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1:33:16

土地出让

土地出让范文篇1

一、建章立制,规范土地交易行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建立一系列约束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为此,我们狠抓了制度建设。一是建立信息公布制度。将上级有关“招、拍、挂”的政策编印成册,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定。对土地使用权出让信息,通过市、区媒体进行公布,防止了暗箱操作。二是建立集体决策制度。区里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分管城建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国土、规划、建设、监察、计划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资产经营领导小组,负责对土地“招、拍、挂”等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凡土地“招、拍、挂”工作程序、地价底价、信息等有关事项,必须经城市资产经营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协商后,统一组织实施。三是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和纪律规定。转发了《市土地储备办法》、《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违法违纪行为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文件,并配套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规暗箱操作、徇私舞弊,插手土地“招、拍、挂”,如有发现,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土地市场健康、有序、公正、规范发展。

二、落实土地储备制度,增强宏观调控土地市场能力。落实土地储备制度,实行土地集中统一供应,是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的前提和基础。为保证土地“招、拍、挂”制度的落实,我们按照《市土地储备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划定土地储备区控制范围,并自2012年7月份开始,冻结单位自行开发、旧城改造和土地转让的审批,对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先储备后供应。全区共储备土地890多亩,已拍卖、挂牌出让360余亩。同时,对不执行土地储备制度的违规行为,进行治理整顿,对28起违法用地行为和12户非法转让土地的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理。

三、加强监督制约,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委、区政府与土地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签订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工作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的责任。建立了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执法监察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制定出台了经营性土地“招、拍、挂”监督管理办法,对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工作实行报备制,要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拟定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经批准后,在实施前10日内将“招、拍、挂”有关资料报区纪检监察机关。同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受理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人依法依规对实施前的准备、实施中的程序、实施后的落实,进行全过程监察,并对每宗土地“招、拍、挂”工作运行情况写出监察报告,备案登记,从而保证了各个工作环节规范化运作、透明式办公、阳光下操作。

土地出让范文篇2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作为土地所有权人授权地方市、县人民政府与受让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指定地块以合同约定的条件出让,受让者以支付约定年限的土地使用费为对价,获得对指定地块的开发经营权。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土地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以市场为主导的土地出让制度基本建成,全国各地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由政府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的土地供应机制,地方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逐步提高,土地市场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以广西为例,已经初步建成市场化为核心的土地配置机制,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市场公开交易制度,并配套完善相关决策、审批和操作制度。依法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推进网上交易和网上监管,防止“暗箱操作”,着力解决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中规避招拍挂,违反规定设置出让条件的问题,构筑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但笔者调查广西国有土地出让的市场及法规现状,发现广西国有土地出让法律制度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规范。

一、广西现行的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现状及法律制度

(一)广西现行的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现状1.地方政府在国有土地出让过程中的双重身份导致造成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与其自身的经济行为不分根据我国当前的管理机制,国家虽是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人,但授权市、县一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来负责国有土地的出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具有了双重身份:国家土地所有权人的受托人与对土地出让行为进行监督的监督者,即常说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种双重的身份极易造成土地管理部分根据自己的利益出发,跨界滥用职权,利用土地管理的权力来损害合同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既有违公平原则又损害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还滋生土地腐败等行为,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程序未真正落实,土地出让存在人为操纵现象根据规定,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须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转让。但有些地方政府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存在人为操纵土地出让的现象。例如有的地方表面实行的是“招拍挂”形式,实际却是按协议方式出让;有些地方虽然建立了土地交易制度,实行土地出让信息公开、地价评估和集体决策等制度,但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在竞标过程中存在以各种方式私下操纵土地的招标价格。有的地方违规向用地单位变相减免出让金。等等现象都表明在土地出让环节虽然有法律的明文规定,但却被歪嘴的和尚念歪了经,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方式上背离了公开透明和公平竞争。3.不注重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导致存量土地日渐减少调查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因不注重土地储备和后续开发,导致可用土地存量和耕地面积日渐减少。使得政府对土地的调控能力相当薄弱。同时,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当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土地的复垦和后续开发,尽可能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单位土地产能,但很多县市都没有执行这一政策。4.土地出让金被纳入政府基金预算管理,成为政府的额外财源2005年,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要求将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政府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但调查表明,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土地出让金挤占挪用,使其成为政府临时性支付、预算外支出的主要来源,导致本应用于土地储备、整理、征地补偿的资金不当减少,进而损害到公共利益。

(二)广西现有的国有土地出让的法律制度现状目前,广西土地出让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非常少,主要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监察条例》,对土地的管理和利用主要是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出台的,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办法》、《广西壮族自治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考查广西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规体系,笔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相关单行规范的缺失,如广西尚未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储备、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导致广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快速发展与机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

二、广西国有土地出让法律制度的规范

随着广西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的快速发展,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土地受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广西土地出让市场的良性即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广西现有国有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缺陷,从立法思路、指导思想、具体制度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现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当前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法律体系由一系列单行法律法规组成。《宪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此外,《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物权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操作规范》、《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等法律规范对国有土地出让的各个方面进行规范调整。从另一角度而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制度应包含三大组成部分: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载体建立的出让合同法律制度、以国家对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管理职权为基础建立的监督管理法律制度、以保护土地资源、保持土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建立的环境监管法律制度。笔者认为,要构建规范的广西国有土地法律体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土地出让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规范经营性土地审批为切入点,以改革敏感性宗地评估和科学设定出让底价为抓手,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手段,进一步减少廉政风险点,切实做好土地领域源头治腐工作,规范土地市场,为实现科学发展、追赶跨越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达到规范土地出让行为,科学合理设定出让底价,防止土地资产收益流失和源头治腐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定价机制

1、鉴于市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区域性特点强,开发商属本地企业的多,相互间熟悉,土地出让过程中间环节多,报名申请时间、地点相对集中,意向竞买人的信息难以保密,容易发生串标的情况。以及鉴于中心城区的经营性土地一直以来都是采取有底价方式公开出让的情况。因此,中心城区经营性土地仍然采取有底价方式出让。为了加强决策领导,科学把握房地产市场及监督房地产市场大额资金。在原有经营性土地出让底价设定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增设市房产局、市审计局为成员单位。在5月底前向政府提出书面建议。

2、完善定价程序,创新定价机制。根据经营性土地出让的实践,经营性土地的出让,只要不设定排他性条款,不在于是否设定底价,关键在于底价设定后的保密问题。为防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泄密,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流失,预防腐败,减少廉政风险点,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拟出台《中心城区经营性土地出让底价设定和管理办法》。在6月底完成。

牵头单位:土地交易中心。协办单位:法规科

(二)敏感性宗地评估引入竞争机制

1、市土地价格中心作为市国土局下属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应承担社会性、公益性土地的评估,为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评估市场,调整市土地价格中心部分职能,将部分敏感性宗地评估剥离。该中心除继续承担公开出让土地评估、基准地价更新、,地价信息监测等工作外,敏感性土地评估则从该中心剥离。7月底前完成。

2、敏感性土地评估引入竞争机制。将协议出让土地包括划拨土地补办出让、容积率调整补缴土地出让金以及行政处罚案件、法院裁决认定所涉土地的评估从市土地价格中心剥离出来,主要由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来承担。拟组建中心城区土地估价机构库工作。8月底前完成。

3、建立健全土地估价机构库管理和土地估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加强对估价机构的监管。从制度上、机制上规范估价机构的从业行为,促使估价机构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估,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拟出台《市中心城区土地估价机构管理办法》。9月底前完成。

牵头单位:土地利用科。协办单位:土地价格中心、开发区分局、土地收储中心、法规科

(三)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工作,实行“三级会审”制度

1、为规范中心城区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拟成立市国土资源局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会审小组,并出台《市国土资源局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使用权业务办理暂行办法》。5月底完成。

2、为杜绝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环节职责不清,权利不明,容易造成土地纠纷的情况,应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成员单位的职责。修改完善《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审批工作规则》。7月底前完成。

牵头单位:分局。协办单位:开发区分局、土地收储中心、法规科

(四)严格土地出让程序

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减少廉政风险点,拟制定《市中心城区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操作规程》。8月底前完成。

牵头单位:土地交易中心。协办单位:土地收储中心、分局、开发区分局

土地出让范文篇4

一、土地出让资金的管理范围

土地出让资金是指由区房地管理部门按照市、区两级政府的规定和要求,管理土地储备、出让过程中产生的土地出让收入和支出。

二、土地出让资金的管理方式

土地出让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区房地管理部门按照市、区两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出让土地的各类收入,应定期上缴财政专户。土地出让中的直接成本支出和支付乡、镇等的补偿支出,由区房地管理部门按照收购合同的标准和要求提出,经区政府批准后,由财政专户直接拨付。

三、土地出让资金的分配使用

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出让成本(补偿支出)后的净收益,按照区政府的统一规定进行分配。对区房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储备、出让过程中所需的业务经费,按净收益1%左右提取,由财政专户按季预拨,年终清算,区房地管理部门审批使用。属区政府使用的部分,严格实行区政府领导“一支笔”审批,区与有关乡、镇的土地净收益按有关规定执行;区土地储备中心因土地收购所需收购资金,由区房地管理部门提出,报区政府审批。

四、土地出让资金的收缴管理

区房地管理部门在每批次土地招标(其他形式)出让结束后的5日内,须编制该批次每块土地的各类出让收入的收款计划表,并报区财政部门;所收取的各类土地出让收入应全部纳入区房地管理部门的土地出让收入专户,在次月的5号前,将各类土地出让收入及时缴入财政专户,并随报收款进度明细表和相关说明。

区财政部门按月在次月10日内,将财政土地出让资金专户的资金收支情况及时上报区政府,并对整个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和资金拨付情况作出相应说明,负责督促区房地管理部门按土地出让合同收缴相关款项。

土地出让范文篇5

一、组织领导

为保障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合法、公开、公正,更好地协调组织土地出让事宜,成立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国土资源、监察、规划、发改、财政、建设、环保、劳动保障、房管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市监察部门进行全过程监督。

二、用地范围、年限及规划要求、

出让地块位于信江路与交通路交叉口处,用地范围以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附线图为准,土地总面积为1090平方米(折合1.635亩)(具体面积以实测为准)。用地性质:商业、住宅;出让年限:商业40年、住宅70年;容积率:不大于4.9;建筑密度:不大于47%;总建筑规模不大于5921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平方米;建筑高度≤50米;建筑层数≤15层;绿地率不小于5%。开发建设必须符合市城乡规划局提供的贵规条字[2012]013号《粮食招待所地块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以及建设方案评审意见书。

三、出让方式、起始价

土地使用权以拍卖方式出让,起始价690万元人民币,契税、土地交易服务费及其他费用由受让人自行承担,本次出让设置保底价,不到保底价不成交。

四、工作程序

(一)公告

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土地网〉〉〈〈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告,公告期不少于20日。

(二)报名

1、时间:自公告之日起第五日开始至拍卖会召开之日前2日(节假日除外)。

2、地点:市国土资源交易中心

3、受让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单位,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参加竞买。

4、提供材料:竞买申请书、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证明、法人代表人身份证或个人身份证、受权委托书、董事会决定、履约保证金票据等。

5、报名时需缴纳履约保证金350万元人民币,竞买人竞得后,保证金可转抵土地出让价款,未竞得者保证金在3日内给予退回(不计利息,节假日顺延)。

(三)出让时间,地点

1、时间:自公告期满后第2个工作日下午3:30。

2、地点:市国土资源交易大厅。

(四)付款

受让人竞得之日起30日内付清全部地价款,逾期每天按未付清出让价款的1‰缴纳滞纳金。

(五)签订合同

土地出让成交确认书签订之日起10日内,市国土资源局与竞得者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五、其他事宜

(一)土地受让方负责做好出让地块内规划道路等一切基础设施建设并承担费用。

(二)该项目开发建设必须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之日起6个月内动工,24个月内竣工。

土地出让范文篇6

近几年,我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收与管理的有关规定,全省土地出让金征收与使用管理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个别市、县政府和部门存在违规减免、挤占和挪用土地出让金等问题。为落实《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我省土地出让金的征收与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

(一)明确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市、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是土地出让金的主管部门,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是土地出让金的部门。其他部门或者单位(含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一律不得征收土地出让金。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支持财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规范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管理。

(二)严格履行土地出让合同,按照规定征收土地出让金及滞纳金。各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在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确定的土地价款,向土地受让人送达缴款通知书。土地受让人应当根据缴款通知书规定的金额、开户银行和账号,按照规定时间将土地出让金直接缴入“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缴清土地出让金的,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一律不得印发用地批准文件和办理土地使用证书,并按照规定追缴土地出让金及滞纳金。土地受让人拒缴土地出让金及滞纳金的,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解除与其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要求其给予违约赔偿。

(三)各市、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设立“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用于土地出让金的专项存储和清算;应当将“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中征收的土地出让金全额划入“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并按照出让土地逐宗进行明细核算。

(四)不得违法压低地价供地。各市、县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标底或底价,竞价低于标底或底价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以协议方式出让和出租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租金不得低于按照国家规定所确定的最低价;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其作价不得低于按照协议出让方式所确定的最低价。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土地出让金。对已经出让的土地,凡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应当按照规定收取不同用途和容积率的土地差价。但对工业用地、社会公益事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原用途的前提下,经依法批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原则上不再收取或者调整土地出让金。

(五)严格控制划拨用地范围。各市、县人民政府在确定以划拨方式供地时,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划拨用地范围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突破范围划拨用地。对于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要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取消以划拨方式供地。

经依法批准利用原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的,应当按照市场价补收土地出让金。经依法批准转让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在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按照市场价补收土地出让金。

二、严格土地出让金的使用管理

(一)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土地出让金必须足额缴入市、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不得设立“账外账”。各级财政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好“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不得违反规定转移“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资金。

(二)严格执行土地出让金专款专用制度。土地出让金必须按照以下范围列支,不得挪作他用:

1.土地取得的补偿性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和拆迁补偿费等支出。

2.农业土地开发费。农业土地开发费的提取比例和用途按照省财政厅、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印发的《海南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使用管理办法》(琼财建〔20*〕288号)执行,即各市、县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20%用作农业土地开发费,其中25%上划省财政集中使用,75%由市、县留用。提取的资金要专项用于土地整理和复垦、宜农未利用地的开发、基本农田建设以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等农业土地开发项目。

3.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植被恢复费等依法应当向国家缴交的费用。

4.上缴省级土地出让金。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地出让金的10%上缴省财政,由省政府安排用于可让全省各市、县共同受益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5.土地出让业务费。各市、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财政部印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财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财综字〔19*〕1号)的规定,给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核拨土地出让业务费。

6.扣除上述5项费用后的政府土地出让金余额部分,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发性支出。

国家和省政府对于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严格土地出让金的清算核拨。市、县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土地出让情况及时向财政行政管理部门送交土地出让金清算单,列明土地开发费用、土地出让业务费用和土地净收益。市、县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土地出让金清算单及时清算,并从“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中拨付有关费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应当按季缴入财政金库,纳入财政基金预算管理,按照规定使用。其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应当按照规定比例分别划缴省财政金库和市、县财政金库。

(四)不得违规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抵偿政府债务。各市、县人民政府不得违反国家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规定,将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协议出让方式作价抵偿政府所欠的债务,也不得违反土地出让金的规定用途、将以协议方式出让应当收取的土地出让金直接冲抵政府所欠的债务。

(五)严格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补偿的范围和程序。各市、县人民政府不得直接以土地出让金抵顶基础设施工程款。以土地为条件综合补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应当严格按照《海南经济特区基础设施投资综合补偿条例》的有关规定,只适用于本经济特区公路网的骨架及干线公路、铁路、公用港口码头、民用机场和大型水工程项目,并应当报经省政府批准。补偿地块的供应不得违反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有关规定。

三、明确职责,加强监督

各级财政、监察、审计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土地出让金征收和使用工作的监督管理。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把国有土地出让价格关,依法向国有土地受让人催缴土地出让金,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土地出让金;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低价出让、出租土地,不得减免土地出让金,不得违法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不得挪用、截留或者坐支土地出让金。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出让金收缴入户的管理,不得批准其他单位设立政府土地收益专户。同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用途核拨土地出让金,对未及时将土地出让金缴入政府“土地出让金财政专户”的,应当及时催缴;对不符合规定用途使用土地出让金的申请,不予以核拨;对挪用土地出让金的,应当及时纠正。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将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和使用列入重点监察和审计范围。

各级财政、监察、审计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对土地出让金违规案件的联合办理以及通报、移送制度,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有关土地出让金违规案件,需其他部门依法处理的,应当及时通报、移送相关部门。

四、严格依法查处违规行为

对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的行为;非法低价(包括无偿)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随意减免地价、挤占挪用土地出让金或者违规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的行为;违反国家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规定,擅自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直接抵偿市、县政府债务的行为;设立“账外账”,不将土地出让金缴入政府财政专户的行为;违反土地出让金“收支两条线”规定的行为;以及违规核算土地出让金的行为等,一经查实,将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根据违规情况,给予经济处罚。

五、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土地出让范文篇7

一、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管理

(一)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编制。市国土资源局每年第四季度向市政府报送下一年度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每年第一季度编制好全年供地计划。出让和供地计划应包括地块名称、座落位置、地块面积、预期出让时间、出让收入预计、出让土地成本、收益预测及土地出让责任落实建议。出让和供地计划经市政府审定后分解下达各责任单位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二)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执行。年度国有土地出让计划一经确定,国土资源、财政、规划、建设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相关镇(街道)必须落实工作职责,加强联系协调,切实推进年度国有土地出让工作,确保年度收入任务落到实处。市国土资源局要按季报送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协调落实土地出让各项工作任务;市财政局要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执行监管,督促落实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征缴进程。对于部门难以协调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报市政府专题协调,保障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执行顺利推进。

二、严格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管理

(三)进一步明确征管职责和收入征缴方式。市财政局负责土地出让收入征收管理工作,市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土地出让收入征收工作。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按照“收缴分离”方式征缴,市国土资源局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面积及税费缴纳标准确定的土地价款,向土地受让人送达缴款通知书。缴款通知书应当明确供应土地的面积、土地出让收入总额以及依法分期缴纳“财政专户”的具体数额和时限等。土地受让人应当根据缴款通知书规定的金额、开户银行和帐号,在规定时间将土地出让收入(或预付款)直接缴入“财政专户”。征收土地出让收入应当按规定开具财税专用票据,未按规定向缴款义务人开具财税专用票据的,缴款义务人有权拒绝缴款并向财税部门投诉。缴入“财政专户”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由市财政按规定及时汇总解缴国库。

(四)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分类征缴办法。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根据建设用地管理业务实行分类征缴。1.行政划拨、公建设施协议出让等单独项目供地,实行报地预缴、供地结算的征管方式,即单位在申请报批土地时应按建设用地申请面积及税费缴纳标准预缴用地税费,待实际供地时按实际供地面积和税费标准进行结算;2.工业、商住等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供地,按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收取土地出让收入,招拍挂出让收取的定金、保证金,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后抵作土地价款;3.行政划拨补办出让、出让土地改变土地用途或容积率等使用条件,由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出让人受理并完成补办有偿使用手续和补缴地价报批后,与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补征地价;4.建设项目规划条件、规划方案经市规划局批准变更的,市规划局应将项目规划变更方案抄告市国土资源局,涉及地价调增的,由市国土资源局依法补征地价;5.市国土资源局在土地复核验收过程中,发现用地单位不符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一律不予验收,重新报经批准的,应按规定补征地价差额。

(五)加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合同管理。市国土资源局在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租赁合同、划拨决定书中,必须明确土地出让价款、租金和划拨土地价款总额、缴付时间、缴款方式和违约责任;对于经依法批准改变土地用途等土地使用条件的,必须签订补充合同,明确补缴的土地价款。对于未按规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单位和个人,市国土资源局不得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也不得按出让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并按照规定追缴土地出让收入及违约金,违约金随同土地出让收入一并缴入“财政专户”。土地受让人拒缴土地出让收入及违约金的,市国土资源局应当根据与其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

(六)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退付管理。单位或个人申请办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退付的,由单位或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非税收入退付申报表》(一式四份)并附送相关证明资料报送市国土资源局,市国土资源局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提出初审意见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接到资料齐全的退库申请后,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审批并退款;对不符合退付规定的,不予办理并说明理由后退回。

三、深化国有出让土地地价管理

(七)加强国有土地基准地价管理。完善基准地价、标定地价为主体的地价体系,建立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公布制度和地价动态监测制度。市国土资源局应按规定会同市物价、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制定土地评定标准,及时更新基准地价,基准地价一般每三年更新一次,基准地价经上报审核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社会查询。

(八)完善国有土地地价评审机制。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底价、国有土地使用权协议出让价格、改变原批准的用地性质、土地使用条件补办出让的地价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地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市国土资源局作为地价管理部门对地价评估结果进行集体评审并出具认定意见,重大地价评审报市专题会议确定。土地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等用地条件补交出让金的地价评估一律以市国土资源局受理补办申请时点评估。

(九)加强规划指标变更地价管理。因特殊原因,经依法批准变更原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市规划局应当抄告市国土资源局,没有市国土资源局是否补交土地出让金确认意见或应缴未缴土地出让金的,市规划局不予办理或变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出让后,因政府原因导致原设定规划指标无法实施的,由政府按规定进行补偿,补偿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

四、加强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土地出让范文篇8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加强土地管理,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将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土地调控的一项重要举措。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以及《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范围,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征收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包括受让人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等。土地价款的具体范围包括:以招标、拍卖、挂牌和协议方式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确定的总成交价款;转让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或依法利用原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建设应当补缴的土地价款;变现处置抵押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补缴的土地价款;转让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按照规定应当补缴的土地价款;改变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应当补缴的土地价款,以及其他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变更有关的收入等。按照土地出让合同规定依法向受让人收取的定金、保证金和预付款,在土地出让合同生效后可以抵作土地价款。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出租国有土地向承租者收取的土地租金收入;出租划拨土地上的房屋应当上缴的土地收益;土地使用者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依法向市、县人民政府缴纳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等费用,一并纳入土地出让收入管理。

土地出让收入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征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督促土地使用者严格履行土地出让合同,确保将应缴的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地方国库。地方国库负责办理土地出让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等各项业务,确保土地出让收支数据准确无误。对未按照合同约定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提供有效缴款凭证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要完善制度规定,对违规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收回土地使用证,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已经实施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地方,土地出让收入纳入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范围,统一收缴票据,规范收缴程序,提高收缴效率。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项目、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

二、将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从20*年*月*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在地方国库中设立专账,专门核算土地出让收入和支出情况。

建立健全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每年第三季度,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算;每年年度终了,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土地出让收支决算。同时,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政府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编制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算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土地出让收入预算按照上年土地出让收入情况、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地价水平等因素编制;土地出让支出预算根据预计年度土地出让收入情况,按照年度土地征收计划、拆迁计划以及规定的用途、支出范围和支出标准等因素编制;其中,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照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三、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

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一)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二)土地开发支出。包括前期土地开发性支出以及按照财政部门规定与前期土地开发相关的费用等。(三)支农支出。包括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四)城市建设支出。包括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支出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五)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等。

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要确保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合法利益。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要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逐步提高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要重点安排农村饮水、沼气、道路、环境、卫生、教育以及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土地前期开发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严格控制支出,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方式选择评估、拆迁、工程施工、监理等单位,努力降低开发成本。城市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

为加强土地调控,由财政部门从缴入地方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实行分账核算,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确定,并报送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备案。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主要用于土地收购储备。

四、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利益,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各地在征地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国发〔20*〕28号和国发〔20*〕3*号文件中有关征地补偿费的规定,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制订并公布各市县征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或区片综合地价,依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出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法律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有关规定支付相关补偿费用,有效保障被拆迁居民、搬迁企业及其职工的合法权益。

建立对被征地农民发放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公示制度,改革对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费的发放方式。有条件的地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相关费用中应当支付给被征地农民的部分,可以根据征地补偿方案,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具体名单,通过发放记名银行卡或者存折方式直接发放给被征地农民,减少中间环节,防止被截留、挤占和挪用,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

被征地农民参加有关社会保障所需的个人缴费,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五、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建立土地储备资金财务会计核算制度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要抓紧研究制订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对土地储备的目标、原则、范围、方式和期限等作出统一规定,防止各地盲目储备土地。要合理控制土地储备规模,降低土地储备成本。土地储备实行项目预决算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第三季度根据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编制下一年度土地储备资金收支预算,报财政部门审核;每年年度终了,要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土地储备资金收支决算。财政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抓紧研究制订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办法,建立健全土地储备成本核算制度。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储备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严禁挤占、挪用土地储备资金。

六、加强部门间协作与配合,建立土地出让收支信息共享制度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要加强协作,建立国有土地出让、储备及收支信息共享制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年度土地储备计划以及签订的国有土地出让合同中有关土地出让总价款、约定的缴款时间等相关资料及时抄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土地出让收支情况反馈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与地方国库建立土地出让收入定期对账制度,对应缴国库、已缴国库和欠缴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数额进行定期核对,确保有关数据准确无误。

财政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民银行机构建立健全年度土地出让收支统计报表以及分季收支统计明细报表体系,统一土地出让收支统计口径,确保土地出让收支统计数据及时、准确、真实,为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土地出让收支统计报表体系由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研究制订。

七、强化土地出让收支监督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收益流失

财政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民银行机构以及审计机关要建立健全对土地出让收支情况的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强化对土地出让收支的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支出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规定执行。

土地出让合同、征地协议等应约定对土地使用者不按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的,按日加收违约金额*‰的违约金。违约金随同土地出让收入一并缴入地方国库。对违反本通知规定,擅自减免、截留、挤占、挪用应缴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不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政府采购等制度的,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会计法、审计法、政府采购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土地出让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民生、促发展”的战略目标,全力保障“大”建设发展用地要求。进一步规范市中心城区土地市场秩序,在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原则的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改房、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供应量,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和建设特大城市目标早日实现。

二、编制原则

1、符合“两个规划”的原则,即出让宗地符合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市城市总体规划;

2、依法报批、征收原则,即出让宗地已完成土地农转用报批和征收;

3、依法收储原则,即出让宗地已纳入政府实物收储的范围;

4、“净地”出让原则,所有土地在出让前均已达到“净地”出让条件,未达到“净地”出让条件的一律不推向市场;

5、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原则,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34号)精神,优先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

6、控制宗地规模原则,依据国土资源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规定,单宗经营性用地出让不能超过300亩;

7、有序平稳、合理推向市场原则,做到成熟一宗出让一宗,若计划出让地块时机不成熟,可将预出让地块中达到“净地”出让条件的宗地追加出让。

三、计划指标

2012年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28宗,面积1315.518亩(详见附件2);预出让计划15宗以上,面积1218.3亩(详见附件3)。

土地出让范文篇10

一、范围和内容

(一)组织“回头看”检查。主要检查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尤其是省监察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建设厅、审计厅《关于我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督查情况的通报》(监发[]2号)中指出问题的查处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查处不力、整改措施不落实的,要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切实予以纠正。

(二)开展专项清理。按照监发[]6号文规定的清理内容,对至年供应的建设用地进行抽查,对年供应的建设用地逐宗进行清理。重点对出让规划条件的管理、协议出让土地公示制度、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以及土地出让收金额缴入国库、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政策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检查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执行情况。执照《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3号)部署与要求,重点检查有关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措施,执行供地政策和《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综[]199号)情况,是否实行国有建设用地交地确认书制度,发现并纠正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四)检查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是否组织力量全部查清闲置土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宗数、位置、面积、类型、闲置原因等情况;对闲置土地切实采取哪些有效措施依法依规进行处置,进展情况如何;清理处置闲置土地的经验、做法,遇到的难点、问题及政策建议;对闲置土地是否按照“认定一宗、录入一宗”的原则,将闲置土地信息如实录入备案和在线监控系统,对闲置土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常态化管理。

(五)清理规范性文件。对各级各部门制定的土地管理、招商引资、优化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中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清理。对清理出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谁谁纠正”的原则,提请或督促原机构予以纠正。主要内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应予废止;部分条款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应予修订。

二、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此次监督检查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年10月25日—12月31日)

各镇、街,国土资源部门、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办事处)、审计局要按照专项清理检查的任务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对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年11月10日前,各级各部门要完成“回头看”检查工作。年月日前,要按照专项清理的内容和要求,对至年供应的土地去年尚未检查的及年供应的土逐宗从供地前的规划设计到供地后的建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面清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填报《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情况汇总表》、《年土地出让收入征管情况汇总表》、(年土地出让收入征管情况统计表》,同时,要完成节约集约用地政策执行情况、闲置土地处置情况的检查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填报《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表》闲置土地一览表》。各级各部门要于年月日前将有关表格和自查自纠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区监察局(材料径送区纪委执法监察室,地点:区政府办公大楼410室)。

(二)实施检查阶段(年月日—月日)

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区里将适时对级各部门专项清理检查工作进行检查,并于年月日前进行验收,以迎接市里的检查验收。

(三)总结反馈阶段。(年月下旬)

各镇、街,国土资源部门,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办事处)、审计局要结合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阶段反映出的问题,制定措施加以整改,并认真总结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汇报材料,于年月日前报送区监察局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专项清理检查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按照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部署与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周密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监察、国土资源、财政、建设(规划)、审计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划分,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牵头组织协调和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对供地方式的合法性、供地过程的规范性、节约集约用地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执行情况,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清理检查;建设(城乡规划)部门主要负责宗地供应前规划和供地后宗地使用情况清理检查;财政、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土地出让收支管理情况清理检查。

(二)正视问题,整改落实。今年初,市监察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建设局、审计局组成督查组对我区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出我区存在一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查找监督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完善整改措施,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