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导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8-23 16:08:28

物流工程导论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1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导论;教学改革

专业导论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导论性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特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所学专业与行业的关系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使他们能够对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涯作一个规划,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近年来,在全国上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授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拟以所在的阜阳师范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意义

(一)消除学生疑虑,帮助学生了解专业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在与大一新生交谈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因听从了老师和家长的建议才选择的物流管理专业,而真正是在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后自主填报志愿的学生并不多。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被录取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对物流管理专业更是缺少必要的了解。以上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在入学后产生一些疑虑,比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物流不就是干快递吗”等,甚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做好了转专业的打算。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让学生尽快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消除疑虑,端正专业学习态度。

(二)展现专业前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物流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是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和支柱性产业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增强学习物流专业的信心。

(三)揭示成长规律,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其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3]。在学习上,中学里的那种封闭式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填鸭式被动学习和单纯追求应试成绩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学习、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满足趣味性地主动学习和为成才而学习;在生活上,其生活方式也由高度依赖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家庭生活转变为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需要顾及他人感受的集体生活。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多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大学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的特点,掌握集体生活中与人相处之道,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四)确立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拟定规划

升入大学只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短期目标,当这一目标实现后,如果不引导学生确立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学业荒废。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解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使学生对将要开设的课程做到心中有数,为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大学发展计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供帮助。

二、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所在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的负责人,近年来一直参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该课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授课形式单一

以往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解结合PPT展示的传统教学形式,更多的时候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

由于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一般只安排14~16学时,所以该课程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以至于授课教师对授课内容的选择较为随意[4],有的侧重于作物流管理专业介绍,有的则侧重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学重难点不突出,使学生对该专业产生怀疑,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积极性不高

作为一门专业启蒙课程,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其涉及到的知识却十分广泛,尤其是与行业相关的一些最新数据,更需要授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在期末计算教学工作量时,专业导论课程的课时量只有十几个,对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帮助十分有限,很多教师不愿意接受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任务,即使勉强接受,在教学上也是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课程教学改革。

(四)缺少实践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校在制定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时,如果笼统地将其全部设置为理论授课,则与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不符。缺少实践教学内容的专业导论课,会导致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缺少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变传统授课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

为了克服单一授课形式的缺点,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法[5]。比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混合式教学理念引入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阜阳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已经建成了先进的录播教室,同时引进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录播教室录制教学视频,并将其连同课件、教案及学习资源等材料上传到教学平台中,供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在线下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比如“你为什么选择物流管理专业”“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物流行业相关信息的”“你认为从事物流行业的工作前景如何”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将讨论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授课教师再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授课形式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二)合理设置课程教学内容

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其专业导论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专业内涵与行业发展前景。在专业内涵方面,可以介绍与物流相关的一些概念,如物流、物流行业、物流管理、传统物流、现代物流、国际物流等,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特点,明确各概念所包含的基本问题及其本质。在行业发展前景方面,授课教师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物流行业发展概况及就业前景,物流相关岗位职责要求和任职条件、薪酬待遇、升迁路径等,以打消学生的疑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学科性质及专业发展概况。首先,物流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与之并列的还有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这4个专业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各专业的相近性和交叉性,注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其次,应介绍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介绍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及办学成就,如师资队伍情况、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毕业生的考研及就业情况、师生获得的各类荣誉情况及杰出校友等。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大纲。授课教师应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向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等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制定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地学习。4.大学阶段教与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应就大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此外,授课教师还应结合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适用的学习方法。物流是一个注重实操的行业,中学里那种单纯为了应对考试的学习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眼高手低。5.专业学习规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专业导论课程还应包括学生专业学习规划的内容,授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及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针对专业导论课授课教师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层面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优先选派专业导论课教师到知名物流企业参观、交流,对承担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工作量补贴等。此外,还可以改变以往只由校内教师讲授专业导论课的做法,邀请物流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授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邀请知名物流企业或物流行业的专家走进课堂做专题讲座,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给授课教师提供了与行业和企业专家近距离交流的机会。

(四)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尽管专业导论课的课时不多,但笔者认为仍可以抽出2个课时让学生参与到专业实践中。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物流企业参观见习,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与经营模式。通过参观企业的立体仓库、分拣流水线等物流设施,观摩叉车装卸货演示、智能分拣机器人分拣作业等物流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之形成基本的行业认知。

四、结语

专业导论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时代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并制定专业学习规划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授课方式、规范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提高授课教师积极性以及将实践教学融入到专业导论课的教学中等手段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谭满益.《物流管理专业导论》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12).

[2]余水妹,戴红宇.地方高校专业导论课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5).

[3]杜海清,朱新宁,汪弈.专业导论课教学模式及学习效果评估与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4]罗蕾.高校专业导论课教学优化探讨———以旅游管理为例[J].智库时代,2019(6).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2

在我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作为实体经济发展助推器的物流产业也得以迅猛发展。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物流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及供给人才与需求岗位的匹配度上。据专业招聘机构“58同城”大数据显示,2016年6月,全国物流人才需求51.7万人,同期求职规模为34.9万人,缺口约17万人,年人才缺口约为60万。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紧缺的12类人才之一[1]。同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物流产业上不断普及,物流业对新一代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物流人才虽然紧缺,但目前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却很难与物流企业对接。这表现在从事物流规划、选址、优化、物流信息系统管理、人工智能等高端岗位的大部分是非物流专业毕业生;而低端的配送、调度、搬运、叉车司机等岗位,现在的本科生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不会也不愿意从事相关岗位。基于以上原因,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常熟理工学院更应该找到自身定位,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物流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应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通用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物流学、数学、物联网、信息技术、管理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2]。同时,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对学生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最后,物流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运用到物流管理当中,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够跟上物流产业的发展。因此,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从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动手能力两个主要方面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完善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撑,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而实践操作能力则直接影响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就业质量。

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隶属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市场营销系下辖三个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从2015年开始招生,每个年级1个班,约40名学生。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稳定之后,招生扩大为2个班。2015级学生为文理兼招,由于部分文科学生在数学、运筹学等课程上较为吃力,从2016级开始只招收理科生。根据最新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要求,需完成总学分177学分,其中通识基础课程48学分,学科基础课10门27学分,专业必修课13门27学分,专业选修课共15门(需修满10门),每门课2学分,集中实践课15门32学分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5学分。实践教学的学分比重为30.5%。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没有设定专业方向,通过指导学生选课,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偏向于物流工程,注重数学建模与优化;另一个偏向于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注重工作实践操作能力。总体来看,课程安排比较全面,物流行业涉及的大部分课程都有开设。但是,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教学还是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都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需要,无法为地方物流产业提供特定专精人才。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1.专业课课程数量过多,学分占比较大,有些课程开设顺序不合理,专业课重复内容较多。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高达26门55学分,这些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1%,比例过高;专业课程过多也提高了教师授课难度,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培育;由于专业课过多,整合不到位,也造成了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较多。以物流管理的核心知识库存管理为例,目前的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这四门课程都有相关知识的介绍。由于培养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一些课程的开设顺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物流规划类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完善的数学理论基础,应在运筹学、概率统计之后开设,而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运作管理两门课程却在运筹学之前或同学期开设,导致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学习专业课。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我校过于强调应用性、专业性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在就业前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知识,以增加就业砝码,从而忽略了理论基础课的重要性,使得理论基础课的部分学分被挤占,如运筹学、西方经济学都只有3学分。造成这一结果的另一客观原因是,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行业与学科众多,再加上前期调研不够充分,没有完全理解每门课程的核心知识与理论方法,造成不同课程之间重复知识较多。2.实践课程过于分散且以软件为主,大部分软件都是流程性的,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目前,实验实训课程的设置主要以课内实训为主,缺乏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的探究性实验实训课程。例如,供应链管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所配套的课内实训软件都是物流、配送企业流程的简单模拟,类似电脑游戏,只需点点鼠标,简单手算就可以完成决策,没有实际锻炼价值。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院缺乏购置大型物流硬件的场地与资金。同时,由于物流专业教学软件市场较小,市面上的物流实验实训软件大多不够成熟,能够提供物流相关软件的厂家也较少。另外,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刚刚起步,还没有与常熟及苏州地区的物流相关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学生缺少在物流相关企业深度实习的机会。3.课程的开设没有紧跟物流技术的发展,对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不足。物流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两年前还没有成熟的很多技术,如智能仓储、机器人自动化分拣、无线通信与传感技术,如今已在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学生不了解最新的物流技术原理、应用方法,会对其就业以及视野的开拓造成阻碍。另外,现有的课程体系对学生在企业中必须的通用能力,如沟通、市场调研、发表、文案写作等通用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如论文写作与文献查询、市场调研等知识,培养方案中还没有专门的课程讲解相关的知识与应用方法。

三、物流管理专业教改的几点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学生毕业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注重实践教学。但不应过分强调实践教学而轻视理论教学。物流管理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毕业后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基石。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尽快满足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但在毕业三到五年后,能够决定学生发展成就的是个人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针对以上问题,以物流学导论及课内实训为例,提出了以下教改思路。1.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提高核心基础课的学分比例。目前,本科院校在通识基础模块上的设定基本相同,其中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要学习的核心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对多学科知识都有较高要求,因此,笔者认为以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应该着重建设并加大相关课程的学分:物流学导论、管理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会计学。其中,运筹学、统计学以及微观宏观经济学是重中之重,这些课程为学生在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与理论依据。以物流学导论为例,该课程目前3学分,48个学时,承担着打下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基础,为学生开阔物流行业视野的重任。同时,在本课程内会运用到经济学、微积分、统计学等知识,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程了解到数学、经济学等学科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该课程应增加为4学分,并替代现有课程中的重复知识点。物流管理是管理学与管理工程的交叉学科,在经管类学科中偏向工科,对数学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核心课程的建设方面要着重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大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将现有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减少专业课数量。2.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我校一直强调对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本科发源地之一的德国,应用型高校要求学生在入学前要进行“预实习(Pre-internship)”才能够进入高校,并且预实习的企业要和报考的专业相关;在校一般进行3年的学习,1年在外实习。通过“做-学-做”的模式,加深学生对自己专业及未来工作的了解,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及就业的专业对口率[3]。在我国,目前做不到“做-学-做”,但可以通过课内实训及综合实训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企业及就业环境。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也需要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好掌握。对于物流专业的实训课程,可以设置物流企业认知实习、企业沙盘模拟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模拟实训等。实训课程设置应本着从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型到设计型、由浅入深的原则开设。学校可考虑购买一些现代化的物流硬件设备,如货架、分拣线、流水线操作台、手持RFID识别扫码设备等,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更易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一些基础课程同样需要配以实践课程来深化学生的理解,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物流学导论的课内实训物流企业认知实习为例,目前仅是到物流企业参观,走马观花,认识不到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今后,应选取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家制造业企业,如常熟开关厂,一家商业企业,如常客隆,通过学生观察及企业人员、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详细了解物流管理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的作用及运作管理模式。3.增加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介绍,加强通用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在物流企业或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以本校及调研的应用型本科兄弟院校为例,约有5%的学生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5%的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选择就业的学生中约有70%从事和物流相关或完全对口的工作,30%不相关或不太相关。因此,不能过于强调物流专业能力而忽视通用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物流前沿专题中,教师也应介绍在物流产业中,新技术是如何应用并改变物流产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在一般企业中必须具备的通用能力,如观点发表、写调研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PPT发表能力、文案、论文写作能力、数据调研与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除此之外,本校在近期购买了两套通用能力综合模拟实训软件系统,用于集中综合实践课程。一套是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的跨专业综合实训系统,可以模拟财务、营销、物流、工商、税务、工贸企业等完整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帮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所需知识;另一套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推进的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面向文科学生,提供100个行业的工作岗位体验、科学工作能力训练和工作能力资质认定。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完成学生的校内实践与实训,提高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成立了创业学院,为每个学生都安排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以此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专业方向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多为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以我校为例,我校地处苏南地区,经济发达,每年约有70%的学生在苏州大市实现本地就业。在物流专业方向设定上,应充分考虑本地经济发展特色,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将专业方向融入平时的课程当中。课上可充分结合常熟本地的产业经济结构,如服装产业、汽车产业、现代制造业等,用案例的方式介绍不同行业中物流的运作管理模式与特点。利用实训课或其他形式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同时,我校每年也会邀请大量的企业家到学校讲学,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及具体要求,通过双方的信息交流,更好地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

四、结论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课程改革无法带来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教改应从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逐步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蓓,赵柴厚.关于物流管理专业教改的思路[J].中国市场,2008(41):154-155.

[2]李栋.物流管理专业教改思路探讨[J].现代营销,2013(7):26.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3

关键词:物流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物流学》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这门课程对于本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专业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对《物流学》进行改革,力求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实际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对《物流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

(1)符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按照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确定的。需要注重学生素养、基础和知识面的综合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必须满足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在拓展学生知识基础面、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实际能力方面下功夫,构建精品课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授课内容、增强实训课的时效性。(2)符合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要。在我国高等院校当前办学体制下,高校管理者看到了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有数量上巨大的需求,但对人才质量方面关注严重不足。这导致在培养过程中看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轻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且由于高校教师本身普遍缺乏企业相关岗位工作的经历;学校办学条件限制等原因,使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其岗位胜任能力不足。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物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在目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高校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轻视实践教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在《物流学》教学中,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多,讲授内容抽象,不能及时反映物流实践的发展。表现在学生方面,其毕业后感觉理论能应用于实践的不多,企业需要在学生上岗工作前,花费大力气进行培训。(2)填充式教学多,启发式教学少。在调查中发现,《物流学》的教学中普遍是教师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力放在将每个知识点讲透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填充的角色。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应用的较少。这样学生难以对知识活学活用,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实践。(3)测评方式欠合理。调查显示,《物流学》课程的成绩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乘权重得出。其中期末成绩权重是70%或80%,并且多采用闭卷答题形式。这样学生在准备考试过程中,更多的精力放在背诵知识点、典型计算题的掌握上。难以测评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在对实践学时部分的考查上,多流于形式,没有科学的考核标准。

3《物流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丰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方法上。可以根据要讲授的内容适当的采用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它是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某个企业的具体实例,讲解相应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启发学生应用课程中的理论方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方式。在《物流学》教学中,案例可以用学生能接触到的大型超市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采用网络上介绍企业物流运作的视频资料。通过这些案例,激发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热爱,启发学生思考。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简洁性的案例,这是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项目教学法指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际项目。比如在《物流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为该企业设计物流方案。在课程中结合不同章节,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组学生负责设计物流方案中的一个环节。教师在每个环节中都参与到物流方案的设计中去,并进行指导。在每个物流环节对应章节讲解结束后,请每个学习小组汇报各组的物流设计方案,并评分作为平时成绩。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的关键是设计一个难度适中、贴近所学理论方法的项目。(2)授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物流学》的教学:目标在于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企业物流各个环节的实操过程。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应对企业实际问题的素养。因此授课教师在观念上进行调整:一是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减少老师“一言堂”的时间,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第二任课教师要积极寻找机会到企业进行实践,使其自身的实践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有丰富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优秀人员来学校授课或进行专题讲座。(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背景下,《物流学》的课程考核需要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核。一是通过常规的笔试,对学生在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全方位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的企业物流设计方案进行答辩打分;第三要在理论课的考核过程中可以采用题库形式,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第四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物流管理方面的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宇航.高校物流管理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7(34).

[2]程晋石,龚本刚,程幼明.物流学导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7).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4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前言

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众客空间、开放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在物流行业加强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管理服务平台,创新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互联网+”行动计划对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机遇,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二、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合作企业创新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根据物理管理专业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济管理通用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学习与认知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个阶段物流专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第三个阶段综合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综合实训项目、企业跟岗实践学习、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达到企业准员工标准;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校外进行顶岗实践学习或开展自主创业项目。分层培养即在第二、三阶段把学生分成技能型学生、创新型学生,第四阶段把学生分成就业型学生、创业型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双创贯通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通学生培养的四个阶段。图1“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形式学习,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特长竞赛、创新成果、境外交流学习等纳入学分管理,建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分互认制度。

三、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双创型课程体系

“产学研创”一体化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型创新人才,将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涵盖创新思维以及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愿,增加学生的创业资本。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上,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创业导论、商业模式概论、项目管理等,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创业,物流领域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创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选修创业指导及创业案例研究课程,并引入创业者、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已经开展物流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类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双创型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实训、校外认知实习、创新创业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组成,学生在校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商贸物流服务技能与运营能力,开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技能大赛、“互联网+”物流运营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图2“双创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体系设计上,开设创业活动课、创业模拟仿真课程等。一方面实现“做中创”,包含综合实践项目、应用性专题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使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重点实现“研中创”,即依托师生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系列做法

(一)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由专任教师与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引入快递分拣业务、物流仓储流程优化、物流设施设备设计、特色农产品物流项目、商贸物流项目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实施项目,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完成物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物流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还能够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真实的教学项目,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二)举办物流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在物流领域的创业意愿,每年开展全部学生均能参与的物流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以智能快递、高效物流、智慧仓库、特色产品物流项目、先进物流技术应用等模块为题,学生根据兴趣与自身优势选择参赛项目,通过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项目的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的讲解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三)开设经管通用课程,培养学生经济管理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企业运营模拟、电子商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商贸通用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能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外,还掌握经济管理能力;除了能够进行物流业务操作外,还懂经营、善管理,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四)开展名家进校活动聘请物流企业老板、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创业导师,每个学期为专业师生开设创业指导讲座。利用企业老板创业经验、行业专家创业思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理念解决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困惑。

五、总结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由传统的物流发展为一体化物流、智能物流、高效智慧物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创型课程体系为核心,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作者:逯义军 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5

关键词:物流学;教学体系;物流管理

《物流学》或称为《物流学导论》及《物流学概论》是高校中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在本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物流学》课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较强的综合性;二是追求应用型;三是多学科交叉;四是实践性。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流学》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的理论与方法;二是学生具备物流运作管理及控制方法;三是学生能具备到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的初级或中级的管理岗位工作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大多数授课教师采取“物流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教学安排。这种安排简单明确,比较灵活,方便授课老师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现代物流理念、技术融合对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分析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措施的能力。但是在笔者调查的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物流学》课程教学体系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多位《物流学》课程授课教师多次交流,总结《物流学》课程存在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希望对提高高校本课程教学效果贡献力量。

1《物流学》课程教学体系存在问题

1.1与其他课程知识点重复较多。调查中发现,常用的《物流学》教材中往往追求知识体系的全面完整,对物流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等都会分章节阐述,但实际上,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多有《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专门的课程。《物流学》课程中,对各个章节不加选择的讲解,一是导致本课程学时紧张;二是与后续课程内容有重叠,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1.2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不合理。各个高校在《物流学》课程学时主要分配给理论教学部分,实践学时很少,甚至不安排实践学时。在教学中,教师集中精力讲解知识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1.3课程考核方式存在弊端。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本科高校在《物流学》课程的考核中,主要是闭卷笔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重点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无法很好的评估学生实际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同时,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表现在最终成绩中占比不高,这使得一些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甚至不上课。他们只需要考试前用几天时间背背重点就能过关。

2改革《物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途径

2.1优化《物流学》教学知识体系。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标,对《物流学》课程的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一方面是优化理论知识体系。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需要对企业物流实践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物流管理最新成果。这样课程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了解本领域最新的应用成果和发展趋势。第二方面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大实践教学学时,这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其次,要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反映企业物流管理实践的实验项目,实验教学要形成单项演示型项目、综合型项目和创新性项目相结合。2.2激发学生学习《物流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始终是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方面是精心选择教材。物流管理专业各个专业课程中大多存在不同程度重复,并且教材中侧重理论知识的阐述,不能较好的反映物流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不精心选择合适的教材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当然,可以在集合不同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适合自己学生层次的教材。第二方面,要灵活的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是要更多的应用视频资料。介绍物流各子功能时教师仅仅用语言描述,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用视频资料把物流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影响深刻,激发出学习兴趣。其次,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这对于提高学生分析物流企业实际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再者,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切忌满堂灌,要在课堂中安排与学生互动环节。学生能感觉到教师的尊重,也能给学生课堂反馈。2.3构建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根据《物流学》特点,采取平时表现、期末理论考试和实践课成绩三方面综合得出成绩的办法。(1)考核形式。在考核形式上,平时表现的赋分可以考虑学生出勤、课题回答问题、小组研讨表现等。期末理论考试可以通过笔试闭卷的形式。实践课成绩可以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或专业考查报告等考查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考核内容。《物流学》课程知识点多,期末理论考试时,在题型的设计上,除了常规的选择题外,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简答题等,增加案例分析题分值。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做题库,学生到计算机上随机抽取试题。也可以考虑到企业物流岗位上动手实践,请企业相关人员赋分。(3)分值比例。需要提高平时表现、实践表现成绩比例,从而提高学生对平时表现和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宏伟,梁雯,叶春森.物流学实验课程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8).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6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随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的,明确了应用型高校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与使命[1]。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需要顺应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教育等方面需要深入细致研究与探讨[2]。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汽车工业是广西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支柱性产业,国内主要汽车集团在广西都有中大型生产基地,广西毗邻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随着物流业、旅游业、城镇化建设等产业的发展,汽车运输与服务在综合运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广西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3-4]。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加强与柳来河地区汽车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愿景,培养符合区域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建立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规格,在汽车设计、汽车生产制造、汽车维保、汽车金融等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优质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专业调研计划,通过回访毕业生、深入各大汽车服务企业等生产一线调研,通过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赴区内外同类型优秀高校调研等方式,进一步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形成专业调研的长效机制。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2.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汽车工程基础,掌握现代汽车技术与应用服务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现代汽车设计与制造、检测诊断、维护维修、状况评价及服务管理等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2.2培养要求。2.2.1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较好掌握一门外国语,熟悉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拥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面:掌握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3)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4)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电工学等方面的知识。(5)专业知识:熟悉汽车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检测技术与维修;掌握汽车销售服务技能;掌握汽车金融服务方面的知识。2.2.2能力要求。(1)通用能力:具有一定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素养,有良好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学科必备的基本技能;掌握汽车服务工程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发展趋势。(2)专业应用能力:具有从事汽车技术、汽车营销、汽车金融服务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现代汽车检测、诊断、营销、定损、评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2.2.3素质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2)爱科学,爱劳动。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具备团结协作精神。(3)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水平。2.3课程结构设置。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一定要确保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5]。如图1所示,设置了基础教学、专业教学、拓展与实践教学。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三年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由校企导师联合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学院根据柳州市粤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方盛汽车商贸有限公司来宾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来宾支公司、广西瑞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汽车市场调查、汽车销售、汽车物流、配件管理、技术服务、网点管理、事故勘察、机动车保险与理赔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教育课包含政治理论、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学科基础课包含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汽车服务工程导论、机械制图、电工学、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学科专业课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电控技术等。专业方向课包括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营销学、汽车传感器、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空调与检修、汽车轻量化设计等。综合实践模块,主要开设汽车轻量化设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物联网技术等。2.4创新实践教学。如图2所示,以企业文化、工作流程、经营理念、团队精神、职业道德、结果导向等项目作为实训实习项目,逐渐提升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直面企业需求,引入工程实践案例,与企业共同制定职业要求、课程大纲、合作开发教学资源,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应用距离。

3结语

本文通过对区域汽车服务市场现状进行调研,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岗位能力要求及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汽车服务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细化专业方向,逐渐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汽车产业正迎来重大转型变革,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速度明显加快,在复杂多变的新经济态势下,社会正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当积极顺应市场需要,及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凡,肖文,黄翠.论“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6,1(03):14-17+51.

[2]朱松涛,李传银,王玉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文教资料,2012(08):111-112.

[3]刘倩,孙祥栋.“一带一路”与城镇化研究的现状:综述与评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03):127-132.

[4]陈文钧.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08):4-6+9.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7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指导;“五位一体”

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中组部等八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新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应依托于全员,重在全过程和全方位,根据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转变工作思维,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全员、全程、全方位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中,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上,实现毕业生有效就业[1]。

一、工作思路和步骤和步骤

就业指导工作按照“建设一流班子,锤炼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的工作思路,以“三创促三成”教育管理理念,切实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一是抓实“三全育人”的四个着力点,构建“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强化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二是着力构建育人格局,开展好就业创业培训,加大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激活校企供需链,奋力打好组合拳;三是打造特色品牌,协同完善就业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发展维度[2]。

二、具体措施方案

(一)以“三创”计划为纲,加强顶层设计

将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顶层设计方面,学院领导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等方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理念,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完善实践育人模式,实施“一年一级一方案”的工作方案。1.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强力有效的全员化组织架构,成立“一把手工程”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义务,专门设立就业联系人,对接校内外就业工作;二是深化制度体系建设,积极落实国家和学校要求,立足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建立健全就业制度;三是建立精细化就业指导方案,建立良好家校沟通、校企合作渠道。在育人过程中,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进行优势互补,利用集体的力量弥补个体的不足,共同当好学生的引路人。2.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是分年级抓好阶段性就业教育,低年级阶段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基础及规划教育为主,高年级则侧重职业能力培训、提升教育和就业实战教育,通过专业实习、见习、企业合作班等形式开展实践教育;二是分专业做好专业技能教育,依托专业协会,分专业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和各类专业大赛的组织筹备;三是分类别做好就业指导,根据学生需求和学院工作实际,对就业创业、考研、考公、征兵等进行分类别服务,由导师分门别类地做指导[3]。3.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平台就业工作网格化、体系化、精细化。一是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师通过理论宣讲、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主题党团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导和择业指导,引导学生算经济账、发展账和政治账。二是完善学院的就业服务机构,组建由“辅导员+校友+朋辈+专任老师+企业”为一体的就业指导队伍,开通就业咨询帮扶热线。三是完善学院的就业平台,包括信息化建设平台、专业学习平台、生涯规划服务平台、专业技能培训平台、就业推荐平台、就业实践、实习基地平台、就业帮扶平台、家校沟通平台等。

(二)以两大课堂为本,推进教学改革

以第一课堂为基础,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实践、学科专业技能竞赛活动等多方面实践活动。教师从新生专业导论课入手,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一是增设专业课导论课程,开启“专业导论课程”,开创“4位教师+8个模块”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确立专业学习目标、制定专业学习计划及提升自立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二是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三层次、三模块”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引导。

(三)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拓展育人渠道

学院注重带好“三支队伍”:一是带好党员队伍,在专业引领、品德修为、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带好高层次人才队伍,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三是带好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榜样效应”,形成“教管服同心同向,各尽其责合力育人”的局面。各系精心组织学业指导工作,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面试模拟大赛、易班精品专业课程等多样化活动,提高思政育人成效,在帮扶学生学业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四)以关键领域为路径,创新工作方式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采用“3+1”模式(3年在校课程学习+1年企业实践),通过开设卓越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实验班,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近年来先后与广西建工集团、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融创中国广西分公司、南宁市勘察测绘地理信息院等4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取得的成效分析

(一)已有的育人传统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学生的成长成才纳入学院的内涵建设工程,并建立健全“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即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学年论文指导、专业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就业指导五方面由指定专任教师全程指导,逐步走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形成了“一个领导主体(学院党委)—深入两个阵地(课堂、宿舍)—树立三个模范方阵(党员队伍、高层次人才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的育人传统。初步实现“创新促学生发展成才,创业促教师发展成名,创优促学院发展成功”的发展目标。

(二)已建设的载体平台

育人网络落实各方责任,充分发挥教育合力。学院目前已建立良好的育人网络,充分发挥教育合力。一是就业工作平台“专门化”,确定专门工作人员、专门工作经费、场地的实地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化建设平台。二是就业服务平台“立体化”,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任课教师以及专业协会组成的就业服务团队,通过“三大课堂”联动构建专业学习平台;通过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以及榜样引领构建学生生涯规划服务平台;通过教师指导学科竞赛和就业推荐搭建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平台;通过多家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搭建就业实践平台;通过协同学校招就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部等构建就业帮扶平台。

(三)已构建的机制体制

制度构建保障落地,“四位一体”促进循环。学院制定了“管科大学堂”制度、“五位一体”导师制度、“学生综合测评”制度等,以制度构建保障落地生根,形成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外部专家“四位一体”共建、质量标准不断改善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积极建设专业特色一体化项目。形成“党政领导干部注重管理育人,专任教师注重教书育人,行政教辅注重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

四、经验启示

(一)立足学生实际,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是基础

就业指导工作要充分融合教育管理、指导服务、调查研究多方面的内容,以学生的专业特色和素质能力为实际出发点,构建全员化的就业工作体系,依托组织建构、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和精细方案等方式构建全员化工作体系,形成一套学院做后盾、教师重引导、企业强支持、三创办推动、各支部参与、团委协调的运行模式。

(二)立足全面发展,构建全过程的就业工作体系是保障

就业指导工作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完善从低年级基础素质培养到高年级实践能力养成的顶层设计,从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学生的就业指导要贯穿从入学到毕业始终,依据专业设置做好专业教育,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分类别做好就业指导,构建从专业技能、心理健康、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升学指导、就业法律普及、职场技能等方面的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三)利用多方载体,打造全方位的就业工作体系是关键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就业工作体系应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学院五个纵向层面,以及就业服务机构、就业平台、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横向维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密切研判的基础上,以学校的就业方针为指导,及时完善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贺筱华,潘光堂.后疫情时代研究生就业工作“三全育人”机制构建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3):32-37.

[2]刘东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重点维度协同育人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6):29-32.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8

关键词: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物流类专业;工程教育;创新能力

一、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现状

物流类专业指物流工程、物流管理专业、采购管理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截至2018年,我国有128所高校开设物流工程专业,500所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开设采购管理专业和供应链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很少,本文不予讨论。物流工程专业侧重于物流工程技术的培养,是机械、自动化、信息技术和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侧重于物流活动的运营和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都是应用性学科,注重科学知识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物流活动的质量与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都是伴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各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多依托管理类学科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起源情况则比较复杂。物流工程专业与工科联系紧密,各学校多依托原有的工科专业进行建设,像起重设备、自动化、信息技术、交通工程、港口机械、港口与航运等专业。不论物流管理,还是不同学校各有侧重的物流工程,与传统的专业相比都有明显的应用特色,实践性很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各学校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不同的学校物流专业起源不同,基础条件不同,以及受经费、所处城市行业发展的约束等因素影响,各学校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同一教学活动的两个面、同一教学周期的不同环节,两者相辅相成。为了规范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过程,保证培养质量,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出台了《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两个文件清楚地指出,这两个专业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应与企业合作建立物流工程实习、实践基地,加强物流工程实验室建设。我国的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等几类,所在城市的行业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导致不同学校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都有差异,也很难整齐划一地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很受我国重视。很多学者对实践教学模式和体系建设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不乏对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朱昌平等学者对美国的高校进行考察,从教师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研究了美国高校的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情况,并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的差别[1];陈新忠等以德国的大学为背景,研究了国外高水平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2];潘黎等研究了国外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探索了国内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3]。在研究和学习国外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国内高校和学者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王启立等设计了以实践教育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4]。刘金龙等基于项目式学习和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项目式实验教学法,建立实验考核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谢火木等提出了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科创竞赛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为基础的“一体四翼”实践教学模式[6];张毅等也围绕实验、实训、实习三种实践教学类型,探索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7]。王海燕依据物流类专业教学的制约因素,构建了从导论课、专业课到研习课的研究型大学课堂教学体系[8]。王忠军等提出了以实践教学成效为导向,建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科研与应用、学期与假期、见习与实习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9]。林媚珍等则从教师、教学团队及教学资源的角度,探讨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10]。这些研究,都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物流类专业是工管结合、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物流类本科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过程不仅具有工科专业的特点,也受行业发展水平和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教育部教指委制定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中虽然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方案制定时并没有预料到物流行业的发展如此迅猛,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分别制定实践教学的实施路线和措施,也没有限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因此各高校在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各自专业设置的特点、学校基础建设条件和学校的外部条件,建设适合本校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当前物流行业的特点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在过去十年间,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物流技术日新月异,远超此前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总和。当前物流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物流类业务涵盖范围宽除了传统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类型的企业以外,近几年还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物流企业,如采购、快递、电商、信息平台等。此外,制造业及其他大型生产企业都有物流部门。因此,物流类业务范围覆盖面非常宽广。(二)物流技术发展很快,新技术层出不穷近十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计算机视觉、物联网等技术在物流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电商从订单处理、拣货到最终的快递箱装车,基本可以实现无人化操作。在一些大学校园和社区,无人送货车可以直接从物流站点送到楼下,并自动通知货主到楼下取货。这些活动,不仅综合利用了机械、计算机、信息、自动化、物联网、运筹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而且率先应用了很多新的技术。(三)以应用为导向物流行业是应用导向的,物流技术没有既定的理论体系。其他领域的技术只要能在物流行业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就有可能在物流行业催生新的应用,甚至引发业务模式的变革。换言之,物流行业的应用技术发展很快。以上特点,给物流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践平台建设带来极大的挑战。

三、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作为一个办学历史较短、以应用为导向的学科,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环境都不甚完善,尚存在以下问题:(一)各学校课程体系差别大。虽然物流类专业办学历史较短,但近年来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类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为了满足物流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六百余所高校纷纷开设物流类专业。筹建物流类专业的时候,不同的学校所依托的学科基础不一样,培养人才所面向的行业也有较大差别,导致课程设置的差别较大,课程体系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二)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的更新都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且新的信息技术很快就能在物流行业得到应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物流行业,逐渐向无人化作业转变。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探索—试行—改进”的过程。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最终课程体系基本稳定,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物流行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速度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导致物流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出现不久其内容就可能与社会实践的需求脱节,其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大学生一参加工作,就发现很多工作中用到的新技术在大学里并没有涉及。(三)物流活动的链条很长,有些环节没法在实验室模拟。物流活动的链条起于原材料的采购,中间环节有运输、储存、企业内流转和加工、订单处理、中转、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直至抵达用户手中,有时甚至要回收退货。再完善的实验室,也只能模拟某些环节的活动,不可能模拟整个物流过程。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实验室根本没法模拟。所以物流类专业必须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源,方能解决所有环节的实习问题。由于上述因素的约束,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没有完全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实践教学环节对不同学生教学效果差。异性大和理论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较为松散,创新创业、科技竞赛等类型的活动,不是硬性要求,学生覆盖面有限,对学生教学效果不均衡,差异性大。未来职业生涯的目标和定位,也会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有的同学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打算将来读研究生并从事研究型工作,则可能对科研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对工程技术性实践活动兴趣稍差;有的同学对工程技术问题感兴趣,则会非常重视参加工程技术类实践活动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对非强制的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同学自律性强,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自己,也有的同学目标性不强,自律性稍差,各种非强制实践活动都较少参加。(二)课程设计类实践活动对理论教学有依。附性,综合性实践活动占比不高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物流类专业的总学分在140~200学分之间。《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0%,物流工程专业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25%,一般学校的物流类专业的实践学分在35~50学分之间。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见图1),物流工程专业的总学分为180学分,实践类课程的学分45学分,其中创新创业5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毕业设计15学分,其余21学分基本是与课程对应的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类活动集中进行,1周对应1学分;创新创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1年内完成;其他的实践学分为16学时对应1学分。实践环节各部分学分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课程设计类学分约占一半。毕业设计环节占比也比较大。这两项就占了实践学分的80%。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和补充,是对理论课堂教学知识的解释和验证,实际上是理论教学的一种延续。毕业设计的题目,多由指导教师指定,受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环节仅是利用本专业的一部分知识解决一个小问题,与实践结合未必紧密。专业实习也叫生产实习,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到物流企业轮岗从事物流生产活动,对整个物流过程有较好的体验,在实践中对整个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目前4周的专业实习,3周在电商企业在岗实习,剩下的1周到物流企业或者制造企业参观性实习。4周的专业实习,仅能对一类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对其他类型物流企业的了解,只能走马观花。由于现实因素的约束,有很多高校的物流专业不具备在岗体验物流生产活动的条件,而是以观摩为主,很难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三)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并非针对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而设置。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当前大多数实践教学学时针对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开展,将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基本定位于学生课程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简单应用,满足不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理想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依据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划,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变成自觉和自发地参与创新、竞赛等各类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四)校内实践环境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对任何一所高校而言,基础建设的经费都有限,实验设备都使用多年,不能频繁地更新换代。很多高校十多年前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物流实验室或实训室,建成后很快就落伍。像十年前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以巷道式堆垛机为主,而现在则多使用穿梭车式仓储系统。快速发展的物流技术与装备,导致物流类专业校内实践环境建设严重滞后于行业实践的发展。(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系统高度。目前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基本上是根据单一课程、单一技能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与课程、技能训练之间一一对应,像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的设施规划课程设计和生产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分别为强化设施规划和生产系统仿真两门课程教学效果而设。这种课程设计类实践活动,对于加深理论的理解和初步掌握方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基于课程设计的实践体系,难以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六)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在研究型大学中,大部分教师对科研活动的重视程度远超实践活动。应用型大学的教师科研压力小,有参与实践活动的需要和意愿,但应用型大学多处在二三线城市,物流的发展水平不如一线城市,物流企业的体量也相对较小,教师很难接触到最先进的物流系统和技术。总之,物流行业的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对实践活动的了解远远不如企业专家。上述问题导致实践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就要从全面、系统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对所有实践环节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五、实践教学的对策

针对当前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物流专业的实际情况,需要对物流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引导机制,从理论素养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专业技能提高等维度,完善物流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下面以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为例,阐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一)整体设计。针对各学段课程设置情况和学生具备的理论知识水平,从行业认知、理论素养提升、创新能力锻炼、生产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个方面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行业认知环节,大一暑假安排学生到4~5个电商、运输、信息平台、采购、智能制造等类型企业进行现场参观,以增加学生对物流相关活动的感性认识;每年邀请数名物流行业知名企业的专家,做行业进展报告,以增进学生对行业发展前沿的了解。(2)理论素养提升环节,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为主,包含物流学、系统工程、设施规划与设计和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等课程设计。(3)创新能力锻炼环节,通过大三学段的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通过SRTP活动和物流设计大赛,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生产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轮岗生产,以加深学生对物流生产各环节的理解。(5)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则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并在竞赛活动、SRTP活动和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强化。(二)引导机制。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外实践活动:(1)课外和课内相结合;(2)专业内和专业外相结合;(3)校内和校际活动相结合;(4)高年级和低年级同学相结合;(5)竞赛和实践课相结合。从大一开始,给每一位同学安排专业课教师做导师,进行科技创新和科研探索指导,并通过高年级优秀的同学向低年级同学传授经验、组织到实验室和龙头企业参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兴趣活动,培养科学实践和创新的兴趣。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每年都组织大四同学和研究生同学与大一和大二同学交流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心得体会,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对大二及高年级的同学,系里每年都组织他们与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的同学一起组队参加物流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各类竞赛和SRTP活动;针对大三和大四学有余力的同学,指导其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对学有余力者吸引到指导教师的科研团队中,进行基本科研训练。激励是强化学生动机、引导学生风气的重要手段。青年人的性格和兴趣多变,虽然学校大力支持SRTP等创新活动,但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够始终坚持。为此,此类活动需要安排有责任心的教师督促,而且紧扣学校的加分规定,让学生不仅能得到锻炼,而且有能加绩点分或者获奖的产出物,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从行业现状认知、理论素养提升、创新能力训练、专业能力培养等几个环节积极搭建平台,给学生实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条件。1.认知和生产实习行业基地行业基地是学生了解物流活动最真实生动的场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纽带,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依托。当前物流行业高度发达,物流企业遍布全国各地,给高校建立企业实习基地提供了条件。2.行业发展报告、学术讲座类交流活动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主要集中在校园,对行业发展的感知能力较弱。企业专家进行的报告类活动,能让大学生较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展其专业视野。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系从京东物流、G7、GEEK+、日日顺物流等企业聘请了二十余名企业导师。这些企业导师每年都会给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做行业发展报告,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到各种物流新模式的发展和物流新技术的应用。3.针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社会调研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低年级同学到行业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行业的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4.SRTP活动学校拨专款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并要求所有同学都参加SRTP活动。SRTP活动覆盖面广,如果组织好、引导好,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是其他环节无法比拟的。北科大物流工程系每年都组织专业课教师根据实际的行业需求或科研需要,拟定大量的SRTP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5.学科与行业竞赛全国性的物流类学科竞赛,目前只有全国物流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有的省市也有物流设计大赛,像北京市的物流设计大赛也是每两年一次,刚好与全国物流设计大赛隔年进行。除了物流设计大赛,智能车大赛、无人机大赛、起重机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与物流专业的关系也很密切,有助于提高物流专业的同学对物流技术和理论的理解。此外,京东和日日顺等企业每年都举办专业大赛或创新训练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好机会。

六、实施效果

该实践教学体系在北京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中实施,取得了如下成效:(1)面向所有层次的学生搭建了实践教学平台,包括认知、竞赛、SRTP、实习、学术交流活动等,其覆盖率达到100%。(2)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科研和创新的兴趣,物流工程专业本科生读研究生的比例在60%以上。(3)改善了学生就业情况。目前北科大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7%以上。(4)强化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实现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就业后能很快胜任物流行业的工作,得到用户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朱昌平,龚润航,郭臣,等.美国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的考察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27-131.

[2]陈新忠,张亮.世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以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01-106.

[3]潘黎,郑钧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8(6):61-63.

[4]王启立,何京敏,窦东阳,等.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114(2):32-35.

[5]刘金龙,吴芝路,尹振东,等.项目式实验教学法助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高等理科教育,2019,143(1):1-5.

[6]谢火木,刘李春,钟杰,等.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7(8):40-44.

[7]张毅,文俊浩,熊庆宇,等.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17,132(2):95-99.

[8]王海燕.物流类专业研究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33-37.

[9]王忠军,林玲,王婷,等.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8,139(3):55-60.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9

一、知识体系完整,章节独立性强

《农业经济管理》一书主旨明确、研究深入,紧紧围绕着“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知识点展开,全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全书共由十一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导论”分析了农业的作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概念,而其余章节均针对具体的研究方向展开。其中,第二章“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布局展开探讨;第三章“农业微观经济组织”转入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经济组织研究,主要分析了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第四章“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决策”从经营方式入手,概述了农业生产经营决策以及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程序、类型;第五章到第七章结合现实案例,对农业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农业资金展开了全方位的分析,符合国内农业经济管理细化的客观需求;第八章“农业科学技术与推广”界定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概念,具体阐述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组织、方法与程序;第九章“农产品市场与营销管理”从物流与营销两大方面探析了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现状;第十章和十一章结合时代热点问题探索了农业现代化和生态农业的建设。这种去中心、碎片化的研究探讨形式,形成了“显性分割,隐性关联”的形态,使得每一章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加强了知识传播的灵活性与机动性。

二、理论深入浅出,利于实践应用

《农业经济管理》一书行文简洁、通俗易懂,在理论部分的阐述相对浓缩,主要集中在每一章的“概述”中,围绕着每一章研究主题的内涵、特点、现状及问题展开,对一些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如第十章第一节“农业现代化概述”部分,针对农业资金的定义,本身在不同国家、地区、行业都存在争议,但书中并未对此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而是仅对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层面做了简单描述,避免了纯粹理论部分的“长篇大论”,将更多篇幅留给了实践部分,做到理论深入浅出,有效降低了受众的阅读难度,提高书本知识的利用率。同时,该书为了更好地表达农业经济管理知识,作者不吝笔墨、旁征博引,为读者准备了大量的研究案例,如第四章中的“中国加速推进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案例,第六章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案例,有利于实践应用。

三、内容丰富详实,适读人群广泛

物流工程导论范文篇10

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务实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实践过程,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过程,是勇立潮头、开拓创新的过程,更是顺应时代、创造未来的过程,随着不断推进,问题也逐渐凸显。(一)通道统筹力度不够。一是缺乏国家层面顶层设计。铁海联运涉及国际国内,涵盖铁路、海事、海关、商务、外交等多个领域,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解决实施中的相关问题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二是缺乏统一的市场运营主体。四川、广西等各省市陆续建立了独立的运营主体,拼政府补贴拉低市场价格现象再次显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同时市内各条通道之间尚未形成合力,产生资源浪费。(二)基础建设存在短板。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重庆至广西间铁路线路标准低、绕行多,部分路段货客交叉运行,时速最高达80公里/小时,离120公里/小时的最高运行速度还有一定距离;铁路线仍有约3公里未进港口,铁路到发站作业能力差;港口泊位不足,航道狭窄,大连港、唐山港、青岛港均为40万吨级港口,而钦州北部湾港不足20万吨,1.2万标箱的中等级航船无法驶入,最大的集装箱船6600标箱,航运能力提升空间小;集装箱堆场、集拼场地、冷链设备和仓储等配套能力不足。二是智能水平不高。跨省市联通铁路、港口、航运、海关等公共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及全程货物追踪信息系统等口岸智能化管理功能缺失。(三)通道效率有待提升。一是铁海运输标准不统一。铁路运输和海洋运输在操作模式、手续办理、货物分类、装载要求等方面存在标准差异,导致掏箱重装、铁路拒运等情况出现。二是进出手续复杂。海关、海事、铁路等单位对进出货物管理要求多,一般情况下入关时间平均在3~7天,往往存在重复申报、查验等情况,未形成简洁高效的协作机制,导致进出商品的中转操作不畅、时效不高。三是转口贸易规则不明确。“陆海新通道”在重庆连接中欧班列,创新开展了国际转口贸易和过境运输,新模式涉及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门,相关制度和规则缺乏,操作模式不明确,“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将受到影响。(四)枢纽功能亟待加强。一是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庆市的物流分拨中心与专业市场布局分散,未能实现双向联动,造成物流费用偏高,难以形成货物贸易等产业聚集效应。二是口岸功能不齐备。重庆铁路口岸缺乏进口水果、粮食、肉类等指定口岸功能,相比广西等沿海口岸,功能仍显不足;B型保税区不具备加工制造等功能,不能满足通道贸易发展需求。三是落地政策不聚焦。市级关于物流、贸易、金融等政策分散,缺乏聚焦通道发展和枢纽经济建设的产业落地、培育和集聚政策,导致通道存在“只有流量跑,产业落地少”的现象。(五)通道运营能力不强。一是市场影响力不够。班列货源以本市存量为主,外地货源少,未对周边省市货源产生吸附效应;同时,班列货源结构不优,虽然去程90%为外贸货源,但是回程班列的外贸货源不足10%,海外市场开拓不足。二是运营成本待优化。陆海新通道铁路运价较中欧班列、渝甬班列每箱/公里高出15%以上,且中转成本较高。三是服务网络需完善。目前,与东南亚船公司、货代公司等第三方平台合作成熟,但服务网络以辐射东南亚为主,需建立和培育辐射全球其他国家地区的成熟服务网络。

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中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