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5:28:32

评价问题

评价问题范文篇1

一、债转股从财务角度的理解

“债转股”简单地说就是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此时的债权人就变成了股东。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可以看出,债转股(即准则中所称的债务转为股本)是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而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转股中的债务人又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两类。目前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务转股本实际较少,并且还受到《证券法》的较大限制,而非股份制企业对债转股的实际需求更大,也更为迫切,而且不受《证券法》的增股限制,这就是我们应重点关注和讨论的。

首先,债转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尤其是债权人面临债权遭受损失的现实风险被迫采取的妥协行动,其核心是债权人作出的利益饶让,目的是希望以短期的利益损失来换取长期的有可能弥补短期损失的潜在收益。从债权人角度讲,是被迫将短期借贷行为转化为长期投资行为,将现实短期信贷风险转化为潜在的长期投资风险,同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现实债务重组损失,这明显有悖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初衷,是银行不得已采取的下策。从债务人角度讲,是获得了即时的债务重组收益,在短期内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责任,企业是得到了“免费的午餐”;但从长期看,企业能否持续盈利,不在于财务负担的高低,而在于对资金的运作效率。而且债权人成为企业的大股东,必然会要求企业改变其内部治理结构,以求经营盈利并最终收回投资退出企业。

另外,虽然企业对股权投资不需要还本付息,但股本融资最后所期望的回报率实际上比债务融资所期望的回报率更高。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内外压力并分流了企业原有股东的未来潜在收益,而且企业在经营、财务、人事等各方面要作出严厉的调整。因此,“免费的午餐”实质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并不一定廉价。当然,如果企业最终重组成功,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这种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此外,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分离的法律现实看,银行不能直接把对企业的债权转为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只有再成立单独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购买承接银行的债权并负责转达为对企业的投资。这种制度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风险但又加大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实际上风险是被转移而未化解。同时,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又会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但对债务人来说,债权人的变更关系不大,其风险依然是如何走出经营和财务困境,实现盈利。

再者,债转股还要基于这样的前提,就是从会计角度看债务人还是处于持续经营状况,而不是即将破产或清算。只有债务人持续经营,债权人变为股东后才有可能使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有利的变化,最终扭亏为盈。换句话说,债务人在财务和经营上还有挽救的余地,债转股才成为可能,才适用债务重组会计。否则,只有债务人破产清算,债权人承受损失,此时只适用破产清算会计。因此,要正确判断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是能够持续经营,还是将破产清算;然后我们才能确定其能否进行债务重组以及应适用什么样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

二、债转股中的财务问题

(一)从债转股的财务风险角度分析。债转股本身是一项财务行为,根据财务学的一般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股权投资的回报应高于债权投资。

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对称。通常债权的风险要低于股权,因此其回报(利率)也低于股权(资本收益率)。债转股实际是借贷资本“异化”为产业资本(不良贷款虽有账面价值,但已不同程度失去流动性,事实上也已成为被国有企业长期占用的资本金),于是信用风险就转化为资本风险。是所谓的“税盾效应(TAXSHIELD)”,即债务成本(利息)在税前支付,而股权成本(利润)在税后支付,因此企业如果要向债权人和股东支付相同的回报,实际需要生产更多的利润。

例如,设企业所得税率30%,利率10%,企业为向债权人支付100元利息,由于利息在税前支付,则企业只需产生100元税前利润即可(企业完全是贷款投资);但如果要向股东支付100元投资回报,则需产生100,(1一30%)=143元的税前利润(设企业完全为股权投资,因此“税盾作用”使企业贷款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更为便宜。

表1日本、美国和我国制造业平均负债率(%)

19981989199019911992

中国65.5(1995)65.1(1996)65.4(1997)65.5(1998)

日本65.263.763.663.062.4

美国58.059.559.859.563.0

表2制造业单位资产销售收入比较

19981989199019911992

日本1.010.960.980.970.94

美国1.111.091.071.031.03

1994199519961997

国有企业0.570.550.510.47

外投企业0.720.770.730.73

根据以上分析,是否对一个企业实施债转股,是存在一个财务界限的。当企业纳税付息前的收益与企业的有偿资本(即企业运用的资本中需要支付利息或向股东分配利润的部分,不包括企业使用的无成本资金,如各种应付款等)之比大于贷款利率时,企业的负债经营方能取得工的财务效应,即企业在支付利息后还能向股东分配利润。反之,则须用股东权益去支付利息。

以上分析表明:

第一,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无力支付债权人正常的利息回报(即不是不合理的高利贷),它就更无法满足股权投资者所需求的投资回报;

第二,减少利息将降低企业的费用,只要企业纳税付息前的收益大于零,减息必然会使企业扭亏为盈或增加利润,但这种利润的增加只是同一笔资金在不同会计科目的体现,并非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实际增强,如因产品竞争力提高而引起‘的附加值上升。由此可知,债转股固然可能使企业短期扭亏为盈,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高。相反,由于企业现行的“工效挂钩政策”,通过债转股扭亏为盈后,企业的工资费用反而会相应增加,成为企业新的增支减收“契机”。

通过表1和表2的实证分析,不难发现债转股所蕴含的财务风险。

单从上表简单的数字对比中,我们还不能得出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主要源于负债率过高的结论,当然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负债率要高于账面负债率,即使考虑这一因素,并不改变上述结论。

表2以单位资产销售收入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亏损的真正原因是资产运营的低效率。负债率过高可能加重了企业短期的财务风险,甚至造成企业短期亏损(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但企业长期亏损的决定性因素则必然是资产运营效率的低下,换言之,所谓“企业为银行打工”,是指相对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而言,其负债率过高。进而言之,负债率只是一个从属和相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并不是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资产盈利能力,这是由其产品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企业效益低下引致财务上的支付危机,这个问题不解决,负债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从国有企业的资产现状看正是如此,一是存在大量的不能产生收益的非经营性资产,即所谓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二是存在大量的低效益闲置资产,多年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闲置过剩的生产能力;三是有效资产的盈利能力差,这是由我国国有工业的整体素质决定的。

因此,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不佳的现实,决定了对其实施债转股的财务风险。这就对债转股对象的选择提出了要求,不应将债转股视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扭亏目标的“工具”普遍加以使用,而应选择具有良好产业前景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实施债转股。特别是那些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国家未投人资本金,致使负债率过高,尽管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前景,但仍然难以自我消化过重债务负担的企业,应成为债转股的首选。通过债转股不仅可以增加资本金,明确所有者,改善治理结构,而且有助于增强产业扩张能力,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奠定基础。

(二)从债转股过程中的风险角度分析。债转股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首先是收益不确定的风险。债转投是作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支持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直接服务的一项重大政策而出台的,这就不能完全按商业原则(对股东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选择债转股的对象,从而增大了债转股后收益不确定的风险。其次是资产评估过程中的风险。银行债权当然会以面值折股,企业净资产经有效评估后也应进行折股。但资产评估后企业资产的高估就会形成资产管理公司债权的相对低估,一是资产现值的评估难度,这里既有技术进步因素导致的资产贬值,也有现在的市场供求状况对资产变现价值的影响;二是无形资产、土地价值的评估往往带有很大的弹性;三是对需要剥离的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转股双方也会形成较大争议。

对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债权折算成股权的折算比例的确定,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债务负担较重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较差,甚至出现巨额的亏损,如果按照每股净资产进行折算,那么,实施债转股后每股净资产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实施债转股后带来了每股赢利的增长。但对于原债权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如果其持有的债权是按照面值从银行购入的,则按照每股净资产价格实施债转股后,其能够从上市公司分配到的收益与其从企业获得信息相比会大相径庭;如果其持有的债权是按照市价购入,其成本收益率则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果低于每股净资产折算成股份,则原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该上市公司原股东的利益就会因为每股净资产的摊薄而受到侵害,但目前法律规定股票定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值。因此,银行将其持有的债权按照市价折算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后再按照每股净资产实施债权向股权转换将是一种能够平衡利益的方法。

(三)从资本成本角度分析。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资金存在时间价值,特别是在社会平均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分析资金成本,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其价值不仅包含一年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还包括再投资的超额利润率。由于债权转为股权后,企业需要在有限的期限内回购,所以回购股权的代价较大。在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的情况下,可不考虑债转股,而应从其他方面下功夫来实现赢利。因为当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的情况下,适当的借款既可取得杠杆收益,又可降低资本成本。

从投资回收期来看,一般长期投资项目,早期收益较低,而中后期收益较高,所以债转股票考虑投资项目的收益期。如由于早期收益较低导致亏损,而在进人高收益时即可获得较多的利润的情况下,可不考虑债转股。但如果整个回收期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利息,那么应考虑债转股。

(四)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由于用现金净流量(指广义上的现金,下同)分析评价投资收益比用利润评价更能客观反映财务状况,所以在评价债转股时,必须用现金净流量方法来分析的债转股决策。

在企业亏损中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第二种是亏损额大于折旧额。在第一种情况下,虽然亏损,但由于折旧和摊销的费用不用付出现金,所以收入大于付现的成本费用,企业还能够正常地运营,再经过其他努力可使企业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不必非要转股。第二种情况下,收入小于付现的成本费用,即企业的现金在逐步退出企业,企业不可能长期正常运转,最终会导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如企业的债务负担较重,债转股后可以扭亏或亏损额小于折旧额,可考虑债转股。

(五)从转股后股权管理过程分析。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不可能因债转股而提高,但债转股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通过将股权向第三方出售以变现资产,起到对企业重组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进能给该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相关技术、产品的战略投资者,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会得以提高。

但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是否能有效行使决策权?尽管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甚至控股,但行使股东管理之权仍面临以下障碍。首先,资产管理公司面对的是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转股企业,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是其行使股东权利的第一障碍。第二个障碍来自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尽管资产管理公司的加入有助于打破企业原有的内部人控制,但作为一个特殊的阶段性股东,其持股的月的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而是回收债权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更类似一种优先股,意在获取回报而非行使经营决策权,因此相对于企业的母公司或其它业内股东,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宰程度要弱得多。第三方面的局限刚来自现行体制的制约。现行的国有企业体制多少有些政企不分,资产管理公司企图通过对企业人事的控制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要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

因此,可以考虑将债转股的股份转化为优先股。资产管理公司要银行委托转股成为国有企业的大股东,往往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监管成本高的问题,如果将这部分股份转为优先股后,有以下突出特点:1、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定息方式获取红利,而且优先股持有者有优先求偿权,其投资可获稳定回报;2、优先股持有者虽然没有选举权,但有第二级的经营干预权。即如果企业连续几年亏损不能分红,优先股股东有权召开董事会,要求变更管理层。

(六)从债转股实施角度分析。

1.债务重组目的确定。合理确定债务重组日,可以分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纠纷。在债务重组日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开始计量债务重组损益,并计入当月损益表,债权人在这一天成为债务人的股东,若企业在此之后破产,原债权人将不再有优先偿债权;债务人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相应增加。那么如何确定债务重组日?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日是债转股开始的日期,即债务重组完成日。这和会计上一项经济业务发生的确定时间是一致的。举例来说,债务人A公司和债权人B公司协议将A公司所欠债务转为股本,A公司于2000年6月15日办妥增资批准手续,并向B公司出具出资证明,则2000年6月15日即为债务重组日。

2.股权变现。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阶段性股东,其介入企业的目的,并不是控制企业经营权,而是为了日后股权变现,收回投资,实现化解不良资产风险。而股权能否变现,收益是否与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的巨大风险相配比,是债转股这一措施真正达到目的的根本所在,也是债转股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一般股权变现的渠道有三:回购,上市,转让。由企业回购股权,要求企业迅速扭亏为盈,资产管理公司才能短期内抽回投资,但这并不现实。

如北京水泥厂债转股后年盈利预计2000万,即使全部用于回购高达5亿多元的信达股权,也需要25年的时间,这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水泥厂母公司(北京建材集团,以集团内优质资产另行设立了一家拟上市募集的子公司,以此作为回购信达股权的安排。至于上市,在现阶段证券市场并不完善,投资人心态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上市,会引发股市更大波动,无异于把不安定因素引向社会公众,也是不理智的。向第三方转让无疑比前两种方法更有优势。资产管理公司由于本身的特点和对企业所处行业的不熟悉,并不能真正参与企业日常管理。向同行业其他先进企业或其他资产者转让股权后,资产管理公司收回了投资,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内在动力,资源也进行优化配置。股权的转让过程实际也是国民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这对形成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以及发展非国有经济相引进外资都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问题范文篇2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问题;相关举措

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我国在一些环保的机构建设、资金投入、管控力度等方面积累了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开展一些环境保护或治理工作期间,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再者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建设以及政府职能界定不够清晰,行政管理体系或制度方面也隐含着一定的问题,各个部门在联合工作期间就会导致其交接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部分机关单位对环境保护法中的规定与流程遵守意识不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验收也不能够顺利进行。1.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公民参与性增加,就会将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需要以组织或单位为主体,正确开展社会性的活动。而类似于咨询、听证会、论证会、调查等形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之中常见的就是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这种调查的方式较为形式化、流程化,并且也不利于相关的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由于有关的建设单位或测评单位,都会全面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样就会导致其对利益受损的民众考虑不够充分,而仅仅利用受益公众的措施,向群众宣传一些项目或工程开展的有利性,这样民众的意见不能及时地表达。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只是到测评单位或建设单位就停止,有关部门不能切实了解民众的实际需求。1.3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落实存在问题。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之前,都会依据相应的建设项目或工程来进行,由于这些对环境有着巨大影响作用的工程,一般都是需要依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决策指导,这样就会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内容的缺失。1.4环境评价市场或机构工作职能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如果市场化,就会导致一些机构或单位为了谋求利益,将环保影响评价工作委托第三方进行处理,这些单位或个人只是对管理费收取的力度增加,未能给环境影响评价起到建设性的意见,造成市场秩序紊乱。部分环保影响评价之间的竞争模式存在问题,甚至会录用一些不具备职业资格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导致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其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机构或者单位来讲是影响品牌优势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极易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问题处理相关举措

2.1重视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推进。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序进行。在开展有关评价工作期间,不仅仅要将单个项目进行环保评价,还要将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性的评价。所以我国地方性政府需要在环评工作期间,将城市的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性评价,如果其中有部分内容未能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审批机关需要勒令其整改,不得随意审批。2.2增强对环境影响的文件处理工作。环境影响评价有关业务开展期间,其所属的环保系统或研究院需要分开,将环保影响评价的独立性加强,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主体的确认。另外重视对一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管控,如果存在制度或专业性不强的机构单位,可以考虑淘汰制度,并给予一定的处理,相关的影响评价文件依据内容有效落实,需要我国的行政机关单位理清自己的基本职能。2.3突出民众的参与感与基本效率。重视公众参与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我国公民基本的权利,这样就能将其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形式等区分出来,给公民最基本的知情权。另外就是地方政府需要将自己的职能发挥出来,将信息采集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增强,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了解民众的参与力度,将环境影响平阿基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2.4强调环境影响评价团队建设力度。我国重视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质量与标准要求也处于一种上升趋势。因此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团队建设力度,就能将一些管理或执法工作人员的意识与专业能力加强,对于一些不遵守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增强内部工作的有效性与实际性,这样就会避免环境影响评价可能会出现的不公,尽最大的力量维护市场的基本秩序。

3结束语

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尽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关部门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环保工作的实践性、可靠性增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3):15-16.

[2]万智勇,李辉.规划环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85.

评价问题范文篇3

[关键词]小煤矿;安全评价;问题;对策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和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安全评价,有利于了解煤矿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同题,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福建省井田地质构造复杂,走向及倾向上的断裂、褶曲构造均十分发育,主要含煤地层是下二叠统童子岩组和上三叠统的大坑组、文宾山组和焦坑组。煤层稳定性较差,多为极薄、薄煤层,受地质构造影响,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井田面积小、资源储量少、井型小,煤层倾角变化大、煤层厚度不稳定、煤炭开采难度大。由于多年以前受到“有水快流”经营思想的影响,小煤窑开采遍地开花,滥采滥拓,不仅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目前的煤矿整合留下不少隐患。

这些隐患表现为安全评价中所应表达的主要危险因素。诚然小煤矿的安全评价有相当的难度,其中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评价中加以重视。

1我省小煤矿开发和安全评价现状1996年,在省经贸委领导下,通过生产系统完善、安全供电、机械通风、设备更新,提高了乡镇煤矿办矿条件,至2000年我省有423家乡镇煤矿取得了煤炭生产许可证。1997年,在省关井压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省开展以淘汰不安全、落后生产力矿井为主的关井压产活动,至1999年2月全省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240处(1237个井口),其中取缔87处(447个井口),关闭153处(790个井口)。2002年,全省开展关闭整顿小煤矿,全省一共关闭了1970个矿井,我省各类的个数由关闭整顿前的2376个,减少为406个。

2003年,我省首次开展煤矿安全评估工作,2005年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全面开展安全评价工作,2008年进行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对不能满足煤矿要求的矿井通过技术改造、资源整合、联合改造等办法来改造、完善矿井的安全设施,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实际上,我省小煤矿本身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一是小煤矿大多是乡镇企业或个体企业,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农民,文化、技术和安全管理素质较低;二是矿井规模小、底子薄,在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上投资较少,在安全管理、采煤掘进、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及防治水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矿井防灾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工人文化水平低,安全生产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有些矿虽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但有些是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兼管几个矿,远远满足不了安全生产的需要。

由于我省安全评价工作起步时间不长,没有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可靠的事故统计资料,因此,煤矿安全评价都是根据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矿井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分析,得到的评价结果也是一些定性的指标;随意性较大;同时安全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也比较简单,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评价,其依据是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编制等。所以安全评价的深度往往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错误时有发生,这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的问题。

2小煤矿安全评价存在的问题

2.1评价人员知识水平不够。评价人员未及时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求,未及时了解、学习监管机构的新的政策、要求,导致评价与新的要求不符,评价不到位。

2.2一些评价机构管理不规范,评价人员素质差。有些机构评价人员本身未经过培训,未从事煤矿工作,对煤矿生产不熟悉,仅仅根据煤矿提供的现有资料,对已有的评价报告等进行简单的剪切和复制,得出评价结论;同时有些评价机构为了争取业务,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强行要求评价人员出具合格的评价报告;或者评价人员在收受矿井的好处后,对评价工作降低要求,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出具合格的评价报告。

2.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千篇一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是评价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但评价报告中未针对各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涌水量、瓦斯涌出量、采矿工艺、通风状况、机械设备及电气系统等具体状况进行辨识,而是生搬硬套。

未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预测性。

2.4安全评价方法单一。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

煤矿安全评价只采用单一的方法即安全检查表来完成,满足不了煤矿复杂的系统。具体地说几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①安全评价中的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及其权值如何选取;②安全指标的如何选取;③生产的安全性多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多少?有多大的严重后果?都无法回答,不能给人以实质性的概念;④没有肯定的安全目标值,究竟作到什么程度才算安全问题解决得好?等问题。

2.5煤矿企业对安全评价重视不够。目前煤矿所做的安全评价,忽视了评价的真正作用。把安全评价只看作是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要条件,安全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一些企业由于对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认识不足,对当前安全评价工作表现出消极态度,“被迫”接受安全评价,“为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不评价”,对安全评价机构的工作配合不够,对提出的安全隐患和整改建议深入研究不够,整改资金、整改措施落实慢,疲于应付,甚至个别企业对安全评价产生抵触情绪。煤矿企业为了能够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其关心安全评价的结果是否为合格,而忽视和轻视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2.6安全评价报告质量较差,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安全对策措施针对性不强。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都是规范性的,针对性差,具体性措施少,让煤矿企业难以实施。导致评价报告极其冗长,评价报告大同小异。

3搞好小煤矿安全评价的对策措施3.1正确认识安全评价的作用,提高评价机构人员的素质安全评价人员要认识到,对煤矿企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对各种重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产生的后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分析,提出安全技术的措施和建议,是安全生产、消除隐患的需要。因此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评价导则》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评价;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不能为了让企业过关,在安全评价中放弃原则,就轻避重,不能按照煤矿企业的要求出具报告,而是要实事求事在进行评价。

要根据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特点,一方面对于从事煤矿工作多年的专业人才,加强安全评价的原理、方法的培训,迅速提高安全评价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在高校采矿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安全评价方面的专业课程,培养小煤矿安全评价的专业人才。同时安评人员要加强学习,掌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煤矿的系统进行评价,比如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定量风险评价法等,通过经验选取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及其权值,计算出严重后果,对比安全目标值,直观的反应事故的危险程度。

3.2加强监管,实施安全评价质量保障机制根据新修订的《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监管机构应严格监管安全评价中介机构。打击低价、恶性竞争;严把现场督察关,对出具虚假报告者进行严厉处罚,让评价工作做到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

各评价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内部安全评价质最保障机制,从评价准备阶段开始到评价现场材料证据的收集、检测数据的获取、报告的编制和内部评审要做到“三审”等。要坚持“谁评价、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从程序上、制度上为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把好关。实事求是对待目前煤矿采面布置的现实,要根据我省煤质赋存的实际情况,对确实无法形成正规工作面的矿井,允许多个残采工作面的存在,通过计算,实际的煤炭年产量不能超过其核定生产能力,且残采工作面都需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以避免只为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而准备一个“检查面”,实际生产面未制定防范措施,有可能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

3.3抓住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透水事故是小煤矿的多见病、常见病,也是矿井“一通三防”的重点之一。透水危害,轻者影响采面煤水分离和掘进成巷难度,增加矿井排水设备和排水费用,影响正常生产,重则产生透水,造成人员伤亡。年永定老寮坑煤矿发生的7人死亡透水事故,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我们在评价中对于透水事故应当作为重点加以阐述:要认真对可能发生透水事故的水源,要对水害主要是来自地下水中的潜水或承压水、地表水、老塘积水或老巷积水等进行分析,对于矿方提供相应的图纸资料和审批材料进行核对、分析和评估,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评价结论。因此小煤炭的安全评价工作要抓住主要的危害、危险因素,提出的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要有针对性,才能达到安全评价的目的。

3.4加强对业主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评价的效益加强企业实际投资人、法人代表、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安全评价就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护屏障。

因此作为小煤矿的业主要高度重视安全,要把安全生产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没有安全就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把安全评价当作对本矿井一次全面安全体检工作来对待,对安全评价中提出的安全隐患和整改建议深入研究,积极整改。要舍得投入,要真抓实干,不能马虎应付,否则,小则验收通不过,大则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悔就来不及了。

评价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语篇意识;评价反馈;交际逻辑;对话式点评;语篇学习过程

性评价导向下,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关注点由原先的写作文本拓展到整个文本的写作过程,关注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连贯和衔接。这不仅要求教师在写作指导过程中要突破要素教学的束缚,实现语言单位的转向,而且要求教师摆脱“参考答案式”的单向引导,体察学生的写作构思过程,将完整系统的语篇思维纳入写作评价过程中。

一、中学英语写作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分过程重单个词句,忽视整体语篇结构。评分是教师对于学生写作进行量化评价,是教师写作指导的第一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指向性最强的关键环节。评价一方面依据客观的得分标准,另一方面依据教师长期在教学过程、阅卷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现阶段中学英语写作的评分标准,最常见的做法是定档给分,定档的依据是语言、内容和结构。语言上要求学生使用到一些固定搭配和重点高频词汇,能够正确使用复杂从句和特殊句式;内容上要完整充实,覆盖主题要求的所有记叙内容;结构上要求结构合理、布局得当,论点论据以及记叙内容之间的逻辑清晰。这三者的分值在不同的考试中略有出入,但是参照山西省中考和高考的得分标准可知,语言和内容的得分要点高于结构,这是教学倾向在制度层面的体现,体现了重词句表达忽视语篇结构的问题。此外,在评分实践中,由于词句是踩点得分,一些高级的词句表达在阅卷者心目中有一个相对明朗的评分标准,但是对于结构教师之间的公共认识相对较弱,对于高分低分的认识难形成明确统一的标准,因而在当下一卷多阅、分差较大的时候重申的阅卷环节设计下,为了减轻工作负担,教师在容易产生争议的部分惯常的做法是给出一个平均分数,进一步弱化了对于整体语篇结构的认知。(二)反馈过程对于语篇思维模式强调不够。反馈是指在前期给定作文分数的时候对于分数与学生的反馈,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教师的作文点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类似工程师的作用,通过对作文评分的解释,将理念化的“优秀习作”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步骤。师生之间逐渐形成有关“优秀标准”的共同认识,学生也就能够更加明确何为“内容完整”,何为“结构合理”,何为“表达流畅”。很多教师的写作点评课往往是:“带领学生解题、了解题目要求—明确自身表达内容—从已学知识中寻找对应语料—组织词句—高分作文解读示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语篇思维强调存在明显的不足。学生在写作指导课上,最深刻的认识不外乎哪些词句是高分词句,哪些是得分要点,今后的作文中应该使用一些固定搭配,但是对于语篇的文体要求是什么,语篇的主题要求是什么,语篇的结构要求是什么,则知之甚少。对于中学阶段的写作,相比小学阶段对于特定事实简单的描述说明,在文章的体裁和行文结构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参考作文评价标准,要做到“中心突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围绕主题进行个性化的语篇设计,合理规划文章的结构布局,但很多教师在反馈环节中忽视了这个要求。由此,学生获得的始终是表层的应试技巧,没有关注到写作原本对于学生隐含的语篇意义的考察,还影响了后续的写作指导。(三)写作指导过程重视句子的平面训练,忽视文章内在一致性。写作指导是写作评价的核心环节和最终落脚点,教师对于写作的评价和反馈最终都是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指导。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句子的练习糅合了单词短语以及语法多种要素,在教学中具有一举多得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写作评价和反馈过程中,重视词句的平面训练,一方面在思维上会导致学生思维出现碎片化的倾向。当学生读题时,对于题目的理解并不是以写作思路为起点,而是以个别词句为起点,认为自己的作文中一定要用到某些特定字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思维局限于个别要素而忽视文章整体结构,出现作文结构不完整以及学生高低分悬殊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套用“高分模板”,省略自己题解构思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训练简化为不断地识记词句,练习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使用一些复杂的长难句、亮点词和万能句型,文章具有高分的词句,但是彼此之间衔接不够紧密,忽视了文章内在一致性。

二、中学英语写作评价问题背后的逻辑冲突

(一)评分过程中,存在“词—句—篇”教学逻辑和“篇—句—词”写作逻辑冲突。教学遵循“词—句—篇”逻辑,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言语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必然选择。写作遵循“篇—句—词”逻辑是符合思维顺序的。但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正是矛盾的存在促使语言学习过程的不断进步。但是在考试中,这种矛盾却得到了评分与反馈过程的激化。一方面,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由词入手,慢慢学会组织句子和写作文章,这个过程一定是依托现阶段的语词水平,学生的写作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更多情况下是“心欲言而词不达”。但是,另一方面,写作是以文章为起点,首先是谋篇布局,然后再分层分段,最后才会考虑到具体的措辞。换言之,基础材料词汇,反而成了写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二者之间产生了由于时间差导致的使用和输出的必然矛盾。在这样的冲突条件下,教师牺牲语篇教学不再是教学上的无意疏忽,而是教学知识逻辑导致的必然结果。即使作为个体的教师有意地进行语篇知识的传授,也只是在现有知识逻辑基础之外的补充,系统传授有限。(二)反馈过程中,存在读者逻辑和作者逻辑冲突。写作的过程实现的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思维和心理的转换。好的作者一定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使读者有所收获。这种语篇意识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强调的依托语篇构建结构化知识,实现思维品质提升的要求不谋而合。作者思维下,语言表达的核心是强调写作的过程性,即把写作过程摆在重要的地位。在这个写作过程中,既有显性的格式,也有隐性的写作目的。显性的写作要求严格控制写作的主题、写作的主体,严格遵循写作的步骤,符合写作活动的可操控、可视因素等要求进行操作。隐性的写作目的是指写作主体的根本意图,回答的是通过写作要实现怎样的文化理解和语言输出的目的。在读者思维下,知识的获取是核心。读者要通过文本解构重构和阅读活动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完成自我建构,在解构与重构中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写作评价就是实现读者思维和作者思维的转换,也是对于二者冲突的化解尝试。理想的写作评价,一方面能够重视语篇,关注文本阅读的整体性、关联性和统一性,体会作者写作构思上的功力。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文本的动态交际功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将语篇整体的传意效果最大化。(三)教学指导过程中,存在交际逻辑和写作逻辑的冲突。在语篇教学的指导方面,交际逻辑和写作逻辑的冲突更为鲜明。完整的语篇本身就体现着交际的特征:一是语义层面。完整的语篇应该具有独特的身份意识和指向清晰的主旨意识,在行文过程中要始终明确行文主体是谁、发文对象是谁、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问题。二是语形层面。不同语篇应该有一套独特的语体特征和语形特点,达到能够使读者根据语形就能判断语篇的程度。三是交际层面。交际层面对于语篇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在内容上准确,还要在形式上进行艺术的表达,传递丰富的内涵,追求表达的效果。在理论层面上的写作应该自然符合上述特征,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尤其是篇幅有限的考试类的应用文写作中,篇幅和写作能力都会造成限制。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冲突,主要体现在写作的情感表达和内容陈述方面。即使表达同样的内容和情感,日常交际和写作中的组织架构一定是不同的,这是语篇的文体要求。教师要在关注学生使用语言的高级度、多样性、准确性的同时,把语言的教学提升到语篇层面。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一定是先有情感表达后有事实陈述,这是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先表达情感态度才能吸引“听众”,才有机会具体展开其他内容。

三、解决中学英语写作评价问题的对策

(一)评价环节中将交际逻辑置于写作评价的核心地位。逻辑优先性的确立是为了避免普遍冲突的发生,帮助教师在两难性的逻辑冲突困境中积累实践智慧。反之,如果某一活动同时处于多重逻辑支配中,但没有一种逻辑处于绝对支配地位,便会出现普遍性的经常性冲突。交际逻辑在内容覆盖面上更广,在主体上包含读者和作者,在深度上甚于写作逻辑。以交际逻辑为优先逻辑要求教师做到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英语写作评价的逻辑起点,以语篇理解由浅入深为英语写作评价的逻辑主线,以语篇的应用表达为写作评价的目标追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交际能力,了解学生是否能够透过文本理解他人或者理解某篇文章的表达意图。在写作指导中以语篇为单位进行。尤其对于中学阶段较高年纪的学生来说,不能以词汇复杂为理由,过度裁剪文章,要让学生在完整的语篇中学习文体知识,感受语篇要求,领悟情景语境。教师要以应用表达作为写作评价的目标追求,侧重培养语篇连贯意识,帮助学生学会衔接。优秀的习作绝不是把积累下的碎片黏合在一起,然后赋予其意义,而是作者基于语篇目的有意识地实现整个语篇内部的关联,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实现交际的目的。(二)在反馈环节,引入反讽式对话。反讽式对话的关键是通过一步步的质问将对话的双方带入自我理解中。在此之前,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评价更倾向于谈话而非对话,二者的区分在于对话迫使学生在教师不断的质问中把握本质,去除遮蔽和迷雾,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呈现出来,每一回答都要经受理性的考验,跳过了普遍性教学与个别性教学形式上的要求。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提问意图,认识到写作评价中的提问不是从学生那里去获得正确答案,而是通过问题去发现学生言语背后的逻辑冲突,帮助学生改进。其次,教师进行理解性问题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的要求。教师针对习作要求当中包含的语篇展开提问,考察学生对于语篇类型的领会程度。进行分析性问题提问,促进学生反思对照,深入分析语篇内容。此类问题指向的认知水平为“分析”与“应用”,是较高层次认知能力。这一层次的提问要帮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探索语篇的深层次涵义,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全新的语境中。通过多层次渐进式的提问,学生完成了对于语篇的主题分析、体裁分析和内容设计,教师也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澄清了观念误区,形成了写作思路。(三)在指导写作环节,构建完善的语篇学习内容体系。在写作评价中,教师应该从教学资源出发,做到补充语篇专项知识,引入语篇分析理论,营造一个开放的语篇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宏观上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结构与形式,理解语篇意义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对语篇的体裁、语篇的结构、文章主题以及主题下的段落大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进行分析。微观上,帮助学生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态度和倾向等。根据独特语篇的语形特点,引导学生识别教学语篇的个性化特征,深刻感受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句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把握语篇主旨,定位语篇结构和文体风格。写作评价引入语篇分析理论是指在写作评价过程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自己的写作构思过程,通过反思与交流帮助学生重新回顾作文要求,整体把握主题,并在整体把握的同时,进一步调动自己已有知识储备,对文章各个段落的关键词、段落内容表达的核心语句进行重新组织。之后,再指导学生进行重新修改,修改方向自然就更加明确,语篇意识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加强,同时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4.

〔2〕刘新芳.语篇类型共生关系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

〔3〕柴睿.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构建高职英语多元评价体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7,(10):107-108.

〔4〕张晓桦.制度逻辑下的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21):63-67.

〔5〕杨永林.英语写作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传承〔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15-20.

评价问题范文篇5

关键词:作文评价;问题;对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如下目标: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这样的“目标”设计与课程的总体设计之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目标不能清晰地解释三个维度的内涵。由于考虑到三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融与统一,目标表述并非分述,而是融合式的综述。这就给解读带来一定的困惑。比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修改文章”是过程方面还是能力方面的要求?“独立”属于态度还是属于方法?“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又可能属于过程、方法和态度三方面。它们各自的侧重点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恰当地把握。艰难把握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对新理念尚未能明晰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则更愿意袭用《标准》之前的大纲话语,如“双基”。第二,目标表述笼统,没有分化为具体目标,即没有适当的“内容目标”“操作目标”来填充总目标。在和国外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比照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英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贯穿四阶段(类似于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四阶段)的一般要求,另一个是分阶段要求。在每阶段要求中,对于听说、阅读、写作提出了相当具体的内容标准。美国的课程标准是分年级制定的,如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兰夫市市立学区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1]在不同的年级对“阅读”“写作”“视听”“口语交际”各提出多达二三十条的“内容标准”,指导性非常强。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目标由于表述过于笼统、泛化,导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又形成了较大落差。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不完善,导致语文课程总体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层层落差,这是造成当前作文评价改革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离开了课程目标,作文评价标准之是非优劣,就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如下两套评分标准:一套是由语文教师本人对课程目标的个人化理解、写作及写作教学知识、经验、鉴赏取向、态度、人格等构成的评价标准;另一套是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考试大纲中的写作要求对中学写作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决定着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内容和方法。

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下有6个细则: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下有4个细则: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这个评价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比如:“符合文体要求”与命题中“体裁不限”的要求相矛盾。《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但是,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写作原则,学生完全有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创造出一些“变异”的文体来。在“合体”的基本要求和“创新”的发展要求之间,评分者该怎么取舍?这是不是二律悖反?

对于基础等级中6个细则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符合文体要求”这一点上。而在大家似乎都达成共识的“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一要求上,具体的操作却仍暴露了考试要求与个人阐释之间的巨大分歧。如2004年就有五省二市在中考作文中提出“必须写亲身经历”,[2]命题者显然基于以下的逻辑推论:如果要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就必须让他们写亲身经历;反之,如果不要求写亲身经历,学生就可能胡编乱造,虚情假意。暂且不提命题者不能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荒唐,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作为高考评分标准难道就合理吗?诚然,养成“真诚”“真实”表达的态度、习惯,作为写作的要求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但是,把明显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质的标准放到量化考核的框里,其不合理性也是昭然。试问:感情和思想能打分吗?作品思想的健康等同于作者思想的健康吗?在大规模的高考评卷中,如何判定作文及其思想感情的真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回答,让评分者几分钟之内根据这一条目评分,这不是强人所难吗?笔者遍翻《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中收录的各国语文课程标准和大纲,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把“抒写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写入母语课程标准或大纲中,更别提放在考试评分标准中了。为什么?因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描述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3]按照这种解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确不宜放进课程标准中,因为它们并非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真实和健康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乃至学前就已经开始“真实”地写自己,然而,在经过了十一年“有固定套路的形式训练”之后,“学生作文沿套路、仿范文甚至改头换面地偷抄‘优秀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4]从“本真”到“失真”,耐人寻思。毋庸置疑,“真诚”的写作态度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怎么提倡,怎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动声色地融进课程与教学中,怎样创设条件呵护“真”杜绝“假”,也需要在课程、教学、教材、评价各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说,基础等级回答的是“什么是合格的作文”,那么,发展等级回答的就是“什么是好的作文”。发展等级把“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作为好文章的标准,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有人批判这种标准过高,“混淆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混淆了写作基础教学与文艺创作的不同”。[5]有人批判这个标准的排他性:[6]为了“深刻”而丢了直白,为了“丰富”而不要简洁,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为了“创新”而矫揉造作。不光学生如此,许多语文教师也堕入了狭隘的审美观难以自拔,“不少教师偏爱华美一类,以词藻铺陈为胜”,[7]还有的教师偏爱理趣贬低谐趣,非要在文章中挖掘深刻的、令人玩味的、韵味绵长的思想而后快,否则便觉遗憾和不足。章熊先生曾就大规模考试的评分误差问题提醒教师“评估作文,尤其要警惕风格偏爱。质朴、谨严、华美、含蓄、幽默、泼辣……不同的语言风格各有其表达功能,不应厚此薄彼”。[7]但是,《考试说明》把明显属于语言风格之一的“有文采”(华美)作为好文章的“标准”,恐怕有失公平。

有人认为,发展等级中采用的是“一点评分法”,即以四个细则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比如说,即使文章不丰富、不深刻也没有什么创新,单是在“有文采”这一点上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这种解释显然是对高考作文评分的误解。丰富、深刻、创新或者有文采,其中任何一点都构不成“好文章”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例证来推翻“只要有文采便是好文章”的论断。实际上,高考作文评分采取的虽是分项评分法,但“这种分解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7]这多少暗示了发展等级中的四项,即使不是全部,其中某些也是“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文章的最佳标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容易造成两种误区:一是偏执一词,执著于诸如“深刻”与“浅易”、“丰富”与“简约”、“有文采”与“朴实”、“求新”与“求真”之间优劣高下的辩论;二是妥协折中,使具有异质性的属于不同层面的标准杂糅在一起,从而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

对于“好”的标准的讨论,最后总是容易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说自话。其实,“文章究竟以怎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确算不上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8]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是:必须明白──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框架来建构作文评价标准!

第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缩近“课程总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两个落差,努力消解教学目标与评估实践之间的不相称的关系。“在一个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系统中,标准驱动着整个系统的运行”。[9]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课程标准才有利于构建合理、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评价系统。反之,“标准缺乏清晰的意义便导致了人们往往无法对标准形成一种共同的理解,间接地导致了各种类型目标实施的失败”。[9]《标准》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对“表达与交流”的描述大体上重复,如初中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与高中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相同,看不出它们描述了学生经过初、高中阶段性学习后所达到的结果上的差距。而在一些关键的区别点上,《标准》并没有作出有力的说明,如初中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则要求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高”。“简单”和“进一步提高”具体由哪些指标来衡量?我们无法从《标准》中获得答案。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及评价体系中不合理的因素,首先就要对标准中不合理、不完善的部分予以改进,因为《标准》左右着教学和评价的实施。

第二,提高作文题目的编制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业评价考试在命题之前基本上没有题目编制细目表,这可能是造成我国考试命题主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10]下面选取的例子虽是数学题的编制细目表,但它反映了国外考试编制细目表的一些基本原则。

国外小学数学题目编制细目表举例[10]

子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机能

题干的特征

答案的特征

1.题目中应当包含两个小数、分数或一个小数一个分数

2.题目应当表示为句子或竖写的乘法算式

3.乘数和被乘数中有一个包含3位非0的数字,另一个也包括3位数字,这其中两个数字不为0,而且整个数字大于5

4.乘数和被乘数都应包括一位小数位

5.乘积不能包含三位或以上的小数位

6.最少包括二步重组运算

7.在选择数字时,一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

1.格式:根据小数的位数,所有的被选答案按升序或降序排列

2.四个被选答案:一个是正确答案,一个错在相乘时数字重组的步骤,一个错在相乘时数位对齐,一个错在忽视小数点或者小数点的位置不正确

3.另一个可能的选项:“a,b和c都不对”,这个选项出现在第四个被选位置上

从这个题目编制细目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命题的特点:

●对题目所要考查的能力非常明确,而且“子技能”的提法也说明编题者对于小学数学的能力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可操作性非常强。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几乎人人都可以据此出题,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出题者经验的影响。

●每一个细节上的设计必有原因,避免出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科学的测量理论的指导,我们在作文命题上的主观性、含糊性和随意性非常突出。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不清楚写作能力结构、不考虑写作教学目的的情形下,从读报、闲聊或辅导资料中信手拈来一个作文题目,“考什么”既不明确,那么,“评什么”当然就很糊涂,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的评价标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体裁、文风、修改等所谓“八大块”知识)来评判一切作文。

从题目编制的角度看,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变化的只是形式,就出题的深层机制而言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虽然《考试说明》提出了“发展等级”的新话语,但其内容本质上仍只是原有“写作基本能力”中的部分要求。考生写来写去,几十年来还是议论文独领风骚,有的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尤其在高三,只让学生练一种文体──议论文,这与高考的命题倾向以及考试要求有脱不了的关系。

第三,在具体的条件下建构具体的评价标准。写作“在作为对象考虑时,它必须有具体的所指”。没有抽象的写作。任何写作都是在特定情境、目的下具体的“这次”“这篇”“这人”“为这个任务”的写作。在不同的写作动机、任务、对象和情境下所运用的语言、结构、策略等都是有区别的。脱离具体的条件来争论写作文本语言、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的优劣高下,永远不会有结果。在进行作文评价时,所有标准都应该围绕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合目的性。只有紧扣写作具体的目的,才可能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

“和一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你们认为应该改变的学校里的问题或情况。然后写一封给校长的建议信,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需要关注,以及你们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正的原因。”[11]

这个题目有许多具体的限制,如范围(学校)、对象(校长)、文体(书信)、任务(提出问题及建议),对于这些具体的条件要求,下面的评价标准也许比《考试说明》中的发展等级更适宜:1.恰当地运用因果关系;2.使用了有力的语言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列出必要的细节支持每一种原因;4.使用礼貌正式的语言;5.论点清晰,段落安排具有条理性。这些标准都指向写作的目的,根据目的是否有效地达成来评价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如果材料不能支持论点,那么即使它很“丰富”又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作文的具体目的,妄图凌驾于一切具体的写作行为之上,基于一个抽象的写作概念,抽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这样的努力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第四,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的制定,本意是为了实践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但是,光靠理念是无法促进改革的。《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设计目标,多元、动态、综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跟进。但实际上,作文评价改革至多是在一元评价体系(结果性评价)内做些小变动而已。再者,“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之一。那么,作文评价中的“发展等级”是否能促进每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发展”的具体向度和矢度,其危险性就是把命题者所持的“发展”涵义当做了“发展”的应有之义。从作文教学的实际现状看,学生作文“如果达到了‘小文人语篇’的‘程度’,就可以上升为‘好作文’了”,[12]由此不难推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作文评价,显然把具有“小文人”潜质的偏向文科的学生作为事实上的“发展”对象,而把一部分不善修辞的偏向理工科的学生挡在了“发展”大门外。这是不公平的。非但不公,其长远的影响也许是严重的。因为对于那些准备考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将面对的大多是计划书的起草、实验报告的撰写、研究性论文的写作、图表制作与说明等“项目类(科学研究、社会研究)”的写作活动,需要他们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而中学阶段在这方面规范有效的训练的缺失,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自选式的题目超市、学期丰富多样的命题或者一题多做的项目型综合写作等方法,来弥补现有作文评价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0—82.

[2]宫艳芬.质疑中考作文要求[J].中学语文教学,2005,(7):44—45.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2.

[5]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2005,(12):46—47.

[6]马爱华.对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的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05,(6):49.

[7]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羿小平.关于“文体变异”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6(1):37—38.

[9]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5—296.

[10]辛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61.

评价问题范文篇6

一、结业论文评阅成就的尺度

按照有关划定,结业论文的评阅成就一般可分为优异、精采、及格、不及格四档。现将中心党校函授学院对结业论文的具体尺度抄录如下,供参考。

(一)优异

1.

能正确地浮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专业的有关常识。

2.能慎密亲密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元的工作现实。剖析问题正确、周全,具有必然深度或有所创见,对现实工作有必然的指导意义。

3.中心凸起,论据较充沛,结构严谨,头头是道,表达能力较强。

4.材料丰硕,数据靠得住,能运用科学体例进行加工清算。

(二)精采

1.能正确浮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有关的常识。

2.能较好地联系工作现实,剖析问题斗劲正确、周全,对指导现实工作有必然的参考浸染。

3.中心明晰,论据较充沛,条理较分明,文句通顺,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材料斗劲丰硕,数据根基靠得住,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清算。

(三)及格

1.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与政策,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能根基把握和运用本专业已学的有关常识。

2.尚能联系工作现实,根基上能表达自己的不雅概念,有必然的剖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剖析问题较肤浅,或只能枚举现象,中心不够凸起。

3.有必然的论据,首要数据根基靠得住,文句尚通顺。

4.有必然的原始材料,进行了必然水平的加工清算。

(四)不及格

凡有以下条目之一者,应评为不及格。

1.违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或在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把握已学有关专业常识很差。

2.文章无中心,条理不清,.逻辑杂乱,文句欠亨。

3.材料零乱不全或首要数据失踪真,加工清算差。

4.首要内容根基剽窃他人功效。

(五)凡属剽窃他人功效或属他人的论文,一经发现查实,即打消评阅、答辩资格。

以上评阅尺度,一要严酷把握,不成降低尺度,拔高分数;二要因时因地制宜,但在统一时刻、统一批学员中,应“一碗水端平”,不成对分歧的人采用分歧的尺度。

二、评语的写法

结业论文的评语有两种:一是指导导师定见,二是答辩委员会定见。

(一)指导导师定见的写法

指导导师定见,主若是从写作角度对全篇论文作出评价。评价要点是:

1.不雅概念是否正确、光鲜;

2.论据是否充实;

3,剖析是否周全;

4.结构是否合理;

5.语句是否通顺;

6.有无现实指导意义。

下面是《对避免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几点思虑》一文的评语:

本文能理论联系现实,对当前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的默示及其发生原因作了较周全的剖析,并提出了避免法子,对现实工作有必然的参考浸染。文章结构合理,头头是道,论据较充实,语句通顺。

(二)答辩委员会定见的写法

1.答辩立场若何;

2.思绪是否清楚;

3.回覆是否切确;

4.说话是否流利;

5.对原文不足方面有无填补。

下面是中心党校函授学院86级学员年夜专结业论文《私营企业问题与对策思虑》一文的答辩委员会定见,不仅对答辩情形作出了客不美观评价还必定了论文选题及创见性。对指导导师定见作了需要的填补。

本课题系当前理论界一敏感问题,系统、完整的研究功效甚少,作者选题斗胆,写作意图明晰。

评价问题范文篇7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一面旗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正确评价和思想,不仅是对待个人和思想的态度问题,而且关系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的认识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展方向问题。但是,在评价思想的问题上,自50年代末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错误倾向,必须加以澄清。我认为,要正确评价和思想,特别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防止和克服几种错误倾向

在对待和思想问题上,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倾向

1.制造现代迷信,大搞个人崇拜

从60年代前后开始,、康生等人为实现个人野心,开始制造现代迷信,大搞个人崇拜。1958年夏,康生在北京政治理论课教师大会上最先提出“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的错误观点。随后,1960年10月在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也说:现在的马列主义就是我们的思想。它今天在世界上是站在最高峰,站在时代思想的顶峰。在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又说,的思想总是正确的,这几年发生错误和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有许多事情没有照着的指示去做,不能够很好体会的思想,“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的思想能够贯彻的时候,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中,、“”把对的个人崇拜和现代迷信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1966年1月,公然通过《解放军报》传达他的指示:“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康生、“”鼓吹“顶峰论”造成了严重后果:它窒息了思想作为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使现代迷信盛行,实用主义猖獗;它禁锢了中国人民对真理的探求和发展,使民族的思维长期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这样的错误理论,不可能引导人们对和思想作出正确评价。“”中,现代迷信、个人崇拜盛行,对、思想的吹捧、不实之词充斥报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更严重的是,、康生借鼓吹“顶峰论”、神化领袖之机,神化他们自己,为他们篡党夺权准备了条件。

2.提出“两个凡是”,坚持教条主义

在粉碎“”后,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凡是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拥护;凡是的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一错误方针,把思想同晚年的错误混为一谈,把个人的思想同作为全党智慧结晶的思想混为一谈,把的功绩同过错混为一谈,这也是对思想的一种教条主义的态度,是个人崇拜的一种表现,不但不能对和思想作出正确的评价,而且必然会继续坚持晚年的错误,继续拥护和推行“”的“左”的错误理论和路线。事实上,这一方针推行的结果,严重阻挠了对“”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的纠正,干扰了中共中央全面拨乱反正的部署。

3.夸大晚年的错误,否认思想的科学价值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正当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冲破、“”制造的现代迷信、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时候,社会上又出现了一股错误思潮:夸大晚年的错误,否认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思想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理论务虚会,有人就是怀揣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去参加会议的,企图象当年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那样,全盘否定和思想。这种割断历史,不顾事实,缺乏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是一种搞乱思想,破坏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损害党和国家形象,损害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威信的错误作法。在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同样不可能对和思想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必须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法

正确评价和思想,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必须以1981年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依据。这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批评的错误,而在于站在什么立场,用什么历史观、方法论来批评的错误,来对待思想这个理论,来对待这个人物。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主要应把握这样两点: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摆正功过是非的位置

评价,必须实事求是摆正功过是非的位置,不能借批评他的错误的名义,丑化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崇高形象,玷污思想这面光辉旗帜;不能抓住他晚年的错误加以渲染,闭口不谈他的伟大功绩,攻其一点,不计其余,无限上纲,片面夸大。

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同志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是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转折关头,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因此,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这就是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勿庸讳言,晚年确实犯了严重的错误,特别是错误地发动和领导了“”运动,给党、人民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此,应该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晚年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因此,对的功过,不可等量齐观,不可以偏盖全,不可同日而语,更不可本末倒置,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和评价。对于错误的责任也要进行具体分析。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负责人,当然要负主要责任,但决不能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于一个人,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责任。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就不可能对作出正确的评价。

2.必须尊重最基本的历史事实

尊重事实,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规则,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最基本的品质。讲过,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那种闭眼不看事实,肆意贬损和思想的作法,很难说是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忠于真理的。例如,有人说,在20年代末、30年代前期,同共产国际没有什么分歧,他们之间的关系好得很。这个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思想正是20年代末、30年代前期,在同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错误路线斗争中形成的。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而共产国际在它的决议、报告、指示中一再反对中国走这条道路,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城市工作为中心,不能离工人阶级太远。否则,就会滑到小资产阶级道路上去。在共产国际支持的王明路线统治时期,屡次遭受排挤、打击、处分。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无法抹煞。再如,有的人为了否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创者的地位,竟然不顾历史事实,说根本不同意八大路线。事实上,尽管中央分工刘少奇负责起草八大政治报告,但从1956 年6月到9月,的主要精力就集中在起草这个报告上。八大政治报告的稿子有80多份,其中亲自修改的就有21份,并增加了重要内容。到8月21日,给刘少奇写信,说你和的修改我都看了,都同意。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重要文稿》1956年这一本,公布了对八大政治报告历次的修改。所以,说反对八大报告,并且是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这完全是无中生有,是弥天大谎。

当然,对《关于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有些提法曾提过不同意见,主要就是认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不太准确。不过,他说这也没有什么坏处,也可以不改,但他不同意这个提法。这个意见是有道理的,后来我们党一直没有再使用这个提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没有使用,因为这个提法确实不太准确。对八大决议中的个别提法不同意,并不等于反对八大政治报告。故意混淆这一点,就是不尊重历史事实,会对不了解真相的人产生很大的迷惑作用。采取这种立场和方法评价和思想,是不会得出正确结论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必须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思想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正确评价和思想,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要正确看待思想与马列主义的关系,不能将两者分离

思想与马列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两者是不能分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思想的理论基础,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用自己的话说,马列主义是主干,我们是枝叶。邓小平也指出,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回事。思想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并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宝库里面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所以,不要把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好象它是另外一个东西。他还指出:“光讲思想,不提马列主义,看起来是把思想抬高了,实际上是把思想的作用降低了”(注:邓小平:《正确地宣传思想》,《邓小平选集》第1卷,第284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他还针对在宣传思想时的片面性,提出要正确地宣传思想,特别反对把思想庸俗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歌颂的丰功伟绩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50年代后期以后,全国对思想的宣传出现了庸俗化的倾向。1960年,邓小平在《正确地宣传思想》一文中尖锐地指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思想用得庸俗了,什么东西都说成是思想。例如,一个商店的营业额多一点就说是思想发展了,打乒乓球也说是运用了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很少讲了。这种情况,不少报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邓小平:《正确地宣传思想》,《邓小平选集》第1卷,第28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邓小平强调,在宣传思想的时候,一定不要把马列主义这个最根本的东西忘记了。思想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只有这样看待,才能把思想摆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对它在马列主义发展史上和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作出正确的、中肯的评价。

2.要正确看待思想与党的领导集体的关系,不能将两者割裂

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都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本人在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党是集体领导,同志是这个集体领导的代表人,是我们党的领袖,他的地位和作用同一般的集体领导成员是不同的。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立下的伟大功勋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如果没有同志的卓越领导,我们的党和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思想的旗帜。但是,切不可因此把同志和党中央分开,应该把同志看作是党的领导集体中的一个成员,把他在我们党里头的作用说得合乎实际。他还指出:“同志的事业和思想,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同时是他的同事和战友、是党、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是半个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注: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17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977年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再次谈到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他说:“思想历来认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人民。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志多次反对对他本人的一些不适当不科学的评价,经常教育我们正确理解人民与领导人或领袖的关系”(注:邓小平:《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与党的领导集体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依据这样的理论认识和分析问题,才能对在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正确的评价,既肯定作为思想创立者的地位,也看到党的领导集体中其他成员对思想创立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3.要正确看待思想与晚年错误的关系,不能将两者混淆

在如何看待思想与晚年错误的关系上,有人借口晚年犯了错误而否定思想,把他晚年的错误与思想混为一谈。也有人把思想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部分,否定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针对上述糊涂认识,邓小平科学地提出把思想同晚年的错误严格区分开来的正确主张,强调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思想的科学体系。他指出:“思想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注:邓小平:《“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3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我们要“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注: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17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又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那末,无论马克思、列宁和同志,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注: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选集》第2卷第17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并强调“应当把思想和同志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混乱”。因为思想同他晚年的错误有着本质的区别。

评价问题范文篇8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对策

1引言

教育评价问题是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评价这一重要操作步骤,就不能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评价具有多重功能,包括鉴定水平的功能,可以对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做出区分和认定。体育教学评价的这一功能也可以为选拔优秀、淘汰不合格者提供依据,可以对评价对象进行筛选、淘汰。还可以起到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体育教学评价为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有效的诊断和反馈,最终促进教师、学生更好地向前发展。

2教学评价中面临的问题

2.1存在不当的错误认识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但在实践处理的操作中,往往存在为评价而评价的做法,把评价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把这项工作当做一种考核而进行的,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功利性目的,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只考虑如何使学生考试及格,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学生也抱有同样的应付心理,忽视对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2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相对较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过分强调体育教学评价功能的鉴定和选拔的功能,因而在评价内容上也往往呈现出内容单一的现象。特别是偏重于体育技能、理论和身体素质的考核,以此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在目前的情势下,用竞技体育的评价内容来评价全体学生是不够的,这样忽视了体育意识、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情感意志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和评定。因此,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应该受到人为的扭曲,而应当更加全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促进提高。

2.3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相对单调

目前,体育教学评价在方法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忽视了多目标输入、输出之间的效率关系。结果评价只注重了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达到的水平,忽视了学生在学习和锻炼过程身体素质、技能及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和提高,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因此,以运动成绩考试为核心的评价,其量化结果一定程度存在不合理性。

3体育教学评价的DEA过程

DEA方法是一种处理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假设有n个部门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这n个决策单元都是具有可比性的。每个决策单元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表示该决策单元对“资源”的消耗,例如教学课时投入)和s种类型的输出(它们是决策单元在消耗了“资源”之后,表明“成效”的一些指标,例如教学优秀率、满意率的指标)。我们对输入和输出的理解是:输入越小越好,而输出越大越好。

4结语

目前,尽管体育教学评价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改革体育教学评价的对策,应当与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相结合,特别是要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有效评价我国体育教学水平,有助于我国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朝着“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全面发展”方面迈进。

参考文献

[1]陈霞.对高职“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评价探究[J].轻工科技,2015,07:153-154.

[2]范建伟.普通本科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07:122-124.

评价问题范文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新时代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企仅仅依靠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将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国企的实际现状相结合,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对国企的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的预测筹划,对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的营运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概念与必要性

(一)主要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面预算管理。这个概念在20世纪初开始在美国通用电气等企业管理中被首先使用,从最初的财务预算,发展到财务与非财务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日益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发挥其核心的作用。二是企业绩效评价。企业绩效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在工作中对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评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有助于增强企业对自身的战略执行情况的把控,认清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企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管理的必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有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关乎企业战略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一环。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创造公共财富和维持国家市场经济稳定的重要作用。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这两种现代企业管理的有力工具有机融合,并与其自身情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问题

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同,导致属性不同。生产经营性的国有企业通常在国家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产业为基础来管理企业,目标是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资本投资性的国有企业不涉及具体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着重于资本管理。管理者如果没有对企业定位有清晰认知,不知变通地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随意套用,则会造成管理制度与企业战略的偏离,无法发挥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时效性不足

目前即使财务应用软件大量普及,基础数据的录入整理工作依然需要基于人工处理,这无疑使得企业的绩效评价工作滞后于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大型的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往往都要在次年四月左右才能完成,使得绩效评价结果对企业战略的支持作用受到削弱。无法对各下属单位、部门进行及时地考核评估,影响了资源分配,使得企业战略的执行步伐减缓,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处在落后的位置。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准确性不足

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准确性十分依赖于分析用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国有企业往往规模非常大,在地方上均是支柱企业,下属部门繁多,对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大量的基础数据需要依靠人工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往往用于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数据需要由被考核的对象来提供。而业绩考核的压力往往会使得被考核对象对提供的数据进行润色和隐瞒,这就使得数据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而因为管理成本的限制,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部门无法对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一一进行核实,使得用于分析的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进一步影响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准确性。

(四)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不健全

由于目前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尚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战略思想宣传不足,下属企业管理层理解不够彻底,加上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的模糊,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无法将短期生产经营目标和企业的长期战略相融合,往往使得管理层误将其与财务指标相等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出资人为了有效保护自身权益,监督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财务委派制度为满足这种财务管理的需求应运而生。而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特点,被委派的财务负责人肩负着双重责任。既要参与下属公司的经营决策以贯彻企业的战略思想,对下属企业在集团总部战略执行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监督;也要组织开展日常的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工作,配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加之财务负责人的轮岗制度以及财务负责人自身能力不足等因素,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大打折扣,绩效评价流于形式。而管理层一味地追求财务数据的亮眼表现,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能够产生效益的成熟领域,而对于急需资源但初期需要大量投入的战略部门未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大幅降低,造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对企业战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优化措施

(一)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知程度

企业负责人应当在全集团范围内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知程度,并将之贯穿覆盖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人员的评价,还是对企业在各个方面完成战略目标程度的全面评价。国有企业应当发挥企业凝聚力强、政治觉悟高的优势,通过培训班、座谈会、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在企业中形成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文化氛围。不仅是管理层,也包括中基层员工都能够对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有一个深度的认知。同时,应通过企业战略宣讲等方式让企业全员对绩效评价体系在战略中的作用有充分的理解。

(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与企业的市场融合

国有企业不仅要做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之间的融合,同时也应做到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融合。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应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关注绩效评价的相关性,避免出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脱离的情况。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阶段就应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具体目标,从而确保相应指标和要求的科学性。同时,企业管理者应保持政治敏锐感和大局观,充分了解掌握全球经济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深入研究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使得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相匹配,在各部门间合理调动、分配企业资源。同时,企业管理者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对市场变化趋势和宏观政策调整的关注,保持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执行弹性。一旦发现内外部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发重大事件时,应及时调整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和绩效考核目标,尽可能地与企业战略相一致。要完善企业内部监管机制,确保绩效运行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低绩效、无绩效的项目对企业资源的占用。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共享机制

前文已提到基础数据缺乏可靠性和准确性,是国有企业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一大难题。人员技术都会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更迭替换,但基础数据则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难以替代的战略资产。企业应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机制,对企业的基础数据进行归集,可以将大量的人力资源从繁杂的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管理领域中,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建立财务共享机制也有助于企业建立起统一的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性,为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

我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家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工信部”“经信委”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成立,到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的正式提出,使得我国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明确了方向,积极跻身于世界第一梯队。数据技术强大的数字处理能力让全面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精准决策,实时决策,从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绩效评价的效果。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利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来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将之与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相结合,更好地为企业的战略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外部大量的信息资源,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可以使企业的预算决策更加合理和科学。同时,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采集与挖掘系统,使得企业绩效评价的智能化成为可能。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挖掘系统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得绩效评价脱离人工操作的传统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也使得绩效评价指标的差异化成为可能,更好地对企业的不同业务进行管理。

(五)注重管理体系与自身文化的融合和人才的培养

国有企业要想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快速地成长,学习世界上成熟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是一个必然途径。但在学习的同时,也应清楚明白只有与自身的企业文化相契合的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需要管理人员自身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对数据的动态把握能力。因此,应注重相应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再完备的战略也需要人去执行。国有企业应当建立起具有系统性、长远性、阶梯性的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不仅需要高级管理人才,也应该储备相关技术人才,使人才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动力。在国家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国有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宏观环境、社会责任来实现与现代化管理体系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研究目前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系列优化措施。总结起来便是树立企业文化、依托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支持、建立内部财务共享机制、培养自身管理人才,在改革中实现国企经济转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明.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财务转型[J].会计之友,2021(11):31-36.

[2]翟晓琦.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学习,2021(05):63-65.

[3]刘正军,尚平爽.A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融合的内容与成效[J].财务与会计,2020(19):80.

[4]蔡立新,高蔓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财务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21(01):44-51.

评价问题范文篇10

一、债转股从财务角度的理解

“债转股”简单地说就是由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企业在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此时的债权人就变成了股东。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可以看出,债转股(即准则中所称的债务转为股本)是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而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转股中的债务人又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业两类。目前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务转股本实际较少,并且还受到《证券法》的较大限制,而非股份制企业对债转股的实际需求更大,也更为迫切,而且不受《证券法》的增股限制,这就是我们应重点关注和讨论的。

首先,债转股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尤其是债权人面临债权遭受损失的现实风险被迫采取的妥协行动,其核心是债权人作出的利益饶让,目的是希望以短期的利益损失来换取长期的有可能弥补短期损失的潜在收益。从债权人角度讲,是被迫将短期借贷行为转化为长期投资行为,将现实短期信贷风险转化为潜在的长期投资风险,同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现实债务重组损失,这明显有悖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初衷,是银行不得已采取的下策。从债务人角度讲,是获得了即时的债务重组收益,在短期内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责任,企业是得到了“免费的午餐”;但从长期看,企业能否持续盈利,不在于财务负担的高低,而在于对资金的运作效率。而且债权人成为企业的大股东,必然会要求企业改变其内部治理结构,以求经营盈利并最终收回投资退出企业。

另外,虽然企业对股权投资不需要还本付息,但股本融资最后所期望的回报率实际上比债务融资所期望的回报率更高。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内外压力并分流了企业原有股东的未来潜在收益,而且企业在经营、财务、人事等各方面要作出严厉的调整。因此,“免费的午餐”实质还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并不一定廉价。当然,如果企业最终重组成功,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这种代价是值得付出的。

此外,从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分离的法律现实看,银行不能直接把对企业的债权转为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只有再成立单独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购买承接银行的债权并负责转达为对企业的投资。这种制度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风险但又加大了资产管理公司的风险,实际上风险是被转移而未化解。同时,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又会产生不负责任的道德风险。但对债务人来说,债权人的变更关系不大,其风险依然是如何走出经营和财务困境,实现盈利。

再者,债转股还要基于这样的前提,就是从会计角度看债务人还是处于持续经营状况,而不是即将破产或清算。只有债务人持续经营,债权人变为股东后才有可能使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产生有利的变化,最终扭亏为盈。换句话说,债务人在财务和经营上还有挽救的余地,债转股才成为可能,才适用债务重组会计。否则,只有债务人破产清算,债权人承受损失,此时只适用破产清算会计。因此,要正确判断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是能够持续经营,还是将破产清算;然后我们才能确定其能否进行债务重组以及应适用什么样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

二、债转股中的财务问题

(一)从债转股的财务风险角度分析。债转股本身是一项财务行为,根据财务学的一般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股权投资的回报应高于债权投资。

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对称。通常债权的风险要低于股权,因此其回报(利率)也低于股权(资本收益率)。债转股实际是借贷资本“异化”为产业资本(不良贷款虽有账面价值,但已不同程度失去流动性,事实上也已成为被国有企业长期占用的资本金),于是信用风险就转化为资本风险。是所谓的“税盾效应(TAXSHIELD)”,即债务成本(利息)在税前支付,而股权成本(利润)在税后支付,因此企业如果要向债权人和股东支付相同的回报,实际需要生产更多的利润。

例如,设企业所得税率30%,利率10%,企业为向债权人支付100元利息,由于利息在税前支付,则企业只需产生100元税前利润即可(企业完全是贷款投资);但如果要向股东支付100元投资回报,则需产生100,(1一30%)=143元的税前利润(设企业完全为股权投资,因此“税盾作用”使企业贷款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更为便宜。

表1日本、美国和我国制造业平均负债率(%)

19981989199019911992

中国65.5(1995)65.1(1996)65.4(1997)65.5(1998)

日本65.263.763.663.062.4

美国58.059.559.859.563.0

表2制造业单位资产销售收入比较

19981989199019911992

日本1.010.960.980.970.94

美国1.111.091.071.031.03

1994199519961997

国有企业0.570.550.510.47

外投企业0.720.770.730.73

根据以上分析,是否对一个企业实施债转股,是存在一个财务界限的。当企业纳税付息前的收益与企业的有偿资本(即企业运用的资本中需要支付利息或向股东分配利润的部分,不包括企业使用的无成本资金,如各种应付款等)之比大于贷款利率时,企业的负债经营方能取得工的财务效应,即企业在支付利息后还能向股东分配利润。反之,则须用股东权益去支付利息。

以上分析表明:

第一,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无力支付债权人正常的利息回报(即不是不合理的高利贷),它就更无法满足股权投资者所需求的投资回报;

第二,减少利息将降低企业的费用,只要企业纳税付息前的收益大于零,减息必然会使企业扭亏为盈或增加利润,但这种利润的增加只是同一笔资金在不同会计科目的体现,并非企业资产盈利能力的实际增强,如因产品竞争力提高而引起‘的附加值上升。由此可知,债转股固然可能使企业短期扭亏为盈,但并不意味着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提高。相反,由于企业现行的“工效挂钩政策”,通过债转股扭亏为盈后,企业的工资费用反而会相应增加,成为企业新的增支减收“契机”。

通过表1和表2的实证分析,不难发现债转股所蕴含的财务风险。

单从上表简单的数字对比中,我们还不能得出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主要源于负债率过高的结论,当然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负债率要高于账面负债率,即使考虑这一因素,并不改变上述结论。

表2以单位资产销售收入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国有企业亏损的真正原因是资产运营的低效率。负债率过高可能加重了企业短期的财务风险,甚至造成企业短期亏损(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但企业长期亏损的决定性因素则必然是资产运营效率的低下,换言之,所谓“企业为银行打工”,是指相对于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而言,其负债率过高。进而言之,负债率只是一个从属和相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并不是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资产盈利能力,这是由其产品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企业效益低下引致财务上的支付危机,这个问题不解决,负债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从国有企业的资产现状看正是如此,一是存在大量的不能产生收益的非经营性资产,即所谓企业办社会的问题;二是存在大量的低效益闲置资产,多年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闲置过剩的生产能力;三是有效资产的盈利能力差,这是由我国国有工业的整体素质决定的。

因此,国有企业整体效益不佳的现实,决定了对其实施债转股的财务风险。这就对债转股对象的选择提出了要求,不应将债转股视为国有企业三年脱困扭亏目标的“工具”普遍加以使用,而应选择具有良好产业前景和盈利能力的企业实施债转股。特别是那些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国家未投人资本金,致使负债率过高,尽管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前景,但仍然难以自我消化过重债务负担的企业,应成为债转股的首选。通过债转股不仅可以增加资本金,明确所有者,改善治理结构,而且有助于增强产业扩张能力,为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奠定基础。

(二)从债转股过程中的风险角度分析。债转股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首先是收益不确定的风险。债转投是作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和支持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直接服务的一项重大政策而出台的,这就不能完全按商业原则(对股东的回报率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选择债转股的对象,从而增大了债转股后收益不确定的风险。其次是资产评估过程中的风险。银行债权当然会以面值折股,企业净资产经有效评估后也应进行折股。但资产评估后企业资产的高估就会形成资产管理公司债权的相对低估,一是资产现值的评估难度,这里既有技术进步因素导致的资产贬值,也有现在的市场供求状况对资产变现价值的影响;二是无形资产、土地价值的评估往往带有很大的弹性;三是对需要剥离的企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转股双方也会形成较大争议。

对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债权折算成股权的折算比例的确定,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债务负担较重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较差,甚至出现巨额的亏损,如果按照每股净资产进行折算,那么,实施债转股后每股净资产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实施债转股后带来了每股赢利的增长。但对于原债权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如果其持有的债权是按照面值从银行购入的,则按照每股净资产价格实施债转股后,其能够从上市公司分配到的收益与其从企业获得信息相比会大相径庭;如果其持有的债权是按照市价购入,其成本收益率则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果低于每股净资产折算成股份,则原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护,该上市公司原股东的利益就会因为每股净资产的摊薄而受到侵害,但目前法律规定股票定价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值。因此,银行将其持有的债权按照市价折算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后再按照每股净资产实施债权向股权转换将是一种能够平衡利益的方法。

(三)从资本成本角度分析。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的资金存在时间价值,特别是在社会平均利润率较高的情况下,分析资金成本,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其价值不仅包含一年的社会平均利润率,还包括再投资的超额利润率。由于债权转为股权后,企业需要在有限的期限内回购,所以回购股权的代价较大。在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的情况下,可不考虑债转股,而应从其他方面下功夫来实现赢利。因为当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的情况下,适当的借款既可取得杠杆收益,又可降低资本成本。

从投资回收期来看,一般长期投资项目,早期收益较低,而中后期收益较高,所以债转股票考虑投资项目的收益期。如由于早期收益较低导致亏损,而在进人高收益时即可获得较多的利润的情况下,可不考虑债转股。但如果整个回收期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利息,那么应考虑债转股。

(四)从现金流量角度分析。由于用现金净流量(指广义上的现金,下同)分析评价投资收益比用利润评价更能客观反映财务状况,所以在评价债转股时,必须用现金净流量方法来分析的债转股决策。

在企业亏损中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第二种是亏损额大于折旧额。在第一种情况下,虽然亏损,但由于折旧和摊销的费用不用付出现金,所以收入大于付现的成本费用,企业还能够正常地运营,再经过其他努力可使企业实现盈利,在这种情况下,不必非要转股。第二种情况下,收入小于付现的成本费用,即企业的现金在逐步退出企业,企业不可能长期正常运转,最终会导致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如企业的债务负担较重,债转股后可以扭亏或亏损额小于折旧额,可考虑债转股。

(五)从转股后股权管理过程分析。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不可能因债转股而提高,但债转股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通过将股权向第三方出售以变现资产,起到对企业重组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进能给该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相关技术、产品的战略投资者,企业的资产运营效率会得以提高。

但问题是资产管理公司是否能有效行使决策权?尽管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甚至控股,但行使股东管理之权仍面临以下障碍。首先,资产管理公司面对的是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的转股企业,本身并不具备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这是其行使股东权利的第一障碍。第二个障碍来自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尽管资产管理公司的加入有助于打破企业原有的内部人控制,但作为一个特殊的阶段性股东,其持股的月的不是直接经营企业,而是回收债权的一种手段,其作用更类似一种优先股,意在获取回报而非行使经营决策权,因此相对于企业的母公司或其它业内股东,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宰程度要弱得多。第三方面的局限刚来自现行体制的制约。现行的国有企业体制多少有些政企不分,资产管理公司企图通过对企业人事的控制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也要受到现行体制的制约。

因此,可以考虑将债转股的股份转化为优先股。资产管理公司要银行委托转股成为国有企业的大股东,往往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监管成本高的问题,如果将这部分股份转为优先股后,有以下突出特点:1、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定息方式获取红利,而且优先股持有者有优先求偿权,其投资可获稳定回报;2、优先股持有者虽然没有选举权,但有第二级的经营干预权。即如果企业连续几年亏损不能分红,优先股股东有权召开董事会,要求变更管理层。

(六)从债转股实施角度分析。

1.债务重组目的确定。合理确定债务重组日,可以分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纠纷。在债务重组日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开始计量债务重组损益,并计入当月损益表,债权人在这一天成为债务人的股东,若企业在此之后破产,原债权人将不再有优先偿债权;债务人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相应增加。那么如何确定债务重组日?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日是债转股开始的日期,即债务重组完成日。这和会计上一项经济业务发生的确定时间是一致的。举例来说,债务人A公司和债权人B公司协议将A公司所欠债务转为股本,A公司于2000年6月15日办妥增资批准手续,并向B公司出具出资证明,则2000年6月15日即为债务重组日。

2.股权变现。债转股后,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阶段性股东,其介入企业的目的,并不是控制企业经营权,而是为了日后股权变现,收回投资,实现化解不良资产风险。而股权能否变现,收益是否与资产管理公司承担的巨大风险相配比,是债转股这一措施真正达到目的的根本所在,也是债转股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所在。一般股权变现的渠道有三:回购,上市,转让。由企业回购股权,要求企业迅速扭亏为盈,资产管理公司才能短期内抽回投资,但这并不现实。

如北京水泥厂债转股后年盈利预计2000万,即使全部用于回购高达5亿多元的信达股权,也需要25年的时间,这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水泥厂母公司(北京建材集团,以集团内优质资产另行设立了一家拟上市募集的子公司,以此作为回购信达股权的安排。至于上市,在现阶段证券市场并不完善,投资人心态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上市,会引发股市更大波动,无异于把不安定因素引向社会公众,也是不理智的。向第三方转让无疑比前两种方法更有优势。资产管理公司由于本身的特点和对企业所处行业的不熟悉,并不能真正参与企业日常管理。向同行业其他先进企业或其他资产者转让股权后,资产管理公司收回了投资,企业获得了发展的内在动力,资源也进行优化配置。股权的转让过程实际也是国民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过程。这对形成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以及发展非国有经济相引进外资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