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0:14:18

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1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实验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属乳腺结构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变。该病主要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症(cysticdisease)两种。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0~35岁,在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的重视。

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又名“乳痞”“乳中结核”“奶积”等。“乳癖”之名始见于华佗《中藏经》[1],至明清渐详,《疡医大全》引陈实功言:“乳癖乃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2]《诸病源侯论》中称为“乳中结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临床症状。

1.1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经脉阻塞不通,轻则不通致痛,重则因肝郁气滞气血失常而致气滞、痰凝、血淤结聚成块发为本病。概括其病因病机有如下几方面:

1.1.1肝气郁结

高锦庭《疡科心得集》曰:“乳中结核,何不责阳明而肝,以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强调了乳癖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有关。肝主疏泄,肝气宜舒畅条达。若情志不畅,郁久伤肝,则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致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通,故见乳房疼痛;若肝气郁久化热,灼津为痰,加之肝郁气血运行失常,气滞痰凝血淤结成块,则成乳房结块。

1.1.2痰凝血淤

脾失健运,痰气凝结,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忧思伤脾;或郁怒伤肝,肝木克脾土,致脾不健运,水湿不运,聚而为痰,导致痰凝。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王清任《医林改错》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说明若肝气郁滞,气不行血,致淤血内停,与痰浊互结阻于乳络亦可产生乳癖。

1.1.3冲任失调

肝郁肾虚,冲任失调。肾为五脏之本,肾气激发冲任通盛。冲任起于胞宫,上连乳房。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劳损伤肾,均可导致冲任不调。肝木失于涵养,气机不畅,所致气血淤滞,结于乳络而发癖。《外科医案汇编》中“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本在肾”即强调了肾和冲任二脉在乳癖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

1.2治疗概况

有关本病的辨证分型尚未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当代医家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历代医家的认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治疗本病:

1.2.1疏肝理气法

黄晓君[4]以逍遥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10g,白芍药15g,当归10g,茯苓10g,炒白术10g,荔枝核12g,三棱9g,夏枯草12g,穿山甲9g,桔梗9g,甘草6g。1剂/d,水煎分3次服,每次月经前2周开始服药,以7d为1个疗程,每月2个疗程,连用3个月。随证加减:月经周期延迟、经量少,加益母草12g,泽兰9g,路路通9g;肝郁化火出现口干、便结,加黄芩9g,牡丹皮9g,栀子9g,麦门冬12g;肝郁脾虚出现纳差、腹泻,加党参15g,怀山药12g;乳房胀痛加延胡索12g,川楝子12g;乳房结块较大,加昆布15g,瓦楞子10g。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32例中治愈23例,占71.9%;好转7例,占21.9%;无效2例,占6.2%。总有效率93.8%。王丽棉[5]自拟疏肝理气方治疗乳癖。基本方:当归、赤芍、柴胡、茯苓、白术、浙贝、瓜蒌、王不留行、川楝子、丹参。证候加减:肝郁化热伤津,加山栀、黄芩、生地;肝郁脾虚,加党参、淮山药、陈皮;肝郁气滞血淤,加山甲、桃仁。一般15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53例中治愈15例,占28%;显效10例,占18%;有效18例,占37%;无效10例,占17%。

1.2.2调摄冲任法

黄霖等[6]认为冲任不调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应根据月经的周期用药。月经期用自拟健乳灵汤,以鹿角霜、补骨脂、旱莲草各15g,香附12g,路路通、三棱各10g为主药,加桃仁、赤芍各15g,当归、红花各6g;月经后期用健乳灵汤加首乌、桑寄生各30g,杜仲、艾叶各10g;排卵期用健乳灵汤加瓜蒌皮15g,当归、赤芍各10g;月经前期(分泌期)用健乳灵汤加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各15g,牛膝10g。结果治疗120例,治愈86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91.83%。赵晓莉等[7]认为冲任失调为本病的发病之本,应用中药汤剂二仙汤治疗,药用鹿角霜、仙茅、淫羊藿、巴戟、知母、黄柏。若里虚寒盛,经络不畅者加肉桂、菟丝子;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生地;精血亏少者加熟地、首乌;便秘者加肉苁蓉、锁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肿块较大质硬加炙甲片、昆布,经前可酌加疏肝、活血、散结之品。20~24d为1疗程(据月经周期调整),经期停服,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8例,占52.8%;有效11例,占20.8%;无效7例,占13.2%。总有效率为86.8%。

1.2.3活血化淤法

徐涛[8]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粒/d,3次/d,经期停药,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98例中治愈50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84%。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黄胜萍[9]内服与外治法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症,内服中药以血府逐淤汤加减:当归、赤芍、夏枯草各20g,郁金、王不留行、牛膝、浙贝、鹿角霜各15g,丹参25g,柴胡、桃仁、川芎各10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2周为1疗程,经期停服。连服2~3个疗程。外用:采用乳腺治疗仪,将血府逐淤胶囊加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电极上进行治疗,1次/d,30min/次,星期日停止治疗1d。结果:120例中显效72例,有效27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

1.2.4化痰散结法

王传利等[10]以化痰散结丸治疗本病,药用鳖甲10g,昆布10g,浙贝母15g,夏枯草12g,瓜蒌皮10g,桔核30g,柴胡9g,当归12g,丹参20g,郁金15g,牡蛎12g,桃仁9g。9g/d,3次/d,月经干净后连服20d为1个疗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80例中治愈136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00%。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1.2.5清热解毒法

李再高[11]用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本病,药用金银花10g,防风10g,白芷6g,当归10g,陈皮10g,穿山甲6g,贝母10g,天花粉10g,乳香6g,没药6g,赤芍药10g,皂刺6g,甘草3g。疗效满意

2实验研究概况

2.1动物模型的研究

根据文献报道,可用于复制乳腺增生病病理模型的常用实验动物有Wistar大鼠、SD大鼠、豚鼠、昆明小鼠、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等。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而引起,故常给予外源性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方法有单纯使用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雌酮,或雌激素与孕激素合用,如雌二醇加黄体酮,通过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用药时间、用药剂量、雌激素用量及雌孕激素比例等有所不同。一般20~30d造模即可成功。康丕顺等[12]将雌性成年大鼠双侧卵巢摘除,3d后给予戊酸雌二醇0.3mg/(kg·d)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20次。饶金才等[13]模拟人体生理周期,给予Wistar雌性未孕大鼠苯甲酸雌二醇0.5mg/(kg·d)腹腔注射,1次/d,25d后改为黄体酮4mg/(kg·d),连用5d,共30d。上述造模方法均出现乳腺体积和腺泡改变,腺体增生,腺泡和小叶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减少,腺泡腔和导管腔扩张等。由于上述造模方式较好地模拟了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因素,且可以得到病理证实,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也有使用其他药物造模,如陈红风等[14]选用清洁级成年未孕SD大鼠,用胃复安溶液(浓度为10mg/ml)灌胃,剂量按成人(每天剂量/50kg×20×兔体重)计算,1次/d,连续20d造成高催乳素血症型乳腺增生病病理模型。

2.2药效研究

倪瑾等[15]采用雌性兔去双侧卵巢(1周后肌注雌二醇)造模。经大剂量灌服乳痛灵冲剂(柴胡、当归、白芍、川楝子等9味药)后,组织学可见增生的腺泡缩小,小叶和腺泡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肖锦仁等[16]应用乳核散(丹参、柴胡、当归、赤芍等11味)灌胃雌二醇造模大鼠,观察到可明显抑制雌二醇的升高、黄体生成素的降低,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康丕顺等[12]自制乳宁合剂(柴胡、白芍、当归、川芎、丹参等13味)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结果显示该药可以降低雌激素和提高孕酮在大鼠血清中的浓度水平。孙勤国等[17]应用乳复康片(橘核、柴胡、蚤休等十余味)治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其结果表明诸药具有预防和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明显。王雅如等[18]应用克乳痛制剂(鹿角片、牡丹皮、蛇床子、牡蛎等)灌服造模后的大鼠,研究显示该药能抑制大鼠乳腺上皮增生,并能降低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郑陆辛等[19]以雌二醇造成豚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择期灌服系列乳癖合剂,结果提示改合剂能减轻乳腺组织的增生,且能降低豚鼠血中雌二醇含量,具有明显治疗作用。黄月玲等[20]应用健乳灵治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研究结果显示健乳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体内垂体-性腺的激素分泌活动,并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于萍等[21]应用穿牡合剂治疗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结果表明该药可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减少,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具有抑制兔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宋爱莉等[22,23]应用乳宁霜灌服造模后的大鼠,结果显示该药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的程度;显著降低血清雌激素、泌乳素和卵泡生成素水平,提高孕激素水平和雄激素水平,改善雌孕激素比例失衡;明显改善大鼠乳腺增生造模后出现的局部微循环血流量降低的状态。李卫民等[24]应用乳腺康胶囊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观察到该药能降低乳腺组织ER含量,且与三苯氧胺的作用效应相当。梁文波等[25]应用西黄丸(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结果表明该药能抑制雌激素引起的乳房肿大;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升高孕酮含量,调节血液中雌孕激素的相对平衡;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小叶数、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和乳腺导管扩张程度。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不断丰富现代医学内容,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祖国医学发展和保障广大妇女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聪甫.中藏经校注,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4.

[2]陈实功.外科正宗,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3.

[3]巢元方.诸病源侯论,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18.

[4]黄晓君.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32例[J].河北中医,2004,26(6):441.

[5]王丽棉.自拟疏肝理气方治疗乳癖53例[J].河北医学,2003,9(12):1149.

[6]黄霖,刘华.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J].中医研究,2003,16(4):30.

[7]赵晓莉,宋巧云,丛振日,等.调摄冲任法治疗囊性乳腺增生53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56.

[8]徐涛.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3):39.

[9]黄胜萍.血府逐淤汤加减内服外治乳腺增生症120例[J].中医药学刊,2005,23(1):175.

[10]王传利,郭春玲,马春亮,等.化痰散结丸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18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77.

[11]李新民.李再高用仙方活命饮治验举隅[J].河南中医,2001,21(4):34.

[12]康丕顺,何凤慈.乳宁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效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1999,8(1):736.

[13]饶金才,李兰珍,陈云生,等.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类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8(6):671.

[14]陈红风.调摄冲任法抑制大鼠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1999,20(3):178.

[15]倪瑾.乳痛灵冲剂治疗家兔乳腺增生病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7,(5):237.

[16]肖锦仁.乳核散防治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

[17]孙勤国.乳复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1):40.

[18]王雅如.克乳痛制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病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2000,(2):41.

[19]郑陆辛.系列乳癖合剂治疗实验性豚鼠增生病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8.

[20]黄月玲,文瑞成,韦永芳,等.中药对乳腺增生病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30(1):29.

[21]于萍,黎金婵,谭宝莲.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导报,2003,9(9):54.

[22]宋爱莉,李湘奇,孙贻安,等.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8):20.

[23]宋爱莉,任施磊,李湘奇,等.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79.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2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实验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属乳腺结构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变。该病主要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症(cysticdisease)两种。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0~35岁,在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长,进展缓慢,易复发,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来越受到众多专家的重视。

1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又名“乳痞”“乳中结核”“奶积”等。“乳癖”之名始见于华佗《中藏经》[1],至明清渐详,《疡医大全》引陈实功言:“乳癖乃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2]《诸病源侯论》中称为“乳中结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临床症状。

1.1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情志不畅,郁久伤肝,致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经脉阻塞不通,轻则不通致痛,重则因肝郁气滞气血失常而致气滞、痰凝、血淤结聚成块发为本病。概括其病因病机有如下几方面:

1.1.1肝气郁结

高锦庭《疡科心得集》曰:“乳中结核,何不责阳明而肝,以阳明胃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伏而不扬,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强调了乳癖的发生与肝气郁结有关。肝主疏泄,肝气宜舒畅条达。若情志不畅,郁久伤肝,则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致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通,故见乳房疼痛;若肝气郁久化热,灼津为痰,加之肝郁气血运行失常,气滞痰凝血淤结成块,则成乳房结块。

1.1.2痰凝血淤

脾失健运,痰气凝结,脾胃素虚,或饮食不节,忧思伤脾;或郁怒伤肝,肝木克脾土,致脾不健运,水湿不运,聚而为痰,导致痰凝。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王清任《医林改错》云:“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说明若肝气郁滞,气不行血,致淤血内停,与痰浊互结阻于乳络亦可产生乳癖。

1.1.3冲任失调

肝郁肾虚,冲任失调。肾为五脏之本,肾气激发冲任通盛。冲任起于胞宫,上连乳房。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劳损伤肾,均可导致冲任不调。肝木失于涵养,气机不畅,所致气血淤滞,结于乳络而发癖。《外科医案汇编》中“乳中结核,虽云肝病,其本在肾”即强调了肾和冲任二脉在乳癖发病学上的重要影响。

1.2治疗概况

有关本病的辨证分型尚未形成全国统一标准,当代医家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历代医家的认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治疗本病:

1.2.1疏肝理气法

黄晓君[4]以逍遥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基本方:柴胡10g,白芍药15g,当归10g,茯苓10g,炒白术10g,荔枝核12g,三棱9g,夏枯草12g,穿山甲9g,桔梗9g,甘草6g。1剂/d,水煎分3次服,每次月经前2周开始服药,以7d为1个疗程,每月2个疗程,连用3个月。随证加减:月经周期延迟、经量少,加益母草12g,泽兰9g,路路通9g;肝郁化火出现口干、便结,加黄芩9g,牡丹皮9g,栀子9g,麦门冬12g;肝郁脾虚出现纳差、腹泻,加党参15g,怀山药12g;乳房胀痛加延胡索12g,川楝子12g;乳房结块较大,加昆布15g,瓦楞子10g。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32例中治愈23例,占71.9%;好转7例,占21.9%;无效2例,占6.2%。总有效率93.8%。王丽棉[5]自拟疏肝理气方治疗乳癖。基本方:当归、赤芍、柴胡、茯苓、白术、浙贝、瓜蒌、王不留行、川楝子、丹参。证候加减:肝郁化热伤津,加山栀、黄芩、生地;肝郁脾虚,加党参、淮山药、陈皮;肝郁气滞血淤,加山甲、桃仁。一般15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53例中治愈15例,占28%;显效10例,占18%;有效18例,占37%;无效10例,占17%。

1.2.2调摄冲任法

黄霖等[6]认为冲任不调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应根据月经的周期用药。月经期用自拟健乳灵汤,以鹿角霜、补骨脂、旱莲草各15g,香附12g,路路通、三棱各10g为主药,加桃仁、赤芍各15g,当归、红花各6g;月经后期用健乳灵汤加首乌、桑寄生各30g,杜仲、艾叶各10g;排卵期用健乳灵汤加瓜蒌皮15g,当归、赤芍各10g;月经前期(分泌期)用健乳灵汤加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各15g,牛膝10g。结果治疗120例,治愈86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为91.83%。赵晓莉等[7]认为冲任失调为本病的发病之本,应用中药汤剂二仙汤治疗,药用鹿角霜、仙茅、淫羊藿、巴戟、知母、黄柏。若里虚寒盛,经络不畅者加肉桂、菟丝子;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生地;精血亏少者加熟地、首乌;便秘者加肉苁蓉、锁阳;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肿块较大质硬加炙甲片、昆布,经前可酌加疏肝、活血、散结之品。20~24d为1疗程(据月经周期调整),经期停服,服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显效28例,占52.8%;有效11例,占20.8%;无效7例,占13.2%。总有效率为86.8%。

1.2.3活血化淤法

徐涛[8]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3粒/d,3次/d,经期停药,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98例中治愈50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84%。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黄胜萍[9]内服与外治法合用治疗乳腺增生症,内服中药以血府逐淤汤加减:当归、赤芍、夏枯草各20g,郁金、王不留行、牛膝、浙贝、鹿角霜各15g,丹参25g,柴胡、桃仁、川芎各10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2周为1疗程,经期停服。连服2~3个疗程。外用:采用乳腺治疗仪,将血府逐淤胶囊加蒸馏水调成糊状涂于电极上进行治疗,1次/d,30min/次,星期日停止治疗1d。结果:120例中显效72例,有效27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8%。

1.2.4化痰散结法

王传利等[10]以化痰散结丸治疗本病,药用鳖甲10g,昆布10g,浙贝母15g,夏枯草12g,瓜蒌皮10g,桔核30g,柴胡9g,当归12g,丹参20g,郁金15g,牡蛎12g,桃仁9g。9g/d,3次/d,月经干净后连服20d为1个疗程,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80例中治愈136例,好转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00%。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1.2.5清热解毒法

李再高[11]用仙方活命饮加味治疗本病,药用金银花10g,防风10g,白芷6g,当归10g,陈皮10g,穿山甲6g,贝母10g,天花粉10g,乳香6g,没药6g,赤芍药10g,皂刺6g,甘草3g。疗效满意。

2实验研究概况

2.1动物模型的研究

根据文献报道,可用于复制乳腺增生病病理模型的常用实验动物有Wistar大鼠、SD大鼠、豚鼠、昆明小鼠、新西兰兔和日本大耳白兔等。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的发生主要由于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而引起,故常给予外源性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方法有单纯使用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雌酮,或雌激素与孕激素合用,如雌二醇加黄体酮,通过肌肉注射或腹腔注射造模。用药时间、用药剂量、雌激素用量及雌孕激素比例等有所不同。一般20~30d造模即可成功。康丕顺等[12]将雌性成年大鼠双侧卵巢摘除,3d后给予戊酸雌二醇0.3mg/(kg·d)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20次。饶金才等[13]模拟人体生理周期,给予Wistar雌性未孕大鼠苯甲酸雌二醇0.5mg/(kg·d)腹腔注射,1次/d,25d后改为黄体酮4mg/(kg·d),连用5d,共30d。上述造模方法均出现乳腺体积和腺泡改变,腺体增生,腺泡和小叶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减少,腺泡腔和导管腔扩张等。由于上述造模方式较好地模拟了乳腺增生病的发病因素,且可以得到病理证实,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也有使用其他药物造模,如陈红风等[14]选用清洁级成年未孕SD大鼠,用胃复安溶液(浓度为10mg/ml)灌胃,剂量按成人(每天剂量/50kg×20×兔体重)计算,1次/d,连续20d造成高催乳素血症型乳腺增生病病理模型。

2.2药效研究

倪瑾等[15]采用雌性兔去双侧卵巢(1周后肌注雌二醇)造模。经大剂量灌服乳痛灵冲剂(柴胡、当归、白芍、川楝子等9味药)后,组织学可见增生的腺泡缩小,小叶和腺泡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肖锦仁等[16]应用乳核散(丹参、柴胡、当归、赤芍等11味)灌胃雌二醇造模大鼠,观察到可明显抑制雌二醇的升高、黄体生成素的降低,其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康丕顺等[12]自制乳宁合剂(柴胡、白芍、当归、川芎、丹参等13味)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结果显示该药可以降低雌激素和提高孕酮在大鼠血清中的浓度水平。孙勤国等[17]应用乳复康片(橘核、柴胡、蚤休等十余味)治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其结果表明诸药具有预防和治疗大鼠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并随剂量增加而明显。王雅如等[18]应用克乳痛制剂(鹿角片、牡丹皮、蛇床子、牡蛎等)灌服造模后的大鼠,研究显示该药能抑制大鼠乳腺上皮增生,并能降低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郑陆辛等[19]以雌二醇造成豚鼠乳腺增生病模型,择期灌服系列乳癖合剂,结果提示改合剂能减轻乳腺组织的增生,且能降低豚鼠血中雌二醇含量,具有明显治疗作用。黄月玲等[20]应用健乳灵治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病,研究结果显示健乳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体内垂体-性腺的激素分泌活动,并对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于萍等[21]应用穿牡合剂治疗实验性兔乳腺增生病,结果表明该药可使兔乳腺小叶腺泡数减少,细胞增生层数减少,使乳腺导管扩张程度减轻,具有抑制兔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宋爱莉等[22,23]应用乳宁霜灌服造模后的大鼠,结果显示该药能够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的程度;显著降低血清雌激素、泌乳素和卵泡生成素水平,提高孕激素水平和雄激素水平,改善雌孕激素比例失衡;明显改善大鼠乳腺增生造模后出现的局部微循环血流量降低的状态。李卫民等[24]应用乳腺康胶囊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观察到该药能降低乳腺组织ER含量,且与三苯氧胺的作用效应相当。梁文波等[25]应用西黄丸(牛黄、麝香、乳香、没药)给造模后大鼠灌胃治疗,结果表明该药能抑制雌激素引起的乳房肿大;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升高孕酮含量,调节血液中雌孕激素的相对平衡;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小叶数、腺泡数、细胞增生层数和乳腺导管扩张程度。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不断丰富现代医学内容,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祖国医学发展和保障广大妇女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聪甫.中藏经校注,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4.

[2]陈实功.外科正宗,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73.

[3]巢元方.诸病源侯论,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18.

[4]黄晓君.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32例[J].河北中医,2004,26(6):441.

[5]王丽棉.自拟疏肝理气方治疗乳癖53例[J].河北医学,2003,9(12):1149.

[6]黄霖,刘华.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J].中医研究,2003,16(4):30.

[7]赵晓莉,宋巧云,丛振日,等.调摄冲任法治疗囊性乳腺增生53例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656.

[8]徐涛.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3):39.

[9]黄胜萍.血府逐淤汤加减内服外治乳腺增生症120例[J].中医药学刊,2005,23(1):175.

[10]王传利,郭春玲,马春亮,等.化痰散结丸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18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77.

[11]李新民.李再高用仙方活命饮治验举隅[J].河南中医,2001,21(4):34.

[12]康丕顺,何凤慈.乳宁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药效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1999,8(1):736.

[13]饶金才,李兰珍,陈云生,等.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类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8(6):671.

[14]陈红风.调摄冲任法抑制大鼠乳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1999,20(3):178.

[15]倪瑾.乳痛灵冲剂治疗家兔乳腺增生病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7,(5):237.

[16]肖锦仁.乳核散防治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

[17]孙勤国.乳复康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1):40.

[18]王雅如.克乳痛制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病雌激素作用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2000,(2):41.

[19]郑陆辛.系列乳癖合剂治疗实验性豚鼠增生病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8.

[20]黄月玲,文瑞成,韦永芳,等.中药对乳腺增生病疗效的动物实验研究[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3,30(1):29.

[21]于萍,黎金婵,谭宝莲.穿牡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导报,2003,9(9):54.

[22]宋爱莉,李湘奇,孙贻安,等.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乳房微循环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8):20.

[23]宋爱莉,任施磊,李湘奇,等.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79.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3

内容摘要:

本文初步阐述了李积敏(慎言)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经验.

论文内容:

乳腺增生病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痞”等范畴。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伤,痰气互结,瘀滞而成块。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30--40岁妇女,是较为常见的乳腺疾病。

李积敏、字慎言,号淡园主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著名中医妇科疑难病专家,清医家李世泰第七世孙,清.光裕堂第七代传人。临床擅长治疗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白色病变、不孕症、乳腺增生病等各种妇科疑难病症,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慎言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及临床研究,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提出中医妇科疑难病“肾虚血瘀”病机理论,这些理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将李积敏博士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如下。以供同道临床中参考学习。

1.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机

乳腺增生的病因病机,李积敏博士认为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机,但于冲任失调又有直接关系。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与胃相表里,肝气宜疏泄条达;若恚怒忧郁,思虑过度,肝脾受损,气滞痰凝及血瘀,出现乳房结块胀痛。《外科正宗》云:“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外症医案汇编》:“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据李积敏临床治疗医案初步统计,约有近九成的患者病因与情志不畅、多思善虑有关。且肿块大小与胀痛情况也随喜怒而消长。再者,乳房为胃经营运之处,也是冲任气血渗灌濡养之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隶属于肝肾,关系于脾胃;循胸而行,与乳房生理病理息息相关。冲任失调,痰气郁结,血阻为瘀,气、痰、瘀血互结于阳明之路,则出现乳房结块疼痛。总而言之,肝气郁结、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机特点。

2.辨证分为四型论治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分型甚多,有的分二型,有的分三型,直至四型、五型、六型、七型等,甚或更多。有的过简,有的太繁。但总不外乎肝郁气滞、气滞痰凝、血瘀痰凝、冲任不和、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等。各家的意见虽不尽一致,但其病机都离不开上述观点。李积敏博士在临床上,辨证分为四型进行论治。

2.1.肝郁气滞:肝郁不舒,乳房胀满,结块胀痛随喜怒消长,时有刺痛,两胁胀痛,口苦烦燥,舌淡苔薄白,脉弦或细弦。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2.2.冲任失调:乳房结块,隐痛或刺痛,痛有定处。经前肿块明显增大,经后减小变软,或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症。舌淡红苔白,脉细濡。方药:归肾汤(《景岳全书》)加减。

2.3.脾虚痰凝:乳房肿块较大,但生长缓慢,质坚胀痛,表面光滑,推之可移,边界清楚,乳房外形不变。舌苔薄白、脉弦滑。方药:六神全蝎丸(《外科秘录》)加减。

2.4.肾虚血瘀:乳房结块日久,刺痛或隐隐作痛,痛处固定。伴腰酸乏力,经水少而色淡,或闭经、不孕等症。舌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方药:慎言乳癖汤(《李积敏医学文集》)加减。

3.临床治疗特点:

李积敏博士在长期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的临床治疗特点。初步探讨归纳如下。

3.1.临床用药特点:疏肝解郁理气多用柴胡、香附、郁金、青陈皮、荔枝核、桔核、王不留行、夏枯草等;活血化瘀常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三棱、血竭等;补肾填精调冲任常用菟丝子、仙茅、仙灵脾、鹿角霜、怀山药、杞子、淡吴萸等;化痰软坚多用半夏、浙贝、牡蛎、海藻、昆布、白芥子、全瓜萎、穿山甲、莪术、山慈菇等。肿块疼痛者加炙乳香、没药;疼痛抽搐放射者多加僵蚕、炙全竭、蜂房;月经紊乱者加地芍归芎,经痛者加桃仁、红花;冲任不调者加二仙汤;肿块较硬者加昆布、海藻、白芥子。3.2.临床治疗重视经期变化:冲任二脉与乳房生理病理紧密相关,因于冲任,血液上行为乳,下行为经,月经的盈缺、调节无不与冲任有关。验之临床,大多数患者乳房结块之大小和疼痛程度每随月经周期而改变。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李积敏博士在辨证论治遣方的基础上,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气血变化进行加减用药。

3.2.1.经后期(月经周期第5--10天),此期经水适净,精血耗伤,血海空虚待修复,按中医阴阳辨证应属于阴的阶段。应以滋补肾阴(血)而养冲任为主,同时兼顾肾气。

3.2.2.排卵前期(月经周期第11--14天),此期是阴转入阳的过渡阶段。为了适应阴阳消长,并由阴转阳的突变需要,治疗上除了继续使阴精(血)充足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外,酌情加入益肾助阳及调气活血之品,以阳施阴化,静中求动,通过补肾气,调冲任,使“天癸”旺盛。

3.2.3.排卵后期(月经周期第15--24天),此期阴已转阳,肾气旺,“天癸”充,而冲任盛,为阳气活动旺盛的时期,治疗要考虑以阳为主的特点。肾为水火之脏,“静则藏,动则泄”,治虽着重于阳,但宜于水中补火、阴中求阳,才能使阴阳达到正常水平的平衡。

3.2.4.经前期(月经周期第25--28天),此期为阳转入阴的阶段。治宜因势利导,以通为主,活血化瘀,引血归经。

3.3.止痛先于消块,兼顾其他妇科病:根据李积敏博士临床实践经验,治疗本病先要止痛,后消块。如果乳痛不止,肿块很难消失,若乳痛消失,则肿块自然逐渐变软。另外,本病常由其他一些妇科病诱发,治病必求于本,在治疗时可以治其他妇科病为主,如能治好其他妇科病,本病则自然而愈。

3.4.治乳不离“气”字:《外证医案汇编》“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脾胃土气壅,则为痈;肝胆木气郁,则为疽;正气虚,则为癌;气虚不摄,为漏;气散不收,为悬;痰气凝结,为癖、为核、为痞。气阻络脉,乳汁不行,或气滞血少,涩而不行。若治乳从一气字著笔,无论虚实新久,温凉攻补,各方之中,夹理气疏络之品,使乳络舒通……。”这些观点至今仍崐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李积敏博士在临床上,特别注重疏理气机,舒通乳络之法的应用。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4

【关键词】乳癖消疗效乳增宁疗效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乳腺中最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病程长,易复发,并有癌变的危险性。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临床上缺乏特效药物和理想手段,引起中西医同道的重视。目前西医仍以保守方法和手术为主要措施。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乳癖消及乳增宁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0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来自我院2007年-2009年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22-52岁。其中22-30岁4例,31-40岁34例,41-52岁12例。月经正常30例,月经失调20例,双侧乳腺增生29例,单侧乳腺增生21例。对照组50例,年龄22-52岁。其中20-30岁2例,31-40岁24例,41-52岁14例。月经正常27例,月经失调23例。双侧乳腺增生35例,单侧乳腺增生15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制定的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修订版)。有乳腺肿块,且多数伴随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利用钼钯X线、干板、B超、热图像等现代检测手段为辅助诊断。排除标准: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它乳腺疾病,严重心、肺、肝、肾疾病,近期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未按治疗要求中途退出者。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予乳癖消。药物组成:浙贝母15g,王不留行30g,鹿角片15g,香橼20g,路路通15g,莪术15g,香附20g,白芥子15g,开心果15g。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1.3.2对照组

乳癖消。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1.3.3疗程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规定及彩超或钼靶X线摄片复查结果判定。痊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治疗组50例,痊愈22例好转,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对照组50例,痊愈20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3讨论

乳腺增生病在妇女乳房疾病中发病甚多,属常见病、多发病。始发于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给广大妇女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本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并随月经周期或情志改变而变化。其病理改变除了有乳腺小叶增生外,主要是多数中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

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失调,雌激素增多或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及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增多,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常采用拮抗剂三苯氧胺(Tamoxifen)以有效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过度刺激作用,阻断腺体组织细胞增生水肿,从而解除疼痛和胀满等。该治疗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可干扰人体激素间的平衡,停药易复发,且长期服用,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并有不同的副作用,如月经紊乱,消化道及少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以致许多患者不愿接受而影响治疗。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正如《外科正宗》中描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清?高锦庭在《疡科心得集》中指出:“乳癖,良由肝气不舒郁结而成。”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舒,忧思恼怒,日久则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以致气机失调,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瘀血结聚乳络而终成有形之块。故应疏肝解郁与活血化瘀并用治疗乳腺增生病。乳癖散、乳增宁主要用于气滞血瘀证乳癖。其中柴胡、青皮、香附疏肝理气解郁;白芍药养血柔肝止痛;穿山甲、莪术、牡丹皮活血化瘀通络;夏枯草、玄参清火养阴散瘀;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疏肝理气药可促进雌激素在肝脏的代谢,有效消除或缓解主症;活血化瘀药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胶原纤维合成,从而促进乳腺增生之肿块及纤维吸收。乳癖散、乳增宁服用方便,止痛散结效果颇佳,治愈率较高且秃明显副作用,可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5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行经前持续数日单双侧乳房涨痛,与气候情绪有关,少数可伴有痛经(一般为未婚未育妇女)偶见乳头少量透明微黄色溢液。

1.3体格检查

单双侧(外上象限多见)扪及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散在片状结节状的肿块,边界清、质韧、压(触)痛、可活动,无扪及肿大淋巴结,无乳糜色及其他脓性乳头渗出液。

1.4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

(1)年龄在19-52岁。

(2)乳房疼痛,如胀痛、刺痛、钝痛、牵痛。痛重者不可触碰或震动,甚至可连及胸胁、肩背部,上肢活动时则疼痛加重。

(3)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4)乳房疼痛及肿块可随月经、情志的变化而变化。如情志不舒及经前乳房胀痛加重、肿块增大,情志舒畅及经后乳房胀痛减轻、肿块减小。

(5)辅助检查,如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乳腺近红外线、B超等,有支持本病诊断的阳性表现依据。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在已选取的140例患者中,用常规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选取一品)按剂量正常口服,观察三月后复查。

2.2治疗组

在选取的138例患者中,在以上常规中成药口服基础上,加贴乳腺贴于固定相应穴位上。(主穴-阿是穴、乳根、气户、膻中旗门辅穴-足三里)24小时换帖,观察3个月复查。

三、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现有钼靶X线、乳腺B超检查,诊断可明确。评定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变软变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以上“治愈”及“好转”标准中,肿块变化,均有钼靶、乳腺B超检查结果证实。公务员之家:

3.2疗效测评

综上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单项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0。

四、讨论

古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妇科千金》,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中医以为“乳癖”概述,多以气滞、痰凝、血瘀的改变,肾虚、冲任失调则是病机核心,治疗上多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冲任为治疗原则,基本方为川穹、莪术、当归、肉桂、红花、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用黄酒(米醋)调以糊状膏方贴于乳房患处(传统为疼痛点阿是穴)部位。自制膏方简易方便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颇受传统女性患者的认同,但是,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与日俱增,中药膏制剂的异味和膏制剂的外溢污染皮肤衣物的弊端,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规避需求,传统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等,集中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效,多年来被临床沿袭使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药剂量大、且必须长期口服,其由此引发的胃肠及胆道反应,不可不引起乳腺工作者的正视和应对。探索寻求方便、简约、无胃肠反应、无皮肤刺激、且疗效贴切的治疗乳腺增生的途径是多年来乳腺工作者的课题,经参加多次乳腺疾病的学术研讨会,对内病外治、经皮给药的途径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7年以来尝试用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的纳米乳腺贴,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总有效率在90%以上,半年随访,复发率为0。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和高度精化的十八种草本草本生物胶精华素,在特定的纳米工艺条件下,全面解析草本生物的药用成分,具备了吸收完全、起效迅速的特点,尤其其不经胃肠肝胆循环、不伤皮肤、无创伤、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符合临床治疗的需求,符合普及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向。穴位敷贴、内病外治是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手段,必要而可信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中国抗癌协会:《关于积极推进“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工作的通知》,2005.4.21.

[2]陈豪,刘胜.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上海,200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4]沈金鏊(清)编著.《妇科玉尺/经典医学名著》[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6-1.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女性,年龄39~76岁。绝经前25例,绝经后2例。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头溢液2例,临床触诊阴性8例。

1.2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25例,结节内或周围可检测到血流信号20例,结节超声弹性评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钼靶检查;单纯钙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润2例,乳腺增生1例。3例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

2结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经手术切除确诊。

3讨论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器官。短暂功能是泌乳、哺乳,永恒功能是女性的特殊功能,体现在性、爱、美三个方面。健康美丽的乳房给了女性作为女人的尊严。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肿瘤效果较好。然而大多数乳腺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较高,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临床分期的早晚,直接影响到治疗和预后,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完全在于治疗手段的完善,最关键的还是早期发现[3]。目前,早期乳腺癌的定义尚未统一,病理组织学的早期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早期浸润、乳头派杰氏病及肿瘤直径<0.5cm的微小腺癌,及临床扪不到肿块的乳腺癌为早期癌。早期乳腺癌因缺乏典型症状容易漏诊,特别是一些临床触诊阴性病例。因此,对乳腺增生日渐加重,腺体局限性增厚的人群应进一步检查、检测。

由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引入,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在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增生时,超声检查出现无明显边界、形态不规则、可有强回声光点伴声影、肿瘤内部多为不均匀低回声时,应警惕早期乳腺癌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有较丰富的高阻动脉血流也可提示乳腺癌的诊断。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现较小的乳腺癌具有更大意义。超声弹性评分在4~5分者多为恶性病变。但是,部分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髓样癌和黏液癌,以及一部分合并坏死、液化的恶性病灶,影响了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性[3]。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乳腺癌的发现越来越早,现已成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早期乳腺癌在钼靶X线上的主要特征为微小钙化,小结节影和乳腺结构不良。微小钙化是导管内癌常见的乳腺摄片表现。但对青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细胞学检查是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良好方法。对乳头、乳晕湿疹样病变的涂片及刮片检查,有利于乳头湿疹样癌的早期诊断。针吸活检,准确率可高达86%。如病人较胖、乳房丰满、临床扪诊不清时,可用超声引导进行穿刺,以提高准确率。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7

关键词:乳腺增生乳腺贴穴位敷贴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78例年龄在20—52岁育龄妇女,经门诊初诊查体手诊和乳腺B超、钼靶检查证实为单双侧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8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基础上加贴乳腺贴穴位外用。对照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口服中药)

1.2临床症状

行经前持续数日单双侧乳房涨痛,与气候情绪有关,少数可伴有痛经(一般为未婚未育妇女)偶见乳头少量透明微黄色溢液。

1.3体格检查

单双侧(外上象限多见)扪及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散在片状结节状的肿块,边界清、质韧、压(触)痛、可活动,无扪及肿大淋巴结,无乳糜色及其他脓性乳头渗出液。

1.4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3]《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乳癖”的诊断标准。

(1)年龄在19-52岁。

(2)乳房疼痛,如胀痛、刺痛、钝痛、牵痛。痛重者不可触碰或震动,甚至可连及胸胁、肩背部,上肢活动时则疼痛加重。

(3)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硬结节,可有触痛,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4)乳房疼痛及肿块可随月经、情志的变化而变化。如情志不舒及经前乳房胀痛加重、肿块增大,情志舒畅及经后乳房胀痛减轻、肿块减小。

(5)辅助检查,如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乳腺近红外线、B超等,有支持本病诊断的阳性表现依据。必要时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在已选取的140例患者中,用常规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选取一品)按剂量正常口服,观察三月后复查。

2.2治疗组

在选取的138例患者中,在以上常规中成药口服基础上,加贴乳腺贴于固定相应穴位上。(主穴-阿是穴、乳根、气户、膻中旗门辅穴-足三里)24小时换帖,观察3个月复查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诊断—[3]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结合现有钼靶X线、乳腺B超检查,诊断可明确。评定标准—治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消失。好转:乳房肿块变软变小,疼痛减轻或消失。未愈:乳房肿块及疼痛无变化。以上“治愈”及“好转”标准中,肿块变化,均有钼靶、乳腺B超检查结果证实。公务员之家:

3.2疗效测评

综上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单项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口服组)。

治疗组(口服配合穴位外用组)半年后随访复发率为0。

4讨论

[4]古曰“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妇科千金》,可见乳房疾病在女性疾病中的重要性。乳腺增生是以乳房肿块乳痛、乳头溢液为主要症候群的常见乳腺疾病,其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50%,乳腺门诊中乳腺增生患者所占比例为70%有余,其中30—48年龄段居发病高位。[5]中医以为“乳癖”概述,多以气滞、痰凝、血瘀的改变,肾虚、冲任失调则是病机核心,治疗上多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调节冲任为治疗原则,基本方为川穹、莪术、当归、肉桂、红花、乳香、没药等,共研细末,用黄酒(米醋)调以糊状膏方贴于乳房患处(传统为疼痛点阿是穴)部位。自制膏方简易方便易于操作,且价格低廉,颇受传统女性患者的认同,但是,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与日俱增,中药膏制剂的异味和膏制剂的外溢污染皮肤衣物的弊端,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规避需求,传统中成药乳癖消、小金丹、乳康丸等,集中药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效,多年来被临床沿袭使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药剂量大、且必须长期口服,其由此引发的胃肠及胆道反应,不可不引起乳腺工作者的正视和应对。探索寻求方便、简约、无胃肠反应、无皮肤刺激、且疗效贴切的治疗乳腺增生的途径是多年来乳腺工作者的课题,经参加多次乳腺疾病的学术研讨会,对内病外治、经皮给药的途径有了全新的认识,自2007年以来[6]尝试用上海曼吉磁生物有限公司的纳米乳腺贴,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总有效率在90%以上,半年随访,复发率为0。纳米远红外陶瓷材料和高度精化的十八种草本草本生物胶精华素,在特定的纳米工艺条件下,全面解析草本生物的药用成分,具备了吸收完全、起效迅速的特点,尤其其不经胃肠肝胆循环、不伤皮肤、无创伤、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符合临床治疗的需求,符合普及社区健康教育的方向。穴位敷贴、内病外治是传统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手段,必要而可信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中国抗癌协会:《关于积极推进“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工作的通知》,2005.4.21.

[2]陈豪,刘胜.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上海,2000.3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5-46.

[4]沈金鏊(清)编著.《妇科玉尺/经典医学名著》[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6-1.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女性,年龄39~76岁。绝经前25例,绝经后2例。临床表现:无痛性肿块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头溢液2例,临床触诊阴性8例。

1.2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结节25例,结节内或周围可检测到血流信号20例,结节超声弹性评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钼靶检查;单纯钙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润2例,乳腺增生1例。3例临床触诊阴性的行穿刺活检。

2结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经手术切除确诊。

3讨论

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器官。短暂功能是泌乳、哺乳,永恒功能是女性的特殊功能,体现在性、爱、美三个方面。健康美丽的乳房给了女性作为女人的尊严。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肿瘤效果较好。然而大多数乳腺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较高,在乳腺癌的治疗中,临床分期的早晚,直接影响到治疗和预后,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并非完全在于治疗手段的完善,最关键的还是早期发现[3]。目前,早期乳腺癌的定义尚未统一,病理组织学的早期乳腺癌包括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早期浸润、乳头派杰氏病及肿瘤直径<0.5cm的微小腺癌,及临床扪不到肿块的乳腺癌为早期癌。早期乳腺癌因缺乏典型症状容易漏诊,特别是一些临床触诊阴性病例。因此,对乳腺增生日渐加重,腺体局限性增厚的人群应进一步检查、检测。

由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引入,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有了很大提高,在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增生时,超声检查出现无明显边界、形态不规则、可有强回声光点伴声影、肿瘤内部多为不均匀低回声时,应警惕早期乳腺癌的可能。彩色多普勒检查肿块内有较丰富的高阻动脉血流也可提示乳腺癌的诊断。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应用,对于发现较小的乳腺癌具有更大意义。超声弹性评分在4~5分者多为恶性病变。但是,部分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如髓样癌和黏液癌,以及一部分合并坏死、液化的恶性病灶,影响了弹性成像诊断的准确性[3]。乳腺钼靶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乳腺癌的发现越来越早,现已成为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早期乳腺癌在钼靶X线上的主要特征为微小钙化,小结节影和乳腺结构不良。微小钙化是导管内癌常见的乳腺摄片表现。但对青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细胞学检查是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良好方法。对乳头、乳晕湿疹样病变的涂片及刮片检查,有利于乳头湿疹样癌的早期诊断。针吸活检,准确率可高达86%。如病人较胖、乳房丰满、临床扪诊不清时,可用超声引导进行穿刺,以提高准确率。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9

一、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夯实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基础

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是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们始终把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作为发展医院的着力点,努力构建一支坚信中医、精通中医,并且知识结构合理,能够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运用中医药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的人才梯队。

(一)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合理人才培养计划

我们实施了以继续教育为核心的育人工程,培养方案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宽知识、深钻研。

(二)区别不同培养对象,多种层次培养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施育人工程,我们针对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

1、朝阳计划——这是针对有潜质苗子的培养计划。为加快人才成长,我们制定了“朝阳计划”,着力培养后备人才。邓铁涛教授专门拿出个人积蓄设立了“邓铁涛人才培养奖励基金”,奖励经典掌握好、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有一定体会的青年中医。

2、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这是针对具有成为中医名家素质的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我们实施了《青年拔尖人才管理条例》,选拔具有一定工作基础和良好素质的中青年人才,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快成熟,脱颖而出。

3、名师带徒——这是培养具有深厚中医功底的名医大师计划。组织高素质人才,跟师名中医,力求把他们培养成为在某一专业领域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熟练运用中医药技能解决临床问题,能够承担重大项目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4、西学中——这是针对西医人才进行中医知识系统培训的计划。对西医人才进行中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药知识和理念解决临床问题,尽快融入到医院的发展轨道上来。

5、一代带二代——这是针对七年制硕士班的培养计划。为了建立代代相传的师承机制,我们让七年制硕士班学生拜名老中医的弟子为师,从而形成了一代带二代的师徒关系。促使名医弟子们更加勤奋地学习、传承老师们的经验。

(三)创新师承培养模式,多种手段培养人才

为了做好师承工作,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的师承模式。

1、“本院名师带徒”模式。我院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众多富有岭南特色的中医流派。我们遴选了能带动本专科建设的业务骨干30多人,跟师本院的名中医,让他们把这些流派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完整地继承下来,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扬光大。

2、“跨地区拜师”模式。我们聘请了30多位全国最著名的老中医来我院带徒,开拓性地探索形成了“跨地区拜师”新模式。应邀来我院带徒的30多位名老中医是全国各地最高水平的大师,他们各有所长,有利于徒弟们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精华。

3、“集体带,带集体”模式。为了克服“师徒授受、独立传承”的旧师承模式带来的“一徒一师,难有突破”,而且容易出现“流派之争”、“门户之见”的弊端,我们创建了“集体带、带集体”的传承新模式。使每位徒弟在学习自己老师经验的同时,通过参与其他名师的学习活动,兼收并蓄,更快实现“学我、似我、超我”的目标。

4、“定期交流,分享经验”模式。我们注重发挥徒弟们的辐射作用,推广“分享文化”,扩大师承成效。医院组织了“岐黄医学研究会”。以跟师名老中医的徒弟为主体,带动全院参与跟师经验的分享讨论,共同交流。

5、“科技为助,深入挖掘”研究性继承模式。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我们不仅着眼于原汁原味的继承,更着眼于研究式地继承。我们以名医工作室为载体,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和信息技术,建立囊括了全国范围100多位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文献的智能型数据库系统,不断深入、持久地开展名老中医从个体到群体经验的整理研究,综合集成分析,掌握规律,使名医经验得到升华。

(四)引进关键人才,优化人才队伍

关键人才的引进,可以加速人才队伍的培养,优化人才结构,促进学科发展。近五年来先后从国内外引进各类人才90多人。同时,医院还聘请了20多位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作为外聘专家,以提高相关学科的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如聘请陈可冀、王永炎两位院士为双聘院士,全面指导我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聘请热衷于中西医结合的凌锋教授等知名专家加盟我院的脑血管病研究中心;引进了全国名中医林毅、梁冰为首的一批著名中医专家等,使我院诸多学科领域的中医防治水平和解决重大疑难疾病问题的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不仅使医院的学科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创造了条件。

“育人工程”、“名医工程”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20**年邓铁涛教授欣然为我们题词“铁杆中医的黄埔军校。”

20**年突如其来的“**”,考验了这支队伍,我们收治了100多名“**”患者,70%是危重患者。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方案,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和肯定。抗击“**”的关键时刻,香港医管局希望我院给予中医支援,经过再三考虑,医院党委毅然决定派出林琳、杨志敏两位专家赴港参与香港公立医院的医疗工作,开了香港医疗史的先河,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是内地唯一受到香港“抗炎勇士金质勋章”殊荣的专家。在国家需要提供人禽流感防控方案时,我们再次勇挑重担,并获得了全国名老中医的支持,及时提供了中医防治的预案。

二、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专科专病建设是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把建设“名院、名科、名医、名药”作为我们的目标,要求“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才”。并以“专科专病”建设为载体,在全院范围内全面推进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一)挖掘和继承中医药精华,为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专科奠定坚实基础

专科专病建设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具备中医特色和优势。因此,专科专病建设首先必须做好继承和创新这篇文章。

1、充分挖掘和继承古代经典、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各个专科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挖掘历代典籍中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现代研究进展。目前,我们所有专科都建立了本专科的古代经典、现代文献数据库系统,为提高临床疗效和推动专科发展打下了基础。

2、充分挖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名老中医药专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辨治思想和诊疗技术的结晶,包含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鲜为人知的独门绝活,是专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院历史上有过许多著名的医家。我们组织对原有的九大学术流派、现有专家和全国名老中医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先后整理出版了《名中医经验系列丛书》,打造专科专病学术基础。

如运用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我院心脏疾病学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心脏学科的发展,成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还被列入了国家973计划。

3、充分挖掘和继承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

特色疗法是体现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治疗手段。我们建立了“全国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示范基地”,为传统特色疗法的继承与运用搭建了平台。我们走访全国有中医特色的医院与名家,建立了传统疗法中心,吸收、开展、研究各种具有疗效的中医特色疗法。

目前,我院已经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共计250余项,为打造“中医特色名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二)认真研究中医优势发挥的着力点,准确把握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切入点

我们在挖掘和继承中医药精华的基础上,有组织地对所有专科的不同病种,逐个展开研究,准确把握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切入点。我们调整思路:中医药的优势可以体现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也可以体现在某一个侧面、某一个环节、某一个阶段。

部级重点专科乳腺科,根据乳腺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妇女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性激素水平差别,总结出中医药周期疗法,开创了治疗乳腺增生病及阻断与逆转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有效新途径。他们的成果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

(三)运用科研创新,促进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我们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出发点开展科学研究,鼓励针对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寻找用中医药治疗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和强化了专科特色和优势。

如我院中风项目组牵头承担的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对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运用中医中药综合疗法的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干预对于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该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的优秀成果奖,还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为提高中医药研究水平,我们致力于建立中医药研究的关键技术平台。通过国家“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国家863、973计划的实施以及省证候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了GCP、DME等中医药研究关键技术平台和规范,组织了一支专门从事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团队。

(四)形成规范,推动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广泛应用

中医特色和优势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需要依靠规范来推动。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诊疗常规,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16个分册,1500多万字的《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并多次再版。

为了保证这些中医诊疗规范在临床上的应用,我们引进了临床路径这一管理手段,制定体现中医优势的临床路径,在临床实践中按照路径实施,规范医疗行为、发挥中医优势、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大量的、规范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我们正着手制定《临床各科中医特色与优势指南》,为专科专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中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明确方向。

(五)引进人类文明一切成果,构建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技术平台

“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是我们在专科建设中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有计划地引进、开展了学科前沿的诊疗技术。这些新的诊疗手段和项目的引进,拓展了中医药在众多疾病的治疗领域,对深入研究中医药和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供了条件。

我们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引进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目的不是为了取代中医中药,而是更好地为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服务。实践证明,只要指导思想明确,现代医学的引进,不仅不会缩窄中医药的服务范围,而且会让中医药在更高的技术平台上发挥作用,为中医特色的保持和优势发挥赋予了新的内涵,实现了现代科技成果与中医优势的融合。

(六)加强传统中药研发,确保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中药饮片及其制剂在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上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和有关厂家合作,按照GMP标准建设饮片加工厂,并专门聘请了包括北京同仁堂老药师在内的中药炮制专家,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到炮制加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指导,保证了质量。

院内中药制剂是名中医多年来丰富临床经验的结晶,在疾病治疗上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我们积极推动中药制剂的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按照GMP标准对制剂室进行改造。目前,我院已经能够生产20多种剂型,500多个品种的院内制剂,确保了我院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三、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发挥的动力源

在全院各科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必须构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的运行机制,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氛围

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离不开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每一个人形成信仰中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发展中医的信念。同时也让老、中、青和中西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谐进步。

1、开展系列“中医年”活动,培育中医特色形成的沃土

我们把年分别定为“中医年”、“中医提高年”、“中医巩固提高年”,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浓郁中医文化色彩的活动。种植“名医树”,寓意名医、名院共育英才;举办“歧黄薪火,代代相传”的拜师典礼,宣读拜师誓词;建立寓意“手把手,代代传”铸有名医与弟子手印的“星光道”。树立《中医颂》碑,铭刻中医名篇《大医精诚》的大楼基座,建设中医文化墙;开展系列中医知识竞赛;邀请著名中医大师讲中医、开辟岐黄论坛等。努力在全院范围营造一个“爱中医、学中医、讲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2、为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作为一家综合性的中医医院,有老、中、青不同梯队和中西医不同学术结构的人才,他们都是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坚力量。因此,形成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老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是我院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主任导师制”,让到了离、退休年龄的老专家担任学术带头人,为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指引方向,为培育中医药人才梯队发挥作用。

“主任导师制”的实行,为中医药传承提供了制度保证。为离、退休名老中医营造一个永远的“家”,深深温暖了老专家们的心,我院所有离、退休名老中医没有一个离开他们深爱的省中医,没有一个在外面兼职。

同时,我们关心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和成才,为他们造就成就事业的环境和氛围。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人最大的关心是对他成长成才的关心”。医院领导甘当人梯,为他们找学习单位,联系导师,争取课题,进一步调动了中青年专业人才学中医,用中医的积极性。过去我们是依靠行政手段强制要求中青年学习中医,现在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我们强调要处理好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之间的关系,让西医专家同样感到医院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同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中医,运用中医,医院形成了良好的中西医和谐共事局面。心脏中心阮新民主任,是我国仅有的两位美国心脏外科学会的委员之一,当他认识了中医特色和优势之后,主动提出要拜邓铁涛教授为师,学习中医。象这样的西医专家还有很多。

良好的空气和土壤深深吸引了全国名老中医们,看到我院如此诚心于中医事业,纷纷聚集广州,薪传岭南,倾囊相授,90多岁的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激情澎湃地写下了“为使中医有传人,不畏马革裹尸还!”的诗句。

(二)实行“目标管理”,使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落到实处

实行目标管理,把实现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要求制定成具体的内容,分解到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中,保证了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实现。

在目标管理中,我们针对不同级别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体系,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落实情况。我们考核科室的目标管理时,把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作为重要内容。每年我们都要对个人和科室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且与奖惩挂钩。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临床学科和专科、省重点专科在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示范作用,我们充实和完善了原有的评价体系,增加了中医内涵的指标,加大了在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方面的权重,严格了对他们的考核评价,专门设立基金,每年奖励在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方面做得好的重点专科和学科。

(三)充分运用利益杠杆,调动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的积极性

我们结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地运用利益杠杆,促进形成中医特色和优势。

我们把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引入到人才管理中,把学习和实践中医药的成绩与职称的晋升和聘任挂钩。医院制定了以中医药继续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培训方案,运用学分制管理,规定必须完成培训计划,达到最低积分,才准予申报高一级职称。连续两年未达要求者给予降级、低聘甚至解聘;把缺乏中医内涵的病历定为乙级病历,不仅要扣罚奖金,而且当年累计出现5份乙级病历者,取消当年申报职称晋升资格。

在人才选用上,打破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的僵化格局,把“相马”变为“赛马”,让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我们以“德才双精”评价人,在才的方面强调中医药临床能力。在安排师带徒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鼓励每一个愿意成才的人自愿报名,公平竞争,师徒双向选择。

乳腺增生病范文篇10

一、女员工的心理特点及压力来源

压力特点: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感并存;二是开阔性与狭隘性并存;三是坚韧性与脆弱性并存。

女员工的多重压力源于何处呢?

1、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带来的就业与竞岗压力。

2、事业与家庭难于兼顾带来的压力。

3、升职机会低于男性带来的压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工作紧张、考核淘汰带来的压力。

二、如何对女员工进行压力和健康管理

(一)提升素质能力。一要组织女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女员工的理论水平以及对政治的关心和敏感度;二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改革形势教育,增强女员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三要加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四要加强对女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五要注重选树女员工先进典型;六要针对女员工的个人特点和意愿,因人施教,拓展个人发展空间。

(二)给予特别关爱。一要组织生活知识、健康知识、社交知识、安全知识、婚恋知识、美容知识、着装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二要学会做有心人和贴心人;三要经常倾听她们的呼声,帮助她们放松精神,缓解工作压力;四要关心女员工的身心健康。

(三)注重情商教育。

正文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上班一族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有调查显示,中国有三成以上的上班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的心理问题比男性更普遍、更严重,尤其是那些在家庭和工作中担当多种角色的职业女性,面临的心理压力更大。一家权威机构在调查中发现:约95%的职业女性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31%的女性认为自己的压力大于男性,有58%的女性认为自己承受的压力“永无休止”,有28%的女性为“不能适应竞争”而恐惧焦虑。这些压力不仅影响着职业女性的工作、生活质量,而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的女性易患焦虑性神经症、社交恐惧症、产后抑郁症、妇科病、进食障碍、疲劳综合症、更年期提前等心理和生理疾病。

中国电信目前在职女员工76801人,占员工总数的30.3%,平均年龄34.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6185人。我公司在职女员工840人,占员工总数的30.32%。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45人,中高级职称122人,党员243人。其中前端人员439人(占前端人员数的39.30%),后端人员279人(占后端人员数的24.2%),管控、支撑人员122人(占管控、支撑人员数的41.2%)。她们在企业改革、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不少女员工已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和骨干力量。但从近几年的身心状态和体检情况来看,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公司总部为例,2003年患乳腺增生的女员工有116人,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达到了138人,占总部女员工数的41%,而子宫肌瘤、宫颈炎、颈椎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因压力过大而神经衰弱、精神抑郁者也不在少数。因此,把握女员工的心理特点和压力来源,对她们进行压力和健康管理,实施有针对性的关怀激励是摆在各级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女员工的心理特点及压力来源

男女有别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与男性相比,女性多温柔、细腻、敏感、知足,并具有感知能力强、形象思维好、想象力丰富、沟通能力强、关心体贴人等优点,但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爆发力等方面则常有欠缺。据观察和了解,女员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感并存。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女员工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已被摒弃。许多人把事业有成、对社会有所贡献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但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意识和文化熏陶,女性在就业上遭受性别歧视、男女竞争起点不一致等导致的职场高风险,以及追求享乐、怕苦怕累的思想所左右,女员工对家庭和婚姻依然具有较大的依赖性,结婚、怀孕之后辞职去做专职太太或者将重心移向家庭,甘愿做男人背后的女人的也不在少数。这种依赖感无疑会成为女员工进步和成长的障碍。

二是开阔性与狭隘性并存。作为现代人,女员工的交际、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她们的眼界和心胸也较旧时代的女性要开阔得多,许多人都把“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与人争长短”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但由于女性普遍具有敏感细腻、自尊心强、感情用事、理智不足、易受影响的特点,所以在她们的日常言行中,狭隘性仍时有表现,并且会互相“传染”。一些人为一句话或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相互猜疑,相互记仇,甚至“拉帮结派”;一些人在别人取得成绩时,或心怀嫉妒,闷闷不乐,或冷嘲热讽,背后嘀咕,这势必影响到女员工优秀品格的形成和聪明才智的发挥。

三是坚韧性与脆弱性并存。长期以来女性由于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抚育子女、孝敬老人等重担,养成了顽强、坚韧的性格。当今,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女性不再把人生理想寄托在男人的身上,她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就意味着她们要比男性付出更多,因而,她们也更加独立、坚强。但是由于受情感、家庭影响重于男性,她们执着敬业却易受情绪影响和情感困扰,不能勇敢地面对问题,遭遇挫折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及求稳怕变等心理状态,阻碍了女员工在事业上的进步发展。

那么,女员工的多重压力源于何处呢

1、社会上的男女不平等带来的就业与竞岗压力。当前,虽然社会极力提倡男女平等,而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择业、就业时的男女不平等问题相当严重。由于受“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加之男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同以及生育哺养、家务劳动对女员工竞争力的削弱,使许多企业在选人、用人时偏好男性,裁员时则把女工排在前面,职业的高风险加大了女员工就业和竞岗的压力。

2、事业与家庭难于兼顾带来的压力。目前,我公司女员工主要集中在30-40岁这年龄层。此时的女员工工作经验丰富,心智也更加成熟,是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她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已为人妻,为人母,工作易受到家庭、孩子的“拖累”。对她们而言,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上,就将事业受损甚至失去工作机会,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事业上,又容易失去家庭的稳定。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准确把握家庭、事业间的平衡点,常使女员工感到左右为难。

3、升职机会低于男性带来的压力。科学研究表明,性别与能力无关。但是,一些管理者由于受“男主女从”、“男强女弱”落后观念的影响以及担心女员工因婚育而分散精力,因此在考虑企业重要岗位人选时常把女性排除在外。这样一来,女员工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开发,升职机会也较男性员工少。另外,企业中存在的年龄歧视,也导致女员工升职机会比男性低。表现在中层干部竞争时,男性的年龄可以放宽到50岁,而女性一般都要求在40岁甚至35岁以下。而实际上,女员工的工作黄金期可以延长到45岁,因为此时的女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和工作经验,处理事情成熟得体,子女逐渐长大成人,已经可以从家庭琐事中解脱出来了,正是集中精力干事业的大好时机。对她们而言,升职不仅意味着个人价值得到实现,才华得到发挥,还意味着多了一份保障,就业和发展的路子更宽了,尤其是在企业越来越喜欢使用青年人的今天,她们经常处于难以进步而又不进则退的尴尬处境。

4、工作紧张、考核淘汰带来的压力。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业务发展任务紧迫,员工工作压力加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相当一部分一线员工连法定节假日休息都得不到保证,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精神和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和调节。此外,由于绩效考核和淘汰力度加大,面对下岗的威胁,同事关系紧张,员工心理负担加重。女员工由于较男性敏感,承受能力较男性差,更易感到紧张和郁闷。而这背后还隐含着更深的忧虑。一是她们中的多数人年龄离退养、退休尚远,加上对企业今后退养、退休政策把握不准,担心遭淘汰下岗后,不能办理或享受退养、退休政策,生活无着落。二是多数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开支大,加上家庭普遍收入不高,海南地区物价又高,还要偿还房贷、车贷,支付保险金等,一旦下岗,家庭和生活负担加大。三是多数人的年龄不上不下,且我省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本来就少,即使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有年龄、性别的限制,下岗再就业较难。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如何对女员工进行压力和健康管理

据研究人员初步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压力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亿元以上,而且职业压力与员工的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工作满意度等息息相关。我公司女员工总数占到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在市场、财务、人事、工会、党务等部门和岗位,女员工比例达到50%以上,她们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各级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认真探索女员工管理的方式方法,通过实施精确化管理,帮助她们克服思想障碍,充分调动她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她们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

(一)提升素质能力。素质包括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职业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提高女员工素质,减少她们对未来的后顾之忧,增强她们的竞争力,使她们保持最佳状态。一要组织女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提高女员工的理论水平以及对政治的关心和敏感度。二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改革形势教育,增强女员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三要加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女员工树立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四要结合企业转型,加强对女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她们学习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英语等知识,拓宽女员工的知识面,帮助她们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五要注重选树女员工先进典型,通过积极推荐、宣传报道,选树典型,激励女员工不断建功立业、岗位成才。六要针对女员工的个人特点和意愿,因人施教,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例如:对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一定群众基础且又愿意在管理序列发展的女员工,应着重培养她们的管理能力;对那些动手能力强、业务技术精且又愿意在技术序列发展的女员工,应着重提升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

(二)给予特别关爱。企业各级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结合女员工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她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关心和帮助她们。一要组织生活知识、健康知识、社交知识、安全知识、婚恋知识、美容知识、着装知识的综合培训,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二要学会做有心人和贴心人,在女员工结婚、晋升、生育、乔迁、获奖、生日之际,要给予她们特别的祝福,在她们生病住院、怀孕哺乳、遭遇意外、生活困难时要给予她们特别的关爱。三要善于做倾听者,经常倾听她们的呼声或者听她们唠叨家常、工作和生活上的烦心事,帮助她们放松精神,缓解工作压力。四要关心女员工的身心健康,由于电信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女性又有自身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点,若不注意身体的保养和心理的调节,很容易出现健康问题,轻者得胃病,重者患腰椎病、颈椎病、失眠症、内分泌失调甚至抑郁症。因此,要对女员工实施健康管理,其内容包括:定期妇科普查、打预防针、建立健康档案、聘请健康顾问和心理医生、落实休假制度、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工间茶点等。此外还要组织开展适合女性特点的经常性的文娱活动和体育比赛,如服装表演、健美操比赛、礼仪化妆培训、色彩知识讲座、女性心理和生理卫生知识讲座,对外联谊、踏青郊游等,引导她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选择健康文明、张驰有道、劳逸结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