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7:34:06

实践说

实践说范文篇1

电影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当前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从好莱坞电影所创造的幺J想世界,到电视新闻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到铺天盖地各类电视剧集的播出,无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世界,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影视艺术教学,也随着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教学内容日益深入,受学生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影视艺术教研室从理论入手,边教学边实践,将影视艺术教学拉出课堂,探索出一条理论、实践再到理论的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军艺的影视艺术教研室共参与拍摄影视作品十余部,在《半个萝卜一个坑》、((新兵张本旺》、《十一班》、((无名高地》等军旅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中,我们将创作理论实践相结合,从影视艺术的整体制作过程开始,给同学们全景展现影视艺术创作的整体规律。影视创作前期创作前期主要包括项目选题,剧本的策划与写作。在影视艺术教学的实践中,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目前,教研室参加制作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我们参与选题、共同创作完成。在创作作品之前,首先需要相关创作理论的支撑。如何选题,如何表现主旨,如何结构人物,如何设置情节,这一切都由一定的创作规律所支配。而在我们创作拍摄现代军旅题材的作品时,又要将这一创作规律融汇到现代军人生活中,要以另一种的思维去体验和解读这个命题,使其具有源于生活的独创性。而一部作品的独特性并不体现在故事、情节、细节的差异上,而是体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处理方法上。同样是塑造士兵,可以有《新兵张本旺》中张本旺初入军营的懵懂,也可以有《十一班》中窦无双融入绿色的坚定。在剧本的创作阶段,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能达到更有效的结合,我们有时会邀请摄影、美术等主创部门参与到创作中,这是因为,影视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的创作过程不是一个单一部门能完成的,在初创阶段融入各部门主创的意见,有利于编导演在前期工作过程中能更好地把握镜头、场景,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种创作模式,常会创造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在这一创作过程中,我们最终再回到剧本创作的起点——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才是一部戏的最终目的,而合适的场景和镜头只为这个目的服务。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会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在理论中找寻实践的方法,这样才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影视创作中期影视制作中期主要是镜头的摄制工作。

在这一制作周期内,主要以导演为中心展开工作。在这里,导演与演员,导演与各摄制部门的关系是主要关系。本文将主要就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是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关系。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就其艺术本质而言并无差别,都是演员利用自身作为创作材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但就具体表演实践而言,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在创作过程中又有着一定的具体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戏剧表演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中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和展示情节这三个条件结合,使戏剧形成自己特有的品质。在戏剧中,戏剧演员的表演是艺术创作的一个整体,是以演员为主并依赖演员的表演艺术来完成的。在戏剧表演中,导演意图是靠演员现场表演和舞台调度来加以实现的。而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影视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它们的第一要素,它主要是以“导演为中心”,而演员在整体过程中只是起到其中一个元素的作用,景物、道具、灯光等部门都可以参与剧情,甚至能独立地表现其内涵和寓意。影片《十一班》中,窦无双雨中的背影是其坚毅军人品质的写照,片尾全班登长城的脚步又寓意十一班巳成为钢铁长城新鲜血液。在这里,“景物”已经改变了它们的从属地位,和演员的表演一样是屏幕与银幕造型中的莺要元素,和演员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塑造屏幕与银幕形象的任务。再来看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表演的理论里,舞台交流,判断反应是表演的基础。而在影视创作实践中,人物的塑造通常只需要完成即可,所有演员的演出,遵照剧本所写的单纯的肢体动作,不需要任何的修饰,越简单越好,千万不要想如何入戏。《无名高地》的情绪段落,表现女主角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一次不属于自己的机会,这场戏只需要演员从领导办公室门前走过,走到房子的另一端。而对于演员提出的“怎么走”的疑问,导演给出了“坚定地走”这一最简单回答。其实,简单和直接就是影视艺术中的基本概念。越简单,越直接,就越贴近生活。在这里,演员不需要过多地去发挥,去创作,因为,每一个个体演员在整部戏里,就像房子里的一颗颗钉子,钉子绝对不需要像房子一样,钉子就是钉子。第三是从理论到实践。面对镜头,有的同学拼命找着平时课堂戏剧教学中的舞台感,但从表演一开始,他们既要适应摄影师、灯光师从摄影技巧上对演员的要求,又要面对不同摄影技巧推拉摇移、俯仰升降、长焦距、变焦距等对演员表演的不同要求和限制。于是,镜头面前有些同学便显得束手无策,好像不会演戏的新手,在表演中,有时候既忙于找光,找机位,又忙于记台词,找人物感觉,表演起来较为吃力。为了弥补不足,有的同学便卖力去表演表现,而越是着力,越是表演生硬,越会失去感觉。有些同学甚至对自己课堂所学“声台形表”是否实用产生了怀疑。面对同学们的困惑,我们一起分析原因,让大家了解问题不是出在同学们专业素质不足了,而是在于没有将理论灵活地运用的实践中去。面对同学们的束手无措,我们着力加强对大家镜头感的培养,让大家放松心态,充分了解影视表演的内在规律。

让大家先一起找到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相同点,二者都是自如的生活,只不过,一个是在舞台上,一个是在镜头中,二者都是生活的还原。经过了几条的拍摄与实践,同学们在镜头前渐渐找到了感觉,也明显把握了节奏。第四来分析由实践到理论。在影视艺术实践过程中,参与拍摄的学员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剧组工作人员,都能用心体验角色,认真揣摩人物,并熟悉制作流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学员们在掌握了影视表演的艺术规律后的几天拍摄中,变得更加自信,能更快进入角色,更好地学会在镜头前如何自如地表演。但是,另外一种现象,通常也会引起学员们的质疑,这就是剧组的有些角色,由非专业演员甚至是场工临时担任,这些龙套有时仍能取得较好的扮演效果。于是,有些学员便对自程东海: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己的表演产生了质疑,认为,几年的学习不如几天的客串,进而对表演理论也产生了怀疑。对此,我们组织学员对表演的理论实践进行客观分析,对所谓的专非演员和非专业演员进行了比对。通过镜头回放,我们看到,一些非专业演员的表演其实非常专业,通过在剧组的实地锻炼和耳闻目睹,很多非专业演员在镜头前都能自如地表演,这和表演理论里所讲的“表演就是舞台上自如的生活”是一致的。在另一方面,导演之所以选择非专业演员临时客串,大都是由于剧中人物与生活人物吻合度较高的需要。换句话说,就是非专业演员大多是本色出演,所以,他们的表演尽管不是科班出身,但如果套用相关表演理论,他们在表演中的信念、交流反应都极为准确。三影视创作后期影视制作后期主要包括剪辑、特效、字幕与合成等工作,其中每一项都包括其他的一些事项和工作。后期制作主要将拍摄回来的素材进行重新组接、添加效果、配上音乐等环节,因为任何一个影视作品在拍摄时一般都不会按照故事的发展次序或时间顺序来拍摄,而是根据相同的场景来安排镜头,因此事实上存在大量的跳拍镜头。即使是同一场戏中,也不完全是按照顺序拍摄,这就需要对影片进行剪辑。有时为了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增强拍摄效果,则需要添加一些特殊的效果。影视创作的后期,可以说是成品的制作过程,又是一个从理论上检验实践成果最好的机会。由于影视艺术从时间上的不可逆转性,人们才说,影视艺术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创作前期对剧本故事的把握,创作中期对拍摄镜头的动用,在后期制作阶段,常会发现一些难以弥补的遗憾。而正是这种缺憾,使我们在回顾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时,由实践到理论会产生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这些思考,对于整部作品的剪辑,对于以后艺术创作的经验的总结,都是大有益处的。

影视创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但凡是实践都需要一个理论的支撑,而理论在实践中并不能解决实际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这就需要自己在实践中独自去思索。好的电影永远是想法占70%,制作占30%,有一个好的点子或者创作想法这是十分重要的。在实践中去检验已学理论的正确性,在实践之后再根据自身的经验积累去总结一些创作方法,这就是对于理论的重新解读和诠释。

实践说范文篇2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遂昌金竹小学支教”小分队的所有成员,向给予我们支持的校领导和村委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向可亲可爱的小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我们是一群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着火一样的激情,有着对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的淳朴愿望.

于是,我们来了!响应校党委、团委的号召,带着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憧憬和对金竹之行的期待,我们踏上了这片陌生却又亲切的土地.我们深切得感受到这里不仅山美,水美,这里的人更美------纯洁、朴实、热情、进取、负重自强……

我们知道,金竹镇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是乌溪江上游以丘陵中山为主的山区乡镇,但是地域广阔,山多地少,劳力富足,是遂昌县人口第三大镇和重点产粮镇之一,也是全县油茶、板栗等农副产品的主产地和集散地。经济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发展.金竹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现有金竹镇中心小学、古楼中心小学、梭溪中心小学,200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巩固率100%,至今培养出了七位博士生,其中北大3位。今年8月,实施了金竹中学及中心小学的合并,使金竹镇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我们正是看到了金竹镇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以及金竹镇的孩子优异的潜质并且相信我们的到来可以为这里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所以选了金竹作为我们的实践基地.

据说“金竹”则源于一则美丽的传说。“金竹”为传说中皇子金宝和村姑竹如两人名字各取一字而成。如此美丽的传说衍生出了这一方美丽的土地,而这一方美丽的土地也滋养了这里美丽的父老乡亲们.

我们的到来或许不会改变这里的青山绿水,但是这片青山绿水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脑海.

在这里,我们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条件,为学校和孩子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些课内外的学习资料,我们会每天适时地对孩子们进行功课辅导.而且,我们还会开展一些关于安全、生活的知识讲座,以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生活技能.;进行一次奥运知识竞答,帮助孩子们了解奥运;作一次四川地震简介及宣传一些防震小知识,以提高大家对地震的关注。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一些小游戏、组织大家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电影等,以丰富大家的暑期生活.

在我们的实践期间,我们会筹划组织一次活泼欢乐,多姿多彩的文艺汇演,我们小分队将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也热情邀请我们可爱的爸爸妈妈们和我们一起参加,为此次的实践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段难忘的回忆。

社会实践,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它为我们创设了契机。淳朴善良的朋友们,加入我们吧!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在这一环境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并重新认识了解自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会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无论是对孩子们或者我们自己来说。

实践说范文篇3

大家晚上好!我是,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参与本次学习职位的竞选。

大半年前,稚气未脱我们迈入了大学的校门,不久之后,通过角逐成为了学生会的一员,也开始了在学习实践部的旅程。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改变同成长一样,它是缓慢的,悄悄积淀的,我们走得越来越远之后,回过头来才会发现,那些点点滴滴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得到了什么。”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我在学生会的这段日子再贴切不过了。高中时的我也曾是学生会的一员,进入部伊始,我以为一切不会有太多不同之处,但渐渐才发现,大学的学生会给予了我们更多考验和锻炼。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必须经历严密的策划,充分的准备,活动举办时的良好掌控,以及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就拿前不久刚刚成功举办的“”主题活动来说。该活动是在反复斟酌后才最终敲定了策划书,从活动礼品设置,购买,道具的制作,到当天广场秩序的维持,气氛的控制,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的累积才造就了一次令人满意的活动。或许很多人会说,我并没有多么深刻的感受到自己从学生会得到些什么,可是,真的没有吗?小到学会写策划,试着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沟通以拉取讲座,又或是见证一个个活动背后所要的精力,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大到很好的协调你与学生会其余成员的关系,处理好学生会工作与自身学习任务的关系……俗话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只要你留心了,看法就会不一样。

如果我有这个荣幸能够成功当选,对于未来的学生会工作,我有如下的期许。首先,是我们部门内部,我将以身作则,带领部门健康地成长,完善不足,让实践部在学生会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是协调好本部门与其他兄弟部门的关系,以携手共进的姿态办好每一次活动,造就每一次成功。

此次参与部长竞选,是出于我希图延续个人学生会生涯的意愿。凭借着在部大半年的历练以及高中时期两年之久的经验累积,我想,我已经具备了担当部长这一职位的素质和能力。或许未来的一切并不会像我想的那么顺遂,但我至少会尽自身的最大努力。

我很珍惜在学生会的这段时间,撇开学生会的工作不谈,至少我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你们,有过值得回忆的时光。

实践说范文篇4

关键词:社会实践论;晚清;拟译

1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仅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自20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翻译的社会性,到20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者开始系统借鉴社会学理论讨论翻译问题,由此产生翻译社会学(刑杰,2016)。翻译社会学将翻译看作是社会行为的不可否认的一部分,在社会语境下对翻译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译者进行研究。目前,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三个,包括卢曼的社会系统论、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出现的第三次翻译高潮,许多爱国仁人志士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人文著作翻译到中国。晚清时期(1898-1919)的小说翻译有着自身的特点——数量多,类别全,拟译盛行。译者们会有选择性的省略原作中的部分情节或增加一些原作中没有的情节和评论,甚至还会改变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这种自由的翻译方法被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称为“拟译”(imitation)。德莱顿认为,拟译就是自由译,“译者……拥有自由,不仅可以在措辞和意义上不同,还可以根据场合将两者都抛弃”(Dryden,1992:17)。鉴于翻译实践具有社会性,本文尝试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结合这一时期小说翻译的特点,从社会学角度来解读拟译的盛行。

2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关键词解读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是场域、资本和惯习,他提出了如下社会实践模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结构”。他认为,现代社会结构以一种活跃的关系网的形式存在着,整个社会既影响个体的感知和行为,又受其影响,而这些相互关联的个体就是场域中的行动者(agents),场域研究的焦点应该是客观关系,而非行动者。“资本”(capital)用于描述场域中行动者所拥有的资格:只有拥有这些资本,社会个体才能成为特定场域中的行动者。资本这一概念是从经济学借来的,其含义并不局限于物质层面,还涵盖了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前者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获得的文化教育方面的资源,后者包括个体在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义务。在布迪厄的理论中,个体并不是在生物学上来定义的,而是从社会层面来定义的,社会个体是特定场域的积极参与者,为了保持或提升自己相对的社会位置而相互竞争。“惯习”就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培养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倾向:场域中的行动者将场域中不成文的规范内化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中,这些行为继而会影响他们所处的场域。简而言之,布迪厄的社会实践模式是这样运作的:场域中的参与者通过社会活动获得惯习,这些惯习会促使他们在场域中追求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资本;当某个参与者倡导的一种不同资本形式并被其他参与者接受和认可,这种资本形式就成了“象征资本”(symboliccapital),同时他也会努力使其他参与者相信这种象征资本是有价值的,从而制定或强化场域的规则(Bourdieu,1992)。

3社会实践论视角解读晚清小说拟译的盛行

晚清时期,清王朝国势日益衰落,在几次与西方帝国主义的战争中屡遭失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仁人志士们开始意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许多学生被送出国留学,引进西方的新技术和新思想。1897年,严复和夏曾佑在《国闻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小说对欧美国家的文艺复兴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后,梁启超也提出口号“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这使得小说这种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文学体系边缘位置的文学体裁逐渐向中心位置靠拢,西译小说则成为百姓教化、社会改革和救亡图存的工具(王洪志,2000)。在这些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倡导下,晚清小说翻译和创作逐渐繁荣,最具代表性的译者是有严复、梁启超、林纾、苏曼殊、鲁迅等。晚清的小说翻译有着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数量多,类别全,拟译盛行。1840年至1898年,仅有7部外国小说被译入,而1898年至1919年间,其数量竟高达2352部(李德超&邓静,2003)。这一时期,西译小说类别多样,包括政治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社会小说和爱情小说等,但是由于当时的译者文学鉴赏力低,对世界文学所知甚少,以至于其中90%都不是经典著作(郭延礼,2000)。译者选择翻译这些小说并不是因为它们的文学地位,而是当时的翻译都带着一种政治目的:引进西方思想文化,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促进社会改革和百姓教化,而非满足人们的文学审美。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会采取拟译的手法,具体表现为用文言文或者白话文将原著翻译为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将原著中的人名、地名改成中国人名和地名,根据译者的理解随意增加和删减小说内容情节,甚至还会改变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活动。翻译活动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学科,在翻译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之间交流互动,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关系网络,这就为我们构建翻译场域提供了事实依据。布迪厄认为,对一个场域的研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必要且相互关联的环节: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应的场域位置、勾画出行动者或机构在场域中的客观关系结构以及分析参与者的惯习(Bourdieu,1992)。下文将从这三个环节对晚清小说拟译盛行的现象进行分析。(1)翻译场域与权力场域社会结构中存在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各种场域,这个社会结构被称为“权力场域”。权力场域是一种“元场域”(meta-field),能够决定场域内各种资本的分配,从而指定在社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权利场域对翻译场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通过赞助人(主要是当局政府和出版社等)来决定译者对翻译题材和翻译策略的选取,而一旦译者选取某种题材就意味着翻译场域会与另一个场域产生互动。晚清的翻译场域与文学场域始终保持互动,这就使得文学场域的一些规则如用文言文撰写章回体小说渗透到翻译场域中来。据统计,晚清时期发表于《新小说》《新新小说》和《绣像小说》上的西译小说中,60%以上都是以章回体形式翻译的(郭延礼,2000)。翻译场域和文学场域不断互动的结果就是文学翻译子场域的形成。(2)译者的象征资本每一个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本,在翻译场域中,译者的资本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良好的双语功底、对相关领域(如科技、政治、军事等)的熟悉程度、对翻译理论的把握、以往的翻译经验、原著作者的资本(即原作者在目标文化中的影响力)等。晚清翻译场域中,译者的象征资本主要来源于文学场域和文学翻译子场域,大多译者本身就是作者,擅长文学写作和鉴赏,精通外语,有比较丰富的文学翻译经验。事实上,在晚清众多杰出的小说译者中,除了林纾不通外文,其他译者至少懂一门外语。林纾自幼习文,阅读广泛,虽不懂外文,却借助他人口述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名著。他的第一本译著《巴黎茶花女遗事》是译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洋小说,译文不分章节,融入了林纾的亡妻,一出版即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与口译者合作先后共译作品180余种。(3)译者的惯习惯习是场域内行动者对场域规则的内化。场域能塑造行动者的惯习,译者只有拥有了特定的资本形式才能进入翻译场域成为行动者,而当译者进入翻译场域以后,往往会接受和遵循某种翻译规范,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自佛经翻译以来,达意一直被奉为翻译的首要任务,晚清的小说译者们沿袭了这个翻译规范,在翻译实践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拟译的手法以求传达原文的要旨。以梁启超为例,他虽不通法语,却在日文译本的基础上,用白话文将法国小说TwoYears’Holiday翻译成章回体小说《十五小豪杰》,此书原著共三十章,日译本缩减到十五章,梁启超的译本增加为十八章。此外,该译本在主题、结构和人物方面均与原著不同。梁启超的这种“豪杰译”和林纾的翻译一样,受到翻译规范的影响,而译者和译文的成功则强化了这种拟译翻译规范,使得它成为晚清翻译场域象征资本的一部分。

4结论

拟译是一种最自由的翻译方法,最初它只是翻译场域的一个规范,译者进入翻译场域以后,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翻译惯习,便成为译者的一种资本。在晚清翻译场域中,小说译者将拟译这种翻译方法运用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并获得成功以后,场域内的其他译者会纷纷效仿,这样拟译就成了译者的象征资本,直至新的翻译规范被设定,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直译。

参考文献:

[1]Bourdieu,Pierre,WacquantLJD.AnInvitationtoReflexiveSoci⁃ology[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

[2]Dryden,John.OnTranslation.RainerSchulte&JohnBigu⁃enet.TheoriesofTransl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2:17-31.

[3]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的分期及其主要特点.《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译介[J].中国翻译,2003(6):40-46.

[5]王宏志.“专欲发表区区政见”——梁启超和晚清政治小说的翻译及创作.《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2-205.

实践说范文篇5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表达能力;阅读说话课;一分钟讲话

有人认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核心素养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三大领域,主要涉及国家认同、国际理解、沟通与合作、学会学习、主动适应与创新、语言符号与表达、人文与审美等,最终指向‘全面发展的人’。”[1]还有人提出:“所谓核心,就是指最根本、最主要的,它指向内核,指向中央,是能生长的素养。鉴于此,我把四维整合成两部分,第一是语言能力,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也包含了思维能力。第二是文化修养,文化修养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包含审美情趣。如果说一个人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和较深的文化修养,我们就可以说此人具有较好的语文核心素养。”[2]通过学者对“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化解读,我们深刻领悟到了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为解决这一问题,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长期开展“阅读说话课”,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突出语文核心素养。把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融合起来,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兼顾知识和能力,意在纠正以往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明确面向未来的人终身发展的能力与品格——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引领育人模式改革,有助于达成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3]在开展“阅读说话课”的初期,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产生很多疑惑。而这些问题大多来自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学生方面:不愿意表达分享的学生居多。作为高中生不好意思或不屑于课堂说话,认为高考考的是应试能力,会说话和考高分毫无关系。再加上偏理轻文的思想,对这种看似和拿高分无关的训练更加不重视,不参与。教师方面:适应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习惯了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很多教师始终都是以课堂的主角自居。安于现状,不肯改变,不求创新。学校方面:对“阅读说话课”不理解不重视。很多学校不考虑科目学习方法的差异性,比如从高一开始就安排早测、晚练、周考、月考等过多的考试,认为多做一题多提一分。另外,认为数学、英语才是拉分和有提升空间的科目,语文要提高或拔尖的难度相对较高,所以,不鼓励语文学习占据学生太多时间,更不主张学生看“课外书”。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这里以广东省惠州市博罗中学阅读说话课为例,分析学生主动阅读、说话的概况。从最初的困难重重,到后期慢慢成熟,再到后来渐入佳境、成果显著的时候,大家更肯定这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以阅读能力促进说话能力,用说话练习带动阅读思考,利用课堂上有限、宝贵的40分钟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一)“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指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模式是建设一种生态的、主体的阅读场景、交流场景和活动场景。学生的“自主学习”表现为“自我学习”“自主思考”“问题关注”,“我”扎扎实实的学习行动、仔仔细细的学习思考和热热烈烈的学习关注。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后,会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相关问题开展阅读、思考与关注。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产生许多思考和困惑,这时再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先在小组内、同伴间自由诉说、交流与表达,利用同伴的智慧,先行解决一些问题,接着可以将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核心关注”写到黑板上,变成全班学生的“共同关注”,这是汇聚的过程、去粗取精的过程。任何一个学生,当他进行“合作交流研讨”以后,必然会走向“其进自不能已”的境界,从而实现课堂的达标。[4]以就近和分层辅导的原则,将全班分成6-8个学习小组,选出组长,拟好个性化的组名。教师召集组长开会,明确组长应承担的责任,并和他们商量拟定一个小组之间竞争加减分的规则。根据评分表,每个月选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给予表扬奖励,引导得分低的小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种“包干到组”的好处,是让老师布置的任务得到更好的落实。如阅读交流课,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个讲得最好的同学上台分享,最后评出最佳读后感或演讲者,并给予加分,所加的分数既是个人的,又是小组成员的。(二)积极参与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陈凌云首创的‘一分钟讲话’训练,不仅仅涉及听说训练,还涉及读写及思维训练等,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是一项趣味性十足(在学生看来)的学习活动”。[5]在语文教学中,长期坚持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体会到说话训练的重要性,切实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课前演讲,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果,并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课前演讲,为学生展示习作提供了一个舞台,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写作中的创新精神;在课前演讲中进行听力训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记能力。可见,这项活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有着很大的意义”。[6]与传统的课前演讲不一样。首先是时间的限制:老师用倒计时60秒的方式温馨提示,当超过90秒时,计时器自动响起,演讲的同学需立即停止,这样便可防止一些同学拖拖拉拉的行为,让他们知道时间的宝贵,考验自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计划。其次是形式的创新:先利用活动课让学生看《央视主持人大赛》,教师课后打印出其中一些优秀的演讲稿让他们熟读,参考主持人大赛中的一分钟才艺展示,鼓励学生在演讲的同时结合自己各方面的艺术修养,将这一分钟的课前演讲做到最好。这种方式让大家在语文课前就有了很多期待和收获,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在这一分钟里在小小的讲台上一鸣惊人。有的同学讲到书法艺术,把自己的墨宝展示出来,并现场挥毫,亮出“隐藏”已久的毛笔字功底。有的同学讲生僻字:魃魈魁鬾魑魅魍魉、怙恶不悛、其靁虺虺、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觊觎、龃龉、狖轭、鼯轩、腌臢、孑孓等等,让很多看都没看过的同学大开眼界,这位擅长唱歌和操作电脑的同学打开流行歌曲《生僻字》的短视频,一边演唱一边展示这些字词。还有同学拿着吉他上台,边弹边唱白居易的《琵琶行》,经典诗词用乐器伴奏,加以流行音乐的唱法,让大家印象深刻,许多同学马上会背诵和默写这首诗。也有同学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载体,讲山水田园诗的意境,并用绘画的形式,一边背诵一边展示。学生的奇思妙想、多才多艺的表现,令语文课堂精彩纷呈。(三)自觉参加“同读一本书”文学沙龙选好组长,以同班同学或兴趣相近者为原则,组成不同小组。老师们可以分在不同的小组,参与并指导活动。组长负责,每周规定一个时间,组织组员们围坐在一起,分别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言简意赅地谈谈这周读书的收获,也可以提出疑难,和组员们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学校为单位,共同讨论,共同发展。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胆量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而在此之前,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二(一)设置“七点”指南,任选一点发言这其实是最早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式。老师主导课堂,以策划者、主持人的身份,选好一篇文章或一个主题的几篇文章,按照预设的教学计划和提前设置好的问题上课。这种传统的方式也可以达到我们要的教学效果。但是对老师本身的阅读能力和掌控课堂能力要求很高,需要老师在课前花费较大的精力去筛选文章,寻找主题,设置问题,规划课堂。有的阅读课,我们是这样做的:提早发下阅读材料,让大家通读,就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读后感受。以这种方式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和预设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七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理清写作思路;3.赏析文中字词句段;4.分析文中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5.我的感悟;6.阅读中的疑问;7.尝试设计题目及答案。要求学生们就这七点中的任一点发言。上课时,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让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读透文本,读出他们自己的个性、见解。上课时一个学生说:“我讲的是《我的四个假想敌》,作者是一个极具童趣的诙谐小老头,作为一个有四个女儿的父亲,他深知女儿嫁人是早晚的事,但作为五个女人世界中唯一的具有雄性荷尔蒙的生物,与生俱来的灵敏的‘嗅觉’,令他情不自禁地抗拒四个‘外来侵略者’的到来,作为一位父亲,他希望女儿们能找到幸福。”学生的掌声非常热烈。这时,老师说:“讲得非常好!作为一个父亲,当然希望女儿找到幸福,所以他与女婿之间并非真的敌对,而是题目的两个字……”全体学生:“假想!”一个学生举手:“我要讲的是《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我设置了一个问题:文章的主角是小草,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来写大树的雄伟、壮观?”同学们一起回答:“铺垫,形成对比!”老师作为主持人,必须马上引导和补充:“对,这么对比和衬托,便更显出草的渺小,但渺小不等同于自卑。像老师也觉得自己是平凡而渺小的一个人,像小草一样,但却没有自惭形秽的理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为何要轻视自己?来到人世间的第一次,我们就当过一次强者,都是父母的孤本和骄傲。”每个学生的发言,大约一分钟时间,但这一分钟时间,凝聚了他们课后对文本解读所要花费的数十分钟的探索。这的确验证了人们熟知的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表达与交流,其实就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让我们心灵沟通,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手段。(二)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舞台当学生已熟知老师如何在阅读课做主持做策划时,教师可以尝试放手把重任交给学生,自己在台下做一个评委或观众。最开始,可以选出有能力的同学组成一个策划小组,让他们课后制定一节阅读课的内容、形式、步骤、规则,选出主持人、评委和选手等。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策划小组成员、主持人、参赛选手,可以每个星期轮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都有机会上台参赛,展示属于自己的宝贵的一分钟。果然,学生们的潜力是巨大的,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展现的是出乎意料的精彩。开始,他们每周一次的阅读大赛,都以《悦读》为材料。《悦读》的编写说明指出:“起初我们每周印发6篇左右的精选文章(约8000字)供学生阅读,反响不错。之后要求学生精读其中的1-2篇文章,并写出自己独有的读后感受(不少于300字)。”[7]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参赛,每个小组选出代表组成评分团和评委团。获胜小组和个人可以加分,而且最佳读后感会配上作者的照片,在“钟舜斌阅读说话课”公众号上发表。这些嘉奖方式让学生们的努力、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见证,激励周围的学生共同进步。(三)提升专业素养,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李镇西老师认为,守着三尺讲台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有比语文宽广的人文视野,阅读是教师的生命线。“读书,是我对老师们进行思想引领的常规途径”。[7]语文老师要做到有话可说,也需要在浩瀚的书海中继续遨游,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具有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们语文教师也可以学古筝、学书法、学绘画,学唱歌、学朗诵、学跳舞,在教学需要的时候便展示自己的所学,如一分钟的简笔画、一分钟的歌唱、一分钟的诵读等,让学生知道引领他们前行的人是优秀的,彼此之间就会更加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我们就可以更大胆地以各种形式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更大胆地带着学生去解读经典、名著,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让师生的灵魂在阅读中升华,让师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四)合理竞争,科学评价小组之间有了竞争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如我们的学生在看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的视频后,就特别想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但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制定适合自己的流程和规则。比如将立论和质辩、小结环节的时间调整为1分钟。“教师评价语是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点评的即兴语言,是教学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功能属性的评价语能够给学生不同的影响。如激励评价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学习;引导评价语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给学生以启迪;诊断评价语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更好地成长”。[8]另外一个更好的办法,是把评价打分的任务交给在场的每个观众,相信他们就无暇顾及其他了。教师可以先示范点评,然后教会学生点评的技巧。比如评价一个学生上台交流的读后感受,先听听读后感受的内容,看看有没有紧扣话题,议论是否深刻,有没有教育意义等,再评价这位同学上台讲话的语气是否流畅,体态是否自然,是否具有感染力等。评价时可以选出评价小组,也可以随机抽签点评。很多学生的评价都从肤浅、笼统变得中肯、深刻,这种明显的进步说明了我们要相信学生有慢慢变好的能力,老师学会引导和放手,让他们蜕变,假以时日便会超越旧我。

三学校对阅读说话课的理解与支持。学校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给语文课堂更多读书、交流的空间。学校支持语文科组组织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经典诵读、辩论赛、读书沙龙、课本剧表演等,加大对学校图书资源的投资力度,重视对获奖学生的奖励和培养。博罗中学自开展了阅读说话课以来,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每年校庆期间都举办读书节;平时的教学安排中,每班每周的课程表都会有一节由老师带着学生去图书馆进行阅读的课;另外,还及时升级语文科组的活动,让演讲比赛、读书活动从最初的班级活动变成了全校性的大型活动。总之,学生积极参与的阅读说话课,提高了他们妙语连珠、妙笔生花的能力。实施这些改革方法后,改变的不仅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面貌,也明显看到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的途径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说话能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自主开放的课堂模式,包括学生巧妙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参与课前一分钟演讲活动,自觉加入“同读一本书”文学沙龙,和教师设置“七点”指南、让学生任选一点发言,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舞台,提升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竞争,科学评价学生的阅读与说话以及学校对阅读说话课的理解与支持等方法。将“悦读”“说话”具体化,常规化,有助于大面积提高“阅读说话课”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03).

[2]孙双金.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词教学[J].福建教育,2017(18).

[3]刘华贵.读懂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之价值取向与意蕴[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04).

[4]赵东娴.浅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4).

[5]崔绍怀.陈凌云语文教学观及其现代意义[J].惠州学院学报,2019(04).

[6]黄文娟.对“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一些思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05).

[7]北京东方人民教育科学发展中心.悦读•语文(高一年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编写说明.

实践说范文篇6

具有周文化特色的鲁文化造就了孔子儒家学说

孔子原本是宋国子姓后裔,在他的远祖孔父嘉时,因五世亲别于公族,失去贵族身份后而改姓孔,家道自此衰微,从曾祖辈起便举家迁居鲁国。孔子生于鲁长于鲁,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鲁国度过的,鲁文化对他的濡染是非常深厚的。

周族完成翦商之大业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便在东方封建诸候“以藩屏周”。鲁国是姬姓贵族建立的宗亲方国,地处泰山之阳、汶泗沂沭之滨,较为封闭;国民以农为业,不事渔、商。封建鲁国不仅是为了大启疆宇、“为辅周室”,曲阜是商奄旧地,居住着文化较为先进的前朝遗民,就更需要加强对东夷诸族的镇抚和文化征服。因此始封地位很高的周公为鲁君,周公因辅佐成王并未就国,而是由其长子伯禽继承。于是鲁国成为周王室的人以控制这个地区。鲁立国之初,周王室的封赐极为丰厚,“分之上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左传*定公四年》)等,各种礼器典籍几乎应有尽有。《礼记*明堂位》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鲁国享有天子器物服饰、奏天子礼乐的政治特权,鲁国虽小而地位之尊由此可见一斑。因此,从分封之日起,鲁国就是个宗周文化的方国。“用即命于周,是之职事于鲁,以昭周公之明德”(《左传*定公四年》)。由此也就决定了鲁的治国方略是以推行周礼周俗为既定方针,伯禽对殷民实行“变其俗,革其礼”,正是这一治国方略的体现。久之成习,凡是必遵祖训和谨守周礼,周初开始完善起来的宗法礼乐制度,便铸就成了鲁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治国方略将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我们可以与鲁国同时分封的齐国作一比较。

《汉书*地理志》: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周公问太公:“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齐鲁二国始封时地皆不过百,可以说是在同一水平上起步,而鲁在政治资源和文化上还要优于齐。齐国“举贤而上功”,不当“凡是”派,广纳贤才,因地制宜,富国强兵,使齐国土扩展到方园二千里,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齐国提倡学术自由发展,不排拒不同学术思想流派,因此就有了一时儒法道墨诸家云集稷下,形成著称于史的稷下之学。鲁从立国到被楚灭国的这一历史阶段,以“宗周”为准绳,压制不合周礼的一切思想和文化,不思进取,人才匮乏,积贫积弱,国土虽曾扩展到五百里,仍是小国寡民之邦。“周礼尽在鲁”(《左传*昭公二年》),鲁国可圈可点的历史成就仅此而已。齐国的改革性、开放性、民主性与鲁国的保守性、封闭性、落后性形成鲜明对比。孔子儒学就是在鲁国这种文化氛围中生成的。孔子则按周文化的面貌将鲁文化系统化、理论化、政治化、世俗化,可以说周、鲁文化尽在孔子儒学之中。例如,鲁国崇尚周礼,孔子则“吾从周”;鲁有讲习周礼周乐的传统,孔子则“立于礼,成于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鲁以“尊尊而亲亲”为既定国策,孔子则将其弘扬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周王室训令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孔子则主张“天无二日”,“尊无二上”(《礼记*曾子问》)….只要稍加对读,我们就会发现孔子教义与周文化有很强的对应关糸,这说明孔子是全面继承了周文化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季,其时天下“礼崩乐坏”,这本是对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和文化的一次大冲击,应视为是历史的进步,然而在孔子教义中,我们并未发现他对进步的讴歌,有的却是对尊礼者的赞美,对越礼者的诅咒,对“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寄予乌托邦式的响往。这也说明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并未汲取新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不曾顺应当时的历史潮流。

“半部《论语》治天下”:“儒术治国”留下的失败记录

孔子死后颇受恩宠,与他生前“累累若丧家之犬”的景况形成鲜明对比。他首先被鲁哀公诔之为尼父,汉武帝将孔儒定为一尊,司马迁作《史记》以“世家”许之,与王者并列;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太宗尊他为先圣,唐玄宗封他为文宣王,元武宗加孔子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英宗还特意加封孔裔为衍圣公……。自汉以后不分夷夏,凡入主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无不尊崇孔子,并且抬到吓人的高度。一黄土,一冢枯骨,何以能亨有“素王”之尊?我们可从孔子理论体系与帝王利益关糸中找到因由。

孔子说过:“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左传*成公二年》);又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孔子主张帝王唯我独尊,亨有至高无上特权,这与韩非子主张帝王树立绝对权威有惊人相似之处。孔子维护封建帝王最根本的绝对利益,理所当然会受到封建帝王们的尊崇。孔子传人孟子仅说了句“民为贵,君为轻”,就被朱元璋撵出了孔庙,若稍有不合帝王心意就会落得这般下场。《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为封建帝王们设计的一套贵贱有序、上下有别的政治制度,如果等级名分错位就不合孔子所规定的“礼”。而“礼”是无所不包的,如制度、仪式、婚丧、风俗等等都包涵有等级名分。凡不合“礼”处就要“正名”,何谓“正名”?何晏《集解》释为“正百事之名”,即在方方面面都要维护帝王专制统治的政治秩序,这是颇合帝王心意的。再则是孔子很善于为尊者讳。《史记*孔子世家》:“践土之会,实召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子狩于河阳’。”历史真相是:晋文公欲会诸侯讨卫、许,担心诸侯不奉命,于是便召来周襄王,以天子名义会诸侯,史称“践上之会”。孔子在编《春秋》时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闹剧曲讳为周天子“巡狩”,保全了周王的面子。孔子很会揣摩帝王心理,如何不受帝王尊崇呢!如果说孔子身后的显赫是帝王们感情上接受了孔子的话,那么,叔孙通说的“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则是帝王们逻辑地接受了孔子儒学。孔子教他们以“儒术治国”,可保持独裁专制统治,一家天下可代代相传。

儒术治国的形象说法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鹤林玉露》卷7)。此说始见于南宋,据称是北宋权臣赵普所言。然而,与其说是赵普之言,不如说是约定俗成之论,它认定这样的历史“事实”,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中国基本实行的是儒术治国。那么以“儒术治国”的各代王朝是否国运亨通呢?

汉武帝虽“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汉书*武帝纪》),仅还仃留在口头提倡上,并未认真实行。如所用之臣或是文法酷吏如张汤、杜周之流,或以经术润饰吏事如董仲舒、公孙弘之辈,绝非纯儒。汉章帝白虎观会议正试确立了儒术治国,其时社会危机四伏,儒术治国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儒术治国是救世良方吗?汉章帝至汉灭国仅144年,其后几个统一王朝,晋为154年,隋101年,唐289年,宋319年,元108年,明276年,清267年。儒术治国何曾园过帝王们的家天下传之万世的美梦!尽管孔子设计了一套封建社会的乌托邦蓝图,以“仁”、“中和”、“孝”等政治设计限制帝王们的权力于一个“度”内,这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呓语。历史上一些开国之君或中兴之主只是鉴于前朝的颠覆所有所收敛而已,他们给人民一点好处就大力宣扬,而榨取人民时却不露痕迹。这便是《管子》中为他们总结出的一套“仁政”-----“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恰恰证明了孔子设计的那套“自我调节机制”只徒具文字意义,对任何一位封建帝王都无约束力。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儒术治国每每留下失败的记录。

儒术治国使中国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保守落后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因此,所形成的历史惰性,使任何改革、那怕是改良都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如王安石、张居正以及戊戍变法等等。马克思曾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指出:“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然而出自中国的这三项伟大发明,并未率先将中国由封建专制主义社会推进到资产阶级社会,倒是将火药普及为焰火炮竹,罗盘成为风水先生的法器,而印刷术普及后,结伴而至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文字狱!

“半部《论语》治天下”究竟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一部廾五史足以为世昭鉴!

孔子儒学薰陶下的中国国民精神

孔子儒学是在周鲁文化孕育下生长出来的,鲁国国民的精神状态如何?我们从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曹刿论战》中可窥见一斑。

《左传*庄公十年》载,齐将伐鲁,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国虽不乏象曹刿这样的俊杰之士,然而故事却反映了当强敌压境、国难当头时,宗室权贵居然束手无策,而众多乡人则以“肉食者谋之”、事不关已的心态置国是而不理。二百年后孔子称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正是对乡人的那种不良心态的赞许和肯定吗!鲁人、甚至其后的中国人“只扫自家门前雪”的不良风尚的形成也是由来己久的,经孔子的误导,其影响的恶劣和严重后果,我们又岂能低估!当下许多中国国民对国运民生、改革大业的漠不关心,对诸多社会丑恶现象的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难道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误导造成的恶果吗!然而二千余年来孔子教诲下的国民又果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到“思不越位”吗?如其能按等级名位去思考去行事,历史上又何以会发生许多不在其位而夺其位的宫庭政变、或以血与火的手段让江山易主呢?又何以会有那么多的官吏极不安分,为加官晋爵或谄谀媚上曲邀恩宠,或卑身贱体卖身投靠…..。这与孔子设计的“理想人格”岂不是相违悖的吗?又如孔子教导国民要“谋道不谋食”,可谓圣洁高蹈,然而国民们口中念着圣人教诲,私下里却放胆设租寻租,贪污受贿。王亚南先生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说换一个视野去看廾四史,“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有资格进入贪污史、奸佞传的国民,又有几人没有读过孔孟之书的呢!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孔子儒学哺育下的中国国民,己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吗?人格分裂又造成人性的虚伪,其最典型的特征是说一套做一套,表里不一,言行不一。

孔子儒学中没有为中国人提供枳极的进步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方法。孔子强调“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把国民的思想禁锢在等级名分的“礼”的范围内,使国民的思想思维得不到充分的伸展。中国长期的保守落后与孔子儒学的保守落后密切相关,这不由得令人想起德国。德国人认为,德国之所以能在科技、生产力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能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迅速恢复,应归功于黑格尔、康德这些哲学家把德意志民族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哲学是能真正改变人的思维和思想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强盛的民族总有强盛的哲学,而强盛的哲学一定能滋养出强盛的民族!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积贫积弱、保守封闭,这也说明了孔子儒学不是“强盛的哲学”,它又怎能滋养出一个强盛的民族来呢!又怎能哺育出千千万万个“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强盛的个体呢!

孔子儒学在其伦理学说中为国民提供了一种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国民持这种认识论,每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国家政治本是极复杂的糸统,我们竟简单化为清官贪官、善政弊政等等;又将官僚队伍分为清流浊流,而正邪两方又水火不同器,冰炭不同炉,于是便形成朋党,互相对立,激化了许多社会矛盾,也毒化污染了政治空气。这种认识论无视价值中立原则,不允许国民持中间立场,这势必使国民的思维容易情绪化、情感化,同时也造成说假话的风行。

孔子儒学曾为国民设定了一种理想人格,修齐治平是理想人格的实践和完成过程。如果按这种设定来教化、塑造我们的国民精神,二千余年来我们的国民早已是谦谦君子了;那么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社会危机何以总是伴随着道德危机?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总要伴随着艰难的道德重建呢?国民的伦理道德为什么竟脆弱得这样不堪一击呢?道德危机的周期性,难道不是孔子儒学在道德教化方面失败的记录吗!孔子儒学的伦理教化有很大的消积作用。孔儒以僵化落后甚至违反人性的规范束缚人的自由选择,造成个人自我意识的淡化和萎缩,使人的社会角色类型化,个人创造性受到压抑。长期的历史积淀,国民养成了一种普遍的权威性人格,以及信仰、畏惧、依附权威的文化心态,养成了因循守旧、恪守传统、拒绝创新、随波逐流的内倾型民族性格。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创建儒学之始便摈弃了宗教崇拜,转向于对帝王的政治权力崇拜,从而造成了中国社会至今不衰的“官本位”文化观念。国民在“权力崇拜”的愚弄和鼓惑下,对权力的痴迷及对官位的追求己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不言自喻,权力和官位的背后是巨大的廉价财富和利益!孔子儒学主张以内省式的修身、通过“灵魂深处闹革命”来塑造自我道德形象。道德的自我形象欲求导致国民重虚名而不务实际的行为特征,鲁迅先生称为是“面子”问题,而面子问题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

对孔子儒学文化品格的虚伪性,与孔子差不多同时代的人早有观察和认识。《庄子*外物》有“儒以诗礼发冢”的故事,揭露儒家“彬彬有礼”地掘墓碎尸,夺人珠宝,儒家人格分裂竟达如此!这篇小品对儒家标榜名义、欺世盗名、“阳为道学、阴为富贵”(李贽语)的虚伪人格给予了辛辣的批判。人格的分裂必然导致人性的虚伪,它对国民、尤其是对官僚群体心灵和精神的毒害是十分严重的,造成了多少官吏夤缘投机、趋炎附势、媚狡谄伪、畏强凌弱、因循苟且,他们在“达则兼济天下”的旗帜下假借大义,窃取美名!这说明孔子儒学不仅需要虚伪,而且不断地制造虚伪。当虚伪盛行时,社会上必然兴起伪善之风;伪善之风起必然导致信仰危机和世风衰败。

实践说范文篇7

尊敬的系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材料0801班的Xx。今天我站在这个演讲台是为了竞选实践部部长。实践是党和政府对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是我们在进入社会中所要不断历练的。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得到提升和检验。

我们系学生会实践部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台,它以服务广大的材料与化学化工系学生为宗旨,通过贯彻学校和系里有关实践活动的决定,组织、协调全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而我之所以要参竞选实践部部长一职是因为,实践部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平台,让我为同学们服务,贡献一份力量,促进我系社会实践工作不断发展。同时我想这也是一个塑造自我的机会,让自己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让自己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和实践等各方面能力。

我认为当好实践部部长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第二,是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第三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这三点我都比较符合。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原意服务同学。过去一年我一直院勤工助学中心工作,期间完成了各项活动的活动总结、实践策划,因此具备了相应的工作能力。自己在寒暑假期间也也在外面打工,学习了一些经验。在过去一年里我想我和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与其他人工作的也非常愉快。

实践说范文篇8

对于这种孩子,我了解的不多,所以我买了相关的书籍,在网上也浏览了不少相关的资料,从而得知:小樊的问题属于严重的小说小动,必须要干预和解决。也知道了小樊之所以在课堂按耐不住的原因。主要是不少新课的知识早就会了,他听得不耐烦了,干别的事情老师又不允许,只好用动来动去,影响别人来消磨时间。根据调查和理论研究,我提出了一个方案和任课老师以及小樊的家长进行了商讨,任课老师和家长都表示愿意和我共同配合。

二、实施帮扶策略过程

(一)留心观察,“特区”去留看自己。从那以后,我时时留心小樊的举动,在为他开辟了“特区”,允许他在课上不听老师讲课(或不用整堂课都听),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者在不影响别的同学的基础上,自己看课外书,几天下来,发现他的小说小动真的减少了很多,当然期间别的同学对此也有意见,我向全班同学说明了情况,大家表示很支持。于是我趁势给小樊下了新的规则:如果给你一些自由以后,你的学习成绩下降了,说明你还不善于自主支配自由时间,你的“特区”将不再保留,直到成绩上去后,再继续开通。他表示愿意试下去,而且保证不会让成绩下降。

(二)开展班会,玩笑中看清自己。许多严重小说小动的学生都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他并不知道或不清楚自己上课的动作和姿势是什么样子。课堂上我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拍下他小说小动的镜头,让他自己看(不公开)然后告诉他:“现在你是自己在看,可是当初你如此听讲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可都看着你。”

(三)家校沟通,促使他的温暖成长作为班主任,我经过仔细观察一下,把他的小说小动都加以细致的研究。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小说和小动,告诉他如何改正,帮他出主意,初步有效果后,鼓励他坚持下去,并扩大战果。

三、反思与讨论

(一)做学生的心理导师

当发现小樊的问题在于家庭因素造成的行为习惯差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帮他建立正确的规则,因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交谈,从关心、爱护他入手,帮助他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并鼓励他改进自己。

(二)奖励法要与其他教育手段结合

在工作中,我注意通过表扬和奖励来激发小樊的自信与自尊。如:当他在运动会上表现出顽强拼搏精神时,我就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当他帮同学们扫呕吐物,主动帮老师做事时,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

(三)奖励法不能急功近利

实践说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标准

近年来,在国家不断推出的有关高职高专教育的文件中,如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教职成〔2015〕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指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必须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职成〔2019〕1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只是为高职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顶层设计。当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因为缺乏具体指导而存在诸多问题: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清,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践内容不完善,实践课程各自为政,实践保障不规范,实践评价体系不科学,企业参与度不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专业教师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说实践教学现状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商务英语听说能力不仅是衡量商务英语人才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Rivers通过对人们运用语言交际时听、说、读、写所占比重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听说结合占比交际总量的75%[2]。由此可见,听说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性。2020年6月,我们对应届毕业生实习单位用人需求、兄弟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了相关调研。通过对30家实习生的顶岗实习单位走访调研得知:相较于商务能力,73%的用人单位认为语言能力更为重要;而在语言能力中,86%的单位更为看中听说能力。对比企业擅长培训的商务能力,英语听说能力是学校虽耗时却擅长培养的、也是企业急需塑造对外形象的敲门砖。第127届云展会各企业的英语主播因受限于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导致现场展示效果不理想。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工作岗位需求的调查报告,高职毕业生的听说能力为用人单位最不满意的一项[3]。通过查阅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语言听说类课程主要集中在英语听力、英语口语或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口语;开设了大量的商务类课程,旨在培养国际商务操作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始终存在着“哑巴英语”的现象,商务英语听说能力一直是学生的软肋。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大量语言实践训练的。通过调研部分院校的商英专业老师得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一般在60%-70%间,因不具备可以独立于其他专业的语言优势而导致就业竞争力的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应突出语言本色,而听说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独具的优势所在,但培养效果却不尽人意。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听说实践教学尚未有统一的听说实践教学标准,听说实践教学缺乏具体指导,导致教学效果薄弱,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商务英语专业日渐式微,面临被合并或被撤销的风险。听说实践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目标不清晰。对“商务”内涵理解不足,对商务活动流程中的听说活动缺乏完整认知,对“听说”理解失衡。商务英语专业主要通过单独开设的(商务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听力两门课程来培养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外教上口语课,中国教师上听力课。将听、说分离,进行独立培养,输入、输出缺乏连贯性,单打独斗式的教学对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无异于杯水车薪,起不到协同效应,不利于全方位和系统地掌握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情况。即使开设了《商务英语听说》这门课程,也未能很好把握听、说间的关系,将听说教学片面地设定为听为主、说为辅,着重被动输入,轻视主动输出。(二)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体系不衔接。将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锁定为1到2门课程,忽略了与其他课程的衔接,课程间各自为政。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于课前、课后实践少做要求,学生的语言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语言输入单调、语言输出不足,缺少了日常累积,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提高也只是一句空谈。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商务情景中真实的听说活动,教学内容也没有体现完整的商务英语听说流程,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严重脱节,零星的、缺乏真实的学习内容会导致学生在面对真实的商务沟通时,不知所措、无从开口。(三)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模式欠多元。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播放音频、视频为教学手段,视听后做听力练习,说的活动多数是回答封闭式的问题,学生可自主发挥的余地很小。课堂教学活动单一,缺乏语言氛围,生生互动交流较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四)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保障不规范商务英语听说教学任课教师多数是语言学专业出身,语言能力较强,但既缺乏商务背景,又缺乏实践经验,不熟悉商务工作流程,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学生虽然是在语音室上课,但也只是对着电脑,没有智能化的教学软件,不能实操商务流程。(五)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管理不健全。听说实践教学缺乏总体指导性文件,各课程的实训指导书也不完善或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指导价值。日常实践教学虚化、疏于管理、随意性强。(六)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评价不全面。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呈单一化。教师更多地关注于商务英语听力实践教学评价,相较于口语,对听力水平的评价似乎更好操作:商务英语听力评价主要是以做题为主,题目做对了,似乎就表明听力水平提高了;口语评价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提供,数量不足、作用有限,学生缺乏满足感。听说实践教学随意化的现象应引起专业教师的高度重视,听说实践教学标准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说实践教学标准研制思路

实践教学标准对实践活动各层面进行全方位描述,指明实践教学方向,增强实践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组织者应针对每门课程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制定相关教学标准,并据此作为实践教学实施和评价的指南,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目前,对商务英语专业听说实践教学标准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在具体模式建构层面还有待深入研究。不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会有所不同:学分以及学时数存在差异。建议每个学期的听说课程学时数保持在54-72学时之间,保持在校期间至少270学时的听说教学,实践学时达到55%左右。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效衔接,以课堂强化训练为主,充分利用课前、课后的碎片化时间,增加学生进行听说实践的机会,更好地解决听说课程学时有限的问题,使得听说实践教学在2年半的时间内(商务英语专业一般是2.5+0.5的学制)不断线;创设良好的听说氛围,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听说实践的意识,不断积累听说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听说能力。5个学期开设的听说课程可以设置为:英语视听说I———英语视听说II———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市场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谈判(跨境英语直播)。各专业可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添加其他相关的听说课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听说实践教学标准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明确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目标。高职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国际商务环境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具体表现为求职面试———同事沟通———接送访客———预定机票———预定酒店———酒店入住———商务宴请———商务旅行———陪同购物———公司介绍———产品介绍———产品销售———直播带货———商务谈判———售后跟进———会议安排———会议发言———展会销售———展会接待等环节中的国际商务+听说的复合能力。商务听说活动无处不在,其中产品介绍、产品销售是核心能力。正确厘清听说的关系:(视)听只是课程的导入部分,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提供一定的语言输入;(视)听后后续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内容相关的语言输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听的结果,是课程的核心。树立以听促说,以说为主,(视)听为辅的教学理念。(二)衔接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体系。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需要一体化的听说课程群支撑,从基础听说能力培养到商务听说能力培养再到综合听说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基础听说课程群,商务听说课程群,听说综合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在群内群外建立各课程实践环节的递进关系,保证实践内容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完善各听说课程群的实践教学内容,做到衔接有序,层级递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基础听说课程群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商务听说课程群包括:商务英语视听说———国际市场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谈判———会展英语———跨境英语直播;听说综合课程群包括:英语听说社会实践———广交会实习———跨境新媒体营销创业训练活动———顶岗实习———国际交流。所有分项实践教学目标共同达成各课程群实践教学目标,最终达成本专业听说总体实践教学目标。(三)丰富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模式。语言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语言实践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丰富听说资源,课前利用线上学习资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APP线上英语趣配音、线上英语流利说APP、每日英语听说APP、TED演讲等资源进行自主听说实践;课中通过支架式教学,如情景模拟表演、辩论赛、角色扮演法、3D情境教学法、项目任务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谈判案例分析、主题演讲等教学方法,开展多样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的听说实践能力;课后主要有评价、作业、实习等环节,通过智慧化实训平台进行智能互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线上、线下实境体验教学,巩固实践教学效果,探究课内外、校内外各实践活动的对接。(四)完善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保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队伍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语言类教师教育背景单一,可通过兼职、挂职、跟岗的形式了解岗位实际需求,积累商务实战经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衔接教学与岗位;多渠道引进企业的兼职教师,形成优势互补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此外,还要有硬件设施完备的语音实训室,资源丰富、使用流畅的商务英语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运行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让实践教学从校内实训走向校外实践,从模拟走向真实。(五)加强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调控,确立明确有效的实施方案,制订各课程群的实训指导书及群内各课程的实训指导书,注意相关内容的梯度衔接;制订课内实训、社会实践、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协议书等,并积极落实各方职责。通过制度建设,确保监督的过程化、规范化,及时进行整改。(六)改革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评价。运用多元化教学评价。评价主体体现多元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社会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素养10%(国际视野,纪律、协作意02识,服务、创新意识,工匠精神,自信大方等),商务交际知识30%(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等),能力60%(日常听力能力,日常表达能力,商务听力能力,商务表达能力,处理问题、思辨、评价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更为全面科学,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议和努力方向。听后可安排多样化的练习:采用复述、转述、续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让态度更加投入、思考更为深入、表达越发丰富;利用FIF口语训练系统中的人机对话,智能测评功能可以使学生及时得到听说反馈,促进反思提升。

三、结语

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能力,通过商务英语听说实践教学标准的制订,为商务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把握总体方向、提供具体指导,突出英语听说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小峥.基于项目导向的商务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8(41):193⁃198.

[2]Rivers,W.M.TeachingForeign⁃LanguageSkills[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1981.

实践说范文篇10

[关键词]实事求是,实践,存在论

“实事求是”本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1)、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

然而迄今为止,通常对“实事求是”都是从纯粹认识论的角度加以理解的。人们即使将“实事求是”跟“实践”联系起来,但“实践”本身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纯粹认识论范畴。例如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解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据此,“实事求是”就是去研究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规律性。按照传统的理解,这里所谓“客观存在着的”就是所谓“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实事”可以是在人类实践之外存在着的,如纯粹的自然界;“是”就是这种纯粹客观事实的纯粹客观的“规律性”。先有了这种“客观存在”,然后才有人对它们的认识,再后才有人对它们的改造亦即实践。于是就有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的将认识和实践割裂开来的公式。这里,作为纯粹认识的“实事求是”是在实践之前、之外进行的。

之所以产生这样一种观念,是因为:“实事”不是被人们理解为实践本身,而是被理解为实践之前、之外的作为纯粹认识对象的东西;因而“求是”也就不在实践之内,而在实践之外。显然,“实践”范畴仅仅被理解为一个用以界定“认识”的参照或者逻辑工具,换句话说,“实践”仍然仅仅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例如列宁说过:“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与此相关的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流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样一种说法。这里,实践显然失去了作为改造世界的本质力量的存在论意义,而仅仅只具有认识论的功能了。这种纯粹认识论的“反映论”的理解,其实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实践观。

这里,我们尝试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棗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视角,亦即“实践主义”(4)哲学的视角,对“实事求是”作出一种新的阐释。

作为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实践主义”,我们理解有以下基本特征:它是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5)的一种新的理解,这种理解认为,“物质”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因而也不是它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哲学看来,实践才是唯一的“存在”或“实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

马克思这种“实践主义”哲学,必然要求对“实事求是”的命题作出存在论层面上的阐释:如果说“实践”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那么“实事求是”,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就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实事”作为生活实践,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什么东西,而就是人之存在、即人的生活实践本身;“是”也并不是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就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或者生活实践的真理;“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生活实践,因而也是一种存在论事实。因此,“实事求是”就不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活动,而首先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活动。

1.实事:生活实践

人们通常易于持有的那种朴素的“自然视点”(naturalviewpoint,胡塞尔语)使他们去寻求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例如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寻世界的“本体”。这种“离人而言天”的企图,已被哲学的历史证明是失败的。近代认识论哲学虽然开始检讨我们对本体的这种“认识”本身的问题,但其前提仍然是对这种“本体”的承诺。这种本体被设想为某种“实体”,或者被设想为这种实体的某种“本质”属性;总之,那是可以离开人的存在来谈论的某种纯粹“客观存在”的东西。结果,经验主义走向了不可知论,理性主义则走向了先验论,表明了“离人而言天”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此路不通”的。自从“物自身”被康德宣布为不可知,认识论时代便结束了。现代哲学发生了所谓“语言学转向”,关于“实在”的问题被视为“形而上学”而被“拒斥”或搁置起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无法找到真正实在的“实在”。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找到了通往真正的“实在”的道路,那就是“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实践即是实在,实在便是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实在,实践之外别无实在。如果我们仍然试图在那里寻求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某种纯粹客观存在、例如“物质”抽象,那不过是“前马克思”的法国唯物主义水平的东西而已,对于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用得上马克思自己说过的:我只知道我自己决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看来,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只能是人的实践。胡塞尔要求“面向事情本身”,马克思要求面向实践本身。前者只是一种纯粹先验理性的存在,后者则是现实生活实践的存在。而此实践乃是人自己的“事”。这种“事”是唯一的“实在”,故称“实事”;而离开了人的实践的东西只是“虚无”,所以马克思说:“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6)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实事”,即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这种作为唯一实在的“实事”,不是任何一种类型的“实体”,而是人的“活动”本身,人的“事情”本身、“生活”本身。“事情”乃是离不开人的“事”,而非与人无关的“物”。

说到“事”与“物”之区分,我们似有必要讨论一下宋明理学关于“格物致知”之“物”的辩论。“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就是儒家的认识论纲领。此所谓“知”,就是知识或者真理;此所谓“物”,就是存在或者实在。但儒家理学各派对“格物致知”是有不同理解的,其焦点集中在对“物”的理解上。程朱的理解是“物犹理也”(程颐),主张“即物穷理”(朱熹);此处之“物”具有“实体”的意味,是在实践之前、之外的预设。心学家的理解则是“物犹事也”(王阳明),此处之“物”殊非离人而在的实体,而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心学家讲“格物便是致知”,也就是讲“实事求是”,讲“理在事中”,讲“知行合一”。此说由来久远,东汉郑玄《礼记注》就说过:“物犹事也。”后来清代颜元《四书正误·大学》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实做其事”(7)。这与“实事求是”的观念是吻合的,是很有道理的。心学把“物”理解为“事”,此“事”具有双重含义:狭义地、历史地看,是指的道德践履之事;但是如果推扩开来、超越地看,此“事”可以泛指人的实践活动或现实生活。

这种“实事”作为唯一的实在,就是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哲学所理解的“存在”,即人的存在。“实事”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东西,而是那种ofpeople,bypeople,forpeople(8)的东西。“实事”作为人的存在,也就是实践。实践就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因为对人来说,人的存在也就是世界的存在。这就是说,世界是存在于人的实践域之中的,是内在于人的存在、内在于实践的。一切实体棗自然、物质、理念、上帝等等,都在实践的“视域”(Horizon)之内,都在人的存在背景上呈现,因而都是人自己的“事”。

2.是:存在论真理

通常理解,“是”即真理、客观规律。然而“真理”和“规律”其实是大有区别的:一般认为,前者是认识论范畴,后者是存在论范畴,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同时,它们又都在人的存在论背景上呈现,因而都具有存在论意义。下面分别加以考察。

一是关于“客观规律”的问题。

“实事”作为实践,既然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就有一个去认识和把握它的问题,亦即所谓“实事求是”的问题。但严格说来,这里的“是”不是指的规律本身,而是指的对它的认识,亦即真理。规律作为我们认识的对象,本身是一种存在论性质的东西。规律不是“是”,而是“事”。而且,这里作为认识对象的规律,并非存在于人的实践“实事”之外的。我们所预设的认识对象,与传统意义上的认识对象已有根本的不同:原来的认识对象“规律”实际上是被预设为纯粹的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认识就是对这种“客观规律”的把握;而马克思哲学所预设的认识对象则是人的存在本身、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亦即“实事”的内在联系。此事乃是人自己的事,因而其中之规律本质上是实践活动本身的规律。“求是”不是寻求那种纯粹自在的所谓“客观规律”(近代哲学史和科学史均已表明,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对人的实践活动内在联系本身的反思。

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这不仅是一个认识受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而且是认识的对象包括“规律”本身就是人的活动的问题。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然而,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马克思哲学的规律论的实质其实也在于此:他对社会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实际上就是对人自身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

二是关于“真理”的问题。

如上所述,严格说来,实事求是所求之“是”,所指的不是客观规律,而是真理。人们通常把“真理”范畴与“规律”范畴等价看待,那是不对的。“规律”是一个存在论范畴,而“真理”则是一个认识论范畴。换句话说,所谓真理并非客观规律本身,亦即并非某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认识的结果,“求是”的结果。由于这种真理或“是”乃是认识棗更确切地说,是意识棗的结果,它只能是主观性(意识)与客观性(客观规律)的统一。

但是正如上文谈到的,所谓“客观规律”其实是在人的实践域内的。如果说规律的所谓“客观性”是在“上一次”的“事”或实践域内,从而是在“上一次”的意识域内;那么关于客观规律的“是”或“真理”也就总是处在“当下”的、“这一次”的实践域内,从而总是处在“当下”的、“这一次”的意识域内。事实上,这一点已经为现代科学所证实。例如现代物理学已表明,企图寻求完全独立于实验者的实验意识和实验手段之外的所谓纯粹客观的物理规律,那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所“求”之“是”即真理,是实践的产物,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的意识的产物。

关于这个问题,通常存在的一个误区在于:把真理的客观性理解为在人的实践之外的对象的客观性;换句话说,即看不到实践本身的客观性及其意识本身的客观性。其实,实践本身就是客观的,在马克思看来,甚至只有实践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为实践的内在要素,意识本身也是客观的。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真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说法并不确切。如果说真理必须符合什么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只能是实践本身。真理其实不是关于对象本身“客观规律”的镜像似“反映”,而是关于实践及其内在意识规律的自返性意识,因为,所谓客观对象及其规律也不过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在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看来,不仅实践、而且意识也都是一种存在论事实。如果说“实事”或实践是存在论的全部事实,那么“是”就是在这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真理。

3.求:作为一种存在论事实

实事求是,“求”是关键。怎样去“求”?这不仅是个方法论问题,而同样是一个存在论问题。“求”当然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本身也是人的实践的一个内在环节,因而也具有存在论意义。根据实践主义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是“反思”棗对人自己的“实事”、即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反思;同时,这种认识或者反思活动本身,也是人的“事”、即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环节。我们不能像康德那样把“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截然对立起来,更不能把它们都归结为“理性”。它们都是实践,都内在于实践。换句话说,“求是”本身也是一种“实事”。撇开王阳明思想的伦理狭隘性,那么,认识和实践的这种内在而非外在的关联性,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知”就是“是”,“致知”就是“求是”;“行”就是“事”,“格物”就是推行“实事”;“知行合一”就是“是事统一”,亦即认识和实践在存在论层面上的同一性。

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就是我们在“实事”中“求是”的两种极典型的方法。自然科学是“求”实践域内客体方面之“是”,社会科学是“求”实践域内主体方面之“是”,哲学则是“求”实践域内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的整体根本之“是”。它们都具有存在论意义,从而都具有实践性品格。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关于人之“实事”即实践活动当中的经验层面之“是”即事实真理。经验原则无疑是科学的第一位原则。尽管经验原则本身在现代哲学中早已受到质疑,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普遍有效性。这就是说,经验实证原则作为科学的根本原则,虽然在今天被发现是有限的、非绝对的,但这丝毫也不等于说它就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因为从根本上看,经验世界本身就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客观实在”的一个层面,只要承认实践活动是客观实在的,就不能不承认经验世界是客观实在的。科学就是在经验世界范围内“求”具有普遍性的“是”,它所揭示的就是关于经验事实的普遍真理。但是经验本身也是实践的一个层面,“实践经验”这个常用短语充分地提示出这一点。当然,实践并不等于经验(9);但是,人在实践中所求得的认识,作为其基础的“原初给与”(theprimordialgiven)无疑是经验(10)。

社会科学更直接鲜明地表现出了认识作为人自身的实践活动的内在自返性。譬如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它们反映的无不是人的活动“实事”的内在的相互作用之“是”。其实,现代自然科学也发展到了这样一步:那种关于纯粹“自在”自然界的预设显然已经为愈来愈多的自然科学家所抛弃,他们不再以这种纯粹自然主义为预设,他们的活动越来越成为对人的活动与被观察的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思与描述。这样一来,自然科学的人的自我反思性质也更加突显了出来。

但人对自己存在的把握又不能仅仅停留于经验的层面。经验实证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许多具体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任何认识活动都必以一个关于存在的预设或存在的观念为前提,而恰恰就是这个关于存在的预设本身不是经验可以给出的。换句话说,恰恰是作为经验之前提的人的一般“存在”观念,在经验世界中没有对应物,它是思想的直接对象,属于“超验”的领域。这个领域就是哲学的对象。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语,哲学是关于“存在之为存在”的学问。哲学所要反思的就是人们关于存在的观念本身;而在马克思的实践主义视域中,存在本身就是实践本身、“实事”本身。哲学所求之“是”类似海德格尔所求之“是”,也就是说,不是“在者之为在者”,而是“在之为在”;而在马克思实践主义视域中,此“在之为在”也就是“实事(实是)之为真是”。

显然,哲学提出的这些问题不是经验实证的方法可以解决的。哲学所求的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不是“实践者”而是“实践”本身,即不是“是者”、“求者”而是“是”本身、“求”本身。存在意义的揭示要靠哲学的方法。而所谓哲学的方法,在中国哲学中所能找到的最恰当的名称就是“体悟”。人不可能在“存在”之外来把握存在的意义,而是于“亲临”存在中把握着存在。“亲临存在”意味着他总是亲身地体验着自己的“事”、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生活。这种“亲身体验”不是经验意义上的,而是体察意义上的。哲学当然需要经验的基础、理性的基础;但它本质上是“超验”(超越经验)、“超智”(超越理智)的。唯其如此,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超越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包括现代逻辑实证主义的所谓“分析哲学”。

顺便指出,哲学所“求”之“是”,即其关于存在意义的把握,不仅统摄着关于事实的认识论问题,统摄着关于价值的评价论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关于人的存在之“实事”的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是完全统一的。在经验科学的范围内,从一个事实判断确实推不出一个价值判断;但在马克思实践主义存在论的基础上,关于存在的真理与关于价值的真理是直接同一的。“实事”按其本真意义“是”怎样的,也就“应当是”怎样的;也就是说,人之“在”的事实直接规定着人之“在”的价值;或者说,价值的真理乃是直接从存在的真理上生长出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价值与事实在根本上是不可分,人们获得存在观念的同时,也就获得了价值根据的观念。

总而言之,“实事求是”就是:在人的生活实践这个存在论事实中去求得具有存在论意义的真理。

注释:

1、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颜师古注:“务得实事,每求真是。”后来儒家、尤其宋儒对它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2、:《改造我们的学习》,《选集》第3卷,第759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3、《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

4、参见拙文《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学术界》2000年第4期;《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期。

5、“本体论”和“存在论”在西语中本是同一词ontology。但据海德格尔考察,ontology本应是对作为一种状态的“存在”(on/Sein)本身的探究,但是从古希腊以来,人们即已误入歧途,成了对“存在者”(ousia/Seiende)亦即某种实体的研究。据此,我们理解,传统意义的本体论可译“本体论”,因其本体乃是某种实体substance(这可以跟中国古代的实体性本体论的“本末”“体用”范畴联系起来考察);而今理解的本体论、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当译“存在论”,因其“本体”例如“实践”,已非某种实体,而是某种存在“状态”。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78页。

7、海德格尔所谓“上手的”,与此义近。

8、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出自“AFewAppropriateRemarks”,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