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制度十篇

时间:2023-03-22 20:02:51

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篇1

消毒隔离制度

1. 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2. 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 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4. 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5. 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6. 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7. 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8. 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9. 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 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10. 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11. 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12. 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13. 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14. 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15. 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消毒制度篇2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日常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消毒隔离措施

(一)有专用保健室、消毒器械室。

(二)呼吸道传染病处置

1.隔离病人后开窗通风,室内扫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空气:通风换气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20%):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空气体积m3×25ml/ m3÷40或100;第二步:甲液+乙液倒入搪瓷缸中混合加盖静置24小时;第三步:加水40—100倍稀释为0.2%—0.5%,待用;第四步:用量25ml/ m3,放学后(室内无人),密闭门窗,用喷雾器喷洒,完毕后30—60分钟通风。注意喷洒要到角到边,注意喷洒人员个人防护(戴口罩、胶手套、眼镜)。

物体和地面:湿式打扫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20%):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物体或地面面积m2×300ml/ m3÷40或100;第二步:消毒剂配置同上;第三步:用量300ml/ m3,放学后(室内无人),先用喷雾器由外向内喷洒,再由内向外喷洒。

2.对病人分泌物、污染物用84消毒液消毒;

3.学生根据疫情用盐水漱口或服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三)消化道传染病处置

1.病人隔离后,将呕吐物、排泄物需用1/5或1/4量的漂白粉或84消毒液充分搅拌6小时;

2.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用84(5%)消毒液擦拭;

3.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阳光暴晒4-6小时;开水煮沸30分钟或焚烧。特殊传染病由防疫站消毒。

消毒制度篇3

根据《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做好疫情防控,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消毒制度:

1.根据需要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泡腾片)、75%医用酒精、漂白粉精片等消毒药(水)品等,配齐喷雾消毒器、简易喷洒壶、水桶、拖把等消毒工具。

2.加强师生消毒知识、消毒器具使用与操作要点的培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特点向学生宣传预防相关知识。

3.加强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各班按照清洁区的划分做到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

4.加强对教室、寝室、图书馆、实训(实验)室、食堂、商店、办公楼、公共厕所的消毒, 每天上午对寝室、办公楼用84消毒液消毒,每天中午午休时间对教室、图书馆用84消毒液消毒,每天下午对学校公共区域用84消毒液消毒,每天晚上对学生(教工)食堂、商店用紫外线消毒设备、84消毒液进行消毒。教室、学生寝室、公共厕所消毒由物业公司负责,办公楼、教师办公室、图书馆、实训(实验)室消毒由总务处指派专人负责,学生(教工)食堂、商店由各承包人负责,并做消毒记录及消毒药品使用记录。

5.若每日晨检发现学生有体温超过37.3度、腹泻、乏力症状,应通知家长直接送往定点医院检查。病人所在教室、寝室用5%含氯消毒剂彻底对地面、桌面、门把手、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根据需要采取紫外线照射对空气进行消毒。

6.若学生及教师检测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所在班级寝室要进行彻底消毒。如各种用具和用品都要用消毒水浸泡或擦洗,不耐湿物品要用日光曝晒,加强室内通风,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诊治医院开据疾病痊愈、解除隔离证明,在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

7.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察检疫期间学生不许串班 ,取消各种集会活动。

8.做好全校12口水井及屋顶水箱的消毒,总务处指派专人负责,每周定期投放漂白粉精片对口水井及水箱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二、开窗通风制度

1.按照《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规定,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学习场所每小时需要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各班级设立卫生(生活)委员,专人做好教室门窗开关通气工作,并负责做好记录,每周交总务外检查。

3.实训(实验)室、图书馆、教师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由各管理人员负责开窗通风工作,并做好记录。

消毒制度篇4

为切实做好X防控工作,保障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X的进一步发生和扩散,根据上级防控、指示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概念:

消毒隔离

(一)有专用的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应专用。

(二)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

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三)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四)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X、观察,检X期间不收新幼儿,检X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五)离园满一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

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六)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以便采取必

要的措施。

二、X期间物资配备

体温枪、含氯消毒剂、酒精、口罩、手套等防护物品配备齐全,保证防护用品质量 。

三、消毒物品、器械以及口罩采购流程

各园所申请预算上报易订货下单打款采购中心采购供货商发货园所验收物品

四、消毒方法

(一)日常卫生与消毒:

班级物品消毒配比及工作要求 84消毒液

有效氯含量250mg/L水

有效氯含量500mg/L水

其他消毒或清洗方法

名称

擦餐桌

毛巾

餐具

幼儿

毛巾

玩具柜

玩具

水龙头

门把手门框等

便器

厕所

地面

墩布

盥洗室抹布

水杯

图书

窗帘

钢琴布

床上

用品

拖鞋

配比

250mg/L水

250mg/L水

250mg/L水

250mg/L水

250mg/L水

500mg/L水

500mg/L水

500mg/L水

消毒

时间

(浸泡)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消毒水滞留

20分钟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消毒水滞留

30分钟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消毒水滞留

10分钟

每次不少于2小时

消毒

次数

餐前

1次

每天

1次

每天

1次

每天

1次

每天

1次

每天

3次

每天

2次

每天

1次

每天

2次

每天

1次

每周

1次

每学期

1次

每学期

1次

每月

4次

每月

1次

消毒

程序

清洗干净

消毒水浸泡

清洁晾晒

1、清水擦拭

2、消毒水滞留

3、清水擦拭

1、清洗干净

2、消毒水浸泡

3、清洁晾晒

消毒水擦拭

1、清洗干净

2、消毒水浸泡

3、清洁晾晒

1、清水擦拭

2、消毒水滞留

3、清水擦拭

1、刷洗

2、消毒水浸泡

3、清水冲静

墩布擦拭

1、清洗干净

2、消毒水浸泡

3、清洁晾晒

1、洗净

2、沥干水分

3、入消毒柜

太阳下暴晒

洗净

晾晒

洗净

晾晒

家长

带走

家长

带走

工作

时间

每餐前

每餐前

下午

下班前

每日

下班前

每日下午

每天

早、中、下班前

中午下班前

和下午下班前

上、下午各一次

上、下午各一次

每日下午

每日下午阳光充足时

每学期幼儿入园前

每学期幼儿入园前

每周五

每周五下午

备注:

1、每天早上上班后,窗户打开,毛巾柜衣柜水杯柜等进行清水擦拭,各班卫生区清扫。

下午下班前进行班级消毒工作,班级卫生区清扫,墩拖。

垃圾桶随满随清,垃圾不能过夜。

班级出现传染病幼儿,按程序上报,保健工作听从保健人员安排。

(二)空气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空气应每日上下午各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新鲜。即使夏季开空调、冬季有暖气,也要保证开窗通风。

出现呼吸道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班内空气的消毒。除加强开窗通风之外,还要用紫外线消毒车进行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按照每立方米1.5瓦计算紫外线杀菌灯管的需要量。消毒后教室通风30分钟以上以减少臭氧对人的危害,并及时做好记录。

紫外线消毒居室列表

名称

隔离室

保健室

幼儿活动室

幼儿盥洗室

室内容积(m3)

24.6m3

52.1m3

261.0m3

47.6m3

需要30w灯管(根)

2

3

13

3

五、消毒物品存储和使用管理规定

1、物资的储存保管,应对入库物品按性能、系列和用途合理布局规划,达到分类科学,存放合理,标记鲜明,摆放有序。

2、物品的验收、领用、保管、出借都要登记。

3、消毒物品应做到上锁、专人保管。

4、应考虑物资忌光、忌热、防潮等因素妥善存放,仓库内部应严禁烟火,并定期实施安全检查。

六、对于X期间生活垃圾处置流程

每日下班后由各班级保育老师进行整理

带一次性手套、口罩整理生活垃圾使用一次性垃圾袋密封放入指定回收的区域。

后附表格:

( )幼儿园班级卫生消毒记录表

班级: 保育员:

日期: 年 月

84消毒液

日晒或紫外线消毒

开窗通风

1:200

1:100

日期

餐巾

毛巾

抹布

桌椅柜

玩具

门把手

水龙头

床罩

托鞋

空调风扇

厕所地面

便池

拖把

图书

不可清洗的玩具

被褥

空气消毒

上午

下午

教师签字

注:1、84消毒液的配比:1:200;消毒柜的作用时间是40分钟;日晒或紫外线消毒不少于40分钟;开窗通风时间:根据天气变化而定,

但是不少于15分钟。

2、图书、不可清洗的玩具每周日晒或紫外线消毒每周1次;空气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每周一次;被褥每两周带回家清洗一次,每两周日晒1次。

( )幼儿园X病毒X假期园所消毒工作要求及记录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250mg/L水)

紫外线消毒

消毒区域

时间

幼儿园大门及周围

幼儿园前院各区角

前院书柜

后院各区角

后院大型玩具

一楼门把手及门框

大厅各区角

园区走廊

园区楼梯及扶手

卫生间及地面

IC班

Casa1班

Casa2班

AE班

TC班

消毒人员签字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备注:

每天值班人员早上上班后,打开各班级窗户进行通风,进行公共区域卫生清扫及消毒工作。

下午下班前关好教室门窗,进行各班级班级紫外线消毒工作。

3每天消毒后及时做好记录。

消毒制度篇5

管理制度

为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确保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切实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卫生消毒工作制度。

一、开学前工作

1.多渠道购入防疫物资:

学校为尽快开学,积极准备防疫物资,在上级部门支持及自主采购下,备有一定的防护物资(诸如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开学前学校将继续加大采购力度,做到物资充裕。

2.加大消毒基础设施的安装及配备:

学校配备了充足的洗手水龙头和壁挂香皂。自行采购了专门的废弃口罩回收桶等设备设施。

3.对防疫物资严格管控:

学校做好了消毒液、过氧乙酸等危化品的储存及使用管理,双锁双人管理,制定了使用流程图。严格做好出入库台账,仔细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调配使用,对其它防疫物资进行专人管理,进出有台账。

4.开学前消毒彻底:

学校对办公区、教室、图书馆(室)、专用室、风雨操场、礼堂、食堂、厕所等所有场所进行全面彻底清洁消毒(84消毒液),做到消毒封闭后及时通风,不留死角。

二、开学后工作

1.严把大门关:

①传达室内要做到消毒及时,安保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②安保人员严格值守,做到外人不得进入校园,如需进入必须认真准确测量体温,仔细记录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必要条件。

③车辆进入时,在对人员进行必要程序后,也要对车辆进行消毒,同时记录车牌号码。

2.学校消毒无死角:

①工作日期间学校后勤人员放学后对全校教学楼内(包括办公区、教室、图书馆(室)、专用室、风雨操场、礼堂、食堂、厕所等所有场所)进行密闭消毒,于第二天早6:00开窗通风;非工作日期间学校后勤人员每天早8:00;下午5:00进行消毒,每次消毒后2小时进行开窗通风,并填写消毒台账。对重点部位(如:垃圾桶、口罩回收专用桶)每间隔1小时进行喷洒消毒。

②学校洗手间由保洁员负责日常消毒,利用学生上午第一节课、第三节课,下午第一节课、第三节课学生上课期间进行消毒(蹲坑喷洒;把手、水龙头要擦拭),并填写消毒台账。

3.严把食堂餐饮清洁清毒关:

食堂在原有要求基础上加大卫生消毒要求,严把进货关、索证要齐全。

①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统一佩戴手套、帽子和口罩。

②工作期间随时对餐具用具进行酒精消毒,回收学生餐具必须高温消毒40分钟以上,未经消毒不得重复使用,学生两批次就餐之间必须进行酒精消毒。在教室就餐,用具专人回收。

③食堂内外必须每天早、晚大面积各消毒一次,就餐前1小时开窗通风。

④食堂内必须配备消毒洗手液、肥皂等设施。

三、总体要求:

1.所有人员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所有人员饮水必须自带水杯,严禁饮用生水。

3.学校后勤人员随时检查在洗手处配备的香皂是否用完,做到及时更换,垃圾桶是否已满,及时上报总务处。在触摸公共物品、餐前便后及打喷嚏立即使用香皂流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手巾擦手。

4.做好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禁止随地吐痰。

5.个人的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包好投放于学校专设的垃圾废弃桶。

6.工作人员要每日按时更换防护用品,工作时必须佩戴口罩。工作服要及时清洗更换。

消毒制度篇6

防疫防控线上教学开学检查工作汇报

根据前期检查成果,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校认真检视存在的问题,逐一落实改进,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促使线上教学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监督责任,主抓落实

在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更明确各领导分工及职责,强化责任监督机制,各项工作分工到人,力争一事一清,一日一清;

加强领导值班制度,力求线上教学期间,领导班子成员全员到岗;

制定值班领导日报制度,完善值班日志、工作台账等制度,坚持把疫情期间校园防疫工作抓严做实。线上教学工作分配落实到各年级部,要求年级部主要领导及各年级部长分工负责,分片包班,年级领导及部长要下沉到班级,观察、监督各班线上教学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

建立完善教学考核制度,在原工作量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对线上教学进行检查督促,以保证学生全员在线,学有所获,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

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及健康日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方案,制定线上教学实施细则,制定线上教学考核方案和考评细则,以制度保证线上教学的良好秩序;

加强对学生情况的摸排,特别是对于假期到过武汉的同学,要认真排查,掌握情况,落实到人;

对于学生健康状况要建档立卡,建立日报台账,确保掌握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线上教学期间教师健康状况的摸排,做到不瞒报、不漏报,完善教师返校健康登记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完善校园防控细则,确保线上教学期间到校工作教师的安全。

三、严格教学常规管理,主抓质量

1.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常规管理。我校积极实施落实线上教学,自x月xx日起,动员所有考试学科老师错时有序到校集体备课,不仅钻研教材、进度和线上教学的技术问题,还把重点放在线上教学管理上,强化三案一查制度,制定优生和学困生辅导办法。实行组长负责制,要求各年级部部长深入备课室,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进行监督检查,强调过程,更注重落实结果。

2.加强过程监督,强化教学管理。线上教学的监管是第一要务,要求各教师认真制定细则,并把线上教学效果的监督列入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各班群组,进行实时管理,对听课时长、作业完成等情况及时总结反馈,通知到学生个人;

强化线上检测,制定相应的细则,要求各科任课教师务必保障全体参与,保证检测质量,并要求教师做到过程实时监督,结果及时反馈。强化家校共育机制,动员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管,发挥家庭教育的主体优势,力保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3.加强心理辅导,强化成长管理。线上教学不同于实地班级教学,当前疫情环境下,要强化对学生心理的关注。要求政教处围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居带来的一系列行为心理问题等,及时向班主任推送资料,班主任按规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视频会议,在严格作息和量化管理的同时,从心理上、生活上给学生以关怀,并动员学生家长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在完善线上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多措并举。

四、抓好教学保障工作,保证安全。

1.完善各项日报台账。建立到校人员记录日志及返校人员健康日报台账,坚持登记上报,确保无遗漏。严格控制进出学校人员,实行特殊时期特殊管理,把校园防疫工作放在首位来抓,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的意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不松懈,不疏忽,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2.完善相应配套设施。设立进校检测岗和校园监督岗,设立隔离监察室,配备体温检测设备和消杀设备,做到对进出校园及校内工作人员的检测和监管全覆盖;设专人对线上教学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对于电脑、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为线上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3.做好防疫物资的及时补充。认真落实学校防疫物资的采办及使用工作,建立物资采办发放相关台账,确保相关物资采办的及时、足量,严格物资发放、落实;

对防疫物资的使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逐级负责,确保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重点场所消杀及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消杀工作,对教学楼、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重点部位坚持每日消杀,确保各工作场所清洁卫生

学校防疫防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为切实作好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消毒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教室、专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人员聚集的场所需在使用前30分钟开窗进行充分通风换气,并在使用过程中全程开窗,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2.各场所由相关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日常消毒,并作好消记录。消毒时间宜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室内无人时进行,消毒后关闭门窗,第二天早上需提前30分钟开窗换气。消毒工具及药品由学校统一配备。

消毒制度篇7

关键词:畜禽场 消毒误区 正确方法

一、消毒前不做机械性清除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若要发挥消毒药物作用,必须使药物有效的接触到病原微生物,但被消毒的现场往往会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藏匿。所以说,有效消毒是彻底的机械清除的前提。在机械清除前应先拆下可拆御的用具,如食糟、水槽、护仔箱、笼具等,要将其运至舍外清扫、浸泡、刷刮、冲洗,并反复消毒。舍内在拆除用具设备之后,要将屋顶、门窗、墙壁等按顺序彻底打扫清除,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干净。

二、对消毒程序和全进全出认识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应按一定程序进行消毒。通常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在舍内从上到下喷洒消毒液搬出和拆卸用具及设备从上到下清扫清除粪尿污物用高压水充分冲洗进行干燥从上到下从空中用消毒药液喷雾,使部分雾粒可在空中停留15分钟左右然后干燥换另一种消毒药物喷雾安装调试门窗密闭后用甲醛熏蒸,将已消毒好的设备及用具搬回舍内安装调试门窗密闭后用甲醛熏蒸,必要时三天后再用过氧乙酸熏蒸一次将空舍封闭7~15天,消毒程序才算完成。如急用时,再熏蒸后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24小时后使用。

三、使用石灰消毒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石灰是一种良好的消毒药,它无不良气味,价廉易得,无污染,但往往使用不当。在生石灰中加入生石灰重量70%~100%的水,即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消毒时,最好的办法是将用石灰加水配制成10%~20%的石灰乳,用于涂刷畜舍墙壁1~2次,既可消毒灭菌,又可覆盖污斑、具有涂白美观的作用。

四、饮水消毒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饮水消毒就是对饮用水的消毒,畜禽喝的是经过消毒后的水,饮水消毒其目的是把饮水中的微生物杀灭,同时对蓄禽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控制。不可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物的浓度,也不可长期饮用,否则会引起急性中毒,还可能会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杀死或抑制,对畜禽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饮水消毒的作用应该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

五、使用甲醛消毒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甲甲醛溶液最常用作熏蒸消毒和喷雾消毒,它消毒的作用与温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当温度越高时其消毒效果就越好,温度每升高10℃,消毒力可提高2~4倍。在温度为0℃的环境下,消毒作用几乎为零,所以使用时应保持在20℃以上。用甲醛熏蒸消毒时,对环境相对湿度要达到80%~90%,才能发挥消毒作用。熏蒸消毒时可将甲醛溶液加3~5倍的水,放入锅中加热煮沸,直到水被蒸发耗干,这样不仅提高了舍内湿度,还提高了温度,大大增强了消毒效果。

六、对带畜(禽)喷雾消毒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将带畜(禽)消毒视为全方位消毒可能更为全面。带畜(禽)消毒喷出雾粒直径大小应控制在80~120微米,雾粒不可过大,否则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对空气起不到消毒的作用;雾粒过细则易被畜禽吸入肺泡,引起呼气困难。做喷雾消毒的药物应选杀菌谱广、刺激性小的药物,对于水溶性差、有异味、刺激性强的消毒药物不要使用。不可任意加大或降低喷雾用药物的浓度,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使用。喷雾药物用量可按m3每空间5~25毫升计算。带畜(禽)消毒根据情况可每3-5天一次,直到每天1~2次。

七、选用消毒药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使用消毒药有时要调换不同类型的药物,要根据消毒对象、目的、疫病种类,以及使用方法而决定,既要考虑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又要考虑对人畜无害;为了弥补各消毒药的某些缺点,增强消毒力,已研制了许多复合制剂,如复合碘制剂、复合季胺盐类、复合酚制剂、复合醛制剂等可供选用。但是,有些药应严格按要求配制后使用,如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作用较好,按正规包装应将30%过氧化氢及16%醋酸分开包装,用前将两者等量混合,用做熏蒸消毒。

八、对选购、保存及配制消毒药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选购消毒药时应注意品牌,看其是否有信誉的厂家,不要对宣传盲目相信或贪图价格低廉。有的场、户,在使用消毒药时,管理不严格,将消毒药放置室外,任其风吹日晒,配制时不按标准只凭估计,“倒上一点”“加上一些”,这样很难使消毒药的有效浓度得到保证,有时还发生中毒等意外事故。配制消毒药并非浓度愈高愈好,要根据情况针对不同杀菌谱选药,并按使用方法确定配制浓度,以确保充分发挥消毒药的作用。

九、盲目消毒的误区及正确方法

消毒应分为两种,即定期消毒和临时消毒。定期消毒是针对常发生的疫病种类、在不同季节进行及时有效控制,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安排,如药物种类、消毒方法和消毒次数,以及消毒药物的轮换使用等。消毒前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在受到某种疫病威胁时,要根据情况进行临时消毒,要选用有针对性的消毒药物、和切实可行的消毒方法,应进行全面彻底的大扫除、大消毒,并反复进行多次。

消毒制度篇8

一、为节省资金或对消毒药物的特点、性质等缺乏了解,购买没有质量保证的假、劣消毒药物。用这些药物消毒不会达到应有效果,甚至无效。实际上最后的结果是既未达到消毒目的,又白白投入资金,得不偿失。

二、配制消毒药物不用量具,往往凭感觉或嗅觉。误认为消毒药物的配制的药液气味大就管事,结果造成配制浓度不是太高,就是过低。这样进行消毒可能对人和动物不安全,或者消毒效果也会很低,甚至无效。

三、在选择消毒器械时图便宜,用小型喷雾器或农用小型农药喷雾器进行消毒,或者进行喷雾消毒时,不按使用量喷雾,或喷雾不均匀,其结果是由于消毒药用量少或不均匀,消毒效果很低,甚至无效。

四、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物混合使用或者在同一地点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物进行消毒。其主要问题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物互相作用后失去消毒效果或产生副作用。目前,经过试验和监测两种消毒药物可以混合使用的有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过氧乙酸和高锰酸钾、火碱和生石灰等。

五、许多养殖场采用“交替使用消毒药物”的做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消毒技术研究资料尚未做出关于病原(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对较长期使用的消毒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二是消毒药物和抗菌素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不应套用抗菌素的使用方式;三是如果在交替使用消毒药物时操作不合理会造成两种消毒药物混合使用的副作用,反而使消毒失去效果。

六、在养殖场大门处设有紫外线照射装置,其实效果不会理想,甚至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主要原因是紫外线消毒仅为直射,且穿透力很小,要达到效果一是需要一定照度,二是需要照射15分钟以上,在实际生产中作不到。同时,长时间进行紫外线消毒会对人的眼结膜和皮肤产生伤害。

七、在场区或场外道路上铺撒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药物做为消毒,实际上却只是作了表面文章,消毒效果并未达到。其原因是生石灰(用熟石灰更加错误)实际上并不属于真正的消毒药物,单独实用其并不产生消毒作用。只有在生石灰(CaO)加水后[即CaO+H2O―Ca(OH)2]形成强碱才能发挥杀灭病原的作用。因此,在使用生石灰时必须配成20―30%的乳液后进行消毒。同时,有些地区在铺撒生石灰后再用火碱消毒液喷洒使生石灰变为石灰乳后,两种强碱性药物作用其杀灭病原的作用会增强。漂白粉虽属于含氯消毒剂,但其与其他类粉剂消毒药物一样,如不按比例配成消毒药液,也同样不会发挥消毒效能的。

八、许多养殖场(特别是奶牛场)设有两个容器用于洗手和消毒,一个为配制好的消毒液,另一个为清水。其程序为先用消毒液消毒后接着洗手,整个过程进行1―2分钟,认为其效果很好。其实并未达到消毒效能(任何速效消毒药物只有经过10分钟左右或以上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将以上程序颠倒过来可能会达到一定效果。笔者认为其实不需要经过消毒液消毒,仅用肥皂认真在流动的水中洗手完全可以达到目的,这在孵化消毒中的消毒效果监测时已经得到证实。

九、在消毒池中放入锯末、草帘或用麻袋加入锯末等后再加消毒液后作为人员进出的消毒池,认为消毒起了作用且使用方便。实际上这种消毒池基本无效。目前所有的消毒药物均会受有机物质的影响,锯末、草帘等均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加入消毒药物时与这些有机物质发生反应,消毒药物即失去效力或消毒效力甚微,基本无作用。当人员经过这种消毒池时等于未经消毒,但在人们心理上却产生了安全思想,反而容易将外面或场内的病原带出、带入,造成动物疫病的传播。

十、消毒池中的消毒药液更换时间过长,未真正发挥消毒作用。消毒池中消毒药液的更换应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是消毒药物在稀释后其药效维持时间,如火碱在消毒池中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碳酸与火碱起中和反应不断消耗火碱及消毒池的强碱性而作用逐渐降低。一般火碱应每天更换一次才能保持消毒效果。二是根据经过消毒池的车辆、人员的频率更换消毒药。有些养殖场由于一天内过往车辆和人员频繁,致使消毒池的药液已经变为浑浊或其他颜色仍不更换,其作用实际很小。三是更换消毒药应考虑季节因素。一般夏天日照时间长,更换应多于春、秋季节。四是更换消毒药应考虑露天的消毒池在雨天因素。在下雨后消毒药液实际的浓度降低,其消毒效能已经降低或失效。

如何正确地进行动物圈舍的消毒呢?日常性预防消毒动物圈舍分为空圈舍消毒和带动物消毒(圈舍内饲养着动物的消毒)两种,两者在消毒药物选择方面和消毒方法上也不能完全相同。

空圈舍消毒在选择消毒药物的余地相对较大,可以选刺激性稍大的药物,如使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等方法,但药物的浓度不要超过标准浓度太大,同时应作好消毒人员的防护。

带动物消毒要注意选择刺激性和毒性都低的消毒药,药物浓度必须符合标准的使用浓度。通过试验证明,以下一些消毒药可以作为带动物消毒使用:蓝光消毒剂(使用浓度为1:200选择刺激)、次氯酸钠(使用浓度0.2%-0.3%)、消特灵(使用浓度为1:800―1000)、消毒威(使用浓度为1:600―800)、威力碘、PV碘(使用浓度为100ppm)、过氧乙酸(使用浓度为0.2%)。

在实施消毒前,以上两种消毒方式都要首先将圈舍内的粪便及杂物(包括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剩余饲料、各类垃圾等)清除出圈舍,在指定的地点堆积密封发酵处理。然后用含有消毒药(药液应符合使用浓度)的水仔细冲刷地面、笼具、网具、护栏和设备、墙壁、屋顶等,再将它们的表面冲洗干净。待其表面稍干燥后(约30分钟左右)再进行正式的消毒。冲刷圈舍所用药液配制按以上介绍的配制方法进行,用药量根据实际需用量核算。

消毒制度篇9

关键词:柞蚕生产;传统产业;消毒技术

中图分类号:S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26-1

1 春柞蚕放养时间

春柞蚕放养一般是在4月下旬至6月末,春蚕期蚕种消毒的时间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这期间的环境温度不高,最高温度一般都在25℃以下,高温对蚕卵、药液温度的影响不大,可以不予考虑,但要考虑特殊低温年份气温对卵面消毒效果的影响。秋柞蚕放养一般是在7月下旬至9月末,秋蚕的蚕种消毒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5日,这时间正是暑期,正处于二伏期间,环境最高温度常常在30℃以上,近几年由于地球整体环境的变化,极端高温天气时有发生,有时可达35℃以上,又由于用福尔马林药液消毒时间长达30分钟,这时就必须考虑环境温度对配制好的药液温度的影响了。

2 消毒时间

秋柞蚕每一批蚕种的消毒时间是在这批蚕种出蚕的前一天,一般是在午后13点至15点进行,消毒完成后,纸面产卵的直接上山破蚁,散卵收蚁的蚕卵晾干后第二天早晨收蚁上山。无论哪种蚕卵收蚁形式,它们的消毒时间都是在每天气温最高的午后,这时的气温对蚕卵、产卵纸、配制的消毒液影响都是最大的。蚕卵、产卵纸感受环境温度,它们的温度基本与环境温度相同,把它们放入消毒液里的同时,也把它们本身过高的温度传给了消毒液,使配制好了的标准温度23℃-25℃消毒液温度升高,同时,外界的气温高于消毒液的温度,由于温差的存在,消毒液也势必受到外温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再者技术人员在搓洗蚕卵或翻动蚕卵纸时,手上的温度也会向消毒液传递,由于这三方面的综合影响作用,配制好的消毒液温度是变化的,是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的。因此,在气温特殊偏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用于柞蚕种消毒的福尔马林药液温度理论上在23℃-25℃,在此温度下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如果药液温度升高,则所需消毒时间就短,两者成反比关系。如果消毒药液温度高,而消毒时间过长,则会对柞蚕卵胚子造成伤害,诱发蚕后期发病,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这就与我们进行卵面消毒的目的背道而弛了,是要坚决杜绝的。

3 特殊气温情况下蚕种卵面福尔马林消毒技术处理措施

春蚕期蚕种消毒时,由于环境气温一般都在标准消毒液温度23℃-25℃以下,配制消毒液时温度调到25℃的上限,随着消毒时间的延长,温度可能会下降,但降低的幅度不会太大,一般也都会在20℃以上,不会影响消毒效果,也不会对蚕卵胚子产生影响,消毒时间按标准时间30分钟计算。如遇特殊低温年份,环境气温低于18℃时,消毒工作可安排在能生火取暖的室内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25℃以上,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秋蚕期蚕卵消毒的时间长短根据环境气温的高低而灵活掌握:

(1)秋蚕卵消毒期间,环境气温低于18℃的目前还没有遇到过,如果遇到,可以适当延长消毒时间3-5分钟,有条件的可以把消毒工作放到室内进行。

(2)环境气温在18℃-25℃范围内,环境气温对配制的标准药液温度影响作用有限,生产中按照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晴天配制23℃的消毒药液,阴天配制25℃的消毒药液,消毒时间30分钟。

(3)环境气温在25℃-30℃范围内,消毒30分钟后,消毒药液的温度升高2℃-3℃,对消毒效果的影响作用不大,对蚕卵胚子没有影响,可以不预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药液温度的影响,按照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消毒,配制23℃的药液,消毒时间30分钟。

(4)环境气温在31℃-32℃范围内,可以将消毒标准时间调低1分钟,即消毒29分钟。

(5)环境温度在33℃-34℃范围内,将消毒标准时间调低2分钟,即消毒28分钟。

(6)当环境温度达35℃时,将消毒标准时间下调3分钟,即消毒27分钟。

(7)当环境温度达36℃以上时,要用温度计及时监测消毒药液的温度变化,消毒25分钟后,如药液温度已达30℃以上时,即可停止消毒,捞出蚕卵进行脱药漂洗。

消毒制度篇10

【关键词】 水处理系统;血液透析机;维护

在整个血透工作中,许多血透并发症的发生与血透设备的日常维护密切相关,为了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除了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不断提高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浓缩液的品质之外,透析设备的高效消毒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血透设备维护主要分水处理系统与血透机的维护。水处理系统主要是对水质的监控,而血透机主要预防性的维护。

1 水处理系统的消毒水处理

设备是血透治疗必不可少的供水系统,透析用水的水质主要是控制化学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消除化学污染物是较容易,而清除生物污染则是较困难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水处理系统都无法杜绝生物污染,重要是掌握好消毒时机,避免或减少生物膜的形成。消毒的频率与整个水处理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水流的速度、停止用水的时间间隔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在生物膜尚未广泛成长之前,定期的、频繁的消毒水处理系统是最好的办法,美国AAMI标准中建议每周1次。当细菌超过或接近50UFC或停机48h后,则必须及时消毒。

1.1 水处理系统热消毒 热消毒包括反渗透装置和供水管路同时进行热消毒和单纯纯水供水管路热消毒。由于是水处理设备自配功能,因此可以每天治疗后自动进入程序,做预防性消毒。使用热消毒水处理系统多为进口产品,价格高于普通水处理系统。

1.2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法是目前水处理系统应用最普遍的方法,针对不同污染物和系统中不同位置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消毒剂。

1.2.1 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消毒液一般是在软水储水罐中配制,浓度为0.1%~0.2%,或参照水处理系统说明书。浓度过高对膜材料有影响,可能会降低使用寿命。机器进入消毒程序后会自动进行浸泡,系统循环,然后排放消毒液,用反渗水彻底冲洗干净后,必须检测系统各取样点的残余浓度。

1.2.2 甲醛 是高效的消毒灭菌剂,但由于其腐蚀性强,对人刺激性大,有潜在的致癌毒性,需长时间浸泡,不易冲洗干净等缺点已很少作为水处理常规消毒剂使用,只用于水处理系统停用存放期间预防微生物污染时使用。一般使用浓度在1%~2%。

1.2.3 反渗机专用消毒剂 应按照说明书使用,安全性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很低,不会降低水处理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对环境无害,可以自然降解成无害的水和醋酸,消毒效果很出色,稳定性也高。

1.2.4 次氯酸钠 由于对生物膜去除有效,次氯酸钠一般在供水管路的单独消毒中使用,有效氯浓度一般为0.1~1.0mg/L。但次氯酸钠是含氯消毒液,而水处理膜材料大部分采用的是复合膜,使用次氯酸钠会严重降低膜的使用寿命。

1.2.5 臭氧 美国AAMI推荐臭氧在血液净化领域供水管路的使用,认为臭氧是减少和消除生物膜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其强氧化作用,在供水管路中浓度应控制在0.3~0.7ppm是安全的,使用时需与反渗透主机隔离。

1.2.6 紫外线消毒 一般是在储水罐中安装紫外线灯,波长在254nm的紫外线对杀灭细菌有效;应确保30mws/cm2的放射剂量,效率受穿刺能力及水中杂质的影响很大,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很低。

1.2.7 中央供液的消毒 与水处理系统消毒相似。B液系统的碱性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建议每日消毒。A液系统由于酸性环境,建议每周1次。A、B液系统消毒时储液箱应被消毒液完全浸泡,或采用喷淋式消毒。无论水处理系统或中央供液系统,化学消毒结束后必须检测消毒液残余含量,过氧乙酸应

2 血液透析机的消毒

2.1 热化学消毒和热消毒 两者之间的区别是透析机在加热消毒的过程中是否吸入柠檬酸。由于现在广泛使用碳酸氢钠透析,在透析回路中会产生钙的沉淀,而柠檬酸是有很好的溶解效果。在高温消毒的同时加入柠檬酸,优点在于消毒与除钙同时完成。热消毒的加热温度至少应在85℃~95℃,并持续20min左右在机器水路系统中循环,然后进行冷却冲洗,许多品牌的透析机都具备了热消毒的功能。如果没有生产厂家的特别提示,采用热化学消毒是安全有效的好方法[2]。

2.2 冷化学消毒 血液透析机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次氯酸钠和过氧乙酸,两者同是广谱杀菌剂。消毒所需时间短且常温消毒有效,但几乎没有除钙的作用。不管选择次氯酸钠还是过氧乙酸应监控其有效浓度和残余浓度,必须了解透析机消毒液的浓度,然后配制适当浓度的消毒液,大多数机器能自动控制消毒液的吸入量和作用时间。血液透析机使用5.25%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次氯酸钠加水稀释后,有效氯含量会很快下降,而且遇光遇热分解,应放置在避光容器中,且不宜超过48h;如果次氯酸钠的浓度过浓,对透析机水路系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应严格按照透析机说明书上规定的浓度配制使用[3]。透析机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应注意,由于稀释后的过氧乙酸溶液分解较快,稀释液在常温下保存不应超过48h。还有一些专用的透析机消毒液,大多为进口产品,既能有效消毒又能起到除钙作用,如西莫林等。机器消毒结束后,应测试消毒液的残余浓度,以保证患者安全。

3 建立血液透析设备

定期保养制度许多血透室因血液透析机使用率高,疏于机器的保养,总是使用到机器出现故障时才会请厂家来维修。虽然有时机器能正常运转,病人的某些临床反应也能提示该设备存在的某些隐患,比如电导度偏离、超滤不准等。对透析机采取预防为主的主动维修方法是减少血透并发症,延长透析机使用寿命的主要手段。建立一套比较完善有效的维修保养制度尤为重要。

3.1 执行消毒规范 美国AAMI标准中就制定了透析设备的消毒规范,建议每次治疗结束后消毒透析机,每周消毒水处理系统,每天消毒中心供液系统。

3.2 安全监测 每天透析前对水硬度、氯胺、电导度及电阻系数等的安全监测。

3.3 定量分析法 每月定期监控透析用水的细菌及内毒素指标。

3.4 化学物质浓度的监测 每3个月监测透析用水的化学物质浓度1次。

3.5 血透设备必须定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 按照厂家规定,血透机在使用5000h以上应每2~3个月使用外接电导度表进行电导度值、温度值的校正,以及超滤值等参数的校正,并视电磁阀、滤网、垫圈等配件的老化程度予以提早更换。

3.6 与操作人员密切沟通 保持治疗环境干燥清洁,减少生理盐水腐蚀透析机配件的概率,对病人透析时的某些并发症进行医、护、技三方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 小结

随着我国透析患者数量快速增加,透析中心也迅速扩大并增多,合理地规范透析设备维护是提高病人透析质量、避免血透并发症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不断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透析设备采取预防性维护可以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延长了透析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钟秀玲, 李金华. 医院消毒.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