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14:07:41

数字传播

数字传播范文篇1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

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数字传播范文篇2

1.1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低成本性特征

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传播需依赖于相应的艺术媒介。所谓的艺术媒介是指相应的传媒介质,伴随大众传播的到来,其中的艺术传播机构以一种社会分工的形式从艺术生产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很快地变成艺术进行传播时的通道,为艺术产品进行广泛传播的相关传媒媒介。如,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色调、画面、声音等,绘画作品中出现的光影、色彩、线条等,音乐作品中出现的节奏、旋律、乐音等,及文学作品中的出现的语法及文字等。其中,相关的质料媒介一般是指承载、显现艺术符号的相应的物质性材料。在以往的原子艺术系统中,一般情况下传媒介质是对实体文本媒介进行相应的传播,也就是说传播是依附于物质性材料上(质料媒介上)的一种形式媒介。这种文本媒介一般具有体积、重量的等相应的物理实体。如,要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传播时,就需出版社或者是杂志社或者是报社等相关的印刷传播机构对其进行相应的印刷,之后出厂运输,最终通过报摊、书店等一些设施性的传播机构将其出售流通,这一过程下来所消耗的成本较大,不及现在的数字艺术传播。

1.2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自由准入性特征

从本质上说数字艺术为人本主义的艺术。对于普通的网民来说,它在文化素养、技术及成本等各方面进行参与的门槛都比较低。在这一过程中,一般网民的话语权受到历史性的张扬和尊重,这不仅表明普通大众可成为艺术产品的主体,而且还表明数字艺术传播不是单纯地依赖于原子艺术传播的相应机构及组织等方面的局限。想传播自己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不管这种数字艺术是照片、文章,还是自己录的小视频、动画短片等,均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比价喜欢的贴吧、网站或者论坛等对其进行相应的传播。在对其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所依靠的贴吧、网站或者是论坛等传播平台对于数字艺术作品是以一种零门槛形式的准入点让其自由进入,也就是说不需要自己一定是有艺术修养的艺术家,也不需做出质量为艺术作品中的上乘。

1.3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中的传播主体身份多元性特征

艺术消费、艺术传播及艺术生产为艺术作品运营中互相独立的环节。且这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犹如物理学中电路串联的线性关系。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若艺术传播这一环节受到相应的阻碍,就会中断整个串联的电路。在新型的数字艺术体制基础上,数字媒介用较强的、发达的科技作为其依托,有效的把消费、传播、生产相互凝聚为高速运转的过程,这三个环节的界限在艺术产业链上变得比较模糊,并且相互交叉重合。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身份及地位发生的重大变化,同时传播主体的身份出现多元化现象,并且在艺术进行传播互动过程中有效的实现艺术传播主体身份多元化的相互置换。艺术传播主体多元化特性使艺术传播渠道相应的出现多元化。原子艺术系统内以艺术分工形式而出现的专业化艺术传播机构,如,网易、搜狐、淘宝、优酷等。但在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中它以独特的竞争形式出现,常常用契合广泛人们的需求对艺术传播的内容也就是艺术产品进行相应的改造、加工、筛选等,如,百度及优酷视频等传播电视剧的网站,它们比较热衷于购买当下热播电视剧的版权之后对其进行网络传播等。

2束语

数字传播范文篇3

[关键词]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广告效果;经济效益

广告效果是广告传播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即广告所达到的既定传播与促销目标的程度。增强广告传播效果,避免无效和低效的广告,这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共同的追求,也是广告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电视领域发生着迅速变化,数字电视进程日益加快,并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我们有一系列措施与经验,但是,数字电视之后广告传播将是机遇还是挑战?广告将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探寻的新课题。

一、数字电视及其特殊的传播功能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雷蔚真.电视数字化:起步很快,寻求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2).

数字传播范文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数字化传播

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绘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和多元,吸引力比较足,专业性较强,对其进行数字化传播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传统艺术文化的有效传播。数字化的传播渠道、内容以及效能与传统传播方式有所区别,其中新媒介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为了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稳步运作,许多绘画艺术开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彰显数字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来说,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现代网络技术以及数字手段的利用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能够真正实现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数字化传播,整个艺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较好。

一、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传播现状

绘画艺术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有效融合符合时展的要求,能够真正体现艺术发展的时代价值,更好地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整个展示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多元,能够突破时空限制,确保及时互动和有效交流。同时展示载体的兼容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展示渠道,真正实现绘画艺术市场的稳步运作。

(一)展示形式更加多元

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较为显著,信息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利用频率有所提升,能够为现代艺术的稳步发展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受众可以直接在线上浏览相关的艺术品,线上展览工作的质量、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各种艺术展示以及线上美术馆应运而生,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审美和个性化审美的要求。人们对美的认知更加深刻,同时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对艺术有所追求的人开始积极利用各种线上平台自主欣赏艺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艺术展示的高质量需求,充分体现艺术欣赏的重要价值,许多艺术机构开始实现线上展览,通过这种形式来全面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比如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开始朝着商业化、趣味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了艺术作品的有效展现。因此,学者在对新媒体时代下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时明确提出,绘画获得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展示形式非常多元,并且智能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博物馆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另外,线下实体艺术馆也拥有更加丰富的功能,可以结合先进技术满足公众的审美需要,这一点备受青年人的推崇和好评。

(二)展示内容更具有互动性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媒体发展非常迅速,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显著,其中艺术自媒体备受关注。这种媒体形式以个体为基本表达单元,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灵活利用各种社交工具,更好地实现有效互动及信息共享。微博、微信以及视频网站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信息传播效率较高。如果个人账号无法满足艺术信息的实质需求,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充分彰显自身的商业功能,确保信息的及时沟通。我国的艺术事业也实现了稳步运行,创作者能够获得更多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和机会。创作者主动跟随时展的潮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主动公布最新最前沿的艺术资讯和艺术动态,在线上积极参与相关信息交流。这一点有助于专业线上人际交往体系的有效构建,为绘画艺术的广泛传播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确保这一工作能够获得更大的动力支撑。许多视频网站平台也开始结合各种典型的艺术事件,进一步发起线上讨论交流。

(三)展示载体兼容性较强

新媒体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发展速度较快,绘画艺术备受关注,灵活利用各种数字多媒体技术,能够全面调动民众对艺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许多非科班出身的普通受众主动参与其中,欣赏艺术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的调动。著名美术馆开始着眼于大众的审美需求和精神享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美感设计为基础,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灵活利用各种声光合成技术,对自然之美进行模仿和创造。将触觉、气味融入其中,精心设计与众不同的声效,使受众在进入该空间之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使其感官得到有效的刺激。同时这种载体的兼容性较强,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和发展潮流,备受关注和推崇。

二、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路径

在绘画艺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化传播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突破。但是,在绘画艺术数字化传播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比如整体的艺术欣赏存在碎片化的特征、艺术创作更加娱乐化、缺乏对艺术作品版权的保护等,这些严重阻碍了绘画艺术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需要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新时代背景下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规律,不断丰富数字化传播路径、渠道,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及价值,保障绘画艺术发展能够实现全面突破。

(一)构建完善的数字化传播体系

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和发展使得原有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明显的变动,诞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设计形式。其中数字化思维的强化不容忽略,这一点与数字化传播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存在密切的联系。绘画艺术创作者需要站在时展的角度,主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数字化思维的影响下确保绘画的进一步传播和有效弘扬。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离不开图片、文字等形式的有效分析,尽量避免单调性,灵活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搭建三维虚拟场景空间为基础,在互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真正体现沉浸式体验的重要作用及优势。人们也可以不断调动多项感官主动参与其中,充分彰显数字化传播体系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另外,各种新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利用也不容忽略,短视频、微博、微信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在此前提下还需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设备,着眼于受众的实质需求搭建完善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彰显传播效应,更好地实现绘画艺术体验的目的,彰显绘画艺术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其中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非常关键,这一点是数字化传播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前提,有助于真正彰显绘画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艺术作品所面临的侵权威胁越来越明显。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不管是图片还是视频资料都非常容易被复制,因此版权保护工作不容忽略。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绘画艺术需要在坚持原创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各种侵权行为。只有严格保护艺术作品的数字影像版权,才能确保艺术作品数字影像版权能够实现有效授权及合理管理,可通过征收版权使用费用的形式,积极加强对数字化传播过程的优化升级及合理管理,落实好版权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

(三)始终坚持艺术的主体地位

在新媒体背景下,绘画艺术的泛娱乐化色彩比较显著,影响到自身的艺术性。对于绘画艺术来说,艺术价值的体现最为关键,但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都需要以社会实践服务为基础,真正实现与生产和生活之间的有效融合。如果过于注重娱乐化,就会导致绘画艺术数字化传播工作出现偏差,因此只有真正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有效结合,始终坚持艺术的主体地位,以艺术为内核,才能够确保对症下药,促进数字化传播的有效落实。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的绘画艺术备受关注,数字化传播工作不容忽略。因此,需要以构建完善的数字化传播体系为基础,全面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始终坚持艺术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艺术与娱乐的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1]郭蔚,陈建华.新媒体时代高校出版社传播力提升路径[J].出版广角,2018(14):35-38.

[2]高寒冰.新媒体时代书法艺术传播探微[J].中国书法,2018(10):168-169.

[3]李静,张孟军.新媒体时代传统民俗舞蹈传播路径探析[J].传媒,2018(9):82-83.

数字传播范文篇5

一、数字出版概述

数字出版并非单一媒体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出版业态,其实质一般被认为是数字媒体整合和加工过程。数字出版过程反映的是出版行业生产力与出版行业社会关系交替作用的过程。从数字出版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来说,以激光照排系统与互联网的出现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是对传统出版界的全面调整与巨大变革,在出版传播领域掀起了一场巨大革命,“桌面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兴出版形态与概念随之出现[1]。大多数研究者从数字技术属性与网络属性入手对数字出版加以解释与拓展。顾凯等[2]认为:数字出版指在流通渠道上以互联网为依托,在流通介质上以数字内容为依托,在交易手段上以网上支付为依托的出版与发行方式。冯君[3]指出:从广义上来看,数字出版指出版环节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出版与发行方式,不仅包括原创作品与编辑加工的数字化,还包括印刷复制与发行销售的数字化,以及包括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已经突破狭义的概念,超出以往从数字技术属性与网络属性两方面入手对数字出版概念的理解,更加强调出版单位必须由数字内容生产与管理,转向信息或内容服务业的重要性[4]。当前,数字出版在范围上已经延伸到了几乎所有数字内容产业中,与传统出版比较,数字出版具有突出的优势。出版传播速度上更快,传播范围上也进一步广泛,传播形式进一步多样化;信息交流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互动性;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印刷,促进出版单位库存及损耗的降低。

二、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现状

通过对知网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数据库进行搜索,不难看出,当前中国工程技术期刊在数字出版与传播能力方面虽然已经获得一定发展,在数字出版形式和传播策略上表现出多样性。但整体来说数字出版程度还不够深入,在数字出版与传播中对网络覆盖面最大化进行追求的工程技术期刊占比还较少,部分工程技术期刊对数字出版与传播还持消极观望或被动参与态度。根据这些期刊进行全文的网站与数据库数量来看,当前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一)网络覆盖面最大化追求型

该种类型主要指在4~6个数据库中对全文加以的工程技术期刊。此类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的突出特点在于:能够使期刊在互联网中的覆盖面及显示度获得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数字出版的典型思路为:自建网站—全文OA—采编,即工程技术期刊自身对具有独立域名网站加以建立,OA全文,同时对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加以引入或开发,从而推动编辑办公网络化的实现,将多样化信息服务提供给作者与读者。一些期刊不仅在自建网站OA全文,同时会选择在知网、万方以及相关学科信息网中OA全文,从而实现多渠道OA。

(二)顺应数字出版主流趋势型

该类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突出特点在于:面对传统出版发展现状,其选择顺应数字出版主流趋势开展数字出版工作,但对于网络覆盖面最大化却并不追求。其出版形式主要有四种:其一,期刊未建立独有期刊网站,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台湾华艺进行数字出版;其二,期刊未自行建立独有期刊网站,而是主要选择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学科期刊网进行数字出版,与此同时会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台湾华艺中对1~3个数据库加以选择进行数字出版;其三,工程技术期刊对期刊网站进行建设,在网站中对目次加以,并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台湾华艺中对2-4个数据库加以选择进行数字出版;其四,工程技术期刊对期刊网站进行建设,在网站中对全文加以,并在知网、万方、维普及台湾华艺中对1~3个数据库加以选择进行数字出版。

(三)期刊同行业门户网站相互结合型

此类型的工程技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思路主要为在期刊自建网站中目次,在行业信息网中全文。即在期刊自建网站中并未对期刊全文进行,仅仅对期刊目次加以,而在期刊网站建设中将行业门户网站作为数字出版目标,使期刊网站成为“信息超市”,在期刊网站上对大量有用和新颖的行业信息进行刊登,从而促进网站访问量的提升,主要借助广告收入来实现经济回报。期刊网站要想大幅度提升访问量,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以确保充足的信息量,向受众提供优质的服务[5]。

(四)对数字出版与传播消极观望或被动参与型

这类工程技术期刊办刊者针对数字出版通常持有消极观望态度,或持有被动参与态度,未看到工程技术期刊进行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还有一些工程技术期刊办刊者认为,工程技术期刊传统出版具有突出的内容优势,只要将内容资源攥紧,数字出版的话语权就会一直在工程技术期刊自己手中,可坐等他人对工程技术期刊内容进行开发,期刊即可坐收“租金”。虽然,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在我国正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但当前还未真正形成健康与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在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上还不够清晰,在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上难度也较大等,相对传统工程技术期刊出版来说还尚未达到成熟水平,依然有较长一段发展路程要走,这些问题都会对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热情与积极性产生影响[6]。

三、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能力提升对策

(一)借助人工智能,提升生产效率与传播能力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出版行业长久以来形成的流程化、模式化的生产运营方式,使得出版效率低,知识服务能力弱。工程技术期刊选题策划需根据当前工程技术研究热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运用相关人工智能技术,优化选题方式,筛选确定具有前瞻性的选题方向。结合社会需求,强化期刊品牌特色,推进学科发展和工程技术创新。目前,常用的可用于筛选选题、策划内容的主要智能产品中,SemanticScholar等[7]具有更广的搜索范围和更丰富的内容。这些软件主要通过数据清洗,提取筛选有效信息并进行科学统计分析,结合学科领域内的热门事件和热点,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工程技术期刊选题策划过程,对相关前沿问题进行智能分析比对,快速计算出哪些内容更具前瞻性。人工智能还可“读取”某一类(群)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关性及研究质量,通过大数据排序分析,推测其学术影响力,从而协助期刊编辑寻找潜在的约稿审稿对象。同时,还可将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数据训练,为更精准地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提供参考。当然,人工智能目前还不够完美,需要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全面权衡,扬长避短。如选题创意不够,导致选题方向及内容同质化,无法满足工程技术期刊品牌建设中差异化、创新性和前瞻性要求;因算法的不透明和不可解释,无法保证算法的公平性;学习样本和训练模型的科学性;对青年学者的公正性;著作权归属与责任风险;编辑信息素养达不到要求可能无法避免由人工智能带来的出版伦理道德问题[8]。

(二)深化数字化加工,以求一次制作、多元

对工程技术期刊内容数字化加工进行深化,主要以内容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不断促进内容结构化。这就需要工程技术期刊对出版流程进行重塑,在工程技术期刊内容生产源头上,除了要满足工程技术期刊传统印刷出版需要外,还需对互联网读者与手机读者以及手持阅读器读者相关需求加以满足,即实现当前工程技术期刊复合出版在“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与“一次制作、多元”方面的要求。当前数字出版在市场主体上为内容提供商,通过相关技术转换,工程技术期刊内容资源可以很快转变为数据库产品,满足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要求。以内容生产为源头,促进数字内容结构化,通过元数据标引,根据不同载体需求与不同读者需求及不同内容形态需求,推动工程技术期刊内容动态出版的实现,从而适应当前阅读终端多屏化与移动化方面的需求,以及在阅读内容方面表现出的形式多样化需求。具备条件与能力的工程技术期刊可考虑对语义出版加以拓展,该出版形式属于数字出版高级形态,是一种以语义技术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出版。此形式不仅具有内容结构化与数据融合化特点,而且具有信息可视化、对象关联化以及阅读个性化等特点。

(三)借助多元渠道,促进工程技术期刊广泛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智能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不断普及,数字出版开始趋向移动阅读方向。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发展空间为工程技术期刊的数字出版与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如何通过内容建设与深度个性化服务,使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方面的多元与差异化需求得到满足,对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来说还是一个较大挑战。如何通过移动出版对工程技术期刊内容加以和传播,使其在科技数字出版中成为新的增长点,也是工程技术期刊提高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将网络直播运用于工程技术期刊内容传播,可以加强内容传播的时效性,有助于扩大学术成果影响力。通过网络直播主动发声,加上直播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互动性强,辐射广泛,有助于进一步强化学术期刊的品牌定位,增加期刊用户黏性,拓宽期刊创收渠道,增加编辑工作成就感。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信息进行叠加的AR技术,能将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内容和过程生动呈现,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加快文章的科学传播。劳万里等[9]发现今日头条号具有类型多样、注册简便,功能强大、体裁全面,智能推荐、高效分发,内容变现、途径丰富等特点。工程技术期刊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平台的智能推荐机制,快速提升用户量,为实现内容变现奠定基础。

(四)探索复合出版模式,推动数字出版可持续

从我国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传播现状来看,除传统印刷出版外,90%以上的工程技术期刊在两个以上数字出版平台进行数字出版与传播,显示出大部分工程技术期刊出版当前正处在多条产业链并存状态中。这些产业链主要包括以内容出版者为主导的工程技术期刊出版产业链,以技术提供商为主导的工程技术期刊出版产业链,以学科期刊网为主导的工程技术期刊产业链及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工程技术期刊出版产业链。当前,工程技术期刊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上,还处于较大程度受技术提供商与电信运营商制约的阶段,工程技术期刊应积极探索复合出版模式,延伸数字出版产业链,推动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可持续化。复合出版是一种建立于XML技术基础之上的数字出版模式。XML能够根据需求导向,灵活采集各种数据信息,通过管理、整合、加工以及共享内容资源库,即可在各种媒介中实施数字出版或印刷。除了在内容与形式上能够实现分离外,同时对内容与内容间关联进行了重点强调。其中,结构化加工为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基础,分层次表达为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功能,全媒体为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形式,按需服务为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目的。相较于传统出版,复合出版模式为工程技术期刊开展数字出版提供了可行路径,能够充分体现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当前,全球领域已有许多期刊在数字出版平台上对XML技术加以采用,促进了其数字出版产业升级。我国有条件的工程技术期刊,可对基于XML技术的复合出版模式加以推行,对数字出版流程与产业链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工程技术期刊数字出版可持续发展。

数字传播范文篇6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旅游文化传播

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入影响了艺术文化的传播,所以旅游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依靠数字媒体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力,从而将当地的旅游文化传播得更加广阔和深入。两者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文化和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在以互联网和计算机为媒介的形态下,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中,从此旅游业的发展有了更多新的机会和方向。

一、数字媒体艺术和旅游文化传播的内容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阐述。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在听觉、视觉和触觉上等多方面的艺术表现用计算机、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计算机专业知识、传媒知识以及艺术表达等领域,在其文化艺术的传播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设计和制作,利用媒体、网络进行推广和传播。它与传统艺术相比,优势是利用了数字媒体的相关工具,在艺术的表达方式上,更加丰富和全面,为艺术赋予了更多人性化的特性。数字媒体拥有独特的创作工具,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能够为这种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加丰富的手段,从整体上提高了艺术的水平。还能实现受众的互动,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数字媒体艺术集合了声、图、文等多种语言,再通过数字的处理,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更能让人们接受。只要是可以使用媒体信息技术的用户,都可以对艺术进行传播,还能自行的创作和修改,受众的主动性也更加突出,可以为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方向[1]。(二)旅游文化传播的阐述。当前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体现了文化的传播越来越流行,人们在精神品质上的追求更加全面。许多旅游城市通过对文化的整合来发展旅游业,比如常州以生态美食、传统文化、城市之星等特点来作为其旅游文化的传播中心,通过丰富的文旅节日来加强社会对常州旅游城市的关注度。可以说,脱离了文化的旅游业是无法得到长远发展的,只有将两者紧密的联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发展和延续。所以,在旅游发展的道路上,对文化的传播是必然策略,比如常州市在宣传旅游景点时,就以设计“文化旅游节”为主要的方式,通过文化来促进旅游,利用旅游来彰显本地的文化,对常州的独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入探索,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从而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城市[2]。

二、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作用

(一)丰富了传播形式。由于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加入,数字媒体艺术的视觉设计、听觉设计等都有了更加充足的使用资源,在表现方式上也将更加的丰富。所以,在对文化的表达形式上更加有说服力,能够通过文字、图像以及影视短片等形式来进行传播,从听觉和视觉上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比如常州市在对东方盐湖进行旅游文化的宣传时,就以江南神奇山镇为中心为其制作了景区的风光短片,从整体格局、细节文化等方面向人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山镇文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提升旅游文化参与性的表现,通过数字媒体艺术,结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旅游文化以更加独特的、丰富的、人性化的方式进行传播,人们可以在享受舒适的视觉盛宴的同时,自主的接受旅游文化。(二)受众角色更加的主动化。传统的旅游文化是以文字形式承载在报纸、杂质等介质上,后来可以依靠电视广播等媒体来进行传播,受众大多都是被动地去获取信息,而自主选择传播的权利还没有实现。当下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现状,受众的主体性强烈地体现出来,人们可以自由地对青睐的旅游文化信息进行传播甚至改编,能够通过个人的设计实现文化的传播,同时旅游信息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真实。比如常州市就创建了常州旅游文化官方网站和微博,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查阅到常州市的旅游胜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发展和文明历史,还可以通过微博的互动实现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扩宽了旅游文化的传播范围,推动了常州向旅游城市之星的更好发展。(三)加强了传播效果。数字媒体艺术的环境之下,旅游文化的传播形式、方法、内容等都在朝丰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生动有趣的信息,使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观看实现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同身受,对其更加深入地理解旅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种传播方式也在利用其充足的资源营造了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和文化内容,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旅游的渴望。同时,数字媒体利用网络为载体,可以无限地使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为人们呈现出大量的旅游信息,增强了人们对旅游的选择性,又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地域范围,延长了传播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旅游城市的文化进行设计,赋予了其更多的传承性,提高了旅游城市的人文内涵和吸引力,使原本处于静态的山区、景点和风景以活泼生动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加深了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感知,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的美感和内涵[3]。(四)突破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数字媒体艺术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之下形成的,所以它也具备了虚拟性的特征,利用本身存在的旅游文化,通过一些素材的加入,将其整合成更加适合传播的文化形式。所以当旅游文化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时,也具备了虚拟性,但是其传播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常只需要对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拍摄,拍摄一些宣传的视频,再利用有效的文化素材,将所有的资源整合成数据,并有目的性地进行编辑,完成以后就能够直接输送到终端设备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了解旅游信息,感知旅游文化。数字媒体艺术为旅游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也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在宣传的方式上,也出现了更多新的工具,比如当下的电子地图导航上会为人们推送相关的景点,一些旅游爱好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网络平台为旅游城市做宣传。另外,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将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整合到一种宣传渠道上,观众可以在观看同一种文化内容时,了解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化,可以自主的选择感兴趣信息。比如在做常州市美食节目时,以常州的历史发展和文化风俗为背景,在人们了解到更多美食文化时,也能对常州的其他文化全面地进行了解[4]。

三、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一)数字影视。当前各旅游城市、景点在进行文化宣传时,首要选择的就是影视方式,这种数字影视是当下旅游文化传播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也是数字媒体艺术中应用的最广泛的方式。数字影视的优点就是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艺术,以数字技术为工具,将旅游文化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受众在不亲临旅游景点的同时,能够迅速地感受旅游城市的文化历史、风光民俗,了解到视觉设计带来的更加宽阔的旅游文化知识领域。数字影视集合了视觉设计、声觉创作等方式,提高了旅游文化传播的质量。(二)数字动画。数字动画更加重视虚实结合,需要创作者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技巧,能够通过对现实的了解,加入虚构的动画来提高宣传片的感染性、幽默性,使得内容更加深入人心,传播度更高。数字动画要更加轻松,对旅游文化的展示要更加丰富多样,人们可以在谈笑间,了解到丰富的旅游文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产物,在旅游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丰富性等各种优势,为旅游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格局和充足的机会,也满足了当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高要求。数字技术推动了旅游城市的发展,提高了旅游文化传播的质量,所以,相关研究者要更加积极地利用数字媒体艺术,积极创新,推进旅游文化传播更加广阔和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曦予.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明日风尚,2018.

[2]于颖.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的旅游文化传播[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3).

[3]周意钧.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展示设计与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24).

数字传播范文篇7

关键词: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广告效果;经济效益

广告效果是广告传播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即广告所达到的既定传播与促销目标的程度。增强广告传播效果,避免无效和低效的广告,这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体共同的追求,也是广告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中国电视领域发生着迅速变化,数字电视进程日益加快,并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我们有一系列措施与经验,但是,数字电视之后广告传播将是机遇还是挑战?广告将如何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与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探寻的新课题。

一、数字电视及其特殊的传播功能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

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公务员之家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数字传播范文篇8

关键词:数字电视信号;传播技术;节目质量

随着技术创新发展,传统模拟广播电视技术已经不适应现展,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传统技术将被淘汰。通过数字化改良才能实现高清、高效传播,确保节目质量得到提高。随着技术优化,现代数字技术得到全面推广与利用,通过电视数字化,全面提升电视台技术能力,使图像、声音等传输更加高清,数字化电视能够把信息进行大规模压缩和调制,通过数字信号的方式,利用卫星、无线广播等方式进行远程传送,终端数字电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使数字化得到全面充分的解调和处理,并把数字不愿成压缩的图像和声音,实现高质量播放效果,满足人们日常对信息的需要。

1数字电视信号优点

通过数字化建设,大大提高了电视效果,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更好,实现高清节目播放需要,数字电视改造可以对信号有效放大,其优势主要表现如下:1.1确保信号更加清晰,音频效果良好。电视信号传输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而超过传输接收范围后,则无法达到高质量播放效果,也就是说,同一电视信号覆盖范围是有限的,而通过数字化改良,不但能够全面提高信号发射功率,更使以往覆盖面得到拓展,大大高于传统电视信号速率,数字化电视信号不受不良因素影响,特别是体现到编辑、制作、传输、接收等各项环节中。1.2数字电视的信号质量更好。电视节目传输要保证质量,通过数字电视信号传输,可以全面充分的对不良影响做好解码,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纠正错误信息,使节目更加清晰准确,确保了电视信息质量,通过终端电视接收,能够保证用户所接收到的音频和图像信号和电视台发出的信号品质相同,没有任何明显的差异。1.3实现资源的多样化使用。数字技术应用主要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有机结合,通过良好的信号交换,全面发挥电视功能,实现计算机管理,计算机与电视的交互分配,使基本信息得到传输与分解,进一步拓展了传播形式,给电视台带来更加明显的经济收益。1.4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无法保证节目质量,但在此基础上对电视的改造,只需要再添加一个机顶盒就能够实现,使各种数字信号得到调解,提高了节目信息接收效果,数字化技术是现代先进技术,把传统电视中一对多的广播方式转变为复合式形态,不但在原有一对多广播中形成多元组合,更能够体现出点对点的个性化互动,传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更大层面上满足用户差异化需要。

2数字电视信号传播技术

数字电视传播要有良好的技术支撑,需要在硬件、软件设施上不断提升,全面满足数字化信号传输需求,当前能够对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的路径较多,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2.1电缆传输。电缆传输技术较为成熟,是传统传输方式,传输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同轴电缆衰竭程度受温度影响大,信号传输对电量要求较严格,信号损耗要更多,为了保证传输质量,相隔一段距离则要设置一台放大器,采用同轴电缆对信号进行传输并不是理想的传输方式,整体安全性能得不到保证,可靠性、稳定性不高,同轴电缆信号传输只是在小范围进行应用。2.2光纤传输技术。光纤传输是现代传输技术,也是当前数字传播最好的载体,光纤传输需要使用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中继器和光线介质等。光纤长度有限,所以需要利用光中继器对信号进行全面的放大,光纤传输有自身的优势,其信号保真、传输量大、传输距离远、能够避免雷击、电能损耗小,通过光纤传输技术能够充分体现数字优势,真正实现远距离信号直接传输。2.3光纤、同轴相结合的传输技术。随着技术改造升级,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光纤传输与同轴传输技术结合的形式,通过二者优势的互补,实现高质量传输目标,保证了数字电视信号高质量传输和分配。信号并网过程,把模拟电视信号与数字点数前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光纤实现电视下行信号传输,到达指定节点后再把下行信号进行合理转化,形成射频信号完成全面的用户覆盖,保证了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的相互转换。

3结论

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传播技术、网络通信、电视网络的相互渗透兼容,各种技术形势得到优化组合,良好的技术推动了电视数字化改革进程,使信息传播效果更好,电视业务范围更广,数字电视传输是一个复杂过程,只有全面把握技术形态,做好维护与管理,才能提高节目质量,实现高清传播。

参考文献

[1]赵炜.数字电视信号传播技术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3):150-151.

数字传播范文篇9

数字电视(DigitalTV,DTV),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用数字压缩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具有高速、高质、超量、超文本、超时空、可检索、自由转换等传统电视所不具备的功能与特点,即是电视节目信号的拍摄、处理、编播、输出、接收、显现均采用数字技术的信息系统,存在于电视制作、传播、收看的全过程,它刷新了传统电视的传播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沟通平台,具有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式传播的特点,它是未来世界电视传播发展的主流趋势。概而述之,数字电视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电视台前端的数字化,实现电台、电视台内部栏目、节目、频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各信息共享。二是在此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整个电视信号传输、接收系统实施整体转换,逐步关闭模拟电视,实现前端到终端整个系统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

数字电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数字化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开放、兼容与共享,它整合了其他媒体和电信运行的所有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即时视频点播、电视购物、资讯平台、远程教育、市政公报、互动游戏、分类广告、电子商务等,实现了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功能“三机合一”,使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信息网“三网合一”,在它们之间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电视成为类似电脑信息终端的显示器,数字电视成为“复合性多媒体”。二是互动功能。数字电视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向着受众选择和控制的方向转化,实现了电视传者与受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和即时反馈,技术实现了逐行显示的标准VGA图像,电视机成为一台多媒体信息终端显示器。三是实现了电视的多视窗如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地选择频道、选择画面,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随时更换节目。四是电视频道明显增加。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传输资源得到极大膨胀,卫星通过数字压缩技术可以传输上百套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网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也可以提供数百套左右的节目。因此,现在使用的电视模拟网只能传输40多个频道,使用数字电视网后,则可以传输500多个频道,而每一个频道又可以播放多套节目。数字电视普及后,受众观看电视时,节目选择更宽,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由此观之,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传播比较,其传播优势明显体现在:电视传播播的质量高、选择的范围与传播的地域广泛、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增强。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必将受到受众的普遍欢迎。

二、数字电视给广告带来全新的传播方式

1.从单向硬性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转变。数字电视的功能与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电视媒体截然不同。传统电视的传播模式是受控的,信息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处于一种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状态,受众反馈的方式不外乎写信、打电话。而数字电视则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互动式”(传者与受者表现为实时交互操作),即人机交互,受众可以主动地接受需要的电视信息。数字电视传播形式由过去的“一对多传播”变成了除“一对面”外的“点对点”传播。即数字电视使受众在观看电视的同时,能上传有关信息,选择与节目相关的内容和服务,如我国数字电视杭州模式就实现了VOD视频点播。数字电视后画面还有多种“链接”形式,可以进入另一个数据流程。如果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向消费者“推”、“输”广告信息,乃至施加“皮下注射”进行广告信息灌输的话,那么,数字电视广告的、传播,改变为受众可以与电视中任何自己需要的广告“信息源”联系,把需要的广告信息“拉”出来,主动进行观看、浏览甚至下载,这样,传统模拟电视那种“地毯式轰炸”的广告传播方式正在失去效果,数字电视的出现大大地减少了广告传播的负面影响。

2.由强制性接收向选择的自由性收看转变。传统模拟电视是受控的、单向的,即→传输→接受,受众只是单纯被动地接收电视信息。而数字电视传播下的受众可以在自己许可的时空中自由选择电视观看,接受与消化电视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在电视中查找不同形式的信息,甚至可自由观看、查询、浏览、下载需要的广告信息资料,从而避免消费者因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的广告传播的无效性和被动性。数字电视广告的出现,甚至可能使传统购物方式发生转变,广告主开始向直销广告主转变(如中国数字电视的青岛模式),消费者不必一家家商场跑来跑去比较商品的质量、价格,更不必面对售货员的“热情推销”,一切只需操作遥控器或红外遥控键盘,边观看数字电视中的广告,边详看企业、产品的介绍,边互动选货、订货、购物。在数字电视环境下,受众成了主动广告信息的寻求者,开始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收视时间和收视内容,完全消除了电视广告在接收时间上的强制性与被动性。

3.由电视表现手段的单一性向电视表现的多样性转变。数字电视把影像、声音、文字、图表等信息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变成一种可以包容一切信息传递方式、类似于计算机“多媒体”全方位信息传播的媒介载体。也就是说,数字电视整合了一切媒体的优势,具有了多媒体的功能,它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技术与艺术手段,利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技术制作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赏心悦目、可视性强的电视信息(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有电视画中画、画外画、视窗放大、静止画面等展现传播方式,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广告信息传播,传达多感官的广告信息,甚至还可以实现电视广告信息的录像、复制、定格或回放等功效,给受众带来全面的视听觉震撼。因此,数字电视传播广泛、力度大、交互性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就可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推播全屏广告、画中画广告、声音广告、游动广告、互动广告、全流量广告等综合多种传媒技术的广告传播形式,以取得最佳传播效果。

4.由电视信息投放的模糊性向准确性转变。与传统模拟电视广告传播比较,数字电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明显增强。数字电视可依据有共同兴趣、爱好、利益的分众群体(消费者),依据要确定的广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传播,即特定的电视广告针对特定的电视受众,使得数字电视广告传播的目标受众十分清楚。如某固定的电视节目专栏,不同产品的广告就可投放在这类传播平台上。这样广告播放的信息投放在有着共同需求的分众(消费者)中,其广告传播的目标市场十分清晰,从而真正做到广告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广告主在数字电视中传播广告的信息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就能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广告主可以利用数字电视传播技术及时监测广告观看者、访问者类型、访问的时间、访问的地区,并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准确地了解到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这样,广告投放、传播广告的目标市场就会越来越准确。

5.由传统固定的电视传播向移动的数字电视传播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移动电视正在出现,它是无线传输的数字化电视,其特点是移动接收、携带方便、清晰度高且音响效果好,能够随时随地收看,对受众的影响非常大。当前,流媒体如车内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电视、计算机电视收视等早已出现,这为电视广告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途径。目前上海、长沙的车载移动电视,以收视优势拉动了广告信息的传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相继推出了手机电视传播业务,其用户数量逐年增长。移动数字电视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功能优势是传统模拟电视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这种移动的广告信息播放,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更高的广告到达率。

三、数字电视广告实现有效传播的途径

1.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广告那种“全民式”的传播模式(数字电视频道的增多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拟电视单一强势传播的削弱),使“点对点”的定向定面电视广告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媒体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播放相应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表现出新的“点对点”的映射关系,它能使电视广告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合适的方式传播给最需要广告信息的受众(消费者)。数字电视传播的出现,开始使自己小众化,传播的针对目标越来越细,这样就能有效增加数字电视广告的针对性、及时性与沟通效果,大大提高广告传播的效益,同时,由于“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在个性化内容的数字电视频道中,受众注意力集中,需求的目标明确,并自主自愿地接受电视广告信息,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2.建立电视资讯平台传播广告信息。在数字电视中建立“资讯平台”,就可以为广告传播建立信息资源库或称其为“服务仓库”,供受众(消费者)随时随地查找需要的广告服务,用户通过所设的解码器或操作键盘可随意检索数字电视广告信息,这样一来,电视广告就成为可供查询、可供检索的信息资料。电视资讯平台栏目上的受众,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这样也就能更好地使广告主与媒体接近目标分众(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的习惯与差异,从而开办“资讯平台广告”——直接针对新产品的目标受众设计资讯平台,把广告的内容完全融到所资讯的形式与内容中去,把电视机变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广告信息终端。数字电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受众的需求与愿望,通过数字电视频道提供分类广告,为广告客户提供足够广阔的选择空间。目标市场明确了,电视广告资源就能得到合理开发。

3.采取电视与网络互动传播广告信息。对于广告而言,与受众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数字电视技术第二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电视与互联网联通,真正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交互式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两种传播媒介的各自特征与优势来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受众在收看数字电视后,可以通过遥控、点击广告链接到企业或新产品频页,或上网查询更详尽的产品广告信息,甚至把需求信息再反馈到电视台或商家。同时,也可将数字电视广告转化为网络视频播放,可利用数字电视来吸引受众(消费者)收看简短广告片,最后用字幕打出受众需要了解的信息,告知到网络中去查找更详细、更需要全面了解的广告信息,使受众对广告信息的阅读层次化,并进行互动双向交流。这种把电视媒体广告和网络广告结合为一体的广告传播方式,在美国、日本已经出现了,并日益受到受众的欢迎,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互动电视广告”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商家与电视受众(消费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通过广告信息库的建立,真正实现“一对一”的营销。

4.办好电视节目吸引受众来传播广告信息。数字电视后,节目制作的质量成为收视的关键,电视节目抓住了受众的眼球,才会产生传播效益。因为数字电视后每个安装了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系统的用户将能收到500多个频道,这种传播局面必然使电视受众不断地更换、选择电视节目来满足自己的收视要求。这样,传统模拟电视单一频道强势传播的局面开始削弱,那种全方位、大面积影响受众的广告,在数字电视面前变得只是少部分地影响受众了。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必须在电视频道相对稳定、节目品牌影响力大这种收看状态中去争取受众。因此,数字电视时代要想使商家的广告传播影响受众,就必须发挥数字传输的技术优势,办出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给受众带来乐趣,使数字电视节目显现出互动性、娱乐性、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要利用好的电视节目搭建广告传播的平台,想方设法吸引受众视觉、听觉,让受众在享受好的节目的过程中自愿接受有关广告信息,甚至引发受众自发关注和参与,吸引他们去主动寻找广告信息,这样才能使电视输出的广告信息吸引眼球、传有效果。

5.实行电视分群投放来传播广告信息。传统模拟电视传播的对象往往是“全民性”的,广告传播也是大面积“广而告之”的“印象轰炸”,电视广告传播往往不顾各个年龄层次、各个地区、各种收入阶层、各种文化水准、各个生活层面的受众,盲目传播广告信息,所以这种电视广告传播关注力低。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受众开始分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受众,观看与浏览的是共同关注的电视信息、电视广告,受众导向时代真正来临。这时电视广告传播只有按分群的目标受众“投其所好”地把广告信息传输给受众,投放的广告才会取得成效。在数字电视传播时代,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锁定广告目标用户群,为他们“量身定制”广告,做到精确定向的广告传播。如果电视广告传播的分众(目标消费群)与专业电视频道的目标受众趋于一致,电视广告传播就会取得巨大效果。

不可否认,数字电视在中国还只是初现端倪,怎样构建数字电视广告传播,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与开发,但我们深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视媒体仍然是广告传播最为重要的媒介,其广告传播效果也最为明显,崭新的以“受众本位”数字电视的广告传播时代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数字传播范文篇10

【关键词】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数字动画;传承与传播

数字动画是一种集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文化载体,它不仅可以对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保存和还原,还可以进行艺术化的创作和虚拟展示,以更加贴近人们认知和理解的方式还原与建构历史文化遗产,给人们以较强的体验感。随着数字动画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数字动画已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青少年最喜欢、最易接受和广泛传播的一种形式,数字动画为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利用数字动画对延安精神红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延安精神与时展相接轨,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呈现,走进人们的生活,使红色基因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传承与数字动画相结合的优势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共中央在这里度过了十三年峥嵘岁月,十三年的磨砺使得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革命的乾坤,孕育形成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历史宝库,伟大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国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非凡的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仍是我们不可变更的责任。数字动画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和艺术载体,具有很强的视听觉交流性,是一种直观的表现形式,容易为广大受众接受,尤其受到青少年的青睐,通过网络、电视、移动终端等媒体的广泛传播是数字动画的鲜明特点,这就决定了运用数字动画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不仅可以扩大其传播的力度和广度,从而增强延安红色文化的社会影响面,而且可以带给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生动、有趣、形象的多样性体验,让他们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红色历史,并且能够塑造时代精神,树立楷模榜样,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与数字动画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延安精神的新时代传承与传播,而且对于我国数字动画的中国化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市场上有关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数字动画作品虽然相对较少,但也表现出一些传播的优势。比如2017年陕西出品的数字动画剧集《红色延安》,讲述了1935年到1948年间延安红色革命的历史,将延安时期军民学习、廉洁、民主、奋斗的红色革命历史集中表现出来,以新颖的三维动画形式来讲述一个个趣味的小故事,大力弘扬军民一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用全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也将剪纸、窑洞、秧歌等陕北元素活灵活现地予以呈现,唤醒了人们对延安故事的关注,达到较好地传承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效果。另外,CG电影《记忆延安城》则利用全CG影像技术180°环形巨幕真实再现了延安千年古城的风貌,影片运用三维数字动画复原了古城延安遭受日军轰炸的历史场景。数字动画手法的运用,使得历史环境真实再现,有身临其境之感,满足现代观众的认知与审美要求。2021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传承弘扬红色基因,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动画片《延安童谣》正式,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欢。运用三维动画的表现手法,从儿童的视角,以生活化的方式讲述了延安时期,三个“延安娃”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再现了延安时期的城市面貌、风土人情以及军民一家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品格与风采。该片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童谣表现形式,传递阳光、向上的理念,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延安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大大增强了少年儿童对延安红色文化的认知。因此,利用数字动画手段传承延安精神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手段,既符合当今社会文化自信发展的要求,又具有形象生动教育青少年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讲好中国故事”,而传播延安红色文化正是讲好中国好故事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利用数字动画,融合延安精神,提炼红色基因,传承和创作红色动画将成为时代潮流。就动画市场发展前景而言,延安红色动画还有待大力开发,且开发维度和深度都极大,数字动画与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将会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数字动画创作的特征分析

(一)注重延安红色动画故事的真实性和教育性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第一次提出的,是党对延安十三年革命奋战经历的总结,是被革命实践证实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精髓。延安精神不仅在革命时代对党和人民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新时代,仍然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李宏斌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历史特点》中提到延安红色文化在本质上是政党文化。因此,延安红色文化是区别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先进文化,具有它的独特性,在创作延安精神红色动画时,要深入研究延安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与内涵,确保叙事主题的历史真实性,既严肃又活泼,寓教于乐,将延安精神的内涵提炼成大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通过数字动画的表达方式,起到启发、教育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作用。红色动画的剧本创作需要研究大量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正确认识革命历史和对后世的教育作用,不能曲解历史,不能戏说革命英雄,要传承正能量,这应该是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数字动画创作的核心所在。

(二)延安精神红色动画创作的时代性和趣味性

延安精神红色文化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是一种过去生活方式的回忆,而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少年儿童来说,由于他们未曾经历过战争洗礼和艰难岁月,延安时期的文化对他们来说是遥远的、比较难理解的,如何让这段历史真正打动他们,激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达到延安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呢?首先,需要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与时代接轨,体现延安精神与现代生活的关联性,从红色经典中挖掘对现代生活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故事进行时代性叙事,并且在新时代创新发展延安精神故事,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流行文化元素,缩短当代青年一代与延安红色文化的距离,从而使大众更容易接受。其次,延安精神相对来说是比较严肃、正统的主旋律文化,为了表现正能量、教育意义,往往会使红色题材动画比较刻板、教条,不易被大众所喜爱。在宣扬正能量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趣味性元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表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寓教于乐,可以使内容更容易融入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因此,增加延安精神红色动画创作的时代性和趣味性,可以使延安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才能世代相传下去。就像动画电影《哪吒》,在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同时加入了大量现代性语言和趣味性情节,在不影响主体思想的情况下,吸引了观众,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可以为延安精神红色动画的创作提供一些思路。

(三)发挥陕北地域文化特征,塑造延安红色动画的独特性

延安红色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是陕北地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进行延安红色文化动画创作时,应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塑造独特的延安红色文化动画形象,形成强烈的品牌印象。比如,延安时期人民不论穿着、语言还是行为都极具特色,因此在制作红色动画时,应符合历史人物形象,实现造型民族化与地域化,充分展现延安地域文化特色,树立延安红色动画的独特性。延安时期,陕北人民较少戴帽子,多数是用一块白毛巾裹在头上,两角朝前,这叫“羊肚子毛巾”,是极具陕北特色的打扮。“羊肚子毛巾”的服饰特色,就极具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可以为延安红色动画人物形象塑造提供独特素材,能够创作出特征鲜明的代表性角色,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适当融合陕北地域方言,塑造典型动画角色,增强数字动画片的趣味性,在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普及地域民俗,彰显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地域文化特征,同时可以增强延安红色动画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三、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数字动画传承与传播的创新路径

(一)挖掘延安红色文化内涵,打造数字动画品牌

延安精神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政治思想,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延安精神红色动画要想走出一条特色道路,就要深挖延安红色文化内涵,将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符合时代特征和潮流的形式呈现,打造延安红色动画特色品牌,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化是实现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整合延安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红色文化故事,塑造延安红色动画角色、创作高质量的数字动画作品对于建立延安精神红色动画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迪斯尼就是通过一个个鲜活、有趣、意义深远的动画故事,塑造出家喻户晓的动画角色,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动画品牌。延安红色动画可以借鉴迪斯尼动画,塑造红色英雄动画角色,传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等延安精神,打造中国的延安精神动画品牌。

(二)借力新媒体,提升延安红色文化数字动画的影响力

延安红色文化数字动画只有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才能提高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占比和影响力。除了电视台这种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大力发展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等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平台占据一席之地,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延安红色历史文化,并投入到延安红色动画的创作中来,让延安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得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新媒体的广泛发展,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延安红色文化必须抓住时机,搭乘数字快车,利用新媒体播放平台,加大红色动画的播放占比,加大播放量,提高创作品质,融入时代元素,创新创作手法,才能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使延安红色文化经久不衰,在年轻一代中继续传承下去。目前新媒体平台的红色动画占比还是相对比较小,延安红色动画就更少了,加大发展延安红色动画,创新延安红色动画的模式,借力新媒体传播,将会是未来延安红色文化数字动画发展的方向。

(三)积极开发延安红色动画周边衍生产品,构建延安红色动画产业链

延安红色动画除了借助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进行当代传播,扩大其影响力范围,同时,作为延安红色动画的延续,积极开发延安红色动画周边衍生品,形成产业链,可以更大范围、更持久地传承与传播延安红色文化。延安红色动画衍生产品是基于延安红色动画基础上,通过创新设计的方法以实物形式来满足人们一定功能需求和情感互动的艺术形式,它是提高动画作品持久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动画衍生品的开发前提是有一个形象独特、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通常会在动画创作的时候产生,在成功树立深入人心的延安动画品牌形象后,将其延伸到日常用品的设计中,比如文具、玩具、纪念品、电子产品、服装等等,让衍生产品成为承载延安红色文化元素的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以延安红色动画形象来设计文具,可以加强延安故事、延安精神在青少年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宣传,同时起到教育、启发的作用,这样可以增强延安红色文化传承的广度和普遍性。同时延安红色动画衍生品开发不仅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拓宽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提高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认知度。在整个过程中,形成“延安形象—动画品牌—文创产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通过延安红色动画的传播,推广延安红色文化,从而带动延安当地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打造延安红色文化品牌,增加经济收入,继而投入衍生品开发,形成产业链,才是延安精神红色文化应有的传承与传播新模式。

四、结语

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社会趋势下,应积极探索融合延安精神红色文化与数字动画技术的传承与传播方式,以实现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数字动画作为现代年轻一代最容易接受,并广泛使用的传播媒介,可以为延安精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插上翅膀,大大扩大它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但与此同时,数字动画创作与传播既要注重教育性、严肃性,又要与时代和时尚相结合,同时不失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对青少年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充分发挥数字动画灵活性、技术性,激发创意能力,挖掘延安红色动画的特殊价值,打造延安红色文化品牌,构建动画产业链,推动延安精神红色动画的发展,弥补延安精神红色动画传播力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宏斌.延安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历史特点[N].光明日报,2019-1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