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12:20:38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范文篇1

一、新闻传播中的审美方向

1、启发美

新闻讲究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寻找这样的新闻就对记者要有严格的要求,他们要尽可能的把信息中的要点能够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新闻的传输中还应该讲究的就是角度的选择问题,新闻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信息,比如审美、文化等角度,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相关的人物事件简洁清晰的描述出来,但消息一定要及时有效。在电视中的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将消息的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并能够让重点显现出来,这种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精髓的有效提炼。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应对能力,在当今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只有抓住问题的要点,才能够获得群众的好评,要把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信息传播、展示给广大观众。其实在新闻中最忌讳的就是垃圾信息,比如:对一些明星的绯闻故意炒作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像这样的消息是不能被当作是新闻的,最多只能算是八卦。角度不同审美的观点也就差别甚大,所以要确定一个正确的审美角度,然后对新闻进行挖掘其内在的价值,最终达到观众对新闻节目要求。

2、表现美

作为是众多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名,审美的价值就在于记者新闻采点时将生活中的美与现实中的美相结合后融入到新闻中,在将工作者自己真实感受到的美用最真实的文字语言详细的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不仅应该主动地去追求美还应该传播美,把情感融入到其中,最终把这种美传播给广大观众朋友,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新闻带给他们的美感。相反的,假如新闻记者只是单纯的、机械的把采点收集来的消息原封不动的报道给观众,那么就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再去关注新闻,所产生的后果将受连带效应的影响。但是采用一种添油加醋的方法,把收集来的消息作为原稿,然后采用美的角度去记录、观察和指导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此将会更好地把人们博大多彩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这对观众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的强大功效。

二、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

1、奇特的审美视角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里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特殊的整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他们的这一特性,所以都在以一种无法取代的方式存在着。这就要求看待事物时要全面、多角度观察,会发现再坏的事物都有美好的一方面。审美角度的选择在很多时候是很重要的,它对所掌握的消息是否富有启发和是否够新颖有着绝对的支配权,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事情。例如:有关于灾难类的新闻就应该把受害者、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把和这个有关的要重点突出出来,相反的,没有关系或是关系甚微的内容就可以删除。在文字语言的表达上,对于那些恐怖、血腥的场面的描述要多加考虑,决定是轻轻的用文字带过还是彻底删除不用。美就应该把真、善结合在一起,这才会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在生活中将美、善、真的价值都给予肯定,所以这就要求新闻的工作者应该用审美的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

2、浓烈的审美意向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怎样的题材,在选题时要注重的是消息内容的审美。因为只是单纯的得到新闻的信息,而不能满足审美需求和取得心理快乐是观众所不能够接受的。然而有不少的新闻的导编在选题策划时会不自觉的制造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令观众不高兴的审美问题,这回给新闻真实的美感和价值大打折扣。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受人们普遍都关注的题材都是能够让观众在审美情感上有很大响应的选题,从中能够让观众得到无穷的启发。笔者就近2年的获奖新闻的题材分析得出,只有那些赋予较强的审美性、含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角度才能称为是好的视角。

三、新闻传播中的审美接纳与展现

1、普遍接纳

由于新闻具有现实意义,要真实的反应客观事物,所以新闻传播并不是把所有人们认为是好的是美的事物都一一的显现出来,更应该把那些丑陋的、厌恶的、低下的、错误的展现出来。对于恶丑低下的新闻,在展现时要有选择性的适当删除。通过对恶丑低下的新闻的描述让观众们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应该禁止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宣扬大家要积极的保留,可能这会对以后起到指导的作用;当然丑的、恶的、假的新闻会对人们会有误导作用,所以要思量后再做报道。很容易看出,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假如能够拥有较强的审美观念不仅仅能使观众对新闻有所了解,还可能会产生心灵美感与视觉美感的共鸣。通过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可能就会看出媒体人他对于新闻的热情,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被称作是有价值的新闻。

2、尽情展现

新闻的精髓就在它的真实性,如果想要把信息完整真实的描述出来就要求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要把消息里的人物与自己融入到一起,把自己当作是当事人,如此才能够把真正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对审美效果分析后表明,往往真实的新闻并不是很美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真实也是分为好坏两种的。正所谓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在报道中要用美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那美好的一部分,这才能用美的准则来衡量新闻的价值和客观事物的正确与否。例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对受灾的现场进行报道,这就会把罪犯和死伤情况概括地报道出来,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要做到使相关的受众感到反感和恐慌。

新闻价值范文篇2

[论文摘要]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到受众和传播者文化特质的影响。要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就应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

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新闻要有助于社会成员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并公平的对待社会。

一、新闻价值发现与传播者的传统文化特质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新闻价值范文篇3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陆定一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第74页。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孙伟平:《事实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李衍达:《信息世界漫谈》,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7页。

新闻价值范文篇4

[论文摘要]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到受众和传播者文化特质的影响。要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就应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

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新闻要有助于社会成员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并公平的对待社会。

一、新闻价值发现与传播者的传统文化特质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

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新闻价值范文篇5

具体来说,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匿名性、受众的交互性、网络平权以及新闻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诸多传播特征的出现,使得那种在文本生产及新闻理念上强调一元化旨趣限定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已经出现了富有自组织性的新发展,这包括:有关“异常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异常——寻常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影响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影响——交响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及时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及时——全时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冲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冲突——冲击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显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显要——需要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人情味”的价值观正在向“人情——人群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等。

【关键词】新闻价值系统;网络新闻;综合型价值观

新闻价值(newsvalue)是一种度量,用来判断新闻原事(newsstory)和新闻文本(newstext)的意义。由于新闻价值的度量通常拥有多种取向,因此,不同的度量会自然构成一个指标体系,而这个体系被我们称之为新闻价值系统(newsvalues)。任何既有的价值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某种同一化的理念(mind),我们通常以“价值观”一词来指代这一抽象的思想倾向。

满足那些指标的新闻或文本被视为是“新闻的”,即是指它具有新闻的属性;而不满足这些属性或满足不充分的,则会被视为不具备新闻属性或新闻属性不明确。鉴于对新闻属性的判断是在富于主观化倾向的形容与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度量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主观认同的标准的预设;之所以在理论上承认这种主观预设仍具有论证意义,是因为建立这个新闻价值体系的有关度量的不同指向,早已被一一证明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曼切尔(Mencher)认为,所谓的新闻价值标准,就是决定事件或观念具备新闻价值的因素;麦道格尔(MacDougall)指出,撇开政策考虑作为新闻评判的因素不谈,报纸和其他传播媒介,不论有何差异,他们每天在对千百万事件作出选择时都有确定其潜在新闻价值的大体一致的标准。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即使这些标准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已经受到年复一年的经验的考验,并且在一批数目不容忽视的新闻编辑部内盛行。①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曼切尔不仅仅把新闻价值看成是一种对有形对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后者还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别信号;而麦道格尔的观点则能从语言和逻辑上提醒我们,尽管我们承认一切现有新闻价值标准体系,但是鉴于它在理论上是一种流行——尽管这一流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积淀,被公认为具有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它仍然是可以改进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闻实践的反复积淀,这种改进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而在当代,在Internet以超过以往任何媒介的孕育成长速度发展的十数年间,是否已经沉淀下某种智慧与旨趣,让我们能够把握到新闻受众中出现的有关读什么、听什么或看什么的要求?这里,我们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这样的理论兴趣,结合网络新闻发展的机制,来探索网络时代对传统新闻价值体系构成挑战,并演进出新的统合观念的问题。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合

客观性(objectivity)是传统新闻观念的思想核心,也是新闻价值系统的逻辑基础。今天,关于客观性的理念,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客观——主观性”(objectivity/subjectivity)的统合型理念方向发展。

对于新闻来说,客观性是指一个新闻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对应的程度。而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以下两个因素是我们在探究新闻的客观性属性时所必须重视的:1.Internet环境对新闻的概念的泛化,即从狭义的传统新闻概念泛化为其他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商务。这使得我们对于网络新闻的客观性的评判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具有未知性和挑战性。2.Intetnet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把关人的缺失感,反映在信息文本的表现上,则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效交融。正如我们在泛传播(pan-communication)的观念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媒介即人”——网络中的受众已不再单纯的是接受者,而演化为媒介的一部分。②因此,对于网络新闻的某些文本形式(如新闻组、论坛、网络调查等)作有关客观性的判断时,仅仅依靠单纯的二元判断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在网络上体验到了大众传播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信源的普遍的匿名性。在由叠加和链接共同作用的“辗转相传”的环境中,任何一个泛化的终端文本、声音、图像、文字、图表、内容、标题、细节的精细程度,都有可能会遭到折射和歪曲。在匿名、把关人缺失、受众大量参与交互、海量新闻信息的多重作用下,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在某些特定的文本样式以及总体的文本特质中,表现出比传统新闻更具有脆弱感。也许这正是今天我们在Internet环境下,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人本化的新闻信息时,不得不面对着更多的新闻诽谤、谣言、片面报道、失实、滥寄(spam)、噪避(zapping)③及其他涉及新闻法律与新闻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网络新闻在客观性方面弱于传统新闻,我们都会从技术的本质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先验性的主题:在泛传播的条件下,由于把关人作用的消解,每一个匿名受众都有可能会把参与交互看成是新闻的一部分,也把对传播与再传播的参与看成是一种对新闻资源的良性的开发和利用。不管是在讨论版、新闻组、电子邮件中,还是在文章的转贴、编辑、深度链接过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由于存在着极大量的个人化影响的可能,我们不得不冒着比传统媒体更严重的失去原创新闻的事实及事实本身的真实的双重风险。并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一理论上的风险往往不幸被现实所证实。④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正是由于传统的客观性观念受到冲击,另一种在Internet上可能会被公认的价值原则在悄悄地浮现。这个新型的传播事业所带来的同一性理念究竟是什么?它在新闻价值观念的判断上可以被公认吗?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如果确实存在某种关键词的话,那么这个词可能会是“宏观真实”(macroscopictruth)或是其类似物。也许,为了与本题相关,我们更应该称之为“理念真实”(truthinmind)。新闻的宏观真实强调从宏大的系统上,如从长时段、事件与环境的关连、时代性上总体把握新闻的客观性,而在Internet上,透过那些技术上具有先验性的密集的失真,我们恰恰能够观照到在Internet的精神深处所蕴含的、本质上的、使新闻信息真实化的能力:1.以多信源的宏观竞争机制消解单一信源的微观的不确定或失真;2.以极广大的受众的主动化的对真相的追求,取代少数把关人对真实性的施予;3.以信息的极大丰富激发受众对于真实的判断力以及受众作为思想主体群落的自组织性。

也许我们终将承认,正是Internet使我们发现了:在新闻媒介中蕴含着人,人本身即是新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客观性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扩展了“客观性”的定义本身。

二、异常性与寻常性的统合

有关异常性(abnormal)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异常——寻常性”(abnormal/normal)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异常性是对新闻报道内容所具有的罕见性或陌生感的度量。从传播经验上说,异常性显著的新闻是指对明显偏离常规和日常经验的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以异常性作为新闻价值标准,是因为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岗哨作用,它监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异常现象。人类应该在日常行为当中密切关注一切有可能会导致对群体有所伤害或危及社会生活的事件,这些事件被当然地被预设为“罕见的”和“令人感到惊奇的”。这也同时告诉我们,求新求异并不是新闻者的动机,而是受众的源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传播动机。只有吻合受众的动机,新闻的价值才有可能会被确立。

正是从观察受众动机的角度,我们注意到,进入网络时代,异常性的价值观会紧密地与寻常性的概念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更新的价值链。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使人们在阅读任何奇异事物的报道时,都会比以往更有条件和更有理由追问:这个奇异的消息对于我本人意味着什么?而恰恰也正是Internet在新闻的领域里完成了对这一提问的回答:你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仓库、超文本链接和Internet交互,在技术平台上把不寻常的新闻转化为一种寻常的认识。今天,人们在哲学认知上从异常(个别)上升到寻常(一般)的这样一个过程大大地缩短了。比诸以前,人们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加充分的技术(包括搜索和统计)条件,能够在发现异常的同时,也发现该异常对于他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准确的意义,甚至具体到可量化的细节。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无止境,网络新闻恰巧能够满足这种巨大的好奇心。从前我们在传统媒体上对于异常新闻的期待总是有所保留的,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咬狗”的事件出现,但是当全球的信息联网如望远镜、显微镜、传声筒、会议厅那样被造就为一个唾手可得的工具时,人们能够随时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今天的网络受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新闻受众都更加习惯于经常得到这些异常。这也正可用来解释为什么网络新闻既已开发出如此巨大的功能,但是它仍然能以高速度不断进步。网络新闻在价值观念上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的“异常”,而是强调“寻常的异常”。

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下面这个因素:在全球化的Internet上,新闻受众却是个人化的或至少是分群的,因此他们对于异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几乎每一个受众群都有自己的鉴别标准。在某一方认为是异常的新闻,在另一方看来也许是平淡寻常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网络新闻这个一体化的宏大概念中,如果不将定义范围缩小到准确描述的分众群,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异常。考虑到了Internet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信息化人群,这种难以定义的牺牲,也许比以往任何大众传媒都更具有对新闻价值观的演进意义。

三、影响性与交响性的统合

有关影响性(affe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影响——交响性”(affect/interaffe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影响性是对新闻的题材或观点影响受众的深度与广度的度量。通常我们所指称的新闻,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中所的新闻,因此,一个新闻能否影响较大的社会范围十分重要,影响越深越广,则新闻的意义越突出,反之,则新闻的意义越微弱。在传统媒介新闻中,正如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所阐述的那样,关于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对多少读者有影响;对读者有多少直接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

而在Internet环境下,对新闻影响力的度量的标准发生了某些变化:1.受众的影响量可以区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追求绝对数量,是指争取影响总数量较多的受众群;追求相对数量,是指对于分众传播的某一层面的受众群(目标受众)来说,要力争在这一人群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网络新闻人群影响力的计量,是这二者的总和。2.网际新闻的直接影响不仅仅包括针对直接的受众,而且还包括信息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转载环节。即对于某一网络媒体来说,还包括其他网站乃至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各种传播渠道对于该信息的转载、传达、引用率。转载、传达、引用率越高,说明它的直接影响力越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力的度量特征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立即促发交互。交互式影响是网络新闻的一个主要的特质,影响的交互性越丰富、越强烈,直接影响越大。3.迅速产生影响的问题反映在网络新闻的首发与跟进速度上,也反映在是否引人注目,是否便于认知、理解或记忆上。网络新闻的影响的即时性与其影响的直接性是融为一体的,如前所述,它能够以当前交互来实现这一融合。

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的有关影响性的不同取向,使得构成影响力的不同元素重新列序,并形成新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称之为“交响”的影响概念。我们把交响一词用于定义网络新闻的影响力,试图反映网络新闻在影响力方面的几个主要特质:1.新闻的文本能够迅即得到新闻受众的反馈。2.文本的作者、制作者或者本身能够与受众交互。3.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交互。4.者与者,文本与文本之间能够经由后台管理,而形成与文本信息直接相关的可利用的组织。从以上意义层面上说,也许,我们仿照affect而对比的使用interaffect一词来指代交响概念更为恰当。在未来,网络新闻对新闻的价值理论及标准会做出较大的调整,而最有可能被传统新闻理论所接受的,正是这种从单一性的影响到交互性的交响的跨越。事实上,从当代新闻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网络新闻媒体,都在试图走向联合、协作、同一,这也更为深邃地意味着,未来所有的新闻领域都有可能试图向这一价值观看齐,从而实现多向度的新闻的交响性。

[page_break]

四、及时性与全时性的统合

有关及时性(timeliness)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及时——全时性”(timeliness/timelessness)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会较大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新闻媒介新闻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两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经由“随时化”和“全时化”思想而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受启发于BBC的随时化新闻服务理念——它为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whenyouwantit)的定义。⑤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又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作为实态而言,CNN早在1985年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规划新闻运作(生产),这意味着媒介在时间战略上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倡导以受众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既一视同仁,又能区别对待,成为了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新闻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的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新闻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并不只是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⑥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代的最重要的媒介传播特质。

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性”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五、冲突性与冲击性的统合

有关冲突性(confli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冲突——冲击性”(conflict/impa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冲突性是对新闻题材及文本所展现的矛盾或戏剧感的强度的度量。新闻故事中的组织之间、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对抗,构成了某种新闻叙述上的本初的张力,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则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感。它从两个方面满足新闻的受众需求:1.冲突性的新闻总是给人的启示较多,同时,有关冲突的内容强烈地向受众发出警告,使人们关注危险的迫近、困难的出现。2.戏剧化地描绘矛盾被解决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观赏性,能够促使受众的阅读兴趣始终得到保持。

在传统新闻中,冲突性易被媒体叙述成为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陷入脸谱化的境地,正如批评者所分析的那样,媒体似乎在抱着一种处理警察新闻或体育新闻的心理状态进行报道,把人们分成好人和坏人,而且总是认为每一冲突必有赢家和输家。⑦此外,过分追求冲突使得新闻充满了阴谋、暴力、犯罪、战争,这对于社会化的教育显然不利,容易出现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负面作用。在Internet条件下,人们(包括大众和分众)仍然像过去一样迷恋于新闻的冲突性,但是与其技术条件和传播的机理相适应的是,这种冲突性和对冲突性的处理方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1.人们已经可以主动地寻求冲突和冲突性的表现程度,分众化的效果使得受众的决策权力更大。他们对于频道、栏目或议题的选择余地更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品味或需求来对新闻的冲突性和戏剧感有所把握。2.人们对于冲突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受众、媒介、记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通过视觉虚拟的方式,受众可以进入“新闻现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冲突不再是过去新闻事件内部的冲突,而是转化为它的一个广泛的隐喻:每一则新闻都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缩影,代表了某一个受众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冲突性与其说是新闻戏剧的冲突,不如说是人们内心矛盾的总体表现。3.就媒介的性质而言,Internet能够用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来表现新闻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表、讨论和大容量的资料库,受众对于新闻形式力量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冲突性”这个纯粹的新闻价值取向,在今天已经变得更加繁杂、深刻,并且发生了某种偏转,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矛盾的体现,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视角,形成了对广泛世界和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复合化的冲击之力,我们把这些转化和复合的方向描述为:有关冲突性的新闻价值已走向“冲突——冲击性”的统合。

六、显要性与需要性的统合

有关显要性(significance)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显要——需要性”(significance/necessar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显要性是对新闻报道涉及知名对象的程度的度量。“显要”在汉语里有显赫、重要之意,而显要性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它着眼于外化知名人士和机构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为什么显赫而重要的人物和机构能够产生新闻?除了新闻事件发生于他(它)们身上的概率较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对于大众而言,名人和著名机构具有很强的召唤力或吸引力,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会的利益,受众关注显要人物或机构的事迹,即是关注他(它)们所代表的阶层,亦即是在关注受众自身的不断向上增长的需要。

以美国为例,近20年来,新闻的主要旨趣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大众的阅读兴趣更加集中在那些软性的新闻,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新闻,比如名人的纠纷与风流韵事等等。这些相对软性的阅读兴趣在近年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即一方面新传播时代的人们并未放弃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另一方面也对那些琐碎的、普通的,甚至是“无聊的”新闻内容感兴趣。⑧或许,正是这一类的受众倾向导致了当代新闻传播的多元化情境。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在Internet环境下,得到了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众能力,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的所需要的频道和新闻栏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与自己阅读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传播交互关系。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是新闻媒介的题材热点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像在经济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从生产者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的发展潮流一样,媒介所的新闻有任何一点旨趣上的变化都是由受众市场引起的。在Internet环境下,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将会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调节方式,来使得新闻逐步地在终极用户那里得到和谐和统一,并且自发地产生某种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述的有关传统新闻价值观中的“显要性”的价值元素开始向“需要性”方向发生偏移的机理。

这种偏移,目前是以一种“显要——需要性”相统合的形式出现的。在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变化,一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一个单纯的关键词来规定哪些新闻是受欢迎的、哪些新闻是不受欢迎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

七、接近性与亲近性的统合

有关接近性(accession)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接近——亲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接近性是对新闻题材与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学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报纸发行的广播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⑨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并受到打动——事件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如果对此做一个有趣的推论,那么我们会认为新闻接近性倾向于把物理距离缩短为零:要是某一新闻事件是由受众自己参加的,那么该事件的报道在这一个别受众心目中的新闻价值是最高的。一个较为极端的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阐释:灾难事件死亡人数的多少与事件发生距离的远近(以当地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个遥远国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闻,其价值相当于本国边远地区淹死上百个人的新闻价值,又相当于本州内淹死十人的新闻价值,还相当于本地淹死一人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对于不得不报道的外地新闻和遥远的国际新闻,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突出与当地目标受众相关的因素,使其带上地方性的色彩。⑩这种相关要么是指在空间上与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与之相联系。而从传统媒介来看,想使得信息与最大量的目标受众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选空间上的接近性。

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已为之改观。这主要反映在:1.技术特征使得媒介新闻可以支持个性化订阅、栏目的互动化以及更强的参与性。这使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新闻。同时,他们自己还能够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这实际上是在把过去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达到的出版目的,在一举手间得以实现。2.由于数据库能形成任何一条新闻和其他相关新闻相互联系的便利,使得新闻的本地色彩或者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容易。3.在BBS、新闻组等媒介信息(泛意义上的新闻文本)服务项目中,人们所亲身参与的内容恰恰又多是他们所最关心的新闻,因此在这种样式当中,新闻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对象的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

我们注意到,以上三种特征,无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间距离。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在Internet环境下,对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新闻分众化作业的首要问题,而空间性则早已被介质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转化为心理,这一媒介特质开创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网络新闻在新闻价值方面改变了从前我们所确认的关于“接近性”的单一原则,使其转化为“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原则。联想到美国自90年代以来,由WaltHarrington等人在传统新闻领域里倡导“亲近性新闻学”(Intimatejournalism)时所强调的“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⑾不能不使我们产生有关网络新闻环境下“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型价值观正在与所有新闻领域里的相关理念形成相互激励的推测。显然,赛博空间以其虚拟性消解了受众以往所依赖的集群法则,并正在试图使信息消费的指向从物理空间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与人群性的统合

有关人情性(humanity)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人情性是对新闻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称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麦道格尔的观点,人们对于人自身以及对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种事件的兴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汤姆森基金会则认为,人情味是指报道可以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的人性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性可以看作是新闻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并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的共鸣。

有关人情性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怜悯。对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惨的命运给予关注,并提示他们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喜剧化的特征能够为新闻作品带来相互的阅读趣味。3.故事性或悬念。如前所述,戏剧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妇女儿童的处境总是能够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视角被观察,对她们的关注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在确认,新闻媒体应该用各种手段,从风格和题材上指向尽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们能够因相同的情感而产生类似的共鸣。这种同一化的努力有时因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标对象的理念差异不能被有效地弥合。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大众性和分众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泛传播意义上的分层、分群的交流,因此,对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种定向方式“本地化。”这既包括个性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用户的主动性阅读。如果我们观察网络新闻的总体格局,会发现随着网络新闻的日益成熟,它在平台的开发、新闻栏目的设计,以及受众的交互方面,都越来越倾向于不单纯依靠泛泛而论的人性指向,而不断地“增添”那些能体现“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议题的传受方式。对于人群的关注既不会过多的抵触人性的基础,又会较为准确地照顾到某一特定人群的传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网络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单向的,而呈现为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编辑的分群化处理也早已被程序设置以及广泛的传播互动所取代。正因为如此,人群性不仅没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为网络新闻的实践而减少,相反,更为它增加了新的、丰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这不仅使新闻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实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强。——比如,你会发现那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或者“一人有疑问众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实在化生活场景现在正频繁地发生在网际信息环境中。

结论是:“人群——人群性”的统合理念比之于单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多地强调新闻价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说是在反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实在人群的尊严。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西方某些关于中国的“人权”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力图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视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及传播环境中,脱离有人群性专指的新闻价值观,实际上难免会退缩为片面化标榜的高头讲章。

今天,网络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口号,而成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实现的作业内容。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专指的新闻服务,大到面向一个阶层、一种文化或一个国家。从新闻价值观来说,也许,这种技术上的伟大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未来新闻指引了更加科学化的观念之路,即从普遍人性的观点迈向“人情——人群性”的统合价值观。

注释:

①⑦⑨⑩除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36页,144页,139页,140页,新华出版社,1998。

②⑥杜骏飞:《网络新闻学》,14-2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及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载《小雅思想网》网站

③关于噪避(zapping)的译名及传播学意义,参见杜骏飞:《论广告创意的观念》,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4)。

④以图片新闻报道为例,吴心梅在《眼见未必为实——网络新闻图片的陷阱》一文中,即以大量事实举出在Internet上出于种种广泛的原因导致新闻文本:A.自相矛盾,莫衷一是;B.图文不符,张冠李戴;C.细节失误,南辕北辙;D.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等4大类失实陷阱。载《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

⑤彭兰:《数字化时代的BBC》,载《国际新闻界》,1998(2)。

新闻价值范文篇6

1.新闻的现实分析

如今对于新闻的存在及发展的现实应该辩证的对待,有其良好方面,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一些负面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新闻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新闻业在社会及国家整体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并就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涉及各行各业,如有动态新闻、综合新闻、事件新闻、述评新闻、非事件新闻、人物新闻等,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进行传播,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终归是现实,现实是残酷的,是一个大染缸,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发生的概率。在新闻的发展中,一些新闻的失真,虚假报道、丑闻事件等有违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宗旨的情况发生得十分频繁。这些新闻的出现有的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却被广大人民所关注,如一些“艳照门事件”、“八卦新闻”。甚至一些事实在报道中就胎死腹中,并不被人们所知,侵犯了人们的知情权,如一些只报喜不报忧的新闻报道,对于那些“喜”的新闻报道大大赞扬,而对于一些“忧”的新闻报道并没有通过媒介往外传播,而是进行封杀。总之,新闻的现实是一个大杂烩,什么情况都会发生,该报道的不报道,不该报道的反而积极报道,无趣的、有趣的一起报道等,形成了一个真正的新闻现实。因而,作为一个关注者只能对其进行辩证看待,否则将会迷失方向。

2.新闻的社会价值

新闻的价值实现是在于引起受众对其所报道的事实的关注程度。而其关注度是通过第一时间和第一报道来实现的,新闻的价值体系包括新闻的信息价值、新闻的道德价值、新闻的审美价值等。而新闻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正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是集合新闻所有价值为一体的一种体现。新闻的社会价值是融合了各种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透视着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宗旨、理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就决定着在发展中建设什么样的文化,一个社会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文化也就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情况,同时还对该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影响作用,并且主要影响其价值问题。而新闻的社会价值正是应该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之下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新闻的社会价值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这是该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这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新闻报道的事实在满足一定公众关注的情况下,还需要更多的重视对其信息的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其他价值的考虑,形成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其为核心构建一个价值体系,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价值体系。在该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才能更好的使新闻得到健康发展。

3.新闻的现实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辩证统一的,对于新闻的现实和其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在当前这个大发展环境下,“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主流,而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是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新闻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新闻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在新闻业的良好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之下,探索如何发展,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在报道事实方面有所考虑,这样其健康发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关注度也随之提升,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为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社会核心价值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些信息失真,虚假报道、丑闻的出现,虽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并且其关注度还是非常的高,但是有些都是有违社会道德要求的。正如“艳照门事件”一样,这样的新闻报道虽说产生了一定的价值,获得了很多的金钱回报,但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实在是有些不妥的。众目睽睽之下将个人的隐身公布于众,让世人看热闹,明显的表露出了当今社会道德的沦丧,同时也透露出了新闻社会价值的现状以及建设新闻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因而,新闻的现实影响着社会价值的状况,对新闻现实重新的认识并有效的进行规制,才能更好的引导新闻更好的健康发展。

新闻价值范文篇7

具体来说,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匿名性、受众的交互性、网络平权以及新闻信息本身的泛化等诸多传播特征的出现,使得那种在文本生产及新闻理念上强调一元化旨趣限定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已经出现了富有自组织性的新发展,这包括:有关“异常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异常——寻常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影响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影响——交响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及时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及时——全时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冲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冲突——冲击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显要性”的价值观正在向“显要——需要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有关“人情味”的价值观正在向“人情——人群性”的价值观方向发展等。

【关键词】新闻价值系统;网络新闻;综合型价值观

新闻价值(newsvalue)是一种度量,用来判断新闻原事(newsstory)和新闻文本(newstext)的意义。由于新闻价值的度量通常拥有多种取向,因此,不同的度量会自然构成一个指标体系,而这个体系被我们称之为新闻价值系统(newsvalues)。任何既有的价值系统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某种同一化的理念(mind),我们通常以“价值观”一词来指代这一抽象的思想倾向。

满足那些指标的新闻或文本被视为是“新闻的”,即是指它具有新闻的属性;而不满足这些属性或满足不充分的,则会被视为不具备新闻属性或新闻属性不明确。鉴于对新闻属性的判断是在富于主观化倾向的形容与描述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度量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主观认同的标准的预设;之所以在理论上承认这种主观预设仍具有论证意义,是因为建立这个新闻价值体系的有关度量的不同指向,早已被一一证明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曼切尔(Mencher)认为,所谓的新闻价值标准,就是决定事件或观念具备新闻价值的因素;麦道格尔(MacDougall)指出,撇开政策考虑作为新闻评判的因素不谈,报纸和其他传播媒介,不论有何差异,他们每天在对千百万事件作出选择时都有确定其潜在新闻价值的大体一致的标准。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即使这些标准可能是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们已经受到年复一年的经验的考验,并且在一批数目不容忽视的新闻编辑部内盛行。①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曼切尔不仅仅把新闻价值看成是一种对有形对象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后者还是一种观念上的差别信号;而麦道格尔的观点则能从语言和逻辑上提醒我们,尽管我们承认一切现有新闻价值标准体系,但是鉴于它在理论上是一种流行——尽管这一流行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积淀,被公认为具有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因此它仍然是可以改进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闻实践的反复积淀,这种改进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而在当代,在Internet以超过以往任何媒介的孕育成长速度发展的十数年间,是否已经沉淀下某种智慧与旨趣,让我们能够把握到新闻受众中出现的有关读什么、听什么或看什么的要求?这里,我们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抱着这样的理论兴趣,结合网络新闻发展的机制,来探索网络时代对传统新闻价值体系构成挑战,并演进出新的统合观念的问题。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合

客观性(objectivity)是传统新闻观念的思想核心,也是新闻价值系统的逻辑基础。今天,关于客观性的理念,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客观——主观性”(objectivity/subjectivity)的统合型理念方向发展。

对于新闻来说,客观性是指一个新闻文本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对应的程度。而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以下两个因素是我们在探究新闻的客观性属性时所必须重视的:1.Internet环境对新闻的概念的泛化,即从狭义的传统新闻概念泛化为其他有用的信息,甚至包括日常生活和商务。这使得我们对于网络新闻的客观性的评判工作变得比以往更具有未知性和挑战性。2.Intetnet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把关人的缺失感,反映在信息文本的表现上,则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效交融。正如我们在泛传播(pan-communication)的观念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媒介即人”——网络中的受众已不再单纯的是接受者,而演化为媒介的一部分。②因此,对于网络新闻的某些文本形式(如新闻组、论坛、网络调查等)作有关客观性的判断时,仅仅依靠单纯的二元判断是不够的。

今天,我们在网络上体验到了大众传播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信源的普遍的匿名性。在由叠加和链接共同作用的“辗转相传”的环境中,任何一个泛化的终端文本、声音、图像、文字、图表、内容、标题、细节的精细程度,都有可能会遭到折射和歪曲。在匿名、把关人缺失、受众大量参与交互、海量新闻信息的多重作用下,网络新闻的客观性在某些特定的文本样式以及总体的文本特质中,表现出比传统新闻更具有脆弱感。也许这正是今天我们在Internet环境下,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和人本化的新闻信息时,不得不面对着更多的新闻诽谤、谣言、片面报道、失实、滥寄(spam)、噪避(zapping)③及其他涉及新闻法律与新闻伦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无论我们是否相信网络新闻在客观性方面弱于传统新闻,我们都会从技术的本质上看到一个明显的先验性的主题:在泛传播的条件下,由于把关人作用的消解,每一个匿名受众都有可能会把参与交互看成是新闻的一部分,也把对传播与再传播的参与看成是一种对新闻资源的良性的开发和利用。不管是在讨论版、新闻组、电子邮件中,还是在文章的转贴、编辑、深度链接过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由于存在着极大量的个人化影响的可能,我们不得不冒着比传统媒体更严重的失去原创新闻的事实及事实本身的真实的双重风险。并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一理论上的风险往往不幸被现实所证实。④

但我们同时也注意到,正是由于传统的客观性观念受到冲击,另一种在Internet上可能会被公认的价值原则在悄悄地浮现。这个新型的传播事业所带来的同一性理念究竟是什么?它在新闻价值观念的判断上可以被公认吗?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如果确实存在某种关键词的话,那么这个词可能会是“宏观真实”(macroscopictruth)或是其类似物。也许,为了与本题相关,我们更应该称之为“理念真实”(truthinmind)。新闻的宏观真实强调从宏大的系统上,如从长时段、事件与环境的关连、时代性上总体把握新闻的客观性,而在Internet上,透过那些技术上具有先验性的密集的失真,我们恰恰能够观照到在Internet的精神深处所蕴含的、本质上的、使新闻信息真实化的能力:1.以多信源的宏观竞争机制消解单一信源的微观的不确定或失真;2.以极广大的受众的主动化的对真相的追求,取代少数把关人对真实性的施予;3.以信息的极大丰富激发受众对于真实的判断力以及受众作为思想主体群落的自组织性。

也许我们终将承认,正是Internet使我们发现了:在新闻媒介中蕴含着人,人本身即是新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客观性的一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人”扩展了“客观性”的定义本身。

二、异常性与寻常性的统合

有关异常性(abnormal)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异常——寻常性”(abnormal/normal)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异常性是对新闻报道内容所具有的罕见性或陌生感的度量。从传播经验上说,异常性显著的新闻是指对明显偏离常规和日常经验的事件的报道。我们需要以异常性作为新闻价值标准,是因为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岗哨作用,它监督人类社会行为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异常现象。人类应该在日常行为当中密切关注一切有可能会导致对群体有所伤害或危及社会生活的事件,这些事件被当然地被预设为“罕见的”和“令人感到惊奇的”。这也同时告诉我们,求新求异并不是新闻者的动机,而是受众的源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传播动机。只有吻合受众的动机,新闻的价值才有可能会被确立。

正是从观察受众动机的角度,我们注意到,进入网络时代,异常性的价值观会紧密地与寻常性的概念相结合,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更新的价值链。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使人们在阅读任何奇异事物的报道时,都会比以往更有条件和更有理由追问:这个奇异的消息对于我本人意味着什么?而恰恰也正是Internet在新闻的领域里完成了对这一提问的回答:你可以自助地使用信息仓库、超文本链接和Internet交互,在技术平台上把不寻常的新闻转化为一种寻常的认识。今天,人们在哲学认知上从异常(个别)上升到寻常(一般)的这样一个过程大大地缩短了。比诸以前,人们有更多的材料和更加充分的技术(包括搜索和统计)条件,能够在发现异常的同时,也发现该异常对于他们自身日常生活的准确的意义,甚至具体到可量化的细节。人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和信息的渴望永无止境,网络新闻恰巧能够满足这种巨大的好奇心。从前我们在传统媒体上对于异常新闻的期待总是有所保留的,因为并不是每天都有“人咬狗”的事件出现,但是当全球的信息联网如望远镜、显微镜、传声筒、会议厅那样被造就为一个唾手可得的工具时,人们能够随时了解他们想要了解的事物。因此,今天的网络受众,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新闻受众都更加习惯于经常得到这些异常。这也正可用来解释为什么网络新闻既已开发出如此巨大的功能,但是它仍然能以高速度不断进步。网络新闻在价值观念上并不满足于传统意义的“异常”,而是强调“寻常的异常”。

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下面这个因素:在全球化的Internet上,新闻受众却是个人化的或至少是分群的,因此他们对于异常性的把握互不一致。几乎每一个受众群都有自己的鉴别标准。在某一方认为是异常的新闻,在另一方看来也许是平淡寻常的,反之亦然。因此,在网络新闻这个一体化的宏大概念中,如果不将定义范围缩小到准确描述的分众群,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是异常。考虑到了Internet几乎包容了所有的信息化人群,这种难以定义的牺牲,也许比以往任何大众传媒都更具有对新闻价值观的演进意义。

三、影响性与交响性的统合

有关影响性(affe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影响——交响性”(affect/interaffe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影响性是对新闻的题材或观点影响受众的深度与广度的度量。通常我们所指称的新闻,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中所的新闻,因此,一个新闻能否影响较大的社会范围十分重要,影响越深越广,则新闻的意义越突出,反之,则新闻的意义越微弱。在传统媒介新闻中,正如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所阐述的那样,关于事件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对多少读者有影响;对读者有多少直接影响;是否会立即产生影响。

而在Internet环境下,对新闻影响力的度量的标准发生了某些变化:1.受众的影响量可以区分为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追求绝对数量,是指争取影响总数量较多的受众群;追求相对数量,是指对于分众传播的某一层面的受众群(目标受众)来说,要力争在这一人群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网络新闻人群影响力的计量,是这二者的总和。2.网际新闻的直接影响不仅仅包括针对直接的受众,而且还包括信息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转载环节。即对于某一网络媒体来说,还包括其他网站乃至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各种传播渠道对于该信息的转载、传达、引用率。转载、传达、引用率越高,说明它的直接影响力越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影响力的度量特征是:要看它是否能够立即促发交互。交互式影响是网络新闻的一个主要的特质,影响的交互性越丰富、越强烈,直接影响越大。3.迅速产生影响的问题反映在网络新闻的首发与跟进速度上,也反映在是否引人注目,是否便于认知、理解或记忆上。网络新闻的影响的即时性与其影响的直接性是融为一体的,如前所述,它能够以当前交互来实现这一融合。

网络新闻对传统新闻的有关影响性的不同取向,使得构成影响力的不同元素重新列序,并形成新的重点。这个重点,就是我们称之为“交响”的影响概念。我们把交响一词用于定义网络新闻的影响力,试图反映网络新闻在影响力方面的几个主要特质:1.新闻的文本能够迅即得到新闻受众的反馈。2.文本的作者、制作者或者本身能够与受众交互。3.受众与受众之间能够交互。4.者与者,文本与文本之间能够经由后台管理,而形成与文本信息直接相关的可利用的组织。从以上意义层面上说,也许,我们仿照affect而对比的使用interaffect一词来指代交响概念更为恰当。在未来,网络新闻对新闻的价值理论及标准会做出较大的调整,而最有可能被传统新闻理论所接受的,正是这种从单一性的影响到交互性的交响的跨越。事实上,从当代新闻的发展方向上来看,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网络新闻媒体,都在试图走向联合、协作、同一,这也更为深邃地意味着,未来所有的新闻领域都有可能试图向这一价值观看齐,从而实现多向度的新闻的交响性。

四、及时性与全时性的统合

有关及时性(timeliness)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及时——全时性”(timeliness/timelessness)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从传统新闻学意义上说,及时性是对新闻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速率的度量。新闻通常被人们视之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新近”是指该新闻事件总是在离时间或离当下尽可能近的时刻“发生”。对于电子媒体来说,及时通常意味着在刚才、当天、不久以前;对报纸来说,这种时效性经历的时间跨度会较大一些,而杂志则更大。尽管电子媒介已经把近代新闻媒介新闻的定时性有效地拓展为及时性,使得时效性的概念比两个世纪以前要先进得多,但在当代,这种价值标准仍然经由“随时化”和“全时化”思想而受到了某些必要的修正。

从观念进步的过程上来说,全时性的理性概念的提出受启发于BBC的随时化新闻服务理念——它为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newswhenyouwantit)的定义。⑤随时化的新闻服务思想既对正飞速跃进的网络新闻业作出了理念的呼应,又启发我们对网络新闻自身所蕴涵的全时化新闻观作出基本的阐释:1新闻的全时化观念并不主动的来自传统媒介的实践——仅就作为实态而言,CNN早在1985年已开始电视的24小时新闻播出,但10多年间并未很快形成观念的潮流——而恰恰出自网络新闻时代的召唤。2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受众(消费者)为导向,而不再以新闻文本与故事(产品)或新闻机构与人员(生产者)为导向来规划新闻运作(生产),这意味着媒介在时间战略上终于可以有能力真正听命于受众的“安排”。3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倡导以受众为本的服务。24小时内每一个收听、收看新闻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殊传受要求,因此,既一视同仁,又能区别对待,成为了媒介从观念到技术的新闻服务指针,在时效性上,新闻更强调时间的纵深感和连续性,更加及时的更新以及更科学的专题服务与搜索服务。4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历时性和历史感,而与此同时,“受众主动式”的深度新闻优势亦展现无遗。5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化新闻并不只是针对网络新闻或传统新闻,而是针对一切面向未来的媒介新闻,它与泛介质(pan-media)的网络概念相呼应,⑥从虚指性的观念角度提示了未来新闻时代的最重要的媒介传播特质。

网络新闻时代的“全时性”对“及时性”这一传统的新闻价值指向给予了重要的改进和统合,使其更强烈、更深刻、更细腻、更人本,同时也更辩证地反映了新闻的时间意义。

五、冲突性与冲击性的统合

有关冲突性(conflict)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冲突——冲击性”(conflict/impact)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冲突性是对新闻题材及文本所展现的矛盾或戏剧感的强度的度量。新闻故事中的组织之间、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对抗,构成了某种新闻叙述上的本初的张力,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则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戏剧感。它从两个方面满足新闻的受众需求:1.冲突性的新闻总是给人的启示较多,同时,有关冲突的内容强烈地向受众发出警告,使人们关注危险的迫近、困难的出现。2.戏剧化地描绘矛盾被解决的过程,提供了一种可观赏性,能够促使受众的阅读兴趣始终得到保持。

在传统新闻中,冲突性易被媒体叙述成为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陷入脸谱化的境地,正如批评者所分析的那样,媒体似乎在抱着一种处理警察新闻或体育新闻的心理状态进行报道,把人们分成好人和坏人,而且总是认为每一冲突必有赢家和输家。⑦此外,过分追求冲突使得新闻充满了阴谋、暴力、犯罪、战争,这对于社会化的教育显然不利,容易出现那些本来可以避免的负面作用。在Internet条件下,人们(包括大众和分众)仍然像过去一样迷恋于新闻的冲突性,但是与其技术条件和传播的机理相适应的是,这种冲突性和对冲突性的处理方式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1.人们已经可以主动地寻求冲突和冲突性的表现程度,分众化的效果使得受众的决策权力更大。他们对于频道、栏目或议题的选择余地更强,可以按自己的口味、品味或需求来对新闻的冲突性和戏剧感有所把握。2.人们对于冲突的理解比以往更深刻。受众、媒介、记者和矛盾的各方“共同介入”文本,通过视觉虚拟的方式,受众可以进入“新闻现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冲突不再是过去新闻事件内部的冲突,而是转化为它的一个广泛的隐喻:每一则新闻都代表了这个世界的缩影,代表了某一个受众对于世界的认知。这种冲突性与其说是新闻戏剧的冲突,不如说是人们内心矛盾的总体表现。3.就媒介的性质而言,Internet能够用更有冲击力的方式来表现新闻内容,包括音频、视频、文字、图表、讨论和大容量的资料库,受众对于新闻形式力量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冲突性”这个纯粹的新闻价值取向,在今天已经变得更加繁杂、深刻,并且发生了某种偏转,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矛盾的体现,而是包括了更多的元素、更多的视角,形成了对广泛世界和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复合化的冲击之力,我们把这些转化和复合的方向描述为:有关冲突性的新闻价值已走向“冲突——冲击性”的统合。

六、显要性与需要性的统合

有关显要性(significance)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显要——需要性”(significance/necessar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显要性是对新闻报道涉及知名对象的程度的度量。“显要”在汉语里有显赫、重要之意,而显要性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它着眼于外化知名人士和机构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为什么显赫而重要的人物和机构能够产生新闻?除了新闻事件发生于他(它)们身上的概率较大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对于大众而言,名人和著名机构具有很强的召唤力或吸引力,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社会的利益,受众关注显要人物或机构的事迹,即是关注他(它)们所代表的阶层,亦即是在关注受众自身的不断向上增长的需要。

以美国为例,近20年来,新闻的主要旨趣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异,大众的阅读兴趣更加集中在那些软性的新闻,包括那些不太“重要”的新闻,比如名人的纠纷与风流韵事等等。这些相对软性的阅读兴趣在近年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即一方面新传播时代的人们并未放弃关注国际国内大事,另一方面也对那些琐碎的、普通的,甚至是“无聊的”新闻内容感兴趣。⑧或许,正是这一类的受众倾向导致了当代新闻传播的多元化情境。

这种多元化的阅读在Internet环境下,得到了媒介技术能力的支持。Internet的分众能力,使得受众可以根据自己阅读需求去寻找他们的所需要的频道和新闻栏目,可以集合自己所需要的、与自己阅读口味相一致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传播交互关系。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是新闻媒介的题材热点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动因。就像在经济学领域里所发生的从生产者导向转化为消费者导向的发展潮流一样,媒介所的新闻有任何一点旨趣上的变化都是由受众市场引起的。在Internet环境下,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将会保持下去,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调节方式,来使得新闻逐步地在终极用户那里得到和谐和统一,并且自发地产生某种新的秩序。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述的有关传统新闻价值观中的“显要性”的价值元素开始向“需要性”方向发生偏移的机理。

这种偏移,目前是以一种“显要——需要性”相统合的形式出现的。在未来将向什么方向变化,一时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那种以一个单纯的关键词来规定哪些新闻是受欢迎的、哪些新闻是不受欢迎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

七、接近性与亲近性的统合

有关接近性(accession)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接近——亲近性”(accession/intimate)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接近性是对新闻题材与目标受众生活空间的吻合程度的度量,有学者更直言接近性是指“在报纸发行的广播的区域内发生的事件”所具有的新闻价值。⑨接近性之所以构成新闻价值,是因为人们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件总是更感兴趣,并受到打动——事件发生的地点离受众越近,与受众的利益关联就越大。如果对此做一个有趣的推论,那么我们会认为新闻接近性倾向于把物理距离缩短为零:要是某一新闻事件是由受众自己参加的,那么该事件的报道在这一个别受众心目中的新闻价值是最高的。一个较为极端的关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阐释:灾难事件死亡人数的多少与事件发生距离的远近(以当地为中心)成定比。例如,某个遥远国家因洪水死亡上千人的新闻,其价值相当于本国边远地区淹死上百个人的新闻价值,又相当于本州内淹死十人的新闻价值,还相当于本地淹死一人的新闻价值。因此媒介对于不得不报道的外地新闻和遥远的国际新闻,通常会千方百计地突出与当地目标受众相关的因素,使其带上地方性的色彩。⑩这种相关要么是指在空间上与其接近,要么就是在情感上与之相联系。而从传统媒介来看,想使得信息与最大量的目标受众相吻合,通常的做法只能首选空间上的接近性。

但在网络时代,这种局面已为之改观。这主要反映在:1.技术特征使得媒介新闻可以支持个性化订阅、栏目的互动化以及更强的参与性。这使每一个受众都能够主动地寻求与自己的心理相接近的新闻。同时,他们自己还能够做到使用交互手段使心理距离更加趋近于零。这实际上是在把过去传统媒介甚至不敢想象能达到的出版目的,在一举手间得以实现。2.由于数据库能形成任何一条新闻和其他相关新闻相互联系的便利,使得新闻的本地色彩或者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关联变得更加容易。3.在BBS、新闻组等媒介信息(泛意义上的新闻文本)服务项目中,人们所亲身参与的内容恰恰又多是他们所最关心的新闻,因此在这种样式当中,新闻的拉近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为与每一个对象的零心理距离的亲近性。

我们注意到,以上三种特征,无一例外的以心理接近消解了空间距离。之所以能够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在Internet环境下,对于接受心理的控制是新闻分众化作业的首要问题,而空间性则早已被介质特征所消解。使物理转化为心理,这一媒介特质开创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网络新闻在新闻价值方面改变了从前我们所确认的关于“接近性”的单一原则,使其转化为“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原则。联想到美国自90年代以来,由WaltHarrington等人在传统新闻领域里倡导“亲近性新闻学”(Intimatejournalism)时所强调的“记录普通人每日心理与生活”的理念,⑾不能不使我们产生有关网络新闻环境下“接近——亲近性”的统合型价值观正在与所有新闻领域里的相关理念形成相互激励的推测。显然,赛博空间以其虚拟性消解了受众以往所依赖的集群法则,并正在试图使信息消费的指向从物理空间重新回到人本身。

八、人情性与人群性的统合

有关人情性(humanity)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环境下正在向“人情——人群性”(humanity/community)的统合型价值观方向发展。

人情性是对新闻内容契合人类基本感情的程度的度量。人情性又称人情味或人性。按照麦道格尔的观点,人们对于人自身以及对其他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涉及男男女女的各种事件的兴趣就叫做人情味。而汤姆森基金会则认为,人情味是指报道可以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的人性侧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情性可以看作是新闻对于人性的展现、挖掘或捕捉,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与社会的关联,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特征,并进而唤起受众的广泛的共鸣。

有关人情性的基本共识大致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怜悯。对不幸的人物或人群悲惨的命运给予关注,并提示他们不幸的根源。2.幽默。日常生活当中所出现的喜剧化的特征能够为新闻作品带来相互的阅读趣味。3.故事性或悬念。如前所述,戏剧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因素。4.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妇女儿童的处境总是能够被置于一种特殊的视角被观察,对她们的关注能够反映人性中最根本的善意。

人情味的价值指向实际上是在确认,新闻媒体应该用各种手段,从风格和题材上指向尽可能多的人群,并且使他们能够因相同的情感而产生类似的共鸣。这种同一化的努力有时因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使得大量目标对象的理念差异不能被有效地弥合。而在网络条件下,由于大众性和分众性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泛传播意义上的分层、分群的交流,因此,对于人性的指向可以以一种定向方式“本地化。”这既包括个性化服务,也包括网络用户的主动性阅读。如果我们观察网络新闻的总体格局,会发现随着网络新闻的日益成熟,它在平台的开发、新闻栏目的设计,以及受众的交互方面,都越来越倾向于不单纯依靠泛泛而论的人性指向,而不断地“增添”那些能体现“人以群分”思想的人群性议题的传受方式。对于人群的关注既不会过多的抵触人性的基础,又会较为准确地照顾到某一特定人群的传播趣味。

就出版而言,在网络媒介上,它早已不是单向的,而呈现为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编辑的分群化处理也早已被程序设置以及广泛的传播互动所取代。正因为如此,人群性不仅没有使得人性化的意味因为网络新闻的实践而减少,相反,更为它增加了新的、丰富而具有指向性的元素。这不仅使新闻更加具有信息效果,而且,其实在化的能力也比以往大大增强。——比如,你会发现那种“一人有难众人相帮”或者“一人有疑问众人交互解答”的高效的实在化生活场景现在正频繁地发生在网际信息环境中。

结论是:“人群——人群性”的统合理念比之于单一的人情性的理念,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更多地强调新闻价值中的“有用”的部分。“有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在反映人性,不如说是在反映实际生活的需求和特指的实在人群的尊严。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西方某些关于中国的“人权”报道,在某种意义上总是在力图泛化普遍的人性,而忽视了在今天这样一个多极化、多元化的世界及传播环境中,脱离有人群性专指的新闻价值观,实际上难免会退缩为片面化标榜的高头讲章。

今天,网络媒介的分群能力早已不单纯是一种口号,而成为完全可以用技术来实现的作业内容。小到只有一个人的专指的新闻服务,大到面向一个阶层、一种文化或一个国家。从新闻价值观来说,也许,这种技术上的伟大进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为未来新闻指引了更加科学化的观念之路,即从普遍人性的观点迈向“人情——人群性”的统合价值观。

注释:

①⑦⑨⑩除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136页,144页,139页,140页,新华出版社,1998。

②⑥杜骏飞:《网络新闻学》,14-2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及杜骏飞:《泛传播的观念——基于传播趋向分析的理论模型》载《小雅思想网》网站,

③关于噪避(zapping)的译名及传播学意义,参见杜骏飞:《论广告创意的观念》,载《南京大学学报》,1998(4)。

④以图片新闻报道为例,吴心梅在《眼见未必为实——网络新闻图片的陷阱》一文中,即以大量事实举出在Internet上出于种种广泛的原因导致新闻文本:A.自相矛盾,莫衷一是;B.图文不符,张冠李戴;C.细节失误,南辕北辙;D.无中生有,胡编乱造等4大类失实陷阱。载《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

⑤彭兰:《数字化时代的BBC》,载《国际新闻界》,1998(2)。

新闻价值范文篇8

关键词:新闻职业道德;新闻工作;价值

新闻职业道德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职业道德的各项准则,对于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实现新闻工作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体现新闻工作的人文关怀,促进新闻工作的良好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基于新闻职业道德的含义,探究新闻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与体现。

1新闻职业道德概述

新闻职业道德,是基于新闻工作性质,并结合新闻工作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新闻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准则,新闻职业道德体现了社会道德对新闻工作人员具体的道德要求。新闻职业道德主要要求新闻工作人员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新闻工作活动,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并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同时,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人员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进行新闻报道。另外,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1]。

2新闻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

2.1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通过合法途径,采取合法手段对新闻素材进行获取利用,并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核实,确保新闻要素的准确性;要求新闻工作者杜绝对新闻事件的歪曲和虚假报道,禁止制造虚假新闻;对于新闻报道进行刊载和播报要签署作者的真实姓名;对其他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转载,要对转载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严格核实,杜绝转载虚假的新闻报道。另外,对于刊载播报的失实新闻报道,要及时对之进行更正,并向社会公众致歉。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媒体加强审核把关等,有利于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2]。2.2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调对主旋律和正面新闻的宣传报道,重视对健康舆论的巩固发展。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对深化改革进行宣传,要求新闻工作为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创造积极良好的社会舆论。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加强对党的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进行宣传,要求对先进文化进行积极传播,要求通过新闻工作活动实现对社会正气的有效弘扬,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另外,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监督改造,有利于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2.3突显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通过新闻报道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心理需要;要求新闻工作者通过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实现对人民群众知情权等各项权利的有效保障;要求新闻工作者遵循群众路线,深入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要求新闻报道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并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另外,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弘扬真善美的美好主题,突显了对社会的人文关怀[3]。

3新闻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

3.1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新闻工作的性质和新闻职业道德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我国各类新闻媒体均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通过新闻工作活动实现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入学习马列主义以及党的一系列理论成果。特别是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与党保持高度的政治一致性,对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进行严格遵守。同时,要加强对党的理论成果的有效宣传,对先进文化进行积极传播,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另外,新闻工作要加强正面宣传,杜绝错误观点和反动思想的宣传传播。3.2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客观,是指新闻报道要采取正确立场,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新闻价值进行正确衡量和准确判断。新闻报道要避免受主观感情的影响,要避免片面性。新闻工作者要基于客观视角,对新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考察新闻现象的内部联系,归纳总结出正确的新闻结论,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意义。公正,是指新闻报道要秉承公道,避免偏颇,坚持对新闻现象如实报道,并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建议。新闻报道要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致力于促进社会矛盾的有效解决,致力于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另外,新闻报道要有效保障真实性,避免夸大其词和捏造事实。3.3努力提高新闻业务素质。新闻工作者要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身新闻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新闻工作者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从内心深处热爱新闻工作,做好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熟练掌握新闻学相关理论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并有效指导新闻工作实践,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积累新闻工作经验,提高新闻业务素质。新闻工作者要结合时展,对时代变化进行实时关注,对自身的新闻理念和新闻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并增强创新精神,实现自身新闻业务素质的显著提升。同时,新闻工作者要有效结合新闻工作实践,强化对新闻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有效加强新闻学相关理论与新闻工作实践的良好结合,大幅度提升新闻工作质量。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实地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呼吁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新闻工作者要善于从海量信息中筛选新闻热点,增强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另外,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撰稿能力,增强新闻编辑策划能力以及新闻宣传推广能力等。3.4坚决抵制各类诱惑。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需要接触诸多社会领域和各行各业的人物,具有极为广泛的交际范围。同时,新闻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舆论导向,因此极易受到各类诱惑。新闻工作者要有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各类诱惑,杜绝通过职权牟取私利。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坚决拒绝各类不正当的酬劳和灰色收入,杜绝通过不真实的新闻报道参与商业性的牟利活动。另外,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新闻稿件等产品的原创性,杜绝对他人新闻稿件和新闻成果的抄袭和剽窃。

4结语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新闻职业道德在新闻工作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障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突显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努力提高新闻业务素质、坚决抵制各类诱惑。

参考文献:

[1]齐晴天,李德春,李安琦.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2]李春媛,屈霞.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7).

新闻价值范文篇9

新闻价值构成要素属性的多样性、结构的多层性,决定了新闻价值是多层次的价值,是由多项价值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本文对此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为人们深入理解新闻价值的构成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

[关键词]

价值构成;多项性;层次性

研究新闻价值的结构与构成,目的在于探讨新闻价值系统中各种具体新闻价值的地位和作用,在于探讨各种具体新闻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新闻价值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新闻价值,即指客体具有能够消除人们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价值,同时,又指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建立在新闻客体属性、功能基础之上的对主体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宣传价值、政治价值、舆论价值、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它们共同构成新闻价值完整的、多项的、多层次的系统,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些思路。

一、新闻价值是多项价值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

新闻价值不是单一的价值存在,而是由多项价值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在这统一的价值系统中,各项价值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等同的,是有主次之分的。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价值系统中,多项价值的区分既有客观的根据,同时也会随着新闻价值主体与新闻价值客体的具体关系发生一定的变换,因为,价值的本质不是由客体或主体一方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客体对主体的实际效应决定的。

1.单一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

所谓单一新闻价值客体,是指一个个具体的、独立的新闻价值客体,即一件具体的新闻事实、一条具体的新闻信息或一篇具体的新闻报道(新闻文本)。单一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构成,是指单一价值客体相对一定主体具有一些什么样的价值,这些不同价值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对新闻主体的效应,对于单一的新闻价值客体来说,它对新闻主体的效应有可能是单一的,即只有一种价值,也有可能是多项的,即具有多种价值。就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构成而言,它有可能是单项的,也有可能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这一方面要看新闻客体本身的属性特征,另一方面要看主体对待新闻客体的态度,要看主体与新闻价值客体之间确立的具体的新闻价值关系。

在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上说,任何一个新闻价值客体,它首先必须具备对主体的狭义的新闻价值,不然就不成其为新闻客体。但价值的相对性告诉人们,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不同主体或处于不同状态的同一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在不同的新闻价值关系中,对主体的价值构成是不同的。即同样一件新闻事实、一条新闻信息或一则新闻报道,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价值构成。绝对的、对所有人在同一时间都能成为新闻价值客体的事物几乎是不存在的。新闻信息的自然扩散与人为传播的过程性,决定了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绝对的新闻价值客体,当然也不存在绝对的新闻。

从新闻价值客体的属性构成看,它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属性的,比如,一件新闻事实在客观上既可能是政治性的新闻事实,同时又是经济性的新闻事实,还可能是国际关系性的新闻事实;一件新闻事实既可能是文化性新闻事实,又可能是趣味性的新闻事实,还可能是具有教育性的新闻事实。事实的这种多属性特征,从价值客体方面决定了它对主体潜在的新闻价值是多项的。同样,由对新闻事实反映而形成的新闻文本,也包含多种多样的价值属性,对价值主体的潜在价值也是多项的。换一种说法,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新闻价值构成是多项的。这些多项价值统一存在于单一的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新闻价值效应之中,所以又必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

在新闻价值客体的多种属性之中,各种具体属性的地位一般说来并不是等同的,对主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不同属性反映着价值客体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特征,有些属性决定着客体的本质,处于多种属性的核心地位。尽管价值客体的主要属性一般说来对主体的新闻价值最大,但地位重要的客体属性并不必然比一些次要属性对主体的新闻价值大,因为新闻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不是由客体属性单方面决定的,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大小必须在主客体的关系中予以具体的考察,价值客体某一属性对主体价值的大小同样必须在一定的价值关系中来具体确定。

对具体的新闻价值客体来说,它的属性总是有限的,所以任何具体的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子项是有限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潜在价值也是有限的,这就从客体方面对主体的新闻价值创造活动提出了合规律性的要求,要遵循新闻价值客体的尺度,不能超越新闻价值客体的属性去任意赋予客体以某种价值,新闻必须真实的认识论要求在新闻价值活动中的根本体现,就是必须为人们提供真实的价值,而非虚假的价值。一切不顾价值客体属性的价值“创造”活动,必然是制造新闻、不正当策划新闻或恶性炒作新闻的活动,完全违背了新闻价值的形成规律。

从新闻价值主体角度看,由于主体的新闻需求既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不同的主体既有共同的新闻需要,又有多样化的、不同的新闻需要。这样,就使新闻价值的构成更显示出多样性来。

第一,单一的、多属性的新闻价值客体,其价值属性对主体的价值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多项的,即价值客体的多项潜在价值能否现实化,关键要看具体主体的需要、兴趣和能力等主体要素。如果主体只对新闻价值客体的某一价值属性感兴趣或只认识到价值客体中的某一价值属性,而对其他价值属性视而不见或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那么,该价值客体对他的价值就是单项式的,如果主体对价值客体的多种属性感兴趣且都有一定的需要,那么,该价值客体对他的价值就是多项式的。

第二,由于主体新闻需要的差别性,使得同一价值客体对不同主体表现出子项不同的价值。面对包含多种价值属性的同一价值客体,不同主体既可能追求同一价值属性,也可能追求不同的价值属性,在前一种情况下,价值客体对他们表现出质量大致相同的新闻价值,但在后一种情况下,价值客体对他们的价值就有很大的不同。

第三,主体新闻需要、新闻兴趣以及各方面能力、素质等等的不同,使单一的新闻价值客体对有些主体显示出多项价值,而对另一些主体的价值却是单一的。比如,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传播主体之间的各种差别,使他们从中观察、发现、开掘出的新闻资源会有一定的差别,有时甚至会出现重大的不同:有些传播主体能从新闻事实中发现者多满足自己传播需要的信息,从而得到传播价值;而有些传播主体却看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从而空手而归。又如,面对同样的新闻文本,有些接受主体得到的不仅仅是一般的信息价值,还有包含在信息价值之中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等等,而有些接受主体得到的仅仅是信息价值。

总之,单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价值的性质和大小、单项或多项,是由新闻价值的主客体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这又一次充分说明了价值的关系本质和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特征。就单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来说,在价值的潜在性上,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但在现实性上,是单一价值还是多项价值,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单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具体价值构成,除了狭义的新闻价值外,还有建立在新闻价值基础上的其他价值。这些其他价值是什么,要针对具体新闻价值客体与一定主体的新闻价值关系而定。

2.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

所谓总体新闻价值客体,是指所有的新闻价值客体,即所有进入主体视野的新闻事实和新闻文本,是所有单一新闻价值客体的总和。所谓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是指所有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是由哪些基本价值构成的,这些基本价值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新闻价值客体存在于自然、社会的一切领域,新闻文本可以反映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信息,按照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二者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在存在形态上不同,其核心都是新闻信息。

不同新闻价值客体自然具有不同内容的新闻价值,但在抽象的层次上又都是新闻价值。任何新闻价值客体的属性都是多项的,对主体具有潜在的多项价值。人们传播新闻的目的不只在于报道纯粹的新闻信息,也在于通过新闻传播的方式达到传播其他思想观念、精神价值的目的,这就是新闻界通常所说的,新闻不仅在于报道事实信息,还要用新近的事实“说话”,发表意见,表达倾向;同样,人们视听新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知有关的新闻信息,也在于透过新闻信息获知更深、更多的东西。新闻价值主客体的这种特征,共同决定了主客体之间的新闻价值关系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必然是多项的。

构成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是一件件单一的具体的新闻事实和新闻文本,如上所述,单一新闻价值客体本身对主体的潜在价值就是多项的,那么,由具有一定差别的单一新闻价值客体构成的总体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就必然是多项的。

在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中,最重要的是狭义的新闻价值或信息价值,因为总体的新闻价值客体实质上构成了新闻传播的全部内容,而新闻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告知新闻信息。新闻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舆论价值、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娱乐价值,以及体现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价值,如新闻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等,都是以狭义的新闻价值为依托的,都首先是通过新闻传播实现的。如果脱离新闻价值客体和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新闻价值来谈论新闻的其他价值,显然缺乏合理的逻辑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新闻价值的多项价值构成中,信息价值乃是系统的核心,是构成系统的不可替代的中心元素。反过来说,只有这样的价值系统,才能称得上是新闻价值系统。

如果说单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并不必然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那么,对总体新闻价值客体来说,由于它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新闻价值客体,因此,在逻辑上它对各个层次的主体的价值必然是多项价值的统一体。任何主体分享到的价值都是多项的,甚或是完整的、系统的。但对不同主体,新闻价值系统的结构会有一定的差别,构成价值系统的价值子项多少及各个子项之间的关系会有一定的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主体的需求性质、层次和水平,取决于主体各方面的素质和所在的环境影响,诸如对新闻传播的价值态度、认知评价能力以及所处的新闻传播环境等。

[page_break]构成总体新闻价值客体的每一客体的具体价值,整合构成了统一的新闻价值系统,在这一统一的价值系统中,从一般意义上说,像单一的新闻价值客体的价值构成一样,信息价值仍然是核心,其他价值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价值或通过新闻的信息价值来实现。

统一的新闻价值系统与人类社会的其他价值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价值大系统。在这一宏观的价值系统中,新闻价值系统具有特殊的价值,它是其他价值系统新鲜价值得以传播的重要媒介或载体,也是其他价值系统获得相关信息价值的重要渠道。新闻价值系统就像整个价值系统的神经系统,对人类价值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这在现代信息社会,已经成为明显的、不可否认的事实。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启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几乎对人类所有的重要活动都构成了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离开新闻价值系统的正常运转,我们的世界立即会变得“像缺少神经系统与大脑的躯体一样”①。可见,新闻价值的价值,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新闻价值是多层次的价值系统

新闻价值的构成不仅是多项的,而且是多层次的,这是由构成新闻价值关系的各主要要素本身的层次性所决定的。新闻价值客体属性、功能的多层次性,新闻价值主体的多层次性,必然会形成主客体之间多种不同的价值效应方式,使新闻价值在结构上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性。

1.新闻价值客体的层次性与新闻价值的层次性

新闻价值客体的层次性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层次概念,而是抽象的层次概念,主要是指新闻价值客体的信息结构层次。不同的层次包含着不同的价值属性和价值功能,因而在与主体的价值关系中,就会对主体产生不同层次的作用和影响,构成新闻价值的不同层次。

一般来说,新闻价值客体的信息构成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事实信息层面,通常由构成新闻客体要素中的显在要素来体现,比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四个要素是“显在”的,可以看得见或感觉得到,属于感性层面,而在“怎么样”和“为什么”两个要素中有些是可感的,有些则是需要理性分析的②,这些感性因素所表现的就是新闻客体的信息层面,从整体上反映着新闻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意义信息层面,即新闻客体对主体可能的或潜在的客观意义,“意义”信息是“隐在”的,人们不能像对事实信息那样直接地感知它的存在,需要通过理性认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并且只有在一定的主客体关系中意义信息才能现实地对主体呈现出来。

新闻客体的事实信息层次与意义信息层次在客观表现(不管对新闻事实还是新闻文本)上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只能在思维中将二者加以区分。实际中,人们能够看到的、感知到的只有事实信息层次的东西,而意义信息层次的东西就包含、蕴藏在事实信息层面之中。

对于普通新闻客体,传播主体的报道基本保持在事实信息的层次,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纯新闻;接受主体对相应新闻文本的解读也基本停留在事实信息层面。但对那些相对比较重要的新闻客体来说,传播主体在报道中一般不会停留在客观中立的事实信息层次,而会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意义;不会停留在对事实信息各要素进行简单罗列组合的报道上,而会运用各种认识方式深刻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事实信息的意义所在。事实上,新闻报道的难度不在于描述“显在”的要素,不在于陈述事实信息层次的具体内容,而在于揭示“隐在”于事实信息中的意义信息,在于揭示各要素之间或隐或显的各种关系对主体的意义。如果在叙述事实信息的同时,能够表达出、体现出事实信息对主体的意义,那无疑是较高层次的写作。传播主体正是在这种写作中,根据自己对价值客体意义信息的认识与理解,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向或情感态度。接受主体对相应的新闻文本的解读,也会在获知基本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新闻客体的意义问题。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狭义价值之外的价值)往往就是通过意义信息的价值来实现的。

新闻客体所含信息的层次性结构,对传播主体来说,从客观方面要求以不同的新闻报道方式对待不同的新闻客体。这样就形成了“新闻”与“专稿”③或“消息”与“通讯”④的基本区别。不同的报道体裁或样式恰好说明新闻事实对传播主体的价值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的。比如,一般的新闻或消息,对主体的价值基本上是事实信息的价值,对主体的主要作用和影响首先是消除他们对周围环境在认识上和心理上的不确定性,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改变主体的态度甚至行为,使信息价值继续延伸下去;而专稿或通讯(比如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等),对主体的价值除了信息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为主体提供了新闻价值客体各种意义信息的可能价值,使主体有可能在新闻接受活动中得到更大的价值效应。

当然,到底哪个层次的信息对主体的价值更大,并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主体的具体利益、需要、兴趣、能力、情感、信念等等因素而定。但就新闻传播的实践经验来看,具有意义信息的新闻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往往会更大一些。这也正是新闻传播可以进行议程设置或引导舆论的根据。引导舆论的实质从新闻价值论的角度看,就是用传播主体的价值追求引导接受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活动。

价值客体信息结构的层次性,从客体方面说明了新闻价值的层次性,从而提醒新闻主体:在针对不同客体对象获取新闻信息时,要自觉注意到信息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在创制新闻文本或解读新闻文本的精神活动中,把有价值的各种信息蕴涵在文本中或从文本中解读出来,从而使价值客体的潜在新闻价值得到较为完美的实现。

2.新闻主体的层次性与新闻价值的层次性

我们知道,主体就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价值主体是指处于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新闻价值主体是指处于新闻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主体在社会中的具体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是有层次的,哲学上通常将主体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社会主体、群体主体、个人主体等。我们可以按此将新闻价值主体分为:社会主体、群体主体、个人主体。

新闻价值主体存在的层次性,使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主体的价值表现出不同的层次:对个人主体的价值,对群体主体的价值,对社会体的价值。新闻价值的整体实现程度依赖于对各个层次主体的具体价值实现程度,最终则落实在对每个个体主体的价值上。

同一价值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的价值性质、价值大小会不会相同,会不会矛盾和对立,要作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新闻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的价值具有同一性。价值的同一性主要指价值性质的同一性,同一价值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实现的价值量的等同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价值性质的同一性既取决于新闻客体的特征,同时又取决于价值主体的特征。只有当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的利益、需求基本一致或在一定的方面一致时,能够满足他们共同利益和需求的价值客体对他们的价值在性质上才有可能是同一的。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即使在具有共同价值的情况下,对不同主体的价值量仍然是有一定差别的,这是由主体之间存在的客观的差异所决定的。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价值的同一性,在同一民族国家范围内更好理解,比如,中国主流媒体传播的绝大多数新闻,它们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对整个中国社会,对存在于中国社会的各种群体主体,对生存、发展于中国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个人主体,其新闻价值的性质基本上是同一的。反过来,社会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价值同一性,有力地说明不同层次的主体有着共同的新闻价值需求,作为新闻传播媒体必须注意发现这些共同的需求对象,这样才能把一定的媒体塑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

有些新闻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的价值不仅具有不一致性,甚至具有矛盾性和对立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新闻业不只是社会舆论机构或社会公器,不只是具有一般行业的性质,不只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它还是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有着不可否认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有着不可否认的集团利益性,这就决定了新闻机构不只是传播那些具有普遍社会性的新闻,还会必然传播打上自己价值观念烙印的新闻。毫无疑问,这样的新闻,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当然不会对所有层次的主体产生同一性质的价值效应。

处于同一层次的主体,其具体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还有本层次内部的层次性。比如,社会主体就有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作为人类社会主体不同存在方式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群体主体的具体存在方式更是种类繁多,阶级主体、阶层主体、政党主体、各种各样的团体等等;个体主体的存在方式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新闻客体对主体价值的层次性确实是一个十分繁杂的问题。在任何一个层次内部,同一价值客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都有可能是同一性的,更有可能是不同性质的。比如,同样一宗重要的政治事态及相应的新闻报道,对不同的社会主体,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不同的个人,其作为新闻客体的价值会有诸多的差别和对立。

总之,新闻价值主体的层次性,从主体方面决定了新闻价值结构的层次性,同一新闻价值客体对不同层次主体形成的价值层次,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以哪个层次的价值为最高价值?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新闻客体到底价值如何,最终是以它对社会主体的实际效应来衡量的,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体的完善和发展是评价客体价值的根本标准。

注释:

①李衍达编著《信息世界漫谈》,第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新闻价值范文篇10

让国际受众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我国英语媒体不断传播国内外重要时事。信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是信息价值的体现。英语新闻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不只是单纯地对信息进行语言转换,而是通过英语新闻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因此,英语新闻传播有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那么,如何挖掘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如何看待我国信息文化的传播?我们不仅要关注信息的“事实维度”,更要重视其背后的“文化维度”。

影响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因素

1.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在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特定区域内出现的,包括地理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环境因素是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文化传播的空间载体。由于各民族发展的环境特点不同,其文化内涵也有显著差异。以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语言表达以及思维方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点。以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间的地理条件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化的发展。因此,由于环境文化的差异,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导致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出现瓶颈。英语新闻传播的方式必须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还原英语国家的语言情境。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打破环境文化障碍,重视信息的文化背景,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交流。2.风俗文化。风俗是指个人或者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生产、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稳定发展推动了风俗文化的出现,使其贯穿于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交往活动。因此,风俗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环境文化的不同导致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必须明确风俗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比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英语新闻传播的文化价值

1.异化策略。异化策略是指,将源语言文化尽可能地表现出来,贴近源文化体系,使源语言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感以及文化符号直接转入目标文化的语言表达中,巩固文化的相对主义情结。在英语新闻传播中,采用异化策略能够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使受众感受到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从而保留文化的原始性。文化相对主义情结根植于源语言文化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希望本土文化能够在不丧失原本面貌的情况下进行传播,从而提高本民族文化的地位,这种文化强势心理在英语读物翻译作品中有着明显体现。保留源语言文化的基本形态以及表达方式,能够还原文化价值,加深受众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英语新闻传播中的文化自觉性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源语言文化对目标语言文化的一种渗透,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应该尊重文化相对主义情结,认识到其存在的必要性,深入分析这种情结存在的动机以及心理过程,优化异化策略。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以及表述形式上,要尊重西方国家语言文化,保留其文化精髓,满足受众的民族文化心理。异化策略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了各国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2.归化策略。所谓归化策略,就是将源语言文化在目标语言文化中进行本土化转换,适应目标文化体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合理对接。英语新闻传播中的归化策略以受众为出发点,根据受众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合理化转换,将源语言文化体系中的谚语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体系中的相关言语,实现文化对接。英语语言文化体系中存在很多谚语,这种语言表达特点在英语新闻传播中可能造成信息误区现象的出现。不同民族间的环境文化和风俗文化不同,所形成的文化内涵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受众在接受英语新闻时,会运用本土化的思维模式,对信息进行转换,影响了其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归化策略的目的就是减少此类状况的发生,将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会影响受众理解的信息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加深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理解。在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使用归化策略时,首先要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体系进行系统了解,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尊重源语言文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应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进行本土化转换,从而实现文化的迅速对接,加深受众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因此,在英语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归化策略是十分必要的。3.除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多元化”成为时展的基本趋势,跨文化交流是当前不可避免的发展走向。因此,挖掘文化价值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价值是文化构建和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形态,推动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由于各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地域特点不同,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以及文化内涵存在显著差异。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英语新闻传播中出现了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除误成为英语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另类文化价值观,推动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合理沟通。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的现象,源于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因此,为了打破文化传播的阻碍,首先要对文化差异有一个系统化地了解,深入地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其次应对导致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追踪性调查,比较其类型,探究误读、误导以及误解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应对比分析我国语言文化体系与西方语言文化体系,从差异中找到共通点,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共鸣。根据文化特点进行除误,能够打破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

英语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