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6:05:35

统计体系

统计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现状

党的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出了要求。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在数据指标上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保障统计数据全面完整的制度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以来,社会保障统计工作不断发展。同时,一些学者对社会保障统计制度和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谢启南(1998)[1]对我国社会保障统计制度的意义、范畴、存在问题和建立原则进行了分析,系统列出了涉及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探索了社会保障体系综合评价方法。袁国敏、林治芬(2013)[2]分析了社会保障统计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社会保障内容进行了分类和界定,建立了九个板块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的内容、方式和统计指标发生了一些变化。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社会保障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进行了一定调整,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现状、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优化社会保障统计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治理水平。

一、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社会保障统计惯例,狭义的社会保障统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广义的社会保障还包括就业促进、住房保障、公共卫生等内容[3]。我国社会保障统计工作涉及到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医疗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等多个部门,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部门行政记录和一些统计调查项目,数据主要集中在三个部门———国家统计局、人社部、民政部。通过对这三个部门2013年和最新年份统计公报与年鉴指标情况的梳理,得到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大体状况和发展变化。(一)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指标。国家统计局是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不承担社会保障具体职能,涉及的社会保障统计职能是综合整理和提供社会保障基本统计数据。从工作实际看,国家统计局主要是对相关部门统计的社会保障指标数据进行汇总,其自身统计的社会保障指标较少。详见表1。在国家统计局的201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社会保障统计指标的内容和分布与2013年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1)将位于原第十一章“卫生和社会服务”中的社会救助指标与原第九章“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指标合并为一段,列在第九章“人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中,增强了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2)丰富了农村贫困数据。从原第九章“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调整到第一章“综合”,单独成段凸显了其重要性。(3)根据工作内容变化,将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调整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将资助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障人数、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人数调整为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将反映住房保障情况的指标由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改为新增棚户区改造数、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数。(4)在就业保障领域增加了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在统计年鉴中,社会保障指标的内容和分布与2013年相比变化不大,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指标没有按照统计公报的调整思路进行合并,依然分列在不同章节,也未涵盖城镇调查失业率等数据。变化主要是在“人民生活”章节新增了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情况,在“卫生和社会服务”章节删去了新农合、社会福利企业和优抚安置情况。在《中国统计年鉴———2019》中,社会保障指标主要分布在:第四章就业与工资,包含分地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及失业率,与2013年年鉴保持一致。第六章人民生活,包含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为新增指标。第七章财政,包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住房保障支出,与2013年一致。第二十二章卫生和社会服务,包含孤儿和家庭收养情况、社会救助情况、医疗救助情况、福利销售情况、残疾人事业基本情况,与2013年相比删去了新农合、社会福利企业和优抚安置情况。第二十四章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包含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及累计结余、社会保险基本情况、分地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分地区失业保险情况、分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地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分地区工伤保险情况、分地区生育保险情况,与2013年相比基本一致,删去了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历年情况表,调整了分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情况表的位置。(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指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障职能主要包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领域,统计工作由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社部每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比2013年度和2018年度公报,统计体系由八个部分调整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劳动就业,包含就业总人数、分城镇和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农民工就业人数、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情况、帮助零就业家庭就业情况、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情况,与2013年相比又新增了城镇调查失业率、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第二部分为社会保险,包含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由于国家医疗保障局在机构改革后单独设立,人社公报中不再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第三部分为人才人事。第四部分为劳动关系。第五部分为行风和基础建设。人社部的《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年鉴》分为文献卷和工作卷。文献卷包括上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大事记。工作卷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概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资料。其中,社会保障统计资料分为综合、就业与失业、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劳动关系与监察、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六个方面。(三)民政部的统计指标。民政部的社会保障职能主要包括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的福利与权益和慈善事业等社会救助领域,统计工作由规划财务司负责。对比民政部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和201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指标体系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合,包含行政区划、民政部门登记和管理的机构、设施、人员,投资和支出。第二部分为社会工作,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分为养老服务、精神疾病服务、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服务、其他提供住宿的服务;不提供住宿的社会工作分为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和收养登记、残疾人服务、社会救助、慈善事业和专业社会工作、社区服务。与2013年统计公报相比,社会救助部分保留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按照机构职能调整删去了医疗救助和防灾减灾情况;慈善事业和专业社会工作含慈善服务、专业社会工作、福利,删去了优抚安置情况,并且调整了结构。第三部分为成员组织和其他社会服务。民政部每年民政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8》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上年度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第二部分是社会服务主要数据图表,第三部分是社会服务综合统计资料,第四部分是社会服务历年统计资料,第五部分是社会服务当年分省统计资料,第六部分是附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性不强,没有全面统一的统计体系。虽然学界对社会保障统计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一直以来我国官方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全面统一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一方面,由于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职能分工交错,导致统计职能和统计指标较为分散,而作为我国综合统计部门的国家统计局未安排司局对社会保障统计工作进行专项保障,一般由负责综合性统计工作的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缺少对社保指标整体性的梳理和研究。另一方面,部门的社会保障统计工作基础薄弱,一些统计方法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发展需求和工作实际不相匹配,影响了社保数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全面性不够,没有完整翔实的社会保障统计产品。现有社会保障统计产品内容零散、条块割裂,人社部、民政部、医疗保障局等部门一般只自身统计的社保指标。人社部的公报和年鉴中一半是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的内容,在机构职能调整后删去了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等方面的内容;民政部的公报和年鉴中只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统计情况,在机构职能调整后删去了医疗救助、防灾减灾和优抚安置情况。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中社会保障指标相对全面,但内容不够翔实,仅有主要指标,缺乏分项数据,对于社会保障资金、住房保障等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并且内容分散,没有对社会保障统计指标进行专项梳理。(三)规范性不足,没有清晰可比的指标口径。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在内容、机制和指标口径上都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一些社会保障统计指标含义模糊,对基础薄弱、人员统计专业素养不强的部门社会保障统计工作造成了较大困扰,也不易与国际进行比较[4]。部分指标口径宽泛笼统,没有与理论规范相协调的分项数据,比如,统计年鉴中的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包含人社、民政、医保、住建等多部门的社会保障资金。此外,由于一些社保数据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没有形成定期机制,也制约了数据指标的分析和使用。

三、建议

(一)建立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设的责任机制。我国的政府统计体系由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组成,在组织领导上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为了更好建设与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议从中央层面明确国家统计局为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设的工作牵头单位,负责研究和统筹全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设工作,由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管理司承接具体工作,相关部门按照部门工作职责负责本部门内部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建设。(二)规范社会保障指标的统计和。由国家统计局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建立社会保障指标的统计标准和规范,为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提供规范的制度基础。一是规范数据统计机制,建立健全与新时展相适应的统计制度,保障和完善统计基础建设。二是规范数据内容,着力解决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三是规范数据口径,促进数据完整规范、横向可比。四是规范数据机制,避免“数出多门”、数据“打架”以及由于统计时点不同造成的“一门多数”等现象。(三)定期社会保障专项统计产品。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和年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综合反映,但社会保障指标涉及面广、指标体系庞大,难以作为单独的章节列入统计公报和年鉴中。建议参照《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统计指标》等统计产品,由国家统计局或人社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以年度专项统计公报或统计年鉴的形式对社会保障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和。

参考文献:

[1]谢启南.我国社会保障统计制度方法刍议[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2):9-13,20.

[2]袁国敏,林治芬.中国社会保障统计建设整体设计[J].中国社会保障,2013,(2):28-31.

[3]林治芬.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57.

统计体系范文篇2

关键词:文化和旅游;统计体系框架;文旅融合

文化和旅游融合已经悄然展开,要真正做到理念融合、职能融合、产品融合还需要漫长的探索。就统计而言,建立相对统一的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融合。统计系统构建为数据分析挖掘提供良好的基础,进而影响分析决策,对事业和产业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新业态不断应运而生,以往的统计指标体系加入较少新业态的度量和新技术的使用。文化和旅游分别统计的体系不利于文旅融合与发展。本文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并加入新技术对文旅事业的影响,初步建立文旅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1文化和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1文化统计体系研究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统计的角度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是某一社会(社会群体)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范围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互联网+”时代,我国2018年文化产业分类新增了互联网文娱平台、可穿戴文化设备等。这标志着,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和产业的发展应做出相应调整。创意与文化之争即将迎来文化新业态。联合国文化统计指标系统框架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维度包括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音像和交互媒体设计和创意服务、旅游业、体育和娱乐;纵向维度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存档和保护及装备和辅助材料。对于如何界定生产性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采用了产品集中分类法(CPC)以及国际标准工业分类法(ISIC);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商品和服务,采用了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和协调体系(HS);对于如何界定文化职业及文化从业人员,则使用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法(ISCO)。在2008年之前对于文化参与度当前很多统计是基于对文化产品的服务和消费的指出的统计,在2008年之后,我国也随着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进行了一次时间利用数据调查,时间利用的统计能够准确反映人们的文化参与程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度量是行业遗留的难点尚未突破。1.2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对旅游的统计首先要明确游客的界定。旅游是指出于商务、休闲或其他个人目的(非在被访问国家或地点受聘于某个居民实体)在持续时间(不足一年)内,出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某个主要目的地的活动。世界旅游联盟将统计体系分为与旅游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分类、数据、指标等,在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国家统计体系下测度旅游业的经济贡献。目前我国旅游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旅游市场的旅游人次、收入、花费、客源地、目的地;饭店和旅行社的数量、收入、税收、就业率;旅游教育培训涉及的高等院校数及在校生人数等。与文化统计类似,主要从经济的维度度量,然而社会层面的统计相对较弱。作为社会化的产业,社会和公共服务同样重要。《2008年国际旅游统计建议》和《2008年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均得到国家统计局的同意认可。基本统计信息方面,主要从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两方面统计,包括基本的概念体系、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应的指标体系及统计结果表式等。“卫星账户框架”遵守国民核算原则,设置了一系列全球标准和定义来测量旅游对GDP、就业、资本投资、税收等等的贡献,以及旅游业在国家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统计中,我国的旅游统计体系无论在基本统计还是旅游贡献测定方面都与国际框架、建议存在一定的差距。1.3文化和旅游的统计方法。文化和旅游的统计方法受限于统计科学的发展,以往主要以抽样调查、部门报表和专项调查三种途径。统计调查项目由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制定,地方会根据本地区特色和实际需要适当的增加地区性的统计内容。然而,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够缩短数据的更新频率,在用户画像、精准营销方面为统计增添新方法。

2文化和旅游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的设计具有整体性、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借鉴国际对文化和旅游的统计框架,结合我国文旅融合的大背景及统计现状,拟从资源、经济和公共服务三大方面设计统计框架。文化和旅游不仅具备产业的经济属性,同样对社会有一定的影响,加入资源维度的测量,是从整体把握整个产业的规模。资源描述的是文化和旅游事业具有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资产情况,能定量的反应文化和旅游的“家底”;经济方面是描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市场情况和对经济的贡献率;公共服务包含了文化和旅游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辅助性基础设施、文化传承等,是衡量文化和旅游对社会大众的服务方面(如图1)。2.1资源维度。包括文化和旅游的机构组成、人员构成等。文化类机构细化参照《2017文化发展统计公报》。2.2经济维度。经济维度分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衡量市场规模、创造价值、投资额等,产业类别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18)和国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和旅游相关产业融合为(9+9=18类),每个大类下面分成若干种类和小类,共计70中类、211小类。其中小类中文化和旅游有重合的类别,归为一类,并不重复统计。如旅游娱乐类别下包含了旅游文化娱乐:文艺表演旅游服务、表演场所旅游服务、旅游市内娱乐服务、旅游摄影扩印服务,这就是文旅融合的产业。文旅融合度越深,证明旅游的文化内涵越丰富,才能使旅游产业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2.3公共服务维度。主要体现文化和旅游对公众的服务和附加产生的社会服务价值。可从表演、展览的服务人次、场次测量;以及随服务产生的附加社会价值,如建设的旅游通道、公共图书馆的停车位、大型购物场所等。传承和发展维度既体现了文化的社会属性、又伴有经济特性,是文化独有的特点。主要代表类别有文化参与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遗产评估。其中文化参与度主要通过调查公民在文化活动中的花费时间,欧盟一些国家就建立了时间使用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可能以音乐、故事、舞蹈等各种形式出现,可从艺术表演和语言的层面测量。语言测量通过调查语言使用者的绝对数量、教育材料的形式、数量、隔代传递比例等。

3统计数据获取与收集

3.1数据的来源。文化和旅游数据广泛而杂乱,非结构化数据居多。传统的统计方法已不能满足统计需求。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互联网+”带动了很多领域和文化旅游领域的融合。大数据逐渐成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冲击着各个产业。现如今,统计方式又增加了互联网大数据。(1)互联网大数据。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逐渐覆盖了大部分的支付领域。消费大数据可以获取游客的消费情况,同时获取游客的其他信息,如住址、消费偏好等。服务满意度评价,很多服务部门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收集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旅游行业居多),随着爬虫技术的发展,能够获取全网公开的评价数据,通过语义网和本体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改进并提升服务。(2)部门统计数据。部门统计数据如图书借阅信息、博物馆购票信息、景区购票信息、投诉信息等。(3)共享数据,如公安机关的出入境数据、住宿业的住宿身份信息;民政部的户籍信息;将来也会产生可以对外共享的数据:如,不文明旅游名单等。3.2统计方法优化。传统的数据统计方法一般是年度、月度,很难做到实时。而大数据的统计不但多样,而且是时效性上远远高于传统数据统计方法。大数据可以对统计数据修正和优化,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大数据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分析思路,与传统统计“逆序”,如通过收集游客的客源地、消费特征等画像来推断游客的消费习惯,从而预测行为。

4统计指标的核算和评估

资源、公共服务两个子类可直接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不同层级指标的权重权重,最后计算综合得分。经济子类统计中,旅游产业可使用专门的方法和工具,即旅游卫星账户、投入产出表、社会核算矩阵等,整个区域体系的综合评分通过二级子类得分标准差比值加权计算。

5结论

统计体系范文篇3

论文摘要:统计效能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统计管理模式下,采用相应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与统计指标获得统计信息的能力、质量、成本和对统计信息需求主体的满足程度。我国已建立了与国际规范基本接轨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体满足了政府、企业、居民、研究机构等方面的统计信息需求。但从总体上看,无论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统计效能低下仍是我国目前统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统计;效能低下;原因;建议

1我国统计效能低下的成因分析

1.1企业填报数据的真实性不够。

企业为了少缴税、或争取国家补贴、或获得银行贷款、或多退税,往往瞒报或虚报,以至于一个企业有多套账,有的是应付财税部门的;有的是应付银行的;有的是应付海关的。这多发生在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国有企业中。相对而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的整体真实状况要好于非上市公司,但10多年来财务丑闻也不绝于耳。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内部原因看,主要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因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覆盖面不足,且执业不严;二是我国财政、税务、银行、计划、海关、工商、环保、证券、保险等部门的业务统计信息尚未联网,难以起到校验作用。三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度差。四是对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基础数据的不真实是导致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1.2相关统计指标设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计划经济色彩较浓,与新的核算体系不相适应。

比如GDP支出法中资本形成和居民消费的核算依据,目前我国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者是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的进度进行统计,与资本形成的相关度较低,并且我国按资金来源、按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器具购置、其他费用)划分既不容易准确统计,又与国际上通常按住宅、厂房与建筑物、设备等的分类标准不符。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计算居民消费的主要依据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一是在商业企业所有制多元化后,统计资料难以准确收集,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零售额的统计更为困难。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有一部分是企业和机关团体购买的,从支付环节来作划分是难以做到的。如有大量的个人购买、单位报销的现象。单位购买和支付的部分按会计核算原则计入其经营成本,即中间投入。三是该指标仅包括有形的商品消费,而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过程中日益增长的住房、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均不在之列。这与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不符。

1.3统计方法不一致,直接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可比性。

例如目前我国的价格指数由于建立时间不一致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采用拉氏指数;有的采用帕氏指数;有的采用定基指数;有的采用环比指数;从定基指数看,又有1年、3年、5年和10年不等;从环比指数看,有的以上期为基期,有的以前三年的平均数为基期。由于企业投入产出结构、居民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等引起的权重变化,使得各类价格指数统计结果差别较大,影响了价格指数的分析运用。又如GDP按照生产法缩减后的增长速度与按支出法缩减后的增长速度就有明显的差异。

1.4常规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核算的覆盖面明显不足,统计数据的修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济普查。

一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非公有制企业以及与企业主业活动不同的附属产业往往被忽视。二是非正规部门,如家政服务和自有房屋出租等也未纳入统计核算的范围。这在国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下不可小视。2005年经济普查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GDP比年度统计结果增加2.3万亿元,增加了16.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了2.13万亿元,占GDP总增加量的92.6%。

总之,我国统计效能低下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决定的。但具体分析,既有被统计主体和中介机构行为不规范、政府监督管理不力、统计执法不严、核算体系转轨时间过长,也有统计管理体制、统计制度与方法、统计指标不合理等多方面的原因。

2提高我国统计效能的政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提高我国的统计效能,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合理借鉴与运用联合国1993年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现行统计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完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和统计指标,同时强化部门协作,加大统计违法处理力度,着力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建立低成本、高效率、能满足各方面需求的现代统计体系。具体建议包括:

2.1按照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努力提高基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一是建立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系,减少乃至杜绝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干预,同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统计机构的职责。国家统计局直接负责各级地方统计部门的预算经费和人事任免与管理等事项,实施垂直管理,并重点负责统计制度与方法的制定、宏观和总量统计核算;地方统计部门按照上一级的要求重点负责基础统计和专业统计。二是企业要大力加强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高经营管理的透明度,杜绝做假账。三是运用“金卡”、“金财”“金税”、“金关”等信息工程,实现财政、税务、银行、计划、海关、工商、环保、证券、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杜绝虚报瞒报。四是要充分发挥审计、会计、税务、法律、资产评估、公证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第二政府的作用,通过严格执法,使之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提高统计基础资料的真实性。五是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努力提高整个社会的诚实信用度。六是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

2.2构建以政府为主体,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社会专业统计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统计机构体系。

借鉴国际规范,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成为由企业发起和共同缴纳会费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执业的自律性中介服务机构,以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统计信息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许可或授权一些知名研究所等机构依法从事某些专项的经济和社会调查。

2.3按照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要求,调整统计指标,将生产、分配、使用、融资核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待,使核算结果相互验证,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一是按照GDP核算以支出法为主的要求,加强居民消费、总投资和进出口的核算,并逐步形成季度核算制度。居民消费核算,要由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主要依据,转到以居民家计调查为主要依据,以准确把握居民服务消费的状况。目前,我国居民家计调查的数据一般偏小,难以直接作为计算居民消费的依据。为此,要通过收入分配的货币化改革和金融的实名制,加强银行、税务、证券、保险、工商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与交叉审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总储蓄、总消费和总投资的准确性。资本形成核算要转向以企业财务核算和政府预算为主要依据,科学划分固定资本类别。同时根据会计核算的审慎原则,加强资产和库存的重置核算,以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和运行风险。二是适应经济结构快速变动和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的新趋势,以缩短基期为突破口,将固定基期由10年缩短为5年,完善以不变价为计量单位的生产法核算。三是在分配核算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核算。初次分配核算的重点是突出规范化和货币化建设;再分配核算的重点是细划社会保障(包括失业、医疗、养老、抚恤、救济等)、财政转移支付、个人所得税缴纳、社会捐赠与救助等方面。四是在直接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资金流量的核算与分析非常必要。它可把生产、分配、使用与资金融通、国际国内融为一体,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全社会资金的流动格局与趋向。

统计体系范文篇4

关键词:统计调查体系;方法体系;制度体系;组织运行体制

一、我国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的改革

40年来,我国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主要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变革:(一)1978年至90年代初期,恢复各种调查方法。1980年,国家开始恢复各种调查方法。于1993年制定了新型报表制度,即7+1套表制度,同时把统计指标合并为财务指标等六大指标群。此时,统计调查的基本模式是主要依靠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借以抽样调查及其他方式共同进行。但是,抽样调查并没有在企事业单位中实行起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该调查体系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社会的经济,为当时政府进行经济工作提供了数据依据。(二)90年代中后期,建立新型统计调查制度体系。在1994年,国家建立了新型调查制度体系。该体系的基础是周期性普查,主体是经常性抽样调查。同一年,国务院制定了各项基本普查方式的施行时间以及年份。到了这一阶段,周期性的普查制度才称得上是彻底实施。除此之外,抽样调查的方式还广泛应用于农业产量、城乡居民、企业以及价格等多方面、多角度的调查。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渐渐变大,越来越凸显其主体地位。此时,各种方法并用的新型制度体系可以说是完全替代了以往单一全面统计报表制度。(三)21世纪以来,完善新型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新型的制度体系尽管能够提供有效地方法指导,但是调查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说过重的普查负担,对各级政府管理的所需要的数据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等等。面对问题的存在,我国统计调查制度体系亟需完善。于2003年年底,国家对现有的普查制度采取重大举措展开变革。合并原有三种普查,增加建筑业普查,形成经济普查,调查周期也改为5年一次。同时也改进了抽样调查的技术,比如说2002年广东使用MPPS对农业产量作抽样调查等。到此时,通过政府采取的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已经促进了我国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由最初的单一的全面报表制度,向基础为周期性普查、主体为经常性抽样调查,辅以多种综合方法运用的新型调查制度体系的转变。

二、现存问题

(一)调查方法之间相互脱节,未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当我国开始施行新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的时候,各类调查方法都要发挥作用。比如说,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种都充分发挥优势,为统计事业出了一份力。诚然,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自的特点、优势以及适和的方面。如果说,将这几种调查方法的优势相结合,做到长善救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程度,从而提高了调查工作的效率。不过,因为设计理念不够合理,使得各个方法之间独立运行,未能起到原有的计划中相辅相成的作用。(二)资源浪费与数据短缺并存。当前,现存的调查体制依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能顺应时展的需求。原有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调查项目依然随处可见,而市场经济体系迫切需要的调查项目却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现行的调查工作当中依然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调查数据短缺的现象。统计调查的资源投入越来越多,比以往不知多了几倍。主要是因为运用抽样调查的项目在逐年增加,而运用普查的调查项目仍没有减少,所以说全面报表的数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很多调查项目都是为了调查而调查,理所当然的是调查结果就被搁置,各类统计资料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所以,现有局面中所面临的资源浪费现象是由盲目扩大调查项目数量造成的。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一)完善现有的周期性普查制度。当前,我国的普查项目包括人口、农业及经济普查等三大普查。但是对于普查来说,其进行的时间和项目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其实,各个普查项目之间的具有重叠部分。像对农业和人口两方面进行普查,对农户进行调查存在重叠,为了达到节约资源,减轻调查工作人员负担的目的,建议可以将农业普查项目中关于农户问题的具体调查归置到人口普查的项目中。这样做,不仅节约了调查资源,减轻了调查的负担,还达到了给农业普查“瘦身”的目的,可以与国际指标相接轨。(二)科学设置统计调查指标。提高调查效率的关键是科学合理设置统一、适当的调查指标。针对各类调查方法不能做到有效衔接,本文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设置的调查指标不尽合理,所以应该抓紧对现行的统计调查指标进行大力改革。统计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真实数据,所以指标的设置也应紧跟调查的根本目的以需求为核心。设置的指标应围绕着为什么,为了谁来调查去设置。对于那些不能顺应新型市场经济体制的,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查指标该舍弃的要舍弃,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并做到适时地补充。如果有关部门就统计方面的改革能够做到弃旧与纳新齐头并举,那么设立科学合理的调查指标的完成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贺建风,刘建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调查体系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5,4:33-37.

[2]李金昌.对我国统计调查体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12(7):12-18.

[3]李金昌.我国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统计调查制度体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0:23-30.

统计体系范文篇5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统计调查体系逐渐得到调整,全面报表制度的基础地位有所削弱,而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方法日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调查现象的复杂性和调查目的的多样性,林业统计调查不能采取一两种调查方法,而要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多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就构成中国的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国长期以来所采用的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其采集统计信息的方法主要是统计报表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调查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当前林业统计工作需要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必要的统计报表制度和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为主题,结合运用重点调查和科学估计与预测,建立这样一种新的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的,是对现行的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重大改革[6]。同时还必须注意各种林业统计调查方法的相互衔接。在林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关键在于扬长避短和优势互补[7]。

中国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

所谓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就是按规定要求完成整个林业统计调查过程的工作体系。在林业统计调查工作过程中,其运行轨迹涉及到四个方面:即主体、客体、宿体和载体。显然,要想使林业统计调查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把林业统计调查主体、客体和宿体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林业统计调查活动的动力,实现三者的对立统一。不难看出,完善的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四个部分所组成:①林业统计调查组织管理体制。一方面是林业统计管理体制它提供如何处理委托关系。另一方面是林业统计调查组织架构,它提供统计调查信息流动的途径,涉及到林业统计调查机构与林业统计调查客体之间、国家林业统计调查机构与地方林业统计调查机构之间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组织体系。②林业统计调查信息技术,即采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使林业统计调查资料按所设计的途径得到及时的传送、整理、储存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在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中,这部分是脉络。③林业统计调查监督保障体系,即如何对林业统计调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监督、评价和跟踪反馈,确保林业统计调查个体的合法权益。在统计调查运行体系中,这部分是保障。只有以上这三个方面都建立起完善的运行机制并实现有效的衔接协调,林业统计调查运行体系才能畅通无阻。①林业统计调查管理体制。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8]。这种管理体制既非集中型,也非分散型,并且与其他一些国家的集中分散型也不一样。初看起来,这种管理体制具有双重领导、双重保障,但实际上却是统计不到位,责任不清楚。就林业统计调查运行角度看,林业统计工作常常受到干扰:一方面,统计业务、编制、经费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领导,主要考虑党和国家要求,考虑国家林业统计为制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的需求;另一方面,调查数据由基层统计部门搜集提供,而地方党政领导要求统计为地方管理服务,形成了统计信息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不仅增加了统计调查无法满足各级政府需求的现实问题,而且还因为利益需求,在统计数据上甚至在统计报表上做文章,虚报假报等现象。②林业统计调查组织保障。基层林业统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根据《林业统计管理办法》,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职、兼职统计人员。但由于编制限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9]:首先是专职人员学历不高的多,缺乏林业统计专业知识的多;二是基层人员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上岗前的培训实施不到位,接受培训提高的不多。由于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善了统计业务工作环境,从而为林业统计调查工作创造了良好客观条件。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林业统计信息的传递手段滞后,社会化程度不高,林业统计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组织,缺乏专业人员队伍,难以为新时期的林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硬件设施和软件工具不配套,系统集成化程度低,完整的林业统计数据库体系尚未形成。信息资源管理不规范,设备的利用率低、配置低、性能不高,难以对大量统计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致使林业统计调查的数据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低。同时统计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统计信息的标准化工作的滞后也严重制约了林业统计调查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林业统计调查资料的真实可靠,是林业统计调查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在中国却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监督体系的不完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法统计很困难。虽然中国早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使中国的统计工作有了法律依据,但离真正的依法统计还有很大差距,而据此制定的《林业统计管理办法》的颁布同样没有很好的对林业统计调查的实施起到法律保障作用。②利用社会舆论对林业统计调查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批评的机制尚未形成。③林业统计调查质量评价、跟踪体系不健全。中国目前正在努力研究这个课题,但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林业统计调查评价、跟踪体系,其结果就是对一些林业统计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合理性难以做出解释,对一些林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难以做出说明[10]。

中国林业统计调查体系的基本框架

统计体系范文篇6

一、组织机构

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统计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计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法处。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协调。政法处负责建立相关配套制度方案、行政处罚信息的收集报送等工作;综合处负责相关宏观数据的提供等工作;数管中心负责信用体系建设的技术保障等工作。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统计基础。深入开展统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达标和示范单位的规范化建设水平,有效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依法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管理、指导、服务,深入开展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促进部门统计工作不断完善提升(责任部门:政法处,配合部门:各业务处室)。

(三)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营造依法统计氛围。深入推进“六五”统计普法工作。要把统计普法渗透到报表布置、业务培训、资料、咨询服务等各项统计业务活动之中。以贯彻落实《省统计条例》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统计普法和统计诚信宣传教育力度,为努力实现“三个提高”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责任部门:政法处,配合部门:各业务处室)

(四)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抓好数据质量检查,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拒报、迟报和提供数据不真实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例坚持曝光,决不姑息。(责任部门:各业务处室,配合部门:政法处)

(五)细化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方案,确保统计信息产品质量。认真落实细化《省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及专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建立数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将质量控制管理贯穿于数据生产的全过程(责任部门:综合处,配合部门:各业务处室)。

统计体系范文篇7

【关键词】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9年3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加值为19965亿元,同比增长15.4%。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增长是和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物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密切相关,要想切实实现物流业的快速平稳快速发展,就必须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情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就必须对整个产业的本底资料进行科学、持续的统计与整理,对整个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状况以及社会的认知程度等有明确的了解。本研究旨在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主线,结合绿色物流的理念,合理分类,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为准确和全面地反映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规范物流产业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现状

1.1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情况

当前,关于物流产业的分类主要体现在国家统计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物流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其绝大部分统计数据都分散在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当中。关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与物流业有关的产业涉及到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仓储业、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的连锁配送企业、商务服务业中的包装服务、物流咨询服务和物流广告服务、制造业中的流通加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的物流信息业和物流电信服务、金融业中的物流金融服务和物流保险服务。其中,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中只有连锁配送企业属于物流产业。流通加工业属于生产活动,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从制造业中细分出来,统计数据的取得具有相当难度。

1.2物流产业统计指标情况

关于物流产业统计的指标,目前国内外专门对物流业发展情况作宏观研究的比较多,然而系统进行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的成果比较少。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长期以来,物流业一直处于为各行业服务的地位,统计数据分散在各行业的统计中,加上统计操作中的实际困难,至今尚缺少全面系统地进行物流业的统计工作,现行的物流业的统计指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指在第三产业的各行业的统计指标中有所反映。包括九个大类指标:一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具体包括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二是物流业增加值,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增加值、仓储业增加值、贸易业增加值、配送、加工、包装业增加值、邮政业增加值;三是社会物流总额,具体包括农产品物流总额、工业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四是货运总量,具体包括铁路货运总量、公路货运总量、水运货运总量、民航货运总量;五是货运周转量,具体包括铁路周转量、公路周转量、水运周转量、民航周转量;六是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七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八是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贸易业固定资产投资、配送、加工、包装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九是企业物流的基本情况指标,具体包括物流费用率、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仓储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管理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利息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包装费用占物流费用比例。

第二方面是指在物流业管理工作实际中反映。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物流业管理的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中。在这其中设计的指标基本是为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置的,大多都是反映基本情况的一些指标,主要有物流企业的数量、社会物流总额、各行业的增加值等。这些指标多是零散的,为每一次具体的管理工作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并未系统持续的统计运用。

二、框架设计的思路

在物流产业形态中,其核心和基础是物流业的服务功能。因此,在设计物流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中,以物流业的功能为基础,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为主线形成整个物流产业的指标体系框架。对物流产业而言,按照国民经济统计指标类别和物流产业的特殊性,在每个功能的阶段设置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经济指标、科技指标、社会指标和绿色指标等6个类别的指标。

三、框架的具体构成

依据上述设计原则和思路,进行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的具体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产业分类是基础,指标体系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首先设计物流产业统计分类体系框架,然后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整个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3.1物流产业统计分类框架

统计分类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类标志,将统计整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物流产业是一个复杂的为其他产业提供服务的综合体。因此,为了系统、全面反映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整个产业进行分类是进行相关统计工作的基础。物流产业分类体系,是指遵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和特殊性,以物流产业活动为基础,以物流产业提供的功能为主线进行整个产业构成的行业分类。具体而言,物流产业可分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配送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7个大类。

3.2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

物流产业的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物流业发展情况的指示器。通过一定的指标来描述和反映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的数量特征。依照上述设计思路和产业分类的结果,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具体为一个由3个层次构成的指标体系群。

第一层次是物流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依照物流产业分类的结果,在上述设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物流产业活动为基础,以物流服务功能为主线,构建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装卸搬运业、流通加工业、配送业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各具体产业的统计指标。这是一个全面、详细反映物流活动各具体行业的基本现状的统计指标体系,形成整个物流产业统计的基础指标。

第二个层次是归属于部门统计的简要指标体系。在第一个层次所设计的各具体产业统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设计出反映物流产业各活动过程的简要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到相应的部门统计中进行统计。例如,归属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物流活动统计纳入交通运输统计中;归属铁道部门的纳入铁道部门统计中等等,以部门统计的形式反映整个物流产业的基本概况。

第三个层次反映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在简要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计体系的相关法律和制度,提出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关键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对整个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高度综合,通过关键的几个指标来反映物流产业活动的主要阶段中每一个阶段的总体情况。关键指标按照物流活动的阶段设计,每一个阶段具体包括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两个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映全产业的综合指标和支撑指标。公务员之家

四、结论

目前关于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问题探讨了很久,但是将物流产业整体作为一个大的产业进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目前尚不多见。从物流产业管理的角度和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联发展来看,进行物流产业的统计研究又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本研究将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分析探讨了进行物流产业统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的整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包括物流产业的具体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简要指标体系、物流产业的关键指标体系等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群的指标体系构成框架。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个平台和基础,同时也为物流产业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统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思路。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J],2009年3月10日.

[2]李卫东,刘延平.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6]:18-19.

[3]刘延平,李卫东.物流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6.

[4]孙敏炜,邵建利.建立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J].商业流通,2007,20:17-19.

统计体系范文篇8

(一)统计制度体系不完善。企业统计制度是各项统计工作的核心指南,当前较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健全的统计制度,导致基础环节薄弱,无法有效、全方位进行统计管理,统计功能无法全面发挥。(二)统计体系彼此分割、相互独立。当前,纵观我国各企业开展统计工作不难看出,各个统计环节存在互相独立、欠缺有效合作的问题。例如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统计相互割裂,无法全面发挥统计管理整体作用与功能,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实效性以及质量水平。(三)指标系统不完善。当前,企业统计管理制编系统欠缺一定的完整性,没有全面包含市场经济管理制度之下企业需要的指标以及信息。例如,严重欠缺外部资料,各项企业内部知识经济、新兴技术、资源调配、无形资产、持续经营发展、网络经济以及综合管理评价等专项信息与指标数据不完整。(四)企业调查统计系统单一。伴随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各行业企业管理形式、经营发展方式均产生了剧烈变化,为应对越发激烈的行业竞争,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处理、加工、数据搜集、准确高效传递,应提升上述环节的时间精度以及准确性。而当前我国各行业企业采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多为统计报表,较少应用不同的统计调查模式,一旦发生新问题、出现新状况,无法快速调查、精准反映、及时分析,对企业非常规管理决策需要的信息、数据较难精准快速的提供,因此无法符合企业多层级、多目标与决策,体现管理时效性的需要,对企业统计管理地位以及形象的树立将形成负面影响。(五)欠缺科学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体系。当前企业统计在支持决策制定、参与内部管理上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有领导人的不尽责,也有统计员工自身因素。企业统计管理要想提升核心地位,应积极参与决策管理。因此企业应设计规划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系统,真正完成统计参与决策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创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

(一)创建现代企业统计制度体系。现代企业统计制度应涵盖统计组织、工作行为、内部综合系统、专业系统、统计管理发展等各个层面规定,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企业统计管理的顺畅有序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排除国家具体要求的法规制度之外,企业应依照自身体制、经营发展特征,围绕统计环节、信息的形成、加工、传递、储存与应用等环节有关的工作准则、内容、操作标准、应用方式、质量监控管理等问题形成对应性的统计制度。(二)打造统计调查体系。由组织设置层面来说,可在统计信息中心一下设置调查组织,进行分工合作,一组负责统计报表,另一组负责信息调查,例如,对非常规内容、外部信息的获取、搜集、整理、储存与加工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进而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工作流程来说,应依照搜集信息种类进行组织安排。例如调查企业统计报表与日常服务工作,通过分析原始信息、台账、报表得出结论。另外,还可针对外部信息进行调查,例如分析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客户满意度、有关行业信息等,参考出版杂志信息获取重要数据资料。由方式方法层面来说,不应单纯的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的单一形式,应依照各个调查对象、具体调查,选择抽样分析、重点核查、典型调查等丰富的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调查过程中在传统登记的基础上,应结合应用采访、问卷、网络调查、计算机辅助软件调查等模式体现代表性与覆盖性。(三)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重视描述分析、评价管理、未来预测以及监督管理等应用功能,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的总体过程。首先,指标体系应能够反映出企业各项生产要素的资源应用、占有状况。另外,指标体系应反映出企业经营生产获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反应的实现的价值。再者,应创建综合评价系统、收益分配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统计系统以及统计市场需求、反应竞争力、供应水平以及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四)完善统计决策支持与管理体系。现代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统计决策支持体系,应用现代技术方式、经济原理、管理分析方式,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基于企业内外信息、统计指标以及核算体系完成定期分析研究、评估预测以及模拟咨询。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经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个阶段,因此全过程管理也应做相应的划分。首先,要做好活动预测,利用历史资料、现有数据与市场发展状况,做好企业管理、生产、成本、效益与潜能的预测,并拟定科学的决策方案。而后要调控各项经营活动,采集加工生产、供应、销售环节的各项信息数据,快速察觉成本与经营目标存在的偏差,进而制定科学对策实现经营目标。接下来要针对经济活动进行统计与分析,明确实践管理存在的缺陷并制定整改对策。事前控制环节,企业应为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统计信息支撑。事中阶段,要快速做好企业发展状态跟踪统计与测试,实时比较现实状态与制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快速校正,确保系统事中处于顺畅有序的运行状态。事后统计环节,需要对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结果做细化核算、分析,进行反馈调节以及管控。该环节目标在于令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变成一类闭环控制的格局,体现系统运行发展的动态化。另外,为保证企业各个核算部门可主动快速的开展统计反馈以及控制管理,应设置有效的利益激励管理制度,加强约束控制,激励各单位部门、各岗位员工始终保持工作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的创建,需要各个环节的互相扶持,他们本身独立,同时又具有联系性。实践工作中应依照企业单位经营发展属性、建设规模、工作特征创建板块子系统,并基于各个子系统做进一步的组合与集成,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以符合企业现代化发展、科学决策管理的现实需要,真正实现创建完善统计系统的既定目标。

三、结语

总之,创建现代企业统计新体系是一项任务繁重、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实践过程中我们唯有从现实状况入手,有目标、有计划的分析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行业、建设规模、生产方式的特征与存在的差别,创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打造统计调查体系、优化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统计决策与管理体系,方能全面提升统计管理实效性,提升统计工作地位,激发其核心功能与价值。

作者:李彩云 单位:华东石油局社区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张文杰.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创新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13).

[2]袁卫秋.企业统计的改革方向[J].统计与决策,2015(19).

[3]李茂春.浅谈统计管理体制与企业统计创新[J]现代商业,2008(1).

统计体系范文篇9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物流已从最初的简单运输式的原始物流逐步发展成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几乎涵盖了各产业的所有领域和部门,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效益,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主要载体,国家为全面掌握了解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规模、结构,监测分析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运行状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运行[2006]625号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的通知”。正式启动了我国定期的社会物流统计调查与核算工作。经国家统计局批准,自2006年起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定期开展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工作。

中国是农业大国,且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阶段,因此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与农业生产物流相比,农业销售物流,即农产品物流显得更为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产品物流尚缺乏一个科学而客观的统计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的社会物流统计也只是简单的涉及到了农产品物流总额和农产品物流费用总额两个社会性指标,导致很多地区、部门在推进农产品物流时比较盲目,实际效果不显著。国家应该在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初期就制定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以便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2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根据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本文提出以下设计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2.1综合性原则

农产品物流指标体系应是一个涵盖多因素、多目标的复杂系统,其指标的设计应力求从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同层面、不同层次反映农产品物流的综合情况,以保证全面性和可靠性。

2.2针对性原则

由于农产品的种类繁多,体积大、价值小、易腐烂以及生产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使农产品物流具有广泛性、专业性、复杂性、严格性,以及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定性等特点。因此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的设计应有针对性地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发展的现状。

2.3科学性原则

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的选取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能真实地反映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运行规律,为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2.4可比性原则

统计指标的设计要有利于地区内的纵向比较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以反映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因此统计指标的设计应具有可比性,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和统计方法的一贯性。

2.5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原则要求农产品统计指标体系层次清晰、指标精炼、资料易得、方法直观和计算简便等特点,使之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

3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鉴于对农产品物流范畴的把握,遵循以上统计指标设计原则,本文从宏观的社会农产品物流总量和微观的农产品物流服务质量两个角度提出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3.1农产品物流总量统计指标

农产品物流总量统计指标从宏观上反映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现行的物流社会统计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总额、农产品物流总费用和农产品物流业务总收入等指标。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反映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足以分析农产品物流的瓶颈所在,农产品物流总量统计指标体系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农产品物流增加值

农产品物流应重视加工增值物流,农产品的物流增值服务主要有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小包装、农产品配送、特种农产品运输、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等增值服务。农产品物流增加值可从各项增值服务提供的增值效益来计算。

3.1.2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统计除了利用统计部门现有的物流设施统计,如公路里程、铁路货车拥有量等,还应包括与农产品物流密切相关的农村交通设施统计,此外,农产品信息平台的构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3.1.3农产品物流节点

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是否合理、数量和规模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农产品物流成本、效率。因此农产品物流统计指标还应包括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布局、数量和规模。

统计体系范文篇10

在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科技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以各级政府纵向调控和直接领导为主,而农业科技管理机构由于缺乏主体地位,其应有的作用提升缓慢,使得其对科技投入和产出不能提出明晰的统计指标,导致科技支撑容易丧失准确方向和适宜力度,严重影响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科技统计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不象项目管理、成果管理工作具备产出性,因而极易被忽视。目前90%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没有专职的科研统计人员,均以其他管理人员兼职,科技统计力量极为薄弱。同时,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活动多是由兼职统计人员单独完成,科技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容易造成指标间的概念混淆。科研统计主要是为制定规划和政策,确立发展目标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没有规范、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就不可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但科技统计工作涉及面广,耗时长,尤其是规模较大、成果较多的农业科研院所,每年的统计报表工作量大,表间关系及其复杂,只要统计指标稍微变化,就会影响科技资源在科技活动的分配和合理利用。统计指标内容繁多,指标的连续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中国在对科技活动、特别是R&D(研究与实验发展)活动的定义方面,存在地区之间统计对象主体差异较大、与国际统计口径不一致的现象[3]。每一农业科研院所每年均需针对不同的上级部门报送相似又不同的科技统计,更换表头、形式或改换一两个指标的统计报表在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统计工作中尤为常见。此外,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管理普遍信息化程度低,各项科技统计调查之间缺乏有效的综合管理和工作关系协调,难以实现信息综合利用和信息共享。

2科技统计的设计原则

OECD是最早开始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笔者结合目前科技管理创新需要,在遵从以下指标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业科研院所科技统计指标进行调整和改进。

2.1科学性

所设计的统计指标应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等科技活动,从而为当地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导向性信息服务。

2.2全面性

统计指标应力求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地农业科技发展条件,科技活动过程、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研究和揭示农业科技活动的内在规律以及科技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2.3可比性

科技统计指标中各指标的设置和含义应一致,以便科技活动统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借鉴国内外同行通行的标准和规范,这不但能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也方便统计结果在同行之间进行分析比较。

2.4可行性

主要指所设计的指标在全面反映科技活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数据观察统计,同时指标简单、明了,不会引起统计人员理解歧义和偏差。同时,指标间不存在信息重叠,以免影响指标体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统计指标的构建

本文所构建的科技统计指标主要反映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活动过程,包括科技投入、科技活动以及科技产出3个一级指标,并在3个阶段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二级和三级统计指标(见表1),从而构建适合农业体系科研活动客观实际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在二级和三级指标方面,主要是根据农业科技过程中的主要涵盖范围及服务主体进行设计。区别于一般高校的科技统计指标,本文在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中加入了技术获取投入和服务三农的科技成果,使农业科研活动得到更好的诠释。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科技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评价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表1的科研投入性指标中,特别强调了信息化投入情况。实现科技统计信息化,实现科技资源共享,提高了科技统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统计指标主要根据内部结构特征对所有指标进行分组,但随着农业科技活动集约化程度以及科技知识的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各科技统计指标日趋复杂化,统计指标之间没有明确可分的界限,即使是一些科技统计比较先进的国家,也不能够解决科技统计的隐匿性所产生的问题。

4科技统计的采集及其共享平台的构建

4.1科技统计信息采集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统计主要是以年报表的形式进行量化,并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自动化处理。但由于各研究所统计口径和分类不统一,数据准确性差,时效性弱,致使综合利用难度大、利用效率低。同时,各科研院所统计人员大多为临时抽调,工作连续性差。岗位认识程度低,专业知识缺乏,统计业务不熟悉,在统计数据采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误差,严重影响农业科研统计质量与绩效。农业科技统计由于受到资金、时间的影响,信息化以及共享程度低。采集系统启动时间较长,传统数据采集业务处理时间长、上传数据速度慢,成本高,这大大限制了科技统计进程。因此,建立数字化采集及共享平台,可以弱化科技统计因工作量大而对其他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数据采集信息化后,可以随时对资源数据库进行修改和整理,从而大大节约了重复投资的成本。

4.2科技统计数字化平台

对科研统计数据的收集,主要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自动化处理,构建数字化共享平台,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归档、传输、更新,从而建立完善的科技统计资源数据库,并运用区域网络环境,达到科研院所之间信息共享,减少对统计资料进行人工查询和处理的时间。科技统计数字化平台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化平台存在于全国各大高校中,如西安财经学院设计的科技统计在线和检索系统平台,在二级学院需要信息时,在平台内及时、准确地检索出各类数据[4]。由此可见,将科技资源及科技信息,从而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从而为各领导阶层提供适宜的科学依据。而科研统计信息化,可以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的改革,从而在管理方式上实现科技创新。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