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缓就业十篇

时间:2023-03-23 10:43:27

暂缓就业

暂缓就业篇1

乙方:

丙方: (毕业生毕业学校就业管理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甲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乙方)********于 年 月毕业于*********(院校)*******专业,是 省 市 县(市、区)生源。甲方与乙方和丙方(毕业生毕业学校就业管理部门)根据教育部及 省(市)关于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暂缓两年就业的有关规定及乙方的申请,就乙方暂缓两年就业事宜,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暂缓就业时间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二、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的档案委托甲方保管,乙方须将有效联系地址及电话通知甲方;乙方的户口(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学校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及党团关系及材料按规定保留在丙方,丙方负责提供用人单位所需乙方在校期间或在暂缓就业期间行为表现等鉴定材料。

三、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应每月一次向丙方所在院系汇报有关情况,党员要交思想汇报,参加组织生活。乙方可以参加丙方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招聘活动,获取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以及获取丙方提供有关就业的其他服务。

四、暂缓就业期限内,如乙方需要升学(出国留学除外)或报考公务员时,甲方负责为乙方出具与升学有关的和报考公务员有关的证明,乙方须持本协议书及毕业证到甲方办理;如乙方需办理《失业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或申请出国留学等手续,必须终止本协议,将档案、户口及其关系转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由生源地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五、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回生源地就业的,凭本协议书到甲方办理派遣手续;乙方在非生源地落实就业单位的,凭本协议及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接收证明到甲方办理派遣手续。

六、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在非生源地落实单位或回生源地就业经批准办理了派遣手续的,凭报到证及本协议书到甲方办理档案转递手续。甲方在五个工作日将乙方档案交由机要部门转递(特殊情况除外),如乙方未交回转递资料而造成档案转递延误,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

七、暂缓就业期限届满时,如乙方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必须在暂缓期限届满后的十天内,到甲方办理派遣回生源地和档案转递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手续,并到丙方办理户口迁出及党、团组织关系转出手续。若协议到期时乙方不办理,甲方有权将档案转回乙方生源地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并将报到证交由丙方,由丙方连同户口、党团关系一并寄回生源地,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八、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必须严格遵守法规法纪,如果乙方有违法违纪以及民事纠纷、劳务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及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与甲、丙方无关。乙方被劳动教养或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甲方有权取消其暂缓就业资格,将乙方档案转回生源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户口关系和党组织关系及材料按本协议第七条中关于未落实单位毕业生的规定办理。暂缓就业期间,医疗费用、人身意外伤害费用由乙方个人承担。

九、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委托丙方签署,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协议书自丙方将本协议书及乙方档案在规定时间内移交给甲方之日起生效(档案未到甲方,此协议无效)

甲方签章: 丙方签章:

联系地址: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200 年 月 日 200 年 月 日

乙方签章:

联系电话:

家庭地址:

邮政编码:

200 年 月 日

甲方: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乙方:张三

丙方:五邑大学就业指导办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甲方)是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___张三_____(以下简称乙方)于_XX__年___6__月毕业于__五邑大学信息学院__院校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专业,是_广东___省___江门___市___鹤山__县(市。区)生源。甲方与乙方和丙方(毕业生毕业学校就业管理部门)根据教育部及广东省关于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暂缓两年就业的有关规定及乙方的申请,就乙方暂缓两年就业事宜,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暂缓就业时间为XX年7月 l日至XX年6月 30 日。

二、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的档案委托甲方保管,乙方须将有效联系地址及电话通知甲方;乙方的户口(入学时户口未迁入学校的按《关

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户籍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教毕〔XX〕10号)有关规定办理)及党团关系及材料按规定保留在丙方,丙方负责提供用人单位所需乙方在校期间或在暂缓就业期间行为表现等鉴定材料。

三、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应每月一次向丙方所在院系汇报有关情况,党员要交思想汇报,参加组织生活。乙方可以参加丙方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招聘活动,获取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以及获取丙方提供有关就业的其他服务。

四、暂缓就业期限内,如乙方需要升学(出国留学除外)或报考公务员时,甲方负责为乙方出具与升学有关的和报考公务员有关的证明,乙方须持本协议书及毕业证到甲方办理;如乙方需办理《失业证》、《结婚证》、《计划生育证》或申请出国留学等手续,必须终止本协议,将档案、户口及其关系转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由生源地按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五、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回生源地就业的,凭本协议书到甲方办理派遣手续;乙方在非生源地落实就业单位的,凭本协议书及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省直及中央驻粤单位接收证明到甲方办理派遣手续。

六、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在非生源地落实单位或回生源地就业经批准办理了派遣手续的,凭报到证及本协议书到甲方办理档案转递手续。甲方在五个工作日将乙方档案交由机要部门转递(特殊情况除外),如乙方未交回转递资料而造成档案转递延误,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乙方在联系用人单位时,如对方提出调档查阅的,广州地区的用人单位请乙方通知用人单位到甲方审阅;广州以外地区的用人单位乙方可凭本协议书及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调档证明到甲方办理借档审阅手续。(注:借档要在一个月内归还,逾期不还视为放弃本协议,甲方有权作出适当处理,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七、暂缓就业期限届满时,如乙方尚未落实就业单位,必须在暂缓期限届满后的十天内,到甲方办理派遣回生源地和档案转递回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手续,并到丙方办理户口迁出及党、团组织关系转出手续。若协议到期时乙方不办理,甲方有权将档案转回乙方生源地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并将报到证交由丙方,由丙方连同户口、党团关系一并寄回生源地,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

八、暂缓就业期限内,乙方必须严格遵守法规法纪,如果乙方有违法违纪以及民事纠纷、劳务纠纷。债权债务纠纷,所引起的法律责任及后果自行承担,与甲、丙方无关。乙方被劳动教养或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甲方有权取消其暂缓就业资格,将乙方档案转口生源地级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户口关系和党组织关系及材料按本协议第七条中关于未落实单位毕业生的规定办理。暂缓就业期间,医疗费用、人身意外伤害费用,乙方个人承担。

九、逢周二、五办理上述相关手续。

十、本协议书一式三份(须粘贴有与档案一致的条形码),甲方委托丙方签署,甲、乙、丙叁方各执一份。协议书自丙方将本协议书及乙方档案在规定时间内移交给甲方之日起生效(档案未到甲方,此协议无效)

乙方签章: 张三

联系电话: 125847332

家庭地址: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__村__号

邮政编码:529000

暂缓就业篇2

关键词: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3-093-02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了促进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从2001年开始国家出台了暂缓就业政策,允许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至两年内将自己的人事档案挂靠在原毕业院校。这样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组织关系也将继续留在原毕业学校。由此引起的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高校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充分

在高校中,对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存在着种种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人数少,管不管影响不大,可以“不用管”;有的认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虽然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学校,但实际上人已毕业离校,“不愿管”;再加上日常工作千头万绪,“懒得管”;此外,由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存在着分布广、流动性高的特点,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因此“害怕管”;即使是有心想管理,由于制度不健全,不知“如何管”。思想上认识的不充分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育工作不适应

教育工作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顺势而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客观上存在着“组织关系与工作地相分离”的事实。有些高校忽视了这一客观事实,仍然要求他们回学校过组织生活,参与组织活动,这有违背实事求是原则之嫌,教育效果不言而喻: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申请暂缓就业的原因有些是因为暂时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有些是因为就业单位没有人事接收权等。因而,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先摸清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切实之需来开展教育活动。有些高校为了“教育而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因人施教;此外,在党员权利与义务的教育当中,更注重他们是否交了党费、是否做了思想汇报等,而忽视了党员民利的具体落实。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对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制度落实及监督实施方面仍需改进。由于制度上的“疏忽”,使得事实存在的组织关系与工作地相分离的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成了“两不管”的对象。同时,在预备党员的考察、转正,党费缴纳的标准和时间,对于不合格党员的处置等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即使有章可循,也由于跟踪服务不足致使制度难以落实到位。例如,在毕业生离校前规定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要将自己的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变化情况及时通知学校,但事实上很少学生落实这个制度。因此,当其联系方式改变又没有及时通知学校时,党组织就很难掌握其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加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一)加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健全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需要

对于高校而言,虽然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人已离开学校,但其组织关系仍然保留在学校,从这个层面而言,他们是高校学生党员的一部分,能否教育与管理好这个群体是衡量高校党建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高校要将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纳入党建研究的范畴,积极研讨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健全高校党建工作。

(二)加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举措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以人为本,具体到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以党员为本,这里的党员自然包括“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如果在认识上不到位,对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视而不见,对他们置之不理,就有可能使他们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从而不能保障他们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落实,这有悖于人本主义的理念。加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时刻谨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使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教育与管理的途径

(一)深化认识,强化责任

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及在社会上的表现是学校形象的缩影,他们体现着学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因此,高校要提升认识的高度,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把切实加强和改进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作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强领导,强化服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实施制度、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工作做实做细。

(二)合理教育,讲究实效

1.加强教育引导,把好“出口关”。大部分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考察的时间比较短,党性修养有待提高,理想信念有待加强。首先,在毕业前要加强对于他们的引导与教育,强化党员意识,严明组织纪律。其次,要让他们明确有关注意事项。例如,执行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活动证制度,将党员的表现进行详细的登记,以方便党员转正及评优等工作的开展。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缴纳党费可以采取委托他人代交或通过银行汇款等方式来进行。再次,要对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把他们的姓名、性别、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工作单位、本人联系方式、家庭地址、家庭联系方式等情况详细记录,规范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档案管理,以方便跟踪教育与服务。

2.完善教育内容,把好“质量关”。对于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教育内容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安排。例如,对于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党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应聘能力。对于已就业的党员,要帮助他们提高社会适应力。要引导全体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做到离校不离组织,要对他们进行管理制度的专门教育,让他们明确并遵守党员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完善管理,形成合力

1.建立组织,健全机构。《》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根据的规定,结合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特点,可以在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集中的地方设立党支部,在毕业前将就业单位地域相对集中的暂缓就业党员编成一个党支部。由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他带领支部党员开展支部活动。与此同时,学校要指定党务干事与党支部进行联系,开展指导、服务和检查工作。

2.协同管理,形成合力。高校作为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的主要管理部门,要主动与党员的单位及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对党员进行教育与指导。通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可以了解党员的基本表现,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又能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为学校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便利。此外,对于山区等网络不发达和未设立暂缓就业党支部的地区,根据党员管理工作的需要,借鉴现有流动党员管理的经验,建议在全国的人事机构设立流动党员组织站,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必须与当地的组织站联系,参加转正、评议、学习等组织生活。流动党员组织站要在“暂缓就业毕业生党员活动证”上加盖学习确认章等。

暂缓就业篇3

IT研究公司Foote Partners的首席执行官David Foote对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报告进行了分析。Foote表示,近两年来,报告中提到的许多IT工作,尤其是IT服务行业的工作,一直持续迅猛增加,并没有出现导致就业增长放缓的根本性变化。“如果是根本性变化,你会看到它在好多个月慢慢体现出来,而不是市场一下子出现异常。”

美国劳工统计局称,IT服务工作近两年增加了25.2万份,而且在今年夏末表现得尤为迅猛,是5年来IT相关工作方面增加数量最多的一个月。

Foote表示,今年9月份表现较差劲可能归因于与IT服务行业本身无关的几个因素,包括美国总统大选和财年快要结束,许多企业节俭度日。“这些企业在9月份退后一步思考,重新打量今年余下时间和下一个财年初的预算和招聘计划,完全很正常。”

外包调研公司HfS Research的创始人Phil Fersht说:“市场通常会有波动性,所以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并不让人大吃一惊。对此我不会做过度的读解,除非下个月出现相似的结果。”此外,Foote预测,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将显示IT服务行业会重新大批招人。事实上,许多IT公司确实是在为将来积极物色和招聘人才,不过选择性相当强。

暂缓就业篇4

缓刑,是对于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项刑罚制度。缓刑的特点是在判刑的同时宣告暂不执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执行的可能性。如果遵守一定条件,一定期限以后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如果违反一定条件原判刑罚仍须执行。缓刑制度是近展起来的,现已被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广泛采用。在西方,缓刑最早产生于1842年的英国。那时,英国对有悔改可能的初犯、少年犯采用训斥,并责令具结悔过,保证不再重犯,交付监督,然后予以释放的方法。但它还不是一种刑罚制度。缓刑作为一种制度起源于1870年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187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颁布了《保护观察法》,把缓刑制度的适用对象由少年犯扩大到一般罪犯。1889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刑法学会议上,正式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刑罚制度予以推广。此后,世界各国相继采用。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缓执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的真正目的,确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采用暂缓量刑制度,以暂缓量刑来替代现行的暂缓执行。 一、暂缓量刑的定义及特点 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暂缓量刑的特点:①对被告人有罪宣告。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作出有罪宣告。缓量刑不同于缓宣告制度,缓宣告,是对有悔改希望的人犯暂时不作刑的宣告,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新罪就不再作有罪的判决。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行法定原则。②对被告人暂不处于刑罚。缓量刑只作有罪宣告,而不同时判处具体刑罚。缓量刑不同于缓执行制度,缓执行,是人犯受刑罚宣告后于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缓量刑是暂缓适用刑罚,而不是暂缓刑罚的执行。③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④考察监管程序规范。对暂缓量刑人员的监管考察,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采用暂缓量刑制度,能够真实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避免现行缓执行制度存在的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 二、暂缓量刑的适用对象。 我国现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三: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脏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亲属为了能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 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说,对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确定。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应对现行缓刑适用条件加以修改完善,规定为: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过失犯罪的;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的;(三)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或者三次以上治安处罚的。 对缓刑的适用条件进行完善的理由。一是属恶性犯罪的,即使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量刑。这是由犯罪性质所决定,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历来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行为人参与了恶性犯罪,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存在较大的危险隐患,适用缓量刑放在社会上考察,不利于打击犯罪。二是将适用条件具体化加以明确规定,易于把握。能够准确界定适用范围,防止滥用缓刑,并且能够把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这种不确定状态在考验期间得以实际考察证实,既可以对那些确已改过的罪犯,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体现宽大政策,也可以使那些弄虚作假、无心悔过的罪犯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维护法律的尊严。三是将现行只有累犯不能适用缓刑的限制,扩大为"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或者三次以上治安处罚",能更有效地发挥刑法的威慑力。行为人因违法行为受过刑罚处罚、劳动教养或者治安处罚后,理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真心改过,若再犯犯罪或者再实施同种违法行为的犯罪,说明了行为人并无悔过之意,这就有必要进行强制性的改造,不能只强调教育而忽略了惩罚。 三、暂缓量刑监管考察的机构设置及管理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我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目前尚没有对考察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作出统一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监督机关设置不合理,监管考察没有衡量标准,监管考察程序无章可循,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对缓刑犯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监管失控。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所承担的任务繁重,警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管考察;监管考察工作在业务上与公安机关的业务并无实质联系,公安干警及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的人员缺乏专业监管考察素质。表现为:①监管机关的工作制度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由于在对缓刑犯的监管交接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宣告缓刑的判决生效后,有的执行通知书不能及时送达执行机关,有的缓刑犯属异地公安机关管辖,执行通知书则送达当地公安机关造成对缓刑犯的监管交接脱节。②监管组织设置不合理、不规范。公安机关大都没有设置专职的监管人员,单位或基层组织多数也是由临时抽调人员组成,所组成的帮教监管组织只表现在纸面上,监管考察人员缺乏专业经验和责任心,造成对缓刑犯的监管不严、监督不力、考察监督松懈,有的还处于失控状态。监管考察人员随意组合,也没有组织任何培训,缺乏应有的素质,无法对缓刑犯实施有效的监督考察。③监管措施不健全,目前尚未有规范的、可操作的规定,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开展。④监督机关对缓刑犯监管考察的监督流于形式。监督机关难以及时掌握对缓刑犯的考察情况,进行有效监督。⑤笔者认为,对暂缓量刑罪犯监管考察的机构设置,应当设立专门考察管理机构(组成方式),制定规范的考察管理工作制度,由具备一定素质的社工人员作为缓刑考察官,具体负责对缓刑犯的监管考察工作。由检察机关作为暂缓量刑罪犯的监督机关,负责对缓刑犯的考察情况进行监督。人民法院决定对罪犯适用暂缓量刑后,由检察机关通知考察机构,并办理暂缓量刑罪犯的交接手续,考察机构应指派具体缓刑考察官,并报检察机关备案。缓刑考察官应采取"一对一"的跟踪帮教管理,并以考察机构的名义定期向检察机关报告考察情况。检察机关根据考察机构提出的考察情况报告,及时对暂缓量刑罪 犯的处理向人民法院提出具体建议,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决。 四、暂缓量刑罪犯的处理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的规定,我国现行缓刑制度对缓刑犯的考察和处理有三种情况:①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③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对于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进行审判或执行原判刑罚,对此没有争议。存在的不妥之处有:(一)规定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如果没有前述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刑罚是国家为惩罚犯罪而创制的,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强制方法。刑罚是犯罪的法律结果,一经作出就必须执行,只是执行的方法可有所不同而已。缓执行也只是暂缓执行原判刑罚,而不应当是不执行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规定与刑罚的本质及其强制性是不相容的。(二)不再执行原判刑罚由公安机关宣告。对罪犯的刑罚由人民法院作出,公安机关作为刑罚的执行机关,依据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执行通知书,对罪犯执行刑罚,非经法定的程序,无权改变刑罚的内容。对缓刑犯,公安机关只是缓刑犯的监管考察机关,对缓刑犯考验期满后是否执行原判刑罚,仍需由有权作出刑罚处罚决定的机关决定,不应由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况且在实践中,"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没有统一的法律文书和宣告方式,致使多数公安机关实质上没有进行宣告,缓刑犯也未能得到"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有效凭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 笔者认为,采用暂缓量刑制度,对符合现行"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条件的罪犯,可以适用免予刑事处分的方法处理,即将"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的规定,修改为"免予刑事处分"。免予刑事处分是对构成犯罪的人只定罪不判刑,是有罪不罚。由于被宣告暂缓量刑的罪犯,在考验期间已实际悔罪改过,已经达到了刑罚的目的,对其再科以刑罚就没有实际意义了。适用免予刑事处分,这样既可以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也可以避免作出刑罚处罚而不执行的状况,以维护刑罚的严肃性。具体的操作程序为:由考察机构对暂缓量刑罪犯在考察期间的表现向检察机关提出考察报告,由检察机关进行核实,将刑罚处罚建议权(量刑建议权)交由检察机关行使,向人民法院提出处理意见,由人民法院分别不同情况作出裁判。①对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考察,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并对前罪作出具体刑罚处罚,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②对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考察,作出具体刑罚处罚。③对在考察期间实施与前罪同种性质的违法行为,需要被治安处罚或者劳动教养的,由检察机关分别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既可以建议撤销考察,作出具体刑罚处罚,也可以建议直接作出治安处罚或者劳动教养。④对没有上述情形的,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免予刑事处分。法律规定需要判处罚金的,应当一并作出判决。 总而言之,对现行缓刑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设置专门的监督考察机构,配备专职缓刑考察官,建立健全的缓刑考察规章制度,规范缓刑考察处理程序,将能充分体现缓刑制度的功能,避免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的真实效用。参考文献:1、《刑法学原理》第三卷 高铭暄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中国刑法教程》林准主编 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3、《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4、《缓刑犯考察监督有待完善》 朱润发 法制日报5、《刑法》张炳明主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暂缓就业篇5

一、暂缓起诉制度概述

(一)暂缓起诉制度在国外的运行现状

,世界上实行暂缓起诉制度并运行良好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和日本:

1、德国的暂缓起诉制度

(1)关于立法规定:德国《刑事诉讼法》第153条a详细规定了暂缓起诉制度,它是指经负责开始审理程序的法院和被控告人同意,检察院可以对轻罪暂时不予提起公诉,对被指控人同时提出要求: 1、作出一定给付,弥补所造成的损害;2、向有关的公益设施或者国库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3、作出其他公益给付,或承担一定数额的赡养义务。同时还规定履行这些责任和要求的期限,被告人如果在期限内不履行要求和责令的,不退还已经履行部分,同时还要作为轻罪予以追究。

(2)关于适用条件:在德国适用暂缓起诉的被控告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首先,罪质条件。在德国将犯罪划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暂缓起诉只适用于轻罪;其次,实质条件。必须是基于公共利益,也就是看对被告人是否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三,程序条件。必须经负责开始审理程序的法院和被指控人同意;第四,必须履行一定的要求和责令。

(3)关于适用状况:暂缓起诉制度在德国国内也是有争议的,但这一制度最终在立法上得到了确认,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1981年至1997年公诉的案件比率一直较低,最高时为19%,最低时为12.3%,其他案件绝大多数被决定不起诉,而在不起诉案件中,适用暂缓起诉制度作出的不起诉案件始终占案件总数的5.6%至6.2%。

(4)关于后果:被控告人如果在期限内履行了法定要求和责令,就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就不退还已经履行的部分,同时还要作为轻罪予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日本的暂缓起诉制度

(1)关于立法规定:日本的《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检察官根据犯人的性格、年龄及境遇、犯罪的轻重、情节及犯罪后的情况,认为没有必要予以追诉时,可以不提起公诉”。

(2)关于适用条件:在日本暂缓起诉只适用于触犯刑法的轻微的少年或老年的被嫌疑人、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的偶犯嫌疑人、对犯罪后果采取了弥补或悔改措施的嫌疑人、适用暂缓起诉更有利于使之改恶从善复归的犯罪嫌疑人。具体的适用条件:一是犯罪行为人的因素。主要包括犯罪行为人的性格、年龄、环境等;二是犯罪的因素。主要包括犯罪的轻重、犯罪的情节等;三是犯罪后的因素。主要包括有关行为,如犯人有无反省举动、谢罪和回归社会的努力,有无逃亡或毁灭、隐藏证据的行动,有无实行保护观察的监督及保护的可能;对被害人的行为。如有无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争取被害人谅解的举措,有无被害人提出的减免其刑事责任的要求等。

(3)关于适用状况:在日本,有关的学者及法律专家认为,暂缓起诉与起诉到法院判处缓刑相比,在保障人权和控制犯罪方面更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1980年适用暂缓起诉制度不起诉的人员在3年内的重新犯罪率为11.5%,而同期被判处缓刑及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分别为21.5%和57.2%。近几年,在日本暂缓起诉占全部不起诉案件的90%左右,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5%至30%左右。 所以,暂缓起诉制度在日本刑事诉讼实务中被广泛运用。

(4)关于法律后果:在日本,对被作出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训诫、提交保护观察等处分,如果被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不服训诫或保护观察的,检察机关可在有效追诉期内提起公诉,对不需要保护观察的被暂缓起诉的犯罪嫌疑人,要予以释放。

(二)暂缓起诉制度的具体含义

暂缓起诉作为对侦查终结后案件的一种特别处理方式,又叫附条件的不起诉,上将其界定为“检察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在对法律规定的一定事项进行综合考虑后,对罪该起诉的未成年人作出暂时不起诉的处分,同时规定一定期限的考验期,视其表现再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制度”。 这种制度通俗地讲就是检察机关在一定期限内保留提起公诉的可能,暂缓起诉人员在考验期满后,只要没有发现有严重违法行为或再犯新罪,应立即撤销暂缓起诉决定,公开宣布对其所犯罪行不再起诉,也就是作不起诉决定;反之,在考验期限内,如果严重违反有关缓诉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暂缓起诉决定,提起公诉;如果再犯新罪或发现有漏罪的,应将新罪、旧罪一并起诉到法院,提请审判机关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原考验期不得折抵刑期。

任何一种诉讼程序的设置,都蕴含着对一种法律价值的选择和追求,暂缓起诉制度也同样如此。我国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暂缓起诉制度的实行是从诉讼程序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主义处置原则的有力体现。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立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都在由处罚主义逐渐转化为保护主义,尤其是联合国于1966年通过并于1976年生效的《公民与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四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对少年的案件,在程序上应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帮助他们重新做人的需要”;《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明确规定“应酌情考虑在处理少年犯时尽可能不提交主管当局审判,以防止少年司法中进一步采取诉讼程序的消极作用”, “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同《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已经基本一致”、“在少年享有的程序性权利方面,我国与《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

二、我国引进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暂缓起诉制度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符合国情,符合我国的司法实际,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将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暂缓起诉制度在程序上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起诉法定主义有利于防止检察官随意决定不起诉,也有利于防止检察官受外来因素、外来势力的而决定不起诉,但是,不管犯罪主体、犯罪情节等具体情况,不顾及追诉的实际社会效果,所有刑事案件一律起诉,则与刑事政策的目的相违背了;暂缓起诉制度在实体上体现了刑罚经济思想。暂缓起诉制度使相当一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诉讼环节消化处理,避免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诉讼效率;暂缓起诉制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还处于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其个性心理尚未形成,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尽可能的迅速和简便,暂缓起诉制度可以使未成年人免遭“诉讼程序的消极作用”,有利于其回归社会。

(二)引进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公诉作为国家行使犯罪追诉权的最主要形式和侦查程序与审判程序之间的桥梁,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能否实现,因此,各国普遍重视公诉制度的构建。我们认为,在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既符合中国检察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又具有必要性、可行性。

1、暂缓起诉制度可以妥善处理诉与不诉之间的空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诉制度。公诉制度历来就有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便宜主义之分,而我国的公诉制度理论界将其界定为“起诉法定主义为主,起诉便宜主义为辅的混合体制”。 不诉可分为相对、存疑、绝对三种不起诉,但后两者都属于标准的起诉法定主义的范畴,惟有相对不起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的色彩,但由于其适用条件作了十分严格的限制,使其向起诉法定主义迈进的同时,起诉便宜主义的色彩则被完全淡化了。这样当然可以防止起诉裁量权的滥用和对法院定罪权的侵害,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抑制了起诉裁量权应有功效的发挥,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面对一些未成年犯,虽然不具备相对不起诉的条件,但从社会效果来看具有从轻处理的情节,提起公诉显得罪轻,不诉又失之过宽,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而暂缓起诉就是对此类案件的妥善处理,在诉与不诉之间有个缓冲,弥补二者之间的空档,使公诉制度更趋合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犯罪的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初犯或偶犯,对他们的处罚,由于不具备刑法规定的“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节,检察机关不能作相对不起诉决定,只能依法提起公诉,而法院也只有依法对其处以轻刑,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出现:首先是给未成年人留下“刑事污点”,严重影响其回归社会。经过法院审判对一个人定罪,就意味着国家对一个人打上了犯罪的烙印,具有了前科,留下了污点,所有这些都将给一个人的名誉和前途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即使这个人从此不再实施任何的违法行为,这一“刑事污点”也将伴随其一生;其次是一些未成年犯在管教期间被“交叉感染”,导致其重新犯罪,甚至变本加厉。尽管我国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做得不错,但仍有一部分在管教期间被“交叉感染”,学到的“手段”更多,以至于这些人员重新犯罪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三是增加了监管场所和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在我国羁押场所人满为患,所以,根本保障不了教育改造的质量。尽管我们的党和政府及社会都给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这些人的就业确实很困难,当前,这些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如果实行暂缓起诉制度,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对那些犯罪情节轻微,悔罪态度很好,依法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由检察机关作出暂缓起诉的决定,给予一定的考验期限,考验期内没有刑事违法犯罪行为,表现好的,就不再起诉;否则,重新提起公诉。这样做不仅可以妥善处理诉与不诉之间的空档,而且可以避免这些未成年犯染上新的恶习、减轻有关部门的工作负担、缓解就业困难。

2、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可以弥补我国现行司法资源的匮乏。暂缓起诉制度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充分体现司法的效率。在我国目前举高不下的发案率和有限的司法资源所形成的诉讼矛盾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突出,而在短时期内又很难通过加大司法投入的方式解决,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案件处理上做文章,以求有限的司法投入,获取较大效益”, 而暂缓起诉制度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充分行使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使相当一部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诉讼环节消化处理,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有效地提高了诉讼效率。现代的西方国家都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建立了系统的程序分流机制,用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例如,在侦查阶段,日本实行微罪处分制度,警察对部分轻微的犯罪案件不移送检察官,而直接予以分流;在起诉阶段,美国的检察院官拥有几乎不受限制的不起诉决定权;日本在起诉政策上实行法定主义与便宜主义相结合,检察官通过不起诉的决定将相当一部分案件分流到刑事程序之外。在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若干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诉讼分流的思想,但是由于“有罪必究”、“有罪必罚”的刑法观念很深,所以在许多制度的构建上都没有体现分流制度的基本要求。在侦查阶段,劳动教养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流功能,但却不符合审前分流制度的基本精神;在起诉阶段,对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在程序要件上要求过于严格;在审判阶段,简易程序审虽具有一定的程序分流功能,但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刑事污点”。暂缓起诉制度在审前阶段就将未成年人的轻微犯罪刑事案件尽可能地予以分流,既缓解了司法机关的压力,又减少了未成年犯的“刑事污点”,有利于减少再次刑事违法犯罪,有利于社会稳定。

3、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是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犯方针的具体体现。减少和控制犯罪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改造犯罪,尤其是对于生理、心理都还处于发育阶段的未成年犯来说更是如此。我国1991年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文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种方针、原则的体现无疑应当是全方位和均衡的,应当是实体处罚和程序保护并重的,而我国目前相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原则更多的体现在实体法中,如刑法第14条规定未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等,而在程序法中体现的相当有限,即使有限的规定也集中体现在案件进入审判环节中,如刑事诉讼法第152条不公开审理的规定,而在侦查、起诉环节几乎无从体现,而暂缓起诉制度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这种介于诉与不诉之间的中间措施,有利于调动未成年犯自我改造的积极性,促使其尽快悔过自新,加速其回归社会的进程。

(二)我国引进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

1、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在程序上,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一规定赋予了检察机关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实体上,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此处规定的虽然是缓予执行制度,但其所体现的“将罪行轻微的罪犯放在社会上教育改造”的思想同样可以作为暂缓起诉制度的立论依据。

2、我国现行的刑事政策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类型广、数量多、成员复杂,而且影响恶劣。在现实生活中,大案、要案、恶性案件往往是未成年人所为。但是,未成年人犯罪趋重与非刑罚化措施的适用没有内在的联系,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仅仅依靠刑罚是无法助效的。当前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不满不在于对犯罪分子、尤其是未成年犯的宽容,而在于司法不公、刑事效率太低等。我国当前推行的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就是对待犯罪分子的处理,该严的一定要严,该宽的一定要宽,对轻微犯罪、偶尔犯罪和初犯,能不判刑的就不判,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又具备判缓刑条件的,就应当考虑判缓刑,这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

3、我国法律规定的缓刑制度运行的良好效果为引进暂缓起诉制度提供了实践基础。暂缓起诉在功能上与暂缓执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政策上属于非刑事化处理方式的一种。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的缓刑是缓执行,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证明,缓刑制度运行效果良好,绝大多数被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能够遵守监管规定,重新犯罪的情况很少很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扩大其适用范围,增加其适用比例的基础上,充实其适用的形式,如引进暂缓起诉制度,从而,使我国的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为积极的社会效果。

三、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

(一)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

要想正确实施一项制度,对适用该项制度的条件的设定要、具体,尽可能地避免粗放型推断,要尽量细化和量化,针对暂缓起诉制度,适用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暂缓起诉的主体条件。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对象仅限于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这一年龄段内,年龄越小,就越应当充分考虑使用暂缓起诉。

2、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同时必须情节轻微。暂缓起诉的前提必须是符合起诉条件,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可直接作不起诉处理,谈不上适用暂缓起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同时情节轻微的要件是必须的,一般来说犯罪情节具有着提示犯罪行为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功效,因此就成为能否适用暂缓起诉的核心条件,判断犯罪情节轻微与否的依据在于审查犯罪实施过程中事实状态,包含了犯罪的手段、对象和损害结果的程度等等,刑法中明确规定的防卫、犯罪预备、从犯和胁从犯、过失犯罪等都是情节轻微的具体体现,但上述情况仅是一种特殊情形,具有普遍意义的情节轻微必须要通过假定刑期的角度判定,参照缓刑的条件,对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犯罪行为人,均应纳入适用暂缓起诉的范围。当然,一些严重的暴力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等以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被排除在适用暂缓起诉的范围。

3、暂缓起诉的主观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有明确的认罪、悔罪表现。悔罪作为一种主观心态是通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和完成后的所作所为来反映的,具体指的是,归案后能主动坦白、如实交代,初犯、偶犯后追悔莫及,对造成的危害后果痛心不已、积极退赃,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等;其次,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回归社会的危险性就愈小,使用暂缓起诉的条件就愈充分,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判断依据就是未成年人的一贯表现,表现好、无劣迹,自然体现出了一种较强的抵御诱惑的能力,尽管不是绝对的,但至少在一定方面能够体现。第三,主观恶性不大。主观恶性体现出的就是人身危险性,而主观恶性的大小,必须从犯罪原因、动机入手,通过了解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原因,深究作案的动机和目的,进而认定主观恶性的大小。

4、暂缓起诉的客观条件。暂缓起诉的适用必须是具备良好的监护条件或社会条件为前提的,因为这是暂缓起诉制度的社会效果能否最终实现的核心条件之一。未成年人的本身特性决定其具有易受不良环境影响、自制力差的特点,因此,被暂缓起诉后的行为人不能放任不管,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改造方能使此项制度发挥应有的功效,所谓家庭监护条件指的是监护人能够给被监护人提供良好的保证其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进行经常有效的教育和保护;所谓社会管理条件是指未成年人在回归社会后,能够及时就学、就业或虽不能如此但当地的派出所、街道、村委等基层组织可以及时对其进行教育监督。检察机关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上述条件。只有切实具备上述条件方可适用暂缓起诉。

(二)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后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改进

我国现行公诉制度虽然在诉讼中发挥了较好的职能,但是也存在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缺陷,亟待改革和完善。改革或引进一项制度既不能抛开现有规定,或违背现有法律,“全盘否定”的改革,也不能不考虑国情,照搬照抄国外的公诉制度的模式,所谓的“全盘引进”。任何一项诉讼制度改革不仅要有正确的法理作支撑,更要体现对程序法定原则的坚守,都应是“在法律框架范围内的微观范畴的变革和调整,其目的在于使刑诉法设计的体制,其功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 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同样也要遵循这一思路。根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速的,人口众多,刑事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司法制度不够完善的实际,引进暂缓起诉制度必须是有选择和加以改进的引进,决不能“全盘引进”:首先,要在一定的小地域内试行,让其接受司法实践的检验。这项制度的试行必须是在合法的限度内进行,不能离开法律去搞“试验田”,应当借鉴当前进行或已经付诸实施的诸多改革措施的成功经验。其次,要严格限制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和适用对象。正如前文所述,暂缓起诉只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的初犯或偶犯的未成年人,当然,对于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暴力犯罪,以及惯犯、累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等不适用暂缓起诉。第三,要建立严格的制约机制。我国各地的检察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还在办人情案,甚至办冤假错案,为了防止检察机关滥用暂缓起诉的决定权,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运行和制约机制:侦查机关的制约,对于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检察机关作出暂缓起诉决定的,应当将暂缓起诉决定书送达侦查机关,侦查机关认为决定不当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或部门要求复议或复核;被害人的制约,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将暂缓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如被害人不服,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诉,对复查结果仍不服时,可以申请听证;被告人的制约,检察机关作出暂缓起诉决定前,必须征得被告人的同意,被告人不服暂缓起诉决定的,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检察机关应当作出复查决定并告知申诉人,被告人坚决要求起诉到法院的,检察机关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不能再作暂缓起诉处理。第四,采取联动监督,确保被暂缓起诉人的改造效果。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单位或社区、学校、家庭以及担保人的积极帮教作用,使其尽快回归社会,保证暂缓起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结束语

在世界一些国家存在的暂缓起诉制度,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它是有罪必罚的刑罚报应主义向刑罚个别化的教育刑转变在诉讼程序领域的有力体现,符合非刑罚化的发展趋势,尽管我国现有法律尚未规定非刑事化处理的和途径,但为了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司法保护,为了节约司法资源,为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了社会稳定,我国有必要引进暂缓起诉制度。

注释

①、 李维国、李科:《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初探》,《人民检察》2002年第1期 第15页

②、 易延友:《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第37页

③、陈光中、汉斯—约格 阿尔布莱希特(德国)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 第45页

④、陈光中、汉斯—约格 阿尔布莱希特(德国)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 第47页

⑤、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实施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第103页

⑥、李心鉴:《刑事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第156页

⑦、龙宗智:《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人民检察》,2001年第12期 第18页

⑧、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第54页

⑨、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第26页

⑩、李学斌:《关于引导侦查取证的思考》,《人民检察》,2002年第10期 第08页

1、易延友:《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

2、陈光中:《诉讼法学新探》,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3、陈光中、汉斯—约格 阿尔布莱希特(德国)主编:《中德不起诉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杨诚、单民主编:《中外刑事公诉制度》,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李维国、李科:《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初探》,《人民检察》2002年第1期。

6、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宋冰主编:《程序、正义与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贺恒扬:《公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9、龙宗智:《论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易审》,《人民检察》2001年第12期。

10、《陈光中法学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龙宗智著:《相对合理主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12、李忠诚主编:《释义与法律文书适用指南》,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3、甘明秀主编:《刑事诉讼实用大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

14、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的新发展》,《诉讼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5、熊选国主编:《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释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版。

16、李心鉴:《刑事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7、李文健:《刑事诉讼效率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暂缓就业篇6

就业协议是指求职择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录用或就业关系而达成的协议。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为了确定录用或就业关系,依法协商达成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它是合同的一种形式。

签就业协议的程序:

1、毕业生先按协议书的“说明”填写好协议书中由毕业生填写的基本内容(一式三份同时填写);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协议后,毕业生在协议书上签名或盖章,用人单位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并盖公章;

3、用人单位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4、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书之日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寄送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5、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签证后加盖公章,将协议书反馈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同时列入就业建议方案。

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签约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是一个法律行为,因此签约前的了解恰谈十分重要。毕业生应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一般包括单位的规模、效益、管理制度等;单位的隶属也很重要;了解录用岗位和工作地点、待遇等。

2、一般到用人单位报道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签订劳动合同书,因此在签约前了解合同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重要的是合同书的工作岗位、年限和待遇等相关细节。

3、为避免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发生纠纷,签约前达成的收入、住房和保险等福利待遇最好在协议书中写明。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讲明,并写在协议书中。有些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这是不可取的,也会带来许多麻烦。

4、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应及时向学校主管就业的老师询问,征求他们和父母的意见,经过深思熟虑后签约。

二、试用期与见习期

什么是试用期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相互适应的时间阶段。试用期的开始也是劳动关系的开始,使用人员在试用期,应该与用人单位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合同加以约定。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对试用期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且试用期只能试用一次,在试用期内被解聘,可以得到紧急补偿金。

什么是见习期

根据国家教委和劳动人事部《高等学校毕业生间隙暂行办法》规定,为继续加强对毕业生的培养教育,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政治、业务素质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使其尽快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地要求;同时也为了使用人事部门(单位)全面了解、考查毕业生,以便合理地安排使用,高等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后,原则上都要安排见习期。见习期一般为一年。见习期满,应及时办理转正手续,按期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任职资格,聘任相应工作岗位。对达不到见习要求,经所在单位研究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可延长半年至一年见习期,并将延期的理由通知本人。一年延期结束仍不能达到要求的,不再延长,另行安排工作。工资待遇按毕业生转正工资标准低定一级执行。对表现特别不好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并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可以辞退。

试用期与见习期的区别

一般来说,试用期的工资要低于正式录用时的工资,有些公司按正式录用工资的70%发放。而且,在试用期内,一般不享有带薪假期和其他福利待遇等。因此,在试用期内,尽职工作,争取早日跨越试用期。见习期与试用期是全然不同的概念。见习期专门适用于大中专毕业生,是对刚毕业在转为国家正试编制之前制定的考核期间。试用期则是针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的一种考核期限,是随着劳动法的实施而产生的:试用期内,用人单位理应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试用期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将试用期从劳动合同中剥离,单位签订独立的“试用期合同”是违法的;毕业生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续签劳动合同时,重复约定试用期是违法的。

三、报到证

报到证,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制,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列入国家就业计划的毕业生才能持有效报到证件。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的工作。报到证为一式三联(正本和副本),正本为蓝色由毕业生持有,到单位报到时交给单位;副本为白色一般由学校负责放进毕业生的档案。

1、《就业报到证》有何作用?

答:(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凭报到证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和人事档案等手续

(4)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5)《就业报到证》一人一份,由省就业指导中心签发。

(6)毕业生在工作单位转正和干部身份的证明。

2、哪些学生不发报到证?

答:(1)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专升本)不发报到证;

(2)申请出国留学不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不发报到证;

(3)办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不发报到证

(4)港澳台学生不发报到证;

3、《就业报到证》的派遣原则(即《就业报到证》开到什么单位)是什么?

答:(1)落实到省直和中央驻粤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直接派往接收单位;

(2)落实到具有人事接收权的企事业单位,报到证直接派到各企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备注栏注明就业单位;

(3)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如找广东省人才服务中心或其他人才中介办理人事手续,报到证直接派到灵活就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备注栏注明就业单位。

(4)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直接派回毕业生生源地人事局、教育局;

(5)生源地为外省的毕业生,毕业时落实了就业单位且要求回生源地择业的,将其派回生源所在省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

4、办理《就业报到证》要提交什么材料?有什么要求?

答:

(1)可以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办理,如用人单位无人事权,不能接收档案,还须到其上级主管部门签章(签在“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一栏);用人单位无上级主管部门的,则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手续(在“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一栏处签章);

(2)可以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办理,并须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签定《就业协议书》,办理人理手续,签好后的《就业协议书》要一并带到省就业指导中心;

5、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报到证》的程序是什么?

答:(1)毕业生在《就业协议书》上填写基本情况;

(2)用人单位签字、盖章,毕业生签字,填写双方约定的其他条款;

(3)毕业生所在的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盖章;

(4)学校根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填报就业方案,省就业指导中心根据学校上报的就业方案签发《就业报到证》;

6、《就业报到证》上报到时间有限制吗?

答:《就业报到证》的报到期限为一个月(从报到证签发之日算起)。毕业生因不及时领取或不按时到单位报到其后果由毕业生本人负责。

7、毕业生该如何申请办理改派手续?

答:(1)要有下列材料方可提请省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

(2)本人的申请报告;

(3)所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签署意见;

(4)原用人单位的意见;

(5)新用人单位的接收函;

(6)原就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就业报到证》的备注栏上签署 “同意异地就业”或“同意改派”的意见或另附同意改派的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

(7)省就业指导中心接受改派的时间是毕业生毕业后的一年内有效。

【联系方式】

广州高校人事

咨询qq:12484439

四、暂缓就业与人事之问答

问:办理暂缓就业手续是否需要交费?

答:办理暂缓就业手续不需要交费。但在暂缓就业期间,毕业生需要所在单位出具考研、报考公务员等相关证明时,须向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缴纳费。如果在暂缓就业期间要开计划生育证明或港澳通行证等,又无用人单位接收,必须先取消暂缓就业后回生源地相关部门办理。

问:暂缓就业期间落实了就业单位应该怎么办?

答:1、凭用人单位接收证明(包括人事局的意见)和暂缓就业协议书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2、凭报到证回学校保卫处户籍科办理户口迁移证,团员到学校团委、党员到党委组织部转移组织关系;

3、带齐报到证、户口迁移证、组织关系转移证明等材料到单位报到上班。

问:申请暂缓就业的利与弊?

答:

利:1、延长了找工作的时间,毕业生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来选择;

2、准备考本科的同学,档案、户口可以暂时不迁回生源地;

3、为部分被用人单位要求先实习后签约的毕业生,提供了缓冲时间;

弊:1、毕业生在暂缓就业期间既不是在校学生,也不是社会人,身份比较尴尬,造成有些证件或证明无法办理;

2、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因错过应届毕业生就业最佳时期,将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不仅可能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还须与更多的毕业生竞争。

3、暂缓就业期间不能计算工龄。

问:什么是人事?

答:人事是一种人事管理制度,由于非国有单位没有人事权,不能管理本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由人才中介代为管理,这种管理制度就叫人事。

问:那些毕业生需要办理人事制度?

答:1、到非国有单位就业的毕业生;

2、部分国有单位以临时聘用的形式录用的毕业生;

3、一心要留在广州工作。

4、准备出国自费留学,不想把户口迁回生源地的毕业生。

问:广州市有那些可以办理人才的中介机构?

答:有广东省人才中心、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只是收费价格不一样,一般价格应不超过500元/年。

问:通过人事申请的入户指标是否是广州市常住户口?

答:是广州市常住户口,即使三年之后,将档案转离人才中心或跳槽,对户口不会有任何影响。户口可以选择迁到亲戚或人才中心的集体户口下面。

问:办理人事的利与弊?

答:

利:1、可以解决广州市户口;

2、可以计算工龄,评职称;

3、办理护照、边防证等证件与其它证明。

4、可以办理社会保险。

弊:办理了人事,就算做已就业,一年以后更换就业单位,只能以调动的形式办理,不能以应届生的身份就业。

问:如果没有找到接收单位,能否办理人事?

答:可以办理,可由人才中心先出具用人报告申请入户指标,毕业后将户口迁入人才中心集体户口或搭户到亲戚家,再继续去找工作。

问:毕业生办理人事手续需要哪些材料?

答:推荐表原件、就业协议书,如有接收单位还需要提供法人代码复印件。

五、档案与户口

一、档案

1、档案原则上不能由毕业生自带,但经就业单位(此类单位必须拥有人事权,多为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或升学深造学校开出同意学生本人自带的委托证明,经本人提出申请,辅导员批准后,允许本人自带档案。

2、毕业生档案寄送:(1)暂缓就业的毕业生档案,于每年的6~7月直接送到广东省就业指导中心档案室代管。(2)广州生源的毕业生档案于每年的6~7月直接送到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地址:广州市天河路198号精典大厦七楼,广州生源的毕业生报到地。)佛山生源(包括佛山五个区: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三水区)的毕业生档案于每年的6~7月直接送到各区的人才交流中心。非上述情况的毕业生档案由校区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南海机要局直接寄送毕业生回生源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要求学校将毕业生档案直接寄送其指定地方的除外)。

3、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半年内查询自己的档案,并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办好相关的档案托管手续,如当地人才交流中心确认未收到,应及时告知校区就业指导中心并请求查询,如未按时间查询,一年后学校将无法提供相关服务(一般查询全过程需二周)。因为根据邮政局寄送机要材料相关文件规定,各单位寄送的机要清单最多在邮政局保管一年,一年后机要清单统一销毁,届时将无法给这部分毕业生提供相关查询服务。所以毕业生必须安排好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查询自己的档案去向。

4、对于已成功办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如果是正式党员,党员材料应装入人事档案,一起送到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预备党员的材料不跟人事档案一起送出,其材料暂时由学校组织人事办代为管理。

二、户口

1、入户地址务必详细到门牌号码,而不仅是单位名称,没有详细地址不予受理。

2、户口迁回原户籍的,不论户口性质如何(城镇、农民)均不需提交任何证明,只须填写原户口地址即可。届时由毕业生本人凭户口迁移证、报到证等到生源地人事局报到后自行办理迁户工作。

3、毕业生能提供户口迁入指标书面证明的(即人事局接收函或公安局准入证明),则可迁往落户地址,书面证明统一上交毕业班辅导员鉴证保存;如不能提供迁入指标书面证明的,原则上迁回原户籍地。

4、考取了专升本的同学,户口迁移地址处填写录取学校的地址。

暂缓就业篇7

论文摘要:《民事诉讼法》第208条明确规定了执行担保制度,执行担保就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暂无偿付能力时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的 法律 制度。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担保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一)执行担保必须是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由于暂无偿付能力而要求暂缓执行向人民法院提供的担保,保证在暂缓执行的期限内履行义务。被执行人提供的担保既可以是抵押物,也可以是由他人提供担保。

(二)被执行人提出执行担保须经申请执行人同意。如果申请执行人不同意,执行担保不成立,应当继续执行。

(三)被执行人担保须经人民法院审查决定。被执行人以抵押物作担保的,须向担保人讲明不得变卖、转让、隐藏和转移,并可通知有关部门予以协助配合,必要时还可公示。由他人担保的,担保人应当是具有代偿能力的公民、个体工商户、 农村 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私营 企业 、企业法人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法人及其他 经济 组织,党政机关和隶属党政机关编制序列的事业单位、军事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和各种协会、学会及派等不能为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但法律或行政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对担保合法、可靠、范围明确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可决定在一定期限内暂缓执行。暂缓执行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暂缓就业篇8

[关 键 词] 暂缓 问题 完善 借鉴的意义

2003年3月28日,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成立了全国首家“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该“中心”由浦口区检察院牵头,区内每个高校派出一名信息员参加,对涉嫌犯罪的大学生实行暂缓制度,并对暂缓的大学生实施帮教工作。该制度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暂缓制度的概念和来源暂缓制度源于德国、日本一些国家的规定,也称作犹豫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对于触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犯罪性质、年龄、处境、犯罪危害程度及犯罪情节、犯罪后的表现等情况,依法认为没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而做出的暂时不予提起公诉的制度。它以公诉制度中的便宜主义为基础,主要用于轻罪案件和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

便宜主义源于德国,是当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之一。德国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实行的基本原则有两项,即法治原则(法定主义)与机会原则(便宜主义)。从理论上分析,德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法定主义有以下特点:一是与有罪必罚的报复型刑罚思想和注重对犯罪分子进行特殊预防的刑事政策相联系;二是可以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问题上统一标准,加强法制,防止检察机关擅用职权,;三是可以有效地防止刑事司法受政治势力左右,在追诉犯罪时排除非法干扰和不当影响。这项原则作为刑事司法机关免受外界政治因素影响的挡箭牌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也日益受到冲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德国司法实践领域逐渐接受了便宜原则,又被称为机会原则。即在刑事追究利益不大,优先考虑程序的经济性或有其它的法律政治利益与刑事追究相抵触的时候,可以遵循便宜原则。由法定主义发展到便宜主义,无疑更加着意于刑事诉讼的目的以及刑事政策的要求,同时也更加强调了诉讼的目的性、合理性。德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纯法治原则发展到如今冲破法治原则,进而实施便宜原则也正是基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根据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的规定,不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证据不足不;二是轻罪不;三是附条件不(又被称为暂缓)。暂缓不同于一般的不,是附有一定条件的暂时停止程序,当被告人在规定时间内履行了法定要求,则检察机关可作出不处理,否则仍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实践中绝大多数暂缓的案件,被告人均履行了法定要求,因而从有效追究犯罪、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以及从公益的角度出发,暂缓制度的确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二、暂缓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虽然暂缓制度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在目前要将其运用到司法实践当中也存在一些法理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暂缓制度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的副检察长黄兴武认为:“许多大学生犯罪都有偶然性,如果简单走向诉讼程序,学生会被学校开除,失去就学机会,然后流向社会,这对社会稳定不利,而且,培养一位大学生,家庭、国家与社会都付出了很多,不能一棍子打死。”应该可以说,浦口区检察院的采用这一制度的动机是善良的,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应该受到质疑的。这因为它直接违背了《宪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规定。《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大学生犯罪,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能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怎么能够因为培养一个大学生花费了一定的社会成本,就允许大学生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呢?如果一个文盲因为不知法而犯法,我们会觉得他是可悲的,或许会因此而同情他。而一个大学生经历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进入大学之后,也进行了法律知识的学习,相对于文盲而言,他应该是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犯罪是知法犯法,比起一个文盲来,其对社会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更大。仅仅因为涉嫌犯罪的大学生以后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就考虑不对他们处以刑罚,不但可能不利于已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的大学生改过自新,也可能会使某些尚未犯罪的大学生误入歧途。即使是该制度是出于对未成年人和保护,但也要注意到大学生中有成年和未成年之分,不能以偏概全。

(二)暂缓制度违反《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是成文法国家,不是判例法国家,历来不承认判例是法律的表现形式之一。《立法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九)诉讼和仲裁制度;……。任何一项司法改革,必须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尤其是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涉及人身权、自由权等重大问题,均应由全国人大 做出相关规定。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作为一个基层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它没有自己创设一项诉讼制度的权力。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下,浦口区检察院自己创设一项诉讼制度的做法是不妥的,这种做法是一种越权创设的行为,违反了《立法法》的规定,势必造成与现行司法制度的冲突。

(三)暂缓制度没有刑事法律依据。

1、对涉嫌犯罪的大学生实行暂缓的制度,没有刑事实体法律依据。如在在校大学生犯罪预防中心发出的《关于大学生犯罪预防、处理实施意见讨论稿》中指出:“对于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刚达到2000元数额较大的起点,且情节轻微,并具有在校表现一直较好,属初犯、偶犯,情节轻微等四种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全部退赃、退赔的、主动投案的、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等五种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很显然,前一规定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直接违背。

2、对涉嫌犯罪的大学生实行暂缓的制度,没有刑事程序法律依据。第一,暂缓不符合或不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条件的,可以作出不决定。”也就是说,人民检察院在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后,只能作出或者不的决定。不包括法定不、酌定不和证据不足不三种情况。显然,暂缓不属于不的三种情况之一,因为暂缓依然保留了的可能性。暂缓又不等同于,因为它是时间在特定考验期间的一种暂时推迟,一旦考验期间届满,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表现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暂缓既不属于,又不属于不,是一种与不之间的一种游离状态。暂缓制度是一种游离于刑事诉讼法之外的一种模式,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暂缓的考验期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无相关规定。据该院副检察长黄兴武介绍,暂缓有一定考验期,一般为半年。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有五种,即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和拘留,其中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暂缓的考验期的时间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相似之处,但暂缓并不属于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法中其考验期并没有被规定。

三、对暂缓制度的完善虽说暂缓制度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当中加以运用还存在障碍,但如果能够加以克服或完善则能起到较好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对该制度的适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暂缓制度应当有法律依据。

暂缓制度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应当由法律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对《刑事诉讼法》做相应修改,在《刑事诉讼法》中正式规定暂缓制度。或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扩大不制度的种类。

(二)暂缓制度只能适用于未成年人。

实践中的个别地方的检察院规定只适用于大学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十六周岁至二十二周岁之间,他们中大部分人是成年人,经历了十年以上的学历教育,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对于未成年人强。暂缓制度应适用于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制度也应从严把握:如:有前科的未成年人及可能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未成年人不应适用暂缓制度。

(三)落实暂缓制度的具体运作机制。

暂缓制度是检察院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力,这种权力由检察院独立行使,如果权力运用不当,容易诱发权力滥用,甚至导致司法腐败现象的产生。在司法实践中,应落实好暂缓制度的具体运作机制,如对暂缓制度的审批权加以限制,规定由市级以上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决定;加强对暂缓的犯罪嫌疑人的考察工作,建立以人民检察院审查的人员为主,由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配合的考察机制,如果在考察期间届满后,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并且履行了相应义务表明其确有悔改之心的,即应终止暂缓,作出不决定,对在考察期间有违法犯罪行为或拒不履行相应义务的犯罪嫌疑人,应立即提起公诉。

四、我国借鉴暂缓制度的意义

(一)符合刑罚人性化的发展趋势刑法是我国所有法律中最严厉的法律,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刑罚在适用时应遵循刑罚人性化的原则。从刑罚角度看,无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还是从对死刑存废的争论都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刑罚要更加人性化,更能体现对犯罪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各项权利的保障,这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与世界法治文明的接轨。

(二)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暂缓是人民检察院针对某些应当的案件,本着预防、挽救、教育、感化与打击并举的原则,考虑到公共利益,体现刑事政策和案件自身条件,对一些特殊群体在一定考验期限内,不作处理,期满后再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或不决定的一项制度。暂缓不是一个程序上的终局性处理决定,在考验期满后,它有可能导致不,亦有可能,因此它只是阶段性的处理结果。一个完整的刑事诉讼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等五个诉讼制度。如果每一个轻罪轻刑的刑事案件都经历由立案到执行等五个阶段,就会耗费司法机关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诉讼效率。中德不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组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的调查显示:对诉至法院,法院作定罪免刑判决或仅判罚金的占到法院轻刑判决的13%左右,这种做法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三)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近年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所加强,但在具体的刑事执法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处刑上重后果而轻其他、多从轻而少减轻,相对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现行刑法中的刑罚制度尚不够完善,对于主观恶性不深、手段不残忍、且初次作案的未成年人定罪科刑,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其逆反心理,加大教育改造的难度。如果设立暂缓制度,就使得犯罪性质不很严重、初次、偶尔作案的未成年人在其行为未被处理而自身又明白自己行为性质的情况下,保持较稳定的 生活学习状况,自觉自愿的约束自我,避免被定罪判刑。而这些人得到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力量的教育挽救,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可能性相对于向坏的方面转化的可能性要大。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通过惩罚犯罪,预防已经犯罪的人再重新犯罪,预防可能犯罪的人不去实施犯罪,更好地保护人民。而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在18周岁前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差,思想单纯,行动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很大,在犯罪的道路上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思想既有易受不良思想腐蚀的一面,又有容易教育改造的一面。正是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研究表明:在较早阶段就被剔除于司法制度之外的初犯十有八九在两年之内不会再犯。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和影响较小,主观恶性不深,能真诚悔罪改过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既可以避免他们到监管场所交叉感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又可以使他们从此慎交朋友,分清是非,做到预防、挽救、教育、感化与打击并举,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暂缓就业篇9

    关 键 字:暂缓起诉

刑事政策

诉讼经济

    前言

    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纳入了本届人大的立法计划,从1996年修改开始实施到现在不过短短的8年时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涉及到很多内容,主要包括有关证据制度的规则、关于强制措施的实施与限制以及与简易程序相关等方面的内容。当然,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暂缓起诉制度也是理论界以及实务界的强烈呼声之一。对此笔者也持相同的观点,暂缓起诉制度作为公诉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刑事政策发展的要求与体现,综合分析其它国家或地区实施暂缓起诉制度的状况以及我国司法实务界在此方面的探索,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暂缓起诉制度已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一项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必将带来深远意义的制度之一。

    一 暂缓起诉制度概述暂缓起诉是指对于某些已经达到提起公诉标准的犯罪行为,基于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状况、刑事政策以及诉讼经济的考虑,通过设立一定的暂缓起诉期间(以下称缓起诉期间)暂时不提起公诉,而是在缓起诉期间终结时再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悔过情况等作出最后处理决定的一种诉讼制度。在确立的缓起诉期间内,检察官可以依职权为犯罪嫌疑人设立一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可以是一定的金钱给付,也可以是要求其为一定的行为。当然检察官也可以根据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自身情况不为其设定这种负担,而是仅仅确定缓起诉期间,并在此期间内对其进行一定的观察。

    暂缓起诉作为一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法院讼累而又可以满足一定的刑事政策的制度,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已经被法律所确认,并且在实践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暂缓起诉制度的萌芽发生在日本的明治时代后期,对暂缓起诉产生的原因,日本有学者认为“这一主张(即运用暂缓起诉的主张,笔者按)与其说来自财政上的理由,毋宁说是基于对暂缓起诉所带来的刑事政策上积极效果的认识。” 暂缓起诉从其在日本产生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但不可忽略的是它一直在司法实践中被运用。到1923年日本休整刑事诉讼法时,暂缓起诉才随着法律对裁量起诉注意的确认而获得了“合法的身份”,依此次修改后的法律规定,检察官可以根据犯人的性格、年龄、境遇、犯罪的情节及犯罪后的状况,认为没有追究刑事责任之必要时,可以不提起公诉。 从此暂缓起诉在日本开始被频繁运用,据日本的学者研究认为,二战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日本对刑法犯的缓期起诉率达到了30~60%。 需要明确的是,暂缓起诉这个概念并没有在日本的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暂缓起诉在日本司法实务中的运用是其检察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方式之一。与日本不同的是,德国在其刑事诉讼法中对暂缓起诉作出了直接而明确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德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第153条a款。根据这个规定,经负责审理的法院和被指控人的同意,检察院可以对轻罪暂时不予提起公诉,已经起诉的,法院可以在审判终结前的任何时刻暂时停止程序,同是给被告人设定一定的负担。德国的缓起诉期间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被告人如果履行了暂缓起诉的附随要求的,对其行为不再作为轻罪追究,否则的话将要作为轻罪追究,并且已经履行的部分不予退还。德国学者在论述其刑事诉讼制度时,也是将减轻法院的负担作为暂缓起诉得以确立的主要理由。 而且在是中暂缓起诉作为德国不起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德国从1981年到1997年通过暂缓起诉这种方式处理刑事案件的比例一直相对稳定的保持在5~10%,并且从1991年开始一直处于9%左右。

    除了日本和德国外,我国的台湾地区也在吸收以上两国的立法以及实践的基础上,于2002年2月8日在其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暂缓起诉制度,规定当被告所犯为死罪、无期徒刑或最低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的罪时,检察官参酌其刑法第57条所列事项及公共利益的维护,认为暂缓起诉适当者,可以通过规定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缓诉期间从而作出暂缓起诉的处分。暂缓起诉在我国台湾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兼顾诉讼经济和当事人进行主义应有的配套措施。 我国台湾地区因为建立暂缓起诉制度的时间太近,因此次制度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 ,但是从德国以及日本的实践情况来看,暂缓起诉制度本身的价值是不容质疑的,我国台湾地区目前的情况可能只是暂时的,用苏力先生的话来说只是“分娩的阵痛”。

    二 理论的支持与实践的探索——暂缓起诉制度应该在我国确立的缘由分析大凡一项制度在法律中得到确认之前,无不都要从理论上对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其适用的理由用理论加以阐述。那么,暂缓起诉制度确立的理论基础何在呢?对在我国确立暂缓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诉讼经济的角度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转型时期的社会面临着犯罪数逐年上涨的势头,然而与犯罪数量的相对无限性相反,我国的司法资源特别是刑事司法资源却是有限的,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的。那么作为分流刑事案件进入审判程序的通道之一的暂缓起诉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法院的负担,使得法院可以将司法资源集中于那些更需要的诉讼案件上。其次,暂缓起诉制度的运用可以满足刑事政策的需要。刑罚的实施作为刑事政策发挥功能的一种手段具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但是“规范存在的理由是为了保护个人之自由及社会之秩序,具体的处分只有在预防犯罪的考虑下,才可以达到保护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之目的” .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一方面可以达到特别预防的需要,而且可以避免由于短期自由刑所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 ,诸如避免如萨瑟兰在差异结交论中所揭示的因大量适用短期自由刑所带来的交叉感染和因为被告人在复归社会后因为“标签理论”而引发的对其自新具有阻碍作用的社会反应。而且暂缓起诉制度在满足刑事政策的特别预防的需要的同时,通过具体个案的具体适用,也能达到一般预防的作用。

    理论的支持是制度确立的前提条件,但是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缘于实践所具有的相对于理论来说更能发现问题的优势,司法实务的做法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关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制度的运行本文在第一部分已经作了介绍,在此我们要考虑的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探索的状况。虽然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没有确立暂缓起诉,但是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做法,并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于2002年10月22日通过了《检察机关暂缓起诉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根据这个规定,暂缓起诉是指对特定刑事案件经公诉部门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单位)的行为触犯刑法,符合提起公诉的条件,但为了促其改过自新,服务社会,在设定的期间内暂不提起公诉,期间届满后再根据犯罪嫌疑人(单位)的悔过表现等情况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一项审查起诉工作制度。 在这个文件的指引下,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大学生涉嫌盗窃案时,处于对大学生回锅自新的考虑,基于挽救教育的理念,对这个大学生适用暂缓起诉,只要其在缓起诉期间内表现良好就不再起诉。这个游离于我国现行制度边缘的做法引发了法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有的学者甚至通过对其违宪性的考察将之全面的否定 .我们可以并且应该承认的是,暂缓起诉在实践中的运用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其合法性是值得怀疑的,但是其在实践中起到的作用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通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适用暂缓起诉,并且在缓起诉期间内通过给其设定一定的负担或者对其行为进行观察的方式,不仅可以起到对其行为加以惩罚的效用,而且更有利于其重返社会,从而更好的实现刑事司法的目的。

    三 对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具体构建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司法实践来看,暂缓起诉制度的运行是有效益的(我国台湾地区基于运行时间的限制只是一个例外);从诉讼经济以及刑事政策的理论来讲,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是有根据的,也是符合刑事司法的基本要求的;从我国的实践探索上分析,暂缓起诉制度的确立也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自古华山一条路”,摆在我们眼前的具有一定紧迫性的便是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暂缓起诉的制度,并对其相关制度加以规定。对此,本文在结合分析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立法例以及司法中的实践情况,对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构建作出以下具体设想。

    (一) 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以及考量因素关于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也就是对于什么样的案件可以运用这种处分有三种立法例。其一是日本的使用范围无限制,在其喜果那时诉讼法第248条中对于检察官运用自由裁量权的案件范围并没有加以规定,因此在日本检察官可以对所有的刑事案件依职权作出暂缓起诉处分。其二是德国的轻罪限制的做法,也就是将检察官适用暂缓起诉处分的案件仅限于轻罪,根据德国刑法典第12条第2款的解释,轻罪是指最低刑为1年以下自由刑或判处罚金的违法行为。第三中做法也就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所谓的相对于日本和德国来说的折中说,也就是将适用范围规定为死罪、无期徒刑或最低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外的犯罪行为。那么我国应该确立怎样的适用范围呢?本文认为我国采取德国的做法比较合适,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对于情节严重或者影响较大的犯罪行为主要应该考虑通过刑事制裁来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而且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初始确立阶段还应该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和刑法的一般预防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可以适用暂缓起诉处分的范围内,并不意味着检察官都可以作出暂缓起诉的决定,这样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适用暂缓起诉处分的考量因素问题。简单的讲,检察官在法定的范围内,应该综合考虑犯罪嫌疑者的个人情况、犯罪后的表现以及公共利益的需要,在次基础上审慎的作出处分行为。

    (二) 暂缓起诉期间的规定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负担的设置暂缓起诉作为一种不具有终局性的处分行为,必须要设置一定的期间,否则可能回使得犯罪嫌疑人长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影响其回归社会的步伐。因此对于暂缓起诉期间不宜过长,鉴于在本文前面对于暂缓起诉使用范围的设计,我国暂缓起诉期间应该确定为一般为6个月,在经法院的同意下基于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最长不超过1年。

    对于检察官在作出暂缓起诉的处分时是否应该为犯罪嫌疑人设立一定的负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初犯、犯罪危害后果较小以及犯罪嫌疑人悔过心理明显且已经通过一定的方式弥补了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后果的,可以仅仅设立暂缓起诉期间而不要求其作出一定的金钱给付或行为,但是对其在规定期间内的表现应该加以观察并作出记录。除此之外的情况则应该为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义务,这些义务可以是一定的金钱给付、为特定的公益事业作出服务或者是其它具有公益性的给付。对于被作出暂缓起诉处分的犯罪嫌疑人,只要其在规定期间内完成了上述义务,则在期间届满时应当对其作出不起诉的终局处分。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此期间内违反了规定的义务,则可立即撤消暂缓起诉处分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犯罪嫌疑人在此期间内又作出了违法行为的同样适用这种措施。

    (三) 暂缓起诉处分之规制与救济途径“权力的设定只是确立一种规范,而滥用权力的现象却是必然的。” 如同一位先哲曾经说过的那样,“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因此对检察官的暂缓起诉处分的职权作出一定的规制措施并给予利益相关者一定救济渠道就显得很是必要。综合考虑其它国家或地区的做法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其一,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途径,也就是说当被害人认为暂缓起诉的处分不适合时可以要求检察官向法院提起公诉,在这种情况下检察官必须满足被害人的要求即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其二,检察机关内部对检察官作出的暂缓起诉处分的审查与监督措施。从我国的检察机关的设置体系上来看,检察机关在上下级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在被害人对检察官作出的暂缓起诉的处分不服时,应当允许被害人向作出此处分决定的检察机关的上级检察院提出要求重新处理。诸如对暂缓起诉处分的附随义务不满的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得到救济。上级检察院通过受理被害人的请求,通过对先前作出的暂缓起诉的处分的审查使得被害人的权利得到救济,而且这种途径一样可以发挥监督检察官处分职权的作用。

暂缓就业篇10

缓刑制度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的司法实践中都是经常用到的,缓刑制度对完善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本文从缓刑的基本概念谈起,逐步介绍了我国刑法对缓刑的量刑和现有分类,暂缓量刑的定义及特点,暂缓量刑的适用对象,暂缓量刑监管考察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暂缓量刑罪犯的处理等。

关键词:缓刑、暂缓执行刑罚

 

缓刑是附有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通常适用于判处短期剥夺自由的犯罪。最初采用缓刑的是1870年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后为马萨诸塞州采用,扩大适用于一般犯人。1889年布鲁塞尔国际刑法会议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制度,各国相继采用。缓刑有两种制度:一种是把缓刑权掌握在行政部门,称为行政制;一种是掌握在司法部门,称为司法制。司法制的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缓宣告,另一种是缓执行。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采用的是司法制的缓执行制度。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缓执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的真正目的,确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采用暂缓量刑制度,以暂缓量刑来替代现行的暂缓执行。

一、 暂缓量刑的定义及特点

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暂缓量刑的特点:①对被告人有罪宣告。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作出有罪宣告。缓量刑不同于缓宣告制度,缓宣告,是对有悔改希望的人犯暂时不作刑的宣告,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新罪就不再作有罪的判决。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行法定原则。②对被告人暂不处于刑罚。缓量刑只作有罪宣告,而不同时判处具体刑罚。缓量刑不同于缓执行制度,缓执行,是人犯受刑罚宣告后于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缓量刑是暂缓适用刑罚,而不是暂缓刑罚的执行。③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④考察监管程序规范。对暂缓量刑人员的监管考察,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采用暂缓量刑制度,能够真实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避免现行缓执行制度存在的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

二、 暂缓量刑的适用对象。

我国现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三: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脏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亲属为了能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说,对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确定。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笔者认为,应对现行缓刑适用条件加以修改完善,规定为:暂缓量刑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㈠所犯罪行属非恶性犯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①过失犯罪的;②犯罪后有自首、立功表现的;③从犯、协从犯,犯罪情节轻微的;④未成年人或者精神障碍的;⑤赔偿被害者的损失或者被害人请求免予处分的;⑥属初犯、偶犯,因判刑失业,家属无人抚养,陷于失学,受馁状态的;㈢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或者三次以上治安处罚的。

对缓刑的适用条件进行完善的理由。一是属恶性犯罪的,即使依法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量刑。这是由犯罪性质所决定,恶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历来是重点打击的对象,行为人参与了恶性犯罪,说明其主观恶性较大,存在较大的危险隐患,适用缓量刑放在社会上考察,不利于打击犯罪。二是将适用条件具体化加以明确规定,易于把握。能够准确界定适用范围,防止滥用缓刑,并且能够把罪犯是否"再危害社会"这种不确定状态在考验期间得以实际考察证实,既可以对那些确已改过的罪犯,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体现宽大政策,也可以使那些弄虚作假、无心悔过的罪犯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维护法律的尊严。三是将现行只有累犯不能适用缓刑的限制,扩大为"未受过刑罚处罚,未因同种行为受过劳动教养或者三次以上治安处罚",能更有效地发挥刑法的威慑力。行为人因违法行为受过刑罚处罚、劳动教养或者治安处罚后,理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真心改过,若再犯犯罪或者再实施同种违法行为的犯罪,说明了行为人并无悔过之意,这就有必要进行强制性的改造,不能只强调教育而忽略了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