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0:11:37

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1

(一)管理体制不畅,产权归属不清

1、我国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受中国农业银行的管理和指导,自1996年与农行脱钩以后,农村信用社受县联社、地级农金体改办和当地人行“三位一体”的监督和管理,但自律组织迟迟不能建立,新型管理体制不明晰,造成了管理断层,致使形成基层社管理出现错位、越位等混乱局面。

2、体制不畅源于产权不清,产权是个人和组织的一组受保护的权利,它包括占有、使用、处分、收益四项权利,产权决定着财产运用上的责任和收益。目前我国农信社产权不明导致了以下问题:第一,产权制度残缺、产权虚置、产权主体错位。农信社从合作的性质上体现的是自愿性、互助性、民主管理和非盈利性,但我国信用社从产生时就是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撮合的,很难体现自愿的原则。尽管信用社在刚成立时以章程的形式规定了社员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但在实际运行中,信用社产权主体却变成国家或集体,该集体并非全体社员组成的集体,而是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较为含糊的集体。这就造成了信用社产权虚置,真正的产权主体被架空,社员对信用社所应拥有的权利被严重削弱,社员作为出资人难以对信用社履行真正的监督和民主管理的权利。第二,产权不明确还导致信用社治理结构无效。农民持股比例太低,很多社员股东在农信社只有“名义资本”,经济利益决定立场,普遍社员缺乏监督的权力和动力,使广大社员对信用社经营漠不关心,对农信社是“无法负责、无人负责、无心负责,”对信用社经营管理基本情况不了解,社员与信用社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社员对管理人员的产生并不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由地方政府或上级联社指派人选,社员代表只是履行名义上的选举权,法人治理结构长期以来不完善,“三会”形同虚设,内部人控制严重,农信社具有“官办”色彩。

(二)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本质上说农村信用社仍然缺乏建设经营管理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制度主要是在上级管理部门的督促下完成的。所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制度建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陷:

1、内控制度不到位,没体现效益性原则。多年来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不健全,贷款缺乏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贷款“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由信用社主任说了算,在贷款投向和投量方面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多是凭经验办事,决策随意性很大,导致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屡禁不止。

2、制度创新能力差,服务体系很不完善,金融功能不完备。农村信用社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单一,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和小额结算服务,且存贷款的创新品种很少。结算渠道不畅,服务功能滞后。目前农信社服务手段单一,金融电子化建设落后,办理异地结算要靠人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转汇,环节多速度慢,造成农村资金流入城市,而且这种金融产品供给的短缺不仅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民和各类经济组织的需求,而且阻碍了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和扩大规模。

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农村信用社所有者缺位导致法人治理流于形式,信用社主任一人决定信用社经营,加之大部分信用社员工文化程度不高,在工作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4、没有建立竞争激励措施机制,导致职工素质低下。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人事制度僵硬,多为行社干部职工家属子女,甚至“近亲繁殖”,加上缺少一套科学的用人制度,进人多凭关系,真正从社会招考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很少,致使人员素质不高。

(三)历史包袱沉重,经营状况不佳,经营风险大

在农村信用社的资产结构中,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非生息资金占比例大,历年挂账亏损难以消化,导致农村信用社财务状况持续恶化,高风险信用社增多,经营隐患日趋明显。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加大,经营效益严重滑坡局面的形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性因素。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指令干预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建设往往形成不良贷款,另外农村信用社还要自己消化保值补贴,这些都导致农信社出现大量亏损。

2、制度性因素。农行和信用社脱钩时农行留给信用社的呆账、坏账、垫款,许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划给了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被清理整顿期间为了防止金融风波,控制金融风险,农村信用社被迫承接所归并的借款资产,其实这些借款资产近乎坏账。

3、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在农村信用社长期的业务经营中,由于经营管理失误以及少数信用社违规经营形成的亏损,造成贷款本息损失,由于支出控制不严,形成支大于收,造成了部分亏损。

(四)资金农转非严重,支农力度不足

农村信用社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是联系政府和农民的纽带,它对整个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重要作用。可是由于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充足率低,农业是高风险弱资产业,周期长、效益低,加上普遍的社会信用关系恶化,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借款人借款后举家外出,多年不归,信用社收回贷款无望,还有赖账、逃债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支农的积极性,致使“双降”压力大,信贷人员为分散和降低风险,怕追究放款责任,只好明哲保身而出现“惜贷”、“惧贷”,因此影响农户贷款的发放。因此致使信用社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偏离了合作体制原则和为农服务的指导思想,受利益驱动把不少资金投向非农产业或拆借给城镇其他金融机构,资金“农转非”和外流现象严重,加剧了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

(五)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薄弱

农村信用社一方面长期被当作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长期承担了国家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如支持和服务“三农”,这给自身经营带来极大的风险,形成了大量呆账、坏账;另一方面国家却让农村信用社自己消化,其结果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风险补偿机制也未建立,反而受到行政和市场歧视。农村信用社呆账累累,资不抵债现象严重。

二、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产权制度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市场经济固有规律的影响和约束,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必须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工作要在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联社委托具有金融审计资质的中介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对清查的各类资产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评估标准,依据我国现行的农村信用社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规定统一执行。在清产核资过程中要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地让原社员在知情的情况下自行选择规范方案,依法处置好老股金,确保原社员的优先入股权,同时要规范退股手续,避免日后法律纠纷。其次,量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年积累产权。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历年积累产权,不宜将其简单地划归农村信用社集体所有。再次,今后每一次扩股都必须对入股社员进行详细登记,并在每年定期举行的社员代表大会上登记变更社员的详细情况,避免社员的失踪和遗漏,以做到产权主体的完全清晰。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其目标是在产权关系明晰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社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在信用社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信用社的运营效率:首先,改革社员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农村信用社最高的权力机构,必须要有独立行使职权的常设机构,可以设立社员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具体负责社员代表大会的事务处理。其次,实行理事长与联社主任分设,细化二者的职权范围,明确二者的具体义务。理事长和联社主任应由不同的人分别担任,合理界定理事会和联社主任的权责。再次,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权。从监督机制的有效性来看,应有三个基本的条件,即信息基础、公开制度和查询权力。根据规定,监事会具有检查信用社财务,对理事、主任执行职务违反法律、法规、信用社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理事和主任的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进行纠正,提议召开社员大会等权力。

(三)农村信用社应以“三农”为中心

“三农”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中央多次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与生俱来就与三农发展息息相关。在不断深化的改革进程中,农信社服务三农也应做到“三贴近”,要坚持“三贴近”,村信用社才能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自己的银行,才能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贴近实际,就是立足当前客观现实,审时度势,明确农信社的职策,积极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的要求。贴近生活,即农信社要以群众生产、生活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及时为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便利服务。贴近群众,就是树立以农为本,支农、为农的大局意识,坚决摒弃官商作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用足、用活支农政策,加大支农力度。

(四)大力发展电子化建设,完善结算系统,增强服务功能

目前信用社服务手段单一,金融电子化建设滞后,办理异地结算要靠人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转汇,环节对速度慢,造成了资金倒流进城,同时这种结算方式受地域限制,结算渠道十分不方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结算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因此为了加快系统整合提高综合竞争能,建议以县域为基础建立支付结算交换系统。建立像其他商业银行那样有先进的电子结算方式,主要有自动转账、电子汇划、联机支付、实时支付等;支付方式中有自动存款机、自动取款机、电子付款等。现在部分省份农信社在省联社的平台上成功加入了人行现代化支付系统,并创造性地发挥服务职能。这些都为增强金融服务、开展业务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江苏省联社成立后,以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为龙头,建立起全省数据大集中模式的现代化、多功能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两年时间,他们共完成了全省家县级联社并网上线工作,使各自为政、各为法人的县级联社在业务层面上实现了深层次融合。

(五)建立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

依据存款保险的条件、程序和办法尽快制订出法律法规,建立全国统一的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所有信用社参加存款保险。根据信用社的资本充足性、资产流动性和风险资产比例确定保险费率,信用社按其年平均存款余额和保险费率缴纳保费,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基金,由存款保险机构负责经营管理。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改革用人管理制度,建议领导和员工的薪水应与绩效考核的目标挂钩。

1、对于信用社主任,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实行干部竞聘上岗,任期目标。

2、对于普通员工,平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同时增加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建立激励机制。一是目标激励法,激励法人代表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当自己实现目标的同时,不但使信用社和自己的经济收人增加了,而且应使法人代表的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二是强化激励法,即一方面对法人代表的良性行为大张旗鼓地给予肯定和奖励,使之得到保持、巩固和推广;另一方面对法人代表的劣性行为给予坚决的否定和惩罚,使之得到控制、减弱和消除。

(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尽快化解历史包袱,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农信社沉淀贷款居高不下,影响其“支农”的正常运转,因此剥离信用社不良贷款,减轻信用社经营压力,具有十分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尽快出台优惠政策以解决信用社包袱过重问题,构建积极有效的协调配套的长效扶持机制,财政、税务、人行等有关部门应在税收、利率、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真正的扶持,帮助农信社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化解金融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1、实行税收优惠制度。基于农村信用社的弱者地位国家应对其予以扶持,税收优惠是国际上通行的政府支持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做法。如免收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率等,并从法律高度予以规定,形成对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化、常规化、普及化的税收优惠制度,从而促进合作金融组织自身实力的提高。

2、建立和完善农业贷款贴息机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贷款贴息力度,适当提高贷款贴息比例,建立财政贴息与金融机构信息沟通渠道。

3、降低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加大支农再贷款投入。

4、在监管政策上,要实施支持金融创新的监管措施,适时、适度放宽资金,降低机构和业务准入门槛,吸收各类资金去农村投资,构筑城市资金流行农村的渠道。

5、建设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信用制度,制止和打击恶意拖欠和逃债行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韩笑蓉.入世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2).

3、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3).

4、陈国清.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J].引进与咨询,2004(9).

5、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6、贾新春.金融深化:理论与中国的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2003(3)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2

我国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议论由来已久,农村信用社作为改革的试点率先开始实施。从2001央行下发文件选择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始,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至2004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放宽到基准利率的2.3倍,表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农村利率向市场化趋势发展。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体现了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特性使其在农村地区起到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农村资金的非农化造成支农资金来源日益匮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阻力。因此,这次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利率浮动这一政策优惠,让农村信用社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从而降低农村资金“非农化”的速度,促进资金的回流,提高农村资金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增强农村信用社从事农村金融服务的信心和能力。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效应

实施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实际效果却需要进一步的理性分析。本文分别从农村信用社自身、“三农”建设、民间信贷、当地政府等方面分析利率改革的效应。

(一)对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效应

利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筹集资金能力有所提高,但作用有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存款利率上升,但和民间信贷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因此,对民间游资吸引力不足,对资金需求旺盛、民间借贷活跃地区追求高利的民间游资几乎没有吸引。二是从商业银行吸引存款效果不明显。商业银行存款中活期存款部分主要是生产性流动资金(特别是沿海地区),其存款动机主要是获得便利的服务。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手段落后,难以与商业银行强大的服务功能和优良的品牌效应相抗衡,农村信用社提高存款利率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没有较大影响;而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浮动幅度过小、信誉较差,也难以吸引为数不多的投资性定期存款。因此,目前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不明显,甚至没有影响,无法有效地遏制农村资金非农化趋势。三是相当部分存款客户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许多存款客户认为,自己选择金融机构不仅取决于利率,还会综合考虑,因而不会因利率上浮而改变存款意愿。因此,利率改革后,并没有出现存款客户群体性“大搬家”现象,且行社之间、城乡之间存款的流动性也不大。四是服务手段落后使高利率改革诱惑效力不强。在目前农村信用社结算工具等服务手段落后的情况下,靠利率上浮拉动业务的发展终究力度有限,且随着成本的上升,其资金获利空间也会逐步缩小,最突出的表现是工行和农行均能利用其结算便捷手段从沿海的广东、福建等打工人员密集的地区揽储,而农村信用社对此却无能为力。同时,对于约束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的农村信用社而言,利改政策还会带来经营风险增大等问题。

(二)对三农建设的效应

随着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调整,其服务“三农”职能逐步被农村信用社取代,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农的主力军,其实也等于农村信用社已垄断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经营。“三农”对贷款利率的需求已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但当前,农村信用社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消化历史陈欠往往利用利改政策,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使原本较高的实际利率更高,大幅度的贷款利率上浮不仅加重了农户、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利率负担,不能体现出资金的互助性;而且在上浮将近2倍的贷款利率下,贷款手续依然繁琐,贷款用途受到严格限制,不能及时解决农民的资金需求,使农民的贷款需求受到抑制。这无疑会将改革成本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加重了贷款农户的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也违背了利率试点的初衷,最终对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对当地政府的效应

对农信社的利率改革,政府部门最大的担心是贷款利率上浮会增加经济发展成本,就县、乡政府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实施了信贷收缩战略,从基层商业银行获取贷款难度很大,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更多地要靠农信社的支持,而农信社实施利率改革无疑将增加地方资金使用的成本,削减企业获利空间,进而减少政府的预期收益,因此地方政府对农信社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一定的担忧。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利率改革与政策的设计目标相背离。“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近些年,政府对支持“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倾斜支持。然而,多数农村信用社把利率市场化理解为利率的上浮。其原因在于:在农村,农村信用社没有其他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容易形成垄断价格。目前,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已失去互助、合作的本性,无视农村市场真实的资金需求状况,不是真正以满足农村多方、多层次的资金需求为服务宗旨,而是在盈利动机的驱使下,追求高利润回报。在这种背景下,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相当多的农村信用社获得了更多的垄断利润,致使其商业化倾向严重了,合作性质渐渐丧失,背离了主要为“三农”服务的政策设计目标。同时,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是存贷款利率提升方向的改革,这就意味着农户贷款要支付更高成本的利息,如此利率改革显然增加了农户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农户的投资需求。显然,国家支农政策倾斜与利率改革带来的农民负担加重之间存在矛盾。由于利率改革没有根本遏制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流向城市的趋势,也没有根本解决“三农”发展所需的巨额廉价资金的需求矛盾。因此,当前依靠利率市场化迅速解决农村资金紧缺的局面不现实。利率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一些农村信用社是被动地接受利率改革,对利率改革试点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寻求解决资金困难的层面,甚至还沉浸于利率改革试点带来资金短暂增长的喜悦中。但这一存款增长的效应是在中央银行定向给予“特许权”的前提下获得的,而非农村信用社通过提高自身经营机制而取得。而此种“特许权”不可能长期拥有,如果农村信用社未能利用这短暂时期进行实质性改变,一旦利率市场化真正到来,商业银行又可利用自身的优势,重新夺回市场,可能会使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经营更加困难,甚至会被挤出市场。

农村信用社自身状况与其担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称。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经营手段落后、业务品种单一、自我约束能力弱的现实状况,使其离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有极大的差异,与其所担负的历史重任极不相称。首先,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治理结构残缺,经营理念陈旧,经营自主性差,离改革的要求还有极大的差异。其次,农村信用社资金定价能力低,确定利率水平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第三,农村信用社经营模式单一,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第四,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的监管仍停留在检查层面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总之,农村信用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作为利率改革试点的条件还不完备。

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对策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不单纯是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利稳定的大局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目前利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首先从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入手,构建满足多种利率需求,不同功能和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农信社承担着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任务,但在事实上又很难恢复其合作性质,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在坚持目前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下,应着力建设政策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应打破金融垄断,允许并鼓励民间金融组织成长,有效降低农村的融资成本,满足融资需求,提高融资效率。在上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础上,应建立合作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并行的多重利率结构体系。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地农村资金的需要,应建立起以满足个体农户生活、个体经济组织非规模化的小额生产性资金需求的合作制利率,以及对各类农村工商业经济组织根据市场供需状况、单个企业的风险、资信状况等因素提供市场化的利率,即恢复合作制利率和实行市场化利率并行的多重利率结构体系。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3

一、前人的研究

(一)产权制度的重要性

自科斯和阿尔钦、德姆塞茨、巴泽尔和张五常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开创性工作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所有权的安排对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科斯[1]认为,在现实的经济世界里,既然存在着交易费用不为零和信息非对称,那么产权制度就会对经济基础行为和经济效率发生作用。德姆塞茨[2]进一步指出,如果使经济效率的潜力发挥出来,产权结构的某些变化是必要的。据此,有效率的产权安排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二)国家与经济组织(产权)的关系

在现实的生产和交易的活动中,由于经济主体的多样性、复杂性,产权规则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私人承诺来实现,因此,国家的有效保护就显得必不可少了,[3]即具有“排他性收益”的产权有效履行需要国家强制性的实施。然而国家对产权提供的保护,并不是免费的,要为保护所有权所能花费的资源最终来自产权的“负赋”。[4]因而自所有权一开始确立起来,就注定了与国家发生联系。

这样,一方面,国家为产权提供保护,另一方面,产权通过其“负赋”而向国家支付服务租金,以此为产权所有者形成确定的、合理的预期。自然而然,在产权与国家之间形成一个“公平交易”,即有效的产权安排就可以在一个经济系统内稳定存在,并以此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然而。根据诺思[5]的研究,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中,无效率的产权是一种常态。据此,诺思提出了一个关于国家的分析模型,以分析国家在制度安排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在那里,国家是被看作具有使统治者租金(效用)最大化的方式和工具,同时也愿意在此前提下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税收增加。但是,上述的两个目的,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事实:有效率的产权会提高统治者的财政收入,但由于交易费用(监督、检测和课征赋税)可能减少统治者的税收,同时有效率的产权也可能危及统治者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所面临的竞争约束,又使统治者必须不能触犯有势力的选民,所以统治者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对其效率所造成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国家及其人不能抵御短期租金增加的诱惑,使得无效率产权存在,从历史上看,就表现为无效率产权的长期存在。

另外,国家及其人往往出于其它方面的考虑,对所拥有的资源的使用不一定与私人所有者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相同。即国家或其人往往从自身效用出发,而忽视私人所有者的交易原则,进而造成私人所有权残缺。因此德姆塞茨[2]指出:“所有权残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控制废除私有权利束的职位已被安排给了国家,或已由国家来承担。很显然,所有权残缺是国家侵权的一种结果。

(三)假设

产权和制度经济学家们所阐述的“排他性收益”的产权安排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率产生重要的作用。而被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即国家)一旦介入产权的履行与实施,则必然带来强制性的特点,从而能有效地保护产权规则的实现;但是,国家在介入产权实现的过程中,又由于其具有自身特殊的效用偏好,借用于暴力潜能的工具,可以无视有效率产权的存在,或对有效率产权的侵害。因而,本文提出一个假设: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社)功能的正常实现,取决于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有效安排。国家在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国家或其人往往更注重短期租金的增加,往往凭借其暴力潜能的工具,随意对有效的农村合作金融产权进行侵害,致使农村信用社产权的残缺或失落,所引起的最终结果是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

二、农村合作金融功能异化的表征

一般来讲,合作金融是在合作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金融资产参与合作并为合作组织成员提供金融服务的经济金融形式。国内外经验表明,参与合作金融的成员大多数是金融活动中的弱势者,即他们无法较好地获得商业性金融服务,但又有融通资金的需求。这样,这些金融弱势者就联合起来组建互助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并且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金融服务,以解决金融弱势者的个人融资困境。具体到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注:《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如此定义:“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有社员入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是以上述目的应运而生的,以通过组建农村信用社来实现小农经济的低成本合作互助,然而,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异化,没有真正体现社员(小农)的低成本互助原则,更多的是倾向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商业性金融组织。

(一)非互助性倾向

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合作金融首先体现的是以互助为目标,为组织成员提供金融服务为目的。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领域唯一的、正式的合作金融机构,在提供服务上,应毫不例外地要体现互助合作的性质,即首先为社区组织成员提供服务。而实际情况是,社员从农村信用社得到的贷款比重不仅低,而且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何梦笔和陈吉元[6]对广东、浙江、湖北、山西和陕西5省的256户社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贷款需求的社员达72%以上,其中,从农村信用社得到贷款的仅有10%,86%以上的贷款需求是通过民间金融机构得到解决。同样,温铁军[7]对中国15省的24个地区的个案研究亦证实:1995—1999年农村社员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比重呈下降趋势,且70%以上社员的贷款需求是通过民间金融的方式得以解决。可见,农村信用社的互助合作的性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从设置形式上看,农村信用社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的,(注:在1953—1956年的“合作升级”阶段,农村信用社设置形式一律建立高级社,并且排除一切低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一个乡设置一个信用社,并且随行政区划变动而变动。合作金融组织形同行政机构,“官办”色彩浓厚。这种设置一方面脱离农民;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忽视互助合作的客观基础——社区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地理分布的集中性,工作关系上的密切性甚至宗教信仰的共同性带来的较低的信息成本等。最终,社员之间的低成本互助演化为“高成本非互助”。

另外,社员出资入股组建起来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本应该通过“三会”来决定信用社的内部运作管理,但是长期以来由国家银行领导和管理(李剑阁,2000)。[8]不仅如此,信用社与社员之间的贷款程序与标准基本参照农业银行的程序和标准来决定(尤其是1996年农业银行与信用社“脱离”后,此种现象更为突出),较低的交易成本在组织成员和合作金融组织之间没有得到体现。因而,此时的农村信用社既类同于商业性金融,而并非是农民自己的互助性合作金融组织,又类似于政府部门的某类附属机构。[8]

因此,民办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演变成具有“官办”性质的金融组织,已经失去低成本互助合作的性质。

(二)金融服务非农化倾向

解放初期,为了使农民以较低成本获取农业生产所需资金,在国家的积极倡议下,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建立起具有互助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且在一定程度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了互助合作目的。然而,随着国家对金融资源控制的深入,农村信用合作社也不可避免地被国家纳入计划管理体系中,越来越偏离为农村、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道路。

从“一五”时期开始,农村信用社农户存贷活动中的存差较小,年平均仅为26.86%,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存差比例呈现增长的趋势,到了“四五”时期存差占存款余额的比例已超过50%以上,“五五”、“六五”期间已超过70%以上,“七五”期间有所下降,但在“八五”、“九五”时期又开始反弹,达到75%以上(见表1)。

农户存差余额越来越大,这并非意味着农村信用社资金富裕,也不能说明农户不需要资金,而是农村信用社资金的非农化结果。[9]通过农村信用社将大量的农村资金转离农村,为城市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创造了大量的资金来源。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信用社只是通过动员农村储蓄来提供城市工业化建设的资金;而改革开放后,农村除了动员农户储蓄以提供城市工业化建设,另外还要承担为乡村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的重任。因而在“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时期,农村信用社存贷差存款余额比例大大超过改革开放以前的比例。

三、农村信用社功能异化的演进路径

本节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变迁过程的考察,分析国家(注:以政府作为国家的人,则国家人又分解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基于自身的效用与偏好而对农村信用社渐进介入,造成农村信用社所有权残缺,而所有权的残缺正是农村信用社功能异化的制度原因。

(一)经济转轨前国家权力的介入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及合作化运动的兴起,农户扩大生产的愿望产生了对资金的需要,虽然部分农户可以通过民间借贷获取部分资金支持,但仍然存在较多的资金缺口。资金的缺乏,可能导致农业生产受挫,同时也为高利贷的滋生留下空间。为解决该问题,中央政府分别在1951年5月,1953年2月,1953年12月召开会议或发出通知要求试点组建农村信用社。195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信用社合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合作化道路,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尽管这时期农村信用社具有较浓的政治色彩,并且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但合作原则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然而,为实施工业优先增长战略,国家便有了控制社会金融资源的动机和行为,这样控制农村的金融资源也就在所难免。于是在1954年8月的《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请示报告》中,明确提出农业银行的各级机构应设置管理信用社合作的职能部门,并且在1955年成立中国农行银行后,信用社工作的重要方针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具体工作则由中国农业银行组织执行。同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大力整顿信用社,这样,农村信用社的社员股权权利第一次遭到国家银行(国家人之一)限制,信用社的民主管理与自愿原则相应地受到破坏。

在“”和“”期间,国家以政治运动的方式,先采取疾风暴雨似的“合作升级”,强化了农村信用社集体财产性的结构,弱化其财产组织形式的合作性结构;随后两次将农村信用社的人、财权下放生产大队管理,两次又收回归银行管理。(注:第一次下放是1958年,1959年收回;第二次于1969年下放。1977年又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人员编制等纳入国家计划,实现了第二次收回,并一直持续到1984年。参见尚明(2000)的《新中国金融5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这样,在国家的强权主导下,农村信用社从创社之初的合作金融组织演变成国家基层机关在农村的融资工具,实现了农村合作金融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二)经济转轨后国家权力的控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经济全面建设的新阶段。在农村经济领域亦不例外,尤其是农村生产和分配制度变革所带来巨大的生产收益更是激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这样,农业生产的扩张,客观上对生产资本有了日益增加的需求,也意味着国家面临不断增加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家以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仍没有根本性转变,同时国内市场逐渐对外开放,国内大中型国有企业在一个相对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总体上是缺乏竞争力的。更进一步讲,在计划经济时代依靠人为制度安排以压低工业发展的成本,即压低资本、原材料和劳动等的价格而形成的某类产业,在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是没有自生能力的。[11]然而,在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及其配套措施尚未有效实施之前,国家更是出于政治社会(例如:国家经济安全、国企人员就业等问题)的稳定性考虑,仍然会对国有企业进行投入,并且逐渐导致国有企业在资金上对国家产生了刚性依赖。

这样,在经济改革的初始阶段,国家面临着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对资金要素需求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可是,当时的中国本来就是资本要素相当稀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无法供给较多的资金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工业优先增长的赶超型发展战略没有实质性的转变,相形之下,国家在对有限的资金要素进行配置时,更偏好于工业领域;并且还不断地从农村领域里汲取金融(经济)剩余,继续为工业部门“输血”。由于在农村经济领域中,经济剩余是分散的,要将它们转变为国家手中的可用资金,就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融制度,一种是财税制度。就金融制度而言,就是国家在经济货币化进程中,一方面超量供给货币,以获取货币发行收益;[12]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业务的控制,从而获得一大笔经济剩余,尤其是在改革初始的财政收入下降的阶段,国家更需要对金融资源的控制。表现在农村经济领域中就是,国家通过农业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间接控制。从表1的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存贷款额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其中端倪,即在改革开始的关键几年,国家逐渐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干预,这样最终使占3/4以上的中国农民,在改革开始的关键时期,以净贷款人为其他经济部门贡献了金融剩余。[13]与此同时,国家已通过农村财政的公共支出与投入的控制,从农村中汲取大量的资金,使得农村资金表现为净流出。[14]当然,这种从农村领域中汲取的金融剩余并非是免费的,即国家的农村金融控制是要消耗成本的,而且这种成本随着农村经济货币化水平的提高,边际递增;与此相反国家对农村金融控制的收益则边际递减,当这种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就会逐渐淡化。于是1996年,农业银行与信用社正式分离,这不仅宣布国家正式放弃对农村信用社的直接控制,还意味着农村信用社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境地。

(三)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村信用社控制权的失落

中国经济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朝着经济型分权迈进,具体表现为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但是在政府职能未根本转变的条件下,这种分权对于地方政府讲,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治理权,即不能真正发挥一级政府的管理作用。相对于中央政府来讲,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地方政府就只好(利用分权)为本地区争取利益;对下而言,没有根本的治理权,也就不能承担实质性的责任。[15]因此,经济分权的一个结果是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在经济改革初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地方政府掌握了金融资源就意味着就业机会与经济增长,并可以确保一方“太平盛世”。这样,地方政府就有激励也有责任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寻求金融资源,从而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的运作。[16][17]具体运作方式上表现为地方政府对现有的金融机构的渗入,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就农村信用社而言,由于本身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凭借其政治力量可以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控制,例如:地方政府影响农村信用社领导层的人事安排,从而使信用社的法律产权仅表现为名义上的,事实产权却被地方政府控制。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正式分离后,地方政府的这种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旦地方政府这种运作不慎或过度,导致地方性的经济(金融)风险时,地方政府则以“没有根本的治理权”为由逃避责任,最终将风险转嫁给中央政府(农村合作基金会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至此,通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的回顾,可以看出在创社之初时具有合作性质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国家这个在暴力潜能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垄断组织的介入,导致其法律产权与事实产权不一致,信用社的所有权残缺,因而合作功能被扭曲、异化。一开始中央政府对信用社的介入和控制,使其演化为国家基层机构的融资工具;在中央政府逐渐退出对信用社控制之时,具有相对独立利益的地方政府又渐渐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事实产权的控制,导致了信用社法律产权进一步失落。因而,农村信用社除了在创社之初较好地体现合作制性质,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合作则是名义上的。

四、农村信用社功能异化的破解

从产权经济学角度看,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被扭曲,合作金融功能严重异化,核心问题在于农村信用社所有权的残缺,这种所有权残缺在于具有暴力潜能的国家依自己的偏好顺序而对农村信用社的侵权。因此,应以农村信用社内外环境及产权改革为核心变革合作金融制度。

(一)产权主体的归位

农村信用社应首先服务于农业、农民。因此解决合作金融的功能异化,关键在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利益格局应引入农户的利益,使农户利益与合作组织的利益在制度层面上很好地结合,能够在合作金融组织决策等方面表达他们成本——利益结构。在制度安排上,首先,将信用社的产权主体人格化,即合理界定农户的合法产权,让农户拥有农村信用社的剩余索取权,使农产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方式的选择上不仅能获取收益,而且要承担相应的财务结果。如果不能将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予以人格化,则农村信用社就会成为不能分解为任何具体个人的抽象,再也不能向其组成的成员个人作进一步的追溯。[18]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体应明确归位于具有人格化意义的农户。经过20多年的改革,农村的下层结构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形成了一批具有资金实力的个体经营户和私营企业主,可以引入这批农产入股进社,并且承担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角色。

(二)制度定位

以产权安排为核心,重新调整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内部的利益结构,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够重新讨价还价,形成合理的产权结构,这是从农村信用社本身内部解决功能异化问题。但从外部看,制度环境亦是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正常运作的关键因素。

从50多年来的农村发展历程来看,中央政府之所以凭借文件、决议、甚至行政通告,“姿意”对农村信用社财产权利进行侵害,对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变更及运作的调整进行干涉;地方政府毫不顾忌地介入农村信用社的运作,关键在于没有法典化的制度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产权保护。如果国家能从外部给予农村信用社正式的产权保护,将会增加农村合作金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能够使产权主体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形成合理的预期,从而有效发挥产权主体的激励功能。因此,国家应以法典化的制度正式确定农村合作金融的性质地位、运作机制等,有效地理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关系,防止其它利益主体对农村信用社不规范的干预,从而有利于其连续、稳定成长。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4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和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落后,究其原因是农村严重缺乏财政和金融的支持。“2016年,各级对于农村的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7.9%;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8%;中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1%”在上述农村资金的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村人口的比例相比是不相匹配的。《建议》明确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和农村特点相适应的金融组织。探索并继续农业保险的发展以及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根据这一要求,为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地区的范围,改善农村的金融服务。就需要加快财政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在新经济发展阶段成为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金融机构吸取的大量存款,其流向仍然从农村地区到城市,这些资金对促进一些其他部门的财政盈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却不能满足大量的农民、农业和其他农村经济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在农村地区出现农村金融市场的“空心化”以及“信贷真空”;农村的金融市场上较欠缺有效地竞争。金融产品及服务在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单一。一方面,农村金融体系的脆弱和功能的缺失长期存在;而另一方面,在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所需要的资金量很大;很明显,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很难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2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意义

在金融领域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是,当有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产品迅速进入金融市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触及甚至破坏金融机构设置、金融秩序、金融监管等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条例,倒逼机制作用下,推动了金融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极其复杂的,但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推动力。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只有交易量的不断增涨,不断出现各种新的产品,市场中交易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才能建立起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随着人们金融资产的日益增加,金融资产流动性改善,资产所有者都希望自己的金融资产能够保值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农村信用社的理财产品保值增值、适合百姓,就可以吸引更多理财者的目光,这家信用社就更具有竞争力。充分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和专业操守是农村信用社开展金融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

3金融产品落后造成的影响

在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格局中,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镇。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农村经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是因为政府购买力不足,在农村基础设施中投入不足,抑制了农业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金融产品的不足,进一步抑制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建立及发展的需求是现代农村日益显现的现代农业特点,急需更多农业信贷资金。农村经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发展需要开发出各种市场因素,需要生产资料市场、社会化的服务市场等。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更趋旺盛,但问题是缺乏信贷产品的需求,使得信贷严重短缺,无法适应建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的需要。满足不了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随着农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企业(特别是涉农中小企业),更加需要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便捷的信贷服务。私营经济、非农个体经济、以及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对于促进农业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和当地经济是否可以继续健康的发展受到其发展优良的直接影响。其发展不仅急需很多较低成本信贷资金,还需要在贷款、结算、汇兑等诸多方面获得更好的服务。比如永善县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砂仁、魔芋、竹笋、水果均处于基层处理,甚至是没有处理的水平,收入极其不稳定,产品价格的波动范围很大。

参考文献:

[1]韩明.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特征与趋势[J].中国金融,2012(17):64-65.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5

大家知道,我所在的均州分社地处丹江金融一条街。在方圆不到1公里的范围内农行、工行、建行三足鼎力,市场竞争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我们均州分社牌子不如别人硬、结算渠道不如别人畅、服务产品不如别人多、服务质量不如别人高,致使我们在竞争中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如果不尽快实施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的超常规举措,就难以扼制存款下滑的局面。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作为均州分社负责人,我义无反顾,没有退缩。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分社每一个职工能够拿到较高的工资,我在揽存工作中充分发扬“拼命三郎”的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对辖内的客户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梳理归类,发现我社附近不仅有市人民医院、丹二巷菜市场,而且还遍布餐饮、娱乐、超市,可以说组织资金的条件得天独厚。摸清市场后,我将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条件。通过上门公关、建立客户信息卡、定期访问等手段,激活了一批“沉睡”客户,发展了一批黄金客户。小梅超市与我社仅一墙之隔,但从未与信用社发生业务往来。为了争取到小梅超市这个客户,我多次上门做工作,而小梅超市的老板似乎不太领情,总是若即若离,始终没有在我社开立帐户,我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一如既往的为其主动兑换零币,帮助鉴定其人民币真伪,有意为其推销商品,点点滴滴的真情注入终于打动了老板的心,如今小梅超市已在我社开立了帐户,月均存款余额保持在30万元左右。

为了在激烈的储蓄竞争中站稳脚跟,我们一个回合不行,十个回合的毅力拼搏,只要是自己选准的目标,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刘女士是金融一条街上有钱大户,但多年来一直未与我社往来,眼睁睁地看着一池肥水总是流入外人田,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攻关刘女士便成了我的一大目标。去年9月我找到了她家,刘女士见了我,开口就说:“今天怎么又来了,我的钱存在工行,你别费心机了。”不善于吃闭门羹的我有意避开了存款话题,与之谈论起日常生活中的杂事。一向细心的我发现沙发上放着准备织毛衣的毛线,我眼睛一转,有办法了。我指着沙发上的毛线笑着说:“我织毛衣可在行了,你生意忙,我帮你织两件,怎么样?”刘女士满口答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0多天后,刘女士第一笔13万元的资金在我社落了户。

争存要有路,揽储要有方,拉关系,搭桥,然后攻关是我争存揽储工作中的又一决窍。一天,我在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告诉我:“市中心有一个体老板家中有一笔钱,就看你有没有能耐把它弄到手。”听到这一信息后,我并没有盲目地上门找这位老板,而是先打听老板周围的熟人,通过“人托人,宝找宝”的方式终于和这位个体老板搭上了,但老板否认有钱,生硬地向我泼了一盆凉水,但我并没有因此算罢干休,我又找到了刚认识的这位老板的朋友,一起又来到了这位老板的家,老板依然是老板,并不那么爽快,然而看在朋友的份上,还是存了1万元。谁知这1万元刚存1个星期,这位老板又打电话,说有急用,我赶紧把钱送到了这位老板的手中,老板见到风尘仆仆的我,不仅未接我送来的钱,反而又从家里拿出3万元交给我,笑着说:“你们的服务还算不错。”从此这位老板不仅成了我们的常客,而且每月存款余额都保留在5万元以上。

谈起储蓄我有使不完的劲、剪不断的情,几乎达到了痴迷程度。成天脑子想的是储源、本上记的是储户、往返跑的是储蓄,存款已成为我的第二生命。一年来,我把所有精力和心血都放在揽存事业上。在实际工作中,我对待客户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正以真心换真情。在一次傍晚下班回家途中,偶然遇到了一位老乡杨某,与其交谈过程中,无意间得知她的母亲过七十大寿,于是晚上我送上了自己真诚的祝福。轻轻的一份温情,深深打动了老乡的心。通过这种人情往来,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情意,没过几天,她陆续将存放他行的存款转入我社,现累计余额已达40多万元,且都是定期存款。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小事,才使一个个客户在我社生根开花,壮大了我社的客户群。

有人曾对我说,揽存是门苦差事,只有你找别人的,没有别人找你的道理。这话一点不假,揽存工作确实要付出很多,而且往往大多数的付出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的。在对待付出和回报的问题上,我始终将天平的砝码放在付出一方,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去年我曾多次自掏腰包与客户小聚,不少客户深受感动,将在其它银行的帐户全部撤消,将资金存放到我社。为了搞好储蓄工作,我不仅在时间、家庭上付出了很多,有时还得做出许多其它额外的奉献。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去年我在揽存工作中贴补近千元,从末在单位报销过一分钱费用,有人说我“傻”,我一笑了之,为了能拿回自己和分社其它职工的工资,为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我认为所做的一切值得,我无怨无悔!

谈起揽存感受,我认为仅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联社花了很大力气争取来的黄金客户,为了做好医院近千名职工工资的工作,我深感压力大、任务重,特别是在医院每月发两至三次工资的情况下,自己从不叫苦,从不叫累,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晚上加班到九点多钟才回家,锅里的晚饭冷了又热,热了又冷,连丈夫也为我这种精神所感动,主动承担了繁重的家务。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6

面对种种不利因素,作为均州分社负责人,我义无反顾,没有退缩。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使分社每一个职工能够拿到较高的工资,我在揽存工作中充分发扬“拼命三郎”的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对辖内的客户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梳理归类,发现我社四周不仅有市人民医院、丹二巷菜市场,而且还遍布餐饮、娱乐、超市,可以说组织资金的条件得天独厚。摸清市场后,我将不利因素转化成有利条件。通过上门公关、建立客户信息卡、定期访问等手段,激活了一批“沉睡”客户,发展了一批黄金客户。小梅超市与我社仅一墙之隔,但从未与信用社发生业务往来。为了争取到小梅超市这个客户,我多次上门做工作,而小梅超市的老板似乎不太领情,总是若即若离,始终没有在我社开立帐户,我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一如既往的为其主动兑换零币,帮助鉴定其人民币真伪,有意为其推销商品,点点滴滴的真情注入终于打动了老板的心,如今小梅超市已在我社开立了帐户,月均存款余额保持在30万元左右。

为了在激烈的储蓄竞争中站稳脚跟,我们一个回合不行,十个回合的毅力拼搏,只要是自己选准的目标,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刘女士是金融一条街上有钱大户,但多年来一直未与我社往来,眼睁睁地看着一池肥水总是流入外人田,我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攻关刘女士便成了我的一大目标。去年9月我找到了她家,刘女士见了我,开口就说:“今天怎么又来了,我的钱存在工行,你别费心机了。”不善于吃闭门羹的我有意避开了存款话题,与之谈论起日常生活中的杂事。一向细心的我发现沙发上放着预备织毛衣的毛线,我眼睛一转,有办法了。我指着沙发上的毛线笑着说:“我织毛衣可在行了,你生意忙,我帮你织两件,怎么样?”刘女士满口答应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10多天后,刘女士第一笔13万元的资金在我社落了户。

争存要有路,揽储要有方,拉关系,搭桥,然后攻关是我争存揽储工作中的又一决窍。一天,我在一个朋友家玩,朋友告诉我:“市中心有一个体老板家中有一笔钱,就看你有没有能耐把它弄到手。”听到这一信息后,我并没有盲目地上门找这位老板,而是先打听老板四周的熟人,通过“人托人,宝找宝”的方式终于和这位个体老板搭上了,但老板否认有钱,生硬地向我泼了一盆凉水,但我并没有因此算罢干休,我又找到了刚熟悉的这位老板的朋友,一起又来到了这位老板的家,老板依然是老板,并不那么爽快,然而看在朋友的份上,还是存了1万元。谁知这1万元刚存1个星期,这位老板又打电话,说有急用,我赶紧把钱送到了这位老板的手中,老板见到风尘仆仆的我,不仅未接我送来的钱,反而又从家里拿出3万元交给我,笑着说:“你们的服务还算不错。”从此这位老板不仅成了我们的常客,而且每月存款余额都保留在5万元以上。

谈起储蓄我有使不完的劲、剪不断的情,几乎达到了痴迷程度。成天脑子想的是储源、本上记的是储户、往返跑的是储蓄,存款已成为我的第二生命。一年来,我把所有精力和心血都放在揽存事业上。在实际工作中,我对待客户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正以真心换真情。在一次傍晚下班回家途中,偶然碰到了一位老乡杨某,与其交谈过程中,无意间得知她的母亲过七十大寿,于是晚上我送上了自己真诚的祝福。轻轻的一份温情,深深打动了老乡的心。通过这种人情往来,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情意,没过几天,她陆续将存放他行的存款转入我社,现累计余额已达40多万元,且都是定期存款。正是这样的点点滴滴小事,才使一个个客户在我社生根开花,壮大了我社的客户群。

有人曾对我说,揽存是门苦差事,只有你找别人的,没有别人找你的道理。这话一点不假,揽存工作确实要付出很多,而且往往大多数的付出都是在默默无闻中度过的。在对待付出和回报的问题上,我始终将天平的砝码放在付出一方,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为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去年我曾多次自掏腰包与客户小聚,不少客户深受感动,将在其它银行的帐户全部撤消,将资金存放到我社。为了搞好储蓄工作,我不仅在时间、家庭上付出了很多,有时还得做出许多其它额外的奉献。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去年我在揽存工作中贴补近千元,从末在单位报销过一分钱费用,有人说我“傻”,我一笑了之,为了能拿回自己和分社其它职工的工资,为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壮大,我认为所做的一切值得,我无怨无悔!

谈起揽存感受,我认为仅有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联社花了很大力气争取来的黄金客户,为了做好医院近千名职工工资的工作,我深感压力大、任务重,非凡是在医院每月发两至三次工资的情况下,自己从不叫苦,从不叫累,经常加班加点,有时晚上加班到九点多钟才回家,锅里的晚饭冷了又热,热了又冷,连丈夫也为我这种精神所感动,主动承担了繁重的家务。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7

一、评定作用和意义

创建信用村工作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农村合作金融部门和乡村组织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创建信用村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克服“惧贷”思想,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的开展,使农民及时、方便、有效地获得贷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观念和工作作风,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优化农村道德、文化和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抑制农村高利借贷、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评定对象

信用村评定对象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社区内行政村。

三、评定原则

(一)贯彻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二)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的原则。

四、评定条件

信用村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村委会关心、支持信用社工作,积极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协助贷款发放、收回工作;

(二)村委会的基本账户开在所辖信用社,资金通过信用社发生往来,不拖欠信用社债务;

(三)村所辖贷款户诚实守信,无赖债逃债行为(含为他人担保的贷款能承担担保义务);

(四)当年新增农户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95%以上;

(五)不良贷款比率低于10%;

(六)贷款利息收回率达到95%以上;

(七)入股信用社社员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50%以上;

(八)贷款户数占本村总户数的30%以上。

五、信用村评定程序

(一)成立信用村评定小组和评定委员会。评定小组由乡(镇)主管农业的领导、信用社主任、信贷员等成员组成;评定委员会由县、区联社及其直接监管的人民银行有关人员组成;

(二)村委会向所在地农村信用社提出书面申请;

(三)评定小组按照信用村评定条件,对申请村进行评定;

(四)信用社将评定材料上报评定委员会进行审核批准,由人民银行和县、区联社统一发给“信用村”牌匾和证书,并在新闻媒体公布;

(五)“信用村”每年评定一次,评定后指标达不到要求即取消资格,不再享受“信用村”优惠待遇。

六、信用村的优惠政策

经评定为信用村的农户贷款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一)资金优先安排。信用社每年优先安排信贷资金用于“信用村”的农户贷款;

(二)农户贷款利率在信用社现行同类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优惠5%;

(三)放宽授信额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可高于同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的30%;

(四)进村上门放贷。农忙期间信用社安排人员和时间,进村上门集中放贷;

(五)对专业户、多种经营户贷款需求,信用社优先安排调查;借款金额较大而又无法提供抵质押担保的,可采取农民联保的方式发放;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吉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市联社)内部业务的稽核监督,完善市联社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保证稽核再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结合吉林市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市联社稽核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制度,对市联社内部的业务和财务活动以及干部离任等进行稽核监督。

第二章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第三条为了加强稽核工作管理,市联社内设稽核处,稽核人员要设2-3人。

第四条要求稽核人员必须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坚持原则,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政治素质。

第三章稽核工作职责、权限和工作守则

第五条稽核工作职责:

(一)检查被稽核部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行业管理部门规定的执行情况;对违法违规问题应予以揭露和制止,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二)检查被稽核部门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项业务处理手续的情况;对于利用职务之便徇私舞弊等行为予以揭露、纠正或提出处理意见;

(三)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稽核,然后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

第六条稽核工作权限:

(一)稽核部门有权向被稽核部门调阅有关业务、财务、会计档案、账表和文件资料;

(二)稽核部门有权要求被稽核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稽核事项如实提供资料和口头或书面说明;

(三)稽核部门有权对违反政策、规章制度行为提出整改及处理意见,督促被稽核部门采取措施,限期解决,并及时向市联社领导报告;

(四)稽核部门有权按照《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违反规章制度处罚规定》,对违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或建议行政处罚。

第七条稽核人员的工作守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模范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和财经纪律,努力学习政治和业务,不断提高政策和业务水平;

(二)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不歪曲真相,不玩忽职守,不滥用职权,不回避问题,不搞特殊化,杜绝不正之风;

(三)遵守《保密法》,对涉及国家机密和稽核工作的保密事项,均应保密,不得泄露;

(四)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到:检查全面、细致、深透,稽核评价公正,整改措施可行。

第四章稽核内容

第八条对财务管理的稽核

重点稽核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使用和管理,固定资产的购建、保管、使用及各项费用开支等内容。

第九条对信贷业务的稽核

重点稽核信贷政策、贷款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有无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乱用职权等违规违纪现象。

第十条对内控制度的稽核

重点稽核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建全及执行情况。

第十一条对市联社各处(室)主要负责人进行离任稽核。

第十二条其它需要稽核的业务。

第五章罚则

第十三条对稽核检查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予以批评并责令其纠正,并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理事会研究后,由监察部门对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

(一)不按规定向稽核部门提供有关材料的;

(二)篡改报表、资料,提供虚假材料的;

(三)谎报或隐瞒重要事实情况的;

(四)拒绝、阻挠检查和对稽核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

总理在2007年初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应抓住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历史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成为支农主力军[1]。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诸多问题,影响了改革的效果和正常进程,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通过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才能使农村信用社更好的为三农服务。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问题所在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法人治理结构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形式,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健康运转的基础。目前,农村信用社虽然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了规范,重新设置了股权,清理、增扩了股金,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已形成了以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大会,决策机构是理事会,执行机构是经营管理队伍,监督机构是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框架。但是,这一法人治理结构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一方面,“三会”制度流于形式。社员代表大会权力被架空,理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名存实亡。

另一方面,民主管理职能缺位。农村信用社权力高度集中于联社,“三会”流于形式。由于内部利益均衡机制的不完善,缺乏所有者的有效监督和制约,造成经营权凌驾于所有权之上,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人”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使经营权,完全没有体现社员利益的民主管理。

(二)市场定位目标不准确

作为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应主要为社员服务。作为国家支持和引导农村建设的最主要金融力量,农村信用社应该坚持其服务三农的宗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逐渐开始片面地追求盈利,追求大客户,形成了多元的经营目标。实际工作中,这些目标经常发生冲突,信用社往往通过各种措施选择追逐赢利性目标,如开展大量的商业性业务、加大对赢利能力强的法人社员贷款来满足对社员贷款总额达到50%以上的政策要求等,因此作为广大经济弱小者的个体农户事实上依然难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份额。目标的模糊和冲突,使农村信用社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地定位,经营上变得更加混乱和盲目,经营往往偏离办社宗旨。但是,与商业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资产质量、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错误的市场定位使农村信用社形成了大量不良资产,不利于其充分发挥优势和保持可持续性竞争力[2]。

(三)历史遗留包袱较严重

尽管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和严格控制不良贷款,历史债务得到一定的化解,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政策、体制、管理等因素形成的历史债务包袱仍然沉重[3]。一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乱检查、乱摊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清收难等都是农村信用社负债累累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钩时农业银行遗留给农村信用社的呆账。三是在清理合作基金时,随着合作基金与农村信用社合并,合作基金的历史债务也转移给农村信用社。此外,还有一部分债务是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不善造成的。

二、问题的原因解析

(一)产权制度的缺陷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弊端是造成中国农村信用社存在诸多问题和影响中国农村信用社健康运行的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产权制度的缺陷决定了信用社缺乏从内部完善治理结构的愿望和动力。中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产权结构过于分散,产权主体被架空。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导致农村信用社社员大多都是经济收入微薄的个体农民,入股金额低、社员人数多和股权分散是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的突出特点。这种产权结构决定了社员监督信用社管理的成本十分高昂,收益相对成本而言不具激励作用,导致作为主要所有者的社员缺乏监督、管理信用社的积极性。

二是公积金制度产生的集体产权界定不明晰。随着公积金的逐年提取,历年积累的集体财产占绝大部分,这部分集体财产不能分割,归属不清,在实践中,一般划归各级政府所有,各级政府成了最大的股东。同时,目前,大多数的信用社积累了巨额的经营亏损和不良资产,资不抵债,信用社大部分股东对发生的债务不具清偿能力,因而事实上不负担清偿义务,经营风险的责任无处落实,权责不明晰。

三是股金异化为“准存款”,实则剥夺了社员股权。根据合作制原则规定,社员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社员没有退股的约束。这种缺乏扩张性的自身缺陷造成了农村信用社为了扩大股本规模,普遍以“保息分红”的承诺吸引社员入股,导致股金异化为“准存款”。

四是股金功能缺失,丧失产权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信用社股金的主要功能是弥补亏损,防范经营风险。但目前中国农村信用社的股金由于信用社制度的软约束,从未用于弥补亏损,甚至还可以得到利息收入。而且,目前,大多数的信用社积累了巨额的经营亏损和不良资产,资本金早已为负值,信用社大部分股东对发生的债务不具备清偿能力,因而事实上不负担清偿义务。产权失去激励约束机制,股东无心经营或经营行为扭曲。

(二)行政干预的过度

行政过度、直接的干预信用社的经营和内部治理将严重影响信用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一系列的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且,容易造成信用社制度软约束和制度变异。经过第二、三阶段的改革,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业务、人员编制等方面完全走上了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模式,成为农业银行在基层的一个分支机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干预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流向,造成了信用社大量的不良资产,束缚了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同农业银行脱钩后,受县级联社以及后来的省级联社的领导再到当地政府的全权负责,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业绩考核和领导任命都跟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造成治理结构不健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信用机制的缺失

维系农村信贷资金借贷链条上的信用环节薄弱,从而导致农村信用社许多信贷投入缺乏效益和安全的保障[4]。目前,农村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信用缺失,主要指农村借贷主体的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欠缺。二是经济信用缺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信用即财产信用缺失是指,有农业生产风险高、效益低所引致的贷款农户和企业维持贷款信用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由于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和目前农村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低也是导致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难以扩张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农村信用担保缺失。目前,由于农户和农村企业所拥有的未来农作物的收益权、宅基地、耕地、企业存款等不能作为担保手段,同时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信用担保公司能够提供的担保也十分有限,此外,还有农村贷款担保的实施成本、法制环境等因素造成农村信用担保发展欠缺和滞后,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作用。

三、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

(一)改革产权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中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缺陷[5]。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非常复杂,其中涉及到社员、职工、地方政府等多个利益关系,使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困难重重。因此,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中之重。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明确农村信用社由谁投资由谁管理,出了风险由谁承担责任,从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既要防止内部人控制,也要防止各级政府行政干预。

(二)迎合国家战略,目标定位服务三农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定位在为三农服务的基础上,要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属性和服务于弱势群体、弱势产业的定位,这是顺应目前金融市场激烈竞争、市场细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中国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已经偏离了服务三农的宗旨,把服务对象转向城市企业、工商大户等,而农村的大量小额信贷业务却无人过问。结果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风险不断增大,同时农村正常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6]。

(三)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必须同时改善农村的信用环境。首先,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引导。政府要加大对信用的宣传,培养农村城市守信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要在各地农村开展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及时公布诚信信息,帮助农民培育信用意识,维护自身信用记录,提高自身金融素质,享受更便利的金融服务。其次,要大力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等活动,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奠定良好的农村信用基础。再次,建立健全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资信体系。政府要为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提供信息服务基础。由政府牵头加强农村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农村企业和农户信用信息库,实现农村资信资源的共享;完善农村信用的征集、评估、与服务体系,加大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徐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陈耀芳,等.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杜金向.发展小型信用担保组织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有效途径[J].农村经济,2006,(1).

农村信用社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产权制度管理体制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现状

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要解决的两大主要问题:(1)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产权改革的具体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少数地区,可以组建股份制银行机构;在人口相对稠密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其他地区,可在完善合作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乡镇信用社、县(市)联社各为法人的体制。(2)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明确规定由地方政府负责对农村信用社管理,由银监会依法实施监管,但在微观经营决策上由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

这几年,各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比较明显,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2005年6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为10299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4720亿元,增长了84.60%,占贷款总额的46.9%。其中,农户贷款8239亿元,占农业贷款的80%,比2002年末增加4002亿元,增长94.5%。农户贷款中,小额农户信用贷款1767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34亿元,增长140%;联保贷款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715亿元,增长336%。改革后各个试点省(市)存贷款余额以及农业贷款都较改革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是不良贷款比例下降,并且资本充足率增加。

二、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能够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却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1)农村信用社改革动机有偏差。国务院制定的改革目标是“花钱买机制”,而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政策支持,即获得人民银行的专项资金支持,部分农信社从高管人员到一般员工把国家的资金扶持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核销,认为只要达到专项票据发行兑付的两项硬指标,就大功告成。(2)所有权仍然缺位。虽然农村信用社通过大规模的增资扩股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募集了大量的股金外部股东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但外部股东关心和推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工作的能动性却很低,原因是,单个外部股东持股比例十分有限,股东权力的分散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外部股东入股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得到农村信用社更多、更好的信贷支持,而不关心法人治理结构是否真正转变,他们参与农村信用社决策、管理的积极性十分有限。

其次,目前的信用社通过增资扩股造成股金性质异化。出现脱离“三农”的倾向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可实行资格股和投资股。资格股是获得社员资格必须交纳的基础股金。是社员获得信用社优先、优惠服务的前提,投资股是由社员中有实力的各类经济组织,个人投资大户形成的股份,很多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就采取对资格股实行固定利率分红,即实行了股金存款化。在入股三年后可自由退股,从而导致股金异化,由于这一方式的出台。本应向“三农”募股的方案,却成为向信用社职工和一些关联企业、个体户招股。形成信用社股本金中职工、企业、大户入股的股本金迅速增加并已成为主导股金。这样不仅造成了农户入股额和比例下降及农民股金的弱势地位,而且使利益分配向经营者倾斜。出现了农村信用社脱离“三农”的倾向。背离了国家进行改革的初衷,

第三,农村信用合作社业务经营上的多元化目标发生冲突。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经营目标有多个,即合作制目标,主要为社员服务原则;政策性目标,支持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农”目标;赢利性目标,以及作为金融机构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业务品种范围而追求的规模经济目标。多元目标冲突使得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绩效低下,并直接造成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机会主义。在出现亏损时,农村信用社不是主要从自身管理寻找原因,而是倾向于强调自己所承担的政策性义务和非赢利性。

此外,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也是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一方面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者、经营者小农意识比较浓厚,缺乏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和应对措施;官办作风仍然存在,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很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素质在金融机构中较低,员工队伍结构不优,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农村信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

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次农信社改革的重点在贫困落后地区而不是发达地区,然而这轮农信社改革在经济发达地区取得的成效比较明显,成立了一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而在经济落后地区就比较困难。这说明了金融环境很重要。现代金融企业的建立和生存需要一定的金融环境。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好,农信社就比较容易生存,改革的难度小,也比较容易取得成绩。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生态恶劣,农信社难以生存,改革的难度也大,当然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其他金融组织也很困难。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难点在经济落后地区,这才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点。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农村信用社改革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首先,农村信用社仍应定位在为“三农”服务上;其次,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使农村信用社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第三,改革应以政府为主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环节

只要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则无论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其法人治理结构扭曲的现状都难以得到真正改变,经营困难的局面就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扭转。因此,产权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首要环节。要改革产权制度,使农村信用社产权明晰,必须做到:(1)理顺股权结构。对农村信用社长期遗留下来的每股几元、几十元的股金进行妥善核算量化,并按照法人运作的标准重新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和义务。(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出资者的所有权得到明确,股东权利得到全面保证,防止经营者滥用权力,并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责、权、利相一致,通过改革,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二)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信用社目前沉重的历史包袱大多是由国家政策制度安排、地方政府干预以及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应因地制宜,要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进行认真鉴定,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按比例补偿的政策。其次,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农信社发放的“三农”贷款应免征营业税,对贫困地区的农信社免征所得税,从而降低其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第三,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其贷款规模也是农村信用社增加收入的一个来源。但是应当注意到,准备金的减少意味着风险的增大,所以在降低农村信用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一定要掌握适度的标准。第四,加大再贷款支农力度。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要适应农产品生产周期,允许跨年度使用。当农村遭受自然灾害时,允许延期归还,从实质上体现中央银行对农信社的扶持。第五,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农村金融的垄断局面,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组织。允许农信社跨乡镇经营,扩大竞争面,并允许不同区域的农信社跨区域兼并收购,实现优化组合。

(三)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兴社战略

由于多种原因,农村信用社的职工素质和电子化程度都较低,是影响农信社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农信社应以人为本,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工程,加强信用社员工的现代金融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将各种优秀人才吸收到农信社队伍中来,提高农信社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信用社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信社结算和联行业务的电子化进程,增强竞争能力。

参考资料:

[1]许志忠,崔晓初.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华北金融,2001.

[2]高伟.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攀登,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