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残留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9:05:51

兽药残留范文篇1

关键词:养猪业;兽药残留;危害

1养殖生产中常用的兽药

1.1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一种白色粉末,如果在稳定的酸性环境中,胃肠道吸收率能够达到90%。阿莫西林的主要优点是杀菌性强,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阿莫西林制剂有胶囊、颗粒剂、分散片等,其主要应用于猪的细菌性感染比较重要的抗菌类药物。1.2加米霉素。加米霉素具有吸收快、起效快、残留低和安全性高的优点,使用一次就能达到预防或者是治疗的目的,在兽医临床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并且逐渐开始在我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1.3硫酸庆大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是一种养殖业中比较常用的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抗菌活性比较强。1.4四环素。四环素主要在20世纪中期广泛应用于养猪业中,对治疗因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很强的作用。

2兽药残留的原因

2.1不正确用药。一些养猪场不能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是结合自身的经验随意用药,造成不良的治疗后果。此外,一些养殖户违规使用人用抗菌药,滥用药物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同时猪体内还残留大量的药物。2.2违禁药物。违禁药物就是国家规定不准使用的药物,一些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或者因缺乏科学知识使用违禁的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威胁生态环境。2.3猪只个体待遇的差异。不同的猪只对药物的代谢有很大的差异。现阶段,我国一些地区的养殖户对用药知识掌握不是很好,不能科学的用药,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组织内部机体的代谢紊乱,造成对抗生素的代谢能力就下降。

3兽药残留的危害

3.1毒性作用。猪只如果一次性摄入大量的抗生素,很容易导致抗生素的积累,大量的残留会出现中毒反应。医学界已经证明,畜牧产品中的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与人类常见的癌症和性早熟都有密切的关系。此外,滥用抗生素药物还能影响人体正常激素水平和功能,儿童可能产生肥胖或者早熟的生理现象。3.2过敏反应很多药物,如青霉素。类很容易引起人群的过敏反应,严重的话将导致休克。猪只在使用青霉素药物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为此,使用该类药物之前需要对猪只的过敏源进行检查。3.3对环境的影响。有些猪对兽药不能完全的吸收,通过代谢作用会排出体外,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3.4对畜牧业的影响。长期使用兽药会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的话会导致猪只的免疫力下降。因为猪的养殖时间比较长,在养殖程中一定会出现疾病,一旦患病,很多养殖户的首选方案就是用药。如果不能按照用药说明进行科学用药,会影响动物的健康,也会影响猪只疫苗接种效果,对我国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严重的影响。

4兽药残留的防控措施

兽药残留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兽药监管工作,提升兽药产品质量,降低兽药残留危害,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大假劣兽药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生产经营秩序;强化兽药和兽药残留监管,兽药产品抽检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193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

2、假劣兽药(品种见2008年兽药质量通报)及兽药标签标示成份超出兽药质量标准规定的产品;

3、非法企业生产的非法产品;

4、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

(二)重点单位

1、列入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重点监控企业、假劣兽药生产企业;

2、非法生产企业;

3、列入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的兽药经营企业;

4、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企业;

5、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性产品主要出口企业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基地;

6、兽药残留监控抽检超标单位。

(三)重点区域

1、兽药重点生产地区;

2、兽药残留问题突出地区;

3、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主产地区;

4、动物性产品主要出口地区。

四、整治任务

(一)强化兽药生产企业监管。建立兽药GMP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兽药GMP企业日常监管,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兽药生产企业巡检覆盖率达100%,市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兽药生产企业巡检覆盖率不低于60%。加大兽药GMP飞行检查力度,对重点监控企业、群众举报问题的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检查率达100%。

(二)规范兽药经营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完成乡镇兽药GSP推进,提高兽药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兽药经营行为。开展兽药经营企业日常检查,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兽药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市级对辖区内含生物制品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100%。

(三)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开展兽药安全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突出对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动物性产品主要出口企业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三品”基地的监管和检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大兽药监督和残留监控抽检力度。组织实施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在兽药生产、经营环节抽检兽药60批。扩大残留监测品种、范围,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组织实施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完成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70批次、完成生猪“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例行监测3000批次。

(五)加大兽药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兽药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工作,进一步净化兽药市场;建立健全兽药重大案件查办、报告、督办及案件处理信息反馈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企业、非法产品、禁用药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的违法行为。

五、工作要求

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四要规范执法,认真检查,每次检查要有记录,实事求是地反映检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检查取得实效。五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六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六、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09年2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2月下旬-3月上旬)

全面部署兽药GMP监管、兽药市场和兽药使用整治任务;下达《2009年兽药监督抽检计划》、《2009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确定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残留监控工作重点。

(二)启动阶段(3月下旬)

启动全市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行动。

(三)集中整治阶段(3月-11月底)

1、各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兽药GMP监管、兽药市场整治和安全用药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及时曝光。

2、兽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任务承担单位按要求认真完成兽药和兽药残留抽检工作,按时上报检测结果,积极配合兽医行政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3、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执法重点检查和交叉互检活动。

4、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工作,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积极组织兽药法规、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报道和资料发放活动。

兽药残留范文篇3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食用农产品;兽药残留;现状分析

农产品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污染物[1]。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兽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2]。兽药残留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细菌的耐药性、影响生态环境,还能通过环境及食物链的作用间接危害人体健康[3-4]。因此,了解渝东南地区食题,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兽药残留的发生,为渝东南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2017—2020年期间,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共4080批次样品进行监1.2检验项目及标准各检测项目的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均为国家标准,部分检验项目的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见表1。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为合格产品,检测项目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2结果与分析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抽检的4080批次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合格4021批次,合格率98.55%,可见2017—2020年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不合格59批次,不合格率为1.45%,涉及的不合格检验项目包括:氟苯尼考、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孔雀石绿、五氯酚酸钠、甲氧苄啶、磺胺类(总量)、多西环素和克伦特罗,部分不合格产品同时检出多个不合格项目。

2.1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率为0.49%,其中水产品不合格14批次,鸡肉不合格3批次,猪肉不合格2批次,鸡蛋不合格1批次。国家标准规定,恩诺沙星在水产品、猪肉、鸡肉中应≤100μg/kg,在鸡蛋中不得检出。恩诺沙星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动物专属用药,用于动物皮肤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食用恩诺沙星超标的农产品后,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肝损害、胃肠不适等症状,还可能使人体产生耐药性。

2.2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不合格6批次,不合格率为0.15%,其中淡水鱼不合格4批次,猪肉不合格2批次。国家标准规定,氧氟沙星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氧氟沙星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谱广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曾被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细菌性疾病。食用检出氧氟沙星的产品后,可能引起肾肝损害、胃肠损害等。

2.3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不合格13批次,不合格率为0.32%,不合格产品均为水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孔雀石绿为禁用物质,在水产品中不得检出。孔雀石绿为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有毒,既作染料,也作杀菌的药物。食用检出孔雀石绿的水产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

2.4呋喃西林代谢物、呋喃唑酮代谢物

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为0.12%,其中禽肉及禽副产品不合格3批次,水产品2批次。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3批次,不合格率为0.07%,其中水产品2批次,畜副产品不合格1批次。国家标准规定,硝基呋喃类物质均为禁用兽药,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硝基呋喃类物质曾被用于治疗畜禽及水产品由大肠杆菌、沙门菌引起的疾病,能迅速在动物体内代谢,因此可通过测定其代谢物的含量来反映硝基呋喃类药物的残留状况。食用检出硝基呋喃代谢物的产品后,可引起胃肠道不适、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肝损害等病症,有致癌、致畸胎的危害。

2.5氟苯尼考

氟苯尼考不合格10批次,不合格率为0.25%,不合格产品均为鲜蛋。国家标准规定,氟苯尼考在产蛋期的家禽中禁用,在鲜蛋中不得检出。氟苯尼考为人工合成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鸡、猪、鱼的细菌性疾病。

2.6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总量)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为0.05%,不合格产品为猪肉和猪腰,其中,不合格的猪肉同时检出甲氧苄啶超标。甲氧苄啶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国家标准规定,磺胺类(总量)在猪肉和猪腰中应≤100μg/kg,甲氧苄啶在猪肉中应≤50μg/kg。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被称为“磺胺增效剂”。长期食用磺胺类药物超标的产品,会危害人体健康,引起恶心呕吐、肝肾损害等症状。

2.7五氯酚酸钠

五氯酚酸钠不合格2批次,不合格率为0.05%,不合格产品为毛肚和牙梗。国家标准规定,五氯酚酸钠为禁用物质,在动物源食品中不得检出。五氯酚酸钠为杀菌剂和除草剂。长期食用检出五氯酚酸钠的产品,可能造成人体肝肾损害、中枢神经损害。

2.8多西环素

多西环素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不合格产品为猪肉。国家标准规定,多西环素在猪肉中≤100μg/kg。多西环素为四环素类药物,用于治疗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长期食用多西环素超标的产品,会引起胃肠道受损、肝肾受损、恶心等症状。

2.9克伦特罗

克伦特罗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率为0.025%,不合格产品为牛肝。β-受体激动剂为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克伦特罗又名瘦肉精,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能起到促进动物生长、加速脂肪转化和分解及提高瘦肉率的效果。克伦特罗能残留在动物组织中,在内脏器官中残留更明显。食用检出克伦特罗的产品,会引起心慌、肌肉振颤、乏力、皮肤过敏性红色丘疹等症状,特别是对患有心脏病、甲亢、高血压等疾病的人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5]。

3讨论

3.1原因分析

造成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①养殖户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而非法使用、滥用抗菌药物;②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违规对生病的动物加大用药量,不遵守休药期规定,导致食用农产品上市销售时的兽残留量超标;③为了使产品更易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非法使用瘦肉精,提高瘦肉率;④在饲料中非法添加违禁药物造成食品源头的污染;⑤监管部门把关不严;⑥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够。3.2预防措施加强养殖户科学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养殖,不依靠饲料中的非法添加物质,在养殖过程中科学使用药量、遵守休药期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①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市场监督抽检力度,改进检验方法;②针对不同样品的特点加大力度检测高风险项目;③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④对问题食品批次通过多渠道通报;⑤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养殖户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4结论

本文通过对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中兽药残留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为该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发现,渝东南地区市售畜禽肉、水产品、鲜蛋整体质量状况良好,但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兽药残留污染。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人们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德炎.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畜牧兽医,2009,34(2):14-15.

[2]候太慧,李继明,刘瑞,等.兽药残留对养猪业的危害[J].中国猪业,2010,5(9):11-13.

[3]李银生,曾振灵.兽药残留的现状与危害[J].中国禽业导刊,2002,(5):9-10.

[4]王俊菊,史艳艳,侯慧文.我国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3):5-7.

兽药残留范文篇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兽药监管工作,提升兽药质量,降低兽药残留危害,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大假劣兽药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市场经营秩序;强化兽药和兽药残留监管,兽药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193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

2、假劣兽药(品种见2008年兽药质量通报)及兽药标签组方违规产品;

3、非法企业生产的非法产品;

3、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

(二)重点单位

全县13乡镇所有经营兽药的单位和个人及使用兽药的单位和个人。

(三)重点区域田园镇、柯街镇、卡斯镇、湾甸乡、漭水镇、勐统镇。

四、整治任务

(一)强化兽药gmp监管。加大兽药gmp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兽药gmp成效,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二)组织兽药市场整治。加大兽药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重点区域非法企业、非法产品;加强兽药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工作,进一步净化兽药市场;建立健全兽药重大案件查办、报告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三)加大兽药抽检力度。组织实施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建立兽药产品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假劣产品通报、处罚力度,提高兽药合格率。

(四)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开展兽药安全合理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

(五)加强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药残监测,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

五、工作要求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五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六、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

2009年4月,我局制定下达2009年兽药监督抽检计划、2009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全面部署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残留监控工作重点。

(二)集中整治阶段

1.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兽药gmp监管、市场整治和安全用药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及时曝光。

2.各兽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任务承担单位按要求认真完成兽药和兽药残留抽检工作,按时上报检测结果。

3.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执法重点检查和交叉互检活动。

4.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工作,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积极组织兽药法规、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报道和资料发放活动。

兽药残留范文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兽药监管工作,提升兽药质量,降低兽药残留危害,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大假劣兽药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市场经营秩序;强化兽药和兽药残留监管,兽药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193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

2、假劣兽药(品种见2008年兽药质量通报)及兽药标签组方违规产品;

3、非法企业生产的非法产品;

3、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

(二)重点单位

全县13乡镇所有经营兽药的单位和个人及使用兽药的单位和个人。

(三)重点区域

田园镇、柯街镇、卡斯镇、湾甸乡、漭水镇、勐统镇。

四、整治任务

(一)强化兽药gmp监管。加大兽药gmp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兽药gmp成效,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二)组织兽药市场整治。加大兽药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重点区域非法企业、非法产品;加强兽药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工作,进一步净化兽药市场;建立健全兽药重大案件查办、报告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三)加大兽药抽检力度。组织实施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建立兽药产品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假劣产品通报、处罚力度,提高兽药合格率。

(四)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开展兽药安全合理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

(五)加强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药残监测,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

五、工作要求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五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六、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

2009年4月,我局制定下达2009年兽药监督抽检计划、2009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全面部署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残留监控工作重点。

(二)集中整治阶段

1.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兽药gmp监管、市场整治和安全用药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及时曝光。

2.各兽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任务承担单位按要求认真完成兽药和兽药残留抽检工作,按时上报检测结果。

3.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执法重点检查和交叉互检活动。

4.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工作,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积极组织兽药法规、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报道和资料发放活动。

兽药残留范文篇6

关键词:兽药残留;动物性食品安全;影响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现阶段,在食品安全中,兽药残留已然成为影响广泛、具有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既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也关系到畜牧、兽医、兽药等产业的经济利益,并且关系到国家的经贸往来、国际形象。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体内、可食性产品中积累、储存兽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体内、可食性产品中积累、储存化学物。兽药残留是存在于动物用药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一个特殊情况。

1兽药残留的主要环节

1.1喂养环节

在喂养家禽家畜时,为了促使它们快速成长,通常喂养某些违禁的兽药,如瘦肉精等。正因为这些药物的支持,导致家禽家畜生长更快,但也存在兽药残留问题,不仅影响动物性食品的质量,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或者监管不到位,导致养殖者持续使用兽药喂养,更加无法杜绝兽药残留,给原本混乱的喂养环节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动物性食品质量堪忧,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可以达到祸国殃民的地步。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对其喂养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尽量降低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问题,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

1.2检验环节

在检验动物性食品时,应对其兽药残留进行检查,根据相关规定,合格才能放行。但因为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导致检验环节过于简单,没有严格把控,进而影响检测结果。同时,相关检测人员没有参与培训,专业能力有限,导致检测意识淡薄,通常是走个过程,不会特别严格,导致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现象屡禁不止。另外,因为兽药残留或多或少存在动物体内,导致检测人员掉以轻心,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因此,也就没有那么重视检测工作。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对检验环节有所规范,尽量把控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的问题,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1]。

1.3销售环节

在销售动物性食品时,销售人员还会添加化学药品,致使动物性食品更加美观或增重,导致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严重,不仅影响动物性食品的口感,也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应对其依法取缔。同时,因为销售人员缺乏法律意识,为了提升销售量或者销售额,藐视法律的存在,对法律不管不顾,做出违法行为,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2兽药残留的主因

2.1使用抗生素

在药物性添加剂中,不管是抗生素,还是激素,因为带来较大的商业利益,促使人们对药物作用的观念有所改变,对动物的生产性能进行提升,使其逐渐发挥动物药品的功能。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抗生素不仅成为动物日粮的成分,也作为动物饮水的成分;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大部分家禽、家畜使用抗生素,导致一半的抗生素用于非治疗性目的。

2.2忽视休药期

美国FDA调查结果显示,忽视休药期,可能导致食品残留超标。现阶段,由于集约化饲养,某些用疫苗无法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威胁畜群的健康。因为从现有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从环境中清除病原,也无法从畜群中清理病原,可以施加一定的药量,对它们的繁殖进行控制,避免使其暴发。因此,养殖者基本忽视休药期,导致畜群身处危险之中,无法实施休药期,导致出现兽药残留的超标问题。

2.3使用违禁药品

现阶段,不管是氯霉素,还是克伦罗特,成为药物添加剂,既能发挥抗病的作用,也能发挥抗生长的作用。因为他们存在残留毒性,各国也开始在畜牧生产中禁止这些药物。但部分商人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仍将违禁药品应用于畜牧生产中。所以,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制定国家残留监控计划,尽量避免使用违禁药品。在国内,这项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因为法律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监管不够给力,在畜牧生产中,依然可见违禁药品。

2.4其他原因

除了前三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既有饲料加工导致交叉污染,也有非靶动物用药,还有动物个体代谢差异。

3兽药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1急性毒性作用

动物吸收药物之后,在动物体内的特定部位残留,但动物对残留药物具有耐受性,所以,但兽药残留动物体内,动物不能表现异常情况;但药物被人吃进体内,肯定容易中毒。比如,体内残留克伦特罗,容易引起急性中毒。克伦特罗中毒事件,屡见报端。

3.2慢性毒性作用

在动物组织中,药物残留相对较低,每人每天从动物产品中吸收药物,不足以引发中毒现象,急性中毒的可能性也不高,但如果长期摄入,可能产生慢性中毒。四环素类药物结合骨骼的钙,不仅抑制骨骼的发育,也抑制牙齿的生长,甚至可能导致畸形;在动物试验中,使用喹乙醇、硝基呋喃、咯硝哒唑,显示三致效应。氟喹诺酮类具有光敏作用,在真核细胞内,个别品种显示致突变作用。氨基糖苷类既有链霉素,也有庆大霉素,还有卡那霉素,容易损坏前庭、耳蜗神经,导致听力下降。不管是部分碱性药物,还是部分脂溶性药物,由于分布容积较大,容易导致积累、慢性中毒。比如红霉素、泰乐菌素,既导致肝损坏,也导致听觉障碍。链霉素可能导致畸形。氯霉素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原因不仅与使用剂量有关,也与使用次数有关。在长期给药中,磺胺二甲基嘧啶可能导致啮齿动物发生甲状腺增生,并可能形成肿瘤。离子载体类抗生素不仅影响细胞的离子分布,也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细胞产生毒性,不仅心肌敏感,膈肌也敏感[2]。

3.3特殊毒性作用

在食品中,激素残留影响青少年发育。在长期摄入雄性激素之后,打破人体的激素平衡,男性不仅容易出现睾丸萎缩、胸部扩大,也容易出现早秃、肝肾功能障碍,还容易出现肝肿瘤;女性既容易出现月经不调、肌肉增生,也容易出现毛发增多现象。在长期摄入雌性激素之后,打破人体的激素平衡女性容易出现性早熟、抑制骨骼、精子发育,也容易致癌,还可能导致女性的生殖器畸形,甚至是癌变。

3.4诱导耐药菌株

亚治疗剂量使用抗生素既可以产生耐药菌株,也可以扩散耐药菌株,还可以维持耐药菌株,已见相关资料报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借助基因诊断技术,产生动物耐药菌株之后,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实际上,不管是兽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范围扩大,还是其种类增加,细菌也会持续产生耐药性。比如,鸡沙门氏菌,自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存在37%的二耐菌株;自从70年代以来,四耐、五耐菌株占有60.5%;自从80年代以来,五耐、六耐以及七耐菌株占有83.7%。这些耐药菌株既可能影响兽医临床诊断和治疗,也可能影响医学临床治疗,并缩短药物的市场寿命。

3.5干扰肠道菌丛

在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可能对肠道菌丛产生干扰,使得肠道的生物屏障被破坏。即使目前为止没有直接证据,但危险性尤为显著。

4兽药残留的控制策略

4.1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法律法规不够衔接,与国际上相关规定无法接轨。对药物残留管理进行立法,在法制管理的过程中,纳入兽药残留监督与控制,使其依法依规运转,落实对药物残留进行监管。首先,改变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健全管理机制。对兽医体制进行改革,落实兽医制度,对兽医责任制进行建立,对授权兽医计划进行发展,从动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过渡到动物饲养环节。比如,由卫生部门管理相关问题,其他部门不要参与其中,这样方便监管以及问责,免得既无法监管药物残留问题,也无法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同时,在动物性产品中,不管是动物性产品,还是兽药,都要规定合理的残留量,采用立法的方式,对监管标准进行确认。比如,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并督促相关领域贯彻执行,确保兽药残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4.2引进药物残留分析方法

在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分析方法对药物残留进行有效控制。所以,首先,筛选性多残留分析技术既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也有灵敏、便携化的特征。比如,筛选某种兽药残留物质,对动物体内准确定位,快速筛选相关问题,确保兽药残留得到检测,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免得进而销售环节,最后进入人们的身体,进而影响人们的健康。其次,联合技术高效又灵敏,比如LC-MS,在分析的过程中,既有自动化,也有智能化,对分析效率进行提升,进而节省分析成本。比如,对动物体内的兽药残留进行分析,采用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传统分析法,确保分析结果更加快速、准确,进而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因此,引进药物残留分析方法,总结相关经验,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3]。

4.3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在应用

HACCP体系时,国内出口食品企业在控制微生物方面,不仅可以控制生物危害,也可以控制物理危害,但较难控制药物残留等化学危害。那是因为国内尚未完善原料环节的GMP(良好生产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所以,采用HACCP体系,对动物性食品的药物残留具有显著作用。首先,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应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对规模较大的动物性食品、相关原材料的企业,采取GMP认证制度,并对产品发放合格证。比如,在生产过程中,检查原料是否符合喂养标准,或者控制喂养数量,避免动物体内产生兽药残留,进而导致动物性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不仅不利于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也不利于人们的健康,进而导致动物性食品生产大打折扣。同时,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畜牧业。比如在喂养动物时,使用无公害有机物或者新鲜蔬果,确保动物体内减少兽药残留问题,使其成为有机食品,进而促使人们健康发展。因此,完善原料环节的GMP、SSOP,注重生产环节,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

4.4完善药物残留控制管理体系

对药物残留控制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有助于提升药物残留检测工作。首先,组建独立专管部门,既要引进技术,也要培训人员;比如食品监管部门,对其进行检测或者监督,使其具备使用条件,才能确保人们身体健康。其次,研发快速检测方法,对检测工作的效率进行提升。比如,研发相关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针对某些兽药进行检测,使其快速现形,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再者,投入基层单位检测力量,既要配置实验室,也要配备检测仪器、设备,还要配置检测试剂,建立与之匹配的监控制度,并建立失控时的纠正对策。

4.5提升新型产品开发投入

针对兽药残留的解决问题,首先,规范使用兽药,强化监管力度;比如有关部门应介入检测工作,根据抽查结果,督促养殖者规范使用兽药,以免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其次,既可以开发无残留的兽用药物,也可以开发对人体无害的兽用药物,还可以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当前,已经研发某些兽用药物。既有益生素、寡聚糖、中草药,也有糖萜类、酶制剂类,还有氨基酸类、小肽类。这些既可以提升动物的免疫力,也可以减少疾病,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然而,作为新型药品,在投入使用前,应充分论证、验证,不仅要确保其对人体无害,也要保证其对人体无公害。有关部门不仅要落实投入措施,也要实行鼓励投入举措。在多方努力下,开发新型产品,将其投入使用,使其发挥重要作用,减少动物体内兽药残留问题,有效达成新型产品研发和投入目的,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因此,提升新型产品开发投入,减少兽药残留,提升动物性食品安全,既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兽药残留监管问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医药水平提升,兽药也开始流行于动物喂养领域,虽然治疗了动物的疾病,但也造成兽药残留的问题,有待认真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兽药残留是动物性食品安全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确保动物性食品更加安全。为了顺利推进动物性食品安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规范动物性食品生产、检验、销售环节的相关行为,尽量控制兽药残留问题,有待规范各环节的程序,确保动物性食品更加安全。兽药残留危害人类,结果也较为严重。兽药残留的原因也较为明确,也可以得到控制。同时,实施控制兽药残留,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有法律法规、管理体系,也有技术标准以及研制、生产、使用药物,还有食品、环境监测。就理论、技术而言,不仅要建立残留分析方法,也要制定兽药残留标准。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兽药的生产使用管理进行提升,迫切需要提升动物性食品的安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朱爱民.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12):2.

[2]杨李.基于统计分析下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影响的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27):167.

兽药残留范文篇7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兽药监管工作,提升兽药质量,降低兽药残留危害,促进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

二、工作目标

加大假劣兽药和违法案件查办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市场经营秩序;强化兽药和兽药残留监管,兽药产品合格率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193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兽药;

2、假劣兽药(品种见2008年兽药质量通报)及兽药标签组方违规产品;

3、非法企业生产的非法产品;

3、猪、禽、牛奶等动物性产品中禁用药物、抗生素(抗菌剂)类药物残留;

(二)重点单位

全县13乡镇所有经营兽药的单位和个人及使用兽药的单位和个人。

(三)重点区域

田园镇、柯街镇、卡斯镇、湾甸乡、漭水镇、勐统镇。

四、整治任务

(一)强化兽药gmp监管。加大兽药gmp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巩固兽药gmp成效,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二)组织兽药市场整治。加大兽药市场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重点区域非法企业、非法产品;加强兽药重大案件查处、曝光工作,进一步净化兽药市场;建立健全兽药重大案件查办、报告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三)加大兽药抽检力度。组织实施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完善兽药监督抽检制度,规范兽药抽检程序,建立兽药产品抽检与执法联动机制,加大假劣产品通报、处罚力度,提高兽药合格率。

(四)加强兽药使用管理。开展兽药安全合理使用政策、技术指导,建立兽药使用制度,完善养殖用药记录,加强安全用药知识普及,提高养殖用药水平。

(五)加强兽药残留监控。组织实施动物性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开展药残监测,完善残留超标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

五、工作要求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要细化方案,明确责任,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四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五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六、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

2009年4月,我局制定下达2009年兽药监督抽检计划、2009年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全面部署兽药质量监督检测和残留监控工作重点。

(二)集中整治阶段

1.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兽药gmp监管、市场整治和安全用药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及时曝光。

2.各兽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任务承担单位按要求认真完成兽药和兽药残留抽检工作,按时上报检测结果。

3.组织开展兽药市场执法重点检查和交叉互检活动。

4.加强兽药合理使用指导工作,结合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积极组织兽药法规、安全用药科普宣传报道和资料发放活动。

兽药残留范文篇8

整治高毒高残留与假冒伪劣)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农业厅等六部门关于开展清理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05]l58号)和《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兽药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黔南府办发[20O5]123号),更好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在我县实现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特制订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坚持“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突出整治,长效管理”原则,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该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县食药监局、县农业局、县畜牧局负责协调组织实施整个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采取突击整治检查和长效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二、工作重点: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专项整治工作有针对性的重点查处以下违法行为:

(一)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不具备经营资格的;

(二)生产销售过期失效、标签不合格农药、兽药产品的:

(三)生产销售国家禁用的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和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己稀雌酚、氯霉素、安眠酮、孔雀石绿等高毒、高残留兽药及其化合物的。

三、工作措施

(一)突出检查整治。根据我县实际,由县农业、食药监、畜牧、经贸、质监、工商等部门派执法人员参加,组成二个联合执法监督检查组。第一组为农药专项整治检查组:由县农业局牵头安排组织查处,经贸、畜牧、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参加;第二组为兽药专项整治检查组:由畜牧局牵头安排组织查处,经贸、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参加。

(二)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各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将清理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专项整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专人负责,完善工作制度,细化工作职责。在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做到常抓不懈,加强日常监管,彻底根除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的危害。

(三)强化农药、兽药生产企业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农药、兽药质量。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县区内农药、兽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按整治内容,逐一进行核实。对问题较轻的,要限期整改;对问题较重的,要依法从重处罚;对问题严重的,相关部门要依法吊销其农药、兽药生产许可证、农药、兽药相关批准文件和农药登记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排查与举报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窝点。要加强对农药、兽药生产和销售企业的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制假售假窝点,要坚决予以捣毁。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群众投诉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渠道,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农药、兽药打假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清理行为。

(五)强化市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要对全县农药、兽药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逐一登记造册。要积极推动台帐制度,实行可追溯管理,发现违法线索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对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或超范围经营的要限期整改,对无证(照)经营的要坚决取缔。要从农药、兽药标签检查入手,将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清理出农资市场。

(六)加大抽查力度,确保质量安全。在做好例行抽查的同时,各相关部门要不定期进行农药、兽药质量抽检,特别是要加强对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特别重视对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的监控,一经发现,要及时查处。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县农业局和县畜牧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手段,设立专题栏目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的危害,介绍新农药和农药实用技术,增强群众农产品安全质量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用药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县文体广电局要对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积极给予充分配合,通过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及时曝光一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兽药,特别是国家禁用农药、兽药的单位,引导、警示和教育农药、兽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觉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时间、步骤、要求

(一)2005年11月l0日至2005年11月l5日,为突击联合整治检查时间。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由牵头部门牵头,突击完成对辖区内的农药、兽药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农药、兽药批发市场,经销网点的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的清理整顿。

(二)2005年11月l6日至11月18日,为集中突击整治阶段材料总结时间。根据突击联合整治检查情况,牵头单位认真做好阶段材料汇总和阶段工作总结,于2005年l1月l8日前报送县食安委办(设在县食药监局)和县人民政府。县食安委办于2005年11月20日前将全县阶段工作总结报送州食安委办。

(三)对收缴的高毒、高残留和假冒伪劣农药、兽药要登记造册,明确一家单位集中存放,妥善保管,下一步由省相关部门统一处置;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工作进展情况要及时向州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和相关部门报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兽药残留范文篇9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禁限用农药、食品动物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产蛋期不得使用兽药、停用兽药(以下简称“禁限用药物”)使用问题以及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聚焦问题较为突出的13种农产品,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全面推进集中治理。

(二)工作目标。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农药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问题基本解决,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有效遏制,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属地责任、监管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二、治理的重点品种

(一)“一枚蛋”:鸡蛋。

(二)“两只鸡”:乌鸡、肉鸡。

(三)“两种肉”:肉牛、肉羊。

(四)“三棵菜”:豇豆、韭菜(韭黄)、芹菜。

(五)“五条鱼”:大口黑鲈、乌鳢、鳊鱼、大黄鱼、鲟鱼。

全县集中治理上述13个问题突出的品种。

三、行动时间

2021年8月—2024年7月。

四、重点任务

(一)严格农药兽药生产经营管理。县农业农村局要严把农药兽药行政许可审批关口,加大农药兽药质量监测力度,严查隐形添加禁用成分或其他成分。建立健全农药产品二维码标注、追溯管理制度;加强限用农药监管,实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实施兽药二维码追溯管理,确保兽药生产企业兽药产品全部赋码上市、产品入库出库追溯数据全部上传至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加强兽用原料药管理,将原料药纳入追溯范围,防止非法流入养殖、屠宰环节。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非法清塘剂、消毒剂、水质改良剂)。加强农药兽药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督。电信部门要加强ICP备案管理,配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对从事农药兽药违法经营和宣传活动的网站(APP)进行定位、处置;协同开展农药兽药经营网络清理专项整治行动,组织搜索引擎、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对涉及农药兽药经营和宣传情况开展自查整改,在信息查询、数据提取、违法信息屏蔽、停止服务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有力打击网上违法销售行为。

(二)精准掌握种植养殖情况。县农业农村局要组织对辖区内13个重点治理品种的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村散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以镇(街道)为单位摸清13个品种生产基地(生产者)的面积、产量、病虫害发生、用药习惯、农产品上市等情况,建立重点治理品种生产主体监管名录库(附件4),调查摸底工作要在2021年8月12日前完成并汇总报送,且对监管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半年核实一次、增减一次、完善一次。推广“阳光农安”模式,运用电子化工具,推进用药记录便捷化、电子化,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服务。

(三)转变种植养殖方式。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现状,调整优化种植区域布局,指导农户采用绿色技术模式,摒弃大水大肥大药的传统种植习惯。倡导“三棵菜”科学种植,推广轮作间作模式,降低菌源基数和虫口密度,集成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加快农药减量。强化“一枚蛋”“两只鸡”“两种肉”“五条鱼”绿色养殖,推进现代养殖方式发展,继续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督促养殖户加强水产、肉鸡和乌鸡、蛋鸡兽药使用管理,如养殖密度较大且管理能力跟不上的,应适度降低养殖密度。同时,将牛羊禽的屠宰纳入定点管理。

(四)严查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要加大日常巡查检查力度,用好快速检测(以下简称“速测”)手段,实行精准监管,在农兽药经营门店、种植养殖基地和合作社要张贴禁限用药物清单等宣传资料。县农业农村局对种植养殖屠宰环节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态度,要充分利用限用农药经营购销台账,对超范围使用限用农药的,应依法严厉查处;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提高抽检比例,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向社会公布,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对违法行为要跟进开展执法查处,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五)管控上市农产品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安全用药宣传,让种植养殖者牢固树立“不合格不上市”的意识,纠正常规农兽药可随意使用的错误认识。对13个品种的规模化生产主体,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用药培训。开展常规农兽药残留速测工作,在13个品种上市高峰期,加强常规农兽药残留的监督抽查,强化分析研判,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依法处置并督促整改到位。

(六)用好达标合格证制度。县农业农村局要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督促指导生产13个品种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农产品上市时开展检测并开具合格证。支持使用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管理系统开具合格证。建立健全13个品种生产主体名录,加强合格证开具日常巡查,对冒名开具、虚假合格的,列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失信“黑名单”,实施信用化、精准化管理。

(七)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县市管局要督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和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查验责任,查验并留存13个品种的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同时督促将其相关信息录入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鼓励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对“三棵菜”中克百威、三唑磷等禁限用农药,腐霉利、灭蝇胺等易超标的常规农药残留开展针对性速测。对13个品种要加大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力度,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要严厉打击在市场销售过程中添加使用禁限用药物,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八)严格食品生产、餐饮服务环节管理。县市管局要督促指导食品生产、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记录、采购13个品种时应查验并留存可溯源凭证和产品质量合格凭证,杜绝采购无证产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食品生产、餐饮服务过程中及水产品暂养期间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保鲜剂、防腐剂等行为。对问题企业和食品,及时采取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召回等行政强制措施,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九)强化行刑衔接。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管局、县卫健局加强对日常检查、风险监测、监督检查抽查中发现的使用禁限用药物、常规农兽药残留严重超标等问题的研判,并及时移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行政调查,构成犯罪的要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公安机关商请提供认定意见、风险评估意见以及无害化处理涉案物品的,应予以配合。县公安局要把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农药“黑窝点”、非法使用禁限用药物及“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作为“昆仑”专项行动的重点,及时掌握本地农产品抽检情况,对可疑问题开展重点排摸,按照“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犯罪的工作要求侦办犯罪案件,确保办案质量;对于重大案件,必要时,由上级公安机关挂牌督办。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能,严厉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落实与完善,严禁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充分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探索建立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违法者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推动完善管理制度。法院要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及时审理相关案件。

(十)完善农兽药残留全链条治理机制。要充分发挥县、镇(街道)两级食品安全办公室的作用,统筹协调、研究解决农兽药残留治理中的重要事项、重大问题,将农兽药残留治理情况纳入相关考核。不断健全会商机制,各级食品安全办公室要组织专家对执法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非法添加、违法使用的性质、毒害性及对人体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论证,明确认定标准。县农业农村局要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和追溯制度,县市管局要督促落实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入市查验制度,切实推动食用农产品产地赋码带证上市、市场验码查证准入。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管局要建立健全产地、市场不合格产品信息双向通报查处机制,相互通报不合格产品销售流向、产地等信息,实施双向追踪溯源,共同核查处置。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刑衔接办法,完善犯罪案件移送与案件督办工作机制;各镇(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要推动建立镇(街道)、部门间食品安全案件查办联动机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办案协作、涉案物品处置等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管局、县卫健局要加大农兽药残留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力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是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具体措施。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治理,真刀真枪查找问题,拿出管用措施。

(二)加强组织领导。此行动由县级统筹落实,县法院、县检察院、县经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卫生健康局联合成立专项工作组,专项工作组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负责统筹推进日常工作,适时组织开展督导调研,抽查各镇(街道)、各部门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和生产主体质量安全规定落实情况,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指导、及时解决。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本辖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完善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持续开展治理。食品安全考核评议等考核中将提高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治理分值。

(三)强化精准监管与服务指导。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全链条各环节摸清13个品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开展专项会诊,实施精准的规范用药指导、技术服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要求,每个网格明确专人负责。积极探索建立13个品种农兽药安全使用指导员制度,负责区域内用药指导及监督。针对禁限用药物使用、常规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逐一制定13个品种精准治理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报送县级工作组备案。

兽药残留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依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加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加强投入品监管,严把动物检疫关,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力度,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全面提升我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力争我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达到90%以上,动物产地检疫做到应检必检,屠宰检疫和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分别达到100%;努力使本市畜产品中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禁用物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禽蛋产品中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达到100%;铅、砷等重金属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及时组织开展兽药GSP认证工作,力争建成3个标准化GSP认证企业。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品种: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饲料等投入品。

(二)重点部位: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生产、经营、销售企业(门店)、生猪存栏50头以上(家禽存笼2000羽以上)的养殖场(户)、屠宰场、大型冷库和动物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

四、整治任务

(一)加强源头防控。一是加强养殖环节的监管。依法加强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规范建立“三位一体”免疫标识和规模场(户)养殖档案,建立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监督指导养殖场(户)科学用药、用料,严格休药期制度,从源头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以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尤其是要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双认证工作,全市要完成1-2个认证任务,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化畜产品、绿色食品的监管,不断提高品牌形象。

(二)强化投入品监管。一是严格兽药经营企业准入机制,积极推行兽药GSP制度,完成市局下达GSP认证任务。二是加强经营环节监管。对辖区内兽药经营企业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三是加强使用环节监管。严厉打击滥用、违规使用兽药行为;加大兽药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四是加大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力度。加大对当年度农业部兽药质量通报中不合格产品的不同批次进行跟踪抽检。五是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重点监测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禁用药物和喹诺酮、磺胺类等抗菌剂类药物残留,以及蜂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建立残留超标产品追溯制度,降低残留超标率。六是强化对饲料原料和饲料产品生产企业监管;加强对饲料经营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添加剂行为。

(三)落实检疫申报制度,严格检疫把关。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全面落实检疫申报制度,出栏畜禽要临栏检疫,并开具动物产地检疫证明,出县境的动物必须凭产地检疫证明换发出县境检疫证明;加强动物屠宰检疫,派驻定点屠宰场(点)的动物检疫员要坚守岗位,做到有宰必检,严防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

(四)强化监测工作,加大通报力度。一是积极配合省局、宜昌市局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及时上送检测样品。全面启动畜产品安全自行监测,全年自行监测样品600批次,覆盖7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发现阳性及时送省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定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迅速整改。

(五)加强综合执法,明确部门职责。全面推行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主体的兽医综合执法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规范执法程序,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树立部门良好形象。各镇(街办)防检组承担所辖区域畜产品安全监管职责;市动检站承担马店城区屠宰场、市场、超市、畜产品加工厂等监管职责;局执法队承担饲料及原料生产企业、马店城区兽药、饲料经营企业监管和抽检、自行监测职责;养蜂管理站承担蜂产品监管职责;饲料监测站协助执法队承担全市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监管职责。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多部门联动办案机制,积极主动与公安、质监、工商、药监等有关部门协同,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切实履行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六)加强舆论监督,增强从业人员自律意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单、横幅、展板等形式,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进村入企,增强畜禽养殖场(户)、畜禽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并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自觉承担起保障质量安全的义务。利用举报信箱和电话,通过举报发现线索,严厉打击和曝光违法行为。

五、整治工作安排

本方案实施时间为2012年3月至12月。

(一)部署阶段

2012年3月,按照省市局下达我市2012年兽药饲料监督、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制定下达镇(街办)兽药监督抽检计划和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二)集中整治阶段

2012年3月至12月,各镇(街办)防检组、市动检站、局执法大队要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细化方案,积极采取措施,深入开展养殖场、饲料、兽药市场和定点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整治、兽药监督抽检和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集中整治阶段,各单位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0日前将本屠宰场、饲料、兽药市场监管文字材料上报市局执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