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21:50:56

新闻类

新闻类范文篇1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品牌化

2017年11月,微信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月活跃账号达350万个,月活跃粉丝数达7.97亿人[1]。微信公众平台具备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同时兼具数字平台投放精准、使用方便的功能,推出后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于是,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就在这股浪潮中产生。与其他行业微信公众号相比,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运营时间上,都没有引起很大的影响。笔者以“高校”“新闻传播”“微信公众号”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没有检索到关于此类话题的文献资料。另外,在清博指数平台中,笔者也未检索到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榜单。笔者找到的唯一一篇关于此类话题的文章,是微信公众号“传媒志”在2017年3月16日推出的《高校新闻传播类公众号哪家强?一份诚挚的推荐清单》。作者张梦利用清博指数收录了33个包括北京大学“数洞社媒”、清华大学“清华传媒评论”在内的高校微信公众号,并推出了一期月榜单(2017年2月1日至28日)。从理论上讲,微信公众号的媒体属性决定了这类平台与新闻传播有天然的联系,新闻媒体开通的微信公众号是媒体市场的主体之一,诸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一直占据微信公众号媒体榜单的首位,而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在“传媒志”推出榜单的33个微信公众号中,有的微信公众号一天甚至推送多篇文章,但文章无论是阅读量还是综合指数,都无法与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相比。因此,本文从分析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定位入手,探讨此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

一、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定位

以“传媒志”推出榜单的33个高校微信公众号为例,开通此类账号的主体主要包括学院、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学院为主体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多为学院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如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开通的“狐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通的“南大新传”等。这部分微信公众号内容主要是学院通知公告、新闻等,其定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处理与其他相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的关系。目前,高校学院新媒体宣传矩阵包括网站、微信、微博。如果只是将微信公众号看作一个移动的通信平台,简单地将网站上的内容搬到微信公众号上,那么学院微信公众号就变得可有可无。在榜单收录的33个微信公众号中,以教师个人名义开通的微信公众号有13个,约占总数的40%。如中国人民大学胡百精教授开通的“胡长白”,北京大学胡泳教授开通的“胡泳”,暨南大学谭天教授开通的“谭天论道”,中国人民大学马少华教授开通的“少华读书”等。其中,胡泳教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于2013年3月7日开通,是榜单中开通时间最早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一般学术水平比较高,因为专业原因,他们更了解新媒体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这部分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内容以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为主,专业水平较高,但往往也存在一个定位问题:将微信公众号看作一个学术成果展现的平台。微信公众号不是学术期刊,它本身的互动性和大众化决定了它不能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平台。以学生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是最为活跃的一类。榜单收录的高校学生微信公众号中,有的是独立的校园新媒体,如“中大青年”;有的是依托于学生社团的官方微信平台,如“常识”,该公众号为四川大学学生自办杂志《常识》的官方微信平台。与其他微信公众号相比,学生的微信公众号在内容推送上的一个特点是轻松、活泼,贴近学生,注重服务性。以“中大青年”为例,该微信公众号其中一个专栏为“树洞”,专栏定位是“真心话的搬运工”,犹如现实生活中不会说话却能让所有人说出自己心声的树洞一样,学生以匿名的方式把真心话说出来,编辑再进行汇总。栏目编辑不是将内容进行简单的粘贴和组合,而是根据真心话的内容进行回复,以增强栏目的互动性。此外,该微信公众号还会不定期推送服务信息,如四六级查分攻略、针对新生的快递攻略等。学生自主运营公众号的优势是运营者和用户群是重合的,推送的内容更贴近用户的需求;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提高内容的质量和专业水平。因此,这类微信公众号一般会有专业教师参与其中,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新记者”就是该学院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经营的。综合以上三类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同运营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在定位和功能的设定上有所不同。从整体上来说,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在定位上要突出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服务功能,这一点在以学生为运营主体的微信公众号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如提供查分、选课、公交等信息查询功能。以学院为运营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提供服务,如资料查询、专业考试资讯等。二是互动,加强平台对学生和教师的吸引力。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模式类似于传统大众传播,但其互动性更强,不是简单的单向式传播。尤其对于高校专业类微信公众号来说,除了进行信息传播,其更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空间。三是专业性,即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将关注的范围进一步细化。在“传媒志”推出的榜单中,已经有部分微信公众号开始将平台内容定位细分到新闻传播领域中的某一个方面,使得微信公众号内容更加深入和专业化。例如,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的官方微信平台“符号与传媒”关注的就是符号学的相关内容,其推出的“趣味符号学”专栏试图从符号学角度解读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探讨方言、杜鹃等日常生活中的事和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解读符号学中的相关理论。

二、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策略

1.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需要团队的长期合作,尤其是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无论开设的主体是个人、学生社团还是新闻学院,运营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懂得运营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推送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院校在课程的开设上加入广告宣传、媒介经营管理等内容。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并不缺少原创的内容,缺少的是微信公众号的对外宣传和整体运营策划,在这种情况下,打造一支专业化团队至关重要。微信公众号一般需要有4人的运营团队,负责微信公众号日常内容编辑、活动策划和一些设计工作。对于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来说,在团队建设上要打破专业限制,不能将团队限制在自己专业的“一亩三分地”上。应该依靠高校学生资源的优势,吸引其他管理、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加入团队运营中,突出各自的专业特点,实现分工的细化,同时还可以邀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实现高校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有效运转。2.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微信公众平台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信息传播,通过信息推送来消息;二是互动功能,利用文字、音频、图片等进行交流;三是自主开发的功能,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的自定义菜单来实现[2]。从榜单中的微信公众号来看,信息传播是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主要有新闻、学术论文、通知公告、新闻评论等。在自定义菜单的设计上,有4个微信公众号没有设计菜单,16个微信公众号设计有3个一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下有4个或5个二级菜单(按照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每个微信公众号最多只能创建三个一级菜单,每个一级菜单下可以有5个二级菜单)。也就是说,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已经具备信息传播和自主开发的功能,但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上还有待提高。微信是一个社交媒体,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培养忠实的用户群,以及通过忠实用户的朋友圈提高影响力,是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重传播、轻互动仍然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过,也有个别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重视与用户的互动问题。例如,暨南大学谭天教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谭天论道”主要推送一些学术文章和评论,同时还会不定期与受众互动。该微信公众号在2017年8月5日通过询问的方式掌握用户的喜好和需求,用户可以在后台进行留言;2017年7月27日推送《公众号该如何做》一文,征求用户的意见,让用户来决定是否写续篇。除了这些互动方式,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微社区平台实现与用户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微信公众号对用户的黏性,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微社区中的精彩内容。3.加强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在每天早上6点半都会准时推送一段60秒的音频,这一方式为“罗辑思维”赢得很多的忠实用户,这也是该微信公众号的一个品牌。从笔者分析的上述微信公众号来看,微信公众号并不缺少自身的特色栏目,如“中大青年”的“树洞”栏目,“数洞社媒”的“洞爷问”和“洞粉说”栏目,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的“趣味符号学”栏目等,关键是如何将特色打造成品牌。首先,对特色内容应该维持稳定的、定期的推送,不仅是推送的周期,包括每次推送的具体时间都应该保持稳定,从而培养用户的接收习惯。“罗辑思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点推送一条内容,用户形成习惯之后,就会在这个时间准时点开进行收听。其次,品牌内容要将用户兴趣和专业内容融合。高校学科类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专业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主开通的微信公众号上都有针对热点话题或者社会事件发表的文章,但如何将这些内容和用户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实现专业内容的大众化传播,在用户转载和分享的过程中实现内容的价值,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微信公众号有必要对目标受众群进行问卷调查,掌握用户的需求和爱好,结合自身的定位推送具有影响力的内容。推送内容没有字数限制,通过朋友圈实现信息短时间内大范围传播,这些先天优势使得微信公众平台被很多媒体和用户使用。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不仅为高校教师和其他机构提供了一个宣传与传播专业知识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生专业实习的有效方式。依托专业优势和师生资源,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在内容生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团队运营、互动和品牌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打破专业限制,打造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注重与用户的互动,进一步加强内容生产,打造微信公众号品牌内容,才能促进微信公众号长足发展,从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微信2017数据报告:日平均发送30条信息[EB/OL].(2017-11-09)[2018-02-02].http://tech.sina.com.cn/roll/2017-11-11/doc-ifynsait6748024.shtml.

新闻类范文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

1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概述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2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中国的诞生从根本层面上是结合本土经验,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期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没有步入它的成熟期,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其在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明星主持人”的匮乏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或分析)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博取观众的兴趣,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2.2节目内容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就象一个老套的故事,缺乏新鲜感,目前,电视台大多对深度报道节目非常重视。不断改版、包装、撤旧换新,这些都是必需的,但真正能吸引收视率的还是报道本身的质量。

2.3品牌节目太少

在美国,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类型丰富,数量也不少,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因为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机制,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3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出路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和克隆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各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应固守受众的需求,并竭力围绕本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以及某一主题来构建,打造自己的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节目品牌也将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大势所趋。

3.1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的主持人,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统筹自己的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创办品牌节目,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报道手法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一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申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还渴望了解更深层的东西,把自己与媒体的接近权发挥到最大限度。电视媒介历来就有“受众为本”的意识,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应该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以求得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新闻类范文篇3

[关键词]新闻理论;述语形态;理论科学化

述语形态作为一切学科的语言演绎模式,是学科界划的区别之一,在理论思维中充当实体的表征。理论思维是新闻理论建构的基点,通过特有的述语再现抽象体系,是这门社会科学成立的前提。如果新闻理论是一门学术的话,必须有坚实的述语形式,否则新闻无学的戏说就得到有力的支持。要使戏说彻底破灭,最终有赖于新闻理论述语模式的成熟。

一、理论新闻学述语形态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大多数新闻理论论著的表述方式,呈现直白的通识性语言,新闻理论大众化一方面可解读为通俗易懂,另一方面又可诠释为浅尝辄止、“白开水一杯”。由于新闻理论没有形成特定的述语形态,难以使研究内容达到理论层面,许多新闻学论著登不上大雅之堂,在大型综合学术期刊上没有它的地位。像《中华文摘》这类转载学术成果的著名文献性期刊不开辟新闻学栏目,在其篇幅中新闻学论文几乎不见踪影。我国翻译出版了多本外国新闻理论著作,其中许多观点常被引用,而我国这类著作连一本也没有介绍出去。

多年前,许多学者就看到类似的问题,但并没有从健全述语形态考量理论新闻学的创新问题。至今每年虽然大体有六七种新闻理论著作问世,论文数以千计地刊载出来,但表述形式的理论化并没有明显的升华,绝大多数新闻理论著述很少达到像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那样抽象的高度。由于阐释性述语停留在现象层面,致使理论概括欠缺深度,回答新闻工作的任务、原则、要求、责任、效果这类浅层次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而理论要解决的“对象的本质与联系”、“对象的关系范畴”、“对象的真理体系”、“对象的功能系统”以及由此推导出来的原理却很少论及。新闻学不在理论层面上揭示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对新闻特征与属性的概括五花八门:有的把新闻特征称为新闻价值要素,有的把新闻价值称为新闻规律,有的干脆把同一个范畴认定为特征、价值和规律,混乱的程度令人吃惊。更令读者头晕的是,对同一个概念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不仅是述语问题,但述语的浅薄却是“非理论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研究者不用有深度内涵的述语表达抽象思维,大量概念的界定就会长期无法统一,这正是学理肤浅、就事论事、坐井观天的效应。

许多新闻著述长年相互抄来抄去,罗列诸如公开性、变动性、群众性之类浅显的“特性”充实理论空间,陈旧的常识也阻碍了理论探索的述语更新。借用的话说,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许多新闻理论观点严重脱离今天的实践,重复几十年前的套话,使理论表述毁掉了生机勃勃的认识锐气,思维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

特定的述语形态不仅是学科的风貌,而且是科学认识类型化的结晶,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新闻理论成果完善的程度。一个歧义众多、范畴尚不稳定的学科,在述语形态上是极为混乱的,往往跳不出日常语言的纠缠,俗语、俚语、套话、行话占的比重过大,这不是证明这门理论还没有形态,就是学术思维的枯竭使探索者们难以进入理性门槛。这并不是说,新闻理论研究在近些年没有重大进步,而是说它“离达到完整、深刻的理论体系还有相当的路要走”。扶持学者摆脱枯竭的思维,突破以往操作层面上的简单概括,努力建构其述语系统,不能不是新闻研究在新世纪面临的关键性课题。

二、理论新闻学述语形态的历史范例

早些年,有些学者曾批评新闻“有术无学”的倾向,这里的“学”主要是指理论——剥掉零碎新闻现象的理性思考。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这段话通俗地说明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而且强调了理论的重要。理论往往是描述、推论肉眼看不到的客体的内在联系,用特定的述语对抽象思维加以精妙的演绎。新闻理论如果用经验性词语对新闻活动的性质、关系及其规律进行概括,其述语形态由于远离内在的关联性而难以再现规律,必然会有很大的随意性。

是不是新闻理论的抽象之难,使它无法达到其他学科那样的理性高度?绝对不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一些新闻理论家们就做出了示范。由于翻译上的原因,今天我们很难读到那些精粹的理论阐释,尽管那些阐释有许多观点我们不赞成,但他们的述语格式却是一种理论样式。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闻学者阿维因在《宣传与新闻》一书中第九章“新闻是什么”,对新闻下的定义有一定深度。他写道:“新闻就是同读者常态的、司空见惯的观念相差悬殊的一种事件的报道。”德国柏林大学道比法特教授在他所著的第1版“新闻学”第1卷中,对新闻的定义作出的界定却是:“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现象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接着他又说,这一最新的现实现象的传达者就是报道。他对报道的定义又有如下的说明:“报道就是个人以及社会在生存竞争中所发生的新事实的传达。”道比法特教授在“最新的现象”之间加上“现实性”,意味着“最新的现象”就是“现实的”。可见,他们在阐释理论问题时,对概念的运用颇费周折,无非是力求选择恰当的述语再现内在的本质。

1903年德国记者兼学者雷布尔发表了一篇题为“文化与新闻”的研究文章,被德国新闻界誉为近代新闻学的经典文献。论文指出,“现实性”是报纸内容的本质特点,“报纸的本质内容是直接以现实为基础,而又处在现在发生的事件状态,利用意见以及倾向的宣传来影响现在。这一性质即是本质的内容”。4年后,在科隆大学讲授新闻学的布伦富巴先生用“适时性”代替了“现实性”,但在它下边仍用括号注上“现实性”。法国的舆论学家塔尔德在《舆论和公众》(1899年出版)一书中,论述了舆论的形成依赖新闻的力量,对“现实性”一词的意义作了如下的说明:“流行着的东西都是现实的。所以不只限于现在发生着的事实。但即使是最近的事情,如果社会上的注意力转向他方,现在把它忘却了,那也不是现实的。”

西方、特别是德国新闻理论,注重对关键性概念进行深入的揭示,在抽象层面上论述其基本含义,这是其新闻理论的述语特点之一。论述作为逻辑的推演过程,每一步都在阐述概念与论据如何砌起完整的意义体系,产生一种系统的深化认识。葛洛特在说明雷布尔提出的“要从报纸内容的精神中找统一性,内容有了变化就不可能证明企业的统一性”的观点时,其语言不仅具有严谨的论证性,而且阐述的因果关系、前提条件始终是在抽象层面上向前推进。他写道:“雷布尔的见解是地道的理想论,虽立足于对记者职业的高深见解,但与实际相矛盾。精神上的统一是所有报纸所要努力追求的理想。任何报纸都应当把自己的内容构成为一个完全加过工的完美的统一体,包括当地零碎的消息在内,并且使政治版、经济版以及文化版都应当互相配合、互为作用。因此,要有这样一个信念:在政治方面要用事实和评论的重炮进行战斗;在文化方面则要用俏皮话和笑话作手榴弹,为争取战斗的胜利而进攻。精神上的和工农业上的坚定的根本概念应当支配所有版面并指导所有版面,使之协调。但是,实际上统一这个法宝,并不意味着报纸具有与其不可分割(一般地或彻底地)的本质。在漫长的报纸生命中,不仅名称、发行方法、版式、内容以及篇幅要发生变化,而且它的发行者也往往要更换。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把它看作是原有的报纸。历史的发展往往要留下它的痕迹,当历史和认识证明它有错误时,即使是根本见解也为之一变。如果说这一变化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约束,那么责难其变化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可以责难的:它的变化是由于赢利的欲望所致或由于其他卑劣的动机所致,以及它的主张对一切都适合,对各方面都有效。”

其实,这种理论演绎并不是罕见的思维形式,在其他理论学科早已达到纯熟的程度。在马克思的新闻理论著述里,理论抽象表现出的范例更令人惊叹,几乎每一段都出现经典性语言,把新闻现象的内在联系揭示得一览无余。前人的范例告诉我们,从具体抽象出真理的确定性,是用一套抽象的话语模式掠取现象的必然性,在思维形式上达到逻辑的内化,否则新闻理论就不够格。

三、述语形态与新闻理论的科学化

新闻理论达到理论规格,并使其真正科学化,不能不是个巨大的创新工程。一方面需要改变形式上就事论事的表述方法,另一方面要克服内涵上的“时事报告”和“思想教育”的“日常话”内容。对记者的时事报告和思想教育都是需要的,但它不是理论素养的有效构成,只有用特定述语阐明原理及其确证方法,才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理论层次的科学认识,是从客体的内在联系反映客体,通过对经验知识的理性加工再现这种联系,“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在理论知识中,感性的东西虽然已不同于经验,但它仍然是理论抽象的基础,必须提升到理性高度。正因为如此,新闻理论离不开经验,离不开崭新的趋势为它提供的丰富思想,但也不能环绕经验认识表达体验性的话语,事实上,一些新闻理论著述中的观点远远落后于今天新闻实践的发展,所谓“经验描述”根本不具有现实性,而是远离科学的历史话语的无效重复。绝大多数“经验”成为时代的弃物,理论的科学化就成了“空壳”。科学的理论新闻学既要概括人类广泛、丰富、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又要经受最新实践的检验,用一系列抽象的述语揭示普遍规律;即使特殊规律也要在理性层面上加以确证,提供现实经验无法提供的东西,这就需要用同时代吻合的崭新的话语体系表述理论建构。

新闻理论包括知性与理性、知识和原理。知性一般是指“有什么”、“是什么”,理性则是指“为什么”,“何为是非”。知性和理性有时并不统一,二者的统一才形成科学理论。黑格尔认为,知性的特点是坚持固定的特性和各种特性间的区别,凭借理智对具体的对象持分离的观点,把人们知觉中的多样性内容进行分解,使它们变成简单的概念、片面的规定、稀薄的抽象。知性达到的只是新闻活动的具体性,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给理论概括只是提供了基础。这类经验述语把个体性和特殊性统摄于自身时,却拆散了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使内在联系变成松散的外在关系。排斥知性是错误的,但以知性冒充理性也会导致简单化和概念化的倾向。科学理论作为系统化的理性体系,是让若干知性与事实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把新闻活动的经验层次提升为公设并获得抽象话语的深化,使理论最终得以在实践中获得验证。

像任何理论学科一样,新闻理论有确定的结构,作为反映理论成分(即概念和相应的判断、推论)关系的理论结构,使其成为明达真理的阐释体系,抽象化述语渗透在这一结构的各个部件中。没有结构或结构不合理的新闻理论,不仅内容凌乱,而且也会支解知性与理性的联系,如果述语浮动在常识层面,这种联系根本无法再现,理论结构势必会发生断裂。就一般而论,科学化的新闻理论结构在述语形态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概念述语体系。理论是由概念组成的,概念决定它的思想成分,成为理论展示的构件。概念内涵不确定或错误,整个理论大厦就建立不起来。近些年的新闻理论著述中出现许多新的概念,但很少给予清晰的界定,给论著中的观点带来许多不确定性。比如新闻资源配置、新闻本体、普及性符号、新闻增值等等,这类新概念不释义或界定不严密,让人无法了解上下文说的是什么。理论结构是概念和论断严整、连贯的系统,借助述语的逻辑可以从一些判断获得另一些判断。概念(术语)是述语形态的基本话语单位,理论新闻学准确地阐释概念的内涵,也为其他新闻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思维的基础。

(二)具有推论的述语体系。理论的逻辑结构带有演绎的性质,借助特定的抽象述语从少量真实的前提得到大量新的必然结论,是新闻理论体系的推演过程。如果演绎具有可靠性,那么在新闻理论的体系中从一些被看作原始的真实判断中,可以衍化出所有其他的真实判断。但假设的真理性并不能由逻辑结构本身来保证,必须在体系之外,用实践的方法、通过观测实践才能确立。因此寻找原始的理论前提实际也是一个创造过程,演绎首先从丰富的经验中提出基本假说,然后从假说述语中导出各种推论,进而构造整个理论大厦。

(三)阐明定律或原理。从形式上说,阐释一种新闻现象或对该现象的描述,需要从已有定律的陈述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同时,阐明一条定律或原理,需要说明该定律或原理是从其他一些定律和经验中推导出来的。从内容上说,揭示新闻活动的本质、设法阐明规律,必须提供一个更为深入和精确的术语群,使述语形态能够完整地论述一组原理。名为《新闻学原理》的论著,应把着力点集中在原理的概括和阐述上,总结出的原理不仅覆盖广阔的新闻活动领域,而且具有原理的语言表述形式。公务员之家

(四)建立各种科学解释的述语类型。这些类型是:(1)因果解释。用特定语言阐发制约某些现象发生、某种规律存在的原因。(2)概率解释。揭示现象遵循着怎样的统计规律。由于不确定性(偶然性)是事物的性质之一,不确定因素在哪种条件下才是确定的,要在概率上给出确切的描述。(3)结构解释。论证理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抽象性述语解释系统的某些属性、特征及其联系形式,揭示新闻现象的本质。(4)预见性解释。科学的新闻理论还具有预见功能,测度最近和未来发展规律的可能性。预见和原理依据同样的述语、按照同样的逻辑,从前提和先决条件中演绎出来,推导出有关未知事实的结论。这些事实或者已经存在但不为人们所知,或者暂未存在但能够在将来发生。新闻理论的预见主要表现为前者。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理论必须通过预见还不知道的规律与现象来扩展人们的知识和理解,提供超过经验的洞察力。这样,许多前瞻性述语被创造出来。如果新闻理论提供的原理和定律几乎所有的记者凭亲身体验就能感悟出来,它就不再是理论而是一般常识了,它的表述形式必然是路人皆知的语言。

注释:

①:《反对党八股》,《选集》(合订本)第3卷,第788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

②《新闻理论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展望》,《新闻出版社》2000.3.1。

新闻类范文篇4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

1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概述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2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中国的诞生从根本层面上是结合本土经验,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期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没有步入它的成熟期,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其在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明星主持人”的匮乏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或分析)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博取观众的兴趣,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2.2节目内容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就象一个老套的故事,缺乏新鲜感,目前,电视台大多对深度报道节目非常重视。不断改版、包装、撤旧换新,这些都是必需的,但真正能吸引收视率的还是报道本身的质量。

2.3品牌节目太少

在美国,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类型丰富,数量也不少,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因为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机制,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3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出路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和克隆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各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应固守受众的需求,并竭力围绕本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以及某一主题来构建,打造自己的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节目品牌也将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大势所趋。

3.1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的主持人,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统筹自己的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创办品牌节目,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报道手法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一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申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还渴望了解更深层的东西,把自己与媒体的接近权发挥到最大限度。电视媒介历来就有“受众为本”的意识,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应该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以求得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新闻类范文篇5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2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中国的诞生从根本层面上是结合本土经验,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期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没有步入它的成熟期,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其在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明星主持人”的匮乏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或分析)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博取观众的兴趣,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2.2节目内容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就象一个老套的故事,缺乏新鲜感,目前,电视台大多对深度报道节目非常重视。不断改版、包装、撤旧换新,这些都是必需的,但真正能吸引收视率的还是报道本身的质量。

2.3品牌节目太少

在美国,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类型丰富,数量也不少,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因为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机制,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3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出路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和克隆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各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应固守受众的需求,并竭力围绕本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以及某一主题来构建,打造自己的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节目品牌也将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大势所趋。

3.1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的主持人,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统筹自己的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创办品牌节目,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报道手法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一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申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还渴望了解更深层的东西,把自己与媒体的接近权发挥到最大限度。电视媒介历来就有“受众为本”的意识,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应该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以求得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

新闻类范文篇6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叙事”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因其选题亲民性、视角广泛性、时事互动性、播报通俗性受深广大受众的青睐。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崭露头角至今,民生新闻已逐步普及开来并走向成熟。本文将以民生类新闻节目为例,对其内容的叙事性作以分析研究。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传统的新闻定义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按照性质,可将其区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新闻的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二是新闻的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由此可见,新闻是先于受众而存在、被受众感知的,具有简明性和客观真实性。相对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媒体类(如网络、手机)新闻更凸显出卓越的时效性和现场感。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样具备新闻的性质及其特征。

“民生”一词在近几年中频繁出现,究其原因是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人们开始从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机会的提供、能力的培养和权益的保护。也就是说,当今“民生”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从人权上界定的人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的权利,而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电视新闻的触角也从大政方针的延伸至普通百姓的身边,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百姓冷暖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播报形式活泼多样,以叙事风格为主,将真实事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1995年,北京卫视录制播出的《点点工作室》在新闻的选择及栏目设置上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性质;1999年《第7日》(原名《元元说话》,北京卫视)以关心百姓身边事,解决百姓麻烦事收到广大受众的欢迎;1997年北京卫视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2001年,沈阳卫视以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新闻类节目《直播生活》;2002年,《南京零距离》(江苏卫视城市频道),开创了大时段都市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一系列民生电视节目如《直播南京》、《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等。由此引发了南京地区大时段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浪潮;2004年10月,《新北方》在辽宁卫视录制,首次以“致力民生,新闻力量”为口号,在黑土地上刮起了强有力的“民生新闻”东北风;我省至今活跃着一批广受观众喜爱的民生电视新闻《守望都市》(吉林卫视都市频道)、《城市速递》(长春电视台)《说实在的》(吉林卫视都市频道)等,因其反映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

三、民生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地域性。民生电视新闻的对话环境立足于本地生活和生存状态,在统一的价值认同和欣赏习惯基础上反映人文关怀。民生新闻均立足于本地帮助百姓解决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实际困难,对本地区日常生活文明化给予舆论指导。在子女教育、家庭关系、邻里融洽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思维升华,营造普通百姓能够“有困难,找媒体”可贵氛围。

(二)亲民性。民生电视新闻定位为民本取向,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多为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家家户户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也许都是小事,但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与工作,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民生新闻的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回归民间,将镜头对准社区、街道、家庭,注重亲近性和生活化,因此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服务性。将电视新闻的宣传说教功能逐步转化为服务职能,交给群众话语空间与话语权。民生新闻除在内容上贴近受众,在形式上也于服务百姓的本质高度统一。许多媒体均采取了受众互动的形式,如请受众提供新闻线索,鼓励受众拍摄新闻,请受众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发表意见和观点等等。这些方法把传媒置于服务受众、倾听受众的位置上。打破了传统新闻需被动接受的方式,调动了广大受众的积极性。

四、民生电视新闻的叙事性

(一)新闻叙事的提出

早在上个世纪末,论述新闻叙事学的专著就已经出现,2000年范步淹在《新闻前哨》中发表文章《新闻叙事学刍议》,认为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响力的叙事,叙事学是探究新闻学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提出创建新闻叙事学的构想,并对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但有一以叙述为核心的叙事学主要运用于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作品创作,因此对范步淹提出的新闻叙事学建构的提议没有给与很大的关注。

2003年,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所著的《作为话语的新闻》译介至国内,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新阐释了新闻理论的话语意义,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对新闻叙事性的重视。发展至今日,我国对新闻叙事学已初建体系,主要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

(二)叙事性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语言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艺术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文化道德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环境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心理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社会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新闻类范文篇7

一、个性鲜明的栏目定位

“《新闻调查》的成功经验很多,重要的因素是栏目准确的定位所展现出来的鲜明的个性特色”[1]。其实,任何一档新的栏目的推出,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确有自己特殊的栏目定位。而最终节目整体的既定选题、构思都是以栏目的定位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的。现如今电视的频道化、栏目化是电视栏目时空和结构的一次大的演进,是对电视时空的一种一定意义上的规范,从而使得观众可以自由地穿行其间,找寻个人最感兴趣的内容。而所谓的栏目定位,就是为栏目规范一个大致的内容范围,以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特殊人群为目标来制作电视节目的。

(一)准确的目标定位“《新闻调查》从开始到现在,目标定位应该说十分明确:就是要把《新闻调查》办成央视最能代表国家电视台水准的深度报道栏目”[2]。先宏观立论,然后找素材印证,《新闻调查》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采取的是主题性调查的方法。它的内容涉及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三农”问题、教育、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选题也大部分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曾经的一些典型的节目:《国企改革备忘录》、《明天怎么看病》、《铁路面临重大改革》等等。节目到了后来,还进一步涉及到了相对敏感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像北京公开选拔副局级干部等主题。通常意义上来讲,主题性调查是从改革开放的大主题来观照社会现象,结合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积极的理性的探讨。诸如此类代表性的优秀节目不断播出,使得栏目的整体的影响不断地走向深入、扩展,《新闻调查》已经当之无愧地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制作水平。

(二)强化形象识别标志“《新闻调查》刚诞生之时,无论是题材还是报道方式都比较宽泛,当时节目的广告语是‘重大新闻事件全面深入,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物故事一波三折,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3]。栏目的定位紧随重大新闻。之后,《新闻调查》适时地调整着自己的轨迹,不断打造自己的形象识别标志。栏目初创时期,调查的形式主要有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历史解密调查、事件性调查、记录性调查和内幕调查等。题材范围和报道方式的宽泛导致了《新闻调查》定位模糊,缺乏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基于此,2002年《新闻调查》对栏目定位进行了一次调整,更加倾向于注意调查的实质内涵,进一步把自己的调查对象明确定位为事实的真相,推出了“探索事实真相”的宣传语。很明显地,栏目更加强调对重大焦点新闻事件,或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事件进行调查,尤其是对那些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利益、腐败贪污、违法乱纪的一些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全力探寻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让电视观众最大程度地尽可能地接近事件的真相,进一步加强了《新闻调查》栏目的舆论监督功能。正是基于这一显著的定位,以及栏目在这方面所展现出来的高度责任感,从而使得这一栏目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最后终于成为一个受观众欢迎的典型的品牌栏目。《新闻调查》的栏目特色正式形成。到了2003年,《新闻调查》栏目进一步又提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把记者独立调查得来的那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被掩盖和隐藏的那些行为,作为采访报道的基本对象元素。进一步确立了以调查性报道为关键对象的策略,使《新闻调查》栏目的可看性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与此同时,其栏目收视率也有明显的上升。

二、紧扣时代、人文化的选题

《新闻调查》的选题原则通常是具有新闻性、社会性和故事性。把新闻当故事来讲,记者在摄像机前娓娓道来,让新闻事件以最接近真实原貌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不论何种类型的新闻事件,其中往往包含着人文的元素,这既是事件本身所包含的隐性的一面,也是栏目所尽力要表达的。在央视国际网站上,《新闻调查》栏目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其选题原则:“一起骇人听闻的绑架案也许不会成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而一个小人物承包一列火车倒可能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前者可能只是一起偶然事件,而后者则预示着某种体制的变革。但同样是绑架案,如果它的起因表现了严重的社会痼疾,则可能成为《新闻调查》的选题。《新闻调查》的新闻有时并不体现通常意义上的实效性,但一定要有厚重的时代感,可以少一些轰动效应,但一定要耐人寻味”[4]。

(一)选题紧扣社会热点、难点数量众多的选题一一在栏目面前呈现,但真正进入调查范围的,却是有限的。如此多的选题,让一个栏目去普遍关注是不大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每期的《新闻调查》选择的也只能是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和与时代背景相适宜的选题。如:每年的11月8日是我国的记者节。2006年的那天,《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特殊的节目:《记者的故事》,将镜头直接摇向新闻的直接面对者———记者。该期节目分别地选取了北京电视台、《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重庆日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家新闻媒体的各一名记者做了一些深入的访谈。而最为巧妙的是,节目中所选的这六家新闻媒体,基本囊括了目前中国所具有的主要媒体形式,涉及到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平面媒体等,同时在地域上也涵盖了中央到地方,记者的详细的工作分工也有一定具体的体现: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记者。这种选择非常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因而节目整体呈现出一种很深刻的内涵,更有很强的可看性。而在平时实际的新闻业务操作中,新闻媒体也往往会选取国家的一些特定的节日,对新闻节目进行策划。这种方式,一方面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力,将与这些日子相联系的特殊信息及时地传播出去,唤起或加深观众,对一些重要事件和时间的记忆和印象;而在另一方面,媒体借助这些重要事件的形式和对时间的熟知性,通过不同的策划方式来赢得受众的多数选择,最终期待可以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记者节的当天,记者群体无疑是最受受众关注的一个群体,而如何表达这种关注,或者是如何将记者平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心理历程,和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详细、生动、真实地展现给那些有了解欲的观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适宜性。

(二)选题的人文故事化“对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来说,从最早的《东方时空》开始,人文关怀便是一贯的追求,《新闻调查》也不例外”[5]。《新闻调查》最早的人文故事类节目是1997年的《376小时》。1996年12月30日,辽宁省义县桥阳乡发生了一起非常严重的煤矿塌方事故,其中四名矿工被封在105米深的井下,长达15天。一方面,当地政府全力组织抢救,同时被困于井下的四名矿工,也把生命的能量和坚韧毅力调动到了生命的极限,与死亡抗争了整整376个小时,最后终于脱离困境,得以重见天日。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除了对当事人的采访外,摄制组为了复原事件的经过,还把摄像机装到非常危险的矿井洞里,用吊车吊下去到井底,把五个矿工当时塌方的地方拍下来。这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让其感同身受,达到共鸣的效果。人文故事调查的特点是自觉地将故事视为生命意义生成的方式。如记录东北农村基层选举的《大官村里选村官》,以人物故事为结构生发点。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戏剧性,选举过程中杀出了一匹“黑马”———一个老村长根本没放在眼里却险些爆出竞选冷门的前抽水员王臣,使得选举过程一波三折,颇具喜剧色彩。在叙事结构上,节目用情节剧的方法,使得节目充满悬念和张力。

三、节目的灵魂———出镜记者

作为栏目实施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调查记者是其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他们既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展现者,同时更是一个栏目整体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一个调查节目的完成,需要调动多种电视语汇,但是惟独调查记者的行为以及由此展开的调查过程,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最具优势的语汇”[6]。“对于调查类节目而言,记者型主持人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主持人,作为记者,他必须要亲临现场直接参与整个新闻事件的调查和报道,而且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完全起着主导的作用;作为主持人,他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组织者和传达者,他要把媒体的意图通过自己对节目的理解和把握传达出来,从而起到媒体与受众沟通的桥梁作用”[7]。从《新闻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具有以下特点: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平静的心态。《新闻调查》的记者显现出典型的职业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对现场的控制和与采访对象的交流方面上。

(一)中国调查类节目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王志王志被《新闻调查》栏目的制片人称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在节目中他给人的印象是沉着冷静,睿智机敏。质疑的目光,探寻的身子,良好的文化修养,这些独特的个性集于一身,很好地体现了《新闻调查》追求深度、厚度的品质特征。王志在调查中是全身心投入的。他与组织偷渡的蛇头的斗志斗勇,与敢于打破神话的小人物刘姝威的激烈交锋,对那个杀死自己亲生母亲的中学生徐力的内心世界探究,直到他戴上大口罩,来到广州SARS疫区对病人和医务人员的采访,至今让人赞不绝口。质疑是王志最具标志的采访风格。他总要探一个究竟,存一点疑问。因为怀疑,努力使对方要表达自己,这种状态显然最能调动别人想要谈话的欲望,调动别人把心里的话毫无保留地讲出来。他采访时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告诉你吧,其实我不相信你所说的。要我相信,你就得经得起我的种种挑刺。他惯于把质疑作为新闻的切入点和出发点,不断地刺激着被采访者,也不断地刺激着观众把节目继续看下去。以质疑的角度切入节目,并在节目中贯穿始终,环环相扣,更符合观众的心理,更让人相信节目的透明度和被采访者说出的真相。所以,节目中,王志的质疑成了一道风景线,成了节目的灵魂。

(二)反应敏捷的“侦探”———杨春蹊跷的《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神秘的《农民连续自杀案件》,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扑朔迷离的案情在调查人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真相,有着侦探一般敏锐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使这些案件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调查人,就是杨春。杨春是继王志之后,《新闻调查》栏目又一个非常出色的男性出镜调查记者。杨春的提问虽然没有王志的那种鲜明的质疑色彩,但他更像是一个调查者,一个追寻者,引领着观众一步步走进新闻现场,更多的凭借肢体语言或者动作语言带领观众去现场,去观看,去分析,去探究,而不仅仅是发问。因而,杨春更像一个敏捷的侦探,反应异常迅速,却又在憨厚的外表掩盖下更容易接近那些狡猾的调查对象,在离奇的案件调查中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

四、不可回避的问题及对策

《新闻调查》自1996年创办到今天,已走过14年的风雨历程,如今它已日趋走向成熟和内敛,从最初的借鉴学习美国栏目《60分钟》发展到今天,可以这样说,它已经可以毫不逊色地代表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准。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我们也不可忽略节目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表达的分散与选题的宽泛性《新闻调查》一些节目的选题有时过于宽泛,包括选题的标准和选题的个性。它的选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这样做比较全一些,可以照顾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节目平衡的原则。但是过于宽泛则引不起观众足够的注意力,容易让人觉得节目比较散。其实选题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相对集中一些,比如两周或三周关注同一主题,将其做透,这样既可以给观众造成一定时期内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在社会中引起广泛的影响,也可以使节目本身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运作方式、视角和风格。如《新闻调查》关注的2011年江西抚州市唱凯镇的洪水事件,可以做连续调查,从洪水到来到灾后重建和各方面的反应等。

(二)叙事视角的全知全能《新闻调查》,作为电视新闻调查类节目的典型代表,在叙事角度上有时会偏向无所不能。很明显的是,有时它会过于强调和突出故事所谓的完整性,而这无意中却会弱化新闻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最终直接导致节目看起来是一个出镜记者个人的有限叙事过程。而在这个看起来非常完整的叙事的背后,观众会相当明显地感觉到存在某种全知全能的声音。《新闻调查》选题的第一标准是:一定要有故事。在他们看来,对故事性的强调是对观众的一种最大的尊重。然而,新闻调查类节目的目的并不是来讲故事的,故事化包装的新闻事件只是一种手段而已,最终是要围绕着事实真相来展开的。电视调查文体,实际上就是把一些新闻事件,一些跟社会热点难点紧密联系的一些事件,进行过程的详细展示。主要是把这个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与这个事件相关的互相联系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来,整合在一起,让观众自己从内心深处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更好地思索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使观众能够吸取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能够给自己的发展空间提供一些可供参照的体系。因此,留下适当的空间和提供一些适量的信息让观众更好把握新闻事件,更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才是新闻调查类节目故事化建构的方向。

新闻类范文篇8

(一)商业新闻主义所谓商业新闻主义,即以新闻为手段、以商业利益为最高目标的一种新闻观念,其本质是:新闻本身不是新闻活动的本位或出发点,即新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商业利益的工具。因而,在理论逻辑上,商业新闻主义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商业观念,而非新闻观念;但由于这种观念支配的行为主要通过作为商品的“新闻”来获取利益,因此,我们将其在新闻学视野中定性为一种新闻观念,一种商业新闻主义的观念。与商业新闻主义观念相适应,人们通常把奉行商业新闻主义观念的“新闻人”称为“新闻商人”,新闻史上“商人办报(台、站)”实质正是此谓。与商业新闻主义相近的或同义的概念还有“市场新闻主义”,因而人们也把按照商业逻辑运行的新闻业称为市场新闻业,而把相应的传媒称为商业新闻传媒。人们通常所说的支配新闻业、新闻传媒、新闻传播的商业逻辑、市场逻辑、经济逻辑、金钱逻辑或资本逻辑等等观念,实质上都是“商业新闻主义观念”的不同说法而已。尽管近代(现代)新闻业①的产生有着多样的动力根源或要素,但最基本的动力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萌芽发展的结果,而其背后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与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把新闻当作商品,当作赚钱的手段,是现代新闻业与生俱来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产业属性是近代新闻业与生俱来的属性。近代报刊为什么会最早产生于欧洲?新闻史家们经过研究认为,有这样几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条件: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信息的规模化需求,而此前的手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在地理上,欧洲在这一时期形成相互联系的文明地区,各国及地区之间的贸易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从而使规模化的信息传播得以可能;欧洲主要民族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洗礼,基本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古登堡发明的西方金属印刷技术,为规模性、持续性新闻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中逐步解放出来,世俗社会逐渐形成,为规模化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市场。[2]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商业经济的发展是最根本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发展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基础变了,必然会引起社会信息交流结构的某种变化。美国新闻史家埃默里父子也说:“商业的发展对第一份报纸的创办影响极大,而所有早期的报纸都是在商业中心问世的。”[3]第二,生产力(技术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水平的提高是最大的社会动力。没有印刷技术的发明,规模化的新闻传播是很难实现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印刷术的出现,也是社会需要催生的结果。技术与需要本身也是互动的关系。这样一些原因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促成了近代报刊这种新的社会事物的出现,使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开始进入一个分门别类的新时代,为大众化新闻业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其实,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观察,最明显的事实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济支持。不管在怎样的经济体制下,媒体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经济逻辑的运作,差别只在于获取经济支持的途径和经济逻辑运行的方式不同而已。在非市场经济环境中,新闻传媒的经济来源不依赖于社会性的经济市场,而是依赖于其他经济来源(如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团的资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仍然有一些新闻传媒依赖特殊的、非市场的手段获得经济支持,但大部分传媒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或方式获取正常运行的经济来源。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新闻传媒要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就更需要依赖市场进行运作了。这就从根本上说明,新闻传媒获取经济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这样的利益,至少是没有经济逻辑的支持,传媒的运行(以新闻传播为主的活动展开)是不可能的。说到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意识形态这个根本性的关系是不可改变的,任何试图仅仅通过精神力量再造精神世界的想法都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支持新闻传媒经济逻辑存在着不同的形式,才从根本上造成了价值取向上不同的新闻传播和新闻业。但是在现实中,对于不同的新闻传媒,其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是把传播新闻仅仅当作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并把这种利益本身当作最高目标;一种则把获取经济利益当作支持新闻传播正常开展、高质量运行的手段,把新闻本身以及依赖新闻实现的社会目标当作最高目标。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取向。前者以赢利为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后者以新闻为直接目的,以社会利益为最终目的。前者奉行的是商业新闻主义观念,而后者则不是。新闻传媒(新闻传播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形成怎样的新闻观念,特别是主动地以怎样的新闻观念指导支配新闻传媒的运作,并不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不是单纯的以逐利为目的的私人新闻传媒存在,一些新闻人、新闻理想主义者甚至奉行着良好的新闻专业主义观念;相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人们也能发现一些新闻媒体实质上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把社会利益仅仅当作“羊头”式的招牌,本质上奉行的是商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在任何客观逻辑面前,作为主体的人都是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商业新闻主义观念支配下的新闻业,无疑从一开始就具有新闻大众化的潜力,使新闻文化回归其作为大众文化的本性。新闻文化从精英文化转变为平民文化、大众文化,重要的观念根源就是商业主义的新闻观念。商业新闻主义观念使新闻越来越娱乐化、世俗化、非精英化,商业新闻主义观念也使新闻传播变得越来越民粹化、“受众中心化”,在形式上淡化了新闻的阶级色彩、政治色彩,使新闻成为共同的社会消费品。①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在新闻业形成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传媒正是在获得经济独立的基础上获得了政治独立,从而能够逐步确立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以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系统的运作,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和力量监督政治权力、经济势力、社会力量等等的运行。诚如有学者所说:“利益不仅是新闻机构腐败的一个潜在来源,而且也是新闻机构用来抵制腐败的一种潜在力量。”[4]但是,实践证明,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对于新闻传媒的运行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使新闻传媒获得了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一些新闻传媒与经济利益集团(主要表现为广告主)、政治统治集团的“沆瀣一气”。现实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新闻不仅会向经济低头(主要表现为向广告主低头),也会向政治低头(主要是向政府低头),因为经济与政治是互相影响的,政治权力常常攥着制定经济政策、传媒政策的命脉。有西方传媒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市场新闻业由于以‘市场’和‘利润’为指针,不仅使传媒组织不能与政治力量和市场力量保持距离,进而还规训了组织内部的新闻从业者,使新闻的独立性成为空中楼阁。”[5]“当市场新闻业大行其道,利润指标盖过一切的时候,民主也就悬在了半空,仅仅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而已。”[6]如今,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实际上已经全球化了,给新闻传播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有美国学者指出,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对美国新闻业的整体影响是深入骨髓的,美国传媒界的景象,几乎就是私有及利润挂帅体制的天下。[7]一手赚钱一手裁员是美利坚“报业的肮脏秘密”[8]。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对新闻业的影响有正、负两面性,还有一些影响可能目前难以说清到底会给新闻业带来怎样的长期效应。有人说,市场的才是自由的,市场的才是民主的,市场的才是平等的,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新闻市场化的表现令人瞠目结舌、胆战心惊,新闻人变成了新闻商人,新闻作品变成了新闻商品,新闻不再是公开传播的真实的信息,而是成了各种伪装下的特殊商品,“红包”、“有偿新闻(不闻)”、“佣金”、“软文”等等,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见不得人的私下交易使新闻居然面目全非。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这些不正常的、丑恶的现象居然自然而然、不足为奇、大行其道。对于市场新闻业促生的商业新闻主义观念,或者在商业新闻主义观念支配影响下的市场新闻业,我们必须以谨慎的、批判的、不断反思的态度去对待,使其不断自省和警醒,不能美化更不能神化市场经济的“魅力”。经济利益确实是重要的———但如果仅仅根据利益来行事,这将摧毁新闻从业者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力量比利益的驱动力更大。[9]正像“市场社会不是民主的同义词,私人权利并不比社会利益更重要”一样[10],市场新闻业并不必然产生完美的新闻民主和新闻自由,很可能把新闻民主、新闻自由实质性地归属到个别人或一小部分人的手中,给社会大众只留下形式主义的自由与民主。在新自由主义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新闻业,已经在过度集中或垄断中强烈地、明显地表现出了这样的特征,媒介帝国的自由与大众的自由并不是能够等同的事情。

(二)宣传新闻主义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是在中性意义上使用“宣传新闻主义”这一概念,只是用它来描述、反映、对待和运用新闻(包括新闻业、新闻传媒、新闻传播)的一种观念方式。同样,对商业新闻主义观念、专业新闻主义观念,也首先是在认识论意义上使用它们,并不赋予预先的价值倾向。只是在作相关的分析时,才会指出这些观念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所谓宣传新闻主义,简单说,就是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在理论逻辑上,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本质上是一种“宣传观念”,而非“新闻观念”,但由于这种观念支配的行为主要是通过作为宣传品的“新闻”来获取宣传者追求的利益,因此,我们将其在新闻学视野中定性为一种新闻观念。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无论在理论逻辑上还是在实践逻辑上,其实与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把“新闻”作为实现新闻目的之外的手段,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对新闻的使用。在宣传新闻主义的观念中,宣传成为新闻追求的直接目的。与之相对应,“新闻人”事实上成为了“宣传者”,或者是“新闻宣传工作者”;而新闻机构或新闻传媒组织也被定性为宣传部门、宣传组织机构,有的也被称为舆论宣传组织(机构)、思想舆论中心等等,所有这些名称,都是在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支配影响下、根据新闻机构的实际功能或预期功能而命名的。新闻本质上是特殊的事实信息,新闻传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这样的事实信息以客观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大众,为他们提供知晓和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信息基础(当然不限于公共领域)。宣传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宣传者从自身利益或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出发,运用自己的观念和各种可能手段(通常以符号手段为主),试图改变对象主体(通常表现为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既有认知方式或观念(包括知、情、意)的一种活动,以使对象主体在观念、行为上达到与宣传者预期的一致或接近。可以十分明确地说,新闻活动与宣传活动是两种有着明显区别的活动,新闻观念与宣传观念是两种不同的观念。宣传新闻主义的典型表现就是党派新闻业的盛行,或者说党派新闻业奉行的新闻主义就是典型的宣传新闻主义观念。贯穿19世纪美国新闻业的核心就是党派新闻业观念,而“党派新闻业所要团结的仅仅是那些与记者们共享政治或意识形态立场的人们”,“出版商、编辑以及记者们都明白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政治敲边鼓和做鼓动,而不是政治报道”[11]。迈克尔•舒德森认为,那个时代(即党派新闻业时代)的报纸,目的和宗旨不是为公民的知情权服务,而是培养公民的党派忠诚;党派新闻业不过是政治党派的啦啦队长和宣传家。[12]至于中国,贯穿整个现代新闻业的主导性新闻观念是党派新闻观念,尽管商业主义新闻观念、专业新闻主义观念也留下了历史的闪光点,但都无法与宣传主义新闻观念的强大影响相比较。整体而言,在对待新闻传播问题上,宣传新闻主义者最突出的特点是:所有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的选择,以是否有利于宣传目的的实现为标准;凡是不符合其宣传目的的内容、方式都会被拒绝或放弃。也就是说,在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支配下,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目标等等核心问题,主要不是按照新闻的特征和规律来解决的,而是按照传播主体的宣传目的来安排和设置的。新闻报道的内容不是按照新闻价值标准选择的,而是按照是否有利于传播者宣传目的的标准选择的(宣传价值标准)。因此,宣传新闻主义者的新闻传播,并不是拒绝传播新闻内容,也不是拒绝运用新闻传播方式,他们限制、拒绝、淡化、遮蔽的仅仅是不合宣传目的的内容和方式。但是,正是在上述行为或做法中,宣传新闻主义者很可能背离了新闻传播的规律,用自己的主观观念改变了或扭曲了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进一步说,宣传新闻主义者常常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地、不是被动地而是主动地通过新闻传播实现自身的宣传目的,而且,在宏观上,为了使宣传获得更好的效果,他们会把宣传营造得特别像新闻,而不是相反,除了技能低劣的宣传者,把真正的新闻也搞得像宣传一样。除了宏观上的方向性掌握,宣传新闻主义者在具体层面上,往往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与方法,比如报道时机的把握、报道角度的选择、报道重点的突出等等,来提高宣传的效果。这就是说,坚持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主体,并不必然是新闻的造假者,更多的时候,是从宣传意图出发的新闻选择者,即按照是否符合宣传的目的来选择新闻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我们才能称其为宣传新闻主义者,不然,就只能直接称之为宣传主义者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为了引导社会舆论向宣传者希望的方向发展,遮蔽、扭曲具体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真相),以蒙蔽社会大众的耳目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这在中外新闻史上或现实中并不鲜见。西方新闻媒体在“颜色革命”、“非洲之春”、“中东民主浪潮”等等事件中的表现,其宣传新闻主义者的真实面目昭然天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呈现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的新闻制度层面上,新闻传媒属国家所有(实际上就是属政党、政府所有),新闻业被定性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就现实来看,中国的新闻体制,在整体上属于宣传新闻体制。因而,与此相适应,新闻组织机构公开宣称自己就是新闻宣传组织机构,很多新闻从业人员公开承认自己就是新闻宣传工作者,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新闻人。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闻观念与新闻行为是一致的。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前提性的、也是根本性的规定,所以在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目的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传递新闻信息是手段,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是目的。与新闻传播的新闻功能比起来,宣传功能实质上被看作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功能。[13]当然,这只是一种整体的判断,并不是针对每一具体情况的判断。事实上,即使在中国,高明的宣传新闻主义者,也常常会以新闻传播者的面目出现,他们会充分运用新闻传播的技巧和方法,选择内容,制作新闻,实现宣传目的。正是在新闻专业主义观念的影响下,近年来,中国的新闻传播总体上越来越像新闻,而不是越来越像宣传。这在整体上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政治的进步。在西方世界,特别是英美这样的国家(欧洲大陆国家有自身的传统,与英美有所不同),即使持有宣传新闻主义观念,实际奉行的也是宣传新闻主义观念,但大都不会公然宣称,而是想方设法地隐藏。为了实现比较好的宣传效果,常常会遮蔽自己作为宣传者的真实身份,隐藏自己作为宣传者的宣传意图,但这样的遮蔽或隐藏,恰好说明其是真实的宣传者,而非以新闻为本位的职业工作者,恰好说明其实质奉行的是宣传新闻主义的观念,只是披着“专业新闻主义”的外衣。但是,我们必须指出,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新闻观念,宣传新闻主义观念在当今西方确实已经没有市场,没有坚实杨保军:试论“新闻主义”的类型构成及其一般关系的社会基础或群众基础,这不仅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坏了宣传的名声,也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整体上建立了政治民主社会,支配新闻业的整体观念是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因此,任何公开的宣传、特别是利用新闻手段进行宣传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拒绝。即使从单纯的市场效应考虑,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新闻媒体敢冒失去广大受众的风险去公开推行宣传主义的新闻观念。宣传新闻主义观念,尽管主要表现为把新闻当作政治宣传的手段,但并不限于政治领域。就当今全球范围看,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更多地被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强国们用作传播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有可能运用在社会各个领域。从原则上说,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体,都可以把新闻当作实现传播自己主张、改变他人观念、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人们看到,宣传新闻主义并不限于新闻领域之内,并不仅仅是一些新闻人奉行的基本观念,它也是新闻领域之外、与新闻领域有着密切关联的一些行业对待新闻传播的一种主义,比如公关行业、广告行业。可以说,就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来看,公关与广告行业是两个最大的实施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行业,它们都是将新闻作为宣传手段的“高手”。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选择新闻、利用新闻甚至是策划新闻、制造新闻,几乎是这两个行业常用的基本手段。无论从公共关系行业的源头上看,还是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直至当下的表现看,这个行业实际上奉行的也是新闻宣传主义,本质上是把新闻作为公共关系的手段,作为宣传、实现公关目的、理念的最佳手段之一,作为实现相关利益集团利益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内在(内生)于新闻行业的广告业,面对新闻,非常自然地奉行了宣传新闻主义的观念,把新闻作为高明、有效的广告宣传手段。直至今日,广告新闻、软广告等等总是和新闻纠缠在一起,说透了,就是广告在借用新闻的影响力,传播广告主的理念、产品与形象。

(三)新闻专业主义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就是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它从新闻出发,并以新闻自身为直接目的,主张新闻(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人)独立自主,要求新闻工作者积极自治自律,追求新闻为社会公众服务。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将新闻专业主义的呈现方式与专业信念归纳为四条: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广告商甚至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并说“这四条信念是美国、西欧和其他实行法宝。”[14]其实,在观念范围内,当今中国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识与西方学者大致相同,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学者喻国明说,“所谓(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工作的社会功能的信念,是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是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15]陆晔、潘忠党在《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中说:“‘专业主义’是一种模式,即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模式;它是一种意识形态,即不同于政治权力和自由市场的一套理念和信念;它还是一套话语,阐述的是媒体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及专业操守。”[16]相对商业新闻主义和宣传新闻主义来说,新闻专业主义实际上是更为新近的社会产物,人们关于它的研究比较多,论述得也相对比较清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新闻传媒组织自身的独立性,即不依赖任何政治组织、经济利益集团或其他社会势力;独立性是保证新闻传媒新闻传播自主性的根基。尽管保持独立自主的新闻传播并不必然会以新闻为本位,但缺乏独立自主的新闻传媒就绝对不可能以新闻为本位。其次,坚持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就是坚持把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交流的公共平台,把新闻媒介作为社会公器,把新闻传播作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和维护社会大众利益的工具,这正是专业新闻主义观念所说的社会阅江学刊:2012年第6期责任的核心内容;当然,为了实现这样的宏观目标,它对新闻报道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再次,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对新闻报道本身提出了特别的观念与相应的技术或操作上的要求,这就是客观理念和客观方法,这是专业主义报道理念与报道方法的灵魂。最后,专业新闻主义观念认为,新闻传媒、新闻职业工作者要有严格的自律观念,按照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严格自律,并且相信,自律要比他律更重要。新闻专业主义背后的核心理念是自由主义。郭镇之指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来自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是监督政府的第四种权力。它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客采取一种独立的、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树立的公众‘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17]新闻专业主义是自由主义在新闻活动领域的一种必然呈现方式,正是为了实现真实的新闻自由,才需要新闻的独立与自主。而在自由主义的视野中,新闻业或新闻传媒只有以市场运作的方式才能保证这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只有市场化的传媒才能真正以专业主义的方式运行,对社会公众负责。这也就意味着在自由主义视野中,市场经济之外的媒体制度、媒体运作方式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新闻自由的,因而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以新闻为本位的传播。新闻专业主义观念起源于美国。对于美国新闻业来说,尽管整个19世纪主流的新闻是公开的或公然的党派新闻[18],但现代美国新闻业专业化观念,恰好肇始于19世纪晚期那些抨击党派政治的改革家。和许多职业一样,19世纪晚期,美国新闻界参与了席卷全美的专业主义运动,伴随报纸社会影响力的增大,一小部分编辑、记者开始自称为专业人员。但在1900年之前,关于新闻专业的宣称几乎没有。尽管在整个19世纪美国报界的不道德受到人们的严厉批评,但直到1920年代专门的新闻伦理原则、规范才被制定出来,而其他职业早在1850年代就有了职业伦理规范。有学者认为,新闻专业化是新闻业在现代化过程中意识形态调整或适应的必然结果;专业化也是控制当时“黄色新闻”泛滥、监督功能偏废的关键手段。[19]其实,在报业现代化过程中,记者们关于自己身份定位的问题也是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员,有人认为自己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手艺人”,还有一些人则把新闻工作仅仅当作踏入文学事业的第一道门槛,新闻工作不过是“敲门砖”而已。如今,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应该说是具有全球普遍意义的新闻观念,也就是说,全球新闻职业工作者普遍认可专业新闻主义观念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新闻报道的理念与方法———客观理念与方法———有着比较一致的共识。当然,观念上的基本一致并不代表实践上的完全统一,就新闻实践来看,新闻专业主义实际的落实水平离它的理想状态还非常遥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源起于美国的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人们亦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种:一,认为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不过是新闻职业群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创设、建构的一种意识形态;二,认为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或乌托邦色彩,或者说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带有一定的虚假性或虚伪性,其宣称的那些核心观念几乎无法实现。比如,新闻传媒的自主与独立在现实中是无法做到的,新闻传播总是受到政治逻辑、经济逻辑的影响;客观报道理念不过是一个神话,根本不可能做到,新闻不过是新闻传播者塑造出来、建构出来的一种景象;至于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也基本上是一些美妙的说辞,现实状况是,新闻媒体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新闻操作过程中经常违背社会公共道德,根本没有其宣称的职业道德。

关于不同新闻主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大致可以在两个向度上展开讨论:一是在历史向度上,看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承继关系,这主要是从新闻观念史的视角进行观察;二是在共时层面上,对它们之间的现实关系以及应有关系做出分析,这主要是一种现实批判的、规范分析的理论视野。我们主要以后一种方式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展开阐释。在历史向度上,我们可以描述两条具体路径中三种新闻主义之间的关系。一是在世界范围内描述三种主义的相继关系,也就是主要看它们在世界新闻史上或新闻观念史上产生、出现的先后关系;二是针对不同国家的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业的历史演变情况,着重从新闻观念史的角度描述三种新闻主义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①在这一范围内,不同社会、国家之间的历史面貌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两个历史向度上的研究工作一定是相当艰苦繁琐的,需要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研究者共同努力,逐步“绘制”出观念演变的历史图景。在共时层面上,如果以当今时代为主要观察对象,基本事实是:不管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多数社会(国家)的新闻领域中,三种主义的新闻观念同时存在。②因而,通过一般与特殊两个方面来分析三种新闻主义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在一般意义上,以新闻实际为根据,侧重从理论角度解剖三种主义的逻辑关系;在特殊意义上,以当下中国新闻传媒新闻主义选择的实际状况为参照,讨论三种主义之间的关系,但限于篇幅,特殊意义上的讨论将另文专述。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意义上看,三种主义的基本关系是:先有商业新闻主义,后有新闻宣传主义,再有专业新闻主义。近代新闻业是西方社会现代性的产物,是近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其内在的基本观念应该是商业主义的观念。而近代新闻业一经产生,便不再仅仅是获取商业利益的手段,而是迅速成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工具,也成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党派争权夺利的工具,从而实质性地产生了宣传主义的新闻观念(主要表现为党派新闻观念)。当西方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资产阶级政权基本稳固,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时,新闻业便又回归其原初的本性,成为资本家用来赚钱的一种重要工具或手段,因而,商业新闻主义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但是,经过党派新闻主义观念(实质上就是宣传新闻主义观念)洗礼后,新闻业进一步认识到经济、政治自主性与独立性的重要;同时追求商业利益的新闻业,越来越发现社会大众其实是获取利益的核心(表现为受众市场),首先必需满足大众的基本需要,维护其作为社会公众的基本利益(表现为公共利益)。于是,在多种元素、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了专业新闻主义观念。如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新闻观念系统,在“主义”层面实质上是由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专业新闻主义共同构成的,即三种主义在历史过程中是叠加性的;后一种的出现并没有彻底取代前一种,而是累积性的,而且它们的出现本身也有重合的时段。就现实来看,纯粹的或单一的新闻主义已不多见,大部分新闻传媒实际奉行的是由三种主义混合或结合而成的观念。因此,前述三种新闻主义都是“理想类型”,而不是完全的实际形式。实际新闻活动中的新闻主义类型,都是三种形式的不同程度与方式的糅合。而且,现实社会中每一种类型的新闻主义都有自身内部的程度差别,而每一种类型本身的构成都是相当复杂的,比如,有强的宣传新闻主义观念,也有弱的宣传新闻主义观念。在不同类型的新闻主义之间,有些以商业新闻主义观念为核心;有些以宣传新闻主义观念为灵魂;有些则以专业新闻主义观念为中心;有些还试图在这些观念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建构自身的“中庸”性的新闻观念,即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观念的结合,使得实践中的新闻主义表现得异常丰富多彩。从理论上看,新闻专业主义观念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就是以新闻为本位。在专业主义观念看来,以新闻为本位的观念才是新闻观念;以新闻为本位才有可能使新闻成为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新闻;至于新闻传媒的独立自主、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不过是新闻本位的保证条件。作为另外两种比较典型的新闻观念———商业新闻主义与宣传新闻主义,尽管在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前者追求商业利益,后者追求观念传播,但它们在新闻的思维方式与根本价值理念上,其实贯彻着完全一样的逻辑,它们在感性的新闻活动中也使用着完全一样的实践逻辑,即都放弃了“新闻本位”这一新闻活动中最重要的观念和做法。以新闻之外的某个目标为本位,把新闻当作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实质上就是以工具理性作为对待新闻活动的根本理性。这样的观念逻辑和实践逻辑,隐藏着一种危险,这就是为了实现或达到商业与宣传目的,作为手段的新闻怎么用都行。①如此一来,就必然会扭曲新闻的本来面目,更谈不上对新闻规律的尊重。而在此背后,存在着更大的危险,这就是传播者只是把自己当作新闻活动的目的,而把自身之外的人们(社会大众)都当成了手段;如此一来,新闻媒介与新闻作为公众知情、表达、参与、监督的渠道和平台的功能作用就会丧失。新闻活动内在的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公共精神也都会受到伤害甚至化为泡影。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新闻业、新闻传媒的现实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经济逻辑的支持;同时,任何新闻组织、新闻传播主体都不可能是“无心”的传播者,他们一定拥有自己的立场和传播价值取向,总会宣传自己认可的一些观念。因此,如何求得几种新闻主义、新闻观念之间的平衡,仍然是当今新闻业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商业新闻主义观念的偏差的产生,可能并不在于通过商业逻辑发展作为产业的新闻业,而在于这样的观念放纵了商业逻辑对新闻专业追求的伤害。因此,单一的商业新闻主义观念不可能造就出健康发展的新闻业,必须用其他观念、制度等(诸如法律、政策、道德、专业规范等)来约束资本的疯狂的逐利本能。同样,宣传新闻主义的观念偏差,可能并不在于通过新闻方式传播某种观念,而在于它放纵了政治逻辑或某种狭隘的意识形态逻辑对新闻专业客观精神、民主精神或公共精神的伤害。新闻业、新闻传媒、新闻传播在总体方向上应该以新闻专业主义观念为核心指导理念。当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自身也需要在新闻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现在看来,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处理三种新闻主义关系的思路有两条:第一,在可实行多种新闻传媒资产所有制的国家或社会中,调整新闻传媒的所有制结构方式,使得不同观念支配的新闻传媒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结构关系。比如,英国传媒专家卡伦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传媒运作模式,试图把不同所有制的媒体(诸如私营媒体、社会性市场媒体、专业性媒体、公民媒体、公共服务型媒体等)结合在一起[20],确保新闻的公共服务目标。第二,在单一新闻所有制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国家的相关新闻政策等对新闻传媒的实际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同时也寄希望于新闻传媒自身的追求。这当然有着巨大的困难,但问题恐怕只能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逐步解决。

本文作者:杨保军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类范文篇9

关键词:新闻传播与影视;实验室管理

一、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特点

(一)实验室前期建设投入大。与传统的实验室不同,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因其专业的特殊性,该类实验室在前期建设时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保证正常教学、学生实践活动等顺利开展,一方面建设改造实验场地,如录音间、虚拟演播室、导播间、设备室等实验室需要进行相对应的装修,以具备其功能。另一方面实验室需要采购大量的仪器设备,如摄像机、单反、镜头、灯光、轨道、脚架、摇臂、防潮箱、软件、操作系统等,该类设备价值较高且存储环境要求特殊。(二)实验室设备种类繁杂、更新快。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起始建设时间与其他理工科实验室相比较晚,主要的采、编、播等设备种类繁杂、单价较高,且设备淘汰率高、更新速度快。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与影视类人才,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一定要跟上,因此后期建设费用也相对较高。(三)实验室使用主体的特殊性。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主要为新闻传播、编导、广电等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类服务,该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更高的创新性、自我意识突出、思维活跃发散、行为随意、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该专业学生在实验场所进行实践时,难以受到实验室统一标准规范的要求,这无疑为实验室管理工作增加难度。(四)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具体对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首先,要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其中包括场地开关门、设备教学系统的支撑、协助开展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其次,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的借用工作繁重,场地和设备检查、维护、维修、借用等工作会耗费大量精力。最后,作为管理员,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思考如何在实验室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发展等问题。

二、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一)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安全是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头等大事,实验场地、设备价值较高,为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日常的安全检查必不可少。将日常安全检查分为不定期、定期安全检查。一方面,定期安全检查很好地避免了事故发生的周期性,不定期安全检查则很好地规避了事故发生的随机性。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将对实验室安全保障提供更大帮助。(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面向全校师生,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正常开展管理工作的标尺和准则。实验中心共发出11个红头文件,涉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处理预案、场地借用、设备借用、日常管理使用维护、上机守则、卫生检查、设备损坏、丢失赔偿等内容。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应结合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不断修改完善,保证制度的完备性、有效性、针对性等特点。(三)实验室的场地、设备借用。实验室场地、设备的借用有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更好地进行实践学习,提升自己采、编、播技能,参加各项比赛等。因此,需要将实验室的工作转化为奖项及教学成果,提升实验场地、设备的绩效和使用率等。完善实验场地、设备的借用流程(见图1)对顺利开展实验场地和设备的借用至关重要,一方面规范的流程有利于实验室工作的固化,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实验室场地、设备的维护、清理及维修。实验室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交互式全媒体演播中心、达芬奇调色实验室和新闻综合实验室(包含学生机房、设备室、虚拟演播室),统计可得平均每学期使用实验场地1216次,借用实验室仪器设备678次,设备检查1356次。大量的实验场地、设备的借用,要求定期对场地、设备进行维护、清理和维修。首先,干净的实验场所是正常开展教学、实践等的基础;设备的定期维护,有利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其次,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各项活动时,场地、设备的损坏情况时常发生,定期检查场地、设备的状态,汇总维修事项,是正常开展教学、实践等的重要步骤。最后,将实验场地、设备需要的维修事项进行上报、询价、联系维修工人、维修、验收等,使实验场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五)实验室的国有资产工作。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工作包含国有资产的相关工作,如安全风险自查自纠、国有资产的盘点、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的信息统计上报、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估、资产处置(设备报损、报废等)、设备采购等。(六)实验室的其他工作。固化实验室工作,将实验室工作形成新闻稿、周报、学期工作简报等,收集学生优秀实践作品,建立资料库,作为实验室提供实践服务的佐证材料。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开展实验室项目库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等,进一步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管理新模式

(一)简化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日常场地、设备的借用需要耗费实验室管理员的时间,可引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如使用线上场地、设备借用系统等。线上借用系统使得场地、设备的借用去纸化,一方面更加绿色环保,另一方面线性流程的审批手段无需线下签字,最大程度上节省借用时间和精力成本,简化借用工作。同时,借用设备可由实验室管理员提前调试、准备,完成后放置在自提柜中,学生完成借用手续后,会收到设备提取码,可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去自提,也极大地节省了借用的时间、精力成本。为了保证实验场所的安全,可以使用实时、远程监控各实验场所,电脑端、手机端随时随地查看,发现异常可立即做出响应,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性等。(二)建设开放、共享型实验室。建设开放、共享的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一方面指实验场所、仪器设备的可使用时长增加,另一方面指实践认识上的开放、共享。传统的实验室仅开展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课程、操作等,但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新闻传播与影视类人才的需求,应重新对实验室建设进行定位。开放、共享型实验室鼓励教师、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其他创新型实践、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参加竞赛等,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采编播、创新、实践能力等。(三)实验室管理工作全员化。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仅靠管理员难以做好,要做到参与者即管理者,强化各方主体意识,多方面协同做好管理工作。同时,可在积极、主动、有责任心的学生中选取实验室管理的学生助理,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用学生自己去约束,这样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将新闻传播与影视类人才无缝对接社会工作,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整合双方优质资源,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眼界。(五)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该过程往往分阶段开展,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可利用项目库建设进行建设规划。同时,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深入探索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实践的沉浸式体验,创新教学、实践新模式,建设开放、共享的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打造中国“金课”。

四、结语

做好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的管理,旨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新闻传播与影视类人才,满足现实需求。坚持“教学+实践”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师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采编播、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能力。实验室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高校新闻传播与影视类实验室建设任重道远,应不断思考,探索新的建设形式,保证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卉羽.谈高校传媒类实验室管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23):129.

[2]郭艳红.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以山西传媒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47.

[3]赵雪峰.共享型传媒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7):23.

新闻类范文篇10

新闻杂志节目又称为新闻杂志节目,杂志型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节目形态之一。它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利用电视的传播优势和报道、评述手法、按栏目的宗旨,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在固定栏目和时间播出。

2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问题

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在中国的诞生从根本层面上是结合本土经验,有选择地向西方学习的结果。经历了孕育、阵痛,成长期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没有步入它的成熟期,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其在主持人、节目内容、节目经营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2.1“明星主持人”的匮乏

美国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一般采用主持人制,并且由主持人担当编辑部负责人。这些主持人出身于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编经验,参与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是节目的核心人物和灵魂,比如;拉瑟一个人就可以代表《60分钟》栏目。这意味着主持人的知识、立场、风格都会深深影响新闻报道(或分析)的性质。在现代社会,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即新闻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不含任何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纯客观报道,因此,板起面孔貌似客观的新闻报道不再博取观众的兴趣,反而是那些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或者多重视角的新闻展示更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

2.2节目内容深度不够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核心要素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有较充足的时间来解析事件,其成功的要素在于提供充分、全面的信息,包括全面的事实信息、复杂的关系信息以及多元的意义信息,许多此类报道恰恰未能提供足够的事实信息,或者让事实信息在同一个层面简单重复,对于关系的把握则过于简单化,总是停留在一个可以预见的框架内;意义不能呈现多面性,而是流于简单甚至片面,因此报道常常不能出人意料,就象一个老套的故事,缺乏新鲜感,目前,电视台大多对深度报道节目非常重视。不断改版、包装、撤旧换新,这些都是必需的,但真正能吸引收视率的还是报道本身的质量。

2.3品牌节目太少

在美国,电视界对栏目的品牌效应非常重视,美国三大广播公司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品牌,在中国,各电视台的新闻杂志类节目,类型丰富,数量也不少,除了央视的《东方时空》外,能被观众记住的着实不多,这对电视台的整体形象塑造十分不利。因为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机制,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3中国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出路

在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形态大量仿制和克隆以及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双重夹击下,中国的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如何突围成为时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各档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都应固守受众的需求,并竭力围绕本栏目的记者、主持人以及某一主题来构建,打造自己的新闻节目。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打造节目品牌也将是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大势所趋。

3.1精办节目,走主持人中心制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的主打,节目主持人则是整个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灵魂,必得大力培养权威型,明星型的主持人,逐步从目前的制片人主导转向主持人主导制,主持人不能再只是名义上的“主持”,被动服从制片人和编导,而要成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乃至频道真正的“灵魂”,统筹自己的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创办品牌节目,专栏也要围绕主持人进行。

3.2报道手法和多样化,表现形式艺术化

动漫画,如今不少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也用到了动漫画,例如有一则新闻是讲述邻里之间矛盾事,住在楼上的居民想要将一架钢琴搬进家里,由于门小琴大,不得不考虑从底楼邻居的阳台里把钢琴吊进屋里,本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底层的居民要求楼上的人家留下五百元“买路钱”,于是产生了纠纷。传统的报道手法可能是依靠语言叙述和背景画面相结合,然而在这一段电视新闻杂志中,记者专门制作了一段完整的动画讲述了这一过程,使观众犹如看了一段故事片。

音效。新闻中除配音之外还有两种常用的声音——一现场录制的被采访对象的讲话和现场背景声。当然,为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配乐也是常见的,但拟音对纪实来说是一种非常规做法。2004年3月1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了上海市一居民家中的天花板忽然坍塌的事故,由于不可能记录到坍塌实况,于是,记者在使用已损坏的天花板的镜头时添加了模拟坍塌的响声。效果十分夸张。

模拟场面。通过模拟再现新闻事件的背景在纪录片中常有运用,单纯的新闻中较为少见,该电视新闻杂志类申报道2004年2月15日的海宁特大火灾时,现场的房屋已经灰飞烟灭,前去采访的记者仅看到了一堆瓦砾,于是节目根据当事人的描述制作了一个微型的火灾现场,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成为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显然,观众看到的新闻画面并不是真实的纪录。

表演镜头,2004年3月18日的一则新闻反映的是一位女士将一条从国外带回的裤子拿到一家裁缝店加工,孰料隔天去取时发现裁缝店转眼变成了烟纸店,整条新闻报道有一段精华之处,那就是由那位女士亲自“扮演”女主角,在“事发当天”赶到烟纸店诧异地大叫一声:“咦,这里不是裁缝店嘛,怎么变成烟纸店了?”记者在处理这些镜头时已经超越了纪实的界限,于是小心谨慎地打上“模拟”字样的阶段,使得这些带有演艺色彩的非纪实镜头的运用“合法化”。

表意镜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一篇报道《难圆绿色梦》1995年荣获中国新闻奖和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专题类一等奖。其中记者在一个模仿人物视角的主观镜头上添加了绿色的植物边框,象征他怀念从前绿色林园的心理活动。

3.3培养节目的受众意识

现在的新闻传播总把受众的兴趣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从民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看,大众的知情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受众的接收角度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仅仅知道事实,还渴望了解更深层的东西,把自己与媒体的接近权发挥到最大限度。电视媒介历来就有“受众为本”的意识,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应该重视对受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通过了解受众的有关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构成、安排节目时间、制作和播出节目,以求得节目传播的有效达到率,而对受众真正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的是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