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7:15:18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范文篇1

从席勒的《美育书简》中关于“现代审美教育的论证”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育健全的有力源泉。”还是蒋冰海关于美育的解释是:“美育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人的心灵以本质的定性,一切的美育活动,都应从这个基本点出发。”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渗透主要指人的思想与情感。可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下面我用具体地实例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的作用。我们对美育的认识也许停留在音乐和美术上,其实不然,它不仅包括这两个方面,而且还包括建筑、雕塑、舞蹈等形式。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它既不同于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欣赏,它主要是凭借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来实施的。对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通过老师朗读、配音朗读、学生自读和观看康桥图片,走进诗歌,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可以实现由感性情感的认识向理性情感的过渡。所以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理解:

一、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说,可以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心灵的净化、审美经验积累、审美鉴赏力及想象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去感受情感的表达,提高美的情感的升华、培养美的想象、激发美的发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其中,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从这三美中我们看到的是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通过用多媒体和朗诵的方式对三美的展示摒弃了传统的讲解一篇课文往往有固定的格式,揭示了文章的美学美育意义。可见,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要想搞好语文教学,我们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美育,使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情感的提升,使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开发。

二、老师层面

从老师的层面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展和良好教学效果。从一节课开始到终结美育教学有助于老师引入新课,巧妙的过渡,化繁为简,构建有新意的课堂。对于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衔接过渡和引入新课很重要,美育教学就为老师提供了一些便利的途径,如:老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引入和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把一些抽象化的东西具体化,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理解和分析问题,深刻感受和品味作品的美,对于整个语文教学知识体系而言,它的范围比较广,在语言美、形象美、修辞、文字文化现象等方面融汇的美都需要教师加以利用,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手段。美育作为一种手段,对老师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所刻画的四次不同的“背影”,对于展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对文章结构的安排对于老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采用美育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思考能力。

现代语文范文篇2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语文学习对素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避免语文学习继承和创新过程中的盲目性,并将传统的成功做法与现论相结合去适应社会发展,语文“转轨”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十分重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强调文道统一。这种思想使得传统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浓重的教育氛围,无论是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还是卷帙浩繁的学术典著,都记录着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斗争历史,表现着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其中蕴蓄的民族哲学观、历史观、人生观、伦理观、文化观和朴素辩证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语文教学的一点一滴,逐步渗透到学生心中,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这种文道合一的思想如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但在现实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也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状:有部分人追求近期效果摒弃传统教学的精华,不讲涵咏、品味,而是靠喋喋不休的先入之见去诱导学生作机械的被动的理解、模仿,一篇课文下来,学生只记得几个句式、修辞格,几项文学常识,整个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氛围和艺术韵味。不但有违“为学之道,必本于思”的教学规律,而且与今天培养积极思维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相悖离的。传统语文教学思想,有许多合理部分,最有价值的是“启发性”原则。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品味、领悟、熟记。老师“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从而把握一篇文质兼美文章的真正意蕴和表现手法。

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如集中识字、强化阅读、整体感悟、注重体验、强调隅反、因文悟道、词意并重、训练偶对等都是宝贵的经验。即在基础阶段重视学生对经典语言材料的积累,利用儿童记忆力好理解力较差的特点,让学生大量阅读、熟记课文,再反过来咀嚼、消化和吸收。提高阶段重视对语文材料的自悟、熟读、精思、博览、多习作。这一教学思想与“死记硬背”有本质不同,它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遗忘规律,又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的培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应当发扬这一传统,课堂上少一些无的放矢、舍本求未的说教,多一些阅读、熟记,让学生在认真读书上下功夫。

传统语文教学还十分重视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如《学记》中提出的问答法、讲解法、练习类比法等,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人论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现今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满堂灌”的布道传经是时代所需,但变“受之于鱼”为“授之于渔”的精讲是不能忽视的。今天谈的“学法”问题,其立足点大多在教而不在学,有的谈到学也是为了教或为教服务。而古人研究的“美读、遵路、入境、悟文、勤笔的学法至今仍在生辉。

语文教学既有继承性,又有时代性、通用性和个性特征。传统教育是应试教育,压抑创造性,抹掉了个性;传统教学是封闭式教学,模式单一,多是灌输与聆听,磨灭了学生的自觉性、主体性。因此在借鉴传统教育宝贵经验,吸取精华,结合时代需要加以改造和发展的同时,迅速向素质型教育转轨,即要有“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现代语文意识,积极开放,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外回归课内,注意教学模式的变通性和过程性,以学生为主体,“知行合一”。既训练个体,又提高整体;既有教学指标,又有自学创造。要站在传统与现代新旧契合点上去审视语文教学的走向,既不要视古人语感教学为至宗至本,一味强调模糊感知,混沌体验,也不要照搬现代语言学或西方语言学理论,刻意模式的制定和操作。完全可以在古今、中外结合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并加以构建。

现代语文范文篇3

一、坚持适度原则,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让教师节省板书时间,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但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板书、授课中独具个性的语言和情感表达等传统的综合性的信息传递方式有较大差别,若控制不好,容易造成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做笔记,另一方面,教师也难以精确掌握学生的思维强度,导致讲课节奏过快,致使学生精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多媒体直观的表达手段和传达方法,巧妙解说和强调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课件的制作上,应当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对教材的细致分析,找出教师授课或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构思、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使用中,应当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配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注意将教学时间更多地分配于重点内容的详细讲解分析上,严格控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和用时,避免以课件为中心的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和误用。

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例,在《孔子孟子与儒学》一讲中,孔子有关君子“杀生以成仁”的观念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因此教师重点选取了电影《孔子》中孔子在宋国境内遭司马桓魋威胁,以及在前往楚国的路上被乱兵围困,断粮七天,孔子却照样讲学、弹琴唱歌的片段,来凸显孔子躬身实践“仁”的理想的圣人形象,整个放映时间不超过7分钟,长短适度,既起到强化作用,又没有喧宾夺主,淡化教师的讲解。而在这一讲中,孔子有关“中庸”的思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便选取了电影《孔子》中有关孔子和南子会面的片段,通过孔子对声名狼藉的南子有礼有节的态度,表达“中庸”之“过犹不及”的涵义。这种活生生的画面比传统的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因为视觉冲击而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当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具体的特点,拓展大学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和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注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在设计课件时体现各种策略间的差异,从而真正体现人文性。

如在讲述《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时,教师可以从诗歌的特性出发来设计课件,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现代诗歌《错误》的诗意,设计出符合该诗“闺怨”主题的江南、莲花、柳絮、寂寞的城、黄昏的青石街道、紧掩的窗扉、穿城而去的骑马人等富有诗意的画面和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从课件中的画面和动画总结出“闺怨”这一主题,并由此自然过渡到对《君子于役》的讲解,加深对该诗中原本简朴的语句“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蕴含的诗境的理解。这种形式和内容结合紧密、突出重点的设计,遵循了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明确,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课件的科学性。针对学生认知过程四个重要节点,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设计直观感知———讨论关键问题———整理思路———拓展阅读四个板块,并通过课件进行强化,使学生明晰学习目标和方向,主动配合学习,从而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二、坚持实效性原则,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创造立体学习情境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靠诵读和板书来补充课本外的重要材料,一方面学生可能无法仅仅通过“听”来理解,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限制,补充难以完成。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特点弥补了这个缺陷,它能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必要的补充材料,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使学生通过信息风暴的方式更全方位地理解课文。为此,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心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不受时空、微观和宏观的限制和集成性的优势,通过文字表述、图像演示、音乐渲染、动画模拟,凭借其图、文、音、像并茂,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信息的获取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教学为例,在《离骚》的讲述中,该校教师广泛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在作者传记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介绍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于传记中描写的屈原的身世和性格、政治经历和结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同时体会到其“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作风,为之后理解其思想打下较好的基础。在相关作品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课本中未收录的《橘颂》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屈原从小便追求的“独立不迁”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更深刻地理解他成年之后的政治作为。在后世评价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引用了唐代诗人文秀的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通过这首诗引导学生了解后世对屈原的评价,激发学生思考屈原悲剧产生的原因,不仅使教学更加立体,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课文之外的深层次问题。在作者画像部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屈原的画像《屈子行吟图》,有助于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对屈原的直观印象,使屈原由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具体的人。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形成诗文意境图。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是通过文字叙述的途径去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但这种途径常常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薄弱或差异而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实物实景图的形式,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富于诗意的优美画境。如在讲述道家思想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以《寻隐者不遇》诗歌为主题的画作,通过诗画的结合,使学生对道家那种闲散、自然的生存方式216《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高校德育理论与实践探索论卷(十三)产生直观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道家文化的理解。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音频文件的作用。现代医学早已证明,声波具有能改变人的脑波运动的作用。当人体律动与乐曲产生共鸣时,就会激活大脑贮存的各种信息,记忆就会因此得到加强和深化。比如,在讲述道家的自然观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传统民乐《高山流水》,使学生通过音乐的刺激,去联想那种身处自然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家思想。教师还应该发挥视频文件的作用。视频文件因为是视觉和听觉的联动,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留下更深的印象。比如,在讲解孔子时,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较多地采用了播放电影《孔子》的片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孔子作为“圣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理解。

三、坚持创造性原则,利用制作课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

现代语文范文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融合;《鸿门宴》

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使得信息的传播逐渐从落后迟缓转向了迅速快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本质上的改变与提升,各行各业都把信息技术融入作为行业新型发展方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也成为了非常值得探讨的议题。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是根据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用新型技术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并进行整体优化,利用和发挥新型信息技术多元化、多媒体、多维度的特性,从而达到立体化、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

1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和多媒体综合发展的时代。在校园教育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育与科技有机融合,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新课题,多媒体化也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中职语文教育的从业者和研究者,在现阶段的课程设计中也要更多加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授课形式多样化、授课内容丰富化、授课模式趣味化,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1.1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是集合视频、音乐、文字、绘画等多功能手段为一体的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传授和接收新知识,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相比,引入现代技术可以以缤纷多样的模式,从各种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这一良好习惯。1.2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在中职的语文课程教学中,需要针对中职学生群体开展教学设计。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中职生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素养相对不高,对于从小学就接触的语文教学有排斥感,再加上中职学生在学习上更倾向于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专业性技能需求,如果沿用教师本位、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可能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之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尤为必要。我们要做到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形象的声画音像等介质与学生产生良性互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以信息技术为窗口与语文学习建立有机连接,从而爱上语文,主动学习语文。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多样性这一本质也注定了它是现代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对于基础素养相对薄弱,思想又偏活跃,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中职学生群体,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之中,将声、光、影像等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得当,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和热情,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从不愿意学习语文课程到初步提起兴趣,自愿接触语文课程,逐步发展至自发主动地学习语文,探索语文课程。在师生沟通交流之下使中职语文教学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切实服务于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授课教学之中,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知识储备,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让传统教学模式在新模式下焕发新的光彩。

2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创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独创性,以及在中职教育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势在必行的,那么以什么形式、用什么方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又成为了一道横亘于中职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在这里,我们以中职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设计《鸿门宴》一课为例,探讨中职语文课堂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以此来剖析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融入语文教学设计之中。2.1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求知的基础。在教学中强化探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养成分析问题的态度,培养解决问题的钻研精神。这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有着持续性的影响。由于中职生群体需要直接对接社会,对于掌握实用性应用技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探究性教学中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职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中职语文课程大纲中,《鸿门宴》这课传统教学方法是按部就班地介绍背景,之后进行导入课程,朗读课文以及讲解翻译,按照段落顺序讲解相关课文涉及的核心思考问题,最后总结课文的主旨中心思想。事实证明,在当代基于纸质媒介的传统教学手法在提高学生创新力方面已有明显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法,例如在课堂上播放质量高史实谬误小的《鸿门宴》相关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至课程当中,并为之后的授课及问题探讨做好铺垫,在播放之后,我们也可以同时开展经典剧情段落配音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学生们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思考问题,以此引出《鸿门宴》一课的探讨和课文中项羽、刘邦等角色的心理状态剖析等值得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提高人物鉴赏、多角度分析主旨等相应能力。2.2通过信息技术发掘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没有任何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每个独立的人格个体都会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我们称之为个性。在传统教学的概念中,对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已有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仅仅流于表面,未能真正触及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个性特质的核心。作为典型的人文基础学科,语文与理科教育不同是更着眼于人文,更关注于人的本质。因此,每个人的个体化差异在语文课堂上更应该被尊重,“一刀切”的教育也与当今语文教学脱节。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正为中职语文教育带来变革的机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更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上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利用网络视频来提高中职学生对《鸿门宴》一课学习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对课文有了通读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将课文中刘邦、项羽、项庄、樊哙等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跟学生明确讲解。亦可在学生中做一个调查,通过了解不同学生对不同人物的喜爱,根据喜爱人物的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组,以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人物生平,撰写人物小传,并建立班级网络文本页面,将学生所做人物小传整理成册,进一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此来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显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3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相融合的要点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主要分析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现代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创新这两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是符合当下教学发展趋势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中职语文教学的结合上,不能轻易的、简单的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法生拉硬拽到课堂之上,而是需要在课程设计中注意一些要点,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技巧,这样才能够使中职语文的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东风顺畅地广泛推行开来。想要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就必须以中职学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作为教学主导。3.1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学”的核心在于学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应该着力关注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学习平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而主动地进行学习,善于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学习是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参与、主动探究与交互资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不仅用眼观,还可以用耳闻,用心感知。通过动脑动手动耳动嘴等各种方式,调动中职学生全身各种感官共同参与认知,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加快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速度,从而在较短时间里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2以教师为主导建立教学。在网络的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文本、声音、图形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手段的支持,授课教师能够在讲解的同时进行指点和引导,将教学的过程整体掌握在教师自己手中,在此基础之上加强教师与中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在此过程中,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职学生,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创设自由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使教师切实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人、组织人和参与者。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必须有清晰的认识、深刻具体的了解和全面整体的掌握,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把握住中职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弱点和难点。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形式下,更需要教师和学生加强沟通,使教师作为主导者和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达到和谐有机统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一目的。

4结语

上面我们主要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以《鸿门宴》一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中职语文课堂从而完成教学创新。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当今日益开放和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职语文教学是势在必行和大势所趋。语文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与授课中使中职语文教学的天地更为广阔。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凸显个体差异。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育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策略化、手段多样化、操作简洁化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以主导者的身份,以教材为基础,因材施教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为中职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适宜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和共同促进,从而中职学生既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也能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技术上一个新台阶。这样的良性互补才能使融入信息技术的中职语文教学在将来的中职教育范畴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晓霞.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出彩———以信息化教学设计《雷雨》为例[J].考试周刊,2016(23):29-29.

[2]齐焕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J].金色年华:下,2012(6):156-156.

[3]冯玲玉,谢斌,甄宗武副.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J].浙江教学研究,2000(2):24-25.

现代语文范文篇5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教育中引入科学主义的思想、观念与方法,不再是单调地学习某个知识概念,而是将这些知识概念进行系统地演变,将其变为对实践有用的“工具”,中国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只看重分数的“应试教育”几乎已经成为了过去。用科学的态度总结出来的语文教育目标也不再是单纯地学会“读写”的目的,而是通过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文字、文学、个人情操、综合素质的发展中来,科学手段的应用,变枯燥为灵活,将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综合考量各个环节的教育内容,拓宽了教师教学的思路,从现实角度与长远目标实现的双重角度来看待语文教育这一事项,计划培养出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中国语文教育要想实现全面改革,更需要科学主义的理论思想作指导,它对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演绎、教学方法创新凸显、考试手段强化、研究方法全面整合等一系列内容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高校教育中,语文教育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呈现出多样性,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语文教育战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主义精神,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建立规范的教育机制,才能促使语文教学获得长远的进步。如果没有科学主义的参与,我们就不能更全面地研究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更不能促使现代语文教育的快速、直接的发展,中国自从走向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的发展道路之后,教育领域也就不可避免与科学主义进行全面接触,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成效。

二、人文科学在现代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人文主义一直是文科教学的一个指导思想,将人文科学注入到语文教学的“血液”当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用“感性”的思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近代之前,中国教育经历了两千年漫长的儒家教育统治时期,《论语》、《孟子》中的“仁义道德”一直是知识分子首先要学习的内容,“修齐治平”的个人发展思路已经融入到中国文人的精神思想当中。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走出去”,与世界建立有效的经济、文化联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发展目标之一,所以引进科学主义思想,落实人文科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将人文科学整合到教育资源当中,让学生能够通过感性、理性的双重手段的训练,确立更好的学习目标,最终获得教育突围。但是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过快,各行各业新陈代谢旺盛,素有“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思想几乎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人文科学一旦失去了原有的“根源”也就失去了实际的作用。所以现代语文教育正在逐步将古文、古典诗词、古典哲学这些人文主义思想比较明确的知识体系再次渗透到课文当中,与外国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一场“中西方文化碰撞”教育革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用中国特色的人文色彩去感染世界思想,了解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才能让学生对历史、文学、社会的发展看得更透彻。人文科学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该继续发扬下去,从全面的角度来提升教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并让语文教育改革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语文教育的改革

(一)目标科学化

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僵局,必须制定新的、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但是盲目的、不科学的目标制定手段,没有动全面的角度来分析人文主义、历史发展现状、教育格局等内容,短时间的目标制定计划只能使笼统、片面的,无法对语文教育进行整合性的突破。于是科学主义将目标设定“由繁入简”,分析古代、近代、现代中国人的人文主义特色,总结出明确、具体的教育发展脉络。尤其是对课文科学规范化的调整,已经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综合性的目标达成手段。当然制定远期的教育目标,应该从学生的成长、发育、思想变化以及接收新知识的能力突破上入手,抓住学生本身的思想状态,还要凸显人文科学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才能建立有效的教育框架。

(二)内容科学化

语文中的课文思想是一种“柔性思想”、“感性思想”,这种思想、文化、观念无法用数字来计算,课文中收录的中国、外国经典文学作品更是需要我们进行全面分析的,万不能“当儿戏”。原有教材编排中呈现出来的单一文体分类、以时代为序的作品编排方式,已经不能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语文教学正在用科学手段,将文字训练、文学阅读、历史启示等内容进行综合联系,企图用“一以贯之”的手段让学生学得更透彻明了。从屈原在《离骚》中慷慨的救国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社会的纰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人类美好生活蓝图,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多种形式、各色思想的中国文人理想的突出表达,教材系统地编制了“纵横交错”且思路清晰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真正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学思想的热爱之情。将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简介、片段引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西方人的感性与理性的一面,真正认识到西方社会发展历程中人的主观意识起到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编制教材,呈现出语文的魅力,才能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来自于《语文建设》杂志。《语文建设》杂志简介详见.)

(三)方法科学化

教学方法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中国现代语文课堂的教学景象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做记录”的模式,用科学的方法对新课做指导,了解学生的想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公,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模式。让学生预习新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新的知识点与文化思想观念,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老师通过重点讲解,将学生的疑虑消除,这才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中国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科学主义思想的注入,没有语文教育改革的实施,我们也无法对此进行突破,课堂上教师念诵课文,学生记录生字词,以考试为主的语文教育方式还会无限蔓延下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一旦迈出校园门槛,这些从课本上“生拉硬拽”来的知识体系将无法施展其作用,语文教育的目标也将功亏一篑。所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善于与课本“为敌”,将眼光放在更高的层面上,突出更加创新的内容,不能被课本束缚住,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创新思维不断“跳跃”,比如对《归园田居》这首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陶渊明本人的性格、当时的社会状态、魏晋时期人的思想意识等内容全盘托出,让学生“大开眼界”,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打开他们的思路,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本课。

(四)考试科学化

现代语文范文篇6

论文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有不少老师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倡导师生平等,注重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防止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假创新”。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全国实施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是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不少老师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创新”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若即若离,或貌合神离,只重形式,不重实效,这些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教师角色的模糊——“主宰”与“主导”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拿“阅读与鉴赏”课为例,教师应该“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组织者”“促进者”还好做,单说这“平等的对话者”,部分语文教师可能一下子难以接受:从教学责任心考虑,各教学环节、各知识点总放心不下;从“师道尊严”和知识的权威性考虑,那就更不能接受了。于是就经常出现“假启发”、“伪讨论”的怪现象,搞得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不伦不类,半旧不新。而学生听惯了“老式”语文课,对老师的“新式”教法也很不适应,要么不配合,要么乱配合,最严重的还会使课堂变成闹剧的舞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种带着“怪味”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必然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该讲的知识点没讲清,既定的教学目标难实现。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由于受到传统语文教学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双重影响,确实很难一下子摆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当然,在教学中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万万不可少的,但一旦“主导”变成了“主宰”,那语文课堂就真的变成“一言堂”了。著名语文教育家、“情感教学法”创始人于漪老师,也曾对自己苦苦追求的教学风格作了这样的感叹:“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虽然于老师言辞颇含谦虚,但“情感派”中过分强调语文教师的“演技”这一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看确可算是一种遗憾,毕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呢?有人给这个角色起了个漂亮而又响亮的名字:“平等中的首席”。

二、教学手段的模糊——“重形式”与“重内容”

语文教学手段的选择,应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现状为依据,有很多教学方法、手段,如果运用得当,是能够更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的。切不可错误地认为追求新奇的教学手段就是实施新课标的全部任务。

1.论交流。课堂讨论,这本来是最能体现学习自主性、最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最能体现学生个体才能的教学方式,但如缺乏针对性,不分文体,不分知识点,不分难易,遇到问题(甚至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展开讨论,且不说这课堂效率如何,但说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整个课堂就只剩下热闹和嘈杂了,要谈实际效果就得打个大问号了!比如在《荷花淀》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老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写白洋淀地区的这一群女人”这个问题,学生表达了诸如“女人参战,让战争变得不再恐怖”“全民皆兵、万众一心、战争必胜”“三个女人一台戏,更添生活情趣”等见解,教师还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实际上是对作品诗情画意的曲解,最终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误读。事实上,语文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手段也应有所变化,有时候的确需要讨论交流,有时候却需要凝神静思,或朗读体悟。语文课,怎一个“讨论”了得。

2.媒体手段。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须的。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各种活动性的教学中获得真知,获得主动,从而获得成就感,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的手段,挖掘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教学素材,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斑纹》(江苏版《现代散文选读》)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展示大自然神奇的一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从而通过直观感受强化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深层思考。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出现了两个极端:(1)多媒体设备使用率不高。对这个问题部分老师是这样考虑的:首先是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自己讲既快又“放心。”其次是运用多媒体教学事先要搜集大量资料,准备起来麻烦,备课量大。上公开课那是没办法,平时还是“务实”点吧。其“务实”之“实”,也许就是用老办法讲老问题吧?老这样“务实”,新课改什么时候才能成功?另外,也有教育舆论不重视的原因,未能对满堂灌、满堂练的教学现状引起足够的重视。听之任之,甚至不乏看到教师不讲、少讲就不舒服的评价心理,少数家长似乎也很不满意这种“偷懒”的教学方法。因放了点教学片而遭到白眼的语文老师应该不在少数吧。(2)滥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工具在解决部分教学问题时的确有口头讲解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比如赏析生动可感的文学形象,分析复杂的结构思路,展示作品复杂的人物关系,再现作品绚丽多彩的自然背景,这些都是口头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但如果用投影仪只是为了投放试题,对对答案,用语文教学课件只是为了展示老师的详细教案的话,这岂不有点拿爵士鼓为京剧伴奏的味道?如此滥用,不用也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事关整个教学方式的变革、教育环境的创设的大事,与传统教学中亮亮“小黑板”是有本质区别的。语文教学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感觉语言文字,其他技术、模式、程序、方法之类的东西,都必须统一在这一点上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形式主义。

三、评价功能的模糊——“诊断功能”与“甄别功能”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文成绩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有的学生会出现考试时好时差的现象,不像其他如数理化之类的学科,考试成绩可以相对稳定在某个分数区间。这一切都与作为评价规则的试卷有关。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份语文试卷,其命制过程应该是极其艰难的,既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又要考察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考查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情况。一份两个半小时量的试卷需要承担如此众多的评价任务,其难度可以想象,其目标达成度更可以想象。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招来诸多微词,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凭一份试卷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状况,从根本上讲,还得依靠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来评价。

“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不应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考试的主要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

可以这么认为,相对于书面(试卷)评价而言,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比如: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评价,就要制定一个相关的评价细则,包括对作品意思的整体把握能力、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能力、鉴赏评价作品的能力等若干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反映一个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方面的水平状况。

语文学习过程评价主要依据是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可以事先设计表格,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答疑、讨论分析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语文课堂、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别打上等级,记录一段时间后,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状况就非常清晰了。我相信,学生语文学习过程评价等级高的,考试成绩也不会差。因为过程评价才是真正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的最直接的动因。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傅剑雄.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课堂教学地位论[R].

[3]陈英.告别课堂“伪讨论”,还课堂一分纯净[R].

现代语文范文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技巧;答题方式

一、回答技巧

对于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回答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现代文阅读之时,回答技巧是一门必上的课程,也是必须要深入钻研的。而对于现代文阅读有些什么样的技巧呢?我认为主要有四点。1.对于现代文的回答技巧而言,必须要注意得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意思来做回答,也就是对于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最终意义之所在。以现下情况分析而言,总是有许多的考生会对自己的试卷产生疑问,也就是明明自己回答的内容并不怎么少,甚至于说还很多,但最终的结果是白费工夫,并没有得到分数,那么这主要原因便是在于其在进行回答之时并没有围绕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做回答。因此这也就导致了其所做的回答基本算是无用功,因而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问题回答之时,必须抓住文章主题,力求其所回答的一切问题皆是以主题为前提,围绕着文章中心意思作答。2.对于文章的回答之时而言,是绝对不能使用原文话语来作为回答时所用语言的,这是一条黄金法则,是必须要注意的。其原因在于问题在进行主观的阅读题考查之时,其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是否通透,而并非是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看法,那么使用原文话语来作答便是不可取的。使用原文,因原文是最接近文章作者的意图的话语,因此对于文章阅读考查是比较禁忌使用原文作答的。3.在进行阅读考查之时,需要学生将文章的上下文联系起来作答,其所使用的答案要做到尽量和文章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如此所做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例如在进行答案书写时,一定要在其中详细写出上下文的内容,去上文承接以及开启了下面的什么内容和为什么要如此写,等等。4.作为一名学生,当其在进行答案书写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使用修饰性的需要作答。通俗一些来讲,也就是将文章的表现内容比喻成湿乎乎的,继而学生在作答之时,则答案需要的是干巴巴的,也就是答案内容必须是非常规范具体的,不能带有过多的文采性的东西。举个例子,有些学生在进行答题之时,其所用的需要常常会此文章本身还要显得更加有内涵,更加有文采,那么当试卷批阅老师在看到该生的答案之时,阅卷老师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对学生的答案作体会分析,而后才能明了学生的答案,那么对于阅卷老师而言,其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也就导致了其对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是有些偏差,看不通透的。那么简单来说,也就是对于主观题的回答而言,是禁忌于拐弯抹角,而是应当直来直去的。

二、固定题型

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理解之时,一定要明确一点,那就是现代文阅读题的考查,除了学生对于文章本身的考查之外,还有就是对学生文法常识的考查。例如有很多的对于文章结构认识的考查,也就是对于开篇的作用是引起下文,为下文做悬念设置,以此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同时为下文做铺垫,等等。而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做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对于文章的描写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渲染文章的气氛,并同时对文中人物心态的表现,等等。而对于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其都是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和固定作用的。

三、揣摩答案

对于在进行现代文的阅读作答之时,其一定要学会对答案进行揣摩。那么如何去揣摩呢?对于揣摩而言,其主要的依据是问题本身。学生必须要严格地去按照题目本来的需要顺序去对自己的作答语言进行排列,要对问题的先问什么,再问什么进行揣摩,而后再进行答题。同时,也应当注意在必要时要将问题进行片段化,而后代入到答案中去。另外,学生还应当注意题目中的一些隐藏的提示性信息,如“从第几段来看”“联系文章”等,这一类暗示性的信息对于答题来说,往往都是非常之关键的。

四、主观解题

在答题之时,尤其是要注意主观解题的。那么在主观解题之时应当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要有创意地去进行主观解题。那么如何才能有创意地进行主观解题呢?我认为首先可以去灵活地引用出新意的答题,就是可以结合文章本身来适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古诗句之类的,使答案具有文学美。比如说在进行《牵着母亲过马路》一文的阅读答题时,可以尝试着写一写自己在阅读完毕之后的启发和所受到的教育。而在进行作答之时,可以引用一些古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或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以及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正是这样伟大的母爱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我当孝敬她——在我生活的每一天,等等,或者还可以引用乌鸦反哺的故事,但需要注意在引用故事之时,一定是简要提点,而不是叙说故事。

参考文献

[1]谢刚.增强初中阶段读写结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学教育,2017(1).

[2]刘明.中学语文教学创新途径分析[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7(5).

现代语文范文篇8

以下,笔者从深圳特区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探讨有关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一、语文教材的现代化1.教材内容的现代化就语文教材来看,由于很多课文历史较久,思想性太强,语言的差别也较大,远离学生的生活,不适宜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据统计,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现代名篇及外国文学名著占有不少的比例。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名著的价值和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但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疲于疏通文字障碍,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及深刻的思想内容,难得闲暇去学习写作手法,况且这些不朽的名著的写作手法也绝非一朝一夕,三、二节课的时间就领会得了的。那么,能否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选择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自然,有着指导写作意义且易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文,就成为特区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特区语文教学大胆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保留了人教版教材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量增加了一些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并适合采用现代化教法的课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水平。

2.教材形式的现代化书本是传统的教材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反复阅读。但这种形式缺少形象性和直观性,且形式单一,显得呆板,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有条件对传统的教材形式进行改革。我们可以使用诸如录音带、录像带、投影片、电影、电视、电脑等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习的过程形象、生动、轻松、直观,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编写适合现代化教学形式的多媒体教材,成为特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深圳市电教站组织专家编制了各种教学软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这些软件把教学、练习、批改、考试和有趣的电脑活动融为一体,既帮助了教学,也帮助了学生学习。这些软件已成为了学生自学的好帮手。

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研究的理论和手段,综合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教育学等科研成果,在继承以往合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掌握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达到教与学相得益彰的效果。深圳特区的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整体改革的同时,大胆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还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特区的一部分小学已实行双语教学法。这种方法将普通话和英语同时作为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学习母语和其它课程的同时,像学习汉语一样地学习英语。双语教学法可以早期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能力,促进儿童智能发育,减轻儿童长大后学习英语的负担,提高了儿童的语言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法,切合深圳的实际,为1997年香港回归创造了条件,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三、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要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关键是要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掌握多学科现论和技术、能够操作现代电子设备的教师队伍。现代教育意识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传统教育和现代化教育的优劣,发扬优良传统,摒弃陈旧观念,不断汲取新的科学知识,正确运用现代化手段,使语文教学适应特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教育应该是开放的,现代的教师应该具有能够接受现代意识的广阔胸怀和视野,有丰富的学识,有教学改革的胆识和能力。

现代语文范文篇9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应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真实内容,而不只是单纯地学习书本。“语文教育”中“教育”的含义是明确的“,语文”的含义尚不一致,概括起来大约有四种理解:(1)指“语言文字”;(2)指“语言文学”;(3)指“语言文章”;(4)指“语言文化”。以上这些理解的共同点,是把“语文”中的“语”看作“语言”,分歧在于“语文”中的“文”指的是什么。由于对“文”的理解不同,也牵涉对“语”的理解的差异;理解(1)中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其他三种理解中的“语言”显然包括“文字”内容。

民族教育在通常意义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民族教育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成员实施的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因此,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书面上的一种教育,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原因。而在语文教育现代化方面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张志公。20世纪60年代初,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70年代末,阐述语文教育科学化;80年代初,张志公举起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大旗,参与并指导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教学实验和理论建设。他潜心第二次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吸取外国语言学和教学论的成果。他领导并指导英语、俄语、汉语文的教材编写工作和研究工作,指导小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实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编《现代汉语》教材并亲自讲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辞章学。他赴美、日等国和香港地区讲学,考察中小学教育工作和语言学的研究工作。这种中外古今的研究领域,这种语文教育的全方位调查和实验,这种政治和学术的特殊经历,这种坚实、广博的专业技能,为张志公建设语文教育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理论提供了条件。

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精髓和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普遍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客观研究。现在不是明清时代,不用熟读八股文以参加考试,许多学生就普遍认为传统的语文文言学习已不那么重要。就是因为有这种心理才使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语文的真实含义。只单纯了解文字意思,不能从中了解作者本身的写作目的,等于没了解文章。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从明月联想到家乡仅用短短的四言绝句来表现。可能现在很多学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想要写出这样的文章就十分困难。这就是传统语文教育跟现代语文教育脱节的地方。文字的使用在不断发展,但对于文章的写作却处于脱节的地方,虽然我们可以大声地说:我们不是李白,没必要写出那样的诗文。但是,是真的不想写,还是写不出呢?我们的老师一边在课堂上拼命地讲解着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一边又叫我们抵制传统,活出现代人的样子。可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他们又真的分得清楚吗?现代教育要取得发展就必须依靠传统教育,传统语文教育也离不开现代语文。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上课不是简单地传授课本知识,也不是完全脱离课本,只介绍社会,而是二者结合,共同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强制性教育,过分考虑对学生灌输知识,其目标就是死啃书本,课堂成了一个封闭的地方,成了阻碍学生发展的一道屏障,毁掉了学生的独创性和智力兴趣。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要求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要知道“教育只有一个课程,那就是生活及其所有表现”。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

现代语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朱自清语文现代化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欧化简体字拼音化

朱自清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综合引述鲁迅先生对中国语文改革的看法,文中并未加入朱自清先生本人对这些观点的价值性评说,但从朱自清先生不同时期的著述中也可看出,他对鲁迅的语文观是大体赞同的。带来了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简化字运动的持续高涨。这些运动所追求的就是中国语文的现代化:即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1]。而朱自清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一直在倡导与追随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从五四时期在北京大学就学时起,直至后来近三十年的任教生涯,朱自清先生一直都关注着中国语文的改革运动,这并非全是出于这些运动在当时与他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支持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主流学说与理论,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影响知识分子,这无疑起了推动中国语文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在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白话文运动当属最成功的,而在这成功的进程中,那些平易、新鲜、通俗明了的优秀白话文作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一个文学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不是学说而是作品。在这些典范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得到众口一辞的赞赏。在研究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大多都是评论他的散文,而且多着重于作品的分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语文现代化运动中的价值和作用,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极有概括性,他说:“在写语体文的作家之中他是很早的一位。语体文运动的历史还不算太长,作家们都还在各自摸索路径。较老的人们写语体文,大半从文言文解放过来,有如裹小的脚经过放大,没有抓住语体文的真正的气韵和节奏;略懂西文的人们处处模仿西文的文法结构,往往冗长拖沓,佶屈聱牙;至于青年作家们大半过信自然流露,任笔直书,根本不注意到文字问题,所以文字一经推敲,便见出种种字义上和文法上的毛病。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就剪裁锤炼说,它的确是‘文’;就字句习惯和节奏说,它的确是‘语’。任文法家们去推敲它,不会推敲出什么毛病;可是念给一般老百姓听,他们也不会感觉有什么别扭。”因此,说到白话文运动的成功,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这方面的成就要和语体文运动共垂久远的”[2]。

国语运动与白话文运动一直相依发展。朱自清先生始终支持国语用活的方言———北京话(当时称北平话)做标准,他认为,国语应该有一个自然的标准。他说:“有人主张不必用活方言作标准,该兼容并包的定出所谓‘国语’。而所谓‘国语’就是从前人所称的‘蓝青官话’。但个人‘蓝青’的程度不同,兼容并包的结果只是四不像罢了。我觉得总是有个活方言作标准的好。”朱自清先生还以他本人为例来表明他的观点,他说:虽然本人是苏北人,但也赞成将北平话作为标准语,其中一个原因,是北平话的词汇差不多都写得出来[3]。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对北方方言的使用也是有口皆碑,有学者对此评论说:北方方言的许多语句被他活生生地捉到纸上,生动、自然、亲切,而且很有分寸。这又使人想到一个问题:“能不能完全用一种方言———比如北平话———写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动,才有个性,也才能在民间生根。可是方言有时就不够用,特别在学术用语方面。并且若是全用北平话,也觉得流利的有点俗。朱先生在这方面的主张,是以北平话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话。那也就包含一个结论,便是: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4]

朱自清先生似乎对诵读情有独钟,在他的著述中多处谈到诵读的话题。朱光潜先生曾回忆说:“我们都觉得语文体必须读得上口,而且读起来一要能表情,二要能悦耳,所以大家定期集会,专门练习朗诵,佩弦对于这件事最起劲。”[5]朱自清先生认为白话文并非怎样说就怎样写,而是“对于说话,作一番洗炼的工夫。洗后仍是白话,那么就体例说是纯粹,就效果说,可以引起念与听的时候的快感”。他认为,朗诵的发展可以帮助白话诗文的教学,也可以帮助白话诗文上口,促进“文学的国语”的成长。“只要把握住一个标准,就是上口不上口”,即是朱自清先生心目中纯粹的、理想的白话文[6]。

在用白话文写作上朱自清先生很看重标点符号的作用,他认为,标点符号和从前的圈点或句读符号不一样。后者只是加在文字上,帮助读者的了解;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机械的。前者却是用在文字里,帮助写作者表达情思;对于文字的关系是有机的。因为用了标点符号,才有了新的“句”的观点。现在还有些人不大会用标点符号,先写好了文字,再去标点起来。这真是所谓“加”标点了。后“加”标点的文字里,往往留着旧白话的影子。他把这原因之一归于当初由胡适起草的标点符号施行条例,因为其中所举的例句都是古书和文言,加上一些旧小说的白话,现代的白话文似乎没有。他认为这种例句“加”上标点符号,究竟很不自然,不能充分表示每种标点符号的用处。而白话文之所以成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能用标点符号的人,将标点符号当作文字的一部分,不当作文字外的东西。他们写作时,随着句读标点下去;这是“用”进去,不是“加”上去。这些人的文字,现代化的成分大概要多些[7]。

30年代,在白话文发展过程中的“欧化”倾向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朱自清先生对此则从时展的角度去加以探讨。他的态度应该也与他曾在英国专修过语言学有关系。他认为时代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语言是比旧文言旧白话复杂得多、精密得多”。这种精密也体现在文法的现代化上,即体现了分析的精神。他将白话文的欧化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仿欧化语法,一般人行文时,往往有牵强不过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蹩扭。第二个时期注意到欧化的方法,如徐志摩的文章就是代表这个时期的成功作品。他在批评一些人的“欧化”是堆砌形容词,使人眼花缭乱,语句艰涩等等的同时,也提出:现作的人,大约不止我一个,似乎都多多少少徘徊于所谓“欧化”与熟语化两条路中间。他们求清楚,不得不“欧化”;他们求亲切,又不得不熟语化。怎样才能使“欧化”与熟语化调和得恰到好处,还待研究和练习。这是留心语言现代化的人所应当努力的。白话文不但不全跟着国语的口语走,也不全跟着传统的白话走,却有意的跟着翻译的白话走。这是白话文的现代化,也就是国语的现代化。中国一切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也是自然的趋势,是不足怪的。语言的“欧化”在适应和发展现代生活上也是必要的,不得不然的[8]。

白话文的“欧化”倾向是由于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汇融合,而翻译是介绍外国的文化到中国来的“第一利器”,朱自清先生写了《译名》一文,专门谈名词术语的翻译问题。谈到借用外语时,朱自清先生认为:原来中国的六书文字同西洋音标的文字性质本是格格难入,同他们的交通又很晚。以前同中国交通的大概都是文化低下的国,没有什么新语输进来;只有汉到六朝之间,印度哲学输入,佛经译出的很多;结果也只是在中国文字里添了许多新词,并没有借用梵语的所在。直到近几十年,才有借用日本名词的现象。至于西洋文字,因为同中国的文字相差的实在太远了,所以一直没有借用的事情。他们的音形都差的太厉害,就是借过来,要叫他普遍通行,让人人明白他的意义,恐怕是千难万难呢!主张

直接用外国原名的人,以为这样可以免了许多意义上的剥削,省了许多劳力。但是免了,省了,却不能有效了,思想不容易传播了。学术上的名字,十分之九是中国没有的;要说借用,借用的字数一定非常之多;满眼是借用字了。懂外国文的,不愿意看这四不像的东西,不懂的人格外不懂,思想传播反阻碍了。朱自清先生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暂在相当的译名的底下附写原名———让懂他的知道,也可以借此矫译名歧异的弊;又可以渐渐教中国文有容纳外国字的度量;那不懂外国文的,也不至于向隅;这样才可以收普及之效。人名地名虽不必义译,也要拿中国字切出他的音。切汉音并不足损真,反能帮助他普及。总之,我们做翻译的事情,是要介绍思想给那些大多数不懂外国文的人,是要促进国语的科学哲学的发展,认定这个主意便对[9]。

1920年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使用简体字,后又提出了《简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并认为这是“治标的办法”,且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胡适也于1923年在《国语月刊》汉字改革号的《刊头语》中说:“中国小百姓做了一件惊人的革新事业:就是汉字形体上的大改革,就是‘破体字’的创造与提倡。”认为:“这虽然不是彻底的改革,但确然是很需要有的一桩过渡的改革。”由此,简化字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改革举动给予了响应,他在1927年写的《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中,肯定了简化字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说:“有人研究小学,研究《说文》,研究金文,研究甲骨文,至矣,尽矣;至于破体俗字,那当然是不登大雅之堂,不值通人一笑的。但破体俗字在一般社会生活里,倒也有些重要,似非全无理由可言;而且据魏建功先生说,这些字也并非全无条例,如‘欢’省作‘欢’,‘观’,省作‘观’,‘权’省作‘权’,‘劝’省作‘劝’,是很整齐的,颇值得加以研究。是的,在小学家看来,这又有什么道理!然而我相信张东荪先生的话,他说:‘凡文明都是有价值的;凡价值都是时代性的。’”[10]

1940年6月,朱自清先生写了《文字改革问题》。在文中,他就中国文字的走向问题说: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近年的发展像是有两个方向。一是采用拼音字,二是采用简化字(也就是所谓“手头字”)。他认为,中国的文字向拼音化方向改革,是一件好处不太多且不容易做的事。主张用拼音文字,不外两个理由:第一,文字口语合一;重要的怕还是第二,容易普及。第一层办不到,第二层似乎太理想,在中国施行的可能性太小。而推行简体字倒是实惠的办法,简体字在应用方面还比较方便。他推崇陈鹤琴的观点:拉丁化必须以国音做基础;中国汉字必须保存和改进。他认为对于乐意写简化字的学生不必像以前那样去责备他们。同时,“简体字通行,教学法改良,文字教育易于进步,别字必然减少。”[11]

今天,对于朱自清先生的语文观已无需再多加评说,因为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现状都已经给了朱自清先生最公正、最积极的评价。在朱自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再翻阅一下他的有关著述,捋一捋他有关中国语文现代化的论述、观点,我们被朱自清先生强烈的现代意识和改革意识所吸引,他所具有的超时代性的思维和卓识,对于今天的学术研究仍具有引导意义。

[1]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2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5]朱光潜:《回忆朱佩弦先生》,见《文学杂志》第三卷,第五期,7页,商务印书馆,1948。

[3]此文中所引述的朱自清先生语均由多篇文章中摘要综合而成,在每段引述内容之后仅注出主要参考文章。《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3):第一集,《论白话》,270页;第三集,《论国语教育》,193页;第四集,《国语和普通话》,531~532页;第八集,《语文杂谈》,204页。

[4]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124页,三联书店,1987。

[6]《朱自清全集》第三集,《论育读》,186页;第八集,《理想的白话文》,359、360页。

[7]《朱自清全集》第二集,《写作杂谈》,76~78页;第八集,《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3、314页。

[8]《朱自清全集》第八集,《白话与文言》,200页;《语文杂谈》,203页;《新语言》,294、295页;《论句子的主词及表句》,314页;《中国散文的发展》,336页。

[9]《朱自清全集》第八集,《译名》,2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