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20:21:15

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

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2)促使乡村人文生态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改善。乡村人文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品位提升、内涵延伸的着力点,乡村旅游开发主要就是对人文资源的开发。乡村人文生态环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古迹、古镇、古建筑、饮食、语言、服饰、特产、手工艺、民俗、民风等。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魂宝,是深深吸引乡村旅游者眼球的尤物,能带给旅游者极大的体验、教育、休闲、娱乐享受。没有开发乡村旅游之前,这些丰富资源可能会被埋没、不受重视、遭受人为破坏或经历风雨摧残而日益破败、凋毁,其巨大价值白白闲置或流失。许多乡村旅游地正是认识到这一点,一些传统的、“土得掉渣”的东西被视如珍宝,有效地被保护起来,如对历史古迹、古镇、古建筑进行复古修缮,对当地传统习俗、特色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对那些濒临淘汰的民族手工艺加以继承和延续。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得以最大程度地被保护起来。(3)促进村容改善。一是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就有了动力、能力和积极性去翻修或新建住房,就能主动要求改水、改电、改厨、改厕,就有了村镇整体规划的愿望,于是一些村容整洁、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村)镇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交通越来越畅通。过去乡村交通的典型特征是“羊肠小道”、“泥泞崎岖”、“坑坑洼洼”,“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出不去”;开发乡村旅游后,这种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旅游地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基本改道拉直;三是绿化走进乡村人家。过去绿化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乡村就是“土里土气”。开发乡村旅游后,人们在村落道路两旁植树,在自家庭院种花种草,美化家园,努力营造出更加清新、优美的村容村貌,绿化在乡村愈益受到青睐。

(4)促进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一是掀起了农民求知热。受乡村旅游的外来影响以及从业素质需要,学文化、学技术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村民学起了普通话,甚至外语和电脑,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二是农民环境意识大大提高。可观的收益使农民认识到了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农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由从前的不感兴趣、不关心发生重大转变,环境保护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注重卫生健康也成为农民的一种

生活习惯;三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文明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外来和示范效应明显促进了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开放,农民乐意尝试和接受新的生产方式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也有意识地参照城市模式改掉陋习,养成卫生习惯,形成文明化的生活方式;四是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积极性提高,乐观热情,热爱家园,在旅游乡村,人与自然显得日益和谐。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相互制约。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滞后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优越的乡村性生态环境,乡村旅游自然难以启动。启动了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生态环境进行有力保护和建设,则乡村旅游必定难以持续发展。乡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很多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缺少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面对急剧膨胀的相对于未开发旅游之前的成倍数增加的人流、物流、车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无所作为,特别是农家乐旅游,普遍存在污染排放无节制、无处理的情况。如武汉市梁子湖因湖泊周边的旅游宾馆饭店和农家乐的污水,以及水上游览活动船舶的油类污物直接排入湖中而受到污染,有旅游经营活动的东侧水域水质明显较无旅游经营活动的西侧水域差,这样不仅使得人们对旅游地的环境印象大打折扣,而且还要为“先污染后治理”付出巨大代价,可能形成被动保护局面。此外,开发乡村旅游后如果不对乡村性生态环境进行深入挖掘、加强建设,也极易失去吸引力。特别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突出,乡村旅游很难持续兴盛。如湖北荆州市桃花村乡村旅游由于缺少深度开发,只能在桃花盛开的前后若干天形势火暴,而一年中的其他300多天游客无几,非常冷清。

(三)乡村旅游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冲击。乡村旅游往往肩负当地“以旅扶贫”“、以旅促农”的重任,在经济增长的赶超心态下,极易短视,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若乡村旅游的开发、发展未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忽视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规划,缺乏科学管理、监控,将导致生态环境诸多负面效应。

1、乡村自然环境压力增大。主要表现为:(1)环境承载力超标。每个旅游地具有明显的游览时间集中性,每个旅游地都有一定的环境承载力。外来人数增加,意味着环境承载量扩大,对环境产生负影响,环境效益逐渐减少。当旅游人数的增长超过环境承载力时,旅游环境将遭到破坏甚至严重衰退。(2)大量污染物产生。乡村旅游带来陡增的人流、物流,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严重污染水体、土壤、植被、大气。一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包括各类塑料制品及包装物(塑料袋饮料瓶、快餐饭盒等),还有炉渣、煤灰、废纸、口香糖等;旅游区内的饭店、旅馆产生的有机垃圾,包括剩茶剩饭、瓜果皮核、菜根菜叶、人畜禽粪便、动物尸体等,这些废弃物如果未经处理而随意堆放,则对水体、土壤、植被等都将产生严重污染;二是废水污染。生活污水在没有处理设备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河道或房屋周围,直接污染水体、土壤和植被。(3)能源和水等资源消耗量大,存在浪费现象。大量客流、车流的进入,旅游地水、电、燃料、日用品、粮食等用量大增,而且大多处于无节制状态,生活资源压力大,有悖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精神。

2、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饭店、宾馆和旅游设施工程建设会导致旅游区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退化、水土流失、洪灾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生态遭受重创,建设过程中过多使用推土机、挖掘机,有的干脆先将现状夷为平地,再重新挖湖堆山、种树铺草、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或盲目模仿城市园林绿地的造景手法,追求高档次、大投入,或南辕北辙,北方地区模仿江南景致,南方地区模仿蒙古牧区景观,对现有地形、植物、池塘、衍生物等进行大肆破坏。旅游者过度地利用脆弱的自然环境,对自然生态也是一种严重摧残,如在旅游地过分践踏草地致使野草死亡,随意拍照、喂食和参观野生动物会极大地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中,互促共进是我们的根本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确有效地规避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关键的是要保护和建设好乡村生态环境,减少乡村旅游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需要乡村旅游各方共同努力,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前提,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

(一)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管理。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必须担负起统领者的重任,发挥好管理协调作用。首先,要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之间的协调发展规划。二者的协调,要求规划先行,并在其指导下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政府部门要充分调查和研究,对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承载力和市场潜力进行科学论证,做好乡村旅游环保评估,突出环境效益,加强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准确进行乡村旅游的功能定位和产品开发。第二,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的环保法规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指导和监管,以保证乡村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要加强乡村旅游的有序引导和扶持。要严格项目审批、环评、环保治理等制度,强化动态监督管理;加大生态环保的宣传和教育;推进环保节能,支持节能节水减排,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对乡村旅游环保投入给予必要扶持,重点是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构建行之有效的协调和监督机制,可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门工作组,形成乡村旅游环保工作合力。

(二)乡村旅游地必须坚持绿色环保、内涵型经营。各乡村旅游地经营者(包括企业、农村社区和农民)的作为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他们是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措施的身体力行者,肩负着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

因此,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坚持生态环保经营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环保意识和素质,积极配合当地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不乱排乱放废弃物,节约用水、节约能源,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乡村游;要以身作则,引导和监督游客行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可于旅游地入口、景点及设施边缘等重要场所树立醒目警示标牌,适时恰当地提醒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地应密切关注景区游客容量,协调好游客集中期间的各项工作,使游览活动处于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此外,乡村旅游不能只向自然环境要效益,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丰富深厚的文化生态提升乡村游的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游客应加强环保自律。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其行为方式同样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乡村生态环境,是外来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更要靠广大旅客支持,游客应该提高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地规章制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旅游局就“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公开征求意见.2009.7.2.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2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保护对策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其排放量,和农村治理污染物能力严重滞后。以某县城为例,据统计,各类生活源垃圾产生总量为7.5万t,处理量为5.8万t,排放量为1.8万t,处理率仅仅为76.7%,由于管理不善,废弃物没有很好地综合利用,乱堆乱倒现象严重,向河体倾倒的甚多,致使河床抬高,河道变窄。另外,医院垃圾产生量为87.1t,全部无害化处理。此外,尽管全县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用能结构仍然粗放,主要以燃煤、柴草,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在生态环境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1.1村民环保意识不够

我国将新农村建设设定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强化农村建设,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应对农村环境予以严格管理,维持健康的农业发展环境与村民生活环境。但是,事与愿违,大部分农村在环境方面都存在问题,村民环保意识不够是导致农村环境恶化的本质原因,制约着农村的生态建设与发展。由于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其存在乱丢垃圾、废水乱排的现象,进而影响农村环境,安全系数降低。

1.2环保设施建设不足

环保设施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设施的安置会决定着村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但是由于城乡间的差距,导致农村地区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落后于城市,存在着环保设施建设不足的现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足够量的垃圾桶,导致村民无处堆放垃圾,将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在村口,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环保意识越来越薄弱,还有部门村民存在着从众的现象,见到他人肆意堆放,也加入到垃圾乱丢乱放的行列中,进而导致农村环境逐渐恶化。

1.3环境治理技术滞后

由于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环保技术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无法得以实施,科研团队的专业技能有限,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导致环境治理技术无法及时更新,会直接影响环境问题的处理效果。例如,农村诸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动物粪便的处理,农田中农药与化肥等的使用等,会为农村环境治理带来制约。

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

2.1强化环保设施建设

应强化环保设施建设,为环保的开展提供条件,政府部门应根据每个村落的大小进行垃圾桶数量的确定,并为每个村添置垃圾回收站和垃圾运输车,并选择村中几名义务工代表来服务村内的卫生环保工作,通过不断的规范与号召,能够逐渐改掉村民乱丢垃圾的习惯。另外,应为村部提供专业的环保宣传员,就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问题开展教育活动,鼓励村民能够发挥自身的创意点来发明垃圾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2注重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

农村随意堆放生活垃圾,任意排放污水问题较为严重,所以为了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妥善的处理好农村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其中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对于村镇相对密集的区域,应当采用垃圾集中处理的途径,也就是以某镇为中心,利用保洁车或者是生活垃圾车将其周围的垃圾统一的运送到垃圾中转站之中,之后应由村镇的保洁员或者是生活垃圾处理员来对垃圾实施预处理,从而挑选出可以投入再利用的垃圾物品,然后把其他垃圾送至垃圾统一集散中心,以使垃圾得到统一的处理。另外,农村污水也需要经过妥善的处理。首先需要规划好农村排水方式,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做到分期实施,注意近远期结合;其次,应当对生活污水实施分类处理,也就是把厨房用水以及其他洗涤分为一类,厕所污水范围一类,再通过专门的管道把污水引出之后实施集中处理。之后需要考虑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这种污水处理办法较为新颖,尽管造价偏高,但其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性能,并且耗能低,可以应用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

2.3完善环保技术

为了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应完善环保技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技术来发展农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也能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农药、化肥是农村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科学与生物技术的不断革新,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方法来代替原本的农药,保证病虫害防治的健康性与安全性。另外,应加强对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的关注,提倡退耕还林、还草,扩大乡村绿化面积,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禁止乱砍乱伐现象,大规模植树造林,能够大大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通过不断的生态完善与建设,可营造更为健康、和谐的农村环境。

2.4优化产业以及能源结构

为了使农村地区走上生态发展之路,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并进行能源结构调整。为此需要积极的引导农村开展沼气池建设、改厕改橱并且改畜禽圈舍等,从而使农村面源污染得到优化治理,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在农村还可以大力发展使用各种再生清洁能源,比如说利用沼气或者是秸秆气化,使用生物质能源,实现养殖业的规模化,炊事的燃气化以及管道化。最后,应当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注重生态园区的建设,以使农村形成“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这种循环结构。

2.5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普遍的文化程度不高,加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民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得不到有效整治。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起到示范作用,宣传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加大农村地区对于环境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对于环境治理有一个基本认知,改变他们以前那种不积极参与的行为,使广大农民能自觉参与到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因为在农村的环境治理中,农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农村环境治理的成败。

参考文献

[1]张宇,朱立志.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以浙江实践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3:143-147.

[2]郇玉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4

(一)财政资金投入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较为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现有资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回报率低,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更加不足,污染治理率偏低。乡镇政府自身财力有限,导致乡镇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能力不足。加之乡镇财政存在负债,受极其有限的财政资金制约,建设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发展战略难以得到真正落实。二是地区差异明显。2011年以来,我国环保投资总额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国家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2014年为9575.2.亿元,2015年为8806.3亿元,减少768.9亿元,下降8.03%,资金重点解决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污染问题。2017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资金60亿元,加大对湖北、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支持力度,财政资金的投入地区不均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对部分原本就当代农村财经2018年第6期财力薄弱的地区而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匮乏,拿不出更多的财力用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因其财政实力强、环境保护意识强,投入的财政资金多,有能力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即便是同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也有微观差异,由靠近城市的农村向远离城市的农村递减,距离城市越远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投入就越少。三是考核机制缺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资金尚未建立系统的考核及激励机制。现有的财政支持模式通常为:政府出资实施乡村发展战略,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尚未对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编制整体规划,第一年开展重金属治理,还未取得明显成效,第二年又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长期规划缺失,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难以稳定投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分散在农林、环保、畜牧、卫生等职能部门,政出多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管网络不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以推进到位。(二)财政筹融资问题。一是筹融资渠道单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公共领域,具有低回报的特点。因此,财政转移支付是新时代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资金途径。在当前体制下,社会资源大多不愿意投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仅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非常有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筹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单一的财政转移支付很难完全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二是筹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是公益事业,作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客体,村民应承担农村村级道路绿化亮化、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部分成本,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尤其生猪、奶牛、羊等养殖场带来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较多,对其应征收特别环境保护费,用于处理养殖业影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目前向农村居住的村民征收生态环境保护费还没有相关财政政策和法律依据作支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筹融资机制尚待建立和完善。三是引导作用尚未发挥。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还没有充分发挥杠杆作用、资金合力作用和主动引导作用,推动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还未建立;农村信用体系不牢、坏账率高、信用失信现象严重等问题,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不良,增添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融资风险。只有发挥财政政策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降低农村商业银行融资风险,才能助推金融机构资金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四是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风险防范是针对一定主体而言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处理风险,可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来降低。政府财力固然重要,但光靠政府财力不足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部分大型设施的建设,可重视利用市场上的民间投资、外资等多种力量,有效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匮乏的局面。当前,我国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的风险投入资金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将风险资金引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二、新时代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应对思路

(一)找准切入点,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搭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新平台。现有的转移支持制度没有侧重考虑农村生态环境因素,也超出了财政现有投入能力,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引导。因此,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转移支付力度,找准切入点,精准发力,用好用活公共财力,创新财政制度支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县区、乡镇两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搭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平台。一是强化地区空间因素。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生态环境存在差异。要充分发挥好公共财政助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规划,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让农村地区更高标准享受转移支付,用新思维探索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思路,从而较好解决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责任问题。二是强化生态功能因素。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理论和方法,不断修订、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各个地区的生态功能进行定位,既提升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对其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影响,因此,应强化生态功能因素,依据生态功能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标准。三是强化现代化的指数因素。要运用现代指数因素法分解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各因素,具体分析地区因生态功能划分而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以及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一般而言,城市的现代化指数要高于农村,因此,现代化指数较低的农村应该享受比城市更高标准的转移支付。(二)把握着力点,完善资金管理办法,注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新能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3月5日在参加全国人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培育可持续发展资源。由此可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引起高度重视,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财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其中的关键。要把握着力点,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通过“两个完善”来注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能量。一是完善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没有较全面的实施细则,原有的《试行办法》对资金使用和监管留下一定的变通空间,打“擦边球”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出台《实施细则》,对资金使用和监督作出详尽规定,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机制,并作为财政奖补政策的重要依据,保障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二是完善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报账制。财政报账制度规定财政部门管理资金、项目实施单位负责项目建设,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可以有效防范项目主管部门挤占、挪用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完善县级财政集中报账制,减少资金流转环节,提高报账制工作质量,建立报账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三)抓好落脚点,整合分散财力资源,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政策新水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农林、环保等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掌握有一定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财力资源。要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先整合相关的财力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好事,创新财政制度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水平。具体说来,要做到“三个不变”。一是财力资源的使用方向不变。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保障各职能部门财力资源使用方向不变,科学合理地整合财力资源,力求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良好互动关系,保障其各司其职,确保部门履行职责,拓宽筹资渠道,做到财尽其用。二是财力资源的系统有序整合不变。整合财力资源是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程,要统筹规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财力资源,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优先整合来源稳定的财力资源,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有序,分步实施,结构优化。三是财力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不变。财政部门要做好自身定位,不缺位也不越位,做到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有效措施,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财政资金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增强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形成长效机制支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

[1]吴天龙、杨春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亟待改革创新[J].北京,当代农村财经,2016(3):22—27

[2]杨中柱.新常态下公共财政支出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6):20—25

[3]董成.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生态强省[J].长沙,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获奖论文集,2017—10:1—9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5

关键词:粤西北;农村生态环境;环境监测

粤西北区域涵盖了广东省连州、连南、连山和阳山等县市及韶关、肇庆两市的部分区域,总面积约8630km2。这些地区多为省级贫困县。可持续化发展模式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根据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相关内容,至2018年底,珠三角三市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全面覆盖。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也会得到强化。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粤西北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举措。在坚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1]。

1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与类型

1.1生态监测的主要特点。一般而言,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分散性、检测对象的对养性和监测系统的全面性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以粤西北地区为例,这一地区为南岭丘陵地带,生态环境与该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而应用于这一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涉及了动植物监测、物候监测、气象监测和森林监测等多项内容[1]。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这一地区生态监测的主要影响因素[2]。下图所示的内容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流程:1.2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类型。现阶段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有宏观环境监测形式和微观环境监测形式两方面组成。粤西北地区涵盖了粤西、粤北三个地级市,监控范围较为广阔,因而这一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为宏观监测。生态调查技术、生态统计技术、生态制图手段、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是宏观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环境监测工作完成以后,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图件形式展示监测成果,进而在借助专业图件和自然地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地的宏观区域生态变化进行分析。针对广东省当前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乡村综合环境治理工作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结合,成为衡量粤西北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

2粤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和相关指标

2.1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建构。选择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敏感性原则和代表性原则是粤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人们选取一些具有变化特征,且可以反映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因素进行综合运用。以地处粤西北的连州市为例,当地属珠江支流北江水系中的连江水系,市内主要河流为星子河、三江河等多条河流。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水文生态系统则涵盖了微生物、两栖动物、游泳动物和水质、水文等多种因素。统一化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缺失,是农村地区生态及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3]。全面化的检测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措施。2.2生态环境监测方法的应用。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内容,广东省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措施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一是系统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二是综合整治水环境;三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四是加强固体废物处理和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是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是对生态系统中的相关指标进行具体化的测量和判断,以便获取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关键数据的方法。它可以为环境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方法已经表现出了地面现场调查法、航空低空照片研读法和卫星监测法并存的特点。三种监测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让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工作成本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为监测结果的精确性提供保障[4]。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性,相关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方法,在监测工作开展以前做好应急预案,可以让监测人员有效应对环境突发状况给土地监测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粤西地区为例,针对农业生产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当地可以通过定期抽样的方式,对水质、生物数量、分补助强台等因素进行记录,以便为生态继续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技术资料。

3粤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检测工作是粤西北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是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一种常用手段。以农村地区固体废弃物问题为例,遥感技术可以在获取监测点图像数据的基础上,解译图像数据中的信息,进而反映出农村地区固体废弃物的分布状态。技术监测与地面监测之间的结合,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总的发展趋势的表现[2]。新型监测技术可以让传统监测手段中难以解决的局部监测问题得到缓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让遥感技术、卫星监测技术等技术实现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环境。

4结论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分散性、监测对象的多样性和监测系统的全面性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地面现场调查法、航空低空照片研读法和卫星监测法是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监测方法。技术监测与地面监测之间的结合,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总的发展趋势的表现。新型监测技术可以让传统监测手段中难以解决的局部监测问题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祝忠标,童丽敏.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及发展研究[J].低碳世界,2016,(30):5-6.

[2]王成金,杨威,许旭,刘鹤.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以广东和广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01):97-109.

[3]丁琼.生态环境监测[J].科协论坛,2009,(1):129.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6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有序进行,农业部在2014年推进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美丽田园活动,并建成了一系列的美丽乡村。基于乡村建设,总书记提到,即使将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占据70%以上,那么,农村群体还会有四五亿人,所以,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必须将美丽乡村建设重视起来,补足农村发展慢的短板,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优化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为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1Z村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1.1生态文明意识不高深入分析

Z村的实际情况,当前Z存在美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还存在着不配合、不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虽然现阶段的情况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生态环保水平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农药瓶子扔在道路两边,很多村民在访谈过程中都提到了这一现象[1]。可见,当前Z村村民的公共卫生和环保意识普遍较差,这种环保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受教育程度不高,留守在村里发展的农民文化层次低,个人素养差,这就为生态环境的治理造成了很大阻碍。在上述分析中,虽然村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开展环保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污染物的实际处理上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可见,村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

1.2政策落实不到位

乡镇部门相关条例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落实情况,Z村的村干部提到:“我们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在相关政策的落实上,具体执行时存在很大的困难,奖励惩罚条例的不完善,使得我们没有可遵循的依据开展工作,导致基层员工的工资非常低,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还有人提到“村内有很多不服从管理的村民,对于这些人,我们只能靠说服,别的没有任何办法!”基于以上问题,当前政府部门应做好治理条例的完善工作,各项顶层规划都要和村里的实际情况紧密契合,在考虑村内实际的基础上,对干部的薪酬待遇进行调整。

1.3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当前村内比较典型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达到了初步的解决,但废气、噪音等这些问题都没有被重视起来,肆意排放问题依然存在。在访谈企业工厂内的员工时说道:“我们工厂里最大的隐患就是噪声和粉尘。”这些污染源是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控制的,加之当前企业仍存在偷排污的问题,且偷排时间经常在晚上进行,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地改善,直接影响村容村貌[2];而且,Z村的乱堆、乱放现象也非常普遍,河流脏,新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不能及时收集,都对农村环境治理有着很大的影响。此外,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虽然村民在村内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参与村内事务,但是其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一些村干部也不重视村民的参与,村内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村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没有有效的机制体制提供支撑。

2美丽乡村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2.1发展生态文化,提升生态文明意识

(1)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作为生态文化的核心,其是农村生态文化环境发展中的必备内核,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农村必须将其重视起来,首先从“高”和“实”上着手,将提升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活动,融入生态文明新风尚,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治理的更好发展;其次,在村内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组织村民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各种精神宣传活动,在村内形成一种互爱、互让、孝敬、友善的农村氛围,深入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工作。最后,村民还要自发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保持卫生,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只有思想层面上提升了,才能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扩展宣传形式,提升民众环保意识在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农村都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强广大社会群体的环保认知,促进其环保意识的提升。首先,可以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环保工作动态,向社会公众宣传环保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知识;而且,还要及时和公众进行互动,积极了解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以及环保建议,获取公众的满意,形成有效传递政策、及时信息的环保宣传平台。此外,环保部门也要进行现场宣传。环保部门要定期到农村开展生态环保宣传工作,针对村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挨家挨户地发放环境治理单和知识手册,让村民真正意识到当前村内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增强其环保意识,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3]。

2.2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

(1)完善环境治理政策要想确保生态环境治理有一个理想的结果,熟知相关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有必要深入解读《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在充分考虑村内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水污染、面源污染等一系列的污染问题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政策意见,专门针对村内环境制定完善的环境制度体系,更好的弥补农村环境体系不健全的问题。(2)结合实际,完善规划深入分析得知,村内针对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合理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环境政策的有效落实。鉴于这一情况,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村内领导应将各项规划性的工作重视起来,结合村内实际,开展个性化的顶层设计,对村内的区位、资源以及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根据,对村内的生态问题进行分类,对具体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理,实现差异化指导,旨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个性化发展;其次,还要将产业的作用凸显出来,在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上,以特色产业为主,为村内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此外,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已经村委会都要大力支持不破坏生态环境项目的发展,对于破坏程度较小的项目,村委会和环保部门可对其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将其对环境损害的程度降至最低,异地造林,促进生态环境的损补平衡。

2.3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

(1)坚持环境治理的常态化发展,实行长效监管机制首先,做好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应对村内的排污口进行严格的整治,有效监督和管理,结合村内排污工作实际,如果排污口是直排的,应及时开展截污整改工作,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更好发展。其次,完善问题责任清单。结合Z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村内污染问题的责任清单,针对具体整改工作,对其进行明确的分工,严抓污染问题,从根源上控制污染源。此外,还要建立巡查台账和举报机制,形成权责清晰、层层落实的长效监管机制,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有力保障。(2)鼓励民众参与,保障民众环境权益要想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民众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部门应利用多方力量,构建全民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必须要政府的引导、农民的主导以及社会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应积极推进沟通协调、政策规划以及资金支持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也要将农民群众作为主体,促使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来,为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语

总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都要将其重视起来,转变以往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引导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中,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进行,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鸿.美丽乡村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10):71-72.

[2]雷武琴,赵鸣,古佩.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以荆门市大柴湖农村生态环境为例[J].环境与发展,2020,32(08):219+221.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也是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各个环节的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并取得较为丰硕成果,尤其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更为显著。相对来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难度较大、推进工作更为艰巨。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面对当前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我们应积极分析挖掘问题根源,探索实践出一条适应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道路,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宜居的乡村保驾护航。

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之根本,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能够为农业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尤其是在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土地、水资源等生产环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但由于前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再加上可耕地仍旧在不断耕作,相应的治理修复期就会延长。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查证根源,从源头治理和过程监控中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治理好耕地、水资源等,为粮食安全提供有效资源保障。2.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面对农村发展现实和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差距,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新时代搞活农村经济,不仅要强化农业基础,更要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三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有效的农业生产产业链,做强做大农村产业。而农村产业融合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村环境走向生态宜居的发展道路。

二、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1.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遏制。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每年都安排大量资金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地方政府跟进工作也先后制定系列措施和办法,整体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但由于历史欠账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部2018年年中的《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地下水水质明显好转,优良级和良好级分别达到8.8%和23.1%,但较差级仍然达到51.8%。与前几年相比,优良级地下水资源中明显增加,但较差级地下水资源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虽然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但耕地面积仍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出现减退,但净减少耕地面积的公顷数下降一半;全国耕地的平均质量等级中低等地仍占到了27.6%。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2.当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领域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变化既推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其一,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不仅用上了机械化操作,同时为了提供土壤肥力和减少人工费用,开始大量施肥、播散农药和覆盖地膜,导致过量使用,对耕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其二,随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其生活用品购买力大幅提高,尤其是家用电器购买量和使用量大幅提升,所使用的水电和产生的垃圾数量呈现几何倍数递增,但农村生活配套处理设施不齐全,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或就地掩埋,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入地下或周边水域,造成污染面积较大,给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压力。

三、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1.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面源性污染,多是由于过度施肥、过度播撒农药、过度使用地膜等农用物资造成的,不仅浪费了农业资源,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其一,农药化肥不仅用量大而且利用率较低。数据显示,2017年,水稻、玉米和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平均每公顷耕地农药化肥的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半以上的同时,利用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四成。其二,为了追求高产量好高收益,大量使用农用地膜但因不便于回收而造成回收率低、破坏性强的问题,农用地膜短期内不易降解,不及时清理便会影响土壤自身循环修复,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其三,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禁止焚烧秸秆,但秸秆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归根到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路径在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2.农村居民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人畜废弃物等造成的。其一,虽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加大资金扶持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但在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处理能力仍然极其有限,满足不了农村居民飞速提升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垃圾处理量。其二,农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随意丢弃废弃物,尤其是不易氧化的塑料袋、农药瓶、废旧电池等随意丢弃,随意倾倒生活污水等现象处处可见,长此以往造成垃圾腐败变质,尤其是在夏季滋生蚊虫,造成更为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乃至大气污染,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其三,农村居民常习惯于把家禽饲养与住宅相邻,家禽排泄物污染随处可见,不仅破坏环境,更易传播疾病。加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3.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不同步,污染存在转移现象。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过程中,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结果而忽略了长期发展中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城市污染转移到农村地区。其一,受消费能力的大幅提升,城市居民使用物品的周转率明显提升,城市废弃物累积速度提升,给城市垃圾处理带来较大压力,一些城市将难以就近销毁或掩埋的大量固体废弃物转移到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增加了负担和难度。其二,受城市生态文明红线的制约,一些加工制造企业开始把目标瞄准农村地区,而部分农村地区为了片面追求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未能以长远发展眼光来衡量企业的引入机制,致使一些落后产能企业流入农村地区,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量。

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建议的对策建议

1.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也加大农业投入成本。因此,提高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一,地方政府要大力推进和提高当地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并通过相关部门积极宣传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当地农村居民科学种养殖,走科学的农业发展道路。第二,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绿色农业生产理念和措施办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发展农业生态园、绿色农业产业园。第三,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一定激励和奖励措施加大研发、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可降解地膜等农用生产物资,从源头上给予农村居民农业绿色生产的保障。2.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环保意识,齐头并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村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第一,地方各级政府要通过定期培训和积极引导,建立一支面向基层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宣传和监督队伍,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带头人和引领者。第二,通过墙体画报、宣传栏和新型媒体等方式定期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生产、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让人们意识到什么是正确的环境保护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并认识到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第三,各个基层农村生态环境小组要广泛听取农村居民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建设性意见,采取一定的激励或奖励措施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自觉爱护环境、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3.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面对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的农村地区,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同步协调发展,防止和杜绝城市垃圾等带来的污染转移。第一,各地要创新发展城乡一体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机制,统一调配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适当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投入和力度。第二,通过奖励、减免税等措施和办法积极引入社会机构投入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步伐,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三,各地要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为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协调推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才能真正建成生态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毛平,谷光路,张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18(09):52-55.

[2]罗鹏,韩鹏.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基于法律与经济的双重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7(29):1-2.

[3]于法稳,杨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17(12):5-12.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8

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农村建设;可持续

引言

在我国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视的就是建设新农村,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进而来建设小康社会。现在的农村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就会有许多的工业与农业的开发影响着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城市中的许多企业将自己的工厂设在农村地区,就会影响农村的空气质量以及生活用水的质量,间接地对村民产生一些威胁健康的影响,而在种植业中农药、化肥等有关化学剂的投放也会间接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规划不完整、建设工程不完善的问题。农村中的空气质量以及用水的质量急剧下降,并且噪声以及垃圾的问题加剧,导致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要想建设好新农村首要的问题就是解决这些问题。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1.1种养殖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农村经济来源中占比较多的就是养殖业与种植业,已成为农村当地居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而当这两种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农民现在开始使用机器去进行大量的作业和使用农药、进而来增加产量,获得更高的利润。但农民要求数量的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农村的环境质量,导致地下水的化学物质含量过高,水土流失严重,这不仅损坏了当地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还影响了产物的质量。在养殖业中,养殖场将动物的粪便直接排放或者进行一些堆积,而动物的粪便中的硫化物直接影响到大气中,形成了高浓度的臭气层,严重地影响了大气的环境,进而导致现在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而大量的粪便接触到土地时,就会产生一些危害,进而导致那片土地的水土流失,农作物也很难再进行生长。在种植业发展中,农民为了急于求成,给农作物过量的施肥,这样不仅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当地的土地资源。农民大量的使用化学药物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影响了当地的土壤以及水资源,也拉低了产品的质量。现在的农民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将利用现在人们对非应季水果的需求来进行种植,并且大量的使用地膜来增加产量,这不仅造成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同时还降低了用水资源和土壤质量。

1.2二、三产业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现在的农村发展速度极快,有许多加工业、旅游业和物流业都在农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农村的人们也会由于这些产业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并且也完善了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现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居民就业难的问题。但这些二、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建设加工厂的企业并没有完善工厂的排污设备,于是加工厂就将废水、废渣、废气都直接的排放到农村中,这间接地影响了农村当地的优质环境资源。在农村地区设置旅游景点,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当地的旅游资源,就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当大量的游客到农村地区就会有乱扔垃圾现象,这也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重大难题,如果这些垃圾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当地的用水、空气以及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进而还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1.3生活垃圾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农村的居民居住的范围较小且集中,由于现在的农村居民的经济得到改善,就不断地改善现在的生活水平,进而就购买许多东西,这样就使农民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而这些大量的生活垃圾如果没有得到分类处理就会间接的影响土地的结构,甚至威胁到了当地居住的村民健康。现在居民产生的垃圾也较多,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处理以及回收垃圾的理念,进而造成垃圾污染环境、土壤等问题。现在的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也直接影响了对当地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并且在生活以及日常生产中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不仅使当地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还打破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1.4农村生活污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现在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增加,每家用户都会出现并且使用许多高科技并且具有现代化的产品,这就加大了当地用水量,但现在农村地区还没有完善污水处理的设备,村民产生的污水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不仅浪费了当地的水资源同时还会影响用水的质量。同时有些地区的农村受地域特点的影响,不能及时地对生活用水采取治理措施,导致造成的环境污染与日俱增,这更加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合理保障与治理措施

在建设新农村是要格外地注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因为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发展情况,同时,也决定着当地农民的生活环境的水平。要想重视新农村建设,首要的就是对当地的环境资源进行管理并且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减少垃圾的排放,这样才能改善当地的居民生活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维持了农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

2.1加强村民环保教育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中的村民都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如果要想让农村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保护,就要对当地的村民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他们才会合理的使用并且保障当地的生态资源。当对农村人民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针对当地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培训,做一些灵活的培训,而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系统性的培训,这样可以更加调动村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加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让村民更好的理解并且自觉地去接受环境教育。

2.2利用法律法规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由于现在的农村建设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农民并不能真正的关注环境保护,导致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因此,就需要相关地区制定并且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样才会让农民真正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制定相关的法定法规的同时也要让当地村民认识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整治的真正价值及重要意义。并且,还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加强当地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力度。

2.3通过科技创新减少投入的污染在建设新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是加快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因此,要想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就要结合并且充分的运用科学技术,尤其是对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的相关技术的研究,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

2.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完善并不断的实施更新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而来提高农村的承载力。首先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资助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整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其次就是要完善当地的服务设施,尤其是针对污水的排放、垃圾处理以及垃圾回收的设施,来给当地的村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加强对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在进行农村的生态环境发展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和充分的使用当地的生态以及农业资源,会有许多地区为了提高知名度或者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就盲目地开发当地的生态及农业资源,并不注重对资源进行保护,这样就使生态环境得到了破坏。要想真正的推动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发展,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强对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治,明确相关的规定,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当地的村民,确保当地的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开发。

3结语

现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因此,就要更加注重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通过分析建设新农村时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并且,通过有效的方式实施去保护和治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修复,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的生态环境的问题至关重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带给大家的巨大困扰,要想更好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并且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治,大力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来促进农村可以得到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贤忠.皖江区域城市能级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测度和发展趋势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6):909-916.

[2]王艳.徐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3]杜海波.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污染与治理,2014(3):14-19,25.

[4]孔德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57-12259.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9

关键词:“十四五”;农村生态环境;对策及建议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村宜居环境将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且国家也一直在探索解决办法。

1“十三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效

1.1组织架构得到完善

完善的组织架构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机构改革组建生态环境部,明确了其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相关执法工作等一系列主要工作职责。这次机构改革从本质上明确了生态环境部监督者的职责,使我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了基础和条件[1]。

1.2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生态环境部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2]。

1.3不断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监管体系

自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建开始,环保基层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逐步形成多方监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2019—2020年,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监测、执法,宣传“齐下乡”,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宣传农村环保政策,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也使农村环境整治的监管体系得到完善[2]。

1.4持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力度

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抓手,生态环境部在“十三五”期间,持续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央财政在“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近300亿的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完成了全国“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排查和综合治理试点,让近13.6万个农村环境得到综合整治[2]。

1.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成效显著

通过多种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观,农村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9年年底,依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全国已有86%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整治,全国84%以上的行政村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较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2]。

2“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

2.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2018年,全国建成30余万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累计完成近160万km的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工作,日处理能力提高到近1000万t。尽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有较大提升,但从总体数据上看,农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的村庄的占比依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比例偏低、治理强度分散、治理地域分布不均等。从实际治理效果上看,已建成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无法有效保障运维资金、治理设施相对分散、设施建设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难以规避。因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十四五”期间依然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一块较大短板[2]。农村污水治理效率不足的问题也同样存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效率仅为8.6%,有效治理比例在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仅为11.0%,其中有23个省份均小于10%[3]。

2.2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

由于农村村居较为分散,农村的环卫设施和垃圾处理站等覆盖率较低,导致在田间地头或者坑塘内依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有些甚至堆积在水源地内,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4]。

2.3农村农业污染治理

从整体上来看,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两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部分农作物需要较大量的化肥、农药所造成的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超标的土壤污染;二是由于部分农田太过靠近河流,汛期由雨水冲刷等原因所造成的水体污染[4]。农业点源污染则主要是来自农村一家一户的畜禽散养以及少部分水产养殖废水的无组织排放。

2.4乡镇工业污染治理

部分乡镇出现工业污染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部分矿区的管理不规范造成的,如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由于管理不规范,造成矿产裸露,降雨后会冲刷矿区土壤;另一部分重金属元素会随着地表水进入附近河流或浅层土壤中,又或在矿产预处理中使用大量水资源,大量重金属随废水排出造成水体污染及土壤污染[4]。二是农村私营作坊的无组织排放,如在参与生态环境部组织的洛阳大气帮扶活动中,发现洛阳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共有68家唐三彩制作作坊,但无一家拥有正规环评手续,全村也无一家作坊拥有排污许可。

3原因分析

3.1资金保障不足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目前由县级财政统管的EPC模式和PPP模式是应用最多的两种建设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其实质都是政府“兜底”。目前,建设资金保障不足、运维资金来源少的问题在各省普遍存在[5]。中国大多数村镇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在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要优先考虑“六稳”“六保”工作,如何保障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是一个难题。

3.2基层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部在2019年印发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文件要求在2020年6月底前要涵盖“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规划编制工作,但是基层环境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客观因素[5]。

3.3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

以农村污水处理为例,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缺乏统一的评估认证标准和最佳适用技术指南,不少地方的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存在“工艺技术选择难、工程方案确定难”的问题[5]。

3.4综合监管不到位

目前,虽然全国约30%农村生活污水已经得到处理,但仍有近30%省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率低于60%。形式主义在部分地区问题较突出,后续运维资金上配套难,监管上重视轻,导致农村污水治理偏离农村实际[5]。

4“十四五”期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4.1细化资金的保障来源

建立多方资金筹措机制,健全以中央补助、地方主导、村民付费、企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加大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投入规模;同时把京津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农村环境保护实际相结合,细化并明确“十四五”期间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保障来源[5]。

4.2科学匡算投入,避免形式主义

“十四五”期间,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村庄发展定位的客观需求,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村庄的农村环境治理目标和要求,科学核算农村环境治理所需要的资金规模,确保资金投入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基层政府也应根据城镇及乡村发展规划等需求,合理确定区域内农村环境治理的优先次序,将所需资金纳入基层财政预算,切实将事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事办好,避免“数据交差”[5]。

4.3科学帮扶

应加强对编制农村环境治理规划的指导帮扶工作,通过七大流域机构,技术专家以及省、市、县各级环保机构的全方位、系统化帮扶,切实针对各地在农村环境治理项目布局、技术选取等方面的不足进行科学帮扶,保障农村环境治理规划能够有效落地并实施,有效实现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5]。

4.4搭建技术共享平台

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农村所需要的技术与模式不尽相同的原因,应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专家科学系统地分析评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所采用技术的特点及空间适宜性,细化各类技术指标的适用范围,提出一整套“分门别类”的技术供给清单。在此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共享实际治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此同时,基层环境管理部门在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可基于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需求,提出一份“满足自身需求”的技术清单。通过多方位的技术供给与需求清单的有效衔接,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同农村指导意见或指南[5]。

4.5实施有效监管

对农村生态治理中的规划、建设、验收移交和运维等各个流程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工作。在政府层面,依托信息数据,强化政府主动监管,启用依托生态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在公众参与层面,全面推进强化社会监管及公众参与监管,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居民满意度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科学性评估,确保治理成效的有效性,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确保实现建设“让人民满意工程”的目标[5]。

4.6畅通由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部分农村地区可利用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尝试探索推进农村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政府机构应引导部分地区利用特色乡村旅游、农产品基地、休闲农业等与农村环境整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树立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等,把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农民的增收致富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农村产业链发展相融合。总结和推广一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样板,探索出一条能让农村百姓富起来、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的乡村绿色发展之路[6]。

4.7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与科普教育力度

大部分农村村民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习惯置身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责任之外,为寻求农村百姓的积极配合,推进各种政策、制度的有效实施,须持续加大科普教育与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创新建设管理模式,让村民由“旁观者”转变为“志愿者”,各方齐心协力,共建共享美丽乡村[7]。

参考文献

[1]孙炳彦.关于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展,2020,45(3):103-107.

[2]王波,郑利杰,王夏晖.我国“十四五”时期农村环境保护总体思路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51-55.

[3]王俊能,赵学涛,蔡楠,等.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排放及环境治理效率[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12):2665-2674.

[4]柳玉云.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9):113-114.

[5]苏丽,马景顺.河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对策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1,23(1):17-22.

[6]贾小梅,于奇,王文懿,等.关于“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5):623-626.

农村生态环境范文篇10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出现了较大矛盾,制约了地区经济发展。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此项工作现存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对策,才能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也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可淘汰一些落后产业,保留绿色环保行业,有效调整我国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并对其经济发展空间进行扩展,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有利于改善生存环境

从原始社会,人类便与各类自然灾害积极斗争,并在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胜利,但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也导致树木被肆意砍伐,环境出现恶化现象,尤其是近年来自然灾害、恶劣天气多发。而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使森林面积、绿化面积增大,避免人为对环境造成破坏,实现对生存环境的优化[1]。

1.3有利于人民身心健康

环境污染会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使其产生各类疾病,威胁生命。一些地区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会在未考虑环境保护问题的条件下进行印刷厂、造纸厂建造,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紊乱,也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可避免随意破坏环境行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2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几十年前便已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也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绿色工程建设。首先,从1978年起,我国各级政府积极进行了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后大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我国于1985年便在各级政府工作议程中纳入了绿化荒山,之后逐渐在各省推广开来,使得荒山荒地得以绿化。其次,2000年之前,我国便已经启动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的相关工程,且现阶段此项治理工作已进入规模化、效益化阶段。同时国家也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使得生物多样性得到保障[2]。

2)出台环保法律。现阶段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并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完善、修改相关法律,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形成了基本法律体系。同时近年来相关法律执法力度逐渐提升,环保监督力度较之前也有了大幅度增强,农村地区也积极开展了多项环保执法运动,严格按照相关刑法对环境犯罪活动进行打击。

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近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产业发展,使得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且提供了多个环保岗位。地方政府也采取多项措施来对环境保护基金筹资渠道进行拓展,如通过征收垃圾以及污水处理费,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生态保护建设中[3]。

3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现存问题

3.1生态污染日益严重

为了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现阶段国家规定工业企业远离城市,一些企业为了能达到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便会选择在农村地区进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些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产设备老旧,产品质量不高,现有管理人员文化素养有限,也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愿投入过多资金防治环境污染,而这必然会导致农村地区环境受到破坏。可以说工业污染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最主要的一项污染源,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农村工业污染程度十分严重,被其所伤害的耕地面积可占到中国耕地总量的17.5%,而农村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竟然占到了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

3.2农业污染现象严重

随着农业发展,施肥和使用农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我国农业施肥量每年多达4000多万t,但若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问题,土壤养分出现严重流失现象,同时也有可能会对地表水造成污染[4]。此外,一些农户在施肥和施药的过程中,并未科学处理农业垃圾,甚至会有部分人员随意丢弃农药空瓶、化肥包装袋以及农用地膜,而这些物质在地下长时间不能得到分解,也会对耕地造成不良影响。

3.3生态灾难频繁发生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而出现暴雨天气或山洪时泥沙会逐渐侵入周边农田,导致大量耕地被吞噬,同时也会使土壤的养分含量大幅度降低,农用土地生产力下降,部分地区甚至会成为荒地。此外,部分地区干旱天气持续,导致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冰雹、蝗灾等也会导致植物大量减产,同时泥石流、滑坡、地震、洪灾等灾害时常发生,近两年尤为频繁,而季节变化也逐渐缺乏规律性。

3.4水土流失加剧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对于水资源需求量较大,淡水资源相对较为缺乏,人均使用量较少。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需物质,但因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壤肥力无法得到保持,使得土地荒漠化,一些地区缺少耕种田地,当地农民经济来源较少,生活保障不足,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随着时间推移,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水分涵养能力降低,进而出现干旱现象,失去大量可耕种土壤,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5]。

4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现原因

1)农村经济薄弱。环境保护工作需有足够资金作为支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同时,因缺乏相关监督机制,导致本该用作环保的资金被挪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不容乐观,相关装备技术含量低,而这些问题都会对环保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6]。此外,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着缺乏专业环保机构和工作人员的问题,环境监测工作流于形式。加之优秀环保执法人员不愿去基层工作,现有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配,综合文化素养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

2)监管能力缺乏。机构存在散乱、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加上一些部门存在着本位主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越权、抢权或是推诿的现象。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并未意识到农村环保的重要性,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采取对环境污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3)法律制度不健全。虽然近年来我国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付出了一定努力,也出台了多个环保性法律文件。但相对于农村地区实际需求来讲,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内容滞后、未构成体系等问题。

5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对策分析

5.1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想要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保障,应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首先,农村各乡镇要积极做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专业环保人员,结合具体需求和人员实际加强培训工作,对其业务素质进行提升。其次,建立相关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责任切实落实下去,挂钩质量考核业绩与领导政绩,使其能积极投入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监督中,并支持此项工作。最后,还应加大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政府要给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一定的政策倾斜,还可通过社会集资、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环保资金的筹措,一定要建立专门账户来进行环保资金保管,确保这部分资金能切实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7]。

5.2加强法治建设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实现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切实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切实落实下去,相关部门也要严格执法,对于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个人进行追究,对于各类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农村地区企业要坚持生态保护原则进行各项实践决策,同时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下去。此外,还要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立法进行完善,对已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出台新环保法律法规时要赋予主管部门强制权力。除进行环保基本法律法规的完善之外,还应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标准进行地方性保护规章制度的制定,如农药、化肥、地膜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以提供相应的法律知识,推动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顺利开展[8]。

5.3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各地区政府应加强污染防治工作。监督各地区农民的农药、化肥,兽药使用情况,避免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引导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积极进行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同时引导农民对化肥使用结构进行调整。应进行化肥使用标准的制定,并鼓励农民严格按照相应标准使用化肥,同时通过复合配方等技术对化肥利用率进行提升。适应加强对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的管理工作,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积极开发秸秆气化、沼气能源,严禁在自然保护区、铁路、干线、机场等地方进行秸秆燃烧,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环境质量。针对乡镇企业要从各环节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问题,有效处理生产出来的废弃物。采取行政措施制止企业排放“三废”,同时要严格控制污染产生,积极推行清洁工艺,以减少生产污染排放量。切实有效落实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未达相关标准的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征收排污费,使其能投入到污染源科学治理中。此外,还需对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于污染量排放较少的产业投入一定资金,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其发展,以升级农村企业产业结构。环保部门应加强指导工作,从产品设计、生产、废物利用等方面着手,进行经济补偿机制建立,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9]。

5.4加强环保监测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监督力度,切实将排污申报收费以及治理制度有效落实下去,对于污染物要集中进行控制和处理,统一监督管理“三废”以及噪声等污染。对于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也要加强监督,同时做好对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重大环境问题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对于所在地区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或环境问题要积极展开调查与处理;所在地区环境统计报表应及时提供给上级部门。对于一些环境卫生工作薄弱的行政村取消其评先资格;对于一些环保工作较好的行政村给予表彰,树立典模,使各地区能将环保问题作为重要内容。此外,环保监测部门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对环境保护工作以及清洁生产进行指导;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及监理工作,并在网上公布相应环保信息,不定期检查和监测农村环境,按照相应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检测,发现问题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10]。

6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将其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将环境污染治理防治作为重要内容,做好各项规划,加强环保意识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各项监管工作,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兰伏.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1814.

[2]贾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包头市固阳县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3]高永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探索科学,2019(12):42.

[4]魏东凯.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4):14.

[5]唐学军,陈晓霞.秦巴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巴中市20个行政村数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5):70-78.

[6]胡晓峰.试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124.

[7]张盛,吴祚绅,朱峰.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1(2):172-173.

[8]汪来喜,朱子嘉.虞城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区域治理,2020(25):22-23.

[9]老世强.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探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2):62-66.