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5:39:13

人民监督

人民监督范文篇1

一、民主性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民主监督的范畴,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符合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反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与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也是检察机关组织活动的原则。这种监督的民主性主要表现为:

1、人民监督员是代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监督。虽然人民监督员制度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但我国《宪法》就已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第二十七条还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在制度的设计上体现了民主性的本质特征。一是以会议的形式对案件进行监督评议;二是实行的是票决制;三是监督评议会记录真实,不同意见都记录在案,且随时可供备查。

3、人民监督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人民监督员是经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推荐,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项制度赢得了社会的公信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与人大、政协监督具有差异性。人民监督员的民主监督与人大的监督不同。人大的监督是权力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时,所作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刚性,检察机关必须执行。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与政协的监督又有所不同。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派的监督,其监督的主体是派。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二、独立性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内的一项制度创新,其独立性是该项制度的程序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程序设计独立。它是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环节,既不影响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又不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或其它监督机制混同,是一种独立的程序性监督。二是监督运行方式独立。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时,案件承办人只介绍案情和适用法律的情况,不参加评议案件;在监督评议阶段,检察机关的其它人员,也不参加旁听;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独立发表意见,不受他人意志所左右。三是地位独立。人民监督员不依附于任何单位或组织,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独立评议案件。四是表决结果独立。表决意见直接送检察长审查或进入检委会,不需其它环节的审批。五是身份独立,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列席检委会或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六是监督形式独立。人民监督员是来自检察机关以外的外部监督。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说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独立性,不能以为这种独立性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体现在:第一,他不能脱离检察制度框架而单独存在。第二,监督意见不是一经作出就生效,必须由检察长及检委会的采纳,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第三,监督范围主要是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出现的不服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和拟不起诉等“三类案件”,而不是对检察机关所有案件的监督。第四,行使的监督是程序性的监督,而不是实体监督。第五,检委会可以否决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

三、预防性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人民监督员发现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一)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二)超期羁押的;(三)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四)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五)办案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参加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其他执法检查活动,发现有违法情况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接受人民群众对检察人员的投诉,转交检举、控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各地的人民监督员,可以对本地检察工作实施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其担任人民监督员的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但这种预防功能只是一种制度上的预防,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标准。就具体的个案而言,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的意见,仅对案件的处理产生影响,而不是评价检察官能力的依据。因为不同人,不同的法律水准,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案件作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是正常的,也是工作职责所允许的。

四、直接性

监督手段的直接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权利特征。所谓直接性,就是指监督手段直接对被所监督的检察机关发生监督作用。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监督,直接参与在办案过程之中,是典型的“事中监督”。监督意见直接启动检委会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审查程序而起作用;人民监督员还可以直接向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了解案情和法律运用的情况,有权了解案件的证据材料;可以直接对案件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甚至否决案件的拟办意见。这种带“刚性”的监督,弥补了民主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的不足,使民主监督提前介入到办案过程之中,对案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监督手段的直接性,也使这种外部监督有了“权威性”,有了“权利”的特征。有权利就有压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也给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压力。一是时间压力。在刑诉法规定的办案期限内,承办检察官要提前将案件送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二是工作压力。承办检察官要将材料准备更充分,法言法语要更准确。三是思想压力。促使案件承办检察官提高自己的廉洁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接受监督意识。所以,案件承办检察官会更加注重案件质量,公正执法,从而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权的行使起到约束和制约的实效。

五、多样性

人民监督范文篇2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监督制约;互动机制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按照有关规定产生的人民监督员,代表人民群众,依照宪法赋予的权利,独立地对检察机关部分案件行使监督权,“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体现宪法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原则精神”。

1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发展概况

1.1人民监督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2003年,检察机关从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要求最强烈,最关注、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着手,从执法办案中容易发生滥用职权、不正当使用权力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着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自上而下形成了共识:第一,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确实存在几个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缺乏专门机构参与,缺乏刚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从检察机关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决定是否逮捕、是否撤销案件、决定是否起诉或不起诉等重要环节最容易发生滥用权力或不正当行使权力问题,因为职务犯罪案件在立案后,案件决定是否逮捕、是否撤销案件、决定是否起诉或不起诉等重要环节,这些都由检察院内部作出决定,透明度不高,存在较大的执法随意性,甚至滥用问题。第二,检察机关在“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超期羁押的;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营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等执法环节也存在五方面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民群众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意见较多和不太满意的重要方面。如果对这些环节不加强监督制约,检察机关就很难真正做到严格规范执法,维护和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作用也难以有效地发挥。

面临上述情况,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了务实地探索,寻求一种社会监督力量,即创立人民监督员制度,主要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进行社会监督,其中“三类案件”是指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中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销案件的、拟不起诉的;“五种情形”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的下列情形:(一)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二)超期羁押的;(三)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四)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五)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

1.2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发展概况

200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报经中央批准后,决定在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湖北、四川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先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2004年8月,报经中央批准,决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扩大试点。2006年2月始,报经中央批准,我国军事检察院有12个大单位军事检察院和25个基层军事检察院也进行了军人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采用“军人监督员”的名称是考虑到军队和军事检察机关的特殊性,包括军人的社会身份以及部队用语习惯等,军人监督员同人民监督员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履行同等的义务。当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包括军事检察院,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以福建省为例,该省是全国首批先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的十个省份之一,各项试点工作稳步地走在全国前列。截止2008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选任人民监督员792名,其中有各级人大代表239名、政协委员61名,占总人数的37.9%;妇女143名,占18.1%;具有法律专业或法律工作阅历的269名,占34%。全省人民监督员共监督“三类案件”871件1015人,“五种情形”案件4件4人。

2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创设依据

“人民监督员制度”要作为检察机关的一项工作制度,而且是纳入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刚性制度,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合宪性或合法性问题。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取向、法律依据和互动机制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2.1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3人民群众的监督,通常形式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批评、控告、检举、投诉、群众评议等等,这些形式是难以使监督及时进入具体的执法过程,监督的效力也缺乏刚性的制度保障。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新的形式,弥补了社会监督的不足,是检察机关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实践。《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试行)》)第2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相对于国家机关而言,人民监督员制度体现为一种社会监督;在社会监督这个大范畴之中,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又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民主监督;而相对于检察机关而言,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又表现为一种外部监督。因此,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是集社会监督、民主监督、外部监督“三位一体”的性质,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从本质上讲更突出体现为一种人民群众的监督。

2.2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律依据分析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现实法的具体化和延伸,完全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精神,契合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首先,从我国宪法规定来看,现行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应当说,宪法对公民社会监督权的规定是相当明确和具体的,这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宪法依据。

其次,从我国刑事诉讼原则来看,现行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该原则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必须依靠群众”,同时也蕴含着公民可以对检察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实施社会监督,为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纳入刑事诉讼程序提供了法律依据。

再者,从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的规定来看,现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检察官法》第8条规定,检察官应当履行“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义务。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实践,它使得上述两部法律关于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必须接受群众监督”的规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使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社会监督的规范性、及时性及其监督效力获得了制度的保障。

2.3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互动机制分析

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地听取社情民意,听取人民监督员站在社会公众认知和伦理道德标准的角度下对案件拟(原)处理意见提出监督意见,与检察机关从法律专业角度对案件处理决策形成有机互补,案件处理结果也更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同时通过人民监督员的社会监督,设置了来自人民群众的防线,从理念上和制度上强化检察官的自我约束,促进司法公正。

人民监督员来自社会各界,由于不需要经人民群众选举产生,与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其常委会对检察机关的监督存在重大区别,但都有一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来自人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民群众,并不是代表自己。人民监督员通过具体案件的审查、评议、发表监督意见等监督过程,及时地反映了民群众对具体案件的民情、民意、民愿,特别是人民群众对具体案件中腐败问题的痛恨和他们认为检察机关查处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不力的不满情绪,为检察机关依法正确作出案件处理决策提供宝贵的参考。同时,人民监督员将自己在具体案件监督过程中的切实感受和体会,向社会作出说明,疏导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中存在误解和不满情绪,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反腐败斗争的热情,逐步形成检察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和谐局面。人民监督员制度形成的这种互动机制,把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具体检察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体现了检察机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精神,实现司法民主。

3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刚性的、程序性的监督制度,必须保证监督的严肃性,克服随意性,其范围从目前来看应严格限制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应接受监督的“三类案件”和有权提出纠正意见的“五种情形”的范围内,不能随意扩大。

根据试行以来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构想:上述制度试点中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制度的公信度,因而大大减弱其执行力度。只有抓紧立法,使这一制度真正脱离检察机关,成为完全的体外监督。在实践中不少人对检察机关自己“花钱请人监督自己”的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提出了质疑。“虽然人民监督员由其他单位推荐,但需要检察长聘任,检察机关对人民监督员的确定必然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检察机关可以选择人民监督员,让被监督者拥有选择监督者的权力难免会影响到监督者的监督力度。人民监督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否处于超然的位置令人担心。”要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改变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法,建议其聘任程序为:根据对人民监督员的名额要求,由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居委会、村委会等人民群众自治组织推举出人民监督员人选,再由人大或其常委会予以选举或确认。

当前人民监督员的组织形式并不规范,人员的产生均由检察机关在各自管辖范围内自主选任,名额有限任期较长,相对固定的人民监督员在与选任的检察机关的长期接触与交往中难免会建立“深厚”的“感情”。建议对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模式进行改良,避免人民监督员“职业化”。能否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库,如有需要监督的案件由管理机构按照法定人数从人员库中随机抽取。

独立评议、秘密投票是实施监督的必经程序,并且,有些案件的案情、卷宗需要保密,这就需要有经费保障。目前试行中大多数地方人民监督员的工作补贴由检察机关列支,这种做法有“花钱买监督”之嫌,实不可取。为了体现监督的公正性,并保障人民监督员开展工作所需的交通费、加班费、咨询费等费用,应将这些费用纳入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林世雄.《关于防止职务犯罪的对策思考》,《广西调查研究》2003年第3期。

[2]卞建林.《人民才是法律监督的源头活水》(N).检察日报.2003年12月22日。

[3]王治国.《检察工作的“阳光工程”—检察机关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两周年回顾与展望(上)》,载2005年10月17日《检察日报》第1版。

[4]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开局良好[N].人民日报,2003-12-12.

人民监督范文篇3

一、监督性质的民主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本质特征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直接行使监督权的新途径,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其制度来源于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活动原则,反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与国家、国家机关间(包括上下级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民主集中制也是检察机关组织活动的原则,因此,民主集中制也就成为,确立反映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关系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律依据之一。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属于民主监督的范畴。这种监督的民主性,首先体现在人民监督员是代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监督。虽然现行法律上还未明确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但是我们可以从《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和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的规定,找到实行这项民主监督制度的法律依据。其次,在制度的设计上也体现了民主性的本质特征。一是以会议的形式对监督案件进行评议;二是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实行票决制,表决意见以多数票为准;三是每次会议推选一名主持人,轮流主持;四是少数意见也一并记录在案,供检察长和检委会审查。再次,民主性还体现在人民监督员组成的广泛性上。人民监督员经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推荐,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正因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民主性,使得这项制度赢得了社会公信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人民监督员的民主监督与人大的监督不同。人大的监督是权力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监督对象行使监督权时,所作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强制性,被监督对象必须执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人民监督员的民主监督与政协的监督不同。民主监督不是政协监督的专用名词,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派的监督,其监督的主体是派。而人民监督员的民主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二、监督机制的独立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程序特征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内的一项制度创新,“新”就新在其自身机制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程序设计上的独立性。它是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环节,既不影响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又不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或其它监督机制混同,是一种独立的程序性监督。二是监督运行方式的独立性。(1)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时,案件承办检察官只介绍案情和适用法律的情况,不参加评议案件;(2)检察机关的其它人员,除担任记录的工作人员外,也不参加旁听;(3)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独立发表意见。三是人民监督员地位的独立性。人民监督员不依附于任何单位或组织,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独立评议案件。既不站在当事人一边,也不站在检察机关一边。四是表决结果的独立性。评议表决意见直接送检察长审查或进入检委会,不需其它环节的审批。五是人民监督员身份的独立性,可以以监督员名义应邀列席检委会或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六是监督形式具有独立性,是来自检察机关以外的外部监督。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独立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体现在:第一,人民监督员制度不能脱离检察制度框架而单独存在。第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评议意见不是一经作出就生效,它必须接受检察长及检委会的审查采纳后,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第三,监督范围是有限的、相对的。主要是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的三类案件(不服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拟不起诉案件)实施监督,而不是对检察机关所有案件的监督。第四,监督权的行使是有限的。对应当监督的案件,也不是介入案件的立案、侦察全过程,而是对案件处理意见作程序性的监督。第五,检委会可以否决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综上,也可以把独立性表达为相对独立性。三、监督功能的预防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特征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预防功能上。所谓预防功能,是指人民监督员依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滥用职权的行为和违法后果,提前实施程序监督和事中监督,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利滥用的情况和违法后果的发生,以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其它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是对既成事实的违法状态和行为进行的监督。就其监督的对象来讲,已不具有预防功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预防性应是创立这项制度的立法意图和实施这项制度的终极目的。当然,这种预防功能是一种制度上的预防,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标准。就具体的个案而言,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的意见,仅对案件的处理产生影响,而不是评价检察官能力的依据。因为不同人,不同的法律水平,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案件作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是极正常的,也是工作职责所允许的。即使被人民监督员会议否决的拟办意见,也不能得出拟办意见是滥用职权的结论。否则案件承办检察官将不会冒这个风险,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从而回避这个监督程序,这样的结果显然有违该制度创设本意(如果有证据证明确有滥用职权的事实存在,属另一法律关系,应由其它监督程序监督,比如人事监督程序或检委会监督程序去处理)。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预防功能是相对独立性存在的必要条件,相对独立性又是其价值和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可以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和我国的陪审员制度相比较,来认识相对独立性对其制度功能作用的影响。尽管这两种制度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但不可否认,陪审团制度比陪审员制度对司法审判结果的影响更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陪审团在司法程序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有陪审团审理的案件中,案件事实和犯罪是否成立,由陪审团决定。法官只解决程序和法律适用(包括量刑)问题。二者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了对案件的审理,同时又独立显现了各自的作用。有陪审员参加审理的案件,陪审员是合议庭组成人员,陪审员不但可以对案件事实,而且可以对法律适用发表评判意见,对案件具有表决权。但是,其表决意见与合议庭多数意见一致时,才能决定审判结果。其作用已溶合在法官的审判权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陪审员制度的作用不能独立的显现出来,其价值与功能很大程度上起象征性作用。通过比较我们看出,一项制度在实践中能发挥多大程度的功能作用,其相对独立性特征起了决定性因素。新创设的人民监督员制度,显然吸收了其它制度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监督手段的直接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权利特征

所谓直接性,就是指监督手段直接对监督对象发生监督作用。其它监督机制大多是“事后监督”,其作用往往要由监督对象自己启动内部的审查、决定程序,才使监督发生作用,具有间接性。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监督,直接参与在办案过程之中,是典型的“事中监督”。监督意见直接启动检委会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审查程序而起作用;人民监督员还可以直接向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了解案情和法律运用的情况,有权了解案件的证据材料;可以直接对案件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甚至否决案件的拟办意见。这种带“刚性”的监督,弥补了民主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的不足,使民主监督提前介入到办案过程之中,对案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监督手段的直接性,也使这种外部监督有了“权威性”,有了“权利”的特征。有权利就有压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客观上,也给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压力。一是时间压力,在刑诉法规定的办案期限内,承办检察官要提前将案件送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二是工作压力,承办检察官要将材料准备更充分,用语准确,具有说服“外行”的能力,因为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三是思想压力,促使案件承办检察官提高自己的廉洁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接受监督意识。所以,案件承办检察官会更加注重案件质量,公正执法,从而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权的行使起到约束和制约的实效。

五、监督方式的多样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职能特征

人民监督范文篇4

关键词: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功能特征

目前,检察机关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促进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一项民主监督程序,他与检察机关所接受的任何一项监督相比,都具有其独到的特征,随着试点工作的逐步深入,其自身的价值功能也不断彰显。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性

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民主监督的范畴,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符合宪法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反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与国家、国家机关间的关系,也是检察机关组织活动的原则。这种监督的民主性主要表现为:

1、人民监督员是代表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监督。虽然人民监督员制度还没有得到法律的认可,但我国《宪法》就已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第二十七条还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在制度的设计上体现了民主性的本质特征。一是以会议的形式对案件进行监督评议;二是实行的是票决制;三是监督评议会记录真实,不同意见都记录在案,且随时可供备查。

3、人民监督员的组成具有广泛性。人民监督员是经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推荐,来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身份。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项制度赢得了社会的公信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与人大、政协监督具有差异性。人民监督员的民主监督与人大的监督不同。人大的监督是权力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时,所作出的决议、决定具有刚性,检察机关必须执行。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不具有强制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与政协的监督又有所不同。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指派的监督,其监督的主体是派。而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是指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二、独立性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现行检察制度基本框架内的一项制度创新,其独立性是该项制度的程序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是程序设计独立。它是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环节,既不影响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又不与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或其它监督机制混同,是一种独立的程序性监督。二是监督运行方式独立。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时,案件承办人只介绍案情和适用法律的情况,不参加评议案件;在监督评议阶段,检察机关的其它人员,也不参加旁听;人民监督员评议案件独立发表意见,不受他人意志所左右。三是地位独立。人民监督员不依附于任何单位或组织,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独立评议案件。四是表决结果独立。表决意见直接送检察长审查或进入检委会,不需其它环节的审批。五是身份独立,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列席检委会或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六是监督形式独立。人民监督员是来自检察机关以外的外部监督。

应当注意的是,我们说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独立性,不能以为这种独立性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体现在:第一,他不能脱离检察制度框架而单独存在。第二,监督意见不是一经作出就生效,必须由检察长及检委会的采纳,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效力。第三,监督范围主要是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出现的不服逮捕决定、拟撤销案件和拟不起诉等“三类案件”,而不是对检察机关所有案件的监督。第四,行使的监督是程序性的监督,而不是实体监督。第五,检委会可以否决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

三、预防性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人民监督员发现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一)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二)超期羁押的;(三)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四)应当给予刑事赔偿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五)办案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人民监督员可以应邀参加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其他执法检查活动,发现有违法情况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接受人民群众对检察人员的投诉,转交检举、控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各地的人民监督员,可以对本地检察工作实施监督,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其担任人民监督员的人民检察院反映情况。”但这种预防功能只是一种制度上的预防,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衡量检察工作好坏的标准。就具体的个案而言,人民监督员监督评议的意见,仅对案件的处理产生影响,而不是评价检察官能力的依据。因为不同人,不同的法律水准,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案件作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是正常的,也是工作职责所允许的。

四、直接性

监督手段的直接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权利特征。所谓直接性,就是指监督手段直接对被所监督的检察机关发生监督作用。人民监督员对案件的监督,直接参与在办案过程之中,是典型的“事中监督”。监督意见直接启动检委会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审查程序而起作用;人民监督员还可以直接向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了解案情和法律运用的情况,有权了解案件的证据材料;可以直接对案件进行评议,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甚至否决案件的拟办意见。这种带“刚性”的监督,弥补了民主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的不足,使民主监督提前介入到办案过程之中,对案件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监督手段的直接性,也使这种外部监督有了“权威性”,有了“权利”的特征。有权利就有压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也给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带来了一定的外部压力。一是时间压力。在刑诉法规定的办案期限内,承办检察官要提前将案件送人民监督员进行监督。二是工作压力。承办检察官要将材料准备更充分,法言法语要更准确。三是思想压力。促使案件承办检察官提高自己的廉洁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接受监督意识。所以,案件承办检察官会更加注重案件质量,公正执法,从而使人民监督员制度对检察权的行使起到约束和制约的实效。公务员之家:

五、多样性

人民监督范文篇5

一、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的关系

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二者就是一种制约与被制衡的统一体,所谓制约是指人民监督员是监督者,行使的是监督权,检察机关处于被监督的地位,是接受制衡的对象。在这里要克服两种偏见:一是要克服将二者看作对立关系的偏见,否则检察人员会出现逆反心理,对这一制度的实施产生抵触;二是克服将二者认为是配合关系的偏见,否则检察人员将产生利用心态,失去制度应有的监督作用。所谓统一体是二者要共同承担起依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公正执法的责任,但不应将二者关系变成一家人、说一家话,而应看作为促进法治建设的同路人,是讲法律话的共言人。

二、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的权力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检察机关享有对案件的终结权,最终检察机关要对案件的质量负责,对具体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负责,所以检察机关一方面要重视、尊重人民监督员的意见,使这一制度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又要严格依法办案。人民监督员的权力体现为对检察机关及所办案件的制约权、建议权、请求复核权、提请人大否决权,只有明确了二者的职权才能摆正各自的位置、行使好各自的权力。

三、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的体系

原则上讲二者从组织形式上应是并列的两套体系,人民监督员的产生,监督权的授予不应来自于接受监督的检察院。检察机关的体系是明确的,有检察院组织法的定位,但人民监督员的组织形式并不规范,无论是现行的如人民监督员被检察机关聘任制、选任制都不妥善,被监督的检察机关自行聘任、发聘书或虽经一定办法产生由检察机关发证书的形式都有缺陷,在这种形式授权下的人民监督员到检察院来履行职责,都是一种客情,按中国人的习俗是客随主便,人民监督员应对派出机关负责而不是对被监督的检察机关负责。根据司法实践我总结较可行的方案是:一是人民监督员应由同级人大选举、同级人大授权、同级人大委派,二是下级的人民监督员应由上级检察机关选聘、委派,只有这样监督员到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才名正言顺。

四、检察机关与人民监督员履行职责的程序

实践中有两种情况:

人民监督范文篇6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制度外部化再思考

作为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和深化检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已经在全国检察系统全面展开。试点工作开展三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加强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监督,提高办案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符合当前检察工作需要的,代表了检察改革的正确方向,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已经被列入司法改革的日程。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对检察工作,特别是职务犯罪查办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本文结合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的实践,试就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职责权限、组织形式和监督程序的完善与规范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关于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

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是检察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全新的工作,包括人民监督员产生方式在内的许多问题,在试点工作中正在得到规范和完善。试点工作初期,人民监督员都是各地检察院根据高检院的人选要求,自行选择和任命的。这种人民监督员的检察院内部主导产生方式,容易给人一种人民监督员受制于任职的检察机关的印象,不利于人民监督员监督职责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围绕人民监督员的产生方式的外部化,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综合各地人民监督员外部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情况,总体来说,社会效果较好。可以说,随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制化进程加快,逐步实现人民监督员产生方式的外部化是大势所趋。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改革创举,设立人民监督员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设立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有效解决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部分环节外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促进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为了确保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目的的真正实现,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社会公信度,实现人民监督员产生方式的外部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关于人民监督员产生方式的外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在各地的试点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本文不再赘述。仅就具体操作中的两个具体问题,谈两点意见。

一是建立以各级人大常委会为责任主体的人民监督员选任和提名程序。目前,不论是内部化,还是外部化产生的人民监督员,其产生基础来源于检察机关的任命或报请权力机关任命。也就是说,人民监督员的选择权,基本上还是由检察机关行使的。这就不免给人以“人民监督员是检察机关自己人”,由检察机关控制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各界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客观评价和监督效果。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制度既然是定位于对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外部监督,应当逐步改革现有的人民监督员产生方式,逐步弱化检察机关在人民监督员产生环节上的控制力,实现人民监督员产生的外部化。从各地探索人民监督员外部化的实践看,由本地人大常委会负责人民监督员的产生应当成为改革方向。下一步,在试点的基础上,在人民监督员的产生环节上,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更加明确责任,不应当仅限于试点中的批准和颁发任命状。可以考虑由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等牵头选任、提名和公示,在征求检察机关意见的基础上,报经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这样做,可以从程序上消除人民监督员受制于所监督的检察机关的产生方式,更有利于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总之,作为一项外部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的选定权应交给权力机关。作为被监督者的检察机关应尽可能减少影响力,特别是不应保留人选产生的决定权。但考虑到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当前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性,为了在加强外部监督的同时,促进办案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各级人大常委会在选择和确定人民监督员时,应当征求人民监督员拟任职检察机关的意见,在人民监督员的出口上也应赋予检察机关一定的权力。

二是完善和丰富人民监督员的来源组成,使之更具代表性和专业性。目前,在人民监督员的构成中,已离职离岗的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可否认,离职的党政领导领导干部工作经验丰富,决策能力强,有助于提高人民监督员队伍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效率。但考虑到人民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是监督职务犯罪侦查活动的合法性,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专门监督活动,在人民监督员的人员组成上,应当根据检察工作的特点,尽可能选择那些有监督能力、年富力强、能胜任这一工作的人士来担任人民监督员,以求最大限度地体现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具体来说,在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原则上要力求专业性与代表性兼顾,既要考虑履行监督工作必需的知识和工作阅历,又要有确保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考虑由以下人员组成人民监督员的主体:一是具有丰富法律和其他专门知识的法律、政治、经济等学科的专家教授等专门人才;二是有较高社会威望的社会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如律师、注册会计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三是退离职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普通国家公务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四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重应逐步提升;五是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等。各类人员应当在人民监督员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上述几类人员为主体组成的人民监督员队伍,具备了相当的专业性和代表性,对于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人民监督员的职责权限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和职责权限是人民监督员试点工作中十分重要而又比较敏感的问题,在人民监督员制度外部化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界定。

关于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的范围主要是针对外部监督机制相对缺乏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高检院在试点初期,确定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中应当纳入人民监督员的“三类案件”,随着试点工作的全面推开,又将“五种情形”纳入到监督犯罪之中。应该说,对三类案件、五种情形是高检院在总结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的经验的基础上,慎重提出的,基本上涵盖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全过程。为了确保监督重点和监督效果,各地检察机关在开展试点工作时,应当严格遵循高检院的规定,不能随意扩大案件监督范围。但人民监督员制度毕竟尚处在试点和探索阶段,在不违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审慎的原则,鼓励各地在试点中适度扩大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鉴于目前各地检察机关自侦案件办案的规范化程度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真正能够启动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案件相对较少,不利于人民监督监督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多数人民监督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也不满足于常年无案件度的现状。因此,可以考虑让人民监督员适度参与其他与职务犯罪查办工作有关的检察业务的监督以及对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执法执纪等方面的监督。

关于人民监督员的权限。从笔者了解的试点情况看,绝大多数人民监督员对试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但也存在着监督手段和途径不多、监督质量不高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监督员正确履行监督职责,保护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的积极性,必须赋予人民监督员履职所必需的职权。笔者认为,应当保证人民监督员享有以下权利:

1)对职务犯罪查办情况的知情权。各级检察机关应当定期向本院人民监督员通报职务犯罪查办情况,对重大有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旁听庭审过程。人民监督员应当有权向检察机关进行问询和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必要时,可以查阅案卷或者同步录音录像资料。检察机关有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方面的执法检查和工作会议,也应当尽可能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

2)接受相关培训教育的权利。不同于以往的行风监督等监督措施,人民监督员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专门监督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嫌疑人的最终定性处理。要胜任这项监督工作,人民监督员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律业务知识和道德水准。产生人民监督员的人大常委会和检察机关有义务为人民监督员的学习培训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好以人大常委会为主进行,检察机关根据需要提供法律专业方面的咨询和支持),帮助人民监督员不断提高法律素质和决策判断能力,逐步提高监督水平。

3)获得一定物质保障的权利。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工作,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精力,需要必备的物质设施,对人民监督员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偿是有必要的。这一点,高检院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必须落实到位。物质补偿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人民监督员工作价值的尊重和肯定。必须考虑到监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最大价值所在,因此在确定补助标准时,应当适当,不能让人民监督员产生对履职补助的过度依赖性,以充分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三、关于人民监督员的组织形式

关于人民监督员的人员规模问题。就一个具体的检察院来说,人民监督员的人数应保持一定的规模,不宜太少。如果人数太少,又会影响人民监督员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和监督工作的公正性、独立性。当然如果人数太多,既浪费社会人力资源,又不利于提高监督的效率。笔者认为,从目前人民监督员工作的开展情况看,基层检察院应保持15-20人规模的人民监督员人选库。人数的多少主要是考虑本院查办职务犯罪的数量规模。在对具体案件进行监督时,人民监督员不一定全部参与个案监督,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人民监督员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三人以上单数的部分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和评议。

关于人民监督员的组织管理。目前对人民监督员的组织管理主要以所任职的检察机关管理为主,这种组织管理模式与人民监督员的外部监督的制度定位并不完全适应。人民监督员制度既然定位于外部监督,检察机关除接受监督外,不应过多参与对人民监督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对这一制度产生公正印象,也才能真正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独立监督作用。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外部化,组织管理体制的外部化是重要一环,仅仅达到产生方式的外部化是难以达到外部监督的初衷。

人民监督范文篇7

关键词:人民监督;从严治党;机制

人民监督是从严治党的核心环节。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共产党所拥有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因此,人民作为权力主体,就有对权力客体进行监督的权利,而权力客体也有接受权力主体监督的义务,并且这种监督必须是有效的,不能是名义上的[1]。从理论上来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本质要求。从实践需要来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是提高执政党科学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的必然要求。如何让人民监督更好的发挥作用,建立科学合理能够有效运行的机制体制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制度

切实保障人民监督的有效运行,需要以法治思维来完善现有的监督体系。人民监督体系的有效运行,前提是要使监督体系能够体现出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完善人民监督制度,应首先建立法治思维,从而最终实现在法治思维统治下人民监督的目的。1.依照法治思维加强人民监督制度,不仅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人民监督运行机制的必然选择人民监督制度是由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人民监督主体、人民监督行为、人民监督渠道和人民监督对象。要完善人民监督制度,必须实现这四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和谐,即人民监督主体与人民监督对象之间的对立统一、人民监督渠道与人民监督行为之间的包容契合。2.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制度,是摆脱不良传统思维的现实要求我国的封建历史比较长,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政治思维模式对民众的思想影响很深。这就造成了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的政治文化,反倒是形成了“官本位”的思想。这势必给人们今天要实施的人民监督制度带来不小的思维层面的阻碍。受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一些领导干部往往认为法律是针对人民的,而把自身置于法律之上。而人民群众中也长期存在“政治与我无关,那是当官的事”之类的思维。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公民个人监督意识的淡化。3.以法治思维完善来唤醒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是人民监督制度继续保持生机活力的保证要想使人民监督成为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剑,固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更须以法治思维来唤醒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公众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勇敢地对公权力进行监督,才能逐步树立起对公权力的监督意识,才能把权力真正地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基于以上原因,以法治思维完善人民监督机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从根本上转变监督观念,从传统的国家监督观念转向新型的人民监督观念。在民主政治的诸要素中,人民应当是核心,而权力则应是掌握在人民手中。这就意味着不是权力支配人民,而是人民支配权力。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同时,人民也属于权力管辖的范畴。在权力服从人民的前提下,人民必须服从权力的约束和管理。否则,就会出现极端民主化,使社会陷入混乱甚至灾难。监督主体的地位应当高于监督客体或者至少与监督客体平等,这是实施有效监督最基本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既是监督主体,同时又是权力主体,从理论上讲,其地位应该是至高无上的。然而,由于权力的主、客体错位,人民作为权力的主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人民的监督权远远低于执行机关的行政权、司法权,难以正常发挥其功能,显得软弱无力。4.要制定人民监督法只有至高无上的法律依据,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监督权大大低于行政权、司法权,甚至低于个别领导的个人权威的传统格局。科学有效的监督应当是硬性监督,即有科学的监督标准、严密的监督程序、合理的监督方式,以法律为依据,并处处受法律保障。可是,目前我国实施人民监督所必需的监督规范还很不完善,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通过立法,赋予人民监督权,使之具有权威性,以打破官僚腐败的社会关系网。

二、以负责精神织密人民监督之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指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见是我们最好的镜子。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2]1.共产党人对人民监督的态度这番话充分表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监督的态度,表达了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下的人民观,也代表共产党人在面对发生改变的新形势时有着清醒的认知。以负责精神织密人民监督之网,就是说要使人民监督像探照灯光源那样强大而集中,使人民监督全天候开启,使人民对党的监督如细密之网那样发挥作用,真正做到权力监督无死角。但现在按“织密人民监督之网,全天候开启探照灯”的要求看,还明显不足。近些年来,人民监督制度的运行机制有了长足的进步。建言献策渠道更加畅通,批评质疑路径更加多样。无论内部响应机制还是外部保障机制,都有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积极变化。但权力不规范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滥用权力与手握权力不作为现象同时存在。如果说群众对于滥用权力现象已经能够积极的行使监督权,那么对于官员的不作为现象却更多地表示出无奈。所以,共产党必须以更加自信的态度为监督权力织就一张网。2.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反映问题创造条件让群众看到从严治党的决心,看到向群众求教的坦诚,才能让群众监督之网“密起来”。群众给党提意见,给干部提意见,是出于对党和干部的信任,不能让他们感到有政治上的压力。渠道畅通是最基本的要求,渠道安全更是必备条件。这种监督应该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整体上形成一种网状的形态,让违背人民利益的现象无处遁形。要使群众监督之网“常密”、全天候探照灯“长亮”,关键还得有实际行动。人们常常见到有的干部犯了不少错误,上级部门经常接到群众举报,但却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敷衍了事地调查一下,也不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到最后,或者是姑息这个干部犯更多的错误,或者让群众感到他们的监督只是流于形式,做做样子。如此一来,群众提意见、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就会受打击,参与从严治党的责任感也会减弱,长此以往就没有人愿意监督、参与监督。群众发现党员干部有违法违纪问题,要让他们安全畅通地举报,彻底地查办;对于群众给党提的意见,只要有利于党的建设与发展,就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落到行动中。这样从严治党工作才会有着力点、支撑点。

三、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表现交给人民评判

在纪念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3]1.群众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客观评判者党的一切组织行为和人员的表现都要交给人民去评判。对于一个干部工作表现的评价,不应该是完全交给上级领导,而应当更多地听取人民群众对他的评价。干部所做的工作是否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否以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是否能够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等等,要把这些作为评判干部工作的标准。转变党的作风,其根本目的是要使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好的净化剂,人民群众对党的观感如何,更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党的作风情况。作风不良,群众看到的就是一个不满意的党。只有给广大人民群众呈现一个作风优良的党,人民群众才能拥护它,支持它。当然,经过多年的执政,党内滋生一些不良作风也是正常的。但必须要让群众看到党在转变作风上的不懈努力。作风转变的合格不合格,最终还需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不要创造条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愿不愿发动群众积极监督,能不能及时回应百姓关切,本身就是对党的作风的最佳检验。2.群众评议干部是群众监督的又一种有效形式群众评议干部就是首先由各级领导干部向人民群众对各自工作完成状况及个人表现情况进行总结报告。然后由群众根据其实际工作表现,发表评论,作出评鉴。最后依据评议结果和组织的考核意见,决定这个干部的升降奖惩。群众评议的好处是:以实绩为标准,对干部的评价更加全面,出发点更加实际。在我国群众评议干部已初步形成制度,1986年全国已有16.9万个单位开展群众评议干部工作,共评议中层以上干部94.1万人,经过评议,受到奖励的干部10.6万人,被免职6809人,在干部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3.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是人民评判的有力手段这一调查是为了真实了解人民群众对于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是否满意,还存在哪些不满意的地方,并且找到影响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和基本方向。为人民打开大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这是党的组织部门提高工作水平的一个核心举措。人民群众对于党的组织工作好坏最有发言权。人民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组织工作优劣的基本标准。人民群众的评判,是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民意调查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了解民意。通过了解民意才能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水平。只有形成这种良性循环,人民群众才能对组织工作满意。4.用群众看得懂的语言让群众知晓怎样监督要想充分发挥人民监督的作用,就必须使人民对党的工作“知情”。所谓“知情”,就是让人民知道并理解党做了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这就要求党的方针政策等必须以群众看得懂的语言来表达和阐释。要讲群众能听得懂的话,办群众看得懂的事,做和群众一样的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语言的交流,面对群众,就像老师面对学生一样,要力求讲学生听得懂的话一样,只有我们把纸上的理论变为通俗的语言,把官方的话语变成百姓的话语,这样才能让群众畅所欲言,才能倾听到人民的真实声音。讲话要让人民群众能够听明白,让人民感受到话语的真诚,感受到情感的真切,感受到地位的平等。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群众才能学会正确监督,有效监督。

作者:张贺明 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成志.论的权力思想[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41-444.

人民监督范文篇8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该条进一步从公民的权利、国家机关的职责以及要求的角度,重申了公民的监督权。宪法中的上述三条规定,从一般到具体,既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又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监督的义务,同时,又原则地规定了公民进行监督的方式方法。应该说,宪法对公民监督权的规定是明确的、完备的,为人民行使各项权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为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宪法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条规定明确了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依靠群众的含义就包括依靠公民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同时,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也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这是检察院组织法对检察机关接受公民监督更为清楚、明确、具体的规定。由上可见,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和监督权。人民有权参与各项社会管理活动,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这是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一项法定权利,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宪法规定的法定义务。就检察机关来说,检察工作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群众意见,而人民监督员制度正是检察机关就职务犯罪案件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倾听群众意见的一种具体方式。这既有宪法这一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据,又有规制整个检察机关活动原则的组织法的法律依据。高检院决定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严格依照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检察职权范围内,通过有关规章制度,把人民群众依法应该享有的、对检察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予以程序化和制度化。

作为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享有了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可以依法限制和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那么对于这种侦查权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检察机关自身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检察机关高层在探索从内部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了加强内部纪检监察、完善侦查制约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等办法,但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处理的全过程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民群众对办案缺乏理解和信任,给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因此,“必须研究建立必要的机制,接受外部的监督,唯此,才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并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人民监督员制度就是在强化对检察工作监督的背景下孕育的,通过规范程序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力求通过民众参与检察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防止检察权的滥用。“科学的监督依据应当从权力的本质中发生。权力除了本质上具有阶级属性外,还具有公共属性。权力如何行使,理应由公众来监督。”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提高司法民主。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在《论民主》一书中认为,司法民主根源于以下司法观念:一是司法权来源于人民;二是司法机关存在的必要性;三是司法机关必须尊重人格尊严和价值;四是司法权的有限性;五是以民为本的司法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在司法系统内引入非法律职业人员参与司法过程,将大大增加司法制度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在检察工作中增设了一条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新途径,有利于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因而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检察权在本源意义上属于人民所有,在性质上当然可以由人民直接地或部分地行使,在具体制度安排上应当设置人民直接参与的程序。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检察权,不应当异化为检察权的垄断者。中外的司法实践都证明,由非司法职业人员(如人民陪审员)与司法职业人员相结合,共同行使一定范围的司法权,不仅有利于防止司法的专断、司法权的滥用和腐败,而且有利于防范各种外部的不当干涉,保证司法的中立、独立和公正,树立司法权威。西方国家实行的陪审制、参审制、陪审团制等,民众参与检察体制的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其次,有助于权力制衡。“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的这句名言,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真理,它提醒人们任何权力均需要监督制约,否则权力就易被滥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既需要来自权力系统内部的,也需要来自权力系统外部的。检察权也不例外。法律监督首先要求监督主体对实权强大的国家机关发挥控制、约束、督促作用,目的在于防止公共权力的失度行使。当国家机关违法、渎职、腐败、超越权力或滥用公共权力时,监督主体即要通过监督权力的行使,“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力需要内外监督,只有内部的制约不足以防止权力被滥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其被滥用,必须设置内部与外部的监督和制约、诉讼内与诉讼外的制约和监督。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向人民群众寻求监督,这是完善检察权外部监督机制的大胆改革,其实质是利用社会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

最后,有助于保障人权。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制约公诉权的行使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发生了偏差,造成人民法院发生误判,产生了一些冤假错案。故此,有必要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来制约公诉权的行使。公诉权制约,就是通过对公诉权的行使进行检查和评判,保证公权和撤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保证公诉权正确行使,立法应使公诉权运作的具体程序透明化。”作为公权力的国家公诉权不能单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保护被害人而启动,或仅仅为了惩罚被追诉人而运作,而必要从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角度,通过请求给予被追诉人适当的惩罚来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这是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和被追诉人利益发生矛盾的一面。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国家公诉机关应该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正确地行使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权。既要做到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又要注重保护无辜,不使无罪的人错误地受到刑事追诉;对被追诉人而言,公诉机关既要将真正的犯罪分子诉交法院,又要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对被害人而言,公诉权的运用要达到保护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的统一,同时要尽量避免被害人因受损害的利益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得不到保护而再次受害。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功能性

首先,有利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在当今世界上,保障人权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准则。作为人权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定一系列的诉讼原则保护人权,在法律领域反映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现有刑事诉讼程序规定,这些案件的立、侦、捕、诉都由检察机关一家决定,只有起诉以后才受到法院的审查和制约,这就难免会使人产生“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法律追问。“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任何公权力主体单一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也都难以完全让人信服,很难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人民监督员的介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此类案件中的诉讼结构。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种外部监督与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具有互补性,而且外部监督的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侦案件立、侦、捕、诉程序的封闭性缺陷。

其次,有利于促进司法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和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政治文明、民主法治是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现代政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宪政文明和法治文明,要求在政治权力的规范化和国家机构法治化基础上实现决策机制的民主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质正是通过社会公众的参与,实现检察工作的民主化,从制度上提高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决策机制民主化程度,有效防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决策的随意性,这是当代法治文明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形成了一种符合当代法治文明潮流的先进司法文明机制,形成了专门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推进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和谐局面,因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监督范文篇9

结合当前检察工作实际,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据有关法律,制定并颁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接受外部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体现宪法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原则精神。

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被追诉人、公众和司法三方面的积极意义来理解其价值,指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在于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法治环境。并提出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人员组成、任职期限,监督案件,是否能够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人民监督员表达意见书的效力,监督方式,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保障几个方面,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处于试点过程,缺乏实证资料,本文从学理的角度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技术层面上提出完善意见,针对其缺陷提出完善措施。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在不断深入总结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国家立法机构出台相关法律,落实相关配套制度,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范化、法定化,才能在司法实践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文摘要: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依据相关法律,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决定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接受外部的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精髓在于强化司法的民主性,其价值在于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法治环境。本文从人民监督员制度对被追诉的价值,对公众的价值,对司法的的价值,三方面分析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并指出人民监督员制度在人员组成,任职期限方面,监督案件范围方面,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方面,表达意见书的效力方面,监督的方式方面,监督工作保障方面存在设计缺陷,并引发了关于完善我国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思考,认识到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我国一种新型制度,它的完善和发展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通过深入总结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范化、法定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监督制约作用。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价值,完善

2003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据《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有关法律,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并颁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决定在全国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试点工作。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为了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接受外部的监督。“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体现宪法关于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的原则精神。”①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分析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精髓在于强化司法的民主性,其价值在于维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和创造一个民主、公平的法治环境。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可以从被追诉人、公众和司法三方面的积极意义来理解。

(一)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被追诉人的价值

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制约公诉权的行使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检查机关行使公诉权发生了偏差,造成了人民法院发生误判,产生了一些冤假错案。故此,有必要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来制约公诉权的行使。公诉权制约,就是通过对公诉权的行使进行检查和评判,保证公诉权的正确行使。国家垄断对犯罪的追究,由检察院担当控诉职能。公诉权包括提起公诉权、不起诉权和撤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4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保证公诉权正确行使,立法应使公诉权运作的具体程序透明化。”②

作为公权力的国家公诉权不能单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被害人而启动,或仅仅为了惩罚被追诉人而运作,而必然要从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角度,通过请求给予被追诉人适当的惩罚来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这是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和被追诉人利益发生矛盾的一面。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国家公诉机关应该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正确地行使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权。既要做到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又要注重保护无辜,不使无罪的人错误地受到刑事追诉;对被追诉人而言,公诉机关既要将真正的犯罪分子诉交法院,又要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对被害人而言,公诉权的运用要达到保护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的统一,同时要尽量避免被害人因受到损害的利益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得不到保护而再次受害。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公众的价值

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进而加强司法的民主性,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促进对司法的信任感。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自觉地把检察工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是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扩大公众的参与程度,体现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思想。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公众的直接参与,实现了司法中的人民当家做主,公众的民主意识得到了培养和实现。另外对公众法律意识方面的教育价值更为明显。公众作为人民监督员亲自参加司法活动,这与抽象、枯燥的法律条文学习相比,无疑对公众法律知识的增加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更有裨益。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公众更大的价值,还在于促进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感。客观存在的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对司法权威及公众信任感造成了损害,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公众参与司法活动,增强公众对司法权威的信任,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对于司法的价值

人民监督员制度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的法治环境。“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③分工是国家权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制约又是分权的结果。权力分工一旦形成,由于权力主体各方的利益、承担的职责或责任不同,自然而然地在相互间产生了限制和约束关系。公诉权是国家权力经过分解后的产物,无论是作为国家权力这个大系统里的微量元素,还是作为控诉权的一大组成部分,都必然受到其他方面权力的制约。这是权力得以现实存在的基本方式。具体地说,公诉权作为检察权的一部分,要受到立法权的限制,即公诉权的存在和运作必须由法律作出规定。在追诉犯罪的过程中,履行控诉职能的公诉权要受到辩护权的制约,并共同接受审判权的监督。由于“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④所以,给公诉权设置对立面,对公诉权进行有力制约,也是防止产生权力专断,保障公诉权良性运作的要求。根据《规定》的要求:对人民监督员的意见,检察长同意的,有关业务部门应当执行;检察长不同意的,应当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检察委员会的决定与人民监督员的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向人民监督员作出说明。参加监督评议的多数人民监督员仍有异议的,可以要求上一级检察院复核。

二、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设计的缺陷

通过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上,监督检察机关的逮捕决定和参与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和撤案决定的过程,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高检院《规定》设计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以下方面的缺陷:

(一)人员组成、任职期限方面

根据高检院的《规定》在设置区域上为各级检察机关所在地,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由检察长聘任,人民监督员的任期与本届检察长相同。“虽然人民监督员由其他单位推荐,但需要检察长聘任,检察机关对人民监督员的确定必然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检察机关可以选择人民监督员,让被监督者拥有选择监督者的权力难免会影响到监督者的监督力度。人民监督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否处于超然的位置令人担心。”⑤

人民监督员的任期较长,在长期与检察机关打交道过程中,难免会在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除了监督关系外,有人情和面子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监督的实施。另外,长期担任人民监督员职务,也可能影响到人民监督员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削弱其监督的积极性。

(二)监督案件范围方面

根据高检院的《规定》,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加强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监督,但同时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受到了不同的待遇,这似乎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相一致,出现程序不公的问题。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不服时,可以有人民监督员出面监督,而其他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却没有此救济渠道,这种不一视同仁的做法对犯罪嫌疑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三)人民监督员是否能够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

人民监督员为了准确掌握案情,除了听取被追诉人的陈述和检察人员的书面或口头报告外,能否有权请求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规定》没有明确表述。

(四)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书的效力

人民监督员就某一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集体协商,形成了表决意见书,并将该表决意见书送达检察机关。那么该表决意见书是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还是仅具有“建议”上的效力?

(五)监督的方式方面

人民监督员对批准逮捕案件的监督属于事后监督,但对不起诉和撤销案件为事中参与,同步监督。这带来两个问题:第一,是否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发生冲突,人民监督员进入检察机关作出司法决定的过程,必然会侵害检察机关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在现行法律体制下,也没有合法的法律依据;第二,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及时保护的问题。对检察机关拟撤销的案件,人民监督员实施监督,其审查的期限最长可以是一个月,如果确属应该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特别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受到了不应该的羁押。对拟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在注重打击犯罪的同时,忽略了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及时保护。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上,较其他犯罪嫌疑人多了一个权利保护措施,而在不起诉上,又多了一个权利及时保护的限制措施,这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能不说,在设置人民监督员制度时过多关注该制度对检察机关自身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制约,没有更多考虑到受该制度影响的相对人的权益。

(六)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保障方面

人民监督员是否应该有常设的办公室?人民监督员是否可以获得适当的报酬?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有什么责任和义务?

三、关于完善我国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思考

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还处于试点过程中,高检院制定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实践运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在缺乏实证资料的基础上,也难以评说。故只能从学理的角度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完善,提如下意见:

(一)人员组成、任职期限方面的完善

可以借鉴日本检察审查会在人员组成方面的规定。“检查审查会由11人组成,另有11人候补成员,通过选举,一人担任会长。作组成人员由该审查会辖区内具有众议员选举权的人中抽签产生,任期为6个月。于每年3、6、9、12月的15号召开会议,必要时由会长临时召集。”⑥依据我国实际状况,可以在同级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抽签产生。在人数方面可以规定,县级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人数为5人,地市级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人数为7人,省级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人数为9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对一府两院的工作实施监督,由人大代表担任人民监督员对检查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施监督,正是这种监督权的具体体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依据中国共产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以集中代表人民的要求。新一届的人民监督员由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共同颁发任命证书。被任命的人民监督员名单应登报通告,晓谕社会。

在人民监督员的任期上,可以缩短为一年,这既可以避免过长的任期影响到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和生活,也避免长时间的任期带来的负面因素。单纯从操作的角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一年召开一次,既可以总结上一年人民监督员工作的情况,也可以产生新一届的人民监督员,在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集中开会期间就可以完成组成工作。

(二)监督案件范围方面的完善

在监督案件的范围上应该扩大。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在取得经验和实效的基础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应该积极向国家立法机关提出立法建议,制定具有法律地位的《人民监督员法》,将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范围扩大到普通案件上,体现程序公正的要求。

(三)人民监督员是否能够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方面的完善

可以规定,人民监督员为了准确掌握案情的需要,经检察委员会同意,可以调阅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但是不得对外泄露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和证据,否则将免除其人民监督员职务。

(四)人民监督员表决意见书的效力方面的完善

人民监督员只是对检察权实行监督,并不是国家的执法机构,因此人民监督员的表决意见书,经过检察委员会认同的,有法律效力;没有经过检察委员会认同的,没有法律效力,仅具有“建议”上的效力。

(五)监督方式方面的完善

在监督方式上应该采取事后监督。采取统一事后监督的方式,既可以避免人民监督员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法律规定相冲突,也可以及时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事后的救济渠道同样能够达到制约、监督检察机关司法决定的效果。在人民监督员实施监督启动程序上,采取申请开启和依职权自行开启。对人民监督员认为检察机关逮捕、不起诉、撤销案件不当的决议,虽然不能必然改变检察机关原决定,但在程序上可以规定,作出原决定的检察机关开启检察委员会讨论程序,检察委员会讨论后维持原决定的,人民监督员可以在五日内向上一级检察机关复核,开启复核程序,上级检察机关应在十五日内给予答复,使外部监督行之有效地转换为内部监督。

(六)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保障方面的完善

人民监督员应该有常设的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在执行监督职务所需的费用,应列入政府的预算范围,并作为专款拨给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有工作的,由原单位照发工资,检察机关应给予一定津贴;没有工作的,检察机关应按照职业检察官的收入比例按日计发报酬。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人民监督员监督工作的积极性,肯定和尊重人民监督员的劳动。2004年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人民监督员在开展监督工作中所需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部门核拨,使该省各级检察院的1457名人民监督员履行监督职责有了经费保障。另外,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应该积极配合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工作,不能以工作任务繁重为由,设置各种障碍,阻挠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工作。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经过深入总结经验和广泛调查研究,由国家立法机关出台相关法律,落实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相关配套制度,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范化、法定化,这项制度必将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注释:

1.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指在检察机关查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过程中,由通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推荐产生的人民监督员,依照一定程序对检察工作实行监督的制度。

2.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及在非国有单位从事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职务活动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违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放弃职责或者进行其他渎职活动,破坏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致使国家、集体或者社会公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一类犯罪行为的总称。

3.公诉权:是国家主动对犯罪进行追诉的一种刑罚请求权。

4.制约:指出于确保事物的健康存在,发展的目的而建立的检查、评判、取弃及与之相应的整套机制。

5.证据: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参考文献资料:

①樊崇义:“人民监督员适度是一项有生机和活力的适度”《人民检察》2004年第二期

②赵永红:“公诉权制约研究”《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1979年巴黎加尔涅•弗拉马里翁出版社

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1979年巴黎加尔涅•弗拉马里翁出版社

人民监督范文篇10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通过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惩治腐败,维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教育公民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因此,检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好检察工作必须依靠主动接受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执法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界的监督等等。而自觉主动的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尤为重要,在各级人民政协组织中,聚集着很多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阅力广泛、知识渊博的老领导、老同志、老专家、老学者,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他们懂管理、懂经济、懂科技、懂法律,堪称“智库”。因此,在各项工作中,主动征求、听取政协和政协委员的意见,主动接受政协和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思想,深刻认识主动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和措施,进一步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自觉主动接受民主监督,不断改进自身工作,使民主监督成为促进检察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应该把提高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认识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干警公正执法水平的手段来抓,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要求全体干警切实做到三个“视为”:即视监督为支持,促进模糊认识转变;视监督为帮助,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开展;视监督为爱护,促进检察队伍建设,使自觉接受民主监督成为每位领导和干警的执法理念。认真总结政协对检察机关民主监督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通过专项民主监督带检察机关的新变化进行对比,让每一位领导和干警认识政协民主监督在推动人民检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各级检察机关应该成立民主监督领导小组,建立民主监督员工作流程,明确责任科室专门负责政协民主监督员工作,专门同政协委员和政协特派民主监督员联络,对政协委员,特别是特派民主监督员以及各界提出的批评、意见、建议与检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并坚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办理回复,凡涉及具体案件的意见、建议,限期办结,一时不能办结的,及时向委员和特派民主监督员报告案件进展情况,对不属于检察机关解决的问题,认真说明原因,解释清楚。

二、主动上门汇报,听取民主监督的意见和建议

检察机关在接受监督工作中要不断创新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重视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的同时应该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主动性不断加强,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不断完善政协的民主监督工作。基层院主要领导或指定专人每年至少二次与政协有关领导请示、沟通,约定时间,然后到政协机关汇报工作,就有关检察工作征求政协的意见。汇报的主要内容有检察院的工作计划;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半年、全年工作总结;检察机关内部开展的各项活动情况;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情况等等,使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掌握了解基层院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必要时主动“请上门来”接受监督。“请上门来”,就是把全体政协领导及有关政协委员请到检察院来,对检察院的各项检察工作进行视察,每年至少一次。主要是向政协领导、政协委员汇报有关检察工作、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有关文件、指示、指令,有关专项工作的计划、开展的时间、要求、步骤、措施做法及达到的标准等等。使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对有关检察工作有更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

三、主动报送资料,收集民主监督的信息和心声

主动上门汇报和主动“请上门来”接受监督的同时检察机关还应该主动“下去”接受监督。“下去”,就是基层院主要领导带队,每年至少进行二次,深入乡(镇)、机关、社区等基层单位,召开政协委员(包括人大代表)座谈会,征求和倾听工作在最基层的各级政协委员对检察院工作或对某些案件处理结果的意见或建议。向政协委员发送征求意见单,收集后进行归纳梳理,并及时反馈。检察机关还要主动向政协领导、有关政协委员报送资料。将有关检察工作的进展情况、重要事情、重要活动及有关信息都形成于《检察简报》、《检察信息》和有关文件中,都主动报送政协领导及有关政协委员,形成常规化报送制度。这对于政协领导、政协委员了解检察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这也是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公务员之家

四、充分发挥政协领导政协委员担任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