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6:23:04

行政管理制度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1

1、部机关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机关作息时间和各项制度。

2、保持室内清洁、肃静,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桌面整洁。注意环境美化,坚持文明办公。

3、市直机关和部内安排的义务劳动和其它活动,由办公室或机关党支部统一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涉及部内整体利益的工作,在人员集中使用上各科(室)要积极支持。

4、部机关调出工作人员,须结清往来帐款和交清所保管物品。一般在两周内办完各种手续。调出干部在办理调转的同时,交回工作人员证及其它相关证件;调入干部到职一个月内发给工作人员证和其他相关证件。

5、注意言行举止,讲究社会公德,树立良好形象.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关系梳理;制度创新

一、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现存问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出新。以前的有效的方法失效了,城市发展在多方面表现出较多问题,这些发展状况都迫切的需要城市规划在制度方面不断的创新。总的来说,各级政府在进行规划时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还有注意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注重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调节,不断地进行完善。目前城市规划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首先,地方政府在建设和管理行为方面缺乏强国家的管制。目前国家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力量薄弱、职能不全、事权有限等等问题。也缺少对地方城市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很多地方政府不断地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不断地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存在很多违法现象,由于存在大量包庇现象极大的破坏规划,给城市规划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导致城市规划在严肃性和权威性方面降低。其次,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部门职能交错,没有明确管理部门的现象。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地域空间规划体系。同时,在建设系统内部也存在不协调和相互扯皮的现象,存在重复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再次,在地域分割方面,以及规划集中统一管理方面有待加强。目前的城市规划管理存在区域性,往往对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地区无法控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区域管理也缺乏科学性管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最后,在规划管理权下放问题上,部分城市存在把权力下放后对城市规划集中管理产生冲击的现象。城市规划过程中,规划管理权下放的问题不容忽视。

二、城市规划行政管制度的建议及创新

想要实现城市规划在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就需要改变长期以来的决策与执行合一的体制。避免“自己监督自己”的现象出现。新的制度需要把行政决策与执行分离,把他们分别交给不同的主体承担,让决策者和执行者各司其职,建立起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监督的运行机制。这样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也会让建设过程得到有效监督,从而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威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执行效率。在权力分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要求。也要注意在不断完善这一系列改革的同时,要解决许多立法问题。在建立管理制度上,我们需要注重执行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作用。一旦城市规划缺乏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那么决策必然会落空。所谓的城乡规划行政执行系统,就是由国家的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及其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体系。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把各项工作详细分工,建立战略性。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发展存在的复杂性,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规划,不断地协调各方面工作,严格要求规划执行系统的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必须提高规划管理部门的能力,以及其在政府组成中的地位,不能仅仅依靠城市建设对活动的管理。

三、结语

本文对目前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方面进行分析,揭露目前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问题。力求通过对现存问题的讨论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政府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处理好我国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有关行政管理制度,还要注重在改革方面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在管理方式上应该如何建立决策?如何执行?怎样对政府城市规划部门的事权进行划分才算合理;还有怎样的城市规划结构才算是完整的结构关系。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行政管理制度等进行适时调整,改革与创新也需要随着规划步伐不断深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方面的问题,而非规划编制或技术问题。我国的城市规划不断加深,其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对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加强改革,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选择更加适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条理。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抓住机会依法创建良好法治政府,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化改革。政府要抓住机会理清自身的内部关系,不断地寻求改革的突破口,不断地积极创新我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吧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王宇楠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聂兰生,邹颖,舒平.21世纪中国大城市居住形态解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杨艳红.西部中小城市规划创新的若干思考[J].改革,2004(5):57-60.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新公共服务;路径选择

1问题的提出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坚韧内核,它是高校基于机构和制度,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兼具行政和管理双重功能,指导全体师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高效率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和精英化的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而高校整体系统的运行直接受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影响。高校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行政管理正是其与社会协调关系的枢纽,是充分使高校各院、系、部门之间协同推进的重要引擎。高校行政管理不仅引导高校管理方向,且激发高校行政管理的潜能,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由此可见,提升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突破现实的桎梏,不断开拓创新,实现高校内涵发展已是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题中之义。20世纪80年代,在传统行政管理弊端的逐渐暴露下,在各国力图塑造一个服务型政府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国家纷纷掀起了新公共服务的大旗进行了行政改革。其理念主要是以民主、公民权利、公共服务为精神内核,它是当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新模式。新公共服务理念强调公共管理中理论、价值、政府职责的重要作用。政府资源在公民社会中的有效整合和配置是新公共管理的目标。新公共服务理念是基于公民权利理论、公民社会和社区的框架、组织人本主义的理论。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下,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基于其服务精神理念之上,充分利用有效的育人资源助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在不断契合高等教育发展进行自我变革之下,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功能发挥不健全,没有践行服务理念,高校管理手段和方式陈旧,缺少创新和与时俱进,这些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重要障碍。因此,研究如何基于新公共服务理念,剖析当前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弊病和深层次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路径,对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中国智造的重要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2高校行政管理运行特点与问题

2.1高校行政管理功能运行特点。高校作为我国的一个公共组织,其制度是属于我国传统的科层组织制度。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的主要运行制度,在纵向管理层级上是由若干职能部门构成,而任务的最终执行者主要是各院系,并且是在组织正式的规则和程序指导下,依照组织下达的政策文件进行层层落实学校的各项决策。高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执行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执行职能即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法律法规下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指教育管理的顺畅,是在行政管理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各类运行体制下引导高校组织各职能部门人员在认真执行各项学校政策,确保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正确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学校与社会接轨,通过带动社会资源激活教育资源的方式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稳定。科层建制的优越之处就在于能够将组织成员统一于法则系统内,确保组织政令同行[1]。2.2高校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新公共服务理念下,塑造服务型政府更是强调了公共组织的服务意识。然而,当前高校行政管理运行中服务意识缺乏。在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行政管理制度影响下,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无形中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作风不纯等现象。一方面,高校行政部门之间合作意识不强。如教学和科研两个部门衔接不够,沟通不足,在具体决策执行过程中难免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很难做到协同推进。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对称性。高校行政管理处于教师和学生工作的一线,其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事务繁杂,同时由于高校行政管理的层级性,同个部门或者一个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存在不对称性。上级很难把握下级的具体工作动向,下级很难将自己工作需求传达到上级,由此导致信息沟通机制的弊病,缺乏规范化,程序化。[2]在高校的权责模糊性下,人事与管理缺乏有效衔接,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指导,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对职业的角色定位较为模糊,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岗位,缺乏职业热情,导致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缺乏动力,容易形成职业倦怠,由此就更谈不上以服务为主了。2.3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偏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存在一定的垄断性质,高校行政管理特别是在组织机构、培养队伍、办公水平等方面存在行政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3]首先,高校庞大的行政管理机构导致高校各职能部门职能交叉,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依法行政观念,存在选择性执行、替换性执行、歪曲性执行的行为。高校行政管理属于传统的政府科层的大政府下的小社会,过多的机构和权责下,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找不到问题的源头和责任人。由此造成行政管理队伍工作效率较低。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缺少较为科学明确的职业发展前景,多数人不仅没有受过正规的行政学、管理学等教育而且少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其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已经达不到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要求。再次,高校是网络发展的前沿,网路信息化管理已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方便手段,虽然在各项资金的支撑下各高校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提高,各项工作网络建设成功,但办公的自动化水平却没有跟上步伐,高校行政管理没有及时更新管理技术和工具,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不仅没有革新自身的管理理论更是无法掌握最新的管理技术手段。由此,导致高校行政管理还是按传统步骤运行。

3高校行政管理问题诱因分析

3.1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高校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是高校行政管理问题的源头之一。高校跟传统政府机关存在类似的问题就是机构臃肿、人员过多、职责权限分配不合理。为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功能,高校不断增加管理机构,致使机构设置重复和人员膨胀,这给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带来繁重的重复性任务,而管理的多部门、多头领导、管理层级过多造成上下级信息沟通不畅,管理过程中问题解决负担加重,导致管理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4]。同时,行政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校职能部门权力过分集中,导致院、系的自主权过小,容易产生官僚主义。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的管理体制,但党委和行政管理两大系统又具有相似的职能,两者的职能交叉,如若没有很好的协调就易导致两者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甚至是冲突。例如,高校党委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互不了解,且都站在自身立场看问题,这势必造成在很多问题的解决上产生阻碍因素,无法形成领导合力,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进而产生阻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3.2行政权力泛化。高校过于行政化,行政权力泛化是造成行政管理弊病的另一重大因素。高校有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大权力系统,但学术权力却被行政权力所挤占,高校行政权力和意识过分凸显,学术专家学者没能在高校管理中发挥功能[5]。一方面,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干涉过多,同时也弱化了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的决策参与权。学术系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学术性是高等教育事业权力的主要特性。而目前高校依据的是政府的运行模式,发展现状是高校过于行政化,学术权力不仅没有高校行政事务的管理权,更是失去了对自身学术事务的管理权,这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管理目标相悖,在行政权力完全取代学术权力的状况下,高等教育事业无法协调发展。在高校行政权力泛化下,一部分学术队伍人员为了自身职位的晋升和发展,不得不既做学术又走行政,如此又会进一步阻碍学术队伍的发展,不利于高校保障学术功能目标的实现。3.3行政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高校行政管理队伍整体综合素质跟不上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要求是导致行政管理问题的另一因素[6]。首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人员构成复杂,其来源既包括招聘的优秀毕业生也包括转岗的人员或者教师,并非都是管理专业出身,对专业原理以及管理科学知识不甚了解。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混杂也造成了部分人员没有很强的职业热情,缺乏责任意识、职业素养,再加上高校行政管理一般是按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运行,这使得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同样存在较强的官僚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再次,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也缺乏较为系统的业务与理论知识的培训,导致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同时,也造成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组织认同感偏低,从而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总是按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处理事务,管理缺乏创新,停滞不前。

4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完善路径选择

4.1完善结构,强化责任落实。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塑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机构为基本目标。精简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成为既倡导新公共服务理论又完善行政管理制度的有效途径[7]。通过对相同的职能机构进行合并,精简机构和人员,可以增强资源的利用效率,创新工作机制,同时,有利于促进行政权力的分化。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初衷之一就是强调服务为本,而高校各项工作和决策都是在院系各基层部门的执行下进行的,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的领导权力过分集中,就容易导致高校基层部门缺乏自由裁量权,在执行具体决策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工作无法高效。通过分权化可以增强基层部门的职能,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责任意识。新公共服务理念还提倡民主的决策制度,通过对机构的完善,使各职能部门人员可以都参与到决策当中,真正做决策的参与者,使整个决策过程既公开透明、科学,同时又能广纳意见,提高整个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4.2革新理念,切实加强服务意识。高校管理的运行主要是依靠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来实施,而意识决定行为,践行新公共服务理论,关键是要提升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高校理念的革新,应该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理念,政府以服务人民为主要任务,而高校也要坚持这个理念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激活高校行政管理。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将促进全体师生全面发展放置在核心位置。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行政管理人员也会增强自身对高校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用服务意识来服务全体师生。赋权于民也是新公共服务理念的核心观点之一,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真正享有决策权力,当他们被赋予更多的行政权才能真正做到为师生的公共利益服务。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深刻意识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不止是服务师生,更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最终目标的实现。4.3加强激励,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以激励促进行为,是调动人工作主动性和热情的有效手段之一。健全高校绩效考核制度是行政管理最为普遍的一种激励方式。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应明确考核的目的,根据部门的工作职责设定相关量化指标,采取多元的评价考核,加大对工作计划合理性、创新能力和管理效率等质效考核的针对性,提升考核结果的区分度和影响力,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评估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实效,体现公平、公开、公正[8]。激励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包括具体的薪酬、福利、职位晋升机会等,这些物质激励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重要保障,可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精神激励主要包括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认同、尊重等,这不仅能让工作人员提高组织忠诚,而且能让他们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从而促使他们表现出积极的工作行为以提高管理水平。

5结论

高效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行政管理要遵循教育规律,做到既坚持传统的管理优势也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维持高校稳定的发展。现阶段高校行政管理存在服务意识缺乏、行政管理效率低下问题,而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是高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行政权力泛化、行政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低下等几个因素。在新公共管理改革背景下,逐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方式,优化高校行政管理结构,强化高校行政管理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昕,张端鸿,赵蓉.高校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路径——对2017年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17(9):102-106.

[2]史凤林.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法治困境与维度[J].行政法学研究,2015(5):19-27.

[3]徐延涛.民办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的实践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5):34-37.

[4]李志峰,江俐.高校教师长聘教职制度:权利博弈与制度变迁[J].高等教育研究,2017(2):25-31.

[5]刘立霞.信息化建设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0):71-73.

[6]鲍国政.基于复合型能力结构的成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6(8):131-133.

[7]张楚廷.论高校管理中的行政管理与人事制度改革[J].山东高等教育,2016(1):1-6.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4

一、行政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一)依法管理遭遇无法可依的尴尬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实际上是政府依据法规进行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管理活动。目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据2008年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条例虽然明确规定了名镇(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编制,但对于名镇(村)内古民居拆迁补偿、人地矛盾、房屋产权等问题并未提出具体规定,致使许多地方管理者面对这些问题头痛不已。由此引发的矛盾往往使保护规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于违规者的处罚过于笼统,没有足够的震慑力,以致建设性破坏和旅游开发性破坏屡见不鲜。按照现在的法律法规,除非是文物保护单位,一般的古民居没有规定一定要保留,历史文化名镇(村)里文物保护单位毕竟只是少数,大量的古民居才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然而除非该村镇的保护规划已经获得审批,具备法律效力,才能以违反保护规划为由对肆意拆建行为进行强行制止。多数保护规划从编制到审批通过往往要经历好几年,致使行政管理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古民居被肆意拆改(见图1、图2)。

(二)主管部门之间应建立有效协调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在地方由相应的城建规划部门和文物部门负责。两部门齐抓共管的现行体制表面上似乎能相互督促,而实际上两部门之间的平级关系致使相互协调较难,在职能分工尚未明晰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管理责任不清、管理真空或效率低下。

(三)监督缺位致使管理不力我国现实中历史文化村镇的建设管理乃至监督工作均主要由城建规划部门承担,文物部门只参与保护规划的审议和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监督管理,政府之外的监督力量,如民间保护团体基本无法发挥监督作用。机构设置中决策、执行、监督同体,目前体制下造就了决策与执行难分而监督缺位的局面。对于已经授予“历史文化名镇(村)”称号的350个部级历史文化村镇,以及各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应尽快建立起全面的档案监管信息数据库。监管标准应尽快完善,从而促进动态监管和资源普查工作更全面、有效地展开。作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直接依据之一保护规划的编制成果良莠不齐,审批起来人为干扰因素较大。虽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中,将已编制保护规划并通过审批作为申报的硬性指标,但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实施过程中规划常常被随意修改,保护的措施和条例往往被轻易突破,最终保护规划难以实现,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四)行政考核制度不合理在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思想支配下,地方政府很容易出现为了发展经济,牺牲文化遗产的现象。同时,受任期考评制度的影响,行政官员在决策过程中难免出现短视行为,如全国各地出现的赶时间、超进度的“实事工程”、“献礼工程”。这些政治“作品”违背了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长期性、稳定性、持续性的规律,使得大量古民居长期缺乏维护,建筑老化,无法满足实际生活生产需要,这也促使许多无力外迁的居民盼望政府拆掉这些古民居,获得较高的经济赔偿(见图3、图4)。

二、国外历史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借鉴

(一)日本以地方立法为核心的保护体系日本对历史文化遗产实行指定制度与登录制度的双轨保护制度。指定制度重点选定价值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强制性限制和硬性永久保护措施;登录制度选择文化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宽松的保护措施,促进所有者自发保护。日本的国家立法保护的对象往往只是确定由中央政府负责的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部分,而更广大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通过地方立法确立保护。以日本1966年著名的《古都保护法》为例,其保护的对象限定为京都市、奈良市、镰仓市以及奈良县的天理市、樱井市、檀原市、班町和明日香村,京都市的非历史风土保存区域则不受该法的保护,由京都市地方政府另行制定的法规进行补充。日本地方政府可以自己设立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制定保护条例、编制保护规划,而国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择重要地区作为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保护范畴。因此,日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体系实质上是以地方立法为核心,这是它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英国单一体系的行政管理体制英国立法体系是以国家立法为核心,建立针对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及历史古城不同层次的保护对象,对保护办法、保护机构与团体、地方政府职能与资金政策等都给予了较为详尽的规定,连保护组织的监督以及立法参与都纳入了立法与执法程序。英国的保护管理制度是由选定制度、建筑管理制度、保护官员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多项制度构成。其行政管理机构单一,部级行政管理机构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由国家遗产委员会等国家组织和建筑学会等法定监督咨询机构负责有关保护法规、政策的制定以及提供咨询和建议。地方政府由地方规划部门负责辖区内古迹、登录建筑、保护区、历史古城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城市规划相关内容的落实。管理机构主线清晰,避免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法国的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制度以及拆除许可证制度法国的遗产保护体系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制度。在被保护的地区,法律赋予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在项目审批中很大的否决权,他们有权从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角度对保护地区中的拆除和建设活动进行参与及监督。拆除许可证是法国城市规划和遗产保护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拆除建筑如同新建建筑一样必须得到许可证。国家建筑与规划师在特定地区有权拒绝他们认为不应该被拆除建筑的拆除申请。取得拆除许可证只意味着对申请拆除许可的建筑可以拆除,并不意味着拆除后可以进行建设。拆除许可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对历史建筑的随意拆毁。

三、历史文化村镇行政管理制度策略

(一)建立登录制度与指定制度相辅相成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世界范围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可分为指定制度、登录制度、指定—登录制度三种形式。登录制度是灵活有效的保护机制,其意义在于:一是对大量的文物古迹、近现代建筑物以及近代化产业遗址等进行登录,扩大了以往的文物概念和范畴,将单一的文物保护推向了全面的历史环境保护。二是可以对文物建筑进行合理的再利用,无论是维持原来的用途,还是作为事业资产和作为旅游资源再开发,对部分建筑的外观与内部均可进行适当的改变,因此是对历史建筑的一种柔性保护机制。我国目前只有指定制度一种形式,因此,应借鉴国外有效的保护制度,建立登录制度与指定制度相辅相成的保护机制,明晰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情况,将还未指定为部级或省级的历史文化村镇、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录起来,设立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制定保护条例、编制保护规划。国家在此基础上选择重要地区指定纳入中央政府的保护范畴(见图5)。

(二)理顺管理机制,建立监管制度

1.建立责任明确的行政主管机构新公共管理学提出关注权利与责任的一致性,把其作为通过明确的绩效合同等机制提高绩效的关键。因此,借鉴日本、英国等历史文化遗产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设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应建立真正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权利与责任。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不仅仅是对古建筑的保存修缮,还涉及到村镇功能区划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生态景观的修复等等。因此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均以建设规划部门作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主管部门统筹整体保护工作,文物部门负责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和修缮,而其他相关部门如国土、旅游、房管等应积极配合建设规划部门的保护管理工作,减少职能交叉环节,提高行政效率(见图6)。

2.建立分权化的管理环境新公共管理学提出以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来取代高度集权的等级组织结构,在分权化的管理环境中,关于资源分配与服务提供的决策更接近于服务提供点,而这种服务提供点既可以提供更多的、有用的相关信息,又可以为顾客和其他利益团体提供反馈机会。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涉及许多民间利益相关主体,如果一味是政府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模式,不但会增加许多成本,而且管理效果也不好。民间由于存在与政府信息不对称,也会因此产生矛盾和延误,因此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管理可建立一种分权化的管理环境,授权于镇、村,或从市、县派遣监督员下基层定点坐班,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由于行政滞后等原因造成不可挽回的遗产损失。

3.建立古建修缮和新建建设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级别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修缮做出相应规定,级别越高修缮管理程序越严格,以防止修缮不当对历史信息造成的破坏。针对一般性的、价值不大的历史建筑,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历史建筑修缮原则与指南》公诸于世,包括不同历史建筑的施工做法,同时对建筑修缮不需要申请和必须申请的方面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处于历史文化村镇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的新建项目,应该依据相关的法规、控规和城市设计导则等制定该区段建筑高度、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对新建项目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减少其设计弹性,使之符合城市肌理秩序、历史风貌与环境特征。在审批程序中加入城市历史与古建修缮方面的专家,对新建项目做出评议,避免低品质的作品充斥历史环境风貌。

4.建立拆除许可证管理机制参考法国的做法,充分发挥国家建筑师、规划师的作用,对于历史文化村镇内需要拆除的建筑应当由取得资质的编制单位向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拆除申请,获得建设工程拆除许可证后,才能进行拆除,杜绝对历史建筑的肆意破坏,对私自拆毁历史文化村镇内的建筑均按有意破坏文物行为给予处罚。从国家政策上给予历史文化村镇特殊的土地优惠政策,允许人口拥挤的历史文化村镇辟村新建,对于古民居由于家庭人口增长确有需要加建、改建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要求其按照《历史建筑修缮原则与指南》进行改造并上报建设规划部门审批;对于年久失修又无力进行维护的古民居,政府采取收购的形式获取房屋所有权,由政府统一管理。

(三)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考评制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更新与完善,从最初的“唯GDP论英雄”逐步转向当代关注GDP系统理论的平台上。GDP系统理论包含经济GDP、绿色GDP、文化GDP、人力GDP和法治GDP。文化GDP理论的提出正是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与传承,对地域文化的提炼与保护,它要求人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发扬。将文化资源的价值带来的财富也计算纳入评估指标中,一方面可以使优秀的文化得到宣传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人们的民族情感,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具有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村镇,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行政考评体系将促使地方领导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积极主动地寻求文化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根据历史文化村镇的资源特色和价值特色,采取客观性、数量性、可比性的评价原则和科学的考评方法,笔者提出具体的历史文化村镇行政考评指标体系参考模型,对地方政府文化GDP进行绩效考评(见表1)。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5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通过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缺乏服务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规范化的机构设置。我们应当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国政府从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从官僚机构臃肿的政府转向实干而精简的政府。

总之,我们应当努力促使我国的政府从棱柱型向衍射型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同时又不过多的干预经济和市场。只要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能向这个方向发展,政府一定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相反还会成为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障我国人民、社会和经济利益的工具。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6

总纲

公司行政管理制度是公司管理的重要文件,其管理依据是《公司管理制度》和《公司员工守则》。

本制度由总经理、行政部及各部门主管直线执行。司职机构为公司行政部。

本制度的修改须经总经理核准;

第一章行政管理

一、礼仪纪律

1.行政管理部负责对公司全体员工的礼仪、办公纪律、出勤、外出等事项的全面监督;

2.行政部主管发现不当现象,可签发“提示单”以提示警告,并报备有关部门主管;

3.行政部确认奖惩事实,可提请有关主管研究提出奖惩申请;

4.对公司礼仪纪律现象,行政部与各部门主管均可直接向总经理提出提出。

二、工作计划与报告

没有计划的行为是无效率的行为。公司强调对公司的各部门、员工行为的计划性要求,用以明确和把握工作的方向

,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效益。因此,通过对计划体系的规定,并通过相关计划流程和计划表格的制作,实现工作

计划的确立、执行和评估。

(一)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

1公司总经理、部门主管于每一会计年度底应该制定下一会计年度的发展计划。

2公司年度发展计划经公司主要高层领导人讨论制作,公司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3部门年度发展计划经部门主要领导人员讨论制作,公司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4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部门、人员月度工作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5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是对公司、部门经营发展的评价基础。

年度计划流程

(二)部门、员工月度工作计划

1部门主管、公司员工在每月度底分别进行部门、员工下月度工作计划安排。

2月度工作计划通过对《月度工作计划表》的制作来完成,在该表格中应该相应地填写部门、员工下月工作

内容安排和时间控制。

3员工月度工作计划交部门主管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4部门月度工作计划交总经理核准同意后确定执行。

5月度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将作为部门、员工工作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年度月度工作计划

(三)员工日工作时间控制计划

1公司员工通过《日工作时间控制表》进行日工作时间计划与安排控制。

2公司员工应该按照“《日工作时间控制表》填写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项目如实填写并上交公司

行政管理部。

3在《日工作时间控制表》中体现出员工对每日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与计划性,反映员工每日工作的效益性与

非效益性,因此,该表格将作为对员工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员工用于控制时间、提高效率、自我评估的依

据。

4《日工作时间控制表》是公司对外服务的重要计费依据。

日工作计划流程

(四)专项市场、业务规划

1.在公司进行新市场的开拓和新业务的推广时,该市场和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应该进行专项市场、业务规划。

2.专项市场、业务规划建立对该市场、业务的全面了解,公司主要经营人员的深入研究、探讨的基础上,同

时该规划应该结合公司、部门年度发展计划和市场需求与竞争变化的基础上。

3.专项市场、业务规划通过制作《市场规划表》和《业务规划表》来完成,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市场拓展与

业务推广。

三会议管理

会议是公司决议产生、工作明确、意见交流的正式方式与场合。公司会议区分为定期例会与非定期会议,规定的人员

必须准时参与,指定人员作好会议记录,与会人员遵守会议秩序安排同时提高会议效率。

(一)定期例会:

会议名称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召集/主持人员

业务诊断会议每工作日上午9:30-10:00各部门人员对外服务中相关问题讨论、日计划各部主管

月度总结、规划会议每月度第一天下午总经理

各部门主管、工作人员上月度工作总结月度工作规划报告各部主管

主管例会每月第一天下午总经理、各部主管月度工作计划协调总经理

员工大会每月中旬一次总经理

全体员工经营总结、工作安排、其他相关内容行政管理部/总经理

(二)非定期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安排参加人员会议内容召集/主持人员

公司发展研讨会不定时总经理、部门主管、主要经营业务人员就市场拓展、业务推广、公司经营等相关事

项的讨论行政管理部主任/总经理

临时会议不定时总经理、部门主管、其他有关人员特殊事宜行政管理部主任/总经理

总经理临时会议不定时总经理临的定公司经营特殊重大事宜行政部通知\总经理

(三)会议安排

1.公司内会议由行政部安排,部门内会议由各部自行安排

2.主会人会前一天需向行政部告知会议安排、会议内容

3.行政部须提前四小时以上书面通知与会人地址、时间、内容

4.行政部负责会场安排与整理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7

改革应当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明白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到底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从纵向结构上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都存在着问题。目前,中国的管理层次则普遍存在着偏多的情况。从中央到地方,有4到5级的管理层级,这就导致了很多管理职能上的重合以及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种现象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还带来了大量的超编制人员,给我国的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另一方面,纵向结构还体现在管理幅度上。管理幅度即一级行政机关或一名行政领导者直接领导与指导的下级部门或工作人员的数目。学者一般认为3-9或4-12个为好。不过,在中国省一级,改革前均管辖70-100个县(市),为此,自1983年实施地市合并改革以来,增加地级市一个管理层级,试行市管县体制;然而另一方面,在同级政府内部,又往往存在管理幅度偏小,“官多兵少”现象。同时,纵向结构的不合理还不利于政令的畅通,此外层级过多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地方保护。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横向结构上看,中国的部门结构即同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平行分工关系有着很多的不合理。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也是严重的。在每个部门各自的工作的范围内,各个部门为了争取好的业绩纷纷各自为战、缺少合作,这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竞争,也消耗了很多无谓的竞争成本;在每个部门职能有交叉的范围内,各个部门又会互相拆台,同时为了避免责任,往往会踢皮球而采用无作为的方式来对待这部分工作,这样,显然会带来行政效率的低下,不利于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2.行政组织编制及其管理混乱。行政组织编制是指法定行政组织的人员定额及职务的配置,必须根据职能的需要来设置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三定”。目前,我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很多岗位因人而设,编制因人而定,这会导致编制本身过大,而且在编的人员并不一定是该岗位最需要的人。这样必然会使得行政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会滋生腐败。同时,由于对编制确定的不严肃,还会带来很多编制外的人员进入行政管理部门。这使得官僚机构越来越膨胀,而根据帕金森定律可以知道,行政机构作的工作数量和人员的数量是成反比的,越来越多的人消耗了纳税人越来越多的钱,却做着越来越少的工作。

3.行政监督明显不足。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主要由系统内部监督和系统外部监督两大部分。系统内部监督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由于每一级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繁重的工作,所以要求上级行政机关能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长期有效的监督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监察机关虽然有法律赋予的监察权,但由于监察机关只能处以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而且由于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监察机关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审计机关这些年影响力有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审计监督只是审计机关依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财政(务)收支、个人收入、财经法纪等方面情况实行的一种专门性审核活动,它的职能范围仅限于财务方面的审核,所以也很难全方位的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我国的系统外部监督包括执政党监督、立法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社会舆论、参政党、政协的监督以及公民的监督。在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执政党实际上承担了很多行政职能和其他公共权力行使的职能,因此,它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置于中立的位置去监督行政行为;同样,目前的中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地位还是无法和行政机关同日而语的,它们也很难切实地起到监督的作用;至于社会舆论和普通公民的监督都必须还要借助法律的途径,并不是最直接的手段。可见,我国的行政行为是缺乏有力监督的。

4.行政法制不健全或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我国的行政领域上还有很多法律空白,比如行政审批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各地都有不同,这方面就需要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加以规定。较之无法可依,其实有法不依的危害更为严重。我国的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依法行政的意识,这不仅极大的破坏了法律的权威,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公民对行政机关的认同感。

二、关于行政制度改革的个人看法

1.从行政机构入手,努力推进行政机构设置的改革。在纵向结构上,适当的减少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比如江苏已经开始逐步撤销地级市,这样有利于政令的畅通,还可以减少很多行政成本。

2.严格我国的行政编制,真正做到由岗定人,杜绝因人设岗的情况,这样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腐败,还有利于选出最适合岗位的管理人员。编制的制定应当合理,对于编制外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数量。

3.努力加强行政监督的力度。首先要完善系统内部监督,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权威和影响力,逐步做到对政府的每个重要行政行为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立法、行政、司法外第四大权力的作用,积极监督和报道行政机关的行为,协助政务公开的推进。参政党、人民政协和全体公民也应提高参政意识,积极行使手中的监督权力。相信,有了强有力的行政监督,我国的行政制度改革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4.完善立法并加强依法行政意识的宣传教育。对于很多行政领域的法律空白,我们应努力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更有现实意义的则是,提高全体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依照已有的法律办事,增强行政行为的权威性,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三、总结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8

一、会议制度

1、局长常务会议是研究处理本局日常工作重要问题的会议,有局长召集、主持,副局长参加。

2、党组会是本局党务、干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决策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①、负责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②、关于人事任免,提拔调动、审查奖惩等事宜。

③、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

3、党组民主生活会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增强党性为重点,党组成员围绕政治、思想、作风、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的问题,汇报思想状况,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粮食工作专业性会议是按照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粮食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县粮食工作实际对全县做出部署而召开的工作会、现场会、电话会、调度会、培训会、开会时间、地点、人员和内容由局务会或局长决定,办公室牵头组织。

5、局务会:每月召开一次,各股室股长汇报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工作计划。

6、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召集并主持,有关股长、主任参加,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处理本局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局长办公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

7、建立健全会议记录和存档制度,会议记录由办公室主任做会议记录人。

8、总结表彰会:年终召开,总结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布置明年工作。

二、学习制度

1、党员干部学习会,每季度召开一次。

2、政治业务学习,每周五下午由办公室统一组织学习,时间两小时。领导干部带头积极参加,并建立学习登记花名册,及时记录机关人员的学习情况,为提高学习效果,可采取定期考试、知识比赛、写学习体会、总结交流经验等方法,真正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把每季度学习考核成绩张榜公布,考试成绩获前三名的年终给予奖励,后三名的给予处罚。

三、公文处理制度

1、以县局名义向县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请示报告以及粮食局的重要决定、意见、涉及全局性的工作按排、总结,根据领导意见和要求,由办公室组织起草,报主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局长签发。

2、以县局名义上报的某一业务环节的总结报告、典型经验、专题材料等,有关科室起草,核稿后,送分管局领导同意上报。如涉及其他领导分管业务的,需请有关领导审阅,文件、材料的校对,装订由供稿股室负责,并将底稿和打印好的材料按有关规定存档。

3、以县局名义制发的文件,在送局领导审批前,供稿股室应按《国家行政机关行文处理办法》的要求认真核稿、把关,然后按照文件审批权限和程序送主管局长审批签发。对于入档文件缺少一件,罚当事人10元,并说明原因,保密文件、绝密文件等,领导阅后及时入档。

4、机关行政印章由办公室掌管,使用印章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签字,并做好记录后方可盖章,凡涉及全局重要责任或有担保性质的重大事项,必须请示局长同意,局长批准签字后再行盖章。

四、考勤制度

1、执行公休假制度,公休值班加班按出勤计算,对本月余假可年终统算。法定假日因工作需要加班的,按国家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

2、上班时间玩扑克、打麻将、酗酒滋事、大声喧哗,发现一次罚款五十元。办公室无人值守,无故脱岗、串岗、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发现一次罚股长和当事人各二十元,迟到早退一次罚款10元,事假一天扣工资10元。

3、婚丧嫁娶除公休假外另加七天假,女职工产假按国家有关规定,建房加假二十天。

4、考勤实行本人签到制,一天一清,发现代签一次罚款5元。每天签到表由办公室值班人员在县局规定上班时间正点交主管主任存放,月底由局长审批后报财审股执行。

5、请销假,各股室正职向局长请假,副职向主管局长请假,同时告知局长,股员向股长请假。请假应同时告知办公室,否则按旷工处理。

6、公休期间确需加班的由本股股长提前告知办公室主任,由门岗监督记录考勤。

五、汽车管理制度

1、车辆调度: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主任通知出车安排,车管员开派车单,并负责登记出车情况。

2、使用范围:限于局长工作用车。此外,局机关干部、职工及直系亲属病重、病故婚丧嫁娶,经批准可照顾用车,其他单位用车须经局长批准,股长下乡一般不动车。

3、司机出车,根据局长工作安排,出县城必须有车管员向司机开据派车单,办公室主任签字后,司机凭派车单出车。公休时间车钥匙交办公室主任,不交钥匙发现一次罚款10元,不准私事动车,由门岗监督记录进出情况,因公确需动车或其它特殊情况,由局长、副局长批准,办公室主任和车管人员填写派车单后方可动车。

4、实行单车开支考核,建立单车开支记录,包括汽车维修费和燃料费,由车管员和财务科有关人员分别记录开支情况。

5、汽车加油实行定点刷卡加油。加油卡由财务股专人管理,跟车刷卡加油。司机加油向持卡人交加油单(试同有价单据一式两份),加油单由持卡人和车管员各执一份,每月25号核对实际用油。财务股依据当月用油报核单出账,加油卡余额转下月应收款。加油单由办公室主任通知车管员开单并签字。县境内一律刷卡加油,不刷卡加油费用自理。因公长途在外出车加油,由随车领导和司机签字。

6、维修与保养:(1)维修、大中修一律实行定点,到德州红旗轿车维修中心和德州别克专修厂维修,超过百元维修,司机先做预算,由车管人员和财务人员到维修点共同核实,报请办公室主任和局长批准后,方可实施。由财审股负责结算,更换下来的零件,交办公室;(2)保养:司机对车辆每周做到小保养一次,每月大检修一次,保持汽车整洁,性能良好。5000公里三滤保养,由车管员根据行车记录提出申请,定点维护。财务记账和车管员要单车记录维修次数、金额,一个季度汇总一次。

7、出车补助:按汽车标准里程执行,实行划段计算司机补助。即:每月行驶1500公里,每公里补助4分;1500公里至2000公里,每公里补助3分;2000公里至3000公里,每公里补助2分;超过3000公里,不予补助。对于月行驶超过3000公里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月末由车管员根据出车登记表负责核实并填制本月实际里程,由局长批准,每月末一次结清。

8、奖惩办法:(1)安全奖:全年不出现大小事故,奖司机500元,如果出现事故,取消安全奖,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2)节约奖:燃料较上年同期每减少10个百分点奖50元;维修费在保证车辆性能和正常运行前提下,较上年同期每降低10个百分点,奖励50元。(3)办公室车管人员要加强对车辆管理,每月将各辆汽车百公里耗油量核实清楚(领取补助时,一并填报),并将结果报局长和主管局长,对于百公里耗油与实际耗油不符的,超出一个油以内为正常范围,超出一个油以上,每超一个油罚司机五十元。62536车耗油率标准百公里10—11个,7266车耗油率标准百公里8—9个。

六、财务管理制度

1、本年财务开支要比去年同期降低30%,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各项常用费用实行定额管理,大额购进性支出实行竞标管理办法,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月末财务公开上墙。

2、零星购置,各股室办公用品实行包干,财务科、业务科每人每月10元,其他股室每人每月7元,并由股长严格掌握,每月25日报局长批准报销,超支自理,剩余转下月。购买各种物品、用品、配件等,必须当时结清。最迟务于三日内经局长批准报帐,逾期三日不报者,完全由个人自理。

3、水电费:水费全年包干3840元,电费全年定额16000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之风,防止灯常明、水长流,任何股室及门卫不得随意使用电炉子、电暖气,发现一次罚款10元,家属楼用水损耗自已分担。

4、电话费。设总机一部,外线保留局长一部,副局长五部,办公室一部,办公室电话每月包干200元。业务股每月包干100元,财务股微机报表,网话费每月包干100元。各副局长办公室每月80元,该项费用列入办公室经费管理。

5、机关打字、油印、复印用纸本着历行节约的原则,每月包干100元,列入办公经费管理,由办公室主任严格掌握。

6、招待费实行来客登记,由接待的相关人员写明来客人数、姓名,填写招待用餐登记卡,经局长批准后,按照批准的标准和陪餐人数用餐,陪餐人数一般不超过来客的三分之一,没有登记的招待费自付。为加强监督和制约,季末由局班子共同审批,否则不准开支。为便于管理,平时由刘金城同志收发各单位用餐凭证,没审批卡的,一律不收。县局招待外来客户,由发生业务关系的下属单位支付招待费。实行定点招待,定点饭店由办公室安排。本系统内会议一般不在安排酒店就餐,以本局伙房为主,工作餐不动烟酒。本县内业务往来招待标准,科局级以下人均不超20元,或在本局伙房就餐,由招待股室负责安排和事后伙房卫生工作。上级来人严格按照职级招待标准,超支由接待人员自负。

7、粮局家属院的各项费用,一律自付,家属院区域内的劳务开支均有个人分摊。

8、干部职工或直系亲属生病需要慰问,由办公室统一组织,必须经局长批准,慰问品可在70元之内开支,一般慰问一次,不是办公室统一组织的,一律不予报销,各股一律不准用公款以个人名义看望。开支费用三日内报销,过期不报,本股自付。

9、药费按照县政府有关文件,将每人的标准随工资发放,如遇特殊病号,视情况轻重酌情解决。

10、出差费补助,对于受组织委派,出省远程搞业务经营、催款等工作的食宿实行定额包干,特区每天按80元,直辖市每人每天60元,衡水出差每天补助8元,报往返班车票。其它下乡和县外出差,凡已支付招待费或接受对方招待的取消补助。出差借款,公出回来后5日内结清账务,过期不报,按有关规定处理。借支公款必须经局长批准,必须在一周内还清(欠条必须注明借款时间)。逾期一周内不能偿还的加罚逾期部分的年息一分的利息。财会人员未经局长批准擅自借支公款的,按同等标准处罚。

11、财审股要将每月的开支情况于月末六日内报局班子。

七、卫生制度

1、建立卫生组织,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各股股长为组员。

2、每月要实行不定期检查卫生,并评出卫生先进科室一名,较差科室一名,每次罚较差科室10元,用于奖励先进科室。

3、各股负责的卫生区要保持全天的清洁卫生,卫生区内不得出现脏乱杂物,发现乱扔烟头、纸屑、果皮等和随地吐痰的,一次罚款10元。

4、要经常保持院内、厕所、楼道卫生清洁,具体由门岗负责,每天打扫不少于4次。

5、机关交通工具一律存放在指定地点,如发现院内和一楼室内存放,发现一次罚款10元。

6、院内外花草管理由门岗负责,要人人爱护,损坏一棵罚款3元。

八、安全保卫制度

1、各股室要切实加强本股室安全工作,注意防火、防盗和用电安全,不得随意接线拉线,不得随意乱扔烟头和焚烧纸张杂物,现金存放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2、节假日和特殊情况值班,要严格按值班安排到岗值班,出现问题由值班人负责。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9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行政事务管理,理顺公司内部关系,使各项管理标准化、制度化,提高办事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行政事务包括档案管理、印鉴管理、公文打印管理、办公及劳保用品管理、库房管理、报刊及邮发管理等。

(二)档案管理

第三条归档范围:

公司的规划、年度计划、统计资料、科学技术、财务审计、劳动工资、经营情况、人事档案、会议记录、决议、决定、委任书、协议、合同、项目方案、通告、通知等具有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四条档案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保证原始资料及单据齐全完整,密级档案必须保证安全。

第五条档案的借阅与索取:

1.总经理、副总经理、借阅非密级档案可通过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直接提档;

2.公司其他人员需借阅档案时,要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并办理借阅手续;

3.借阅档案必须爱护,保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严禁擅自翻印、抄录、转借、遗失,如确属工作需要摘录和复制,凡属密级档案,必须由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一般内部档原因总经理批准方可摘录和复制。

第六条档案的销毁:

1.任何组织或个人非经允许无权随意销毁公司档案材料;

2.若按规定需要销毁时,凡属密级档案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一般内部档案,须经业务经理批准后方可销毁。

3.经批准销毁的公司档案。档案人员要认真填写、编制销毁清单,由专人监督销毁。

(三)印鉴管理

第七条公司印鉴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负责保管。

第八条公司印鉴的使用一律由主管副总经理签字许可后管理印鉴人方可盖章,如违反此项规定造成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员负责。

第九条公司所有需要盖印鉴的介绍信、说明及对外开出的任何公文,应统一编号登记,以备查询,存档。

第十条公司一般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证明如因工作需要或其它特殊情况确需开具时,必须经主管副总经理签字批条方可开出,持空白介绍信外出工作回来必须向公司汇报其介绍信的用途,未使用的必须交回。

第十一条盖章后出现的意外情况由批准人负责。

四)公文打印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的打印工作由计调负责。

第十三条各部室打印的资料须经本部门经理负责。

第十四条公司各部、室所有打印公文、文件,必须一式三份,交总经理办公室留底存档。

五)办公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第十五条办公用品的购发:

1.每月月底前,各部、室负责人将该部门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制定计划提交总经理;

2.总经理指定专人制定每月办公用品计划及预算;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负责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计划的分发给各个部、室。由业务经理签字领回;

3.除正常配给的办公用品外,若还需用其它用品的须经业务经理批准方可领用;

4.公司新聘工作人员的办公用品,办公室根据业务经理提供的名单和用品清单,负责为其配齐,以保证新聘人员的正常工作;

5.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做到办公用品齐全、品种对路、量足质优、库存合理、开支适当、用品保管好;

6.负责购发办公用品的人员要建立帐本,办好入库、出库手续。出库一定要由领取人员签字;

7.办公室用品管理一定要做到文明、清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允许非工作人员进入库房。

第十六条劳保用品的购发:

劳保用品的配给,由业务经理根据各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统一购买、统一发放。

(六)库房管理

第十七条库房物资的存放必须按分类、品种、规格、型号。

第十八条采购人员购入的物品必须附有合格证及入库单,收票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短缺或损坏,应立即拆包清点数目,如发现实物与入库单数量、规格不符时,库房保管员应向交货人提出并通知有关负责人。

第十九条物资入库后,应当日填写帐卡。

第二十条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物资出库必须填写出库单,经计调经理批准后方可出库。

第二十一条库房物资一般不可外借,特殊情况须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办理外借手续。

第二十二条严格管理帐单资料,所有帐册、帐单要填写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第二十三条库房内严禁吸烟,禁止无关工作人员入内。

(七)报刊及邮发管理

第二十四条会计每半年按照公司的要求作出订阅报刊计划及预算,负责办理有关订阅手续。

第二十五条报刊管理人员每日负责将报刊取回并进行处理、分类、登记,并分别送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处理后,一周内交回办公室由报刊管理人员统一保管、存档备查。

第二十六条任何人不得随意将报刊挪作他用,若需处理,需经业务经理批准。

(八)附则

第二十七条公司业务部负责为各部室邮发信件、邮件。

(一)私人信件,一律实行自费,贴足邮票,交办公室或自己送往邮局。

(二)所有公发信件、邮件一律不封口,由收发员登记,统一封口,负责寄发;

(三)控制各类挂号信凡因公需挂号者,须经业务经理批准,会计登记后方可邮发。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如有未尽事宜或随着公司的发展有些条款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各部门可提出修改意见交业务经理经理研究并提请总经理批复。

行政管理制度范文篇1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和“试验场”,深圳在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胆打破计划经济下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历经八次机构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对经济管理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

1.第一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深圳特区建立的初期,就已经倍感旧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1981年8月开始进行了首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离展开,重点是撤销、合并职能重叠、交叉的专业主管局(办),经过改革,深圳市政府工作机构由原来的53个减少为18个,深圳市委工作机构为8个,群团机构7个。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企业公司,建立了包括深圳特区发展公司、深圳特区建设公司、深圳市物资供应公司、深圳市航运公司、深圳市对外贸易公司、深圳市商业贸易公司、深圳市旅游公司等为主的数十家企业公司。初步调整政府职能,对经济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这轮改革,到1982年5月才告一段落。通过改革,初步解决了精简政务、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问题,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2.第二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

深圳特区进入了大规模基本建设阶段后,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机构设置已不能与之相适应,1983年底,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重点继续简政放权以外,主要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加强决策、咨询部门。具体做法是在政府行政体系中建立“三委五办”:将深圳市计划委员会改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增设工业发展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进出口委员会;同时成立特区咨询委员会,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智囊机构;在市长、副市长直接领导下,分设基建、财贸、交通、农牧、文教等五个精干的办公室,作为协助市长工作的办事机构。这次改革,持续到1985年5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增强了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掌握经济信息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职能,强化了间接调控的职能和手段。

3.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1986年以后,深圳特区的工作重点已从前几年的打基础、铺摊子,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1986年9月,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是精减政府管理层次,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完善咨询和决策体系。具体方面,设立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重点工作领导。分别在计划、工业、进出口、城市规划和基建、城管、引进外资、机构编制、经济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设立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作为决策审议、咨询和协调机构,对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下设办公室(局)作为办事机构,同时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撤并和增设部分机构。增设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作为深圳市政府主管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工作的职能机构;为了加强与内地企业联系,在政府办公厅增设正处级经济协作办公室等。这次改革持续到1987年8月。这次改革,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加强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4.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

党的十三大以后,深圳市委和市政府于1988年2月开始进行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了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将工业办公室、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三个单位合并为经济发展局,对全市工业、贸易和外资引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撤销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深圳市人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局、规划局,重组为建设局和建筑工程局,建筑工程局、房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由建设局归口管理;物价局并入工商行政管理局(加挂物价局牌子);成立了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这次改革到当年9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将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

5.第五次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一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中介组织。

1991年2月至1993年9月期间,深圳进行了第五次机构改革时期,之后的几年,又对一部分机构进行调整。这次改革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切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明确政府与国营企业的资产管理关系,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国资办——资产经营机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系。二是调整了贸易、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调整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两个领域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实现相关领域的全市统一管理。。三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把一些属于社会性、群众、公益性的事务,从政府的职能中转移出去,发挥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后的一段时间,深圳又陆续对政府机构及职能进行一些调整。进一步理顺对能源、社保、税务、招商等政府管理职能,这次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加强宏观调控。

6.第六次机构改革:探索大系统大行业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节能力。

21世纪初,深圳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框架已建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2000年3月至2001年7月,深圳展开了第六次机构改革。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按照职能上下对口以及“一件事由一个部门主管”、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通过大系统大行业配置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理顺了30个单位22项职能交叉问题;在机构设置上,将港务局与运输局合并,组建交通局,建立大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完善大城建、大农业、大文化管理机构;将三个保税区管理机构予以合并,设立一个综合的管理机构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深圳市原有大系统、大行业管理体制。组建经济贸易局,承担原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和劳动局的部分职能,深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该局。组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贸易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和外商投资局的部分职能划入该局。组建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从产业发展需要,单设旅游局和驻深工委。2003年7月,为推进深圳市金融发展工作,单设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改革之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为加强。

7.第七次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001年11月至2004年5月期间,结合深圳市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深圳进行了第七次机构改革,提出了建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这次改革,一是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升政府对居民就业、失业、社会保险方面的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依法处理劳动关系力度。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副局级升格为正局级,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设立行业协会服务署,以培育、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力量,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管理。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机构。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协调管理职能以及对保健品、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将知识产权局改为市政府直属的行政机构,单独设置,对专利和版权实行统一管理和执法。三是强化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机构。借鉴“大部制”经验,综合设置机构,进一步完善大系统、大行业管理。组建发展和改革局,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能力,统筹改革和发展规划,体现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思想。组建贸易工业局,统一管理全市工业、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组建科技和信息局,统筹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特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四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资源保护机构。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市政府部门间职能,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职能和市场监管方面职能。

8.最近一次机构改革:全面实行“大部制”,提高政府统筹协调能力。

2009年,深圳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重点是“大部制”改革,所不同的是,深圳本轮改革之前已与其他地方在“大部制”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基本差不多,当时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总数只有46个。深圳的“大部制”是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后,深圳的政府机构缩减为31个。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打破现有政府行政架构的局、办的部门模式,按照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市政府各机构将统称工作部门,根据部门的职能定位作出区分,其中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各委、局对市政府负责。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改革后,按照大行业,整合决策、规划职能设立七个委员会,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整合原有的人事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原文化、旅游、体育局为文体旅游局。成立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饮食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政府原有直属机构中只有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共7个机构暂不作调整。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服务办公室、金融产业服务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等从事经济服务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得以保留。通过机构和职能整合,将能够实现从全局上避免政府决策中的部门利益偏好,能够让决策在全市统筹的平台上通盘考虑,这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运行效率。以产业管理为例,原来涉及产业管理的部门多达5个,现在全部职能整合入科工贸信息委员会,从产业准入审批、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工作由一个机构负责;在市场监管领域,以前工商、质监、卫生、知识产权等部门按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分工,导致市场监管职责不清、执法资源分散,食品安全、无牌无证、制假造假等现象屡禁不止,现在这些机构和职能全部整合到市场监管局,实现对市场的统一监管。改革后,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市场监管体制得到理顺。

通过上述八次机构改革,深圳政府逐渐从微观领域退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率、市场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实现。可以说,机构改革过程也是经济法理想的实现过程。

二、深圳审批制度改革:国家经济管理方式从直接到间接

除机构改革外,深圳还在全国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期以来,行政审批被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这种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具体经济行为的经济管理方式在全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羁绊着经济的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较早体会到认识到这一点,从1997年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历经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审批制度改革还在进行中。

1.第一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项目设定法定化

在启动首轮行政审批制度之前,深圳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先后有过5次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解决了职能划分问题,却没有解决管理方式问题,行政管制、行政审批仍是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主要手段,重审批轻监管、重收费轻服务是普遍现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1997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审批737项,核准371项,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和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少数部门和行业,甚至到了事无巨细都要审批的程度,从企业设立到具体项目投资,都要经过多道审批手续,企业没有多大的自主权。199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对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清理重定行政审批项目。1999年3月,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这次改革对审批项目的取舍主要依据三条原则:一是以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为标准。二是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符合的保留,不符合的坚决取消。三是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界定,看是不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政府审批事项由723项减至305项,减少418项,减幅57%,核准事项由368项减至323项,减幅12%。在完全取消的263项审批和核准事项中,有203项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行为,极大放松了对企业的管制。改革中,制定了《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以后要增加新的审批项目必须经过立法程序。改革使政府从繁忙的审批业务中解脱出来,转到依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强化社会服务上来。

2.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

2001年开始的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上与第六轮机构改革同步进行。改革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取消277项审批事项,减幅41.2%;同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改革后,审批时限平均缩短30%左右。这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在第六轮机构改革中一一落实到部门“三定”方案中,有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两轮改革共减少审批(核准)事项740项,其中大部分放开由市场调节;对12项经营性指标、配额和经营权等,实行公开招标、拍卖。通过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降到了较低程度。

3.第三轮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前后,深圳市又进行了第三次审批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也被称为“清规”工作。这次改革,2003年1月开始项目清理,2004年4月就有了清理的初步结果,全市当时有行政审批事项701项,其中作为行政许可保留的239项,取消265项,作为其他非行政许可保留的197项。较之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深圳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最少。这次改革的另外一个成果是,特别对入世承诺的行政许可进行了改革,彻底清除了地方性法规设立的违反WTO规则的审批项目,并把清理行政审批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审批事项集中清理变成经常性的改革,成熟一项清理一项。

4.第四轮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

在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刚结束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酝酿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逐项规范。当时,通过第三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中,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约占45%。由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受国家《行政许可法》调整,在实践中不受严格监管,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且有些部门将一些本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转变为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的事项,逃避监督。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行政机关整体的行政效率。为了使非行政许可审批与行政许可审批改革配套,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6月开展第四轮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施行了《深圳市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若干规定》。《规定》强调:凡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审批事项和有营利性指标及额度限制的审批事项,必须改为实行公开招投标、拍卖和抽签等依托市场化办法进行;凡涉及几个部门审批和管理的审批事项应改为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审批和管理;市政府及各部门通过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项目、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的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取消;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需年检、年审的资质、资格外,其他年检、年审一律取消或实行备案制管理。到2008年3月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当时全市69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保留348项,取消98项,认定不属非行政许可登记的其他类项目251项,使全市的行政审批彻底、完整地规范化和法定化,并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予以监察。

5.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与机构改革配套进行

在2009年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这次机构改革的核心。调整后的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4项(其中涉及经济类的有129项),占当时全市审批项目的31%。

通过多轮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职能发生四个方面重大转变。一是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向加强宏观调控转变,通过削减企业经营事项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权于企业和个人,增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则集中精力于宏观调控;二是从直接配置资源向由市场配置资源转变,通过削减资源配置方面的审批项目,并在土地使用、工程建设等领域实行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三是从政府作为利益共同体向还利于企业和社会转变,通过削减项目立项、配额分配、进出口管理、定价和收费等方面的重复审批和交叉审批事项,使政府从利益共同体中退位,还利于企业和社会;从政府直接进行行业管理向由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转变,通过削减资格审查、资质等级评定、行业管理方面的行政审批项目,推动政府从具体的行业管理中退位,还职能予中介组织与行业协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迈进,实现政府间接管理。

三、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到治理和服务

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已经实现较大转变。但是管制型政府的特征并未完全褪去,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各领域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审批制度仍较多用于经济管理;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为此,深圳市正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一方面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加大社会组织培育的力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努力使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迈向治理和服务。

1.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从行政审批到行政服务

在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深圳对行政审批进行了大幅精简,但由于时间匆忙,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初开始,为配合“大部制”改革后机构职能的正常运行,达到增效目的,深圳市进行了新一轮全市规模的行政审批清理和规范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少数之前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同时之前有些被取消的项目受国家整体经济管理方式的限制,可能要恢复。这次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工商注册前置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计划取消一批不必要的前置审批项目,从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完成后,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规范,明确审批的条件、程序,并进入深圳市的电子监察系统,由电子监察系统监督审批过程,确保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和效率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深圳创造性的提出了“行政服务”的概念。所谓的行政服务,是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一些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行政服务项目。2010年3月,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市行政服务管理规定》,规范行政服务的设定和提供。明确规定除非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否则可以设定为行政审批也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的事项,应当设定为行政服务。依照法定程序取消的行政审批,根据社会的需要,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行政机关提供行政服务应当简化办事程序,不得作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对符合规定的行政服务要求,应当予以提供。目前各部门上报的行政服务项目有三百多项。深圳还将就每一项行政服务制定服务标准,行政服务同样将进入电子监察系统进行监督。深圳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减少行政审批,增加行政服务,实现由审批到服务的转变。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一些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组织,在政策上方便社会组织的成立,并逐步将一些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2007年,成立了行业协会服务署,2009年机构改革时,又将行业协会服务署与民政局社会组织处整合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统一行使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各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逐渐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多原来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事务下放到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经济领域的公共治理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当然,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消除,社会公共治理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而且改革中间会有一些反复,在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企图常常出现。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深圳政府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这种变化,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人均GDP达到13000多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也因此多年连续蝉联中国大陆最具竞争力城市。深圳政府在努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机构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从宏观上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又从微观上改革现行审批制度,突出服务型政府这个特点。市场经济的规制、国家投资经营、宏观调控引导等的具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