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07:54:51

商标管理

商标管理范文篇1

一、商标战略

商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办企业做买卖的,都会想到去注册一个商标,因为商标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实力和竞争力,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但对一个有眼光,想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老总来说光有商标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系统的商标战略,并按步骤,有规划的进行。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1、明确企业定位,确定商标体系。

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企业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只有企业的定位明确了,发展战略确定了,才可以实施一系列的商标战略来服务于企业。目前,常用的商标体系主要有:单一品牌体系,多品牌体系,冠状品牌体系。

所谓单一品牌体系,就是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均使用同一品牌。这种体系一般适用于产品单一、规模较小的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所谓多品牌体系,是指企业在其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服务上,分别使用不同的商标。这种体系一般适用于产品种类、服务种类较多的多元化发展的大中型企业单位。

所谓冠状品牌体系,就是企业以某个市场声誉最高、公众认知度最高的商标作为母商标,在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分别使用不同的子商标,甚至还可以在某一子商标下面再发展多个次一级的子商标,形成冠状结构。像国际知名企业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企业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我公司现在除了使用中文、英文、图形三个主要的母商标外,已经根据不同的产品申请了新的子商标,并将在以后的营销过程中陆续推出。这样的策略使得公司的一贯宣传有了连续性同时又推出了新产品,而且满足了消费者既认牌子又需要新鲜感的心理需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2、设计具有显著性的商标。

确立商标体系后,就要设计一个商标,这个商标的设计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显著性,因为这是商标的生命所在。商标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其今后在市场上所能发挥作用的大小,以及其所标志的商品、服务能否拓展和占据市场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市场,越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商标,越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柯达”、“海尔”这些取得成功的企业,他们的商标显著性是非常突出的。

我公司在1994年就注册了“德意”商标,当时企业名称还是“萧山市康达燃气用具厂”,在注册“德意”商标的同时,还申请注册了其它的十几个商标。1995年,经过慎重的考虑,企业确定起用“德意”商标,1995年9月5日,企业正式更名为“萧山市德意燃具制造有限公司”。“高尚的品德,坚强的意志”是我们对“德意”的注解及追求,而且“德意”与“得意”同音,给人以美好、如意的联想,因此既有显著性又容易被牢记。

3、及时注册,取得法律保护。

设计并确定商标后,下面的工作就是立即开始注册,不能有半点延误。我国的商标保护原则是先注册原则,注册了才受保护,没有注册保护的难度就大。

有关商标注册还涉及到一个商标保护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注册既可以保护商标又可以为企业可能的跨行业经营降低风险和赢得快速发展的先机。

我公司在1999年启动了商标全方位注册的战略,现在包括中文、英文、图形商标在国内45大类都已注册,并对与商标读音相同,字形近似的都进行了保护性的注册。1999年企业名称是“杭州德意电气实业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还是只在厨房电器行业经营,目前,公司已更名为部级无区域集团——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涉及厨具、置业、教育、汽车、文化传播等5大行业,当初公司提早全方位的商标注册发挥了重要作用。

4、海外注册,再赢先机。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都将面对国际市场,但商标的保护是有地域性的,在一个国家地区受保护并不代表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受保护。有消息显示,国内众多的知名品牌在海外频遭抢注,自己的商标一旦被他人在海外抢注成功,拥有这些商标的国内企业的产品或者被迫放弃被抢注地市场,或者必须向抢注者交上一笔不菲的品牌使用费,这对企业来说绝对是进退两难的结果,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主动出击,提早注册。

我公司已于2003年申请在香港注册中文、英文、图形商标,2004年已经拿到商标注册证。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商标全球注册的计划,在全球130个国家地区进行商标注册,为公司全球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商标管理

商标注册完成,不是商标工作的结束,接下来的商标管理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商标管理是企业对于注册商标的控制、使用、维护的过程,正确完善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商标在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不断完善无形资产的积累。跟据我公司商标管理的方式,可以归纳为档案管理、流程管理、危机管理、使用管理四项内容。

1、档案管理

首先,应该设立或明确专门管理部门及岗位,保证管理的准确性以及连贯性。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这一管理职责交由法务部门或专职法务人员承担,或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应该建立商标档案。

商标档案及数据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的商标状况。

最后,要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度的形成是档案管理的最终保证,数据材料的及时更新、汇总,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权利都要通过制度的规范来实现。

我公司在管理方面也走曾过弯路,最先商标由广告门负责,但由于人员流动,相关人员法律知识的欠缺,那段时间虽未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在商标管理上的确没有系统,现在公司的商标由集团公司的总裁办公室负责,下设专职法务人员主管商标工作,对集团所有商标的注册类别,申请时间,核准注册等情况全部进行了统一整理,并制作档案,按照产品线划分类目,同一类目下按商标名称建立卷宗,每一单件商标再按照商标本身特点设立档案内容。档案内容中分别注明注册类别、申请时间、公告时间、核准注册时间、权利变动内容;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企业的发展实际对商标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使制度发挥真正的作用。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商标的工作更直接有效,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反馈到董事长,因而能够当机立断,为公司创造效益挽回损失。

2、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不仅包括商标本身的流程,还包括商标工作同其他工作的配合。

我公司现在的流程管理是由集团公司总裁办统筹负责,以商标注册流程为例,应首先由总裁办根据企业发展规划提出需求,然后由企划部门完成创意、设计,最后由总裁办进行评估、查询,最终确定方案并注册。在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要落实到人,如果出现问题,可以总裁办协调解决。在进行商标注册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调查和查询,虽然费用可能会较大,但保证了商标最后注册的成功率,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样的管理避免了企业的市场、销售、企划、法律部门各不相关,没有主管部门导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情况发生。

3、危机管理

这里的商标危机管理主要是指商标监测和处理商标侵权事件。

我公司由法务专员对《商标公告》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在相同或近似类别注册的同本公司在先权利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发现情况后立即向主管进行汇报,并及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异议,将商标侵权消灭在萌芽阶段,防范于未然。

同时,通过一线销售队伍对市场进行监测,及时反馈市场中可能出现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侵权、假冒等行为,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举报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积极主动与假冒侵权行为作斗争,主张自己的权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使用管理

这里的的使用管理主要指广告宣传,品牌营销。

在现代社会中,“好酒不怕巷子深”已经成为过去,企业须通过广告宣传、进行品牌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及消费者的认知度。适时、积极的申报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较高的荣誉,增加品牌的美誉度,还能使得企业商标得到扩大商品范围的保护,强化商标的保护力,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

我公司除在中央电视台及省、市、地区综合运用多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外,公司还于2004年起动了“青春中国”系列公益活动,如与共青团萧山区委共同举办德意杯“青春中国”音乐诗会,与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主办“环保同行、绿色共护”大型倡导活动,与《人民文学》共同联合举办“德意杯”首届“青春中国”诗歌大赛等,为广大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既使德意企业文化在与社会文化的融合中得到升华,又赋予德意品牌更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商标管理范文篇2

第二条依法登记从事印刷、印染、制版、刻字、织字、晒蚀、印铁、铸模、冲压、烫印、贴花等项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需要承接商标印制业务的,应当申请《印制商标单位证书》。

第三条《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承接烟草制品和人用药品商标印制业务的,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

第四条申请《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承印商标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及仓储保管设施等条件;

(二)有健全的管理商标印制业务的规章制度;

(三)有3名以上取得《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

第五条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资格经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考核产生,其证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

第六条申请《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应当按规定填写《印制商标单位申请表》,报送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时附送能够证明本办法第四条所述内容的相关文件。

第七条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自收到齐备的申请书件之日起30日内签署意见并上报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件之日起30日内做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印制商标单位证书》;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书件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对申请印制烟草制品和人用药品商标资格的,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件之日起30日内签署意见并上报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自收到申请书件之日起30日内做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印制商标单位证书》;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书件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印制商标单位证书》每两年验证一次,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在每两年期满前两个月内经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发证机关申请验证。逾期不验证的,由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限期改正,并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商标印制单位因人员变动等原因不再具备本办法第四条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商标印制业务,并将《印制商标单位证书》交送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由其上交发证机关。

第十条商标印制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主要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登记机关办理有关手续后30日内,经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发证机关申请换发新的证书。

第十一条商标印制委托人委托商标印制单位印制商标的,应当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合法的营业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第十二条商标印制委托人委托印制注册商标的,应当出示《商标注册证》或者由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并另行提供一份复印件。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使用他人注册商标,被许可人需印制商标的,还应当出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文本并提供一份复印件;商标注册人单独授权被许可人印制商标的,除出示由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外,还应当出示授权书并提供一份复印件。

第十三条商标印制单位在承接商标印制业务时,对商标印制委托人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及商标图样,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核查下列内容:

(一)所要印制的商标样稿应当与《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样相同,并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标明○注或者○R标记;

(二)印制未注册商标的,不得违反《商标法》第八条的规定,不得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使用○注或○R标记;

(三)被许可人印制商标的,有明确的授权书或者其出示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文本中含有许可人允许其印制商标的内容;其商标样稿应当标明被许可人的企业名称和地址。

第十四条商标印制委托人未提供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证明文件,或者其要求印制的商标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要求的,商标印制单位不得承接印制。对符合规定的,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要求填写《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载明商标印制委托人所提供的证明文件的主要内容,《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中的商标图样应当由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加盖骑缝章。商标印制单位承印未注册商标的,应当与商标印制委托人签订合同,明确若所印制的商标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时双方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在其承印的商标标识上标明《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编号。

第十五条商标标识印制完毕,商标印制单位应当提取标识样品,连同《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文本复印件、商标印制授权书复印件等一并造册存档。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建立商标标识出入库制度。商标标识出入库时,应当清点数量,登记台帐。对废次标识应当集中进行销毁,不得使其流入社会。《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及商标标识出入库台帐应当存档备查,存查的期限为两年。

第十六条商标印制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由行为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改正,并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下列行为属于《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所述的非法印制商标标识行为:

(一)未取得《印制商标单位证书》,承接商标印制业务的。

(二)未取得烟草制品或者人用药品商标印制资格而承印烟草制品或者人用药品商标的。

对非法印制商标标识的,依照《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处理;构成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依照《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中的"商标印制"是指印刷、制作带有商标的包装物、标签、封签、说明书、合格证等商标标识的行为。

本办法中的"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是指在一个商标印制单位内工作并取得《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

本办法中的"发证机关"是指核发《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地(市)级或者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本办法中的"商标印制委托人"是指要求印制商标的商标注册人、未注册商标使用人、商标被许可使用人以及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其他商标使用人。本办法中的"商标印制单位"是指依法登记并取得《印制商标单位证书》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本办法中的《商标注册证》包括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所发的有关变更、续展、转让的证明文件。

商标管理范文篇3

商标是区别商品与服务来源的标志,与企业的商品质量、服务质

量、经营管理融为一体,成为企业信誉的象征。为了加强对本厂

商标的管理、规范厂内部正确行使商标权、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厂商标注册管理

对厂准备使用的商标,应根据《商标法》有关规定及时向国

家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

厂发生名称或地址变更时应及时向国家商标局提出商标变更

注册申请。如厂经营需要转让注册商标的,应请专门机构对该

注册商标进行评估,然后向国家商标局提出转让注册申请。

对于有效期将满的注册商标,需要继续使用的

,应在期满前六个月内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续展注册申请。

二、厂商标使用管理

厂准备使用的商标由专业人员设计、策划。

厂使用的商标,在未获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之前,不得标上注

册标记。使用已注册商标,应严格按照商标注册证上形式,并

标上注册标记。

因厂经营需要,改变注册商标使用形式的,

应及时向国家商标局提出新的注册申请,在

该申请获准注册前,作未注册商标使用,不得标上注册标记。

因厂经营需要许可他人使用本公司注册商标,

应与对方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在合同签定

之日起三个月内,将许可合同副本交送厂所在

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存查,并报送国家商标局备案。

三、厂商标印刷管理制度

厂使用的商标标识,要交有商标印刷资格的指

定单位印刷,并签订印制合同。

对于每次印制的数量、质量由专人监督、登记、

严格按照商标注册证和商标印制合同执行。

如印制过程中发生多制、滥制等情况的,要及时

向厂领导汇报,妥善处理。

四、厂商标保护管理

厂通过销售网点注意市场动向,对市场上出现的

假冒本厂商标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予以查处。

厂采取广告宣传等措施,加深厂注册商标在消费

者心中的印象,以从消费者反馈中获得侵犯厂商标权的信息

五、其他

厂设立专门的商标管理机构,负责本厂商标管理

商标管理范文篇4

第二条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和管理,依照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三条本办法有关商品的规定,适用于服务。

第四条申请集体商标注册的,应当附送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并应当详细说明该集体组织成员的名称和地址;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申请注册的,应当附送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并应当详细说明其所具有的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具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检测设备等情况,以表明其具有监督使用该地理标志商品的特定品质的能力。

申请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由来自该地理标志标示的地区范围内的成员组成。

第五条申请证明商标注册的,应当附送主体资格证明文件并应当详细说明其所具有的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具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检测设备等情况,以表明其具有监督该证明商标所证明的特定商品品质的能力。

第六条申请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还应当附送管辖该地理标志所标示地区的人民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申请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应当提供该地理标志以其名义在其原属国受法律保护的证明。

第七条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应当在申请书件中说明下列内容:

(一)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

(二)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

(三)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范围。

第八条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申请注册的地理标志,可以是该地理标志标示地区的名称,也可以是能够标示某商品来源于该地区的其他可视性标志。

前款所称地区无需与该地区的现行行政区划名称、范围完全一致。

第九条多个葡萄酒地理标志构成同音字或者同形字的,在这些地理标志能够彼此区分且不误导公众的情况下,每个地理标志都可以作为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申请注册。

第十条集体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应当包括:

(一)使用集体商标的宗旨;

(二)使用该集体商标的商品的品质;

(三)使用该集体商标的手续;

(四)使用该集体商标的权利、义务;

(五)成员违反其使用管理规则应当承担的责任;

(六)注册人对使用该集体商标商品的检验监督制度。

第十一条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应当包括:

(一)使用证明商标的宗旨;

(二)该证明商标证明的商品的特定品质;

(三)使用该证明商标的条件;

(四)使用该证明商标的手续;

(五)使用该证明商标的权利、义务;

(六)使用人违反该使用管理规则应当承担的责任;

(七)注册人对使用该证明商标商品的检验监督制度。

第十二条使用他人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葡萄酒、烈性酒地理标志标示并非来源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地区的葡萄酒、烈性酒,即使同时标出了商品的真正来源地,或者使用的是翻译文字,或者伴有诸如某某“种”、某某“型”、某某“式”、某某“类”等表述的,适用商标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第十三条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初步审定公告的内容,应当包括该商标的使用管理规则的全文或者摘要。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人对使用管理规则的任何修改,应报经商标局审查核准,并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第十四条集体商标注册人的成员发生变化的,注册人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变更注册事项,由商标局公告。

第十五条证明商标注册人准许他人使用其商标的,注册人应当在一年内报商标局备案,由商标局公告。

第十六条申请转让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受让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并符合商标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发生移转的,权利继受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并符合商标法、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

第十七条集体商标注册人的集体成员,在履行该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的手续后,可以使用该集体商标。

集体商标不得许可非集体成员使用。

第十八条凡符合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条件的,在履行该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的手续后,可以使用该证明商标,注册人不得拒绝办理手续。

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二款中的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是指正当使用该地理标志中的地名。

第十九条使用集体商标的,注册人应发给使用人《集体商标使用证》;使用证明商标的,注册人应发给使用人《证明商标使用证》。

第二十条证明商标的注册人不得在自己提供的商品上使用该证明商标。

商标管理范文篇5

一、鼓励商标使用,加快培育注册商标

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服务全民创业和推进“一都一城一基地”建设的要求,增强广大经营者的商标意识,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我市注册商标年申请量达到800件,总量达到6000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总量5件,省著名商标80件,市著名商标200件。在工业、酿酒、中药饮片、农产品加工、食品、林纸、矿产服务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在省内、国内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能冲刺中国名牌的驰名、著名商标。

二、强化培育,重点打造驰名著名商标

结合我市“1468”战略和“125”行动计划的实施,引导和帮助重点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驰名、著名商标。

在制造业方面,特别是白酒制造业上,继续发挥白酒生产基地的优势,巩固“古井贡”、“高炉家”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古井”、“难得糊涂”、“店小二”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市白酒行业申报省著名商标不少于20家。

在中药材经营方面,依托“中华药都”的传统优势,切实增强规模经营企业“商标兴业”的经营理念,指导中药材经营企业利用商标策略做大做强,引导中药饮片经营企业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利用商标战略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中药材行业中的“华佗”、“永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济人”、“沪谯”、“方敏”、“元和堂”等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中药材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在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方面,依托产业优势,实现重点突破,推动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充分发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作用,合理运用商标许可使用制度,带动农民致富。积极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在面粉加工、牛羊肉加工等行业创立驰名、著名商标,培育区域经济龙头。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在“义门苔干”、“良夫”、“占元”、“五洲”、“恒盛”、“正益”获得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将我市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省著名商标数量提高到10件以上,并争取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其他行业,如金钢石制造业、汽车制动器制造、林纸加工业、农药制造业等,力争培育1家中国驰名商标,申报省著名商标5件。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商标工作的意见》,实施商标帮扶计划,出台帮扶措施,改变我市企业产品档次低、知名商标少的局面,依靠商标战略推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积极引导,发挥驰名、著名商标的产业带动效应

积极发挥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品牌优势,实行生产要素的有效联合与重组,指导企业实施以商标为中心的品牌推介策略,发挥驰名、著名商标的影响力。采取引导、扶持、保护、服务等措施,树立我市经济地位和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

积极发挥驰名、著名商标企业的龙头作用,促进加工增值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扩大优质原材料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加速畅销产品的开发,同时在“深”、“精”、“优”上下功夫,提高加工生产能力。

四、加大对驰名、著名商标的扶持力度

为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商标培育力度,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市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建立市驰名、著名商标发展资金。企业创名牌的,由市工商局会同相关部门审核,报市政府审批后予以奖励。从2007年起,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商标工作的意见》,经国家认定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市政府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获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市政府一次性给予5000元奖励;对获得市著名商标的企业,采取其他形式予以鼓励。

商标管理范文篇6

第二条以印刷、印染、制版、刻字、织字、晒蚀、印铁、铸模、冲压、烫印、贴花等方式制作商标标识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商标印制委托人委托商标印制单位印制商标的,应当出示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合法的营业证明或者身份证明。

第四条商标印制委托人委托印制注册商标的,应当出示《商标注册证》或者由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并另行提供一份复印件。

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使用他人注册商标,被许可人需印制商标的,还应当出示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文本并提供一份复印件;商标注册人单独授权被许可人印制商标的,除出示由注册人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签章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外,还应当出示授权书并提供一份复印件。

第五条委托印制注册商标的,商标印制委托人提供的有关证明文件及商标图样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所印制的商标样稿应当与《商标注册证》上的商标图样相同;

(二)被许可人印制商标标识的,应有明确的授权书,或其所提供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含有许可人允许其印制商标标识的内容;

(三)被许可人的商标标识样稿应当标明被许可人的企业名称和地址;其注册标记的使用符合《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委托印制未注册商标的,商标印制委托人提供的商标图样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所印制的商标不得违反《商标法》第十条的规定;

(二)所印制的商标不得标注“注册商标”字样或者使用注册

标记。

第七条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对商标印制委托人提供的证明文件和商标图样进行核查。

商标印制委托人未提供本办法第三条、第四条所规定的证明文件,或者其要求印制的商标标识不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商标印制单位不得承接印制。

第八条商标印制单位承印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商标印制业务的,商标印制业务管理人员应当按照要求填写《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载明商标印制委托人所提供的证明文件的主要内容,《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中的图样应当由商标印制单位业务主管人员加盖骑缝章。

商标标识印制完毕,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在15天内提取标识样品,连同《商标印制业务登记表》、《商标注册证》复印件、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复印件、商标印制授权书复印件等一并造册存档。

第九条商标印制单位应当建立商标标识出入库制度,商标标识出入库应当登记台帐。废次标识应当集中进行销毁,不得流入社会。

第十条商标印制档案及商标标识出入库台帐应当存档备查,存查期为两年。

第十一条商标印制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至第十条规定的,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局责令其限期改正,并视其情节予以警告,处以非法所得额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擅自设立商标印刷企业或者擅自从事商标印刷经营活动的,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地工商行政管理局依照《印刷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商标印制单位违反第七条规定承接印制业务,且印制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第(二)项所述的商标侵权行为,由所在地或者行为地工商行政管理局依《商标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四条商标印制单位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所在地或者行为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本办法所称“商标印制”是指印刷、制作商标标识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商标标识”是指与商品配套一同进入流通领域的带有商标的有形载体,包括注册商标标识和未注册商标标识。

本办法所称“商标印制委托人”是指要求印制商标标识的商标注册人、未注册商标使用人、注册商标被许可使用人以及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其他商标使用人。

商标管理范文篇7

一年来,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全局兄弟科、室、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与科室同志紧密团结在科长的周围,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综合监管执法能力为己任,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不断加大商标广告整治力度,突出以服务为轴心,着力引导企业实施商标广告战略,广泛开展商标富农工程,勤恳务实,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恪尽职守,依法行政,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年,科室被评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单位,个人被评为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先进个人,市广协被评为部级先进单位。

一、加强学习,增进修养

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提升学习能力。一是学以立德,提高境界。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武器,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着力提高自己在原则问题上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学以增智,开阔眼界。认真学习并努力掌握新形势下工商工作所需的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注重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促进了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三是学以致用,促进工作。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充分运用到工作中,与推进各项工作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水平。

二、恪尽职守,努力工作

一是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争创工作扎实,效果明显。面对驰(著)名商标创立工作空前压力和难度的情况下,做到了早部署,广发动,勤跑腿,多走访,严把关,讲实效,一年来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1件,全市注册商标拥有量突破万件大关。二是集中开展商标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提高全社会商标意识。为提高社会商标意识,促进我市商标战略全面实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对商标法规宣传服务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开展了形式多样宣教活动,并成功组织全市商标企业踊跃参加由国家商标局举办的“20*中国商标知识大赛”和“20*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商标评选活动”,我市“鲁抗”、“山推”在评选中获得了较高名次。三是深入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为确保活动开展更加扎实有效,在总结以往“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宣传上强造舆论,措施上做到环环紧扣,对内加大了整个活动的督导力度,对外与公安、知识产权部门建立了长期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通报以及案源互报制度。年内先后成功开展了“华东六省一市商标重点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行动”和“大陆鸽”电动车、“黑土地”白酒、“华阳”农药等专项查处活动,不折不扣地依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一年间共指导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140余件,罚款70余万元。同时,不计个人得失,冒着生命危险,长途跋涉,不辞劳苦地带领企业北上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辽宁省沈阳市、辽阳市、抚顺市、营口市,天津市;南下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安徽省天长市、安庆市;西进山城重庆等地摸线索,探窝点,搞协调,亲临执法维权一线为企业开展异地打假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四是培育农业品牌,推进“商标富农”战略实施。开展了系统化的农产品商标调研,起草了《**市农产品商标注册、保护规划》,加大了指导力度,实施跟踪管理,加大了涉农商标的保护力度,全市初步涌现出“长沟”葡萄、“喻屯”甜瓜、“微山湖”湖产等为代表的一批农副产品商标,促进了农民增收。五是继续深入开展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

在广告经营单位监管,广告前审查备案、后监控,户外广告登记,各类违法广告案件查处等领域,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了医疗、药品、保健食品为重心的虚假违法广告和奥运期间广告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加大了对媒体广告的监管力度,做到了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较好地发挥了联席会议制度的优势作用,执法力度得到有效整合,有效地净化了全市广告市场。

三、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一是学习不深入、不系统。在正确处理工学矛盾的基础上,平时注重加强学习,但在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方面欠帐较大。二是工作闯劲大,经验不足。在工作中有时表现出闯劲大、经验不足的缺点,要虚心向有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学习。三是领导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商标广告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事务繁杂,任务繁重。如何在科长带领下团结科室一班人,干好各项工作,形成严肃活泼、生龙活虎的工作局面,都要求自己加强对领导科学的学习。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和努力方向

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是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在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实践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商标管理范文篇8

驰名商标是指是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驰名商标享有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但这种特殊待遇却并非容易获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加以认定。这也是驰名商标保护中的一大特点。但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一种被动认定,并不是说你的商标享有很高的声誉,就可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他需要一定的启动程序,经过国家执法机关的确认符合法律要求才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由于其声誉好、产品销量大,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等特点,而经常被他人抢注、冒用、仿制。现实中的商标侵权案件多发生在有一定知名度和声誉的商标上。因而给予驰名商标特殊法律保护也就成了迫切的要求就现今法律和国际公约来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给予驰名商标以扩大保护;(2)对驰名商标的注册以特殊规定;(3)将驰名商标与商品结合起来给予整体保护。

现代社会中,商标和厂房、设备一样,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驰名商标而言,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有可能超过它的有形资产。我国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约束,长期不重视商标的作用,企业的商标意识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不少企业逐渐认识到商标的重要性,开始把商标管理纳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在国内外市场上,开始涌现了一批驰名商标,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的商标意识仍十分薄弱

驰名商标是指是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将其称为名牌。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驰名商标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名牌则是一种荣誉称号,不能享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一般来说,驰名商标都是名牌,而名牌却并不都是驰名商标。

一、现有法律和国际公约对驰名商标的规定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以下简称《巴黎公约》)的第六条(之二)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做了专门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禁止在相同或近似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并拒绝这种商标的注册。对于已经注册的,可以在五年内提出撤销这种商标的请求,如果这种注册是非善意的,则撤销无时间限制。但是《巴黎公约》并没有给驰名商标下定义,也未提及认定的标准,只是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和措施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具体内容还需要成员国以国内法加以补充。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以下简称TRIPS协议)中,对驰名商标有所发展:1、确认了驰名商标的保护适用服务商标;2、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做了原则性的规定;3、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延及到非类似的商品或服务组织。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的正式规定是从1996年8月14日,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订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但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履行入世的承诺,根据TRIPS协议的有关要求,我国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商标法》的修正案,在这个修正案中,增加了两条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

驰名商标享有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但这种特殊待遇却并非容易获得,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加以认定。这也是驰名商标保护中的一大特点。但驰名商标的认定是一种被动认定,并不是说你的商标享有很高的声誉,就可以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他需要一定的启动程序,经过国家执法机关的确认符合法律要求才能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在认定机关上各国有不同的规定。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驰名商标必须是商标注册或使用国主管机关认为在该国驰名。但是,国际上的驰名商标认定大多为法院,经过司法程序进行认定。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执法双轨制,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有权利负责相关商标案件,但在新《商标法》之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于1996年8月14日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关于驰名商标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它确定了驰名商标的认定机关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有效期为三年。由于《商标法》属于民法的范畴,所以人民法院也具有审理和判定驰名商标的权利。特别是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其中第1、2条规定确认法院认定驰名商标的权利。

对驰名商标的标准,《巴黎公约》并无规定,TRIPS协议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应顾及有关公众对其知晓程度,包括在该成员国领域内因宣传该商标而使公众知晓的程度。”我国的新《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了认定驰名商标的标准,共五项:(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二)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三)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五)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下面就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阐述如下:

1、驰名商标不再限于“本国市场”驰名—对传统商标法地域性原则的突破

在传统的知识理论中,驰名商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特点。根据《巴黎公约》的规定,只有在商标注册国或使用国驰名的商标,才能受到保护。就《巴黎公约》而言,它并未要求各成员国对那些在来源国非常驰名,而未在本国使用或在本国并不为公众所知的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我国原先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就是体现了这一精神。但是1995年生效的TRIPS协议发展了《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其中第16条第2款规定各成员国在确定某商标是否驰名时,应当考虑宣传在该国产生的知名度。这个规定中的商标宣传活动没有限定必须是在本国市场。TRIPS协议虽未言明商标驰名的地域范围,但却以间接的方式表达了域外的商标驰名事实应当作为被请求国认定驰名商标所考虑的因素。然而,国际上出现的发展趋势是要求淡化驰名商标的地域性。美国更一再强调:驰名与否,不是以认定驰名的那个特定国家为准,而是以有关商标是否在国际市场驰名为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联盟大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于1999年9月29日通过了《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规定的联合建议》(以下简称《联合建议》)完全澄清了这个问题,该建议第2条第二项之(d)款规定:“…….即使某商标不为某成员国中的任何相关公众所熟知或知晓,该成员国亦可将该商标确定为驰名商标。”这项规定使驰名商标的保护突破了传统商标法的地域性限制,虽然这个建议不具有强制力,但他却指明了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发展方向。我国新《商标法》修正案第十四条认定驰名商标的五条标准改变了《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中认定驰名商标的七项要求对在中国境内的限定。

2、对“相关公众”的界定—合理确定驰名商标的驰名范围

相关公众指的是与驰名商标有牵连和影响关系的人群。其判断标准包括单不局限于一下几种:(1)使用商标的那一类商品,服务的实际、潜在的消费者。相关公众不以是否实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为判断标准,消费者是最直接与驰名商标相关的群体。实际或潜在的消费者可能等同于实际购买者,但也可能等同于使用商标的商品或服务的目标消费团体。(2)经营使用该商标的那一类商品、服务的商业界人士。商业界人士包括进口商、批发商、被许可人或者经销商。商业界人士是使用商标的商品或者服务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桥梁,他们本身也属于相关公众。

相关公众认定的几个原则:(1)与某一商标相关的公众可能有多个群体,但只要为至少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都知晓,该商标就可以作为认定驰名商标的依据。(2)任何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公众的确定都要考虑这种商品或者服务的特殊性,尤其是有特别限制的产品或服务,如香烟、药品和医疗器械等。(3)“相关公众的熟知”可通过消费者调查或民意测验确定,也可以通过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程度及地域等因素的考察来证明。新《商标法》的五个认定因素并不需要同时具备,只要其中的几个能证明“相关公众熟知”,就可以作为认定驰名商标的有力依据。

3、不应要求驰名商标是注册商标---驰名商标的出现是对商标注册制度的重要补充

从商标法的理论来看,获得商标权的方式有使用、注册。单独采纳某一种制度都会带来弊病,如单纯采纳使用获得的方式会使在后商标使用人发现和筛选在先商标的成本增加并容易造成冲突,采纳注册获得的方式又会使长期使用而未注册的商标的企业缺乏有效的保护。因此合理的做法是以注册获得制为主,又不否定使用获得制。新《商标法》并没有拘泥于绝对的商标注册保护原则,而在第十三条第一款中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弥补了驰名商标保护中商标注册制度的固有缺陷,向完善驰名商标的保护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认定采取的是“个案认定、被动保护、个案有效的”的原则。即只有在商标所有人认为其驰名商标权益受到损害并请求保护其合法权益时,国家商部主管部门和案件审理部门(我国规定只有中级人民法院才具有审理和判定驰名商标侵权案件的权利)才考虑是否认定驰名商标。之所以将受到损害作为申请条件,是因为无损害就无认定的必要。在行政体系中商标所有人可以通过商标异议、商标案件向商标局提出驰名商标的认定,还可以通过商标复审案件向商标复审委员会提出驰名商标的认定,但无论是哪一种途径,所提案件都要符合商标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商标局和商标复审委员会方能受理。另外,在商标侵权案件的实践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商标所有人通过司法审判进行驰名商标的认定。司法审判认定驰名商标维权力度大,审判和认定的驰名商标效力高,(行政认定非终审认定)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法制建设的近一步完善。

三、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

驰名商标由于其声誉好、产品销量大,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同等特点,而经常被他人抢注、冒用、仿制。现实中的商标侵权案件多发生在有一定知名度和声誉的商标上。因而给予驰名商标特殊法律保护也就成了迫切的要求。就现今法律和国际公约来看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给予驰名商标以扩大保护;(2)对驰名商标的注册以特殊规定;(3)将驰名商标与商品结合起来给予整体保护。

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也就是将对该商标的保护延及到非类似的商品或服务。在传统的商标法理论中,商标权人只能禁止他人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即使在《巴黎公约》中,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也未突破这一界限。然而,随着国际保护驰名商标的呼声日益增高,这一情形发生了变化。在TRIPS协议中,就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展到了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只要一旦在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该用该商标,即会暗示该商品或服务与注册商标所有人存在某种联系,从而注册商标所有权人的利益可能因此受到损失”。

对于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由三种理论认识:1、商标吸引力受冲淡说;即由于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上的使用,从而减弱了驰名商标在公众中的印象,使其商标的吸引力受到冲淡。2、来源地混淆说:由于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上的使用,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来源地发生了混淆,以为是驰名商标人生产的新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基于对该商标的认同而购买该商品。3、无谓竞争说:即反对以不正当之诉给予驰名商标以扩大保护,认为不同行业中的竞争是无谓竞争。无谓竞争是把它人驰名商标应用于完全不同类商品上,借他人之名推销自己的产品,获取利益。基于不同的理论来源,对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也产生了不同的情况,具体可分为相对保护主义和绝对保护主义。相对保护主义以TRIPS协议的规定为代表,他以冲淡说和混淆说作为理论基础。他着重强调非类似商品与商标的某种联系而在消费者中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各国多采用这种保护方式。绝对保护主义则是将保护范围扩展到所有商品与服务,目前这种保护方式并多见,只限于极少数超级驰名商标。应该说,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随该商标的驰名程度有所区别。对于驰名度高影响大的驰名商标,其保护范围就应宽一些。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在驰名商标的扩大保护中,禁止他人在类似或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志,这里的使用也应该做扩大解释。不仅包括把它人的驰名商标直接作为自己的商标,还包括将与他人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或图形作为企业名称、商品名称、广告用语、域名以及其他用途,只要这种使用有可能引起公众误认或对驰名商标所有人产生不良影响的。

对驰名商标而言,它给消费者的印象是与商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现实中许多投机者冒用的往往不是商标,而是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或是冒用驰名商标所有人的企业名称。因此,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并不限于商标本身,还应包括使用驰名商标的知名企业。在这一方面,《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做了明确规定,这也是对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

四、企业自身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现代社会中,商标和厂房、设备一样,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驰名商标而言,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甚至有可能超过它的有形资产。我国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约束,长期不重视商标的作用,企业的商标意识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后,不少企业逐渐认识到商标的重要性,开始把商标管理纳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在国内外市场上,开始涌现了一批驰名商标商标,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的商标意识仍十分薄弱。以下就企业如何创建,保护驰名商标提出建议如下:

1、要创建、保护驰名商标,最重要的无疑是保证商品质量,这一点毋庸多述。这里仅就商标的策略的角度提供几种做法:(1)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不同产品,在使用总商标的同时,再各自使用一个分商标。这样既能维护企业的整体形象,又能体现各个商品的特点。在某一品牌的商品质量发生问题时,也不至于影响其他品牌的商品。(2)对于某些驰名商标也可以为其注册副牌,在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时,可用副牌商标销售。这样既不影响商标的声誉,也能保证企业产品的销量。

2、驰名商标的广告宣传工作。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做广告的商标,其知名度总是十分有限的。我国企业在做广告时,往往着重宣传企业和商品,却忽视了对商标的宣传。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也常常强调商品名称、生产厂家等,而商标占的比例很小,位置也很不显著。这种做法有很多弊病:消费者只认识名称不认商标,而名称又往往不是专用的,结果成了义务给他人做广告,而无法达到宣传自己商标的目的。

3、及时办理商标注册,商标被抢注时要及时诉诸法律以寻求法律保护。在我国实行的是注册保护原则,而许多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点,不及时办理商标注册,致使自己辛辛苦苦创出的品牌被人抢注,只得改换商标或高价买回,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要做好驰名商标的境外注册工作,对商品正在或将要销售的国家、地区,一定要做好商标的注册工作。我国企业在这方面有许多教训,一批驰名商标在国外被人抢注:如“同仁堂”在日本、“青岛”在美国、“竹叶青”在韩国都被人抢注。这不仅给企业造成损失,也为我国创建国际性驰名商标设置了障碍。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商标被抢注后,企业要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同仁堂”商标被日本抢注后,中方及时提起撤销程序,使得日方抢注的商标被撤销,夺回了“同仁堂”商标在日本的商标专用权。

4、要有长远的战略目光,争取创建自己的驰名商标。对企业来说,要创出自己的驰名商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而不能急功近利。日本索尼公司的产品刚进入美国市场时,销量并不大。美国商曾表示,如果用美国的商标,他可以每年包销拾万台。索尼公司拒绝了这一要求,最后创出了驰名世界的“索尼”商标。我国的许多企业却缺乏这样的眼光。有些企业轻易转让自己的商标专用权,有的驰名商标则在合资中被“商标杀手”吃掉。如著名的“美加净”商标,在合资时报价1200万元投入合资企业。合资后该商标被外方封存,而代之以“露美装臣”,等到企业悔悟,再买回该商标时,却整整花了三个亿。一些外商在合资中,高价转让或折价入股的方式买断中方的驰名商标,后弃之不用,而全力宣传自己的商标。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借用我国高知名度商标的信誉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为外方的商标打开市场。因此,在合资时企业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将驰名商标折价入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商标局分批认定全国驰名商标,到目前的个案认定我国的驰名商标总数为385个囊括了36个行业或商品领域。但这仍与我国泱泱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并且世界级的驰名商标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希望商标主管部门和企业都能加强对商标的培育和保护力度,扶持驰名商标的创建,尽快改变这已现状。

参考资料

1、《驰名商标保护的若干问题》郑成思《知识产权》1995年3期

2、《驰名商标需要规范化》许履刚《知识产权》1994年6期

3、《驰名商标的保护》刘茂林《法律科学》1994年3期

4、《对驰名商标界定的思考》普翔《中华商标》2002年1期

商标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商标反向假冒法律完善

商标反向假冒是一种较一般商标假冒行为更为隐蔽、更具欺骗性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的严惩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我国在2001年《商标法》修改案中已经将反向假冒行为认定为商标侵权,但发达国家立法及司法实践早已将反向假冒行为作为商标侵权来处理。对于反向假冒的法律规制,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作为知识产权比较落后的国家,我国2001年的商标法规定较为抽象,不利于司法操作,我们应当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法律规制的现状,完善我国商标权保护制度并使之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现状。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完善我国反向假冒制度有所裨益。

一、商标反向假冒之理论探讨

商标假冒,是指假冒者试图通过简单地替换商标的方式来冒充来源于他人或自己的商品,通常假冒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原告的相似,这就构成假冒;但还有一种假冒行为却十分隐蔽,即“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撤、换他人合法附贴的商标后,再将商品投放市场(即美国法所称‘ReversePassing-off’)的行为。”就是指经营者将他人拥有注册商标的商品合法取得后,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行为。

众所周之,“商标的主要功能,是使公众识别那些他们有所经验而对其品质特性有所了解的产品,它保证下次购买带有同样商标的商品时,也会具有同样的特性。”就是说,商标的功能主要是识别,消费者在流通领域通过商标来识别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的。如果在经营或者服务过程中,商标被撤、换,必然使消费者对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的商品造成误认,使被摘除的商标的功能无法体现,从而不利于消费者和被撤、换商标者。因为商标不仅具有识别功能,往往还代表一种利益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现代生产者、经营者向市场推出其商品或者服务的目的,一是为眼前利益,尽快得到利润;二是为长远利益,创出自己商品或服务的商标、商号等,不断提高市场信誉,以便得到可靠的、长期的利润。而这种利益是通过商标与商品或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在流通领域中商标与商品或服务具有不可分性,“商标所代表的财产权,是产品或服务信誉的反映……离开了它所标记的产品或服务,商标毫无价值可言。”如果商标被撤、换,即造成消费者对商标及产品的误认,从而使生产者或者经营者的品牌在市场上难以确立,在市场上丧失应得的份额,损失应得的的利益。我国《商标法》第37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标是构成保护商标专用权的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割。而反向假冒者就是把两者割裂,再贴上自己的商标明显违背了《商标法》的规定。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标权是权利人拥有利用其获得市场利益的独占权利,反向假冒行为所侵犯的正是商标权人的这种独占权利,所损害的正是商标权人无形的、潜在的、长远的经济利益。

二、国外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的立法实践及模式

无论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反向假冒都要受到法律禁止及制裁的。在禁止商标反向假冒的立法实践上,世界各国则形成了不同的模式。

1.单轨制

(1)《商标法》来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不少国家认为商标反向假冒侵犯商标权,而运用商标法这一法律模块做出禁止性规定。

法国1997年《知识产权法典》第713(2)条规定,注册商标权人享有正、反两方面的权利,即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与自己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也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撤换自己依法贴附在商品上的商标标识。希腊1994年《商标法》第18条、第26条的规定与法国完全相同。

澳大利亚1995年《商标法》第121条规定,如果商标注册任何授权使用人在标贴注册商标的商品、商品包装或容器上亦明示禁止,则下列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改变注册商标标识或除去注册商标标识的一部分……,(4)将其他商标使用在标贴注册商标的商品上,(5)在标贴注册商标的商品或商品包装上使用任何可能有损注册商标声誉的标注。但如果商标所有人善意取得该商品并且不知道有禁止标帜,则其行为不构成侵权。

葡萄牙《商标法》规定,销售商或者中间商摘除、覆盖、改变商品来源说明,在商标状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摘除、覆盖、改变生产者用于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构成应受到刑事处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以使消费者产生误解的方式使用自己的注册商标,则构成应受到刑事处罚的商标不合理使用的行为。葡萄牙1995年《工业产权法》第264条规定,若将属于他人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换成自己的商标再出售,造成消费者误认商品来源的后果,则对撤换商标者处以两年以下监禁或处以罚金。西班牙1988年《商标法》第31条(3)也有类似规定。芬兰《商标法》和瑞典《商标法》也规定,商标所有人或授权人不得以使公众可能误解的方式使用商标。

意大利1992年《商标法》和我国香港地区的《商标法例》等都有同上述相近似的规定。

(2)《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一些国家不是从侵犯商标权的角度,而是从禁止不正当竞争的角度来看待商标反向假冒的,它们把禁止商标商标反向假冒列入反不正当竞争中的。

按照欧洲法院1997年的判例,禁止撤换他人注册商标也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即欧共体《罗马条例》)第36条中。另外,《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8)中明文规定:“对反不正当竞争活动给予保护”是“知识产权”的一项内容。《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更是在其第10条之二“不正当竞争中”,进一步列出了不正当竞争的范围,其第(2)项规定:“凡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经营的竞争行为即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第(3)项规定:“特别禁止下列情况:(a)采取任何手段对竞争对手的企业,商品或工商业活动造成混乱的一切行为;(b)在经营活动中利用谎言损害竞争对方的企业、商品或工商业活动的信誉的;(c)在教育活动中使用会使公众对商品的性质、制造方法、特点、使用目的或数量发生混乱的表示或说法。”可以看出,商标反向假冒的主要特征也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10条之二“不正当竞争”条款所涵盖,因而在此它也被看做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被予以禁止。

德国1994年新商标法对原商标法作了大幅度修改,扩大了商标法保护范围,但仍然没有明确禁止在商业活动中未经商标权人许可而摘除或撤换商标的行为。因此。德国《商标法》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构成侵犯商标权。而早在1909年6月7日德国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以概括条款的形式在第1条规定:凡在商业交易中以竞争为目的的违背善良风俗者,可请求其不作为和损害赔偿。概括条款自颁布之日已有90多年却只字未改,其功能随着市场竞争手段的变化而不断扩充,被誉为主宰整部法律的“帝王规则”,堪与德国《民法典》第242条“诚信”条款相媲美。

除此之外,日本、荷兰等国也将禁止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规定列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2.双轨制

即适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合二为一来规制商标反向假冒行为。在这方面1946年美国成文商标法《兰哈姆法》第43条(a)款堪称典范。该条款的使用范围近年来不断扩充。《兰哈姆法》第43条(a)款及今天的美国《商标法》1125条(a)规定:“凡载于任何商品或服务,或者与任一商品包装的联系上,在商业中使用任意单词、术语、姓名、符号或标记,或者它们间的任一组合,或者使用任一虚假的来源标示,虚假或误导的事实描述,…….确信可能受到这种行为损害的任何人应该对该人提起诉讼。”

还有些国家的相关立法名称,即为“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把禁止商标反向假冒规定于其中。加拿大《商标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7条就有着这方面的规定。

三、我国对反向假冒法律规制的商标立法的缺失和相关法律完善的建议

1.我国反向假冒法律规制的商标立法的缺失

我国现行《商标法》首次规定了对商标反向假冒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商标法》第52条之(4)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构成商标侵权。比照其他国家的立法以及有关的国际条约,该规定在下面三个重大问题上需进一步完善:

(1)我国现行的立法只规定了显性反向假冒为商标侵权行为,排除了隐形反向假冒行为,存在法律规范的空白。商标法规定的“更换注册商标”,是认定假冒行为的特征和条件,而“更换”即除去原有商标,冠之以假冒者自己的商标,是典型的显性反向假冒商标的行为。同时,在该条(5)项规定了商标侵权的未尽事项,即“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也构成商标侵权,但在随后颁布的《商标法实施细则》第50条对该项的解释中,限制该项的含义只有两个,一是“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提供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二是故意为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等便利条件的”。作为对商标法的细化规定,《商标法实施细则》的解释无疑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反向假冒商标的行为不属于商标侵权。

(2)商标法的侵权形式过于狭窄,不利于对商标权人的保护。该款规定的反向假冒行为只有一种,即更换。更换的概念是以一个商标代替另一个商标。但在实践中,构成反向假冒的侵权行为并不限于更换,如遮掩,即以一个商标标识附在原有商标标识之上展示给消费者,是更换的一种更隐蔽的形式;如除去,即去除原有商标标识,割断产品与商标权人的联系;还有其他混淆行为,即指以某种方法,使得原商标标识变得难以辨认、含糊不清的行为,具体表现为涂抹、撕扯、揉搓、除掉外包装、整盒商品拆零销售等。在我国加大对假冒商标行为打击力度的今天,包括显性反向假冒在内的明目张胆的商标侵权行为,因受法律的威慑有所收敛,但隐性反向假冒则因没有法律的明确禁止规定而被作为“擦边”行为大量出现:如产品分销商为了独占产品的销售权,在销售时以各种方法,掩去原来的商标、甚至生产者的所有信息,让消费者在云里雾里购买产品,这种隐性反向假冒的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权人的权利,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特别是但出现产品质量责任时,给消费者的索赔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3)《商标法》将反向假冒更换的对象限定为注册商标,这符合我国商标权的取得制度,也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相一致。但个别国家却规定反向假冒不以注册商标为限,如意大利商标法对反向假冒的规制便不要求所使用的商标是注册商标。同时我国的《商标法》也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加以管理,这就值得思考,那么对未注册商标,特别是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反向假冒是否应该禁止呢?我国《商标法》采用自愿注册原则,并不禁止未注册商标使用,也就是说,任何人均有使用未注册商标的自由,也有选择其使用方式的自由。因此,未注册商标使用者一旦将贴附商标的商品投入市场后,他的这种使用商标的自由应该受到尊重,得到法律的保护。只是这种自由的保护方式是通过《商标法》还是其他法律保护更为合适,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对我国反向假冒行为的商标立法的完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竞争的需要,特别是适应我国入世以后对国际商业规则的运用,我国《商标法》在规范反向假冒侵权行为条款中,可以考虑增加如下的条款:

(1)应明确区分商标权与商标专用权。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依法对其使用的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商标专用权、禁止权、转让权和许可权。而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在核定使用的商品上专有使用核准注册的商标的权利,是商标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商标权和商标专用权是两个既相互紧密联系,又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虽然我国商标法中对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作了全面的规定,但在用词上却使用了一个不能全面反映权利内容的概念—商标专用权,以商标专用权来代替商标权,如《商标法》第51条规定:注册商标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此处的商标专用权应改为商标权更为恰当。

(2)确定构成商标侵权行为的标准,并增加列举的事项。现行商标法的立法体例,对商标侵权采取的是列举性与概括性结合的方法。列举性的规定起到的是例示的作用,但也应该具有一定范围的涵盖意义。因此,我国商标法在规定反向假冒商标侵权行为时,除了“更换”以外,还应同时把“除去”“遮掩”等也明确列举出来。因为更换、除去、遮掩分别代表了不够的反向假冒行为,具有各自特点,相互不能取代。另外,商标侵权,无论是正向假冒还是反向假冒侵权,其最终的法律后果都是一样:即与原有的商标混淆,误导或诱导消费者。由于立法受当时的理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以列举的形式穷尽所有的侵权形态,所以,法律可以用“未尽”条款进行概括性的规定。但是,概括也需要标准,才能指导司法实践工作。因此,我国《商标法》第52条第(5)项应改为“其他可能导致混淆,给他人的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行为”,明确“混淆”是认定商标反向假冒侵权行为的标准。

(3)对“投入市场”的扩张解释。多数学者认为“投入市场”应理解为在市场中销售的行为,但在商标反向假冒中“投入市场”绝不应限于在市场中销售的行为,还应包括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如澳大利亚商标法规定:在明知或应知注册商标已被篡改或者已被去除或被欺骗性地使用的情况下,销售该商品、为销售而陈列该商品、为生产或交易而占有或进口该商品,同样构成刑事犯罪。这一立法我国应予借鉴,可以在《商标法》第52条(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也应作扩大解释,即不仅销售反向假冒商品属于商标侵权,将反向假冒商品用于其他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的行为都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4)加大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商标不管是已经注册还是未注册的,其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最基本的功能便是表明商品的来源或出处,便于消费者识别商品,并同时维护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反向假冒并不能排除非注册商标这一情形。特别是驰名商标“包含了创作者的心血和汗水,物化载体的价值与其无法相提并论。”因此,本人认为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显得比一般注册商标更为重要,所以《商标法》应明确将驰名商标规定在反向假冒的条文中。在修改《商标法》时。可以参照意大利商标法的做法,在现有的商标使用管理一章中作出补充规定。例如,可将《商标法》第48条第3项修改为“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或擅自撤换他人合法使用在商品上的商标,欺骗消费者的……”。

当然,本文探讨的是商标反向假冒的民法规制,但不是说对这种行为进行规制只能依据民法来进行;如果这种行为造成的结果很严重,我们也可以运用刑事手段进行处理。同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于这种行为还需要依靠经济法手段来处理;并且,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这种行为也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可以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行为人提起诉讼。

参考文献:

[1]郑思成:知识产权论[M].法律出版社,2004年

[2]孙昊亮郑艳馨:论新商标法修正案中的商标反向假冒问题[J].当代法学,2002年(8)

商标管理范文篇10

商标是指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等构成的,用于商品,以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同一种或类似商品的显著标记。从广义上讲,服务行业所使用的标记亦属于商标,因为其作用同商品商标类似,用以区别服务的不同来源。商标具有以下特征:

1、商标是用于商品或服务上的标记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个领域,人们为不同的目的而使用不同的标志,例如国徽、路标等。它们的共同特点都在于具有区别、代表和象征某种事物的作用。在各种标志中,商标是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的标记。使用商标的商品,是能够通过市场进行流通的动产物,主要包括生活消费品和生产消费品,而诸如房屋及其他地上附着物等不动产则不使用商标。

2、商标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商标的基本功用在于将不同企业生产或经销的相同商品或类似商品区别开来。所谓相同商品,是指商品普通名称相同,或者名称虽不相同但所指对象相同的商品。所谓类似商品,是指商品名称不同,但在原料、用途或者功能等方面具有共同之处的商品。有了商标这种标志,就容易判明商品的不同来源以及其质量、性能或特点。

3、商标是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具有显著特征的人为标记;由于商标具有显著特征,使一般消费者能够通过商标来识别商品,选择购买商品。商标是经过人的设计,有意识地附置于商品或商品包装上的标记。它必须使用在特定的对象之上,才具有显示区别其来源的意义。附置商标的方式主要有:使用商标标签,将商标印在商品上等。

二、商标权的概念

1、概念;商标权指的是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权利。它是由国家商标管理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赋予注册商标所有人的一种法定权利。我国商标法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由此可见,在我国,商标所有人享有的商标权,是按照注册原则,即经过国家商标管理机关核准注册而取得的。对于注册商标,他人一旦实施了侵权行为,商标权人有权请求有关机关给予保护,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而对于未注册商标,只要不是禁止用作商标的标志,都允许使用,但使用者不享有商标权,得不到商标法的保护。

2、特征;商标权作为一种知识财产权,它是商标所有人的财富。商标权既具有知识产权的共有特征,又与其他知识产权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其法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专有性。专有性指的是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专有使用的权利。该权利一经取得就具有独占性,他人不得加以干涉,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该注册商标。

(2)时间性。指商标权的有效期限。在其有效期内,商标权受到法律保护,超过有效期限,则商标权不再受法律保护。我国规定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同时也规定商标权人在期限界满时可以请求续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