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8:53:11

乡村公路

乡村公路范文篇1

第一条为建立我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乡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乡村公路条例》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及国务院《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国办发49号)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行政区域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经依法验收合格,本办法所称乡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有关机构批准认定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公路。

第三条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县市为主、镇村配合、保障畅通的原则,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确保乡村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是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筹集和落实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国土资源、建设、林业、水利、规划等部门按职责做好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乡村公路养护分为乡村公路养护工程和乡村公路日常养护。

乡村公路的养护工程是指乡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和水毁修复工程。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是指乡村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附属设施维护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根据乡村公路养护实际需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乡村公路正常养护。

第七条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地区的乡村公路养护实施细则;

(二)负责编制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规划。会同财政部门审核上报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年度计划,并做好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

(三)监督公路管理部门做好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检查养护质量及资金使用情况;

(四)负责组织乡村公路普查工作;

(五)指导、监督各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八条县(市、区)公路管理机构职责:

(一)具体承担所属县道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二)编制管养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及大中修、水毁、塌方工程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

(三)负责提供对乡(镇)乡村公路养护人员的技术指导、安全作业与业务培训;

(四)负责组织养护工程市场招投标。贯彻“管养分离”原则,逐步推向市场;

(五)维护路产路权。

第九条乡镇人民政府职责:

(一)按照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明确机构及人员。落实并监督、检查、指导村级组织做好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绿化护管及水土保持等相关工作;

(二)负责管养公路大中修和水毁、塌方工程的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并组织实施;

(三)积极配合公路管理机构做好所辖县道的养护管理及乡道大中修和水毁、塌方工程处理与协调工作;

(四)负责配合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维护路产路权。

第十条当地村民委员会负责区域内村道的建设养护工作。

第三章养护管理

第十一条乡村公路养护年度计划由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由省级交通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十二条乡村公路养护应经常性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行车通畅。

第十三条乡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实现“以钱养事”

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四级以上乡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择优选定专业养护作业单位;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养护困难的乡村公路,可以委托国道、省道养护单位养护,也可以采取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等方式进行养护。

由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决定养护单位或个人,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

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单位负责施工,乡道、村道的养护工程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并与之签订养护工程合同。养护合同的履行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监督。

成立乡村公路养护协会(理事会)履行养护工程项目法人职责,鼓励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负责养护工程的实施和日常养护的组织。

第十四条养护作业单位应根据本地实际和公路养护特点。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督促养护单位和养护人员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实施工伤保险。

应当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安全警示标志。县道、乡道因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乡村公路养护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并采取必要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告;村道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告村民委员会并告知村民。

第十五条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其收益主要用于村道养护。

确需更新砍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擅自砍伐。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第十六条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对乡村公路养护用地、砂石料场、炸药、矿产资源税减免等事宜。保证乡村公路养护需要。

第十七条乡村公路养护作业应注意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养护废弃物应当及时收集清理。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十八条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受法律保护。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以及非法占用公路路产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行为。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涂改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公路附属设施。

因建设需要占用、利用、挖掘县、乡道或使县、乡道改线的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县道、乡道及村道两侧边沟外缘向外不少于1米范围内为公路用地。乡村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的范围为建筑控制区。

第二十一条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20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围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排放污物等损坏、污染公路以及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人个不得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非法挖矿、采石、取土、堆放物品、设置障碍、挖沟引水或种置农作物、打场晒粮、倾倒垃圾。不得损毁、擅自移动、涂改公路标志或者擅自设置其他标志,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二十二条超过乡村公路限定荷载标准的车辆不得擅自在乡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悬挂明显标志。

第二十三条乡村公路应逐步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并对标志标线定期保养,及时修缮。

第二十四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公路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

第五章资金保障

第二十五条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资金来源:1上级交通部门下达的养护补助资金(交通规费资金)2财政年度预算资金;3乡(镇)村自筹资金;4社会捐助及其他资金;5乡村公路的路产、路权经营所得资金。

第二十六条县道、重要乡道的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经费根据公路类别、等级、交通流量及路况安排。保证公路正常养护;一般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经费由乡(镇)和村自筹为主,县级政府适当补助。

实行月检查、季考核管理办法,省、市交通部门安排用于乡村公路的养护资金按照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分解到各县(市、区)主要用于县道和重要乡道的大中修工程。安排的养护资金。按照先养后补的原则,及时结算兑现。

县乡两级安排的养护补助资金应按照省财政厅、省交通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主要用于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及重点项目的大中修恢复项目,县级财政预算资金。乡(镇)安排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含小修保养)资金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予以补足。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养护补助资金数额原则上应与省、市交通部门返还的规费数额对等,有条件的可多安排,并随着乡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安排的资金由财政部门按照先养后补的原则,拨付给项目实施的主管单位。

鼓励单位赞助、个人捐款、群众投劳等投入乡村公路养护。积极拓展乡村公路养护资金筹资渠道。

第二十七条乡村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筹集村道建设、养护资金。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乡村公路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利益。

第二十八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乡村公路管理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筹集和安排专项资金。安排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

以及村民委员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对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利用上述资金直接从事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免征营业税。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行政性事业收费予以减免。

第二十九条县道、重要乡道大中修及水毁、塌方工程资金根据年度计划列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专项安排;一般乡道、村道大中修及水毁、塌方工程资金由乡(镇)村筹措。

第三十条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应建立健全内部检查监督制度。自觉接受国家审计和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乡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专款专用。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

第六章考核奖惩

第三十一条各级政府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做好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并将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乡村公路范文篇2

第一条为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县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县境内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乡村公路是指除国道、省道、县道及专用公路外通达乡、镇、村(自然村寨),可以行驶机动车辆的道路。

第四条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建管养并重、保障畅通。

第五条自治县人民政府是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的责任主体,领导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

第六条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检查建设和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乡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乡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自治县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协助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乡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

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协助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做好乡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人民政府教育村(居)民爱护乡村公路,做好乡村公路的管理工作。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乡村公路、乡村公路用地和乡村公路附属设施的责任和义务,有权制止和举报侵占或者损坏乡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违反公路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九条自治县人民政府、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条自治县人民政府多渠道筹集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资金。

(一)国家拨付资金;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不少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1%预算安排;

(三)拖拉机(含小四轮)、三轮车、摩托车养路费;

(四)依法自筹或者由群众自愿投工投劳;

(五)社会捐助;

(六)其他合法渠道取得的资金。

第十一条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由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专户,统一管理。

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编制乡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资金使用计划,报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十二条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对乡村公路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第十三条自治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乡村公路建设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乡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应当符合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文物古迹保护、环境保护、水利设施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符合村庄、集镇建设的总体规划。

第十五条乡村公路建设用地应当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自治县与邻县接边乡村公路建设用地,由自治县人民政府与邻县协商解决。

通乡公路建设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通村公路建设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协助受益的村组调剂解决。

跨村公路建设用地由相关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六条乡村公路建设需要拆迁房屋等设施或者清除地上附着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产权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及时拆迁或者清除。

第十七条乡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乡村公路相关技术标准。

乡村公路经过村寨、田间的路段,应当设置排水设施或者农灌通水渠道。

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竣工后,由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十八条乡村公路应当逐步完善公路防护、养护等配套设施。重点线路建设应当设置里程碑、界碑、指路牌,逐步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交通标志。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损坏乡村公路应当赔偿或者修复;不能修复的,应当负责新建或者改建。

第二十条乡村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3米以内为乡村公路建筑控制区,1米以内为乡村公路用地。

第三章管理和养护

第二十一条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编制乡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

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公路管理机构按照批准的乡村公路养护计划组织实施,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二条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实施路政巡查,管理和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对违反公路路政管理的行为依法检查、制止和处罚。

第二十三条乡、镇人民政府配合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处各种侵占、损坏乡村公路等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乡村公路养护需要在公路用地以外取土、弃土、挖砂、采石的,由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划定范围。

第二十五条乡村公路因山洪、泥石流、崩山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受到严重损坏的,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修复。

第二十六条乡村公路沿线绿化按照稳固路基、防护边坡、保障安全、美化路容的要求,由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乡村公路的养护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和个人(农户)分段承包方式进行养护。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乡村公路、乡村公路用地范围内从事下列行为:

(一)搭建棚屋、设置摊点、维修场及其他临时设施;

(二)堆放建筑材料及其他堆积物;

(三)挖砂、取土、采矿、烧窑、制坯、种植作物;

(四)堵塞公路边沟、利用路面引水灌溉、向路面排水、焚烧秸杆;

(五)占道晒物和倾倒垃圾;

(六)其他侵占、损坏、污染乡村公路和公路用地的行为。

第二十九条禁止涂改、损毁和侵占乡村公路附属设施。

第三十条在乡村公路两侧开山炸石、采伐树木和进行其他施工作业,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得影响乡村公路通行和损坏乡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十一条修建跨越乡村公路的桥梁、渡槽或者架设管线设施等,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事先征得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涉及交通安全的,还须征得公安机关同意。

第三十二条乡村公路建筑控制区不得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乡村公路弯道内侧的建筑物距离,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行车视距。

第三十三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乡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

第三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砍伐乡村公路用地范围内绿化林木;需更新砍伐的,经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

乡村公路范文篇3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县行政区域内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乡村公路是指除国、省、县道公路外通达乡(镇)村(自然村、寨)的公路。

第四条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乡村公路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扶持和促进乡村公路建设。

第五条自治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县乡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自治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第六条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通乡公路建设由自治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通村公路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协助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八条乡村公路建设应当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

按规划实施的乡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

第九条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乡村公路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规定。

第十条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多渠道筹集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

(一)自治县、乡(镇)人民政府预算安排;

(二)争取上级国家机关的资助;

(三)由受益群众自筹或者投工投劳;

(四)社会捐助;

(五)其他方式。

筹集的乡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

第十一条乡村公路建设用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

通乡公路建设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通村公路建设用地由受益的村组自行调剂解决;跨村公路用地由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十二条建设乡村公路需要拆迁房屋等设施或者清除地上其他附着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给予补偿。

第十三条乡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乡村公路相关技术标准。

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竣工后,由自治县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组织验收。

第十四条乡村公路应当设置公路里程碑、指路牌、地名碑等交通标志。

第十五条乡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应当符合文物古迹保护、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规定。

修建横跨乡村公路的桥梁、渡槽或者架设管线设施等,必须符合相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十六条乡村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边坡)外缘起3米以内为乡村公路建筑控制区,1米以内为公路用地。

乡村公路经过村寨、田间的路段,应当设置排水设施和农灌通水道。

第十七条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对乡村公路的养护。

通乡公路的养护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通村公路的养护以村民自养为主,由村民委员会负责。

第十八条因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致使乡村公路中断或者受到严重损坏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当地村民修复。

第十九条建设和养护乡村公路,需要在公路用地以外的荒山、荒地、河滩取土挖沙采石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确定,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应当予以支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者索取费用。

第二十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稳固路基、美化路容的要求,对乡村公路的绿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谁造谁受益谁管护。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乡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

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乡村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违反公路管理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制止和举报。

第二十二条禁止在乡村公路或者公路用地从事下列行为:

(一)堵塞边沟,利用路面引水灌溉;

(二)向路面排水;

(三)设置棚屋、摊点、维修场及其他设施;

(四)堆放建筑材料及其他堆积物;

(五)挖掘、采矿、取土、烧窑、制坯;

(六)移动、拆除和毁坏交通标志或设施;

(七)其他侵占、损坏、污染乡村公路和公路用地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在乡村公路两侧开山炸石、采伐树木或者进行其他施工作业,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得危及乡村公路和公路设施的安全。

第二十四条乡村公路用地的绿化林木不得擅自砍伐;确需砍伐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同意,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及时补种。

第二十五条除乡村公路防护和养护需要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乡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经自治县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乡村公路上非法设置路卡路障、拦截车辆、收费罚款。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公路原状,并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拆除,并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乡村公路范文篇4

近三年来,乡党委乡政府确立了"交通先行"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性机遇,充分调动群众捐资修路积极性,全面完成了全乡22个村的通畅工程建设,在西北部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阶段性目标。今年乡党委政府着力抓好全乡村组公路管养工作,按照"建一条、成一条,发挥效益一条"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工作措施,使村组公路管养常态化、规范化,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加强对村组公路管养的组织领导,落实分级管养职责。一方面,完善组织机构。全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村级公路管养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22个村分别成立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组公路管养领导小组,明确了村支部书记为村组公路管养的第一责任人,确保了村组公路"有人管、有人落实"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按照"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管养职责,对乡域内的所有村组公路划段到村、责任到村,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村组公路管养责任书,同时明确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驻村情况,分区域划片指导各村公路管养,形成了村组公路管养责任体系。

二、大力开展宣传,多方筹集资金。全乡村级公路通畅里程72公里,组级公路通达里程65公里,这么长的公路养护,难点在于管养资金的筹措。为解决这一难题,乡党委政府召开村支书主任、乡直站所负责人座谈会,专题商议村组公路养护问题,形成了"乡政府投入一点,村里想办法拿出一点,动员群众自愿捐资一点"的多方筹资方案。全乡上下开展了"公路管养人人参与"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向车主、向木材采伐商宣传村组公路管养的重要性,在宣传发动上力求做到广泛化,提高群众对公路管养的认识,自觉参与公路管养行动。由于我乡木材输出较多,运送木材的重车碾压是造成公路损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木材采伐商没有参与村组公路的配套筹资又是公路的既得受益者,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事一议"村民自治会议,木材采伐商需要通过村组公路运输木材的,按每立方木材向村里交纳适当的村组公路养护资金,专门用于村组公路的养护,该资金由村里设立专账,定期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向外出工作人员、有经济实力的群众发出倡议,动员他们自愿捐资,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积极落实养护,确保交通安全。建立了工作机制和筹资方案,关键是抓好公路管养落实。乡党委政府按照"以村为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了《乡村组公路管养办法》、《乡村组公路管养考核办法》、《乡村组公路水毁保通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由村负责村组公路日常管养,定期组织村民对公路两边砍青、疏通排水涵管、清理排水沟渠、修补公路路面等,如遇特大自然灾害造成公路路基、路面、堡坎毁损严重的,由村及时设立危险标志,乡村共同对毁损的公路及时进行修复,确保交通安全。乡政府负责组织力量对全乡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弯道、事故多发地段设立永久性安全警示牌18块,标志桩25根,混凝土警示墩和防撞栏、防撞墩57个、总长300多米,指路标志、限载标志和限速标志6块。在加强管护的同时,对公路超限超载等安全隐患进行打击,对驾驶员进行说服教育,珍惜宝贵生命。

四、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督。一是乡村级公路管养工作领导小组从实际出发,分层次制定村组公路管养工作规定、工作标准和考核办法,采取定期考核方式,评定出村组公路养护质量等级,作为年终对各村交通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将评定结果形成通报下发到各村,促进各村自我完善。二是采取激励措施,对村组公路管养成绩突出的村给予奖励;对村组公路管养不到位、不落实的村给予通报批评,连续两次受通报批评的村,对村主要干部实行戒免谈话。三是加强对村组公路管养资金的监督,检查是否专款专用、财务手续是否健全、资金收支是否定期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防止挫伤群众参与村组公路管养的积极性。

乡村公路范文篇5

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建立长效管理养护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功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条例》、《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县辖区内的县道、乡道和村道管理养护。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进行,做到分级负责、有路必养、群专结合、确保长效。

第二章管理养护机制及职责

第四条县政府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协调、管理养护资金的筹集。

县交通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乡道、村道的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对乡(镇)政府、林特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验收。

乡镇人民政府、林特场负责所属范围内的乡道和村道养护管理工作,制订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负责乡村道路路政管理,定期对乡村道养护进行检查考评,筹集和管理使用养护资金,制定应急预案,保障乡村道在发生水(雪)毁、道路垮塌、交通事故等重大事件时,组织进行抢修和救援。

村委会负责本村道路的日常养护、路政管理及道路绿化,抢修水(雪)毁、道路垮塌,维护道路畅通、安全。教育引导群众爱路护路。

第五条县级公路养护由县交通局按照上级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组织实施。

县、乡、村公路养护一律采取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进行养护。

第六条公安、工商、建设、国土资源、农机、水务、林业、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县交通局及乡(镇)人民政府搞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第三章养护内容及标准

第七条养护内容

(一)小修保养: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分日常养护和小修工程。其主要内容为:路基、路面的保洁,排水构造物的清淤、疏通,路基、路面及沿线设施轻微损坏的修补。

(二)中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损坏部分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公路原有技术状况。局部路面严重病害的处理,桥涵、防护构造物较大损坏的维修。

(三)大修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林特场要对辖区内乡村公路的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汛期要加强巡查。发现桥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显损坏或不良地质路段存有安全隐患时,应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要及时采取限制交通或报请县政府作出断交绕行等措施,并及时修复。

县交通局对县道公路的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对于遭受洪水、地震、超载车辆通过以及损坏严重、危及安全的四、五类桥梁和不良地质路段进行特殊检查,及时向县政府报告,采取限制交通或断交绕行措施,并及时修复。

第九条养护质量标准。县道的养护质量考核指标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执行。

乡村道养护要做到:

1、路基坚实稳定,路肩平整,与路面接茬平顺,边缘顺适,边坡稳定、坚固、平顺,坡度符合规定;边沟、排水沟无淤塞、排水通畅;防护设施完好、无破损。

2、路面平整完好、清洁无杂物、横坡适度、排水通畅、具有足够的强度;及时修补沥青水泥路面的裂缝和坑槽,及时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纵横接缝。

3、桥梁桥面铺装平整无裂缝、桥头无跳车、排水通畅无堵塞、桥面清洁无杂物;涵洞完好无淤塞、无开裂、无沉降、无沉陷、无漏水、翼墙完整、坚固;漫水桥和过水路面过水畅通、无堆积物和漂浮物阻塞。

第十条养护作业时,养护人员应当配戴必要的安全标示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养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因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县道应报县交通局同意,乡道应报乡(镇)政府,村道报告村委会,并告知村民。

第十一条农村公路绿化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管理职责范围组织实施。路树需要更新采伐的,依法办理许可手续。

第十二条县道由县交通局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每半年对管养路段进行一次路况鉴定。乡村道由乡(镇)每季度进行一次路况鉴定,并每月向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报送养护质量和养护生产月报表。

第四章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省财政划拨,县财政配套。随着养护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养护标准的提高,不断加大养护补助资金的投入。

县交通局对养护工作到位、养护质量达标的单位全额拨付补助资金;对养护管理不到位,养护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单位将扣减补助资金,对未进行养护的单位不予补助。

第十四条为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安全使用,县交通局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用帐户,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由县财政部门拨付到县交通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用帐户。

乡(镇)人民政府、林特场、村委会对拨付的养护专项资金及自筹资金,要专款专用,实行帐务公开,民主监督。

财政、审计、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及时到位,安全使用。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十五条乡(镇)人民政府、林特场、村要制定乡规民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保护路产路权不受侵犯。

第十六条除进行乡村道公路建设、养护和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外,禁止在乡村道和乡村道用地范围内从事下列行为:

1、设置线杆、铁塔、变压器,沿乡村公路埋设地下管线等永久性设施;

2、设立集贸市场或者设置棚屋、摊点和其他临时性设施;

3、倾倒垃圾,堆放物料,种植农作物,打场、晒粮;

4、引水,排水,烧窑,制坯,沤肥;

5、铁轮车、履带车和其他可能损毁公路路面的机具上路行驶。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农村公路。确需上跨、下穿、使用农村公路及农村公路用地的,按照管理权限审批,损毁的路基路面由责任方负责修复、加固。

第十八条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以外,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为公路边沟或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向外延伸: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六章检查、考核

第十九条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养护质量及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养护资金的到位情况、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养护质量是考核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指标,分为优、良、次、差四个等级,以优、良等级公路里程占养护总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为衡量养护质量的主要指标。

第二十一条县交通局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考核标准》,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实行量化考核,由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县交通局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县级公路实行按月巡查,对乡村级公路进行季度检查,对养护管理情况进行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考评结果作为兑付养护经费的依据。

各乡(镇)人民政府、林特场须将乡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实行目标管理,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日常巡查、月检查、季度评比和年度总目标考核,按照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实行奖惩。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未尽事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执行。

乡村公路范文篇6

一、工作质量:

1、路面清扫要露出本色,无堆积物、抛散物、不被污垢覆盖,做到及时清理。

2、路间宽度保持原标准,整洁,无杂物、无垃圾、无堆积物,无杂草,土路间与路面衔接平顺,横坡与路面横坡相同,无反坡现象,不影响排水。

3、边坡平顺密实,坡度要适宜。

4、边沟保持流水畅通。

5、因雨季冲刷,及时恢复水毁。

6、保持桥涵排水良好,泄水孔、涵洞无淤塞。

7、在所承揽的日常养护路段内经常巡查,遇到情况及时解决。

8、保护所承揽路段内沿线设施标志的完整。

9、履行好路政协管员职责。

二、检查方法:

乡村道路管理所每周对各养护路段的路面、路肩、边坡、边沟、水毁恢复、桥涵排水、着养护服、上报隐患、出勤等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检查结果记入乡村管理所考核表,做为兑现工资的依据。遇有每月、半年、年终检查不履行职责,出现错误的养护人员,酌情扣减酬金。

三、上路日期:

每月3日、6日、9日、12日、15日、18日、21日、24日、27日、30日,如遇特殊情况(雨天、雪天)顺沿1天,每月保证10天以上的上路,养护人员对路面、路间进行修整,乡管所、队长上路检查在位情况,实行发检查条,确保乡村公路养护质量,每月召开例会时间进行通报出勤情况,无故不上路者酌情扣减酬金。

四、养护人员上路必须着养护服、带铁锨、扫帚、带路证协管员证。如遇到损害路容、路貌、破坏公路沿线设施要及时上报乡村道路管理所,遇到侵害路权的要及时向路政大队举报。

乡村公路范文篇7

经过几年的雨水冲刷,坡体逐渐崩塌、变陡,对坡顶民房造成威胁,因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残积砂质粘性土,饱和,可塑一硬塑,以粉质粘土为主(层厚1.9—4.0m)、②强风化花岗岩,饱和,散体状,底部多呈碎块状,(层厚2.0—5.2m)、③中风化花岗岩,块状构造,花岗结构,3O。一4O。顺坡向节理较发育。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残积土中的孔隙水及赋存于节理裂隙和风化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场地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指标。根据计算,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安全系数为1.20,但在饱和状态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在1.0左右,说明在持续降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滑坡。

2边坡加固设计方案

该边坡天然状态下是处于稳定状态的,且根据分析,滑裂面较浅,饱和状态下,安全系数也在1.0左右。按常规的加固方式考虑,可以采用锚索+混凝土框架梁、锚索+抗滑桩等加固形式。经计算,锚杆(索)抗拔力每延米约500kN的力,安全系数即能达到1.35(天然状态)、1.15(饱和状态),采用锚索+抗滑桩支护显得不经济。另外,对于抗滑桩,现场不具备抗滑桩施工的条件,施工难度较大,且造价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分析结果,决定对边坡上部采用锚杆挡墙加固;中间设3米宽的平台,开挖至强风化岩面,采用注浆钢管形成“抗滑桩”进行加固;下部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加固剖面。桩身内力根据滑面处的弯矩和剪力按地基弹性的抗力地基系数(K)概念计算。抗滑桩结构设计按极限应力状态法,截面强度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进行计算。

施工安排为:边坡按逆作法施工,逐级修坡,逐排施工锚杆一(锚杆施工完成且肋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施工竖向注浆钢管一施工锁口梁,形成“抗滑桩”一下部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

3注浆钢管施工

3.1钢管加工①注浆钢管采用0891nHl×5mm的无缝钢管,钢管顶部2米下设置注浆花眼,花眼为05mm,梅花形布置,间距200。

②钢管连接:钢管连接采用焊接,接头采用O102mmXmm的无缝钢管套接,接头钢管长度不少于100ITlIn。

③密封:钢管顶部对称焊接1个O15mm的螺母,作二次注浆固定枪头用,底部用厚度5i-nln的钢板焊接密封。孔口1.0米深度范围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孔。

④注浆孔外侧用专用胶带缠绕密封,缠绕2层。

⑤对中架:为了保证钢管在孔中居中,同时保护密封胶带在钢管入孔时不被损坏,沿钢管轴线间隔2m安装一个对中架,对中支架采用08mm钢筋焊制成船形托架,焊接长lOcm,高度2cm,以保证钢管在孔中居中。

3.2钻孑L与清孑L:

钻孔采用干法成孔,因桩孔位置较近,在施工中分成两排,跳孔施工,先钻进第一排钢管桩,再进行第二排钢管桩施工,从而避免相邻孔位互相影响。为保证钻孔施工的精度,钻机在定位定向后及时固定,然后开孔,钻进成孔后立即清孔保证孔壁清洁。成孔后放人注浆钢管。

3.3注浆工艺

①一次常压注浆:注浆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5:1.0,一次注浆管(O22mmPVC管)绑在钢花管外,与钢管一同入孔,一次注浆采用常压注浆,当孔口返出正常浆液时即停止注浆,浆液凝固收缩回落到孔口以下1.0米时,及时补浆,直到浆面稳定。一次注浆后48小时候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孔。

②二次注浆: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完成后24小时进行二次注浆水灰比为0.6:1.0,注浆按注浆压力1.0MPa控制注浆过程中,局部出现地表冒浆或裂缝增大等异常情况,及时停止注浆,并采取间歇式注浆的办法处理。

3.4钢筋混凝土锁口梁

注浆钢管桩锚人锁口梁内300mm,钢管桩施工完成后施工钢筋混凝土锁口梁,锁口梁主筋与钢管焊接连接。锁口梁混凝土强度为C30,锁口梁按照设计要求每隔12rn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用沥青木板填塞。

4边坡施工及使用过程监测

在随后的边坡加固施工过程中,施工较为顺利。在边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对边坡进行了坡顶沉降、坡体深部水平位移、坡顶裂缝等项目监测。监测频率为:施工期间每1o天监测一次;在竣工后3个月每月2次;3个月后每月1次。监测至边坡竣工后约2年。边坡竣工后经历了几次大的暴雨及台风天气,边坡的变形情况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坡体深部水平位移允许值为边坡高度的1/5oo,该监测点处边坡高度约为15m)。边坡深部水平位移最大约为6arm,坡顶最大沉降量为12mm。典型的坡体深部水平位移曲线见图2,坡顶沉降曲线见图3。

5结论

钢管压力灌浆在岩石边坡中应用较多,但多局限于抢险或作为安全储备措施。作为“抗滑桩”的形式进行加固工程还很少。且计算理论还不成熟,该滑坡通过注浆钢管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过注浆,水泥浆液在坡体中的节理裂隙中有效地扩散,通过与原充填物相互作用从而将坡体土体改善,并将破碎的岩体连结成整块,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

(2)两次次注浆兼具渗透、充填、挤密等多种复合作用,可有效降低结构面的含水量,改善充填物的c、值,提高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全面有效地提高抗滑能力,对控制边坡变形是行之有效的。

(3)实施注浆后能够有效地封堵原有的导水通道,根除因水的渗入而造成的工程隐患。

(4)注浆后的注浆钢管继续留在注浆孔内,2排注浆钢管通过锁口梁连接,并与岩体形成“抗滑桩”,以进一步提高结构面的抗剪能力。

乡村公路范文篇8

一、工作目标

按照“建立机构、明确责任、保护有力、严格考核”的要求,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乡村公路“路长制”管理机制,构建“畅、洁、绿、美、安”的乡村公路发展新格局,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全镇乡村公路“路长制”工作组织领导,并结合我镇实际,成立“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职责

(一)“路长制”的设置

镇村所有道路由镇长担任总路长,村(居)村社道路路长由各村(居)主任担任。

(二)工作职责

1.总路长职责:负责全镇道路的管理和养护及路域环境治理等工作。镇交管站具体负责镇级道路管理、养护、运营、安全、桥梁巡查等日常工作,明确辖区内镇、村、社道路路长职责,制定工作细则,落实经费。

2.村路长职责:负责本村村社道路管养以及路域环境治理等工作,对所辖村内的桥梁进行日常监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路长制办公室职责: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路长办公会议,听取各村路长和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工作,指导、监督落实到位。负责制订考核细则,建立工作例会制度,下达交办任务,组织日常巡查,督促各级路长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定期通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对各村路长进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四、管护标准

1.干净。各村根据线路长度落实专职护路员,从事公路管护、保洁工作,及时清理路面障碍物和抛洒物;清除路基、边坡的非植物和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堆积物。(责任单位:各村(居))

2.整洁。加强管辖路段沿线管理,禁止占用公路,禁止向路面排水、排污;制止占路打谷晒粮;制止在护栏、绿化等设施上晾晒;制止擅自设置广告牌、指路牌等非公路标牌,清除遮挡公路标牌视线的障碍物;发现公路水毁、路面破损、设施缺失及时通知路长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村(居))

3.安全。管控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含桥下、隧道口及隧道上方)建筑物及地面构造物,制止不符合间距要求的建房(距离公路水沟外沿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村组道路不少于5米);开展源头治超,发现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及时举报;发现损坏、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及时通知执法部门进行查处。(责任单位:派出所,各村(居))

4.有序。管辖路段两旁的建设工地一律围挡作业,制止公路边摆摊设点,规劝经营户离开公路边沟进行经营;对季节性水果、农副产品的销售,引导经营户在不影响公路安全、畅通和美观的地点集中销售,统一管理。(责任单位:派出所,各村(居))

5.美观。对所有乡道、村道与干线公路接线处两旁绿化、美化加强管理,确保生态良好。(责任单位:各村(居))

五、工作要求

(一)宣传发动到位。通过QQ、微信、广播、标语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护路爱路氛围,为“路长制”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主动公开信息。在乡道、村社道路显著位置竖立路长公示牌,标明路长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理群众对道路管理的投诉举报和意见建议,办理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开。

乡村公路范文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小,为能更好更快的缩小城乡差距首先应确保农村公路畅通,即在交通领域实施科学发展观,实施公路交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农村公路不仅可保证社会观赏、并且能够提升文化品位以及经济效益的多方效应,而要实现该目的则应坚持公路建设养护及绿化工作,方可加速农村公路绿色生态经济通道建设,实现农村公路生态环境保护。

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在农村公路养护绿化工作中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以保证该项工作可顺利开展,同时可考虑以农民、专业绿化公司以及相应社会团体为养护主体,改变当前养护、监管都归地方政府的现状,应使当地农民充分明白其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在绿化养护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实现民养、民享,并以此保证农村公路绿化养护能够健康发展;当地各级政府应配备专职公路绿化管理人员来负责辖区内公路绿化的规划及管理工作,改变当前农村公路中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要求该管理人员掌握辖区内公路绿化规划及养护的详尽资料,以充当公路绿化养护的监护人,并应加强专职管理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以便于能更好的协调工作。布局规划措施在地方交通规划时应将绿化作为专题进行研究,确保交通建设与绿化相协调一致以确保交通发展的可持续性,即应结合交通业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切合实际的交通绿化发展机制,便于将绿化工作有机的融合于交通行业总体发展规划中,在实现可有效控制交通建设对环境带来影响的同时实现交通行业绿化目标同环保目标相一致的目的;在具体规划时应结合公路种类、形式等布局,并在实施中遵循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原则,当前农村公路多为一板两带式,该种布局存在机非混行的现象而不利于交通安全,因此为改变该缺点在后期公路规划中应尽量采用二板三带式,在路中间设置分车带,并在其中种植花草树木,在将上下车辆严格区分的同时可在中间形成绿色通道,并可为行驶车辆遮阴,最终达到既安全又美观的效果;若条件允许则应在公路规划中实现立体绿化格局理念,即充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植物的原则对绿化种类进行合理选择,并尽量选用可降低噪音、降低废气污染的植物种类,若当地水源充足则可建设人工湿地以充分利用水生植物对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实现自然景观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效果。设计控制在公路决策及设计阶段应深入分析,对公路建设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设计过程中应采取先进的设计理论并优化设计方案,在选线定线过程中应以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原则,同时应结合附近构造物尽可能实现地形与地貌相吻合,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并可采取多设桥隧等措施以避免大填大挖,隧道设计时应采用早进晚出的原则,并减少在隧道洞口部位的深挖现象;采取工程防护同生物防护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土流失和山体失稳现象,同时应美化路容,增大植被面积,最终实现公路既可满足行车要求又实现其与自然景观和再造景观间的和谐统一。

建设控制在公路施工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精心做好填挖方工作的平衡分析和合理调配,并对施工废弃土渣充分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各项技术规程,实现对沿线植被最大程度的保护,对于沿线需开挖岩石地段因其不适宜植被生长而不可绿化,对于该类地段应将边坡修整平齐,并在边坡根部留置适当宽度堆积土方,可在其上藤类植物让其沿坡面生长而减缓坡面风化,而对于土质边坡则应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来防止水土流失;对公路外侧首先应将施工中产生的堆土清除,后将坡面清理整齐,避免因堆积土方导致滑塌现象发生,并可在清理后的边坡上种植根系发达的植被或适宜当地环境的经济林木。

增强经济意识要加快农村公路绿色生态建设则应采取多元化融资,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并为其提供增加经济收入的措施,引导其自觉学习公路绿化及养护知识,实现其在思想观念上能够将公路文化品位和发展公路绿色生态通道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既能养好公路又能美化公路;相关部门应增强为民服务意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等综合素质;在具体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经济作物同社会观赏效应的关系,正确处理公路建设中绿色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当地原来植被和地被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应正确处理绿色生态经济中的责权利间的关系,避免厚此薄彼现象。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公路绿化资金投入较大,而地方财政拿出固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到公路绿化养护工作非常不现实,导致许多地方公路绿化养护资金存在很大缺口而无法满足资金需求,因此要实现农村公路绿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通过多种途径扩大融资方式,可采取将上级财政资金用于土地征用及基础建设,将当地政府财政支出及社会融资来弥补资金不足,同时将公路绿化承包款一起组成公路绿化专项资金,将该部分资金按照实际公路管养情况按实支付,并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以解决农村公路绿化养护中资金不足现象。优选绿化品种在公路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用乡土并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树种,并应尽量选用抗性强、耐修剪的树种,但应避免选用根蘖生长力旺盛或自播能力强的树种,同时应尽量实现树种的多样化,应注意品种发芽及落叶时间,应尽量选用发芽早、落叶迟及落叶期整齐的品种,应避免选用带刺或花果有毒有味的品种,以免其散发刺激性气味而污染环境及行人安全。

提高树种成活率在绿化移栽时应合理确定时间,最好在树木萌动、生根、发芽阶段进行移栽,对树木尤其是大株树木移栽时应带好土球而避免挖伤树根,并将土球外侧用草绳等捆好以免水分散失或土球散落;树塘挖设时应保证其略大于土球,在挖掘时应将内部生熟土分置以备填土时用熟土;应近两个随起随栽以免树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在移栽时尽量在树根部位喷洒消毒剂和生根促进剂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栽植前应先将坑塘内浇足水分,当根系被表土覆盖后应将树苗向上提以利于根系舒展,填土时应随填随踏实,最后应浇足水分,最终覆土应呈馒头状以防止雨季坑塘内积水;对花草类在移栽后若天气干旱无雨则应保证浇水充足,对于直播类绿化则应将土体整平、整细后方可播种、浇水以保证出苗率。加强养护管理对于植物而言后期精细管理对其成活及生长尤为重要,种植和管理二者缺一不可,对于农村种植的行道树或花草类因其生存条件较差,因此在种植后应更加精细的管理。对于大株树木应确保及时培土扶正,以免由于初期土层疏松,一旦受大风和暴雨侵袭导致树干倾斜,必要时应加设支架固定;当多雨季节水分过量应及时对其排水以免植被因渍害死亡,并避免水分过多而影响树根通气导致腐烂死亡,当水分少则应对植被尤其是新植树木及时浇水,确保其根系能吸到充足的水分而成活;应经常进行松土除草以免因浇水或踩踏导致土体板结而影响土壤透气性能,应注意对植被追肥,肥料品种及用量应结合品种及植株大小合理确定;为了保证行道树的美观及行人安全应对树木进行抹芽及修剪,对生长繁茂的树种应将其腔内部分枝叶剪掉以保证透光性;在植被病虫害防治上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结合病虫的危害规律及相关部门建议适时进行防治。如何在今后公路养护绿化工作中缓解其与公路建设间存在的矛盾是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护的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应强化责任,加强对该工作的支持力度,采取多方筹集资金,结合植被性能及当地环境提高移栽及养护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绿化工作,逐步规范该项工作,更好的实现公路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乡村公路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省农村公路条例》、《市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理》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加快公路建设、完善公路设施、加强路域治理、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进一步增强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创建目标

年,全街道完成鞠河路6公里,白杨至河西营6.5公里样板段创建任务。

三、实施步骤

本次农村公路样板段创建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规划设施阶段(5月15日-5月17日):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定创建路段,制定创建工作方案。

(二)宣传落实阶段(5月18日-5月22日):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对农村公路样板段创建路段、创建标准、创建主体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三)组织实施阶段(5月23日-6月15日):对照创建标准和要求,抓好公路硬件设施的完善,及时整改,确保完成样板段创建任务。

(四)验收推广阶段(6月16日-10月31日):10月15日前,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项目样板段创建任务,对各样板段进行考核验收。同时,进一步细化创建标准,扩大创建范围,逐步使更多的农村公路创建成样板段。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