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内部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09:32:57

柔性内部控制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1

一、倡导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

诚信是企业保持对外良好客户关系的信誉资本,也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一个实质性前提。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是设计最为完备的,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再详细,也不可能涵盖企业所有的活动。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是一种“自在”的控制,即人人都讲诚信,并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把讲诚信作为内在需求的企业文化,借助价值观念等软环境使员工得到自律和他律,从而矫正其价值和目标,规范其行为,使个体的价值、目标、行为与组织的价值、目标、行为相一致,通过尊重人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员工,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忘我工作。

当然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这种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是一种以动态管理为特征的内部控制模式,它适应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统一的外在形式,也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这时只能通过价值观念导向进行调控。对于那些控制程序确定无疑的事项,传统的连续监控还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因此柔性内部控制不应排除传统的内部控制,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树立诚信是实现人性化内部控制的核心。诚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实在的内容。从最高层次的企业价值取向到最低层次的日常工作制度,我们都可以把它放到每一个环节中,每个层次的诚信都对应有相关的内容(见右图)。通常我们说诚信太空洞、难以实施,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诚信,特别是不了解它的层次性。把最高层次的价值取向当作诚信的全部,上层领导能够理解但下层员工无法认同,这种错位的定位让管理者觉得孤掌难鸣,也同时失去了树立诚信的信心,转而一视同仁地实施严厉的监控制度;或者是没有细分诚信的具体内容,诚信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抽象概念,使大家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把诚信转换为实在内容,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理念。因此,应根据人的行为需求和不同层次的诚信内容,采取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行为进行引导以将诚信落到实处。

二、有效防止欺诈的柔性内部控制

诱导欺诈的因素中,个人的素质是内因,环境压力和机会是外因,我们可以通过消除这些诱因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惩罚,减少刚性内部控制。

1.利用非正式组织减少压力。环境的压力一般源于“不适应”,当有新的员工加入时,由于业务还不是很熟,如果没有有效的培训机构接纳他们,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业务就极易倾向于通过作假来进行掩饰;当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员工也会产生暂时的不适应,如果没有缓冲的机会,为了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会选择作假。而非正式组织是一个有效的资讯传递和交流中心,如员工活动中心、各种爱好协会、开放的培训组织等,它们能针对员工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沟通,排除各种负面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柔性内部控制的特点和优点。

2.利用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做假的机会。有许多欺诈源于没有充分估计到其发生的可能性,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先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发生欺诈的机会:①操作环境的改变导致新的竞争压力;②内部控制人员变更;③新的信息系统对交易过程的影响;④重大的迅速发展给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⑤产品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实施带来的影响;⑥组织结构的调整;⑦新市场的进入;⑧会计政策调整对财务披露的影响。

3.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机构,健全员工招聘和培训程序,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应把员工看作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利用他们,更要去发展和培养他们。当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时,他们就会有极大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对企业的文化能够给予理解和认同。有了这一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准备,内部控制就能准确实施和及时反馈。

三、优于传统控制的柔性内部控制

1.柔性内部控制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本质目的:追求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统一,减少目标实施偏差。

2.柔性内部控制注重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把非意愿事件控制在发生之前。柔性内部控制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需求出发来树立诚信和防止欺诈,它是适应扁平的学习型企业组织的“自在”内部控制模式发展起来的。

3.柔性内部控制十分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它把控制活动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把被动的监控变为自觉的自我约束。通过营造一种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文化氛围,引导员工自我约束,利用价值评判来协调员工的行为。

4.柔性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发点是保护员工免受作假的诱惑,而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员工欺诈的算计,它是一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因此,它强调广泛参与性,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参加风险评估,随时发觉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失效之处。由于这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动态性,因此是全面的、高效的。

5.柔性内部控制不仅强调发达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资讯沟通,更强调心灵的沟通。如果前者是沟通的硬件的话,后者就是沟通的软件。

6.柔性内部控制以间断监督为主,不使用连续的监督。它强调一种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柔性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使用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2

一、倡导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

诚信是企业保持对外良好客户关系的信誉资本,也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一个实质性前提。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是设计最为完备的,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再详细,也不可能涵盖企业所有的活动。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是一种“自在”的控制,即人人都讲诚信,并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把讲诚信作为内在需求的企业文化,借助价值观念等软环境使员工得到自律和他律,从而矫正其价值和目标,规范其行为,使个体的价值、目标、行为与组织的价值、目标、行为相一致,通过尊重人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员工,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忘我工作。

当然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这种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是一种以动态管理为特征的内部控制模式,它适应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统一的外在形式,也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这时只能通过价值观念导向进行调控。对于那些控制程序确定无疑的事项,传统的连续监控还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因此柔性内部控制不应排除传统的内部控制,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树立诚信是实现人性化内部控制的核心。诚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实在的内容。从最高层次的企业价值取向到最低层次的日常工作制度,我们都可以把它放到每一个环节中,每个层次的诚信都对应有相关的内容(见右图)。通常我们说诚信太空洞、难以实施,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诚信,特别是不了解它的层次性。把最高层次的价值取向当作诚信的全部,上层领导能够理解但下层员工无法认同,这种错位的定位让管理者觉得孤掌难鸣,也同时失去了树立诚信的信心,转而一视同仁地实施严厉的监控制度;或者是没有细分诚信的具体内容,诚信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抽象概念,使大家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把诚信转换为实在内容,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理念。因此,应根据人的行为需求和不同层次的诚信内容,采取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行为进行引导以将诚信落到实处。

二、有效防止欺诈的柔性内部控制

诱导欺诈的因素中,个人的素质是内因,环境压力和机会是外因,我们可以通过消除这些诱因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惩罚,减少刚性内部控制。

1.利用非正式组织减少压力。环境的压力一般源于“不适应”,当有新的员工加入时,由于业务还不是很熟,如果没有有效的培训机构接纳他们,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业务就极易倾向于通过作假来进行掩饰;当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员工也会产生暂时的不适应,如果没有缓冲的机会,为了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会选择作假。而非正式组织是一个有效的资讯传递和交流中心,如员工活动中心、各种爱好协会、开放的培训组织等,它们能针对员工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沟通,排除各种负面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柔性内部控制的特点和优点。

2.利用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做假的机会。有许多欺诈源于没有充分估计到其发生的可能性,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先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发生欺诈的机会:①操作环境的改变导致新的竞争压力;②内部控制人员变更;③新的信息系统对交易过程的影响;④重大的迅速发展给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⑤产品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实施带来的影响;⑥组织结构的调整;⑦新市场的进入;⑧会计政策调整对财务披露的影响。

3.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机构,健全员工招聘和培训程序,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应把员工看作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利用他们,更要去发展和培养他们。当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时,他们就会有极大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对企业的文化能够给予理解和认同。有了这一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准备,内部控制就能准确实施和及时反馈。

三、优于传统控制的柔性内部控制

1.柔性内部控制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本质目的:追求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统一,减少目标实施偏差。

2.柔性内部控制注重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把非意愿事件控制在发生之前。柔性内部控制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需求出发来树立诚信和防止欺诈,它是适应扁平的学习型企业组织的“自在”内部控制模式发展起来的。

3.柔性内部控制十分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它把控制活动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把被动的监控变为自觉的自我约束。通过营造一种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文化氛围,引导员工自我约束,利用价值评判来协调员工的行为。

4.柔性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发点是保护员工免受作假的诱惑,而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员工欺诈的算计,它是一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因此,它强调广泛参与性,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参加风险评估,随时发觉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失效之处。由于这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动态性,因此是全面的、高效的。

5.柔性内部控制不仅强调发达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资讯沟通,更强调心灵的沟通。如果前者是沟通的硬件的话,后者就是沟通的软件。

6.柔性内部控制以间断监督为主,不使用连续的监督。它强调一种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柔性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使用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3

一、倡导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

诚信是企业保持对外良好客户关系的信誉资本,也是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一个实质性前提。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一定是设计最为完备的,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再详细,也不可能涵盖企业所有的活动。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是一种“自在”的控制,即人人都讲诚信,并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把讲诚信作为内在需求的企业文化,借助价值观念等软环境使员工得到自律和他律,从而矫正其价值和目标,规范其行为,使个体的价值、目标、行为与组织的价值、目标、行为相一致,通过尊重人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激励员工,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企业忘我工作。

当然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这种人性化的柔性内部控制是一种以动态管理为特征的内部控制模式,它适应于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对知识的利用和创新,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统一的外在形式,也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这时只能通过价值观念导向进行调控。对于那些控制程序确定无疑的事项,传统的连续监控还是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因此柔性内部控制不应排除传统的内部控制,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

树立诚信是实现人性化内部控制的核心。诚信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有实在的内容。从最高层次的企业价值取向到最低层次的日常工作制度,我们都可以把它放到每一个环节中,每个层次的诚信都对应有相关的内容(见右图)。通常我们说诚信太空洞、难以实施,这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诚信,特别是不了解它的层次性。把最高层次的价值取向当作诚信的全部,上层领导能够理解但下层员工无法认同,这种错位的定位让管理者觉得孤掌难鸣,也同时失去了树立诚信的信心,转而一视同仁地实施严厉的监控制度;或者是没有细分诚信的具体内容,诚信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抽象概念,使大家不知道如何在工作中把诚信转换为实在内容,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理念。因此,应根据人的行为需求和不同层次的诚信内容,采取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行为进行引导以将诚信落到实处。

二、有效防止欺诈的柔性内部控制

诱导欺诈的因素中,个人的素质是内因,环境压力和机会是外因,我们可以通过消除这些诱因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惩罚,减少刚性内部控制。

1.利用非正式组织减少压力。环境的压力一般源于“不适应”,当有新的员工加入时,由于业务还不是很熟,如果没有有效的培训机构接纳他们,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业务就极易倾向于通过作假来进行掩饰;当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员工也会产生暂时的不适应,如果没有缓冲的机会,为了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也会选择作假。而非正式组织是一个有效的资讯传递和交流中心,如员工活动中心、各种爱好协会、开放的培训组织等,它们能针对员工的心理进行有效的沟通,排除各种负面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了柔性内部控制的特点和优点。

2.利用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做假的机会。有许多欺诈源于没有充分估计到其发生的可能性,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就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先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减少发生欺诈的机会:①操作环境的改变导致新的竞争压力;②内部控制人员变更;③新的信息系统对交易过程的影响;④重大的迅速发展给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⑤产品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实施带来的影响;⑥组织结构的调整;⑦新市场的进入;⑧会计政策调整对财务披露的影响。

3.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机构,健全员工招聘和培训程序,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应把员工看作是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利用他们,更要去发展和培养他们。当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时,他们就会有极大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对企业的文化能够给予理解和认同。有了这一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准备,内部控制就能准确实施和及时反馈。

三、优于传统控制的柔性内部控制

1.柔性内部控制反映了内部控制的本质目的:追求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最大统一,减少目标实施偏差。

2.柔性内部控制注重防止偏差行为的发生,把非意愿事件控制在发生之前。柔性内部控制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人的需求出发来树立诚信和防止欺诈,它是适应扁平的学习型企业组织的“自在”内部控制模式发展起来的。

3.柔性内部控制十分注重软环境的建设,它把控制活动升华为一种企业文化,把被动的监控变为自觉的自我约束。通过营造一种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文化氛围,引导员工自我约束,利用价值评判来协调员工的行为。

4.柔性内部控制进行风险评估的出发点是保护员工免受作假的诱惑,而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员工欺诈的算计,它是一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因此,它强调广泛参与性,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参加风险评估,随时发觉内部控制过程中可能失效之处。由于这种动态的风险评估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动态性,因此是全面的、高效的。

5.柔性内部控制不仅强调发达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资讯沟通,更强调心灵的沟通。如果前者是沟通的硬件的话,后者就是沟通的软件。公务员之家

6.柔性内部控制以间断监督为主,不使用连续的监督。它强调一种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四、柔性内部控制的建立和使用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4

关键词:柔性管理民营企业和谐发展

柔性管理是指企业在市场机会不断变化、竞争环境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快速反应,不断重组其人力和技术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和利润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要求产品与服务的开发、生产、销售以丰富顾客价值为中心,企业的生产运营组织结构、管理思想、人员需求及技术投资由顾客机会所“拉动”。柔性管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柔性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的管理。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以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维,在员工中形成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的意志和思想贯彻在员T的自觉行动中。柔性管理反映在企业实际工作中,也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进管理思维当中,改变行政管理缺乏“说服力”的不足。求取最大限度的管理回报。

第二,柔性管理是使企业经营管理的艺术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是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与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在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的基础上,所实行的分权化的管理。柔性管理能使企业较快地适应市场形势和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方法。灵活地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这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强调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努力塑造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大力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正在共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企业是社会的组织细胞,民营企业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柔性管理的大力推广应用更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

一、柔性管理是民营企业和谐发展的驱动力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实现知识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在剧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这也必将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和谐发展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其主要体现在管理决策、管理手段和管理信息三个方面。

(一)管理决策柔性化引导民营企业科学、规范发展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管理的柔性化首先体现在管理决策的柔性化上。管理决策的柔性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认识。

1.决策目标从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

传统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标的选择应遵循最优化准则。它所寻求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唯一的最优解。因而最优化准则是一种刚性准则。最优化准则的应用,只有在决策时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第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可以确定的,才能进行最优选择并作出决策。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由于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当地的条件,无法遵循传统决策理论中的最优化准则。无论从个人的日常生活经验还是从各类组织进行决策的实践来看,将决策者看作是“寻求满意的人”而不是“寻求最优的人”,会使决策更加接近客观实践。因而在决策巾决策者基于综合判断作“满意的选择”就比作“最优的选择”所要求的唯一性更加具有较大的弹性。决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实质上也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转变。高度重视柔性准则的民营企业必然由此获得更多商机.向其规范化方向发展。

2.决策程序科学化必须以决策的民主化为基础

企业组织中重大问题的决策决不能只凭领导之意,一个人说了算。而必须由“一人之意”向“众人之意”转变。“一人之意”属于“刚性决策”,其最大的缺点是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武断的错误,危害极大。“众人之意”则属于“柔性决策”,是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再以此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从。柔性决策最大的好处就是町以尽量避免“一人之意”可能造成的失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十全十美的。这正是“众人之意”之所以优于“一人之意”的根本原因。同时,现代管理科学也认为,为了在决策中较完满地体现民主化、科学化的正确结合,企业应尽可能地建立“民主”与“科学”既相对分开又相互协作的现代决策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为平行地建立决策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以后者作为前者的外脑,为决策系统最终地进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由此可知,民营企业在其管理决策中必须以决策的民主化为基础,正确处理好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以及使其决策程序科学化。

(二)管理手段柔性化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民营企业的主要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应该效仿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建立以道德为导向的内在的柔性管理体系,倡导“正己而正人”.“修身而治人”,“上行而下效”的方式方法。借助高尚道德的感召力去影响和感化下属.从理念高度在组织内部构建一种良好的道德控制约束,以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1.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

在此强调“以德治企”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品行端正、信仰明确、思想鲜明.内部控制才更具有实效。尤其是在新知识经济背景下,伦理道德往往具有极高的企业内部控制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修己安人”,“修己”就是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是未来企业内部控制的总纲.所以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应从一开始就要高度重视伦理道德规范建设。

2.充分体现“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是我同传统儒家管理文化最鲜明、也是最重要的特色和标志。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应强调“仁爱”,强调沟通和感交流,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膜。这才更有利于民营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重视“人为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建设

“人为”是指每个人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创造一个有着良好集体主义精神的人际关系环境空间.大家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国海尔、康佳等众多民营企业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在民营企业中形成了“人为为人”的良性互动机制,民营企业内部控制才能在新知识经济条件下实现质的飞跃。

4.实现“无为而治”的最高目标

“无为而治”即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也就是说,在新型知识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能够自发、自觉地按照规范和目标行事,发挥自己的潜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努力实现企业目标。同时,在奋斗过程中注意各种关系的协调,力争企业内部组织始终保持高度默契、整体和谐、动态优化,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无为而治”的最高目标。

(三)管理信息柔性化推动民营企业民主、和谐发展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而决策又始终离不开信息。因而决策的柔性化必然要有信息的柔性化与之相适应。单一化的信息称为刚性信息,灵活、多样化的信息则称为柔性信息。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即“人性化的管理”,以全面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其开拓、创新精神为其基本出发点,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精神的许多层面。因而柔性管理所需收集、加工、利用的信息就不可能是单一化的,而必须是灵活、多样化的,这种灵活、多样化的信息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收集、整理与把握。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善于综合运用灵活、多样化的柔性信息。以形成有效的行为激励机制.提高高层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又好又快地促进民营企业民主、和谐发展。

二、和谐发展是民营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和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提出之后,“以人为本”的问题就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思考。总书记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可见,和谐发展不仅是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演进和梯级升华,更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日标。

(一)和谐发展观是民营企业长远建设与发展的指南针

“和”是相互关系中比较满意的状态,而“谐”是指妥协共处的状态。和谐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民营企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它拓展了民营企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它关注民营企业人际关系。统筹民营企业阶层关系。它主张民营企业当前求“和”、长远求“谐”。民营企业可以运用根本利益作为调节标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决定各种利益实现的先后顺序。和谐发展观强调民营企业局部求“和”、整体求“谐”,民营企业可以借此把握有序流动,减少企业内耗,努力使每个职员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享其成,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二)和谐发展观是民营企业统筹兼顾、共存共荣的度量器

和谐发展观是指在相互联系的诸方面的发展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对于各方面都较为有利的“和谐发展区间”或“和谐发展点”,各个方面都有可能在它附近达成共识,从而使问题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亦即在相互联系的事物中,各个方面都不宜过分扩张自己,而应该兼顾其他,共存共荣。民营企业在面对实际问题,分析相关局势时,往往存在多个矛盾方面,每一方都有一定的策略可供选择。一方采取策略的结果,取决于其他各方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每一方都强求最大所得,这种对策称为不结盟对策。后果是导致行为过度。如果每一方都指望问题得到解决,追求全局的利益,这种对策称为结盟对策。结盟对策中存在着明显的“度”,即结盟中形成每个人都可接受的平衡局势,这对于全局都有好处。但是,任何一个个体若改变其行为,出现新局势.就会使大家的可接受性降低。因此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他已经选定的有“度”做法。另外,和谐发展承认发展中的各种要素的差距,差距就是发展的动力.但这个差距必须在和谐度以内.超过这个“度”,差距就太大,就会妨碍全面发展。由此可知,民营企业要做到统筹兼顾、共存共荣,应该以和谐发展观为器.进行合理度餐.以此来促进、带动各方发展。

(三)和谐发展观是民营企业实施柔性管理的“和”思维

“和”是一个企业的终级文化,“和”思维中的“太和”则是一个最高目标或终极目标。和谐发展观中的总体、动态和权变思维都只是民营企业管理达到“太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说,总体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和谐与共赢观点,是指站在问题之外来看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无论全局或局部、系统或要素、对立面之间,都是“总体”中的一个“部分”,必须统筹考虑,也唯有总体视角,才能构成和谐共识。动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认为“运动”是和谐发展问题的根本属性。这就要求民营企业在处理问题时,必须确立动态思维,跟踪它的变化轨迹。使和谐发展区间明晰化。便于实现和谐发展。权变思维是指事物诸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时空条件的变化有所侧重。这种侧重或表现为非均匀性。或表现为非对称性。权变思维要求民营企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和谐发展问题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去考察,因地因时因势地加以处理,而不能简化处理。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还必须进行与和谐发展相匹配的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有利于员工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培养和谐发展的职员;二是有利于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以营造和谐发展的人际关系;三是有利于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企业索取自然资源的速度与大自然再造能力的平衡。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5

(一)管理效率偏低。不管是国有企业亦或是民营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方面通常都是分离的,且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很多企业内部领导的决策效率并不高。在实践过程中,企业会引入西方股权激励的制度,以期能够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但却会引起一系列的股权纠纷问题,致使企业陷入到困境当中。(二)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人员素质培养方面并未给予必要的关注,且没有意愿在此方面投入物力与财力,所以培训活动的组织开展并不常见。而且企业担心接受培训以后的管理人员会跳槽或者是流失,同样会遭受严重的成本浪费损失。除此之外,在接受培训以后,虽然管理人员素质水平提升且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但对于薪酬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果出现薪酬不达标的情况,也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1]。所以,企业并没有培训管理工作人员的意愿,使得管理人员团队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三)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的设计过于细化,纵向观察会呈现出层级过多的情况,而横向观察则存在职能重叠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升。长此以往,有能力的员工难以发挥自身价值,致使企业始终无法发展,难以实现创新目标。(四)管理创新能力不强。实践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所以技术创新应当将企业一线员工生产实践作为切入点。然而,既有管理体制对一线员工提出建议的路径产生了限制,无法实现思想、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校企结合都是最常见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产研结合的创新技术在实际转化过程中都会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使得管理人员选用的几率不高,直接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五)企业文化不合理。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管理方式,但同样也是众多企业所缺少的。在这种企业组织环境之下,员工很难感受企业凝聚力,而企业也始终遵循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加了创新的难度。究其原因,企业管理人员的创新精神严重缺失,直接制约其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路径

根据上述对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问题展开了系统化地分析并发现,要想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经济管理思想的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最关键的就是观念创新,最终促进思想的改变。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诸多,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落后导致,所有观念也成为制约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企业在经济管理创新方面,观念落后直接导致管理的落后性,所以必要高度重视观念创新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创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优先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领导人思想观念的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转变思想,确保深化处理改革中的问题,更好地实现管理与创新的目标。(二)经济管理机制的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方面,最难的内容就是创新管理机制。对于企业管理工作而言,内部管理制度的地位十分重要,集中包括了内部资源组合与基本框架,所以在创新内部机制方面,应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创新性地运用内部经济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且与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管理机制,不断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同时,可以确保企业自主性地经营,促进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加大内部控制力度并落实全面经济管理监督模式。针对市场经济冲击力的不断增强,在落实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应将全面经济管理监督创新措施引入其中。而企业在创新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也能够使其非财务管理职能得以发挥[2]。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内部控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应综合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变革策略。在预算的基础上,贯彻落实企业经营全过程组织以及计划,使得财务预算与管理能够有效地渗透,保证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四)柔性经济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现阶段,柔性经济管理是全新的经济管理方法,但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方面,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并不多见。长期以来,传统管理模式一般都属于刚性管理,且强制性十分明显,借助管理制度的制定以达到经济指标。而柔性管理模式则不同,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思想,有效地融合了企业共同价值与文化,保证潜移默化地影响内部工作人员。由此可见,柔性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方法,在企业经济管理机制未来发展方面也必然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创新作为重要基础,借助经济管理创新方式的应用,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水平,保证其各方面能力的进步。根据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发现,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应将经济思想与制度作为重要基础,适当地加大内部控制力度,保证经济管理监督与管理效果得以增强,合理融入柔性经济管理模式,为企业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穆扎拜尔•沙迪克.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国商论,2016(32):1-2.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6

一、烟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我国实行烟草专卖管理体制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大多数企业都有一定程度、一定范围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业务管理大都有章可循,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仍较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有的并未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甚至对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有些企业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只是将已建立的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有的企业在处理业务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或搞“账外账”。

烟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最薄弱的环节在货币资金、采购业务和长期投资三方面。货币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大量存在。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对外担保数额较大,隐藏着潜在的风险,表现为:对外投资数额大,项目分散,科技含量低,回报率低。此外,由于县级公司经济业务简单,运转环节少,人数不多,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二是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三是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四是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烟草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国有垄断企业,实行政企合一的高度计划管理模式。其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得不好,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清、企业的“产权主体缺位”、“监督者虚位”以及对企业经营者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造成的。要改变烟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的状况,必须深化改革,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

二、烟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

(一)改革烟草企业管理体制是创新的前提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行政企分开,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度化。尽快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中国烟草集团公司,真正实现人、财、物的高度统一管理,充分发挥烟草专卖专营的优势。集团公司从人事、投资和财务三个方面对下属公司实施内部控制。集团公司通过任命经理、确定总的年度报酬和下属公司职位数量来实施人事方面的控制;对资金支出实行审批制度,以控制资金支出水平,降低投资风险;在财务控制方面,集团公司主要通过对经营单位下达利润、净资产和现金流量等财务预算指标和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报告来考核下属公司的财务业绩。

(二)树立内部控制意识是创新的关键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得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因此,提高单位负责人自觉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尤为重要。从烟草企业的现状来看,不是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而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因此,今后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落实内部控制,从而推动我国烟草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三)创新要处理好“控点”与“控面”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而且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环节实行重点控制。只有面的控制与点的控制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烟草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体外循环;二是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舞弊行为;三是权力使用,对企业各经营环节、经营活动操作者的权力实施有效监控,防止权力滥用,造成经济损失。(四)坚持与时俱进,加强制度建设是创新的保证

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控制是为企业经营导航的,其自身没有资本再生的功能,而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力的源泉是创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时代。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生产经营才有足够的动力。有活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

1.知识经济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创新。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其变化难以预测;顾客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柔性管理。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行权变控制和分权控制。

2.资讯与沟通系统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更加显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的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关键因素。不论是获取、共享知识,还是利用知识,都需要资讯与沟通系统作为载体。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否良好,决定着企业能否及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能否实现信息在企业各层次、各部门之间迅速的传递和交流,能否率先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占领市场至高点。因此,建立统一、高效、开放的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创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中之重。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雇佣柔性机制模式选择

在社会发展和国外经济的冲击下,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个雇佣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对柔性和灵活性的追求使得雇佣双方的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转轨期就业和失业压力凸显,特别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率已经下降到极点,国家和企业都非常重视这一变化,传统的就业形式所依存的微观基础是组织的相对刚性的静态劳动力雇佣模式,随着经济的动态需求,这种雇佣模式的形成和弹性化演变内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

柔性控制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以健全的监控体系为基础的内部控制模式,它强调员工的自觉性,通过有效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诚信的环境和尽量减少欺诈诱导因素来避免内部控制失效。因而它不同于以往的以强调监控和纠正为重点的内部控制,而是将内部控制看作是追求员工和企业利益统一的制度设计行为。柔性管理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而言的。一直以来,人们往往只强调带有强制色彩的刚性管理,强调遵守和服从各种管理制度,完成各项财务指标,否则便给予惩处。柔性管理的基本特征如下:

1奖励型;因为管理中人的潜能是有很大弹性的,但是柔性管理适应的对象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高素质员工,通过对员工进行奖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潜力,如果硬性处理可能导致员工的反感,但是通过奖励报酬,可以通过扩大和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意义和挑战性对员工进行激励。这已经在一些高技术公司中得到了体现。

2时效型。由于决策前提的不确定性,难以按最优准则进行决策。策的最优化准则向满意准则的转变,实质上也就是从刚性准则向柔性准则的转变。此外,管理决策的柔性化还体现在决策程序上。“一言堂式的决策”属于刚性决策,其最大缺点是很难避免主观、片面、武断的错误;“群言堂式的决策”是由相关人员独立自主地自由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择善而行,由此而形成的决策,可称为柔性决策。

3持久型。各个组织的各种管理制度只具有外在的作用,只有让大家从内心深处接受,才能产生“效忠行为”。柔性管理要求员工把外在的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行动。柔性财务管理在于塑造人高尚的理财精神,而一旦这种塑造成功,便会在实际财务管理中产生持久的效力。

4心理驱动型。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权利影响力,柔性管理不强调权力、等级观念,不强调我命令你执行的财务管理方式。而是依赖于员工的心理过程,依赖于从每个员工内心深处激发的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在管理中,人与人之间强调的是理解与尊重,靠真诚和热情把财务问题处理好。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而只有当组织规范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组织目标转变为员工的自发行动,这种内在驱动力,自我约束力才会产生。

国内外企业一些现状:

1、企业内部基层机构过多,工作缺少沟通,造成管理低效率。由于我国许多企业还是沿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层次多,关系复杂,靠行政命令控制,信息不畅通,管理形象较差,管理费用比较高。以前传统的固定时间内完成工作需要可以准时,有效率,但是缺乏科学主动性,生产的产品也是停留在过去固有的模式,缺乏创新,不能适应市场。

2、传统静态模式向现代柔性动态发展。财务分析评价仅根据财务报表以财务指标为依据,而不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缺乏灵活性和客观性。企业的管理职能是静态的处理,导致财务上的出入。财务分析如果不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灵活运用,将使其丧失客观性。高新科技的发展首先使传统的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调整,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新兴的高新产业部门和服务业转移,高科技的发展还全方位、深层次地改变了企业组织的生产和服务的技术以及运作方式。以前的静态模式不在适应市场的发展,现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正是时代的需求,科学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提出动态的技术管理。

3、企业管理人员的柔性化管理;以前管理人员只满足于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对如何改善企业管理现状并不感兴趣。管理人员只满足于完成企业下达的任务指标,,并不真正从整体全局角度关心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缺乏优秀的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好坏与他们关系很大。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的目标理想、精神状态、管理水平、经营能力、思维方式对财务管理有很大影响。财务管理柔性化管理的推广和实施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知识型企业领导和财务总监,但目前还比较缺乏。

4、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知识、信息逐步取代传统的物质资源,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为工作地点突破传统的地理位置束缚创造了条件。以前的静态模式已经慢慢的转变成现在的柔性动态模式。在动荡环境中,变革、速度、灵活性和创新的压力使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中越来越注重工作地点的灵活性。现在人性化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期限、人员

管理等等慢慢的适应时代的需求,现在都是通过合同化的自主型。

在工作的动态化中体现更多的是非固定点工作(家里、办公室等等),那样不但节省了员工的时间同时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包括IBM、HP、DowChemical等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把远程工作方式引入组织内。宏观数据表明,远程工作近年来正在迅速发展,1999年,欧盟国家从事远程工作的人数为9000万,约占劳动力总数的6%左右,根据预测,到2005年,远程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将达到11%左右(根据欧盟10个国家数据得出)。[4]另据估测,2005年美国将有9%的劳动力为远程工作者。远程工作的兴起,是现代组织对其雇员合理工作地点的重新确定,它标志着工作场所由传统的集中固定逐步向弹性分散化转变。

从雇佣员工角度看来,弹性雇佣模式的直接产物是灵活性,就是对传统的刚性机制中存在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灵活的工作任务可以提高雇员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升其可雇佣性;从事短期的工作可以缓解失业者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短期工作可帮助雇员获得高雇佣安全的全职工作。

对于企业建立柔性化财务要提出合理的对策:

1.统一思想;对于市场模式的静态要改革,提高员工的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和学习交流,重视和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监督机构把工作落实,不是采用过去的强制式,而是相应的通过讨论,让员工认同的观点去管理,同意大部分员工的思想,。

2.理性认识;弹性雇佣也是有负面影响的,它减低了雇员的安全性,增加了雇佣的危险,另一方面又要雇员终生学习,加重了雇员的负担,所以针对这样的现状,首先要加强对雇员的道德要求,另外采用法律制度,通过合同和诚信来限制雇员的一些行为,另外可以通过奖励政策,把雇员的被动性变成雇员的主动性。

3.根据实际;因为政策都是有它的时效性和不绝对性,对于民营企业,有些部门应该采取柔性制度,有些部门应该保留以前的静态模式;鉴于模式的选择也要带有理性的决策。正是部分改制模式出现了上述问题,导致多数部分改制公司还要进行二次改制,也使政府主管部门在审批部分改制模式时慎之又慎,整体改制逐渐成为当前选择改制模式的主流。所以要根据国民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模式选择。

4.人性化;科学观的发展逐渐靠近人性化的发展,根据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现代企业也因该采用,以前的强制模式在某方面是适应企业的管理,但是人性化更能体现时代的主流,对于雇员要多沟通,多交流,管理人员充分考虑雇员的情况才给予奖励与处罚。采取市场化模式与非市场化模式,静态模式与柔性模式相结合。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它依据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隐到显的转化,最终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

结论,经济发展的今天,静态雇佣模式逐渐被柔性机制取代,弹性雇佣模式重新构造了当代劳动力市场的形态:柔性化模式增强企业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管理,它通过人性化的组织系统、优良的信息管理、快速的反应机制、灵活的生产体系。对中国民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弹性模式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从长远战略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支持灵活就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力编著.《财务管理学》,2000年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2.陆正飞主编.《财务管理》,2001年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注册会计师教材.《财务成本管理》,2002年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4刘益,李垣、汪应洛著《柔性战略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005年版

5.刘丽文,刘丽文李家庆:“论生产系统的柔性”,《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第1期。

6.Magnusson,L.,2000.TheNewLabourMarketandtheThirdIndustrialRevolution.TUTB-SALTSAConferenceproceedingspp3-11.Brussels.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8

关键词:ERP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高速发展并开始逐步引入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国家税务总局近年来也进行了一系列大幅度的税法及税收制度改革,其研发的金三系统也全面上线,使当下整个社会都处于网络化、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企业所有的交易税务局都能在第一时间一目了然。这使得企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建设,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建设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入手。

1ERP的实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及影响

在企业内控中充分应用ERP系统,使企业内控工作变得智能化和信息化,即能提高企业内控的实施效率,还可以扩大企业内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障了企业内控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各项程序的高效运转。1.1控制环境。互联网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实时了解和掌控其自身内部资源和信息的大平台,并且还能进行移动办公,随时随地处理各类信息,打破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加快信息传播和交流的速度,从而直接提升了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效果。ERP系统自身具有较强的测算、分析和处理功能,能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优化企业自身资源的配置,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企业能够通过系统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预警机制,可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设置最低及最高库存量,并能够实时更新库存情况,生成合理的采购计划,确保企业运营活动能顺利的开展和进行,避免囤积大量库存,影响资金使用效率。1.2信息与沟通。在ERP环境下,互联网使企业各部门、各流程、各环节都实现了高度一体化,对应的相关人员可以实时通过ERP系统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工作,改变了传统会计核算环境下出现的各层级、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严重不畅通的现象,提高信息交流沟通的效率及效果。另外,很多跨区域经营企业特别是跨国集团在应用ERP时,都会通过整合集团内部各子公司、分公司的信息、技术、资源,使整个集团共享同一个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做到合理充分的分配利用资源,避免造成闲置和浪费。上级单位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施对各分支机构的内部控制,及时监控出现的问题,使会计核算由静态的事后被动接受转为动态的事中甚至事前预防和降低控制。1.3监督职能。传统环境下,滞后性是企业信息传递的通病,难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实时监督和管控,只能起到被动的事后监督作用。而ERP环境下,在信息质量得到改善优化的同时,却也存在着使信息和流程更为隐蔽和复杂的隐患。如果过于信任依赖系统本身,而不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和核对,那么程序一旦出现问题就很有可能直接导致内控失效。因此,在ERP系统中,不仅需要分析内控体系设计的有效性,更要关注内控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实时监督内控体系的运行情况,了解系统关键控制程序及参数设置情况,分析判断是否符合企业业务和发展现状,及时评估内控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并及时进行修整,以使其与企业业务和发展需要保持一致。

2ERP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实施的优势及弊端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ERP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企业的运营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从而不但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企业的运营效率。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ERP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除了能够完成传统会计系统基本的业务处理外,还可以将企业从采购管理、生产销售结合一起,更大限度的提升企业内部的整体运营,实现资源共享。但是,ERP管理系统的产生同时对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及营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亟待解决。2.1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必要前提保障和支撑环境,实施ERP系统的优势就在于既可以全面收集和记录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资源,实现各运行环节的全面控制;又解决了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及滞后性问题,为各部门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实现信息环境的即时、有效和通畅。ERP系统与企业内控信息数据库的有效结合,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用数据说话,全面改善和提升其数据收集、分析能力。相比之下,传统的信息采集模式则只能局限于单独的一个部门活动。ERP的应用使企业决策所依据的信息数据类型更为宽泛,信息量也更加多维,且重复数据较少,大大提高了经营决策的效率。2.2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明确职责。在ERP环境下建立严谨、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权责分配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与权限,从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方面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可以充分地促进内部控制的严格执行。各部门间的控制责任更加明确,真正体现员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有效规避机会主义行为,最终使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得到优化和提升。最为显著的改善就是人为的舞弊等违规行为,由于计算机系统替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工控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更为客观有效的监督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继而更进一步降低企业内部控制所带来的风险。2.3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中存在柔性较差的问题。尽管ERP系统自身有风险应对措施,但是由于程序的限制,不能模拟人为分析模式,结合企业内部及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对各项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合理分析,也无法主动识别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它在风险分析和应对方面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而风险的应对和处理需要智慧。在ERP产出各项指标后,还是需要相对应的部门去人为研究分析这些数据,并对潜在的风险作出判断。ERP的柔性较差,如不注重内部控制活动中关键点的建设,ERP就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优势和作用。2.4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中存在技术风险的问题。ERP系统在企业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风险,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一个重大隐患。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分公司及子公司之间,都是通过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企业的各种信息得以实时传递,但其在给企业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避免不了面临着黑客蓄意破坏及外部病毒侵扰的风险,使企业的信息系统遭受威胁。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将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基于ERP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

ERP系统只是一种工具,要使其充分发挥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通过有效的利用ERP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将科学的管理思想与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完善的管理制度结合在一起,才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3.1树立完善的全员内控制度理念。内控制度理念不应仅仅浮于企业管理层,更应深入贯彻到全员中去,注重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和理念,使全员都能各尽其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出改进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内控体系的运行效率。培育职工操作ERP系统,使企业经营者能全面了解其内控信息,围绕企业运营全过程,为企业生产经营政策及发展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3.2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提高内控工作的效率,就必须提升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ERP系统产出各项指标后,能及时识别和分析数据信息的含义,判断出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改进及完善措施。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则能显著改善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防止工作中的懈怠、散漫甚至舞弊等行为。3.3定期由专人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转,必须由专人对系统进行维护。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数据丢失或毁损。网络安全问题是所有信息系统应用的前提保障,企业必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的控制力度。防火墙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拦截与保护作用,但更要做好企业核心、机密数据的加密和保密工作。严格做好病毒防御工作,强化系统安全,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断健全及完善预防与保障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ERP系统是现代化先进的管理系统,但建立完善的ERP管理平台,企业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最终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升华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勍.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经营管理,2016(27).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9

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计划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市场竞争加剧,显而易见,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先进的管理理念,高效的管理人才,科学的管理策略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经济管理效率,增强竞争力,企业扩大生产、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1、根据国内外企业经济管理的成功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管理理念。企业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善于学习成功的实例,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树立创新实践的理念,放弃原有落后的管理制度,高瞻远瞩,居安思危,为企业营造新鲜的氛围,鼓励员工发展个性,大胆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2、在制定企业经济管理策略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在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时,要“入乡随俗”,切实结合企业实际状态和发展特点,既结合实际,也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制定适应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个性战略。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树立全局观念,人才观念,发动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管理,在根本利益上与企业实现一体,从而创造出活跃的企业氛围,建设凝聚力强,极富集体荣誉感的企业文化,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制定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企业的持续发展是立足于严密的管理制度之上,完善的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秩序井然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正、改革,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于经济管理制度,它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应该得到足够重视。除了周密的制度,强硬的执行力度也是必要前提,使得制度的约束管理作用能够落到实处,达到目标的效果,真正实现经济管理制度的作用。一个企业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的组织和员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鼓励员工创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短期来看有利于促进员工个人发展,跟随时代的潮流,长远看来有利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内部文化凝聚力。

4.实现经济管理的透明化,完善经济管理监督体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也需要企业内部机制在管理下有序运转,这就迫切要求强力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内部体制管理体系是以全局观念,整体观念而制定的,同时要求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变化时时调整,建立以企业经济预算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全面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监督各部门的经济活动,促进各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提高经营效率,延伸企业管理范围。

5、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管理制度人性化,温和化。相对严厉的制度管理,即是人性化、民主化、柔性化的管理手段。在这种柔性化模式下,人才是管理的重心,是实现企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本身的适应能力,对环境的敏感性,对应对风险,化解危机十分必要。因此,企业应该建设柔性管理体系,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综合运用柔性管理措施,鼓励人才创新进取,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企业经济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

柔性内部控制范文篇10

1.会计信息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其对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企业管理的潮流为将信息技术与会计相互结合,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中所应用的业务流程的基础,更是企业用来执行企业内部活动的依据。企业财务活动的一切信息都是由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控制的,对企业经营的控制以及预测、控制都能做出一个全面的统筹。所以说,为了使企业的竞争力有所提升,就必须将企业内外部财务的信息共享与有效利用达成一致。在企业一个实际的环境下出现了会计信息化,这样的方式而产生的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它将信息流同步化、财务管理以及物流等相互联系,其具有组织弹性化的特点,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特定的环境下构建了信息系统,为了使企业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企业财务信息比以往更加全面、具体,就必须使用信息技术。

2.内部控制。美国颁布的COSO是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方法,其在制定相关内部制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效率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目标而制定的。从宏观的角度讲其具有五大部分内容:(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五部分内容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具体的企业基调,企业的内控能否有效实施,与环境控制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人员的管理是环境控制的关键,因此首先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诚实信用,只有有了信用才会有秩序,企业和社会才能稳健地发展;注重人员的胜任能力,在人思想观念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专业胜任能力;管理层不同的经营理念与风格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如果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经营决策,控制环境就得不到正常的运行;一个明确的组织机构,才能引导企业的各个管理职能将其作用进行有效发挥,因而完成企业管理的目标;划分权责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每个员工的能力;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政策,注重员工的选聘、培训以及评估考核等政策。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使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一定的胜任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内控制度的关键所在。(2)评估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权与所有权相互分离,为了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使用企业内部管理以往存在的舞弊现象进行评价、识别,使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到最大限度。(3)信息与沟通;其是由内、外部信息与沟通所组成的。(4)控制活动主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内控分析研究耿荣(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9)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将企业的内部控制视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都是在企业具体的经营活动过程中进行实施的,企业的命运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随着时代与企业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将逐渐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分析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12-0246-01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授权、文件记录、内部稽核以及资产与记录保护等各个方面的控制。(5)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

二、企业会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之间的联系

1.会计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信息化实现了现代企业无纸化的管理方式,与企业的管理模式、内控机制与企业体制有一定的联系。互联网内部的控制、交易等都可以促使企业内部持续发展,使更多的企业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和完善。(1)企业内部控制由以往的控制和命令转化到协调和集中。对企业使用不同的分工,帮助企业在整个会计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更使企业在转换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太过集中的职责会造成不能有效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的现象,不能及时制止高层管理人员的务必现象或者一些不遵循规则的现象。这很容易增加出错的几率,也会同样增加企业内控的风险,影响企业内控进行有效运行。

2.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从以往的顺序化转化到并行化。并行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对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的时候是以预算管理为核心,围绕着成本控制来进行实施的。在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也可以使用同一会计信息,来监督企业的销售、生产、预测以及供应等工作。但同时也是因为信息的共享性也是舞弊的几率有所增加,使信息的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3.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化之间的协调。网络引入到信息技术当中,促使更多的外部人员介入,共享企业内部信息也会导致企业信息外漏的风险。所以说只有经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才能将内部控制更好地实施。其次是,将企业内部控制的柔性管理作为重点,内控制度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环境中应该与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保持同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