可起无数种作用……报纸既是一种在激烈竞争经济中奋斗的私营企业,又是一种为所有公民服务的半公共事业机构”10。于是,报纸不得不在难以确定却又必须确定的双重边界中拥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们是声称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半公共事业机构;另一方面,又是非常自私的私营赢利企业11。当然,尽管海因兹和宋建武的描述尤其宋建武关于双重属性的解释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海因兹和宋建武都没有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在美国的新闻生产并未由社会管理机构比如政府或其他社会公共机构动用公共资源来进行生产和分配?为何以私人企业方式所组织的新闻生产促使美国新闻业在19世纪30年代逐渐摆脱“政党新闻事业”的阴影而走上大众传播时代?

帕累托最优:媒介企业存在的经济学解释。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那里,是一个与市场相对应的制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术语来表述:“可以说企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样就有两种制度来协调和配置资源:在企业外部价格运动指挥生产,它通过一系列在市场上的交易来协调。在企业内部,这些市场交易被取消,而且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由厂商内部的协调人来替代,由他来指导生产,显然,这些是协调生产的不同方式。”12

在经济学意义上,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由于单个的私产所有者为了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合作生产,由合作生产的总产品要大于他们分别进行生产所得出的总和,这样,每个参与合作的人的报酬也比单独生产时更高。但是,由此也产生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在合作生产中,对每个成员生产努力的监察和报酬计量起来非常困难。因为成员之间对彼此行为的监察是有费用和发生成本的,一些成员会偷懒,而另一些成员会选择更多的休闲,这样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降低企业合作生产的效率。为了减少偷懒,合作成员之间宁愿达成一个协议,即由专门人员作为监督者来检查成员的投入绩效。于是企业的权利结构就是:由拥有私产的单个所有者所组成的合作生产和一个专门作为监察合作成员行为的团体所构成,这个团体拥有获取剩余的权利,并有权在独立于其他合作成员的情况下,与其中某些合作成员进行谈判,它也可以将这些权利出售给其他团体或个人13。

这样看来,市场和企业都是产品生产与贸易的运作方式,而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产品的主体——商品生产者或劳动者均可以按照各自的理性判断采取市场交易方式或企业生产方式。相应的,只要存在交易费用,产权制度就对生产产生影响。而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就是要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的结构,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运行的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经济福利,促进经济增长。

金碚在他的《报业经济学》中以报纸为例,对相关企业制度理论进行了通俗化的解释。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报纸的组织方式有两个:一种是市场交易方式即做买卖方式。参与报纸生产的投资者、记者、编辑、广告人员以及其他新闻生产辅助人员等都按照合同完成各自的工作,然后再相互交换,以市场合作的方式完成报纸的生产与发行,各个环节的资源买卖都通过市场的自由交换来进行。另一种是企业或厂商方式,报社内部采取科层制的上下级关系,投资者、编辑、记者、广告人员以及其他新闻生产的辅助人员在统一指挥和管理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生产流程。能否采用或何时采用这样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方式,关键看市场交易费用与厂商内部管理成本哪一个更高。

可见,“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市场能够运用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efficientallocation),即任何的资源再配置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更差的前提下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14,即经济学上所谓的帕累托最优。按照这样的逻辑,之所以采用厂商或报社生产方式,其潜在的前提是这一方式显然比依靠市场交易或合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换言之,以企业制度还是以市场制度来完成媒介的新闻生产主要取决于制度本身的运行成本与运行效率,而资源配置的效率也就成为解释新闻生产中企业制度存在的核心。

速度、利润和效率:美国媒介企业私营的经济学阐释。根据以上分析,新闻传媒在向社会成员传递他们所急需的新闻信息时,之所以要采取私有企业制度,是因为在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制度模式的社会环境中,新闻生产要适应美国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变的高速发展态势,就必须解决这样三个根本性的问题:速度、利润、效率。

其一、速度。这是指新闻媒介需要迅速及时地提供社会成员选择和决策的环境信息,“时效”是任何新闻之中,最基本、也极复杂的一个元素。而时效性业已成为决定任何一个新闻是否值得报道的关键考量15。

追求新闻时效性,是由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众所周知,新闻媒介所报道、编辑和传播的新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可以满足人类知悉周围新奇现象、监视自身生存环境的基本需要。美国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克•利维(MarkLevy)用一个例证来表明这种需要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迫切性。遥想数千年前的某一时刻,我们的一位祖先正为搜寻猎物匆匆而行,突然,近旁的灌木丛中响起一阵窸窣之声。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位祖先的正常反应必然是:对响声(新情况)加以注意,根据现有的信息和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响声进行辨认与判断,并按照自己的判断做出行动决策。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是我成为它(灌木丛里的野兽)的嘴边肉,还是它成为我的口中餐?”16利维教授这一比喻形象地表明,正是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新闻信息的迫切需要,迫使人们不得不扩大新闻活动的规模,扩大新闻内容,增加新闻传递的手段。社会变动越是剧烈,所产生的新闻也就越多;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社会对新闻的需求量就越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追求尽可能大的新闻流通量才能成为一条重要的新闻传播规律。正如有学者概括的,追求尽可能大的流通量:第一传得快,新闻喜新不喜旧,流通速度快,流通时间短,不仅可以保证新闻的新鲜性,也可以尽量减少损耗,以防失真;第二传得多,流通速度与流通数量往往成正比,速度越快,流通的新闻信息量就越多;第三传得自由,自由是快与多的基础,这就必须打破种种条条框框,减少种种束缚17。这导致言论新闻自由的制度化、法律化,也是自大众报业诞生以来,新闻传播的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根本原因所在。

[page_break]

其二、利润。这是指要保证信息的生产者(编辑、记者等采编人员)和提供者(印刷商、发行人或广播电视业主)、扩散者(广告和发行人员)能够获取利润或工资,以实现资源补偿、价值增殖。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把人的行为界定为追求财富最大化,也即通常所谓的“经济人”,“不是从屠夫、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我们期望得到自己的饭食,而是从他们的自利的打算。我们不是向他们企求仁慈,而是诉诸他们的自利之心,从来不向他们谈自己的需要,而是谈对他们的好处。除了乞丐之外,没有人完全依靠自己同胞的仁慈来生活。”18这段经典文字说明,最大限度地追求人生幸福和利益最大化,这是一切人和一切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新闻信息的收集者、提供者、扩散者在他们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智慧,利润可以说是人们进行这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动力。

从来源上看,新闻媒介的利润可分为消费者直接补偿和政府与工商广告主间接补偿这样两类。按照有些作者的分析19,直接补偿是来自新闻传播过程内的补偿机制,那就是信息采集者出让新闻信息知晓权,消费者支付采集制作成本及相应的利润费用;一种是新闻传播过程外的补偿机制,即信息采集者出让信息知晓权,消费者接受,传播所需费用由外部社会系统承担,主要是政府或工商业主。在新闻传播发展的早期,由于经济自身的不发达,新闻传媒无法获得源于工商业的广告投入补偿,只存在两种形式即政府补偿和消费者补偿。在政府补偿机制下,新闻采集、生产、传播的费用由政府承担,新闻不参与商品活动,因而不具有商品性。消费者补偿机制则以新闻信息直接作为商品,通过购买或订报费用维持印刷商的利润需求。这两种方式都把普通民众排除在外,“报纸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精英的一个工具”,“主要由与发行人相似的个人购买和阅读”20。

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便士报实际上正是在价值补偿机制上实现了这一根本转变,由工商业广告主以广告费用的形式来提供报刊业主的利润需求,并使得报刊由高高在上的社会精英阶层的文化奢侈品迅速扩散、普及到一般的社会公众,而报业本身也由发行人的作坊式“个人表演”变成了一个团队生产的现代工业。可以说,利润是刺激便士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其三、效率。这是指要保证这种信息提供的方式和过程是最为便捷的、效率最高的。在某种意义上,新闻生产的效率是社会大系统与新闻传媒系统保持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理解美国新闻业私营的关键。

如前所述,从社会管理的整体角度而言,无论什么社会,民主社会或所谓集权社会,一旦出现影响或波及社会整体稳定、秩序、安全等等意外情况时,及时把各种信息包括所谓集权社会最高层面的决策、命令以最快的速度、最简便的方法、最佳的传播效果传递到所有社会成员之中,便成为大众传播系统马上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更何况在整个现代社会,各种政治、商业、股市、军事、国际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效率是现代社会大系统对作为分支系统的大众传媒的必然要求,是新闻传播过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承认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之间是充满尖锐矛盾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确立产权和组织竞争,使社会更有效地组织、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所谓“有效”,包括效率和效果,效率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如以最小和最少的输入获得最大或最多的输出,就是高效率,效果就是实现了活动的目标。但是,在由人而非天使所组成的社会中,机会主义和偷懒等道德风险尤其人们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精细计算21,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效率和效果是不会自动达到和实现的,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的产权和制度设计。

经济学家汪丁丁认为,“制度经济学提出的有效率制度的特征就是允许那些创造了利润的人分享(严格地说是占有)利润。在这一机制的激励下,人们将具有尽量接近那些‘边际度量’的欲望,于是整个经济在渐进意义上不断改进自己的效率。这个以‘平均度量’不断逼近‘边际度量’的过程就是所谓‘市场过程’。……正是那些看到了创新机会的人想要占有未来利润的冲动推动着经济在微观层面上不断逼近那个两两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处处相等的效率条件。”22这就是说,要达到经济学上的效率和效果,必须把市场竞争、产权制度以及相应的分配制度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把“经济人”的自利之心加以刺激和调动起来,才能在利润的引导下,充分发掘人们在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才能,谋求达到新闻资源生产和配置的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生产的速度要求和社会效益。

经济学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在目前已有的私有制、共有制、准私有制或准共有制三种类型的产权划分中,私人占有制最符合刺激人的自利之心的最低必要条件,产权效率最高。其原因在于23:一是私有产权的安排可以利用自利动机增加供给,即所谓“看不见的手”的资源流向的自动调节作用;二是私有产权意味着资源的控制者比国家作为所有者时的控制者(官僚)更多地承担了他们行动的后果,因而使用资源时易于监督;三是私有产权在资源使用时具有更大的替代性,可供选择的范围因之扩大,可以将资源配置到最有价值的用途上去。

可见,从经济学理论框架来看,美国大众传媒采用私营经济制度也许本身就是因为私有产权本身的制度效率,也即提供公众所急需的公共信息产品所需要的速度、效率,而利用人们的自利之心以实现公共信息产品的速度与效率要求,似乎构成了美国新闻业私营的经济学逻辑基础。

结论:我们的分析从讨论媒介属性的界定开始,并在人们既有的认知基础上试图概括现代大众传媒必须解决的速度、利润、效率这样三个核心问题。目前的结论是,作为信息组织和利益组织,美国新闻媒介之所以采取私人企业的生产方式,根本原因在于,私有传媒能够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满足美国现代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提供信息公共产品与提供信息公共产品所需要的效率构成美国新闻业私营的经济学逻辑。

注释:

1、新闻自由委员会(2004),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2-55

2、罗伯特•E•帕克,报纸形成的历史,载罗伯特•E••帕克、E•N•伯吉斯、R•D•麦肯齐(1987),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P81

3、利昂•纳尔逊•弗林特(2005),报纸的良知:新闻事业的原则和问题案例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217-237

4、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1990),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P140

5、黄升民、丁俊杰(1997),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P12-19

6、董天策等(2002),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P37

7、胡申生等(2002),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P221

8、宋建武(1997),论新闻媒介的双重性质,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

9、宋建武(1997),论新闻媒介的双重性质,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这一特性在媒介经济学中被称为“二元市场”或所谓“二次销售”理论。

10、ErnestHynds(1975),AmericanNewspaperinthe1970s,NewYork:HastingsHouse,P11

11、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1989),大众传播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P121

12、张军(1999),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上海人民出版社,P6

13、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2002),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译者的话

14、金碚(2002),报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P29

15、BernardRoshco(1994),制作新闻,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P20

16、马克•利维(1997),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新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

17、黄旦(1997),新闻传播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P236

18、亚当•斯密(2001),国富论,西安:陕西人们出版社,P18

19、朱春阳,试论新闻在现代传媒经济结构中的效用

20、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2004),美国报纸产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73

21、经济学尤其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这是指人对自我利益的考虑和追求。意思是,人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参见卢现祥(1996),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P9-13

新闻业范文篇10

[关键词]20世纪;新闻业;新闻观念;发展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理性的人总是充满忧患的,同时,忧患又是人的道德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时间老人以惯常的节奏揭开2001年新的一页的时候,人作为反思的动物,很自然地以千年、百年为跨度来衡量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的一切,而其理性和道德情怀又指向错综复杂的现实与扑朔迷离的未来。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世纪概念的获得,更是中国的历史与文化融入世界潮流的产物。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就被卷入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潮流之中,中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信仰等方面与世界发生了广泛的联系,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心态”正是在这种广泛的联系之中被逐步溶解。同时,中国社会原来的发展进程也被截断了,被迫成为资本主义统一市场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从东亚的中心变成世界体系的边缘,发展趋势由本位自然走向变为对外参照走向,文化心理态势在一度封闭排外之后由内聚转为外向,从而在屈辱与自强、困顿与自救、保守与激进、封闭与开放相交错的过程中走进了与西方进行全面接触的交往时代。中国的新闻业正是这一交往时代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部中国新闻史正是中国进入交往时代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中国新闻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该如何审视百年中国新闻业与新闻观念的演进?一种传统的做法是,在体例上以政治运动的分期来排列史实,自40年代章丹枫的《近百年来中国报纸之发展及其趋势》采用此法以来,学界似乎习惯了这种做法。但仔细想来,这种做法既模糊了对新闻业内部结构及自身发展规律的整体观照,又限制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新闻业历史命运的整体观照,从而使新闻史变成囿于民族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史或政治斗争史,使新闻观念的演进变成政治观念演进的一部分。用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观点来看,以政治运动的分期来排列史实,其实质在于,它忽略了新闻发展的现实基础——人的物质生产与交往的需要,遵照在新闻史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新闻史,幻想着政治斗争、阶级矛盾是新闻发展的动力;而且所描述的政治斗争、阶级矛盾囿于狭隘民族范围之内,因而,对中国新闻史的描述也仅具马克思所说的那种“地方性意义”,使人看不到中国新闻业与全球新闻业之间那种业已存在的联系(1)。另一方面,单一的政治视角简化了存在于新闻发展史中的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从而缺少对新闻业内部结构及自身发展规律的整体观照。另一种传统的做法是,把中国新闻史当作纯粹的事业史对待,就新闻论新闻,极少放到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中考察,而是按时间顺序、史实的简单组合构筑着封闭的体系。显然,这种做法又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新闻是人类历史性的存在而非狭隘的事业性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再详细的史料收集与考证,再广泛的地方性、专业性史料的研究,也摆脱不了狭隘的体系和视角。看来,这两种做法都不适合于我们用来审视百年中国的新闻业发展与新闻观念的演进,但同时又从反面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深入到新闻发展的现实基础——人的物质生产与交往的需要中去,从那里去寻找新闻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去发现新闻观念与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广泛联系;深入到新闻内部结构及自身发展规律中去,从那里去认清新闻观念演进的历程与方位。

通俗一点说,我们所要呈现的是,那些以新闻为业的人们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曾经做过什么,又曾经如何思考新闻的制作?他们为什么这样思考?其意义和价值何在?而这样呈现的目的无非是弄清楚:中国的新闻业该怎样存在?以新闻为业的人们该怎样思考新闻的制作?显然,新闻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观念的导引,而新闻观念的演进又是以新闻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新闻实践为背景的。因此,要得到真实的历史图景,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这种思路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历史进程:

其一,从20世纪初到辛亥革命,新闻从业者把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新闻观念启蒙推向高潮,使新闻业走向现代化。19世纪上半叶,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中国沿海城市出现后,一方面,西方新闻观念像一阵风似地吹过来,另一方面,国人很自然地用中国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外来的事物。林则徐以睁眼看世界的豪情和“采访夷情”的心态搜集外国人在广州、澳门出版的各种报刊,请人翻译汇编成《澳门新闻纸》,他的译报想法在魏源那里演化成“夷情备采”的主张,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服务(2)。随后又有洪仁在《资政新篇》中首次论证报纸的意义,把它归结到“通上下”、“以资圣鉴”这一中国社会的交往模式上。真正开启中国近代新闻观念启蒙时代的人应首推王韬,他在主持《循环日报》工作的10年(1874—1884)间,不仅开创了新的报章文体,而且还撰写3篇专文表达报学思想,在开放的心态和“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想层面上要求清廷放宽言禁,阐明报纸的信息、监督与教化意义,而这成了启发后人理解新闻、走进新闻、研究新闻的重要一环。随后,康有为、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等人在扮演近代思想启蒙者角色的同时,继续延伸着新闻观念启蒙时代,启迪人们去认识现代报纸“去塞求通”的作用、开创新闻文体和近代化报业。当20世纪新的一页翻开的时候,这个新闻观念启蒙时代已进入异彩纷呈的发展期,直到辛亥革命后以新闻为本位的时代取而代之。

其二,从辛亥革命到30年代左右,人们全面、系统地思考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问题,走向以新闻为本位的时代。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块历史界碑,它标示着共和时代的来临,也刻就了后来中国宪政近百年的沧桑。从此,媒介环境开始发生悄悄的改变,首先是言论出版自由由理想转变为一种实践。在武昌起义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即把言论出版自由作为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民主原则之一,加以倡导和推行,废除了《大清报律》等前清有关报刊出版的法令,同时将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民主自由意识得以加强,一个突出的事例是,1912年3月,报界共同抵制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布的《暂行报律》,对其中的不合法与伤害言论出版自由的现象进行猛烈批评,认为“今统一政府未产,民国国会未开,内务部拟定报律,侵夺立法之权,且云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坐以应得之罪;政府丧权失利,报纸监督,并非破坏共和。今杀人行劫之律尚未定,而先定报律,是欲袭满清专制之故智,钳制舆论,报界全体万难承认。”(3)孙中山以维护言论自由的立场,接受这一批评,明令撤消《暂行报律》。这既体现了民初报人的法律意识和言论出版自由意识的加强,又呈现了革命派在执掌政权后认真接受报纸和舆论监督的态度。值得一提的是,在民初的一个短暂时期里,在革命潮流的裹挟下,立宪党人、旧官僚,甚至袁世凯控制下的北京政府,也摆出一付尊奉言论自由、尊重报界的姿态(4),毕竟也反映了一种时代风尚。与此同时,报纸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制造舆论逐步被反映舆论、代表舆论所取代,此外,一批崇尚民主自由、担当社会道义的报人开始致力于发展独立于政党之外的新闻事业。随着《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等在实业化浪潮中先后实现企业化,一些报纸开始面向媒介市场、面向读者。所有这些,都使新闻业务发生转向:政论的主体地位被新闻报道取代,一些报纸以新闻的优势争取读者,确立自己的地位;言论取“不偏不倚”的观察家姿态(5);报纸的兴奋点由政治转向文化,设立各种专刊、专栏、增刊,以传播知识,走进都市文化的中心地带。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观念启蒙时代的那种政治色彩渐渐褪去,代之以在更为开放、民主、自由的心情中,把报纸和新闻置于世界交往体系中加以考察,追录新闻传播之道(6)。邵飘萍当时把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归结为“以新闻为本位”,其实,新闻观念的演进也相应地延伸到“以新闻为本位”的时代。

其三,从30年代到49年,新闻业走进大众化与新闻宣传并存的时代,人们对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问题的思考向纵深发展。到20年代末,随着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展开,新闻业发展的文化背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1929年林伯修(杜国庠)在《一九二九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一文中,首次论述文艺的大众化问题,从此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长时间的大讨论,并由以前的教育民众,转向“到大众中去,向大众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的文化立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申报》副刊《自由谈》于1934年展开大众语言讨论,指出大众语言应该是“大众说得出,听得懂,写得顺手,看得明白”,并且为“大众高兴说,高兴听,高兴写,高兴看的语言文字”(7)。在这种文学与大众结合的思想浪潮的裹挟下,新闻与大众的结合也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办报思想。当然,这种办报思想的流行,还有两个重要的背景:其一是报纸企业化的成熟,报人们更加注意面向读者,寻找报业生存的空间;其二是政治斗争与民族危机愈演愈烈,各派别的报人以及许多独立报人大多认识到,要贯彻自己的政治理念,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的新生活,就必须使新闻和大众结合起来,真正为大众服务。这两种背景与文化背景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某种特定的时代风貌;大众化与新闻宣传并存,同时,也使得新闻的大众化理念与宣传理念具有了某种新的内容。

其四,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新闻被纳入意识形态轨道的非市场化时代,新闻传播与组织传播合二为一,人们转向“以党报为本位”的新闻研究,偶尔在“新闻本位”层面的思考,也被笼罩在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之中,逐步单一化、简单化、经验化,直至只停留于“学习”、“领会”某种新闻宣传政策。1949年对于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其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人民对旧中国的新闻事业进行了接收和改造,使人民全面占有新闻事业,成为新闻传播主体。这时,出现了两种具有强烈对照意味的新闻现象,一方面是人民新闻事业的多样化发展,除各级中共党委机关报外,各种社会团体、派和专业部门的报纸纷纷创刊;以接收的国民党广播电台的设备为基础,以解放区广播干部为骨干,迅速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市和地区的广播网(8)。另一方面是私营报业的迅速萎缩,据统计,1950年3月,全国私营报纸58家,到1951年底为31家,到8月下旬,只剩下25家,到1952年,所有私营报纸都变为公私合营报纸(后来又逐渐退还私股),继而成为公营报纸,实现了凡报纸皆党报的一统局面(9)。这就是中国新闻业的“非市场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业从此被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人们开始把新闻传播归入组织传播系统中,进行“以党报为本位”的新闻研究。

所谓“‘党报’本位”的鲜明特点是,以政党学说话语代替新闻学学术话语,把党报的特殊规律当作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10)。不可否认,这种从延安时期传下来的新闻观念,蕴涵着一个思想资源,即“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但这种“‘党报’本位”的新闻观所秉承的是“一元化”的新闻发展观,所追寻的是计划经验体制下的统一的舆论宣传,因此,在1952年党报的一统局面出现后,“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仅仅是一种失去了制度支撑的口号或道德信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人们拥有这一道德信条的时候,才会把思维的触角伸向新闻规律问题;而一当人们被政治斗争牵扯,开始远离这一道德信条的时候,新闻规律问题就会被冷落或抛弃。“非市场化时代”的新闻观念演进,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五,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闻业步入信息化、市场化时代,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对新闻规律的全方位、多视角、动态化的思考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顺着思想解放的潮流,新闻改革悄然启动。1979年3月,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统一新闻界的思想,决定实现新闻宣传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转移的战略转变。1980年,部分人大、政协代表提出制定“新闻法”的提议,到1984年,人大成立新闻法研究室,引发一系列以新闻法为中心的新闻改革大讨论。在重建了新闻业的多样化、多层次结构后,新闻市场逐步形成,报纸、广播、电视之间的激烈竞争达到空前程度。新闻界开始从“党报本位”理论回归“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理念,新闻的信息功能得以强化,各大新闻媒体都把时效、信息量和抓重头新闻放在首要地位,特别是广播、电视都注重播出“正在进行”的消息。与此同时,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也凸显出来,从1980年开始,揭露“农业学大寨”的虚假性,报道“渤海二号”钻井船沉没事件、双城堡火车站野蛮装卸事件、吉林北站扩建工程扯皮事件、大兴安岭火灾等,冲破了一个又一个新闻的“禁区”。据统计,1983年至1985年间,各媒体报道的有关官僚主义和干部犯罪案件共476件,形成了舆论监督的强大声势(11)。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走向开放,成为人民参政议政的公共论坛,“舆论一律”的观念也从此渐渐消失。到90年代以后,新闻改革走上“快车道”,媒介产业化、集团化、网络化,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总的来看,新闻界的主流是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针,不断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和深度,体现了新的新闻传播观念。这时,新闻报道观念、新闻媒介经营管理观念、广播电视观念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新的旧的、人文的科学的、中国的外国的,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观念场”。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新闻观念已与当代新闻改革和全球化新闻浪潮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也许,任何历史分期都有简化历史、图解历史之嫌。为了避免这样一种结果,我们还必须采用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方法,去细腻地呈现20世纪新闻业发展和新闻观念演进的逻辑。

[page_break]

历史地看,正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开启了中国人的现代办报观念,一扫传统邸报的陈腐气息,也正是那些或接受西方教育或与外国人较接近的中国文人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史新的一页。从《强学报》在1896年发表的《开设报馆议》一文中我们就能强烈地体会到这一点。该文在参照西方近代报业的发展后,以古代的采诗活动类比“新报之纪事”,提出“盖诗者,即今之新报”的观点,今天的人们很容易把这当作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文化本位心态所呈现的荒谬之论,但同情地理解,这里面也包含着在参照西方的过程中更新传统的意味。这篇从信息传通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中西新闻比较的论文,虽然并未对“上下内外,壅塞耳为(目),民隐莫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进行深刻揭示,但它能从信息传通与社会发展的角度导入西方的报业观念,变通采诗之法和邸报之法的原始意义,确立报纸的地位,已具有非常重要的新闻启蒙意义了。该文随后提出办报有六利,即“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这种新的办报观虽有着“以智治愚”的单向传播思路,但它已把报纸引向社会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地带,已赋予传播者面向大众、指导大众的社会角色,其进步意义已是无可否认了。该文刊出的同年,梁启超又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明确提出“去塞求通”的办报理念,主张报刊应做到“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术要书”(12),试图以报纸激活国家政治文化血脉。翌年,吴恒炜发表《知新报缘起》一文,认为报纸是“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更为形象地表述了报纸在社会交往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参照西方报业的发展之后,作者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国家发展与报业的关系:“故国愈强,其设报之数必愈博,译报之事必愈详,传报之地必愈远,开报之人必愈众,治报之学必愈精,保报之力必愈大,掌报之权必愈尊,获报之益必愈溥”(13)。在这里,作者把国家发展与报业网的建立、新闻传播内容与传播范围、新闻传播权及其保障、新闻传播效果以及报业研究一一联系起来,俨然把报业置于国家发展的中心。虽说这些维新派的办报人士在“救亡图存”的政治理念的笼罩之下,只想到上下内外之通与“国事”的关系,把报业与政治的联盟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实践,严重忽视了报业与人类精神交往的广泛联系,但由于他们已处于由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转变的过程之中,即已处于破除传统的“天下”观念所形成的“华夷之辩”的思维模式,树立把中国纳入世界之交往体系的“国家思想”的过程之中,因此,他们又在客观上把对报业的思考引向了人类精神交往的广阔时空之中,从而为20世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思想之路。

与此同时,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潮流的冲击下,新闻业逐渐进入中西文化互动过程的核心。历史地看,新闻传播业的兴起在西方是近代社会变化发展的产物,在中国则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它就由受制于传统文化的边缘状态移入引导中国文化转型与创新的核心地带,成为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的中介环节,其兴盛与发达被看作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道理和指标。梁启超早在1902年就确认,“学生日多,书局日多,报馆日多”是影响中国前途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14),以后又有辛亥“国体丕变”,“报馆鼓吹之功最高”(15)的评价。其实,新闻传播媒介不仅直接推动社会政体的转变,而且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的连锁反应,这不仅是新闻内容的功效,新闻业及新闻传播形式本身的发展演变,也起着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中国的近代报刊无论分类、编辑、印刷、经营、发行,从形式到精神都全部模仿西方,打破了官报独占的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民间化特点,如民办报刊的增多、民间印刷出版业的兴盛、民间发行网络的形成、新闻内容的社会化、读者对象的民众化(16)。这样一种特点导致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变,产生了多重的社会效应。显而易见的是,它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人际间的经验化的文化传播形式,打破了封建正统文化和传统精英文化的垄断局面,促使都市通俗文化迅速浮升,不断刺激人们对于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普遍需求;并以巨大的魔力使得知识群体摆脱对专制皇权的依附状态和向心运动,重新确立社会良心载体的地位,营造出民众广泛参与、思想流派纷呈的社会文化环境,以“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17)的威力,发挥知情权和表达权,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引向了面向世界的发展道路。新闻媒介的这种文化表现已实实在在地说明了它本身既是中西文化传播的产物,又是中西文化传播的中介。虽然技术与工商业的优势曾使西方文化反客为主,战争曾简化了中西文化传播的手续,宗教也扮演过中西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但真正完整呈现并参与中西文化的全面接触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涵化”过程,真正在社会主义领域取得决定性和关键性领导地位的,应该说还是新闻媒介。后来的历史证明,只要中西文化处于交流的过程之中(专制、封闭状况除外),包括新闻媒介在内的整个大众传播媒介就居于这一过程的核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我们在回顾20世纪中国新闻业与新闻观念的演进时,不得不关注其中的文化逻辑。仅在新闻写作层面,就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资产阶级在救亡图强时期所表现的奋发求变的文化精神,便被梁启超政论文的自由放纵、感情充沛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所承载;“五四”时期自由洒脱、开放灵活的新闻文体规范,则强烈地体现了科学民主、崇尚个性自由的文化立场;解放区报纸强调生动鲜明、朴实通俗的群众化新闻文体规范,则与当时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文化风尚相适应。而对大多数中国记者而言,感时忧国、文以载道的精神传统突现了政治观念对新闻文体的影响,使新闻文体结构偏向于新闻的教化功能,诗学、戏剧文化传统使新闻叙事结构侧重于抒情性细节,强调写现场情景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细节,以达到以情动人。在改革开放以后,精神气候的变化,文化观念的转型,使人们有意识地在关注人、重新确立人的价值的层面,思考新闻文化创造的本质,从而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十大变化:其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凸显新闻的信息功能,满足人的信息需要;其二,从回避现实矛盾到面对现实矛盾,推进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复活人的主体意识;其三,从灌输式到讨论式,从舆论一律到舆论不一律,尊重受众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体现新闻传播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其四,从终极式报道到动态式、进行式报道,使人参与到事件发展的进程中;其五,从单侧面报道到多侧面报道,重建新闻的客观理性精神;其六、从单纯强调新闻的指导性到注重新闻的服务性,强化了新闻为人而存在的价值;其七,从单向新闻传播到受众参与性的增强,使新闻传播更能再现社会文化意义的建构,更能满足参与传播的人们对文化意义的分享;其八,新闻媒体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的转变,又在多功能的建构中分化出多种新媒体,全面覆盖人的生活领域;其九,从多媒体竞争到多种媒体的优势互补,形成了多样性统一的媒介文化世界;其十,从非市场化转向媒介市场的建构,强化媒介经营管理意识(18)。

如此看来,每一次新闻实践的变革,每一个新闻实践的故事,每一种新闻实践的细节,都有我们必须去体验的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中的政治逻辑,这种逻辑不仅仅是指新闻观念的演进与政治使命的单一因果式的联系。内在地看,这里的政治逻辑还应理解为人们围绕新闻的自由传播而展开新闻实践和新闻观念的表述,它是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观念演进的内在动力。诚如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父子(EdwinEmery&MichaelEmery)所言,“社会舆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息和思想的传播,为了要冲破那些为阻止消息和思想的传播而设置的障碍,有不少男男女女进行了持续的努力,这部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就是以此为主题的”(19)。从这一角度来看,新闻传播受制于专制力量、其实就是自由的新闻传播的障碍,20世纪中国新闻业与新闻观念正是在不断突破这些障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在最初的新闻观念启蒙时期,中国新闻业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是与当时的报人不断向封建言论控制挑战的过程分不开的。从报纸要替皇帝“宣情达德”,到对报纸的“去塞求通”功能的认识,再到“监督政府,向导国民”观念的确立,每一步都是突破专制的束缚的结果。而在走向新闻本位的时代,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任白涛等人对新闻观念的现代建构,对新闻的独立品性的探求,都蕴涵着摆脱专制、追寻自由的实质内容。再后来,成舍我、邹韬奋等人的大众化办报风格,无不是在与专制的抗争中形成的。陆定一1946年《新华日报》上发表的《报纸应革除专制主义者不许人民说话和造谣欺骗人民的歪风》,无疑是对《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共产党报纸的发展及其新闻观念的一个注释。如果把《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看作是回归新闻传播规律的尝试,那么,在这种尝试的背后,是对新时代新闻自由的一次可贵探索。尽管这种探索遭遇了挫折,转而让批判所谓“资产阶级新闻观”代替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寻,以至于到1968年,“两报一刊”社论《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直接让政治喧嚣取论研究,把新闻理论论争演绎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新闻阵地领导权的严重斗争”,以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思想战线上的生死搏斗”(20)。但新闻观念的探索并未因此而中断。在专制盛行的十年“”,也有像恽逸群这样的老新闻工作者继续探讨新闻的真义,以一篇《论新八股》痛斥代圣立言式、独断式新闻评论。世纪末,正是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思维把中国新闻业带入信息化、市场化时代,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时代所贯穿的回归新闻传播规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解放思想,追寻社会主义自由的新闻传播的过程。

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才能从新闻与政治的纠葛中超越出来,真实而生动地呈现20世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观念的演进。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其中的经济逻辑,即围绕如何争取新闻消费者、建立自由的媒介市场而展开的巨型的新闻实践和新闻观念的表述,追求在广阔的市场中进行新闻传播,实现其最大的新闻传播效果。自外国商人和商行在中国创办《上海新报》、《申报》、《新闻报》等报纸起,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就被牵引上经济的轨道,受到自由的媒介市场驱动。《上海新报》和《申报》这两份由英商办的报纸在19世纪70年代所展开的一场厮杀,即是这种经济逻辑的呈现。为了争夺媒介市场,后者不惜压低报价,抢走前者的一些老订户,并针对前者的弱点,设置文艺性版面,吸引文人墨客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而前者则以改革版面、增加内容、美化版面、降低报价等措施应对。尽管最初的中国报人并不习惯也并不屑于这种竞争,然而,当他们专注于新闻业的生存与发展时,也不得不被媒介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牵着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新闻业就开始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媒介不得不考虑商品交换原则对新闻工作的影响,注意市场对媒体的选择因素(21),从安岗最初提出“研究我们的读者”,到今天更为普遍意义上的受众研究,从安岗最早提出《市场》报要“面向生产者和经营者,面向消费者,面向中国和世界市场”(22),到今天,“媒体就是服务”、报业集团化理念的确立,诸如此类,无不体现了市场的影响。同时,国家不再过多干预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高度集中的新闻报道模式正在被独立报道的机制所代替(当然,这不包括各级党报和其他机关报),新闻竞争机制得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系列探讨与试验,无不是对自由的新闻市场的求索。

当然,历史是由人写就的,历史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今天,我们在回顾20世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观念的演进时,不得不认真关注那些惨淡经营新闻的人,那些深思熟虑新闻宗旨与方针的人,那些以新闻为业而又引领新闻思潮的人,那些把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风格的人。正是他们的创造与思考才使中国新闻业多姿多彩地发展到了今天。当我们把他们的创造与思考同百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的时候,20世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新闻观念演进的丰富意义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注释:

(1)参见单波:《“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中国新闻业的整体观照》,载《现代传播》1995年第4期。

(2)参见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3)《中国出版社史料》补编,上海杂志出版社1953年版,第185页。

(4)参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3页。

(5)参见秦绍德:《上海资产阶级商业报纸的发展道路》,《新闻研究资料》(第5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6)参见陈力丹:《论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现代传播》1996年第3期。

(7)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8)参见张涛:《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32、34页。

(9)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和创造》,载《新闻研究资料》第3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页。

(10)沈莉:《中国新闻学原理建构的宏观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

(11)参见杨开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之评析》,载《新闻论坛》(台湾)1994年第2期。

(12)《时务报》1896年8月9日。

(13)《知新报》1897年2月22日。

(14)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丛报》第17期,1902年10月2日。

(15)梁启超:《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

(16)参见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6-571页。

(17)《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7日。

(18)1999年11月16日,樊凡教授访谈原《经济日报》总编辑艾丰,此处的十点看法乃根据艾丰的观点整理、补充而成。

(19)(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苏金琥等译,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0)见《人民日报》1968年9月1日的“两报一刊”社论。所谓“两报一刊”指《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日报》,是“”期间最“权威”的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