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9:17:11

审计系统

审计系统范文篇1

一、地税系统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必要性

1、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当前,全省地税系统普遍使用的安徽地税征管信息管理系统、税收执法信息管理系统、纳税评估(预测)信息系统、安徽地税网上申报纳税服务系统、财务部门使用的华兴集成财务软件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的博思固定资产软件系统以及众多的内部管理系统,都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互联,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这些系统科技含量高,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地税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手段广泛运用到日常监督检查中,加强业务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实现审计目标。

2、审计工作规范化的需要。手工审计条件下,内审人员在各自负责的项目范围内开展工作,资料搜集、核对、计算、编制工作底稿、编写审计报告等工作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在利用计算机审计的情况下,每个审计人员工作的中间结果可由大家共享,对某一项目的各个部分可根据专业分工同时开展工作,然后把结果汇集到一起,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成果,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同时,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将文字处理、审计程序及审计工作底稿、电子表格等建立规范的模板,使审计工作实现规范化,审计手段实现现代化。

3、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在手工作业方式下,内审人员往往凭借经验判断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违规违纪问题,并且难以实施科学的抽查或详查,其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很难保证。而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就可以对业务量众多的的财务、征管资料进行全面检测,并与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相结合,使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大大增强。此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使内审人员对收集的各种电子数据,高效、快捷地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地税系统计算机审计工作现状

各级地税部门按照省地税局关于系统内审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项目审计中,积极运用A0审计软件开展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审计,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AO审计软件运用实例

1、项目管理

通过该模块完成审计项目的建立、项目人员的管理、审计事项管理,并对审计项目信息和项目人员资料进行打包导出,形成审计项目信息包和项目人员资料包。如:在AO系统中建立审计项目“XX县地税局”和审计事项“xx县地税局原局长离任审计”,同时,按照资产负债表的一级会计科目设置具体的审计事项。具体操作如下:

进入A0系统后,点击“项目管理”-“准备管理”-“建立项目”,进行手动建立项目。

2、采集数据

该模块是将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财务数据从凭证录入环节进行采集,继而通过AO系统生成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总账、明细账以及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审计人员可将系统生成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与被审单位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收支总表进行比对审核。具体操作如下:

打开审计项目:XX县地税局

选择“采集转换”-“财务数据”-“财务软件备份数据”-“采集数据”进入“电子数据管理界面”。点击“新建”,输入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电子数据名称,如“ZW2001.MDB”,并在行业类别中选择“行政”,确定后选择存储文件夹进行保存。选中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电子数据名称进行双击,进入“采集财务软件备份盘数据”,选择转换模板为“[810]华兴财务软件7.0备份数据”,打开数据源,如:打开XX县地税局2005年备份的财务数据,C:\DocumentsandSettings\tlds\MyDocuments\XX县地税局财务备份\04-06\l历年财务备份\2005\TZ001\ZW2005.MDB,选择会计年度,点击“开始”。利用这个模块依次采集转换XX县地税局2001年至2006年备份的财务数据,生成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审计数据临时表。此时,系统提示:“数据导入完成,请进行会计期间和科目调整”,确定后,点击“科目余额调整”,对汇总后的科目余额不匹配的科目进行调整,再进行账表重建,系统自动生成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

3、审计分析-账表分析

点击“审计分析”-“电子数据管理”,选择被审年度的电子数据名称进行双击,进入“账表分析”。该模块以账表的形式存放被审单位财务数据。一是审查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点击AO系统中账表分析-报表审查-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二是审查总账和明细账。点击AO系统中“账表分析”-“会计科目审查”,通过科目树可以查看每个会计科目的明细账。三是审查记账凭证。点击AO系统中“账表分析”-“会计科目审查”,在显示科目明细账时,双击任何一条记录来查看该笔业务的记账凭证。四是审查日记账。点击AO系统中“账表分析”-“日记账审查”-“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五是设置查询条件。点击AO系统中“账表分析”-“会计科目审查”,在显示科目明细账时,可单击“显示查询条件”来设置筛选条件。如:查询XX县地税局2006年全年固定资产贷方金额大于10000元的记录,设置查询条件为:贷方金额〉10000。

4、审计分析-数据分析

该模块以数据表的形式存放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数据。一是筛选抽查凭证。因凭证库中包含了被审单位、被审年度的所有凭证记录,因此可以跨科目审查凭证。例如:筛选2005年金额大于10万元的所有记账凭证,在AO系统中“审计分析”-“数据分析”-“SQL编辑器”中输入SQL语句:“Select*From[凭证库]WHERE[借方金额]>100000OR[贷方金额]>100000”,

点击“执行SQL到排序表”,形成图表。二是定位单张凭证。例如:查找2005年4月份30号凭证,在AO系统“审计分析”-“数据分析”-“SQL编辑器”中输入SQL语句:Select*From[凭证库]WHERE[会计月份]=4AND[凭证号]=""30"",点击“执行SQL到排序表”,形成图表。

5、审计分析-审计方法-自动审计

在“审计分析”-“审计方法”-“自动审计”模块下从审计署方法库中选择审计方法来进行“自动审计”。例如:利用选择审计署方法库中的“现金方法1”来进行自动审查超现金结算起点的凭证记录。

6、审计分析-疑点管理

一是生成疑点。例如:将“2006年固定资产贷方金额大于10000元”的凭证记录生成为疑点。在“审计分析”-“账表分析”中查询出2006年固定资产贷方金额大于10000元的凭证记录后,点击“生成疑点”即可。二是落实疑点。在“疑点管理”-“落实疑点”模块中,对照每条记录翻阅原始凭证,确认不存在问题的就可以落实疑点,右键单击该记录就会出现“落实疑点”菜单。三是生成证据。在“疑点管理”-“已落实疑点”模块中点击“导出Excel”可以将已经落实的疑点导出为Excel格式的“现场审核结果表”,在此基础上添加修改即可生成审计证据。

7、通过AO系统编写审计日记、制作审计证据和审计底稿,规范审计证据资料的编制工作

选择审计事项,点击“审计底稿”-“审计日记”-“新建日记”;“审计底稿”-“审计底稿”-“新建底稿”;审计底稿”-“审计证据”-“新建汇总证据”。

(二)AO系统运用效果

1、利用AO系统采集数据,被审单位无需提供打印的账册

运用AO系统建立审计项目后,将被审单位的财务备份数据通过采集转换模块进行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的数据是被审单位凭证录入环节的数据,而不是被审单位已形成的财务账表数据,故而数据源真实可靠。然后通过AO系统进行账表重建产生被审单位新的电子账簿和电子报表,进而对相关科目的原始会计凭证进行调阅、查证核实。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被审单位只需提供被审年度的财务备份数据和会计凭证即可。

2、利用科目余额调整表,账账不符的项目一目了然

运用AO系统对被审单位2006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采集后,由系统自动生成该单位2006年度科目余额调整表,对金额不匹配的条目系统自动显示异常颜色,共有21条,全部为固定资产及其明细项目。经审计人员仔细分析后发现,该单位固定资产期初余额明细账与总账不符,再进一步审查该单位固定资产实物账发现,该单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

3、利用科目树列表,审查被审单位会计科目设置情况

被审单位财务账套数据转换完成后,AO系统软件右侧会出现科目树,反映该单位核算使用的一级会计科目至最末一级会计科目。审计中我们发现:被审单位“暂付款”最末一级科目仅设置到“对冲往来”和“非对冲往来”;“暂存款”科目竟然没有设置明细科目。截止2006年9月份,被审单位“暂付款”期末借方余额为187139.91元;“暂存款”期末贷方余额为1098813.61元,均没有设置明细项目,造成往来款项核算内容不清。

4、利用SQL语句的编辑,筛选抽查和定位单张会计凭证

在AO系统中通过“审计分析-账表分析-科目明细账”模块进行查询条件设置。如对铜陵县地税局2006年全年固定资产贷方金额大于10000元的记录进行查询,系统可自动生成该单位2006年度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贷方发生额大于10000元的所有记录,共12笔,总计金额为6425299.39元,审计人员可据此调阅相关原始会计凭证,对违规处置固定资产的事项进行进一步查证核实。

(三)存在主要问题

1、硬件配置跟不上实际工作需要。目前内审部门未全面配备专用手提电脑和打印机,有的地市只能与有关部门共用一台手提电脑和打印机,造成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更不用谈在一个项目审计工作中做到参审人员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实现审计组成员数据共享的目标。同时,由于没有专用打印设备,AO系统产生的各种审计资料难以及时打印输出,这种现状使得AO系统在基层单位的广泛推广运用比较困难。

2、人员问题。目前我省地税系统的内审机构设置实行的是省以下监审合一的形式,市县级的内审岗位均是一人或一人兼职,而一个审计项目的完成,单靠内审人员来实施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符合审计项目双人开展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审计项目,必须要抽调内审人才库中的人员,而这些人员都分散在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岗位,若要求他们对AO系统熟练掌握并应用则比较困难,这就造成了AO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缺乏必要的专职人员。

3、技术问题。随着系统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地税部门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只局限于系统财务收支审计,涉审范围已拓展到税收业务以及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而在实际工作中,目前地税部门经常使用的6个计算机业务系统中,都没能设置和保留审计业务数据接口,使得AO系统与税收管理等信息系统难以实现数据对接。同时,这些税收业务软件的操作系统和监督管理系统不能联网运行,无法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四、推进地税系统计算机审计的思考

(一)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要失去审计资格”、“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了解信息技术也将失去指挥资格”这两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广大内审人员要坚决摒弃计算机审计“要不要推进”、“晚点推进也无妨”等错误观念,认真分析系统内计算机审计的现实情况,充分认识计算机审计的重要性、可行性,积极运用计算机审计的的各项功能,为推进计算机审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业务培训为基础,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内审人才队伍,不但是做好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基础,也是计算机审计工作本身的基本要求。事业靠人,人靠素质,素质靠培训,因此必须强化计算机知识的业务培训。在培训中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应用为导向,“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学用结合,使学习内容能很好满足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突出重点,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内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审计的“排头兵”。三是注重培训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让更多的内审人员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拓展技能、提高能力,满足不断推进计算机审计的需要。四是要立足现有人员,自主培养。在当前内审人员,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人才不太可能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要立足对现有内审人员进行自主培养,通过强化计算机技术培训,使一批内审业务精湛的同志能够尽快掌握实地审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同时建议省局在适当的时候组织系统内审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AO软件应用知识的培训。

审计系统范文篇2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与财务报表审计有较大的不同。以下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目标和类型来阐述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

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

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很快,因此对其始终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日本通产省情报处理开发协会信息系统审计委员会1996年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层,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中强调独立性的问题。(2)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著名专家威伯教授的定义(1999)是:“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3)信息系统审计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是: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该定义比威伯的更详细一些。

通过对相关信息系统审计定义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的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审查来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由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经济的使用组织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发表审计意见。我们必须清楚的识别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审计工程之间的区别。一般而言,1T审计(计算机审计)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和审计工程。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或信息资产,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传统的审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而审计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电子财务和业务数据,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和数学理论等。

2.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

审计本质上是根据审计目标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切的审计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可以说,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纲”。它贯穿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审计过程的始终。(1)真实性。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通过数字签名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和保留不可更改记录、定期审计等管理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2)完整性。完整性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3)合法性。系统在购买、使用、开发、更新、维护、转移等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准则、行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定等。(4)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各种因素破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主要是黑客的入侵、病毒的攻击、线路的侦听等;内部主要是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修改、删除等操作。安全性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5)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非人因素破坏或人为差错影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对硬件和坏境的破坏以及误操作对软件和硬件的破坏等。可靠性也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闭。(6)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应用信息系统以后,企业在生产控制、管理质量、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产生的变化。效率是指信息系统的应用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所起的作用。

3.信息系统审计的类型

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和审计目标,我们可以将信息系统审计分为三个基本类型:(l)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补充,防止“错”账真审。(2)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计是对企业信息资产安全性的审核,防止由信息系统造成的经营风险。(3)信息系统的绩效审计是对信息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审核。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

信息系统审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贯穿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2.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它包含了除财务信息以外的其他与生产经营流程有关的所有信息系统,其实质是审计对象及内容的拓展。从纵向(生命周期)看,覆盖了信息系统从规划、分析、设计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从横向(信息系统构成)看,它包含对软硬件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安全审计等。从这个意义看,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内涵,将审计对象从财务范畴扩展到了同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系统。

3.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目标。传统审计目标仅仅包括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其对审计的影响,但不应改变审计目的和范围”,由此可见EDP审计、电算化审计和计算机审计都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但信息系统审计除了上述目标外,还包括信息资产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4.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的结合体。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往往是年度审计,属于事后审计。而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兼而有之。如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由审计人员介入所进行的审计属于事中审计,此项审计相对于系统运行后而对其所进行的审计而言又可以看作是事前审计;信息系统运行后,对其在一定期间的运作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则为事后审计。

5.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更加宽泛。信息系统审计包含了一切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审计,除了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及相关业务的审计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必将包括联网审计、电子商务审计、网站审计、ASP审计和XBRL审计等。

6.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组织都能意识到技术带来的潜在好处,然而成功的组织还能够理解和管理好与采用新技术相关的很多风险。信息系统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险,这些风险用不同方式冲击着信息系统,审计者面临着审计什么、何时审计以及如何帮助信息系统的管理者管理和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问题。

三、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审计过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一般可以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和具体业务不同,每个阶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与财务审计也不同。

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信息系统审计过程的起点。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有的放矢的去调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1)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固有风险为了做好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第一,被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第三,被审单位信息系统一般情况,即信息系统的结构,所使用的软硬件和网络设施以及运行环境。第四,被审单位应用系统及其所处理的交易和事项的类型。(2)调查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初步确定控制风险的大小。(3)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为了合理使用审计资源,有效的实现审计目标,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应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指在审计事项中,能够容忍出现差错的程度和大小。(4)编制审计计划。在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要性水平后,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审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分工、运用的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审计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其他内容等。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评价,并形成审计结论的过程。主要由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构成。(1)实施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计人员需要对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进行识别、测试和评价。测试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审从而确定后续的实质性控制系统识别。审计人员通过与相关人员面谈、调查问卷以及查阅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说明文件等方,识别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环境,并将调查情况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2)实施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的详细测试,以获得这些控制在审计期间是否真实存在并合法有效的审计证据。实质性测试主要通过测试必要的数据,对信息系统达到特定的控制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审计系统范文篇3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与财务报表审计有较大的不同。以下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目标和类型来阐述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

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

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很快,因此对其始终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下面分别介绍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1)日本通产省情报处理开发协会信息系统审计委员会1996年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层,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中强调独立性的问题。

(2)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著名专家威伯教授的定义(1999)是:“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

(3)信息系统审计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的定义是: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计算机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该定义比威伯的更详细一些。

通过对相关信息系统审计定义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的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审查来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由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经济的使用组织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发表审计意见。我们必须清楚的识别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审计工程之间的区别。一般而言,1T审计(计算机审计)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和审计工程。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或信息资产,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传统的审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而审计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电子财务和业务数据,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和数学理论等。

2.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

审计本质上是根据审计目标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切的审计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可以说,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纲”。它贯穿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审计过程的始终。

(1)真实性。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通过数字签名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和保留不可更改记录、定期审计等管理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2)完整性。完整性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

(3)合法性。系统在购买、使用、开发、更新、维护、转移等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准则、行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定等。

(4)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各种因素破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主要是黑客的入侵、病毒的攻击、线路的侦听等;内部主要是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修改、删除等操作。安全性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

(5)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非人因素破坏或人为差错影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对硬件和坏境的破坏以及误操作对软件和硬件的破坏等。可靠性也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闭。

(6)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应用信息系统以后,企业在生产控制、管理质量、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产生的变化。效率是指信息系统的应用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所起的作用。

3.信息系统审计的类型

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和审计目标,我们可以将信息系统审计分为三个基本类型:

(l)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补充,防止“错”账真审。

(2)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计是对企业信息资产安全性的审核,防止由信息系统造成的经营风险。

(3)信息系统的绩效审计是对信息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审核。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

信息系统审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1.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它贯穿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2.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它包含了除财务信息以外的其他与生产经营流程有关的所有信息系统,其实质是审计对象及内容的拓展。从纵向(生命周期)看,覆盖了信息系统从规划、分析、设计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从横向(信息系统构成)看,它包含对软硬件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安全审计等。从这个意义看,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内涵,将审计对象从财务范畴扩展到了同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系统。

3.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目标。传统审计目标仅仅包括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其对审计的影响,但不应改变审计目的和范围”,由此可见EDP审计、电算化审计和计算机审计都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但信息系统审计除了上述目标外,还包括信息资产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

4.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的结合体。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往往是年度审计,属于事后审计。而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兼而有之。如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由审计人员介入所进行的审计属于事中审计,此项审计相对于系统运行后而对其所进行的审计而言又可以看作是事前审计;信息系统运行后,对其在一定期间的运作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则为事后审计。

5.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更加宽泛。信息系统审计包含了一切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审计,除了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及相关业务的审计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必将包括联网审计、电子商务审计、网站审计、ASP审计和XBRL审计等。

6.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组织都能意识到技术带来的潜在好处,然而成功的组织还能够理解和管理好与采用新技术相关的很多风险。信息系统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险,这些风险用不同方式冲击着信息系统,审计者面临着审计什么、何时审计以及如何帮助信息系统的管理者管理和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问题。

三、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

审计过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一般可以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和具体业务不同,每个阶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与财务审计也不同。

1.计划阶段

计划阶段是信息系统审计过程的起点。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有的放矢的去调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

(1)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固有风险为了做好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第一,被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第三,被审单位信息系统一般情况,即信息系统的结构,所使用的软硬件和网络设施以及运行环境。第四,被审单位应用系统及其所处理的交易和事项的类型。

(2)调查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初步确定控制风险的大小。

(3)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为了合理使用审计资源,有效的实现审计目标,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应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指在审计事项中,能够容忍出现差错的程度和大小。

(4)编制审计计划。在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要性水平后,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审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分工、运用的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审计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其他内容等。

2.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评价,并形成审计结论的过程。主要由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构成。

(1)实施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计人员需要对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进行识别、测试和评价。测试的性质、范围和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审从而确定后续的实质性控制系统识别。审计人员通过与相关人员面谈、调查问卷以及查阅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说明文件等方,识别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环境,并将调查情况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2)实施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的详细测试,以获得这些控制在审计期间是否真实存在并合法有效的审计证据。实质性测试主要通过测试必要的数据,对信息系统达到特定的控制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

审计系统范文篇4

一、审计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发展

审计系统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产生,又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和发展。它是环境的产物,必须和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审计系统的生存、生长受制于环境,但审计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回顾审计系统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叶,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取得工业革命成功的英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审计(称英国式审计或详细审计)。当时的审计对象是会计账簿,审计的目的是查错防弊,所使用的审计工具是详细检查,审计信息的使用人是股东。第二阶段是本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发达的美国出现了以资产负债表为对象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其目的是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审计信息使用人从股东扩大到债权人(主要是银行)。第三阶段是本世纪20—30年代,由于资本市场证券化,在美国出现了以损益表为中心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目的是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审计信息使用人是所有的企业利害关系人,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社会公众。到了40年代以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国际间资本流动频繁,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国际化的会计公司。

从上述审计系统从一个阶段向高一阶段的进化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审计系统每一次进化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适应环境的系统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出现了英国式的详细审计。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企业大型化和证券化,经济活动剧增,审计师不可能对每笔交易都进行检查,审计系统就由详细审计进化到抽样审计。有了跨国公司,就有了国际性的会计事务所。正是审计系统适应了所生存的环境,才使得本身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进化后的审计系统又反作用于环境,对社会经济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成为人类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二是审计系统的每一次进化都有赖于相应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从英国式的详细审计进化到资产负债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牵制理论和统计抽样技术的支持。同样,从资产负债表审计进化到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因为有内部控制理论和审计风险测试评价技术的支持。这是审计系统一次具有非常意义的“进化”,正是由于审计系统普遍采用了统计抽样技术和内部控制测试技术,从而使审计系统的功能大大增强,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的同时,又有效地控制了审计风险。

同理,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审计系统又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新经济和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等将对审计系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新经济环境的挑战,审计系统必须适应这种环境的进化,而要进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即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支持,笔者将由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进化了的审计称为系统审计,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内控审计。下图表达了审计系统的进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审计”与“审计系统”是二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系统审计是指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审计理论方法,表明一种审计理念,是相对于其它审计方法而言的。审计系统则是泛指审计体系,详细审计、财务会计报表审计、系统审计都是审计系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

二、系统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比较

传统审计的思维方式是:部分→整体。传统审计总是先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综合为整体。这种思维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把分析与综合、部分与整体、原因与结果机械地割裂开来,认为部分是原因,整体是结果,部分决定整体。传统审计方法着眼于一个个要素,进而得出整体的性能,其逻辑结论往往是组成整体的要素好,整体的性能也就好。不论是一百五十年前的详细审计,还是目前的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注册会计师的思想方法都是从部分去推测整体,而系统审计的思想方法则是从整体到部分。详细审计是从每一笔交易→账户→再到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是通过对内部控制和控制风险的研究→抽取部分交易为样本→账户→最终证实报表信息的真实和公允性。详细审计和报表审计在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时,只把各组成部分孤立地、简单地加起来,这并不能说明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整体性质和功能。因为各要素的简单相加,并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审计思维方法则不同于传统审计,它的思维方式是:整体→部分。系统审计从整体出发,先进行系统综合,形成可能的系统方案,再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系统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然后进行系统选择,实现最优化,重新综合成整体。系统审计方法的程序是:综合→分析→综合。它不仅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劣,而且利用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和判断系统整体的性能。要素和系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单是取决于组成系统的要素,而且还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审计方法正是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审计对象的整体性能。系统审计把审计对象的经济活动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一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各个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或者活动的总和,并不能反映整体的特征和活动。系统审计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注册会计师不能象以前那样,先把审计对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汇集起来。而是把审计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对待,先看整体,再看部分;先看全局,再看局部;先看宏观,再看微观;先看全过程,再看某一个阶段。从整体与环境、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中,去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对局部的研究必须放在整体中,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制约中去加以研究。当然,注册会计师研究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整体,并不是不深入具体细节去考察分析,一个正确地认识来自于从整体到部分,部分到整体的反复过程。系统审计在研究问题时,把任何对象都看成是系统,然后着眼于系统和环境之间、系统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要素的层次结构,这样就便于用数学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研究、描述现实系统。系统审计比传统审计方法更能将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为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开辟广阔的道路。

审计系统范文篇5

一、电子商务系统审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商业活动实现网络化之前,采购是面对面或通过纸质文件进行的,有迹可查,即使是电子交易,其设备结构是专用的,一般只限于已知用户使用,任何外部用户必须是已知的、身份明确的、可追踪的;系统通常是主机结构方式,相对易于监督、控制和审计。与传统商业相比,万维网客户/服务器系统的特点是高度分散,资源共享、服务分散、顾客透明度高等,而电子商务的运作速度更快、业务循环周期更短、风险更大、更高程度地依赖于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基础和市场的快速变化意味着传统的衡量方法已不再适用于企业的某些资产,财务报告不能充分提供企业的状况和价值方面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客户忠诚度和满意程度等这些产生长期价值的关键资产。核实确认这类资产价值的困难在于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合适的参照标准、先进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网络的各种威胁和概率的准确估算。企业管理层以及公众都需要寻找能够用以表述网络企业的可信度、安全性及其他资产价值的方法,需要一些新的核查和审计方法,更有效地评价无形资产,如知识、品牌等。因此,电子商务系统审计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由于,电子商务的可靠性、适用性、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受到的威胁或存在的风险,都可能会影响其生存和发展。风险因素包括:商业信息的泄露、智能财产的不当使用、对版权的侵犯、对商标的侵犯、网络谣言和对信誉的损害等。因此,进行必要和客观的审计,才会使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对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运作和效益满意和放心。

二、网络风险和风险管理

网络风险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不可预见。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要分析和衡量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后果,引起风险的因素及其关联因素,出现风险的关键点采取什么方法能够减缓风险,风险出现造成后果如何,以及评价管理层是否履行了应有的职业审慎进行防范和控制。同时在评估中还要为各项因素设计评价比率,计算各种风险的影响后果,根据影响和后果排序,对高风险因素作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认识到潜在风险(威胁)及其影响,以便对高风险领域作一些防范、检测、控制、减缓和恢复的工作计划和安排。这些计划和安排应涵盖对各项控制成本,主要是指接受、避免、转移、监测成本的分析以及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

三、电子商务系统审计中网站的合法性证明

网络终端用户都会关注网站是否来自一个真实的、可靠的机构,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真实,机构背景是否正当合法,个人信息的隐私权是否得到保护等。所谓隐私权是指对个人的数据/信息的搜集必须合法、公平,必须用于某一特定、公开的目的,必须取得该个人的同意并受到保护,本人必须有权进入系统进行修改或删除,信息的越域流动和将来的使用、披露必须予以安全保证和限制等。

解决这些网站合法性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由一公证机构提供可靠的证明,以使网络终端用户能对网站提供的电子商务放心。如Verisign,TRUSTe,BBBOnline,WebTrust,SysTurst等都是具有良好的信誉并且提供证明-查证服务的专业组织机构。网络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查询这些公证机构的记录,获得确认被访问网站的名称、有效状态、服务器标识等信息。

四、内部审计和电子商务系统审计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核实查证”的定义是“提高决策者所需要信息的质量或内容的独立性专业服务。”其审计原则是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真实完整性和持续性,建议对系统安全性和真实完整性方面存在的控制点进行检查、评价和测试。并尽量在今后采用合适的审计标准对信息技术进行审计。不同于以年度为基础的传统外部审计,电子商务的实时性要求审计人员应对其进行连续不断的评估,按特定的审核标准对已发生的交易进行追踪,而系统内设置的自动登录记录可作为相应的审计轨迹,在系统内部实施对事件监督和控制。

尽管当前许多人认为核实查证通常与外部审计人员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则在公司内部出具审计报告。然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电子商务系统审计的要求则是:审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审计财务报告制度、经营的效益和效率、合规性和保护财产安全等方面。审计模式应该建立在系统的可用性、容量、功能、保护和可靠性的基础上。例如,内部审计对网络企业控制水平的独立评价,使得客户了解到企业提供的数据将不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滥用。再如,企业目标是建立电子商务以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那么电子商务风险是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而增加,以至于不能确保交易的安全性或分辨用户的可靠性,因此,所需要的控制就是对用户的真实性进行确认以及对通讯信息进行加密。

电子商务系统审计的成功与否在于审计人员是否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了解商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策略,是否有现成的策略随时应付出现的风险。因此,作为一个成功内部审计人员应了解企业的业务,以服务为宗旨并努力增值,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关注系统的效率和效益,建立对电脑领域发展的职业敏感性。

审计系统范文篇6

内部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人员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规范,在审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建议、审计报告等相关审计资料,是内部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帮助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将内部审计成果转化为“价值和效益”的载体。具体的可以分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预算执行审计成果、工程审计成果、财务收支审计成果等等。审计成果的运用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审计问题的纠正,即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对审计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真正规范财务等行为,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二是审计建议的落实,即从组织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完善内控机制。审计成果是否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审计价值的实现、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审计预警和免疫功能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成果运用的现实作用及理论依据

(一)内部审计价值实现的客观要求

2013年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表述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确认、咨询、审查和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特征,完善治理、实现组织增值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功能主要体现在审计成果在未来的管理中使单位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利益,给单位创造出预期之外的价值。如财务审计发现的不合理支出、工程审计的审减额;以及提供咨询服务,提示风险预警,减少损失发生。而将审计成果转化应用是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目标必需的途径,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其作用直接关系着审计活动的完成与价值实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经费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原卫生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要求,卫生计生委直属事业单位和大型医疗机构相继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开展了财务收支、经济合同、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及绩效审计等工作。内审工作在卫生计生系统得到加强和发展,但审计成果的转化却还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缺乏长效机制的保障。开展实施内部审计是内审工作的基础,审计成果的转化却是应用、提高和目标,是发挥内部审计免疫功能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从内部审计工作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出发,疾控系统建立内部审计成果应用的制度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风险导向审计服务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

纵观历史演变,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控制为基础”转变为“风险为基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评价、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治理风险过程,而只有通过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服务于单位的管理、决策活动中,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职能才得以实现和履行。近几年,卫生计生系统加强了合同审计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直属单位相继制定了合同管理制度,对外签订的合同都必须经审计部门审核。在合同审计中,评估经济合同的可执行性、合法合规性及履行的有效性,做出审计意见并使之得到落实,维护单位利益,规避潜在的经济纠纷,是内部审计风险导向服务的重要体现。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依据

财政部颁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建立有效地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将审计信息转化服务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中,是建立完善事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内控规范,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据。

(四)监督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财务行为的重要方式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起到规范单位财务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单位的合法利益的积极作用。通过定期的审计成果及信息的汇总报告,评价财务核算、会计信息及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防范舞弊发生,从而规范财务活动,强化财务管理。从疾控系统内部审计的工作来看,监督财务工作、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舞弊发生,保护财产安全是一直以来内部审计的最主要的目标。

(五)考评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2014年中纪委等部门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疾控中心在2014年相继下发了直属和联系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内部审计成果已成为考评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内部审计成果在疾控系统事业单位中应用的制约因素

(一)内部审计成果质量不高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特别是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相对于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起步较晚,疾控系统从2009年开始才陆续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内审工作发展时间尚短,加之工作内容广泛,从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到经济责任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等,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内部审计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知识结构贫乏,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滞后,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内审人员对审计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不够,不善于针对单位管理中的风险和薄弱环节,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及防范措施,从而导致审计成果无法获得认同与关注,难以获得重视与应用。

(二)单位管理层对审计成果重视不够

现实工作中,既有单位领导层不重视内审成果,也有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对审计结论或意见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存在。无论是领导还是被审计部门,大多数认识还停留在审计只是查找问题,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等,审计成果的运用只是附带产品,不是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因而存在重现有问题的整改,轻制度源头的建立;重审计决定的落实,轻审计建议的采纳;重审中监督,轻后续督查;重审计过程,轻审计成果的运用与转化现象的存在。

(三)工作成果运用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疾控系统普遍没有建立审计成果运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审计成果产生与转化运用之间没有有效地衔接,后续审计监督工作力度普遍较弱。如果没有制度约束和机制作保障,只是依靠领导和部门的自觉,审计成果的转化运用不可能落到实处。同时也因为利用的随意性而使审计成果无法连续地发挥作用,导致实际运用效果较差。正因如此,本文旨在探索从建立疾控系统内部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入手,为审计成果的转化提供机制保障。

四、建立内部审计成果运用长效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一)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内部审计信息的价值

首先提高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加强政策法规的学习,注重综合知识的积累,掌握现代计算机信息知识,更新审计理念,提高审计技术。其次,加强对审计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结合疾控工作实际,提高从繁杂的审计资料中提炼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权威性的信息的能力。第三,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审计计划和方案拟定到审计实施、报告撰写、建议的提出,使用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得审计成果更加规范。第四,审计内容向纵深发展。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管理、效益、风险审计延伸,以为单位实现价值增值规避风险为出发点,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运用的层次,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价值。从2003年以来,中国内审协会卫生分会每年都会分批组织卫生系统审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聘请专家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审计理论知识、审计法律法规进行讲授培训,对提高内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日常的自我学习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二)单位内部为审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审计工作相对其他工作,更需要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的配合,良好、顺畅的工作环境是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引起领导重视是审计成果得以应用的动力,有了领导层的批示和要求,各部门会认真整改审计问题、改善管理漏洞。其次,加强和被审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联络沟通,赢得对审计工作的尊重与理解,是审计成果转化的关键。内审人员对外多做宣传,要和领导、各级部门在审计工作的目标上寻求获得一致共识;向领导积极汇报审计要情;对外增加内审工作的透明度,及时和相关各部门通报审计结果。同时,在履行审查评价职责的同时,充实咨询服务工作内容,提高服务意识,将服务贯穿于审计工作之中来提高审计工作地位。

(三)开展后续审计,监督审计成果落实

通过后续审计,可以了解被审计部门是否对问题进行了纠正,对建议是否采纳,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是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的重要步骤。内审部门应强化后续跟踪审计,将其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列入审计计划,这是发挥审计作用、树立审计权威的良好时机,通过后续审计确保审计成果得到真正的转化、应用。

(四)建立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保障审计成果的运用落到实处

1.建立成果运用工作机制,制定审计成果落实制度。制度是工作的保证,为了推动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应用,疾控系统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首先,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关于内部审计工作成果落实转化的制度,建立起审计成果汇报和公告制度以及审计整改结果通报制度;健全后续跟踪审计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分析和案例备查机制,以及审计结果及建议跟踪回访制度。其次,建立审计成果应用的组织领导机制,确定相应的主管领导、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明确职责,确定工作流程,使其逐渐成为单位的一项常规工作。卫生计生系统虽然制定了关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规定,但还没有相应的审计建议落实应用的制度;委直属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检查、小金库检查、内控体系建设等工作中都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办公室,但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应用还缺乏领导体制的保障,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甚至制约了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实施审计成果利用实效考核制度。将审计信息和成果是否落实作为疾控系统事业单位各部门,也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年终职责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之一,例如,将疾控系统年终的述职考核增加有关审计问题整改和审计建议落实等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层对成果转化的重视和责任。

审计系统范文篇7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设计

1概述

在信息系统审计中,运维人员通过日志的收集、查找、分析获得有效的信息可以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整理和运用,运维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将有用的信息及其联系进行归纳,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事件或风险进行归类,这些信息就可以提取到有用的知识,是一种知识的体现和运用,比如通过事件产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原因、经过、结果归纳出该事件是否违规、造成的影响、处理的办法,这些就是运维人员形成的审计知识。如果将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再通过建立知识库将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存储。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再次遇到相同或类似的事件,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知识库或知识管理软件进行高效自动的查找,指导运维人员快速分析事件,提升审计的效率。

2系统审计

2.1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又名PKM(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是一种个人收集、验证、存储、搜索、提取、分享知识的过程。21世纪是知识社会,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与价值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知识与学习无疑是个人、组织与社会持续进步与向上发展的源泉。对于现代人来说,必须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共享技能和知识,才能不断获得创造力,快速地解决身边日益复杂的问题。此时,个人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1]。

2.2信息系统审计

审计主要是对安全有关的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识别、记录、存储和分析[2]。审计的目的在于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项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的分析和检查,对已发生的危险和失效的防护措施进行溯源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判断并及时发现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或防护措施失效的情况。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辨别分析网络上未经授权的活动或攻击,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措施。

3需求分析

对审计知识管理系统的操作的需求进行分析:(1)运维人员访问审计知识管理系统,根据类别上传审计日志,上传后可以预览审计日志。(2)对违规事项日志进行查询,调用知识库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如知识库中存在此违规事件记录或类似的违规事件记录则直接获取到此知识进行匹配,运维人员是否选用此项知识并在知识库中进行记录,如知识库中不存在此违规记录的信息,则进行日志的联想查找,运维人员可以在上传的日志中进行选择,自动获取到相同时间段、操作人或事件信息等条件下的日志进行展示,可同时调用多个日志进行同时浏览分析查找出违规事件的其他隐性知识并作为新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3)知识库应具有对知识条目的新增、修改、删除等功能,方便运维人员及时更新知识库。(4)实现在一个审计周期中,事件及知识的统计按照一定的流程及排版进行审计报告的生成。根据需求分析,可以设计出审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4系统设计与实现

4.1总体架构

在设计思想上采用分层架构的设计,主要分成3个主要层次,如图2所示,(1)应用层其中主要是日志上传和知识库的管理、违规设备事件处理、审计报告等主要功能应用模块;(2)数据层则是提供系统数据存储服务的地方;(3)基础层是通过软硬件来阐述的。

4.2用例图

从用户角度描述审计知识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各功能的操作,设计出审计知识管理系统的用例图,如图3所示。

4.3功能模块

以知识库管理模块为例,在知识新增和修改中,主要涉及用户、知识库界面、新增知识界面、编辑知识界面、后台数据库5个对象,知识库界面显示所有知识的信息,用户选择新建知识可自行添加知识信息,用户选择知识库中的一条知识可进入编辑知识界面自行修改知识信息。如表1所示。知识库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知识库中已有知识的检索并对已有知识提供编辑、删除功能以及新建知识功能。知识库主要针对设备违规日志中的违规设备信息进行保存,主要属性为计算机名、责任人、部门、设备名称、设备信息、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这些知识作用于运维人员在审计时发现的设备违规情况的事件处理的周期。也可以运用于未来运维人员再次发现相似设备违规情况时自动匹配调用知识帮助运维人员自动提出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实现自动化审计的功能。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主要界面设计如图5所示。4.4审计知识管理系统的实现系统在具体的实现上,选择Python作为主要的软件开发语言,开发工具采用具有丰富插件,性能良好的Pycharm工具,在开发环境中使用了SQLite数据库,SQLite不同于Server数据库,主要用于开发中的快速部署。主要实现了4个模块功能,日志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日志的上传管理、日志名称及格式的校验及日志的预览功能;知识库模块主要实现了知识库的建立,包含知识条目的查询、知识条目的新增、知识条目的修改与删除;违规设备处理模块主要实现了违规事件的查询、关联日志的联想查询、知识库的联想查询及输出密级的校验功能;审计报告功能模块主要实现了对在审计周期内,对日志内容及知识库进行汇总,以Word的形式进行导出。具体的功能结构如图6所示。继续以知识库管理模块为例,可以通过创建一个共用组件用于知识库的编辑和新建,有效减少冗余代码,通过实例化各组件的信息,绑定到用户的输入编辑操作,将编辑的实例上传到数据库进行创建,通过编写函数,校验用户是否在文本框填入信息自动保存成一条新知识,并对相关键值进行关联。对于违规设备信息唯一属性,可通过单独建立一个tag表进行独立的保存,对于tag与知识库的关系建立,则通过建立一个中间关系表,实现与其他模块调用的多对多关系实现。

5结语

通过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概念在信息系统审计中的意义,按照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提出了针对运维人员信息系统审计工作的系统需求,并对需求进行设计与规划,在审计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中,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实际需求,对应用场景进行了逐一列举,并构建了模块流程、模块界面和模块功能进行开发。提供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知识管理工具,实现审计中的知识管理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姜利华.基于网络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J].图书馆学研究,2007,(2):58-60.

审计系统范文篇8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信息系统审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上可能存在缺陷或发生错误的隐患,行业的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一系列风险因素,进而增加经营管理风险的可能性,对信息系统进行充分审计利于降低甚至规避相关的风险。

1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类型

信息系统审计风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自身潜在的风险,即固有风险;其二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产生的风险,即控制风险;其三是审计师在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即检查风险。下面具体分析面临的审计风险。

1.1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的产生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因素,与信息系统审计没有关系。固有风险是在信息系统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信息系统或其子系统发生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当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系统内的相关电子数据或程序遭受破坏时,信息系统存在的固有风险偏高。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与计算机硬件配置、软件质量以及网络安全有关。主要表现在:①系统设计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使得系统开发人员设计出的信息系统与系统使用者的需求不匹配,那么就必然带来漏洞。②系统风险。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不完善,软件质量不可靠,系统自控功能较弱而产生系统风险。③系统环境风险。电子数据大量集中在系统的信息中心,同时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高速处理,在此过程中,系统内数据遭到破坏或者处理时出现失误。

1.2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也与信息系统审计无关,是信息系统或其子系统发生重大错误并且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纠正而产生的风险。信息系统在处理相关数据时,绝大多数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的控制程序存在于系统中。在信息系统环境中,其控制范围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其特殊性,包括系统组织操作、安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所以很多一般的控制活动会失效。主要表现在:①约束机制失效风险。在信息系统环境下,交易授权直接由电子数据处理功能取得,信息系统中各岗位不相容职责分配较为集中,因不恰当的授权而促使舞弊行为发生。②系统数据的安全性风险。为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与书面资料相一致,防止系统数据被篡改或非法复制,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需要对人员权限进行适当有效的控制,对日常电子数据进行维护,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

1.3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主要是与信息系统审计有关,是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第三方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未能检查出其存在重大错误而产生的风险。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贯穿于审计过程,是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控制的风险。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的自身素养以及信息技术水平是影响检查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①审计人员执业能力风险。信息系统的复杂性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掌握会计、财务、审计知识,还要熟悉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以及管理技术。同时,人工操作将逐渐减少,信息技术是否有效运用的检查逐渐体现出了现实价值。②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保持其作为第三方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应保持其职业谨慎性,恰当地选择审计程序和方法,完成审计任务,降低审计过程中的检查风险。

2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特征

信息系统审计与其他审计不同,导致审计风险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隐蔽性

信息系统审计工作主要面对被审计单位系统中大量的电子数据,操作人员使用信息系统负责处理数据输入和输出环节的信息,中间流程的数据处理几乎完全由计算机自己完成。与一般的审计证据不同,审计人员在获取审计证据时要考虑电子数据复杂和易被破坏的特点,在对数据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中审计风险隐蔽性加大,不易怀疑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不易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的控制方法不能得以有效实施。

2.2不可控性

信息系统拥有高质量硬件软件可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审计人员对更新的审计软件的熟悉程度影响其在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的操作和分析。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相对集中高效,磁介质存储信息使得数据存储载体发生改变,系统内部控制转而以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为主。而系统自身的运行有效、控制失灵等安全隐患也造成了审计风险的不可控性。

2.3群发性

信息系统中同种业务的数据处理采用相同程序,该程序设计开发错误未被发现,那么会出现错误的反复性。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整个流程几乎完全由计算机完成,某一审计程序未能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审计风险可能会连续地引发接下来的程序中的风险,一旦上个流程出现错误,必然导致下面的业务处理流程的数据失真,最终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3信息系统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息化环境造成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困难,使审计风险愈发复杂,以下将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进行简单剖析。

3.1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其由信息化环境引起的。信息化环境下,一方面,电子数据易被更改、破坏,影响了审计证据的可靠性。信息网络自身风险较大,出现突发性故障的概率较高,外在不和谐因素如病毒的入侵,黑客破坏随时威胁系统的安全,导致信息系统环境风险增大。同时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计算机硬件配置与软件质量较差,使得系统自控较弱,容易造成审计线索缺失;另一方面,行业的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功能缺陷、控制缺陷、不恰当授权等风险因素,加大审计风险,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信息系统审计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相关的法规准则缺失,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没有相应的职业规范可循,必然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加大了信息系统审计方面的风险。

3.2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其由审计人员自身特点引起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审计证据的难获取性,审计线索的隐蔽性等,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不具备应有的专业能力,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信息系统发展不协调。信息系统中大量的电子数据需要处理,此过程都在计算机内进行,审计线索更加隐蔽,审计人员很难发现问题或者错误,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利用先进的审计技术,从而降低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对会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知识掌握薄弱,信息技术运用不灵活,必然带来审计风险。信息化环境下存在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和审计软件风险,当审计人员对审计软件了解不足或对审计业务不够熟悉时,造成审计上的漏洞甚至发生错误。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蕴含海量的电子数据,审计人员需要在保证企业信息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审计业务,造成联网的其他企业与之相关的非经济业务活动的困扰,审计人员在获取有用的信息难度加大。

4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分析后,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外部环境优化,提升审计质量。

4.1建立和健全信息系统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

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对象、技术和方法等发生了转变,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不能完全适用于该审计,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和出台相关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法律。在国际上,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信息系统准则,其中包括了审计准则、审计指南和审计程序三个方面①。此外,其他组织如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我国在借鉴国际信息系统审计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可以结合国内注册会计师管理情况,制定出我国特色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和法律,为降低信息系统审计风险提供有力保障。

4.2加强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建设

信息系统运行得安全可靠需要健全有效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在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环境中,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者和使用者是系统内部控制及其审计的主要参与人员,其应当全面投入到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构建中去。为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建立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表现在:一是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并加强风险评估程序,将制定的内控制度落到实处并自行评估和评价,对其有效性进行信息反馈,便于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二是强化内部控制的技术应用。只有涉及内部控制相关的技术得到有效运用,才能降低被审计单位对内控的依赖程度。此类技术包括监控系统、综合分析平台、防火墙的建立和权限管理等。

4.3运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方法

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便于提高审计效率和提升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实现审计目标需要其具备熟练的技术方法。目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技术保持迅速发展的态势,并逐渐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先进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包括了相关的安全审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信息系统审计证据生成技术等,我国需要对这些技术领域的研究全面加强,同时在其完善后应及时投入运用,不断推进审计技术的更新,从而使之达到先进水平。

4.4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培养力度

信息系统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提升信息系统审计质量的保障。在信息系统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包括审计、会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同时这样全方位的审计人才又相当缺乏,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艰难。我国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需要学历教育、社会实践和培训有效结合,各高校开设审计与计算机融合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信息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审计机构适时提供培训,并安排审计人员真正应用实践,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

作者:茆敏 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晶.浅谈信息系统审计风险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2):18-19.

[2]胡晓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及其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7(2):63-66.

[3]谢岳山.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的体系架构[J].审计研究,2009(5):37-39.

[4]王振武,张子瑾.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1(21):91-96.

[5]刘园瑶.信息系统审计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48-49.

[6]薛丽.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3):53-54.

审计系统范文篇9

1.加快审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腐败行为做斗争,而审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反腐败工作的效果;审计质量的高低又与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息息相关,因此,首先必须加快审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审计人员在熟悉政策的基础上高效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审计方法和技术,从现象看到本质问题,从问题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2.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设是促进审计规范化的重要举措。首先,相关职能部门要看到新《审计法》的缺失,看到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看到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缺失,从而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工作标准、操作流程、审计方法、审计责任、审计风险、质量控制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强化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监控管理,确保会计披露信息的准确。

3.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将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放在领导干部的重大决策上,注重监督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权、资金分配权、经济管理权、政策执行权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跳出传统财务报表的框框,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范围,抓住重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4.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与一般的财务报表最大的区别就是审计报告反映的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应负的责任。因此,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重点审计项目事实的表述进行复核,确保表述的正确,做到阐述清楚、简洁。

第二,确保适用法律法规的正确,审计报告的撰写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进行公正、客观评价。

第三,多层审核制。审计报告撰写完之后需要由多个部门来进行审核,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档案实行“谁审计谁立卷”的责任制,确保审计人员都能认真履行审计职责,严格控制审计质量。

审计系统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系统审计;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在改善企业运作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发展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制度保证和手段。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概述

1.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

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SystemAudit信息系统,简称ISA)目前还没有公认的通用定义,国际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权威专家RonWeber将它定义为: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地使用资源。可通俗的理解为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实施、运行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确保其符合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

2.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内容

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内容包括计算机资源管理审计、软硬件等获取审计、系统软件审计、程序审计、数据完整性审计、系统生命周期审计、应用系统开发审计、系统维护审计、操作审计和安全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项目按生命周期来划分,一般分为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审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过程的审计和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共同业务的审计。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审计是伴随着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和系统试运行这几个阶段同步进行的。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审计包括系统输入审计、通信过程审计、处理过程审计、数据库审计、系统输出审计和运行管理审计;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的审计包括维护组织审计、维护顺序审计、维护计划审计、维护实施审计、维护确认审计、改良系统试运行审计和旧信息系统报废审计。

3.信息系统审计的流程

信息系统审计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完成阶段。

计划阶段是信息系统审计流程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了解被审系统的基本情况;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系统的内部控制及外部控制;确定重要性水平;分析审计风险和编制审计计划。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重要性水平、风险和计划获取有关资料;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导致结果的原因。

完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理、评价审计证据;复核工作底稿,完成二级复核,汇总审计差异,同被审系统管理层交流;对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进行最终评价,形成审计意见,编制审计报告,完成三级复核。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技术与工具

由于信息系统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系统审计的难度也随之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系统和审计环境,要求审计师可以根据审计组织及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审计目标、成本效益、审计小组的人员与设备配置情况等,采用多种方法、技术和工具来帮助他们进行审计工作。

1.常规的审计方法、技术与工具

常规的审计方法包括面谈法、问卷调查法、系统评审会、流程图检查、程序代码检查、程序代码比较和测试等。但在高度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中,只采用常规审计法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是审计证据的收集、评价,还是实现审计工作的现代化,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来高效完成。

2.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技术与工具

信息系统被普遍应用与企业生产、管理及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审计师为达到审计目的,必须要收集大量储存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并借助于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审计的结论。因此审计师在收集证据并分析证据时,必需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omputerAssistedAuditTechniques,简称CAAT)越来越成为审计师不可或缺的手段。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以使信息系统审计师独立收集审计信息,按照预定审计目标访问和分析数据、报告系统产生和维护的记录的可靠性等审计发现。所用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为得出审计结论提供了再保证。

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与技术:共用软件、测试数据、应用程序检查、审计专家系统、整体测试、快照、系统控制审计审核文档、其他特殊的审计软件等。三、信息系统审计的应用价值

信息化是有风险的,信息系统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信息系统审计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系列详细的审计方法,从项目计划开始介入信息系统建设的每个环节,从项目的初始阶段一直到运营阶段的全过程,给予项目投资者风险控制的评价和建议,提高信息系统的投资效益。

信息系统审计可以查出各种错误和舞弊,合理地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及其处理、产生的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可靠性;可以促进企业更有效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可以促进企业改进内部控制,加强管理,提高信息系统实现组织目标的效率。信息系统审计在信息化过程中,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诊断。确定信息化的目标和内容,帮助企业调整现有的管理框架和流程或修改软件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克瑾:IT审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孙强:信息系统审计: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M].机械工业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