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0:10:17

行政管理者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1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2潘云良《领导者素质分析与测评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

3邱霈恩《领导者素质》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8-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2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3

关键词:行政管理者基本素质领导能力

一、行政管理者素质涵义及特征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4

关键词:行政管理者基本素质领导能力

一、行政管理者素质涵义及特征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5

关键词:行政管理者基本素质领导能力

一、行政管理者素质涵义及特征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6

关键词:行政管理者基本素质领导能力

一、行政管理者素质涵义及特征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7

素质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特点,之后又被人们用来泛指事物本来具有的内在特征。所谓管理者素质有双重涵义:首先是指构成管理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即使管理者之所以成为管理者的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形成的本质性能力,亦即领导能力。它们是管理者任职的内在根据和条件,统称为管理者素质。其次,还指这些要素、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也就是说,管理者素质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用以描述和揭示现实管理者的实际状态、水平和差距。管理者素质与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受它们的影响与制约,但主要是后天社会实践中自身努力的结果。

管理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管理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管理者个体和管理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努力提高行管理导者素质,不断优化管理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管理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政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

1、忠于国家和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行政管理者不同于一般的行政人员,他们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大政方针的决策者,或者是一个部门工作的指挥者。行政管理者处于特殊的地位,肩负特别的重任。其政治素质如何,不仅是本人问题,而是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生活。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经济将更加活跃,行政管理者起码应具备这样的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信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坚持共产党领导,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一是要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重事实,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对上对下负责一致,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是待人真诚,宽宏大量,以谦虚、公正、诚实的态度,广泛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团结与使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使组织中保持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要顾全大局,严于律已。不争功诿过,敢担风险,敢负责任,不迁怨他人,不以势压人,必要时不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四是严格遵纪守法,不以权谋私。行政管理者是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其手中的权力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求私利,违法违纪。

3、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劳动,作为行政管理者应该具备胜任工作的知识,既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应付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同时,行政管理者具有丰富的学识,更容易受到下属的尊重与拥护,有利于履行自己的职责。具体地说,行政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比较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行政学、法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

三、提高行政管理者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当代管理者的根基在于政治上的成熟,无论在什么时候,处于什么环境,都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永远将其作为精神支柱和立身之本。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认真贯彻十六大会议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在实践中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做到“靠得住”。要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行政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要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2、清新、民主的作风是当代行政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行政管理工作是行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进行的活动,作为行政管理者,要发扬民主作风,处理好各种关系,认真听取和集中部属的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属的积极性,避免主观武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管理,统揽全局而不包揽一切,广开言路而不闭堵言路,坚决防止“一言堂”。要讲原则、讲大局,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大力倡导谅解、团结、友谊的良好作风。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创造的经验中汲取营养。要诚心诚意地倾听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努力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敢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努力营造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

3、为官清正廉洁,这是对当代行政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其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关键所在。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管理者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人民,所以它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个别人和小集团谋取私利。应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二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作为管理者,必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物欲面前保持平常心,做到予我之物不苛求,他人之物不必求,身外之物绝不求,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三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四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行政管理者,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采取有效的领导方式,树立科学的、高境界的价值取向,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东方智《领导者必备全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05-01

2潘云良《领导者素质分析与测评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

3邱霈恩《领导者素质》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8-1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8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形式也不断的发生改变,扩招增加了学生的数量,随之教师的团队也在不断扩大,这就增加了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和负荷。高校行政人员主要由以下几个群体组成:我国教育部中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科研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机关工作人员等,他们在工作中承担了院系管理中的重要任务,比如调查研究、沟通、事务处理等多种繁重的工作,可以说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现阶段高校过于重视教学,忽视了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导致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伴随着教师和学生在高校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矛盾问题直接指向了行政管理者,忽视了行政管理者也需要人文关怀。

1.超负荷的工作任务和过低的收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大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体制也在不断的变化,行政管理者的工作也有了新的任务,工作越来越繁重,带有突发性、应对性等特点,因此超负荷的行政工作已经成为现阶段行政管理工作的普遍现象,管理者总是会遇到加班的情况,使得行政管理者的精神和身体承受着双重的压力。但是工作任务增多,其收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这也是导致行政管理者工作环境差的主要原因,国家提升了高等教育教师的岗位津贴,后勤等工作人员也会因为业绩的提升而提升收入,但是行政管理者的薪水却一直没有提升,其收入处于高校中的底层。

2.过高的工作期望导致缺少理解。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在工作中得到别人的理解,被人理解和尊重,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对工作更加充满热情,发挥自己更多的价值。很多人认为管理工作人人都可以胜任,因此管理工作很重要,但是工作者却经常被忽视,导致了工作人员地位的下降,任何一点工作的失误都会得到很严厉的指责,这也导致了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

3.职位提升的机会少。高校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高学历人才,因此行政管理者也需要很高的学历,但是管理者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去学习和进修,大部分的工作岗位有固定的人数限制,把管理者固定在了一个岗位上,并且高校对于行政管理者的进修有着很多的限制,这就使得行政管理者很少有职位提升的机会。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中院系的管理者提升机会少,个人的工作发现空间受限,晋升难度大,有的工作人员即使晋升也是形同虚设,与收入无关,这也是导致管理者工作环境越来越差的一个原因。现代社会上对于高学历的需求越来越多,行政管理者在局势发展和自我发展之间找不到合适的平衡点,因此越来越多的行政管理者仅仅将自己的工作作为谋生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追求的事业。

二、导致行政管理工作缺少人文关怀的原因

首先,是高校对于行政管理工作没有过多的重视。很多高校的工作重心是科研和教学,因此比较重视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在绩效考核、评估等方面对于倾向教育者,但是对于行政管理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是导致缺少人文关怀最根本的原因。学校中缺少对行政管理者进行人文关怀的环境。其次,是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问题矛盾。高校教师和行政管理者都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群体,但是这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冲突。行政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价值观、工作内容、感情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会认为自己是学校的核心,管理工作的价值是不能与教学相比的,因此认为管理者的待遇不应该和教师同等,因此可以说,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管理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最后,是管理者自身的问题,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可以说现阶段很多的管理者都存在一些问题,其忽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自己的工作单调,发展空间小,在工作中缺少责任感,使得工作完成的比较敷衍。部分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的地位低,对于学校中的很多事物没有决定的权利,造成工作态度比较消极,从而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加强对高校行政管理者人文关怀的途径

1.完善奖励制度。首先要提升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地位,最大限度的提升工作人员的需要,在工作待遇、工作晋级等方面都与教师实现公平的地位,从而完善行政工作者的奖励制度。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晋级空间,拓宽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让管理者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学校要从行政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出发,加强工资待遇补足,并且当有超负荷工作的时候增加奖励,从而减少工作压力。

2.加强教师和管理者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和谐发展的前提,针对现阶段行政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彼此理解,从而减少误会。两者在沟通时都要以学校的发展为重,树立整体发展,科研管理并存的观念,教师要积极的参与管理工作,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学校要定期的举行会议,让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交流,彼此发表自己的见解,遇到矛盾的问题重点解决,让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和睦相处。学校在制定相关规定的时候,要将教师和行政管理者放在同一个高度上,不要顾此失彼,避免教师和行政管理者存在着被不公平待遇的想法。

3.提升行政管理者的自我认同感。高校行政管理者需要不断的认识自己,提升自我价值,对于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并且在工作中要积极的评价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寻找自己的价值。学校要肯定行政管理者的工作地位,强调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让行政管理者主观上认同自己的工作。学校可以扩宽行政管理者的升职、晋级空间,让其有更高的专业、职业能力,增加自我的满足感,从而更好的提升行政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9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助于调动行政管理者的潜力,促进其努力、主动地向高校发展目标实施相关工作。新时代下,伴随高校招生的扩张,学生数量持续增多,行政管理工作面临部分难题。要想发扬行政管理对高校整体工作的正向影响,高校应激发管理者对工作的激情与积极性。但受陈旧理念的束缚,行政管理者对自身职业认同感较低,并且高校缺乏对管理者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因此,研究新时代高校行政管理者激励机制拥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运用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调动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由于高校中行政管理者工作量较为复杂与繁重,并且部分工作存在交叉性及重复性特征。久而久之,难以避免行政管理者对工作存在懒散心理,对工作的主动性逐渐降低。因此,高校可运用激励机制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措施可以使行政管理者积极面对行政工作,对激发管理者对工作的积极性具备推动作用。特别是当前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国民经济水平普遍提高。而高校实施向教育一线倾斜的分配方式,行政管理者收入较低,面对较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只有采用激励机制,才能切实调动行政管理者工作积极性。只有调动管理者工作积极性,才能使其主动解决复杂繁多的工作,提升工作成果。(二)强化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成效。高校通过运用激励机制,对行政管理工作者具有激励及推进作用,进而有效强化高校行政管理水准及成效。例如,通过传统节日的问候,可以使管理人员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强化工作人员的归属感,提高高校凝聚力,进而调动员工工作激情,减轻工作失误,优化行政管理工作品质。而激励制度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对提升行政管理水准及成效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为行政管理工作者供应物质支撑及精神动力,可以有效落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质量与成效的提升。(三)提升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满意度。激励因素与行政管理者对工作满意度正相关。简而言之,科学的激励机制应运用赞赏、成就以及奖励等方式满足工作者精神需要。除激励因素外,自身利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高校行政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具有一定影响。实际管理工作中,学校应不断对这两种因素进行改善与升级,进而维护行政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度。除此之外,激励机制在提升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有助于促使工作人员规范自身行为,进而使管理者将学校发展目标作为行政管理工作导向,指引管理者寻求更优质的生活质量,落实自身价值。因此,激励机制不但可以提升行政管理者对工作的满意度,还能调动其潜能,强化自身工作能力。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激励机制面临的难题

(一)激励机制过于单一。高校在鼓励及慰问行政管理者时,由于运用的激励形式过于单调,致使激励机制的作用难以显著发挥。特别是高校员工工资的分配方式,仍然运用科层制分配准则,基层管理者在无法提高职称与职级的状况下,工资待遇无法提升。因此,激励机制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作用并不显著。若高校持续对行政管理者采用同一中激励方式,会导致激励机制的建立形同虚设。高校实施激励机制的目标是激发行政管理者对自身工作的意图与积极性,摆正工作态度,但由于行政管理者需求的差异性,对其实施的激励方式也应具备一定差异。若高校只运用单一的激励形式,难以对整体行政管理者产生激励作用,进而导致激励机制无法发扬其作用与价值。(二)奖惩制度缺乏合理性。奖惩制度在激励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其工作表现与质量的优良,应在薪资层面有所呈现,也就是奖惩制度。近年来,多数高校对考核工作重视度不足,奖惩制度缺乏合理性。不论工作是否完成或完成效果是否优质,与薪资并无直接联系,导致高校工作者对工作激情不足。然而,认真努力工作并具备显著成果的行政管理工作者投入较多精力与时间,但却并未获得相应奖励与回报,导致管理者对工作的自觉性及积极性逐渐缺失,产生懒散的心理。并且,工作懒散的管理人员与努力工作的管理人员,其薪资相差较低,导致其难以改善心理自觉积极工作。这一现状,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无法维持正常工作纪律。(三)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内容乏味而繁重,而且时常产生突发事件,管理工作者工作量及压力较大。若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对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自觉性具有反向影响。高校行政工作触及多个部门,工作内容繁多琐碎,对管理工作者的细致以及耐心程度要求较高。而行政管理工作者长期处在这一工作环境下,其心理与身体较易产生疲劳,进而呈现迷茫、懈怠等不良情绪,对自身价值缺乏认同,对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质量均产生消极影响。同时,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工作中时常面临临时与突发工作安排,并且工作内容完全超出员工能力,对其工作激情及工作成效也产生不良影响。(四)绩效考核体系缺乏合理性。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在行政管理工作实施中,通常存在偏重于教育科研工作的问题,在这一层面投入海量资源。例如,构建优秀科研奖项、健全科研成果奖项等。然而,高校针对行政管理工作者却欠缺奖励措施。并且,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考评往往在学年结束后执行,考评时间明确,难以客观考评行政管理工作者平常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而考核方式主要依据行政管理者自我述职报告实施。在校领导对其评价后,由全体教职员工评分,综合两者评价成果获得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考核成果。这一考核体系难以保障其公正性。一方面,学校领导个体主观判定,对考核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其他教职员工对行政管理工作者其工作付出及工作量的掌握较为局限。因此,这一考核方式容易导致付出较多的行政工作者无法获得公正的考核结果。同时,由于考核标准过于简易,以考核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结果以及职业道德为主,忽视其工作态度及能力的评价。缺乏合理性的考核体系,较易导致努力工作的行政管理员工逐渐缺失对自身工作的认同与积极性,从而破坏原有工作环境,降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

三、创建高效行政管理工作者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构建综合的激励体系。为有效地防止激励机制单一性,高校应融合自身实际,依据《大学章程》中规定,依法拟定更为全面及综合的激励制度,坚定奖惩融合的激励手段。高校应运用物质奖励以及精神层面激励融通的方式,保障激励机制持续完善。近年来,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坚持科层制准则对管理者自觉工作也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应通过工作人员岗位比较与考核,切实激发行政管理工作者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只有保障薪资分配的合理与科学,才能强化行政管理工作者对行政工作的激情。由于激励形式的多样性,高校应构建综合的激励体系,充分激发每位行政管理工作者的潜能。(二)创建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不但应具备合理薪资分配体系,还应具备相应的奖惩机制。而奖惩机制,即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完成度、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实施评价。针对工作任务完成度较好或工作中表现优质的员工,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加管理人员对工作的成绩感。同时,工作任务完成度较低或懒散对待行政管理工作的员工,应受到一定惩罚。而奖惩方式可呈现在评职称方面,也可以呈现在薪资方面。对于工作完成较为优秀的行政管理工作者应给予物质层面的奖励,对于与工作目标相差较多的行政工作者应扣除部门薪资作为惩罚。这一奖惩机制有助于强化行政管理工作者对本职工作的重视度,进而积极、自觉地工作,以此保障高校办学秩序。(三)强化激励机制针对性。高校日常管理机体系运营中,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及人事管理均与行政管理工作者的服务和配合紧密相关。因此,高校应从思想层面认知到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营建充满灵活性、互帮互助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氛围,给予行政管理者归属股,调动其工作自觉性。高校应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使行政管理工作者产生乐观向上、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良好的工作心态,有助于行政管理工作者自觉工作、主动学习,进而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高校领导者应充分运用各类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使高校激励机制更具针对性,并为行政管理者营造优质的工作氛围。例如,配备管理人员需求的办公设施等,以此提升高校行政工作成果。(四)薪资分配合理化。近年来,多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均存在工作积极性较低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可对薪资分配实施调控,促进薪资分配的合理化与科学化。行政管理工作者薪资中,应具备基础工资以及绩效薪资,高校应对两者的分配比例进行调控,将绩效薪资的占比合理增加。而影响基础薪资的要素大多是教师工龄及岗位。简而言之,岗位相对重要,并且工作时间较长的管理工作者应具备较高的基础薪资。但基础薪资占比较大,工作时间较短的管理者认为学校薪资分配方式有失公平。而影响绩效薪资的要素大多是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及工作付出量,为工作有效付出较多的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绩效薪资。据研究结果表明,薪资分配机制的差异,绩效薪资占比较大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人员,其工作积极性较高。因此,在高校薪资分配中,应增加绩效薪资的占比,进而激励行政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合理分配薪资,促进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更为积极地完成自身工作,从而强化高校整体管理水平,推动高校全面发展。(五)调动行政管理者工作主动性,构建合理考核体系。教育培训,不但是学校为教师个体供应的福利,也是补充管理体系以及激励机制的重要路径。因此,高校可针对行政管理工作者实施科学的培训激励,使其不但应掌握专业能力及理论知识,还应运用持续地培训教育强化自身综合素质,进而在自身岗位中发扬其最大的优势与价值。教育培训可依据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个体工作需求及发展要求制定。培训内容包含与工作相应的能力与知识,满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未来发展要求,为其供应知识储备及智力支撑。培训中可运用轮岗以及岗前培训等多样化方式对高校行政工作者实施培训。此外,高校还应构建健全的考核机制。明晰考核范畴、指标以及流程。考核中应重视行政管理者的自我评价,并对其同事与学生执行调查问卷,对行政管理工作者工作水准、状态、工作问题等实施考核。将行政管理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量经过量化标准呈现出来,进而提升考核机制的公正与全面性。科学利用考核成果,在得出考核成果后应得到相关工作人员及考核者的认同,将考核成果与行政管理工作者培训晋升机会以及工资待遇相结合,进而强化考核机制的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发展进程中,行政管理工作者不但是配合高校行政工作的群体,也是服务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群体。因此,高校应通过构建综合的激励体系,创建合理的奖惩制度,强化激励机制针对性,调动行政管理者工作主动性,构建合理评价体系等方式,持续提升高校行政管理者的综合素养,进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准。

参考文献:

[1]张瑜,段其伟,沈玉洁.综合激励模型视角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50):17-18.

[2]《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课题组,罗文光,王立刚,张绘,何平.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研究[J].财政科学,2018(2):50-59,73.

行政管理者范文篇10

第一条为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商品交易市场,是指由市场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集中多个商品经营者在场内各自独立进行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本条例所称的市场经营管理者,是指依法设立,利用自有、租用或者其它形式取得固定场所,通过提供场地、相关设施、物业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吸纳商品经营者在场内集中进行现货商品交易,从事市场经营管理的企业法人。

本条例所称的场内经营者,是指在商品交易市场内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现货商品销售的企业、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经营管理、场内交易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市和区(县)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编制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规划,指导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活动,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本条例。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商品交易市场主体资格的确认和经营行为的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对商品交易市场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和商品购买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进行经营活动。

第二章政府职责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设置的规划管理。

对需要市人民政府编制布局规划的商品交易市场的设置,由市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设置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对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设置,市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编制设置规划,落实规划用地,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食用农产品零售市场的设置,区(县)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方便市民的原则编制设置规划,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对关系到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商品交易市场,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政府提供场所设置商品交易市场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投标方式选择市场经营管理者。

第八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公开商品交易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商品交易市场设置情况等信息,并为公众查阅信息提供方便。

第九条食用农产品等批发市场交易的商品需要现场检测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场内派驻检测人员,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试剂,或者委托具有检测条件的批发市场经营管理者进行检测,从事检测的工作人员应当培训合格。

第十条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和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巡查制度,并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商品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商品交易市场内公布与本部门的监督职责相关的政务信息和管理机构以及派出机构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作好记录、及时调查处理,并回复举报投诉人。

工商行政、食品药品监管、质量技监等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经营管理者、场内经营者的违法经营活动,应当依法查处。

第十一条质量技监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商品交易市场内依法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监督检查。

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商品交易市场内的商品质量实行定期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在商品交易市场内公示。

第三章市场经营管理者

第十二条开办商品交易市场实行企业法人登记制度。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需要办理其他经营许可的,应当依法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第十三条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管理者的企业名称中,应当含有“市场经营管理”的字样,其经营范围应当与工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相一致。

商品交易市场的注册地应当与其市场实际经营场所相一致。市场经营管理者在其注册地以外的其他场所另行设立商品交易市场的,应当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注册手续。

第十四条商品交易市场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用地要求和本条例第六条的规定。

商品交易市场内部布局和设施的配置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达到环境保护、市容环卫的要求和消防等公共安全的要求。

第十五条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应当遵循提供服务与实施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制定市场内的有关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查相关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第十六条以零售为主的食用农产品市场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划定不少于本市场营业面积百分之五的专用区域,用于农民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

第十七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与场内经营者订立进场经营合同,并可以参照进场经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经营内容、场内秩序等双方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等事项。

进场经营合同的示范文本,由市经济贸易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推荐使用。

第十八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核验进场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各类经营许可证。

第十九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督促场内经营者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和市场管理制度,增强诚信服务、文明经商的意识,倡导良好的经营风尚和商业道德。

市场经营管理者发现场内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劝阻,并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市场经营管理者不得为从事非法交易的场内经营者提供场地、保管、仓储等条件。

第二十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维护市场内各项经营设施以及消防、环卫和安保等设施,确保相关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制止场内经营者在市场内占道、搭建或者流动经营等行为,保持场内环境整洁,确保场内通道畅通。

第二十一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对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并组织场内经营者向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督促场内经营者依法正确使用、维护计量器具。

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市场内设置符合计量要求的复检计量器具。

第二十二条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在场内显著位置悬挂其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以及有关许可证明,并在场内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布市场管理制度以及消费者权益投诉受理机构的地址和电话。

第二十三条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场内经营者已经撤离商品交易市场的,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经营管理者要求赔偿。市场经营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负有赔偿责任的场内经营者追偿。

第二十四条商品交易市场歇业或者终止营业的,市场经营管理者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提前三个月通知场内经营者,但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以零售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应当提前三个月在市场入口处张贴公示。

第四章场内经营者

第二十五条场内经营者应当信守承诺、公平竞争、合法经营,并按照规定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相关证照。

农民在市场内出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应当持相关有效证明,并在市场经营管理者划定的专用区域内经营。

第二十六条场内经营者购进商品应当查验商品质量,并在该商品销售完毕后继续保存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发票、单证等半年。

特约经销品牌商品的,场内经营者应当取得授权证明。

第二十七条场内经营者出售商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商品购买者出具购货凭证,但农民销售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除外。

第二十八条经营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商品以及重要的生产资料商品,场内经营者应当建立购货销货台账,向供货方索取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九条场内经营者对场内管理秩序和安全隐患问题,有权向市场经营管理者提出改进意见,必要时可以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按照其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市场经营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发现场内经营者有违法行为,未及时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改正,并可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市场经营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关于商品交易市场歇业或者终止营业的规定,以零售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未提前三个月在市场入口处张贴公示的,由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场内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经营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商品以及重要的生产资料商品未建立购销台账或者索取供货方合格证明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