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1:42:47

人格

人格范文篇1

谈到人格是什么,应该讲它是先天体质结合的"气质",后天发展的"性格",以及"能力"、等等归纳而成的。通常我们称之为"人品"。它和一个人的素质、情绪性、行动倾向、行动样式、习性、态度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被称为"人格研究界第一人"的哈佛教授G·W·欧尔波特(1897-1967),运用现象学中的观察法研究人格的成熟度,并在他的《人格开态与成长》中,提出了成熟人格的六要素,作为"人格成熟的基准"。

1、自我意识(自我感觉)的扩大

人在婴儿时期,只知道爱自己,不久,自我意识扩大到母亲、朋友身上。成人以后,不管是谁,对于自己的衣服、金钱、所有物,都有“这是我的东西“的意识。为限于这么低的层面,而能扩及到职业、家庭--甚至扩大到所属的集团、地域社会、国家的话,便可视为成熟人格的表征之一。

2、和他人的密切联系

由于自我意识的扩大,对于周围的人,也能建立亲密感及同感。不会随便在背后说人怀话、挑人毛病、发牢骚、嫉妒、讽刺等等、尊重对方,宽容对方,不排斥对方,即使是男女之爱,除了被爱之外,也渴望爱人,而且能接受伴侣目前的状况,懂得包容对方的缺点。

3、情绪的安定(自我包容)

把自己的愤怒、恐惧、激情、性的冲动,都当作是一种“自我情绪“来处理。不盲目地压抑,也不钻牛角尖,所以没有罹患恐惧症及强迫神经症之虞。以尽量不和周围环境起冲突的方式来处理。而且,碰到挫折、欲求不满时也具有相当的耐力,不会乱发脾气、牢骚,也不会随便责怪他人、自怜自艾。时时反省自己、等待时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情绪不巡,或是能克服情绪不安。

当然,一个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也不是就能随时保持冷静、沉着。既然是人类,就免不了有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转换,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忧郁。但他绝不会被这些情绪影响,则作出冲的行为,有损别人的福利,既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状态,又能愉快地生活,这种情绪的安定,是由“均衡感“以及能自我控制所造就的。即使遭遇危险,也不会慌慌张张、不安畏怯,对别人的情绪表现也不会感到有威胁感。

4、具对现实的知觉、技能

能够正确的认知现实,而且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虽然有高度智慧的人,不一定都是具有成熟人格的人,但是,智慧却是成熟人格所不能欠缺的部分。对自己的职业欠缺技能(家庭主妇的话就是家事),即使在其他点上合格,也不能说是成熟的人格。

另外,投入自己工作的能力,也和正确的认知、技能一样重要。所谓投入工作的能力,是指有某个课题的时候,那种忘我投入的工作热心感而言。

5、自视客观--洞察和幽默

以自我为对象,客观地视察,也就是说要真正地洞察自己、了解自己。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了解自己,其实真能称得上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除了洞察自己之外,还要有幽默的感觉。真正的幽默,是保持某种距离凝视自己,认知理想的自己和实际上自己的对照,并感到的“滑稽“。幽默和粗野的嘲笑、无意义的笑料、攻击性的调侃等不同。

幼儿会感觉到别人的滑稽可笑,却不具备笑自己的能力,青年也是一样。失败的时候,往往无法一笑置之,容易视为苦痛。

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戏,能够客观地凝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起起落落,才是成熟人格的表现。

人格范文篇2

[关键词]革命派;清末民初;刘师培;陈独秀;革命人格;国民人格

近想人格乃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及革命派人格思想,除孙中山、黄兴、章太炎、邹容、陈天华、蔡元培、宋教仁、雷铁崖等人的人格观外,尤需解读以“光汉”自称的刘师培和以“三爱”闻世的陈独秀的相关思想。清末民初,他们二人不仅在政治上关系密切,而且均为重塑近想人格的提倡者与实践者。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刘师培与陈独秀的个案研究甚多,而视二者人格思想为整体综合研究之文尚付阙如。事实上,他们立足于当时中国实际,从救国角度阐述了颇具一定理论深度和体系的近代人格思想,并将之诉诸实践,努力促进中国传统人格的近代化。

近代人格思想可谓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刘师培与陈独秀革命思想的重要内容。刘在其所著《伦理教科书》中多次论及人格,称之为人所具个人之资格。而陈也反复强调:当此除旧布新之际,人人应从头忏悔,改过自新,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并视恢复独立自主人格、完其自由人格和实现个人独立平等人格为己任。由此不难看出,近想人格实为他们的崇高价值追求。有感于封建畸形人格之于中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与建设的消极影响,为塑造新型国民,促进中国近代化,他们对此展开了深入的学理清算。

刘师培一针见血地指出:封建畸形人格主要表现为“清而不和”与“和而不清”,认为此类低下人格与革命精神相距甚远。在他看来,欲激发广大民众投身革命,客观上需要对它们予以深刻批判。在其思想里,“清”与“和”乃对应之辞。前者指品性高洁,昧于合群之理;后者为品德低劣,昧于守身之义。这里的“和”与《中庸》之“和”有别。《中庸》之“和”强调的是处事恰到好处,而刘氏之“和”则为无原则是非。他进而剖析道:“清而不和”者因偏于高峻,视己身价值过高而与现实社会隔膜甚深。他们绝欲遗世,忍情性绝,奢欲以自异为高,绝伦弃类,不复以天下为心,为山林枯槁之流。在中国处于瓜分惨祸,悬于眉睫之际,如此置社稷安危、民族兴衰于不顾之徒几无人格可言。刘痛斥道:“此辈虽克己励行,与世奚补?对社会不尽义务安得合人格乎?”其鄙视之情溢于言表。至于“和而不清”之人,他们视己之价值过卑,处世缺乏人格独立,多流入卑污。社会中如此之人甚多。他说,“孟子谓无是非之心非人,由今观之,无是非之心者何其之多。”这些人和光同尘,不知节义为何物,寡廉鲜耻以自屈其身,同流合污以媚于世,出则为鄙夫,处则为乡愿。所谓“乡愿”,即孔子所诟骂的败坏道德之人,孟子所言阉然媚于世者。很显然,刘所持立场与孔孟如出一辙,但衡量标准已今非昔比,而是革命派的近代政治价值观。二者虽形似但质异,难以等量齐观。

类似批判之论在陈独秀思想中亦不乏体现,并有所拓展。他指出:社会人格之堕落实“为国亡种灭之根源”。现实中国之危迫于独夫与强敌实源自民族公德私德堕落“有以召之耳”。即今不为拔本塞源之计,虽有少数难能可贵之爱国烈士,非徒无救于国之亡,行见吾种之灭。在他看来,凡一国之兴亡无不随国民性质之好歹转移。然而,中华民族自古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所以爱国思想,在我们普遍的国民性上印象十分浅薄。甚至说中国人无爱国心,只知贪生畏死。日常所争只为生死,但求偷生苟活于世上,不争荣辱,灭国为奴甘心受之,故各国人敢于出死力以侮我中国。对如此知有家不知有国、只保身家不问国事、只知听天命不知尽人力之陋习,陈痛斥道:“民族而具如斯卑劣无耻之根性,尚有何等颜面,高谈礼教文明而不羞愧!”

如此卑劣无耻根性的主要社会表现是“雅人名士”逃避现实与同流合污者自甘堕落。对逃避现实之现象,陈独秀指出:自好之士,希声隐沦,食粟衣帛,无益于世,世以雅人名士目之,实与游惰无择。由于充塞社会之空气陈腐朽败,求一些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在他看来,如此退隐实言行与传统虚无思想有关。他说:“铸成这腐败堕落的国民性之最大原因就是老、庄以来之虚无思想及放任主义。”它是中国多年的病根。陈称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实际上是对退隐逃避陋习的否定,与刘师培斥“清而不和”之论颇为相似。至于同流合污自甘堕落者,陈认为如此之徒更多。在他看来,堕落者多为愚昧无知、曲学下流,合污远祸,毁节求荣等性格卑劣之人,他们所持思想是顺世堕落的乐观主义。具体表现在社会上群喜从同,恶德污流惰力甚大,往往滔天罪恶视为其群道德之精华。在道德上人秉自然,贪残成性,即有好善利群之知识,而无抵抗实行之毅力,亦将随波逐流,莫由自拔。即使是有硕德名流之誉的贤人君子亦乏抵抗力,言行消极、脆弱、退葸、颓唐,驯致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天地易位。由于许多人视做官发财为人生之目的,人间种种罪恶凡有利此目的者,一切奉行之而无所忌惮。此等卑劣思维与社会恶习相沿而日深,铸为国民之常识,为害国家莫此为甚。真可谓“浊流滔滔,虽有健者,莫之能御”。而那班圆通派,心里相信纲常礼教,口里却赞成共和;身任民主国之职位,却开口一个纲常,闭口一个礼教。如此不以为耻,曲学阿世之举表明他们的道德人格卑劣。所以,陈独秀情不自禁地质问道:以君子始,以小人终,诈伪圆滑,人格何存?由是可知,中国社会恶潮流势力之伟大与个人抵抗此恶潮流势力之薄弱,相习成风,廉耻道丧,正义消亡,乃以铸成今日卑劣无耻退葸苟安脆易圆滑之国民性!呜呼,悲哉!亡国灭种之病根,端在斯矣!

总之,刘师培与陈独秀对封建腐朽人格及其影响的批判呈不断加深之势。其言论虽不乏过激偏颇之处,但蕴涵其中的深沉民族忧患意识跃然纸上。他们致力于实现资产阶级政治理想,顺应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凸显了人们追求美好理想的真诚愿望。

刘师培与陈独秀在深入批判之际,努力融合中西思想之精华,阐释了颇具一定理论深度和体系的近代人格思想。就刘而言,其革命理想人格主要体现为“人人具个人之资格”,体现了浓厚的近代人权思想意识。而此一人格的实现主要通过“以中矫偏”改造现存两类畸形人格而来。他说:“今欲人人具个人之资格,必折衷清和之间”。在他看来,“清而不和”之人虽“流于隘”,却能坚守道德,颇具独立精神;而“和而不清”之辈尽管“流入不恭”,视修养为儿戏,但其积极人世实属可贵。因此,取二者之所长,摈弃其所短,糅合西方近代人格合理内核,可使中国近想人格具有“清而不流于绝物,和而不流于媚世”的品格和“刚柔”之德。具体而言有三:积极人世,人格独立;崇尚自强不息和尚武精神;家族为轻,国家为重。

首先,积极入世,有所作为,同时坚持人格独立。刘师培痛斥避世之人“趋利避害”之举,呼吁人们无所顾忌地投身于革命,敢于实行破坏。他说:天下的事情,没有破坏就没有建设。具体到中国的事情,没有一椿不该破坏的,家族上的压抑,政体上的专制,风俗、社会上的束缚,没有人出来破坏,是永远变不好的。他急切呼唤人们行如激烈派之人,去从事空前绝后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认为那种离尘绝世之人,只会把中国弄得灭亡。只要人民都快快地出来办事,不要有迟疑,中国的事情就可一天一天好起来。

刘师培虽主张积极人世,但也反对媚世。他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侮曼人者即侮曼天也。其著作《中国民约精义》旨在“证以卢说”,深具崇尚人格独立之义。其所提倡的破坏论实乃破流俗之束缚,追求人格独立的明确宣示。这主要包括独立、自由与平等。所谓“独立”即“中立而不倚”。它是人获得近代自由、平等的先决条件。从国家、民族大局来看,它又为自强之要件。其要求广大民众“由自立以求自强”表露出浓郁的爱国之情,因为晚清之际中国贫弱虽有诸多原因,但人无独立性当属其重要一端。他指斥世人无立身守道之心,外托道德之名,内藏贪污之色,色厉内荏,言与行违,事事必饰圣贤之迹,以风度自矜。如此恶习理当涤除净尽。他猛烈批判“三纲之说”体现了此一价值追求。在他看来,“三纲之说”源于汉代,为先秦所无。但经后儒诠释和统治者藉政治之力推广,影响至为深远。就人格论,它完全否定了臣对于君,子对于父,妻对于夫的独立人格,严重阻碍了革命的发展。刘之抨击旨在拨乱反正,塑造近代独立人格。他要求人们既不避世亦不媚世,行如刚德之人,不顾流俗之是非,亦不惑于当前之利害,积极人世,以独立精神奋发有为,献身革命,为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虽忤世绝俗而不辞”。

其次,斥退让之说,讲求自强不息和尚武精神。刘师培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以退让为美德。其实,此德弊端甚多。它虽与老子贵柔贱刚之说有关,但更多的是广大民众为名教所囿、为礼法所拘的结果。它使人们忍让退缩、麻木自卑、胆小怕事,中华民族在晚清的厄运与此有莫大关系。他说:自退之心生,非惟于己身不求进益,即他人侵犯己身之自由亦将含垢忍辱,匪惟不拒他人之侵犯,且放弃一己之自由,以此为包容,以此为能忍,且以贤人长者自居,不知放弃权利与辱身同。故退让之人即卑污之人。他大声疾呼:今欲人人具有人格,非斥退让之说,何以禁世人之放弃权利哉?

为达到上述目的,刘师培认为:惟有讲求自强不息,崇尚尚武精神。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已包含刚健自强的思想资源,如《易传》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他看来,所谓君子并非对少数人而言,而是通乎上下而言,不独君卿大夫在其中,即士庶人亦在其中。在革命中,人人应做君子,怀抱济世救民之志,发奋为雄。同时,还需讲求“尚武”精神。他认为:整军经武,实为先王立国之本。而中国自三代以来不以尚武为立国之本,至宋儒以降,并以勇德为讳言,而使武之精神愈消磨于不觉。其实,古代以勇为达德,与智仁同。强调崇尚勇德。在现实中国,国难当头,若非使人人尽返其服兵之责,将何以挽积弱之风?这里,刘将自强不息与尚武精神结合起来,呼唤人们积极进取,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时代的挑战。

再次,家族为轻,国家为重。刘师培崇尚整体利益,强调为社会、国家、民族尽忠。向往西方近代自由、平等、独立等人格思想虽为其价值追求,但客观现实需要人们自觉牺牲个人私利以服从国家、民族利益。为此,他借用顾炎武之言强调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饱含着他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感、时代感与使命感。他说:报国家之途万,要须各尽其一分子之职分,殚精竭力,死而后已。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态跃然纸上。前已述及的反“三纲之说”,其主旨之一在于构建新型社会伦理、国家伦理,即将原来对父母尽孝之伦理移于社会、国家客体上。他说:“对于社会、国家尽伦理,亦为孝亲之一端也。”合乎时代需要的社会伦理是人人皆以社会为重,己身为轻,社会之事皆己身之事。甚至必要时,毫不犹豫地牺牲一己之生命而为社会图公益。在国家伦理上,他认为应视国家利益等同于小家利益,在难以兼顾二者时,舍小家顾大家。他说:以国家较家族,则家族为轻国家为重,此论与传统的杀身成仁、勇于牺牲、爱国爱民的精神相一致,蕴含着刘师培为了近代国家、民族公利而不惜牺牲个人私利的强烈愿望。

欲实现上述目标,刘师培赋予传统朋党、修身等以近代义。政党乃近代国家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代人格的形成虽离不开传统家族改良(详另文),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中国近代政党。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伦理不发达在于中国无完全社会之故,即无党无会,因为中国数千年来以党为大戒,致民风日趋于弱。比较而言,泰西各国无事不有会,无人不植党。如此民众方可以相助相保。西方社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各国均以党而兴。欲兴中国,则不得讳言朋党。而中国近代人格重构亦应作如是观。他说:欲人民有公德,仍自成立完全社会始。欲成立完全社会,贵于有党也。只要民各有党,社会之伦理可以实行矣。公德意识淡薄是封建畸形人格症结之所在,而由传统家族社会向近代公民社会转变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近代演化的必然趋势。如此方法势必有助于深化这一主题。

至于修身,刘师培着眼于转换传统思维方式,由修身为家发展为既为家更为社会、国家。他指出:一般所言之修身旨在自治其身而使己身为完全之人。其核心为人人当尽其为人之道。但传统的修身“仅为实践家族伦理之基耳”。从近代政治学来看,人之于国家关系极大。由于一人性质之不善会害及社会国家,故人人当修身。传统儒家言修身在于正心诚意,以矫气质之偏而革一切之恶根。而近代国家乃合人而后成,如果人人能修身,则人人咸知知重,而一国之中无恶人,政治势必日趋于善,而刑罚将日省。如此思维方式的转换无疑有利于近代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在塑造近想人格上,陈独秀的思想主张与刘师培的颇为相似,但内涵却有较大发展,显得更趋成熟。在他看来,民国成立后,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因为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其所言之伦理觉悟归结为一点就是培育新型国民,塑造近想人格。他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视所需乎为国献身之烈士,其量尤广,其势尤迫。虽然自共和思想流入以来,民德尤为大进,但真正使国民人人自由自尊、独立自主,实现伦理上的独立人格。尚需进一步努力。有鉴于此,陈对近代“新人格”的内涵作了较之刘师培更具革命性和理论深度的系统诠释:

其一,在理论上,彻底清算传统旧道德,铲除扭曲人格之根源。陈独秀认为,在中国传统道德政治中,儒家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均使后者沦为前者的附属品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故他指斥“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在他看来,三纲之根本义是阶级制度,其病在分别尊卑,课卑者以片面之义务。于是君虐臣,父虐子,姑虐媳,夫虐妻,主虐奴,长虐幼。社会上种种不道德的罪恶,施之者以为当然之权利,受之者皆服从于奴隶道德下莫之能违,弱者多衔怨以殁世,强者则激而倒行逆施。其社会危害极大。具体地说,中国人的虚伪、利己、缺乏公共心、平等观,中国人分裂的生活,偏枯的现象,一方无理压制一方盲目服从的社会,中国历史上、现社会上种种悲惨不安的状态无不与它们有关。虽然自古忠孝美谈,未尝无可歌可泣之事,然律以今日文明社会之组织,其严重恶果之一在于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人格丧亡,异议杜绝。所谓纲常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而民德、民志,民气,扫地尽矣。陈一针见血地指出: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在民国社会,若以孔子教义挽救世风浇漓,振作社会道德,未免南辕北辙。以此种道德支配今日之社会,维系今日之人心,欲其不浇漓堕落,是扬汤止沸。其言辞中流露的革故鼎新之意颇为明显。

其二,在具体内涵上,近代“新人格”需要具有“独立自治”等精神品格,做到公与私统一。在陈独秀看来,健全人格之于国家关系极大。他指出:集人成国,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塑造时想人格在思想上需要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在内涵上具有独立自治、自觉自重和自觉奋斗之精神。具体地说,个人自身幸福应以自力造之,不可依赖他人。其所言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等均属于“新人格”的必备品德。在独立人格中,廉耻等传统品格亦不可或缺。他虽对“旧道德不适今世”之论表示“赞同”,但又明确指出:“惟将道德本身根本否认之,愚所不敢苟同者也。”如传统廉耻等消极道德非孔教所专有。他说:“孔子之教义虽多不适于今之时势,然其消极道德之信条,如礼让廉耻等,颇足以针砭今日之颓俗,吾人固当拳拳服膺,并以此自励励人。”这实际透露出消极道德仍具有一定超时空的普世蕴涵。至于传统三纲五伦等旧道德虽说“在今日已无讨论之价值”,但他仍强调“遵理性”对其“忠孝”观吸收那些有益风化、真是于世道人心,大有益处的思想成分以发生人的忠义之心。要把家庭的孝弟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反对误解新文化运动,抛弃其慈爱美德。于此可见,将中外积极伦理道德思想融为一体成为其塑造近代“新人格”之关键。

培育上述精神品格客观上需要反对退让避世思想,根除绝对自私之念,积极人世,使公与私统一起来。陈独秀指出:当此恶流奔进之时,得一二自好之士,洁身引退,岂非希世懿德;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他要求人们振独立尚人之精神,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在社会中,个人的权利理应得到尊重。同时个人主义“决非绝对利己”,强调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在他看来,自利主义者为当今至坚确不易动摇之主义。然那些持极端自利主义者不达群己相维之理,往往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极其至将社会之组织破坏无余。事实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名与个人主义相冲突,实以巩固个人利益为本因。他要求人们除平日为己之私见,当守合群爱国之目的,尽力将国事担任起来,为国家惜名誉,为国家弭乱源,为国家增实力。

其三,在方法上,主要依靠教育、示范和团体的作用。在陈独秀看来,藉教育可达到培育“救国新民”之目的。他说: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对于吾昏惰积弱之民,计惟去短择长、补偏救弊,以求适世界之生存而已。教育也离不开示范的积极影响。他认为:近代贤豪,当时耆宿,其感化社会之力,至为强大;吾民之德弊治污,其最大原因,即在耳目头脑中无高尚纯洁之人物为之模范,社会失其中枢,万事循之退化。这从反面强调了模范之于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与刘师培相似,陈独秀亦看重近代团体的作用。他主张模仿近代西方,由家族团体,进而为地方团体,更进而为国家团体,以此改变中国人民唯统治者之命是从,无互相联络之机缘,团体思想,因而薄弱之状。其团体的核心为政党。他说:投身政党生活者,莫不发挥个人独立信仰之精神,各行其是:子不必同于父,妻不必同于夫。此于“新人格”大有裨益。至于国家团体,在他看来,第衡之吾国国情,国民犹在散沙时代,因时制宜,国家主义,实为吾人目前自救之良方。同时他也认识到其潜在不足,指出:吾人非崇拜国家主义,而作绝对之主张;良以国家之罪恶,已发现于欧洲,且料此物之终毁。这些言论无不体现出他所具有的理性精神。

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刘师培与陈独秀的近代人格思想可谓当时中国传统社会近代转型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体现了革命派重塑近想人格的积极努力。他们依据国情对近代人格思想的系统阐释,适应了中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对社会主体人的近代化的客观需要。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明显的理论特征:

1学术与政治结合。刘师培与陈独秀均为革命派中文化底蕴深厚的突出代表。此一近代人格思想展示出他们拥有较深的伦理道德素养。事实上,刘氏之人格思想实为其所撰《伦理教科书。》所诠释的主要内涵之一。而陈氏的“新人格”在《吾人最后之觉悟》、《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论著中均有相当深入系统的理论阐发。他们的近代人格思想不仅具有较强学术性,而且带有浓厚致用性,将培育革命人格与培育社会人格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真正意义上民主共和政治理想。如此结合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需要。

2传统与近代贯通。在刘师培与陈独秀的人格思想里,他们用以阐述的诸多用语既来源于传统文化之中,也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伦理学概念。如刘氏所言清、和、鄙夫、乡愿、自强不息等无不源自传统,而人格、公德、自由、平等、博爱、社会伦理、国家伦理、国家思想则取自西方。从整体来看,新旧简单杂糅痕迹依晰可见。比较而言,陈氏思想里虽同样具有中西合璧韵味,但融合程度更高。其思想中包含的中西概念主要有忠、孝、公德、私德、独立、自由等等。在文化思想上,他们强调道德为“人为之法,皆只行之一国土一时期,绝非普遍永久必然者。”认为道德之为物,必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非所谓一成而万世不易。他们对传统忠孝、修身及公私统一、人格与财产统一思想的理论阐释,体现了他们积极融合中西文化并有所创新的积极努力。

3革命与建设并举。刘师培与陈独秀的人格思想,从横向上看,均包含两层深刻历史内涵:侧重于近代国民的培育和立足于学理建设;从纵向上看,破坏与建设并举。他们欲塑造完美理想人格,首先对传统封建人格予以猛烈批判。而如此批判最后落实为具体的理论构建,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他们对近代人格思想分别所作的阐述,比较全面地展示了革命派近代人格思想的逻辑发展,表明革命派将革命与建设较好地统一起来了。

4实践与理论互动。作为追求中国近代化的实践者,刘师培与陈独秀积极投身于革命。这一具体实践激发了他们动员广大民众投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情。可以说,他们的近代人格思想源自当时社会实际需要,是实践衍生的思想产物,顺应了时展潮流。同时其近代人格思想形成后又反过来作用于当时社会,他们的身体力行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一互动有力地促进了清末革命思想的勃兴和推动了民国初期思想的建设。

5具体与目标统一。刘师培与陈独秀人格思想的侧重点虽明显有别,前者立足于政治革命,后者着眼于社会建设,但均适应了时代需要,具有其具体合理性。同时,他们无不将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融铸其中,体现其内在的价值目标合理性。如此统一实际上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现实追求与理想追求相结合的具体化。

总体而言,上述理论特征是刘师培与陈独秀人格思想内在本质的必然反映,展示了他们对中国资产阶级新型国民的无限憧憬和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富于理论的阐述和身体力行,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积极时代意义。

1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建设的发展。从本质上而言,他们的人格思想立足并服务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1903—1907年间,刘师培是革命派中反满共和宣传的著名人物。其大力呼唤资产阶级理想人格,强调人格尊严,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崇尚独立、入世、自强、奋进,为国家民族的崇高利益而奋斗的人格思想,无不展示他那忧国忧民的内在思想特质。而民国的建立客观上推进了此一近想人格重塑的历史进程,陈独秀的理论诠释体现了民国建设的实际深度。他们人格思想的最大共性在于理论上虽积极向往西方近代人格模式,但在实际上却与以个人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的利益至上为核心的西方资产阶级人格思想存在一定差异,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建设的开展。

2丰富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近代思想文化。刘师培与陈独秀的人格思想各具特色,前者着眼于提倡革命人格,而后者旨在塑造新型国民人格。它们的内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独特性与倾向性,体现革命派不同时期的客观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革命派的理想价值追求。二者的珠联璧合使革命派的人格思想自成体系且趋于完备,并与其他革命志士的类似思想彼此激荡,同近代政治理想交相辉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近代思想文化的内涵,推动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进步。

3昭示了中国传统人格近代化的必然趋势。从伦理史角度而言,此一思想既是传统理想人格的延伸,又是它的升华。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设计的理想人格为圣贤,其主要特征是“内圣外王”,包涵“仁爱”理想、“中庸”准则、“经世”胸怀、献身精神等积极合理内核。从刘师培与陈独秀的人格思想中所表露的救国情怀中可以看出,他们立足于近代中国国情,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传统人格思想的合理因子,力图融合西方近代人格思想以塑造中国资产阶级理想人格。他们集批判,继承,创新于一体使构建中国近代伦理道德的初步尝试更具特色,与当时保守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激进主义的人格观有别,成为中国近代人格发展的重要一翼,昭示了中国近代人格的未来趋势。

4深化了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的主题。国民性改造是当时志士仁人在思想领域总体清算封建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到清末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格受到无情践踏。刘师培与陈独秀主张用合乎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格取代封建畸形人格,实际蕴涵一定的民族反思特色,体现了追求人的近代化的内在实质,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性,并与梁启超的“新民”,章太炎的“人的解放”、蔡锷的“为四万万人争人格”、邹容的“进人格”、蔡元培的“养成完全之人格”、孙中山的“人格救国”等彼此互动,形成一股强大的传统思想近代化潮流,深化了中国近代以来国民性改造的主题。

人格范文篇3

本文作者:杨海工作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法学研究所

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将人们的消费行为引导为一种宣示,一种符号,都是为了获得大众认同,一种虚幻的自我满足。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商品的便宜实用耐用消费已没有意义。他们购买商品更看重商品的品牌时尚炫目。因为他们需要物来“耍酷”,吸引眼球。大众文化的倡导者、经营者和传播者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他们是商家与消费者的桥梁。今日商家的成功之道在于将商品与文化联姻,并借助传媒包装给消费者。正是商品与文化的联姻,使世俗的人们在消费物的同时获得了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需求的满足。他们总能抓住大众的心理进行集体忽悠。其巧妙性在于媚俗,即善于迎合大众的口味。消费者只要需求,市场就会提供满足。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意义的制造者,即商品的生产者,动用操纵在他们手中的大众媒介的力量,将一道虚幻的光环投射在商品的头上,将空虚、浅薄、平庸与粗俗——现代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包装成美丽、优雅、高贵、个性等等。大众通过商品的消费,获得了他们缺少与渴望的一切。购物行为不再是单纯商品消费,而是优雅的格调,高贵品味的象征,这正是这个时代被大众追捧的符号。“哥购的不是物,是文化!”大众生存的本真状态被装入套中,对于大众文化的追求,让草根更有成就和英雄感。文化一旦被消费绑架,商品与大众文化成为硬币正反面,不能剥离,在文化的点缀下,商品销售有了最好的幌子。媚俗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作雨的市场经营者。成为现代人的品味总是被所谓文化所迷醉,没有文化即没有品味没有格调,远离文化是可怕的,因为这是知识经济时代,远离文化即意味被时代边缘化,这对于暴富者是不能接受的。正如时下玩古玩的,很多腰缠万贯者,并不在乎物的价格,他对于他看中的古董可以一掷千金,他对于赚与亏并不太关心,他只是想混迹这一行当中找到文化人的那份受尊重感。通过这一行为,让人知道他懂品味,不是除了铜臭,啥也没有的异类。巴尔扎克笔下的资产阶级新贵总是不惜一掷千金来获得贵族的头衔,这在那些暴发户看来自己多年的奋斗才终成正果。文化只是商品生产者玩的障眼法,游戏机变成学习机的把戏。文化的消费或者文化幌子的消费,让消费者受用。青年学生不辨就里,或者干脆装糊涂,因为这确实迎合了他内心的需求。但是物在被消费的同时,其投射的光环会慢慢散尽,耍酷者倘不能将内在的涵养与花样的形式两者统一起来,终将成为“驴屎蛋子——外面光”者。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主义引导下,大学生消费群体极易感染上时代的传染病,进而导致人格缺陷,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从众心理。就是大众口里的“随大流”。大众文化的时代,这种跟随,是跟随大众时尚,纵然不是引领者,也不能成为落伍者。现代人群最为焦虑的是被他人视为不懂时尚。最后别无选择,要么是时尚的追逐者,要么被时尚淘汰。对于物的品牌的追逐,你追我赶,不甘人后,成为今天社会的众生相。2、“个”,或称“另类”。即在人群中标新立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耍酷”。其目的还是炫耀,为了引领校园时尚,吸引眼球,而不是保持本真。不论是从众还是耍酷,其殊途同归,都不可避免导致人格异化,自我本真的丧失。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于健康人格曾经这样表述: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大学生消费群体在大众文化消费的大潮中,是不可能成为引领者的,他们只能追逐其中,在满足物欲的道路上自觉沦落为被引领者、被设计者、被创造者。

大众文化的喧嚣与骚动正搅动人们的神经,如何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我们认为关键还是让一颗躁动的心沉静下来,力求在人群中保持本真自我,而不是被大众文化席卷而去。这里拟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对策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社会都有自己不可撼动的意识形态中枢,这个中枢就是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核心价值。当代青年学生个体价值目标应该与我们社会提倡的主导价值,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目标相统一。把它作为定海神针,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方能做到“任凭风春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对策二:自我节制。节制是种美德,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能彰显一个人的德性。对物的需求应自觉减少,而更多的去追求精神生活。自我节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美德本质在于探寻精神生活,不过分看重物质利益。圣人道德,道德圣人是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崇高道德的要求,就可以克服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管子•戒》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淡泊物质欲望,对于保持心态平衡、坚定理想和意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策三:应保持独特个性。从众是大众的弱点,是自我的迷失。在人群中,青年学生不是随波逐流,而应辨别方向,保持本真自我,行为上又不失随和。认同“感恩、创造”是成长中两个重要语词,并愿意身体力行。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能否保持独立的个性,很大因素取决于我们能否超越物欲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格范文篇4

这本书是由一名患有少见的精神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患者以亲身经历的形式记录出来的一份珍贵的病历。是一本记实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就心理学研究而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的作者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卡梅伦.韦斯特(以下称卡姆)是位30多岁的成功商人,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婚姻和一个6岁大的可爱的孩子。在其父过世后,卡姆帮助哥哥经营家族企业。由于工作忙碌,卡姆生了一场大病,手术后,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被恶魔缠住了:在镜子面前他会说一些莫明其妙的话,并且,他还会拿起刀片划向自己的手臂,而他自己却无法控制.................

卡姆的怪异行为引起了卡姆自己和妻子的恐慌,他们开始四处求医,心理医生发现在卡姆的体内,寄居了大大小小,男男女女24个分身,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各不相同。后经心理医生诊断,他得的是一种精神疾病----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这种疾病以前被称为“多重性人格障碍”

在长期不懈的治疗过程式中,一段段尘封以久的记忆力被无情的揭露出来,儿时的卡姆曾遭受过来自亲人的性虐待。当时的卡姆还是个小孩子,他无力应对那种恐怖的,无情的场面,就在自己内心深处分化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自己”来分解压力,这些不同的人格长期潜伏在卡姆的心灵深处,伴他成长,每每遇到令他无法应对的场面。这些分身就出来做他的“替身”,以至于成年后的卡姆根本不记得自己曾被虐待的往事,而他的那些分身却始终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挣扎渡日。

除了卡姆外,他的妻子--瑞琪也保受煎熬,她不但要同一个外表一样,但内在不同的24个人共同生活,还要保护他们的孩子在这场家庭灾难中不受到伤害。在两种力量--意志与痛苦、希望与忧郁的共同撕扯下痛苦的挣扎。幸好每到关键时刻,他们六岁的儿子总能让焦灼的气氛得到缓解,使他们的婚姻没有因卡姆的病情而遭到破坏。

通过一系列的梦释、解释等修通工作,卡姆意识别了自己的不同身份的意义,逐渐开始正视自己荒诞的童年,接受了自己的不同分身,同时他不断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

初看此书的前几章时,说实话,还真感觉有点恐怖,但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我还是坚持看完此书。

站在心理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此书还真是难能可贵的一本精典案例,它让我们从一个患者的角度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有了感情的认识,对美国心理学届的治疗过程有所了解,同时此书也告诉那些患有此种疾病的人们,他们并不孤独,有些人和他们一样在经受着病魔的折磨。

总体来说,看完此书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对于“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称多重人格障碍“简称DID(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的了解。

美国精神病在大词典对于“多重人格障碍”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亚人格,视为多重人格。是一种癔症性的分离性的心理障碍。”“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虽然同一个人具有两种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时间只有其中之一显现出来,每种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记忆、行为、偏好。本书中的卡姆他的病情还未达到如此严重的境地,在他和他的分身中还存在着“并存意识”,即他的各个分身均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另外DID在治疗中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其发病率并不高,但在治疗上却比很多其他精神疾病更难以治疗。更需要依靠药物以外的其他方法来治疗,也需要长期艰苦的持续治疗。

二、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的重要性

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来自家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健全的家庭和不遗余力支持他的家人是患者最大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他们康复的基本条件。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庭是生命中最值得信赖的港湾,家人的爱、伴侣的爱、儿女的爱都是天底下最无私的情感。心理学讲:但凡是在人困难无助,承受压力的时候,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当事人的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一个人在遇到事件打击时如果拥有他人的关心及有用的社会信息及社会支持,那么他的抗压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更好的抵抗压力。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亲密的和可信任的关系是压力有效缓冲器。

三、自我的整合

人格范文篇5

的游戏,是比较重要的。虽则我很赞赏各种不朽的创作,无论是绘画、建筑或文学,可是我

觉得真正艺术的精神如果要成为更普遍的东西,要侵入社会的各阶层,必须有许许多多的人

把艺术当做一种消遣来欣赏,绝不抱着垂诸不朽的希望。每个大学生都有打网球或踢足球的

平凡技术,是比大学产生几个可以参加全国比赛的体育选手或足球选手更为重要的,同样

地,每个儿童和成人都能够自创一些东西以为消遣,是比一个国家产生一个罗丹(Rodin)

更加重要的。我认为只产生几个以艺术为职业的艺术家,还不如教学校全体学生塑造黏土的

模型,同时使所有的银行行长和经济专家都能够自制圣诞贺片。换一句话说,我主张各方面

的人士都有业余活动的习惯。我喜欢业余的哲学家,业余的诗人,业余的摄影家,业余的魔

术家,自造房屋的业余的建筑家,业余的音乐家,业余的植物学家,和业余的飞行家。我听

着一个朋友随便地弹着一首钢琴的乐曲,跟听一个第一流专门职业者的音乐会一样地快乐。

人人在客厅里欣赏他的朋友的业余魔术,比欣赏台上一个职业魔术家的技艺更来得有兴趣;

做父母的欣赏子女的业余演剧,比欣赏一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更来得有兴趣。我们知道这是自

然发生的情感,而只有在自然发生的情感里才找得到艺术的真精神。为了这个缘故,我觉得

这种自然发生的情感非常重要,中国的绘画根本是学者的消遣,而不是职业艺术家的消遣。

艺术保持着游戏的精神时,才能够避免商业化的倾向。

游戏是没有理由的,而且也不应该有理由,这就是游戏的特质。游戏本身就是良好的理

由。这个观念可由进化的历史上获得证明。美是一种不能用生存竞争加以解释的东西,有一

些美的形式是会毁坏的,甚至在动物方面也是这样,如鹿的过度发展的角。达尔文觉得他不

能够以自然的选择的原理去解释动植物的美,所以他只好提出性的选择这个第二大原理。艺

术是身体和智能力量的充溢,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如果我们没有认

清这一点,那么我们便不能了解艺术和艺术的要素。这就是那个备受贬评的“为艺术而艺

术”的观念。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政治家无权发表什么意见;我觉得这仅是关于一切艺术创

造的心理基础的无可置辩的事实。希特勒曾斥许多现代艺术形式为不道德的东西,可是我认

为那些画希特勒肖像悬诸新艺术博物院以取悦他的艺术家,乃是最不道德的人。那不是艺

术,而是。如果商业化的艺术常常伤害了艺术的创造,那么,政治化的艺术一定会毁灭

了艺术的创造。因为自由便是艺术的灵魂。现代的独裁者在企图产生政治化的艺术时,确是

在尝试一种办不到的事情。他们似乎不知道刺刀的力量不能产生艺术,正如你不能向娼妓买

得真爱情一样。

我们如果要了解艺术的要素,必须认力量的充溢是艺术的物质基础。这就是所谓艺术的

或创造的冲动。“灵感”(inspi-ration)一词用起来时,便是证明艺术家自己也不知道

这种冲动来自何处。这仅是一种内心的激发,象科学家发现真理的冲动那样,或探险家发现

新岛屿的冲动那样,是没有方法可以解释的。我们今日得到生物学知识的帮助,已经开始知

道:我们智能生活的整个组织,是受着血液中的激动素(hor-mones)的增减和分配所节制

的;这些激动素在各种器官里和统治这些器官的神经系里活动着。甚至于愤怒或恐惧也仅是

副肾素(adrenalin)分泌量的问题。据我看来,天才仅是腺分泌的供给过多的结果。有一

个默默无闻的中国小说家,不知道现代所谓激动素,却做过一个正确的猜测,认为一切活动

均发源于我们身上的“虫”。奸淫的行为是由于虫啃着我们的内脏,使人不能不想法子满足

他的欲望。野心,进取心,和好名好权的欲望也是由于另外一些虫在作祟,弄得一个人心中

骚动,到达目的的时候才肯罢休。一部小说里说,一个人写一本书也是由于一种虫在作祟,

激动他无缘无故创造一本书出来。以激动素和虫而论,我还是要相信后者。“虫”这个名词

是比较生动的。

当一个人有着数量过多或甚至数量正常的虫时,他是不能不创造一些东西的,因为他自

己不能作主。当一个孩子有着过多的力量时,他平常走路的姿势便会变成跳跃的动作了。当

一个人有着过多的力量时,他的走路的姿势便会变成扬扬阔步或跳舞了。所以,跳舞不外是

无效率的走路姿势罢了;这里所谓无效率便是实利观点上,而不是审美观点上的力量浪费。

一个跳舞者要到一个地点时,不走最便捷的直路,却作一个圆形的旋舞。一个人在跳舞时并

不想要爱国;命令一个人依照资本阶级者,法西斯主义者,或无产阶级者的意识形态去跳

舞,这结果只能破坏跳舞上的游戏精神和伟大的无效率状态。在文明中的人类和其他各种动

物比较起来,所做的工作委实已经太多了;可是有些人好象认为人类的工作还不够多似的,

因此甚至他的一点小闲暇,一点从事游戏和艺术的时间,也要让国家这个怪物来侵占了去!

艺术仅是游戏:这种对于艺术真本质的理解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问

题。美仅是良好的形式。好画或美丽的桥梁有良好的形式,行为也有良好的形式。艺术的范

围比绘画、音乐和舞蹈更广,因为各种的活动都有良好的形式。体育家在赛跑的时候有良好

的形式;一个人由幼年少年至壮年老年时期,始终过着美丽的生活,也是有良好的形式的;

一次指挥如意,调度适宜,终获胜利的总统竞选,也是有良好的形式的;中国旧式官吏小心

训练起来的谈笑和吐痰的姿态,也是有良好的形式的。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有形式和表现,而

一切表现的形式都是在艺术的范围之内的。所以,要把表现的艺术归于音乐、舞蹈、和绘画

这几方面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这个较广泛的艺术解释的观念之下,行为上的良好形式和艺术上的良好人格是

关系密切的,而且是同样重要的。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有放佚的表现;我们身体上的动作也

可以有放佚的表现。当我们具有那些过多的力量时,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表现一种

闲适,优雅,与形式上的和谐。闲适和优雅是由一种身体胜任愉快的感觉产生出来的,由一

种不但能把事情做得好,而且做得美的感觉产生出来的。在较抽象的境域里,当任何一个人

把一样工作做得好的时候,我们都看得见这种美。把工作做得好或做得干净爽快,这种冲动

根本也是一种审美的冲动。杀人的行为或阴谋虽是恶无可逭,可是如果做得干净爽快,看起

来也是美的。在我们生活上较具体的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做得爽快,温雅,和胜任的事

情。我们所谓“人生快事”,就是属于这一类。一句问候的话说得好,说得恰当,便是美

的,说得不得体,便是失态。

在中国晋代的末叶(第三及第四世纪),温雅的言语,生活,和个人的习惯发展到登峰

造极之境。当时,“清淡”盛行。女人的服装最为妍丽,彼此争奇斗胜;以漂亮闻名的男人

也非常之多。当时又盛行养“美髯”,男人穿着宽大的长袍,大摇大摆地走着。衣服做起来

极为宽大,穿在身上,什么地方的痒都可以搔到。什么事情都做得很温雅。中国人常常把一

束马尾的长毛缚在一支短杖上以驱蚊蝇;这种叫做鏖的东西渐渐成为谈话的重要附属物,所

以这种闲谈在今日的文艺作品中还是称为“尘谈”。其含义就是:一个人在谈话的时候,手

中拿着那枝尘,很温雅地挥动着。扇也成为谈话的可爱的附属物,谈话者把扇时而张着,时

而挥着,时而摺起来,有如美国的老人家在演讲时把眼镜再三架在鼻上又拿掉一样,看来颇

为悦目。由实利的观点上说起来,鏖或扇比英国人的单眼镜稍微较有用处,可是它们全是谈

话的风格的一部分,正如手杖是散步的风格的一部分一样。我在西方所看见的礼仪之中,最

优美的两种是:普鲁士的绅士在客厅里向女人鞠躬时皮鞋后跟轻敲之声,及德国少女一腿向

前弯而行屈膝礼的姿态。我觉得这是非常优雅的姿态:现在这种风尚已经消灭,真是可惜。

中国人有许多社交上的礼仪。一个人的指头、手,和臂的姿态都经过了一番严格的修

养。满洲人所谓“打扦”行礼方式,也是一种很美观的姿态。当一个人走进房间的时候,他

把一手伸直在一边,然后弯下一腿,做一种很优雅的行礼姿态。如果有几个人坐在房间里,

他便以那条直立的腿为轴心,全身旋转一下,向房间中的人们全体表示敬意。你也应该看一

个有修养的下棋者把棋子放在棋盘上的样子。他把一颗白色或黑色的小棋子均衡地放在食指

上,然后以很优美的姿态,用大拇指由后边轻轻地把棋子推出去,使之落在棋盘上。一个有

教养的清朝官吏在发怒的时候,做出非常优美的姿态。他穿着一件长袍,袖子卷起而露出丝

衬里来,这种袖子叫做“马蹄袖”,当他勃然大怒的时候,他便向下挥动着右臂或双臂,让

卷起的“马蹄袖”放下来,大摇大摆地走出去。这就叫做“拂袖而去”。

一个有教养的清朝官吏,其谈吐也很悦耳。他的话以一种美妙的声调表现出来,而那种

北平腔的悦耳声调具有优美音乐的抑扬顿挫。他的字音说得又优雅又缓慢,讲到真正的学

者,他的言语是夹杂着中国文学上珠玑般的辞句的。你也应该观察清朝官吏大笑或吐痰的样

子,那真是美妙无比。吐痰的动作普通是以三个音乐的拍子去完成的,开头两个拍子是吸进

和廓清喉咙的声音,以引出最后吐出痰时的拍子;吐出痰时的动作是急速有力的:“连音”

继之以“断音”。老实说,如果吐痰的动作以审美的方式完成,我并不以喷到空气中的微菌

为意,因为我虽受过许多微菌的袭击,可是我的健康并没有遇到什么不良的影响。他的笑也

是一样有规律的,艺术化的,有韵律的动作,稍微有点矫揉做作,而结束时的声响则大一

些,如果有白胡须的话,声响却会比较柔和一点。

以伶人而言,这种笑是一种细心修养起来的艺术,是他的表演技巧的一部分;戏剧的观

众对于一个做得十全十美的笑的动作,是始终能够加以欣赏和赞美的。这当然是一桩很困难

的事情,因为笑的种类很多:快乐的笑,看见一个人堕入他人圈套时的笑,讽刺或蔑视的

笑,以及一个人被势不可当的环境力量压倒后的绝望的笑;最后这种笑是最困难的。中国的

戏剧观众注意这些东西,也注意伶人的手的表情和“台步”。手臂的每一个动作,头部的每

一次倾侧,颈项的每一次扭转,背部的每一次弯曲,宽大的袖子每一次的摆动,和足部的每

一步,都是一种细心训练起来的姿态。中国人将演剧分为“唱”和“做”两类,有些戏剧注

重于“唱”,另外有些戏剧则注重于“做”。所谓“做”,就是指身体,手臂,和面部的表

演,以及情感和表情等比较普通的动作。中国伶人须学会怎样摇头以表示异议,怎样扬眉以

表示怀疑,怎样轻抚胡须以表示安宁和满足。

一种艺术作品的特殊性质是艺术家的人格表现;艺术只有在这种限度内才和道德发生关

系。人格伟大的艺术家产生了伟大的艺术;人格渺小的艺术家产生了渺小的艺术;感伤的艺

术家产生了感伤的艺术;色情的艺术家产生了色情的艺术;多情的艺术家产生了多情的艺

术;巧妙的艺术家产生了巧妙的艺术。一言以蔽之,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便是如此。所以,道

德并不能依独裁者易变的狂想或宣传部长易变的道德律而加以改变或压抑。道德必须由内心

生长出来,成为艺术家的灵魂的自然表现。而且,这不是可以选择的东西,而是一个不可避

免的事实。心地卑劣的艺术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伟大的绘画,心胸伟大的艺术

家纵使生命发生危险,也不能产生下劣的绘画。

中国人关于艺术的“品”的观念是极有趣味的,这种“品”有时称为“人品”或“品

格”。这里也有分等级的观念,例如我们称艺术家或诗人为“第一品”的或“第二品”的,

也称尝试好茶的味道为“品茗”。这样,对于一个人在某种动作中所表现的人格,我们有着

许多不同的应用语。对于一个坏赌徒,或一个性情暴躁或趣味低劣的赌徒,我们说他“赌

品”不好。对于一个醉后失态的饮酒者,我们说他“酒品”不好。好棋手有好“棋品”,坏

棋手有坏“棋品”。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批评作品名叫《诗品》①,书中将诗人分成各种等

级;

①作者钟嵘,生活在公元500年左右。

此外当然还有名叫“画品”的艺术批评著作。

所以,关于这个“品”的观念,一般人公认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绝对受他的人格所支配

的。这“人格”同时包括道德上的人格和艺术上的人格。这种观念注重人类的了解,崇高的

意志,脱离俗尘的态度,以及琐碎、无聊、或下流的消灭。从这种意义说来,它和英国人的

“态度”或“风格”颇为近似。一个任性或不依传统的艺术家会表现一种任性或不依传统的

风格;一个温雅的人自然会在风格上表现着温雅和美妙的质素,一个具有高尚趣味的大艺术

家不会墨守成规,受习气所束缚。由这种意义上说来,人格就是艺术的灵魂。中国人素来绝

对相信:一个画家如果道德上和审美上的人格不伟大,便也不能成为伟大的画家;在评判字

画的时候,最高的标准不是艺术家是否表现优越的技术,而是他是否具有崇高的人格。一种

表现着完美的技巧的作品,也许会表现“卑下”的人格,在这情形之下,依英人的说法,这

种作品是缺乏“品格”的。

在这里,我们应该谈到一切艺术的中心问题了。中国大将军和宰相曾国藩在他的一封家

书里说:书法只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形式和表现。当时一位最伟大的书法家何绍基赞成

曾国藩的观念,而且称许他的见识。一切的艺术都是具体的,所以艺术家始终须把握住一个

机械上的问题,就是技巧的问题;可是艺术也是精神的,所以个人的表现是一切创造形式的

根本要素。这种个人的表现就是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作品中唯一有意义的东西;艺术家的

个性是比他的技巧更加重要的。在写作上,一部作品中的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作家在判断

上与好恶上所表现的个人的风格和感觉。这种人格或个人的表现不断地有被技巧所掩蔽的危

险;无论在绘画上,写作上,或表演上,一切初学者的最大困难便是不能放浪形骸,顺其自

然。其原因当然是由于初学者被形式或技巧所吓倒。可是不管什么形式,如果缺少这种个人

的要素,便不能成为优美的形式。一切优美的形式都有一种韵律,而一切韵律看起来都是美

的,无论是一个得锦标的高尔夫球健将挥动球棒的韵律,或一个人飞黄腾达的韵律,或一个

足球选手将球带过球场的韵律。在这里必须有如潮涌的表现;这种表现必不可被技巧所妨

害,而必须能够在技巧里优游自在地活动着。当一列火车绕了一个弯的时候,或当一艘游艇

张帆疾驶的时候,那种韵律看来是很美的。当一只燕子在飞翔的时候,或当一只鹰鸟由空疾

降以扑掠食物的时候,或当一只骏马驰至终点而获得锦标的时候,那种韵律是很美丽的。

我们主张一切的艺术必须具有品格,所谓品格便是艺术家的人格,或灵魂,或衷心,或

中国人所谓“胸怀”在艺术作品上所暗示或表现出来的东西。一个艺术作品如果没有那种品

格或人格,便是死的,无论多少技艺或圆熟的技巧都不能把它由死气沉沉或缺少活力的状态

中救回来。如果缺少那种叫做“性格”的很有个性的东西,美的本身便是平凡的。有许多想

做好莱坞电影明星的女子不晓得这一点,只是摹仿玛琳黛特丽(MarleneDiertich)或琪

恩哈罗(JeanHarlow)的表情,使导演于愤激之馀,只好去寻找新人才了。平凡的漂亮面

孔非常之多,可是新鲜的,有个性的美却少得很。她们为什么不去研究曼丽特莱士勒

(MarieDressler)的演技呢?一切的艺术都是一致的,无论是电影上的表演,或绘画,

或文艺的著作,都根据于同样的表现原则或性格。真的,我们如果观察曼丽特莱士勒或里昂

巴利摩亚(LionelBarrymore)的表演,就可以得到写作上的风格的秘诀。创造那种性格

之美,就是一切艺术的重要基础,因为无论一个艺术家做什么事情,他的性格总在他的作品

中表现出来。

性格的创造是道德上和审美上的问题,而且同时需要学识和风雅。风雅这种东西和鉴识

力比较相近,也许是艺术家天性的一部分,可是一个人要有相当的学识,看见一部艺术作品

时才能够感到最高的喜悦。这一点在绘画和书法上尤其来得明显。一个人看见一幅字,便可

以知道写字者有没有看过许多魏碑。如果他曾看过许多魏碑,这种学识就会给他一点古气,

可是除此之外,他必须让他的灵魂或性格渗进去;这种灵魂或性格当然是人人不同的。如果

他有一个娇柔而感伤的灵魂,那么他会表现出一种娇柔而感伤的风格;可是如果他喜爱力量

或伟大的权力,那么他也会采用一种表现力量和伟大的权力的风格。这样,在绘画上和书法

上,尤其是在书法上,我们能够看见各种的审美质素或各种美的型式,而没有一个人能够把

艺术作品之美和艺术家自己灵魂之美分别出来。世间有狂想和任性之美,强壮的力量之美,

伟大的权力之美,精神的自由之美,毅力和勇气之美,浪漫的魅力之美,抑制之美,温柔的

优雅之美,严肃端庄之美,简朴和“愚拙”之美,整齐匀称之美,疾速之美,有时甚至于有

人格范文篇6

具体来说,民主心理条件包括以下内容:(1)相信错误难免。在实践中,绝不认为任何有关实施、主义或道德原则的见解是绝对正确的,无改善的余地。(2)重视实践的验证。民主国家的公民必须重视实践。公民必须乐意把各种各样的提供选择的解决办法付诸检验,首先是辩论的检验,适当时也诉诸实践的检验。(3)持批判态度。民主国家的公民对待他们的领导人应该持批判态度。成功的民主要求公民在于民选官的信任中掺和一些批判精神,即对当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目的是为了市政府和官员免于常出错误,为了必要时可迅速挽回一些有害的影响。(4)要有灵活性。公民一方面在思想上应作好对各种改变的准备。而且更应积极地愿意看到社会处于不断改变之中,乐于使自己的生活与之协调。(5)要有现实的态度。必须要认识到,社会问题不会有一了百了解决办法,调整与改进人类制度将继续不断,永无尽期。民主是建基于并非毫无瑕疵的人与制度之上的。(6)愿意妥协。民主国家的公民需乐于以妥协办法解决他们的分歧,民主的所有条件中,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7)能容忍。民主国家的公民必须容忍。首先,最基本的是要容忍不守成规。既要保护社会中少数人的不合常规的行为。第二个层次,民主国家的公民不仅乐于让别人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加干涉,而且必须容忍别人直接反对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在第三层次上,民主国家的公民必须容忍甚至是怀有恶意或出于愚蠢的反对。(8)要客观。它包含着社会成员要承认社会内部不同种类的利益集团。考虑他们任何具体争端时,必须权衡有关的不同层次的利益。(9)要有信心。民主国家的公民必需相信他们的集体能力能管理自己。社会成员作为个人,作为一个社会,都必须对他们自己有怀有信心,必须乐于依照这种自信采取行动。

总之,科恩的民主心理主要从公民的政治理性出发,强调公民重理智、重客观的意识行为,冷静考虑,不固执成见,要求公民都具有成熟的政治心理2.英格尔斯的观点。相比科恩的“成人化”的政治人格,英格尔斯更强调公民的参政行为,关注公民对自身、他人、权威、社会团体和价值的态度:(1)对自身;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信心。(2)对他人价值和尊严的信心。(3)对权威:注重个人自由,与强大的权威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不予信任;与权力主义者相比,不需要统治和服从。(4)对社团:开放,准备接受差异,意愿妥协和改变。(5)对价值:追求多元化,倾向于与人分享。(6)政治参与:关心国家和国际政治事务;随时了解重要的国内外大事和政治人物;同政治和政治团体保持经常的接触;参加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活动;参加投票选举;关心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度和实施。

3.拉斯韦尔的观点。拉斯韦尔更关注与公民的政治宽容度。他认为“民主主义者”性格包括:(1)一个“开放的自我”对他人的热情儿管容的态度;(2)一种与他人拥有共同价值观念的能力;(3)一种多层次的而非单一的价值取向;(4)对于人类环境的信任和自信;(5)免于忧虑的相对自由。

4.以孙中山、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社会改革家的观点。他们往往以改变国人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染下的劣性因素为出发点,要求“冲决罗网,倡兴民权”,重塑国人的现代政治人格。包括:拥有自由平等自主自治的主人翁意识;具备最基本的现代政治认知,拥有政治活动能力;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爱国心;积极参与政治,并且拥有依靠个人而非他人的内控态度;有“乐观之精神”、“坚忍之毅力”,“一往向前去做”的行动;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拥有开放心态,同时又不附和盲从。

但以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民主制度不仅仅需要充分的民众参与,更需要维护民主制度的稳定和有序进程。认为政治主动性不能强烈到损害政府的权威,政治参与应适度而不导致政权更迭频繁,政治歧异应受到制约而不会使党派相轧,行政效率过低。所以,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应该是一种混合的,既有积极参与的一面,同时结合了顺从型和地域型的政治人格;既存在着政治上老练、参与人情高的、理性、积极主动的公民,又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地域民和顺民,他们在政治上不老练,参与热情很低,考虑问题很传统,在政治上消极被动。首先,公民必须有向政治精英表达自己需求的意向,让政治精英知道自己的希望,他参与政治,以便明确政治精英的责任,并对其施加压力。有能力影响政治,以便保证政治精英的责任。其次,对公民来说,政治并不是实现其愿望的最后重要的因素,政治在其生活中的重要性相对较小,这也是民主稳定的一个平衡砝码。这样,可以使政治精英在受到约束的同时,又不至于制约太过令其失去效力。如果公民们对政治不闻不问,就可能导致制约力不够;反过来,如果公民们总是将政治问题看的很重要,动辄参与政治,那就很有可能导致制约过分。这一派的观点更为注重公民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走向偏激和狂热,免于“苏格拉底”式的民主下的多数暴政。同时也更为现实的注重公民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为不同性格的中和可以保证民主的稳定和持久。

无论是强调公民自主意识、政治参与,还是更关注于在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与被动之间寻求平衡,都是在为国家民主化进程中的国民人格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人格模式。普通人创造历史,不仅仅表现在某些历史关头他们受到某种信仰、观念和主义鼓舞所激发出来的狂热或激情,所成就的事业如革命、起义、暴乱等,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他们琐碎平淡的生活中的行为和观念。决定历史和制约历史的力量归根到底源于这些近乎本能的和无意识的生存生活之中。

科恩曾指出民主经常受到来自社会内部的各种威胁,但是“唯一可以永远保护民主不受这种内部威胁的,要依靠组成这个社会的公民的气质和智力。……归根结底,这个问题最后必须由构成民主社会的人类来决定———他们对政府是怎样认识的,有何感觉,希望什么样的政府。如果他们不要民主,或在某些方面不要民主,无法强迫他们接受。保护民主不受蓄意的内部威胁,必须由公民的政治意愿来决定,由他们对自治的愿望及支持这种自治时的性格上的成熟程度来决定。他们必须理解民主并理解它的要求……如果他们希望保持民主,他们就必须渴望民主。”“社会真正的宪法不是任何政府所能暂时中断的,他根植于公民的性格之中。要在紧张时期也尊重民主程序,唯一可靠的保证是社会广大成员从内心对这些程序承担义务。”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社会和精神的统一体,是由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因此,人的素质应该包括人的生理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故而,人的现代化就是指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指人心理素质的优化。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中举步维艰的历史事实,也一再告诉人们:当代人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就是心理素质。在中国民主进程缓慢推进的今天,前人所梳理出来的优化国民心理,提高国民素质的理论对于现实政治极富借鉴意义。事实上,在实现中国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本身便是这复兴的一部分!

[摘要]早期现代化理论认为技术和制度在现代民主化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民主化与人的思想、观念、态度及价值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民主化进程。事实上,每一项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靠运用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民主政治也需要依靠“民主人”来维系和支撑。基于以上的认识,二战以后,西方许多学者开始从社会心态、个人心理来研究政治问题。本文就已有的关于对民主政治人格的各种主要观点做一个理论综述。

[关键词]民主制;政治心理;政治人格

[参考文献]

[1][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章.民主的心理条件.

[2][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王蓓:孙中山政治心理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章.孙中山的现代国民人格观.

人格范文篇7

人格尊严是指生存的尊贵庄严,不容侵犯的身份、地位、资格。人格尊严作为一种人格利益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已成为共识,但对其采取何种方式保护?民法学界存在争议,经概括基本上有以下三种观点。其一是一般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已涵盖了人格权的全部内容,应作为一般人格权对待”;‘人格尊严权是一般人格权的代名词”;梁惹星教授也在《民法总论》中认为:“人格权有一般人格权与特别人格权之分。一般人格权,指关于人之存在价值及尊严之权利,其标的包括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自由、姓名、贞操、肖像、隐私等全部人格利益。因此,一般人格权是以主体全部人格利益为标的总括性权利。……特别人格权,指法律就特定人格利益所规定的权利。其二是名誉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明确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相当长的司法实践也是将人格尊严权纳入名誉权中保护的。其三是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说。认为:“人格尊严的内容不能完全为其它人格权所分化,更不能为哪一种具体人格权所包容,它具有自己的独有内容,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规定和保护。”谢怀杭先生认为,在今天,人格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权利人的人身为客体的,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一类是以权利人的其他人格利益(精神上、心理上、作为独立人格者而存在的利益)为客体的,包括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个人秘密权)、个人尊严权、个人情报知悉权等;栅罗玉中、万其刚和刘松山也曾论述到:‘《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对于这一规定,有的学者将其认定为‘公民的一般人格权’。我们在这里把它作为‘个别人格权’看待。”嗍以上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将人格尊严权等同于一般人格权来保护,基本是以我国著名民法学者如王利明、杨立新等为代表,大多数学者关于此的学术论文都追随这一观点。但这种观点没诠释人格尊严权、一般人格权与人格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名誉权说主要原因在于《民法通则》把人格尊严权内容规定在名誉权中,实质上人格尊严与名誉人格利益有许多不同。基于人格尊严权立法历程以及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人格尊严权成为一项独立的具体人格权更具必然性。

二、人格尊严权走向独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应有的内容

从权利产生来看,任何一项权利都根源于社会主体的某种生活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用实验的方式举例说明了人的基本需求的范围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对认识和理解的欲望、对美的需要等等。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成为了现代人格权的立法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对人格利益的需求不断丰富,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上表现出多层次性:最低层次的生物形态的人格利益,主要包括人的生命、健康和身体部分机能的安全利益需求,它以权利主体的人身为核心;较高层次的社会形态人格利益,它是公民与他人或社会发生联系的需求,主要包括归属与爱的需求(婚姻自主权、信仰自由等),尊重的需求(姓名权、名誉权、个人隐私权等)等;最高层次的心理形态人格利益,主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对美的需求等,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因此人格权制度的立法基础经历了从纯粹把人作为生物发展到作为社会关系的载体,又发展到对人的精神存在赋予了法律意义的过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提倡和保证人的基本人格的要求,重视人的社会化和精神健康。人格尊严,是一个人作为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应受到他人或社会最起码的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当一个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就会产生精神痛苦和疾病,就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目前我国正处于大量社会形态人格利益法律确认和保护阶段,许多社会性权利要求在未来制定的民法典中被确认为独立权利,如隐私权、婚姻自主权、声音权、信用权等。人格尊严在人格利益的三种形态上属于社会形态上的人格利益,是社会性权利,对人格尊严权保护能使民事主体的自身完善和发展得到了保障,推动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在现代法律权利本位的思想下,法律赋予它独立地位是社会走向和谐的必然之路。

(二)独立的人格尊严权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中国古代法律传统中,重刑轻民的特征非常明显,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在汗牛充栋的法典中,却找不到一部民法典或具有民事性质的法典,尤其漠视民法中人身权的保护。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人格权的保护,人格权利益中的人格尊严利益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1982年我国通过的《宪法》第一次从法律高度宣示人格尊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一次确认了人身权制度,是我国人权保护的一个巨大的进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在追求利益欲望的膨胀过程中,必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如消费歧视、就业歧视、性骚扰等还大量存在,将人格尊严权包含在名誉权中已达不到保护民事主体人格利益的目的。民法对人格权的保护类型少、范围窄弊病充分暴露出来,尤其是把人格尊严权包含在名誉权保护之中,将不能满足人们对价格利益保护的需求。后来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人格尊严权与名誉权分离并加大对人格尊严权保护力度,人格尊严权渐渐形成了一项独立具体的权利,但它适用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内涵和质量,越来越重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渴望地位平等和人格被尊重已成为迫切愿望,人们需求更多的权利和权利类型。2o01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文规定人格尊严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使人格尊严权在司法实践中得以确立,适用到普遍领域。人格尊严权从无到有,从包含在其它权利中到分离,逐渐独立成为一种具体人格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需求。

人格范文篇8

关键词:厌学心理动力病态人格

一、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其主要表现有: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敷衍了事。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并对此感到痛苦、紧张、焦躁。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二、厌学与学生的人格品质密切相关

厌学现象多发于12~18岁处于中学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越来越接近成年人,他们的自主意识迅速增强,逐渐从对权威(父母和老师)的恐惧和顺从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小学阶段厌倦学习还不敢从行为态度上有所表达,进入青春期的他们已经不愿再掩饰自己的态度了。因此其人格所固有的特性,在这个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表达。

其实,学习知识本身是符合人性需求的一种愿望,是满足个体求知欲的自然过程。这种单纯满足个体需求的过程是很难遭到反感和对抗的。学生真正厌倦的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因素,如:规定的学习进度和难度要求,作业和考试要求,升学压力,学校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压力等。尤其是从小学到中学,学习难度明显增加,还要直接面对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当学习过程需要面对这种种压力和困难时,学习就成了一种考验,一种对青少年固有人格品质的考验。外在压力永远存在,它只有通过人格结构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不同的人格状态,对外在压力的解读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在同样的外在压力下,有的学生厌学,而有的学生乐学的原因。

人格品质是指一个人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方式、情感反应模式以及意志品质等。它是一个人先天气质和后天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文献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了一些与厌学相关的人格品质,如敏感、不安全感、抑郁、焦虑、稚气、人际紧张、情绪紊乱等。通过对这些品质进行心理动力学的分析,发现个体人格品质的形成与其心理需求及其对待这种需求的态度密切相关。不同的需求以及对待需求的态度,形成个体独特的一套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我们把它称为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的外显表达呈现出各种人格品质,它决定着个体应对现实的方式。

本文结合病态人格的心理需求及个体对待需求的态度,将厌学原因分为:安全缺乏型厌学、尊严维护型厌学、情感依赖型厌学和意志缺乏型厌学。这种划分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如果个体对待这些需求的态度具有神经质的特性,强迫性地固着在一种需求上,个体就会因此表现出关于这种需求的焦虑,形成病态人格。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她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中对此做了细致的阐述,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动力学理论来划分产生厌学的病态人格。

三、厌学的病态人格

1.安全缺乏型厌学

安全缺乏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安全感的神经质追求。这类学生对自己的生存能力非常缺乏自信,对未来充满了焦虑。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其他能力与他人相比较,一旦发现有不足之处就会非常自责和恐慌。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感到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才能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信心,否则就会担心、焦虑。即使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无法看到自己的优势。无休止的自我否认和绝望感最终使他们放弃学业。

这类学生的人格特点是有很强的生存不安全感,这可能与他们的敏感气质和家庭教育相关,在对这类学生的访谈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父母也是容易焦虑担忧的人,父母的不安全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的学业也变成了对不安全的防御。既然是防御,当然也就会恐惧失败,一旦焦虑太重便会导致对未来产生绝望,就会放弃用于防御的学业。

2.尊严维护型厌学

尊严维护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自尊感的维护。尊严感是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的重要感受。尊严感由两种渠道提供:自尊和他尊。自尊是指一个人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他尊是指通过他人的肯定来获得价值感。这类学生由于缺乏无条件肯定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过分依赖他人的肯定来获得尊严感,所以非常在意学习成绩,试图通过分数来获得别人的好评,以维护自我的尊严。同时,在人际关系上也非常敏感,很容易因为老师、同学的态度、言语而受伤,经常体验到被误解、羞辱感等。他们要么因为人际矛盾不愿去学校,要么因为无法考到理想的成绩而拒绝学习、考试,以此来躲避尊严受伤的感觉。在对厌学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高三学生会因为害怕自己考不好而装病逃避高考。然后用“别人会觉得如果我参加考试,一定也不会比别人差”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类学生的人格特点是太在乎别人的评价,这主要与家庭和学校教育相关。在对该类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容易做负面评价,经常关注孩子的弱点、缺点,贬低孩子,即使肯定也是有条件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也就内化了家长的方式,缺乏无条件肯定自我的能力,自尊感低,只能依赖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才能体验价值感,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固定在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上,所以一旦觉得学业无法达到内心的目标,就会选择放弃。

3.情感依赖型厌学

情感依赖型厌学者到学校学习的动力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喜爱,获得与他人的亲密感。这类学生最大的缺点是无法承受孤立,恐惧被抛弃。无论他们的成绩多么优异,一旦在人际关系中感觉自己不被理解、重视、关爱等,就会影响到学习情绪。因为他们觉得失去陪伴、关爱的日子是无法度过的,就像天堂到地狱,其他东西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当然也包括学业。在学校的咨询个案中,因为无法承受孤独感而辍学的屡见不鲜,有的是因为离家太远,无法忍受与父母分离;有的是无法接受与以前好朋友分开而不愿去现在的学校;还有的是与同学难以相处而纠结痛苦,不愿再学了。这类孩子很难有自我的远大理想,他们过度关注和依赖与他人的关系。从自我存在的角度来说,他们只在关系中体验自我的存在,而缺乏独立的自我存在感。这类学生在情感上的依赖性如此强烈,与家庭教育方式不无关系。过度保护和漠不关心的家庭氛围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情感依赖。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会因为缺乏自主能力的锻炼,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只能生活在依赖他人的情感模式中。而漠不关心的家庭,孩子又会因为缺失关爱,而变得对亲密感十分饥渴。他们一旦在学校里找不到可以依赖的亲密关系,就会痛苦不堪,完全无心学习。这类学生发生早恋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一旦早恋,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恋爱上,对学业漠不关心。

4.意志缺乏型厌学

意志缺乏型厌学者追求自由轻松的生活。这是一种退行的动力,是通过想象来构筑一种婴儿般的无所不能感,这种感觉的维持,就需要逃避现实的挑战。因此,他们会无意识降低自己各种成长需求,表现为对什么事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都会被他们厌弃。学习这件需要吃苦才能完成的任务自然就成了他们厌恶的对象。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一般都十分溺爱,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处处迁就,使孩子始终处于虚假的自我全能状态,他们只动口不动手的行为模式,铸就了懒惰的个性品质。他们永远都不想从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童话中醒来,虽然他们也有关于未来的许多幻想,但却无法真正付诸行动,因为任何任务都会被视为不愿承受的压力,现在是学习,将来就是工作,只要是需要劳心劳力的,都必然会成为他们的逃避对象。

孩子厌学,很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找到其厌学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培养。人格品质往往跟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教养者需要在探索孩子厌学原因的基础上,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在重塑孩子健康人格的道路上下功夫。因为这些人格因素的存在,现在表现为逃避学习,以后就可能表现为逃避工作、逃避生活的各种责任,出现人际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各种神经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厌学只是这些病态人格在青春期的表现。如果能够通过厌学问题,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人格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主能力和意志品质,不仅能帮助孩子解决现在的厌学问题,而且还能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新颖、花蓉.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人格范文篇9

一、人格魅力的含义

每一个做过学生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经历过的所有老师对我们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那样的深刻,当我们想起他们的时候,油然而生尊敬之感,时隔多年,他们的形象依然那样清晰完整,高岸伟大。有的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则平平淡淡,甚至给我们许多痛苦的回忆。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师在学生的记忆里形成这样大的差别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每一个正在做着学生的人也都有着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按照学校的要求必须对我们的任课老师做出评价时,有好多时候我们没有纯粹去评价他们的教学水平,而是不自觉地掺和了老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管理、道德品质、为人师表、师生关系、衣着仪表等等许多方面的东西。为什么学生会这样评价教师呢?因为这些东西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

这些东西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准确地讲,人格,是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魅力,是成熟的能够吸引人的力量。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教师个人成熟的并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力量。

二、一些触目惊心的现象

1998年5月17日《深圳商报》报道,乌鲁木齐市的新疆自治区建工学校学生李星睿,因为没有完成语文作业被班主任、家长体罚和羞辱,他们第二天看到的情景是:房门的拉手上系着一条红领巾,红领巾系成的套环内挂着李星睿的脖子,他嘴里吐着白沫,躯体软沓沓地掉在地板上。

某媒体报道,湖北襄樊市三中某教师,平时向学生和家长索取礼物,遭举报后经一个班的部分学生和家长揭发,就收受各种礼物价值3644元。

2000年1月《北京晨报》报道,贵州遵义市某小学教师强迫一学生吃下同学唾液和吞食大便。

2000年4月《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中学初一晚自习,历史教师连打学生张波12记耳光,当堂打死。

1999年11月《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午餐费7元,70多名教师免费就餐,每个学生只能吃到5元。该报道的题目为《老师从学生嘴里抢食儿》。

1999年3月《中国青年报》以《报复与报答》为题报道,天津市某中学因为分发学年奖金需要参考学生评价,某数学教师在班内发动学生给自己打高分,并威胁学生如果告诉学校或家长将进行严厉处罚。

三、教师人格变异的成因

上面列举的现象,虽然不代表整个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但却反映了教师人格某个侧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

1、教师评价的社会误导。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教学成绩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考大学是学生的唯一成才观,帮助学生考上大学是教师的唯一教育观。社会在强迫教师违背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明知不妥,不得不为。教师的教育手段必然走向极端。

2、教师队伍建设重于管理疏于教育。至少在过去的一个时期

里,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十分重视,有许多的制度,有量化的标准,

但其核心的东西是经济刺激。在教师的选择方面,又偏于重才轻

德。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消失了,以致于《义务教育法》和《中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许多教师没有通读过一次。

3、教师的待遇问题久未解决。工资表上比较,或每次工资

改革的政策,教师的收入应该是满意的。然而其他行业的实际收入(包括隐性收入)与教师的收入不能同日而语,加之“只出政策不出金钱”的工资改革,已经形成了高强度的智力劳动与低收入的巨大差距。情急之下,不也伸手乎?

解决这些问题是艰难的。教师的人格需要培养和保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期,唤醒教师的人格,成为必然的要求。

四、教师人格魅力的误区:

误区一:塑造学生。我们经常说“塑造”这个词,其实想一想,这个词包含了一种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学生是被动的,就向一块泥在我们手中,由我们按照我们的标准去使他们成为某种模型。我们总是对学生要求得太多,我们甚至规定了他们生活中所有的内容,然而我们可能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如果我们不用“塑造”而用“帮助”,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误区二:朋友关系。我们一讲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就说朋友关系。如果那样的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淡化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过去现在将来都永远是师生关系。过去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以发展的眼光看,怎么也不会是朋友关系。

误区三:委曲求全。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多样和复杂性自然地反映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所以我们面对的学生、家长也是多样和复杂的。出现某些特别的问题,我们又无法用耐心和细致去解决,委曲求全就可能成为我们的“处方”。学校的校规校纪能够帮助摆脱困境。

五、好一个“师”字了得。

人格范文篇10

关键词:积极人格;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性;形成机制

积极心理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eE.Seligman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和定位的,是近几年在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的本质在于修正先前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过分关注,强调对人类积极力量的关注、培养与建构,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

积极人格的研究也始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取向,强调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地人格特质研究[1]。

1.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

1.1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是指主体主观上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正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态度[2]。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篇研究幸福感的文章是WannerWilson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

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有关特定人群如聋哑儿童、农民工、教师、贫困大学生、离退休老人等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了经济状况、生活环境、生活事件、健康、人口统计学变量、价值观、社会支持等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其中佟永峰(2006)的研究表明,年龄、年级和家庭收入对中学聋生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影响[3];余欣欣(2007)的研究表明,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非贫困生,社会心理取向、生活满意度判断标准、外向性、价值取向影响其主观幸福感[4]。在这些研究中,主观幸福感是作为一种心理体验来对待的。

另一方面的研究是探讨影响主观幸福感人格特质形成的多种内外因素。首先,在内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先天气质特点的发展结果,同时也是主体对外在社会生活适应的结果,这种适应主要受个体的期望、目标等因素的影响。DeNeveKM和CooperH(1998)认为,人格特质是主观幸福感最稳定、最有力的预测指标[5],BrebnerJ等人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外倾和神经质能解释幸福感变异的42﹪[6],我国学者邱林和郑雪(2005)的研究同样证明了,外倾和神经质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指标[7]。其次,在外在因素方面,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主观幸福感特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朋友关系,夫妻或家庭、亲情关系等社会人际关系。

1.2自我决定性

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Ryan和Deci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以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出发点,探讨了人类的三种需要:能力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并指出当这三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可以形成自我决定性的行为,并会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已有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第一方面,研究了人先天的学习、创造、好奇等本性在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中的基础作用。Deci(1995)指出,人的先天的学习、创造、好奇等本性,反映了人类心灵固有的积极本质,它对认知和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是终身快乐和发展的主要源泉[8]。第二方面,指出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必须以吸收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外在生活经历为条件,只有把这些因素和自己本性中的学习、创造、好奇等品质相结合,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内在价值观之后,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才能形成。第三,个体自身在健康、幸福等方面的心理需要的充分实现是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形成的前提。Ryan,Lynch和Stiller(1994)的研究发现,与父母和老师有更多安全关系,得到他们更多照顾和关怀的孩子,更容易将积极的行为内化到自身[9]。

我国学者对自我决定性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自我决定理论的介绍及验证方面。刘海燕、闫荣双和郭得俊(2003)将自我决定理论较为详细的介绍到国内[10];暴占光和张向葵(2005)探讨了促进能力缺陷学生和正常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发展的模型,认为该模型包括机会干预和能力干预[11];林桦和彭运石(2007)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对幸福感及其测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12];孙延林等(2001)通过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研究,发现自我决定动机在性别这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自我决定动机是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呈正相关[13]。

1.3乐观

乐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所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体验。

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如Lazarus,Beck,Taylor和Tiger(2000)等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自然天性[14],但Seligman,Abramson,Peterson(2001)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它虽然在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15]。

Peterson(2000)对乐观人格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在外在的真实事件和个体本身对它们做出的解释之间的中介调节方式,因此乐观人格的功能也是一种中介调节作用。他把乐观分为小乐观和大乐观,分别对当前的实际行为和将来的长远行为起着调节作用,但不管是小乐观还是大乐观,它们都包含三个因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动机成分,其中,情感成分是乐观人格特质形成的最基本的动力。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学又进一步将乐观人格特质分为现实性人格特质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特质。Taylor等人的研究表明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能使个体免于疾病[16]。SandralL.Schneider(2001)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抵触,因为人们能够做到乐观而不自欺。

2.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能够自我组织的人,个体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个体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应对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而主动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由此而形成个体的应对模式。我们认为,这种应对模式是自我组织系统,主要由个体自己决定,一旦形成就会保持相对稳定,并在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内化为个体内在的积极品质,即积极人格特质。积极人格特质一旦形成,又会作为个体自身的因素,影响个体的应对模式,而这种影响是使个体的应对模式趋于跨时间和跨空间的稳定性。由此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同时更强调后天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那么这就存在几个问题:应对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应对模式如何内化为个体内在的品质?

2.1应对模式的形成

任俊(2007)认为,应对模式的形成主要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7]。第一个因素是日常行为。我们假定生命系统最初是一个空白状态(生理遗传作为先天存在),当个体有了第一个行为(在本能基础上)之后,他在这次行为中的经验就会保存在大脑里而构成他最早的应对模式。随着行为越来越多,个体的应对模式就会在综合这些行为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丰富,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个体的自我组织过程,个体的自我组织过程其实也是个体的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当个体面临外在的刺激时,他可以做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自由地选择看到事件积极的方面,或者选择看到事件消极的方面,有时这种过程也是自动发生的。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应对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他就会形成积极的应对模式,而这个模式反过来又会促进个体更多的积极行为;反之,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总是用消极的行为方式来应对他所面临的问题时,他就会形成消极的应对模式,而这个模式也会促进他更多的消极行为。第二个因素是情感。情感是是行为的动力系统,为人的自我组织提供最原始最直接的动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应对模式的建构。第三个因素是符号表征系统。一个人的行为应对模式首先必须转化成一定的符号,然后再以一定的方式表征于人的头脑。社会建构主义观认为,“知识”或“真理”是我们在社会过程中的一种建构,而这一过程依赖于参与者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根据知觉的主动性,符号表征系统也具有消极或积极性质的区分,我们可以选择积极性质的符号表征系统来应对日常生活。

应对模式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成个体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正是不同的人在后天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体验,人与人之间才出现了不同的人格面貌,也因此,积极体验是促进应对模式内化为个体积极品质的最重要的因素。

2.2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来说,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感官愉悦,即个体在保持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自我平衡时产生的体验,这是一种满足机体自身张力的积极体验;第二种是心理享受,即个体打破自己固有的某种自我平衡,超越了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积极体验。与感官愉悦相比,心理享受类积极体验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也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在对积极体验进行描述时,我们可以用一个人有意识地体验积极事件或积极结果的总时间量(PositiveExperienceAmounts,简称PEA)减去其体验消极事件或消极结果的总时间量(NegativeExperienceAmounts,简称NEA),这样可以得到一个人的纯积极体验量(Well-BeingAmounts,简称WBA)[18],即PEA-NEA=WBA。这个纯积极体验量的大小常常是评价一个人的积极人格状态的重要依据。

积极体验在促进个体行为应对模式内化为个体积极品质的过程中,积极情感为其提供了动力。美国密歇根大学的Fredickson提出了一种“积极情感扩建理论”[19]。她认为,某些表面上看起来分散的积极情感——如欣赏、满足、感兴趣和爱他人等,都能有助于使支配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进行思想和活动的指令系统得到增强和扩张(也即指令系统变得更具有积极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这些分散情感还能帮助个体建构起作用于人思想和行为的个人长久资源——即从身体和智力资源到社会和心理资源,也即形成一种积极人格。一些实证研究同样表明了积极情绪与积极人格特质之间存在某种关系,Larsen(1991)的研究表明,诱导的积极情绪的有效性或强度能更好地被外向性分数预测,而诱导的消极情绪的有效性或强度能更好地被神经质分数预测[20];Chanles(2001)等进行了一个23年的纵向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的外向性与较高的积极情绪稳定性有关,高神经质分数使得消极情绪随年龄而下降的趋势变慢[21]。

3.对积极人格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的关系

就像是对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关系,有的研究者认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因子维度,二者是垂直的关系;也有的研究者认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情绪连续体上的两极,二者是线性的、彼此相反的关系。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之间的关系也存在这样矛盾的观点。

积极人格研究乃至整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的本质在于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认为,“即使人的所有问题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地增长”。从这些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念中,我们可以发现,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与人的消极人格方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消极人格的消除或抑制,并不意味着积极人格力量的增长。然而同时,我国学者许思安、郑雪和张积家采用自由分类的方法探析了汉族的人格结构,认为汉族人格结构中存在“积极/消极”的维度,即积极人格和消极人格是连续体上的两极[22]。那么,在人格结构中,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到底是两个独立的维度还是连续体上的两极呢?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此外,在研究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关于积极人格与消极人格的关系是否存在文化特异性,在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同时,进行跨文化比较。

3.2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

我们提出了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是比较少的。原因之一即是积极人格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成人被试上,而成人的人格已趋于稳定和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于积极人格形成机制的研究。拓展研究对象,探讨积极人格形成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的大小,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此外,对于经过重大应激环境变化,个体能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力量,如身残志更坚的个体,这是不是预示了在积极品质的形成过程中,有更特殊的因素或机制存在,导致了积极人格的形成?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对积极人格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