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灌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0:37:20

提灌站范文篇1

一.提灌站的建设历程及作用

提灌站是利用机电提水设备及其配套建筑物进行提水灌溉和排水的工程设施。*县地处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呈“三山夹两谷”,南低北高,地面高差大,下雨满坡流,雨停水下沟。*县过去大都利用塘库蓄水灌溉,但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田自流灌溉的需要。而发展提灌站可以解决灌溉用水的不足,确保农田稳产高产。

*县是旱灾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抗旱救灾已成为*县农村的重点工作。追溯*县提灌站的发展历程,提灌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根据农机档案资料显示:

七十年代(70-79年),共建提灌站68座,装机容量达1750千瓦,新增灌面67300亩。1974年全县遭遇了罕见的旱灾,旱情长达40多天,田地龟裂,禾苗枯萎,已建成的提灌站全部投入抗旱抽水,全县5.5万多亩水稻,全部由提灌站保栽保灌。

八十年代(80-89年),共建提灌站40座,装机容量达980千瓦,新增灌面29600亩。1982年旱情严重期间,该县农机局组织提灌机具到民胜、大兴、火炬、铁佛等乡镇村社解决栽插和补水,广大机手坚守机台,昼夜抽水,仅火炬镇石门子村在水库就安装有十多台提灌机具抽水,抗旱抽水长达二十余天,终于取得了抗旱救灾的胜利。

九十年代(90-99年),共建提灌站8座,装机容量达200千瓦,新增灌面2800亩。这一期间,提灌站在抗旱保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0-2006年,共建提灌站18座,装机容量达540千瓦,新增灌面7200亩。这些提灌站主要是以工代赈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提灌建设项目兴建的,以电力提灌为主,科技含量高。如广纳镇的铜钵山提灌站、民胜镇红星村提灌站、铁佛镇尖苞岭村提灌站、新场乡窄口子村提灌站等,配备动力22-55千瓦,采用软停软启控制装置,对保护电网、延长机械寿命、平衡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去年,*县遭受50年未遇的特大干旱,春夏连旱,夏伏连旱,重复受灾,给旱区群众生产带来极大困难。这些新建的电灌站及时投入提灌作业,为抗旱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铁佛镇尖苞岭村曹天沟等两处电灌站保证了全村水稻的满栽满插,免除了村民无水之忧,抗旱之劳。

综上所述,从上世纪70年代到现在建有提灌站134座,装机容量3470千瓦。这些提灌站主要分布在大小*河流域两岸和南部低山区的乡镇村社,涉及22个乡镇,134个村,308个社,灌溉面积10.69万亩,受益农民9.28万人。就全县30多万亩水稻生产而言,除自流灌溉外,机电提灌约占二分之一。但因多种原因2006年大旱期间真正能够投入抗旱抽水的只有36座,还有108座提灌站无法投入使用或正常作业,机械提水保灌面积锐减。部分地方有提水的水源,却无提灌设施,农民只有望水兴叹,无可奈何。

二、提灌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去年大旱后,我们对全县提灌站现状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发现提灌站设备老化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大部分无法承担提水抗旱的任务。造成无法使用的原因有:

1、使用时间长,磨损老化严重,普遍超期运行。据统计,全县约80%的提灌站的运行时间超过20年,其余的运行年限也超过了10年。全县带病运行的提灌站达到35%,正常运行约10%,处于瘫痪的占55%左右。由于超期服役,带病作业,造成提水率下降,控灌面积缩减。如春载乡擂鼓寨村提灌站设计控灌面积为500亩,而目前提灌站已瘫痪,无法运行。此种情况在全县相当普遍。

2、沿河提灌站水毁严重。全县沿河提灌站占全县提灌站数的20%,每年都有一批提灌站遭到洪水损毁,仅仅在2002年6月-7月的洪灾中,平溪、新场、草池、赤江、广纳、春载等乡(镇)的提灌站不同程度受到损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万元,4万亩粮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

3、提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全县提灌站有90座1350千瓦,设备需要更新改造,按《四川省泵站建设规定》预计每千瓦1000元计算,需总投入380万元,*县从未预算安排过修复改造提灌站专项资金,致使本应花较少的钱能技改修复的提灌站,却闲置报废。

4、提灌站社会效益好,自身效益差。在干旱严重时,提灌站按照政府要求提水抗旱,确保一方平安,得到群众好评。在抗旱期间,属集体性质的提灌站,往往是农民抽水,自己解决抽水燃油问题,水费不计价,一旦抽水满足农户需要后,提灌站就被闲置,综合利用差,导致提灌站自身效益差。

5、个别地方由于抽水油价、电价过高,在抗旱时即使有水源,农民筹钱困难,也无法抽水。

6、很多提灌站管理与经营粗放,盗用提灌机械严重,甚至有些村社干部变卖提灌机械,管理人员素质低,造成提灌站集体资产损毁、流失严重。

三、关于加强提灌站建设的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一是争取省、市、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提灌站修复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每年预算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提灌站的修复改造。力争用5-10年的时间完成全县108座无法使用的提灌站修复改造任务。二是在每年的救灾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毁提灌站的建设。三是在以工代赈、扶贫新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中适当增大对农村提灌站建设的比例。四是县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抗旱抽水油、电费补助资金。

2、逐步建立健全建管机制。一是摸清家底,明确产权。农机部门要依法对提灌站进行产权登记,明确集体、农户的产权,颁发产权证书。二是推行提灌站经营机制试点。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盘活现有提灌资产。三是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规范提灌站管理体制。对集体经营的提灌站按照企业化管理,实行站长负责制,独立核算,保本经营;对私营提灌站和流动提灌站设施,由农机部门实行行业管理。

提灌站范文篇2

一、我区农村机电提灌站的基本情况

巴州区农村固定机电提灌站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20*年底全区已拥有283处/355台/8560千瓦,这些提灌站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家出资村组集体投劳投资共同修建,由村组集体经营。其中1990年前建成的180座,1991年到2000年建成71座,2000年后建成32座,集体所有制提灌站273座,业主投资提灌站9座,股份制提灌站1座。一级站222座,二级站46座,三级以上站15座。电力提灌站260座,机灌站23座。灌面500亩以下226座,500—2000亩56座,2000亩以上1座。功率30千瓦以下189座,功率30—100千瓦85座,功率100千瓦以上9座。毁损提灌站58座,技改提灌站22座,设计控灌面13.9万亩,实际控灌面10.9万亩,常年提水950万方、灌面7.5万亩,是全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装备。

我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尤以旱灾最甚。全区现有各型提灌设备11000多台套,常年提水5000余万方,灌面35万亩次,正常年景,有50%的水稻需提灌保栽,重灾年达65%。而全区的固定机电提灌站大都建在巴河,恩阳河等沿河流两岸及中、小型水库周围,扬程高,灌面大,是提灌设备中的支撑和主干,发挥着主要的骨干作用。在干旱年景除保灌保栽外,还要解决人畜饮用水,是流动提灌设备难以替代的。如清江镇杏垭村跃进水库电灌站装机220千瓦,三级扬程213米,20*年运行550小时,提水14万余方,灌田1050亩,又解决了高山区420余人,近500头牲畜的生活用水。因此农村机电提灌站在保证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提灌站的运行情况

我区的固定提灌站大部分属村组集体所有,其建站资金均系国家有关专款补助资金投入和村、组投劳投资进行建设,而其经营运行由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出现亏损,均由集体承担,其运行还属正常,而实行土地承包后,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降低,经济调控能力也弱,再无力承担提灌站的经营亏损,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变化。开始提灌站大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由于其设备老化严重,每年提灌运行时间短,提水费用高,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提灌站无人承包。现全区的提灌站经营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类。

1、保本微利,维持运转。全区现有提灌站大都是由国家补助集体投资兴建,由村社落实专人(机手)进行管理(管护),但这种管理仅停留在提灌站是一种公益设施,维持其现状。每年的维修费用在抽水费中提取一部分,以维持运转,维持机具现状保证一定的抗旱能力。如化成镇武圣电灌站始建于1969年,实行机手承包提水,设备得以维护,至今仍能出勤运行。

2、用好用活,开展多种经营。有的村社还积极想办法添措施,既把电灌站管好,又把电灌站用活,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提灌站收入。如巴州镇擂鼓村黑石腔水库电灌站在确保灌区3个村2000余亩农田灌溉的同时,还利用水面开展养殖等增加了提灌站的收入。

3、平时不管,用时凑合。有部分提灌站管护较差,未落实专人管理,放任自流,到旱灾发生时才临时抱佛脚,由村社出资或受益村民筹资维护、维修、对付着抽一下水,过后又不管。

4、不管不问,损毁严重。部分地方对提灌站认识不足,不管不问,导致提灌站设备被盗损毁,损坏严重,仅2003年全区就有4处电灌站变压器、电动机等被盗损毁,造成严重损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提灌站设备陈旧、老化严重,运行费用高、效率低、亟待更新改造。我区现有固定机电提灌站大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运行15年以上的提灌站达180座,按有关规定,电灌站电机、电线等设施的使用年限为15年,水管使用年限为25年。这些提灌站都因超期服役、设备老化,磨损严重,出水量仅能达到设计流量的三分之二。能源单耗高,运行费用高,加之长期带病作业,效率低,。亟需进行技术改造,但是目前我区技改资金缺乏,每年仅能技改3—4座,照此进度,还需要50年左右才能完成提灌站的技改。其余大都带病运行,实际控灌面积减少,抗旱能力降低。

2、投入严重不足。提灌站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之一,大多是国家补助,集体投劳投资兴建。新建和技改提灌站投资大,巴州是革命老区,财政收入少,主要靠国家转移支付维持运转,地方财政无力解决提灌站技改及建设费用,又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村社自身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投资技改建站。国家有限的投入资金对大批需要技改的提灌站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在投入方向上也存在重新建、轻技改的现象。

3、产权不明。全区所有固定机电提灌站,虽然均登记建档,大都属村社集体所有,权属所有虽明确,但所有权者权利虚位,且权属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在乡镇、村、社、群众中产生了两种极端想法。一者认为提灌站是国家为支持农村建设而投资建设的,所以维护、管理、维修、改造等应由国家负责,提灌站出现故障就应由政府出资维修;二者认为提灌站建在本辖区,属本乡镇(村、社)所有,因此乡镇、村、社随意处置提灌站设施的情况时有发生。

4、农村提灌站管理运行机制不活,提灌站无力自我更新改造。我区的农村固定机电提灌站中仅有20%的站控灌面积大,抽水时间较长,效益较好,正常年景能实现保本微利经营,基本实现自我维护更新,而80%的提灌站由于控灌面积较小,抽水时间短,效益较差,干旱年景都无法实现保本经营,普遍亏损,根本无力自我更新改造。同时提灌站存在设施老化,机组磨损严重,能源单耗大,抽水成本高等问题,农民普遍反映水费高,如果按照市场化运行,将加大农民生产费用,农民无力承担,势必造成不稳定因素。其次,过去提灌站规划设计不科学,布局不合理,造成机组不配套,达不到有关标准,有的甚至抽不出水,无法正常运行,造成资金浪费,改建又需大量资金。三是由于提灌站抽水时间短,一般是临时安排人员,“用时找人,平时无人”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提灌站长期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被盗、被毁事件时有发生。

5、电价问题。农用电指标严重不足,提灌站抗旱提水时间长,尤其是重灾年需提水2—3个月,而农用电安排时间一般在5月20日至6月20日左右。时间仅二、三周,过了时间就是市场电价,农民想提水抗旱但因电价增高了提水费用,承受不起而影响农业生产。

6、提灌站所需零配件用量少,型号多,利润薄,商家不愿经营,使提灌站零配件难买,机具难于修复。

7、机手参差不齐,技术力量薄弱,部分地方由于机手待遇低,不如在外打工挣钱多,出现了无人管理的状况。

四、工作措施及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提灌站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抗旱救灾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装备,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根本保证。因此提灌站建设是得民心,顺民意,深受群众拥护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管理条例》的要求,依法加强农机提灌站的建设和管理,改变热用冷管,不用不管的作法,把提灌站的建设管理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抓实。

2、加大提灌站建设投入力度。鉴于提灌站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必须建立“国家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农民自筹为辅”的长效机制。措施:一是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安排提灌维修改造资金,同时财政安排一定数量的新建提灌站资金。我局提灌站普查工作结束后,已将全区提灌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向区委、区政府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区政府同意在20*年至2011年利用五年时间分批对全区173座急需技术改造的老化提灌站进行技术改造,区财政每座补助2—3万元,每年安排提灌站修复技改资金50—70万元,并纳入当年的区级财政预算。20*年的技改资金60万元,区政府领导已批复纳入20*年度财政预算。二是涉农项目投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村建设、以工代赈、生态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安排提灌站建设资金不少于总额的10%。三是争取上级提灌站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或投资提灌站建设实行市场化经营。对农业开发业主、提灌投资业主建设提灌站,在政府补助资金上要给予重点倾斜。五是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民筹集提灌建设资金。

3、重点搞好大中型提灌站建设和技术改造。控灌面积是提灌站效益好坏的关键,也是提灌站能否按市场化运行的关键。在今后的提灌站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打破“社社建站”的传统模式,做好统一规划工作,指导和鼓励农民群众建设“跨社、跨村、跨乡”的大中型提灌站,逐步淘汰“设备老化、运行费用高”的小型提灌站。在新建提灌站中,要按照“饮灌结合、水旱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使用经营效益和水源因素,充分利用巴河、恩阳河、中小型水库等长期水源,搞好全区大中型提灌站建设规划,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水源可靠、灌面适度。建设过程中要严把设计、施工和验收关,保证建一处见效一处,建一处解决一方用水和带动一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4、依法登记产权,加强机电提灌站的资产管理。按照《条例》规定,对机电提灌站建站时投资的来源,全面进行清产核资,明确国家、集体、农户各自投资的份额,并依法进行产权登记,颁发产权证。今后各站更新改造时按各自投资比例进行投入,利润按股份分配。国有部分分配的利润的由乡镇农机站统一储存,单独建帐,作为国家对机电提灌站更新改造的专项投入。对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立的机电提灌站,也应由农机主管部门颁发产权证,以保护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提灌站范文篇3

关键词:农业提灌站;运行管理;措施

永胜县涛源镇所处区域有着非常丰富的土地资源,同时还有优越的光热和水资源,充分的利用境内的优势资源可以帮助涛源镇实现经济发展,不过结合涛源镇的自然气候与地理地形进行分析会发现涛源镇存在着明显的干旱威胁,所以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实现农业灌溉的稳定,涛源镇积极的进行了提灌站的建设。目前镇内共建有抽水站53个,总装机容量15365kW,灌溉土地面积4666.67多hm2,通过提水灌溉,发展了许多区域优势农业,但是在运行和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当前农业提灌站的运行问题

第一,提灌站自身的设施落后。就提灌站的设备、设施的完善与先进是保障提灌站具体作用的重要基础,设备、设施落后对水资源的调度能力会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会影响水资源的使用率,影响农业灌溉的稳定性。例如,通过分析,涛源镇境内提灌站就存在着提灌站没有专用电力线路、输水管道的管径与水泵流量不配套、抽水站设计与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制约和影响着提灌站使用效率的发挥。第二,提灌站的运行存在着僵化的情况。所谓的僵化具体指的是提灌站在运行实践中一如既往的执行老旧的工作体制,在问题处理方面的灵活性比较差,泵站的管理的经营方式、经费的使用方法等问题。第三,提灌站的运行存在着管理方面的问题。提灌站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①管理方法单一,管理效率和质量均不理想;②管理制度不完善性不全面;③管理技术落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低;④提灌站的运行存在着与实践不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提灌站的运行和当前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难以满足当前的农业生产需要。

2农业提灌站运行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结合涛源镇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强调提灌站的运行和管理有其必要性,也有重要性。从必要性角度来讲,涛源镇的农业生产实践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息息相关,提灌站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直接关系着水资源的利用实况,所以为了保证涛源镇的农业持续性发展,必须要对涛源镇的农业提灌站建设、运行以及管理进行强调。从重要性角度来看,提灌站的运行与管理影响着其经济效益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提灌站的投资建设所用资金是比较多的,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那么提灌站可能会隔三差五的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提灌站的实际利用价值以及水资源供给实况,这样一来,提灌站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均会受到影响。

3农业提灌站管理策略与方法

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提灌站的作用发挥,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解决。涛源镇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气候炎热、干旱少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绝大多数依赖提灌站供给。提灌站效率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库区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成败,在人民群众增收致富、库区稳定及乡村振兴、全面小康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基于涛源镇的生产生活考虑对农业提灌站的具体管理进行分析意义显著。以下是基于涛源镇农业提灌站管理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3.1基于生活生产实践进行提灌站建设投资

农业提灌站的建设,投资资金较大,为了让提灌站建成后能产生实际的效益。因此,在建设提灌站时一定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建设,尤其是要根据项目区群众建设意愿、耕地现状、灌溉面积、受益人口、建成后抽水的成本以及群众对抽水水费的实际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来建设提灌站,如果不按照实际情况来建设提灌站,必然导致提灌站工程建设效益必然大打折扣,提灌站的运转就举步为艰,甚至出现提灌站荒废的现象。所以农业提灌站的建设一定要实地认真调查研究,细致充分论证以后方能组织建设。

3.2提升农业提灌站运行经费管理的合理性和灵活度

经费是支撑提灌站正常运转的根本性保证,经费的管理在农业提灌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目前提灌站经费管理现状的分析;一是抽水水费的收取,一定要认真核算抽水成本,制定合理的供水价格,来保障农业提灌站的正常运转,既要考虑抽水的成本,也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这样才能保障提灌站能长期稳定的发挥效益。二是要采取灵活的经营理念。提灌站经费的支出大致可分为人员守站工资、抽水电费、设备维修费用这三类,为了激励抽水人员提升服务意识,提高供水的效率,可适当设置抽水补贴,比如,可根据抽水用电量以每度电提取0.05元用于发放抽水人员补贴。三是提灌站的运营迈向市场化道路是最终的结果,可以通过走市场化道路,来进一步提升提灌站经费使用的灵活度,提升提灌站运转效率,从而保障供水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和巩固提灌站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3.3提升农业提灌站规范化的管理的水平

在农业提灌站运行当中管理工作极其重要,农业提灌站实际运行当中抽水人员需要了解掌握部分电力方面的知识以及电机、水泵、配电设备运行原理,所以从事抽水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提灌站运行的效率的正常发挥。一是抽水人员一定要树牢安全意识,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农业提灌站大都与高压电有所关联,危险系数较高,所以从业人员一定树牢安全意识,坚决防止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加强专业化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提灌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供水效率的好坏,所以一定要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以提高应对提灌站运行问题发生的能力,遇有故障能及时排除,快速处理。三是要严格操作规程,农业提灌站的操作一定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来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保障稳定的供水。

3.4推进提灌站设备更新以及存在问题的整改

由于涛源镇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降水量较少。但目前为发展经济,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大量的种植了经济林果,用水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供水的主体也由原来的传统农作物转变为经济林果。供水主体的转变并没有带来提水设备的改变,镇内大部分提灌站基本上还是沿用了以前的提水设备,不能满足当前的用水需求。由于涛源镇境内的提灌站的建设是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的,因此许多提灌站设备的老化以及落后严重制约着供水效率的提升,急需更新设备以及解决当时由于设计局限性造成的问题,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3.5引进数字化管理

结合涛源镇的提灌站管理实践可知,管理效率对提灌站的作用发挥是有显著影响的,所以为了推动提灌站的管理效率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强调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在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实践中强调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及时进行提灌站的运行信息、投资建设信息等公示,使各个管理环节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提灌站的运行情况,这对于最终的管理策略制定与实施有突出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管理水平提升也有显著作用。结合涛源镇现阶段的生产生活实践进行分析可知,通过积极的管理,实现提灌站的稳定运行,涛源镇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可以有效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涛源镇可以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这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打造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提灌站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提灌站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和强调。总结目前的农业提灌站工作实践会发现其运行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而且运行效果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联。基于此,文章针对提灌站服务实效提升对其管理策略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从5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提升农业提灌站综合实践价值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海.加强县域农业排灌站用电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13):282.

[2]陈帅.浅谈农村水利机电排灌设施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3):224-225.

[3]朱纪锋.浅谈水利排灌站电气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188-189.

[4]魏斌.淮南市灌溉泵站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治淮,2019,490(6):41-42.

[5]王岩森.提高机电排灌泵站经济水平运行水平的措施[J].信息周刊,2020,(2):1.

提灌站范文篇4

关键词:提灌站;建设;改制

1前言

提灌站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接下来的内容,分析渠县机电提灌站生存现状,在此基础上思考改制建议,提出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遵循农机机电提灌管理条例,有重点地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农村机电提灌站有效改制,坚持分类有重点地进行指导;政府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改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等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农村机电提灌站生存现状

渠县共有电力提灌站452座570台/20068kW,其中70年代前建成的85座108台/3912kW,70年代至80年代建成的182座249台/9262.5kW,80年代后建成的185座213台/61893.5kW,这些提灌站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一带,在江河取水的提灌站共346座483台/18016kW,占总座数的76.5%,占总台数的84.7%。其中100kW以上的提灌站21座61台/3109.5kW,全是电力提灌站设计灌面为24762.33hm2,实际灌面19142.8hm2,拥有流动提灌机组5413台/23426kW,实际灌面4326.67hm2,机电提灌实际灌面23469.47hm2,占水田面积50.6万亩的69.5%,目前全县提灌站由于设备老化,加之农村体制改革以来提灌站管理体制脱节,有20%左右的提灌站已报废或处于报废状态,影响灌面近0.4万hm2。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对提灌站的经营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并且有助于盘活现有资产,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激活农村机电提灌站资产重组和经营管理机制更新,在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同时为农村集体和业主增加收益,有助于农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3改革措施探讨

3.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机电提灌站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到实践,必须要有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成立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改制方案、步骤、措施,统一对各提灌站进行核资,逐一对全县提灌站进行改制。

3.2遵循农机机电提灌管理条例,有重点地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农机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严格遵循《四川农机机电提灌管理条例》,切实运营好农机机电提灌站。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经营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细节性问题包括如下:鼓励和吸引独户、联户、业主投资建设提灌站;鼓励和引导村民、服务机构、业主承包经营提灌站;强化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做好水费收取和用水矛盾协调工作。同时,建议将提灌站建设情况,纳入到乡镇、村社的政绩考核项目中去,提高地方领导的重视程度。总之,本着保护村民权益的基础上,积极运营机电提灌站,对一切影响提灌站正常经营的外在因素进行必要的查处。

3.3农村机电提灌站有效改制,坚持分类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调查辖区内所有在运营机电提灌站,除独户经营的提灌站外,所有提灌站都纳入经营管理和产权体制改革范围,不留后遗症。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所有提灌站买断经营,与集体产权脱钩;率先在装机30kW以下,灌面33.33hm2以下的集体经营提灌站实行买断经营,30kW以上的实行租赁承包经营;对饮灌站不管什么经营形式必须签订农田灌溉合同,并进行公正;对已经报废和接近报废的提灌站统一由县农机主管部门回收设备,造册登记报国资部门,然后按灌面大,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等条件,利用现有设备恢复部分报废提灌站,移交当地政府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3.4政府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改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政府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改制后22kW以下的提灌站国家不再补助资金用于维修改造。对已瘫痪无法实施改制的提灌站政府做出重组规定,以减轻农机主管部门的拆迁压力。对大型提灌站在集体经营期间所欠电费等由政府出面予以核消。对改制期间出现的提灌站原有设备盗损事故,对辖区村、乡(镇)领导的责任追究。政府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对修复难度较小的提灌站进行修复,以推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公示对买断经营的提灌站,在灌区进行现场竞卖。对租赁经营的提灌站按照投标高,诚信最好的原则承包,并予以公示公正。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地方财政每年用于提灌站的修复资金确定一定名额、金额用于奖励提灌站经营效益好,群众满意的经营业主和当地政府。

4结论

近几年来,本地受国有企业改制的启发,已酝酿对全县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但无上级的配套政策支持,操作难度大。文章提出的改革建议,实在切合地方实际的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张万旭 单位:渠县农机管理站

参考文献

提灌站范文篇5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为了做好我局的防震减灾工作,我局专门成立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单位其提供在人员为成员,由本公司统筹负责全面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明确指挥机构职能,做到防震减灾工作年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档案备份完整。落实防震减灾领导责任制,并积极参加县上召开的防震减灾会议,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资源整合、快速反应。

二、完善制度,管理工作规范

我局规范了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定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抢险队伍,在完善各项基础性资料的同时,建立了我局地震应急工作联络机制,紧急情况下,能够保证信息畅通、责任落实到人。

三、积极稳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宣传工作到位,利用各种会议、资料、展板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宣传,认真开展了防震减灾法和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在公路沿线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升了群众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2016年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震减灾队伍建设。

2、进一步规范防震减灾日常管理工作。

提灌站范文篇6

一、工作目标

农机总动力达48.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完成机耕面积88万亩;完成机插秧面积12万亩;完成机收面积67万亩;推广各类农业新机具5000台(套);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0万元;维修改造提灌机械800台/7200千瓦;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00台/3600千瓦;完成常年提水保灌面积35万亩。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抢抓农机项目争取。全力以赴抓好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机耕便民道建设、机电提灌站建设、农机化示范县、农机专业合社等项目资金。

(二)做好农机化示范县建设。继续抓好我县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工程,带动全县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围绕实现“三个突破”,即在区域上实现平坝浅丘地区农机化全面突破、在作物品种上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率先突破、在薄弱环节上实现机械化育插秧重点突破。完善农机化推进工程项目绩效考核。

(三)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围绕“春耕”、“三夏”、“三抢”、“秋冬种”等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以跨区作业为主的农机化生产,力争完成水稻、小麦主要农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任务。继续鼓励示范水稻机插秧等、油菜机播及机收等工作,全面提升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机械化水平。

(四)全力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维护好农机购置补贴流通市场秩序,落实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真正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五)加强提灌站和机耕道建设。一是做好大春备耕和农机提蓄水工作,组织精干技术人员深入乡村指导和帮助农机手检修、维修好各类农机具,积极开展机电提灌设施的修复改造工作,确保90%以上的提灌机械投入明年春灌,保证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春耕生产。二是按照“统一规划、稳步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建设原则,抓好机电提灌站建设,突出抓好老化骨干机电提灌站的修复改造,并抓好常年干旱地区的饮灌结合泵站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群众生活用水需要,着力增强现代农业抗旱减灾能力。三是认真贯彻执行《省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类管理”和“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的原则统筹规划,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整合建设资金,严格质量管理,加快我县农村机耕便民道建设,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提灌站范文篇7

一、提高农机化水平。全区主攻水稻机育、机插,水稻、小麦、油菜机收等薄弱环节的农机作业,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25.36万千瓦,比上年增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水平达到34.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实施好购机补贴政策。成立由区政府领导牵头,财政、农业、公安、工商及其他农口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组织实施。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检查各项规定,在补贴资金兑付和结算前要完成机具核实,特别是对补贴额较高和供需矛盾突出的重点机具要组织逐台核实,做到“见人、见机、见票”和“人机合影、签字确认”。进一步规范农机销售网点布局。确保2014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科学、规范、高效、廉洁实施,

三、狠抓平安农机创建。农机监理要以创建“平安农机”为目标,切实加强拖拉机(运输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使用的安全监管。一是要狠抓《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学习、宣传。二是强化源头管理。全区免费为自走式农业机械和固定作业机械挂牌、年检,确保持证、挂牌、年检“三率”90%以上。三是要以全省道路综合整治为契机,狠抓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信息录入和信息平台建设,把三年未参加年检的运输型拖拉机全部公告注销。四是要以“打非治违”等各项安全活动开展为契机,深入开展农机专项活动开展,及时排除各类隐患。五是积极参与“省级平安示范乡镇、村、户”的创建,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活动,开展便民服务。

四、抓好农机示范推广。针对山区农机化特点,在机耕、机播、机收等装备上要以小型为主,在机育机插、机收薄弱环节上要以示范推广为主。一是要以创建农机化示范县为契机,创建2个整村推进示范片,面积不低于2000亩。二是抓好镇、镇水稻机育机插示范,示范片面积不得少于1000亩。三是小麦、油菜、水稻主要农作物收获期,分别召开现场会,组织干部群众和机手现场观摩。

五、深化机电提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好机电提灌项目。全区要进一步深化机电提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探索以明晰提灌站所有权为核心、以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为重点、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目的,构建“权责明晰化,管理规范化,投入多元化,营运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的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好机电提灌项目,在5月底前,全面完成省下达2014年机电提灌建设项目,并搞好工程验收。

六、培育农机服务主体。建立“覆盖全程、服务全面,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年内新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1个、农机大户10个,争创省级示范社1个,达到“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典型示范要求。

七、抓好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全区大力推动“农机分户培训工程”,加大对乡镇农机人员、农机化服务组织负责人、业务骨干、农机能手和新购机农民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基层农机从业人员的实用技能;在主要农时季节,组织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收割机安全驾驶及操作技术、农机维修保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结合农村机电提灌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2014年将提灌站管护人员纳入阳光工程系统培训。

八、加强农机维修行业管理。一是抓好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审核发放工作,提高农机维修经营服务网点的持证率,年内各补贴农机具销售点必须达到相应维修资质。二是抓好农机产品的市场监管,对补贴农机具的质量、性能及售后服务开展跟踪调查,重点检查督促农机经销商落实“三包”责任,受理和处理农机质量投诉要达到100%。

提灌站范文篇8

为实施好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度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省烟草公司市公司关于<县度基本烟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精神,现将我县度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协作、烟草补贴、资金直补、烟农投劳、多方受益”的建设原则,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工程数量、工程质量、资金管理”的工作重点,落实“整片推进、因地制宜”的工作要求,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护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建后管理的持久效能。

目标任务:12月20日前完成工程项目32件。其中水池30件1500立方米,管网工程1件,管道总长142.188千米,提水站1座,灌桩2814棵。

二、项目实施管理

(一)资金管理。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预算总投资1043.43万元,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补贴364.15万元,地方烟草行业配套补贴364.15万元,受益烟农投工投劳312.13万元。地方烟草行业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补贴和项目开工前所发生的项目规划、论证、勘探、设计、咨询、管理等,县财政配套建设管理及办公费。国家烟草专卖局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为,水池每立方米补贴40元,管网(含暗管)按每米补贴15元,提灌站为总造价的35%。地方烟草行业补贴资金按1:1配套。项目建设资金由烟草公司按合同要求拨付施工单位或设备供应商,建设项目规划、论证、勘探、设计、咨询等前期工作费用由烟草公司直接支付相关部门,工程建设管理费(包括办公费、经常费、项目管理费、工程建材质量检测费、奖励费等)分别在烟草行业补贴资金中按适当比例提取,不足部分由县财政承担。烟草公司承担的工程建设管理费和县财政承担的配套资金拨到县烟草产业办公室统一安排使用。

(二)项目管理。乡党委、政府是工程实施的主体,要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招投标管理。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招投标由项目组(或受益方)委托县烟草公司,县烟草公司委托招投标公司进行招投标。受益方与县烟草公司签定建设合同,县烟草公司受受益方委托与中标单位签定工程承包合同。必须按《工程建设施工项目招投标办法》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要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实际进行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采购主要原材料和重要设备,并依法接受地方纪检、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审计监督管理。

(四)质量管理。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实行项目监理制,由项目组(或受益方)委托县烟草公司,县烟草公司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理。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要有监理记录和隐蔽工程签证等相关资料,并负责出具质量监督报告。

(五)档案管理。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项目实施要统一编号,工程建成后的标牌、标识要规范清楚,档案资料、工程结算报告、审计报告、验收报告、烟农户主、工程图纸、工程照片、具体地点、资金使用额度、受益面积等一整套资料要齐备完善、建档管理。档案管理由烟水办负责,项目指挥部负责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上报。

(六)检查验收。项目建成竣工后,要按照有关文件、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逐级(县级、市级、省级、部级)进行检查验收,县级验收由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领导组牵头,以县烟草公司为主,其他部门人员参与组成验收组,对项目实行100%验收,验收人员要在验收表册和相关材料上签字。县级验收12月30日前完成,并按有关要求做好迎接各级验收的准备工作。

(七)建后管理。提灌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后,产权归属于受益区的烟农、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受益区的烟农、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对项目的运行负有管护责任和义务。由于工程跨村建设,乡政府对建后管理负总责,落实机构和人员且要积极探素长久发挥作用的管护模式。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提灌站范文篇9

一、上半年任务完成情况

1、机耕道路建设:加强村道公路和机耕道建设,广泛宣传,大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新投入机制,到目前为止,完成村道公路和机耕道80公里的勘测、设计、规划,完成新建52公里,硬化6公里,整治126公里,其中:建示范村1个。

2、机电提灌建设:认真抓好机电提灌建设与管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切实做到服务到位、技术到位、人员到位,完成修复提灌设备300台(套)/2500千瓦,新增提灌设备80台/560千瓦,改建、新建提灌站2处/2台/100千瓦,新增灌面0.4万亩,恢复灌面1万亩,建标美化站,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1处/50亩。

3、农机作业: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农机作业,提高农机效率,机耕6万作业亩,机脱3750万公斤,农机运输1600万公斤,加工万公斤。

4、科技推广:按照科技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兴机富民战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适宜我市的中小型农业机械与农机新技术开发、引进、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狠抓机耕机播的推广,集中在白沙镇农机现代示范园大搞机械化育插秧现场,面积达1050余亩,又分别在十个片区的二十个乡镇召开二十三次微耕机、插秧机现场演示会,上半年来全市共有40个乡镇推广各类农机具820台,其中:推广微耕机170台、拖拉机3台、茶叶修剪机11台、茶叶加工机械4台、机动喷雾机41台。公务员之家:

5、抓好农机培训:半年共举办各类农机培训14期,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60人次,其中参加省市培训3期,培训15人次。市内组织培训10次,培训550多人次。

6、农机安全监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农机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法规,严厉打击黑车非驾,强化监管力度,提高服务水平,排除隐患,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现农机事故为零的大好势头。全面启动农机监理工作,农机监理站3人进驻市政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办结所有的证照,共年检拖拉机98台,新上户48台,过户21台,新办驾驶证18人。

7、扶贫联系点工作:局党政一班人,高度重视,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扶贫联系村扎实工作,落实结对帮扶对象,继续开展“五帮”、“五送”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捐款捐物,送去现金近8000元,送去流动提灌设备一套,为扶贫联系点送去技术,解决了该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燃眉之急。

8、办好事办实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通过我局的努力,多方筹集资金,已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市,国家补贴30%、国家补贴金额80万元,召开了全市农机化工作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对全市相关人员以会进行培训,有条不紊地进行。

9、农机从业:加大对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整体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的技能素质,为他们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按照市城乡环境治理办的要求,每周三下午为义务劳动日,每天有专职人员在包干街道值班,对包干街道、办公楼、家属院及院坝进行彻底清扫,美化、净化环境。

11、其它工作:抓好周五的学习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综合治理、来信来访、精神文明、爱国卫生、计划生育、门前五包工作,狠抓了在单位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狠刹“五股歪风”,治理商业贿赂等等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提灌站范文篇10

一、向上争取农机项目资金创历史新高

全市累计向上争取农机项目资金5100万元(其中: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4760万元,约占全省第一批购机补贴资金总量的十分之一,同比增长30%;新机具新技术推广项目资金20万元;提灌站建设资金210万元;乡村机耕道财政补贴资金110万元),完成了目标任务的170%。

二、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效果好

精心组织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程序和工作纪律。目前项目组织实施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已实施项目补贴资金3990万元,占资金总量的83.8%,受益农户14245户,新增机具25190台套。出台了《市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补贴产品经销商管理办法(试行)》,对市、区县、乡镇经销网点设立和日常监管进行了规范。

三、农机特色效益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全市确立了18个重点农机特色效益示范基地,涉及水稻全程机械化,蔬菜、茶叶、葡萄等经济作物种植,水产、畜牧养殖,农业生态循环等多个领域多个范围。目前基地建设正朝上规模、上标准、上档次方向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加大机耕道、农村机电提灌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乡村机耕便民道380.9公里,完成了目标任务的76%。新增提灌机械796台7604千瓦,更新改造骨干机电提灌站12座,完成了目标任务的60%,确保了在水源电源具备的条件下,能满足农业生产生活提灌供水。

五、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

一是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重点开展了水稻机械化栽插、油菜机械化收获、农田田园管理、茶叶精深加工等先进适宜农业机械及技术推广。二是围绕春耕备耕、“红五月”抢收抢种等重要农时,开展了抗旱保春灌、小麦跨区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等农机化服务,机械化收割小麦24万亩。三是大力促进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四是加强科教服务,提高农机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五是做好中国石油(四川)农机加油卡的宣传、推广、发放和使用工作,帮助协调解决农业生产燃油供给。

六、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扶持发展壮大农机大户18户,完成目标任务的60%。二是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培训农机管理人员500人次,技术人员800人次,农机操作人员8000人次。三是搭建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七、农机质量监管和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认真抓好农机“百日安全”、设施农业装备安全监管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月等工作,目前无较大及其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检审农用拖拉机3800余台,年检审率达80%。与车主和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和《不违章搭人承诺书》达100%。对全市农机监理考试员、检验员、事故处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加强对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农民放心购机、安全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