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0:52:41

文化市场管理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环保城市这个目标,坚决清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坚决打击各种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活动,制定措施,夯实基础,全力推动管市“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创造规范、有序、健康的文化市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职责与分工

1.综治办:负责“扫黄打非”工作落实,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市域进行联合执法。

2.文化站:按照职责权限做好管市内音像文化市场的日常管理,负责群众举报登记备案与处理。

3.各社市:负责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清理与收缴工作。

三、目标任务

1.构建完善基本的工作体系,设有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干事。

2.健全完善有关激励约束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宣传阵地,使“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

4.形成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秩序,文化经营业户普遍做到遵规守法、文明经营。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街道有关部门、各社市要按照市“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要求,对“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街道成立“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社市成立“扫黄打非”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站(见附件),负责辖市“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2

通过对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机构建设情况的调查,掌握各县(市)、区文化市场发展现状,了解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建设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文化市场发展和规范的症结所在,提出与文化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建设的意见。

二、调研内容

(一)、本辖区文化市场状况。

(二)、各县(市)、区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机构的建设现状,包括体制、人员编制、装备、经费等。

(三)、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的现状,包括人员编制、装备、经费等。

三、调研方法

(一)查阅历年文件,核实有关数据。

(二)对比文化市场各年度统计资料。

(三)对现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数据库进行清理、归类。

(四)设计调研问卷,对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进行走访、咨询和调查。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文化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市也和其它地方一样,首先是歌舞娱乐市场,紧随电影、演出等传统文化市场之后逐步出现繁荣景象。到目前为止,我市已发展培育了行业齐全、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初步繁荣的文化市场。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共有9370余家,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出租经营单位495家,歌舞娱乐场所330余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70家,演出和电影放映经营单位70家,美术品经营和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5100余家,新闻出版市场2100余家,体育、教育、文物、旅游、广电等经营单位210余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近70000人,年产值79亿元,约占全市GDP的3%。

(二)文化市场行政管理部门情况

1、市、县两级文化行政部门体制设置情况

*市文化局(正处级),除文化行政职能外,还包括文物、新闻出版和版权行政职能。*市所辖的25个县(市)区文化局都没有单独设立,大都是与新闻出版、教育、体育、文物、旅游、广电等合并设置,最多的“一套人马“”6块牌子,最少的“一套人马”也要挂3块牌子(详见表一)。

表一:各县(市)区文化部门行政职能情况

2、25个县级文化市场管理股(科)设置情况

在我市所辖的25个县(近1100万人口)级文化行政部门当中,仅有9个县设有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共计21人,2个县文化市场管理职能由其它的股(科)代管,14个县没有设立文化市场行政管理股(科)。都没有专门的市场管理经费、车辆、通讯、摄像、照像等设备(仅望都县“文管办”有1台车),有的单位甚至没有电话、传真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没有设置文化市场管理股(科)的县(市)区,行政管理及行政审批权都放在了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管理机构情况详见表二)。

表二: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管理机构情况

(三)、文化市场稽查机构设置情况

1、我市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应设26个,目前,有编制的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共有17个,市级一个,8人。县级16个,共计202人(其中借调68人),全额事业单位6个,差额事业单位2个,自筹事业单位8个。安新、顺平、博野、徐水、安国、定州6个县(市)没定编,稽查机构是临时机构。望都县、涞水县和容城县连临时机构也没有,只是市场股借调几个人临时帮助工作。除*市稽查队近两年每年有10万元文化市场管理经费外,25个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基本上都没有市场管理和稽查、办案经费,主要靠罚没返还款(县级财政返还罚款的25%至90%不等)的一部分作为市场管理和稽查办案、办公经费,并且还包括自筹、临时机构借调人员的工资。25个县(市)区稽查机构大都没有通讯、摄像、照像、检测等设备,有9个县文化市场稽查机构没有市场稽查车辆,平时检查市场只能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遇有群众举报或其它特殊情况,则需乘出租车或借车前往稽查办案(稽查机构情况详见表三)。

表三:*市和各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机构情况

单位性质编制人数实有人数负责文化市场人数年经费情况车辆情况

*

2、我市各县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在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同时,还兼有出版物、文物、旅游、体育、教育、广电等市场的稽查办案任务,各稽查机构的工作任务量之大,已不堪重负。例如:2000年音像制品市场、2OO1年网络文化市场先后归属文化行政部门管辖,但都没有增加人员(编制)、经费等,在当前文化等市场迅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县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的现有人员、管理经费、交通工具及其它装备的配置已不能适应“大文化市场”的管理形势。

五、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文化市场的逐步发展和繁荣,县级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建设方面的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市场管理体制、编制、人员数量、装备和经费四个方面:

(一)在管理体制方面。县级文化行政部门2002年进行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一般有文化、新闻出版、文物、体育、旅游等职能,但我市的县级文化部门的职能设置除以上职能外,有44%的县、区(11个)是与教育部门合并设置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样的体制设置,有些部门领导容易产生“重教轻文”的思想,致使一些地方的文化行政管理工作被“淡化”,文化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工作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在编制方面。一是在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如不设立文化市场管理机构,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就不顺畅,不能有效地指导本辖区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发展,且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只能由稽查机构来代行办理,这种“管办不分”的做法容易产生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二是县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编制不足(有9个县甚至没有编制),对于日益发展的大文化市场的稽查工作,需要组织临时机构或者借调人员来做(虽然行政执法主体错误,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三是由于稽查机构的单位性质不都是全额单位,一些自收自支和差额性质的单位的人员工资无法得到保障。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容城县“市场股”,现有8人中,有5个人是借来帮助工作的,这5个同志从06年至今已有10个月没有发过工资。其它县级差额和自筹的稽查队员一个月也就是500至700元工资不等,勉强维持生计。

(三)在人员数量方面。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繁荣和发展,县级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人员越来越显得缺乏。*市文化市场稽查队,4个人要管理270余家网吧,并且还负责查处各县(市)区的重大案件和督导检查等工作。*市三个区稽查队,8个人要管理330余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而且这些人员大都是从教育部门抽调来的,经常要参与教育部门的工作,比如中考的监考工作、学校的各类达标、安全工作、运动会的裁判工作等等。各县(市)区的文化行政部门,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稽查工作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农村文化市场地域广阔,经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更需要有足够的人员实施监管。文化市场产业逐步在向乡镇、农村扩展,乡镇、农村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在农村这样广阔的地域空间,其文化市场仅靠目前现有的县级稽查机构以及稽查人员来监管可以说是鞭长莫及。

(四)在装备、经费方面。市稽查队现有两辆稽查车,其中一辆是占用市图书馆的购车指标购买的。在县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中,近40%的单位没有稽查车辆,日常检查中,只能靠自行车、摩托车,在县(市)城区巡查市场还好一些,如果遇有需收缴物品的情况或到乡村检查市场,则需要借、租车辆去工作。我市的县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都没有市场管理、办案和办公经费,平时只能拿县财政返还的罚没款中的一部分钱作为市场监管经费,由于经费少,有些必备的市场监管和稽查设备如:摄像、照像、录音、检测、通信器材等普遍都没有配备,这给办案、取证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定兴、阜平、顺平等县若要接省、市的紧急传真件都要找别的部门或就近的打字复印店帮忙接收。这种状况,严重地阻碍了文化市场日常工作的开展,制约了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监管市场的手脚,对发展文化市场监管生产力极为不利。

六、对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建设的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事关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大事。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支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关心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人员,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切实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进行综合执法改革。由于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较多,工作头绪较繁,在日常工作中摆布好各项业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文化(新闻出版、教育、体育、旅游、广电)部门党政一把手要统筹兼顾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等行政管理工作,在人员、经费、装备等方面,科学安排,合理配置,在分工负责责任制的前提下,注重协调,互相帮助,克服和避免“重教轻文”等问题的发生,为下一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以进一步理顺“大文化市场”的管理体制。

(三)完善各级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和稽查机构的编制。随着权力逐步下放、市场监管重心下移的进程,各种法律、法规已经把各类文化市场的管辖权放到县一级政府文化部门,且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经营单位越来越多,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及“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非常需要在县级文化部门增设或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机构。每个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须设立文化市场管理股(科),实行“管办分离”的工作制度。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管理股(科)和稽查队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互相合作,提高效率,尽量避免出现不公正、不廉洁的问题。根据每县辖区人口数量,我们以为,按照每6万人口配备1名稽查队员的比例配备文化市场稽查人员为好,并且以全额性质单位设置,以解除稽查队员的后顾之忧。

(四)增设基层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建立四级文化市场稽查网络。省、市两级文化市场稽查机构在全国基本上都已建设完备,但是随着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农村文化市场将逐步走向壮大、繁荣,那么就必须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监管好市场。我们建议在完善好县级稽查机构的同时,在重点乡(镇)应效仿公安、工商部门设立文化市场稽查派出所,编制专门人员管理市场,起码在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增加文化市场监督职能和市场监督人员,由县级文化行政部门授权,负责本辖区文化市场的监督、举报等工作。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3

一、文化市场发展历程中存在的市场方面的问题

(一)初创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0年。

我国文化市场的初创和起步最早从1979年*东方宾馆出现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的兴起,紧接着歌厅、舞厅、录像放映厅等娱乐场所的相继面世,并迅速从我国的南疆向北推移,从沿海向内陆延伸。从此,人们参与文娱活动逐渐成为时尚。但是,文化管理层的觉醒是滞后的,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对新兴的文化市场一时显得手足无措。这个时期的文化市场管理主要表现为干预、限制、甚至禁止,处于被动保守的态势。到1987年2月,由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文,解除对营业性舞会的禁令,赋予文化活动以合法地位:1988年又有文化部、国家工商局第222号文联合《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了文化市场的科学概念,并由此开始注重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而此时文化战线上的人有原来被人管转变到来管理人,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从这一时期的发展来看,文化市场的管理主要依靠大量的临时性“红头文件”用行政手段来管理。

(二)急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1991年至1996年。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1993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确定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文化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逐步形成几大市场。如:娱乐市场、音像市场、印刷市场、书报刊市场等。艺术培训、文物市场也应运而生。文化市场的急剧扩张、发展,也带来不正当竞争,制黄、贩黄、庸俗的色情表演、等;文物市场的地下交易,使我国许多珍贵文物流往国外等等。文化市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山东省为例:1991年山东省文化厅以鲁文市(1991)第1号文《关于组建文化市场稽查队和发放文化市场稽查证有关事项的通知》,在省及以下各级建立文化市场稽查队,加大对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1992年9月山东省政府第35号令颁布了《山东省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条例》,《条例》的出台虽说有法可依,但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在现实中不是很好运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只有采取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检查,来遏制文化市场的各种非法活动。但是,在联合检查执法活动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除了缺乏强有力的法规依据外,每个部门都有上一级业务部门制定的管理法规,这些管理法规角度尺度不一,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给文化市场留下空白和死角。

(三)调整规范阶段:这一阶段从1997年至今。

1998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同时,国内经济进行“软着陆”的调整,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已不如以前,行业自身经营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20*年3月2日河南焦作市音像俱乐部发生重大火灾而酿成74人死亡的惨剧。造成这样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是经营者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消费者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从管理者角度来看,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一直被别人管惯了的“文化人”从思想上还没有转变过来。截至目前,国务院已颁布了《电影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业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等多个行政法规,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文化市场管理体系。但几十年来,强调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性较强,法制观念和认识较弱,行政管理取代了法制管理。以微观管理为主,宏观调控能力差。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依法治文的认识有所加强,但由于前期法制建设的薄弱,以及多头管理使文化市场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建设问题,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问题。

1999年,国家对专职文化稽查队伍进行政策调整。停止征收文化市场管理费,实行费税改革,使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山东省为例:至1998年低,全省有文化管理186个,其中117个是市场行政管理机构,69支专职文化稽查队。至2000年上半年已有55个停发存在工资。稽查队的编制不落实,人员身份不明等问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尤其薄弱,乡镇以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农村的文化市场管理几乎处于一种松散状态。

综上所述,在文化市场发展的历程中,存在着法制不健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和管理队伍建设参差不齐的问题等。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时期,文化市场管理在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管理为主的转轨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它困扰着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及时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对症下药”,使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法制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方面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发前,我国提出“以阶级斗争为刚”,使我国的经建设基本停滞不前,甚至到了快崩溃的边缘。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中心时代,以政治视角审视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虽然没有导致全域政治化,又走向了泛政治主义和政治万能论的歧途,“十年”是典型的例证,也是典型而又惨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的方面事业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但是在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一些人尤其是管理层的思想认识上,又出现了经济主义和经济万能论的苗头,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好了,其他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轻视甚至忽视了文化市场建设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这是造成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制不完善的根本原因。

过去我国一直以物质经济作为经济建设的主干线,并且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们物质生产部门才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只有满足了人们物质需要的活动才属于经济建设领域,甚至狭隘地认为,流通领域和服务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只有创造具有具体的物化形态的产品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长期以来的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即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把整个社会带动分为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两个部分,首先计算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物质产品成果,同时计算国民收入在非物质生产领域创造的再分配,但不将其看作创国民收入的产业因而不能真正反映非物质生产领域的价值创造情况;而西方国家使用的是国民经济账中体系。一直到了1985年我国参照国外的理论和作法,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制分产生部门并纳入国民经济的统计范畴,才在继续进行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统计的同时,开始建立国民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统计体系。其实现化经济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

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在大经济范畴里,不仅物质产品可以具有价值,而且服务产品也可具有价值;不仅物质生产创造的物质产品可以具有价值,而且精神生产创造的精神产品也可以具有价值。因此同,当文化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进入消费领域通过交换演变为商品,就形成了文化市场,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只有确立了大经济的观念,才能使文化市场进而建立发展成的文化产业在经济建设的原野上找到了立足之地。过去那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经济的观念已经过时了。精神经济与精神产业地位正在上升。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和文化已逐渐融合,但不会主动的融合,需要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去大力推动,物质经济搞上去了,并不会主动带动精神经济自动上升,并且大力发展文化市场。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而使文化产业化。提升其经济功能,使文化产业及早成为以经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就要大力加强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完善立法,保障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管理理念方面的原因

有的管理者认为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能统一,或者牺牲社会效益去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牺牲经济效益去追求效益去追求经济效益,前一种观念造成了在实际管理中失之于宽的现象,即执法不严,对经营者“网开一面”,认为只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就可以少管或者不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或部门保护主义,一方面说明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管理者队伍建设的良莠不齐,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需要很大幅度提高。

有的管理者过分夸大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主张政府采取无为式管理,任由市场自生自灭,因此它们不愿健全管理机构或者根本不去健立管理机构。对于这种观点可以说并未完全否认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说在尊重市场规律,市场调节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法制;行政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使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书”共同发挥作用,来保证文化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市场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越来越明显。文化市场作为一个社会化的新兴市场,它超出了部门、地域的限制。虽然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在现阶段即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属于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部门。但市场管理主体应该也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很容易造成法出多门,多头管理而使职责交叉,权限不清,导致文化市场管理的混乱。目前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现状是:一是市场管理不统一,各管各的,二是管理权限不明,几个职能部门彼此交叉,三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权限不一致。有执法队伍的无法管理,没有队伍的却管理一块市场。四是上下错位,五是本位主义,即仍以部门,地区来划分管理权和管理范围。一个地区一个样。一个部门一个样。

以上思想认识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以下试从“原因”下手提出改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建议。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破除旧观念

在经济活动中增加文化的建设也应同样注重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的统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的互相融合与协调发展、将文化市场的建设与管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把繁荣和发展文化市场作为培育产业,促进消费,推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任务,促进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转变管理理念

在尊重市场规律市场调节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鉴于现实情况,对文化部门来讲,其中法制手段是主要的管理约束手段,因此建议尽早制定全国性文化市场管理大法。提高方法层次,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文化市场法治体系,使法制建设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同时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舆论的手段,同时,要客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水平,掌握这样的政策标准,允许文化市场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前提是不可损坏社会效益,鼓励经营者寻求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两个效益的最大化。在具体操作上,应明确不损坏社会效益的一个最低标准,在此标准以下的经营行为应当禁止,在此标准以上,但违背道德准则的应予限制。

(三)创新管理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管理机构专门化

文化市场有着自己行业的特殊性。要求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并重。因此需要一个专门的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于一体的机构,来研究文化市场的特殊性和客观规律。制定出适合文化市场的管理法规,方式和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完善和建立专门的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可根治多头管理缺乏统一意志的弊端,合理调配人、财、物力资源,平衡地区之间的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使管理组织和管理本身日趋科学化,规范化。

2、管理职能明确化

现阶段,文化市场管理职能的划分较含糊,文化、新闻、公安,工商等职能互相交叉,都管又都不管,导致市场管理出现空白死角,文化市场渣滓,精神垃圾不时泛起,明确着管理职能,意味着对不同部门和单位进行法律上的明确,界定。清晰分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管理,要奉行即分级又统一的原则,既适当分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对重点项目统一审批,统一办证,真正实现市场的强化管理,共同发展。

3、管理人才专业化。

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文化市场管理的质量和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行文化市场管理,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人才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外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必须严格挑选文化市场管理人才,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及其思想业务的建设,和法规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4

近年来,县政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贯彻执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以规范求繁荣,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连续五年被评为(上级县)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规范管理,加强了市场制度建设。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了《音像制品经营守则》、《歌舞娱乐业经营守则》、《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守则》、《电子游戏经营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与文化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实行建档管理,定期审验,全面掌握经营业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文化娱乐场所开业审批、安全审查、登记发证、定期检查、禁止承接等管理制度,我县文化市场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标本兼治,加大了市场秩序整顿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文化市场要“严格规范、依法整治”的原则,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整顿。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治乱治散为重点,严格审查经营资格,认真查处违法行为,并统一安装了上网实名ID卡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有害信息过滤系统。音像和印刷出版市场,重点打击非法音像制品和盗版图书,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万余盘,盗版图书2380余册,查处非法出售出租淫秽光盘书刊案件13起。娱乐服务场所,本着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270余份,整改各类隐患230余处,查处“黄赌”案件120起,治安处罚270人,较好了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

(三)多管齐下,强化了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县政府成立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理顺了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形成了以文化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社会监督机制,公布了服务热线和监督投诉电话,在所有文化经营场所摆放了监督举报牌,在电子游戏厅、网吧和歌舞厅等场所悬挂了告示牌,聘请了50多名社会监督员,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四)打扶并举,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县政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努力保障文化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把市场繁荣和市场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到目前,我县文化娱乐场所遍布全县城乡,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包括娱乐市场、电影市场、演出市场、图书市场、音像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文化旅游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市场等多成份、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体系。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入手,通过文企联姻、送文化下乡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晚会、重大节庆演出、抗洪救灾义演、抗“非典”演出、各种专题晚会以及大秧歌队、健身操队、中老年演出队等一些群众性文艺组织和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健康的精神食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我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是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对文化市场经常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经营盗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娱乐场所扰民、外地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品味低下节目等问题。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县图书馆在建设时属全省县级一流水平,藏书14万册,但每年的事业经费满足不了群众汲取新知识的愿望;博物馆馆藏文物15万件,受展室不足的影响,很多文物不能供群众参观;艺术团因受场地限制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三是农村文化市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商店不多,集贸市场上多是非法、盗版出版物。同时因资金制约,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不起来,形不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

三、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给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管、用市场机制引导文化市场繁荣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第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县政府要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主管部门要对文化市场实行宏观调控,运用法规约束、市场调节、行政审批和舆论引导等多种手段,对文化市场总量进行控制;要继续发挥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实现对文化市场的多层次管理,保证我县文化市场与全县的经济、政治、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同步,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对应,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要在组织实施《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参与性强、适合大众的旅游文化娱乐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5

为加强全市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实现全市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以开展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全市文化市场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积极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队伍建设年”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忠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推进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廉洁行政、文明执法。要通过“队伍建设年”活动并不断努力,达到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形象良好的文化市场专业执法队伍的总体目标。

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一是强化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踏实工作、有为有位、开拓创新的工作风貌;二是全面提高文化市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念、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树立良好的执法权威和队伍形;三是大力加强执法队伍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执法工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科学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四是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廉洁自律水平,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严禁执法人员参与或变相参与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严禁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二)“队伍建设年”的工作任务

1、举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法规知识培训班。用六个月时间,举办2-3期法规知识培训班,对全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轮训一遍。

2、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活动。市文化局将组成两个检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各县区*年以来文化市场执法情况进行1-2次全面检查。

3、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联合市、县区综治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以网吧、音像市场和农村文化市场作为重点,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非法音像制品等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4、利用“行风热线”宣传窗口,提升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形象。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宣传窗口,宣传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廉洁行政意识,推行“阳光政务”、“阳光执法”,树立我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对于接听的群众举报、咨询电话,要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答复,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5、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实行端口前移、重心下移。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形成打击文化市场违规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6、参与上级组织的“队伍建设年”活动。积极参与文化部、省文化厅组织的文化市场法规知识竞赛、文化市场执法案卷评比、农村文化市场调研和研讨和文化市场评优树优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一)优化市场结构,规范连锁经营,培育市场品牌,繁荣文化市场。

要充分发挥连锁经营在音像、网络文化市场的引导作用,以促进文化市场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扶持、培育、壮大文化市场打造各市场领域的旗舰店、示范店;在文化市场全行业倡导和推广诚信经营理念,开展诚信经营活动,推动全市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网吧监控平台为依托,不断加强监控力度,提高文化市场整体管理效能。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网吧监空平台建设,提高网吧计算机终端在线率,争取服务器终端在线率达到80%以上,对擅自停止、卸载和干扰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发挥监控平台的作用,为进行歌舞娱乐市场、音像市场、演出等市场监控做好准备,为实现全市文化市场网上监控奠定基础。

(三)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确保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

1、积极推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各县区要层层建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区和执法责任人,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加强行政执法工作;

2、实行举报登记制度。要发挥文化市场12318举报电话的作用,制定严格的登记、查实、反馈等工作制度,对受理举报案件,立即进行查处,确保举报查实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工商、公安、新闻出版、城管、整规办等部门,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发挥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参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县区文化行政部门要联合社会各界建立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推行社会义务监督员制度,做到每一重点行业、每一重点环节都有人监督;同时要积极建立行业协会,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业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及时曝光各类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进行跟踪报道,对文化市场管理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6

为加强全市文化市场管理,促进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实现全市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文化部、省文化厅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以开展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全市文化市场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积极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年活动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队伍建设年”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行政,忠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推进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廉洁行政、文明执法。要通过“队伍建设年”活动并不断努力,达到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正派、形象良好的文化市场专业执法队伍的总体目标。

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一是强化文化市场执法人员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踏实工作、有为有位、开拓创新的工作风貌;二是全面提高文化市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观念、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树立良好的执法权威和队伍形;三是大力加强执法队伍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执法工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科学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四是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廉洁自律水平,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严禁执法人员参与或变相参与文化市场经营活动,严禁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徇私枉法。

(二)“队伍建设年”的工作任务

1、举办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法规知识培训班。用六个月时间,举办2-3期法规知识培训班,对全市文化市场执法人员轮训一遍。

2、开展文化市场执法检查活动。市文化局将组成两个检查组,采取明查、暗访、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各县区2007年以来文化市场执法情况进行1-2次全面检查。

3、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联合市、县区综治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平安文化”创建活动,以网吧、音像市场和农村文化市场作为重点,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打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非法音像制品等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经营秩序。

4、利用“行风热线”宣传窗口,提升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形象。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宣传窗口,宣传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廉洁行政意识,推行“阳光政务”、“阳光执法”,树立我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对于接听的群众举报、咨询电话,要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答复,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5、加大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实行端口前移、重心下移。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重点查处大案要案,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曝光,形成打击文化市场违规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6、参与上级组织的“队伍建设年”活动。积极参与文化部、省文化厅组织的文化市场法规知识竞赛、文化市场执法案卷评比、农村文化市场调研和研讨和文化市场评优树优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建立健全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一)优化市场结构,规范连锁经营,培育市场品牌,繁荣文化市场。

要充分发挥连锁经营在音像、网络文化市场的引导作用,以促进文化市场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扶持、培育、壮大文化市场打造各市场领域的旗舰店、示范店;在文化市场全行业倡导和推广诚信经营理念,开展诚信经营活动,推动全市文化市场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网吧监控平台为依托,不断加强监控力度,提高文化市场整体管理效能。

各县区要切实加强网吧监空平台建设,提高网吧计算机终端在线率,争取服务器终端在线率达到80%以上,对擅自停止、卸载和干扰网吧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行为,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发挥监控平台的作用,为进行歌舞娱乐市场、音像市场、演出等市场监控做好准备,为实现全市文化市场网上监控奠定基础。

(三)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确保文化市场管理的规范化。

1、积极推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各县区要层层建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区和执法责任人,责任到人,分工负责,加强行政执法工作;

2、实行举报登记制度。要发挥文化市场12318举报电话的作用,制定严格的登记、查实、反馈等工作制度,对受理举报案件,立即进行查处,确保举报查实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工商、公安、新闻出版、城管、整规办等部门,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真正形成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发挥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作用,形成社会各界关心、参与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县区文化行政部门要联合社会各界建立和强化社会监督机制,推行社会义务监督员制度,做到每一重点行业、每一重点环节都有人监督;同时要积极建立行业协会,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业管理理念,加强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及时曝光各类违法行为,对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进行跟踪报道,对文化市场管理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社会影响。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7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繁荣市场,规范管理市场,热情服务市场”的发展思路,按照经营上规模,场所上档次,管理上水平,工作上台阶,争创一流业绩的目标要求,采取宣传培训教育、强化监督检查、运用监控平台、依法处理违规、加强社会监督、创新工作机制六种措施,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目前,全区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文化业户共459家,其中,印刷企业86家、打字复印部60家、书店42家、网吧173家、音像店58家、演出单位3家、娱乐场所34家、大型游艺厅3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国务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及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省、市文化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文化市场行政许可、管理、教育、打击等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实施综合治理,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区文化局20*年荣获7年来全省只评选过一次的山东省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而且全省仅有三家区(县)获此殊荣,连续六年被评为济南市文化市场管理先进单位,20*年被评为济南市文明机关,20*年被评为济南市新闻出版工作先进单位、*区科学发展先进单位、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先进单位。我们在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队伍建设是搞好市场管理的基础,是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构建平安*、和谐*的基础。区文化局作为政府的行政执法部门,始终坚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努力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开展以党的**、党章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并结合全区开展的“优化发展环境监督检查年”活动,组织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为主题的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使执法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廉洁勤政、执政为民的意识。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十分注重法律法规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并采取培训、考试以及以会代训的形式对稽查队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的监管水平和整体素质。三是狠抓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以全面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全体干部参与全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做构建和谐*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争创“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优良机关,执法队员上门开展各项服务宣传活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受到广大群众和文化经营业户的好评,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能。一是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深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面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执法内容和审批程序等,进一步完善了政务信息网公开内容,简化工作流程,实行制度上墙,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二是狠抓了制度落实。在建立健全稽查、廉洁执法、举报、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AB角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规范执法文书,强化管理措施,在检查文化市场时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坚持“三必须”,即必须有两名以上的执法人员;必须使用上级统一印制的执法程序表;必须有原始记录和原始材料,做到了文明执法、科学执法,杜绝了办关系案、人情案和乱罚款等问题的发生,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多年来从未发生行政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投诉等问题。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在充分发挥举报电话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拓宽社会参与管理渠道,在各办镇建立了以老党员、老干部为主体的义务监督员队伍,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和文化市场违规经营的监督,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0*年以来没有收到人大、政协关于文化市场管理的提案和建议。四是强化服务,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坚持把维护企业发展、扶持文化产业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着力点,积极改进为企业服务的措施,为新办文化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并在办证、后期管理中一路开绿灯。20*年对重点引进的阿帕奇娱乐有限公司、东沙花灯戏具厂等新办文化产业加以扶持,对原有的成通文化城等文化产业在管理上重点扶持,调动了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宣传鹊山龙湖文化产业项目和小清河、工商河规划治理中的文化景观项目,积极引导商家投资文化产业,为全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目前,我区文化产业已达到了459家,比20*年增加了51家,增长率为12%。

(三)坚持打建并举,全面整治文化市场。遵循“谁审批、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了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经济处罚相结合,打击窝点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抓重点、突难点,全面整顿网吧、印刷行业、音像制品、图书等文化市场。

1、以打击非法音像制品经营为重点,开展对音像市场的治理整顿。深入开展反盗版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全国开展的“反盗版百日行动”、“打击盗版、弘扬正版”和加强著作权法等宣传活动,集中开展行动,严厉打击顶风作案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加强对辖区音像制品经营业户的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小商品批发市场、师范路等人流物流密集地,实行巡回检查;对游摊和三孔桥贩卖黄盘问题,进行坚决取缔并实行跟踪管理;通过明查暗访和群众举报等方法,从源头上封堵窝点,坚决取缔地下仓库和批销窝点。20*年以来,端掉非法音像制品窝点7处,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万多盘,严厉打击了非法经营活动。同时,积极探索推广连锁经营,扩大、规范音像制品市场,使我区音像制品正版率达到了85%以上。

2、以规范经营秩序为重点,整治图书市场和印刷市场。针对盗版图书问题和政治性、淫秽色情图书在市场上时有出现的实际情况,着重加强节假日和夜间的检查力度,对辖区火车站、汽车站、成通文化城、中小学周边等重要部位采取不间断的检查。在印刷业中开展了“讲诚信、守法纪”活动,与辖区印刷企业签定诚信公约,督促印刷企业建立和完善五项制度。并针对印刷企业进行拉网式集中检查,有重点地对违规印刷教辅教材等违法经营问题突击检查。20*年以来共查处非法印刷企业15家(次),取缔非法经营点6处,收缴非法出版物5万余册。

3、以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为重点,清理整顿网吧市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也往往是文化市场管理的难点。为了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这个关系到民生、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近年来按照“压缩总量、调整结构、规范发展”的要求,把网吧作为文化市场的重中之重实行重点管理,目前全市已停止审批新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对现有网吧按照《条例》和省、市要求,严格控制“距离中小学校200米之外”的规定,严格要求各网吧必须在入口等显要位置张挂“禁止未成年人入内”警示牌,必须建立上网实名登记制度。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各网吧上网情况,在全区互联网经营场所都安装了净网先锋,并充分运用这一监管平台,有效管理网吧市场。同时,加大了对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严管重罚。抓住网吧经营特点,在网吧经营最活跃的节假日、寒暑假、放学后等时段,加班加点,组织稽查队突击检查,对有问题的网吧进行蹲守,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对问题严重的网吧处理决不手软,直至吊销许可证。自20*年以来共查处违法经营网吧180家(次),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私自卸载管理软件等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4、以查处淫秽表演和不安全隐患为重点,加强对演出市场、娱乐场所的管理。我区演出市场的重点是大桥镇和桑梓店镇农村集贸市场的各类演出活动。为此,我区对节假日期间演出团体和演出内容严格把关,对演出活动实行跟踪管理,严厉查处无证、无信和手续不完备的演出行为,坚决杜绝色情表演及其他不健康演出活动。文化、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强对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督促娱乐场所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动了我区娱乐场所健康发展。

5、以提高依法经营自觉性为目的,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在对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加强了对经营业户的培训教育,每年举办文化经营单位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班3-6期,并组织业户参与省、市法制宣传活动,使文化经营业户通过培训和参与各项活动,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经营的自觉性。分别成立了*区网吧协会和印刷协会,组织开展交流、培训、宣传等活动,促进网吧、印刷行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达到了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繁荣市场的目的。

(四)围绕繁荣发展文化市场,广泛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为抓好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每年辅导培训文艺骨干近万人次、组织文化下乡活动10次以上。且每年都组织举办主题鲜明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仅20*年就举办了以“和谐文化年”为主题的大型演出21场、小型文化活动100多场(次)、书画展览8次。尤其是每年一届的“第二故乡情”已成为我区的文化品牌,惠及了外来经商打工的特殊群体,得到了市文化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拟于今年在全市推广。着力抓好各项文化设施项目的建设。20*年投巨资建设1万多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其中文化馆、图书馆5000多平方米,今年将投入使用;投资47万元建立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为两镇农村投入价值32余万元的设备、乐器等,指导帮助两镇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和文化大院;积极想办法筹集运作,为24个村购买了价值13万元1万余册图书,协助完成了24个村的文化大院建设;采取自建和共享的方法,全区13个街道社区室内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已达到75587平方米,图书达到68万册,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为活跃文化市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逐年上台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全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区文化市场稽查队承担着全区的文化市场监管工作。该单位于1997年1月设立,为全民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人员从文化馆调整使用,隶属文化局领导。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全额拨款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省、市文化市场稽查队也已确定参照,我区稽查队将面临着这个问题。二是稽查设备、交通工具落后。全区文化经营场所459家,点多面广,有些经营场所还处于城乡结合部,比较复杂。而我区稽查队人员少,且只有一部稽查车,稽查取证装备落后,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三是文化市场中违规经营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部分经营业户受经济利益驱使,存有侥幸心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非法出版物经营以及流动摊点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今后我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努力方向

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为抓手,以建立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为目标,坚持管理与建设并重,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深化和巩固文化市场管理成果,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繁荣发展我区文化市场。根据区人大调研组及人大主任视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市场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网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把深化网吧管理作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纳入平安*建设,切实抓紧抓好。加强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协作机制。定期召开“扫黄打非”领导小组会议,加强文化、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和组织协调,建立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在全区形成党委领导、部门负责、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力争实现文化市场管理无缝隙全覆盖的目标。

2、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规范、落实文化市场稽查队机构、编制、经费、人员、设备等,创新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模式,建立与市场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推动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的开展。

3、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形象好的文化市场稽查队伍,是推动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执法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4、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举报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区、街(镇)、社区(村)、居民群众多层监督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市场监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5、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结合文化市场的特点和实际,定期分析研究文化市场工作形势,针对出现的突出问题,确定阶段性执法重点,及时部署整治行动;积极利用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完善市场监控手段,实现对文化市场经营活动的实时管理和远程监控;精心组织开展网吧、印刷、图书、演出、音像制品等五大市场专项整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并对各类违法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同时,文化、公安、工商、城管、消防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安全、非法经营活动和非法经营场所的检查管理,规范净化文化市场秩序。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农村经济;乡村振兴

1引言

农村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社会文明的窗口,也是文化管理的晴雨表。农村文化市场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文化市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工作一直处于薄弱态势。如何在新时代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是摆在基层文化行政部门面前的一道亟须破解的难题。

2桂平市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农村文化市场是指乡镇及农村文化商品、文化服务、文化资源营销活动的场所,且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复杂性特征。农村常见的文化市场经营项目主要包括歌舞厅、KTV、电子游戏、台球室、网吧、书店书摊、音像制品出租和零售、营业性演出活动等。桂平市位于桂东南部,黔郁浔三江交汇处,下辖26个乡镇431个行政村(社区),2018年年末桂平市户籍总人口为203.42万人,户籍人口中乡村人口为168.29万人。桂平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87家(包含乡村文艺演出团队),其中农村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99家,占全市文化市场总数的70%,农村文化市场成为整个文化市场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蓬勃发展,农村文化市场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市场体系。但是,随着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壮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管理力度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文化市场规模大但发展不均衡

桂平市农村人口数量大,文化市场规模也大,但是各乡镇发展不均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方便的石龙、蒙圩、木乐、南木、金田等乡镇文化经营门类多,规模大;反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畅的白沙、大湾、厚禄、木圭、垌心等乡镇文化经营门类少,规模也小,难以满足农民朋友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要。

2.2经营者素质不高

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大多是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法制观念淡薄。在经营方向上以追求个人利益为主,忽视社会效益,时常出现违规违法现象,社会影响极坏。更有甚者,有些不具备合法资质的组织或个人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经营活动,舞厅出现“三陪”,游戏机室搞变相,网吧出现违禁视听,书摊出售低级趣味甚至宣扬邪教迷信等书籍。2019年桂平市文化执法部门对书店立案查处了1件,对网吧立案查处了14件。

2.3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空白区域

目前文化市场管理面临各种文化市场违规违法现象向农村分散、转移、辐射、蔓延的新情况。特别是在农村集市上,流动摊点经常兜售盗版图书音像制品,内容不健康的文化产品也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场偏僻、分散,农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鉴别能力不强,乡村一级没有管理机构,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缺失造成的。

2.4文化市场无证经营等一些突出违法经营行为仍然存在

在城区,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强,被取缔的证照不全的文化经营场所悄悄向农村和城乡接合部转移,以逃避监管,继续从事非法文化经营活动。2019年桂平市文化执法部门对无证歌舞娱乐场所(KTV)立案查处了11件并进行取缔。非法文化经营活动的存在,必然使农村文化夹杂有粗糙、低俗成分,严重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严重扰乱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引发治安问题,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5文化市场监管力量薄弱

首先,桂平市25个农村乡镇分布有199家文化经营户(包含乡村文艺演出团队),存在规模小、分布散、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监管任务繁重;另外,还有1处部级、7处省级、7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23处文保点,虽然现有文化执法人员5名,但是文化执法队伍力量还是相当薄弱,文化市场监管力不从心,顾此失彼。薄弱的执法力量难以应对当前庞大的文化市场监管需求。其次,作为文化市场监管的主力军,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仍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文化市场的管理手段也要不断地完善,所以对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并没有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最后,无执法车辆开展日常执法检查,严重影响到日常巡查工作的有效开展,特别是遇到举报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因为没有执法车辆无法迅速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3监管好农村文化市场的对策建议

党的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文化工作者既要繁荣文化市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又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牢牢地掌握农村文化市场这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的主动权。

3.1加强领导,堵建结合,强化均衡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复杂多变性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领导,市、镇党委政府要重视和关心农村文化市场工作,把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作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文化部门应当着眼于扶持农村先进、优化的文化市场的建立,引导市场健康均衡发展,制定适合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战略与规划。

3.2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文化市场共管体系

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主体主要集中在文化行政部门,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的类型众多,单纯的以文化行政部门为主体的弊端逐渐凸显。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一是建立以文化行政部门为主体的,公安机关、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联动执法机制。文化行政部门也要建立重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确立文化部门的主导地位,构建县、乡、村三级城乡一体化管理网络,使文化市场管理的触角不断延伸和扩大。二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和社会奖励基金,充分发动群众举报非法文化经营活动。三是乡镇聘请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义务监督员报告农村文化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并参与执法队执法。通过各方力量参与,最终实现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全面有效监管。

3.3加大财力投入,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文化执法队伍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执法队伍,是实现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全面有效监管、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文化执法队伍,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新时代的执法人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全局观念,强化责任担当。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是行使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代表国家的强制力,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必须加强队伍的政治素质,严格规范执法。执法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健康的农村文化市场的重要性,农村文化建设也是群众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文化执法队伍,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执法质量好不好,效率高不高,关键是看执法人员知法、用法如何,执法就必须学法、知法、会用法。通过平时的培训、学习、考核等方法和手段,使执法人员能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运用,能准确快速地对违法违规人员和事件进行处罚。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文化执法队伍,必须加大执法设备的投入。文化执法除了日常巡逻执法,还会有接到举报等紧急前去执法的情况,要配备必要的车辆和其他执法设备,对违法违规人员迅速查处,鉴别锁定违法证据,防止违法人员转移和毁灭物证。建设一支强大的专业化文化执法队伍,还要保持队伍的稳定,保证人员力量充足,坚持逢进必考制度,杜绝随意抽调、流转等现象。

3.4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打击力度

要以违法违规案件为导向,分析案件成因,查找问题、查找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农村乡镇集市兜售的非法音像制品和非法报刊主要是从本地的地下工厂购进,或从外地流入。既要打击兜售非法出版物的人员,更要重点打击地下工厂,斩断外地流进的链条等源头。把违法案件打击靠前、向源头推进,以减小非法文化制品传播范围。要转变管理思维,由“消防式”管理转变为预防性管理,从组织上、队伍上和措施上保证对文化市场的有效管理,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公安机关和工商等执法单位对文化市场负有重要的管理责任,按其各自的业务分工,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检查、监督工作,齐抓共管,以净化辖区农村文化市场。

3.5培训文化经营者,增强遵守法律意识

要加强对文化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学习,增强文化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使文化从业人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对偶有发生的违法违规案件要及时严厉查处,并组织辖区内文化从业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促进广大文化从业人员遵纪守法。

4结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持对农村文化市场的全面有效监管,就能保证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就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障,对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EB/OL].[2005-11-07].

[2]号路宁,王异异.关于中国文化市场管理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2008(1):30-33.

[3]全国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Z].2011(5).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9

同志就年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刚才。对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安排,总结效果客观实在存在问题查找准确,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县公安局、教育局、工商局、电信公司等单位就各自如何发挥职能搞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行了发言,都讲的很实在很具体,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工作的责任感

县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管理,近几年来。一手抓繁荣”方针,注重正面引导和扶持,有力促进了全县文化市场的大繁荣,使我县文化市场形成了包括文化娱乐市场、音像市场、图书报刊市场、演出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网络文化市场等在内的门类众多,投资渠道多元化的综合型文化市场体系。截止年底,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70家,其中网吧13家,音像零售出租4家,图书零售出租7家,歌舞娱乐场所6家,打字复印11家,印刷企业3家,室26家。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不只极大的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而且优化了投资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产业的发展,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音像制品经营单位过小、过乱,有的家电商店、电子商店非法经营音像制品,成为盗版音像制品集散地;非法出版物时有发现、淫秽色情出版物和违规销售境外出版物屡打不绝,一些有害卡通及非法不良“口袋书”读物还在流入校园;网吧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传达有害信息、接纳未成年人、学生通宵达旦上网和“黑网吧”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娱乐场所黄赌毒的问题特别是室成风等问题依然猖狂。上述这些问题,不只扰乱了正常的文化市场秩序,造成了不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且严重危害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日前,北京召开了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实施文化环境工程,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生长为目标,以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新闻出版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各种手段实现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临时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省市也相应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因此,必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依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下大力气,强化管理,逐步改变市场混乱的状况,为我县改革发展发明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做好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坚持“一手抓管理,年。一手抓繁荣”方针,以整顿和规范音像制品经营场所、娱乐经营场所、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中存在突出问题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争取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使我县文化市场中存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县文化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到3月10日,为动员发动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做好组织发动工作。第二阶段,从3月11日到3月20日,为调查摸底集中查处阶段。主要任务是调查摸底,全面整顿,集中查处,形成一种高压态势。第三阶段,从3月21日到4月底,为重新审核阶段。主要任务是对经营单位进行重新审核,深入整顿规范。第四阶段,从4月底到5月底,为检查验收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验收,巩固提高,完善措施,使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这四个阶段的总体部署,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开展整顿和规范活动。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音像制品经营场所的治理。淘汰一批规模小、经营差、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经营单位,提高正版音像制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加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并建立临时有效的治理机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防地下、防转移、防反弹上来,直至完全解决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存在危害。

(三)加强网吧等服务营业场所整顿。县将对现有的网吧进行重新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料理登记手续,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关闭,未经批准的予以取缔。相关部门要严厉查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违法经营活动,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超时营业,经营含有色情、暴力、、迷信等不健康的电脑游戏的网吧,要坚决予以查处。文体、公安等部门要以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为工作重点,坚持严管重罚。对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网吧,要依照法规确定的上限从严处分。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密切配合,确保取得实效。

(四)全面搞好图书报刊市场的清理整顿。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要重点对淫秽色情、非法宣传品、违反民族宗教政策等出版物进行查处。同时。不能让盗版流入学校,影响教学质量。

(五)完全清理娱乐场所涉黄、涉赌、涉毒等问题。坚决打击歌舞厅和室等娱乐场所黄赌毒等社会美好现象。同时。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目前,城区大部分室等娱乐场所已变相成为,公安部门要正确区分娱乐和,对聚众、开设等违法行为,要重处重罚。

三、落实责任,加强领导。扎实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治理工作

贯穿于文化市场发展的全过程。要充分认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的临时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各有关部门要有强力的工作措施,文化市场秩序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实干精神,做好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工作。

(一)切实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政策强,规范高,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县上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公安局、文体局、工商局、教育局、电信公司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组织全县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工作。文体部门是文化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实行文化经营许可证管理;公安部门负责文化经营单位的平安审核和消防安全、信息网络安全、治安秩序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文化经营场所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核发文化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和对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电信部门要严格执行限时制,规定经营时段外,及时切断网络信号,不得给“黑网吧”提供信息服务;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协管的作用,及时与各执法部门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电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落实行之有效的综合稽查、联合执法机制,做到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有效打击和积极规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抓好整顿和规范工作。对于在整顿和规范工作中,行动缓慢,治理不力,失职渎职导致违法行为临时得不到治理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文化市场整治的力度,加强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各相关部门每季度联合组织几次大规模的集中活动,形成强大的高压态势,打击违法经营活动的嚣张气焰。要把对大案要案的查处作为整顿和规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快从严查处。对危害大,影响恶劣,事实清楚的典型案件,公开处置;对线索明确的大案要案,要追根求源,一查到底,果断予以查处,决不手软;对触犯法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能以罚代刑,大事化小,更不能庇护纵容。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要切实加强对文化经营单位的治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的根本目的更好地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不能为整顿而整顿,为治理而治理,而是要通过整顿和规范,使文化市场秩序得到根本的好转,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工作中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防止出现那种“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怪圈,努力形成整顿促繁荣,繁荣巩固整顿的良性机制,为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发明一个良好的环境。

文化市场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文化市场;文化管理创新;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的文化管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文化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必须要在文化管理领域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创新活动。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落后的文化管理方式和手段阻碍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想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就必须对文化管理进行创新。

一、文化市场管理概述

文化市场管理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以文化法律和法规为基本依据,以整个国家的文化事业为管理对象,对有关文化行政系统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事务进行调控、组织和协调的行政行为。文化市场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必要举措。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制定发展战略。文化立法是保障文化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虽然在文化领域有相应的部门规章和条例,但是其适用范围和效力远远不能和法律相比较。文化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为实现国家、社会总体目标而制定的文化发展整体计划,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方向、水平和形态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三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也会使一些文化经营者投向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当中,为了文化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政府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大文化产业的开发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引导社会投入。四是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健康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人在文化产品的多样化的情况下很难能做到理性消费,盲目的文化消费不仅有损健康,而且会造成文化市场的混乱,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倡导人们进行合理的文化消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我国文化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一)既得利益格局阻碍难题破解

文化体制改革是整个社会群体利益结构的大调整,必然要逐渐改变落后的、不合理的利益关系,一定会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在渐进式的改革中,对旧利益格局并不是一次性打破,而是分阶段进行。这就造成每个新的利益安排都要面临与旧的利益格局共存。由于渐进式改革的时间跨度大,进程较慢,这种混合的格局会存续相当长时间,从而形成一个过渡性利益格局,并造就一些从这种非均衡体系中获利的既得利益集团。

(二)观念落后弱化改革攻坚动力

在改革过程中,很多部门和单位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文化产业属性经常被忽视。改革动作一大,新举措一推,就害怕会不会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弱化,社会资本的介入会不会改变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保守心理首先考虑的不是推进改革,而是如何明哲保身。

(三)资金瓶颈制约改革推进速度

缺乏资金是我国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瓶颈问题。一般说来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都要安置很大一部分富余人员,需要数额较大的安置费和社会保障资金。文化单位自身往往无力支付。事业转企业、企业集团化、公司股份制改造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阵痛期。在这个阵痛期里,政府不但拿不到税收、见不到成果,还要不停地给企业“输血”。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迟缓必然使改革成本日益上升。时间越长,越积重难返。

(四)法律缺失影响文化市场环境

我国文化立法不完善,不系统,有许多重要的文化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尚未制订出来。在一些重要领域的文化立法仍然存在空白,使得大量的文化管理活动只能依靠政策和文化部门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行。而且,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之间、部门规章之间、不同层次的法规之间,相互抵触和矛盾交叉的现象还存在,影响了法规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权威性。

(五)人才不足削弱文化发展后劲

目前,我国文化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一是缺基层文化专业人才。基层文化活动编导人才和各艺术门类的专业人才短缺。传统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难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有的项目已经濒临消亡,急需培养传承人。二是缺文化经营人才。多年从事文化工作、具有丰富经营经验、了解文化市场和文化管理特点的人才十分缺乏。三是缺乏技术人才。现有技术人才聚集于传统文化产业领域,真正从事新兴文化产业者寥寥。

三、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创新的路径和对策

(一)转变政府管理文化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文化体制改革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握好“分”与“合”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分类改革,融合发展。关于“分”,一是“管”“办”分开。文化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退出文化单位的微观运行体系,只留下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在文化管理过程中,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分开。关于“合”,指的是政府在行使宏观管理职能时,要充分考虑“融合发展”的理念和举措。一是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要将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用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诠释旅游,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加快对传统优势文化产业以及服务组织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服务行业的文化含量。三是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引导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借助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

(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我国文化市场虽已有长足发展,但只能说是基本形成文化市场体系,许多地方尚不健全。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必须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学会“拉长补短”。我国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发展较快,新兴文化产品市场起步晚、发育慢。就要把长项拉得更长,规划建设广播影视节目、演艺节目、动漫产品、工艺美术等文化产品市场,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同时要迅速补上“短板”,建设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产品市场,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新领域。特别是要尽早谋划、建设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加大版权、资本、金融、信息、技术等市场的培育力度。

(三)创新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母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更新企业管理思想,将会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以企业自身特色为出发点,继承传统企业文化的精髓,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文化,我国的企业管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市场,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新型经济模式下的挑战。

(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

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一是把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二是研究创新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新政策。主要包括:制定完善文化基金资助办法,借助财政引导机制,强化对社会力量的引导等。三是严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平公正、机会均等原则在文化市场得以充分体现,抓紧整合行政力量、开展综合执法。

(五)加快事业单位改制转企

文化事业单位的诸多改革措施,说到底是为了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即“人往哪去”和“钱从哪来”。要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解决好“人往哪去”问题。一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考虑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接受程度,用足政策,维护好职工利益。二是进入企业后的“事企退休待遇差”由财政补足,“转换一批”;三是予以一次性安置补偿,“自主择业一批”。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解决好“钱从哪来”问题。改革需要成本,发展需要资金,但投资少、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的瓶颈问题。建立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支撑、民间投入为重要补充的投融资机制至关重要。

(六)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直接关系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败。要把文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通过专业培养、实践锻炼、加强引进等多种渠道,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放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用人制度,给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加快运用市场机制配置文化人才,积极推进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加快形成健全完善的人才支撑体系。

作者:孟泽令 单位:北京市政协

参考文献:

[1]郝婷.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制度设计的不足及原因探析[J].编辑之友,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