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53:11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范文篇1

1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传播的相同点

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探索和创新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尽最大可能占据竞争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在对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成媒介观察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内容和形式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相似之处。

1.1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析

媒体作为社会发展的观察者,在社会新闻事件传播中,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是媒体必须具备的职能。然而,媒体的新闻传播不能只停留在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上,还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新闻深度报道,形成新闻事件传播对受众的引导作用。以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为例,在形成对受众的引导性上,网络媒体的网络意见领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网络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和信息的自由性使得网络意见领袖的信息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公知对网民的网络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析同样也对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价值产生积极作用,例如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传播,央视的《新闻1+1》以及一些地方台的新闻评论节目等,还有报纸的新闻专栏评论等,都对传统媒体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职能产生重要作用。

1.2新闻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

在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探索上,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探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其中新闻传播娱乐化方式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所共有,为社会新闻事件传播的改革带来不小影响。新闻娱乐化方式改变以往对新闻传播内容和形式中的刻板印象,形成轻松活泼的态势,这样更有助于实现新闻传播内容满足受众需求的目标。例如今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为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对两会的新闻报道除了报道会议的议程内容外,对参加两会的代表的采访中,很多媒体对准一些热点话题人物,采访他们的提案,例如采访毛新宇、倪萍、张艺谋等等,另外针对一些代表的提案,网民在网络媒体上进行评论,这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网民是带着调侃的目的发表意见,媒体的新闻娱乐化传播形式形成了社会热点新闻事件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特色。

2网络媒体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不同点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不同的媒介下,形成了对新闻信息传播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点,这是当前构成双方激烈媒介市场竞争的原因,在双方拥有共同传播形式基础上存在的不同传播特点,这才能构成网络新闻传播和传统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吸引力。

2.1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2.1.1注重信息传播的独家性媒介市场竞争的直接表现之一体现在对媒体传播信息的独家性上,通过独家新闻的才能形成媒体对受众的吸引力。利用这个平台,网民可以随时自己身边的新闻信息,在新闻时效性上远超传统媒体,例如2011年发生的7.23动车事件,网友苗苗最先动车追尾事件,微博发出后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同时在对事件的处理和善后上,网民也是通过网络媒体关注事件的最近进展。这些在网络微博中最先重大社会新闻事件信息的形式,构成了网络媒体强大的独家新闻传播特征,也是网络媒体优于传统媒体获取独家新闻信息的直接表现。

2.1.2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延伸新闻话题在媒体传播理论中,受众的反馈理论对形成媒体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意义。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实现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并成为其区别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最大特征。而在媒体的互动性之外,新闻传播信息话题的延伸性对形成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产生了重要价值。2011年底,方舟子将打假矛头对准韩寒,对韩寒的部分作品持质疑态度,这在网络上掀起种种热议,韩方论战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网民利用微博、博客以及论坛等形式,各抒己见,由此也延伸出了对韩寒作品的挑错,以及韩寒一些列反击行为的讨论等。方舟子打假斗士的头衔不断收到网民的热议,总之事件的发展还有待得到进一步的证实,而网民在网络上的互动对事件的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2.2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2.2.1新闻直播形式满足受众需求在重大新闻信息的报道中,谁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快信息,展现真实场景,谁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在受众对信息和新闻审美立体化、多元化、近乎苛刻化的今天,直播新闻仍然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最有时效性、影响最广泛的传播方式。在国外,一些重大新闻事件成就了一些知名的媒体,例如半岛电视台,在对伊拉克战争以及关于围剿本拉登等新闻事件的传播上,半岛电视台传播的内容获得了全球受众的肯定。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对日本的经济和民众人身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破坏,日本NHK电视台积极参与到新闻的直播中,海啸蔓延日本东部地区,日本民众在震后的自救等,都成为电视新闻直播的内容。

2.2.2对受众的信息引导更具有权威性媒体的信息传播需要发挥对受众的舆论引导职能,这是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环境下对媒介的要求。在实现媒体信息引导上,权威的信息来源更能发挥媒体的引导性。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引导,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更具有权威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媒体中的信息引导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网络媒体中的意见领袖,他们在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引导中,容易带有一定的个人价值取向,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权威性存在争议。传统媒体在信息引导上,站在媒介的立场,以媒体新闻评论的形式发出信息,因此更具有客观性,保证了信息引导的权威性,这对提升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影响力产生重要作用。

新闻传播范文篇2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访谈》,这种批评性报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把视点投向于大众最为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矛头直指贪官污吏和不法分子,在社会上掀起了极大的反响。、李鹏、朱基、、李岚清五位领导人曾亲自过问《焦点访谈》反映的问题,并督促查办;李鹏、朱基也先后视察《焦点访谈》并题词。而普通民众则把《焦点访谈》视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据统计,每晚收看这个栏目的观众多达三亿,每天有数千观众通过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线索、反映情况,数百人在电视台东门排着长队要求上访。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下,《焦点访谈》的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1998年4月以来,《焦点访谈》播出的很多节目都有了整改反馈,违纪者受到了惩处,以致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工作状况往往由于《焦点访谈》的报道而得到了改进,甚至一些执法部门的工作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它的影响,面向群众进行了修正规范。一个电视栏目能如此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中国电视业发展史上还是首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焦点访谈》在整个新闻界树起了一面旗帜,《美国之音》则将它称之为中国百姓的“回声”,而境外的媒体虽然对《焦点访谈》的出现和地位感到费解,但仍认为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电视业的一场革命。一时间,不少电视台也纷纷办起了类似的节目,直面各种社会问题,有人将其称为“《焦点访谈》现象”。

现象的表面是中国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职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新闻传媒正逐渐获得少受行政权力干涉的相对独立的监督权,有人将其类比为西方的“第四种权力”,但是中国新闻无论就其性质还是机构设置来讲,都并未改变其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部门发挥“喉舌”作用的社会定位。所谓的“第四种权力”的说法也就自然缺乏了相应的依据。那么,在性质和建制并未改变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出现《焦点访谈》式的批评性节目?它与我国社会变迁有哪些关系?中国新闻传媒发生了哪些变化?何以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社会在结构上为新闻传媒的变化提供了哪些条件?《焦点访谈》式的新闻传媒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如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

二、《焦点访谈》的产生背景是应社会转变而产生的

施拉姆曾指出:“在为国家发展服务时,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变革的代言者。他们所能帮助完成的是这一类社会变革:即向新的世俗行为,有时是向新的社会关系的过渡。在这类行为变革的背后,必定存在着观念、信仰、技术以及社会规范的实质性变化。”因此对《焦点访谈》现象透出的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放大这一社会现象也决不应局限于中国传媒业自身发展,还应放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国家对资源控制的弱化以及的解体,城市企业的纯经济性加强,使中国行政性整合能力下降;国家与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组织已不是国家的“部件”而是具有独立性的“整体”;此外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型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地方成为利益主体,地区差异性增强……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体制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脚步,新的新闻传播样式也就应运而生。《焦点访谈》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产生并脱颖而出的。

首先,在中央对地方刚性指挥减弱的情况下,中央需要大众传媒作为监督渠道,及时完善不同侧面的反馈,及时弥补工作中的漏洞。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主要依据两个刚性任务的达标来实现。一是在经济建设上,中央向地方要硬的指标和速度,二是在政治上中央要求各地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样的要求结果,往往使各地在上报中央政府的材料中报喜不报忧,随意夸大成绩,对问题避而不谈。朱基曾坦言:“中国这么大,各地干部都在干什么,想什么,怎么干,我们在上边的眼力不够,无法有力监督。”《焦点访谈》的出现正好成为担当此任的最佳选择,成为中央政府惩办部分中间层行政故意偏离行为的理性选择。

另一方面,《焦点访谈》的出现及时地帮助了民意和中央之间的无衰减交流和传递,适应了时世的要求。由于中央对地方问题知之不多,地方政府向中央掩盖问题使民众的利益得不到切实的关怀,如果受损的民众面积扩大,民怨积聚,就不利于团结稳定和发展。虽然中央力图改变这种现象,但由于民众地位微弱,没有一个直接的利益表达渠道,而上访的成本过高,超出弱势群体的支付能力。因此《焦点访谈》的出现也正好满足了民众的需求。

第三,《焦点访谈》类批评性节目的出现也是大众传媒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媒体和信息的不断扩展和交流,中国大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在不断地被刺激和拓宽的同时,西方媒体也把另一种观念和视角带给了中国民众。尽管这之中有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解和偏见,也不乏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抗,但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不再片面夸大优点、掩盖缺点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发挥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的职业追求也是传播业工作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焦点访谈》类批评性节目得以产生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最直接动因。

三、《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使又一股思想解放的春风吹临中国大地,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态势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形成。部长丁关根在宣传工作会议上说:“宣传内容上要面向群众,面向实际,注意回答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各种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在宣传方式上,要改进宣传方法,注意宣传效果,多采取民主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作到生动活泼,可信可亲。今年要努力争取使电视节目有一个较大的改观。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开辟新的栏目,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央台迅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的栏目纷纷上马.而在这一系列改革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标志当属《东方时空》的开播,其中的子栏目《焦点时刻》更是引人注目:它以快速反映报道国内外事件为宗旨,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揭露丑恶现象,曝光危害人民利益的恶劣行为等等果敢客观的言行博得了政府和人民以及同行业的一致认同。它的成功表明,过去有意或无意回避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其实是可以报道的,关键是怎么报道,而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如何将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从而真正达到中央提出的“解疑释惑、平衡心态、缓解矛盾、团结鼓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说,《焦点时刻》为《焦点访谈》的出台进行了先期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闻历来是世界各大电视台的中流砥柱,而其中的评论节目又是节目的灵魂,可谓重中之重。而向世界级大台努力的中央电视台在这种形式下在每日黄金时间推出《焦点访谈》,也可谓顺应形势,顺应媒体自身发展,适应政府、顺应民意的需要。

1.从《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来看,它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在其后的一次制片人座谈会上,孙玉胜进一步谈到:“电视制作人员要树立明确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这种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就是节目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人民的利益。形象的说法是’喉舌意识‘。再明确的说法是’只能帮忙,不能添乱’。”

2.从《焦点访谈》的选题原则来看,就是体现了创办者所要求的“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而“普遍存在”则是衡量某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所涉及的群体是否在社会中占有足够的量的比例;报告这些事件或现象是否能在全社会引起足够广泛的反响与共鸣。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按预定计划推出第一档节目,题为《行情看好--国债发行第一天》。在内刊回忆录上,选题人说,在这一天有好多事情值得关注,甚至有人提议做愚人节的创新节目,但综合考虑到这一年的国债发行与历年相比,国债的利率及相关市场竞争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早在国债发行的酝酿期间,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就几次强调要周密安排这次发行工作,全国城乡的千家万户更在关心着今年国债的购兑方法、投资效益以及旁人的选择。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由此,编辑、记者在全面分析后,决定以多点报道的形式推出了《焦点访谈》的第一期节目。由此看来,《焦点访谈》的节目选题不仅要坚持三句话原则,而且要坚持三句话的结合。

3.从《焦点访谈》的报道原则上来看,正面报道的分寸把握突出地表现在角度的选择上,也就是聚焦在哪里。聚焦不准,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效应。

在《东方时空》1999年第四季的节目中,有一篇关于《37所高校实行收费制》的报道。高校实行收费本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这期节目对准“收费后学生家长是否能负担得起”这个角度,那么很有可能在节目播出后会引起社会方面的不满,因为毕竟那些能够承担得起费用的家庭也不愿意把过去本归国家承担的费用改为自己承担的费用,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所以选题者构思精巧地将焦点对准为高校为何要实行收费这样一个沟通讲理的角度,并引鉴了国际惯例上大学都是自费的相关背景,并补充说明了学生如果用功学习,得到的奖学金要比付的费用还多,而那些有困难的学生还可以申请贷学金等等一系列大家关心的问题,起到了为政府与民众进行沟通,评说时事、解释背景、缓解矛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报道原则上选择角度的重要。

另外,在负面报道方面,“硬焦点、软着陆”是《焦点访谈》一贯坚持的策略,也就是不管批评什么,批评谁,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就是“不能把矛头指向党和政府,不能以偏盖全,影射攻击,挑动矛盾,渲染情绪”。作这类节目时要把握住分寸,出发点应是积极的、善意的,批评性报道要争取起到正面效应。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焦点访谈》提出了自己的报道原则:

第一,要力求事实准确,记者不能先入为主,更不能偏听偏信。记者要作到冷静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主观意识太强。在对有争议的的问题采访时,要听取多方的意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第二,在评点时要就事论事,不要引申发挥,扩大批评面。

第三,要最大限度地去争取得到主管部门和权威部门人士的表态或得到他们的更深一步的合作。

第四,问题要有普遍性,作到选题为受众所关心,有典型性。

第五,要选择好时机,把握好时事的动态走向。

第六,要有结果,给自己和受众一个可回味的空间。

(孙玉胜:《所能想到的和作到的--关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回顾与思考》)

四、《焦点访谈》是体制变革时期中国新闻报道发生转变后一个典型先例,它体现出中国新闻传媒的一些新特点

1.形式上增加负面报道,但与正面报道并不相悖

所谓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从字面上看似乎很容易理解,无非是表扬什么,批评什么,但有时有些报道则很难从表面上进行正负分类,如重案要案,扫黄打非……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焦点访谈》对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批评报道)所含的内容等进行了划分:

首先在正面报道方面,它所包含的层面不仅仅是成就报道,还包括:

党和政府明确要提倡和弘扬的精神,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等;

政府出台的新举措、新政策,如国库券发行,平抑物价措施等;

党和政府坚决制止的,如反腐败,打击三陪等;

此外还有法律严惩的,如大案要案,刑事犯罪等等。

其次在负面报道方面,则包括:

严重危害民众利益的,如河流污染等;

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如假增值税发票等;

以及违反国家法律的,如乱占耕地等。

按照界定,据《焦点访谈》内部统计结果表明,在1994年到1998年这五年间,正面报道始终以超过总数二分之一的绝对优势多于负面报道,但负面报道从1994年到1998年间的比例也一直在上升,其势头不容忽视,其中只有1997年比1996年有所下降,原因是这期间正值香港回归,正面报道增多。

在负面报道的上升比例中,值得注意的是,从1994年到1997年,负面报道没有超过三分之一,而1998年的比例则明显上升,接近半数,这就说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功能在1998年得到强化。这里至少有两点原因:一是改革初期,过去那些一直在有意无意回避触及的有关社会制度各方面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已经日益暴露出来,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问题也在持续加剧;二是由此导致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的决心和措施都在不断地得到加强,舆论监督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重视和关注。1998年10月,国务院总理朱基就曾专程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工作人员座谈,明确表示了对于新闻媒介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视和支持。

从某种形式上说,负面报道的出现是体制变革时期,中国新闻传播最为直观的特点和体现,这也是《焦点访谈》类的批评性节目在“弱势群体”中拥有广阔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负面报道的比例上升,并不意味着正面宣传的原则被削弱了,朱基就曾对此问题谈过他的看法:“过去有人认为所谓坚持正面宣传,就要报刊、电台、电视等传媒在正面诠释党的方针政策、宣扬新生事物、赞颂英雄模范人物等方面,所占比重要占绝对优势,占到90%以上才算数,否则似乎是邪不压正,就为宣传纪律所不容,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不全面的。”朱基认为:“只要通过舆论监督,让老百姓明辨了是非,看到了光明与希望,鼓舞了士气与斗志,对党、军队、政府的工作增加了依赖感,从而同心同德干社会主义,就是与正面宣传殊途同归。至于舆论监督披露矛盾、曝光阴暗面,究竟占到多大比例为妥,这并非问题的实质所在。……只要是实际需要,并且切中要害,真正替广大百姓说话,就是降到49%,也应当算是坚持了正面宣传。”(“朱镕基要大众传媒作''''群众喉舌”,《镜报》1998年第10期)由此可见,负面报道的出现与坚持正面报道的报道方针并非相互矛盾,其实质都是宣传和强化党的政策和思想,从而达到规范社会意识和行为的目的。在变革后的当代,中国新闻传播是要通过“正视矛盾,解疑释惑”来消除人们意识行为中的偏离倾向,这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在变革时代的新特点和表现。

2.职能上强化舆论监督

早在19世纪,一位著名的美国报人就激昂地保证道:“若不给我新闻自由,我就能给大臣一个贪污腐化的上议院……和一个俯首称臣的下议院……但是一旦我有新闻自由的武装……我就要向他所建立的强大的体制进攻……把他埋葬在他要庇护的贪权枉法的垃圾堆中。”“给我一张自由的报纸,我就能消灭政府的贪污。”(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19世纪另一位更著名的新生资本主义的理论赞美者也曾断言:“随着人们趋于平等和个人主义逐渐强烈,报刊也便日益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认为报刊的作用在于维持自由,那未免降低了它的作用,报刊还能维持文明。”维持自由也好,维持文明也好,这种维持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于政治批评和社会监督。

舆论监督正是在中国变革时期,新闻传播被赋予的新使命,它也是中国新闻传媒转变的核心。早在1996年,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在接受美国《中国新闻》英文月刊采访时说:“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按照宪法保障人民更充分地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包括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中国新闻》,1996年年刊)国家主席在十五大报告中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一节中更是特别指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十五大报告白皮书),这些都是新闻监督的法律和政治依据。

3.传播形态上由单向垂直式转变为“双向交互式”

在体制变革前的中国社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的信息传播关系是单向垂直式传播,即中央政府通过组织和大众传媒两个系统把信息传给地方政府和民众,其中组织系统是传播的主体性渠道,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信息则主要从组织系统中获得,而传媒系统则是辅助性的。在这种传播形态中,地方政府和民众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由于地方政府利益上没有独立性,群众只是从集体、单位中分得应得的利益,因而也就不需要作利益表达。同时上下利益一致的假设和对舆论的高度监督控制,也根本不存在信息的反馈。

但是随着地方和民众成为利益主体,中央权力的下放以及传媒舆论监督职能的赋予,传媒在下达中央指令的同时,也接受来自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利益表达,于是信息传播模式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民众获得了独立的利益,产生了利益表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民众的利益表达既可以通过组织系统逐级上传,也可以通过传媒系统直接送达中央政府,这样就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又因为地方政府有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在信息的上传下达过程中会使信息受阻,这样就使组织系统进行的信息传播由于信息衰减严重而失去了有效性,这样传媒系统就发挥了其有效的威力,它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三者传播关系由原来的信息单向垂直式转变为双向交互式。在这里,“信息源不再由政府控制,即由过去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播进而变为平行交叉的自由传播”(施拉姆:《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总之,反馈信息流的增加成为体制变革时期又一新特点。

五、从《焦点访谈》的现存问题看中国新闻传播转变后的问题和阻力,大众传媒在不断的强化角色职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舆论监督不够,质量不高

虽然涌现了一批《罚要依法》等大快人心的节目,矛头直对贪官污吏,大胆揭露曝光,但纵观全国的大众传媒,改革开放20年来,在超过千起的重大新闻曝光中,把部以上的高官作为揭露对象的,还没有一起是新闻单位独立作出的。即便是引起全国瞩目的“陈希同王宝森案”,虽然曝光已经多年,但至今仍没有一篇深入翔实的记录当时真实情况的报告,以至于有不少人把街头小报的传奇杜撰当事实来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是来自制度的约束。

中央有关政策曾有明文规定: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要送给被批评对象的上级审批阅读,然后才能发表,而且“涉及到公检法等部门的曝光必须上报到系统最高一级主管部门审批”,这实际上是变相地否定了新闻机构的监督权力。诚然,《焦点访谈》被冠以舆论监督的“改革尖兵”之称,但在实际操作中,据内刊工作人员统计的数据表明,在1994年到1998年这五年间,该节目的干部监督多是以科级和处级干部为主,《大公报》曾发表文章说“几时他们(被监督的官)不安的眼光不是仰视而是俯视或平视,那么《焦点访谈》的门口就会门可罗雀了,那时弱势的群体有可能成为强势了”。还有人戏称《焦点访谈》是专打“老鼠”不打“老虎”的“尖兵”。那么如此的约束与力度能够解决和保护的究竟是哪些人的问题和利益呢?在几年的来信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占绝对多数的是农民,其次是工人,而知识分子的数量最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焦点访谈》影响最多的是那些在社会最基层的民众,《焦点访谈》维护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最基层的民众利益。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是农民问题最多,农民利益被漠视的现象最严重。尽管我国农民人口众多,自然反映的量也就越大,但他们所反映的大多都是社会性问题,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二,是工人农民的利益受损害后,因为途径和费用等问题使他们只有更依赖媒体来作他们的保护人,替他们伸张正义。

第三,是农民进入系统后得到保护的能力最少,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焦点访谈》等媒体的曝光,基层民众被侵犯的利益才得到部分的保护和补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制度上的一种缺陷。

其次是权与力的约束。

舆论监督虽然使一些贪官污吏的特权受到了约束,但在大社会中仍是有一些利益集团和权力机构在有力地影响着新闻监督的职能。《北京青年报》就曾形象地描述过新闻机构被包围和、干扰的场面:《焦点访谈》被两支队伍包围--一支是住着宾馆,拿着手机,拎着巨额“红包”和土特产的主任和秘书,另一支是席地而坐,揣着干粮,捧着写满众人血印和签名的告状信的群众。由此看出,各种权的威胁,利的诱惑,以及中国人永远也过不了的人情关,都严重影响着新闻监督的力度和职能,这不禁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句话:在中国,如果你想随便挪一下椅子,都会发生有人流血的悲哀。

第三就是知情权的约束。

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性丑闻案被美国各大新闻媒体放之于最显著的地方,连篇累牍,细致入微,甚至有公司对总统的审判过程进行了录像选播。公众仅仅通过传媒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就了如指掌,还可以发表意见,投票表决,这生动地体现了西方新闻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所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也就是所谓的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势力”。而我国情况不同,我们的大众传播工具是党领导下的宣传机构,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基于此,一个系统内部机构如果要对系统本身进行监督,就必须有来自系统最高决策者对其的授权和认可,而这其中首先就是给予他知情的权利。这里所指的“情”既包括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也包括各利益集团、权力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各自的背景以及最高权力机构对各种集团、势力的态度的倾向。而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知情权却被它的行政级别所限制,对内情所知甚少。这种知情的局限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稍有不明之处,便采取回避的态度,“不去搅浑水”,使监?督简单化。《焦点访谈》的记者也曾开玩笑说“我们《焦点访谈》最爱作的就是对直观的违法行为的曝光,尤其是正在进行中的。比如公路乱收费、乱插旗杆什么的。为啥呢?因为它证据确凿,拍下来就再也赖不掉了,所以我们至今还没有打过一场官司,没有一次差错”。这些话虽是戏言,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出:目前我国的新闻监督还只是“简单监督”的事实。“简单监督”的必然是简单的事件,而简单的事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也必然是表面化的,所引起的社会思考也就必然是肤浅的。

第四,新闻队伍素质的约束。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是要靠人来实现的,中国大众传媒的进步也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然而由于我国新闻事业起步较晚,加之长期处于政府指令性的管理下,缺乏自主创作的空间,这就使新闻从业者或萎缩为一个按指令行事的慵懒的应付公差者,或转而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经济利益。随着中国大众传媒舆论监督职能的不断强化,其权力与影响也将不断地日益扩大,面对这样的形势发展,如果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不能及时跟上,其产生的负效应将是信息封锁时代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或者不准确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的几百倍。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就无形之中被封堵到了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激化矛盾的境地,这就确实给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反观今天的新闻监督中存在的力度不够、质量不高等问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记者知识准备不足,分析能力不强造成的,因此我们看到的很多报道都是只针对问题的表面现象进行描述,或把事件的主题归纳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不能作深入的挖掘,这样的新闻报道往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感情上的冲动,而少有理性的思考,但是毕竟大众传媒不仅是传播工具,还是文化载体,低质量的思考所传播的必然也是低质量的文化,这对全民文化品格的培养也是极为不利的。

2.重视之下的畸形“权力放大”

《焦点访谈》引起的社会震动和反响如此之大,原因来自于领导和群众的特别关注,两者的合力才造成了《焦点访谈》在全社会的重要影响。

群众为什么如此重视《焦点访谈》呢?这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几十年来中国百姓习惯了报纸电视上的“一片形势大好”的赞扬和讴歌。突然敢说敢做的,当然解恨解气。这种“奇”使弱势群体有了代言人。

其次,在群众的眼中,传媒所发出的言论必然是代表党和政府的言论,因此在中国百姓心中,《焦点访谈》的声音就是政府的声音。《焦点访谈》批评谁,谁就会迟早受到制裁,这也是《焦点访谈》获得民众信任的基础。

第三,由于群众投诉渠道不畅,《焦点访谈》成了他们借以依赖的窗口,有人干脆把《焦点访谈》称作“焦青天”。如果说领导对《焦点访谈》的重视是出于一种权宜之计的话,那么群众对《焦点访谈》的重视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电视神化”,一种对大众传播工具的误解。按照传播学的说法,是“大众传播本来不是对传播对象产生效果的一种必要的和充分的因素,而是属于和通过中介因素和影响的关系来起作用”(《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也就是说,对于被监督的人和事,舆论监督本身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它的作用在于通过曝光后营造出一种环境,通过若干环节作用于政治,从而产生效果,它的功能仅限于此。

由于上上下下的关注,使《焦点访谈》的权力被扩大,更严谨地说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上的扩大,也就是在社会心理上,《焦点访谈》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大众传播工具本身的应具有的权力范围,这当然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一些始料不及的不良后果。比如某领导在当地仗势欺人,横行霸道,事情曝光后在群众中影响极大,也震怒到了上面的领导,当即将他枪毙。违法者恶有恶报,罪有应得,但究其罪行就未必到了要以性命相抵的程度。由此看来,这些后果之所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莫不是舆论监督在人们心理上的权力畸形扩大所致,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对新闻传播认识上的文化约束。有趣的是,在中国被“炒”热的事,几乎都难逃被“炒”死的宿命。所以在《焦点访谈》成为重中之重的特别时候,不免也会有些忧虑,担心它的命运又会如何。至少在社会意识里,舆论监督万能论的幻象应该打破,舆论监督应该获得其应有的社会定位,这才是中国新闻传播的健康走向。

六、从《焦点访谈》看中国新闻传播媒介转变的发展趋势

一个国家传播业的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整个社会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未来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趋向也取决于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它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法律的制约和规定。

1.体制变革对传媒发展提出要求

首先,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民众的需求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重要依据,中国的新闻传播将不可避免地向着贴近大众的方向发展。

第二,随着中央对地方行政干预的减少,中国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职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仅不会弱化,反而会增强。

第三,随着民众日益成为利益主体,其利益表达的可能性和迫切性也在不断地加强。因此言论自由与开放将必然成为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方向。

第四,政府、社会对大众传媒提出的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会最大限度地促进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的提高,成为最直接的动力。

2.传媒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条件和保障

(1)建立健全的新闻法规,使舆论监督法制化。在中国新闻传播向着内容贴近大众、职能上强化监督、言论日益自由和开放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有关新闻传播制度和法规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其职能的转变速度。一方面给中国新闻传媒当前的舆论监督工作带来了不便,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随着大众传媒舆论监督职能的日益加强、对社会生活影响范围的日益扩大、影响程度的日益加深,新闻的自由也迫切地需要法律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在舆论监督被加强的同时,还要时刻防备它的变质和腐化。总之,新闻法规的尽快出台成为新闻改革者最为迫切的要求。

(2)给予适度的“知情调查权”。中国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职能是在体制变革时期顺应政府和民众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舆论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强化需要政府和民众的保护与支持。从政府方面来讲,除了制定出对舆论监督的保护性的法规外,还应给予新闻单位适度的“知情调查权”。中央有关部门可与重点新闻单位的重点栏目的主要负责人建立经常性的业务接触,双方可就一些重大栏目的主要负责人建立经常性的业务接触,就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进行情况沟通,这一方面减少了新闻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央对于负面报道的“把关”。这样在双方达成共识后,中央可在适当范围内授予采访调查的“特别调查权”,这样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力度将会大大加强。

(3)开辟“民意采集渠道”,发挥社会舆论的“预警”功能。在我国目前的舆论监督过程中,民众仍是作为弱势群体被关怀,民意也是往往作为后发似的意见反馈予以关照。“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是《焦点访谈》一类舆论监督节目为民申冤、打抱不平的传统思路的形象表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民意还远没有作为社会主体意识渗入到大众传播中去。把舆论监督误以为是后发似的批判和反思,而忽略了它的预警功能,这也是我国大众传播界亟待解决的偏见。

总之,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新闻传媒所关注的社会现象的主体,特别是民众,将逐渐成为新闻传媒的外部重要因素,新闻媒介和政府将会更加关注民众的利益表达,新闻传媒仍将继续发生转变。它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会有一个光明而又美好的未来。

点评

新闻媒介的大众传播对国家施政和社会活动的监督,是保证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公众的首屈一指的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焦点访谈》针砭时弊,引导舆论,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改进和舆论空间的嬗变。王丹的论文《〈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以《焦点访谈》节目为切入点,选择了一个在当今现实中颇有意义的论题,同时也是具有相当难度的课题进行研究。这是一篇既与理论、又与实践相关的学士学位论文。

作者对这一选题的把握也是基本到位的。作者从对《焦点访谈》现象的意义、对《焦点访谈》栏目特征的分析、对中国新闻传播新特点的分析、对新闻传播所遭遇的问题和阻力着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变化,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并指出了它们的发展趋势,还对《焦点访谈》的定位、策略提出了对策性的意见。作者尊重“已经是什么”的世俗化现实,由此出发,探讨新闻传播的操作方法,是言之成理的。

新闻传播范文篇3

(一)新闻腐败的本质

新闻腐败的本质,所谓新闻腐败是指一切与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过程相关的非法的、不道德的权利交换行为、关系、过程,即一切非正当的新闻界腐败现象。新闻腐败的实质是新闻权的滥用,权力滥用的目的是谋取不正当的经济、政治利益。所以,新闻腐败实际上是社会腐败在新闻领域的折射,是经济、政治腐败现象侵蚀新闻界的结果,或者说,是新闻界吸纳社会腐败的产物。

(二)新闻腐败的表征

新闻腐败有三大表征:版面、节目的腐败;新闻从业人员的腐败和新闻管理制度的腐败。

1、版面、节目的腐败新闻采编、制作、传播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社会传播效果。产生传播效果的最后形式是报纸的版面、广播电视的节目,因此,搞新闻腐败,搞权、利交换最终要通过版面、节目才能达到目的。版面、节目腐败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有偿新闻"泛滥。"有偿新闻"主要有三种类型:收费新闻、新闻式广告和虚假新闻。所谓收费新闻,是指被金钱玷污了的新闻。从新闻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各项新闻要素,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把它归属于"有偿新闻",就在于"收费"。新闻机构或工作人员在采编、刊播新闻时,向新闻来源收了费,玷污了专业新闻的纯洁性。收费新闻有的有突出的新闻价值,有的价值甚微。

2、新闻式广告实质上是广告,是广告的内容以新闻的形式包装、制作、编排、播发。如今,各种各样的产品鉴定、商品展销、工程剪彩等新闻活动,都专门列支有宣传费用,准备了记者的红包。还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媒体(或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大搞所谓的评奖、评优活动,大玩猫腻,有钱就能上榜,且钱多名头大,对这种不得不花钱去买荣誉的评奖、评优,不少企业“有苦难言”。

3、新闻管理的腐败

经营管理行为腐败指两者:一是经营管理者把新闻机构、新闻活动作为自身谋利、发财的工具和腐化堕落的财源;二是指这类经营管理者对新闻从业人员实施腐败管理。即以自身的腐败行为为“榜样”,导引、放纵新闻从业人员参与、从事腐败活动。“有偿新闻”为什么屡禁不止,且有泛滥之势,应从管理腐败上找原因。一次偶然机会,笔者得遇某公关公司一位主任,其名片业务栏内竟赫然印着“有偿新闻”。该主任还掏出多家媒体老总的名片,并炫耀该公司与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有偿新闻”合作关系。这类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新闻腐败已不仅是极个别现象。它已经很深地侵入了新闻机构的管理。部分新闻机构的经营改革实际上已步入歧途。

二、产生新闻腐败的原因

众媒体是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是重要的公共部门,传媒业是否发达,是否健康,是社会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说是对媒体高度的评价。作为重要的公共部门,媒体面对现实社会所做的种种报道,所发出的种种声音,都应当在最大程度上、尽最大可能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系社会的公共价值观。人们常说,媒体是社会的良知,正义的化身,也是推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力量。正因为媒体具有如此崇高的“社会地位”,人们就更有理由要求媒体真正能够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充分体现社会的良知,彰显社会的正义,切实推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社会原因

如果我们从新闻媒体的自身特征、外部环境影响、社会制约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话,可以发现,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和变革之中,媒体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其版面、时段等,已远远满足不了来自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宣传需求,这就在无形中使新闻媒体成了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围绕这一稀缺资源的分配,产生了激烈的供求矛盾。一些单位或个人为得到这种资源,就开始与新闻从业人员进行交易,用金钱或物质来换取新闻传播权,从而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方面,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使其几乎掌握了全部的“话语特权”,新闻媒体可以对其他行业和个人,甚至党政领导的腐败现象和不良作风进行曝光和批评,而读者、观众对新闻媒体的腐败现象虽有强烈不满却往往无法对等地予以曝光和批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新闻法》迟迟没有出台,对亦“官”亦“商”——两者身份兼具的新闻从业人员的腐败行为没有适宜的惩治条例,或者说无法可依。

三、如何克服新闻腐败

(一)整顿新闻从业队伍

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业的高速发展,新闻从业人员的队伍也急速膨胀。有小部分人在社会腐败思潮的影响下,把新闻传播事业当作一种谋取不正当利益,实现暴富的手段,在急于先富起来的情绪躁动之下,干了许多与新闻工作者身份不相称的,极不光彩的事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当然,在这支队伍中,亦有少数资深新闻工作者,在社会转轨变型期,经受不住腐败的侵蚀,背弃操守,与腐败分子同流合污,在新闻传播界大搞腐败,败坏党的新闻传播事业。鉴于以上情况已不是个别,因此有必要进行整顿,社会影响极坏者应清除出新闻队伍,性质特别恶劣,触及刑律者应移交司法机关惩办。

(二)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强化对媒体的监督和制约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实施对新闻业的全方位监督,使媒体自身时时处于社会公众的严格监督之下。要设置专门机制,受理涉及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投诉书信、投诉电话,受理公众的有关举报和来访。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布处理结果。开辟专门渠道,公开披露公众监督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言论。主流媒体要成为社会实施对新闻业和新闻从业人员监督的阵地。塑造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首先必须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

新闻传播范文篇4

1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

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就是两者的传播媒介相同,所谓传播媒介就是指传播渠道,两者的传播渠道都是通过电视来进行传播,因为电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都是电视类新闻节目。

2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在传者上的不同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将话语权交给老百姓,将镜头对准百姓生活,让老百姓可以在镜头前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让老百姓成为新闻的主体,反映了平民的具体生活状况,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代言节目。电视公共新闻不仅仅局限与百姓对身边发生事情的讲述过程,电视公共新闻更重视的是发生事件的本身所诠释出来的道理和解决办法,这样的传者更具有公信力,公共新闻是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之上将事情进行深度的剖析,注重的是解决办法,公共新闻关注的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对事件的深层解读,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成为公共事务的解决者。

3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的讯息比较

电视民生新闻一般关注的是老百姓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生活纠纷,感情困绕等。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这些新闻节目就是明显的民生类新闻,主要讲述了河南或郑州市民每天发生在周围的大事小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而公共新闻要比民生新闻更加的深入,公共新闻一般关注一些社会动态,人们每天关心的热点话题,还有全国各地的一些热点事件,因为公共新闻不局限与当地老百姓发生的一些新闻,具有社会意义,例如吉林都市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守望都市》,这就是典型公共新闻,在描述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为市民解决各种生活矛盾,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一些政治事件。

4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所面向的人群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反映老百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些小事的新闻,所吸引人的地方是通过老百姓的叙述来达到让人们关注的目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来自于普通的市民,据调查,一般45到54岁年龄段的人是最喜欢看民生新闻的,而民生新闻的定位恰恰也就是在这里。而电视公共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公共事务的话题,所以公共新闻比民生新闻更具有代表性,在这方面就更加注重人民的素质,所以公共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为一些年轻的白领或者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士,通过他们的关注更能直接的将所反映出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也响应了公共新闻存在的意义,将民生新闻有效的提升到另一个阶层。

新闻传播范文篇5

关键词:新闻传播;新闻采访;意义作用

新闻采访作为新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新闻记者为了采写新闻报道,从相关客观事实中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出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信息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新闻采访使处于原始状态的信息得到了搜集、整理、分析、综合。新闻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新闻采访是为了传播的目的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其具有新闻性、公开性、时效性、广泛性等,是为了获取事实真相进行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

1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的第一步,新闻采访的内容直接影响整个新闻的质量,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身的采访能力,因为新闻记者的采访决定了新闻的可信度与质量。所以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1.1在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是核心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一定要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新闻采访的内容能够有效地被利用到新闻的传播中,如果新闻采访的内容不具有真实性与及时性,那么整个新闻传播就无法继续进行,所以在新闻传播中,新闻采访是核心。记者需要提高对于采访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采访工作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为新闻传播工作的持续开展奠定基础。

1.2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影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新闻报道是动态性的报道,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发展,是一个一步一步搜集真实信息的过程,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报道传播的第一步,其真实性能够影响到以后整个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因为新闻报道在过程中就已经慢慢地接近真相了,所以需要在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要保持真实性。但有时新闻记者难免会错误地判断一些信息,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没有办法一步看穿事情的真相,所以新闻报道的过程也是一个纠错改错的过程,新闻采集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是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修改新闻来保持新闻的真实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采访的方法[1]。如果新闻采访工作出现了错误,那么这个错误不论大小都会对接下来的新闻传播工作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记者在其中也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初心,记者的作用就是向大众传递正确的讯息,绝对不能够因为一些外界的原因导致新闻报道失真,新闻记者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保障新闻的真实性。

2当前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公众接受了解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而出现的问题就是公众很难从繁杂的新闻信息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新闻,而且这些繁杂的新闻很容易出现真实性存疑的新闻,但是公众很难辨别新闻的真假,就会造成公众的一些错误判断。而新闻记者甚至也会在面对这些复杂的信息时出现一定的错误,导致他们在向大众传递信息时出现错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发生,身为一名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时,就需要发挥自己的专长,辨别新闻的真实性,朝着正确的方向报道,积极主动地解决新闻采访工作面临的难题。

2.1不能有效地传播新闻

当前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很快,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够快速地获得信息,所以当一条新闻出现的时候,新闻工作者需要快速将其有效地传播出去,而不能让新闻通过其他渠道传播,通过其他渠道传播很容易造成新闻的重复传播,有可能出现新闻内容上的出入,从而给公众带来错误的判断。现在新闻信息传播的门槛越来越低,任何人只要有新媒体平台的账号,就有可能传播新闻信息,而且将没有调查清楚的事情就传播出去出现错误的概率就更大,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风向,很显然,这种传播方式传播出去的新闻信息不具备一定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甚至还存在着严重的失真[2]。

2.2记者自身的采访能力有待提高

在新闻的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总结和获取被采访人所表达的信息,并且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就要考察记者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在采访完成后,整理新闻稿,将其中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供公众获取。如果记者能力不足,无法正确辨别哪些信息是需要保留,哪些信息需要删除的话,就会让公众也接收到一些不良的信息,从而造成不良的影响。

3在新闻采访中提升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现在对于一些真实的新闻信息,需要社会广泛传播的信息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而对于一些不良的新闻采访信息,也需要尽量遏制,下面是一些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新闻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3.1提高新闻本体的质量

新闻工作者应该搜寻适合当前时代人们观看的材料进行采访,以满足当前大多数人的新闻需求。可以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的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件,无论是成功的人士或者是普通人,其都可能具有令人敬佩或感动的精神和事迹,新闻工作者要牢牢抓住这些事件进行采访,无论采访任何事件,都要传播正能量,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新闻工作者应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能够主动评判一些新闻,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

3.2与新媒体融合,做好新闻传播

现在以快手、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这些新媒体依靠互联网将很多人联系起来,其对于信息的传播性是非常强的。新闻传播所追求的就是新闻的阅读量,而传统的新闻传播大都靠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但如今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人数正逐渐减少,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浏览的时间越来越长,所以新闻工作者应大力发展新闻传播在新媒体中的力度,新媒体平台具有较多的曝光量,在上面的内容很容易被人们所看到。同时需要新闻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比如使用先进的摄录设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使自己能够采集到更高质量的内容。

3.3新闻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要想采访到高质量的内容,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做好采访的计划,列举出采访的问题,这样可以在采访过程中合理利用时间,从而可以问出更多的问题,增加采访的内容,采访过程也会更加顺利。首先新闻工作者要了解采访的对象是谁,然后搜集其信息,对被采访对象作出初步的了解,在采访过程中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采访,从而提高采访的质量。在采访过程中,还需要记者把控好采访局面,比如被采访对象突然不想进行采访了或者不愿回答某个问题,这时就需要新闻记者发挥自己的能力,及时改变话题将采访继续顺利进行下去,可见,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做好采访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3.4新闻记者要注重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一般来说,新闻采访就是新闻记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或者材料,所以,提问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新闻记者要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和技巧。首先要考虑好提问的问题类型,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和被采访对象有关的,不能询问一些被采访对象也不了解的问题。其次采访的问题不要设得太多,问题太多会造成被采访对象的反感,进而导致其不愿意回答问题,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少而精,要用最少的问题获得最多的内容,采访完后新闻记者要及时根据获得的内容作出总结,挖掘提炼出有效信息。

3.5新闻记者应端正态度,尊重被采访对象

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其工作态度也是新闻采访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尊重被采访对象。现在有很多记者不懂得尊重别人,在采访被采访对象时,一连串问很多问题,并且有时候喜欢打断别人的发言,会造成对方的反感从而导致采访失败。新闻记者的工作态度也能够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在采访时,一定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平等地与对方交流,遵循最基本的礼貌礼仪,这样对方才愿意与你谈话,采访才能够更好地持续进行下去。

3.6新闻记者应用真诚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在当前的社会中,与人沟通一定要抱着真诚的态度,这样对方才会同样真诚地与你交流,所以,新闻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材料,在采访时一定要抱着真诚的态度,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是在接受采访,而是在和一个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他就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只是在屏幕前作秀[3]。此外,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会换位思考,想一下,如果是自己接受采访会想说什么,进而与被采访对象产生一些相同的感受,就能够让采访对象感受到对自己的尊重,才能够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采访才算成功。

4结语

综上,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只有新闻采访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新闻传播才能够向下进行。但是,如今新闻采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新闻工作者提升自己的采访能力,从繁杂的新闻信息中筛选出大众需要的信息,为人们采编制作出适合当前时展的新闻,从而提高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丁亚飞.电视台新闻记者应如何做好新闻采访与编辑[J].传媒论坛,2020(15):68-69.

[2]尹雪.论报社新闻记者采访艺术分析[J].传媒论坛,2020(15):74.

新闻传播范文篇6

1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

电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共同点就是两者的传播媒介相同,所谓传播媒介就是指传播渠道,两者的传播渠道都是通过电视来进行传播,因为电视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都是电视类新闻节目。

2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在传者上的不同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将话语权交给老百姓,将镜头对准百姓生活,让老百姓可以在镜头前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生活,让老百姓成为新闻的主体,反映了平民的具体生活状况,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老百姓的代言节目。电视公共新闻不仅仅局限与百姓对身边发生事情的讲述过程,电视公共新闻更重视的是发生事件的本身所诠释出来的道理和解决办法,这样的传者更具有公信力,公共新闻是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之上将事情进行深度的剖析,注重的是解决办法,公共新闻关注的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对事件的深层解读,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成为公共事务的解决者。

3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的讯息比较

电视民生新闻一般关注的是老百姓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说生活纠纷,感情困绕等。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郑州电视台的《郑州大民生》这些新闻节目就是明显的民生类新闻,主要讲述了河南或郑州市民每天发生在周围的大事小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而公共新闻要比民生新闻更加的深入,公共新闻一般关注一些社会动态,人们每天关心的热点话题,还有全国各地的一些热点事件,因为公共新闻不局限与当地老百姓发生的一些新闻,具有社会意义,例如吉林都市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守望都市》,这就是典型公共新闻,在描述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为市民解决各种生活矛盾,同时也关注着国家的一些政治事件。

4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所面向的人群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是反映老百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一些小事的新闻,所吸引人的地方是通过老百姓的叙述来达到让人们关注的目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来自于普通的市民,据调查,一般45到54岁年龄段的人是最喜欢看民生新闻的,而民生新闻的定位恰恰也就是在这里。而电视公共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公共事务的话题,所以公共新闻比民生新闻更具有代表性,在这方面就更加注重人民的素质,所以公共新闻的收视人群大都为一些年轻的白领或者一些素质较高的人士,通过他们的关注更能直接的将所反映出的事件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也响应了公共新闻存在的意义,将民生新闻有效的提升到另一个阶层。

5电视民生新闻与电视公共新闻产生的效果对比

新闻传播范文篇7

关键词:新华社;“两微两端”;融合新闻;传播策略

一、前言

世界媒体行业发展趋势表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由此衍生出的融合新闻成为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在报道媒介融合的产物融合新闻时,新华社主要运用了“两微两端”平台,对各平台运用方法及取得效果进行研究,对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两微两端”平台分析

(一)微博平台

微博现已成为人们最习惯使用的APP之一,将其打造成传播平台是必然的结果。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近几年纷纷选择开通官方微博,希望能借助该平台扩大新闻影响力。在语言运用方面,新华视点(新华社官方微博)一改以往刻板严肃的表达方式,通过运用网络词汇,拉近自身和用户的距离。关于话题选择,新华视点始终致力于对社会热点进行挖掘,并将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其中,真正做到了既有人情味,又满足用户需求。另外,新媒体的不足主要是难以保证信息可信度,新华社借助官方微博遏制了虚假信息的扩散,在参与热点事件探讨时,既避免了主流媒体失位情况的出现,又对舆论进行了引导与把控,确保负面情绪得到及时疏通,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助力[1]。

(二)微信平台

截至目前,微信每日活跃用户数量已超10亿,对主流媒体而言,基于该平台打造微信公众号是增强自身影响力与传播力的极佳选择。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紧跟媒体发展方向,基于用户对便捷获取信息的需求,在确保内容真实且权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融入用户关注的话题,真正做到了视角多元和议题主动,这也是该公众号能对主流价值进行传播的主要原因。

(三)新华社客户端

作为主流媒体上线最早的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时至今日,该客户端已成功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掌握了兼具立体化、轻量化、全息化特征的新闻生产方法,并通过定期升级的方式,丰富自身功能,确保用户需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新华社“两微两端”融合新闻传播机制探析牛乔飞1,练一涵2(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本文以新华社现阶段所依托的“两微两端”平台为例,在简要介绍“两微两端”所包含平台的基础上,围绕融合新闻传播使用策略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可视化应用、媒介技术的引入等方面,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或带来启发。

(四)新华网

新华网拥有对全球信息加以采集的能力,所出品新闻的品质和权威性有目共睹。另外,新华网还有传播力强、影响范围广以及用户基础牢固等优势。数据新闻专栏的开设给新华社带来了更理想的信息传播效果,该专栏的内容涉及国际、社会、时政等方面,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选题为时政。关于新闻展示形态,该专栏对交互数据和静态数据进行了综合应用,交互数据分为数据地图、时间轴等,静态数据则以饼状图和柱状图为主,旨在通过立体地呈现数据新闻,帮助用户开阔视野[2]。

三、新华社融合新闻传播策略探究

(一)可视化应用

1.H5产品信息时代对建设传播格局提出的要求是“立足用户群体”,事实证明,只有重视用户体验,才能掌握话语权。我国网民平均年龄正逐年降低,中青年基于新闻阅读所提出的需求与上一代有所不同,他们更追求互动感和参与感,这也是H5被用于新闻传播的原因。H5的特点是有良好的包容性、适配性和传播性,对其加以应用,可使网页结构与意义得到优化。基于H5对新闻进行可视化传播,接收信息的过程往往与用户操作设备同步展开,这也使所呈现的新闻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另外,H5特有的交互性在信息时代同样具有无法被替代的价值,新华社以H5的交互性为依托,通过对人机交互平台的打造,给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例如,新华社在两会期间基于“H5+互动”的形式,制作了十余篇新闻,用户可在H5相关界面阅读工作报告内容,也可以选择点击H5界面的机器人,通过音频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解。2.竖屏视频近几年,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播放视频的格式也随之转变——由早期的横向播放转变成为纵向播放。相较于横屏视频,竖屏视频更符合用户观看手机的习惯。例如,在介绍人物背景时,竖屏视频可确保用户将目光集中在受访人员身上,采访的感染力自然能够得到增强。竖屏视频是未来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优势在于可优化用户体验,以横屏视频为参照,强调对精炼信息进行直接传递的竖屏视频更能做到文字和视频的融合[3]。

(二)引入媒介技术

1.AI技术现阶段,持续发展的AI技术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对传媒行业而言,AI技术带来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使新闻传播尽快走上常态化与精细化道路方面。在两会期间,新华社主要应用了MGC和AI合成技术。MGC主要是对工作报告进行分析,并处理报告中出现的新生词、高频词,直观展示落实党和政府决策的策略。AI合成技术则被用来合成主播,其过程可被分成两步,第一步是提取真人主播特征,第二步是借助语音合成、人脸识别等技术,形成和真人十分相似的合成主播,完成新闻播报。合成主播是用户产生全新媒介审美的主要原因,它不仅能做到充分融合媒介技术与新闻内容,使新闻获得精益传播,还能使用户基于媒介技术所提出的体验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2.AR技术AR技术的特点是通过引入数据层的方式,帮助用户从不同角度理解现实,真正做到真实和虚拟无缝衔接。早在2018年,新华社就对AR技术进行了应用,用户只需利用该技术对身份证背面进行扫描,就能置身于虚拟和真实相互叠加的环境,浏览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时间进入2019年,新华社对该技术的应用更进一步,AR直播眼镜的出现为直播提供了便利,记者通过AR眼镜录制现场情况,用户可借助客户端以第一视角观看新闻现场,无论是趣味性还是观赏性均不可同日而语。3.VR技术对比AR技术和VR技术,AR技术主要强调复归现实,VR技术则倾向于构建现实。在传媒行业,VR技术更像是助燃剂,通过强化新闻给用户带来的沉浸体验,突破空间限制,赋予新闻事件更具辨识度的立体感与真实感[4]。例如,在对总理与中外记者的会面进行报道时,新华社便借助VR技术记录场景,用户只需点击相关链接,便能对记者会画面进行360°的观看,此外,还可以自行选择鱼眼、小行星等视角,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三)分渠道新闻

1.两微平台两微平台主要用来推送精选内容,这与平台对字数及文章数量的制约有直接关系。(1)微博平台。微博平台常见媒介元素为文字、图片、视频,这是微博页面所能展示的字数决定的,因此,新华社在微博平台上的内容多为图文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微博特有的九宫格,确保将新闻内容准确传达给用户。(2)微信公众号。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新闻数量较其他平台略少,这是因为微信平台规定每日所文章数量不得超过24篇,因此,新华社更倾向于利用该平台对快讯新闻进行推送,借助音频元素为用户收听提供便利。2.两端平台(1)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更习惯基于文字、图片、音频、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新闻报道,这是因为客户端创造性地加入了收听音频的功能。另外,客户端还将侧重点放在打造视觉场景上,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媒介可打破社会场景和物理场景的固有关系,并创造传播效果更理想的新场景。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媒体产生的影响,主要是要求其对场景引起重视,这是由移动传播的本质决定的。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该客户端便充分利用现场云平台对现场情况进行了同步直播,确保视频媒介所具有的记录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还借助VR与H5元素,为用户打造极具沉浸感的新闻场景。正是上述媒介元素的存在,使两会新闻成功突破了固有的时空限制,以立体化的形式呈现,促使用户主动感知并理解新闻内容,产生精神共鸣。(2)新华网。新华网是对超链接使用最频繁的平台,这是因为与其他平台相比,作为新华社门户网站的新华网,无论是网页版面还是所储存信息量均更为可观,对信息量较大的新闻而言,将超链接作为参考文献、确保新闻信息均有可提供佐证的网页很有必要。这样做可以使用户对新闻报道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开阔视野的作用。以两会为例,新华网开通了直播入口,并将超链接功能用于直播摘要,用户只需点击超链接,便能进入其他网页阅读直播所涉及的内容,这也是新华网与其他平台的不同点。

四、结语

新华社融合发展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可供大部分媒体借鉴或参考,但是新华社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媒介技术未得到深入应用、报道转发量和阅读量相差较大等,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闫立成.媒介融合背景下城市台脱贫攻坚新闻报道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传媒论坛,2020,3(15):47,49.

[2]念红梅.互联网语境下电视新闻融合传播新变化[J].电视研究,2019(04):49-51.

[3]郑弘,单丹丹.浅析媒体融合创新的纵深发展之路——以央视新闻融合传播实践为例[J].传媒,2019(11):69-72.

新闻传播范文篇8

关键词:信息化;新闻传播;多样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的生活行为与习惯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时期,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广播新闻的传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下,丰富广播新闻的传播方式,对提升大众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广播新闻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开始崛起,但是广播新闻在人们的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广播新闻都是大众获取新闻等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最初,新闻传播都是通过电视和报纸进行的,伴随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处于空前发达的状态,广播新闻传播的方式也逐渐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广播是我国传统的传播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其所包含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如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等,并且基本都是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一特征,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也会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因此,对新时期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进行探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媒介融合对广播新闻传播的影响

当前,媒介融合可以高效整合当下的媒介平台,同时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交流更加趋向于多元化。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报刊以及广播新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因此,在新时期,广播新闻的传播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广播新闻十分讲究时效性,因此在发生重大新闻之前,需要编辑人员具有分析报道的能力,同时能够迅速确定报道的形式。对于这些要求,都需要广播新闻编辑人员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判断能力,他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各大焦点发展趋势,并与其他媒介积极合作。此时,对新闻敏感的嗅觉和较高的合作水平显得异常重要,从业者需要随时感应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依赖自身敏锐的嗅觉对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出有效的预备方案。并且,促进各大媒介的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将可能发生的信息在第一时间相互通告,增强广播媒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3新时期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

3.1传播对象定位更明确。当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传播也具有新的特点。首先,广播新闻传播对传播对象的定位更加明确。对广播新闻传播行业来说,更加趋向于完善的新闻采编体系。在完善采编结构的基础上,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巩固广播新闻传播的基础。在传统的新闻采编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者重视关于国家政策之类的新闻信息采编,但是在新时期,大众的关注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采编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单一的采编渠道逐渐扩充到更多领域。当下,新闻采编涵盖了民生、服务、娱乐等领域,传播对象也有着更加明确的定位,也正是如此,才能够保证广播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进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3.2传播形式趋向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的形式更加多样。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信息技术尚不发达,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也非常有限,往往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来进行传播,这种较为固定的传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传播效率,也限制了广播新闻的作用。在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丰富广播新闻的传播途径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并且能够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添加更丰富的内容,满足当下大众对于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新内容的加入如声音、动画等,使得新时期的广播新闻传播更具活力,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也使广播新闻更具优势。而且,当下的广播新闻能够通过多媒体实现与观众的实时互动,这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提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对新时期广播新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3.3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广播新闻传播在整个新闻发生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在收集信息、整合资源、广播宣传、反馈效果中充当重要角色。新闻传播是广播电台的发展基础,也是很多节目的重要内容。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新闻传播的方式受到很大约束。它只能够依靠电台、线路等方式进行传播,被时间和空间所限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新闻传播也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方式实现快速传递,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影响,也让广播新闻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敏捷和迅速。不过,就现状来看,虽然很多广播电台已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半信息化状态,可是信息传递仍然受到阻塞,导致受众群体难以迅速收到信息内容。所以,想要实现广播新闻的零空间性,广播新闻传播还有许多路要走。

4结语

就当今社会而言,有效的经济组织与社区环境密闭可分,如何让每一个操作环节在可控的组织下实现,对于正常生活与工作时限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综合性的广播信息系统管理必不可少。建立高效的控告警报体系,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的重要保障,这也变成当今广播电视的新特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运用高端的前沿科技以及科学意识来研发传输媒介,工作人员更应该重视环境的变化,进而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广播电视的创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广播新闻传播必须重视传播内容的优质和真正性,广播新闻传播在编辑和收集的过程中,要及时听取听众的反馈,在汲取广大听众的反映和心理特点之后,从多方面分析广播新闻的传播质量和传播方式,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的工作水平,让每一位广播新闻工作人员可以不断学习,强化自身的能力和素养,从而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面对多媒介融合发展,为听众创作更多优质的广播新闻内容。另外,广播新闻传播应该利用广播新闻的语言去感染大众的内心,让大众可以从广播内容的本质出发,透过简短的言论进一步深化广播新闻的特点,从而实现人人广播、广播人人的效果,让更多的人能够爱上广播传媒这一行业,使得广播新闻能够实现第二个春天,从而赢得更大的竞争力,实现广播新闻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洪旭东.广播新闻新常态构建的现实原则和趋势操作[J].视听,2018(1).

[2]卢光宇.试论细节在广播新闻报道中的作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7(23).

[3]王忠孝.注重广播新闻中的音响特色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

新闻传播范文篇9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传播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报纸、电视传播逐步转向广播、网络、新媒体等方式,充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传播要求。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在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传播呈现出了以下几种特征;其一是多样性特征,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大大增加,传播形式也更为丰富,如视频传播、音频传播、图片传播等;其二是高效率的特征,传统的新闻传播只能借助报纸或电视等媒介进行新闻资讯的了解,而在融媒体时代,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微型站点来进行新闻传播,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二、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优势分析

(一)传播范围很广

移动短视频是时展下的产物,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蓬勃的发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升。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移动短视频本身的时长就比较短,更符合当代社会大众的阅读特点,因此其传播速度很快,且范围也很广。将新闻传播与移动短视频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实效性,同时也能大大增加传播的范围,只要手边有移动设备,都能借助短视频平台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相对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而言,这种利用移动短视频的传播形式更符合新闻传播的要求,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二)内容自由灵活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都可以借助网络呈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信息内容的灵活性,也更符合当前社会大众的快节奏生活。由于移动短视频的时长都比较短,为了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资讯,新闻创作者往往会借助剪辑、快放、拼接等方式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着重标注,这样人们在打开这条新闻资讯时,就能快速抓住重点内容,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新闻编辑而言,在移动短视频中进行新闻信息的制作与设计,其自由度更高,且传播效果也会更好,这也是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最突出的优势特征。

三、融媒体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现存问题

(一)用户黏性相对较低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随着移动短视频的大火,各种类型的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使得人们获取短视频形式的新闻信息途径越来越多,这也就造成了用户黏性不高的现象,有的人看新闻不注重在哪个平台或者哪个短视频创作者,只要刷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就会愿意看下去,而有的人虽然有自己固定获取新闻资讯的途径,但并不会坚持每天都看。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应如何提升用户黏性,并以何种方式吸引新的用户关注,是所有短视频新闻创作者都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换句话来说,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发展前景依然非常广阔,需要人们不断挖掘并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二)平台监督力度滞后

随着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形式的大力推进,各种离奇离谱、虚假夸大、歪曲事实的新闻逐渐增多,对于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他们无暇去了解新闻背后的真假情况,还会将这些新闻信息进行二次转发,导致人们的思想受到侵害,这严重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初衷。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平台监管力度相对滞后,就实际情况而言,虽然短视频新闻传播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但相应的监管制度却还处于尚未健全的阶段,不能及时对这些不良新闻传播进行监控与限流,导致传播范围扩大。另外,在面对一些虚假新闻报道时,由于缺乏完善的惩处制度,往往也很难追究涉事人员的责任,即使找到了相关责任人,对其的处罚力度也比较弱,难以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三)融合形式过于单一

通过对当前融媒体环境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移动短视频的结合还面临许多的挑战,虽然行业内对两者的融合都比较看好,但实际上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两者的融合形式过于单一。举例来说,在遇到突发事件后,短视频创作者与新闻记者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现场,但新闻记者可以在到达现场后就立即进行新闻报道,而短视频创作者则需要在拍摄好现场视频后,再进行相应的审核编辑,最后才能进行,这就导致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难以为人们带来更准确及时的新闻资讯。

(四)缺乏社交的互动性

就当前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来看,抖音、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是我国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短视频平台,虽然每个平台都有非常多的用户数量,但实际上在平台进行新闻后,能够吸引观众阅读并点赞、转发的很少,尽管有些新闻视频的制作质量非常高,也很难获得大众的关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移动短视频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不够强,大多数平台都只有评论功能,即使转发也有一定的限制,这就导致人们之间的交互效果非常差。虽然观众可以利用评论区或私信的方式与新闻视频的创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但因为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使得这种交流也存在明显的中心化特征,难以真正实现交互价值。

(五)报道形式严重失衡

通常情况来看,新闻报道分硬新闻和软新闻两类,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前者的题材较为严肃,且有非常严格的时间要求,重点关注具有一定思想性和指导性的政治、经济新闻;而后者的题材较为活泼,对时间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主要以奇怪的、娱乐性的新闻为主,整体的写作风格灵动,更能够抓住受众眼球。现阶段,很多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平台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其新闻报道的形式多以软新闻为主,虽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效果,但是新闻的价值性也有所降低,这对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四、融媒体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的策略

(一)智能算法提高用户黏性

如前文所述,虽然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发展迅速,相应的短视频平台也更多,但是能够留住广大用户坚持使用某一固定途径了解新闻资讯的短视频平台还比较少,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黏性度,只有切实提高用户黏性,才能使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得以更好地发展下去。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首先运用智能算法来了解广大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新闻报道形式以及新闻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户。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进行后续跟踪,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深入了解他们对新闻的喜好,从而为他们推送同类型的新闻,以此来增强用户黏性。以“今日头条”新闻平台为例,他们会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受众观看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信息内容进行收集记录,然后再利用云计算方式,为受众推送更符合的新闻内容,充分尊重了受众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用户黏性。

(二)提升平台监督管理力度

在互联网技术及短视频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传媒领域的分布形态也因此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也就对广大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媒体人的自觉性,应当主动抵制那些低俗、恶趣味的传播内容,积极构建良好的短视频传播氛围,这样才能促进短视频新闻传播的进一步发展。除了需要依靠媒体人的自觉性之外,短视频平台的监管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也非常重要,作为优秀的短视频平台公司,应当积极完善自身的平台监管机制,对于不良的新闻传播内容予以严厉处罚,并禁止其上传视频到平台。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不断提高这一行业的规范性与制度性,使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积极健康,如此方可实现该领域的长远发展。

(三)提高短视频新闻内容质量

通过对新闻一词的分析可以得知,其主要具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利用图片、文字、录像等方式,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具有服务社会、提供知识等功能,另一方面则泛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在进行新闻传播时,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则就是真实性,如果不能为用户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那么新闻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对于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来说也是如此,想要促进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有效,只有从本质出发,切实提高短视频新闻内容的质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需要。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离不开对移动短视频新闻质量的把控,首先需要新闻视频创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抓住某一事件的重点,并挖掘其潜在的涵义,以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另外,在拍摄新闻视频时,也应当注重视频质量的控制,以防出现画面模糊不清、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可以借助相关的防抖设备或收音设备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借助后期字幕进行补救,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才能获取更多人的关注。

(四)优化短视频传播报道形式

如前文所述,当前的移动短视频新闻存在软新闻居多的现象,这对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同时还会导致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以及科技等相关新闻信息知之甚少,不利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受众群体。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还必须要注重对短视频传播报道形式进行更新与优化,加强软新闻与硬新闻的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让广大受众既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政治动向与经济形势,提高自身的知识及素养水平,同时也能观看到很多有趣的社会生活新闻,从中汲取快乐和一些生活常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移动短视频平台应注重对硬新闻的适当创新,将严肃与活泼进行有效结合,使硬新闻也可以成为广大受众最喜爱的新闻内容。比如,央视新媒体推出的“主播说联播,今天我来说”这一新型传播报道形式,就充分利用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优势,将硬新闻变得更轻松,更贴近群众,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追捧。

(五)注重受众和创作者的连接

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行业想要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还必须要注重对移动短视频平台功能的开发与探索,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新闻信息交互体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用户黏性,并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就目前实际现状来看,当前移动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但真正拥有忠实受众的平台很少,大多数情况都是各平台的受众群体不稳定,因此也很难保证新闻传播的效果。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感受,让他们不仅可以在评论区抒发自己的观感,同时也能与创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新闻内容,这样才能建立起受众与创作者的深厚关系。具体来说,移动短视频平台应不断加强自我完善,积极开发更多的交互功能,增强视频平台社交属性,使受众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创作者之间可以实现更深入地交流,如此才能为移动短视频平台稳定受众群体,进而提高该平台的竞争力。

结语

新闻传播范文篇10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新闻学;传播效应;正负效应

微信是一款应用在智能手机上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即时信息软件。由于腾讯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涵盖了很多独特功能,使得微信在刚推出时,就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发展的速度极为迅速,所涉及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它的出现引发了一场由移动终端作为基础平台的新媒体技术革命,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微信公众平台是依附在微信上的一种一对多的媒体平台,它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对社会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微信公众平台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和很高的用户到达率吸引了许多传统媒体的热切关注,很多用户纷纷加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的行列。希望能以此为传统的新闻品牌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信息传播的新渠道,让信息传播更加高效、快捷。但是,与此同时,它也给新闻传播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效应。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负效应,并通过分析这种正负效应产生的原因,论述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作为新闻传播的补充,而不能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一、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正面效应

(一)新闻素材的采集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所携带的大量信息源,传统的新闻媒体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即时新闻信息进行大范围的采集。由于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反馈信息迅速、快捷、经济,且形式多样的优势,使得它非常适合用在对一些大型社会性议题在普通大众中的海量采集。微信公众平台对于一些讲究时效性、社会性议题方面的采集也尤为适合。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可以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并作进一步的跟进和采写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获取的资源和开展的采访方式,使得采访的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此外,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私密的使用环境,确保了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因此,他们就更加愿意提供一些报料。(二)为新闻的推送提供新的便利渠道。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是采取主动推送的模式,具有很高的用户到达率,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用户到达率低的缺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希望通过利用微信平台这种主动推送新闻的模式所具有的高用户到达率的优势来应对这种严峻的形势。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来自由选择喜爱的新闻资讯,使得他们在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时候都能很方便。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收发的便捷功能以及高用户到达率方面的优势,使得它能被传统媒体用作对新媒体领域的拓展和加强自身资源的有效途径。(三)促进与用户的互动和方便用户反馈。传统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得它在与用户的互动和用户的反馈方面的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微信公众平台则能很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具有信息即时传播的优点,并且借助平台的互动功能,可以很好地开展与用户间的互动,同时用户也能很方便地在私密环境中反馈信息。媒体还可以对用户所反馈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汇总和分析,以此来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和改进媒体所传播的节目内容。微信公众平台开创的语音功能,使得它在广播媒体上的优势尤为显著,用户的语音能让广播节目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进行的互动,不仅让新闻报道的互动性加强了,还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二、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负面效应

(一)平台有限的订阅量使新闻传播受限。与传统媒体的订户量一样,微信公众平台订阅用户量的增长也会产生停滞的现象。对于在用户量边界较为明显的媒体来说,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账号的用户很大一部分来自传统媒体的忠诚用户。也就是说,订阅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实质上是从传统媒体中忠诚受众转移到新媒体上来的。因此,受众的关注量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账号中,不会无上限地增长。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不断地普及,他的受众分化以及媒介使用个人化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与受众间的吸引力下降,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人们因喜爱、回忆以及习惯等情感产生的订阅行为会越来越少。(二)受众的朋友圈人际传播受到干扰。人际传播、大众传播、自媒体以及专业媒体在微信中的传播渠道会被合并起来,产生相互干扰的情况,损害专业化各种功能的健康发展。然而微信用户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设计,给受众带来了很多无用、多余的垃圾信息,干扰他们的朋友圈的人际传播,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信息泛滥的不良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成本和准入门槛都很低,传播渠道的监管力度不足等导致的。这时受众就会受到这些泛滥的信息干扰,很难正常获取优质的新闻,新闻阅读体验更是不理想。由此可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新闻并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应。(三)助长不良信息的传播。相较于微博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力要大一些,使得它所传播的信息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很多别有用心的信息者正是利用了微信公众平台高公信力和权威性,把它用作假新闻、散播谣言、实施诈骗的工具,此时,如果受众的分辨能力不够高的话,就很容易过分相信微信公众平台而上当受骗,并且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这就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原则,没能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和提供即时准确信息的职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三、微信公众平台产生新闻传播正负效应的原因

(一)产生正面效应的原因。1.互动性对新闻的采集和推送起到促进的作用。传统媒体采用垂直一体化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互动性差的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以其新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互动性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体现在,它可以依据受用的需求,自动将新闻推送给用户;而受众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爆料或者反馈信息。这样既能节省成本,提高新闻的传播效力,又有利于媒体海量采集新闻信息,获取受众提供的爆料和反馈。传统媒体能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来让其更加人性化,从而让受众对媒体产生好感,进而提升品牌的忠诚度。总之,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互动性对新闻的采集和推送起到促进的作用。2.窄向传播使得新闻传播的定位更精准。窄向传播是与大众传播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对某个特定细分的受众的传播。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受众细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很多同质化的小型受众群体。出现这样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微信所属的腾讯公司在我国互联网中具有垄断地位,它拥有很庞大的用户基础,依托这样的优势,使得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量能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同一个平台里包含的频道逐渐增加,信息分类呈现多样化和专门化。因此,一些有特定细分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自媒体传播是最合适的,非常有利于他们在小众的受众中开展精准的信息窄向传播。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窄向传播的个人化、小众化特性,能够让媒体对用户进行更好地细分,从而使得自身的市场定位更加精准。3.不受时空束缚,实现新闻同步收发。对于新闻者来说,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能够既方便又快捷地推送信息,且信息能够即时到达终端用户的手上,对推送的信息受众能够第一时间阅读,这就实现了信息收发的同步。虽然,微信公众平台由于限定了文章的字数和每天推送的次数,降低了它的时效性,但是微信公众平台是以深度评价或休闲娱乐的新闻信息为主,对时效性要求较低。对于新闻接收者来说,他们可以不受时空的约束,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随时随地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收发。微信公众平台具备了新媒体不受时空束缚的特点,无论是新闻者还是新闻接收者,都能够很便利地收发信息,让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二)产生负面效应的原因。1.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不符。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接收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的订阅者是有限的,订阅者和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交换信息,却不能进行交流和讨论;订阅者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文章转发到个人的朋友圈后,只有关注的好友才能看到转发的文章,而且参与评论的只能是彼此共同的好友;而且推送的文章只能转载到关注的好友或者微信的朋友圈。由此可见,微信的传播结构是很有限的。然而,新闻媒体是把曝光率、传播率、报道的良性反馈和用户个人数据作为衡量新闻传播效果的标准。因此,新闻媒体适合运用限制比较小的大众传播,微信公众平台有限的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是不符的,这是由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理念不符合新闻传播途径所决定的。2.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力度不够。较专业的传统媒体来说,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决策者与之不同,呈现严重的个人化倾向。微信公众平台的准入门槛比较低,这就使得几乎每个人都能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自媒体传播。每个人的素质水平有高有低,这就使得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所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且,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缺乏具有专业知识、有较高新闻素养和责任感的编辑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控。还有对于传播渠道来说,把控的力度也是远远不够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半私密性的特点,这无疑加大了对信息进入传播渠道后的监督与追查的难度。由于微信封闭性社交的特点,在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的力度上不足,导致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传播不良信息的手段和开展不法传播行为的工具。3.管理终端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新闻传播的专业要求。(1)模板单一。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新闻的模板单一,字号、字体以及风格等都是比较固定的。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新闻的时候,没有很明显的差异化,除非是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否则,读者很难通过一致的模板、固有的编排模式去区分各类新闻媒体,使得新闻媒体自身的竞争力没有突显出来。在微信公众平台单一的模板、简陋的功能、乏味的表现形式下传播出来的新闻就更显示不出它的专业性。(2)互动关系不对称。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互动是不对称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评价功能上,微信公众平台中缺乏评价的功能,这就使得受众反馈的积极性被削弱了;第二,虽说受众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属于开放性的渠道,由于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后台是属于电脑软件,有限的管理人员很难对用户的问题、评论、反馈信息等作快速的、系统的解答、回复或是处理。而且,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每天推送信息的数量只有一条,很多时候管理员只有在推送信息的时候才会注意到用户发来的信息。因此,受众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互动是不对称的,不能满足专业新闻媒体及时、高效的互动需求。(3)数据统计功能简陋。由于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它在数据统计上的功能过于简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受众的统计而言,在管理后台中,只有一条简单的曲线用来描述微信公众平台受众的增减情况,并不能反映增加和退订的人员具体是谁,并且也无法看到各个受众的个人信息、看过什么内容、内容点击的情况等管理员都无从获知;另一方面,对于新闻传播的统计而言,管理员无法通过后台获知哪条新闻是热点、新闻发送后是否形成了阅读的爆发点等内容。可见,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还很简陋,不能满足专业新闻传播组织对受众新闻数据管理的专业需求。

四、总结

总而言之,微信公众平台有限的传播结构与新闻大规模扩散的要求不符;新闻传播和传播渠道把控力度不够,使得信息泛滥,助长不良和不法的行为;管理终端模板功能单一、互动关系不对称以及数据统计功能简陋等原因,使其不能满足新闻传播的专业要求。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微信公众平台只能作为新闻传播在新媒体上的一项补充,并不能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参考文献:

[1]高伟.微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对策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14).

[2]马润涛.新闻宣传的负效应探析[J].青年记者,2000(3).

[3]赵晶.微信传播的正负效应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4]于欧洋,侯庆彬,陈晔.探析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的娱乐化[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