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5:40:16

生活饮用水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1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污染;卫生检测;常见问题;公众健康;对策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水污染问题等,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保证水源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饮用水虽然经过相应的净化处理,但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水质下降,基于此,需要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开展饮用水卫生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水中金属、非金属、有机污染物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确定水中是否存在可能影响用户身体健康的因素,以此来保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和安全。

1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众多,但是因为较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生活饮用水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背景下,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对于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超过5000万人长期处于严重缺水状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因为水资源短缺,我国每年损失的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其次,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很多天然湖泊与河流水系都存在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其中以石油、化工产业的污染最为严重[1]。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面对企业乱排乱放问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很多时候都是罚款了事,企业违法成本不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企业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节能减排等不够重视,忽略或者不愿意进行废水排放管理工作,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被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不仅使得有限的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巨大威胁;加之,生活饮用水处理质量不达标。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全年水质达标率为90.5%,但是这也表明依然有部分城市居民无法保证用水安全[2]。

2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常见问题

2.1技术力量薄弱。目前,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技术方面,引入了比较先进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义、离子色谱仪等,水质检测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饮用水检测指标缺乏重点且不够明确,并且随着人们对饮用水安全越来越重视,迫切需要对更低水平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目前有些指标的检测水平无法满足新时期水质检测工作的现实需求[3]。2.2影响因素众多。一是方法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检测都属于基础性检验,配合离子交换、电渗析等方法,对饮用水中的微量元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分析,但是这样的方法无法分离水体中的矿物质,也无法准确检测出水体中的各类微量元素;二是设备问题,部分区域使用的水质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检验周期长,工作效率低,检验精度也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三是人为干扰,在开展水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关操作标准和规范进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工作,但是时间和地点并不固定,样品检验也是各个分析室依照自身的检验任务展开,然后进行汇总上报[5],在这个过程中,检验结果很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2.3专业人才缺失。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对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从我国当前生活饮用水检验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分析,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并不能满足水质检验工作的需求,加上部分检验人员对于自身工作不够重视,责任意识淡薄,同样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6]。

3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强化对策

3.1引入先进技术。从提升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水平和质量的角度,需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对检验重点进行突出。在检验环节,需要做好有机物、重金属元素、农残以及微生物等相关指标的综合检测分析,从化学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氯酸盐、亚氯酸盐等消毒副产物等方面,对比供水水质与指标体系的差异。在开展水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强调针对性,考虑季节、气候等的影响[7]。同时,应该推动水质检验技术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的作用,考虑水体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水质检验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做好现有技术及设备的创新工作,一方面,创新检验方法,对于一些有机污染物指标采用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如采用LC/MS/MS方法检测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等,采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分析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酚等指标[8]。另一方面,更换老旧设备,利用一体化、智能化的检验仪器来提升检验结果的精度和准度,提升检验效率,保证饮水安全。3.2规范操作流程。规范的操作流程是确保水质检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支撑,如果检验操作不够规范,则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轻则影响检验结果质量,或者导致检测仪器损坏,重则危害公众生命健康。因此,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检测中,需要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要求检验人员严格依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9],执行水质标准分析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分析仪器,减少人工操作,形成自动化、一体化的检验体系,减少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保证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3.3提升人员素质。水质检测需要专业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应该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在对现有的水质检验管理体系下,供水企业水质检验管理机构进行健全和完善[10],明确各个机构的职责和功能,将企业自检、行业检测和政府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水质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积极引入专业水质检测人才,规范入职资格,做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应该提升水质检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其能够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及考核的方式,确保水质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够满足新时期水质检测工作的要求,提升水质检测的水平和质量[11]。3.4强化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治理意义重大,一旦其存在错误,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保障水质检验数据质量的角度,相关部门应该不断提高检验技术,同时还必须重视对于检验数据的管理工作。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应该对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对有效数字合理修约,加强实验室室间及室内质量控制,提供标准化的检验报告以及水质评价分析报告,检验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水质检验数据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和档案库,配合网络数据管理平台,为各项研究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全面、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12]。

4结语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为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严重污染的国家,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饮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地区的居民长期饮用高砷水、高氟水、污染水,会导致多种相关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增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完成“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农村水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为政府在不同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解决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改善居民健康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现状,农村饮水安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1我国水环境卫生现状

目前,我国水环境形势呈现下列特征。

(1)水质的改善与恶化并存:近年来,我国整体水环境污染情况有所改善,有机物污染的代表性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从1990年的10.5mg/L减少到2016年的3.5mg/L,氨氮浓度从1.9mg/L减少到0.7mg/L,2016年浙闽片河流和西南诸河水质整体由良好改善为优,淮河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改善幅度最大。但全国一些地区的I类水质断面比例较2015年在减少,辽河、松花江等流域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上升。

(2)水环境污染空间分布不均衡:《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的主要流域中,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和珠江流域水质良好,海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41.0%,为重度污染;辽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15.1%,为轻度污染;黄河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13.9%,为轻度污染;松花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为6.5%,为轻度污染。三是尽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序推进,但农村环境污染量大面广,水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现状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多,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农村居民饮用水质量持续提升。至2015年,全国共解决了5.2亿农村居民和4700多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农村饮用水水源点多面广、单个水源规模较小、农村居民对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的意识缺乏、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督和管理薄弱等原因,导致污染不断加剧,农村生活饮水安全仍面临严峻的挑战。饮用水水源水质是影响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广大农村的饮水水源大部分仍为浅层地下水,未经处理,长期饮用可能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农村早期建设的饮用水安全工程中,由于技术缺乏等原因,出现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率较高等问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是农村生活饮水安全的薄弱环节。水质合格率较低是影响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的又一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通常不足50%。魏财选取某市6个农村30个检测点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仅20份水样的所有指标均合格,合格率大约为37%。候黄鹂等收集东北、华东、华北、华南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样并进行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各区域农村饮用水超标率均>50%、地表水超标率均>71.25%、地下水超标率均>43.75%;其中东北地区农村水样超标率均排在首位,水质污染最为严重。

3主要水体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城乡工矿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污染愈发严重,其中无机物,如砷、铅、汞等,有机物,如有机磷、有机氯、酯类化合物、胺、苯等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工业污水污染、输送自来水设施的二次污染和新型供水卫生问题(如未规范化管理的管道直饮水等也成为水质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导致水中砷、铅、铜、铬、镉等重金属含量升高,人类如果长期饮用污染水或污染水中的海产品,会对机体多系统或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起癌症及公害病。另一方面,高砷水、高氟水与介水传染病为当前农村某些地区亟待解决的饮水问题。地球化学性疾病与饮用水中的某些元素密切相关,其中饮用高砷水、高氟水可能导致地方性砷中毒和氟中毒。2012年卫生部报告显示,我国农村仍有20万人饮用高砷水,有8700万人饮用高氟水。同时WHO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因饮用被污染的水造成的,由于饮用水的不良水质导致消化道疾病、传染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胆结石、心血管疾病多达50种以上。

3.1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然界元素可分为亲铁元素、亲铜元素、亲石元素、亲气元素和亲生物元素。而在水体中主要是亲铁元素、亲硫元素与亲石元素。其中亲铁元素主要包括铁与镍,如果人体内铁元素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摄入过多则会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异常。如果体内镍元素摄入过少,可引发糖尿病、贫血、肝硬化、尿毒症、肾衰、肝脂质和磷脂质代谢异常等病症;但镍摄入过量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镍具有致癌性,且镍化合物与肿瘤发生有关。水体中常见的亲硫元素主要包括汞、铅、镉等元素,这些元素的金属离子一旦进入人体,与人体组织某些酶活性中心巯基具有较强的亲合力,两者结合之后会导致酶活性受到较强抑制,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毒害作用。铬是水体中常见的亲石元素之一,也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每年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铬废渣大约有20~30万吨,其废渣主要的有害成分是可溶性铬酸钠、铬酸钙等六价铬离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显示,长期生活在铬污染区居民,其消化系统疾病患病率远高于非污染区居民。研究表明长期饮用或食用含六价铬水、食物可能会出现腹泻、经常性消化不良、胃炎等消化系统症状,更严重者会导致胃癌。

3.2饮水型氟中毒

在氟暴露的多种途径中,饮水型氟中毒最为常见,约90%患者属于此类。水体中的氟主要来自地壳,其化学性质活泼,除惰性气体外,能与其他任何元素发生反应,形成氟化物。而氟化物安全范围很小,稍偏离最适水平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氟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主要包括骨相系统损伤和非骨相系统损伤2方面。骨相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骨骼和牙齿的病理改变,骨骼表现为氟骨症,牙齿表现为氟斑牙;非骨相组织损伤的系统包括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听觉系统。研究显示,一些大型饮水工程水氟含量过高,覆盖人口多达数万人,甚至有的工程水氟超标严重,超过10mg/L。提示,全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3.3饮水型砷中毒

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处于砷暴露的人群会产生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器官癌变,如皮肤癌、肺癌,也可导致皮肤病变、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非癌病变。由于饮用水中含砷量高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一个高砷饮水暴露地区,病情严重地区包括内蒙古、山西、新疆等众多省市,确诊病例超过万例。云奋等抽取山西省大同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部分常住居民的日常饮用水、土壤和瓜果蔬菜,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水、自产瓜果蔬菜砷含量均高,饮用含砷量高的水是引起慢性砷中毒的主要因素。

3.4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从上世纪初开始,氯化消毒作为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方法有效控制了水中的病原体引起的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但是,饮用水经氯化消毒的常规工艺或其他工艺的处理后,氯和水中的有机物及某些特定污染物产生反应,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以挥发性三卤甲烷和非挥发性卤代乙酸最为常见。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的损伤,主要体现在肝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致癌性及致畸性等方面。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长期摄入含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饮用水与直肠癌、膀胱癌及结肠癌等发病具有相关性。饮用水中挥发性三卤甲烷含量与低出生体重、自发性流产、生长发育迟滞、神经管缺损、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明挥发性三卤甲烷对人类的健康可能具有潜在的发育毒性。

3.5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影响

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氮、磷,随地表径流、排污系统等途径进入水体中,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毒素就是一些藻类在水华期间分泌出的一种二级代谢产物,它能抑制水体中其他藻类的生长,同时抵御浮游生物的摄食,以确保其本身的生长优势。微囊藻毒素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自然水体中,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藻毒素,当其释放进入水体后,会蓄积在鱼、贝等动物体内,经食物链转移进入人体,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可能的人类致癌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微囊藻毒素与肝癌和消化道肿瘤具有相关关系。俞顺章等[43]通过meta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等方法,同时对泰兴等4个肝癌高发区进行肝癌危险度评估,证实沟塘水中以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藻类毒素是致肝炎和肝癌的促癌剂。Svircev等在1999—2008年进行了一项为期10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与源头水库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呈正相关。

3.6水体生物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

农村生活饮用水主要为地下水,地下水较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污染的情况,其中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农村生活饮用水因未经过消毒处理,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同时农村生活饮用水还较易受到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的污染,部分生活饮用水的水源靠近厕所以及渗水沟,较易出现污染的情况。牛桓彩等采集北京市昌平区75个自然村自备井的水源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105份水样,结果表明昌平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4项常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68.57%。杨勇文等[46]在2012年对梅县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厂水和末梢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水质的总合格率为67.7%,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的超标率达到32.3%。提示,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4小结

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应加大对早期建设的老旧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的标准化改造,减少漏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水质安全。对未设计防护栏的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应加强安全设施建设,设立防护栏、加设监控设备等,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农村居民水源保护意识是预防与水污染有关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解决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水污染情况来制定符合当地农村特点的水环境保护政策,进而从根本上来解决我国农村的水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赵英民.我国水土污染防治形势与对策[J].中国人大,2017(09):46–51.

[2]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摘录)[J].环境保护,2017(11):35-47.

[3]赵静.尽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J].中国人大,2017(04):43.

[4]刘存辉.浅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J].河北水利,2011(09):35.张荣,李洪兴,武先锋,等.我国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01):3–5.

[5]魏财.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5–16.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3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划定的生活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规划,加强对本辖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经济建设、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关闭、迁移危害水源的项目,控制人口机械增长,组织居民易地安置,安排生活饮用水源保护资金,为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及相关工作提供保障。

第四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生活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规划、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城市供水、工商、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活饮用水源的义务,有对污染和破坏生活饮用水源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应当重视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对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奖励。第六条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指为保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依照有关规定,在生活饮用水源周围划定的需特别保护的区域。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和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第七条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水利、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城市供水、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根据生活饮用水源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供水量、开采方式和污染源的分布,拟定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变更,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八条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应当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和标志。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标志由市人民政府组织设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和破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标志。第九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Ⅱ类标准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及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标准限值;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Ⅲ类标准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及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标准限值。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适用国家《地下水质标准》Ⅱ类标准。

第十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炼油、农药等生产项目以及产生含汞、铬、镉、砷、铅、镍、氰化物、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项目和设施;(二)向与生活饮用水源相连的水体、沟渠内倾倒生活垃圾、粪便等废弃物;(三)存放、填埋、倾倒化学危险品和危险废物,未经批准或者虽经批准但未采取有效的防溢、防漏、防扩散措施运输化学危险品的;(四)设立污染生活饮用水源的废物回收、加工场所;(五)非更新采伐水源涵养林、护岸林等植被;(六)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七)使用炸药、捕杀水生动物。

第十一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外,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二)违反规定使用农药、化肥;(三)倾倒、填埋、贮存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四)设置屠宰场。

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旅游区(点)的管理者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设置清洁卫生设施,保持环境卫生。

第十二条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遵守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的规定外,禁止下列行为:(一)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二)运输剧毒物品;(三)从事畜牧业,从事种植业使用农药、化肥;(四)在生活饮用水源水域内从事水产养殖业(为改善水质进行养殖除外);(五)在生活饮用水源水域内洗涤物品、游泳、行驶机动船、从事水上体育娱乐活动以及从事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十三条在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排放污水、酸液、碱液等有害物质;(二)堆放、倾倒工业原料、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三)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四)从事农牧业活动;(五)设置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送油类、煤浆等可能污染水源的管道;(六)建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等;(七)毁林开荒、非更新砍伐水源涵养、保护林。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第十四条对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危害水源的项目,应当按照规划限期迁移或者关闭。

对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用地和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危害水源项目搬迁用地及居民的易地安置用地,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优先予以安排。

第十五条对按照规定可以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对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划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项目的选址定点批准手续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对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六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开山采石、挖沙或围水造田。

第十七条市和区(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做好生活饮用水源所在区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和集中清运,防止污染水源。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从事餐饮业,必须具有污水处理设施,达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第十八条在已经建成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地方,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垃圾,禁止随意排放。

第十九条在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生活饮用水源地发生突发性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关责任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采取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立即报告当地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污染危害。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一)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二)违反本条例第十条(三)、(四)项规定的;(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三)项规定的;(四)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一)项、第十一条(一)项、第十二条(一)项规定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关闭。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超过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可以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市、区(市)人民政府按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产停业或者关闭。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生活饮用水源污染事故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处以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二十万元;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处以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一百万元。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二)、(五)、(六)、(七)项、第十一条(二)项、第十二条(二)项、第十三条(七)项、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六条造成生活饮用水源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发生纠纷的,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处理,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4

一、指导思想

切实履行卫生部门监管职责,按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等规定,规范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提高我县水环境质量,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检查范围

1、城镇集中式供水单位,包括自来水厂和自建水厂;

2、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

3、学校生活饮用水。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继续开展基本情况调查

开展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进一步完善本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和农村供水的水源类型、水源污染状况、水处理方式(水处理工艺、消毒措施等)、饮用水检测与供水卫生管理状况、日平均供水量、供水范围以及供水人口等基本信息档案。

(二)加强日常监督检查

定期对辖区内集中式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消毒、水质检测、饮用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供管水人员健康体检等情况。指导和督促集中式供水单位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提高自身卫生管理能力,确保生活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对检查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监督意见,督促整改。

(三)加强供水单位水质监测

一是县疾控中心要按照水质监测工作要求,按照《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要求做好自来水厂供水水质监测,按时报送监测结果。二是卫生监督所在加强日常监督的同时,做好出厂水水质的快速监测,并督促供水单位加强自检能力建设,按照规范要求,做好自检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供水安全。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5

一、工作内容

(一)开展饮用水、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检查

对所有持证的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的饮用水生产过程和卫生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要加强对去年饮用水监测合格率低的供水单位监督检查工作,特别要加强镇水厂的监督检查;检点是:供水单位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情况、水池清洗消毒、水质消毒处理及水质自检工作开展情况、供管水人员卫生管理情况等卫生管理台账。督促镇政府加快村级水厂改造,并做好卫生指导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与县建设局、规划局联系,对庐城涉及二次供水的单位和小区进行摸底,并登记造册,检查各二次供水单位场所的卫生状况,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督供二次供水单位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二)开展饮用水、二次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监测工作

全县饮用水供水单位、水质监测的水样数量、抽检时间、检验项目等具体内容按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监督抽检计划执行。

(三)建立饮用水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

我所将结合监测结果和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继续推进饮用水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度,并将监督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当地政府。

二、时间安排

(一)饮用水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检查、水质监测

每年二次会同县疾控中心检验室对全县集中式供水单位进行采样检测,上半年在4月到5月份进行,下半年在10月到11月份。12月份总结上报。

(二)饮用水、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知识培训

在四月份组织全县集中式供水单位、二次供水单位管理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主要是强化各供水单位法人的法律意识,提高各单位在制管水过程的业务水平,杜绝介水疾患的发生。

(三)工作总结

对全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将各水厂卫生状况和水质卫生监督监测结果情况报告当地政府。按上级要求上报各类表格。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加强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规范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努力提高我县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6

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和《卫生部关于印发**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

检查内容:开展集中式供水单位基本情况调查;监督检查集中式供水单位(含自备水源水厂供水单位)的饮用水生产过程和卫生管理情况;抽检集中式供水单位的进厂水(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水质卫生状况;开展集中式供水单位量化分级试点工作;对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管理情况和水质卫生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统计对违法单位的查处情况。

二、检查范围及方法

(一)范围:检查全部镇级以上(含镇级、日供水量大于1万)的集中式供水单位(含单位自备水)和抽查地级市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及卫生管理情况。

(二)水质检验水样数、检验项目

水质检验水样数、检验项目按附表1要求进行。

(三)基本情况调查及表格填报方法

1.供水单位基本状况调查:对全部镇级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单位按附表2要求进行调查登记,每一个独立供水单位(水厂)填写一份,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2.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对镇级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管理情况均应按附表3内容进行调查,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3.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情况:各地市随机抽查的有代表性的30个二次供水单位按附表4内容进行调查,然后汇总上报。

4.水质检验结果填报: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附表1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并按附表8内容进行填报,送同级卫生监督所汇总上报。各地卫生监督机构根据附表8内容填写附表5、6、7的表格,然后逐级汇总上报。

5.各地监督机构对镇级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单位的违法行查处情况按附表9汇要求进行汇总,然后逐级上报。

三、工作要求

各地相关卫生部门应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和检查记录,认真审核、按时上报检查结果,保证本计划执行质量。

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写明检验值、规范限值、检验结论等,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应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按本计划规定的格式汇总填报。

对于监督检验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水单位,必要时要进行采样、检验及结果报告全过程核实确认,保证结果准确无误。

四、时间安排

(一)培训及准备工作:**年5月~6月各市进行本次监督检查的培训、宣传及准备工作。我厅将于6月中旬举办监督员和水厂负责人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班。

(二)监督抽检时间:5月30日前各地将工作计划报省卫生监督所。7-9月进行集中式供水单位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包括水质监测。

(三)上报时间:10月10日前各市卫生行政部门将汇总结果和本次监督检查工作总结(含电子版本)上报省卫生监督所。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7

第一条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城市供水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建设部主管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镇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益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六条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七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方可供水。

第八条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址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必须有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九条供水单位应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其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人员上岗的资格和水质日常检测工作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一条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取得批准文件后,方可生产和销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无批准文件的前款产品。

第十三条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各类蓄水设施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情况另行规定。

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事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消毒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该行政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行政区域的,由供水单位所在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该供水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铁道、交通、民航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卫生监督机构,行使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饮用水卫生监督职责。

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项目时,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督监测和评价。

第十八条医疗单位发现因饮用水污染出现的介水传染病或化学中毒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会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停止供水。

第二十条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管理范围发放,有效期四年,每年复核一次。有效期满前六个月重新提出申请换发新证。

《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的申办按《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必须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水质处理器以及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卫生部复审;复审合格的产品,由卫生部颁发批准文件。其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报卫生部备案。

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进口产品,须经卫生部审批后,方可进口和销售。具体管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凡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经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证颁发条件或不符合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颁发要求的,原批准机关有权收回有关证件或批准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饮用水卫生监督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聘任饮用水卫生检查员,负责乡、镇饮用水卫生检查工作。

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饮用水卫生检查员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

铁道、交通、民航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证书。

第二十四条饮用水卫生监督员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检合格证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或安排患有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的或病原携带者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对供水单位处以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处以2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修建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或进行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作业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

(三)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供水的;

(四)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五)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擅自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的。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生产或者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进,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或处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8

第一条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城市供水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以下简称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卫生部主管全国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建设部主管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城镇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供水单位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实行卫生许可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有益于饮用水卫生安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二章卫生管理

第六条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七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还必须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方可供水。

第八条供水单位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应当符合卫生要求,选址和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必须有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九条供水单位应建立饮用水卫生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

第十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必须有水质净化消毒设施及必要的水质检验仪器、设备和人员,对水质进行日常性检验,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资料。

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其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人员上岗的资格和水质口常检测工作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一条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上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第十二条生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取得批准文件后,方可生产和销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售、使用无批准文件的前款产品。

第十三条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设置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内严禁修建任何可能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及一切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行为。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设施选址、设计、施工及所用材料,应保证不使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各类蓄水设施要加强卫生防护,定期清洗和消毒。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情况另行规定。

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的单位必须取得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后,方可从中清洗消毒工作。清洗消毒人员,必须经卫生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十五条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卫生监督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该行政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由供水单位所在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

供水单位的供水范围超出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该供水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部门负责其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铁道、交通、民航行政部门设立的卫生监督机构,行使卫生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饮用水卫生监督职责。

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集中式供水项目时,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的水源水质监测和评价。

第十八条医疗单位发现因饮用水污染出现的介水传染病或化学中毒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上生和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当发现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对集中式供水单位应当会同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停止供水。

第二十条供水单位卫生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管理范围发放,有效期四年,每年复核一次。有效期满前六个月重新提出申请换发新证。《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的申办按《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必须进行卫生安全性评价。与饮用水接触的防护涂料,水质处理器以及新材料和化学物质,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卫生部复审;复取合格的产品,由卫生部颁发批准文件。其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报卫生部备案。

凡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进口产品,须经卫生部审批后,方可进口和销售。具体管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凡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取得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经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证颁发条件或不符合卫生许可批准文件颁发要求的,原批准机关有权收回有关证件或批准文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饮用水卫生监督员,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聘任饮用水卫生检查员,负责乡、镇饮用水卫生检查工作。

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饮用水卫生检查员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证书。

铁道、交通、民航的饮用水卫生监督员,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发给证书。

第二十四条饮用水卫生监督员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集中式供水单位安排未取得体验合格证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或安排患有有碍饮用水卫生疾病的或病原携带者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对供水单位处以20元以上1000几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进,并对处以20元以上5000元下的罚款: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修建危害水源水质卫生的设施或进行有碍水源水质卫生的作业的;

(二)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项目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参加选址、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供水的;

(三)供水单位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而擅自供水的;

(四)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五)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擅自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工作的。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生产或者销售无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进,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或处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进,并可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

(一)新建、改建、扩建的饮用水供水工程项目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而擅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

(二)未按规定进行日常性水质检验工作的;

(三)未取得《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擅自供水的。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包括公共供水和单位自建设施供水)。

二次供水:将来自集中式供水的管道水另行加压、贮存,再送至水站或用户的供水设施;包括客运船舶、火车客车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供水(有独自制水设施者除外)。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垢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从事净水、取样、化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及水池、水箱清洗人员。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以下简称《标准》)已经由卫生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年1月26日,并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做好《标准》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督促各卫生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国家认证认可委《关于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项目资质认定评审的通知》(国认实函[**]133号)的要求,尽快办理新标准的实验室能力评审事宜,以保证检验报告规范、有效。

二、卫生部2001年6月7日的《关于印发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附件1《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附件7《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自即日起废止。

三、《通知》中附件5《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和附件6《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在修订前,仍按现规范执行。附件5中部分监测指标限值与《标准》规定不一致的,应按《标准》规定的限值执行。

生活饮用水范文篇10

为切实做好我市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工作,防止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我市组织市、县两级卫生监督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了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专项调查。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调查工作情况和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全市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一)饮用水来源情况

全市共检查市直及6个县(市、区)中小学校496所,其中使用市政供水(包括乡镇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有241所,使用自备供水的学校有282所,使用二次供水的学校有74所(一些学校除自来水外,还用井水或二次供水)。

(二)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及其落实情况

被检查学校均配备有卫生管理人员,专职或兼职负责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161所学校制定有较完善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关管理工作的记录资料存档。335所学校未制定有完善的专项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无相关管理工作的记录资料存档。

(三)自备用水管理情况

282所使用自备供水学校的水井深度在3~92米,平均35米,其中机电泵83口,压把井76口,其他取水类型123口。有70处水源为比较深的井,均用机电泵进行取水,且卫生防护条件较好。但有55处水源为地表水,取水点环境和卫生防护条件较差。所有被检学校均无饮用水自动消毒处理设备,未做到对水池、管网进行定期清洗和每日进行水质消毒并做好记录。有85所自备水源集中式供水的学校未申办有供水卫生许可证,仅有36名供水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

(四)二次供水(蓄水池)卫生情况

在使用二次供水的74所学校中,蓄水池密封加盖、加锁的学校有40所,蓄水池未密封加盖、加锁的学校有34所。8所学校能做到对每批池水均进行消毒后供水,35所学校蓄水池能不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其余31所学校对蓄水池不作消毒处理。

(五)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情况

本次检验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样共486份,检验合格211份,合格率43.42%。其中市直和兴宾区检验152份,合格67份,合格率44.08%;象州县检验128份,合格82份,合格率64.06%;金秀县检验22份,合格5份,合格率22.73%;忻城县检验119份,合格28份,合格率23.53%;合山市检验24份,合格3份,合格率12.50%;武宣县检验41份,合格26份,合格率63.4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数学校对于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重视不足,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二)所有使用自备用水的学校都无水质沉淀、净化、消毒设施,大多数学校未对自备用水进行定期清洗、每天消毒并记录。

(三)乡镇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存在安全隐患。在对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检查发现,有52所乡镇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沉淀净化、消毒卫生设施不全,日常供水消毒工作不到位或仅在洪水期作不定期消毒。忻城县检查发现,乡镇以下水管所的制水工艺流程不符合国家标准,没有沉淀过程,属于直抽直供,取水点周围没有设保护区,有的取水点周围有污染源;在水质消毒等方面,仅大塘和思练镇两个水管所备有自动消毒机,但没有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其它乡镇的消毒均靠人工投药消毒,均无法保证消毒效果。

三、整改要求

(一)切实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卫生、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生活饮用水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各中小学、幼儿园要立即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生活饮用水整改任务,实现每个中小学、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目标。

(二)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列出完成整改时间表,务必在署假期间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的改造任务,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生活饮用水必须在年内完成整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制度建立建全情况、管理规范程度、从业人员素质等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市人民政府将对各县(市、区)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建立健全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卫生管理工作方面的职责,要落实责任到人,对不重视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不落实各项防病措施,不消除存在的卫生隐患造成介水传染病疫情发生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尽快落实整改经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对不合格学校饮用水卫生基本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完善学校饮用水卫生防护、消毒设施,责成不合格的集中供水工程业主(包括乡镇集中式供水和学校自备供水)在卫生监督部门指导下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设计、改建,并配置必备的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