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5:39:49

物流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1

ERP源于制造业,它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生产作业与控制和财务成本等制造性企业关注的各个管理环节,是将企业的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同职能如计划和日程安排、采购、生产、融资等的关键数据和沟通信息整合起来。但事实上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盲目相信并采用风险极大的ERP系统,结果得不偿失。

业务流程重组是ERP实施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有些企业因业务流程重组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业务流程重组有如一剂中药方剂,是平衡企业管理阴阳强化企业体质的,不同企业应辩证地施以不同组方,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应各不相同。由于ERP支持的业务管理模式有相对固定性,使得许多企业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实施ERP系统,其结果可想而知。业务流程重组受阻和失败,往往导致ERP实施无法进行。

ERP的实施是软件系统、实施服务和企业自身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ERP系统无法运转。撇开ERP系统实施无法顺利进行这个风险不谈,即便是在ERP系统运转以后,以下几点问题仍然不容回避。

首先,许多企业由于自身所处的行业和具有的管理基础,并不支持使用ERP系统,庞大而复杂的ERP系统不仅不会提高这些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反为这些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应该正视的是,现实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达到符合ERP系统所要求的理想状态,而几乎所有的ERP系统为了符合大多数企业需求,基于理想的企业管理状态设计了很多庞杂的功能,需要一套烦琐操作流程支持应用。有一些例子足以佐证ERP的大而不当,这些事例在企业管理基础普遍较好的美国也经常发生:当企业实施完一套ERP系统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需要如此复杂烦琐的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精确程度,ERP系统因此成了摆设。

其次,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为适用这个环境以便在竞争中取胜,所有企业都可能面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继续优化甚至是管理变革的状况。被誉为管理奇才的GE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谈到:管理变革每时每刻都带来机会而不是危机。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在管理上的变化可以采取渐近方式,实施ERP系统后,每一个管理上的变化都需要ERP系统作相应支撑,这给企业带来的管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不仅要求对已有的管理工作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有时还会增加新的管理职能,ERP的功能扩充性不足,往往成为制约企业管理工作延伸的重要因素。

再次,ERP的适用性很有限。虽然我们现在不乏听到制造业以外的行业,如金融业、通信业、零售业等企业实施ERP的消息,但这些企业实施从制造业管理思想脱胎而来的ERP系统往往差强人意。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ERP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ERP所经历的时期从被狂热追捧过渡到被冷静质疑,现在ERP已经面临着一个重新变革的时期。纵览企业信息化思潮的变迁,从人们在ERP之后抛出的众多理论中可以看出,传统ERP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些理论中,最值得引起关注的,不是CRM也不是ERPII,而是物流管理(LM)及供应链管理(SCM)。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将领导着这场ERP变革潮流。

物流管理,方兴未艾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正在兴起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宣称,到2005年为客户总共谋求500亿美元的价值。是什么力量使这家公司做出如此大胆预测?正是这家公司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优势,使这家公司在SAP、Oracle等老牌管理软件厂商强大竞争压力下异军突起,业绩逐年攀升。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的定义,源自美国二战期间的后勤管理,二战结束后,后勤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纵深发展,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从此可以看出,物流的含义已经扩大到生产制造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与物流管理一起经常被提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思想,那么现代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关注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物品流转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主要环节。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企业的物流能力是一种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能力。

在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市场前景犹为广阔,目前已经有80%的企业准备升级自己的物流管理软件,有62%的企业准备重新选择物流管理软件。广阔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前景,来源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部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进销存核算、仓储、运输或搬运上,很少有企业的物流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功能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无论是物流管理的硬件还是软件,与信息化时代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计算机世界》所属CCWResearch在物流软件评测报告中援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指出:“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少,据统计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率达到30%以上,而这个比值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在17%以下。与ERP相比,实施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比较项目ERP物流

投资回报率低高

实施周期长短

总体拥有成本低高

实施风险性大小

适用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

目前,物流软件市场仍处在孕育期,CCW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大部分使用了物流软件的企业“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例如采购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报告同时也显示“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2

当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类图书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读者工作需求、实际操作性和借鉴性比较强的物流管理实务类图书;一类是为满足大中专院校教学需求的物流管理教材类图书。前者一般是经管类产品,读者多是行业从业人员;后者多是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读者多是物流专业的学生。从图书市场整体来看,物流管理或仓储管理,由于需求量大,一直是管理实务类图书中的热门产品。从当当网2014年2月数据来看,物流管理类图书超过4000个品种。销售数量虽然不及一般管理类和营销类图书,但因需求有一定刚性,且印张多码洋大,同样成为众多出版机构争相介入的领域。

二、结合物流业现状看物流管理出版趋势

1.针对当前物流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出版社需要策划更多与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等问题相关的经管实务类工具书,提高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一方面,这类图书要求实用、易用,让物流从业人员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加快工作效率。如《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一书,在当当网就累计超过4000条评论,销售逾万册。分析其热销的原因,是作者从实践者的角度分析一个个案例,讲细节、讲执行,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另一方面,出版机构也需要出版更多的高端经管和国外经典经管类图书,以拓展物流行业管理者的眼界与思路。如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0年引进《供应链物流管理(第3版)》,这本是由中美知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反映了供应链管理一体化的管理理念。这本书虽然内容高端,但仍有不错的销量,很多专业院校、MBA、EMBA和物流管理等相关人员也学习参考此书。这类图书既可以是扩展管理者经营水平的外企高管作品,也可以是行业专家的权威著作。这类图书需要的就是深度与独到见解,装帧上可以适当“高大上”,以满足企业管理者的更高需求。

2.对于企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出版社需要策划适宜的专业书籍,尤其是物流行业专业软件的操作和开发书籍,物流专业机械工具的操作与维修书籍。这些图书都是技术类产品,在选题策划上要有所区别。专业软件和专业机械操作类图书的读者对象是一线从业者,这类图书内容要简洁明了,力求实用,装帧和定价符合读者的具体需求。如市面上一些金蝶或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的图书,虽然图书品种不多,但是销售比较稳定。而且同类图书品种不多,读者有刚性需求,此类图书的定价反而较高,比常见的办公软件类图书定价高。专业软件的开发和专业机械的维修类图书,因为读者需求高,所以除了在内容上要求专业性,在定价上也可以适当提高,扩大盈利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的物流软件开发类图书寥寥无几,而物流专业机械维修类图书内容陈旧,新品相对缺乏,物流软件开发的图书属于市场空白,出版社可在此领域有所作为。此类图书在铺货问题上需要注意的是,行业的专业软件开发基本是由软件公司来完成的,图书应主要发往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大城市,要重点铺货在物流业发展集中的地区。

3.对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出版社要联合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多出版该行业的精品教材。首先,在教材出版的问题上,出版社要与学校教师沟通,编写的教材要符合当前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其次,出版社要和行业内的大企业沟通,跟上当前行业发展的步伐,避免闭门造车。再次,在图书的装帧上要适当控制,可通过降低纸张和印刷成本来控制定价,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电子商务与物流》等图书,定价合理,内容贴合教学需求,被众多相关专业院校作为指定教材。最后,出版社要尝试立体化、数字化出版。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可以结合视频光盘的讲解、网站资源的扩充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3

传统ERP,困境重重



各大ERP厂商和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20年来我国企业在应用MRP-II/ERP系统方面投资80亿元人民币,但是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寥寥无几。”不仅在我国ERP的实施难以见效,即便是在管理基础相对较好的美国,因为实施ERP而使自身走向困境的企业也不为鲜见,最为有名的两个例子是:一是著名的DELL公司,在投入2亿多美元耗时2年后,不得不疲惫不堪地宣布取消实施ERP系统;另一个更为可怕的例子是,一家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的美国药品销售龙头企业-----福克斯-梅亚公司,从1994年开始着手实施ERP系统,历时两年半后不仅没有任何收效,反而使订单处理能力下降到2.4%,最终仅以8000万美元被收购。此外,有统计数据显示,70%以上的ERP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ERP系统实际应用成本超过预计成本178%,安装时间超过预计时间的230%。

ERP源于制造业,它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生产作业与控制和财务成本等制造性企业关注的各个管理环节,是将企业的不同环节之间的不同职能如计划和日程安排、采购、生产、融资等的关键数据和沟通信息整合起来。但事实上许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盲目相信并采用风险极大的ERP系统,结果得不偿失。

业务流程重组是ERP实施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名词,有些企业因业务流程重组强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但大部分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业务流程重组有如一剂中药方剂,是平衡企业管理阴阳强化企业体质的,不同企业应辩证地施以不同组方,业务流程重组后的企业管理模式也应各不相同。由于ERP支持的业务管理模式有相对固定性,使得许多企业以削足适履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实施ERP系统,其结果可想而知。业务流程重组受阻和失败,往往导致ERP实施无法进行。

ERP的实施是软件系统、实施服务和企业自身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ERP系统无法运转。撇开ERP系统实施无法顺利进行这个风险不谈,即便是在ERP系统运转以后,以下几点问题仍然不容回避。

首先,许多企业由于自身所处的行业和具有的管理基础,并不支持使用ERP系统,庞大而复杂的ERP系统不仅不会提高这些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反为这些企业增加了巨大的运营成本。应该正视的是,现实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达到符合ERP系统所要求的理想状态,而几乎所有的ERP系统为了符合大多数企业需求,基于理想的企业管理状态设计了很多庞杂的功能,需要一套烦琐操作流程支持应用。有一些例子足以佐证ERP的大而不当,这些事例在企业管理基础普遍较好的美国也经常发生:当企业实施完一套ERP系统后,发现实际工作中根本不需要如此复杂烦琐的工作程序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精确程度,ERP系统因此成了摆设。

其次,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为适用这个环境以便在竞争中取胜,所有企业都可能面临组织结构调整、业务继续优化甚至是管理变革的状况。被誉为管理奇才的GE总裁杰克-韦尔奇曾经谈到:管理变革每时每刻都带来机会而不是危机。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在管理上的变化可以采取渐近方式,实施ERP系统后,每一个管理上的变化都需要ERP系统作相应支撑,这给企业带来的管理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企业不仅要求对已有的管理工作做相应的调整和变化,有时还会增加新的管理职能,ERP的功能扩充性不足,往往成为制约企业管理工作延伸的重要因素。

再次,ERP的适用性很有限。虽然我们现在不乏听到制造业以外的行业,如金融业、通信业、零售业等企业实施ERP的消息,但这些企业实施从制造业管理思想脱胎而来的ERP系统往往差强人意。企业特别是集团性企业管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ERP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

ERP所经历的时期从被狂热追捧过渡到被冷静质疑,现在ERP已经面临着一个重新变革的时期。纵览企业信息化思潮的变迁,从人们在ERP之后抛出的众多理论中可以看出,传统ERP的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这些理论中,最值得引起关注的,不是CRM也不是ERPII,而是物流管理(LM)及供应链管理(SCM)。有越来越多的倾向表明,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将领导着这场ERP变革潮流。

物流管理,方兴未艾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正在兴起的管理软件供应商宣称,到2005年为客户总共谋求500亿美元的价值。是什么力量使这家公司做出如此大胆预测?正是这家公司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优势,使这家公司在SAP、Oracle等老牌管理软件厂商强大竞争压力下异军突起,业绩逐年攀升。

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的定义,源自美国二战期间的后勤管理,二战结束后,后勤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纵深发展,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86年美国物流协会(C.L.M)对Logistics所做的定义是:“以适合于顾客的要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制成品与其关联的信息,从产业地点到消费地点之间的流通与保管,为求有效率且最大的'对费用的相对效果'而进行计划、执行、控制”。从此可以看出,物流的含义已经扩大到生产制造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与物流管理一起经常被提及的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思想,那么现代的物流管理思想更关注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物品流转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主要环节。未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企业的物流能力是一种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能力。

在我国,物流管理软件的市场前景犹为广阔,目前已经有80%的企业准备升级自己的物流管理软件,有62%的企业准备重新选择物流管理软件。广阔的物流管理软件市场前景,来源于我国特有的国情。我国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部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内容多数仍停留在进销存核算、仓储、运输或搬运上,很少有企业的物流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的功能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我国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无论是物流管理的硬件还是软件,与信息化时代要求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物流还有较大的差距,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运用能力,物流的专门知识,物流的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与管理能力都明显不足。

《计算机世界》所属CCWResearch在物流软件评测报告中援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指出:“中国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也居高不少,据统计物流成本占制造成本的比率达到30%以上,而这个比值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在17%以下。与ERP相比,实施物流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比较项目ERP物流

投资回报率低高

实施周期长短

总体拥有成本低高

实施风险性大小

适用的行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

目前,物流软件市场仍处在孕育期,CCW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大部分使用了物流软件的企业“只是整个物流环节的一小部分,例如采购管理软件、库存管理软件、票据管理软件等,很少有企业实现了整个物流过程的信息管理”。报告同时也显示“仅有14.3%的用户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

我国从事物流管理思想的研究和物流管理软件的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有不少国内厂商意识到物流软件的市场前景,推出了一批先进实用的物流管理软件,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物流软件依据市场占有率排名,主要有:博科、用友、金蝶、金算盘、招商迪辰、亿康、远望。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物流管理促使ERP变革,并不表明原有ERP涵盖的功能毫无作用,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生产、财务等等功能仍然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些功能将以物流管理为指导思想,重新进行整合应用。新型的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无论是被称为ERP还是被冠以别的名称,都将抛弃原有ERP着重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管理的思想,转而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所处的产业链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网络营销物流新需求营建方案

网络营销环境下一切商务活动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的运作。物流系统在网络营销环境中处于供应商和网上用户之间,在这个供求关系中物流起着规划与调度作用。由于网络营销的运作环境、工具等诸多方面与传统营销不同,所以网络营销的物流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与需求,这就要求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与了解这些特点与需求,并根据这些特点与需求营造适合自己的物流体系。

物流与网络营销的关系

现代物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必备条件

网络营销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的方式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完成的各种业务交易行为。每笔成功的交易都须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即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其中,物流是基础,信息是桥梁,资金是目的。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着数以百万计的商业交易,每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物流和信息流,贸易伙伴需要这些信息一边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存储、提货以及包装等。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网络营销时代,物流与信息的相互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用到越来越多的现代物流技术。

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相反,缺少现代化的物流,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网络营销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仍将是无米之炊。

物流是网络营销概念模型的基本要素

网络营销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其中的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具体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

物流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

在网络营销交易过程中,消费者通过网上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即商流过程。但网络营销的活动并未就此结束,只有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即只有通过物流过程,商务活动才得以终结。因此,在整个网络营销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是实现网络营销的保证。没有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无论网络营销采用多么便捷的形式,商品生产和交换都难以顺利进行。

网络营销中物流的新需求

信息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核心

网络营销的核心是信息化,这个信息化不仅体现在选择商品及电子支付上,也充分体现在物流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的表示、传递、存储及使用等方面与传统物流过程相比较有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物流信息表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收集的自动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及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库化,物流信息管理的系统化,物流信息查询的个性化等。显然网络营销中的物流是与电子化信息流密不可分的。

网络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基础

物流的网络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即物流信息传送、存储的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信息传递与存储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上下游顾客之间的信息传输与储存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二是组织的网络化,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内部网,即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通常由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两部分构成。自动化、智能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双翼

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效果是省力化,同时还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物流作业能力,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等。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其核心是人机一体化。自动化的设施很多,包括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等,很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些设施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智能化是物流的一种最高层次的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物流的智能化涉及很多的技术难题,国际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为提高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网络营销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整体化、系统化是网络营销物流的最终目标

网络营销物流应是信息流、货币流、物流的整合体。网络营销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代表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整体生态环境要完善,要求打破原有行业的传统格局,发展建设以商品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信息流、商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网络营销物流体系。这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事情,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组建覆盖全球的配送网络也是不现实的或是低效率的。

营建网络营销物流的具体方案

组建物流联盟

物流联盟指货主企业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形成长期互利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对于已经开展普通商务的公司,可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销售系统;同时可以利用原有的物流资源,承担网络营销的物流业务。拥有完整流通渠道的制造商或经销商开展网络营销业务,比ISP、ICP或互联网站点更加方便。国内很多制造商、销售商的物流设施普遍比专业物流企业的设施先进,这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物流网络和设施支持网络营销业务。另外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物流网络上的优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随着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上游或下游延伸,第三方物流企业转而进入网上购物的经营,有着相当的经营优势。因此,组建物流联盟是最合理发挥制造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自身优势的一条捷径,在生产企业已有的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企业的网络营销物流系统。

物流中央化

物流中央化模式强调“整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整体利益为重,冲破按部门分管的体制,统一从整体进行规划管理的方式。在市场营销方面,物流管理含分配计划、运输、仓储、市场研究、为用户服务五个过程。在流通和服务方面,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包含需求预测、订货过程、原材料购买、加工过程,即从原材料购买直至送达顾客的全部物资流通过程。

物流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5

摘要:在分析二维条码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物流条码技术特点和物流条码标识的内容,并通过对医药行业物流管理系统的条码使用分析,决定在系统的药品物流过程中的销售开票票据、药品库存、销售出库等方面应用PDF417二维条码。通过使用PDF417二维条码,医药行业物流管理系统解决了以往棘手的传输数据、降低成本、缩短送货时间等问题,使整个系统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各种信息的流动进行有效管理,完成其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加强了贸易伙伴之间的联系。

在北京医药股份公司开发其物流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考虑到药品从厂家经过中间的药品经销商到达最终客户的整个流通中,贯穿了大量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在整个物流链(从生产线直至付款柜台)之间建立一个无纸系统,以保证产品能不间断地由供应商流向最终客户,同时信息能够在开放的物流链中循环流动,以满足物流链中不同客户对产品和信息的要求,消除物流链中不必要的成本和费用,是开发物流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在系统中使用二维条码技术,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综合、整体、系统地考虑,充分发挥物流管理系统的功能效益。

一、二维条码及物流条码

1.1二维条码

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等优点。现在条码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商业自动化系统、仓储管理、交通管理、金融文件管理、商业文件管理、病历管理、血库血液管理以及各种分类技术方面,条码技术作为数据标识和数据自动输入的一种手段已被人们广泛利用,渗透到计算机管理的各个领域。一维条码所携带的信息量有限,如商品上的条码仅能容纳13位(EAN-13码)阿拉伯数字,更多的信息只能依赖商品数据库的支持,离开了预先建立的数据库,这种条码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条码的应用范围。基于这个原因,在90年明了二维条码。二维条码除了具有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二维条码是一种由点、空组成的点阵形条码,它不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就可使用,实际上是一种高密度、高信息量的便携式数据文件,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纠错能力强、译码可靠性高、防伪能力强等技术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二维条码依靠其庞大的信息携带量,能够把过去使用一维条码时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中的信息包含在条码中,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条码得到相应的信息,并且二维条码还有错误修正技术及防伪功能,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二维条码可把照片、指纹编制于其中,可有效地解决证件的可机读和防伪问题。因此,可广泛应用于护照、身份证、行车证、军人证、健康证、保险卡等。目前二维条码主要有PDF417码、Code49码、Code16K码、DataMatrix码、MaxiCode码等,主要分为堆积或层排式和棋盘或矩阵式两大类[1]。近年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及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PDF417技术已经开始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特别是在1997年12月中国颁布第一个二维条码国家标准《四一七条码》后,标志着PDF417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正步入正规有序的快速发展阶段。

1.2二维条码PDF417技术的特点

1)信息量大,一个PDF417条码符号,可以将1848个字母字符或2729个数字字符或字母、数字混编字符进行编码。在同等面积下,二维条码比一维条码信息含量高几十倍。2)容易印制PDF417条码可以印在纸、卡片及各种常用条码载体上,可以用多种标准的打印技术及卡片印制技术印制,包括:喷墨打印、激光打印、热敏/热转印条码打印机打印等。3)修正错误能力强PDF417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错误修正技术,这种隐含于符号内的错误修正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译码错误,提高译码的速度及可靠性,还可以将由于条码符号破损、沾污等丢失的信息破译出来。错误修正甚至可以将符号受损面积达50%的条码符号所含信息复现出来。4)译码可靠性高在管理数据库测试中,阅读2000万个条码符号,没有出现一例译码错误,这说明PDF417具有极高的可靠性。5)保密性强PDF417可以把编码信息按密码格式进行编码,以防止伪造条码符号或非法使用有关编码的信息。

1.3物流条码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流”是指物理性的运动,亦称为位移。“物流”是物质资料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物流条码是用以标识物流领域中具体实物的一种特殊代码,是整个物流链过程,包括生产厂家、配销业、运输业、消费者等环节的共享数据。

它贯穿整个贸易过程,并通过物流条码数据的采集、反馈,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商品条码相比较,物流条码有如下特点[3]:1)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商品条码是最终消费品,通常是单个商品的唯一标识,用于零售业现代化的管理;物流条码是储运单元的唯一标识,通常标识多个或多种类商品的集合,用于物流的现代化管理。2)服务于物品流通全过程商品条码服务于消费环节:商品一经出售到最终用户手里,商品条码就完成了其存在的价值,商品条码在零售业的POS系统中起到了单个商品的自动识别、自动寻址、自动结帐等作用,是零售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基础;物流条码服务于商品流通全过程:生产厂家生产出产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直到零售商店,中间经过若干环节,物流条码是这些环节中的唯一标识,因此它涉及更广,是多种行业共享的通用数据。3)信息多通常,商品条码是一个无含义的13位数字条码;物流条码则是一个可变的,可表示多种含义、多种信息的条码,是无含义的货运包装的唯一标识,可表示货物的体积、重量、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是贸易伙伴根据在贸易过程中共同的需求,经过协商统一制定的。4)可变性商品条码是一个国际化、通用化、标准化的商品的唯一标识,是零售业的国际化语言;物流条码是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伙伴对各种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应运而生的,其应用在不断扩大,内容也在不断丰富。5)维护性物流条码的相关标准是一个需要经常维护的标准。及时沟通用户需求,传达标准化机构有关条码应用的变更内容,是确保国际贸易中物流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物流条码涉及面较广,因此相关标准也较多。它的实施和标准化是基于物流系统的机械化、现代化,包装运输等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物流条码标准化体系已基本成熟,并日趋完善。

1.4物流条码标识内容及码制选择

1)物流条码标识内容物流条码标识的内容主要有项目标识(货运包装箱代码SCC-14)、动态项目标识(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18)、日期、数量、参考项目(客户购货订单代码)、位置码、特殊应用(医疗保健业等)及内部使用,具体规定见相关国家标准。2)物流条码符号的码制选择目前现存的条码码制多种多样,选用条码时,要根据货物的不同和商品包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条码码制。单个大件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商品的包装箱往往采用EAN-13一维条码。储运包装箱常常采用ITF-14条码或UCC/EAN-128应用标识条码,包装箱内可以是单一商品,也可以是不同的商品或多件头商品小包装;但对于要求存储信息量大,安全性高的应用,一维条码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而二维条码则以其卓越的优点来担当大量的物流条码的应用。

二、二维条码技术在医药行业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2.1医药行业物流管理系统(简称医药系统),医药系统是应用于医药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中药饮片等等的有关医药方面的产品的生产、库存、营销管理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应用软件系统。众所周知医药产品的物流与其他普通商品物流是有共同点,但在医药产品的物流的过程中对药品的保存、流通、交易都有严格的要求,是有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

现行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包括4个主要部分:系统维护、日常业务、仓库、财务。系统维护包括对医药商品如医药商品如商品类别,规格品种,计量单位,生产厂家,供货单位,顾客等一系列系统库的建立与数据维护;对系统使用部门、人员的权限控制。日常业务包括对营销商品的报价管理,到货登记,销售票据的制作,业务帐的自动登记;部门间医药商品的调拨,医院退货处理,退厂家货。库存主要管理医药商品的入库、出库、移库处理;对不合格商品的损拒或报损处理;可调库存帐的登记;验收登记本、库存数量帐、库存季报帐的制作;待验库管理;医药库存商品的批次管理;库存商品的积压、药品效期报警。财务部分包括对销售商品的回款登记;成本及毛利的核算;商品帐的制作。业务管理提供对货物的多人同时销售开票,并打印销售发票,不同的部门间对某一商品进行调拨,医院退货,退厂家货。同时将这些开票内容传递至库存、财务。此外,业务部分能接受库存传递来的数据,对货物作到到货登记。对于损拒情况,损报情况分别予以登记,业务员还能够在这里对物品的价格进行维护。在销售开票及到货登记的同时,系统自动登记了业务账,系统还分品种、医院、业务员向用户提供回款、来回款的统计查询,业务部分同时向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合同管理,用户可通过对采购合同的维护来打印合同清单。库存管理部分报括对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库、损拒、损报处理。入库是指对某一规格的货物分批次登记入库,系统根据入库内容分时间及保管员打印验收登记本。出库是由销售部门发出销售指令,系统根据批号顺序(先入先出)自动出库并打印销售登记本。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物品,通过移库功能将其移至不合格库。并自动减少可调库存量,同时将此可调库存量传递至业务部门。对于不合格库的物品,系统提供损拒或损拒报处理,并分保管员打印不合格药品登记本。在上述几项操作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帐,同时对可调库存量进行调整,并将最新数据信息反馈至业务部门及财务部门。对于待验物品,系统依据普通入库模式,创建待验库,将所有待验物品登记入库,并分保管员打印待验登记本。系统的实现这些功能的同时,提供给用户一套库存数量账和一套库存季报账。此外,系统提供管理者一套指定时间内的积压统计报告和一套指定时间内的库存物品报警报告。系统同时提供给用户一张仓库结构示意图,以方便查询。财务部在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已回款或付款的商业活动,依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做销售、退货(医院退货)、铁路运单(退厂家货)、到货、损拒、损报、调拨等确认后,自动记帐,并依据移动加权平均算法分部门核算当前最新成本,同时计算毛利,将最新核算出的成本及回款情况反馈给业务部门,并打印出商品三级账及销售帐。

2.2PDF417条码在医药系统中的应用,为了满足医药物流的特殊性要求,在物流过程中保持药品的批次、效期、名称等等信息的安全传递,使用条码技术是非常方便的。由于医药物流过程中传递的信息量大,所以本系统采用的是国际上流行的PDF417二维条码;系统在药品物流过程中的销售开票票据、药品库存、销售出库等方面应用了二维条码。

1)销售开票过程中的PDF417条码应用医药系统中的销售开票是一个医药物流的开始,主要完成的功能是记录对所销售药品的信息;由于药品的批次信息量是巨大的,业务人员和开票人员是不能完全知道所销售药品的批次和效期信息的,所以开票人员是不能在开票时就将所销售药品的批次、效期信息记录在系统中的,同时也不能打印销售票据,因为销售票据上应该有所销售药品的批次和效期数据;在这种情况下,销售开票人员只将药品的其他销售数据录入系统,而系统则根据销售信息自动生成一个PDF417二维条码,编码的原则是一张票据一个条码,系统将这个二维条码传递到仓库管理系统中后,再由仓库管理系统处理销售药品的批次、效期信息。一般情况,销售开票地点和存储药品的仓库是有一定的距离的,销售开票一般在市区,而仓库却在郊区,这样销售开票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是不可能在一个局域网中的;而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竞争是激烈的,为了取得最大的客户群,必须作到以最短的时间将客户所订购的药品送达客户,所以必须将销售开票数据信息尽快的传输到仓库。这里,可以使用广域网来处理数据传输;但在当前的国内电信发展及费用来看,利用广域网传输数据费用高,而且通过实际测试,郊区与市区的链路是非常不稳定的,数据传输是不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系统采用了二维条码技术。PDF417条码是一种性能卓越的二维条码,由于上面已经阐述过PDF417条码特点,这里就不再累述了;但如果将条码打印在标签纸上,这样成本也很高。这里,系统采用了纯软件技术,将销售开票人员录入的每一笔销售信息通过编码、加密,再将这些销售数据生成PDF417条码,利用普通打印机将这些PDF417条码打印到普通纸上,一张纸上打印多个PDF417条码,包含了多张销售票据数据,这样大大节省了成本,并保证了条码的清晰度,即使同时便于传真,系统只要将这些打印出来的PDF417条码传真到仓库,仓库利用PDF417条码扫描枪就可以将销售数据读入仓库管理系统中,以做配货处理。

2)销售出库上面已经提到,销售开票人员在记录销售信息时,是无法记录销售药品的批次和效期数据的;而目前各个医药经销商的客户都要求在发货单上应标注药品的批次及效期。为了解决缩短送货时间和增加发货数据信息的矛盾,将销售开票人员开的销售票以PDF417二维条码的方式传至仓库管理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应用PDF417二维条码激光扫描枪将销售信息解码翻译至明码,这里主要有销售药品的货号、品名、规格、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客户等信息;仓库配货人员通过这些销售信息配货出库,同时在将出库药品的批次和效期录入到销售信息中,这时系统就可以打印出带批次和效期的出库单了。同时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的信息检索功能,系统再将这些销售信息及出库药品的批次和效期数据进行编码加密,通过专用的PDF二维条码打印机打印出销售条码标签,将标签粘贴到出库的外包装上,以方便客户直接的查询检索到货药品的信息。通过PDF417二维条码,医药系统解决了以往棘手的传输数据、降低成本、缩短送货时间等问题;同时,由于利用国际先进的条码技术,使医药系统和系统的使用者在该领域中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3系统功能结构

在功能图中,描述了条码技术在医药系统中应用的重要功能。另外,系统硬件环境:商用微机CPU:PII300,硬盘:8G,内存:64M、100M网卡。软件环境:Windows9x。条码设备:二维条码打印机(支持打印PDF417条码)、二维条码激光扫描枪(识别PDF417二维条码)。该条码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在Win-dows9x下的,拥有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有较强的人机对话功能,同时该条码系统中,生成和打印条码都可以通过设置,由系统自动生成打印的,不需要操作人员的操作就能完成任务;另外操作人员可以自己的需要挑选一张销售记录来编码打印出PDF417条码来。

三、结束语

二维条码技术在医药系统中的应用,使整个系统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对各种信息的流动进行有效管理,完成其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业务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等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二维条码技术在使医药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信息中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2]宋华.系统化建设现代物流中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7):23-24.

[3]秦明森.实用物流技术[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1.

[4]齐二石.物流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6

一、“鞭子效应”(Bullwhipeffect)

数年前,P&G管理人员在考察婴儿一次性纸尿裤的订单分布规律时曾惊奇地发现,虽然婴儿对产品的消费比较稳定,零售商那里销售量的波动也不大,但厂家从经销商那里得到的订货量却出现大幅度波动,同一时期厂家向原材料供应商的订货量波动幅度更大。这似乎是一件与常识相矛盾的事。处于其他行业的HP等其他企业也作过类似的调查,同样印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这与我们在挥动鞭子时手腕稍稍用力,鞭梢就会出现的大幅度摆动的现象相类似。于是,人们就将这种现象称为“鞭子效应”。简单讲,“鞭子效应”就是指供应链下游消费需求轻微变动而导致的上游企业生产、经营安排剧烈波动的现象。

由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设计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动态模拟实验--Beergame,为我们较好地再现了鞭子效应产生的过程。这个实验以4人为一组,实验者分别代表供应链中的生产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在实验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代表的消费者发出订单,每个经营者则根据本期从下游经销商收到的订单发出货物,并以此为依据参考销售的历史记录预测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本期期末库存量向上游供应商发出订单。在任意两个经营者之间订单的传递需要两个经营周期,货物的运送也需要两个经营周期,换句话讲,每个经营者从发出订单到得到该计单的订货需要四个经营周期。这样,在经营一段时间以后,首先消费者需求出现微小调整,随后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的订单、库存量相继出现波动,并且,沿供应链回溯波动幅度越来越大,“鞭子效应”的痕迹越来越明显。

二、“鞭子效应”产生的原因

表面上来看“鞭子效应”表现为需求的不确定,下游企业对本企业产品经销量的波动,但实质上这种不确定是由于需求变化的信息在由供应链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传导过程中被扭曲,进而扭曲被放大的结果。“鞭子效应”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它涉及到企业的营销、物流、生产各个领域。但简单来讲这些原因主要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原因;一类是管理原因。两种原因纠结在一起,共同作用提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产品供应链造成消极影响。

系统原因也可以理解为客观原因,或者是供应链本身所无法服的原因。FrankChen等人的文章中曾经指出“鞭子效应”来源于两个方面:需求的变化和订货周期的存在。需求的变化主要指需求自身的波动,需求变化大,则效应强烈;需求平稳,则效应微弱。订货周期(lead-time)的存在,即从经营者发出订单到最终收到所订货物要花费的时间。订货周期越长,相应时间内市场的波动越大,需求预测越不准确,“鞭子效应”表现越明显。

造成“鞭子效应”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系统根源就是供应链的多层次性。在FrankChen的文章中谈到,由于在供应链的各个层次经营者都会设置安全库存,多层的累积,乃至同一层次中多个仓库库存的累加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系统库存产品量的数倍增加,进而导致企业对市场波动的反映速度减缓,“鞭子效应”加剧,再促使企业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准,尤其是现货供应水平和提高安全库存,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鞭子效应”的管理因素比较复杂和多样化。它可能是由于经营中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例如为避免缺货发出的异乎寻常的大额订单,订货激增给上游经营者带来错误市场信号,扭曲的信息在向更上游的供货商传递过程中多次放大,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种头脑发热大量订货(取消订货),或者不考虑市场需要完全凭主观臆断决定生产、订货安排的现象在现实中并非罕见。大量的生产闲置,库存积压也往往与此有一定联系。

但“鞭子效应”也可能是经营者理智决策的产物。仍以实验中的经营者为例,实验中不允许经营者之间互相讨论(这也是有着一定的现实背景的),经营者所能够得到的唯一的市场信息就是下游企业传来的订单,由于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每个经营者都倾向于根据历史上需求的变动,以及近期所得到的需求的变化情况作出自己的市场预测,并以此作为确定采购、生产、库存决策的依据。企业对需求的历史信息越看重,即当前期实际需求在预测中所占的权数越小,其对预测值的影响越小,有关需求波动信息传导给上游供应商的越微弱;相反,对前期需求变动越看重,当前期实际需求对预测的影响越大,由此制定的未来期采购计划越能反映本期需求波动的情况,向上游供应商所传导的本期需求变动的信号越强烈。由于需求的波动可能是随机的,也可能体现今后一段时间内一定的变化趋势,因此无论哪一种预测策略都可能对从消费者得到的消费信息发生错误理解,进而将错误的市场信息传导给供应链上游企业,并在传导过程中将其扭曲放大,导致“鞭子效应”的产生。

“鞭子效应’还与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有极大关联。订货交易成本的存在,运输中规模经济的影响,乃至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的落后,现代化通信手段的匾乏都会直接导致经营者延长订货周期,加大订货批量。同时,鉴于缺货成本通常高于库存持有成本--尤其是当我们将缺货的隐性成本(即所谓失销成本)考虑在内时,理智的经营者必然将选择一定的安全库存量来应付两次采购之间市场可能发生的波动,订货周期越长,需求不确定性也将越大,为此而设计的安全库存量也将越大。此外,一般来讲,订货周期时间由四部分组成:订单传送、订单处理、备货和货物装运。由于这四部分时间中的任何一部分变化都直接影响订货周期,因此订货周期的不确定也通常作为安全库存决策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订货周期越长,所需安全库存越多;订货周期变化越大,为达到同样的现货供应比率,同样也会要求有更多的安全库存量。

“鞭子效应”也与经营者的营销策略有一定的关联。经济社会中销售与消费的脱节极容易造成经营者将销售量误解为消费量,并据此作出错误的生产、经销计划。企业的促销计划无论是针对经销商的,还是针对最终消费者的,也无论是数量优惠,还是价格折扣,以及付款方式上的优惠,都会产生一定的先期购买(forwardbuying)行为,即在实际需求产生之前购买。这样会造成一段时间内产品的销售量远远超出该段时间市场对该产品的实际吸纳水平。这些超出需要的产品就会被客户或消费者堆放在仓库里供未来消费。当市场价格回升至正常水平,由于他们仍有存货,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消费但不购买,结果是,客户的购买时间安排与消费时间安排截然不同,购买量的变化比消费量的变化幅度要大得多。由此,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受到震荡也就在所难免。

促销之外的一些引发先期购买因素也将推动“鞭子效应”。例如HauL.Lee曾在文章里谈到由于热销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商往往多订货以防止生产商在不能满足所有订货时按照订货量配给产品;有的企业以销售人员的销售金额为其业绩评估标准,这样会造成在到达评估最后期限时,出现许多虚假的“人情”订单。如果企业出于竞争压力,同时允许经销商免费退货,或者存在事实上的免费退货,那么在产品流行期一过,或者销售人员业绩评估结束,又会有大量订单消失或者被取消,生产商原先依据虚假的需求信息所制定的生产计划就会落空,造成大量的浪费。

三、改进物流管理,削弱“鞭子效应”

“鞭子效应”将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和管理的低效率。因此,如何削弱这一影响就成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鞭子效应”的产生归根结底可以看成是个别环节中信息扭曲与信息在供应链流动过程中扭曲被放大这双重因素的结果,因而抵消“鞭子效应”的努力也可以从这样两方面着手。

就个别企业而言,首要是选择好的需求预测工具,以使企业能够对需求的变动作出正确的分析、评价,并对未来市场作出相对准确的预测,进而确定相对贴近市场真实情况的采购、生产等决策。

要避免信息扭曲导致“鞭子效应”还要尽量减少先期购买现象。前文中已经提到,促销、单纯以销售量评价销售人员工作业绩等做法都会引发先期购买,进而或者造成未来购买量锐减,或者由于大量的订单被取消,生产安排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混乱。要减少先期购买现象就要针锋相对地改变原来的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近年来,沃尔玛倡导的天天最低价的做法就是一个例证。天天低价使得消费者囤积现象减少,真实的消费情况显露在经营者的销售信息里。有助于经营者在真实的市场信息的基础上预测需求,正确决策。

要抵消“鞭子效应”,最重要的还是要改进企业物流管理。这可以从几方面入手。(1)要构造企业局域网,引入计算机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然后,企业通过互联网或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与客户联接,有效地加快订单传输速度,避免多次重复录入,提高备货、运送的效率和准确率,缩短订货周期,降低订货周期的木确定性。(2)要减少订货批量。一方面可以引入电子商务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专业化的第三万物流企业来降低小批量运输时的高额运输成本。在运输领域,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整车运费与零担运费差异巨大,专业公司因为可以将多个货主的货物集中运输,因此可以争取到较为低廉的整车运费,企业庞大的销售系统、富有经验的车辆调度也有助于合理安排运量和运输路线,减少空驶成本。所以,虽然对货主来讲还是小规模运输,但利用专业运输公司可以使平均运费水平大幅度降低。为减少订货批量,也有的企业尝试鼓励经销商订购一篮子商品,而不是一份订单只订购一种商品。这样虽然交货频率、运输效率没变,但是每种货物的交货次数增加了,相应的每次订货量就少了。

抵消“鞭子效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减少信息传导过程中的扭曲。在这方面,近年来所推崇的综合物流管理模式将大有用武之地。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是变原来生产、销售企业之间瓜分利润的竞争关系为共同拓展利润空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实现所谓双赢的理想局面。体现现代供应链管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典型的做法就是变原来独自搜集需求信息为合作伙伴之间共享需求信息。通过互联网或者EDI技术使得零售商的销售信息随时传导到批发商、经销商、生产商,使他们得以利用即时信息了解产品消费状况,预测市场走向。由于即时信息比较准确,而且避免多次需求预测,所以真实需求波动被放大的现象得以减少,在掌握真实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生产、运作的安排将会更加合理,大量的浪费将被避免。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条形码射频技术物流管理系统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条形码是商品识别的主要手段,但它有诸多局限性:信息是只读的;识别是接触式的;一次只能读一个;读取距离近;信息容量小。二维条码虽然解决了信息标识容量问题,但是只适用于流通领域,不能透明地跟踪和贯穿供应链过程。

一、射频技术原理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电射频信号进行物体识别的新兴技术。射频识别系统一般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和其他设备。射频识别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为微波反射技术,是基于电子标签内微波天线的负载阻抗随存储的电子数据变化的特点,实现对电子标签内电子数据的读取。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射频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识读,识读距离可从十几厘米到几十米;不需要光源;使用寿命长;识读距离远;抗恶劣环境能力强;安全性高;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数据的记忆容量大;可不需人力介入操作。射频技术可应用于产品防伪、物品追踪、自动收费,尤其在物流管理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二、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是物品在一定时间里的空间运动,物流的目标在于以最小的费用满足消费者的物流需求。2007年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指出,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现状是物流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系统功能欠完善,我国今后物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善传统企业的管理,促进流通的现代化。

三、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可分为商品的入库、出库、存储、运输跟踪、配送等。RFID技术可以加快供应链的运转,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1.商品出库与入库

物资配送中心所派车队进入仓储中心时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信息并在仓储中心系统中显示此时车队所载物资为空。车队装载物资完毕离开发物仓库时再次通过门禁,物流系统将出库物资信息写入到系统数据库中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这样就等于射频标签承载了其所运物资的相关信息,自动完成物资出库,此时运送物资的车辆和物资进入在途状态。运输车队到达收物仓库时再次通过门禁,阅读器读取到射频标签中的信息后传输给仓储中心系统,系统即显示待入库物资的相关信息并写入数据库,自动完成物资入库,并上报给物资配送中心,通知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任务已经完成。

2.存储与库存盘点

在仓库里,射频技术最广泛的应用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商品的登记、存货和取货等操作。在仓储管理中,通过将供应计划系统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操作。可增强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减少物流中由于偷窃、损害、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实现快速供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成本。

3.运输跟踪

在运输管理中,通过在货物和车辆上贴RFID标签,完成设备的跟踪控制。接收装置收到RFID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利用射频技术可准确、迅速地完成配送任务并实现对在途物资的跟踪。在物资运输期间,物资配送中心根据发/收物仓储中心上报的数据可知在途物资的名称、品种和数量等信息,达到在途物资的可见性。

4.物流配送

在配送环节,采用射频技术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门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这样就确保了精确的库存控制,甚至可确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箱处于转运途中、转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RFID技术可以实现合理的产品库存控制和智能物流技术。借助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商品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运输、仓储、配送、上架、最终销售,甚至退货处理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使整个供应链管理显得透明而高效。

四、RFID的发展方向

RFID与其他新兴技术一样,仍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是制约RFID发展的重要因素。RFID的成本过高是抑制RFID技术的关键问题。其成本主要是标签、读写设备及相关管理软件的成本。其中,由于标签将贴于单件产品上,数量巨大,标签成本的降低,将是RFID成本降低的重要部分。采用RFID技术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透明管理,但同时会使个人隐私受到影响。因此,RFID的安全性也非常令人关注,需要尽快推出增强安全性能的RFID产品。RFID的读取仍存在错读率高的问题。

射频技术在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提高了商品入库、商品配送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射频技术作为供应链下物流管理硬件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物流

1引言

经过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在2016年,国内的网购人数已经达到了5.2亿人次之多,其产生的相关物流费用高达120万亿元,近十年来人们的网购年均消费增长率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和物流信息服务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进行经济交易购买活动,从而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大量制造商以及商贸企业也开始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我国各物流企业群体在现阶段已经初步建立了初集目标、组织、运行、功能为一体的多种服务模式,除此之外还建立了一体化的互联网物流平台,不得不说,计算机技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影响

2.1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能将世界各地区的信息整合起来,可以充分实现资源实时共享,交换,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因此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了解网民们的购物需求和喜好,从而可以投其所好的为消费者们提供产品和服务。这不仅能够给商家带来利益,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2提高物流服务效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入不断提高了国际货运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自动化仓储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除此之外,智能分拣也成为了自动化国际货运装备的一大亮点,全过程只需一次扫码,这大大缩短了物流的操作时间,极大提高了物流的服务效率。2.3节约物品流通成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物流运输的体系更加完备,其次它还能对物流公共信息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与操作。,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物流信息的整合协调,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将产品和服务通过分类以航空,陆路,水路的方式送达到各位消费者手中。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网民的网络购物能力的不断提升,物流企业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物流规模不断提升,这样均摊到每件物品上的成本就会大大减少,大大降低了物品的流通成本,进而是的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存在的缺陷

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尽管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在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的烦扰。究其缘由,是由于随着物流企业数量不断的增加,物流行业越来越混乱,政府对物流市场缺乏管制而使得物流市场越来越混乱不堪,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之中。3.1相关的法律不够完善。近几年来,我国的物流行业虽然在不断的进行发展,但它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持续增加的物流企业,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物流行业涉及的范围层面比较广,从而导致对物流的监管部门不是很明确。遇到问题需要投诉,却投诉无门,使物流行业处于无序状态。因此,为了物流行业的健康又稳定的发展,政府应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物流行业的监管力度,以促进其蓬勃发展。3.2技术的安全问题尚待解决。当下几乎所有的物流企业在信息管理中都应用到了计算机技术,以便更好地实现挖掘消费者信息的目的,这种做法协助企业产生很多利益的同时却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威胁到了个人隐私安全。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听到很多这种事,例如当消费者购买了一项产品,因为产品问题或者其他确实是商家的问题等,给商家了一个差评,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不惜手段,用打听到消费者个人信息,要挟消费者已达到商家自己的利益目的。其次,物流企业为了方便交通与节省成本,他们的物联网管理控制中心会设置在交通相对拥挤的城市更方便、地价更低的郊区,大量的个人数据、隐私,就这样被放置在一些监管力较低的地方,于是更加大了消费者信息被盗取的可能性。3.3技术的标准问题尚待统一。计算机物联网语言编码不统一,这个问题一直自打物流企业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到现在,始终都还没有解决。编码不统一,就会给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造成障碍,因为每家物流企业的代码都是不尽相同的,即使这样有保护自家企业技术、行业机密的作用,但从大的方面来说,却是阻碍了整个物流企业的发展。因此,编码的统一势在必行、亟待解决!

4完善物流企业计算机技术的举措

4.1对物流法规进行完善。目前尚存的物流法规还不能达到完全满足社会所需的要求,所以对物流法规的完善是改善整个物流企业的基本前提,运输、协调、合作以及管理等都是继续法规完善的部分,只有首先健全了法律法规,才能在执行时有所依据,才能更好地做到对有关部门的监管。就其他方面来说,我们自己的物联网技术就海外而言还是较发达的;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国情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故在制定物流法规的时候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多结合实际,既要维护安全与大局,又要追求审查步骤精简的效果,以便制定出的法律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及消费者的需要。4.2对信息防护进行加强。物流企业应该担当起保护消费者信息的责任,虽然可以以消费者信息的方式提高企业物流水平,但绝不能将消费者信息转卖以谋取利益。同时,要加强那些处在郊区的物联网管理系统的安全防范与监管监控,既要加强系统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又要防范他人的非法入侵。例如当出现电压过载的问题时,系统自身应该能够自行断电,以保证消费者数据不流失。物流企业加强对信息的防护就成了必须之事。4.3对计算机技术研究进行深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物流行业也在不断壮大,我国高校开展的物流相关专业也在不断增多,也是因为我国的互联网购物较欧美发达,故物流互联网水平也相应发达。因此,我国政府便可以依仗我国自身的强大基础,整合发展我国物流的专业科研力量,加大研究计算机的物联网技术,争取早日建立起一套简明又标准的统一编码,与此同时,还要紧抓落实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的最新需求指导高效的教育工作。

5结语

一个国家的物流管理水平往往由这个国家的计算机水平所决定,我国在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拥有着永远更广阔的物流市场的良好前提,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进步!针对我国的实际物流行情信息,提高计算机技术问题也已经成为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的之一。对此,我们不能逃避,一定要积极应对,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善我国物流行业现状。

参考文献:

[1]余伟国,倪小娟.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9

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是: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结构性过剩、机械工业结构性矛盾逐渐开始凸现;战略性结构调整实施条件日渐成熟;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物流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给物流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不断深化发展,多种经济结构形式已经确立;国外物流企业给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现在,我国制造业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和技术改造,其市场生存能力和区域竞争能力都已经比较强,而且,现代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国内发展规划等,都为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回顾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3年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以促进生产能力的提升。1994~1998年为第二阶段,在此时期,原来的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也开始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产品生产从大批量、少品种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或大规模定制生产,与此同时,企业开始引进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很多企业开始采用JIT、MRP、KANBAN、MRPII等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有的企业还采用ERP等技术。在这个阶段,资本运营和低成本规模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重点;199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制造业在传统生产销售领域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价格竞争不再是制造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如何适应市场需求、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物流管理技术、做好客户服务工作,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点。

二、提升制造业企业物流发展水平的对策

1.企业成长战略

(1)企业要不断地成长。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资源型成长是其成长方式,在这种成长方式条件下,企业的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大,销售收入是企业唯一关注的重点,结果是产品质量不高,低价甚至使亏损竞销,表面赢利,实际亏损,最终导致企业销售回款周期过长,而且回款效率低,企业逐渐走向衰落。2)企业成长的内容。企业成长分为近期成长和长远成长两种。3)企业如何成长。企业实现成长有两条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通过核心业务的上线(销售收入)和底线(实际利润)来实现成长;二是企业通过对企业进行改造、重组、再造或并购等方式,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使生产经营实现多样化,从而促进上线和底线的成长。如果企业自我成长空间比较大,而且企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并购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同时,在生产经营领域也没有合适的并购对象,企业应选择内部发展战略。如果企业能力已经趋于强大,可以选择外部发展战略。在我国制造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有少数明星企业属于第二种情况。在第一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流程进行改革,健全和完善企业内外部物流系统,进行物流技术革新、人事管理制度与利益分配制度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创新等,此外,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此来实现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来说,现代物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史上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因此,改革和创新企业物流,是当前制造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的物流能力,也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根本。

2.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体化战略

(1)企业内一体化。对于企业来说,其内部部门繁多,有生产部门、营销部门、采购部门、回收与废弃部门等,对这些部门要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MRP、MRPII或ERP等先进管理模式,卓有成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物流能力,目的是使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链实现有效配合,在企业内部形成完整的供应链条。在完善企业内部供应链的基础上,也要做好与外向供应链的有效衔接。2)企业前向一体化。在前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各供应商形成稳定的战略联盟结构,进而实现生产和供应一体化,这种制造供应链是一种拉式单向供应链模式。3)企业后向一体化。在后向一体化条件下,企业向后控制营销系统内的各个销售主体,比如批发商、商、零售商等,实现生产和销售一体化,这种销售供应链是一种推式单向供应链模式。4)企业前后向一体化。这是一种整合供应链,在这种条件下,企业向前控制供应商,与其形成生产供应一体化;向后控制各级销售商,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这是一种完全的供应链模式,涵盖了企业制造供应链、内部供应链及销售供应链全部环节。5)企业外横向一体化。在这种方式下,企业与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松散或密切的战略合作联盟,以规模化优势抢占产品市场。实现横向一体化,就要对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业务流程、资源管理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管理功能向管理过程转变、管理产品向管理客户的转变、管理存货向管理信息的转变,使传统的买卖关系转变为新型伙伴关系,以集成供应链物流系统,来实现创新发展,实现物料流动效率最优。

三、结语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篇10

(一)物流管理功能有待完善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全面包含企业资源管理、分销需求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货物配送等多个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其本质是多个子系统模块共同联动从而提供服务。目前不少企业的物流管理还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他物流管理系统功能并不完善。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理念滞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直接导致了物流物品信息不能及时、准确更新,物品属性信息不能第一时间得到传递和共享。

(二)物流环节信息共享有待加强

我国物流业的中间环节较多,供应链较长,且各环节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供应商、企业、顾客各方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降低了物流信息系统化的整体运作水平。

(三)物流数据采集效率有待提高

当前,物流企业对物流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各物流节点人工输入单号或对面单进行条码扫描完成。由于人工操作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率,且在物品流经各物流节点时均需反复采集数据,使误差率进一步被放大,由此导致物流物品受损和遗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四)物流运输实时监管能力有待改进

目前,大多数物流系统都未设置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功能,一旦物品离开前一个物流节点,其向下一个物流节点转移后的运输情况、运输环境、运输位置都无法得到监管。对于普通顾客而言,无法实时查询物品流动信息会带来诸多不便;对于某些特殊物品如化学物品、危险物品而言,如果物流企业不能实时监控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将加大社会的不安全性,物流物品服务范围也将因此受到限制。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运用及系统功能模块优化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运用

1.FRID(射频识别)技术。FRID技术是一项通过无线电信号来识别特定目标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特定目标的数据读取和写入。在对数据的读取和写入过程中,FRID阅读器和标签之间可以允许出现一定的距离。2.GPS(全球定位)技术。GPS技术是指通过卫星的导航、定位技术,实时定位移动物体的三维位置。该技术的信号稳定,应用范围广泛。3.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将传感器接收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技术实现数据收集、传输功能的技术。它在物流管理系统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是物流信息收集、运输的主要渠道。4.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当前国内主流移动数据通信技术包括移动3G技术和移动4G技术,它使得移动通信网络具备了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的特点。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进行事务性判断、决策的技术,属于多学科融合技术范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赋予“智能”,使其自动完成工作流程、流向判断。6.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一项通过互联网、在网络端获取分布式计算机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等服务的技术,能够为本地计算机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服务。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优化

1.入库管理功能模块优化。物品入库时,通过给物品嵌入一张RFID技术电子标签,可以存储物品的完整属性信息。属性信息通过阅读器识别后,再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全程数据共享,有效减少了中间物流环节数据录入的反复操作过程,降低了因传统入库人工重复操作而产生的误差率。在入库功能实现过程中,传统的条码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器与条码必须在距离近、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才能够识别,而FRID标签允许的识别距离范围较大,且能够在物品动态运输状况下完成识别任务。这一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品入库环节的工作效率。2.仓储管理功能模块优化。在仓储管理功能模块中,通过物联网技术和原有的仓储管理模块融合,可以实现仓储管理智能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根据FRID阅读器,将通过扫描得到的物品属性信息按照自动分类、自动匹配原则选择物品仓储区域和位置编号,货运管理人员得以根据系统提示直接安置物品。通过系统分配仓储地址,能够有效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企业硬件投入,增加企业物流吞吐量。此外,在整个仓储空间中,通过全方位摄像装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组建而成的仓储传感网络,能够有效监控仓储空间中任何一个角落的情况,发现突发事件,系统会自动报警处理,确保仓储货品的安全。3.出库管理功能模块优化。在出库管理功能模块中,现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能够根据物品配送时间和配送目的自动生成配送方案。由于在前期入库和仓储环节中,物流信息系统“智能”处理了物品存储位置,因而在出库管理模块中,拣货操作环节得以淡化,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开支。同时,在物联网技术基础上,出库管理一方面可以根据更加详细的物品信息进一步科学、高效地自动生成配送方案;另一方面在出库时通过FRID技术快速识别物品信息,提高出库工作效率。4.运输管理功能模块优化。在传统物流管理系统中,处于运输过程中的物品信息并不能及时返回到物流信息系统。在优化后的运输管理功能模块中,系统会根据物品运输需求最优化安排车辆;在货车出发前,通过给车辆配置GPS定位装置,对物品运输过程中的实时位置、路径等进行跟踪监控,满足顾客对每一辆货车运动轨迹进行同步查询的需求;结合市政建设的天网摄像分布网络,甚至可以实现对每一辆货车的视频监控,确保整个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化。优化后的运输管理功能模块可以大大提高顾客对物流服务的信任度,提高运输管理的透明度。通过RFID技术、EPC技术和Savant系统,对特殊物品提供专项物流(仓储环境、运输车辆、运输技术环境、GPS全程定位)服务,特别是可以为特殊物品提供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密切监控,监控数据和后台服务器端数据同步更新,当外部环境出现异常后,后台服务器将开启运输辅助设备中的温度、湿度调节功能,满足特殊物品的环境要求。5.货物配送功能模块优化。当货物抵达目的地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货物配送功能会根据物品信息提前规划好物品所属的配送区域,并自动生成配送批次时间、最优配送路径,最大限度提高配送员的工作效率。6.客户服务管理功能模块优化。在已有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客户服务主要体现在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查询物品运输过程中的物流节点位置信息。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后,顾客在PC端甚至是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进行实时查询,全程掌握物品的精准运输位置等信息,科学安排接收物品的时间和地点。此外,在客户服务管理功能模块中,物流企业还可以设置VIP客户管理功能,给每一个优质顾客发放一张“物流一卡通”。该卡通过和阿里巴巴支付宝等付费软件结合,具备物流签收和消费的功能。客户在邮寄快递或支付到付快递费用时,只需在配送员提供的便携式支付设备刷一下卡,即可完成签收和付费。在享受快递便捷服务的同时,有效避免配送员人工收费标准不一的弊端。7.企业决策管理功能模块优化。物联网技术可以将物流企业的大量信息数据进行统一整理,通过与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平台及时处理数据,对物流每一个环节进行数据分析整合,自动生成企业整体管理统计分析资料、找到企业发展的薄弱点,为物流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政策建议

(一)加大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力度

物联网技术是一项集合众多跨行业学科的综合技术,各物流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基于物联网物流管理的信息系统投入能够在物流管理工作效能提高、人力成本节约上获得长期回报,从而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加大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力度。

(二)加快物流业务流程改革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化系统中的深入应用,必然会导致物流业务流程的改革。各物流企业应尽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物品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为普通客户提供人性化物流服务,为特殊客户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

(三)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建设

物联网技术可以为物流管理的信息收集、处理、统计带来极大便利,但与此同时,物流企业要对信息的安全保障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建议物流企业在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RFID技术加密传输功能、数据通信动态身份验证功能、上层数据传输加密技术功能等,在不同工作流程和物流环节,采取专用的系统安全措施。

(四)加速物联网技术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