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救助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3:00:54

生活救助

生活救助范文篇1

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

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贯彻依法治国、坚持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它对于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救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救助管理工作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民政、财政、编制、公安、卫生、建设、交通、铁道炔棵乓魅分霸?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政府主导、民政负责、部门配合、区域合作、救助站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这件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并对救助管理站进行指导、监督;财政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开展救助工作的情况,编制救助管理经费预算;公安、建设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站,对其中的危重病人要通知卫生部门进行救治;卫生部门要指定医院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进行救治;交通、铁道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为受助人员返回住所地或所在单位提供交通便利。

三、完善机制,务求实效,确保救助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全省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救助管理机构的设置。救助管理机构是开展救助管理工作的载体。为进一步完善我省救助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根据《救助管理办法》和财政部、民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各市原有的收容遣送站调整规范为救助管理站。为确保各个市都有一所规模较大的市级救助管理站,将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尧都区、运城市盐湖区救助管理站调整为市级救助管理站。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市级救助管理站要在本辖区内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地方建立服务网点。县级市和部分人流多、交通便利的县城可根据救助管理任务决定是否需要设立救助管理站。不单独设置的可在民政部门所属相关事业机构挂牌,并确定专人负责。市、县级救助管理站所需人员编制由各市编办根据实际确定,并按程序报批。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和跨区域流浪乞讨人员的接送工作。

(二)救助经费和救助标准。无偿救助是新的救助制度区别于收容遣送制度的重要标志,是救助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救助管理站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所需救助管理经费全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在未设立救助管理站的县城,同级财政部门要安排临时救济资金,用于救助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管理站开支的救助管理经费包括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机构经费主要用于救助站开展正常工作和大型设备购置、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支出。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救助管理站工作实际情况,参照同级同类事业单位定员定额标准核定基本支出,保障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按国家政策规定应享受的工资、奖金和各项福利待遇以及救助站日常公用经费支出;救助管理站的大型设备购置、基础设施维修改造等专项,按照项目预算管理要求和程序报批。专项救助经费主要用于救助管理站为救助对象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站内突发急病救治和帮助其返家等必需的支出。对救助任务重,同级财政部门安排经费有困难的,由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本着既保障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又有利于克服救助对象过分依赖政府救助思想的原则,我省受助人员的生活标准按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救助资金的管理,救助管理站要按照国家有关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自觉接受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的审计和监督检查。

(三)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的救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指定救助医院(含精神病院)。受助人员患有传染病、在救助站突发急病,应送指定医院医治。公安等部门或市民在街头发现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先送指定医院救治。病情稳定后,医院通知救助站进院核查,属于救助对象的,接回救助站,医疗费用由救助站向当地财政部门专项申请。

(四)受助人员的乘车凭证。受助人员返程时由救助管理站为其开据乘车证明,受助人持证到铁路、公路车站办理乘车手续。车站根据救助管理站给其开据的乘车证明为其出具乘车凭证。铁路、公路客运站按救助管理站提供的凭证到该救助管理站报销,年终由救助管理站凭交通单位提供的费用凭证向当地财政报销。

(五)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员接送安置。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员,救助管理站应当及时通知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接回。其亲属或所在单位拒不接回的,各地要加强协作,做好接送工作。跨省接送由省民政厅负责;省内接送,一律由流入地将受助人员护送回流出地救助站,流出地站再将其护送回县乡居住地。

受助人员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其他行动不便的人员,已查清户籍所在地,但无家可归的,由流出地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对无法认知自己行为、无表达能力、无法查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户口所在地、住所地的,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提出安置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

生活救助范文篇2

一、救助对象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籍,持有县级以上残联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登记为一至二级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盲视力残疾,未享受低保、五保待遇,本人无固定收入或固定收入低于本市城乡低保标准的重残人员,可申请享受生活救助。

(二)固定收入包括:

1.通过就业等形式享有的工资待遇;

2.在工商部门以残疾人姓名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营业收入;

3.按月享受的养老保险金、养老补贴、退休金和退职、退养费;

4.按月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5.按月享受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

6.个人名下的房租收入;

7.应当计算的其他固定收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生活救助:

1.正在服刑期间的;

2.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从事影响社会稳定活动的;

3.参与盗窃、抢劫、破坏公共设施和扰乱社会秩序等活动的;

4.参与组织各种形式、、、吸(贩)毒活动的;

5.其他经政府认定不享受生活救助的。

二、救助标准

符合救助条件的城镇和农村重残人员,无固定收入的分别按我市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全额发放生活救助金,有固定收入的分别按我市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差额发放生活救助金。

三、救助程序

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以个人申请、村(居)委会调查、镇(区)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程序,按季度实施。对在调查、审核、审批过程中确定不予救助的,承办机构应及时告知救助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一)救助申请人向户籍所在村(居)委会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户口簿、身份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本人收入证明,领取填写《*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

(二)居(村)委会对救助申请人材料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在申请人居住地公示5日无异议的签署调查意见后,将《*市重残人员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以及残疾证、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等,一式两份,上报镇(区)民政办。

(三)镇(区)民政办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救助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上报市民政局。

(四)市民政局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签署审批意见。

四、资金保障

(一)城镇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农村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由市、镇(区)财政各承担50%。

(二)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自批准季度的下一个月起,按批准金额享受重残人员生活救助金。

(三)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列入“其他城镇社会救济支出”和“其他农村社会救济支出”科目,按季度实行社会化发放。

五、救助管理

(一)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从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二)市残联负责建立完善重残人员数据库,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市民政部门提供重残人员相关情况。

(三)市民政部门负责做好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的审核、审批和重残人员生活救助资金的申领、发放,对重残人员生活救助对象实行定期核查、动态管理,向市残联反馈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情况。

生活救助范文篇3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应急救助,是各级政府对在生活中遇到突发性困难的城乡居民,给予一次性救助的社会救济制度。

第三条应急救助要坚持属地管理、适度救助、公平公正和以自救、互助为主,政府一次性救助为辅的原则。政府救助的重点是发生突发性困难后,靠自身力量和互助互济仍不能在短期内恢复和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居民。

第四条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民政部门负责应急救助的审批与管理,并会同财政部门负责应急救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应急救助工作接受有关部门的依法监督。

第五条凡户籍在我市并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居住的城乡居民家庭,具备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应急救助:

(一)在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重大疾病救助、就学援助、住房救助、采暖费减免、农村灾民救济等项社会救助政策后,家庭又遇突发性灾害损失或其他特殊困难危及基本生活的;

(二)虽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但家庭遇有突发性灾害损失或存在其他特殊生活困难,造成生活一时难以维计,使实际生活水平降至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

(三)在特定时期,由政府指定对某些特殊困难群体给予应急救助的。

第六条为了体现应急救助的合理公正,使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出最大效能,对虽遭遇突发性灾害损失或其他特殊困难,但自身有能力维持基本生活的,原则上不能享受政府的应急救助。

第七条应急救助的款物数额要根据居民遭受突发性灾害影响基本生活的程度,实事求是地加以确定,原则上要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相适应。城乡生活困难居民享受应急救助后,其实际生活水平不应高于当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第八条应急救助要针对居民家庭的实际需求,采取以现金为主、款物结合的方式实施。一般情况下,对同一家庭实施应急救助的时间间隔,须在3个月以上。

第九条城乡生活困难居民申请应急救助的,以家庭为单位向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人户分离,在暂住地居住1年以下的,携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出具的暂住证明,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在暂住地居住1年以上的,携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出具的户籍证明,向暂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第十条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接到应急救助申请后,应委托申请者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在听取申请者的陈述后,核实其家庭生活状况,组织群众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予以张榜公布。3日内无异议上报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审核。

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根据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评议结果进行初审核实,符合应急救助条件的填写《*市城乡生活困难居民应急救助申请审批表》并签署意见,报县(市)、区民政局审批。不符合应急救助条件的,以适当的方式通知申请者并说明理由。

一般情况下,应急救助管理审批部门,应在申请者递交申请后的7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手续。

应急救助实行一次性申请审批制度。

第十一条申请者在申请应急救助时,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一)申请书;

(二)户籍证明;

(三)各种社会救助政策兑现情况;

(四)家庭收入状况证明;

(五)根据申请理由提供相关的证明;

(六)上次享受应急救助的情况(时间、款物数量)。

第十二条应急救助款物的发放工作由县(市)、区民政局组织实施,也可委托街道办事处、乡(镇)民政办发放。应急救助的款物要在批准后的3日内予以兑现,并责成申请者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进行张榜公布。

第十三条应急救助所需资金采取以吸收社会捐赠款物为主,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为辅的方式筹集,建立应急救助基金,市财政每年从市本级福利公益金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对困难地区予以适当补助。

第十四条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将应急救助资金列入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各级民政部门要按规定向上级民政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及决算报告。

生活救助范文篇4

汶川地震灾区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实施以来,灾区各地迅速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关于对汶川地震灾区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的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8〕66号)要求,制订本地区实施方案,及时将中央补助金和救济粮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有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灾区社会秩序的稳定。考虑到此次地震造成灾区群众损失程度深,生活困难大,恢复重建时间长,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23次会议决定,在3个月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到期后,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困难群众继续给予后续生活救助。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切实保障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突出救助重点,促进受灾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救助对象和期限。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三孤”(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生活困难的遇难(含失踪)者、重伤残者家庭人员;异地安置人员;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且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救助时间为今年9月至11月,共计3个月。

二、救助标准和资金。后续生活救助为现金补助,不再发放口粮,每人每月平均200元。你省要根据灾区上述救助对象生活困难情况,实施分类救助,适当提高“三孤”和生活困难的遇难(含失踪)者、重伤残者家庭人员的补助标准。补助标准由省级民政、财政部门统一制定,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实施后续救助政策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予以补助,一次性切块安排给地方,由地方政府包干使用。

生活救助范文篇5

第一条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6]137号)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全面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的同时,为有效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众的特殊困难,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各县(市、区)民政局为临时生活救助的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二章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范围

第三条临时生活救助的范围为具有当地户籍的常住居民,其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保障标准150%范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重症疾病患者;

(二)遭遇突发性灾难,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不能正常生活的家庭;

(四)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工伤事故、酗酒、、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处于服刑和劳教期间的;

(四)拒绝管理审批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五)无理取闹、谩骂和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六)有就业能力、就业机会不主动就业,或有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却游手好闲的;

(七)经常享用非生活必需品的;

(八)持有或从事有价证券投资和收藏高价物品的;

(九)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五条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遭遇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社会性灾害的救助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

第六条应计入的家庭收入

(一)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二)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各种务工等收入;

(三)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

(四)遗属生活补助、赔偿性生活补助及各种非一次性资助;

(五)各种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六)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

(七)各类非因公(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抚慰费及抚(扶)养费等;

(八)领取的房屋拆迁补偿款且购买自住房后的余额;

(九)各类货币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十)各种性质的租赁性收入、继承性收入、补贴资助性收入等;

(十一)其他固定性、非固定性、隐蔽性货币收入;

(十二)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七条不计入的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和保健金;

(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的奖励金,省辖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离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四)在校生各种助学金、奖学金;

(五)因公(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

(六)用于大病救助的政府补助金、社会公益性救助金等专项救助资金;

(七)因规划拆迁一次性获得的用于购置经济适用房等安居性质的住房赔(补)偿款中实际支出的部分;

(八)由单位或集体统一扣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个人领取的一次性补偿金中用于社会保险的部分;

(九)各县(市、区)政府认定的其他不应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八条家庭收入计算

对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的对象家庭收入计算,可参照《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第十条和《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执行,或按照各地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章临时生活救助标准

第九条实行临时生活救助时,应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种类等因素,结合当地财政投入状况,合理确定分类救助标准,具体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各县(市、区)确定。

第五章临时生活救助程序

第十条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的家庭,由户主(当事人)或受委托的其他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办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向受委托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代为受理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对象须填写《临时生活救助申请调查审批表》,申请人应出具户口簿、身份证、收入证明、残疾(重病)证明和病史及诊断证明、遭遇突发性灾难相关证明(说明)材料。

第十一条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接到临时生活救助申请之日起,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张榜公示、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无异议的签字盖章后上报民政办。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办自接到上报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县级民政部门在接到求助申报后必须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报财政部门审定后直接通过银行打卡发放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于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对突发性灾难无法继续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应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或由县乡民政、财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六章资金筹措和管理

第十五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捐赠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由各县(市、区)按实际需求,通过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地方留成公益金、社会捐赠资金多渠道筹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由县(市、区)与镇乡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

第十六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七章监督与处罚

第十七条临时生活救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评议公示制度,设立公布咨询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生活救助范文篇6

3月6日上午,**残联组织召开会议,传达省民生工程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实施该项民生工程和“二代证”核发工作进行再发动、再部署。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世银作了讲话,副理事长李新宪主持会议,副调研员严仁华及机关业务科长部署了有关工作,各县(市)区残联理事长汇报了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各县(市)区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具体经办人员和“二”办证业务员列席会议。

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省民生办陈永年主任、省残联张纯和理事长的讲话精神。一致认为,对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救助,是得到总书记充分肯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爱,是残疾群众期盼已久的好事,必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残联作为这项民生工程的牵头单位,必须深刻领会政策,严密组织实施,确保好事办好。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大好契机,作为加快信息化、数据库建设的大好契机,作为提升残联形象、赢得更多话语权的大好契机,积极作为,乘势而上,全面发展。

会议指出,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组织严密,工作扎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岳西等地注重规范操作,宿松、望江等地组织残疾鉴定专家组进村入户核残,枞阳等地积极协调签定残疾评定医院,桐城、太湖严把落实环节等做法值得推广、值得发扬。

会议要求,“二代证”发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如果考虑不周、处理不慎,很有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精心组织实施,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完成任务;要广泛宣传、广而告知,通过多种形式把办证意义、流程、残疾评定标准等讲清说明,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马世银在会上讲话时要求:一要认真学习传达省、市两级的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要按原则实施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切实遵循“政府主导”不动摇,保持“低保范围”、“重度残疾人”两个要素不改变,坚持“公正、公平、公开”不走样;三要吃透文件要求,切实争取落实工作经费,把必需的人员、设备配到位、运用好;四要严格办证程序,切实分级负责、扭住关键、把好关口。

生活救助范文篇7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及时有效解决城市居民临时生活特殊困难,根据《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锡政办发[2008]301号)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临时生活救助是指对城市困难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暂时生活困难时,由政府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一种临时性救助基本制度。

第三条临时生活救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

(二)坚持及时、高效、适度的原则;

(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救助的原则;

(四)坚持救助标准与筹资规模相适应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临时生活救助的实施和管理。

第二章临时生活救助对象

第五条具有本区户籍的常住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家庭,或人均收入在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上、2倍以内的低收入家庭,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重病、大病(指符合市慈善医疗救助所规定的“十二种病种”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规定的“五种门诊特殊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

(二)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三)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以救助的对象。

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四)无理取闹或谩骂、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五)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三章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

第七条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办法,按照《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锡政发[2003]149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临时生活救助标准

第八条临时生活救助标准:

(一)低保家庭救助标准:

(1)家庭人员因患重病(符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规定的“五种门诊特殊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2000元-3000元的救助;因患大病(符合市慈善医疗救助所规定的“十二种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1500元-2500元的救助;

(2)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给予1500元-2500元的救助;

(3)其他认定应予以救助的对象,给予200元-500元的救助。

(二)低收入家庭救助标准:

(1)家庭人员因患重病(符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规定的“五种门诊特殊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2000元-3000元的救助;因患大病(符合市慈善医疗救助所规定的“十二种病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1000元-2000元的救助;

(2)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给予1000元-2000元的救助;

(3)其他认定应予以救助的对象,给予200元-500元的救助。

(三)临时生活救助金原则上一年只能享受一次,最高限额为3000元。

第五章临时生活救助程序

第九条临时生活救助的申办程序:

1、低保、低收入家庭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居民户口簿及复印件;

(2)身份证及复印件;

(3)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原件;

(4)家庭人员患重病、大病或遭遇灾情的相关材料;

(5)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效证明。

2、社区居民委员会对申请人的申请要求进行调查核实并予以公示,无异议的,报街道办事处审核。

3、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核查,无异议的,填写《无锡市*区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审批表》,签署意见后报区民政局。

4、区民政局根据街道办事处提出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作出予以救助或不予救助的决定,并确定救助金额,发给临时生活救助金。对不予以救助的对象通知街道办事处,并说明理由。

5、对申请临时救助金的调查、审核、审批,原则上从收到完备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第十条对遭遇突发性灾难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应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必要时可由区民政部门直接受理。

第六章资金筹措和使用管理

第十一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由区根据救助支出需要,通过财政预算、福利公益金、社会捐赠等渠道,按辖区内行政区划户籍人口每人不低于3元的标准筹集。

第十二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账管理,专项存储,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十三条区民政部门每年10月份提出下一年度临时生活救助金用款计划,报区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区财政部门应当根据临时生活救助金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及时核拨,保证发放。

第十四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接受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七章监督与处罚

第十五条临时生活救助应坚持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对因弄虚作假骗取临时生活救助金的,一经查实全额追回冒领款物,且一年内不再受理申请。

生活救助范文篇8

第二条市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的实施和管理。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统称镇政府)根据规定职责,负责实施辖区内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生活救助工作。

第三条临时生活救助应体现及时、高效、适度、公正的原则,并侧重于临时性、救急性和补充性。

第四条临时生活救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2倍范围内的生活困难群体,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因重、大病或遭遇突发性灾难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

(二)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

(三)市、镇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四)无理取闹或谩骂、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五)有劳动能力却游手好闲或多次无故拒绝就业中心介绍工作的;

(六)市、镇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六条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社会性灾害实施的救助不适用本办法。

第七条对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参照《*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和《*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在核定家庭收入时,除审查申请人家庭收入,同时还要考虑因特殊原因造成巨额支出后的实际困难程度。

第八条临时生活救助金原则上一年只能享受一次。实行临时生活救助时,应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种类等因素,实行分类救助。一次性救助标准最高限额为2000元。

第九条临时生活救助由困难家庭户主或受委托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具以下部分或全部证明材料:

(一)居民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四)遭遇突发性灾难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重、大病患者医院结论性病历证明、医疗费用清单等;

(六)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条申请临时生活救助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并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二)村(居)委会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调查和走访,进行核实和公示,并报所在镇政府;

(三)镇政府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上报申请材料的全面核查,对无突出争议的,填写《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申请审批表》,签署意见后报市民政部门;

(四)市民政部门在2个工作日内根据镇政府的审核意见,作出予以救助或不予救助的决定,并确定救助金额,发给临时生活救助金。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救助的,通知镇政府,由镇政府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救助款在1000元以内的一般性临时生活救助,由所在镇政府直接审批,并向被救助者发放救助金。镇政府应就该类救助审批及救助款发放情况按季度上报市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市民政部门和各镇政府应当建立完善临时生活救助基础台账,并做好临时生活救助案卷的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第十二条对突发性灾难导致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各镇政府应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必要时可由市民政部门直接受理。

第十三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列入市、镇两级财政预算。市级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乡低保资金市级承担部分的10%编报,镇级按本行政区划户籍人口每人不低于3元的标准编报。

第十四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但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临时生活救助的使用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生活救助范文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灾民群众的吃粮问题,确保所有群众安全度过春荒的重要批示,变单纯生活救济为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和扶持生产自救相结合为核心的救灾工作改革,保证灾民安全度过春荒季节,安心生产、生活,推进我县春荒灾民生活救助工作新局面。

二、成立领导机构

调整充实县春荒期间灾民生活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由韦元静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李志宏(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股长)。各乡(镇)、村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春荒期间灾民群众的生活安排工作。

三、具体工作要求

1、民政部门:负责了解掌握灾区基本数据和灾民基本情况,做好储备调运救灾物资及灾民的生活救济(救灾粮、款、物的发放)。深入实际,认真核查,准确掌握灾民生活困难情况,确定南北部12个山区乡镇作为救助重点区域,对缺粮户进行登记造册,统筹安排,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灾民生活问题,组织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采取筹款、筹粮等活动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使灾民及时得到救助;开展互助互济和对口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帮助灾民解决生活困难,组织亲友、邻里之间开展互助互济,做到亲帮亲、邻帮邻、富帮贫。

2、粮食部门:负责救灾粮食的调拨和供应,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给灾民。

3、财政部门:负责我县救灾资金预算和调度,协助相关部门下达各项救灾资金。

4、审计部门:负责救灾资金的监督使用,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5、卫生部门:负责组织救灾医疗队做好灾民疾病防治工作。

生活救助范文篇10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组织实施低保的关键,《征求意见稿》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家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我们选取甘肃、青海、上海、广东四省(市)相关数据,对各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贫困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居民收入与基本消费、低保待遇支付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

(一)四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较

《征求意见稿》规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参考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指标,并适当考虑必需的衣物、水电煤(燃气)等因素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在公布执行前应当报所在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备案。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定期调整。根据民政部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330.1元/人、月;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239.1元。2012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2067.8元/人、年(172.3元/人、月);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104.0元。[1]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2012年甘肃省城、乡低保标准低于全国平均数值,有继续提升的必要;上海城、乡低保障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数值1—2倍之多;青海、广东接近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数值,尤其是“广东数据”现象值得思考。第二,区域低保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西部二省地区的平均社会救助标准均未达到国家平均补助标准,2012年上海市的城市低保标准是甘肃省2.3倍,农村低保标准是甘肃省3.2倍。第三,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性。2008年甘肃省的城市低保标准是农村的3倍,2012年城市低保标准是农村的1.9倍,而东部地区基本保持在1.4倍左右,甘肃省农村低保标准有继续提升的必要。

(二)四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贫困标准比较

贫困标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是一个国家为救助其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需要者(也可称低收入者)而制定的一定的救济标准或界限。我国现行贫困线标准为2300元/人、年,折合为191.67元/人、月。根据表1数据,截至2012年甘肃省和青海省农村低保标准都没有达到国家贫困标准线,差距分别为30%和13%,西部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未与国家贫困标准接轨,不足以维持村民的基本生活费用,农村低保未实现“保基本”的目标。此外,我国贫困标准线整体水平较低,若按2008年世界银行划定的每人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贫困标准来考量,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也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若按2012年世界银行划定的每人每天生活费2美元的贫困标准来考量,[2]则除上海外,国内绝大多数省份低保标准未能达标。

(三)四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比较

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从我国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应该高于当地的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国际上规定“最低工资一般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来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均包含居民最低生活费用这一要素,有比较之必要。由表2结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不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地区,本省(市)最低工资标准还是偏低,过低的最低工资标准影响本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协调。以2011年上海、甘肃为例,上海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331元/月,最低工资1280元,城市低保505元,则最低工资只相当于其平均工资的29.5%,城市低保仅相当于平均工资的11.6%、最低工资的39.4%;甘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742元/月,最低工资760元,城市低保207.42元,则最低工资相当于其平均工资的27.7%,城市低保仅相当于平均工资的7.6%、最低工资的27.3%。第二,区域之间,最低工资标准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差距较大,2012年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是甘肃的1.5倍,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甘肃城市的2.3倍、农村的3.2倍。第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无明显的联动关系。

(四)居民收入与基本消费比较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食物支出金额在个人消费总支出金额的比重。一般来讲,该系数越高,表示人们生活的贫困程度越高,反之,则表示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提高。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根据表3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达到了国际上规定的相对富裕水平。但以2011年为例,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40.4%,通过计算得出城镇食物支出金额为7916元,折合为659.74元/人、月;农村为2818.83元,折合为234.90元/人、月,与2012年全国平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即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330.1元/人、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172.3元/人、月)相比,城市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是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99倍,农村人均基本消费支出是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4倍,说明我国最低保障标准普遍偏低,没有达到保基本的目的,也未充分考虑《征求意见稿》规定的“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参考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指标,并适当考虑必需的衣物、水电燃煤(燃气)等因素”制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还存在城市低保保基本的能力还不如农村的这一现象。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2008年—2012年东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有较大发展,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不相上下。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支出与上海市和广东省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甘肃省201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未达到广东省2008年的收入,二者之间的差距超过五年,若与上海市相比差距则更大。第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区域差异大且不科学。2011年由恩格尔系数计算出的甘肃省城市和农村的人均基本消费支出金额分别是5602.77元和1649.77元,广东省分别是9925.17元和4601.37元。广东省2011年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是甘肃省的1.4倍和2.2倍,但人均基本消费支出分别是1.77倍和2.78倍,说明广东省的低保标准在实际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中仍欠力度。(五)2012年四省(市)低保待遇支付比较由表5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低保保障资金累计支出有明显的差距。第一,西部地区之间比较来看,甘肃省2012年资金累计支出是青海省的3倍,但月人均补助水平和平均低保标准却低于青海,说明甘肃省低保基数大,城乡低保资金来源和支付有很大的压力。第二,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广东、甘肃和青海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基本是一个层次,上海偏高,说明广东省因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基数大,且外来打工人口数量大,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导致了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偏低。

二、社会救助两难问题分析:立法定位与适用的艰难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

二元体例,导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特征鲜明,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救助能力、实施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上述问题从本质上来看,是我国社会救助定位尚不明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欠科学、欠缺对义务主体的有效规定,造成其适用的城乡、区域差异突出。

(一)立法目标定位是生存型抑或发展型

从《征求意见稿》规定来看,我们采取了“保基本”“兜底线”的定位,是一种扶贫救助的消极救济。《征求意见稿》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仅在《征求意见稿》第4条规定“鼓励劳动自救”原则和第8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专项救助待遇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并促进其就业。学界对此认为“传统社会救助方式的不足,需要我们树立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观念,要向发展型社会救助方式转变……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的同时,也必然要派生或扩大到更多的救助内容,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养老、就业、权益救助等等。”可问题是:第一,我们的保基本目标都未实现,低保标准普遍偏低,尚不足以维持居民的基本生存;第二,发展型社会救助意味着更多的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钱从哪来?又如何防控救助资金与管理费用的相互挤占,降低政府的救助责任;第三,发展型社会救助中的有关住房、教育、健康、养老等基本要素支出是否应包括在最低保障标准之中?第四,发展型社会救助导致与其他法律法规(如《就业促进法》《义务教育法》《社会保险法》《慈善救助法》《社会福利法》等)立法重复,不仅浪费立法资源,而且使社会救助定位不科学、不单纯,反而降低其反贫困、克服临时困难的效能,易形成多法“混管”、重叠保护和补偿,又无法可“管”的局面。

(二)社会救助的义务主体是政府还是社会

从《征求意见稿》规定来看,我们采取的是“国家和社会”是社会救助的义务主体。《征求意见稿》第10条规定国家提倡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发展社会救助事业,为社会救助事业捐赠资金、物资和提供服务,支持以社会救助为目的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学界对此予以肯定,认为“在我国的社会救助实践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主体明显缺位,这间接加剧了个人及家庭本就淡漠的自救责任意识另外,社会组织缺乏广泛参与,救助仅限于现金和实物救助,服务内涵亟待拓展。”[4]诚然,过高、过多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会加剧个人及家庭本就淡漠的自救责任意识,容易产生福利依赖;[5]同时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原则来看,“国家和社会”看似是社会救助的义务主体,但是从社会救助本质和我国实施具体情况来看,政府始终是“保基本”首要责任者和主导者,这是现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项社会契约内容。我们应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在社会救助中的关系,要防止在“国家和社会”义务主体模式中,政府会“挤占”且“干扰”社会资源,要从立法上防止《社会救助法》与《慈善救助法》在义务主体上的混同。

(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应该高还是低

从《征求意见稿》规定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保温饱”的设计类型,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参考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指标,并适当考虑必需的衣物、水电燃煤(燃气)等因素制定,具有恩格尔系数法味道。应该说定位于生存型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计虽然不宜过高,但是应该能“保基本”,而不仅仅是“温饱”,何况社会救助的对象是“贫困家庭”或“临时困难的家庭”,需要考虑满足家庭成员最基本支出的相关费用,这就使得原有的标准设计有进一步提升之可能。学界有认为“立法应当通过统一口径确定城乡居民的救助标准,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救助标准应当一致考量食品衣物、水电等基本生活品以及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生活服务项目,满足城乡本地一般家庭普遍达到的基本生活水平。”可问题是:第一,我国现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虽有参考要素,但缺乏相对稳定的比对和计算标准,既不能满足“温饱”,也达不到贫困标准和恩格尔系数的食品支出要求;第二,由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来设定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造成地方政府依财力强弱设置标准,行政区域甚至省内各地之间低保水平差异大,形成“上海城市低保仅相当于其平均工资的11.6%、最低工资的39.4%,而甘肃城市低保仅相当于其平均工资的7.6%、最低工资的27.3%”的区域差距和区域福利壁垒现象;第三,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终要实现贫困家庭的“保基本”功能,那么《征求意见稿》第三章所规定的“专项救助”是否还有单独存在的必要?

(四)社会救助除城乡统筹外是否还需要区域统筹

目前,社会救助的城乡统筹各界已达成共识,认为需要率先实现低保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然后通过对社会救助资源、职能和制度的整合,构建一个制度完整、相互协调、功能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但对社会救助的区域统筹还有所顾虑。首先,区域经济差异,导致收入、基本消费支出有所差异,若统筹区域差异,将会抬高西部救助标准,降低东部救助标准;其次,从文章分析来看,广东虽然经济发达,但与甘肃、青海的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基本是一个层次,又反映出具有区域统筹的可能性;第三,统筹城乡与区域差异,都需要考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设定主体的地位———是中央政府,还是省、直辖市政府,还是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第四,要设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职责划分、资金投入比例等。从目前来看,我国社会救助是一种纯公共品投入式救济,西部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大,统筹城乡与区域差异难度大。(五)社会救助是搞属地救助还是属人救助由于社会救助的城乡、区域差异,各地救助标准不一致,致使流动人口在哪里能获得救助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根据《征求意见稿》的规定“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临时救助,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上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来看,我们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采取属人原则,即居民的户籍在哪里就在哪里享受低保待遇,而对临时救助采取的是属地还是属人原则,用语含糊。我们的现实是城乡、区域经济差异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前往城市和东部地方发展,他们在那里工作、生活,为那里作出贡献,最后却因暂时的困难得不到务工地的救助,这不公平,更何况若按属人原则,东部发达地区的外来人员其低保待遇是不足以保障他们在务工地基本生活的,这迫使他们又一次“背井离乡”,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三、完善社会救助立法的建议:生存型定位与实施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作为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基本生活质量,它的立法设计优劣,会直接影响社会救助法的实施效果,因此,我们在产生一部新法之前,应做各种情况的调研和论证,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预期立法效果,不要让一部新生制度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源头。综合前述,我们拟在以下方面提供立法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社会救助立法目标定位还应是生存型

从社会保障项目的“结构—功能”来看,社会保险是在具有缴费能力的公民中建立公共基金或个人账户,达到抵御社会风险、满足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的目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改善广大公民或本群体内部成员的生活、文化、环境质量等而无偿提供一定物质帮助或社会服务,目的在于让成员分享发展成果,进一步促进发展;社会救助是对无缴费能力的公民或家庭,在其面临临时困难时,给予基本的无偿帮助,目的在于确保他们的基本生存,维护人的尊严。社会保障语境中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是社会保障项目“结构—功能”的综合应用结果,而不是仅仅依赖发展型社会救助。因此,不宜将过多的发展内容附加于社会救助之中,否则会分散社会救助目标,扰乱社会保障整体秩序。此外,过分增加的救助成本,会使救助力量不集中,而过多的救助承诺若救助效果不理想,更会使政府在制度间隙和成本压力下“解套”,把对社会救助的责任推向社会,陷其于实施困境。当下的社会救助立法不应大包大揽,应把促进贫困、困难群体的发展事项,交给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和人权保障。

(二)社会救助法应与慈善救助法分野互补、义务主体清晰明确

广义的社会救助法应包括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社会救助和以社会组织、个人为义务主体的慈善救助,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救助是狭义的社会救助,仅指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社会救助。《征求意见稿》应立足于狭义的社会救助,明确政府是社会救助的义务主体,政府在社会救助中仅承担“保基本”的责任,除政府接受社会组织、个人自愿捐助外,所需资金均来自于财政预算,在低保、自然灾害、临时困难方面进行必要的社会补偿,承担国家责任,彰显救助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而社会组织、个人是慈善救助的义务主体,其利用社会资源对个体应急之需再给予社会性人道帮助,灵活性高,以补充政府社会救助。[6]我们认为两者的分野和互补,既能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能促成“政府”“社会”共举满足普遍贫困与特殊困难所需。

(三)科学且分层界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首先,应由省级人民政府来设定本行政区域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社会救助资金统筹层次,统合本行政区域救助差异;条件具备时,可以考虑由中央人民政府依经济区划划分全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次,在低保资金的财政来源上,应先要改革我国的财税体制,建立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明确中央、地方两级财政支付范围和责任;否则,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社会救助资金(尤其对西部地区)。第三,科学分层设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要考虑衣、食、住、水电燃煤(燃气)费用、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医疗保险缴费等要素;对部分或无劳动能力的居民除基本生活所需外,还要考虑抚养费、赡养费、残疾补贴等要素;对有劳动能力的懒惰者,酌情考虑其温饱标准;要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基本消费支出差别,以城镇居民基本消费支出为依托,科学设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建立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和与贫困标准、社会平均工资、恩格尔系数挂钩的参照机制,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社会平均工资的20%—30%、本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的40%—60%。

(四)将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整合为临时困难救助

从社会救助项目“结构—功能”来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那些运气不好、能力不足或懒惰者无偿提供保证其基本生存的物质帮助;临时困难救助为那些因意外事件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对基本生活因自然灾害受到影响的人员提供必要的社会补偿。如果我们能科学界定和充分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那么将会使低保的救助范围和救助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贫困家庭经过低保的扶持,对贫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风险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由此《征求意见稿》第16条所规定的专项救助则显得立法多余。我们建议将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整合为临时困难救助,针对大病、交通意外、流浪乞讨、环境污染、法律援助、政府决策、社会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的暂时困难家庭或个人进行救助和社会补偿,且力度要大。

(五)规范居民收入与财产确认措施和救助程序

应尽快建立公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公民收入、财产确认机制,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低保责任追究制度,既有对低保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也有对低保对象的责任追究;规范低保申请审批程序,完善低保民主评议制度,坚决抵制以“名额多寡”来评定救助对象;要保证居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程序设计中要普遍实施公示制度、听证和建议制度;要保护居民的争诉权利,尽快将社会保障争议纳入可诉的范围,当事人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途径依法维权。

(六)属地兼属人原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