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2:12:59

消毒供应

消毒供应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取我院9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再选取本市其他医院10例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并将护士按照不同医院分为两组,。纳入标准:所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接受培训的护理人员。观察组护士;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1±1.18)岁,男性有1例、女性有8例。对照组护士;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5±1.09)岁,男性有3例、女性有7例。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能实施对比(P>0.05)。1.2方法。对照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施常规培训,该组所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均来自其他医院,为基础知识培训,培训时间为三天,由该院副主任护师进行培训。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施综合培训。(1)教师选择:本次培训中的教师为本院副主任护师,其具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专业技能较强等,本次培训的带教老师为护师、主管护师等。(2)培训方式:均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对护士进行为期7天的理论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灭菌、消毒、清洗等方式,采用实训方式,对护士进行为期两周的技能操作培训,主要包括无菌储存与发放、灭菌物品装载、器械包装、超声波清洗、手工清洗、物品回收分类等基本操作技能,所有操作项目由消毒供应中心带教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和示教,设置真实的操作场景,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一致。(3)考核方式:考核方法主要包括实践考核、理论考试等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均采用试卷方式进行,其总分为100分、60分及格,实践考核主要采用现场考核方式进行,按照科室内制定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明细进行,其总分为100分、60分及格。1.3观察指标。将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培训后的实践考核分数和理论考核分数进行对比。1.4统计学处理。本文均采用SPSS21.0软件,将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培训后的实践考核分数和理论考核分数实施统计处理,研究中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进行检验,使用P<0.05表示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对比具有一定差异,其差异具有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践考核分数(90.21±1.04)分和理论考核分数(92.01±1.18)分。对照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践考核分数(70.21±1.15)分和理论考核分数(75.35±1.25)分。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践考核分数和理论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制度第5条规定,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接受职责相应的培训,完全掌握诊疗器械灭菌、消毒、清洗等技能,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为各大医院的重要部门,其为特殊和封闭的工作环境,未形成系统学习教材、专业领域起步较晚,限制了护理人员的自学效果,使护理人员能力不佳[3]。临床护理工作和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岗位具有较大区别,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将工作和培训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井然有序安排各项教学活动,能显著增加护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4],再通过按照相关规定实施操作,不仅能保障医院无菌物品使用安全,还能减少护理缺陷发生,提高工作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能更好为患者以及医院服务[5]。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践考核分数(90.21±1.04)分和理论考核分数(92.01±1.18)分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实施综合培训后,不仅能提高护士服务水平和护理能力,还能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荣 单位: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消毒供应中心

参考文献

[1]甄兰英,马艳,贾慧,等.山西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岗位培训与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5(28):98-101,102.

[2]周皎,许丽,焦维娟,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9-21.

[3]钟伟娥,林秋霞,谢碧娴,等.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核心能力训练模式探讨[J].当代医学,2012,18(15):138-139.

消毒供应范文篇2

【关键词】护理管理;消毒供应室;护理

消毒供应室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其工作的技术性要求很高,其关系到医疗器械能否安全应用于临床诊疗当中,需要得到严格、精细的予以管控。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安全,其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诸多细节都不容忽视[1]。保障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提高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的技术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本研究围绕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展开讨论,探究护理管理在其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17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名,女性14名,最高龄48岁,最低龄22岁,平均年龄(36.9±2.8)岁。

1.2管理方法

2015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室开始进一步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严格、规范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消毒供应室管理体系,需要依托于严格规范的制度,形成标准化的专科技术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的组织性、自律性及其执行力。施行责任监管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相关职责,根据其专业技术能力、护理质量、服务水平,结合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投诉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标准。合理进行人员分配,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以及发放等各项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进行排班,避免高负荷工作,减轻其工作负担,保持良好的工作精力,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2]。②持续化改进:结合既往的护理经验,分析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强化对薄弱环节的管理。由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计划,并在接下来的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予以执行,根据实践应用的效果进行评价,在循环的实施和检查当中予以改进,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③细节管理:从细节着手,全面改进消毒室护理管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对相关器械的名称和用途予以详细的了解,能够在护理工作中予以正确、合理的分类,便于回收、包装与发放,并能够准确提供给医护人员。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临床经验、操作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护理人员避免与其直接接触。保证消毒供应室的清洁与干净,护理人员进出均需要接受消毒。合理利用资源,有效管理医疗器械,着重加强对针刺伤、锐器划伤以及感染的预防[3]。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前后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价2.2护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的满意程度2.3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分别选取实施护理管理前后的各500件医疗器械,调查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实施护理管理前,出现护理差错12例,差错率为2.4%;实施护理管理前,出现护理差错4例,差错率为0.8%,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主要是将消毒后的医疗器械供应给临床医疗服务,其工繁杂,易产生缺陷和漏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工作质量,所供应的医疗器械难以保障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临床患者的生命健康[4]。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任何细小的环节都不容忽视,小的差错很可能酿成大的安全风险,这就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工作标准化程度[5]。建立严格、规范的消毒供应室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操作的技术水平,形成完善的质控体系。评估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给予针对性和持续化的改进,结合临床经验,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护理管理计划,加强对医疗器械管理,严格、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等工作。加强环境管理,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保证其工作质量。从细节着手,在严格的检查中寻找安全隐患,不断予以改进和升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6]。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管理前,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管理、清洗和消毒以及包装的质量评分分别为(84.3±5.2)分、(85.4±4.6)分、(84.7±4.9)分以及(86.7±4.7)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64.7%,护理差错率为2.4%。护理管理后,消毒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管理、环境管理、清洗和消毒以及包装的质量评分分别为(96.4±2.68)分、(97.1±2.2)分、(97.5±2.4)分以及(96.1±2.6)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为94.1%,护理差错率为0.8%,护理管理后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更高,而护理差错率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护理效果,保障医疗器械消毒供应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于俊梅 张荣葵 单位:淄博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滕秀珍,安丰秀,丁凤玲.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1):15-16.

[2]崔爱兰.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5):149-150.

[3]范文玲,谢丽锦,陈晓芝.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70-271.

[4]王文明.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6):355-356.

消毒供应范文篇3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辅助科室,主要工作职责是对医疗器械进行回收、清洗、灭菌、消毒、包装、发放等,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器械的再次使用效果[1]。若消毒供应中心不能对医疗器械进行合理的消毒、灭菌,当再次使用器械时,容易造成医院感染[2];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传统管理的126件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的126件器械作为观察组。两组均由同一批工作人员实施管理,共25名,其中男2名,女23名;年龄25~52岁,平均(38.54±3.71)岁。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常规的清点、分装、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并按照医院规定为其他科室提供器械。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具体如下。(1)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由消毒供应中心制定针对医疗器械的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质量控制标准,使所有工作人员均能够对规章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2)具体的管理方法:由消毒供应中心对有特殊污染物的器械做好标记;对锐利的医疗器械进行单独浸泡,工作人员在传递、清洗、擦拭器械时应格外小心,拿取器械时尽量使用止血钳夹取,若器械损伤了工作人员的皮肤,立即挤出血液,使用乙醇、聚维酮碘进行消毒、包扎;对一次性的医疗器械进行初步消毒后,集中销毁;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流程进行,彻底清除器械上的细菌、污垢至pH为中性;在专用的操作间对医疗器械进行包装时,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面罩、护目镜、帽子、手套等,做好全面的防护工作,且操作间内配备空气净化器,并保证操作间的干净、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工作台、地面,包装时做到标识清楚、正确,且包装后对每个器械包建立信息卡,信息卡的主要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数量、种类、消毒时间等;在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时,保证灭菌架与地面的距离及消毒时的灭菌压力、时间、温度等,合理标记灭菌器械的名称、批次、日期等信息;在发放医疗器械时,检查3M胶带是否达标,并将无菌包及时送至相关科室,与科室人员做好交接工作。1.3临床评价。比较两组的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及微生物检测合格率;评价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及微生物检测合格率的评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随机抽取消毒器械,并对其洗涤、包装、灭菌、微生物检测等进行评定,器械清洗干净、包装完整符合规定、器械上无病菌和微生物为合格。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及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比较。观察组的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及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工作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工作人员的安全评分、无菌区评分、包装区评分、污染区评分、环境评分、物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将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造成较大影响。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医院的管理[3],其中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尤为重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包装和发放的主要场所,对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4],因此应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本研究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医疗器械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使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有制度可依,在对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包装、发放时,可以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有效保证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及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安全评分、无菌区评分、包装区评分、污染区评分、环境评分、物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质量控制管理对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工作人员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此外,在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时,需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掌握工作中的异常状态,进而及时调整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质量。综上所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可以提高器械洗涤、包装、灭菌、微生物检测合格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郝敬,肖勃,王瑞芝.电子追溯系统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11-112.

[2]张新英,顾志英,吴荣清.二级医院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的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7,28(1):27-29.

[3]龚文红,夏朝君,唐小敏,等.全程质量控制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J].循证护理,2017,3(2):158-160.

消毒供应范文篇4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室从2011年开始实施医院感染管理,随机抽取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至今各1000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

1.2方法

1.2.1再生医疗器械管理。(1)严格控制回收质量:再生医疗器械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回收后,必须进行初步清洗,确保回收物无明显有机物,尤其是感染区再生医疗机械包,必须严格遵守《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中的相关操作原则执行。(2)严格控制包装质量:器械清洗完毕即刻送往包装室包装处理,此时要再次检查器械性能与清洗质量,若有不合格要退回重新清洗。包装材料的选择要合理,比如包布与治疗巾需采取干燥、洁净、无杂质与无破损的为佳。包装室还应控制好环境,每天需采取紫外线照射至少1h,操作前要将操作台擦拭干净,避免尘埃微粒等污染器械。(3)灭菌器监控:要加强灭菌柜的操作进行监测并记录,每天可于灭菌前予以B-D监测,每锅次要有批量监测,每月则要进行1次生物监测,监测结果要尽快给出。(4)灭菌后物品管理:灭菌后物品要严格检查,查看包装是否闭合、完整以及干燥与否,化学指标胶条达到灭菌色泽状态与否,待合格之后方可存放在无菌架子上。无菌存放室要确保洁净、干燥,空气含菌量需控制在200CFU/m3以内,物体表面与操作人员手含菌量则要控制在5CFU/cm2。严格限制人员进入,操作人员则要严格更衣、洗手与换鞋等。

1.2.2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要严格验收,通常由总后药材局配送,总后药检所出示检验报告,根据报告验收并留存。部分未经过总后配送进入科室验收,则要作热源监测与无菌监测,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备案。储存则要做到专人专管、专人专放,并保障库房的洁净与干燥,确保空气含菌量低于500CFU/m3,而温度则维持在(20±2)℃,湿度则维持在(60±10)%,并且尽量无腐蚀性气体,保证室内通风要良好。下送时每天交由专人配送,整理好下送车,做好消毒、冲洗,发出的医疗器械应禁止再回供应室。

1.2.3供应室环境管理。供应室包括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及一般工作区,各个区域的人员应固定,确保物品由污到洁。做好环境监测,可采取紫外线灯定期监测,各个操作区间均设置紫外线灯,每天进行至少2次照射,每次时间不低于1h,同时由本区间专人进行记录。每半年应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进行测试,根据医院感染办要求,每月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均保障满足分类卫生标准。

1.2.4做好自身防护。消毒供应室人员每天会面临各种污染物品,而且污染源可能不确定,为此必须做好自身防护。要求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必须严格洗手,各个分区应按照自身着装要求执行,尤其是回收人员必须戴口罩与帽子以及隔离衣、手套等,回收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避免锐器刺伤,手套破损则要及时更换。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相关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我院消毒供应室经历3年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2011年发生医院感染3例、2012年发生2例、2013年至今未出现医院感染事件,相较于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时的2010年而言,有显著改善。

3讨论

消毒供应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消毒供应护理室的所有护理人员150名,其中男性护理人员34名,女性护理人员116名,其年龄20~48岁,平均为30.7岁。

1.2方法

对护理人员消毒护理工作中进行细节管理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细节管理措施进行消毒工作的实施,首先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设立护理长和责任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在工作中明确分工,对消毒工作中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同时进行护理人员、护理环境以及物品管理的抽样调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同时加强监控和管理,在此过程中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在接受新消毒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新工作理念,同时开展相应的培训内容,组织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管理和制度设定,对于新入科的护理人员也要进行岗前培训,同时熟悉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制度,进行统一考核后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消毒供应室进行工作分区非常必要,根据清洁度分为生活办公区、污染区、清洁区以及灭菌区和无菌区,根据不同区域的管理办法进行设定,尽可能将设备、器械、物品等都安排、放置在合理位置,同时要求专业人员进行环境正常秩序维护,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同时采用消毒机进行环境空气的净化,同时做好消毒处理,定期对环境表面以及空气进行相应的细菌学检测,同时结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相应指标的控制,在管理过程中要紧密把关各个环节,同时对医护用品的质量进行控制,防止出现伪劣产品,做好物品和器械的消毒监控、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其责任;在物品管理中首先要将回收物品按照其类别进行分类,同时结合其性能进行清洁方式的选择,另外在清洁消毒后进行干燥、包装措施,写好消毒日期的同时相应的责任人也要签署姓名,对于出现消毒失误的人员要给予相应的管理,另外也要已消毒好的器械和物品要由专业人员送至各个科室,保证在运送过程中不会出现污染现象,并且回收车每次需要消毒后用于下次使用。对消毒供应室的150名工作人员的细节管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将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率之和。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才用平均值表示,细节管理前后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管理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总体满意度为80.7%,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总体满意度为96.7%,细节管理后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消毒供应范文篇6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PDCA循环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进行医疗器械等的消毒、灭菌以及供应,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主要职责是为各科室提供无菌用品,以降低患者因器械操作而造成感染的发生[1]。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其他科室能够正常进行,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2]。故而如何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质量是医院重点关注的对象。笔者将PDCA循环应用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明显提高其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目前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人员一共有9名女同志,非护理人员工作人员一共有8人(其中物业工人4名),除男性1名外,其余均为女同志,年龄最小是30岁,最大是54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8名,本科2名,剩余均为初高中文化。我消毒供应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护理人员未有任何变动。1.2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的100份资料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我院尚未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故而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按照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以及下收下送等各个区域的常规护理管理执行。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的资料124份为实验组,具体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如下所示:(1)制定护理管理计划(Plan)。依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以及《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强制性行业标准》制度[3-4]。成立质控小组,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提出问题,并进行搜集信息,总结问题如下:①缺乏规范管理;②缺乏风险预见;③自我防护意识薄弱;④清洗、灭菌技术较差。对医疗中重复使用的物品,在进行清洗、消毒时,缺乏规范性技巧[5]。故而需依据我院的基本情况、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及消毒制度,将供应中心、感染管理科、手术室等结合,调查临床需求,明确无菌物品分时段、分病区供应,从而规范各区域的工作流程,使其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2)Do(实施)。设立质量监督小组,对不同工作区域就、不同岗位设置小组长,统一负责,责任到人,及时记录管理质量问题并及时反馈。①进行全员培训,了解相关的规范制度。②严格落实管理规范,加强卫生管理。③严格执行清洗、灭菌、消毒等规范,加强下收下送管理,依据流程进行回收。专人管理无菌物品存放间,依据消毒灭菌顺序、分类进行存放,做好标识。④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等进行细菌学检测[6]。⑤向各科室发放满意调查表,建立良好的沟通,征求意见。(3)Check(检查)。提高检查频率,加强指导,对于提出的问题,需及时整改,并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每月实施考核制度,建立奖罚制度。(4)Action(总结)。每月可召开一次总结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质量改进建议,分析遗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资料:①护理管理质量,通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包括医疗器械、环境、清洗灭菌消毒以及包装等方面,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质量越好[7]。②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对两组资料中的合格率进行统计。1.4统计学分析。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计算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用(±s)、(%)表示,然后以t检验、检验。如检验结果提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资料的护理管理质量比较。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7.6±2.1)分,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85.3±3.7)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t=31.30,P=0.000)。2.2两组资料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实验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7.6%(121/124),对照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1.0%(91/10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73,P=0.030)。3讨论在进行医疗工作中,消毒供应中心对预防院内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医疗活动中,多数患者需进行医疗器械或无菌物品,因此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提高工作质量是十分必要的。PDCA循环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转方法,通过大量搜集数据资料,然后通过各种管理技术以及方法进行实施,其具体为Plan(制定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以及Action(总结),不断的在循环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质量[8]。

本次实验中,将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实施和未实施两份资料的比较,发现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97.6%)高于对照组(91.0%),表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在进行实施PDCA循环过程中,首先应依据相关制度,提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总结;然后进行相关科室的调查,指定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从而使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其次进行护理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最后每月进行问题的总结,分析,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

作者:徐春香 单位:南京溧水区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参考文献

[1]隋庆华,汤晶玉,王伟.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质量监控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671-2671.

[2]雷君,庞俊,雎林,等.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1):1137-1138.

[3]曹军平,马毅,李霞,等.综合医院消毒供应科卫生安全隐患及监管对策[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07(6):582-583.

[4]马玉兰,徐德宏.47所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现状及整改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7):4238-4239.

[5]李香娥.加强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446-1446.

[6]刘美芹,张慧莲,曹玲.消毒供应中心对储存盒、弯盘进行集中式消毒的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5):518-519.

消毒供应范文篇7

Abstract:Disinfectionisveryimportantforoperationinhospital.Iftheinstrumentsisnotdisinfectedverywell,itistryinvaineveniftheoperationisverysuccessful.inthispaper,theauthortalkabouttherisksthatthehospitaldisinfectorshave.Basedonthis,andthendiscussedmainlytheanalysisonbenefitsofcosts.

关键词:危险因素;消毒供应;社会化;成本分析

Keywords:riskfactors;disinfectionsupply;socialization;analysisoncosts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负责医院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工作,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供应室工作人员不但经常与患者使用过的医疗用品接触,受到交叉感染的侵袭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高危群体,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疲劳,给这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加之有些医院不重视供应室工作人员,设备没有正规配置,就更增加了危险因素。因此,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意识,越来越多的成为国内外专家与同行关注和重视的话题。现将消毒供应室中常见的各种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1、危险因素

1.1物理因素

1.1.1锐器刺伤供应室

工作人员在回收、分类、预处理、刷洗、包装器械的各个环节中,均要接触刀剪、缝针、穿刺针等各种锐利器械,如操作不慎,即可发生刺伤、切割伤等,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针刺上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IV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比率为1.8%。而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统计显示,在卫生行业及相关部门被HIV、HBV、HCV及其它血源性疾病感染的人数有上升趋势。

1.1.2噪音消毒供应室

噪音来源于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风机置换新风,其噪音强度达到90~98dB之间,超过我国对工业区噪音标准的极限值55~60dB,若不加以隔音或安装消音装置,工作人员长期在超过90dB的噪音环境中,可导致噪音性耳聋、听力损失、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性神经症、胃肠功能紊乱及内分泌紊乱。

1.1.3温度与湿度

在消毒供应室生产过程中,灭菌及相关设备的使用,一方面可导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加大,特别是在夏季工作人员大量消耗体力导致中暑的发生;另一方面,若工作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压力容器超期使用,就可能发生容器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当温度过大时,可使人产生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另外,清洗是供应室工作流程的关键环节,若在冬季水温过低,可使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关节疼痛或生冻疮。

1.1.4紫外线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但紫外线对人的眼睛与皮肤均有刺激作用,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对人体亦有害,实验表明,臭氧气体对人体可造成伤害,对呼吸道粘膜有明显的刺激性,特别是对肺组织损伤严重。

1.1.5粉尘供应室

工作人员在制作各种敷料(棉球、棉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无机纤维粉尘;以及制作手套时的滑石粉产生的无机粉尘会在室内到处弥漫。这些粉尘可刺激或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不适及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

1.2生物性因素

1.2.1污水与废物

在消毒供应室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回收的一次性医疗废物,会导致蚊虫的孳生及各种有害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1.2.2体液

在回收分类过程中,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被患者血液、胸腹腔积液、脑脊液及其它部位体液污染的器械,其中不乏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若防护不当或操作误伤、皮肤有损伤时,就有可能导致这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1.3化学性因素

1.3.1含氯消毒剂

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含氯液体,会有灼痛感,当皮肤有破损时,则损伤破损处皮肤组织,特别是当酸与氯两种消毒剂混合使用时,会使氯的分解加快,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还会刺激人的眼睛、呼吸道和肺部,造成身体损害。

1.3.2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是有中等毒性的化学品,人体吸入过量会感觉不适,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如溅到皮肤上,可发生红疹、水疱,长期接触可导致水肿甚至肿瘤。

1.3.3甲醛和戊二醛

长期吸入混有较高浓度戊二醛的空气或直接接触容易引起眼灼伤、头痛、皮肤过敏、胸闷、气喘、咽喉炎及肺炎、流感样症状、荨麻疹和手部棕褐色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的甲醛刺激粘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可致肺水肿。

1.4社会心理因素

由于消毒供应室工作在医院长期被认为是边缘性、非主流工作,属于技术性不强、劳动强度大、要求知识点低的工作岗位。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基础性、重要性和规范性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护士外出进修的机会大大低于其它科室,供应室专业人员的部份权益受到损害,这些都给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压力与不平衡。

1.5性格差异

朱艳荣等选取河南省开封市3家综合医院85名消毒供应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机能类型说”性格分类法将其分为理智型、意志型、情绪型。运用心理学理论探讨护士性格差异和行为特征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得出结论:性格差异对职业暴露有重要影响。

2、有关消毒供应社会化的成本效益分析

2.1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为医院提供了新的方式。供应室达标建设的目的在于实现消毒供应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现代化消毒供应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需要,是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下表是某医院的消毒状况和某中心的消毒状况的比较:

表1两种消毒供应室清洗物品检测结果比较(件,%)

通过成本分析,通过中心消毒也比医院自身完成消毒要节省很多金钱,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也是利用中心来承担消毒任务是更加合算的。

供应室达标建设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接受,许多大医院建成了现代化规范化的消毒供应室,而中小医院受条件的限制,供应室达标建设仍有一定的困难。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进行物品的消毒及供应无菌物品,取代医院供应室,医院取消供应室后,人员分流到紧张的科室,用于再创效益。消毒灭菌质量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所以选择消毒供应室必须选择经过验收合格、能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的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室验收是保证消毒供应质量的关键。

2.2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后缓解了医院在这方面的压力。医院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也是我国医院管理中的难点,由于微生物的变异而形成的医院菌群,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消毒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承担着医院医用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洗涤、包装等每一环节质量都会影响到灭菌质量,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为了达到灭菌物品100%的合格,必须对消毒供应室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管理要求:包括对消毒供应室的环境布局、清洗灭菌质量、工作流程等进行动态的监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每月要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重点检查,消毒供应室也是上级部门对医院质量和管理的重点检查项目。消毒供应社会化后,医院取消了消毒供应室,对供应室的管理责任也随之取消。

2.3消毒供应室社会化服务酸碱了医院在这方面的支出。随着医院逐步走向市场,加强成本管理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总体发展必须通过对内部经营要素、经营环境实行科学经营管理。而成本核算管理是加强经济管理的核心,是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近几年来,医疗行业纷纷开展成本核算,医院成本管理是控制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供应室为全院提供灭菌物品,消毒供应室的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各临床科室的成本核算,所以医院在新建、改建、扩建消毒供应室时,必然进行成本核算。社会化的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多家医疗机构,它的设备成本、监测费用、管理费用由服务对象共同承担,消毒供应中心的先进管理和设备可以减少浪费,节约人力资源,减少了医院的成本支出。

2.4消毒供应社会化要加强物品运送、交接过程的感染控制。消毒供应中心处于医院,不符合国家对消毒供应室的选址要求,因此,加强对运送的管理,运送车辆的密闭性能好,容器密闭,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车辆使用后对车箱及物品箱进行彻底消毒。医院为消毒供应中心提供较为清洁的地点进行交接,指定专人进行交接,并备好装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的2个包装箱,用不同颜色区别,有醒目的文字标识。交接时先发放无菌物品,再回收非无菌物品。科室运送物品时包装箱保持密闭。护理部统一制定交接管理办法和无菌物品管理制度,参与交接的管理,并负责双方协调。医院做好器械使用后的初步处理:手术科室使用后的器械由手术护士进行初步处理,病房使用后的器械由治疗班护士进行初步处理。一般病人使用的器械及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血迹和其他体液,特殊感染的器械先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原包布包好,并特别注明。

2.5消毒供应社会化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社会化的消毒供应中心保证服务质量,服务的优劣、效率的高低和物品的适用性是消毒供应室重要的质量内容。一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投诉主要有器械包配置不当、器械不好使用、供应不及时、项目不齐全等问题,妇科反映价格高主要指单间物品灭菌,不论器械的大小价格都一样。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与医院的沟通,了解医院的习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器械完好率达100%,同时科学地进行成本核算,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亮云.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华夏医学,16卷第5期:719-720。

消毒供应范文篇8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规范化管理

消毒供应室属于对全院供应所有无菌用品的核心部门,始终被视作全院无菌用品的专门供应站,因此,其质量管控的效果不但关乎到目前的优质护理,而且还影响着全院的感染预防[1]。伴随着执行《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里面的相关要求,使得消毒供应室渐渐实现了统一化、标准化的管控。可是在综合医院中,供应室仍选择以往落后的管控手段,难以达到如今医疗事业进展的现实需求。

1综合医院消毒供应室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1.1员工文化水平不一,队伍建设急需加强。通过有关的统计可以看出,供应室的员工普遍具有文化水平不一、年龄架构单一、体质较弱等情况[2]。而且技能训练制度缺失,忽视从业德育,较少有接受业务培训的机会。部分人员甚至将供应室看成是熟练性的业务,没有看到其技术价值。以上因素导致其知识面不广,操作技能落后,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业务的要求。1.2操作人员不注重自身防护,带来职业风险。供应室经常要回收众多的各类用品,对已污染的用品进行洗涤、消毒及封装时,往往均是手工完成,操作人员不但易被其中露出的锐物损伤,还易受到某些消毒剂灼伤等[3]。在实施各类消毒操作时,不按要求穿戴,既不戴防水套袖与乳胶手套,也不戴防护镜与口罩等,且动作剧烈,使得毒液飞洒。以上因素的出现和不注重自身防护、操作条件较差、违反操作要求、及对危险的认识模糊有关。1.3过程质量监控较为松散,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差错。各类消毒用品在回收时未查看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对已污染用品未严格监控存放、分类、以及洗涤与消毒的过程[4]。既没有切实执行对每个器械、每个盒、以及所有的蒸馏液体与消毒浸泡液都实施监控。也没有对一次性操作用品的所有批号,均给予细菌培养,并实施源、及微粒子的相关测试。而且消毒后的用品未立即存置无菌间,而是随意放置使用。对消毒用品未做封闭式的发送,甚至让相关使用人员直接拿去,导致质量监控效果不佳,容易产生不必要的差错。

2克服目前医院消毒供应室具有的问题的具体措施

2.1医院领导要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给予密切的关注。在目前新的医疗形式下,消毒供应室已被视为医院内部的关键构成之一,其管控的实际水平将会关乎到全院的护理效果[5]。领导主要关注的都是科研类或者患者较多的临床科室,在处理现实中的各种难题时,选择的策略往往侧重于临床,对供应室方面则关注较少,使该部门的进展受到限制。因此,领导今后要加大对消毒供应室的关注,改进消毒流程,切实增强医疗效果。2.2应提升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文化水平,改善队伍状况。培训出高水平的队伍是确保消毒供应室管控效果的必要前提[6]。经安排多种形式的操作训练,以及月末组织业务知识和操作考评等,以持续增强相关人员的操作与文化水平。供应室的全部人员都要有细致严肃的操作态度,清晰的责任观念,切实执行无菌作业的要求,才可确保灭菌的效果。如培训各岗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灭菌药物及器械的性能、操作规程与浓度检测方法,确保灭菌物品的合格率达到100%。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医院感染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继续教育[7],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在感染监控与环节管理上的整体素质。2.3持续强化过程质量监控,严密监控消毒前的洗涤。该文的过程质量监控就是对供应科全部操作流程的监控。要按照先消毒、后冲洗的要求,对所有的用品彻底实施分类消毒,且随时查看消毒液浓度,并及时更换用过的消毒液[8]。在存放无菌用品时,要认真落实无菌操作规定,禁止存放不符合要求的用品,对全部流程都要严密监控,以确保各流程的操作效果。供应室物品应实现网络管理,现代医学管理学明确规定,供应室的布局和分区必须是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严格分开。如果采取微机联网形式,在紧急情况下,科室可以将需用物品或借用物品输入微机,电话通知即可,避免了与临床的纠纷,避免了物品的流失,同时也避免了怀疑供应室物品送少、送错等现象[9]。通过微机联网的形式给临床提供服务,临床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还能减少浪费和无菌物品的返流现象。

3小结

消毒供应范文篇9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医院感染;预防

感染控制是医院医护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工作部门是消毒供应中心,因为其承担着医院所有可以重复利用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产品与一次性医用产品的供应任务[1],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危。所以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对于医院感染控制具有积极作用,实现其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现实意义十分显著。

1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措施需要从各个环节入手,这样,整个质量控制效果才会得到加强。从目前的医院实践来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管理的措施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1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重要方面,要强化环境卫生的管理质量和效果,首要的工作是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筑按照标准进行布局。一般来讲,消毒供应中心建筑的周围环境要做好清洁,保证无污染,对于三区要进行严格的划分,标识鲜明。在消毒供应中心,各个区域间要利用门或者是灭菌设备进行隔离,并在区域之间开设传递物品的窗口,由此实现物品由污到洁和空气由洁到污的不交叉和不逆流。为了做好环境卫生管理,还要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其在具体的操作中能够按照区域要求规范着装,做好职业防护。1.2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质量控制。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所有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灭菌工作,如果其质量控制不到位,细菌会通过器械等进行传播,由此造成感染扩大[2]。为了实现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的质量控制,具体的措施有两项:第一是确立可执行的标准化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机制,在此机制的作用下,人员分工更加明确,具体的监督效果也会明显强化。第二是严格执行清洗、消毒与灭菌的规范标准,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要按照消毒供应中心的相关标准执行,从而保证清洗的彻底性、消毒的全面性和灭菌的整体性[3]。做好这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器械重复使用造成的感染情况会得到有效预防。1.3加强工作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就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来看,主要的内容有三项:第一是进行感染的危害教育,通过教育使工作人员明白感染的严重危害,从而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建立较强的感染控制意识。第二是对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进行强调,处在工作岗位上必须要有岗位责任,通过岗位责任的强调让员工了解到自身责任的具体价值和意义,其在承担责任方面会有明显的提升,责任意识加强,感染控制意识自然也会强化。第三是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能够让员工认识到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这样会加深其对于自我职业的思考,在思考深入的情况下,感染控制的意识会得到加强。1.4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构建需要分三步:第一是领导必须要重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只有领导重视度提升,其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才会提高,以提升基础工作效果为目标进行高素质护理队伍的打造,队伍建设的效果会得到明显的优化。第二是做好岗位的培训,通过岗位培训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明白自身的责任,而且在培训中,其对于自身的实践操作规范等也会有更加清楚的认识,通过岗位培训,人员责任感和操作专业性都会得到明显提升[4]。第三是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使人员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这样,队伍工作的具体价值体现才会更加彻底。1.5强化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质量管理。医院的感染发生有一部分是一次性医疗物品造成的,因此在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中,强化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十分必要。一次性医疗物品的质量管理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是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本身监察工作要强化,在进购一次性医疗物品的时候,必须要做好严格的监察,确定其“三证”齐全,并保证其具有完整的检验报告单。第二是对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存放做好全面的监督,一次性物品的存放有固定要求,在存放中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类别的划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一次性物品的管理混乱现象。第三是一次性医疗物品在发放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保证其无菌才可正常发放[5]。简言之,严格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其带来的感染风险会明显降低。

2应用效果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对于医院感染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两方面的积极效果:第一是有效提升了医院感染预防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从某医院的具体实践结果来看,其在采取了严格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措施之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由原来的11.23%降低到了1.07%,由此可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措施在医院的感染预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二是消毒供应中的质量管理有效减少了医院用于处理感染物品的经济支出,因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效果突出,所以医院发生感染的病例大量减少,医院消耗在感染处理上的人力、资源等也会大幅度缩减,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率[6]。

3讨论

消毒供应范文篇10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作用;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为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课题,居民及社会关注度也随之提高。消毒供应室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存储、发放及供应医疗器械的场所,其无菌质量和医疗质量、院内感染率等因素密切相关,个别情况下还会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即做好医疗器械和无菌物品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首要职责,更是杜绝医院感染的根本。综述如下:

1消毒供应室管理现存问题

(1)职业防护认识不到位。对于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而言,多存在医院感染认识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模式下,往往会降低自我防护意识,且难以规范把控自身行为,出现锐器废物刺伤、化学品污染或烫伤、粉尘吸入等状况,极个别情况下还会出现病原微生物感染。(2)整体布局不合理。现代医疗模式下,消毒供应室各区域功能划分尚未明确,且实际屏障不足,极易出现逆行、交叉等状况,导致工作混乱且管理无序。另外,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设备较为陈旧,缺少专业换管腔清洗水枪、气枪和灭菌设备。(3)外来器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不到位。诸多情况下,医院外来器械均是由商运输,再经消毒供应室清洗、包装和灭菌等操作,发放至各科室。但部分商由于消毒灭菌知识不到位,难以做好交接工作,且无法完全提供相关器械凭据,为医疗服务埋下隐患。而在一次性无菌物品中,由于缺少质量检测合格单、检测报告等相关信息,甚至在个别厂家中,仅提供消毒合格证,也会面临医疗风险[1]。

2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原则

(1)处理。各诊疗器械、器具或物品均应倡导“先清洗、后消毒”的原则,若为气性坏疽、朊毒体、不明病原体导致的器械污染问题,应满足WS310.1规定。(2)消毒。医疗器械和物品清洗完成时,应开展消毒工作,常见机械热力消毒、75%乙醇消毒、酸性氧化单位水消毒等。以湿热消毒为例,若温度为90℃,消毒时间≥1min;若温度为80℃,消毒时间≥10min。(3)干燥。借助干燥设备对器械和物品予以干燥处理,但应依据其材质调整最佳干燥温度,若为金属类温度可控制在70-90℃,若为塑胶类温度可控制在65-75℃。(4)保养。器械表面、关节和齿牙等部位,应保持光洁,切勿出现水垢、污渍和血渍等残留现象;若存在锈迹应及时清除;若表现为器械损伤、重度锈蚀,应立即维修[2]。

3消毒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几点措施

3.1增强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若要杜绝根源上医院感染问题,应将其纳入消毒供应室的基本工作要求,常见《医院感染管理细则》、《医院感染技术规范》等,使医务人员能够在正确认识到医院感染问题的前提下,对自身行为予以规范把控,这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针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单纯性机械操作的现象,应全方位倡导无菌理念,以潜移默化、行为约束等诸多层面,再联合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标准等内容,评估医务人员各项工作是否满足既定要求。3.2稳控消毒供应室流程。消毒供应室应位于医院合理区域,确保和各科室、各单位距离相近,且周围环境时刻保证清洁卫生,杜绝污染问题,即消毒供应室应为独立区域。除此之外,应时刻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通风、宽敞明亮,墙壁或地面等区域应定期消毒;科学区分各功能区,如污染区、无菌区、清洁区等,且规划相应行走路线,禁止跨区域或跳步行为,还可预防交叉感染[3]。3.3落实消毒灭菌原则。(1)再生物品管控。若要做好此类物品的无菌管理,应稳控“清洁”关卡,全方位落实回收、分类和去污、去热源及精洗、干燥、检查、包装及灭菌等工作,若某环节出现遗漏、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必将会影响灭菌效果及质量,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2)落实健全化消毒灭制度。对于消毒供应室而言,各医务人员均应持证上岗,且预先施行岗前培训工作,以便能够在争取认识各类消毒灭菌规范的同时,熟练运用灭菌器。例如:步入无菌室时,应彻底洗手、保持衣帽整洁、戴口罩,落实消毒隔离体系;医疗物品发放过程中,应反复核对药品名称、灭菌日期和有效期,详细检查指示带是否出现变化、包装是否完好等;若为无菌用品,一旦发放无论是否使用,均不可再次出现在无菌室,应依据规范合理消毒灭菌后使用;无菌室每日清扫(湿式清扫法)2次,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不可少于4h[4]。(3)增强“下收下送”质控。作为无菌物品杜绝污染、增强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收下送”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意义不容小觑。即应以分人、分车原则为准绳,无菌车倡导全封闭式管理,污染车倡导半封闭管理;无菌物品发放期间应落实“三查七对”的理念,且时刻保证清洁卫生,消毒清洁过程中可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4)全方位评估灭菌效果。现代医疗模式下,无菌物品灭菌效果监测方式较为多样,如生物/化学监测、B-D试验及工艺监测等;无菌物品装载时,禁止超过存储柜90%,但也不可低于存储柜10%;灭菌各环节应详细记录,且以月为单位,施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测定,保证灭菌合格率在100%[5]。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为医院管理的组成核心,不仅和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还决定着患者生命安全。消毒供应室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首要载体,承担着清洗消毒、灭菌等诸多工作,更是医院管理的根本。若要从源头上把控消毒供应室各项工作质量,倡导无菌物品管控原则,则应在做好多层面管理控制的前提下,增强医疗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左静.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02):156-156.

[2]牛晓琳,沈新玲,帕丽古丽•那吾尔.手术室医疗器械严格质量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作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0,24(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