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07:35:46

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视疲劳人格特征大学生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asthenopia),首先于1843年由WilliamMackengin予以描述,临床诊断常以患者眼部自觉症状为主,表现为双眼或单眼酸胀、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无法持久地阅读,甚至恶心、头痛。随着电脑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逐渐上升,故对其病因的探讨较多。一般认为,视疲劳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多归于用眼过度,认为是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果,属于身心疾病[1]。中医归属于肝劳。最早见于《千金要方》,是指持续注视近距离目标后,使眼过劳而出现眼胀、眼痛、头晕、眼眶胀痛等症状的眼病。因目为肝窍,故曰肝劳,也认为因过用眼力引起,并与心理因素有关。如《银海精微》曰:“喜怒失节,嗜欲无度,穷尽眼力,泛涕过多……此皆患生于眼也。”从中可知,现代医学及古代医学均把心理因素视为视疲劳的一个重要病因,但目前的研究多从眼部因素及环境因素着手[2,3],而从心理因素视角研究不多。国外Mocci等[4]曾研究了心理因素与视疲劳的关系,认为人格特征、压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是影响视疲劳的因素,而国内尚无类似报道。本文旨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调查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继而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学角度提出相应的中医对策。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07-05在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按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然后按一定标准进行筛选。筛选研究对象要求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用眼卫生习惯、学习时间、使用电脑时间等变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无其他眼病,无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结果选取有效样本129份,男37人,女92人。其中视疲劳组101人,男16人,女85人,正常组28人,男8人,女20人。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使用电脑时间、学习时间、用眼卫生习惯及近视屈光度、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有无其他眼病、精神疾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等。

自编视疲劳评定问卷: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1]的有关内容,共观察9项指标,即视力模糊、畏光、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头晕头痛、流泪、眼睑痉挛和充血,采用5级评分,依症状的严重程度从0分到4分递增:0分,无症状。1分,偶尔(1周内3次以下)出现症状,休息后缓解,与用眼多少有关。2分,有时(1周内3次以上)出现症状,轻重在1分和3分之间。3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必须用药缓解,与用眼多少无明显关系。4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用药后不缓解,与用眼情况无关。计算总积分。

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air,EPQ):龚耀先1982年编制[5],88题,包括E,N,P,L四个分量表。E代表内外向,N代表神经质,P代表精神质,L测定掩饰。该表被普遍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11.5处理,两组间t检验。

2结果

2.1视疲劳结果视疲劳组101人,取视疲劳总分最高的27%作为高分组,27人,最低的27%作为低分组,28人,0分为正常组,28人,剩余19人不列入研究。

2.2EPQ测试结果结果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E、N有显著性差异(前者P<0.05,后者P<0.01),E值偏低,N值偏高。结果见表1。

表1视疲劳EPQ各分量表的比较(略)

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目前国内报道的大多数心身疾病多与人格特征中的E分和N分值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视疲劳的发病与轻重也受到人格特征中E分和N分值的影响,但与其它心身疾病相比,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低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人格特征无显著性差异,而高分组与正常组相比,与低分组的结论不同,E分低,N分高,且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视疲劳症状较重时,其人格结构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具有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焦虑、紧张、急躁易怒,对各种刺激反应过于强烈,担忧或抑郁多疑,所以可以认为,心理因素也是视疲劳重要的致病因素,会加重视疲劳症状,尤其是内向不稳定型人格特征的患者在同样的条件下,更易出现视疲劳症状。

中医心身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心身疾病发病的内因,七情内伤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而易感性格是七情致病的中介因素。不同性格的人对同样的负性刺激表现出不同强度的情绪反应,若不良性格对外界刺激反应过激引起情志失调,则使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并影响病情的轻重、病程、转归及预后。中医早就重视人格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其建构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灵枢·通天》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又基于五行学说将人的性格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型,各型又续分为五类,共二十五小型。同时总结了各种人格分型的发病特点,针对不同的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从整体观理论出发,主张形神合一,心身并治,所以我们针对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从中医心理治疗及养生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心理治疗作为中医重要的治病手段,主要包括言语开导法、顺情从欲法、移情易性法、暗示疗法、情志相胜法,其他还包括各种松弛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在实际运用中可灵活应用。值得强调的是,在视疲劳患者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心身同治,考虑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针对眼部局部原因积极治疗,同时积极改善环境;另一方面,应利用上述心理治疗方法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排泄不良情绪,改变消极思维方式,加强社会支持和有效人际沟通,修身养性,培养健康人格。而中医养生学对于健康人或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视疲劳患者尤其是顽固性视疲劳患者,其养生主要应遵循以下几点基本理论:一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整体观包括顺应四时、调整五脏、协调阴阳,二是防病传变、以内因正气为主的预防观,三是形神合一、心身并养的养生观等。具体体现在顺时摄养、养神调志、节欲节食、慎起居、勤锻炼等基本养生措施,结合闭目养神、运目、按摩、饮食与药物健目等养生方法,综合调养。正如《银海精微》所说“有能静坐澄清,爱护目力,放坏息虑,心逸目体,调和饮食以养之,斟酌药饵以平之。”

本研究的结果基于症状学的诊断,而且视疲劳是一多因素疾病,病因较为复杂,我们控制了干扰变量后,样本量较小,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以后的研究还有待改进。此外本文仅探讨了大学生视疲劳患者的人格特征。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与视疲劳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视疲劳这一心身疾病的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52.

[2]陈丽萍,赵堪兴.视疲劳病因研究及防治[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5,29(6):367.

[3]渠鸿颖,谢学军,曾庆华,等.视疲劳病因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4,14(1):59.

人格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幼儿教师;人格;人格特征;16PF;对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章第六条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幼儿园如何选拔合格的教师、师范院校培养的合格幼儿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岗的幼儿教师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素质?对在岗幼儿教师的研究,尤其是对优秀幼儿教师的研究成果无疑是一个选拔、培养及幼儿教师自我完善的良好参照。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或特质的综合体,它显示出个人的能力、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是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他(或她)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如国内学者所言,幼儿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2]: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父母的“人”———常常要处理许多非教学任务。职业的独特性对从业者的素质自然有独特的要求。人格作为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如果它与职业或岗位之间的相符性或适合性愈高,则事业的成功希望就愈大。不同的职业或岗位需要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做,人格特征适应其工作需要时,则能因才施用。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往往需要较长期、科学的培训,如不及早发现有相应人格特征的人才,一则培训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二则他们的淘汰将会造成各方面的损失。另外,有关人格的知识有助于幼儿教师自我修养,完善自身的人格。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省14所幼儿园的教师人格进行测评,旨在了解优秀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为幼儿教师的科学选拔、培养及自我完善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2014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的深圳市、韶关市及佛山市的14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幼儿教师共570人,剔除部分不完整的问卷及6名男性教师的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501份,问卷有效率87.9%。有效问卷全部为女性,年龄均值33.09岁,标准差9.198。其中,公办幼儿园308人、集体所有制幼儿园82人、民办幼儿园111人。501人中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共97人,专科学历幼儿教师共239人,中专或以下学历幼儿教师共165人,样本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以近五来年曾被评为各级优秀教师作为优秀幼儿教师的操作性定义,共有优秀幼儿教师209名。考虑到心理测评的相对性,拟将全国女性常模及另292名普通幼儿教师作为优秀教师的对照组。

2.研究工具

采用华东师大戴忠恒、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简称16PF)。[3]该量表是一个双极量表,由187道题目组成,从16个维度对被试人格的16种不同因素做出了解,在使用中可将各因素的粗分转换成标准分(采用标准10分,分数范围从1~10,均数5.5,标准差2)。该量表还能通过特殊公式计算出四项次元人格因素和四项应用分(心理健康Y1、专业成就Y2、创造能力Y3、环境适应Y4)。3.统计工具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优秀幼儿教师与16PF全国女性常模的比较

将优秀幼儿教师的16PF粗分与全国女性常模进行对照,t检验的结果显示(见表1),优秀幼儿教师与全国女性相比,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13个人格因素上差异极显著。

2.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比较

将全体幼儿教师16PF得分转换为标准分后进行比较,t检验的结果显示(见表2),两组幼儿教师在持强性、敢为性和独立性等3个因素上差异显著。

3.人格特征对优秀幼儿教师的回归分析

以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幼儿教师为因变量(1为优秀幼儿教师,0为普通幼儿教师),16PF各因素为自变量,对全体幼儿教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3),稳定性、持强性、敢为性和独立性进入回归方程,这预示稳定性、持强性、敢为性和独立性四个人格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能预测能否成为优秀幼儿教师。

四、分析与讨论

正如国内专家所言[2],同时又如本研究所显示:幼儿教师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从事该职业者自然也形成独特的人格特征。本研究发现,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女性相比在16PF中的13个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此结论与邢少颖[4]等人的研究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邢少颖等人的研究与本研究都表明,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女性相比,在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上得分偏高,而在怀疑性、实验性上得分偏低。与国内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还发现,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女性相比,有高的稳定性、幻想性、忧虑性、自律性,以及较低的聪慧性、独立性和紧张性(可能与样本的选择及优秀的评定标准有关)。造成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女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优秀幼儿教师每天接触的是天真可爱的孩子,以及生动活泼的教育内容,周围的同事多为女性,且不用面对升学压力,使她们形成了热情、外向、轻松兴奋、情绪稳定而成熟,且敢作敢为、较女性化、易与人相处的人格特征。国内对企业管理人员(工作对象是人)人格与绩效的预测研究显示[5]:乐群性、敢为性、敏感性能显著预测工作绩效,尤其是关系绩效。我们估计以育人为工作任务的优秀幼儿教师,较高的乐群性、兴奋性(特殊公式中的心理健康Y1的正向预测因子)、敢为性、敏感性(有利于对幼儿细心照顾)、稳定性(心理健康Y1的正向预测因子)、幻想性(有利于对幼儿开展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和自律性,较低的怀疑性、紧张性(心理健康Y1的反向预测因子)可能有利于其工作取得更好的绩效。研究发现,作为幼儿教师中的较为优秀代表的优秀幼儿教师与普通女性相比,聪慧性与实验性(亦称变革性)得分偏低,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聪慧性因素主要考查的是一个人思考的敏捷程度、学识的丰富程度及抽象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它所鉴定的是人的一般能力。如国内专家所言[6]:跨世纪幼儿教师应具备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为一身的完整的能力结构。幼儿教师聪慧性偏低不利于幼教工作深入开展,这可能与幼儿教师学历总体偏低有关,本研究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幼儿教师占32.9%。各方面的证据都表明,中专或以下学历的教师不能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本研究中的方差分析表明,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在聪慧性得分上显著高于专科学历、中专或以下学历的幼儿教师(F=7.04,t=0.001,事后多重比较LSD)。另外,这种状况可能也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有关。部分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侧重艺术类课程(尤其是专科学历教育),甚至部分院校从艺术类考生中招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导致学生理论素养偏低。本研究所显示的优秀幼儿教师在实验性(较保守和尊重权威)上得分偏低可能也与幼儿教师总学历偏低有关,不利于幼教工作的创新。就本研究的样本而言,优秀幼儿教师人格尚有待完善之处,但她们仍是目前幼教工作的优秀代表。将她们的人格特征与普通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进行对照,有利于普通幼儿教师尽快地成长为优秀幼儿教师,也为师范院校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幼儿教师提供一个参考。本研究与国内研究表明:与普通幼儿教师相比,优秀幼儿教师在持强性[7]、独立性[4]、敢为性(仅本研究)上得分偏高。本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稳定性、持强性、敢为性、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对优秀幼儿教师做出预测,这预示着幼儿教师中的好强奋发、积极独立者容易成为优秀者。

五、对策与建议

1.增进工作与学习中的积极体验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了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而积极人格与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制度一起,成为积极心理学的三大支柱。国内专家指出:积极人格特质其中一项标准就是与幸福生活的实现相联系,满足道德价值,不会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受到公众社会的肯定,在社会角色有较高的价值意义等。[8]本文且将幼儿教师中的高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自律性、持强性、独立性及低怀疑性、紧张性作为幼儿教师的积极人格特征。如本研究所示,具有上述人格特征的幼儿教师在幼教工作中易成为优秀者,因而这些人格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如何培养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认为: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地获得积极体验,是重要的途径。如幼儿园中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们明确职业的价值;通过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激发教师的情感体验;幼儿园创造条件让在工作中取得积极结果(幼儿的进步、家长的认可、学校的表彰等)的幼儿教师得到及时反馈,让幼儿教师们体验到幼教工作的满足感与幸福感。师范院校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未来教师们明确未来职业的意义。正确的认知是积极情感产生的基础,只有对幼教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不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2.促进幼儿教师良好自尊的形成

自尊是一种关于自己技能、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评价后产生的对待自我的态度[8]。当一名幼儿教师积极投身于幼教工作,并不断获得关于自身能力、价值的积极反馈的时候,其积极的工作方式将会成为一种习惯,这意味着在幼儿教师身上形成了某种积极的人格特征。国内研究表明,反映成功者和自我反省是提高自尊的两种重要方式[9],这为通过培养幼儿教师的良好自尊,进而达到培养幼儿教师积极人格及其人格的自我完善提供依据。幼儿园应多组织如公开课、文艺演出等活动,鼓励幼儿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水平或专长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使教师们在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同时获得自我能力感。每次活动结束后,幼儿教师们应主动地与成功者进行比较和反思,发现自己与成功者的相同之处与不足。

3.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改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培训方案

学历是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重要指标,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代表一个国家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很多国家的幼儿教师培养都由部分大专或大学培养朝完全大专或大学培养的方向发展[10],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刻不容缓。幼儿园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教师通过函授等各种方式提高学历,有关部门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让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师范院校要完善专业培养计划,既重视艺术素养又重视科研精神与能力(尤其是本科学历教育),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尤其是理论水平。由师范院校实施的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也应加强幼儿发展与教育知识、自我发展知识等教学,淡化艺术技能的要求,以提高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

作者:邝廷舜 李城 许晓梅 李晓云 范晓荧 单位: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

[2]张建人,祁虹鹏,凌辉,刘雯瑜,胡蒙江.公立与私立幼儿园教师工作价值观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4(5):17-21.

[3]祝蓓里,戴忠恒.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中国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通讯,1988(6):14-18.

[4]邢少颖,贾宏燕.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2(1):41-46.

[5]张天.卡特尔16PF对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绩效预测效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6]秦旭芳,庞丽娟.略论21世纪幼儿教师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及原则[J].学前教育研究,2001(2):37-39.

[7]杨敏,朱丽丽,张瑛.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3):19-21.

[8]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人格特征范文篇3

现在,无论我们是打开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还是心无杂念地走在街上,坐在咖啡厅里,甚或背包行走乡间,都可能会有各种自然人形象代言的广告充斥眼球。哪怕闭上眼睛,也有名人熟悉的声音向你介绍或夸赞某个产品。我们已经无从考究到底谁是第一位为产品代言的明星,但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明星代言广告无孔不入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再进一步观察还可以发现这类广告使我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实质上就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代言产品的明星形象掏出钱包。形象代言可以快速将消费者对代言人的认知度和识别性转移到被代言的产品上,以影响消费选择,增加销售额度。换言之,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可以产生经济利益。一方面是根据知名度不同,明星通过代言广告获得高额的代言费,另一方面是大量商家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名人形象为其产品代言后,遭受的高额诉讼赔偿。名人的肖像作为传统人格权保护的内容,在坚持人格权与财产权二分理论的我国民法中,人格权保护精神利益,财产权保护财产利益,那么高额形象代言费的民法正当性基础何在?商家未经允许擅自使用形象为产品代言后应支付的高额财产损害赔偿的民法请求权基础又何在?对这一问题,我国司法实践基本上进入承认并保护此种财产利益但说不清楚为什么的状态,我国学术界虽然也有近二十年的研究,但在基本术语选择上都未达成一致。对于自然人表现于外的,具有识别性价值,并能将消费者对自然人的认知度转移到产品上的外在形象,究竟用怎样的术语概括,民法学界众说纷纭。在基本术语选择上的分歧体现了对形象代言这一法律现象之民法学本质认识不清。术语选择这基础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难以实现制度的合理建构。对自然人表现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外在形象,民法学界在术语选择上有以下两种思路:其一为“旧瓶装新酒”的思路,以民法理论中旧有概念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和经济价值的外在形象。如,人格权、人格要素;其二为“新瓶装新酒”的方式,创设民法理论还没有的新概念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和经济价值的外在形象。如,使用形象、人格标识、人格标志、人格符号。

(一)以“人格权”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外在形象

使用人格权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外在形象的代表作是程合红2000年在政法论坛上发表的文章《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利用与保护》,该文是对以自然人形象为产品做宣传广告的社会现象提供的法律解决路径,全文举例说明了人格特征商业利用现象,但没有交代为何使用“人格权商业利用”这一术语,也没有界定术语的含义。但人格权作为传统民法理论中固有的术语,尤其特定含义。人格权始于财产权相对的,用以保护人与生俱来的精神利益的权利。人格权是一种内向性的非财产权利,显然与承载财产利益的自然人外在形象不同。更何况,将人格权作为商业利用的对象除了在动宾搭配上存在基本语法错误外,也显露出将精神性权利与商业化利用联系起来的内在逻辑矛盾。因此,用人格权这一术语来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不合理。

(二)以“人格要素”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外在形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李建伟和郑其斌的《论人格信息财产权——附着于人格要素的经济利益的定位与保护》一文,文章以人格要素概括这种现象的目的在于标明其与主体本身的天然联系,以确定所产生经济利益的权利归属。但是人格要素在民法学中一般是作为人格权保护的客体来使用,既包括肖像、姓名等外在人格表征也包括身体健康、自由等内在人格需求,而且以其上所承载的精神利益为观察对象。因此,人格要素这一术语虽然可以拉近代言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与人格利益之间的距离,有助于认识此种经济利益产生的本质和权利归属,但借用人格权保护客体这一术语,容易使人格权本来就不十分清晰的权利体系更加混乱。同时,以人格要素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很难体现其外在可识别性的本质特征。

(三)以“形象”一词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名人形象的商业化利用及其权利保护严格—形象权的历史解读》和《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前文中的形象一词特指自然人形象,后文中的形象既包括自然人形象也包括角色形象。形象这一术语关注外在表征,也符合日常用语习惯。但“形象”一词一般指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是个人的实体性表征,而不是以载体展现出来的个人具有可识别性的特征。现实生活中被用作商业利用的是个人实体形象以一定载体(照片、录像等)体现出来的可识别性特征。因此,形象一词的使用容易在进一步对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特征上承载的财产利益和利用方式进行分析时产生阻碍。

(四)以“人格符号”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

此种观点的代表是《人格符号的利益扩张与衡平》,使用这一术语是在充分认识到:此种财产利益之所以会产生是源于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一种可识别性的符号即意味着经济利益。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符号有两类含义,一是指记号、标记,二是指佩戴在身上表明职别、身份的标志。无论哪种定义,都是一种外在于人的中立的术语。此一种术语的使用容易使人割裂自然人可识别性形象上的财产利益与其人格利益之间的联系。

(五)以“人格标志”或“人格标识”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

标识和标志在汉语里面是可以通用的词语,其含义相同。因此,此处做统一考察。此种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学说考察与理论探讨》和《论人格标识商品化及其民法保护》,前文作者对人格标识的含义做了基本介绍,认为人格标志是“对姓名、肖像、声音等可以供以识别自然人的标记的统一称谓”。后文作者将人格标识定义为:“人格标识是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因素,如自然人的肖像、姓名、形象、声音,法人或其它组织的名称等。”他们都充分认识到了可识别性这一本质属性,也认识到这种可识别性与人格之间的天然联系。但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标志(或标识)标明特征的记号,相比较特征而言是更的概念。综上,如果把人格标识(或人格标志)略作修正,以人格特征一词概括自然人表现于外并具有可识别性的形象最为恰当。特征一词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的征象和标志”,而且习惯用语中也有将其与人的外在形象相连的用法,如相貌特征。人格特征相较人格标志(或人格标识)而言,在汉语语义上更靠近人本身,容易兼顾其内在的精神利益和外在的财产利益,同时又不失其可识别性内涵。因此,本文提出以人格特征一词概括自然人形象代言的社会现象。

二、人格特征的界定与发展

(一)人格特征的内涵

人格特征是表现于外具有可识别性并可用作商业利用的自然人形象。人格特征至少有以下四个本质性特点:

1.人格特征与自然人人格具有天然联系。人格特征与自然人人格的天然联系最显著的表现在于未经同意擅自使用他人人格特征可能给人格特征权利人造成精神损害的情形,如,未经林心如同意将其形象用作处女膜修复广告,并在广告中暗含林心如接受过此种治疗并表示支持的态度。这样的广告所反应的信息之所以会对林心如造成精神伤害,让她看到广告时有很不舒服的内心体验,原因在于:这些信息就像我们喜欢看什么样的书,喜欢什么牌子的衣服等信息一样反映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或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积极参与禁烟公益活动的明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烟草形象代言人;捐助留守儿童的明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使用童工的厂商的形象代言人;皈依佛门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啤酒代言人,这一类广告会给代言人造成的损害归根结底是对其人格的损害,是一种精神利益的损害。其次,人格特征与自然人人格的天然联系隐形地表现于授权商业利用的人格特征一直伴随着尊重自然人人格权这一权利限制。如,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王力宏代言哇哈哈矿泉水,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代言费获得的对价也仅限于在特定范围和期限内以特定方式使用,并不得歪曲宣传形象,不得任意授权第三人使用。

2.自然人人格特征是表现于外的形象。标明自然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的综合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内在的思想、情感、学识、修养等人文素质与外在的样貌、穿着、言行举止等发乎内形于外的体貌特征。人格特征具有外在性,但这种外在性既与内在息息相关又可通过它反观一个人的内在人格,这也是人格特征与内在人格具有天然联系的原因。

3.自然人人格特征具有可识别性。可识别性是人格特征的根本性特点,也是商业利用价值和经济利益的载体。可识别性是相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的,即通过其人格特征能识别出自然人本人。判断是否具有可识别性的标准以一般公众的一般人之为准。

4.自然人人格特征是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共同的载体。基于上述三点的分析,人格特征商业利用是源于人寄于物的广告方式,以人格特征为载体,将公众对自然人内在人格和外在形象的认同感嫁接于产品。因此,人格特征也是同时承载人格利益并体现经济利益的载体。

(二)人格特征的外延及其扩张趋势

人格特征的主体是自然人,既包括名人也包括非名人。虽然因为名人人格特征的可识别性价值更大,是我们常见的商业利用对象,但非名人的人格特征同样具有可识别性价值,只是比名人的可识别性较小,而且一旦非名人的人格特征被商业利用则其上的财产利益也随之显现。换言之,名人人格特征的商业利用价值和经济利益是显性的,非名人人格特征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是隐性的。如,在广州市越秀区东山美心心联谊服务中心与杜秋霞肖像权纠纷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穗中法民一终字第3657号民事判决)中,联谊服务中心将其客户杜秋霞与外籍人士成功结合的案例和他们的结婚照用作报纸网站上的宣传广告,即将非名人人格特征之商业利用价值和经济利益显性化。人格特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肖像、姓名、声音。其中肖像是最常见的商业利用对象。肖像的载体可以是照片、画像或视频。肖像不仅包括人的脸部形象,还包括其他身体特征,如形体特征、侧影或背影,也可以是与某人酷似的形象。判断是否商业利用了某自然人的肖像,以一般公众能否从其利用中识别出该自然人为标准,即可识别性标准。姓名也包括真实姓名、艺名、笔名、绰号、艺术签名等所有可以代表某自然人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因此,当我们以可识别性标准判定是否属于自然人人格特征时,人格特征的外延是具有相对开放性的,并不能列举穷尽。同时,可识别性也是商家商业利用的价值和底线所在,是联系至自然人本人的纽带。但从人格特征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呈现出从可识别性向可联想性扩张的趋势。该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能联想至自然人的整体形象、风格或习惯用语也作为人格特征。如刘翔诉《精品购物》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8)一中民终字第499号民事判决)中,法院将经过改动的能使公众联想至刘翔的人物肖像也视为刘翔的人格特征。二是将与自然人具有联想关系的物品也视为自然人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如赛车选手惯用的赛车配上特定场景可以使人联想到是该选手在做广告的,也被认为使用了该赛车选手的人格特征。判断人格特征的标准从可识别性到可联想性的发展无疑扩张了人格特征的范围,同时限制了合理使用他人人格特征的范围。这种扩张是否合理还有待在考察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衡平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三、人格特征商业利用类型化分析及其民法意义

人格特征代言是人格特征商业利用的最主要方式,也是人格特征财产利益的集中体现,下述对人格特征商业利用的类型划分围绕以人格特征代言产品广告的方式展开。对人格特征商业利用及其类型化的分析将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格特征的本质。第一,以是否征得了代言人的同意,获得代言人授权为标准,自然人人格特征代言可以划分为经授权的代言和未经授权的擅自使用。经授权的代言如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汤唯代言德芙巧克力、汪涵代言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等等,举不胜举。明星的授权代言期限一般为两年,两年授权代言所获得的代言费用依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小而不同,知名度越高其代言费用越高。未经授权的擅自使用也是随处可见,比如林心如自爆“被代言”处女膜修复广告,马伊琍被代言减肥产品,潘石屹成了“男科专家”、林志玲惨变“色情女郎”、嗓音动人的费玉清“顺理成章”变成护嗓保健品代言人等等。日益“雷人”的代言广告让“躺着也中枪”的明星苦不堪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有名人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禁止经营者未经同意对其形象的商业利用并赔偿损失。近年来,明星被代言起诉至法院的案件更以高额赔偿费的诉求著称。这种分类的民法学意义在于:在坚持人格权与财产权二分理论的民法体系下,经授权的代言其代言费用的民法正当性基础何在?即所涉及财产利益的事前积极保护。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中被侵害利益时候救济的请求权基础何在?即事后消极保护问题。第二,以人格特征知名度为标准,自然人人格代言可以分为名人人格特征代言和非名人人格特征代言。名人人格特征代言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代言方式,不再赘述。至于非名人人格特征代言因为并不常见,常被忽略,以至于起诉到法院时难以获得经济赔偿。诚然,非名人因为其人格特征的可识别性相对较小,宣传作用比名人小很多。但如果某一品牌使用非名人的人格特征为产品作宣传,本身就可以说明该人格特征对产品具有宣传价值,宣传价值自然带来经济利益。此种分类的民法学意义在于:名人因为常以产品代言为谋利手段,因此其具有知名度的人格特征所承载的财产利益是显性的,容易确定的。非名人不具有知名度的人格特征所承载的财产利益则是隐性的,不易确定的。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人格特征上承载的财产利益大小的区别,不是有无的区别。第三,是否体现代言人对产品的推荐、支持态度为标准,可以将代言分为支持性代言和非支持性代言。支持性代言体现代言人对产品的支持、推荐等意思表示。非支持性代言没有任何支持意味,只是简单地将产品与自然人人格特征联系在一起吸引消费者注意。此种分类的民法学意义在于:支持性代言所反映的代言者与产品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而且体现代言者的意思表示。非支持性代言反映的代言者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更松散。这种分类在判断是否构成虚假宣传时具有实质性意义。第四,以代言广告所涉及代言人的民法利益为标准可以分为:(1)同时涉及代言人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代言广告,如未经林心如同意以其人格特征为处女膜修复术做广告;(2)只涉及代言人财产利益的代言广告,如成龙代言霸王洗发水;(3)只涉及被代言人人格利益的代言广告,如根本不愿意将其人格特征与商业广告相连的艺术家形象被用于广告。这种分类的民法学意义在于:在坚持人格权与财产权二分理论的民法权利体系下,有助于我们认识人格特征上承载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利益——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应分别适用不同的民法制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种只涉及代言人财产利益的代言广告中是否不存在人格利益是有争议的,如美国法院认为强制名人代言某种产品是一种强制言论的利益损害。

人格特征范文篇4

关键词:心理门诊心理咨询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作为了解人格倾向及精神病理的经典工具已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1],近年来也多用于精神分裂症[2]、强迫症[3]、违法者[4]、甚至偏头痛患者[5]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但国内对心理门诊求询者人格特征研究的报道较少。为此,作者对我院心理门诊不同性别求询者的MMPI测试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样本选自2007年10月~2008年4月我院心理门诊就诊并做MMPI测查(566题)的120例求询者。其中男性63例,年龄12a~68a,平均年龄(28.95±8.82)a;小学及以下1例,中学及以下45例,大专及以上15例;已婚25例,未婚37例,离婚1例。女性57例,年龄16a~51a,平均年龄(30.14±13.20)a;小学及以下1例,中学及以下45例,大专及以上13例;已婚28例,未婚28例,离婚1例。男女求询者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方法

2.1分组将入组的120例求询者按不同性别分为两组,男性组63例,女性组57例,对两组MMPI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2MMPI评定标准以量表Q原始分值<30分为有效测卷,依中国修订版40分~60分为正常值,60分~70分为临界值,>70分为病态。MMPI自1980年在我国使用以来,大量实践发现中国T分更适用于中国人群[1]。

2.3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

二、结果

剖析图显示总的测图高峰分别为Pd、Pt、Pa、Hs,呈6、7、4、2型;男性Pa、Pd、Pt、Hs分值较高,呈4、6、7、1型;女性Pa、Pt、Pd、Sc分值高,呈6、7、4、8型,两者在人格特征上非常相似,只是在Pa量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的MMPI测试结果不经K校正的中国常模T分比较结果,见表1表1两组MMPI各分量表T分比较表1显示,男性MMPI的F、K及Pa分量表中国T分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或0.01),其它分量表中国T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三、讨论

心理健康是一个发展的、相对的概念,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都处于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中,任何人不可能在心理上完全健康。现代社会人的自我意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心理咨询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当你感到心情抑郁、焦虑、信心兴趣下降等不适或在行为上有异常表现时,都应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求询者在咨询过程中除了自身的倾诉、交谈,家属、朋友等的反映外,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要更深入地了解求询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对求询者进行恰当的咨询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求询者MMPI的Pa、Pt、Pd、D分数高,偏执型人格特征比较突出,在临床上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和抑郁的表现。男女MMPI测试结果显示,女性求诊者的F、K、D、Hy、Pa、Pt、Sc及Si分量表分值均高于男性,其中F、K及Pa三个分量表分值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

F(诈病或装坏)量表高分在心理门诊应引起注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此分量表的分值高代表求询者装坏的倾向比较明显,一则是因为他或她想通过装坏来引起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注意,二则是因为求询者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但对于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则不同,HolcombWR等在对庭审前的被控谋杀者进行心理评估后,认为F量表高分往往趋向于精神病态,而非心理因素干扰[6],至于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结果上看女性在这一方面的特点比男性更突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她们有了心理问题后更希望能够引起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注意。

Pa(妄想狂)量表表示具有多疑和过敏特点。从测查结果上看,男女求询者在此量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女性的此量表分值并未超过70分,亦即从量表分值上看并未达到病态),可见就诊多数女性比男性更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容易激动、自尊心强、自我中心、自命不凡、自我评价高、爱好幻想等,这与教课书[7]中偏执型人格男多于女的结论不是很一致,这有可能:

(1)人群中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的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要大于男性,故寻求帮助的人数相对多一些;

(2)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的男性比女性更要面子,认为男子汉就应该顶天立地,出现什么事情都能抗过去的心理作怪,有了心理问题也不肯就诊;

(3)还有其他诸如答题理解程度、职业、文化程度等有关;

(4)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的人并不等同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女性要更认真、耐心,选择更适合她们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刘素兰,高柏良,等.MMPI的中美T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1,4(4):263。

[2]陈云华.MMPI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49。

[3]肖泽萍,张明岛,王振,等.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9):619。

[4]张诚,韩臣柏,孙涓,等.精神分裂症暴力违法与无违法者MMPI测试比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719。

[5]樊锦,周安南,顾人娟.偏头痛患者与健康人MMPI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6):258。

人格特征范文篇5

要提高团队绩效,先要促进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才能达成共同的目标。因此,团队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成员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团队建设成员关系绩效

前言

现代社会快速、多变的商业环境,全球化的挑战与知识基础的竞争形态,已经使得企业原本赖以生存的传统功能式组织架构面临危机,取而代之的是近来被广泛应用的团队式的工作形态。将团队与商业策略、发展加以集合,有其负责一个特定的工作领域,团队与组织间的关系也因此而日渐紧密。

团队成员因为拥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必须透过相互的协调与帮助,才能打成团队的目标。成员将团队目标列为最优先的事项,而且均有其专业的技术,彼此相互支援,自然地合作,同时能行处而公开地与其他成员沟通。

团队之所以能带来巨大的绩效,主要是在成员不辞的协调合作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脑力劳动的激励,产生个人难以达到的意境,进而早就1-1>2的工作绩效,顺利改进了整体组织的整体进度与效益。

团队的工作形态,因为成员间的互动密切,也有助工作者社交需求的满足,能因此提升其工作满意度或是促进工作生活品质的改善;同时,团队成员所提供的情感性支持,可以帮助员工减轻其自己所面对的工作艳丽,并能以适当的行动过来化解艳丽造成的心里负担。团队中各位成员所自发形成的一种凝聚力,能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减少离职、抗议等的情形的发生,进而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

但是,实际生活中,在组织建设团队式的工作方式中,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许多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团队绩效的发挥,诸如团队中成员的个性差异、团队个人的文化差异等,都会影响到团队的绩效,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

第一章团队相关理论综述

一团队的界定

团队是一个由少数成员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技术或技能,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向的评估和做事的方法,他们共同承担最终的结果和责任。

在团队定义中有以下三个要素:

1.少数成员。

2.相辅相成的技能。每一个队员应带来不同的技术或技能,他们或是功能部门的专家,或是技术性较强的员工等,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每个队员有与别人沟通的技能,他们能冒一些风险,可以提出有建设性建议和批评,能听取不同队员的意见。

3.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评估,共同承担责任,整个团队有共同做事的方法,如共同的时间表,共同的一些活动等。

团队建设不紧急重视整个目标的达成,更强调成员之间相互依赖与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成员能够认同共同的目标,而且拥有决定工作如何完成,工作进度安排及任务分配等决策的权限,并以团队的整体表现来决定报酬与绩效等的回馈。

二团队创建的原则

企业团队是由企业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工作集合体,它具有共同目标,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能合理利用每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团队建设,造就一支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具备过硬业务素养、具有较强凝聚力的优秀团队,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进行团队创建时,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在分析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时,我们己经注意到团队运作的成功与否与方方面面的内外部因素有关。因此,在决定是否进行团队创建时和团队创建的过程中,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2.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创建团队时,还要注意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在其他企业成功运用的做法,不能全盘接受,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自己的独特环境。

3.循序渐进的原则

团队的创建绝非易事,不可能一蹦而就。不仅团队自身的运作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要想有效发挥团队的作用,还需要组织内外环境的多项配套协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试点、摸石头过河逐步总结推广的方式,来逐步开展团队的建没活动。许多公司的团队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减小“政治阻力”,减少项目实施成本。

三团队绩效理论

第二章团队绩效与员工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一团队的内部角色

团队都包括团队领导人、一般的团队成员、团队顾问、专题专家、内外联络人员等角色。这些角色不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同事个人可经同时担任多个角色。而且在一个真正的协团队中,其内部角色往往极具弹性,团队成员要么轮流担任某个角色,要么在相互间的密切合作中很难分清到底是谁担任了某个角色。对一个高效团队而言,角色的具体内容主要反映在其承担的责任上。

1.团队领导人的责任

迎接新角色的挑战,努力扮演好新的角色接受培训,不断学习,增强自己扮演新角色的信心与能力。

建立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建立团队与外界宏观环境的联系,为团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向团队传达和贯彻组织政策、工作细节、工作规则;向小组成员传递信息、知识和技能。

帮助建立小组氛围,纠正行为偏差,指导形成团队文化。

2.团队成员的责任

向组织高层领导提供有关团队优点与缺点及如何运用团队的咨询,而不是片面鼓吹团队的优点;向组织高层领导提供关于怎样建设团队的咨询;帮助组织高层制定如何进行团队建设的战略。

对团队的领导与成员以及团队建设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的有关人员包括高层领导者,进行团队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关团队的各种知识以及建设与运用团队的各项技能。

二成员人格特征对团队绩效发挥的影响

一个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对这个团队绩效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团队成员之间在性格、兴趣爱好、行为方式上的彼此不同,这些不一致性往往导致了团队绩效的发挥。

人格特征一直是学术研究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探索的重要课题,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研究中,人格特征常被用来解释或是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哪种人格特质的员工可以和企业的效益、绩效相辅相成,有利于企业发挥团队建设的功能,是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员工选择流程中,人格特征常被企业广泛采用。目前最被广为接受的是神经质、外向型、宜人型、严格性、开放型几种分法。

1.神经质类型:这种人对于压力较不能够容忍,常常表现出焦虑、颓废与不安,情愫稳定程度非常低。容易与他们引起冲突,直接破坏团队和谐建设,影响到整个团队建设的氛围。

2.外向型:这类型的人善于与他人互动,而且较为合群、活泼、乐观,并且善于社交活动。这种人和他人产生社会性的互动和乐于参与讨论,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3.宜人型:个性较温和,柔顺及善良,容易相信别人且心肠软。这类人愿意主动与别人建立友谊,并且避免不必要的争执,而且和他们相处过程中,尽量不会出现情绪性攻击。

4.严谨型:认真负责、组织性强,可靠并且值得他人信赖。

5.开放型:这类人往往具有创意、好奇心、观察敏锐等特征,对新奇事物较迷恋。

选择何种人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这就需要考虑到这个团队的建设的目标、建设的基础等因素。往往具有宜人型、严谨型、开放型的人比较适合于在团队建设中合作,团队建设的发挥依靠这几类人的合作更能发挥好绩效、效益。

第三章员工与团队建设紧密结合之措施

一善于看到他人之长

表面上看起来这并不难做到,但实际上要从内心深处欣赏他人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们更关注别人的错误和缺点,而对他人的优点却视而不见。显然,这种行为是很难让我们融入团队的。因此,要想融入团队,我们就必须抛弃这种行为和思想,了解他人的长处并加以赞美,而非揪住缺点不放。在团队中,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只关注缺点很容易导致团队成员间的矛盾,从而破坏团队成员间的和谐关系,影响团队合作。只有采用欣赏的态度,对于他人的长处大声赞美,对于他人的缺点以诚恳帮助人的态度私下交谈,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出团队精神。

二沟通顺畅

沟通不畅一方面表现为:一个团队往往都是汇聚了各地的精英,这就存在一个地域问题。地域的不同会使大家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多不同,而这些不同则可能会导致员工之间思维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最终直接导致了行为方式的差异,造成团队内部的沟通不畅。这种沟通不畅造成团队成员之间在日常工作中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从而对整个团队的有效合作产生障碍。沟通不畅另一方面表现为:团队内部的管理不善和领导不当。如果团队内部缺乏有效的分工与监督,团队成员之间就无法有效进行沟通,从而也就难以形成合作,导致彻底的失败。良好的沟通是团队工作的基本纽带,沟通问题解决不好,其他目标的达成都将是空谈。

三发挥正确的领导领导团队建设

需要恰当的领导有效的领导能够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他能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他们向成员阐明变革的可能性,鼓舞团队成员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潜力。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非得指示或控制,高效团队领导者往往担任的是教练和后盾的角色,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但并不试图去控制它。当天很多管理者已开始发现这种新型的权力共享方式的好处,或通过领导培训逐渐意识到它的益处,但仍然有些脑筋死板、习惯于专制方式的管理者无法接受这种新概念,这些人应当尽快转换自己

的老观念,否则就将被取而代之。团队建设是一项控制难度很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在所难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勤于探索,注重实效,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各种形式的误区,从而真正培养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一支高效的团队。

三团队成员的自我激励

人格特征范文篇6

电力企业工程实施系统的复杂性特点促使了电力工程审计工作量和工作牵涉面更多、更广。从狭义理解上分析,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只是单纯的对电力工程施工、创建自身展开进行审计工作,意思也就是,对电力工程的造价费用预估、电力工程的造价运行,还有电力工程的造价决定展开全面审计工作,其工作的关键和核心依旧是针对电力企业在此项目工程上的财务指标和财务支出展开费用核实。但是从广义上和较高层次理解上分析,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目的不完全只是对电力工程施工、创建自身的造价费用情况展开详细调查和严格监督,还要实现电力工程的每个阶段的审计工作,详细的判定和审查电力工程在设计方案上、规划条例上、创建施工上、电力企业的正规运营上,是不是都遵守和符合电力资源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优质配置目标,是不是良好的带动了我国以及地方上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有没有出现国有资源浪费和无故损失和工程建设违反规定的现象和行为。

2审计人格的内涵以及素质要求

人们对于人格含义的认知大概是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点,人们将人格视为个体所展现的行为举止倾向拥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统一性,是大家在长时间习惯的环境中所建立的,并且展现在外界的言语、行为方式,或者特殊的一面;第二点,是将人格的定义认定在个人的内在整体,是和所处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当中慢慢建立起的个人内心世界体系。简单来讲,人格就是人内在的思想品质,同时也有相应的外在展现[1]。“审计人格”其实就是对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任务和职能所给出的要求,还有在长时间审计工作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审计者独有特质和形象。“审计人格”的内部严格规定和制度决定其审计者应该拥有此特质,并且要以“社会良知、工作责任、工作执著、专业技能、奉献精神”作为“审计人格”最重要的要求,以及关键核心的审计工作科学价值体系作为审计者合格的基础素养之一[2]。

3打造理想型审计人格的策略探索

3.1健全审计者的思想道德涵养,让审计者做到“自律”。理想的审计人格建立的过程,就是逐渐提升内在的自我修养。一名称职的审计者要始终把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牢记于心,并经过内化然后输出,健全理想型的审计人格,其关键是审计者全面展现工作的积极、主观能动性,在审计工作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内在道德修养的完善[3]。在完善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审计者要保持热爱学习、乐于求知、善于自省以及谨遵慎独相融合。在热爱学习方面,审计者要懂得学以济德和学以自省。如果一个人逐渐停止了学习,那么这个人在社会上所带来的价值也就慢慢消失了。因此电力工程审计者一定要积极、主动的了解、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内在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增强自身的理性探究、分析和思考等等,让自身能够确切真正的稳固建立争当公共财政卫士的理念和意识;在自我反省方面,电力工程审计者要正确的是非观,要懂得对自我进行分析、解剖,时刻根据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分析自身的工作行为,对于出现的错误思想要进行及时的改正,慢慢让审计工作的要求和规章制度在审计者内心进行消化,成为审计者内在的思想品德涵养。在谨遵慎独方面,电力工程审计者要在工作当中始终踏踏实实的谨遵职守,做到表里如一,拥有身在泥潭但不染污浊的高洁品质,提升自己抵抗诱惑的能力,才可以在每时每刻的高利诱惑下也可以不动声色,不愧于心的坚守正确的职业标准和道德标准来判定对错,明辨是非,以坚守职业操守、独立、顽强的审计人格修养和魅力守护审计工作的道德性和权威性[4]。3.2建立健全机制完成“他律”。审计者的身份是道德和经济的结合体,人性内在的善良和凶恶同时可能存在在审计者身上,在确定审计者的时候要思考到其身上存在的理性程度是有限的,需要采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来加深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在审计者内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本身价值上就拥有一定的制约性和导向性,在引导和约束审计者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时,也同时在健全和完善设计者的审计人格,在审计工作的规章制度逐渐的影响下,在审计者的内心就会下意识的将审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熟记于心,并且用外化的言语和工作行为展现出来[5]。

4创建电力工程审计者优良人格修养的方法策略

电力工程审计者能不能顺利的进行审计工作,不但审计者本身内在要拥有丰富、健全的电力工程专业的能力和知识,还必须要拥有可以灵活解决有关电力工程社会难题的能力水平,并且要在社会人文方面和区域地理知识方面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电力工程审计者在解决问题的技巧水平已经灵活程度也是对其工作是否专业的考量素质之一。电力工程审计者在面向种种审计工作阻碍的时候,要有灵活的大脑,懂得利用其他工具和支持来帮助自己解决和化解。与此同时,他们还一定要拥有适应许多复杂、严峻工作场地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能力。针对以上的对电力工程审计者的要求,其符合胜任此工作的类型应该包含审计工作专业知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正直的思想道德能力,以及灵活的社交能力[6]。电力工程审计工作者所应包含的审计专业知识能力,不但是包含对电力行业的专业知识、电力工程的专业知识,和电力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审计本职上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意思就是电力工程审计工作不能够单单局限在和工程财务有关的审计能力。电力工程审计工作者所应包含的审计技术能力,指的就是审计者全面掌握以及可以变通采用多种审计方法和工具,其中也包含采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各种信息媒介等方法和渠道。电力工程审计工作者所应包含的思想道德能力,指的就是审计工作者的内在要拥有适应种种艰苦条件和高工作强度,还有地方重重工作阻力和压力的顽强意志,更要在面对种种利益诱惑的时候能够保持清廉正直的工作态度,可以肩负起国家、企业、人民委以的重托。电力工程审计工作者所应包含的社交能力,指的是电力工程审计者要拥有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解决好电力工程审计工作当中牵涉到的与人和组织关系的能力,要拥有识别各种关系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各种关系之间的便利加以充分利用[7]。从电力工程审计者本身来分析,提升电力工程审计者的工作胜任力,不但要求电力工程审计者拥有充分的工作经历和经验积累,对电力行业的运营、发展特点,和电力行业带来的影响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还要求电力工程审计者更多的了解和发现新的电力工程审计工作技术与路径,并且可以拥有一定数量和高层的资源[8]。

5结束语

过去较为传统的审计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各个工作职位的检查、修改和补缺。这样单一循环的检查、监督审计工作,通常会致使审计者在工作过程中处在较为被动的位置上,所以对待审计工作也是应付了事,很难发挥出审计工作者的积极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在当下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对与电力工程审计者的标准和要求也随之提高了不少。审计者要拥有开阔、创新和建设化的思维模式,还要拥有现代信息化的专业素养,可以进行创新、主动的审计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田金艳.审计师个人特征对审计定价的影响[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6.

[2]白杨.女性高管领导力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6.

[3]黄健.论审计干部的人格塑造和素质要求分析[J].时代金融(中旬),2012,(12):154.

[4]宋艳.政府审计人员胜任力、人格类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

[5]宋艳.政府审计人员胜任力、人格类型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

[6]高小玲.现代企业道德风险研究述评———企业道德论争、风险源与风险管理[J].经济评论,2008,150(2):149-157.

[7]李梅锋.审计人员工作特征、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0.

人格特征范文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护理学院大一年级汉本女生69人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5±1.8岁。

1.2调查工具

1.2.1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版〔1〕。我们采用1993年湖南医学院龚耀先修订之中国版,共有88个项目,由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或纯朴性(L)4个分量表组成。将各量表的原始分按照T界值表转化为标准T分进行比较。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别归入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中。在统一指导语下要求被试者根据最近一周内的实际感受作出判定。评分采用5个等级,表示无、轻、中、重、极重5个程度,分别计1~5分,并计算9个因子的评分。该量表可以测定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1.3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大一学年下学期开学初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对上述测试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并当场收回。

1.4统计分析

测评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女护理新生SCL-90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护理学院汉本女新生SCL-90中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敌对、偏执与精神病性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人际敏感、焦虑、躯体化、强迫4个因子分相对较高。

2.2女护理新生EPQ测试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护理学院汉本女新生在EPQ评分中,内外向、神经质及掩饰性3个纬度上均与全国同龄组常模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具体表现为高内外向、高神经质及低掩饰性。

人格特征范文篇8

【摘要】目的探讨医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安徽医专158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男女学生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定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女生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1)。结论医疗卫生学校可在护理专业对男生进行扩招,满足临床和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护理专业;男女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个性量表

Analysesandcomparisononpsychologicalstateand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of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

【Abstract】ObjectiveThestudyaimedtoexplorethepsychologicalstateand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of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Methods158studentsinnursingspecialityinAnHuiMedicalAcademyweretestedbysymptomchecklist90(SCL90)and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TheresultswerecomparedwithChinesenorm.ResultsTheevaluationsofSCL90andEPQofbothfemaleandmalestudents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norm.TherephobiafactorofSCL90ingirlsandhadsignificantdifferencewithboys.ConclusionThemedicaluniversitiesshouldincreasethenumberofthemaleenrollersinnursingspecialitytomeettheneedofclinicalandsociety.

【Keywords】Nursingspeciality;psychologicalhealthstate;personalitycharacteristic;SCL90;EPQ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教育的改革,护理专业教育也从过去的中等专业教育提升到了大学专科、本科层次,护理队伍加盟了许多男性工作者。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专业男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不容忽视。为此,作者对就读于卫生学校护理专业大专班的男女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5年12月某在校护理专业大三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58份,收回158份。其中男生53名,女生105名;年龄19~25a,平均20.68±1.21a。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1](SCL90)评定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全国青年常模[2]进行比较。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3]评定人格特征,由4个分量表组成:P量表,为神经质和精神质;E量表,性格内、外向;N量表,情绪稳定性;L量表,掩饰性。若P量表

作者单位:230022(安徽・合肥)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周晓琴,蔡春岚);安徽医专(陈命家)

分值>61.5,为精神质和神经质;E量表分值>61.5,为性格外向,<40为性格内向;N量表分值>61.5,为情绪不稳定;L量表分值>60,为掩饰性较大。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对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

2结果

2.1男女学生SCL90评定与常模比较,见表1,表2,表3。表1男生SCL90评定与常模比较表2女生SCL90评定与常模比较表3男女学生SCL90评定比较由表1、表2、表3可知,男女生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男女生间比较,女生恐怖因子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男女学生EPQ评分比较,见表4,表5。表4男女学生EPQ评分比较表4、表5显示,EPQ评分P量表分>61.5男生占18.87%,女生占15.24%,精神质的比例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总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量表分<40的男生为5.66%,女生为4.76%,性格内向者男生略高于女生,E量表分>61.5的男生22.64%,女生为26.67%,性格外向者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总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量表分>61.5的为24.53%,女生为19.05%,情绪不稳定者男生略高于女生,但总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量表分>60的男生比例为1.87%,女生比例为0.95%,但两组总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当今医疗卫生行业对护士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尤其男护士的需求量更大。而现在的医疗卫生学校培养的或在读的护理专业的男生比例很小,大、中型城市男护士都非常紧缺,护士职业教育与需求之间存在缺口。男性接受护理教育比例偏低。为什么男女学生比例悬殊很大,可能原因与多年的传统习惯,医院和患者早已适应了女护士的工作和服务;同时人们也认为女性的心态和性格适合护士职业有关。

本调查显示,男女学生SCL90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男女生间比较,女生恐怖因子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点足可以说明男性可以弥补女性不足之处,医院缺少的是真正专业的男护士,尤其在精神科、社区老人康复护理等方面更不能缺少男护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33

人格特征范文篇9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受众互动人格

“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这是有弗(W.Wafer)给传播下的非常形象的定义。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动理论和哲学中的交往行动理论来看,这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的传播者,以声音和图像为信息的载体,向受众传出信息,受众接受到传者传出的信息并产生影响后,又将这种影响反馈给传者,两者之间构成呈环状流动、往返作用的信息交流圈。也可以说,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具体传播过程实际是一个互动过程。

一、互动关系的基本内容

1.思想互动

思想互动,首先就是要通过思想的交流使得社会广大的成员在思想意识、道德伦理、价值判断以及重大的社会问题上取得共识,其次还要起到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作用。

2.情感互动

在现代传播活动中,传受者之间的情感互动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节目主持人和受众都要以适度的情感来源启发互动。

3.经验互动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会使接受者获益,得到指导和鼓励,避免产生同样的失误。在经验互动过程中,人们展现自我、了解他人、认识社会并修正和完善自我,进而实现人的社会化。

4.人格互动

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它不仅是对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描述,还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动力系统。人格互动存在于节目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往往是立体交叉的,有主持人通过语言和广播电视作品的构思立意所体现的个人的人格,作品主人公的人格,受众的人格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互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1.直(演)播室里的互动

主持人的自我互动,是虚拟的环境中实现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比较单纯,相比而言,直(演)播室里的互动,则表现为多重互动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分类分析。

⑴对播节目。这是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节目主持形式。甲乙对播,甲与乙之间有互动;甲和乙与受众各有互动,甲乙共同作为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也有互动。其中,两位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更为重要。举例来说,甲乙共同主持节目,双方应对节目内容有全面的理解,一方主持时,另一方虽未出声,可思想感情仍处于运动状态,情绪、语气、呼吸都随着播出进程运动着,任何段落承接时都能自然、服帖。反之,若一方只等着接自己的词,断开了互动的链条,节目传播的效果就会大大削减。

⑵嘉宾访谈节目。嘉宾访谈节目是将主持人与特定的采访对象(即嘉宾)之间的访谈全过程以直播的形式立体地展示给受众的一种特殊的节目类型,现场采访过程就是节目诞生的过程。嘉宾的身份很特殊,对于主持人而言,他是受者;对于听众而言,他又是传者。直播访谈这种形式包含着主持人与嘉宾、主持人与受众、嘉宾与受众的多重互动关系。其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互动处于主导性的地位。

⑶热线电话参与。热线电话使直播室得以扩展和延伸。电话参与在广播中比在电视中运用得更多。大致可分为服务(投诉、咨询)、娱乐(点歌、游戏)、文化(思想观念、倾诉交谈)这几类。其中,影响较大的属夜间倾谈式。倾谈实质上就是对话,受者倾诉,主持人倾听,这是两者建立互动的基础。

2.互联网

如今,网络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人们的生活,从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无疑又是一个新的途径,它使得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更自由、便捷,信息含量更大。

当前,大多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每个节目有自己的主页,主持人可就一切与节目有关的内容与受众联系,方便快捷;在网上可设节目论坛(BBS),受众可在论坛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某个话题的见解。另一方面,可以将受欢迎的节目单元以声音文件的形式放置在网络上,使广播电视节目可被选择点击,广播电视节目不再是稍纵即逝,这也为主持人、节目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会。

3.户外互动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之后,受众的反馈使主持人对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为以后节目的内容选择、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使今后能更好地实现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互动反馈的方式很多,除了来信、来电、电子邮件等,主持人更应主动出击,如利用户外直播宣传活动、与听友观众定期见面会、社会调查等形式,来进一步加强这种互动。

三、互动关系的进步意义

伴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剧,大众与媒体的“交流”占了交往的很大比重。我们可以看到广播电视传播的理念和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观念中的传者和受者之间的截然界限模糊了。传统传播中的信息的单向流动变为双向或多向流动。甚至可以说,传播是在传者和受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第二,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使他们两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交流、平等对话的关系,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都趋向多元化,也更加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从而也使得广播电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三,互动关系可以促使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受众中心制,关注受众,从受众的感觉出发。当然,这不意味着整个传播活动中主持人主导地位的失去,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放弃对受众的引导、放弃自己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角色。只不过是这些责任、作用和角色是以一种更为隐蔽、更为艺术的方式出现。公务员之家

第四,互动关系在实践中的运用,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主持人在传播活动中处于一对众的位置,除了应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艺术素质、人文素质,熟悉某一领域,并具有一定的专业学识。如此,传播活动才能始终处在融洽畅达的氛围中,达到沟通大众和传播文化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武卫.社会交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程世寿,刘洁.现代新闻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人格特征范文篇10

摘要:道德人格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处世态度及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具体统一,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多个方面。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怎么样呢?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审视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完善的对策,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心理辅导,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及特征

1.坚守与困惑并存的政治信仰

从思想政治方面总体上看,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依然是当前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但高职生在思想政治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不好的方面,如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着淡化的倾向,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比较关注自我的经济利益,甚至存在一些功利性倾向,把人党、评优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等。

2主流与支流冲突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方面主流是积极的,但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上也存在着矛盾和困惑。首先从好的方面看,广大高职生对基本道德原则,还是信守和推崇的,希望自己做一个“有健全人格”、“道德高尚”的人。对社会上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反映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校园管理。其次,因为高职生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其群体道德水准参差不齐,道德状况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客观与困惑兼有的主体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增加。高职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压力,一是学习压力大。随着教学改革和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学习方面投人了更多的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学习茫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造成了学习成绩不佳。二是经济压力大。伴随着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并轨制实施的步伐,校园里已涌现出越来越多因高昂的教育费而使整个家庭背上沉重负担的贫困生,他们自身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存在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三是就业压力大。随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局面的逐渐明朗化,许多在校生已经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激烈竞争,最关心的是将来的就业问题和现在的就业形势。

4.认知与行为脱节的价值观念

大多数学生能积极进取,敢于竞争,坚持集体主义,拥有服务和奉献精神。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从价值主体来看,高职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高职生的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在价值实现的途径上,倾向于既靠自己努力,又争取他人帮助,倾向于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我价值。

二、对高职生进行道德人格培养的对策

根据当代高职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塑造道德人格新形象,是解决当代高职生道德人格偏差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完善高职生道德人格,需要从他律和自律,即从高职生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两个环节着手。

1.确定道德评判的内在标准

道德评判标准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合理定位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价值尺度对道德标准存在直接的制约关系,所以应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和定位。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承认多元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社会主导利益与各群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其间的价值评判标准,探索人生价值在现实行为模式下如何得到合理真实的体现。

2、建立道德教育系统

高职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应着眼未来,增加新内容,必须把培养适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也应不断融人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把握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注重吸取新知识。在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现实,寻求答案,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信息网络、多媒体等,促进教育的效果。在高职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学生党员要成为道德榜样的典范,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道德典范要进行表彰,适当的时候应给予其物质上的奖励,这样会对高职生产生道德感化作用。

3.优化德育过程

德育的出发点须由“泛政治化”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目标应该具有现实性,应以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为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的人。院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基本的道德品质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精神。德育载体必须适应新的变化,从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合理运用传媒、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实现德育手段、方法、方式的变革,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才能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要重视开展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