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2:56:21

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范文篇1

一、“理想”的人格教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应该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过去的古代文学教学,一般看重于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的分析和总结,而对如何利用古代文学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等诸多问题,则很少重视。实际上,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中关于人文精神的品质、人格修养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例子不胜枚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就把人格的健全和完善作为其最基本的人生价值诉求。儒家所要追求的内在人格理想是要达到一种完美的精神境界,突现的是个体很高的道德价值修为,儒家常把仁义礼智、孝悌廉耻等视为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要求社会中的个体要积极地塑造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大学》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必致其知。”

即把完美的理性修为作为其人格完善的必备条件。儒家所要追求的外在人格理想是要求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去理政治国,可以使天下永享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正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的进取精神,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长久不衰的吟诵主题。以上这些都指出了理想的人格不仅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而且要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论语》里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明明知道“道之不行”,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以身实践的人格范型是后来的仁人志士强有力的榜样。它对后世的影响甚大,许多文人都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从先秦文学、汉魏六朝一直到元明清文学,不仅篇篇佳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因子,创造出篇篇佳作的文人骚客更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例如,先秦的诗人屈原,在今天的文学史中,我们是把他作为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实,在当时的那个社会环境中,他首先是一位爱国人士,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次才是他倾吐不幸政治遭遇的伟大诗篇《离骚》。他那忠君爱国的思想同他的诗篇一样永垂不朽。东晋末年的大诗人陶渊明,虽然开创了田园诗派,基本称得上是一位隐士,可他也有过三仕的经历,也有过“猛志固常在”的理想,依然是生活在那个动乱的晋末并关心社会现实的人。

唐诗中,杜甫悲天悯人的儒家情怀,忠君爱国的人格魅力丝毫不逊于屈原,“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些诗句造就了一位“诗圣”形象,也是千百年来感动我们心灵的主要因素。同时代的李白,虽以“诗仙”名世,可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一生都在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甚至不惜入永王李璘幕而造成了晚年的政治悲剧。中唐的白居易关心社稷民生,他的诗歌为君为民为事而作,晚唐的李商隐在牛李党争中夹缝生存,还不是为了实现“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格理想?可见上述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早已成为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条红线,古代文学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丰富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二、“入世”的人格教育大教育家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诗大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意义和作用。这种崇尚德政仁义的诗教文化,把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变得十分理想化。此后,以诗歌救国救民、针砭时弊就成为了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取向。古代文人往往把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并在追求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这不仅体现为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取向,更主要的是体现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和行为准则。这种“入世”的人格观念体现在创作实践上,就产生了大量的直接反映现实的作品,形成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汉末魏初,社会动乱,硝烟四起,“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众多诗人感同身受,“缘事而发”,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歌。

人格教育范文篇2

今年6月下旬,一个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小学揭幕,这组雕塑名为《出征》,底座上刻有说明:“东方似‘羊’的教育,培养的是温文尔雅、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养的是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里,我们通过对狼的性格的剖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

这组雕塑的出现和“狼性”教育观点的提出,一时间在教育界和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一些有识之士对“狼性”“羊性”及“人性”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人们对“狼性”教育所提倡的学习狼的强悍进取、勇敢无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坚韧刚毅的团队精神;以及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精神等等,是抱肯定态度的,但同时也对“狼性”中残忍、嗜血、贪婪给予了否定,在质疑“狼性”的同时,透视出人们对“狼性”教育的忧虑。

对与“狼性”相对立的“羊性”教育的态度,人们同样是见仁见智,羊的懦弱顺从固然不应提倡,但其温雅及与其它动物之间的友爱,却是“狼性”教育不能替代的。

于是人们呼唤以“人性”教育替代“狼性”与“羊性”教育,因为“人”性中不仅具有仁慈、和善、文雅的成分,也兼具勇于进取、敢于竞争的成分。

对此笔者认为,人们在看到“狼性”与“羊性”之羸弱的同时,也应想到人性的复杂。无论动物性还是人性,都各有其优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性本恶与本善的争论,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魔盒”的故事,诠释的也是人性的阴暗复杂与矛盾性。可以说“狼性”的凶残与贪婪、“羊性”的软弱与安于顺从,同样潜藏在人性中。所以无论是“狼性”、“羊性”还是“人性”教育,简单地不加扬弃和取舍,都是片面的教育,缺乏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

但对于“狼性”教育的论争无疑是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首先“狼性”教育这一观点的提出,说明学校教育者对人格教育的关注,而广泛深入的争鸣,又为人格教育理念走向成熟与完善,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指导和借鉴。关于“狼性”教育的论争,是全社会对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和明确性的一声迫切的呼唤

二.由“狼性”教育透视人格教育操作的可能性

从“狼性”教育理念的提出可以看出,应给孩子怎样的人格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思考的焦点,而对孩子怎样实现人格教育,笔者认为,是更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透过对“狼性”教育的争论,笔者发现在人格教育方面,我们既缺乏概念的周全性,更缺乏操作的可能性。

以“狼性”教育为例,怎样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学校又有什么具体操作方法?这是绝不能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课堂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阵地,那么学校要用什么读本又借助哪些课程来实现这一理念呢?以语文课为例,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积累中,有着无数的文质兼美的文章,然而在卷帙浩繁的文库中,却少有对张扬、强悍个性的书写与肯定。那么无疑学校在语文课堂这一人格塑造的主阵地上,就失去了“狼性”教育的主场。没有了日常教育教学的潜移默化,学校又借助什么进行“狼性”教育呢?显然灌输不是办法,因为人格塑造是不能靠灌输的!灌输式的人格教育,是不能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的,反而可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实上,我们知道成功的人格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一种感召。唤醒人性中的真善美,唤起内心坚强的力量、进取的精神,缺少相应的教育读本,没有合适的教育途径,就无法水到渠成地达成人格教育的目的。

提出概念并不等于概念能付诸实施,更不等于概念的实现。

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我们在考虑怎样实现健全人格教育的问题时,笔者认为:

(一)应设计出一套体现人格教育价值取向的读本,在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思索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2浅论人格教育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6日第5版的一篇文章《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谈到了给学生设计的一套人文知识教材,名为《人文知识读本》,内容分四个单元,分别是“从读书进入广阔天地”;“让心灵向美和艺术敞开”;“用一生写一个人字”;“我们生活在传统中”。四个单元,以读书、艺术、人生、传统为四大关键词,以每周两节课,一节课讲述课文,另一节课讨论或教育实践的方式实施人格教育,强调启发性与应用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以《人文知识读本》第三单元的人生课题为例,关注人如何认识自我、爱的意义、人性上的弱点、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态问题,等等。使人感到人生问题不仅异常丰富、充满变化,而且可以用来回答和解释具体现实生活的。说到底它仍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满的、丰富的、高尚的人,充满了对人生实际问题的解释与引导。

同时编者强调真正的学习方法还是应该把理论结合每个学生的人生实际状况,放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加以讨论。

(二)是要构建学校生活中的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

良好的人格教育环境应包括:学生团体中学习的合作与沟通;学生的满意度;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对主动探索的激励;人性化的学校建筑设计和设施;宽容而有智力挑战的学校文化环境等。

同时要求教师应以自身强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内化为校园健康人格环境的一部分,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教育。教师要有科学的价值观、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行为举止要体现独立人格和对人的尊重,展现忠诚、明智、责任、勇气、正义、谦逊、宽容、真诚和利他的品质。例如深圳实验学校多年来所强调的教师上课前的“一分钟到位”,就是通过一个细节来实现教师的身先为范,以严格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职业责任感对学生产生无声的人格教育。

这样,最终由感性到理性,始终不让学生脱离对生活的真实感知;由具体到抽象,永远不放弃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验;由书本到人生,在精神传统中寻求自己的“家”。

三教育的进步,需要新锐的教育思想、教育者敢争天下先的胆识和更具包容襟怀的文化

虽然“狼性”教育理念的提出还不是人们崇尚的理想人格,还缺乏人格教育概念的周全性和操作的可行性,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教育者敢为天下先的胆识。

虽然近年来在素质教育讨论中,人们得出共识:考试与分数,并非教育重点,首先要培养学会“做人”,但要做什么样的人,则众说纷纭。培养“现代人”,是其中一说,但何谓“现代人”,更莫衷一是。

“狼性”教育理念这一新锐观点无疑打破了人格教育论坛多年来的沉寂或者说混沌,使我们看到了一双锐利的教育理念的翅膀正冲破桎梏逐渐舒展,给教育思想的天空带来一米久不见的亮光。

因为在此之前,到底要塑造什么样的人,究竟应给孩子怎样的人格教育,一直没有明确参照或者说没有鲜明的一家之言,而取“狼性”之优点,弃“羊性”之软弱的育人新理念的提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还是颇具胆识和积极意义的。“培养个性张扬、敢于挑战,不断超越的人”,就是鲜明的“狼性”教育的宣言。曾经遥远、抽象与模糊的人格教育由此被拉到眼前,变得形象而清晰。南山区这个小学应该料想,“狼性”教育的提出,可能会得到喝彩的掌声,但更可能引起人们的质疑,招致人们的批判,但最终还是吃了第一个螃蟹,在一片模糊的众说纷纭的人格教育观中,提出了自己的响亮的观点。

而关于“狼性”教育的争鸣,社会以宽松的舆论、严肃的态度,同样体现出了中国文化绵延至今的强大包容襟怀。

由“狼性”教育观点的大胆出炉到对人格教育的争鸣,笔者不禁联想起中华民族的教育史。毋庸置疑,中华教育史最辉煌的一页写在了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以睿智的思想、激情的呐喊绵延出几千年人文精神的不朽,孔子倡导的“仁”“礼”、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老子的中庸之道等等,已在历史的传承中沉淀于国人的心性深处。这段璀璨的教育史,开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恣肆的先河。

中国教育在五四时期,于蔡元培校长领导的“兼容”四面文化,“并蓄”八方主张的北京大学,也一度书写出近代教育史的灿烂。

这两次教育的辉煌史都写在了激荡人心的过渡时代。

人格教育范文篇3

(一)人格教育与“语文人格教育”

兴起于本世纪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反对僵化、机械地知识传授,提倡教育应把培养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按照程红兵老师的理解,“人格教育是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的每一位正常的个体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就如人格的形成非先天一样,健康、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通过培养拥有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理论来源于实践。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逐步认识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具有实施人格教育的非常优势,进而明确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命题。程老师认为,所谓的“语文人格教育”指的是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技能仅仅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有明确意识、有具体计划和措施地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且,这一活动是语文教师积极主动施行、学生踊跃自主参与,通过对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传统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是通过对经典文化典籍的学习明教化、懂人伦,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理想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为现当代的语文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语文学科也在不断地建设和丰富,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许多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终极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程红兵老师的语文人格教育理念正是对陶老“求真”、“立人”思想的最好解读。程红兵老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获取心灵的自由,教育的最终价值就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自然地,通过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养成健全、健康的人格也就成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这种对语文教育终极目标的认识是源于程红兵老师对基础教育功利性的批判。功利性教育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颗“毒瘤”,只追求升学率,只追求高分数,只追求所谓“有用”的东西,传统的教书育人本末倒置,变成了“教书育分”!据此,程红兵老师提出:“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文教育不能浮于表面的分数,要求真、求善、求美,充分释放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实现“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完人教育。”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的启示

在“重术轻人”这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程红兵老师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更勇于探索实践,把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重新明确提出,引起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关注国家教育发展的人们的重视和研究,应该说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互为主体的师生观

理解学生,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这是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实施的先决条件。程红兵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学生当“人”看,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即把学生当做完整的、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此为出发点,在语文人格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渐变关系。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是作为平等主体而存在,他们之间是一种主—主关系,而且两个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逐渐变化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地增强,具体表现在教师作用由支撑—扶持—引导的变化;相应的,根据学生的变化,教师不断调节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隐蔽、逐渐减少,最后实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目标。因此,程红兵老师理解的师生观是一种平等的益友观念,教师和学生互尊互敬,互爱互助,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程红兵老师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把学生和教师都当作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这种互为主体的师生观不仅对语文学科教育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对也有深远的影响。虽然在语文学科中实施人格教育得天独厚,但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资源也十分丰富。随着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就整体的教育现状来看,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养成健康人格为目的教学实践仍不乐观,特别是在理科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可见,人格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任重而道远。

(二)“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

从程红兵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阅读广泛、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研究是其最主要的思想特征,而这种思想性格也对他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直接结果就是“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出现。简单来说,自主与探究性语文教学就是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主控、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研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指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总结的自主型学习方法,改变了学习的被动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去获取知识。实际上,自主与探究———语文教学模式的提出是来源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教育思路。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而程老师的“自主与探究”不仅仅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更加重视自主与探究的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学生对知识成果的反思,等等。可见,“自主与探究”的语文教学模式也是程红兵老师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形成良好的人格。

(三)语文教师自身人格的示范力量

人格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孟子;儒家思想;人格教育;主体精神

孟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弘扬孔子学说的基础上构建了“我为中心”的思想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尊重规律、饯行规矩,强调主体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呈现,如“教亦多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观点,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影响和诸多启示。本质上说,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是对道德的一种规范,他一方面坚信“人性本善”,认为人在本性上都存在“良能”“善端”,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孟子在道德修养、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可行性论证,为“人性”通往“至善”的目标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表现。

1道德本性的主体性

所谓“道德”,是指在人类社会范畴下衡量行为是否符合正当、从善、为他的观念标准,或“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脱离了人就不复存在,脱离了人类社会也不存在意义。因此,狭义上我们可以把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视为“人性的主体性”,这是孟子人格教育思想构建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论多寡,人在道德正向发展上的起步都有先天基础,而不是“从零开始”。在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教育思想中蕴含的主体精神,正是对“人性本善”的信赖,“善”提供了人性的第一体验,并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积累、不断激发、自主发展,不断地和道德环境、主体、要素产生融合,最终构建人的“道德人格”。很显然,如果不存在道德“先天性”的善,也就不可能萌生道德良心、提高道德的体悟力。或言,人的道德观念、行为、意志等均是在道德良善的“天性”基础上发展壮大的。孟子用“孺子将入于井”这样一个实例来论证他的伦理体系,借以说明人的道德主体性(人性主体性)是不需要强制灌输道德标准而存在的。从理论研究角度,我们将其局限到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道德主体的“可行性”层面,然而从“可行”到“现实”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四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通过“四维扩张”,人才能在后天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其道德水平,将人性中最本源的善念最大限度地释放,良知付诸行而源于心,内心和体行是统一的,否则人将永远维持在道德本性的初始化阶段,人成为道德主体也永远停滞在“可行性”的程度。此外,关于道德本性的主体性论证,孟子表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人与“禽兽”在自然属性上殊途同归,“几希”意味着差距很小,但人又异于“禽兽”就是因为还存一点“仁义”。而要培养和饯行仁义之举,前提是要了解事物规律、体察人情世故,这些不是“禽兽”可以做到的,是人性天生的结果。例如,动物通过后期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像人类一样掌握某种技能或使用某种工具,但这种行为都是无意识的,也不存在道德目的,“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

2道德修养的主体性

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可通过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呈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强调“内省”“反思”。简单说,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道德修养的目标,从而完成人格教育。关于这一方面的具体方法,孟子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孔子、曾子的学说,不断强调道德修养是自己的事,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等,其中的“君子”“古人”都是标准的道德楷模,这也阐明了孔、孟等人在道德修养上“不求人”的基本要求。如果将道德修养的提升视为依赖他人的行为,也就背离了道德修养的本质。例如,孟子提出“仁者如射”的观点,道德修养的训练就好像是学习射箭,如果射歪了,不要去抱怨弓箭、箭靶,而是先要反思自己是否是站歪了。这些属于典型的“我为中心”观点,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特点。另一方面,道德修养的主体性强调道德精神、气节的主体性,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归结而言是“养浩然正气”,这是对孔子思想的重大突破和超越。相对而言,孔子将“内省”“反思”看作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认为“水到渠成”而忽略了精神预期和指引。孟子提出“浩然之气”的目标,本质上是对道德修养主体性的一种期许,指引个体培养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不断地抵御外部道德修养方法的不利冲击。

3道德意志的主体性

相对来说,“道德意志”在孟子人格教育思想中的体现并不突出,但它对主体精神的影响却很深刻。在孟子看来,“道德意志”提供了稳固道德人格的有力支撑,“持其志,无暴其气”,如果一个人缺乏道德意志的主体性,那么其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就容易“自暴自弃”,更不可能实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结合现实分析,人格教育本身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所遇到的生存和生活困难也是多样化的,折射到道德生活领域,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就是增强道德意志,不断地鼓励个体去战胜困难。相应的,一个人如果“自暴自弃”,孟子认为“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面对这种人是无法与其讲明白道德的。

4道德行为的主体性

在孟子人格教育思想的主体精神表达上,“道德行为”较为直观,但并非西方社会文化中提倡的“个人主义”,而是基于社会伦理范畴下的独立道德主体人格,“大丈夫”在强调个体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要遵循群体性原则,并自觉地维护社会道义和正义秩序。概括地说,道德行为的主体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不为外物所动的“大丈夫”人格。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作为一个道德主体,必须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断纠正人生道路上的偏差。其二,提倡道德行为实践中的“变通”。孟子没有局限于儒家思想中绝对的“道德教条”和“伦理准则”,进而提出了“权变理论”,关于这一点孟子与淳于髡进行的辩论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围绕着“礼”与“义”之间的选择,孟子认为“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是一个人性化的观点。将生命置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之上,扩展了道德行为的主体性领域。其三,坚持制衡与尊重的伦理关系。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行为秩序构建理论,如果君主坚守这一原则,个体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就不会僭越权力制衡体系,有利于封建专制秩序的维持;如果君主反其道而行之,个人道德行为的主体性就会突出,并通过反抗来瓦解封建专制秩序。本质上,这依然是对个体人格主体精神的肯定。

作者:李琳 单位:邹城博物馆

人格教育范文篇5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人格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教育;教学案例

所谓人格教育,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知识转变成人文素质,凭借知识的讲解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的教育。人格教育时完善学生品格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大学诸多基础学科教育当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让该课程肩负起了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的责任。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大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意义是教师在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健康正确的人格。大学语文的人格教育是基于学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当中的,同时又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得到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针对大学生开展人格教育时,必须要注意学生作为“人”的个体,他们的行为思想差异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通过情景建立、活动组织等方式来向学生渗透人格教育,让班级当中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彰显自己独有的性格特征;再有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应该是全面完整的,人格教育应涵盖有行为、知识、感情、意识等方面的统一和谐。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格教育时,教师应科学使用教材当中的人格教育素材并凭借相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人格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中开展人格教育的方法例谈

(一)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将其渗入学生人格。就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观察,它们大量选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学作品的精华,富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历史和思想内涵,揭示了先人们求知的心路历程。教师可以依靠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接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当前我国的各版本大学语文教材当中,都根据历史发展顺序,编入了《诗经》、《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庄子》等优秀古代文学作品。教师在讲授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但需要从文学的角度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在这些古人的生活图景,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古代所造就的伟大文明。例如:《诗经》中的《采薇》,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方式,生动刻画了大约3000多年之前中国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表现了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高度发达。教师便可以基于这一背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达,让学生对中国古代就具有的高度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二)让学生从文化名人的故事中吸取精神力量,渗透学生人格。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是离不开创作者高尚人格的支持的,尤其是以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家、作家这一群体,长时间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理念,表现出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向这些文化名人的精神进行学习,吸收他们所蕴含的巨大精神能力,这是培养学生人格素养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当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该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言技巧之外,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屈原在创作该作品的过程中含有怎样的意志情感。让学生感受到屈原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让学生认识到尽管屈原当时身处黑暗环境,但是仍然能够保持行为正直,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三)凭借多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大学语文教材当中所选用的文学作品,结合了自然美、生活美以及艺术美等特征。基于这一背景,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凭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有效的净化,让学生能够在大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实现人格的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在脑海中想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场景,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了优美的田园景色,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作者的内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超脱尘俗的高尚情操。让学生才无形当中,被世人的人格美所折服,并且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思考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作为大学生的自己怎样才能够保持自己心中的一片净土,由此让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格素养都得到显著的增强。(四)通过写作教学完善学生人格。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对自己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还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因此,写作教学是教师向学生渗透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进行高度的关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我国目前所发生的一些民生热点新闻,来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创作。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先向学生阅读一段材料“2016年,在全国多所大学院校当中,出现了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案例,作为新时代的人才,性意识的逐渐成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怎样才能防止大学生滥交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问题”希望学生通过这段材料,创作一篇1200字以上的文章。通过这样一个写作教学,学生能够有效针对自身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人格教育状况。

大学语文当中对学生渗透人格教育,是该科目一项重要的责任,因此,教师因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相关的人格教育,令学生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

作者:郝义 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人格教育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格养成教育

1时代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高技能人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具备健伞完善人格和独立心理素质的人才更受青睐。人格教育作为一种发展受教育瞢人格品质的教育,对广大高职学生而言是促进他们人格主体化和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是促进他们健康、完善人格的形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进取的思想、较强的挫折承受力、不断创新的思维和团体协作精神的必经之路。

2高职学生人格现状和人格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看,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止处于其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时期,人格可塑性很强,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他们强调个性独立与实现自我价值,但同时少部分学牛又暴露注重个人实际利益,集体主义意识淡漠;他们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接触社会的机会,缺少相应的丰十会阅历;他们在自控能力、自理能力都等方而还缺乏经验,心珲还未达到真正成熟。凡此种种,在他们身上往往会表现出自我意识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使内心世界处于矛盾当中,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从教育方法上看,主要是忽视个性差异,空洞说教。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在教育实践中,往往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把教育内容简单化为卒洞的宣传说教,没有真正转化为学生自我的内在素质。长期处在这样被动式的服从教育下,学生个体所应具备的丰动性和独创性就逐渐萎缩、消失殆尽或者异化变形。结果使部分学生将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异化为,我行我素、唯我独尊,将爪.与集体对立起来。

在教学效果由于过多的偏重于理沦教育,没有实践环的参与,加剧了学生对人格教育的轻视。在教师配备上,过分强调德育老师的责任,没有肜成每位教职工都是学生人格老师的观念。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或德育工作的教师在课时安排、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缺乏有效地投入,没有按要求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缺少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对学牛心理方面的诉求疏导、排遣的程度不够。

从社会发展阶段看,现阶段我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各种社会思潮对住校学生产生了巨大冲击。学生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思想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再加上年轻人易冲动,易止极端等因素的影响,最终都反映到他们的人格养成,使有的学对社会、家庭或自身在理解程度上产生了一定得偏差,造成自己人格的扭曲。

3加强和改进人格教育的方法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及高职生的特定心理特征,应该遵循一定原则,掌握恰的教育艺术。教育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特点,选取和受教育者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教育引导。巨大的就业压力也易导致他们产生各种心理乐力。对此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帮助学生排除烦恼,克服人格障碍。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住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熟悉当前国家的就业创业方针、政策,熟悉就业程序、途径、技巧等知识,使其在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素质。

教育方法宜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教育。人格教育和知识教育一样,要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丰动性,并在受教育者对社会、人生等问题思索达到临界状态时,适时的对其进行扁发,使受教育者顿然醒悟,促进学生健伞人格的形成。

教育形式上要把人格教育彻到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去。将人格教育与技术教育融为一体,形成宽泛的教育辛体这其中既包括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也有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辅导员,同时,专业教师和企业中的实习指导师傅电承担着育人的功能。顶岗实习前,学院要让学生做好应归工作困难的心理准备。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辅导员要定期走访实圳单位,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思想动态,解决学牛生活、思想上的问题。

企业中的实习指导师傅们在承担学生业务指导工作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而的言传身教。

优化人格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作为教育者位一体的作用。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功能充分发挥并密切配合,把人格教育灌注到受教育者学习生活的各个方。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的人格教育体系,实现人格教育整体化、系统化、一体化。

人格教育范文篇8

近些年来,许多职校将中华美德与人格教育作为职校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两个问题,首先,职校重视中华美德与职校生人格教育的程度呈现不平衡性。大多数职业院校已经开设中华美德教育的课程或者包含中华美德教育内容的素质教育或德育教育课程,但也有少数院校和专业忽视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各职校对中华美德与职校学生人格教育课程的讲授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调查接受中华美德教育与人格教育的途径的问题中,学生认为主要是家庭、阅读有关的书籍、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这说明中华美德与人格教育的宣传和实施需要有更多的渠道和广阔的社会空间,其中家庭教育、社会各类媒体宣传、出版业的配合尤为重要。另外,在调查教师讲授的方法的结果中表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起很大的作用,而且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二、人格教育过程的改革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对职校生进行人格教育。(一)为了实现职校生人格培养的目标,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往的教学模式属于“灌输式”教学,是指以教师为主体并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众所周知,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刻板,教师一味地讲授知识,学生一味地接收知识,几乎不加思考,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的知识人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为了响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培养出真正有用的创新型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广泛接受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即教师讲授部分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双方的配合,教师应该合理地完善教学方式,学生应该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应付为负责。在开展中华美德课程时,应注意课程开展的重点和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这更要求灌输教学的模式应该被坚决废止。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很好地给学生做出榜样,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为了实现职校生人格培养的目标,需要从改进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做起。教师和学生应该有各自的定位,在教与学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作为主导者,应该带领学生,鼓励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培养人格。(二)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人,是讲授知识的人,是解决疑惑的人,教师既应该是教育家也应该是启蒙者。作为教育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有足够的能力去开展教学。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自带人格魅力,会让学生产生自然的尊敬感和爱戴感。其次,作为启蒙者,教师应该德高望重,具有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素质。“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具有高素质的教师往往会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其所带领的学生,给予其正确的引领。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这样言行一致、品行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对学生进行的无声的人格教育。任教中华美德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教师尤应注意,自己要时刻做一个模范,以良好的教风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格教育的目的。(三)为了落实人格培养的目标,应该丰富教学形式。中华美德课程是一个教育性、说理性较多的课程,如果课程形式单一,学生难免会觉得无聊,这样不利于课程的开展和人格培养目标的实现。丰富教学形式,使学生参与互动,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和一定的思考空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达到双向课堂,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可以在课堂开展组织讨论,但讨论发言会因学生性格的不同,造成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将普遍发言与重点发言相结合,学生主讲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机会和一定的思考空间,从而打破讨论发言的局限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对中华美德课程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和美德水平,最终落实人格培养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先提出了结合中华美德对职校生进行人格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接着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作者:杨新顺 周佳佳 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人格教育范文篇9

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取向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章,并根据教师的讲解感受其中的真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和审美能力。当学生有了基本的区分能力之后,自然会有自己的向往和期望,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做出选择。高中学生的可塑性极强,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向着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2.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专业知识,而且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学习氛围。学生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中,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中得天独厚的育人内容来陶冶情操,深化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优化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格教育的优势

1.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为学生人格教育提供资源

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浓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这些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人格教育。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和能力目标,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人文修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情感认知和能力水平。例如教学《劝学》这篇文章,荀子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品行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他强调后天学习,这一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精神;此外,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学习,形成正确人格。通过对先人文章的阅读,学生不断体会和感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学生人格教育的有力保证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要“授之以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当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语文就会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地感受民族文化,积淀民族文化之优秀品格,达到“道德人生”和“审美人生”的境界,从而提高人格素养。学好语文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提高人格素养,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简言之,语文人格教育追求的是“以能力为核心、以发展为主线、以人格为目标”的教育。

3.语文教育可以修养身心,提高学生的人格教育认识

学习语文可以起到修养身心的作用。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掌握其中的奥秘,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精神得到澄明,灵魂得到升华。语文学习成为审美人生的一种状态和“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富含人格教育的深层含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在优秀的文章中自由畅游,使身心得到放松,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得以健全。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具体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人格教育的认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之间展开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深入探讨一些人格素养的问题,通过相互启发促进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自己不断提高和改进。例如在学习《苏武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文章内容详略分布的用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析出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之所以详写,是因为它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面对威逼利诱和死亡的威胁,苏武坚定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忠贞不渝。通过这样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涵的认识,这也正是语文带给学生的人格教育。开展合作,学生的认识会更快、更深、更全面。

2.自主探究阅读,加深学生人格教育的感悟

学生人格素养的提升应更多地依靠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语文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会加深体会和感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挑选一些适合自己的书籍,鼓励学生在阅读之后以写读后感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跟随伟人的足迹感受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领略政治家的豪迈气概,这些都是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悟,从而在自觉感悟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3.教师引导启发,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取向

高中语文的很多文章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佳作,然而,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不能站在一定高度上去看问题,这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提高认识。教师的启发就像是一剂“催化剂”,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格取向。例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时,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动物们的游戏来感受动物的可爱、调皮、灵巧。接下来引导学生针对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探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动物研究中去,一起来寻找动物世界的奥秘。通过研究,学生逐渐明白了作者的用意,作者希望通过文章来扩大读者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道理。更深一层的理解使学生懂得了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同样是地球的主人。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善待动物的警醒有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格取向。

人格教育范文篇10

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健康人格教育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从1983至1993年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从8.34%上升到10%;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三万余名中小学生的科学检测发现,约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还有一项心理测试的结果也表明,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有17%,也就是说,大多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不完全合格的。而北京市16所大学对大学生因病休学、辍学情况的统计则表明,自1982年以来,心理障碍和人格偏离等心理疾病已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辍学的主要原因。这些情况说明,加强我国青少年人格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因此,深入探讨中小学校在健康人格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一、应当正确认识学校实施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科学价值

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小学时期对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雏形具有重要的心理学价值。这一时期,学生生活习惯的养成、对行为规范的掌握、对生存空间的认知等都对后天健康人格的形成极为重要,这不仅取决于学生所处的各种环境、所接触的人群,而且与其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密不可分。而学生的人格社会化过程,则主要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来完成。在现代社会,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对社会与自我的成熟态度、对合作与竞争的恰当地把握都必须在系统化的认知教育基础上才能产生。同时,身处学校的大环境,也必然为学生的认知实践提供许多操演实习的机会。在班级中,实践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在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同学与同学之间,又实践着个人对团体以及对他人的认知。由此,学生便能够逐渐形成社会化的人格特征。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由于现代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专业优势,所以在健康人格教育中,学校及其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应当认真对待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在中国,从古到今流行了几千年,其弊害之深、之久是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长期以来,由于这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偏颇,应试教育理念始终主导着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行为,也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表面上似乎无人反对,但是说的与做的仍有不少差距,实际上收效甚微,进展有限,不少学校仍然还是墨守陈规,固守着应试教育的堡垒,继续坚持以分数论英雄,以考试分数为惟一价值取向,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按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给教师“论功行赏”的做法依然相当普遍,有的甚至还将分数张榜公布,广而告之,以至于许多学生从上小学第一天起,不仅要背负沉重的书包,还要背负“分数”这个无形的精神包袱。不少学生因此体质下降,患上了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还有一些学生产生了学习恐惧心理。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甚至还悲观厌世走上极端。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由于焦躁、偏执、自卑、孤僻、懦弱等心理障碍,造成自杀、出走等事件的比例近几年显著增加。据报载,一位家住上海浦东新村的男生,因为成绩名次下降而承受不了来自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压力,无法化解内心的困扰,一时想不通,竟跳楼自杀,走上了极端;武汉一名高中生,担心高考落榜没脸见人,就在接到考分通知书的前一天自杀身亡,谁知第二天,其家人接到通知书,不但成绩良好,而且远远高出录取分数线,可惜就那么一念之差、一天之误,葬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由于应试教育狭隘片面的教育价值取向,学校的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因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断送了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最佳时机。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必须注意克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努力营造适合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教学氛围。

三、应当客观分析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的现实缺陷

教师是学校实施健康人格教育的主体,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在学校、班级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好恶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学识渊博、德操高尚的教师往往具有独特的榜样作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然而,当前教师队伍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见诸各种媒体的“选举小偷事件”、“吃屎事件”、“刮脸事件”等等,所反映出的教师素质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两点: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理念的局限,师资教育同样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德操的倾向,师资教育的结构性缺陷使许多教师在职业素养结构上先天不足。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为数不少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和职业能力的不足便日渐凸现。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和评价机制迫使教师不得不放弃教育理想,屈服于考试分数。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率,许多教师疲于奔命,顾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同时也忽视了为人师表的德操修养;为了分数,有的教师缺乏修养,性情暴躁,容易动火发怒,感情用事,不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经验不足、办法不多,遇事茫然不知所措;还有不少教师滥用“忌语”,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辱骂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更有甚者,动辄体罚学生,诸如罚站、罚跑、罚跪、罚冻、罚面壁等等,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素质依然任重道远。因此,尽快完善教师职业素养结构,对于搞好学校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四、几点建议

1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这是学校开展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基本前提。学校和教师只有转变教育只是为了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学习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教学观,并付诸教育实践,方能营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