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20:18:29

数字乡村

数字乡村范文篇1

关键词:广元市;农产品物流;数字化;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问题已经从精准脱贫转向如何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的成果,使农村的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以防在下一次战略重心转移后农村出现返贫现象。同时,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地方存在农产品积压的问题,农产品销售不出去,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员和交通的通行,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对他们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探究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农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农民生活富裕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农村的经济对于农产品依赖严重,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农产品销售。现阶段,在网络电商销售渠道发展迅猛之际,农产品销售的途径日益丰富。对于交通物流行业发达的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往往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交通不便、物流快递行业发展不发达的地区,农产品的销售途径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交通和物流运输因素成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广元市属于四川省管地级市,地处四川、甘肃和陕西的交界处。2021年,该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占比17.8%,有着较高的比重。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物流作为农产品销售中必不可少的运输环节,解决好广元市的农产品运输销售的物流问题,能够更好地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农村现存问题。

1广元市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1.1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战略的全面实施,农产品产量提升,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农产品销售的依托条件之一,同时农产品销售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产品销售是否顺利,农产品是否出现滞销状况的主要因素在于物流是否能够保障。质量再好的农产品,没有运输渠道也没办法销售出去,销售不出去,农民的收入就没法保障。现代物流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和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防止农民返贫的重要基础。根据四川省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广元市公里总里程从2017年的19950公里提升至2021年的23308公里,在交通道路的发展上总体呈现良好的态势,广元市每年都有新建公路,很好地保证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全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出现了先大幅上涨后大幅下跌的趋势,其原因涉及客运和货运领域。客运领域,受新冠疫情影响,疫情期间客运大幅下降;同时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系统的完善,广元市的中转效应下降,南充等地的客运不再从广元市中转;货运领域,广元市货运车辆总数较少,货运增长空间不大,市内物流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同时,疫情期间,有较多的物流公司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选择转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指标的下降。此外,广元市农用车辆较多,这部分车辆无法统计,这也是造成指标数值下降的一项原因。广元市铁路货运发送量总体虽然出现波动,但总体保持平稳,大致保持在每年270万吨到290万吨之间。民航货运总量在2021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21年,广元市的民航货运总量达526.11吨,比2020年提升了近70%,说明广元市的航空物流产业在2021年发展良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2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广元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全面,涵盖公路、铁路、水运和航运,但各个方面都不强大,铁路设计速度低,航道等级较低,通行能力不足,公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可谓“全而不强”。针对该情况,广元市在《广元市“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将要建设国际铁路港,公路、铁路、港口物流园和7个县区的物流分拨中心,大力推进构建物资联运枢纽。可见,广元市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上,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不错的基础,给农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可以有效助力广元市的乡村振兴战略。

2广元市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

2.1广元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广元市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广元市的第一产业产值逐年提高,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137.35亿元上升到了2021年的198.64亿元。此外,广元市的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多年来保持在150万吨到160万吨左右(见图1),而这中间造成广元市产值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大、小规模的电商的销售重心朝着农产品方向倾斜,各大网络电商平台都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花大力气下乡寻找农产品销售资源,这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而网络电商助农产业能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2.2广元市数字化发展基础现状

头部电商平台已将重心转移至农产品,随着信息的流通,农民自己也有不少人自发加入电商领域,销售自家的农产品。虽然农产品进入电商领域的门槛不算太高,但是对于长期从事耕作的农民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区域数字化,通信、网络普及化的前提下,农产品电商模式才能够得到长久的发展。截至2021年,根据《广元市统计年鉴》数据(见表2),广元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1.86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5.57万户,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92.39%,移动宽带普及率达到96.28%,这为农产品电商的销售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无论是个体进行网络农产品销售,还是头部电商企业下乡批量采购农产品进行销售,网络及物流都是重要的基础。离开网络,便会缺乏销售和通信的渠道,离开物流,缺少运输渠道,因此,农产品要想卖得好,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及数字化的普及都密不可分。

3农产品物流助力数字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农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产品产量,物流可以为农产品提供运输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便捷,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的销售运输又为物流行业创造了直接利益,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见图2)。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途径,物流产业同时在其中扮演着自身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考虑两者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定了以下几条路径。

3.1搭建农产品物流快速通道

当前社会或多或少还在受疫情的影响,总体的物流行业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农产品方面,物流的通畅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农产品往往是人们生活必要的粮食等物品,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都需要农产品来满足人民基本的食物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主要依靠耕地种植来维持生计,同时农产品的保质期一般较短,需要及时销售才能得到足够的经济收入。因此,应由政府牵头,搭建一条农产品物流绿色快速通道,保证在各种不利影响下农民也能够保证基本的收入,同时也为社会稳定提供一些保障措施。

3.2多元化物流发展

广元市在未来有必要构建一个区域性、成规模的物流园,以降低物流成本和物流运输价格。可将广元市水、路、空物流基础设施的良好基础和广元市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在物流园内集成各家物流的优势,将水、路、空物流集成到一起,在提升物流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通过这种方式,农产品生产者的运输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农产品物流运输经营组织也能在不断提高收益的前提下健康、良好地发展起来。由于物流园能够更多地接收到政府的直接资金投入,加强物流园建设,吸纳物流运输经营组织参与物流园建设,也能够解决政府政策利用不足的问题。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电商的销售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提供途径的同时,也能够间接发展物流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3.3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广元市未来的农业发展需要更多地与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相结合,借助科技行业和计算机行业的力量实现智慧化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种植效率。借助大数据分析、网络化途径及图像识别的方式节省人力资源的消耗;结合现代农业灌溉措施,促进节水节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先进的农业研究单位进行交流,运用土地规划等方式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政府应当牵头引领农业数字化转型,培养、引进农业人才,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性引进先进耕作技术,运用农业科技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崔慧霞.数字经济与农业经济融合的需求、机制及路径[J].农业经济,2022(4):6-8.

[2]宫中怡,姜克银.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2(11):131-134.

[3]徐雨,韩雪宁,王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8):84-86+77.

[4]唐哲,魏修建,陈恒.黄河流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J].统计与决策,2022,38(22):96-101.

[5]金恩焘.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6]毕伶俐.数字经济助力广东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2.

[7]刘爽.论农产品物流对乡村振兴的正向促进作用[J].物流科技,2022,45(10):83-85+90.

数字乡村范文篇2

关键词:数字乡村;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数字技术

1数字乡村的内涵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数字乡村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但在学术界还没有对数字乡村概念的统一界定。有学者指出,数字乡村是包含数字化、智能化、优质化的生产要素的现代化乡村建设的新颖形态,互联网平台是数字乡村的运作载体,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实用技术为数字乡村建设的手段[3]。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数字乡村是以数字技术为工具,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进行数字化重塑的过程。综合来看,学界对数字乡村内涵的界定侧重于静态或动态的视角,从数字乡村的特征、运作方式、运作过程等不同维度去对数字乡村加以诠释。鉴于此,本文认为数字乡村是将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向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深度渗透和应用的发展过程,也是未来先进乡村形态的发展方向。

2数字乡村发展中主要的应用场景

2.1数字乡村发展助力农业生产智慧化

推动农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要义之一。相较现代化农业来说,传统农业存在难以快速形成大规模化和产量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现实需求[4]。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正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应用范围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机装备、农机作业服务等领域,以及生产、流通、制造、监测等环节,使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发展。要想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就需要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数字乡村战略的重点任务,将为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随着数字技术的信息红利进一步向农业领域延伸,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将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

2.2数字乡村发展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

数字化、智能化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数字乡村的建设将进一步解构和重塑基层治理体系。通过乡村治理模式的数字化转型,能使乡村治理朝着便捷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目标的达成。当前,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正在全国有效开展,乡村治理模式的数字化革新已取得初步成效。农村“智慧社区”“智慧党建”平台的开展和建设,能有效打破基层管理组织间的信息壁垒,打造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数字乡村发展还将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畅通村民与基层组织互动的渠道,精准把握治理需求,形成“需求表达—需求传递—需求响应”的良性互动机制。如此一来,传统的乡村治理空间得以重构,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得以建立,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2.3数字乡村发展带动公共服务信息化

乡村振兴最终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增进民生福祉,这也是将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根本目标。数字乡村的发展将使公共资源和服务不断向乡村下沉,持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首先,数字乡村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农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使得信息服务资源能够自由流通和共享。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基层服务的便利化、普惠化程度,也能不断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建设“数字乡村一张图”将信息互联,村民可以运用相关客户端或小程序反映自身诉求,提高服务精细化、精准化程度。此外,通过积极探索“数字+乡村教育”“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以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方式,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得以共享,持续弥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鸿沟。

3数字乡村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

3.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硬件支撑。随着5G网络在农村展开试点以及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农村进行建设和应用,城乡发展鸿沟在数字化的作用下渐成弥合态势,但仍然难以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同步。截至2021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1.3%,乡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5],城乡地区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其中较大的原因是数字乡村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面临资金缺口压力大、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社会资本投入也极为匮乏。据测算,2020年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仅占全国农林水财政支出的1.4%,有535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用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占有效样本县(市、区)的20.2%,有841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社会资本投入,占有效样本县(市、区)的31.8%[6]。

3.2数字乡村专业化人才匮乏

数字乡村建设需要高素质、专业化数字技术人才的配备,但从数字乡村发展的现状来看,专业化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仍然是数字乡村发展的桎梏。首先,从乡村的人口结构来看,高素质的中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导致农村社会主体呈现老弱化趋势,老弱群体对数字技术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其次,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群体大多数都是农民,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指导,导致农民信息化素养普遍偏低。最后,数字技术的抽象性限制了农民对之需求的直接性,数字技术的复杂性使农民难以用其获利[7],导致农民主动学习并运用数字技术的积极性不高。数字乡村的人才队伍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数字乡村的发展进程。

3.3数字乡村治理体系不够健全

将数字技术嵌入到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对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乡村治理模式的数字化重构依然面临着诸多障碍。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数字治理观念淡薄,数字化治理积极性不足,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多元协同的乡村数字治理格局难以形成。在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村民和社会力量难以有效参与数字乡村治理。再者,与数字乡村治理相关的制度环境亟需优化。从目前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来看,具体治理行为中运用到的法律法规较为宏观,微观环节中缺少完善的监管机制与制度保障,存在数据泄露风险。同时,数据确权滞后,缺乏统一的数据公开标准,对相关数据资源的透明公开和整合共享产生消极影响,数据空白现象普遍存在[6]。

4推进数字乡村发展的路径选择

4.1加大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要想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最基本的“动力引擎”。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财政和社会资本的高效协同。为实现数字乡村可持续发展,政府首先应在顶层设计方面加以优化,充分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将中央预算内投资不断向农业农村倾斜,尤其要给予落后地区更加充足的资金援助,重点弥合落后地区的“信息鸿沟”,不断加快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充分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民间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打造社会资本投资数字乡村建设的合作平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和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大型科技企业进驻农村开展乡村建设项目,以此来弥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持续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保证数字乡村发展具有稳定的资金来源[7-8]。

4.2促进数字乡村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数字乡村,人才是关键要素。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通过“内部培养”的方式,对农民进行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针对性地培养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农人”。在健全培训体系的同时,通过感性引导的方式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的多维属性功能,激发农民建设乡村和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采取“外部引进”的策略,大力引入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通过连接高校研究中心、科研院所等高端智库的多方资源,构建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数字乡村研究基地,持续开展关键性技术创新,为推进数字乡村发展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

4.3完善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

乡村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牵动引擎和根本动力,对乡村治理体系进行数字化重构是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现实需求。首先,乡村基层组织是数字乡村治理的主要引导者。基层组织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治理水平和效率,提升运用数字化资源调整治理策略、优化治理效果的能力。同时,应大力引导和带动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数字乡村“智”理新模式。再者,应尽快完善数字乡村治理的政策制度与法律供给,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针对具体的数据采集、储存与使用环节,应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数字乡村治理的高质高效与透明公开。同时,需加快数据确权,建构与数字乡村有关的数据法律核心术语体系,在数字乡村发展中加强对大数据权益的保护,规避数据滥用和村民隐私泄露等问题的产生[9-10]。

5结语

数字乡村范文篇3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收入水平及农村发展质量,国家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满足农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持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受传统金融体系二元结构的影响,乡村地区缺乏充足的金融资源,对乡村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数字普惠金融有机结合了普惠金融和数字技术,可将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提供给欠发达地区及低收入者,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因此,要明确认识到数字普惠金融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步伐。

一、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和传统普惠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了现代数字技术的优势,扩充金融接触机会,大幅度提高金融效率及服务水平。同时,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会有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与业务出现,增强金融创新能力。通过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拓展与使用双重低成本优势,将便捷化的金融服务提供给乡村民众,实现金融服务业务覆盖范围拓展的目的。我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要融合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发展,解决农村传统金融的供需不匹配、发展缓慢等问题,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将融资机会提供给农村地区与低收入阶层,激发民众创业积极性和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二)有助于激发乡村创新活力

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大力培育乡村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中小微企业存在较大的融资需求,如果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限制企业的生存、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而数字普惠金融可增加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机会,让中小微企业利用较低的2022年35期(12月)城乡建设成本获取资金,有助于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数字普惠金融从人力资本角度对激发乡村创新活力,为乡村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一方面,乡村企业利用数字普惠金融获取相应的资金,能够及时优化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创新热情及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整体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乡村居民的医疗、教育支出,能够逐步提升乡村居民的专业技能,从人才角度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

(三)有助于推动城乡与地区均衡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持续提升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实现包容性增长。一方面,个体、企业能够依托数字普惠金融获取相应的融资支持,大幅度降低金融接触门槛,扩大传统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全面优化了投资理财、支付信贷等金融服务,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满足农村家庭的金融服务需求。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在中西部地区对创新创业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和传统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融合了金融与科技,能够扩大发展落后地区乡村产业金融业营业范围,打破地域因素的限制,进而提升乡村技术创新水平。同时,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服务多元化特征较为明显,具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更广的覆盖范围,满足不同乡村地区经营者的融资需求。此外,数字普惠金融也可利用大数据监控融资方的信用与风险,降低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充分满足乡村产业的资金获取需求。总之,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更大,可以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具有相对更小的区域差距,可将中西部城市、农村地区的后发优势发挥出来,减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二、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广泛普及,农村网民数量及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需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深入落实乡村数字化建设战略,科学构建涉农数据平台,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在具体实践中,要将农村财政资金充分利用起来,向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全覆盖以及5G网络推广普及等领域投入部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提高乡村数字化建设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农村数字化征信平台建设工作,在监管平台中纳入农村信贷主体的经营状况,且分类整理农户涉农贷款信息,帮助金融机构科学制定决策,向农村群众提供适宜的金融服务。第二,补齐乡村硬件设施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现阶段,农村与城市在产品交流互通方面还面临着物流不通畅问题,因此,要改善农村的基础公共服务,如积极建设与维护乡村公路等,建设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系统,从物流角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同时,深入贯彻城乡融合发展方针,向农村地区引入更多资源要素,对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资源体系进行构建,通过有机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力。

(二)数字普惠金融三轮齐驱

第一,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乡村产业发展受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直接影响,要不断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加快乡村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要将农村移动支付应用等惠民工程深入开展起来,引导金融机构结合农业农民农村的需要开发服务产品,且做好推广宣传工作,向农村下沉移动支付业务。同时,要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广泛地覆盖普惠金融,扩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使用规模,合理分配网络资源,为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持续扩大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范围,延伸服务边界,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覆盖广度,更加提供为丰富的融资渠道。第二,拓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度。在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的基础上,需进一步提升使用深度。在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需积极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对金融产品服务进行创新,更好地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大型商业银行要将自身作用发挥出来,联合互联网科技公司创新技术,依据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供给相应的金融产品,且对线上普惠金融产品进行针对性创新研发。地方性中小银行需将地方强黏性优势发挥出来,依据地方需求对农业信贷产品及服务进行创新,重点关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的实际需要,开发一系列特色信贷产品,满足乡村产业经营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从资金角度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要关注农村普通农户的真实需要,对开发特色化、针对性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将订制金融产品提供给广大农户,降低农民的信贷成本,加快发展农村地区数字普惠金融。第三,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数字化水平。一方面,要全面整合与共享农村征信信息,拓宽农村信用体系覆盖面,加快建设农村征信系统。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设农村信息共享平台,在信息共享平台中纳入农村产业帮扶、涉农信贷等信息,通过交流共享平台信息及信用数据,提升农村征信系统信息化水平,解决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另一方面,要共享与积累涉农信息,对信贷农户信息进行筛选,依托信息数据将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体系分类、分层次地建设起来,在管控风险的基础上,逐步提升涉农信贷水平。此外,要引入现代先进技术,实时监测、识别与预警涉农信贷风险,促使数字普惠金融规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区域间乡村产业协调发展

第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金融资源。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单位数字普惠金融投入具有更高的边际产出。因此,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制定针对性、差异性的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流动金融资源。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在开发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时,需将区域特征纳入考虑范围。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特色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机构可结合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开发金融产品,服务当地特色产业。例如,一些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利用普惠金融对康养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关注地区需求差异。东西部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地区需求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例如,针对东部地区,需对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地方的优势进行强化,加快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将类型多样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开发出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高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针对中西部地区,要依托现代技术加快建设农村信贷信用体系、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乡村硬件设施,且综合考虑金融科技与农村产业发展趋势创新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深入结合互联网与涉农金融产品,打造新型“互联网+农业”产品。

(四)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

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整体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产业发展,需让广大农民、政府等主体积极参与进来,构建多方齐发力的良好局面。第一,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认知与能力素养。现阶段,很多农村居民并不了解数字化知识与金融知识,阻碍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因此,要综合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深入宣传与普及数字金融方面的知识,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学习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知识与技能,让农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金融需求合理利用金融资源,在增强自身信用意识的基础上,防范金融风险。为保证宣传效果,需将农民群众的接受能力纳入考虑范围,积极采用寓教于乐的宣传普及方式。第二,提升数字普惠金融风险规避能力。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依托网络供给产品和提供服务,需运用安全加密的识别技术,促使金融服务交易、支付的安全性以及客户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得到保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规范发展。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要动态全面监管金融机构产品服务的准入、实施以及推出机制,严厉惩处各类涉嫌欺诈客户的违规行为。同时,建设完善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依据相关法律政策公平、公正地处理金融纠纷,保证数字普惠金融系统的有序、健康运行。此外,针对可能出现的大型突发灾难事件,各金融机构要将自身的资金保障作用发挥出来,有效防范和分散风险,避免突发事件影响到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要大力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地区特色资源和环境条件,探索发展符合乡村情况的新兴产业,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不断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金融支持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数字普惠金融紧密结合了现代科技与普惠金融,将类型多样的优质金融服务和产品提供给乡村主体,满足乡村主体的资金需求,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在具体实践中,各类金融机构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趋势与乡村群众的真实需求,开发一系列金融产品。同时,政府职能部门要从政策、制度等方面着手,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保证数字普惠金融的有序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征.基于数字化转型视角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2(06):86-89.

[2]郑越.农村中小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22(13):75-77.

[3]吴永洲,李博.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金融支持[J].社会主义论坛,2020(03):17-18.

[4]陈成,杨玉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实践探索[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12):93-95.

[5]郭妍.金融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232-235.

[6]周涛,曾婷婷.四川地区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上海商业,2022(7):111-113.

数字乡村范文篇4

关键词:数字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空间再造

数字乡村是以数字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型乡村建设模式,充分依靠互联网将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等各项技术融入乡村的各个领域。数字乡村战略是实现乡村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也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内在精神动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这对于丰富乡村公共文化内涵、加快文化与数字化的融合以及促进乡村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形态上看,公共文化空间分为线下的物理空间和线上的虚拟空间,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包括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庙宇、祠堂、礼堂等。在数字乡村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内涵发生变化,有声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公共文化空间走进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逐渐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数字乡村战略的影响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发生了深刻改变。以往关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大多从传统物理空间角度出发,对公共文化活动场所进行解读,不符合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多元化特征。本文从物理空间、制度空间和虚拟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成,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路径,以求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一、乡村公共文化的多元空间

空间是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复杂产物,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均对空间重塑产生了影响。因此,空间生产理论可用于分析当今各类社会现象及其机制机理。法国著名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最早提到“文化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空间不是抽象的自然物质或者是外在于人类活动的静止的“平台”,它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物质性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化和再现性空间三个维度诠释空间生产,纠正了传统理论将空间划分为物质和精神的单一认识。物质性空间实践包含生产和再生产的空间实践,强调空间的客观性和物质性感知,在本文中可以理解为行动主体对空间的物质性改造。空间表象化趋向于语言性的符号体系,是科学家、城市学家、技术官构想出来的空间。再现性空间是一个象征性的空间,运用意象、象征和经验等非语言性的符号系统建构的空间。本文依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框架,设定了物理空间、制度空间和虚拟空间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物理空间主要指文化设施和场所,包括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制度空间主要指文化事业财政投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政策和制度;虚拟空间更加关注村民在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体验感和虚拟空间的建设。

二、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构成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成于政府、社会、村民三方主体作用之下,物理空间聚焦村民在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实际行动,制度空间关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内部组织的管理逻辑,虚拟空间分析社会资本对于公共文化虚拟空间建构的作用。

(一)物理空间:村民是文化生产主体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是一个长期且宏伟的文化工程,村民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重要参与主体,因此,物理空间建设应集中村民的智慧和力量。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从乡村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村民通过建设固定的文化空间,并召集具有相同喜好的村民进行文化表演。在固定的地点汇聚多种形式的文化表演,为村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一场所的建设和文化表演体现了村民在乡村文化生产中的自主性。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空间的建设中,由先前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乡村文化活动集中民智,自创自办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玩旱船、舞狮、排社火、排秧歌、排大戏等。村民的参与是乡村文化生产主体性的体现,也是乡村文化觉醒的标志。

(二)制度空间:政府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治理主体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了一系列政策,着力推进重点乡村文化工程建设,积极改善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环境,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持续保持生机勃发的良好势头。2017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指出,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其中,均等性的要求体现了公民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精神。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促进城乡协同均衡化发展。这些政策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传播载体,如今正逐步完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4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7.6%,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12月缩小0.2个百分点。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深刻影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也不断提升。

(三)虚拟空间:社会资本是构建虚拟空间的参与者

公共文化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共建共享的运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活动举办、文化资源分配。我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可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发掘乡村数字化的巨大潜力,用数字技术创新乡村文化内核,积极推动乡村与优秀企业合作,利用5G、云计算、VR、AR、大数据等技术对乡村活动中心、乡村图书馆、史料馆等进行数字化的改造,将不可移动的场馆资源转化为线上资源,探索有声图书馆、文化互动体验馆、VR展览馆等新型文化服务方式,充分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在乡村文化场馆的经营上,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古迹展览馆等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逐步推进基层文化场馆的社会化运营。与此同时,政府要对社会化运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管和评估,防止企业一味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及财政投入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物质性基础,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依旧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制度空间不完善、数字乡村开发滞后等问题,亟须解决。

(一)基础设施不健全,跟踪服务不到位

乡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在“城市中心论”“工业优先发展”的逻辑之下,公共文化建设的重心在城市,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为物理空间基础设施落后且跟踪服务不到位,资金和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这一现象更加明显。2022年2月9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全国建成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约有94%的县(市、区)建成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分馆数量达3.2万个;93%的县(市、区)建成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分馆数量达4.9万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一大批特色的文化空间遍布城乡社区。虽然总体向好,但中国的一些乡村依旧面临着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难题,既没有综合文化站,又没有文化活动中心,甚至个别公共文化设施破损严重,根本无法投入使用。村民茶余饭后的娱乐生活基本停留在打麻将和跳广场舞的层面。建好的基础设施缺少后续的服务和管理,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以乡村图书馆为例,书籍种类少且内容不贴近村民生活,更新换代速度慢,缺少管理。很多乡村图书馆内部设施陈旧,或者长期不开放,沦为应对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道具,不能真正为村民丰富文化生活提供有效服务。

(二)制度空间建设不完善

政府和管理部门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十分重视,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在运行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专业的管理者,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乡村文化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并且大多数文化空间的管理者身兼数职,专业性不突出。在乡村文化活动策划上生搬硬套其他乡村优秀案例,没有联系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导致文化活动形式雷同,缺乏新鲜感和乡村特色。二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与村民需求不匹配,其供给机制是“自上而下”的粗放式的供给模式。政府主导下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大多是乡村文化站、活动室、乡村书屋等,而村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组织歌舞活动、文艺演出、农业技能培训,可见政府供给和村民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三是部分基层政府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规划不清晰,脱离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缺少系统性和整体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同质化的现象,不能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资源流失和浪费。

(三)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开发滞后

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网络虚拟空间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目前来看,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建设缓慢、数字化水平发展不充分、文化供给不充足的问题突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的支持和维护,但乡村经济发展缺少相应的条件对优秀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乡村数字化开发多为数字村务管理、数字图书馆、数字广播的初级阶段,服务的内容多模仿城市数字化平台内容,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偏好,对于村民的有效公共数字文化内容供给不足。数字化资源开发缺少联动,省、市、县、村各级虚拟文化空间的建设和使用各自独立,缺少联动共享,导致文化资源和设施重复开发。乡村处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末梢,无法连接上级优秀的文化数字资源,致使乡村虚拟文化空间资源匮乏。由此可见,乡村公共文化虚拟空间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路径

数字乡村战略下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将是一套自下而上、上下贯通的乡村现代化的重构思路和逻辑。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主体是实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优化、制定科学文化管理机制以及融合虚拟和现实空间的重要途径。通过对乡村文化空间中社会、国家、村民三个行为主体行动逻辑的梳理,本文总结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路径。

(一)优化空间布局,推进长效的跟踪服务

在数字乡村战略下优化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不仅要考虑差异性和针对性,还要重视空间利用的灵活性。要注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功能与乡村规模的相适性。可以运用GPS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空间分析等手段对乡村规模差异进行功能配置。对规模较大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配置应该更加多样,可设置活动广场、乡村公园、健身场、老年活动中心、室、村史馆等,而规模小的乡村主要以活动广场和健身场所为主。扎实推进乡村公共文化长效跟踪服务,以图书馆、活动馆、美术馆为引领,逐步拓展公共文化跟踪服务的领域,采取公益性服务、信息化服务、数字文化资源配送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社会作用,让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持久。同时,应建立互通互联的服务空间,通过打造公共文化的网络系统,推动图书馆、放映室、美术馆、文化活动室等数字资源流通共享,打破城乡壁垒,实现公共文化空间的城乡一体化。

(二)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管理机制

在政府层面加强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的重视程度。政府要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我国的文化建设实践证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地方政府在宏观层面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调节和管理,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具体运作权力下放到基层组织,激发乡村基层组织文化空间建设的积极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再造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村民文化需求为导向,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文化服务外包和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有效结合的方式,定制更多符合乡村文化需求的文化项目。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再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在服务管理、场馆运行、设施维护、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办法,实现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

(三)融合虚拟与现实体验,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虚拟空间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之一,从现实文化空间向虚拟文化空间转化是不可逆的,要开发利用好数字技术,满足村民对网络优秀文化的需求,构建虚拟文化空间,突破现实时空因素的限制。苏州市锦塘社区的有声图书馆将线上有声图书馆与线下实体听书墙相结合,通过图书智能化、移动化的呈现,打破传统线下的阅读方式,不仅扫码即听,还可以分享至朋友圈,把“书”推荐给朋友。网络虚拟空间的公共生活将分散在不同空间的村民个体聚集起来,加强了社会交往。同时,村民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参与公共生活,重建乡土舆论,重构乡约民规,重兴乡土精神。应加强虚拟公共文化空间与现实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互动与创新。虚拟空间源于现实生活。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空间发生了延伸和嬗变,虚拟与现实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塑造。虚拟公共文化空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政府既要做好对虚拟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指导和规范工作,又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良性发展态势。探索虚拟公共文化空间和现实文化空间的有效协同模式,构建二者之间的新秩序,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提供良好条件。

五、结语

数字乡村范文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数字普惠金融;潍坊市

一、引言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在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紧抓特色金融发展是必要的。潍坊市依托数字普惠金融这个平台,有效推进了当地金融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助力。

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意义

数字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手段,也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有效途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金融系统抚育了重要使命,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我国呈现差距不断缩小。金融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在突显,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和优势,振兴乡村经济,这是金融机构未来工作的重要任务。在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是不可缺少的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评价指标。多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尤其是金融扶贫、民营小微企业等主要领域上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资源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农村金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供需不匹配是主要问题。因此,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的关键。

三、潍坊市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

(一)“电商+数字普惠金融”模式。潍坊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公司,以其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地位,开展数字金融服务,构建服务体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辅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电商引流优势,有效融合了多项金融服务,实现数字技术和电子商务有机结合,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不再局限于线下,在线上也有充足的交易平台,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和系统的金融服务,也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比如,支付宝、京东金融、白条、度小满金融等,以此拉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二)“农业产业链+数字普惠金融”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潍坊市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链与金融的完美融合,传统的农业市场比较分散,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这些分散的农业市场进行联结,抓住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做好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整合,精细化产品流通过程,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来缩短产业链,降低各项服务成本,大大提高效率。比如,潍坊市当地的一家农业公司,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企业线上管理平台,打造“智农商场”,借助线上支付等多种金融服务方式,实现数字化农业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三)银行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模式。潍坊市相关部门,要求当地的银行做好“三农”的服务工作,银行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金融机构,是普惠金融的提供者,所以银行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在保持传统的线下网点经营业务的同时,还要构建线上服务,实现线下服务向“线下+线上”联动服务转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构建移动金融、网络小贷等服务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加大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力度。(四)数字金融创新业态模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金融科技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多种创新数字金融服务,这也为服务“三农”提供更多的渠道。潍坊市针对本地区的新生金融服务公司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金融领域的开拓。一些当地的巨头,发挥带头作用,为众多的农民提供类似的服务。比如:P2P网络贷款,聚焦“三农”,构建互联网线上平台,打造新的金融市场,这种金融业务,可以覆盖1000多个区县,能够为提供广泛的服务,上至小微企业,下至“三农”家庭,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创新的数字金融服务模式。

四、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潍坊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一)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潍坊市将乡村振兴作为根本目标,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为“三农”提供更好的服务。1.夯实数字金融生态的知识基础与底层应用基础。潍坊市政府,充分发挥作用,统筹多媒体渠道,针对数字普惠金融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指导;同时,作为数字金融的提供人员,应该做好数字金融的普及和推广,可以利用多元化宣传手段,来实现对自身产品的营销;也可以实现营销和数字金融的相融合,做好实践指导,使得数字金融能够更具有使用黏性。2.加强创新,丰富“三农”数字金融产品供给。将服务“三农”作为核心目标,结合农业产业的需求,创新数字金融产品的服务模式和效率,不断开发出一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金融产品,发挥数字金融的低成本、高效率优势。3.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潍坊市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络建设和金融机构网点改造等建设,实现数字金融业务真正走进农村农民;针对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制定鼓励机制,引导其走进乡村,开展基层服务,落实数字金融的下沉机制,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潍坊市政府牵头,建立金融普惠的合作平台,设置准入机制,完善农民的信用评价模式,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入手,实现乡村振兴。(二)加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潍坊市打破传统的体制机制,打造数字金融服务“三农”新机制,以数字技术服务和技术优势为核心,全方位地构建普惠金融的体制,实现对传统机制的改革。1.加强农业产业链整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潍坊市以农业供应链为基础,实现金融数字化,确定农业核心企业,不断整合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数字金融服务的高精准,进而不断的助推农业产业链的数字金融化服务升级和发展。2.建立和完善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潍坊市政府不断优化和创新担保机制,针对数字金融服务“三农”,设置担保品,将一些农村的机动车等动产、农村土地经营权等不动产都扩进担保品的范围;在整体风险可控下,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指标,结合农业产业具有的特点,降低融资限制,允许提供产业链相关的担保品;不断加深和数字金融提供者的合作,建立专门服务“三农”的专项担保平台,发挥政府的正担保作用,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3.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多样化机制潍坊市针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运营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无论是在资金方面还是在管理平台上,都给予很大的扶持和优惠;不断地推动农村数字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有效整合各类金融服务,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内容,实现金融服务变得更加容易落地和接受。

五、结语

潍坊市针对当地未来金融发展绘制了蓝图,权利依托金融科技促进当地银行转型升级,这是当地经济建设的必然之举。本文基于振兴乡村战略视角对潍坊市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以及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旨在助力于当地经济建设与金融转型。

参考文献:

[1]秦金风,高传华.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11):120-121.

数字乡村范文篇6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相比传统的普惠金融模式,数字普惠金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了普惠金融的区域覆盖度和地域穿透性,降低了运营成本和进入门槛。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年末,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率均超过98%,贫困村通宽带比率超过99%。我国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在农村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国农村银行账户普及率较高。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累计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5.18亿户,同比增长4.96%;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35.43亿张,同比增长10.44%。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地区拥有活跃使用账户的成年人比例为83.37%,较上年同期提高1.12个百分点。银行账户普及率的提高,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农民对数字金融产品的接受度逐渐提高。随着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接受和使用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农村地区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笔数增长趋势显著。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6.21%。不断提高的数字金融接受程度使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配套端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当前普惠金融组织架构不完善,对金融市场的详细规划不够充分,各类金融机构网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分布较为广泛,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明显偏少,各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缺乏特色化、差异化。同时数字普惠金融新型业态的发展速度也不一致,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单一化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不匹配等。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稳定的数据终端与全面覆盖的互联网络是数字普惠金融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居高不下的运营费用及稳定性不佳的互联网络都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虽然我国大部分农村已经实现宽带、光纤等网络环境覆盖,但还有一部分乡村居民对网络环境需求较低。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信息不对称造成“数字鸿沟”,农村居民信贷风险较高乡村“空心化”现象导致信贷资金需求不足,农民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导致金融服务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依赖传统金融服务的老年人群体和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体,由于难以跟上数字科技发展速度,较少使用新型支付手段,缺乏信用记录,导致无法享受数字惠普金融带来的便利。数字化金融服务方式的推广,可能造成“数字鸿沟”。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但其所采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有待提高。数字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量较低,服务缺乏创新调查表明,在当前现有金融服务中,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占比较少,农民对其使用率不高,农民借款的第一选择依旧是亲朋好友或者传统金融机构,很少使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借款。与此同时,现有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难以与新的贷款需求进行良好匹配,依然无法及时结合市场需求创新并推出相关的金融产品服务。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没有针对数字普惠金融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监管体系,导致无法对一部分普惠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监管,使一些金融机构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方面普遍表现得较为消极。同时,由于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日益繁杂,消费者难以准确对当前市场普惠金融产品的服务和质量等信息进行辨别,容易出现货不对板、上当受骗等情况。

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具体措施

数字乡村范文篇7

(一)政策制度体系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支撑

近年来,推动数字乡村发展成为国家乡村发展的重点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通过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公布,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作出部署安排,实施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3]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4]这些顶层设计,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基础

“十三五”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根据《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要求,落实公共服务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相继实施了县级“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形成,截至2019年底,1649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1711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截至2020年6月,共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万个,覆盖率超过95%。[5]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新技术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动力

互联网技术推动了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现有网民规模为约2.8亿,现有行政村已村村通宽带。[6]新技术催动新业态的形成,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渠道。这些短视频平台也重点扶持乡村短视频创作,推动乡村特色文化的广泛传播。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近年来,以“村晚”为代表的一系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由线下到云端,造就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提供了新动能。

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东西部和城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不均衡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自然条件和财政投入等原因,东部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供给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指标方面,包括文艺演出、展览、教育培训、广播影视等公共服务方面,2016年上海市指数为4.66,而贵州省仅为0.71,差距很大。[7]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待解决。特别是在一些西部偏远农村地区和高原山区,与城市相比,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领域的人均投入不仅存在差距,而且服务保障水平存在严重不足。

(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数字乡村总体建设协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数字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多个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粗具规模。但这些数字建设平台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发挥合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充分借力上述政府平台,与其他乡村信息服务进行信息共享,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8]

(三)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品质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有显著变化。由于城乡和地区差异、数字新技术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了公共数字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另外,乡村数字文化产品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够,面向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9]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社会认知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四)乡村数字文化人才缺乏

目前,有些乡村文化站没有专人负责,乡镇文化站也缺乏具备文艺特长和文化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导致很多村庄老年人的比例大幅上升。另外,从人口构成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弱于城市。农村用户基本数字素养较低,再加上文化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字化、传播网络化、设施管理信息化、设备智能化等要求,导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利用率低下、服务水平低下,无法赋能乡村振兴。

三、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位于公共服务网络的末梢。相较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速度缓慢,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促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快速提升,笔者认为,在“十四五”期间,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应坚持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一)坚持公益性原则

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要求,公共文化组织实施主体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乡村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中,首要的就是坚持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就要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和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在兼顾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投入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格局。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

实现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统筹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使数字技术在乡村达成全方位、全角度、全覆盖,以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资源配置优化、供给能力提升的目标。同时,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进程,通过创新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丰富、更好质量、更高层次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三)坚持县域统筹、乡镇发展为主的原则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是2022年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目前推进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构,具有管理和指导农村建设的职能。乡镇综合文化站承担服务基层群众和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任务。按照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分工,县级和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分别起到统筹协调和指导业务的作用。下一步,应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要阵地,发挥枢纽作用,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多样化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

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法规和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乡村文化网络阵地建设和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中尽管有所体现和侧重,但因没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未形成一整套建设思路,也无专门的经费支持,其进展比较缓慢。此外,乡村数字文化建设在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架构中,特别是实现乡村公共服务信息化以及生活智慧化过程中,地位不够突出,作用发挥不明显。因此,为促进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首先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机遇,做好顶层规划和设计,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制定相应的规划,形成发展思路;其次要制定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规范,实现建设途径和方法的规范化;还要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加快新一代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着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最后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平台间的协同发展、信息共享

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全国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平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服务效能。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已见成效,电商农业、智慧农业等数字乡村产业粗具规模,“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党建”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数字化信息平台在村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现有农村网络设施,与其他数字化信息平台统筹谋划、协同发展,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效化、集约化。

(三)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进数字资源供需对接

为解决公共数字文化供需矛盾,一方面要自上而下扩大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激发基层自我创造活力。近年来,群众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如全国云上广场舞、乡村村晚、群众歌咏大家唱等。通过品牌活动,带动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集体能动性,提高村民对乡村公共文化可接受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10]同时,激发基层群众创造潜力,通过自我创造丰富资源产品供给。充分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出多元化公共数字文化精品,丰富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数字素养

数字乡村范文篇8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为了确保全数字乡村工作的顺利实施,一是由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股室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落实到点、责任到人。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效规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三是营造氛围,加大宣传。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宣传数字乡村带来的安全、便捷、实效性。

二、工作推进情况

(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加强基层医生远程教育培训、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培训,已完成全县13个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系统设备安装。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州“互联网+远程医疗”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我县按照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截至11月底已完成培训3419人次,100%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巩固和提升网络扶贫成效。在卫生扶贫方面,持续落实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的报销,截至10月救助贫困住院人口753人,救助金额:132.07万元。扎实开展城乡居民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贫困人口电子健康档案10239份,建档率100%。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239人,覆盖率100%。有效解决贫困人口就医问题。

(三)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现代化。同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预防、控制、化解、消除重大急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势在必行。县人民医院建立了his、lis、ris/pacs系统,可通过自助机、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挂号、缴费等,及大的改善了就诊流程。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基层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有限,尤其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速度十分缓慢,维护也十分困难,造成乡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信息化网络和传播体系不健全。

数字乡村范文篇9

自5月6日县“数字乡村”工程视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于5月8日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组长、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乡党委宣传委员、组织委员为副组长,以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农业信息管理站,由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抽调了6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含大桥、磨盘卡)两村的大学生主任助理。同时拟定了大桥乡“数字乡村”工程视频建设实施方案,统一进行了分工。14个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数字乡村办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视频的采集。

二、从各小组成员单位和村委会抽调了18名业务骨干分成图片采集、图片编辑、视频制作、文字处理、数字处理和后勤保障6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摄像机3台、数码相机4台、电脑6台、打印机1台、车辆2张投入到此项工程建设中,保障了全乡“数字乡村”工程视频建设的进展顺利。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

三、及时动员,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对全乡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行了安排布署,要求各村分别按各自所辖自然村分别进行数据采集,并于5月15日前全部上交到数字、文字处理组进行统一审核,图片处理组于5月25日开始按要求到每村进行图片采集。6月3日前把14个行政村视频采集完,6月17日完成所有视频制作和上传工作。

数字乡村范文篇10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依托省集中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县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工作推进情况

2020年依托省集中的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已完成全县1429名转移就业农民工信息基本信息录入,完善掌握了农民工务工、技能培训情况。县就业局跟据转移就业人员情况,建立了农民工工作台帐,并按季度更新数据,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推进全面覆盖乡村的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网上办理等工作推进情况

1.大力推进全民参保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引导群众参保登记,依托省、州、县和乡镇联网系统,推动已参保和未参保人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扩面工作,使各项社会保险的人群覆盖率明显提升。截止2020年11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2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4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4506人,落实5265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待遇;代缴5427名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

2.优化提升社保经办服务。巩固提升“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逐步简化工作流程和精简办事材料,大力推行“e社保”,“人社”等网上办、掌上办等经办服务。按照《关于全面取消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的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了集中认证,对于通过信息比对仍不能确认领取待遇资格的行动不便者和异地居住人员提供网上认证;通过系统实现了省内办理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最多跑一次”,缩短跨省就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待时间。

3.全力做好社保卡应用推广工作。为加快建立以社保卡为支撑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基金风险防范,保障基金安全,以待遇领取用卡为抓手,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各业务全面应用社保卡。从2018年开始,我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已全部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待遇,企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也正逐步推行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待遇:对于今年新增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全部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截止目前,我县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待遇人员达5662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片区就业协理员业务水平不高,并身兼乡镇其他工作基本信息统计不够完整,数据录入系统不够全面;

二是我县各乡镇分布较分散,部分人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无法到县城办理身份证和社保卡,从而影响了我县社保卡的推广使用率。

三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对政策认识不深,了解不多。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导致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